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偿献血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乙肝病毒 乙肝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63-0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流动面广,危害性大的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在乙肝病毒感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无任何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未能发现,成为隐性传染源。因此,为了掌握中卫市乙肝无偿献血者HBsAg感染情况,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临床用血安全,自2007年始,对血站所有初筛合格的无常献血者进行了HBsAg检测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来源标本
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对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后留取5ml血样,分离血清后置4℃~10℃冰箱内保存。
1.2 试剂与方法
试剂采用北京万泰和厦门新创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结果
1.31 乙肝HBsAg感染情况
1.32 自2007年的 1月至 2010年的12月的4 年之间,共检测了中卫市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人数为15285例,共发现HBsAg阳性率为0.16%( 24/15285),其中2007年、 2008年、2009年、2010年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5%(8/3230)、0.2%(7/3431)、0.13%(5/3954)、0.07(4/4670),见下表。
不同年度乙肝HBsAg阳性结果
2 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15285 例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的HBsAg总阳性率为0.16,明显低于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 ,同时也反映了自2007年至 2010 年,这4 年的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是由于近几年社会宣传教育及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逐步深入普及,人们对乙肝的认识有了普遍的提高,自愿注射乙肝疫苗的人数增加,使人群对乙肝的免疫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
在本次调查的 15285例HBsAg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中,检出了HBsAg阳性人数24例,阳性率为0.16%。这就提醒我们:初筛HBsAg阴性的无偿献血者也存在潜在性传染的危险。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为 120 天左右,白细胞为 10 多天。一般每隔一个星期就 会出现一次更新高峰(之前在图书馆资料看到的,正确性不敢保证) 。所以,就算不去献血, 身体里的血液一样会被更新 首先是利: ① 献血之后,可以刺激机体的造血系统,强化造血系统,如果长期合理的鲜血,造血系统 得到强化,这样一样可以使得造血系统反应时间更短,在受伤或者大量失血后的恢复过 程会比一般人要快。这是就个人而言的; ② 无偿献血可以保证社会医疗机构的正常用血,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挽救生命。同时根据国 家医疗条例, 自献血之日起 5 年内临床用血, 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的 2 倍免费用血; 自献血之日起 5 年后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除献血者本 人按上款规定享受的用血优惠外,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可以累 计按献血者的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同时不同省份也有各自的条例。
③ 无偿献血对个人价值观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其影响都 是深远的。
其次是弊: ① 由于献血时使用 16 号针经行静脉采血,创口比验血和静脉注射大,所以自身修复 过程相对要久,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感染。
② 静脉采血后,在止血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血液在创口处凝结,在血管内部凝结的 血液,由于血流快就有可能被血液冲击脱落,进入血循环,形成血栓。因此血脂 高,血管脆性大的人群不建议或者不允许献血。
③ 献血后部分人群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会出现贫血反应,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般 来说,一个星期人体就能完全补充损失的血液,如果一星期之后,症状依旧,说 明血液系统多少存在问题。
④ 由于目前大部分国民对献血的存在至于,对于献血后的心理影响不可忽略。
⑤ 由于采血工作者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新手对于使用 16 号针采血并不熟悉,在操作 过程中的失误对献血者同样照成不同的伤害。
最后对一些献血的建议经行解答。
① 献血的间隔最好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由于无偿献血使用的是 16 号针静脉采血, 多少在血管创口上会有血液凝结,机体需要时间去将形成的血栓溶解,同时也需 要时间去将创口充分修复。
② 献血前不可吃油腻的食物,不可饮酒,需要充分的休息。
油腻的食物可使血脂升 高,使得血液变得粘稠,加大血栓被血液冲击脱落的危险;饮酒可使血管脆性增 加,更容易形成血栓;不充足的休息会引起各种不同的机体反应,或多或少对献 血后的恢复造成影响和带来未知的风险。
下边对一些常见的疑问经行少许说明: ① 为什么医生、护士等并不献血? 你没见到不带表他们没有献血,同时。一般情况下,医护工作者在进入医疗机构 后,都会建立个人的血液档案,作为备用血库,在出现血液库存告急的时候,直接经 行采血使用。同时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实际上非常大,根本没有充分的休息,同时献 血之后的恢复期间,对其工作多少会有影响,相对来说危害更大。
② 为什么无偿献血,却有偿使用? 无偿献血前,采血人员会对献血者的血液经行初步检验,判定献血者是否适合献 血。献血后,血液在入库保存前要经行各种各样的检验,其中还包括各种抗体的 检验,防止献血者的血液中含有危险病毒。另外,血液在正常出库前还要经行一 次检验,防止血液入库前献血者处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即已经被感染,但是无 法检验出相对应的抗体。
③ 献血为什么要用 16 号针那么大的针头? 由于献血的要收集健康的血液,所以采血过程中要将对血细胞的伤害最大化的减 小,如果用静脉采血用的 7 号针,血细胞在通过狭小的针管的时候就有可能由于 拥挤而破裂死亡,如此一来,有可能使得采血收集到的血液,有部分甚至大部分 是死亡的细胞,这样就没有任何意义的。
④ 献血的 时候 ,为 什么 我 打算 献 300cc 的 时候 , 工作人 员却 强烈 建议 甚 至要求 献 400cc 呢? 医疗上用血以 200cc 为一个用血单位,而采血的时候也是如此。而且采血袋只有 两种形式,1 个单位和 2 个单位的。所以在献 300cc 的时候只能用 400cc 的袋子装 血,同时保养血液所需要的药剂也是按照 400cc 的量使用,这样就无形之中加大 了血液的养护成本。当然也不排除工作者为了业绩这么做。另外说明一事,网络上有“献血对血管的损伤是终身无法修复的”的说法,实际 上,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静脉采血造成的伤害终身不可能完全修复,但不代表不会 修复,而是不会修复得跟采血之前一样,会出现血管疤痕。如果在同一地点长时间多次 采血,且时间间隔短,对血管造成的伤害更多,甚至出现血管硬化。但是要说明的是, 任何静脉采血或者是静脉注射都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只不过由于献血采用的是 16 号针, 创口比静脉注射用的 6.2~8 号针要大,所以造成的影响会更明显,但是献血间隔时 间长,总体来说,献血照成的影响有可能比一个疗程的静脉注射还要小。最后,对于媒体和血站的一些宣传,我持保守态度,如果图书馆能找到权威的资 料,我会补上的。
献血的十大坏处献多少血是自己定吗?_献血浆的危害是什么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献血浆的危害是什么 导语:人们都很珍惜生病,对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来说,很多时候一 点血奉献给他们,他们就可以重新获得生命,所以现在也有很多的规 定,对于无偿献血 人们都很珍惜生病,对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来说,很多时候一点血 奉献给他们,他们就可以重新获得生命,所以现在也有很多的规定, 对于无偿献血的人们来说,当自己需要用血的时候可以免费使用,也 就是说你奉献给大家的,也是在回报自己。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保障 和延续。现在很多的无偿献血的车都会定期到各个地点进行采血,也 是为了需要救助的生命,都知道适量的献血可以有益身体健康,但是 大家是否知道献血浆的危害呢,让我们来看看。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 4000-5000 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 性为 50 公斤、女性为 45 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只占 总血量的 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 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 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 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复到原来水平。
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 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 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 以提供足够的造成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 维生素 B12、叶酸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大量进补又不活动,会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 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会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体血液中的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 恰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大为降低。
适量献血,献血后保护好穿刺孔,适当补充营养就不会有什么坏处 了。
献血浆是 14 天一次。献血浆和献血不同,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 不含红细胞,主要含蛋白质和水,还有一些微量元素,而红细胞再生 需要三个月以上。献血浆损失的只是一些蛋白质和水,平时吃的一些 食物里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献血浆对人体不会有危害。
上面就是献血浆的危害性了,但是也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这是相 对的。所以人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当自己的什么病比较虚弱或者血 压高体重比较低的人群还是最好不要去献血了,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 着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献血的十大坏处献多少血是自己定吗?_互助献血的利弊辩论材料(正反双方)互助献血的利弊辩论材料(正反双方)正方:互助献血利大于弊 互助献血的背景:国家提倡动员患者的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在患者需要用血前参 加无偿献血,以保证临床用血需求的行为叫做互助献血。在血源供应出现紧张的情况下,互 助献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补充上血液的库存量, 确保临床用血需求, 同时参加互助献血的患 者也得到了优先用血的权利。简言之,互助献血就是在用血紧急的情况下,献血者为自己的 亲人、朋友或者同事争得了优先用血的权利。
互助献血是我国《献血法》所提倡的献 血方式,是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明确要求,是自愿无偿献 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助献血能协调有序开展献血工作。保证临床用血的需求,保障血液的 安全。另外,亲属、朋友、同事、邻居的互相献血能增进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增进社会 和谐。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互助献血。亲属间的互助献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 供应压力,也帮助献血者自己作了健康储备。
互助献血的利:互助献血这种制度是有一定的益处的。比如:动员了一批以前不理解、有忧 虑、缺勇气的群体通过为亲友献血,深切体会到献血救人的重大意义;通过医生动员患者家 属参与互助献血,使医生更深刻地体会血液的贵重,从而更加珍惜血液资源,在临床科学中 合理用血; 直系亲属参与互助献血即时享受血液偿还报销政策待遇, 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 担等。
A:1.能够有效缓解供血不足的状况,及时挽救病人生命。
2.当受血者需要血供时,该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所需的血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省 掉了排队的环节。
3.提高献血者献血的觉悟意识:由于互助献血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的献血方式,导致一些人 意识到自己的献血行为能够拯救某个人的生命时,他们大多数能够转变为固定的志愿献血 者,这对需要血供的来说,都将能够提供充足的血供保障。
B;互助献血者与无偿献血者享受同样优惠政策。
参加互助献血所享受的待遇 (1)献血 量累计在 900 毫升以上 (含本数) 的, 献血者本人报销终身无限量临床用血的费用; (2) 献血量累计在 600 毫升以上不满 900 毫升的,报销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的费用; (3)献 血量累计在 600 毫升以下的,报销献血量二倍临床用血费用; (4)除献血者本人按照前 项规定报销用血费用外,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还可共计报销献血量等量临床用血的费 用 (5)互助献血者献血满一个月后,献血者的亲属再次用血可享受以下待遇;除献血者 本人按照前项规定报销用血费用外,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还可共计报销献血量等量的 临床用血费用。
(6)凭《互助献血登记表》及《献血证》向血站申请给患者优先用血! 互助献血是无偿献血的一种形式之一,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 4000-5000 毫升。献血的体 重标准定在男性为 50 公斤、女性为 45 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只占总血量的 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 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 个小时就会补充 上; 血浆蛋白质, 一 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 血小板、 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复到原来水平。
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 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 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提供足够的造成血原料,补充的重 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维生素 B12、叶酸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大量进补又不 活动,会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会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人体血液中 的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大为降低。
适量献血,献血后保护好穿刺孔,适当补充营养就不会有什么坏处了。
互助献血是无私奉 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精神的体现,当您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亲人或他人生 命的同时,自己会得到回报,无偿献血既利人、又利己、更利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好处有六: 一、互助献血使你的爱心有了一个展现的机会和平台,充分体 现了人与人 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新型关系。献血已经成为联结人类爱心的纽带。
二、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 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
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 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三、无偿献血能降低 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科学家应用流体变 形学和血液动态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 当人们献血后, 会降低血液粘稠度, 使血液流速加快, 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 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及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发病率。
四、无偿献血者平均寿命高于未献血者。据世界著名医学家 卡尔等人调查,参与规律献血 的 332 人与同地区未献血者 339 人作了比较分析,献血者平均寿命为 70.1 岁,未献血者为 67.5 岁。高出 2.6 岁。
五、互助献血者可获得一次免费体检。互助献血者的血液将 进行 系统检验(快检、初检、复检共三次),检查项目共有八项,即血型、RH、血色素、转氨 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只有全部合格的血液才能提供给临床需要,相当于对你进行 了一次全面、详细的血液检查。献血一周后能得出详细结果,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咨询 指导。
六、互助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将会获 得免费用血。
充分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同时也是你“爱心、孝心、关心”的充分体现, 即对他人的爱心,对父母的孝心,对妻子儿女的关心。无偿献血既为了今天的别人,也为了 明天的自己。
反方:互助献血弊大于利。
互助献血的弊: 互助献血所收集的血液在质量和安全问题上无保证, 互助的方式得到的血液无法在短期内进 行检验,无法获知血液是否安全,比如说献血者存在某种传染性疾病(如乙肝、梅毒、艾滋 等)时,很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直接导致受血者被迫接受再患病的风险。
“互助献血”是基于血荒的条件下产生的,部分地区推行了“要手术,先献血”,即病人如 果手术需要输血,家属必须要献等量的血才能进行手术,具有“”强制性”,违背了国家法 律对献血自愿性的基本原则:人们都清楚,只有自愿无偿捐献的血液,才是最健康和安全的 血液。那么,目前的互助献血,是自愿无偿捐献的吗?属于健康和安全的血液吗?虽然法律 规定互助献血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可不能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每逢献血淡季,互 助献血就会出现变味的现象——血液中心对医院的互助献血量进行考核, 医生和护士以安排 手术等事项动员患者家属献血……互助献血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强制色彩,引起了人们的反 感。
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认为, 在患者急需手术的情况下让其家属献血, 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本来,国家是大力推行无偿献血制度的,可互助献血明显削弱了献血的道德色彩,在一定程 度上构成了对无偿献血制度的“反噬”。
3.从“互助献血”施行后的现实中看,2011 年 8 月 18 日至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北京市海淀 区人民检察院连续受理了非法组织卖血案 4 件 10 人, 涉及的卖血人员高达 20 余名。
据抓获 的“血头”交代:“做我们这行的,北京各个医院和血液中心都有,我们就是利用了互助献 血这个规定。”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互助献血制度已经催生了“血头”和卖血牟利现象。
本来,在有偿献血变为无偿献血之后,卖血现象已经杜绝。但是,互助献血的半强制化,又 让“血头”有了可乘之机,多年前造成恐怖后果的“卖血”和“血头”开始死灰复燃。
“血头”的出现是对《献血法》执法环境的挑战,是对用血环境的破坏,是对群众献血 积极性的打击。一些本来是无偿献血的人员,被血头拉进有偿卖血的圈子,致使无偿献血这 一行动越来越变得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4.鉴于互助献血的不合理性,国内推行无偿献血的成功例子:深圳市血液中心连续 9 年实现 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偿献血。该中心成立了三支队伍:发展和充实捐血志愿者服务队,发 展和巩固低危捐血者队伍, 发展和壮大爱心血库应急队伍。
除此之外, 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确保血液质量及安全、满足临床用血。比如,为无偿献血者和医疗机构用血提供满意服务、 媒介公益宣传等。
互助献血制度实际是把采血工作转移到了患者家庭身上,可以说,是一种懒政。有关部门应 该深度调研后采取更有效的制度和做法, 让更多的公众解开对无偿献血的误解和顾虑, 自愿 踊跃地“该出手时就出手”,让“血荒”不再。
国外无偿献血的成功例子: 日本:献血成为成年仪式 在日本,每年的 1 月 15 日为成人节。年满 20 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仪式 之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 这已成为日本推动献血的一个传统形式。
日本政府规 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皇室成员每年也会带领宫中人员参加献血。
约旦:用血者康复后须献血 约旦政府明文禁止血液买卖。1975 年,约旦首都安曼建立了一座中央血库。任何人只 要急需血液,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但在身体康复后,必须来献血,或由亲属来代之献血。
捷克:啤酒鲜花作为礼物 捷克比尔森大学医院为义务献血者提供特殊奖赏:啤酒和鲜花。按规定,每位男士献血 半升可得到半升当地有名的啤酒,而女士则可得到一束芬芳的鲜花。
瑞士:下雨天去献血 在下雨天, 一个精明的瑞士人可以将所有的事情都搁置在一边而去参与献血。
据说这是 作为防备未来不幸事件的一种保障。
当一个输血服务机构的流动小组到达了, 其场面之热闹 不亚于盛大的仪式。
当地所有的居民都会毫不犹豫地纷纷捐献自己的鲜血, 而回报的只是一 杯咖啡和一块蛋糕而已。
摩洛哥:斋月献血 斋月是摩洛哥人义务献血的日子。斋月为伊斯兰教的圣月,教徒要把斋一个月。在此期 间,每天太阳初升后到太阳落山前这段时间内人们不能进食、不能饮水,太阳落山后才开始 吃饭。据说,斋月的目的是让教徒体验穷人的艰辛,把斋月中节省下来的食物施舍给穷人。
因此,这是奉献之月。献血也是一种奉献举动,所以,这个月献血的人很多。
法国:献血者协会遍全国 法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以免费、自愿和匿名为原则,自 1952 年开始实行。全国平均每年 有近 400 万人次献血。
这些献血者捐赠的血浆每年拯救 150 万人的生命。
20xx年度,我站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团队、激情、超越、创新”和“安全是根,保障是本”为治站理念,以无偿献血工作为中心,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站员工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血液的采供任务,连续六年实现了全市各医院临床医疗急救用血和机采血小板120%来自于自愿无偿捐献的目标;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也连续六年与深圳、珠海等7市在全省排名并列第一。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员工思想觉悟
1、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谱写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新篇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全站干部职工认真聆听和阅读了总书记的报告,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阐述,强化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对发展输血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偿献血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很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有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支持,我们有信心和能力,紧紧借助十这股强劲的东风,紧紧抓住十七届三中全会赐给我们的大好机遇,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不断谱写无偿献血工作的新篇章。
2、继续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建立健全我站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部署安排,我站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项会议研究方案,并将之作为加强血站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头等大事,制定了血站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书记、副站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先后5次召开全站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市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精神,保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使全站员工深刻领会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认清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按照省纠风办20cc年度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和市纪委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我站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开展行风评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加强血站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站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建立了与用血单位及广大无偿献血者之间的良好和谐关系。无偿献血工作是“求人”的工作,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前途和命运。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们采取措施力促服务工作上台阶。结合行风评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了“百日优质服务竞赛”、 “争创优质服务示范单位、示范岗”等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制定了文明服务公约、文明服务“五修养”、文明礼貌用语120句、文明工作“十不准”;明确提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为献血者提供超出其预期的服务”、“让献血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等口号。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我站行风站风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人乐捐血点被授予“文明窗口”和“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4、心系社会,奉献爱心。4月初,江西籍献血者温志华,患了严重的尿毒症,来信给站领导求助,站领导高度重视,详细了解他的献血经历及患病经过后,动员全站干部职工奉献爱心,为献血者温志华捐款。全站员工积极响应,纷纷行动,共为温志华募得捐款2800多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站干部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响应市政府、市红十字会、团市委、工会、妇联等部门号召,共为灾区人民募得捐款21200多元;30名党员还缴纳了特殊党费25000多元。充分体现了全站干部党员和职工奉献爱心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1、举办形式多样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一是在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长年播放无偿献血公益广告。二是加大无偿献血招募力度,加强了与全市各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今年共组织了4次无偿献血积极分子联谊活动。12月19日,召开了全市自愿无偿献血团体招募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代表1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三是继续办好《惠州献血》刊物,全年共出版了4期,用稿122篇,发行5000余份。四是设计和制作了多种的小纪念品赠送给献血者,不仅可以表达感谢和尊重,同时可以通过小纪念品作宣传广告,意义非凡,深受广大献血者的欢迎和喜爱。五是“6.14”第五个世界献血者日期间,举行了纪念《献血法》实施十周年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并在江北丽日购物广场门前举行了“无偿献血,救人不绝”大型文艺晚会。
2、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扩大无偿献血影响。全市各新闻媒体重视无偿献血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经常派记者采写无偿献血稿件,发表了大量宣传无偿献血文章。我站还与《惠州日报》、《东江时报》社合办了《惠州献血》专版,每月2期,内容包括“献血法规”、“献血之星”、“献血动态”和“各捐血点分布及时间安排”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先后在《中国红十字报》、《中国输血报》、《中国输血协会网》、《中国献血网》、《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惠州电台等新闻媒体发表无偿献血宣传稿件212余篇。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市民无偿献血意识不断提高。
(三)创新工作模式,发展稳定的献血者队伍
1、加强团体招募力度,扩大应急献血队伍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积极主动上门与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联系及沟通,赢取他们的重视、帮助与支持。今年新发展献血单位30家,上门送宣传资料80多家,开展献血知识讲座13次,回送感谢信180家,回送献血结果及回访69家。组织单位献血69家,其中献血120人以上的单位有21家,今年献血两次以上的单位有18家,共采血5553人,9186单位。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为做好应急储血工作,我们制定了“以预约登记为主,适度采血为辅”的控采方案。5-6月间,共接待预约献血登记单位180多个,个人预约献血登记8500多人。
2、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联系及后续保障服务工作。全年录入献血者资料34124份,更正、修改献血者资料460余份,追回补录献血者身份证155份,接听和解答献血者电话5800多次,打印邮寄检测结果报告卡3200份,发送各类献血短信15万多条,发送感谢短信6200条,生日祝福短信670202条,留言短信回复1500多条,合格结果短信31805条,阳性结果短信1631条,短信通知志工服务工时470次,网站留言回复160人次。
3、增设固定采血点,方便市民献血。为开拓各县(区)无偿献血工作这个薄弱点和方便各县(区)广大市民无偿献血,我们在去年原有各县(区)设立采血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增设了陈江医院和港惠新天地固定捐血点,现有固定采血点达12个。我们还对人人乐捐血点的采血服务时间由原来的9:30-17:30延长至21:00.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人人乐玻璃献血屋,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待设计方案最后敲定后,即可投入建设,有望在春节前后建成投入使用。固定捐血点的增设,既方便了广大市民就近献血,又减少了外采工作的盲目性。
4、加大外采工作力度。外采工作是血站各项工作的龙头,体采科主要负责各固定捐血点的外采任务。为确保全市各医院临床医疗急救用血需要,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或是刮风下雨,一年365天,全科员工忙碌在采血第一线,克服种种困难,团结协作,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每天都完成和超额完成采血任务,从未发生过血液告急的现象。
【关键词】 血站;无偿献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9-02
血站是采供血机构是指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卫生机构[1]。分为血站、单采血浆站和血库;血站的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护理对象不直接是临床的患者,而是广大无私奉献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和提供合格的“血液”产品。血源是指向采供血机构提供血液的公民;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和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原料血浆。
1 护理人员在血站各岗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血源科护士招募无偿献血者 血源科护士主要承担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宣传、招募、采集服务,保障临床用血,以及负责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的管理、培训、协调等工作[2]。一名优秀的血源科护士,除了态度和蔼可亲,外表整洁,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更多健康人认识到献血的好处,从而能够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行列,保证血站有充足的安全的血液来源。此外采血护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献血知识、法律意识,如有血液病、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应劝阻其献血,保证血源的质量。
1.2 采血护士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决定着血源量和血源质量 血液的采集是血站工作的关键岗位,是采供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血液采集是采供血单位的关键岗位,当健康献血者兴高采烈地来到采血车上,完成神圣的使命时,由于采血护士穿刺失败、动作粗鲁、流血不畅、疼痛等不当行为,甚至发生晕厥、献血反应,都会造成献血者心理恐惧,挫伤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血护士在采血前需要了解献血者的近期的饮食、睡眠,做好知情服务,穿刺时转移其注意力,献血后交待注意事项及针眼的保护。
要想保证医院的血源充足,在采血过程中,血站应从献血源头开始抓血液质量控制,采血护士对献血者的身份、献血标签、体检单、血袋的检查核对,严谨正确地粘贴标签等活动,都是保证血站血液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1.3 待检科的护士承担血液进行加工、隔离、放行 待检科护士负责将所有采集的血液、血样管、资料的接收,每一袋血液初始信息的录入及可疑血制品的标识及隔离,并将初步验收的血液发往相应部门进行成分制备,同时进行成分血液及检测报告的接收,对每一袋不合格的血液进行严格的隔离与报废,对每一袋合格的血液进行标签的打印、粘贴及包装,并确保合格血液的及时供应[3]。
护士按照临床的用血将全血加工成各种成分,这一环节是对“血液”的重新护理。要求工作人员工作高度责任心、一丝不苟完全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制备血液成分,严把血液质量关,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达到血液治疗的目的。
血液的隔离放行与发放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证。避免不合格的血液、有毒害血液流出血站,流入医院,给患者造成危害。
1.4 发血科的护士承担血液准确发放、储存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发血科是面向临床的服务窗口,分为合格血液存放区、发血区、取血区及值班区。护士需要满足所管辖区域临床用血需求以及为临床用血单位提供用血咨询服务外,发放血液时,还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前要对血液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血浆颜色异常,出现溶血等情况不能发出。取血人员必须携带专用保温器材,携带医院取血申请单前来血站取血,无特殊情况血液一经发出不能退回,目的是保证血液质量。
2 血站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血站中的护理工作如果做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消毒与隔离出现漏洞,造成健康人献血后,交叉感染患血液病,或者针眼发生感染,引起的血液污染。
如在护理环节,没有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出现冒名顶替者的血液、超量、频繁采集血液、条形码贴错,留取化验血样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血液污染,或者血样溶血凝集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产生严重质量安全后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血站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关系到血液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维系着血站生存。有的患者血管血流少而慢,扎上止血带也能充盈,但进针后很快血流减慢,甚至不流。此类患者并注意观察其速度,避免血流速度太慢而形成凝块,影响血液质量。
3 提高血站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的措施
血站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要从全面抓起,教育广大护理人员都要提高知识品味,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输血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有血液生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律知识等全面知识系统。性格谦逊、会人际沟通技巧等。
熟悉血站内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尤其是抽血无菌操作技巧,掌握采供血有关知识,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到先进血站参观学习,鼓励撰写论文,参加输血专业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教育,以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及学历层次。
心理素质的培养,血站的护理工作非常辛苦,早出晚归,工作时间长,生活没有规律[4]。这些都容易对血站护理工作也易产生厌倦,会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血站应该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以达到全面提供满意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宇.血站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管理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3):226-227.
[2] 冯亚青.浅谈护理在血站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9):103-104.
【关键词】 献血者;献血反应;预防
【中图分类号】R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47-01
1 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晕厥、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等。可分为:①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②中度:除轻型症状外,还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③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悸等。
2 献血反应的原因
2.1 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常见的晕血和晕针。献血者对献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惧怕感,特别是首次献血者。有研究表明,首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显著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其原因主要是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少,在献血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
2.2 空腹献血空腹献血者多有相对血容量不足,出现一过性血糖过低,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2.3 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
2.4 献血环境和人员拥挤、声音嘈杂、气温较高,使献血者心情烦躁,而诱发献血反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采血车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屋的发生率。
2.5 献血者由于流动采血车空间小,采血场所受限,献血者献血时多采取坐位,致使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降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献血反应;献血者献血后起站过急、过猛,以及迅速转换,也容易引起献血反应,其原因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中断不能及时反射调节使血液沉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而致献血反应。
2.6 采血工作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疼痛、血肿等诱发献血反应。
3预防措施
3.1 工作中严格对献血者进行体检和询问凡志愿献血者,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体检标准,全面评估献血者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状态,让献血者做好采血前的准备。
3.2 充分做好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开展支持性心理干预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医护人员应以和蔼、热情、鼓励的语言进行心理引导和解答,在他们感到担忧时使其消除疑虑。并且做好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知识、献血与健康等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的宣传和解释,解释献血的每一步骤,以及这样做的理由,包括病史、基本健康检查、采血的基本过程、献血后护理和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按规定献血不会危害健康,并且科学献血有利于健康。一旦献血宣传有效开展,越来越多的献血者也会相互谈论献血经历,从而对献血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而引起的献血反应。
3.3 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保证献血环境清洁、卫生,符合卫生学准则,禁止人员喧哗和其他噪音,冬季做好保温,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营造一种友好、亲切的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氛围。实践证明,一个光线充足、安静、整洁、温暖适宜的献血环境可使献血者感到温馨、快乐、身心放松,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
3.4 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医护人员在接待服务上要主动、热情、礼貌。采血护士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术,力求静脉穿刺准确率达到100%,尽可能地一针见血。如没有回血,不可惊慌,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如果针尖不在血管内并且摸不到静脉时应拔出针头,切忌“探索”性进针,减少穿刺疼痛给献血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正确使用止血带,因献血者个体差异、止血带的压力要求有所不同,以免压力不足时则穿刺静脉充盈不佳,压力过高则可使深部静脉回流受阻。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待消毒液干后再穿刺以免消毒液经针眼处进入刺激静脉血管,致使局部皮肤变红引起局部疼痛;掌握拔针技巧,采血后拔针时让献血者通过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注意在针头拔出皮肤的瞬间不要用力压迫穿刺部位,应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退出血管腔以避免针尖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性切割伤,引起疼痛,并及时放下袖口以利止血;按压部位准确拔针后按压迫穿刺点及其稍上方5~10 min,局部按压不可用力揉搓以防皮下出血引起局部瘀血、血肿。在工作中护士应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因长时间的等候或不必要的拖延而引起的心情烦躁。护士采血前劝导献血者献血前尽量饮水不少于500ml,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因为饮用温开水可有效增加血容量,加快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同时饮用温开水可缓解紧张心情,促进心血管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保证正常血管扩张,避免心输出量下降。在采血的整个过程中采血护士一定要主动根据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水平选择不同的话题与献血者交谈以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紧张、恐惧心理,并且告诉其献血后的注意事项。采血完毕,嘱献血者不要急于变换,在原位休息3~5min后再慢慢起来,减少性低血压引起的献血反应。
3.5 献血反应的处理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反应的各种先兆。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工作人员不能惊慌失措,以免使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和其他献血者产生恐惧感与疑虑引起连锁反应,而应立即中止献血,对症处理献血反应。对轻度或中度的献血者一般卧床休息一会儿或饮用些糖水即可,休息片刻方可离开;对重度者,应立即中止献血,使其平卧,头低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双脚,松开衣领及腰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或掐人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和体温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输液,尽快恢复血容量防止或纠正休克,以减少严重献血反应的发生。当献血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且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后,医护人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献血者了解到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顾虑,另外,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填写献血反应记录表,做好献血者的回访反馈工作,并且以此作为今后是否适宜再献血的参考。总之,献血反应不仅关系到某一个献血者的健康以及他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而且关系到整个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正确预防与处理献血反应,在献血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观察、分析献血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运用医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并消除其思想顾虑,使献血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地完成献血。
参考文献
[1] 刘桂兰.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和预防.中外医学研究,2010,8(6)
[2] 杨琼芳,胡小华.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1~132
【摘要】无偿献血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变成了越来越普遍的事情,但是在献血过程中却屡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本文对献血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并对献血过程中的护理程序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应对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之后,随着国民素质不断地提高,无偿献血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公民无偿献血积极踊跃,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少数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献血后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比例,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献血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并对献血过程中的护理程序进行了归纳。
自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在日常采血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献血者由于各种原因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了一些献血不良反应,这不仅给献血者增加了心理负担,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再次献血的勇气和热情。根据献血反应发生出现的不同症状,一般可分为轻、中、重度献血反应。简单来说,轻度献血反应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出冷汗;中度献血反应表现为:除轻度症状外,尚有胸痛、恶心、呕吐的现象;重度献血反应表现为:除轻、中度症状外,还会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率不齐、四肢抽搐等症状,严重危害献血者的健康。
1 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献血不良反应,除了极少的针刺操作问题外,更多的是献血者对献血环境的陌生,对工作人员的不熟悉以及对献血的注意事项不清楚和心理因素造成的。
1.1 心理因素:极少数人会有晕血症状,尤其是在精神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献血环境不理想、空腹等情况下,当针刺入皮肤时,都会产生心理障碍,最简单的反应就是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再加上,每个人存在着个体差异,情绪型性格的人群可能就会因为简单的“紧张”而出现不良的献血反应。还有些人群由于不了解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出现扎针时产生强烈的疼痛刺激,导致恐血,看到采血器材或血袋就发生了晕厥。
1.2 外界因素:这里所提到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指献血者对献血的注意事项不够清楚。首先在献血之前,献血人员不能太过于劳累,同时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切记不能够疲劳献血。其次,献血前要求不食油腻食物,而部分献血者不进餐或因等候时间过长致献血者空腹献血。献血环境不理想。尤其是流动献血车外出采血时,献血者等候时间过长,人员拥挤、气温较高、寒冷刺激等不利因素均可导致献血者的心理烦躁。除此之外,静脉穿刺技术不佳。当针头未穿刺到位,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内引起渗血或重复穿刺时,会使献血者疑虑和恐惧,血管收缩血流不畅等也是不良反应的外部原因之一。
2 护理与应对措施
2.1 献血前的准备工作:献血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医护人员要详细地指导献血者认真、细致地填写献血者健康征询表,有条件的还要为献血者做必要的健康检查,严防暂缓献血或不能献血的人群进入献血者队伍。医护人员要详细地交待献血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对有恐惧心理的献血者作一些献血基本知识宣传:献血(200~400)ml只占全身血容量的10%左右,不会影响人体正常功能,很少发生献血反应。同时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通过讲解,消除献血者紧张、顾虑、恐惧心理。另外,医护人员要在献血地点多准备一些热开水、甜点、糖水及急救药品和物品,并配备专门保健医生,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及时对症处理,以确保献血者安全。
2.2 献血过程中的护理:初次献血的人员往往有陌生及不安全感,因此,医护人员要在他们献血的过程中,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从交流中获取相关信息以便指导、安排献血护理工作,服务于献血者。医护人员始终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在开口之前,使人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献血人员进入献血区后进行采血时,由于不熟悉环境及操作程序再加上情绪上的紧张,容易给献血者造成很大的压力,以至于献血者对献血心存畏惧,因此,医护人员要将接待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热情接待献血者,友善的微笑,关切的问候,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的语言均可给献血者以心理支持。切记用生冷的态度对待献血人员,对其献血程序和献血器具的不理解之处要细心地讲解,通过设身处地地沟通来缓解他们的压力,使其对采血设备和器材放心、对献血过程放心、对采血操作人员放心。另外,要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要将静脉采血技术做得更好,使采血过程顺利进行,缩短采血时间,提高血液采集的质量。如果在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采血人员立即停止采血,及时采取头低足高位,必要时采取吸氧、掐人中,按压合谷舌等措施,保证献血者的安全。
2.3 献血后的护理工作:献血后,医护人员要协助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处至少10分钟,并且要有礼貌地道谢。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详细交待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者献血后及时补充适量水分,食用高蛋白、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一周之内要多食用补铁的食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医护人员要挽留献血者休息15分钟左右,递上一杯热糖水或牛奶,以聊天的方式告知献血者关注的用血返还、血液检验结果查询、保险等问题。要主动地、详细地强化献血者献血后的光荣感和义务感,告之下次献血的间隔时间。献血者无任何不适后方可离开,并告之献血者联系方式及电话号码。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较低,一但发生不良反应,工作人员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必要时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总之,医护人员的护理与指导工作对维护献血者的身心健康,稳定献血者队伍,使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固定献血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献血反应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除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外,一些外在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医护人员要严格把握献血不良反应的成因,从新认识献血护理、预防程序和事故应对程序。
参考文献
[1] 武晓林.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6) .
[2] 王立红,张曼,赵景霞. 高校学生首次献血认知态度的调查[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01) .
关键词: 献血者 献血反应 预防
1 什么是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晕厥、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等。可分为(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还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悸等[1]。
2 献血反应的原因
2.1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常见的晕血和晕针。献血者对献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惧怕感,特别是首次献血者。有研究表明,首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显著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2]。其原因主要是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少,在献血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
2.2 空腹献血 空腹献血者多有相对血容量不足,出现一过性血糖过低,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2.3 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
2.4 献血环境和人员拥挤、声音嘈杂、气温较高,使献血者心情烦躁,而诱发献血反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采血车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屋的发生率。
2.5 献血者 由于流动采血车空间小,采血场所受限,献血者献血时多采取坐位,致使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降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3]而引起献血反应;献血者献血后起站过急、过猛,以及迅速转换,也容易引起献血反应,其原因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中断不能及时反射调节使血液沉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而致献血反应[4]。
2.6 采血工作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疼痛、血肿等诱发献血反应。
3 预防措施
3.1 工作中严格对献血者进行体检和询问 凡志愿献血者,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5]体检标准,全面评估献血者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状态,让献血者做好采血前的准备。
3.2 充分做好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开展支持性心理干预 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医护人员应以和蔼、热情、鼓励的语言进行心理引导和解答,在他们感到担忧时使其消除疑虑。
并且做好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知识、献血与健康等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的宣传和解释,解释献血的每一步骤,以及这样做的理由,包括病史、基本健康检查、采血的基本过程、献血后护理和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按规定献血不会危害健康,并且科学献血有利于健康。一旦献血宣传有效开展,越来越多的献血者也会相互谈论献血经历,从而对献血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而引起的献血反应。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可信度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00-0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易导致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具有易演变成慢性肝炎的特点,至今没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方法。HCV是1989年被发现的,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1]。有15%~25%的HCV感染者为急性感染者且病毒可彻底清除,其余75%~85%的感染者均为慢性感染者,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丙型肝炎病毒是无偿献血者筛查的必查项目。近年来,国内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试剂(抗HCV EIA)已逐渐完善且已广泛应用在血液筛查及临床诊断中,但仍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2-3]。本文对400份样本先使用国内2家和国外2家公司生产的4种抗HCV试剂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用HCV RIBA和HCV RNA PCR做进一步检测,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本文的样本收集于全国13个省市2010年2月~2012年2月近十万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且有400份样品符合用于研制抗HCV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已被至少一种市售的抗HCV EIA试剂检为假阳性,已被至少一种市售的抗HCV EIA试剂检为假阴性,或者样品的OD值处于当时所用试剂的可疑区域内。
1.2 仪器
STAR、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产自瑞士,为本站酶联免疫实验在用设备;罗氏核酸检测系统,为广东东莞血站在用设备。
1.3 试剂
编号为QS的第三代抗HCV EIA试剂来自于美国,批号为EXE207,有效期为20120418;编号为SL的第三代抗HCV EIA试剂来自于意大利,批号为V903521,有效期为20121024;两家国内的第三代HCV EIA 试剂编号为LZ及GBI,批号分别为2011060708、20120107,效期分别为20120626、20130106;HCV验证试剂RIBA HCV3.0来自于美国CHIRON公司;HCV RNA PCR试剂来自于罗氏公司。所有试剂均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试验方法
首先对400份样品用国内2家和国外2家公司生产的4种抗HCV酶联免疫试剂,在STAR加样仪上加样,用FAME24/20全自动酶免仪进行检测,对于4种试剂所检测的阴阳结果不一致的样品,进行双份重新验证试验3次,若有两次结果相同则可进行判定。若复验结果不一致,则用HCV RIBA和HCV RNA PCR试剂做进一步验证。
1.5 判定标准
若4种抗HCV试剂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视为阳性判定结果;若4种抗HCV试剂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视为阴性判定结果;对于4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用HCV RIBA HCV3.0和HCV RNA PCR试剂做进一步验证。如果样品与RIBA试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HCV抗原呈阳性反应视为阳性样品;如果样品与RIBA试剂中的一种HCV抗原呈阳性反应且与HCV RNA也呈阳性反应时视为阳性样品;若样品不与RIBA试剂中的任何一种抗原反应则视为阴性样品[4-6]。
2 结果
4种抗HCV试剂的检测结果见表1。在400份样品中,258份为真阳性样品,142份为真阴性样品。LZ检测试剂10份为假阳性,无假阴性;GBI检测试剂12份为假阳性,1份为假阴性;SL检测试剂1份为假阳性,4份为假阴性;QS检测试剂2份为假阳性,2份为假阴性。在400份血样中,有2种经国家批准合格的国产LZ、KH试剂与国际上第三代主流试剂及国外进口试剂检测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大于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抗HCV检测试剂阳性符合率大于97%。有5份样品经4种抗HCV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需用HCV RIBA HCV3.0和HCV RNA PCR试剂做进一步验证,具体见表2。说明国内外4种抗HCV试剂仍存在漏诊情况,需进一步研究达到理想的检验效果。
3 讨论
丙型肝炎作为无偿献血者筛查必检项目,在阻断丙型肝炎经血传播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根据本站血液检测情况统计,HCV项目报废率占采血人数的0.5%左右,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中有试剂灵敏度提高的原因,但是也符合我国的丙型肝炎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大约有4 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据报道2009年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较2003年多出6倍,且死亡率在传染疾病中已居于第5位。80%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高达60%~80%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型肝炎,且部分慢性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丙型肝炎暂无疫苗可预防,一旦感染丙型肝炎,仅有20%的患者自发清除病毒,隐匿的丙型肝炎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丙型肝炎的隐蔽性较强,病程比较慢,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甚至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感觉身体无力、恶心和右季肋部不适等,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轻度肝、脾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极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自身往往感觉不到,一旦有所症状出现,很可能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7]。
为了有效阻断丙型肝炎经输血传播,目前,血站主要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抗HCV试剂来筛选无偿献血者,由于ELISA试剂检测的局限性[3],只要任意一种试剂检测呈反应性,血液就不能用于临床[8]。有资料报道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在检测符合率上的差异[4],从上述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国产的抗HCV 试剂与国际上第三代主流的抗HCV试剂相比,在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国产试剂的灵敏度稍高,有利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价格的昂贵,本文选取的400份样本未全部进行RIBA HCV3.0和HCV RNA PCR的验证。据其他开展核酸检测的血站数据统计经验判断,若4种检测试剂同时为阴性或阳性,与HCV RNA PCR的验证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 魏来,管文莉,饶慧瑛,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EIAgen HCV Ab Kit)的可信度分析[J]. 检验医学,2006,21(z1):2-7.
[2] 谷金莲,祁自柏,王尊文,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80-583.
[3] 许志远,李冬妹,冷婵,等. 对国产及进口抗-HCV酶联免疫试剂实验室检测效果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2):119-121.
[4] 孙康德,黄永华,虞中敏,等. 三种不同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J]. 检验医学,2005,20(1):48-51.
[5] 陈俊梅,严艳,孔宁,等. 二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确证试剂盒检测性能的比较[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3):206-209.
[6] 秦艳兰,刘仁强,刘景春,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诊断试剂盒质检评价分析[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2):139-140.
[7] 王迅,刘宇宁,贾尧,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阳性结果确证方案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4):255-258.
一、工作原则
(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到20**年,把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
到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建成覆盖全区的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区级以上医院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监测网络,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各区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2.全区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6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65%以上。在人员流量较大的汉中长途汽车站、市公共汽车运输公司常年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车室必须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80%以上、村医5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5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区上建立美沙酮治疗门诊为吸食成瘾者提供服务。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用血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性病的年发病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
8.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5%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l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到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设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2.全区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l00%,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汉中机场、汉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室8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90%以上、村卫生室乡医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对吸食人员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对吸食阿片类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临床用血**0%来自无偿献血,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区上建立一所性病规范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医疗卫生机构。
8.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三、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新闻媒体单位要积极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区政府有关新闻网站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的艾滋病防范和宣传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代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影剧院、青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科普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节目开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并结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各镇、乡、办事处及居委会、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曰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编制适合农村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高等学校要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各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民政、计生部门要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司法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1.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区疾控中心要建立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深入细致的预防干预工作;利用同伴教育宣传员在社区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要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宾馆、饭店、洗浴和娱乐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要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提高阿片类成瘾者药品维持治疗覆盖率,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市上设立在吸食阿片类问题严重的**区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矫治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工作,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开展并逐步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3.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发挥三级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结合实际,建立有效、可行、便捷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和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积极倡导并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
(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1.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活动。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动;严禁高危人群献血液(血浆)。要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行为。
2.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区卫生局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1.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区卫生局应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执行艾滋病诊疗技术规范、制定药品管理和治疗信息管理规范,统筹安排卫生技术人员、经费和设备资源,开展医疗服务工作;要设立定点医院负责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支持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服务;区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应有经过相关部门组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救治工作。区卫生局要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务、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要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治疗需求。区劳动保障、卫生部门要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就医管理、费用支付办法,切实保障合理医疗需求。
2.加强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制定各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政策,积极开展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要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机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断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要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及时治疗。
3.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建立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落实孤儿安置和免费入学的政策措施。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孤老、孤儿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规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4.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参加艾滋病关怀护理和救助工作,并对参加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1.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开展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机构,要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诊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
2.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建立高危人群综合监测网络,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对应征入伍青年免费实施艾滋病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3.合理规划和建设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的要设立检测点,开展快速检测。
4.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按照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配置,实行二级生物实验室市级备案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健全质量控制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和年度考核。
5、建立部门间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各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建立监测结果制度。
(六)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疾病监测点和艾滋病监测网络的分布,合理设置性病监测点,加强性病疫情监测和性病患病率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要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开展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区人民政府已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艾滋病防治目标,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实现目标考核管理。区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并设立办公室。区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每季度将向市级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报告工作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击犯罪、等违法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职业暴露。
(三)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居委会、村委会要确定预防艾滋病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要努力改善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体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与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要在医疗卫生行业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学继续教育内容。要探索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考试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四)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