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基层医院病案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医院病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层医院病案管理

第1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病案 管理 问题 对策

医院在临床医疗和护理过程中,会将患者的信息记录下来,进而形成了病案,病案是对患者病情的客观描述,也是评价诊疗的主要方式,所以病案的质量与医院的形象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对病案的管理。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部分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有待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医院病案对临床的作用,必须健全医院病案管理方法,从而确保病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医院病案内涵

医院病案指的是医院在医疗服务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记录,还包含医护人员所开具的处方、药品和检验报告等内容。医院在服务过程中,随着医疗服务项目的增多,病案资料数量也明显增加,为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了挑战。医院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完善各个环节,加大病案管理力度,从而使得病案为医院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二、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病案管理意识不足。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但病案管理意识不足,造成医院病案利用率偏低。由于病案记录了患者就诊和检验报告等信息,病案是处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有利依据,也是医院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然而,部分医院病案管理意识薄弱,对病案建设力度不足,而且对病案未能进行合理归档,管理人员对病案的开发效果不明显,因而为医疗纠纷的处理留下了隐患。

2.病案管理手段落后。当前,由于部分医院的病案管理意识不足,使得在病案管理时面临硬件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病案管理手段落后,病案管理现代化管理水平偏低。医院在病案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建立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并构建网络信息化和HIS系统,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作用下,确保医院各部门相关信息都记录在病案内。然而,医院病案管理未能与信息管理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病案管理信息储量小,而且处于人工检索状态,医院病案管理效果偏低。

3.病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大部分病案集中在医疗档案室内,一些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由各个科室负责,对病案进行归档和管理。然而,由于病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将导致各科室的病案资料和医疗信息难以整合在一起。部分医院虽然具备病案管理人员,但缺乏健全的病案管理制度,相关职能不明确,因而医院采取不完善的病案管理模式,未能按照规范展开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病案管理效率低下,病案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有效解决医院病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升医院病案管理意识。由于病案记录了大量的医疗信息,所以其是医疗服务的有利依据。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应该提升医院病案管理意识,确保病案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逐渐增多,那么,病案数量也所之增加,因而产生医疗诊断和医疗文书,病案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医护人员在开展医疗工作过程中,将病案作为理论依据,为了增强医疗诊疗技术水平,并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医院必须将病案作为主要依据。因此,医院需要提升病案管理意识,对病案的重要性有所认知。

2.完善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医院为了规范病案管理工作,应该完善医院病案管理制度,使得病案管理人员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能够有效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医院要结合《档案法》相关内容制定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然后针对医院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对病案的归档、移交和保密等工作加以规范,确保医院病案管理各个环节都按照规章制度有效运行。此外,还要完善医院病案保管和利用制度,使得病案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而且病案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运用。

3.提高现代化病案管理水平。在解决医院病案管理过程中,医院应该提高现代化病案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医院病案室的硬件设施,进而推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医院在病案管理期间,应该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结合医院基本情况,搭建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具有兼容性的医院病案管理模块,并健全医院病案室硬件和软件设施。此外,为了确保医院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共享性,应该对病案进行收集和归档,然后实现医疗文书和诊疗信息一体化管理。将科学技术与医院病案管理信息收集和分析整合在一起,进而搭建医院病案管理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病案管理人员运用文献收集和处理软件对病案加以开发和管理,通过在科学化管理作用下,能够通过软件自动进行检索和查阅相关信息,提高医院病案管理效率。

总之,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该对病案管理予以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病案管理,发挥病案对医疗诊疗和医疗服务的作用,并将病案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刘爽.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医学与社会,2011,24(3):53-55

[2]曾巧平.病案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415-416

第2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在基层医院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同期对照研究,将2014年归档病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进行回收、整理、编码、质控,比较两组病案的终末质量。结果: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有效提高了基层医院病案的终末管理质量。结论: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为基层病案人员提供一种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病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病案的终末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

关键词:

临床路径;病案管理;质量控制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病案质量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在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良好的病案质量也是医院在各种纠纷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1]。完善终末病案管理质量,使病案资料在医疗、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和管理工具,其具体的实施过程在病案中都有体现[2]。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自2014年始某基层医院病案室将CP应用于终末病案质量管理控制中,对病案终末质量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病案终末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医院病案室2014年科内质控病案终末质量登记情况,逐项核对分析,资料真实准确。

1.2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4年全院10个科室的归档病案分成两组进行管理。路径组采用病案室制定的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进行管理,对照组仍沿用传统病案管理法,两组病案的数量、手术例数基本相同,两组病案人员的学历、职称也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传统病案管理法主要是按日常工作习惯,凭记忆印象对归档病案进行管理(流程为病案回收整理装订编码录入质控上架)。病案管理路径表:第一天整理组回收归档病案:整理组每天上午到各病房收集前一天出院的归档病案,每份归档病案包括病案首页、护理记录、各种证明资料和辅助检查报告单等,相关资料在路径表中都有详细标明,回收时要逐项双人核对,主要核对病案有无漏项和各种医技检查是否存在有医嘱及收费而无相应的报告,病房和病案负责人均在病案管理路径表上签名确认并将路径表附在病案上,确保病案原始资料完整。第2天整理组整理并装订病历:整理组将第一天回收的病案按路径表中的病案排序(根据《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出院后病案装订顺序设计)进行整理、装订。将附有病案管理路径表的路径组病案配以蓝色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对照组病案依旧用黄色牛皮纸装订),便于区别,并在封面显著位置写上病案号和姓名。第3天编码组编码和录入:编码组根据ICD-10疾病分类和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方法,将病案首页中的各项诊断逐一编码并录入电脑。第四天质控组科控:质控组每天抽取50%完成上述路径的完整病案进行科控评分并排序上架。路径中每个人都要对终末病案形成的过程负责,完成本路径工作后要签名确认,并检查前一路径环节的工作质量,确保路径流程通畅。

1.3评分标准:参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和《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分册(2011版)》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中医院病案终末管理质量评分标准》:⑴病案完整无漏项,占50分。⑵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95%,占10分。⑶病案资料排序正确率≥98%,占10分。⑷装订正确率100%,占10分。⑸各项医技报告检查单完整性100%,占10分。⑹上架正确率100%,占10分。以上各项满分为100分,科内病案终末质量评分>90分为甲级,80~90分为乙级,<80分为不合格。

2结果

2.1路径组与对照组两组在病案数量、手术例数、病案人员学历、职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况下,路径组病案终末质量甲级率比对照组高17%,经卡方检验,χ2=544.8681,P<0.001,有统计学意义。

2.2路径组与对照组辅助检查报告缺项、病案资料排序错误的情况大幅度减少,经卡方检验,χ2=22.63825,P<0.001,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实现了基层医院终末病案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应用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病案人员可以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终末病案的管理过程,对每一天的病案管理计划有章可循,增强了终末病案管理的系统性,避免病案出现错、缺、漏项,确保了病案的终末质量。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使归档病案的回收规范化。路径组回收时根据路径表内容执行双人核对,履行病案归档核对签名手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形成病案管理人员与临床科室的循环互动工作关系,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3]。同时,回收时双人核对使责任分明,保证病案能及时、完整回收。表2可见,路径组中因检查报告缺项而扣分的减至198例,比对照组少529例,减少率为73%。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使病案的整理流程化。路径组有清晰的路径流程指引,将终末病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细化并有章可循,每一路径环节完成后都要签名确认,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强病案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在整理和装订时会加倍认真对待,保证终末病案的整理质量。病案路径病案管理法使疾病分类和手术编码标准化。路径组责任明确,编码员会认真遵守编码的每一步骤,力求每个编码正确,也提高了编码人员的编码水平。病案路径管理法使病案的终末质控正规化。路径组控出问题后能在路径表明确找出责任人和问题所在,可以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充分发挥质控人员的主体作用。

4结论

在病案管理中,要不断探索和改变病案质量管理的模式,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不会提高病案质量的,重视病案环节质量监控,严把病案终末质量控制关,是全面提高病案质量的关键所在[4]。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标准、考核体系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直接促进和带动了科室质量意识的提高[5]。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为病案人员提供一种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病案管理模式,增强病案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病案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病案终末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育裕,何耀德,梁子炘,等.病案终末质量控制及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3):140-141.

[2]孙艳,陈潮,伍强,等.临床路径病案的质量分析[J].中国病案,2013,(3):20-21.

[3]张剑非.10413份机打病案终末质量监控[J].中国病案,2013,14(6):19-20.

[4]王保华,曹颖.环节质量是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关键[J].中国病案,2011,12(1):28.

第3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病案管理;现状;对策

病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它为临床、教学、科研及社会各方面服务,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医院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病案管理模式,加强病案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在调查病案管理的基础上,了解医院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医院病案管理工作。

1病案管理的重要性[1]

1.1有利于裁决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产生时,病案的记录内容及相关材料均是司法裁决的根本依据,法庭只注重病案的相关内容、法医的鉴定文献、相关的证明资料,所以,病例可以有效的鉴别医疗纠纷,确保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不受侵犯,司法机关在分析医疗纠纷时,通常将病案作为最真实有效的证据,法律层次上也拥有合理的证据资料。

1.2促进医疗保险的进行 当今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当今发展逐渐变好的保险组织与病案息息相关,在进行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时,保险组织必须要收清清单并对医院的处方进行检查,针对一些昂贵的药品及关键的检查,还要对报告证件进行检查,拍片或者在做CT时离不开诊断书及门诊病历。

1.3为法律监督提供保障 病案是疾病诊治过程中及疾病的产生中的所有记录,为医疗病史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病案是以事实作为依据,为仲裁组织解决纠纷提供相应的法律文件,当然,还会提供刑事伤害案件被害者、人身赔偿案件受害者、工伤案件的受伤判定,及一些意外交通事故的法医判定,及时的保障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经费,而在病案管理建设方面却不肯投资,很多医院及领导对目前的病案管理状况知之甚少,殊不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病案的利用来得到完成的。医院管理层对病案管理的冷漠在很大层度上决定了病案管理的现状。

2.2病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现,住院患者越来越多,病历数量也越来越多,病案管理人员明显不足,致使病案管理人员仅能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无暇顾及病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且我国在病案管理教育方面落后,设置此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很少,目前的病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虽然这些病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医学或护理专业理论,但缺乏一套系统、规范的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不利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2]。

2.3病案管理条件及设备落后 《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分册》中提供的标准认为,病案室需设独立的办公室,每名从业人员的工作空间至少达到6m2;病案仓库面积不得少于150~300m2。然而,目前病案室的建设一般未纳入医院建设规划,多数是旧病房、旧办公楼或地下室做库房、集办公、阅览、病案存贮为一体,缺乏总体设计,多数是开放式库房,没有防火、防盗、防潮设备;没有防尘和湿度、温度控制设备;在设备方面有的医院的病案室只有一台旧式电脑,没有复印机、打印机,新的技术如条形识别码、计算机光盘、存贮、缩微技术就更不用说了。

2.4病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院工作中,医院领导不重视病案,存在"重经营、轻病案"思想,认识不到病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略了病案的科学管理;医务人员对病案不够重视,他们只重视临床的实际操作,忽略病案的完整性,病案首页漏项、质控医生签名、上级医师审签不及时、病历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等。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只对"成品",承担的也只是"亡羊补牢"的角色,无法对医疗档案产生的过程实行全流程监控。由于医院病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医护人员将病案借出后,长期不归还,甚至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病案借到后据为己有, 当需要复印病案时,不能及时提供所需病案,影响了病案的利用。

3加强医院病案管理的对策

3.1重视医院病案管理 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要增强病案管理意识,提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认识,重视病案管理工作。要认识到病案在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纠纷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病案管理,不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使病案在医院各项工作中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2健全和规范医院病案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病案质量管理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病案复印制度、病案存档管理制度、病案管理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持续规范有序地贯彻执行。要管理利用好病案,依法维护好医院和患者双方的共同利益。对病案借阅、复印权限、范围、手续、时间应根据各医院要求作详细规定,建立病案借阅专项登记本和催还单,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要求出院病案及时回收人病案室,对漏交迟交的病案实行责任到人的方式,直接向负责医生催交,在规定时间内不及时归档的科室,对违规医师进行批评教育,以保证应归档的齐全完整[3]。

3.3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病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在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方面要求较高,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所以要想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培育一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他们不仅仅掌握计算机技术,还懂得医疗知识,又是具有熟练的病案管理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针对目前病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历不一的情况,一方面,通过强化培训、学习等渠道,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病案管理人员要有实践意识,注重在实践中总结探索病案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对此,医院就要组织病案管理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教学、医疗、科研对病案信息的需求,以提高病案管理水平[4]。

3.4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医院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病案管理工作。要把病案管理工作列入医院议事日程来抓,加大病案管理投入力度,设置新型移动式密集架,将所有堆积地下的老病案有序排人档案柜里,使病案资料能很快调出查阅,提高工作效率。要为档案室配备防火、防尘、防潮设施,配备档案微缩、多媒体运行及光电传输等设备,逐步实现病案管理现代化。

3.5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资源 病案信息是医院的宝贵财富,病案只有被有效使用,才能产生效率,体现价值。医改方案的实施推进了病案管理向卫生信息化发展,病案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使用对象不再单纯是医疗、教学、科研、等,而是扩大到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检法等,病案在法律程序中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医疗事故鉴定和责任认定的有力依据,病案室作为病案信息的中心,病案管理人员要从繁重的机械操作中解脱出来,由以往的被动转向主动,积极主动地与临床及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地为医院及相关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为科、教、研等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为医院改革发展服务,为医院管理者、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梅.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160-161.

[2]彭慧.基层医院病案管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4,1:328.

第4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本院地处乡镇,离县城18公里,初具二级甲等医院水平,服务对象是周边11个乡镇,近13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全院职工108人。卫生技术人员93名,按职称分:副高1名,中级9名,助理级62名,员级21名。临床科室设置五个:外科、内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医技科室设置三个: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卫生预防保健科一个。临床100张,床位使用率为40%左右。全年门诊量为2.5万余人次,手术348人次,住院2500人次。全院年收入400万元。

随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医院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这对基层医院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医院的数据收集要准确、及时。2004年4月前,我院仍没有上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往的人工收集数据已跟不上时代要求,医药费用管理显得很混乱,没法实现成本核算制度。没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阻碍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影响基层医院的医疗安全问题,除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外,费用明细方面较突出,患者对费用的查寻需要查处方、查病例医嘱,显得工作繁琐,遇到多年后的医疗纠纷,更难以满足患者或者司法部门的要求。本院常遇到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的费用查询,给保险公司、司法及患者造成不便,医院的诚信度受到影响。本院病案管理方面,采用的是人工管理,达不到上级主管部门年终以软件上报的要求,另外,也影响着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解决上述逐问题,必须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

2 医院信息化运行状况

本院从2004年4月立项建立院内局域网络,组建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共设15个站点,医护工作站3个,门诊收费系统2个,住院收费1个,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及中药房共3个,住院结算系统1个,出入药品管理2个,财务管理系统1个,病案管理系统1个,系统维护1个。

就医流程上按信息化规定有新调整,原来由药房划价变为护理站划价,住院收费由原来的直接收现金变为记账式收费。新设立的的住院结算系统统一编写住院号,病人出院时,出具费用明细清单及统一发票。药械科新设立了药房库房管理,专门负责全院药品入库。医疗收费项目由财务科按物价部门统一录入。

经过一年多的信息化管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财务管理、药品管理、收费管理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局域网查询。可以查出每个科室收入、每个医生的收入情况,为实现成本核算透明度,做到了明白看病,划价准确率明显提高;药品种类的监测工作十分方便,如抗菌素的应用情况、近效期药品提示等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病案管理得到加强,医疗统计数据客观公正,利于终末质量监控。在社会工作方面,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提供了可靠的报销凭证。

3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3.1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关键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基层医院的领导来说,是一种新东西,根据医院需要及医疗市场发展的前景,建设成什么样的规模、运行中达到的目的、技术队伍建设及软件公司的合作及后期维护等都应认真的负责,做到心中有数。领导决策者不懂信息化管理特点,不切实际,必然导致失败。对工作站的重要性分析不够,盲目上工作点,导致应该有的没有,却有闲置的工作点,对于局域网来说,每增加一个点,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应保持少而精的原则。有的决策者一开始就要达到全面覆盖,要知道微机操作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短期内达到目的,急于求成,显然是不现实的。

3.2要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

初步建成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应该把医院详细情况介绍给软件公司,如财务运行情况、药品管理、就医流程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建成后要达到的目的。对系统参数,如医疗类别、医院科室、收费分类、员工的职责等提供公司。这些基础工作将影响到今后的运行。甚至,有些参数一旦形成后,不易修改。系统参数设置方面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形成逐渐维护的过程。在局域网上,参数越多,易造成混乱或出错,笔者所在医院中,在医疗收费中曾维护了近2千多种收费项目,临床科室操作起来极为不便,易出错,后经调查,分解了500多种收费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对医院的情况要了如指掌,才能在修改某些程序时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3.3人员素质培训

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至少要一名兼职计算机维护员。既懂业务又懂计算机技能的复合性人才。信息化管理工作更注重后期维护工作,与动态变化的医疗数据相一致。没有一名合格的维护员是医院信息化管理混乱的另一重要原因。对各工作点操作人员要进行正规的培训,主要加强输入速度、排除一般性故障、微机对账等方面的能力。人员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院要求制定培养方案,使每一个工作点操作规范,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第5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摘要】病历档案是医院统计中重要的信息资源,病案统计工作管理是现代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内涵十分广泛,既包涵了医院经营管理信息、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指标,同时也包涵了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如何加强病案统计信息一体化管理,对提高全院的医疗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引进和开展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及目前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存在问题方面入手,探析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 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

病案统计是指在收集、整理有关病案统计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反映医院疾病防治工作情况,描述医院医疗活动的内在规律,分析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指出医疗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也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掌握医疗服务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提高医院宏观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1]。医院通过建立病案信息网络,可全方位调控医院的各项工作,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充分显示统计信息工作的特殊位置。

一、 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病案首页是体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医疗工作质量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病案统计分析和监测的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及统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病案管理工作重心已经从病案编目、医疗统计等方面向提高病案服务与利用的功能转变。数字化病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病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诸多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一体化程度。在电子病案实现之前,数字化病案管理是解决当前病案资料在保存与利用、信息安全、数据共享等诸多方面问题的一种实用、有效的管理方式[2]。

二、 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存在问题

1. 病案首页填写不规范

医院医疗统计指标大部分来源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数据录入不准确,出现错录、漏录等情况,致使病案不能准确统计和归类,严重影响到医疗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一是出院诊断中主要诊断与次要诊断次序不明;二是治疗效果填报不准确;三是医院感染项目遗漏;四是对手术治疗等操作项目掌握不明;五是对病人疾病诊断与确诊概念模糊,这些人为因素造成了医疗统计的误差。

2. 病案统计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级医院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一些医院统计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相对滞后,统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原始资料积极不足、记录和统计台帐不清,出现数出无据、统计数据时效性差、质量低等问题。而基层医院统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对病案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统计知识落后,管理不科学,技术手段低,无法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需要。因此要大力加强医院病案统计信息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管理规范,制定统一标准,不断提高病案统计管理水平。

3. 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医疗病案统计工作是一个专门学科,统计人员应熟练掌握综合信息,归纳总结医院各科室工作特点和医疗任务完成情况,并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并对全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进行监测、控制。一些医院缺乏病案统计专门人才,也没有专门统计机构,限制了病案统计工作的发展,专题调查和数据分折工作更难开始,无法实现统计信息多源化和资料共享的目标。

三、 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策略

1. 加强医务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白病案的法律作用和对个人的保护意义。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国际疾病分类知识,从而明确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保证医疗统计数据有效真实。

2. 提高病案统计人员整体素质,认真掌握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和原则,对各种诊断和编码熟练掌握,从而保证录入数据准确真实,为医疗统计工作信息化打好基础。

3. 建立健全病案统计管理各项制度措施,加强监督,提高全体医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协助和配合统计人员做好定期检查、评价、数据整理和质量分析等项工作。对经常出现的错录、漏录数据情况进行严格把关,保证病案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4. 建立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医院应实现计算网络覆盖,启动电子病案,实现全院信息和资源共享,以满足医院管理需要的各种综合报表需求,提高统计工作量自动化水平,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

5. 加强病案统计人员管理培训工作,按编制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使他们安心从事医疗统计工作,以以满足现代医疗卫生统计事业发展的需求。经常开展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培训讲座活动,提高微机应用管理水平,提高病案统计一化管理水平。

四、 进行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病案统计工作也开始步走上科学信息化发展轨道,医疗信息系统(HIS)使病案统计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既减轻了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流程,使资源共享,又满足了医院管理及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3]。高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上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病案首页、病案管理回收程序,包括病案回收登记、整理装订、编码分类、质控检查、归档上架、借阅供应、随访、统计分析等都将实现计算机一体化管理,这对进一步规范病案科学管理,提高病案利用率将提供更为科学系统的保障[4]。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医疗病案数量也在成几何倍数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因此计算机化病案示踪系统将统一管理门诊病案,它利用先进的条型码技术,把门诊病案进行分门别类,管理将更为规范、严格,也更为科学。同时电子病案也会取传统纸质病案,减轻了医务人员劳动,使他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业务技术和医疗水平上来。

参考文献

第6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健康档案;资料收集;解决方法;存储;要求;保密

我站是十堰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辖区居民6000余人,分别为厂区工人,退休人员,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及散居居民,主要工作是在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在政府、医院领导下,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为重点,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的小型医疗机构。为响应国家提倡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人享有基层卫生保健,我社区工作人员在公共卫生科牵头下,逐步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

1 存在的问题

1.1 资料收集

1.1.1 以病人为核心 大多数户居民能够配合调查,也有少数居民不能理解:是否商业行为?我有什么好处?我家(或个人)资料被泄露怎么办?我不愿意配合!

1.1.2 解决方法 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吃苦耐劳,良好的敬业精神,耐心解释,较强的专业素质,全面的医学知识;较好的沟通能力,倾听的诚意。多解释、多拜访。

1.2 业务类型繁多,管理复杂,各业务项目之间数据交换频繁。

1.2.1 健康档案不光是健康资料,健康体检的内容,还要涉及检验、内、妇、儿、慢性病、精神病、传染病各方面内容及知识,作为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保障资料的真实性、可运行性。

1.2.2 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如慢病管理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就会穿插测血压,询问近况,资料收集以及健康教育;同时也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资料收集,对于今后回访就不存在沟通问题了,资料也准确可靠[ 1 ]。

1.3 存储

1.3.1 健康档案具有较大的涵盖性及真实性,是居民健康资料的体现,同时它又有连续性和发展性,所以她具有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两面性,给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大量的工作。

1.3.2 为了建立健康档案,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在主题宣传日做健康宣教的同时收集健康资料,留电话号码,建立互动联系;预约或抽时间做入户调查,需要两位工作人员,方便入户的同时,也保护工作人员;第3个方面就是充分利用日常门诊,在居民主动上门的同时采集资料,进行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下一步工作就好进行了!

2 健康档案资料的要求

2.1 健康档案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量化过程,它还有它的具体要求,如资料收集需要过程,登记、回访、录入需要时间、人力等。

2.2 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客观、真实,就医学而言,它本身就是个严肃的课题,需要工作人员脚踏实地付出很多时间和汗水才能建立完善,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前瞻性,如为了收集研究资料、为突发、多病、传染性疾病提供了数据源等[2]。

2.3 健康档案基本项目力求真实,如基本体检项目、家庭成员信息、家庭成员体检信息、身份认证落实和完善体现了健康方案的科学性:它是动态的,它是基本的,它是完整的,它是连续的,它是准确的;它依托每次就诊和不断回访。

2.4 保密性:随着健康档案的完善和连续,联系到关于社区居民基本资料保密,它是对社区居民的尊重,是对个人、家庭特异性要求,使用得当,是社区居民的资料快捷化,有序化,疾病谱发展管理化,健康宣教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最快见效的基本医疗措施。使用不当,流于虚假,同时也与基层医疗服务工作脱节。

3 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3.1 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为单位的,涵盖面较大的一级卫生体系、二级卫生体系等,可以在最短时间掌握居民基本信息。

3.2 建立健康档案为医院与社区之间建立良好互动,提供最快捷、准确的基本资料,为各种检查、资料缩短了时间。

3.3 建立一定疾病谱,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为疾病源研究提供了依据。

3.4 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互相信任。互动联系,有利于诊疗工作顺利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生活质量。

3.5 特异性管理解决了基本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院治疗浪费而又麻烦,小型医疗机构承担了日常监测血压,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健康管理为医院节省了医疗资源,为患者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有问题及时解决,生活质量也提高了[3]。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健康档案是一个复杂,琐碎的连续工程,它的生成建立需要大量的精力以及投入,蛋挞的完成具有前瞻的科学性,为人人享有基层卫生服务铺平道路,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先云.医疗纠纷与病案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2,3(20):114-115.

第7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一、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层单位统计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统计部门工作条件落后。相当部分基层单位统计部门办公条件十分落后,部分基层单位统计机构尚未配备专用计算机,仍然保留着手工汇总报表的工作模式。其次,统计人员较低的地位和待遇水平影响了工作的主动性。由于多年来卫生统计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得不到重视,统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统计人员的技术职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缺乏,大部分统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首先,统计人员数量不足。卫生局由于编制紧张,均无法配备专职统计。基层卫生单位除少数医疗机构外,大部分单位只有一名专职统计人员,有些单位甚至无专职统计人员。其次,统计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报表和专项调查工作内容繁重,大量的基础工作和常规工作占用了统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很难有时间参加系统有效的业务学习。另外,部分单位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得不到领导的支持,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和水平较低,影响了我国卫生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大部份卫生单位只有一个统计人员,很多是由办公室人员或会计、出纳兼职,有些是医院里的护士、护师人员转岗过来,业务参差不齐,总体上来说,水平不高,很多无独立内设科室,一般放在办公室或财务科,加上统计人员数量小,平时工作内容多,压力大,无法系统有效的进行统计学习,再者,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缺乏医院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这也造成目前统计业务培训难以推开的原因,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难以提高,影响了卫生系统统计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二、持续做好卫生统计工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

1.做好卫生统计调查工作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统计调查制度。卫生统计调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摸清家底、摸实情况、摸准方向的基本手段。卫生部专门印发了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疾病控制调查制度、妇幼保健调查制度以及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新的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实施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确定了215项卫生统计指标,4个统计调查制度,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制度和文件是做好卫生统计工作的最为基本的工作。学习和研究这些指标体系、制度安排、

2.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卫生统计原始台帐,保证数据质量。卫生统计是医疗质量监督、绩效考核和领导决策的依据,党和国家政策的出台需要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如果提供的数据不准确,就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照“五有”要求开展工作,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帐”,这是规范统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标准,也是保证统计数据源头质量的基本要求。“有机构”就是要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统计工作有人管、有机构落实的问题;“有人员”就是要明确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统计工作人员,解决好统计工作有人做的问题;“有资格”就是要坚持统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解决好统计工作专业技术要求的问题;“有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统计业务、统计管理、统计审核报送、统计考评奖惩、统计学习培训等管理制度,解决好卫生统计调查工作流程畅通和行为规范问题;“有台帐”就是要建立健全卫生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解决好统计数据基础来源问题。

3.做好卫生统计调查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工作机制。卫生统计调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必须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由卫生监督系统主办、疾病控制调查制度由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卫生监督系统主办、妇幼保健调查制度由妇幼保健系统主办,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工作机制。经过研究,内蒙古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由厅机关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相关处室审核、卫生信息中心具体承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地区、各单位指定责任机构、确定办事人员,建立“以卫生统计指标体系为框架、4项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为支撑、网络直报为手段”的卫生统计调查工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协调、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将是亟待予以研究和畅通的机制性问题,也是做好新时期卫生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前提。

4.加强医院病案统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在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少数卫生统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上报的各类报表数据未做好严格把关,直接导致上报的各类统计数据与相关原始统计台帐存在明显的不同,有的差别还较大。病案统计工作是各级卫生部门一项基本职能,随着网络直报的实施,统计信息工作日益繁重,各级医院要设立病案统计部门,配备专门人员,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病案统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要稳定队伍,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促进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未来的病案统计队伍需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我省将根据国家的部署和实际需要,大力抓好医药卫生信息化知识、技能培养工作和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医药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8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基层医院;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因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或争议。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医学实践和医患关系,甚至酿成社会风波,成为困扰各级医疗部门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医学科学的复杂性 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医学领域是一个高风险、专业性强的领域,医疗实践过程复杂,且个体间又有极大的差异,同时也受制于医学发展水平,难以预料和无法避免的医疗意外等医疗难题仍然存在。因此,医疗事故只能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

1.2 医院方面 医院受市场经济和不合理补偿机制的影响,导致部分基层医院为了生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突现: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执行不力;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不尊重病人,缺乏沟通或不注重沟通技巧;个别医务人员道德丧失,收受红包;医务人员防御性医疗,造成医疗费用增加等,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

1.3 患者方面

1.3.1 患者缺乏医学常识 缺乏对医疗行业高风险、复杂、难度大等特点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一旦治疗结果不甚理想,就迁怒于医院和医务人员,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1.3.2 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期望值过高 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了解,认为诊断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就是误诊、误治,疾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认为是误治造成的不良后果,再加上医疗转归的不确定性,面对患者病情无好转、疗效不佳或者意外死亡等情况,患者或家属无法接受医疗效果,从而造成现实医疗水平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之间的矛盾,引发医疗纠纷。

1.3.3 一些怀有不良动机的患者及家属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规范。有意转嫁于医院,无理取闹,以恶意敲诈医方获取不正当利益为手段。

1.4 社会方面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改革转轨时期,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疗保健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贫困地区的群众无法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缺乏基本的健康保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诸多因素引发的矛盾指向医院,医疗机构成为不满者的发泄窗口,这也是现阶段医疗纠纷多发的一个原因。

另外,在医疗纠纷报道中,某些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方面,缺乏职业道德,对待医疗纠纷没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真实地报道,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不信任、不理解和不满意,对医疗纠纷的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为直接接触且较为密切,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权益和医院工作质量的整体水平。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关键是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当今成为重要。因此,必须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制度及规范操作。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还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操作规范,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

2.3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以精湛的技术、高质量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医院要建立健全各专业、各岗位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及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包括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培训,并定期考核。同时,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理念、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医院的需要。

2.4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在医疗活动中,要尊重患者的权益,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职业和专业素养,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言谈举止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实现医患双方良好沟通,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5 改进医院设施,优化就医环境 医院要从服务理念上转变观念,对医院设施不断改进,给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以患者为中心,为就诊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人性化的服务,营造群众满意、放心、优质的就医环境,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人文关心和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2.6 医疗质量管理是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1]

2.6.1 不断完善各类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各种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2.6.2 做好病案书写和管理工作 医疗文书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的依据。

2.6.2.1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建立病历书写和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书写医疗文书,切忌涂改、补写、隐匿、伪造医疗文书等弄虚作假现象。

2.6.2.2 加强病历质量控制 健立医院四级质控系统,做好各环节的病历质量控制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通报、反馈存在问题及缺陷,及时整改,不断提高病案甲级率。

2.6.2.3 加强病案管理工作,保护病案及信息的安全性。防止病案丢失、损坏、防盗、防蛀及非法借阅等相关制度。

2.7 畅通投拆渠道 贯彻落实《医院投拆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规范投诉处理程序,根据投诉情况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着实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满意度。

2.8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舆论引导工作作为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工作,新闻媒体是我们和患者、社会沟通的桥梁。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总之,基层医院只有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为基层医院的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基层医院病案管理范文

开学伊始,回想暑假的点点滴滴,最充实的时候就是在同济医院病案科见习那段时间。每天都很有规律,早上七点左右起床,八点就要到病案科,中午午休半个小时,下午五点多才能下班。

病案科的任务很多也很繁琐,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那些老师阿姨们有时星期天也要加班。但是她们从来都不让我们加班,对于不懂的地方我们虚心向她们请教,她们都能耐心的赐教,她们对我们关爱有加,累了的时候就让我们休息,每次下班的时候都提醒我们把手用肥皂洗干净。

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包括病历档案的存档流程,还有同济医院的管理文化及员工间的交流氛围。闲暇之余,翻翻病历,看看住院记录、一些检察诊断之类,也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

在我去之前,我们班里已经有几位同学在那里见习,我向他们了解了见习内容及如何联系有关负责人等情况。我去的时候,就直接去找病案科主任,向她介绍我的情况,她很欢迎我们的到来,并为我们分配了任务。

刚开始,由于对整个工作流程不太明白,我就从基层做起,做那些很简单的工作如对刚送过来的病历进行去订书针,重新整理,排序,再装订,并书写病案号及封面的内容。科室的阿姨们对我们要求很严,在这里一丁点的差错都能造成天大的麻烦。每天都要整理几百份甚至上千份病历,稍不注意把一份小病历夹杂在另一份病历中,就要全科的人员全部出动,从这些病历中一份一份的查看,甚是麻烦。我在见习期间,就经历了好几起这样的事情。

病历装订之后,还要进行复查,以确定经整理的病历和送到病案科的病历数量一样,并且病案号和姓名,科室,日期都一致。对于曾经住过院的病人病历,还要把老病历查找出来,并和新病历装订在一起,以便病历的复印和医学研究。

整理好并确定无误之后,还要把病历的首页部分基本内容输入查询系统,以便复印或其他情况下需要病历基本情况时进行查询。这是个很细致很繁琐的工作,病案科的老师阿姨们不让我们去做。我注意了一下输入界面,很多需要填写的项目,几乎把整个首页的内容都涵盖了,老师阿姨们的输入速度很快,可见她们对工作的熟练程度。虽然很繁琐,很枯燥,但她们都能认真的完成每份病历的输入,没有任何抱怨,从中我学习到要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输入查询系统之后,就要检查并上架。检查病历的书写是否合格,是否漏写了很重要的内容或缺少必须的如手术知情书等病历,对于不合格的要提醒并通知相应的科室,让他们补齐。最近一两个月的病历,是按科室分别上架的。这样更方便寻找,因为需要复印近期的病历的很多。也方便医生教授及学生做病历研究,写科研论文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