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核电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电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电发展规划

第1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large scale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s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huge, so reasonably power system planning can be a grea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The electric power network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omplex artificial network. Guiding well the planning work of power system can avoid the risk an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anning of power system.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网;经济效益;规划;作用

Key words: power system;power grid;economic benefits;planning;effect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125-02

0 引言

电力系统规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电力工业实现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全面、长远的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及其经济性,还关系到电力工业本身投资使用的合理与否。

1 电力系统规划概述

电网规划就是对现有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负荷点负荷增长情况,分别做出近、中、长期预测,与现有电源和电网供电能力进行对比,若不能满足(包括功率平衡,电压、频率质量;供电可靠性;电网稳定等方面)要求,则提出建设新的电源或电网(或两者同时建设)的原则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容量、大致位置、电压等级、资金规模等内容。电网规划要结合城乡电网具体情况和城乡发展远景电力建设必须做到先行,为此要有超前意识,要大力加强城乡电网的改造和加速新发展地区的配网建设。健全电网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电网企业为主编制、中介咨询机构评估”的电网规划管理机制,实现电网规划与电网安全和管理责任主体的统一,职责清晰、权责对等,保证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2 电网战略规划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供电水平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原有的供电网架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针对现状,供电公司以区县级配网滚动规划和配网自动化规划为契机,充分考虑电力需求的增长及负荷空间分布情况,以电力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为重点,以实现智能电网为目标,统筹规划电网建设,力求全面提高城乡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以消除改造死区、保障居民安全用电的原则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筛选,各个供电所长对所管辖区域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指出部分项目新建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强调力争电网在实现全面联络供电的基础上,N-1通过率达到100%;农网线路以消灭迂回供电,提高线路绝缘化水平,提高线路故障分段和互供能力为重点,争取线路绝缘化水平达到30%,实现线路故障分段能力最大化。

3 电力系统信息战略规划的原则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有了很多年头,但信息化的过程是伴随电力企业改革进行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在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武装我们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停的剔除生产方式中阻碍生产力的因素。于是,很多既成的信息化成果被新的信息化内容草率的覆盖掉了。为紧密配合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供电公司深入剖析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深入推进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超前规划、标准先行、科技支撑、环网供电、均摊负荷、精心维护的原则,优先解决城市中心电网供电问题,消除供电瓶颈,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供电能力,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以规划引路,加快城市配电网建设发展步伐,取得了良好实效。

结合城市配电网现状,供电公司在摸清现状、找准现状问题、准确预测负荷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环网供电、整合专线资源、进行开闭所环网化改造、加快变电站送出工程、专改公工程建设,逐步解决线路重过载、卡脖子,老旧设备多,网络结构差,开闭所供电能力低等问题。提升电网装备及自动化水平,实现网络结构从辐射型向双环网发展。并提出了“城网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环网设备位置一次预留”的规划原则。农网分步推进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实用化电网建设,有效缓解供电“卡脖子”、低电压问题。

4 电网科学规划,尊重地区差异

为了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合理的规划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我国电网科技机构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章节中,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同时,还指出,“率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

尊重地区差异,是推进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指针。客观上讲,一个地区的电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按照硬性标准统一建设各地供电设施,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就是一种浪费,而对于经济速度发展迅猛的地区,可能又成了一个制约因素。因此,要尊重好、把握好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差异,让各地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电网规划,充分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要主动对接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将经济发展预期、生态环境、文化禀赋等因素纳入电网规划考虑范围,让电网规划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又与当地生态、文化相得益彰。

5 结束语

电力系统规划就是针对当前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几年系统发展的前景,提出改进和发展蓝图。编制规划时,大力采用新技术,适当引进部分先进设备和材料,不断提高电网调度和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并为变电所的可靠供电创造条件。电网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电网需要承担跨省区优化配置资源的任务,这就要求电网要统一规划。当前急需以电网规划指导项目建设,并建立客观、公正、透明、高效的评估机制,从而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徐东.低碳背景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模式及决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张晓辉,李颖,卢志刚.风险理论思想下的输电线路脆弱性综合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02).

[3]杨宗霄,毛智杰,杨本渤,肖甜.基于因子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J].电网技术,2009(14).

[4]张振,谭忠富,胡庆辉.中国电力产业能效分析及节能减排途径[J].电力学报,2010(05).

[5]唐任宗.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机组检修优化分析及其协调机制[J].电力技术经济,2008(04).

[6]毛永清.中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第2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第3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事实上,对于核电项目而言,完成项目初可研到真正上马,还有漫长的准备过程。据熟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的专家介绍,初可研的主要目的是排除项目的颠覆性因素,获取省级支持性文件,并且争取列入国家规划。换言之,完成初可研是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必备条件。

完成初可研之后,项目才有可能获准开展前期工作,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路条”。同时,业主还需在此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还需要获得包括环保、海洋、水利、国土资源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性文件。据了解,一份核电项目的可研报告阶段需要完成43个专题,39个支持性文件。

初可研与可研工作的筹备,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核电项目而言,要真正上马,这仅仅是筹备工作的一部分。在核电项目筹备工作中,还需要同时进行安全审评文件的准备,其中主要的文件包括《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和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项目最终能够获批开工之前,项目还需要通过国务院核准,并获得安全监管部门颁发建造许可证。

这一漫长的前期筹备工作,不同项目的过程不尽相同。以辽宁红沿河为例,其前期工作最早启动于1978年,其后该项目几经易手,到2003年由原中电投集团重启该项目,2005年,该项目完成初可研报告,并成功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006年,中广核参与该项目,与原中电投等比例合资成立项目公司,2007年8月,红沿河首个核电机组开工。从前期工作启动到项目真正开工,该厂址历时将近30年。

可以看出,完成初可研是核电项目上马的必备条件,但是初可研完成之后,也还有漫长的准备工作要做。受建设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制约,完成初可研的厂址或许在很长时间里都将继续等待。作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和获准开展前期工作“路条”的敲门砖,初可研有别样的意义,只是这一意义并不十分重大。 开闸呼吁不断

日本福岛事故之后,高层对于内陆核电态度一直十分谨慎。尽管全球超过一半的核电站建在内陆,核电业界也普遍认为内陆核电并不存在特殊的技术问题,不过出于对极端事故后果的担心,内陆核电在中国一直面临争议。

核电业界为内陆核电开闸的呼吁也一直不断。2013年,核能行业协会曾在桃花江厂址所在市益阳举办会,内陆核电研究课题的成果。2015年4月,核能行业协会再次在北京举办会,关于几个重要问题再研究的成果。研究认为,内陆核电厂与沿海核电厂安全法规和标准一致,但为了充分考虑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对环境、当地生态系统和公众影响,内陆核电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要求严于沿海核电10倍,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要求,实现了“近零”排放。内陆核电厂选址符合当前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

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今年5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内陆核电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内陆核电的安全要求和沿海核电没有根本性区别。因此,内陆核电现在不能开建不是因为从技术上不可能,而是需要社会舆论进一步来理性地科学地对待。”

与此同时,内陆省份对于核电建设的热情始终高涨,湖南是其中的典型省份。由于省内资源匮乏,湖南省内依赖进口煤矿来供应电力,导致其工业电价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省。因此,湖南始终迫切希望靠核电来满足省内能源供应。尽管国家已经明确“十二五”期间不开工内陆核电,近年来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代表团依然多次发声希望尽早开工省内的桃花江核电站。

今年初,受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也启动了对内陆核电的调研。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工程院的调研报告认为,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未来电力供需缺口增大,能源消费总量及人均能耗将显著提升,建议国家在核电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电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内陆核电。 沿海厂址充足

尽管核能行业协会与中国工程院的调研都支持上马内陆核电,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在“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或许会破局,但大规模发展的空间并不大。

目前关于核电发展的国家层面规划,是在2012年10月福岛事故之后重启核电时,由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据知情人士介绍,列入该规划中的包括9个扩建厂址、18个新建厂址以及20多个重点论证厂址。2012年核电重启之后,新开工的如田湾、红沿河、福清等项目,都是出自规划中列入的扩建厂址。

另据了解,截至《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全国完成初可研的核电厂址已经达到61个,条件较好的有45个,支持装机容量约1.9亿千瓦,其中大部分为内陆厂址。

规划之后,企业寻找新的厂址的努力仍在继续,最近的公开信息是今年4月,中核建计划落地高温气冷堆的厂址江西瑞金完成了初可研工作,但是中核建目前并不具备独立开发核电的资质,该项目也还未列入国家规划。

按照目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全国核电的总规模将达到在运与在建共8800万千瓦的规模。随着红沿河6号机组开工,3号机组商运,目前国内投运与在建机组总数达到52台,总容量约为5300万千瓦。

9月中旬,中核建旗下的建设单位中核华兴公告称正式重启田湾5号、6号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1月30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另外,使用自主三代技术华龙一号的防城港3号机组、福清6号机组预计也将在年内开工,那么到“十二五”末,国内核电投运与在建总规模将达到5700万千瓦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按照目前的规划,在“十三五”期间,还将开工约30台百万千瓦机组。如若目前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拟定的目标不变,目前储备的扩建厂址和新的沿海厂址已经能够满足“十三五”的建设需求。田湾、三门、海阳、台山、石岛湾、宁德、防城港等已经开工的沿海厂址都还有厂址能够继续扩建,另外还有陆丰、徐大堡、漳州、沧州等前期工作准备比较充分的厂址可以开工,苍南、金七门、白龙等沿海项目也历经多年筹备希望上马。一般而言,沿海厂址容量约为6台核电机组,仅仅上述提到的厂址已经足够支撑核电“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制约内陆核电的另一个因素是技术路线。尽管自主三代华龙一号实现了沿海项目的突破,不过目前在筹备阶段,国内内陆核电选用的技术都是AP1000。已经拿到“路条”的桃花江、咸宁、彭泽三个内陆项目也将采用AP1000技术。而在AP1000依托项目还未完工,沿海新的AP1000项目无一核准的情况下,内陆核电更无可能率先开闸。

第4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深圳东部大鹏半岛海域,有一个美丽的海湾――大亚湾。碧空如洗,海水湛蓝,这里,坐落着我国目前最大的商运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这里,也是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运营人才培训的大本营。走进依山傍海、掩映在翠绿丛中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曲径迂回间,一条条以类似“苏轼路”这样的大文豪命名的道路,让我仿若置身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远处,戒备森严、巍然耸立的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则提醒着每一位到访者,这里的核电机组正昼夜不歇地为粤港两地电网提供着绿色能源。

“核电发展,人才先行”。中广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人才理念,从大亚湾核电创建之初至今,30载岁月如歌,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时路,有碧水蓝天为证。核电安全重于泰山,毋庸置疑,确保核电站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生产运行队伍。作为中广核集团核电运营人才培养基地,中广核运营人才培训中心全面承担着集团核电运营人才的历史使命,为集团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十年来,从送出去“黄金人”,引进“金凤凰”,到实施自主人才培养,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运营人才培训体系和理念,以及支撑其有效运作的软硬件设施,并跻身世界核电运营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在培训中,全面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倡导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即“培训-考核-授权-上岗”),对培训活动实施程序化管理。如今,一批批人才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为中广核集团乃至中国核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0年前,在世界拥有核电站国家的排行榜上,没有中国的名字;30年后,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总量已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2020年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新的形势预示,中国核电发展规模将不断扩大,中国正朝着建设核电大国、强国的目标前进。新的历史使命就在肩上,新的历史机遇就在眼前。国际核电发展实践证明,世界一流核电运营企业需要有一流核电运营人才的支撑,而一流核电运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核电运营培训,历史的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中广核运营人才培训基地的身上。如果把建设和管理一座现代化的核电站比喻为一场硝烟弥漫的战役,工程建设人员就是斩关夺隘的先锋,而运营人才队伍则是巩固阵地的主力后援。能否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运营人才,事关中广核集团乃至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以核电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广核在实现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的征程中任重而道远。相信敢为天下先的中广核人,当年能不辱使命,未来定不负重托。本期专题,我刊将走进大亚湾核电基地,深入探求中广核集团30载运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一同感受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中广核人在运营人才队伍建设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峥嵘历程。

第5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有消息称,一份名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至2020年)》的方案近期将上报国务院。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曹述栋日前也公开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此前制定的有关核电的发展规划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国家能源局从去年起就开始做相关工作,目前已在电力司层面形成了一个初稿,即在“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的基础上做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初步设想,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发电量达到8%,保守估计,装机容量将超过7500万千瓦。“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批了不少核电项目,开始前期工作的有11台,现在已批了近40台机组。这么大的量上来,装备现在成了大问题。”在谈及目前国内核电面临的问题时,曹述栋如是说。

据悉,未来10年,国内核电项目核准和开工将出现一个高峰。

据联合证券测算,如果2020年按照核电运行装机7,000万千瓦,在建容量1,500万千瓦,当前核电二代半技术的造价为1.1-1.5万元/千瓦计算,未来10年共需投入资金115万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50%,市场规模约为6,000亿元。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分别为3,600、1,800、600亿元。

但目前核设备数量方面,国产化率为70%或80%。这样看来,国内企业所能分到的份额可能要远小于70%。首先是国内核岛设备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核岛主要制造厂商是东方电气(600875.SH)、上海电气(601727.SH)仅仅拥有蒸汽发生器100%的自主制造能力,而其它设备则需要与国外企业联合招标。

第6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核电;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经济需求与世界能源现状之间出现了供求矛盾。能源需求量的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比如能源短缺与能源破坏等。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不可再生能源;生产与生活中对不可再生能源不断进行开发与利用使我国能源数量日益锐减,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不容乐观。而核电能源是一种绿色、节能的清洁型能源,在对核电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能有效缓解环境压力,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紧缺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核电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态势,可以预见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1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核电技术不够成熟,核电站规模小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核电资源的开发、利用较晚,核电技术的经验不够丰富,相关技术水平较低。国家为了推动核电产业的发展进程,给予核电企业较大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在研究、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核电相关设备的性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善,核电装机容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是我国很多核电设备还依赖国外进口,核电站规模小,在技术上还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核电产业的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

1.2核电产业运行缺乏可持续性,管理体制较分散

目前我国很多核电产业在发展中没有进行宏观的规划,技术路线不够明确;核电站的管理部门较为分散,相关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核电管理不够到位;不利于核电产业管理的权威性,不利于核电产业各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不利于核电站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我国很多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监管体系也出现了很多漏洞,不能保证核电产业进行安全的生产运营。在核电资源结构优化方面的工作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只有不断完善核电能源科学持续的供给体系,有效减少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生产目标,保证核电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2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

核电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军事实力,是我国能源开发战略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的核电产业发展较晚,在建设过程中周期长,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与资金,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规划,可以适当借鉴先进的经验与技术,科学地对核电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有计划地扩大我国核电站的建设规模,提升核电机组的性能,增强我国核电产业在世界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有效地推进我国核电发展的进程。

2.2明确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形成核电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核电堆型的引进与路线不统一,不相匹配的装机容量与渠道的发展模式阻碍了我国核电产业标准化建设,因此我国核电技术路线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对于引进的技术进行有效吸收,掌握技术核心与设计理念,重视对技术的再创新,为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奠定技术基础。在对核电技术与设备进行生产与创新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实现核电技术标准化,形成规范的核电标准与完整配套的核电技术,为我国核电产生系统集成化发展奠定基础。

2.3重视核电安全工作

由于核电生产的特殊性,核电事故与污染都是公众敏感的话题,核电站产业链长,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将核电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熟知核安全监管原则,加强对核电站的监督检查。管理者应不断优化与健全完善核应急反应体系、安全监督体系等,建立科学完善的核应急反应体系,不断提高核应急技术,实现核应急工作的正规化与科学化是核电站运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对核电设施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批核电项目、立即终止不符合标准的核电建设,为核电产生的安全运行提高有效的保证。管理者还应完善工作人员的业绩管理体系与培训机制,加强核电工作人员的安全理念,将安全问题当作核电运行全过程的重点,切实保护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有效保证生产环境的质量。另外,还要加强对核电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合理地设立安全监督站,实现核电建设的垂直监督;明确核电工作的职责,做到职责明确、行动迅速、高效管理;不断扩大核电监管队伍,提高对核电任务的监督与检测,不断完善核电管理组织,提高核电安全的监管能力;发挥上级对核电的引导作用,促进核电安全体系的建设,实现核电安全的协调发展。核电安全工作中需要对监管体制进行不断借鉴与创新,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经验与理念,结合自身进行核电安全监管设计,相关研究人员应利用国际成熟的核算验证算法对我国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严格的计算分析与审查,保证核电设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核电现场监督方面,应不断推进全方位的现场监督,调控核电厂的建造、运行等各个环节;利用科学的技术评价对核电运行进行有效评估,保证核电监管的科学性,提高核电产业生产的安全性。

3结束语

21世纪初,我国核电产业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目前核电站技术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核电站规模小,核电机组综合性能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核电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对核电技术与设备进行了有效的创新,提高了我国对核电资源的开发能力;我国还不断完善核电产业监管体系,加强对核电设施的安全管理,为我国核电生产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核电产业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经济生产的能源压力,未来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7:38-44.

[2]王新新.面向新时期的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电器工业,2010,12:14+16-20.

[3]景立云.新时期我国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电子制作,2015,10:261.

[4]邹长城.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

第7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预计经济政策环境将发生三个方面的核心变化:一是受供求的影响和政策的推动,劳动力价格将明显提高;二是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压力加大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激励,节能减排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将进一步加速经济均等化。

劳动力成本提升将推动企业提高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而产业升级将提升装备需求,装备制造的亮点是高端装备和装备国产化;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将利好新能源、新材料,也带来脱硝、污水处理、能源合同管理等需求。另外,以新疆、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将迎来大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相关领域。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要下降40%~45%。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大责任还需要由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来承担,环保新能源行业规划实施的力度和发展速度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投资机遇。

环保新能源投资关键是看行业。核电、光伏、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汽车四大领域值得关注。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之后我国核电建设将保持较平稳的节奏。未来中国用电的不均衡对电力供应和电力服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看好的产业是可以减少对火电依赖的清洁能源,以及解决电源和用电分布不均问题的智能电网。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值得期待,规划内容可能超预期,涉及汽车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汽车标准、电池标准等核心内容。而在新能源汽车投资板块中,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选时的投资逻辑上,产业发展初期会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上游行业,比如资源类像锂矿、稀土永磁、稀土类等相关企业。而在中后期随着环保新能源中游产业逐渐成熟,竞争加剧和产能逐步释放,则要关注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的品牌企业。

第8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在我国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宏观政策背景下,节能技术和设备、清洁替代能源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空间非常大。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化的逐步深入,碳减排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空间也异常广阔。

替代能源发电,主要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的市场正在急速膨胀。核电与风电为目前在经济上最具可行性的替代能源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为资源量无限、最具远期前景的替代能源发电方式。

核电扩容 设备制造商率先受益

核能发电为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在结构上,核电站由核岛(主要包括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配套设施组成。核能发电具有不排放温室气体、燃料运输方便、燃料成本比重低的优势。

截至2007年7月,全世界共有分布在30个国家内的共435座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7亿千瓦,发电量约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随着全球性能源紧张局势出现,核能的优势逐步凸显,目前不少发达国家正在逐步调整能源政策,谋求扩大核电比例,以解决未来的电力需求。

我国目前共有11座反应堆共906.8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根据我国《核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容量18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按照这一规划,在目前在建和运行核电容量1696.8万千瓦的基础上,新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按照核电每千瓦平均1万元/千瓦的成本,未来十年新增约4000万千瓦对应总投资约为4000亿;设备投资约占项目总投资40%,折合1600亿元。这将给国内核电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带来巨额订单。

在核能设备制造方面,我国目前可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按价格计算国产化率超过80%;基本具备成套生产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能力,自主化份额超过70%;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

目前核电设备制造力量相对集中,主要企业主要包括哈尔滨、上海、四川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和第一、第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代表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核岛、常规岛、核电专用材料、泵阀等辅助设备、控制系统和仪表设备等的产业链体系。上海电气重点涉及常规岛各级汽轮机、各级汽轮发电机及各式电站辅机。东方电气重点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汽轮发电机、蒸发器等)。哈尔滨动力重点涉及汽水分离再热器、汽轮机、发电机、辅助给水除氧器等。

市场份额方面,核电常规岛设备的市场竞争分为三大联合体:哈电和GE结成投标联合体、东方电气和阿尔斯通结成投标联合体、上海电气和西门子组成投标联合体。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45%(每年订单近30亿元),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33%(每年获得的订单约13亿元)。而哈电与GE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33%。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

核岛部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主要依托项目“三门”一号机组及“海阳”一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是由西屋公司提供的。我国首台自主品牌的蒸汽发生器由东方电气生产,用于岭澳2期项目。08年5月20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举行了关于三门2号机组和海阳2号机组的核岛主设备的开标仪式,结果尚未公布。在汶川大地震1个月之后,核工业集团与东气签订了50亿元的方家山、福清核电项目的汽轮机组与蒸汽发生器合同。总体上,在核岛部分的竞争格局方面,虽然就目前来看东方电气略胜一筹;但中期市场格局尚未见分晓。

核电的辅助设备制造商,包括阀门(中核科技)、变压器(天威保变)、交直流控制电源(奥特迅)等电气设备制造商也面临一定的发展机遇,另外哈空调涉足百万千瓦级核电空调设备,也在一定程度受益于核电的大发展。

风电进入加速通道 未来竞争将现分化

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风电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增长。近10年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增速约为25%,至2007年底总装机约9000万千瓦。每年新增装机增速约30%,其中2007年新增约2000万千瓦。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加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风电产业发展描绘了诱人前景。在大唐、国电等五大发电公司的带动下,包括地方的一些发电公司及海外投资者,纷纷在国内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测风圈场,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近年来我国风电呈暴发式增长,最近两年的新增装机和累积装机容增速都超过100%。

发改委要求风机国产化率要达到70%。在国产化率要求的带动下,我国风机制造业快速兴起,一些国外企业也纷纷在中国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投资设厂。近年来,包括金风、东气、华锐在内的本土风机制造商迅速崛起,而以湘电股份、天威风电的阵营也迅速跟上。目前总体上风电机组制造业处于群雄逐鹿的格局。按照目前的约40家风机企业,到2010年平均每家50万千瓦产能,则2010年全国产能可达2000万千瓦。

未来市场需求方面,《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规划到2010年风电装机500万千瓦,这一目标已在07年底被突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5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的发电企业在2010(2020)年要至少有3%(8%)的非水电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虽然这一中长期规划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作为电力主体的五大发电集团、各省电力集团都具有国企政府背景,这决定了其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风电规模将达到上述规划的比例。按照截至2007年底7.13亿千瓦装机容量,按照70%的比例计算,到2010年,约5亿千瓦需包含3%的风电,即到2010年的累计风电装机保守可达1500万千瓦。事实上,考虑到截至07年底风电装机已接近600万千瓦,按2008-2010年每年平均新增400万千瓦来计算,至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

08年4月份,发改委将2010年的风电规划目标上调至1000万千瓦,结合目前风电的态势,我们综合判断到2008年底风电规模就可能达到1000万千瓦,到2010年累计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08-10年平均每年市场需求约500万千瓦。

未来每年2000万千瓦的产能大大高于未来市场500万千瓦需求。按照国际经验,2010年前后,国内风机行业将逐步洗牌。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风机新进入者普遍缺乏风机历史经验积累,到2009-2010年很可能出现大量风机出现质量问题,这也将直接推动行业洗牌。在未来行业格局中,我们判断高端大容量的风机制造商,以及产品质量比较过硬的制造商将成为胜出者。由于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平均毛利率将有下滑的态势,利润向上游关键零部件(比如天马股份)及优势制造商(比如东方电气)集中。

光伏发电方兴未艾 行业规模持续集中

光伏发电指通过半导体材料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其具有的优势包括:燃料免费、不存在机械故障、维护简单、模块化便于大规模安装、无噪音废水废气、等等。

由于光伏发电具有诸多优点且燃料无穷无尽,光伏发电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能源,根据欧盟的预测,预计到2050年能够提供人类20%的电力,到2100年能够提供超过50%的电力。在过去的30年中,光伏行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速;而在最近5年,年均增速高达35%。截至2007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910万千瓦,增速为33%;2007年当年新增装机220万千瓦,增速为40%。

太阳能电池行业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技术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主流的电池主要如下所示。其中晶硅类(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最主要的一种电池,2006年其市场份额达到93%,主要的生产商包括日本Sharp、德国Q-Cell、无锡尚德等等。剩下的7%的份额都是薄膜型电池,主要包括非晶硅(a-Si)电池、CdTe电池、CIS电池。

晶硅电池价格将大幅下降。晶硅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为“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品”。其中工业硅为常见的化工产品且原材料丰富,多晶硅为工业硅提纯至纯度为99.9999%(6N,太阳能级)甚至99.9999999%(11N,电子级),多晶硅铸锭切割得到多晶硅片,或者将多晶硅熔融拉单晶再切片得到单晶硅片,硅片再制造成电池(Cells),多个电池组合起来制成组件,最后到太阳能产品(比如光伏并网系统、BIPV、充电器、路灯)。

多晶硅紧缺是目前制约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的瓶颈。多晶硅之前为Hemlock、Wacker等国际七大厂商垄断,03年以来在需求拉动下产品价格暴涨。由于多晶硅暴利,最近几年包括日本新日铁、洛阳中硅、新光硅业在内的诸多新进入者陆续开始进入,于此同时七大厂也有产能扩充计划。随着大规模产能在08年底和09年初开始逐步释放,预计09年以后多晶硅价格步入下滑通道。

未来多晶硅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硅片的厚度越来越小,从2003年的0.32mm到2007年的0.18mm,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功率电池的多晶硅消耗量,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电池的成本。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的转化效率也在逐步的提高,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10年,商业化单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有望达到20%,多晶硅电池有望达到18%,薄膜电池有望达到10-12%;到2020年,单晶硅电池可达到22%,多晶硅电池可达20%,薄膜电池可达15%。伴随着转化效率的提高,电池综合成本也随之降低。

目前国内市场当中,涉及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拓日新能、天威保变、综艺股份、赣能股份。由于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前期资本支出要远高于晶硅电池,且行业为大规模流水化生产模式,预计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商在未来几年难以享受暴利,更多的是一种作为大规模制造业的合理利润;相关上市公司的看点将在于外延式扩张增长;继续看好天威保变。

投资策略

A股在经历了2年的大牛市之后,于2007年10月见顶,距今调整时间达8个月,调整的幅度达54%。在此过程中,整个A股的08年平均预测市盈率从最高30倍下降至目前约18倍。市场次轮大幅下跌,意图在消化大小非解禁、通胀压力、紧缩政策、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的综合影响,预计后期市场在短期之内将很难走出疲软的态势。

股价飙升市场疯狂的时候是价值投资者收割的季节,股价下挫市场萎靡的时候是价值投资者播种的季节。虽然无法准确预测市场后续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但很明显“市场先生”的狂躁情绪正逐步消减,抑郁情绪正逐步加重,价值投资者正迎来他们播种的春天。之前牛市行情中市场对部分优质公司的期望实在太多,以至于这类公司的股价非常不合理。经过次轮大幅下跌,整个A股估值水平已经下降到08年18倍PE,电气设备行业08年22倍PE,考虑到电气设备行业的增速在20%左右,PEG约为1.1,估值水平相对合理。如果股价再出现下跌,那将给长线价值投资者创造采购的良机。

在具体的投资标的选择上,主要看好三类企业:

一、“在淘金热潮涌动的时候,大多数的淘金者都失败了,但是向淘金者出售铁锹、铁镐、帐篷和牛仔服的人却发了大财。”依循这样的思路,看好非晶合金变压器原材料生产商安泰科技;看好风机上游关键零部件生产商,如天马股份、中材科技;看好光伏领域多晶硅项目已投产企业,如川投能源、天威保变。

第9篇:核电发展规划范文

事件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让“日本核电安全”的神话彻底破灭,尽管目前事态尚在发展,最终的损失和影响还难以评估,但世界各国对于核电安全的信心已经遭到重创。核电站发展之路,瞬间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中国核电何去何从更是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发生事故的日本此前一直被认为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这次发生事故说明“无风险核能”的神话已经破灭。

――绿党成员艾娃 乔丽

日本拥有60年的核电经验,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发生核泄露事故,可见发展核电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过高。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查尔斯

法国将按照欧盟的标准和要求,对境内所有核电站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如果测试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法国将立即关闭相关核电站。希望法国人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不对核电站进行测试和分析就予以关闭是缺乏理性。

――法国总统萨科齐

中国会吸取日本方面的一些教训,在核电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上进行适当地吸收。但是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

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会新建40座核电站。在安全的前提下,从选址、立项到建成的时间可能会缩短,以前需要10多年,今后可能缩短到8年左右。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永江

中国前一阶段核电发展又快又猛,上马工程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有人员短缺,会不会有什么地方管理大意导致核电质量有所下降,这些都需要静下心来排查。

――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

若放弃核能,重走化石燃料发电的老路,是对生态环境的沉重打击,意味着以后大家都看不到星星。继续建设核电站,如同达摩克利斯利剑高悬。15公斤浓缩钚,足以污染全部地表!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