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

第1篇: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进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

转贴于

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第2篇: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最发达的中原腹地,中原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由此滥觞而出。现代人对于圣诞树、复活节彩蛋,万圣节糖果之类的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然而会装点红纸窗花、逛庙会,祭祖焚香的中原民俗文化却被逐渐淡忘。为了将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提出多种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方案,使中原民俗文化的宣传更加专业化,使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文明。

一、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中原民俗文化的发源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最具中原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莫过于河南省,因此我将以河南省为例,描述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灵魂――文化故事

中原民俗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就是传说故事和民间歌谣,从我国孩童都会诵读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经》到脍炙人口的伏羲黄帝的上古神话,都代表着我国悠远绵长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现出华夏儿女对自然的不懈探索和对生命的不断追问,表现出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崇善崇德的优良品质。这些民间传说已经通过动态化、形象化的现代科技表现方式将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粹和中原文化的老庄哲学播撒到每个读者的心中。河南省也十分注重对这种文化故事的传承和表现,例如将河南省摄制的、包含中原优良民俗文化传统的《独角乐园》出口至欧美,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至真至善。随着中全球化的到来,追求和谐发展的中原文化非但没有被湮没,反而愈加成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核心价值,河南省也因为作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河南省应当适时地借助国家政策对文化出口和民俗旅游的支持,积极将终于按传统民俗推向国际,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造访。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名人建筑

狭义的中原民俗文化,即河南省的民俗文化,河南省的中原文化代表莫过于刚正不阿的包公,他也是中原文化中忠孝廉正精神的化身,关于包公的民间故事,例如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都展现出了中原民俗文化对于公正廉洁、不畏强权精神的追求。也正是由于包公的个人魅力,开封成了人所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并且也被赋予了包公所表现出的中原优秀文化内涵。

河南省旅游业的代表性建筑,如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则展现了华夏文明和佛教文化的碰撞,它大大增添了中原民俗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已经完全融于中原文化中的博爱、乐善好施的精神,同时这些建筑也已经被越来越的现代人所欣赏,变成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河南省旅游的热门景点。

河南省拥有及其丰富的中原民俗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包公祠、龙门石窟,到少林寺、白马寺,再到牡丹花展、清明上河园,这样的中原民俗文化聚集地,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路旅游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它们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成为一条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使中原文化从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与现代化充分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呈现。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寄托――工艺品与食品

中原民俗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文明之上的,正因如此,传统的中原民俗工艺品和食品都包含着对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六畜兴旺的渴望,活灵活现的牲畜泥塑,代表丰收喜悦的腊八粥,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原民俗文化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中原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传统的泥塑、窗花等工艺品和各种节日食品所寄托的情感早已通过世世代代的言传身教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但是对于这些工艺品和食品的深层内涵和包含的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知之甚少,这对于中原民俗文化的完整传承和民俗旅游的多元化开发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

二、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类型

中原民俗文化是展现中华文明多样化的代表文化之一,中原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不可复制的特色,因为它是从勤劳善良的中原人民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的上下五千年的不懈劳动和生活经验中积累出来的,是勤劳质朴的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融合而成的,它兼具了儒释道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独有的建筑和礼仪民俗表现出来,这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赏中原文化之美,关注中原民俗文化,接纳中原文化精神。为了将中原民俗文化符号化、产业化,建设多样化的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民俗文化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的教育产业基地

中原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传说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和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冲淡了我们对传统民俗的严谨和对农业文明致敬的诸多礼仪风俗,如今这些中原民俗又被当作文化遗产受到现代人的珍视。

1、中原传统节日的研究

我国的传统节日颇多,然而传统节日真正受到重视还源于韩国在2005年将我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文化遗产成功这一事件,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习俗,中原传统节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还有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农历七月七的乞巧节,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这些节日在改革开放初期浪潮中几乎被遗忘,如今为了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对中原文化的崇敬,开发与中原传统节日相关的旅游项目,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勤劳与质朴。

2、中原民俗故事的重译

中原民俗故事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中原文化,其故事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奇绝都令人赞叹,然而传统的中原民俗故事都以较为晦涩的文言文展示给读者,对于现代的游客来说,直接进行文字展示不仅吸引力和观赏感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连环画,音频化,影像化,视频化等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重现都为中原民俗故事再度获得世人的关注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参与到其中。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应当借助这一新技术,将民俗故事研发出多样化的互动式网络动画和代入感更强的游戏,使传统文化乘着是便捷的互联网受到更为新式的解读,注入更多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游客乐于体验这一动画和游戏之中,同时也可以帮助年龄较小的游客更加快速地掌握故事的内容框架,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旅游基地

中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中原民俗文化的魅力,将游客从现代社会带回古代社会,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氛围和古代的节日气氛,这可以让游客更快地被中原民俗文化所感染,同时也大大增添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实现游客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全方位感知。

1、完善中原民俗文化情境体验区

我国以民俗文化为旅游特色的城市并不在少数,然而将传统的民俗情境扩大到整个景区的城市并不多,并且由于传统中原民俗的多样化,景区很难将所有民俗融入到情境中来。因此,为了吸引对中原民俗文化有强烈兴趣的游客,中原民俗文化景区应当尽可能地将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到当地特有的建筑景观中来,使游客能够充分参与到情境中来,同时也可以将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和食品带入进体验区,从而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传统中原地区的生活,同时也能吸引游客进行消费。

2、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

中原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的繁荣富庶,自古以来的技术文化教育水平都较高,人才质量高,数量大,对于因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前来参观的游客而言,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让游客能够在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中过把瘾,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演,给他们营造一个历史感十足的表演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成为自己仰慕已久的人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于热爱历史、喜爱表演的游客一定是难以拒绝的。

3、建设中原民俗艺术培养基地

提起中原的优秀民俗艺术,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都会跃然脑中,各个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都会有各自特色的民俗表演,中原地区的豫剧、二夹弦等音乐表演和彩泥脸谱、剪纸等美术作品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建设一个中原民俗艺术的培养基地,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巧妙构思,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还可以推广中原民俗艺术,甚至有可能从中培养出民俗艺术的优秀传承者。

(三)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

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食品,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青团等等。虽然现代人常常感到“年味”变淡,但是对于传统节日的食品仍然在延续以及创新,不过食品的的加工翻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不乏有些人已经忘记了这些传统节日原本的内涵和意义[6]。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可以帮助游客在享受制作美食的同时,领悟到美食背后的深刻的中原民俗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第3篇: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 企业

近日笔者阅读了陈勤建先生撰写的《廉政文化与民俗》一书,书中通过对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家风家训、民间组织、习俗良知、人生交际等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多角度诠释了廉政文化的内涵。笔者对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风习性的文化意识,却对人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具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现象深受启发。

1 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1.1 民俗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书中谈到在乡规民约中可以看到很多推崇道德建设的条款,如彝族的著名经典《苏巨黎咪》中关于对本族社会道德的依赖关系描述:“家庭和睦寨邻亲,寨邻和睦是第一。寨邻和睦地方安宁,地方安宁是第一。地方安宁风气好,风气好是第一。风气好了讲品德,品德好是第一。”在行业规范中倡导仁、义、礼、智、忠、信、诚、勇、勤、俭、节、廉的优良品格;在家风家训中,列举了包拯的家训、的家书等例子,教导后人做人要讲仁爱、要正直、有气节、重诚信、要检仆等。这类的民俗文化因其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感染力,当中所倡导和尊崇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社会风气从苦自今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着陶冶情操的作用,并开始于人们生活和交往中的细微之处。

1.2 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作用。民俗文化从产生、传承到发展,其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但又胜过一般道德规范的作用力,因为民俗的知识、信仰和规定是与对道德和法律的认知协调基本相一致的,如民俗中体现出来对于正义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心理和舆论的惩罚方式,对规范人的行为的具有一定的威慑性,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江南第一家”郑氏的《浦江郑氏义门规范》中的内容就充分体现了民俗的这一特性。使得民俗文化可以既能从精神层面规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对人们的基本生活起到一种自律和他律的作用。

1.3 民俗文化具有推动的作用。民俗文化由于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广泛的受众对象,有通俗易懂的独特传播功能,有丰富多样的传递方式,因此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儒家文化传统,正是由千百年来民众代代传承的道德标准经过体系化渐渐形成的,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品行。在行业规范当中的一些关于义、诚、忠、信等行业自律行为,传统社会交际中讲求的礼与仁的交际礼仪等,都是经久传承自今,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无意识的行为准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民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内在联系

民俗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从古至今,民俗文化中不乏廉政文化的影子。在家族文化中关于廉洁自律内容的家训,比比皆是,如“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之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忧”、“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等。从儒家文化来看,千百年来儒家传统起源于礼,集礼教之大成,既支配着政治秩序,又借助于祖先崇拜和民间礼仪,统治了社会秩序,其将个人与社会、天下联结在一起的道义力量,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对私利的轻薄与舍弃,都可视为廉政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新时期廉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俗文化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其历史延续性、文化渗透性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对陶冶道德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等问题上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作用。如果我们在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耕耘好民俗文化这个“土壤”,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大众载体,抓住民俗文化大众通俗、形象生动等的特色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那么廉政之风就能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走入员工的心里,廉政之花就会常开不败。

3 充分利用民俗文化通俗、生动的特点,丰富和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依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糟粕和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去伪存真,引导提炼,深入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加以继承和发扬,为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1 用民俗文化的样式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节日作为社会民俗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韵,又有丰富的民间传统习俗,与此同时,节日也是人们在“礼尚往来”中滋生腐败的温床,企业若充分利用传统佳节作为一个载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在春节开展写廉政春联、创作“红段子”征集活动;元宵节、中秋节开展以树廉洁之风为主题的猜灯谜、创作花灯以及书画展等活动;端午节传说是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示人们对屈原爱憎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缅怀,可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朗诵等活动等,其中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以微博、博客、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活动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融入节日民间传统习俗,使廉政文化中那些刻板、严肃的内容容易被广大干部和职工喜爱和接受,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目的。

3.2 用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民俗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其丰富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说明古人一直认为,有较高的自身修养,才能入世从政。有高远的志向,有坚定的意志,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淡泊明志,洁身自好,并时常检点作风,反思不足,才能抵抗腐朽思想的冲击和诱惑,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这些都是我们应当从中吸收和发扬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应当引入和借鉴,以塑造每个企业的廉政文化精神实质,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内化于心。

3.3 用民俗文化的语言使企业廉政文化更加形象生动。民俗文化的语言是生动具体的,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民间歌谣、民间曲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样式就是以语言表现见长,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比如对快板、三句半等,以清脆明快的声调,你唱我和,尽兴而止,经久不衰,至今仍是许多群众表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如果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内容以对快板、歌谣等形式予以表现,则更具有语言的感染力;还有民间故事,由于它们源于群众,其形式为群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只要我们稍加改进、整合和提炼,并融入企业的廉政文化宣教内容,一定会给广大干部职工以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成为廉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民俗文化中融入廉政元素,在民俗文化中传递廉洁,就能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拥有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廉政文化就能在企业生根发芽,廉洁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因此,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抓好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将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民俗文化也定将成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柯玲.廉政文化建设的民俗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06).

第4篇: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网络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 内涵 民俗

2010年4月,我校有幸成为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区实验学校之一。两年来,学校课题研究遵循着“依托活动,贴近生活,抓住兴趣,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展“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研究。

一、针对现状,确定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属于一所九年义务学校,有学生2100多人,生源90%是周边的原企业单位下岗工人的子女,生活条件各方面不是很好。许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无法顾及小孩,缺失家庭的温暖;小孩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居住,过分的溺爱、迁就,小孩孤僻、我行我素。逢年过节,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也只会弄好吃给孩子,至于节日的内涵及通过节日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了。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而我们的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奠定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皮亚杰曾经说过:“借助于具体事物支持的活动和活动中获得的教育研究是长久的。”为此,结合传统节日,通过课题的研究,挖掘教育的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从中受到教育。

二、实践与探索

根据对传统主要节庆的内涵提炼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将这些节日大致分类: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我们开展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拟订节庆教育的认知目标和学生实践目标,并共同策划组织节庆活动。

(一)“节庆指南”引导小学生系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因此,可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但一项关于民众了解节日文化渠道的调查中显示,近7成受调查者表示“听老一辈说的”,而真正能系统了解节日文化的,可谓少而又少,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淡化,那些丰富的节日仪式里所蕴涵的对世界与人生的祈求和寄托和那种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也正在或已经消亡。

针对这种现实,在指导学生过春节、清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编辑了《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节庆指南,实验家庭人手各一册,手册第一板块:节日的来由。第二板块:各地方节日的习俗,活动形式、内容,人们的饮食等等。第三板块:同学们你们家又是如何过节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节日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饮食、居饰、游乐)第四板块:节庆剪影(附上说明)旨在引导家长和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时间跨度最长、形式最隆重、活动内容最丰富的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孩子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事实证明,效果明显。

调查前曾显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印象中的过春节,主要内容就是吃年夜饭和收红包,清明节吃糯米饭,而春节、清明节过后,课题组回收的活动手册记录中显示:学生知道了春节的起源传说,了解了春节的居饰文化,熟知了春节的一些饮食文化,能讲述一些节日仪式的含义,同时还了解了本土的春节风俗习惯。比如:在本市内、市郊、老家又是如何过春节的,都有哪些民风民俗,并参与一些当地的活动,践行了一些春节期间的礼仪等。知道清明节的意义、习俗;和家人及同学一起去扫墓,家长配合收集、追溯家族历史和故事,朗诵有关清明的诗文,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魅力,奠定学生的中国根、民族根。

(二)亲历节庆引导小学生切实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各项节庆仪式分别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敬畏自然、怀念祖先、维系情感、体现价值观等,这些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快节奏的现代人过节,简化了节日仪式,大多几乎只剩下饮食这一方面了,因此,在中小学生印象中,清明节就是吃五色糯米饭,端午节就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至于缅怀先祖、家传祖训、纪念先贤、龙舟竞渡、把酒问月等美好意境,早已被各种娱乐活动所代替。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也就没能在中小学生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以“传承民俗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1)组织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大讨论活动。围绕怎样过清明,大家来评说,各班级召开了主题班队会,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们懂得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民间习俗等知识,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传统节日活动。(2)广泛宣传,氛围浓厚。学校借助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清明节文化内涵,要求各班级出一期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使清明节活动深入人心。(3)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上,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这种纪念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党爱国教育。(4)团委、少先队共同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同学们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寄托我们的哀思;向烈士敬献了花圈,队员代表发言表决心;向烈士庄严宣誓。回校后同学们还写了参加扫墓活动的感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此行的重要意义。(5)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我们的节日――清明》实验家庭手册:清明节意义、习俗;家庭清明节活动内容;了解家族历史和故事;收集、诵读有关清明时节的诗文。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不同的程度认识到保护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是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也是我们了解和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如今的中小学生们热衷吃“肯德基”“麦当劳”,穿“米奇”“巴布豆”,看外国动画片……对传统的东西缺乏兴趣;如果能在吃这一方面吃出点传统的意味、吃出点对文化的理解,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就连这些节庆享用的食品都几乎是来自于商店,出于自家人之手的少而又少,一家大小都参与准备的情况就更不用奢望了。如果我们的活动仅仅停留在让孩子“看”的层面上,他们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仍然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更别指望让孩子们从内心热爱这一传统文化。

学校课题组为了使学生感受端午节这个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我们与北湖中社区一起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请社区的领导、学生家长进来,我们买来了粽叶、粽米和赤豆,请学校食堂的师傅给学生传授包粽子的技艺,他们学得认真,也充分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同时在校内举行家庭包粽子比赛,活动中大家互相协作、体会亲情。既增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又从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课题组布置的活动记录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量力而为地参与到节庆的活动中去。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跟家长学习包粽子,哪怕只是看看煮粽子的火候也好;手巧的孩子可以帮助贴春联、贴福字画,哪怕只是扶扶梯子、刷刷浆糊也好;嘴巧的孩子可以为长辈讲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哪怕平铺直叙不够生动也罢;有幸的孩子还可以到民间去跟村民大开眼界:庄严地看祭祀、点香烧纸,虔诚地叩头作揖、许愿,彬彬有礼去农家当客人、学礼数……孩子们回校后的反应几乎一致:学会过节,那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

(四)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且辐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这早已成为共识。但真正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布置让孩子们自己回去过好春节,体会我们的节庆文化的魅力,这无异于布置了一道无法完成的作业。因此,课题组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网络的作用,让他们组织、引导、带领、帮助、利用,这才使得这次“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等活动方案得已落实,教育合力的作用得已显现。

另外,以中小学生落实活动方案,反过来也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影响了更多的人对我国节庆传统文化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因此,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民族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领导

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历史意义,增强迫切感、使命感,提高开展实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北湖中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内容、形式,向所在社区广泛宣传,取得社区领导和群众理解与支持。

(二)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主体化教育环境平台,形成民族民俗节日的意识调查与培养的模式

1. 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1)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2)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 家庭传统节日内涵的升华

(1)家长注重了过节的真正内涵。(2)亲情回归家庭,感恩落到实处。

3. 与社区网络搭建教育平台

(1)建立社区活动实践基地。(2)与社区联合活动。(3)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4. 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密切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第5篇:关于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 传统节日 背景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

[5]唐功志,王眷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