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有效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99-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当前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虽然新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在大力弘扬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过分注重粉饰的倾向。为此,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增强体质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然而,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传授知识,主要强调教学的知识目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不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体现;而有效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其二,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而有效教学则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其三,教学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比较单一化,所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的教科书;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多元化、信息化,所使用的大多是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载体。
其四,教学反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重心在“教”上,对教学反思重视不够;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反思,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取长补短,不可偏颇。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前面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义、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区别的论述,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一发展体系中,有效课堂教学不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否则就破坏这个完整体系的有机统一而失去和谐 ,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离开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去认识、 评价有效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时代意义。
(二)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传统的教学论把教学活动仅仅看成是教与学、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显然不能说明教学的本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在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方式等心理层面上进行的双向沟通。因此,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之间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文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四)有效课堂教学本质在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学科知识。可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或垄断地位。因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说,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开展教学,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有效的课堂成为教学的追求。但改革课堂教学既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搞一些表面装饰,或追求某些形式,而是要围绕课堂教学培养人的宗旨,凸显课堂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校本课程 学校发展 学生发展 另一扇窗
曾读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心爱的小狗死了,她非常伤心地趴在一扇窗边,看着别人慢慢地掩埋曾经朝夕相处的小狗,不由地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时,她的爷爷走过来,轻轻地对她说:“宝贝,你为何不打开另一扇窗呢?”小女孩听了,便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另一扇窗。突然,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窗外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蝴蝶、辛勤的蜜蜂,还有很多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正在热闹地穿行其中。看着看着小女孩不禁破涕为笑,心情好了许多。
这位孩子的爷爷无疑就是一位充满教育睿智的教育家。他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孩子当时的心情,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孩子的爷爷一样,为学生多打开另外一扇窗,引领学生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那教育该是多么崇高、美好的事情。
农场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以“培养有智慧的实践者”为培养目标,实施“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策略,发掘、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尚农》,为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发展、健康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一、校本课程:为课程实施开一扇窗
(一)在课程内容上补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开始进入学校的教育实践。
钟启泉教授在《课改纲要》中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两类。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这两类课程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是长期以来,学科课程占据着课程核心地位,而“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的经验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了。学校开设校本经验课程,可以拓展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弥补学校经验课程的不足。
(二)在课程运行形式上补充
课程运行主要是依托师生双边合作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真正的师生合作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对话之基础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堂里的“讲风”涛声依旧。学生总是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看成“一张白纸”,他们好奇心、探索欲被无情地忽略,课堂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活力。而校本课程由于缺少了考试的压力,师生之间反而可以形成真正的对话,使教学也容易达到互动生成、共享发展的境界。
(三)在课程评价上补充
课程评价与课程内容、课程运行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教育部门、社会舆论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等方面,往往抱有急功近力的心态。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校质量好坏、教师水平高低、学生素质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果有了校本课程,评价学校就多了一把尺子。
二、校本课程:为学校发展开一扇窗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两类课程必须并举互补,不可或缺。如果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经验课程,办学之路就会越走越逼仄,最后步入发展的死胡同。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经验课程,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依托地域优势,在加强综合实践场所的建设的同时,深度挖掘本校以及本土的资源,开发本土资源的潜在价值,形成有价值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了“尚农”系列校本课程,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真实有效。
1.建设“尚农”基地,搭建活动载体。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空地,建设校内综合实践场所。此外,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人人r ro.Q5U p[)^7t-种一株青菜,或栽一棵盆小花苗,建一个家庭微型综合实践小基地,从而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2.编写“尚农”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尚农》系列校本教材以“尚农”为主题,分为“爱农篇”“知农篇”“学农篇”,供四、五、六三个年级使用。每册教材都以24节气为主线,分成“秋收”冬藏”“春耕”“夏种”四个板块。校本教材内容板块有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的种植方法,辅以传统节日、农谚、经典小故事。学生的实践作业,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的调查报告、种植、观察日记等。
3.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在尊重学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整合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与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三次成功承办了连云港市小学综合实践第六共同体研讨活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在全市交流,受到普遍好评。
(二)为教师发展提供动力
《尚农》系列校本教材的启用,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批教师也在综合实践研讨评比中成长起来。青年教师张晨、徐曦在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郑亚军撰写的《立足校情,发展特色》和《从本土资源到课程主题: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连续两届代表新浦区参加连云港市小学校长论坛论文评比,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从本土资源到课程主题: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获得2012年省师陶杯二等奖……
三、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开一扇窗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办学历史,孕育了学校独特的“尚农”文化,也孕育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尚农”校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载体。
(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了“尚农”综合实践社团,重点打造根雕、豆贴画、种植和养殖等具有农家风味的精品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风筝节、采摘节、收获节等特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很少甚至从未经历过完整的实践过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在实践场所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认识”,或“假设―验证”的方法,真正参与发现和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学习观察、探究的方法,学习写观察日记和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在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在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让自己的童年生活丰富而多彩。“尚农”校本课程为学校、师生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旅游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也同样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实习等实践教学方面,这些高校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力求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根底扎实、具有高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以各种能力表现的“硬”素质,还包括态度、奉献等品质型的“软”素质。而“软”素质的培养直接影响实学生实习的效果以及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软”素质缺乏的表现
1.缺乏吃苦耐劳的意识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之一,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却普遍缺乏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抱怨率比较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一般会统一安排在酒店、旅行社或景区,实习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基本重复在同一岗位上实习,所以学生工作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缺乏纪律意识,偶尔会有请假或早退的现象,一旦遭到单位领导的拒绝和批评,学生就会出现消极情绪,有抱怨的,甚至还有中途要求退换岗位的情况;第二就是表现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不愿意加班,任何工作过程都有可能出现加班的情况,而事实上学生实习过程中由于技能不够娴熟,工作额度无法正常完成,加班是经常的事,再加上是旅游行业本身就是季节性比较强的行业,越是假日,工作越忙,春节不能放假回家过年也成了实习生必须接受的现实,但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总是怨声载道,在实习过程往往抱着一种消极情绪。
2.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由于旅游行业的就业门槛低,很多酒店、旅行社的中层甚至中高层管理者都是中专或专科学历,这让很多本科实习生很不服气,因而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为不屑于向他人学习,而实际操作中却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受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观念的影响,[1]很多在校大学生认为学历比学习更为更要,在实习过程中不愿意虚心向比自己学历低的长辈或领导请教;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许多在校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缺乏“终身学习意识”,也缺乏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甚至有些学生认为酒店或旅行社工作太辛苦,自己将来根本不会选择本专业的工作,实习就是个形式,根本不需要学习。
3.缺乏无私奉献的意识
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2]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奉献精神严重缺失。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只要付出就先谈回报,很多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工资、福利问题,其次再考虑工作环境和工作地点,很少有学生会考虑实习单位对自己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就是在实习过程中不愿意“吃亏”,无论做什么,有报酬就做,没有报酬就不做,似乎已经成为很多实习生统一的价值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软”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识,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将来想要成为行业的管理者,首先自己必须具有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实操能力,而能够在同一艰苦、枯燥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并力求做得更好是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必备的品质[3];其次,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任何一个程序和细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让学生养成坚持、容忍、愿意吃亏的优良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价值观,让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认知和意愿,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是强调学生务实技能的培养,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应该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其次,还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激励,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同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教会学习如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奉献意识
自查报告撰写过程中,要把握客观性、陈述性叙述。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课程开设自查报告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课程开设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一
一、基本情况
我们城内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余名,教职工63名,学校各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设有电脑室、远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室、仪器室等十个室,并设有教师集体办公室。近年来,我校依据国家和《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标准表》的基本要求,加大对课程开设的落实力度,坚持开足开全各类课程,尤其是对科学、品德、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加大师资协调力度,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教师资源,动员有相应特长的教师兼任相关科目,限度地确保学校相应科目的教学力度,认真安排好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并不定时进行督察,使相关计划和进度得到充分落实,现将我校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做法
1、课程设置。一直以来,我校在开足开全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置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健法、安全、信息技术、英语口语表达。一、二年级共开设7门课,周课时共26节;三、四、五、六年级共开设13门课,周课时共30节。音、体、美、英语基本有专职任课老师,品社、科学、综合实践、读书、写字、健法、安全、综合实践均为语数老师兼带。学校依据教师特长和课时量均衡安排授课,各任课老师在开学初依据学情制定好教学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不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或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在每学期都对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2、作息时间安排。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周托生晚8点准时休息,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早上、下午分别安排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累积达1小时。
3、作业量。我校规定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不准超过半个小时,五、六年级书面作业不准超过45分钟。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把握课改内容精选作业,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不给家长加负担,保证学生轻松痛快地完成家庭作业。
4、教学设施配备。教学设施是开足开全课程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我校陆续投资20余万元,不仅为每个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还给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从事健康文明的课间活动,我校投资近5万元,购置了乒乓球案、篮球、羽毛球、跳绳等多种体育器材,使学生在游戏娱乐的同时加强了锻炼,增强了体质。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我校又投资近2万元,给每位学生购置了一本课外读物,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汇报活动来检测读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由于专职教师缺乏,我校还有个别学科师资不配套,教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希望上级能配备专职教师,或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以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开设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二
一、基本情况
自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我区率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了课改,课程安排是按《河南省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课程计划(试行)》及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执行的,学科用书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学校按新课改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了课程的综合性,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注重实验课;开发校本课程,注重了体育卫生及安全教育,注重了艺术教育及活动。
为落实好课程计划,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课程计划落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育观念有偏差,课程设置与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不一致,甚至有的学校弄不清现在执行课程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少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明确,或明知而不作为。如果上级机关评估工作有更多的局限性或很少评估,学校就会保持一种“维持状态”,其特点是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工作拖拉被动,既不愿当先进也不愿处最末,只愿随大流,平安无事为好。以上虽为少数学校现象,但仍需引起重视。当前在课程设置及比例上需要调整,教育观念需要理清,课程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准,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整个调研中,发现在落实课程计划上初中问题少一些,城市小学问题多一些,农村小学问题更大。
(一)初中情况。初中的第一个问题是:由于每年有升学考试,凡有考试科目的课程,学校都比较重视,安排课程大都能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有的课程如语、数、英每个星期都超出1-2节,有寄宿制的初中因为有晚自习,可超出1-4节,这就必然要缩减其它课程。缩减课程多的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据学校反映,语数英超节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招这三科出题过难,教师在规定的节数里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地理及生物中招不考试,学校相应重视不够,教研部门也很少搞教研,致使学生学得不好。一旦进入高中,因为普通高招考这两科,高中要对这两科初中的内容进行补教,这就给高中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第三个问题是:由于学生多,活动场地小,一些大的学校体育课开设不够节数。第四个问题是:教师专业结构比例失调,所谓的主科专业教师多,所谓的副科专业教师少,如板桥初中语文专业的教师就占学校整个教师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不得不让这些语文专业的教师教其它学科。明显缺的专业教师是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初中的第五个问题是:由于不让向学生收费,学校扩班挤占教育资源,再加上电脑破旧,学校不愿更新电脑,初中部分学校停止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些问题还与管理部门缺乏硬性要求与考核有关。
(二)小学情况。小学的第一个问题是:语数两科上的节数太多,远远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节数。教育部规定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每周8节,三、四年级每周7节,五、六年级每周6节,而小学语文开设节数城市为接近一倍,村小为一倍多,有的甚至更多。主要原因不在学校,应在于主管部门,过去凡对小学课程测试,考的都是语文、数学,其它科目没有测试,搞课改和教研也只有语数两科,评优质课及十佳教师之类也是评语数两科教师,致使语数两科高度重视,其它科则被忽视。小学的第二个问题是:外语课城市小学及乡中心小学基本上都开了,按教育部要求三、四年级每周2节,五、六年级每周3节,多数学校没开够,主要原因是缺专业教师。这些学校的英语教师,大多为普师毕业,有的为后来进修的,所教多为英语口语训练,大多数教师发音不标准,所教学生一到初中还需英语教师纠正。初中对这个问题反映强烈,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小学不开英语课,学生到了初中可以直接学准确的发音,不用再去花时间纠正了。体、音、美三科因缺专业教师及受场地小缺器材的影响,其开课节数大多都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科学课缺专业教师,小学科学课涉及的'学科多,找一般教师往往胜任不了。另外,学校因生源多,实验室、仪器室被挤占,学生上科学课缺实际操作实验及演示实验,学生的兴趣不高,上课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课,大多也基本停课。三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多为班子成员或其他教师兼任,多数学校没上够规定的节数。小学的第三个问题是:整体缺教师。城市小学及乡中心小学主要缺体、音、美、科学等专业教师,村小不光缺这些教师,连语、数教师也缺。板桥一所小学,现共有5名教师,其中只有一名公办教师。许多村小教师年龄偏大,一旦退休,教师将更加缺乏。村小由于缺教师,大都实行包班制,教师主要上语、数两科,其它科是兼任的,外语课、信息技术课没开,其它科开设也是应付。由于教师不够,抽不出人手搞集体教研,也无法外出学习,集体开个会就很难,能维持正常上主课就不容易了。小学的第四个问题是:大部分学校图书、仪器、教学器材及设施陈旧且缺乏,使用率不高。有些乡中心校为了减少麻烦、省电,竟长期关闭配置的远程教育网,致使设备陈旧缺乏管理,一些想上网进修的教师也上不成网,意见很大。小学的第五个问题是:开展的活动少。明显的是开展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科普活动少,社会实践活动也很少。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主管部门组织得少,二是学校怕出现安全事故而安排得少,三是教副科的教师因为没有了活动成绩而缺乏绩效工资成绩评定一项而少拿了绩效工资,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
三、几点建议
根据这次调研所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区整体教育工作的实际及今后发展方向,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按照课程计划设置要求,结合我区教育现状,重新制定或明确我区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让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都清楚此计划,学校要按照新的课程计划对照落实。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现有教师情况进行认真普查和统计,按照学校人员编制及课程设置情况定人定岗,需要调配的调配,需要增补的增补。教师调动首先要考虑专业对口与否,学校需要不需要。今后招教要考虑定校、定岗、定专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副科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村小教师及其它学校抽不出来的教师,培训课可集中在署假或其它假期中。中小学有特长的教师愿意转科担任副科的,可以集中长时间培训以致达到胜任课程的条件,以此尽快解决我区副科缺人的问题。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副科的教研力度,还没有涉及教改的课程要抓紧时间进行课改。在教学活动评定、职称评定及绩效工资的评定上要照顾到教副科的教师。不论教什么课程要平等对待,一视同。
(三)严格控制学生人数、班数、班额。由于班额过大,教师增加工作量,教学任务在现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由于班数多,挤占学校功能室,使信息技术课、实验课等室内课无法正常开设,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活动场地显得小,室外课及活动受到影响。我区年年要求控制招生人数、班数及班额,但年年没能控制住。除了其他原因外,有两个原因很明显,一是主管部门的问题,二是学校的问题。主管部门安排学生要控制,学校招生计划已完成,应允许学校不收学生。对学校也要立规矩,超班额要立军令状,私自扩班更要明令禁止,只要按规矩办,问题就不难解决。
(四)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质量的全面评估与测试。它可以测试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得失,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尤其对于那些所谓的副科,要制定测试办法,认真进行测试,使这些课程都能开齐上好。
(五)鼓励创新。我区中小学校到外学校学习的次数也不少,学的方面也不少,学的最多的是教法或教学模式。甚至我们还到近邻的学校去学,这不能不值得赞扬。但是,我们感到学得不够深入,吸收少,自己创新少。这就需要建立奖励机制,支持创新,扶持创新,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有成效的学校及个人要给予重奖;对于那些无所事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学校及个人要进行批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新才能收到实际效果,我区教育工作才能有大的作为。
(六)鼓励开展第二课堂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后应在文化艺术、科普、体育等方面多开展一些活动,改善校园环境,使校园更加和谐、温暖,使师生从沉重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校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人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九中、一小、七小都开展了大课间活动,效果比较好。这些活动全员参与,长期坚持,对学校管理及教育工作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二十一小、二十小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挥教师技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使师生双向受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其它教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和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作为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以促进学校的共同快速发展。
课程开设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三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我校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本着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开齐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努力提高我校课程实施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使我校的课程建设逐步规范,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550人。教职工5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8人,占本科学历有15人,大专学历28人,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教师1名,培养对象4名。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在逐步完善中,拥有微机室、自然实验室和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和少先队室等专用教室,本期已建成班班通工程。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秉承“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二、课改措施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认识到位。
领导重视是推进“两课”顺利进行的首要因素。每学期伊始,学校领导就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商议本学期的教研思路。指出学校发展一定要让教研先行,要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力求闯出一条既省力又有效的路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饶东南为组长,由学校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徐德刚任副组长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成立了文理科、艺体科共计5个课改实验组,组织教师开展课标培训、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活动。
(二)全员培训,全体参与,着力抓好队伍建设。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教师业务学习,利用多渠道、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给教师“”、“充电”,彻底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培训方式注重四个结合:一是集中引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二是读书活动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三是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三)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我们将课程开设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对待,按照市区的相关文件精神开设各类课程、开齐各类课程,开足各科课时,坚决杜绝随意增减周课时数的现象发生,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学校每周进行不定时巡查,对违反课程设置计划、私自调课的现象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要求、按规定进行正常开课,从未发现任何违规现象。
(四)认真落实地方课程,积极研发校本课程。
按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地方课程,将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开齐上好,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工作考核。我们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在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近三年来主要开设了乒乓球、小制作、《一日常规歌》、《美丽南川我的家》等校本课程,学生们在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自己动手,搜寻各种废旧材料,创作了各种器材,且行之有效。学校乒乓球队在区十届乒乓球运动会获小学男子团体第四名,单打第二名的历史性好成绩。在片区、区才艺展示中十几人次获奖,小制作与小论文也有2人在区获奖。按规划,来期将开设群文阅读指导课这一校本课程。
(五)善思善研,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1、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在课改小组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前提下,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教科室根据建设“生长式卓越课堂”要求,结合各组研究情况,总结构建了“导、探、拨、练、思”五字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全校模式推广。模式要领为:导,即激趣导入。高速度、强有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同化。探,即探究新知。大密度,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指导学法。探的步骤:①明确研究探讨的问题、目的,创设探讨的条件。②提出引导探讨研究的具体指引和要求。③让学生循序渐进开展探讨活动。④让学生有序有据地发表自己研究问题的结果和意见。拨,即点拨释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练,即巩固运用。设计要精,既有针对性,又有充分的练习量、多层次、大容量。既巩固新知识又发展能力。既抓重点又有梯度。思,即反思评价。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归纳知识,自我评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教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领导亲自抓教科研工作,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找出教学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研讨课题,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上课,经常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学校各部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课改职能。
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研究制度、研究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计划;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每学期都进行听评课活动、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示范研讨活动、讲课比赛活动、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活动,并详实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总结,不断积累丰富经验,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够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比较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市级规划课题子课题。其中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已结题。仅2012年下期,教师论文获重庆市级奖2篇,获南川区级奖12篇;陈红参加区“中小学公共安全健康教育赛课”获二等奖。徐德刚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刊物《课外阅读》2013年第二期发表。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教学手段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对教育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改实验更需要现代化教育技术力量的支持。
几年来,学校争取上级投入建成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工程、六大功能室。
同进,挤出资金鼓励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近三年来每期投入人平120元的科研经费进行专项表彰奖励。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现状 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Ethnic Culture Education Status quo and Reflec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Take Enshi Wuyang Community Offices as an example
KE Bo, CHEN Ling, GUI Longxiang, YANG Yanqiong, LIU Liq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Cultural heritage of minority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national folk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 but also for the survival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al spirit of wisdom and then cognitive processes. Although the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Enshi got some success, but there are also national education faculty shortage, shortage of funding for educ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is must be taken to identify the main heritage, cultural atmosp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novative measures such as school education model.
Key words n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status; reflection
0 前言
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外来文化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狭义的民族教育则专指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本文所指的民族教育主要是指狭义方面的。民族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少数民族进入主流社会,更需要他们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传承民族文化。
1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集聚地,恩施市现包括白果乡、盛家坝乡、芭蕉侗族乡、沐抚办事处、板桥镇、屯堡乡、沙地乡、崔坝镇、太阳河乡、白杨坪乡、龙凤镇、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六角亭办事处、小渡船办事处、舞阳办事处。所有的乡镇、办事处均有中小学。我们对舞阳办事处部分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进行了调查。
1.1 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
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地处恩施州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6.2平方公里。办事处辖9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总人口125200人。辖区内有全日制初中三所,小学十三所(含两所市直小学),教学点一个,在职教师561人(不含两所市直小学),在校中小学生共8492人(不含两所市直小学)。经过初步调研,本调查组选择了三所中学、城镇与乡村小学分别2所重点调查。
1.2 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的学校教育现状
1.2.1 师资
桂花园小学占地面积8960平方米,现在有教学班6个,在校生1115人(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在校学生农村务工子女占80%左右),在职教师47人,其中有4人在鸭子塘小学支教,6人在金子小学支教。金子小学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00余人,在职教师2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学历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实验小学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22人,在岗职工168人,其中,大专以上在岗职工121人,湖北名师2人,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90人。2002年至2005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300多篇,论文、案例、课件在市级以上获奖700多人次,优质课在市级以上获奖60多节。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该校青年教师黄爱华执教的《林中乐队》代表湖北省参赛,荣获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参加全国现场比赛获此佳绩在全州尚属首次。
金子初级中学现有十个班级、学生460人。现任教职工54人,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38人。有3人分别被评为恩施市骨干教师。七里坪中学现有19个教学班,教师17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学生1730名。
舞阳坝中学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458人,平均班额达74.5人;教职工162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在教育科研上,教师近5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教研文章200余篇,获省级以上论文奖500余项。部分教师参加全国英语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了8个立项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该校除了结对支援兄弟学校外,年均送课下乡20节次,年均承担省、州、市级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等30节次,真正成为了恩施自治州的窗口学校。
由于学校大多教师具备的民族文化知识较少,民间艺人不懂教学,由此给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造成困扰。即使在本地能够找到有一定民族文化理论的学者,可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学校也没有这笔经费聘用。所以,教师缺乏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质量,也影响到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
1.2.2 校本教材
金子小学使用的校本教材有《理想点亮人生》和《忠孝雅诚》,且开设了恩施民族常识、恩施民族文化等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是基于恩施州情和各地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编写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些民族课程,学校将民族知识也纳入到考试机制中,并占5%的比例。其他学校均没有编写校本教材。
1.2.3 教学内容
调查分析,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各中小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其一,学生课间学做恩施民舞摆手舞,还时常开展民族舞蹈比赛。其二,在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设置上加入了一些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等内容,如踩竹马、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龙船调、摆手舞、六口茶、清江舞等体育艺术活动。其三,校园内民族文化宣传。在学校宣传橱窗、文化长廊、黑板报、校园网络广播等地宣传民族文化。在调查的学校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通过此方式了解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其四,传统节日。在女儿会、赶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学校组织相关的活动,师生一起庆祝。通过这些活动,深深地将民族文化氛围融入到师生之间。
为了大力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级政府安排了一定的专项补助经费,但由于经费数量少,覆盖面较窄,得到补助的学校不多,严重制约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中需要的教材编写或购买问题、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聘请老师经费缺乏的问题等,难以支撑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可见,民族文化教育经费投放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尤其是要注重解决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经费投入的不均衡问题。
2 民族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当中的“繁荣发展”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学校作为人类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的重要媒介和摇篮,抢救、保护、传承、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显得非常必要。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这项既利国又利民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应采取以下对策:
2.1 找准传承主体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在打造民族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的形势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正是在遵循这一规律基础上找到的根本途径。
在调查桂花园小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少数民族服饰、节日、语言等内容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哈贝马斯曾在其沟通行动理论中提出“兴趣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抓住学生们的兴趣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人意识。青少年是接受教育的广泛主体,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只有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民族文化传承具备造血功能。
2.2 营造文化氛围
富有民族特色氛围的校园,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美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之情,产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调查中,舞阳中学、七里坪中学、金子中学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学校更加注重考试课程的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族文化的教育。
2.3 创新校园教育模式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根据本地民族文化资源,采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结合,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资料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民族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因此需要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制度支持。
综上所述,要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创新校园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总之,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而且有利于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够熟悉、掌握、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又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强烈民族自信心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重点项目),【编号】K201242
参考文献
[1] 普丽春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A].民族教育出版社,2011.
[2] 徐开芳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青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
[4] 吴永忠.深入推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 薛丽娥.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 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一、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教育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年工作部署。以“教育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四个规范”和“十个重点问题”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迅速反应,制定方案
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管理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四个规范”和“十个重点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我开发区教育局迅速反应,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教育系统内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二)落实重点,开展工作
坚持每月一次工作推进会,引领工作平稳有序,纵深发展,开发区各校对照文件,自查自纠,同时进行整改。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规范师德行为。先后召开“十佳班主任”、“十大名师”及部分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组织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大讨论和师德论文评比等活动。
2.规范教学行为。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校活动。
3.规范收费行为。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收费的政策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行零收费。
4.规范招生行为。工作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均衡、服务至上、从实际出发,并下发文件,对学校的入学招生工作加以规范。
(三)逐校检查,工作到位
机关领导干部分3个小组对教育管理年工作逐校检查,对反映出来的问题重点督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同时,主动接受市、区行风评议员的监督,借用外力推动工作纵深发展。
(四)注入活力,取得成效
市教育局11同志到开发区教育局挂职锻炼,给我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的有力推进下,“教育管理年”工作开展顺利,局机关工作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事务处理程序更流畅,管理更规范。中、高考组织严密,服务周到,基本做到“安全、平稳、有序”,高标准地完成了市招考办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全员教师培训工作
全员通识培训已经开办了两期;今年已经开办了计算机培训、心理健康培训;假期还将针对我区英语教师开展一次英语培训。
(二)加强教师队伍结构调整
我区教育系统新进了一批教师,其中包括新招聘的9名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转聘的29名优秀代课教师,其中转聘教师有10名系系统职工家属。我区小学科教师奇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有所改善。
(三)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挖掘先进,培养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已评选出开发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13名、优秀青年教师28名。通过评选工作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坚持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开展校级干部培训,实行校长轮岗,副校长竞聘,教师校际间交流。对于相对偏远、薄弱学校,尤其是问按地区学校,适当倾斜,进行帮扶。
三、充分利用区外资源,教育系统教研工作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借外力,提升教研工作水平
与市教科院签订教科研合作协议,邀请市教科院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针对中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对全区进行指导。通过2轮培训,增强了毕业年级复习、备考的目的性、方向性、有效性,成绩大幅提高。主动与ww区教育局签订交流合作协议,使区际交流工作制度化、模式化,形成长效机制。与ww区共同教研,共享试卷。引进初中期末、调考试卷三套,使我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强内功,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教师提供展示机会,构建交流平台。在各校广泛开展优质课比赛,组织教师听课、说课、评课,大大增强了教研氛围。在区内进行优质课的集中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活动在广大教师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还针对偏远学校、薄弱学科,开展送课下校活动,提升整体实力。
(三)显效果,教学教研工作取成效
据统计,上半年,我区教师在优质课比赛中获市一等奖的就有六名;小学的一名学生代表市参加了全国计算机决赛;小学被评为省写字试验教育学校等等。高考全区一本上线人数人,二本上线人数人,三本上线人数人。中考,开发区普高上线人数比去年多人,增加近个百分点。其中网招生有人被录取,资格生有人达到要求也被录取,名分配生均达到所要求的位置值。中、高考成绩较去年都大幅提高,教学教研工作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坚持全面统筹规划,开发区教育系统办学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校舍排危科学有序规划,科学推进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教育系统将学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列为重点工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各乡镇、城建、教育、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对学校校舍危房排查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在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和已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全面排查,加强协调,解决好学校危房问题。
五、加强疾病防治工作,为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筑起安全“防火墙”。
(一)落实日常消毒工作
全区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包括未被教育局批准的近所民办幼儿园都遵照有关规定,每天开展晨检和午检,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四点前将结果上报到区教育局、区疾病防控中心指定的电子邮箱,建立工作台帐。
(二)实行包保责任制度
教育局机关实行包保责任制度,专人对口负责,实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出现患儿后按照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内关园、关班,并要求办理规范手续。工作过程严谨、程序到位、责任明确、监督有力,开发区教育系统手足口病和流感的防控工作效果明显,发病人数明显少于市内各区。
六、筹备工作正顺利进行,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紧锣密鼓卓有成效
把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列为开发区管委会的绩效考核目标之一。目前,前期筹备工作正顺利进行,不断推进。区教育局聘请市教科院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发区管委会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后,筹备建立了教育系统的门户网站,网站建成后将和市教育局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强大的网络功能满足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需求,构建高效课堂;以实现培训工作的高效与便捷,开展远程培训,拓展培训途经等。
七、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初具,教育局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教职工间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教育系统绝大多数同志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依法办学方针
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加强校务公开,做好学校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工程建设、招生、职称评审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巩固教育收费整治成果,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中小学收费项目和标准,使用好教育经费。严肃考风考纪,对各类考试严密组织、严格监督,杜绝舞弊行为发生。认真做好工作,设立局领导接待日,及时、妥善地处理和化解矛盾。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行政务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广泛宣传深入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改革思路、重大部署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和教育工作成就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力争主动,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八、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开发区教育系统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下半年国家将实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目的是真正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建立网络管理体制,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为确保我区九月份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促进各校有序开展,建立了三级领导机构,即区、校、学科教研组。同时下发《课程改革工作计划》、《区关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指导性意见》、《区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
(二)召开系列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为课改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为了全面更新教师观念,尤其是各校班子成员及学科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全新认识和定位,我区在课改启动前连续召开了全县课改实验工作会议,期间,还专题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教务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会议,就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制度、新课程教学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学习培训,为全区下半年进入新课程奠定了基础。
九、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区教育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总体上说,是全区教育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教育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教育公平不适应
教育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薄弱,条件还有待改善,城乡、区域、不同类型教育以及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成为我县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加强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教师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
教师队伍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有差距,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老龄化等问题制约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缺编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尽管近年来人事部门对教育系统核编给予了极大的倾斜,但全区各类学校教师依然有缺编问题存在,且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给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留下了隐患。
(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与人全面的发展要求不适应
素质教育的推进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阻力,社会和学校对推进素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变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我区参加市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日活动!在此把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向大家作一个简单汇报。
洪山区是一个城郊相结合的二元城区,共有中学26所,职高2所,特校2所,城区小学10所,郊区小学47所,子附校14所,并且农村学校占了绝大多数,城郊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差异很大,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城郊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城郊差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质量。
1、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我区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把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管理之中。区局、馆两级经常组织视导,深入学校课堂,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督促学校加强信息技术教研力度。确保信息技术课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做到课时落实、教材落实、教师落实、教案落实。要求学校领导听信息技术课,分管领导听信息技术课每学年不得少于五节次。指导各学科在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要求每学年各科至少上一节整合课。
我们还采取承办市信息技术优质课、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一系列比赛,举办教材教法讲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多种方式,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练功,加强自身建设。今年在局初教科的支持下,我区首次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区进取杯的比赛项目,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收效甚大,教师从思想理念上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在我们的努力下,我区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竞赛获奖规模比以往有了长足进步,获奖档次也有所突破,如鲁巷小学的王建忠老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课获全国三等奖、武汉市一等奖;在第五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我区的李黎老师参加“教学实践评优”项目,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全国一等奖,江子晔同学参加“网页制作”项目的比赛,通过笔试和现场考核,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聂晓丰同学参加“网络英语”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揭一昕同学参加“应用数学”项目获得全国二等奖;在市第五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共有37人获一等奖、49人获二等奖、63人获三等奖;同时我区还有李文平、程敏、廖启勇、李黎、熊海豹等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2、均衡城郊教育发展,加大对郊区学校的投入
针对城郊差异,采取城郊学校手拉手,一帮一,先进校带动后进校的方法,加快郊区信息技术的发展,努力缩小城郊差别。在2005年,区教育局投资两百万余元进行农村学校机房改造,目前全区所有郊区中心校均配置有标准计算机机房及相关电教设备,一般小学也配置计算机,使郊区学校开足信息技术课有了物资基础,为提高郊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阶段我们将加大对学校电教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督促学校用好设备,同时也将设备维护提上议事日程。
3、 加强市、区两级现代教育实验校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我区现有洪山中学、卓刀泉中学、街道口小学、广埠屯小学、鲁巷小学、南望山小学、武南学校等七所市级现代教育实验校。对于这七所实验校,我们下发了《武汉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办法》,采取自查和抽查的形式不断督促实验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市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日展示,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省市区级实验校的建设力度,力争在数量和档次上比以往有所突破。
4、加强洪山教育信息网建设和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2004我区成立洪山区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教育网站的建设和管理。2006年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教育网站由服务器托管改为自主建设,投资近二百万元建立了中心机房,并设有专人进行维护。同时对教育网站进行公开招标,改版后的教育网站栏目多,资源丰富,信息强大,成为我区教育窗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了加强学校网站群的建设,我馆于今年9月专门召开学校网站建设会议,通过与各校签定《网站安全使用协议书》,下放网站管理权限,督促学校加强自身网站建设。通过举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对学校网站集群的后台管理进行现场培训。同时要求各校成立网站建设工作专班,由学校分管领导、教导主任和相关教师组成,要求每周至少有一次更新,同时全年向洪山教育信息网供稿不少于五次。下一阶段我们将通过将把学校网站建设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在区内开展评选优秀学校网站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站使用效率,同时也在酝酿网站二次改版,争取在明年实现全区教育系统电子化办公。
5、积极鼓励学校参与国家、省、市、区各类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帮助其解决困难。
在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我区卓刀泉小学《信息技术在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中地应用研究》的课题在中央电教馆—美国World Links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中荣获优秀奖。
6、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近几年来,我区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近千人次参加过各种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先后举办了教师网络管理员培训、多媒体课件培训班等,通过培训,广大教师从学技术到用技术,发展至今与新技术同步学,信息素养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做到了高投入产生高效益,有力的促进了我区信息化工作不断向高位发展。
以上是我馆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1、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由教育局长和财政局行财股股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
2、及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15所,(初中7所,小学8所)。享受免除杂费对象的学生为9616人。20*年中央半年79.2万、省全年121万、县半年配套6万元“义保”经费拨到县财政专户管理。教育局依据各学校的学生数,及时把上半年“义保”经费下拨到学校,并在教育结算分中心建立了专门核算帐户。20*年上半年免费教科书资金达18.4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3501人。
3、规范全县中小学经费使用行为。杜绝“先交后退”,禁止乱收费。对“义保”经费使用制定专门报销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将“义保”经费挪作他用或以各种名义发放个人津、补贴。
4、建立了“义保”机制县级数据信息上报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按上级要求做好月报和季报,并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5、通过调研报告,争取“一补”到位。目前,我县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还没有到位。学期初,教育局通过测查核实,我县贫困寄宿生752人,每年应补助17.97万元。教育局已专题报告县政府,争取“一补”尽早到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1、出台了《关于做好2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工作的通知》,加强薄弱学校师资的建设;加大教师校际间的交流,促进教师的观念、思路更新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近期拟出台《*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中小学教师、校长的管理,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促进*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扎实推进县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我县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黄教人[20*]10号文件精神,制定《*县“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建立、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开展“新”课堂优质课展示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业务考试。
3、下发《关于做好2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工作的通知》,通过我县中小学教师的帮扶支教和交流流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师在校际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变化,推动学校的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4、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完成了校、县级优秀备课笔记巡展、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优秀备课笔记送市展评。
5、引导学校坚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注重贫困生、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6、认真落实《*县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10年之内省市县重点需改造的薄弱学校,制定了“经费投入”、“班子建设”、“常规管理”、“对口支援”等相关改造措施。
7、在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坚持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大工程融为一体。增强接纳寄宿生的能力,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偏小、办学不规范和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好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
1、渔亭中心小学综合楼工程通过公开招标,*县大嵩建筑有限公司中标承建。该楼建筑面积656平方米,底层为学生食堂、二层为学生宿舍、三层是多功能教室,去年九月十日正式开工建设,今年三月二十一日通过了竣工验收。综合楼竣工后,紧接着进行了围墙、厕所、场地、花坛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截止本月初,所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了验收。经统计,整个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8.4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芜湖卷烟厂捐赠资金20万元,投入危改配套资金38.4万元。
2、*县中学教学大楼于今年四月底完成了公开招标,黄山市建设集团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五月中旬开工建设。该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预计20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了基础开挖工序,暑假开始后,进度明显加快。
3、渔亭初中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808平方米,3层砖混结构,工程总投资50万元。该工程通过网上公开招标后,*县新兴建安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四月底正式开工,工程建设工期100天,预计今年八月底竣工,下学年开学正式交付使用,目前该工程二层土建已快结束。
4、洪星乡明德小学教学楼工程由*县新兴建安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大楼建筑面积680平方米,2层框架结构,项目建设周期为4个月。工程于四月底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二层封顶浇筑工序,根据施工合同,八月下旬工程即可交付使用。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好“两基”巩固提高
1、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县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实施意见》。
2、认真落实环境教育课程。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依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黄山市中小学环境教育读本》,各中小学在学校课程总表中安排环境教育课,每学年环境教育达12课时以上,并积极上好环境教育渗透课,鼓励学校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做到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动员和鼓励各类学校、幼儿园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措施,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创建“绿色学校”的协调指导
4、在各中小学近两年关爱留守学生的实践基础上,召开了以“创新工作思路,关爱留守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全县德育工作研讨会。6月21日上午,黄山市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组许迎红、李鑫记者等一行对我县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采访。
5、开展专题教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本季度组织召开了小学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和初中中考各学科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数学、科学课优质课评比活动,开展了县级幼儿优质课评比活动并择优送市参评。
6、开展各类学生比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特长。本季度,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小学生英语歌曲演唱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乒乓球赛和初中生钢笔字比赛活动;完成了初中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工作。
五、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1、为确保我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局抓住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这两大重要环节,广泛宣传、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并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拟定下发了《关于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字[20*]73号)。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即“两考合一”)报考人数1309人(不含县外职校),综合报考率85.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2、3月15日,由市人大副主任苏智仁带领的市职业教育调研组来我县调研职业教育工作。调研组认为,我县县委、县政府对职教工作高度重视,财力虽有限,职教投入却不减;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促进县职高的发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工作。调研组同时建议,*县一方面在县职高基础能力建设上还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另一方面在办学规模上,要克难而进,切实抓好招生工作,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当地旅游经济结合,创品牌,努力办好全县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使之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旅游经济,服务于“三农”。4月18日,县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市级复查组就我县职教经费投入、招生与各类培训以及职高办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督查。
3、3月18日,召开了全县职教招生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教育局领导、有关股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各中学初中毕业班班主任,职业高中校长、教导主任等六十余人。市教育局徐荣华副局长和市教育局职教科吴跃进副科长也参加了会议。3月26日为春招报名第一天,共报到118人,完成任务38%(任务310人)。截至六月上旬,县职高春招到校生214人。目前,县职高正在大力宣传国务院新出台的有关职教扶持政策(重点宣传国家资助中职生每人每年1500元),着力做好秋招和春招生的巩固工作。
六、推进现代远程教育。
1、建成全县初中试题库,纳入教学资源体系。课题研究起步良好,今年宏村学校、二中小学部、龙川小学、渔亭中心等学校都分别对所承担的课题开展多形式活动。
2、完成初中、小学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升级,从应用率来看,小学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已成常态;
3、完成*县教育网新版新闻频道、政务频道的改版工作,整理各项教育教学资源、视频资源,为筹建教育网视频、资源频道做好充分准备,探索新的教学资源运转长效机制。
4、组织开展教师九项学术评比;组织参加省、市学生讯飞杯电脑作品比赛,获市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13人次、三等奖17人次;组织全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现场电脑比赛。
七、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领导组,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2、抓住重点,确保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制定《*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抓住九个重点:即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坚持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教育不规范收费;建立效能投诉中心;实施“四不准”;严格考评与责任追究制度。
3、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改版《*县教育网》,增设“教育新闻”频道,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改进和完善机关电子政务系统,成为教育系统内部公文流转的平台。加强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保持与市教育局、各学校的网络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