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校本课程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特征

第1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田径;高校;体育知识;协调

1.客观认识田径运动本质特征

从运动参与形式和项目主导竞技能力来看,田径运动是体能主导类、以个人参与为主的项目,不同于足、篮、排等团体项目,非群体性的特点导致田径运动缺乏运动中的相互协作,而且很少有战术的配合,必然缺少一定的乐趣;另外,任何项目都有一定的竞争性,不过以个人项目、体能主导为主的特征,更凸显了田径运动的竞争性,导致人们谈到田径运动就认为是竞技体育“又累又难又枯燥”,对于田径运动的健身、审美等价值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

但是,以体能主导、个人项目为主的特征,竞争性突出的特点,使得田径运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拼搏、不断进取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综合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有重要作用。

从田径运动动作结构来看,田径运动以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为主,而且有些技术动作要求复杂,教学中简单的表述和示范学生难以理解,只能通过重复的练习来体会,必然导致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恶心理。与其他项目相比,例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虽然这些项目也是周期性单一动作为主,但运动过程中有很多灵活的变化,随着与对手的竞争、同伴的配合等,使得这些项目在教学时练习方式、练习手段相对灵活多变,学生的兴趣性、参与性较高,相比之,田径运动在课堂的氛围,教学内容、手段上略显枯燥。

但是,田径项目作为“运动之母”,充分体现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运动中素质与技巧的结合能充分发展人的综合运动能力,而且田径运动包含许多基本的运动形式和体育知识、运动基本规律、原理等,对于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体育知识的积累有重要作用,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体育锻炼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素质的必备条件。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大学阶段的田径课程或者说任何的体育课程,在考虑课堂氛围和学生兴趣、情绪问题的同时,更要突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基本技能、知识的传授等。

按运动成绩评定方法来看,田径运动包括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田赛项目以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赛项目。相比于羽毛球、体育舞蹈、跆拳道等得分、评分类项目,田径运动很直观的让人想到100m能跑多少秒、铅球能推多少米、跳高能达多少高度等等,所以在学生、家长、社会甚至学校存在一种观念,谈到田径就是谈的竞技。由于竞技体育田径运动的影响,导致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课程在内容、手段安排上,考核标准上都存在问题,需要改革以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

但是,田径运动竞争性强的特征体现了人类不断拼搏奋斗的精神,同时还体现了公平竞争、主体性、创新精神[1],在田径教学中应适当应用这一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自主、创新、公平等意识,对田径运动重新定位和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有重要作用。

田径项目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田径项目在普通高校体育的环境下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自身的局限,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发展,要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以及自身利弊寻求一条发展的途径。

2.田径课程改革要尊重田径运动本质特征

目前,在田径课程内容、手段等改革方面,普遍认为,应该体现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等,旨在提高学生上田径课的兴趣。但是,本文认为,任何体育项目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高对项目的兴趣以及上课安全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各专业的文化课程也是如此。

对于高校层面,不同于中小学阶段,不能只强调田径课程内容枯燥、教学形式陈旧等,所以在田径课程内容、手段的安排上,一方面要考虑课堂氛围和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尊重田径项目自身的本质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失去田径运动基本标准和练习形式就失去了教育性的价值。田径课程中有些项目的内容安排、练习手段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例如跳远项目中的助跑起跳的衔接练习,只有通过重复的分解练习或完整动作练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理解技术,提高素质、协调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学校体育的目的的体现。

3.几点建议

3.1针对耐力跑等项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或对耐力性教学的理解,创造性的改变耐力性项目的教学内容、手段,例如可以与目前流行的“定向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兴趣的提前下,提高学生对走、跑等基本技术动作的认识。“定向运动是一项具有群众性、趣味性、知识性、竞技性和军事意义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欢,适宜在大学生中开展”[2]。

3.2简化田径项目规则,科学制定学生考核标准

“将一些与学生关系不太密切的运动项目规则简化或者修改规则并创新,使规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需要改动田径运动项目规则,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规则。如针对不同的性别、年龄等可以将规则进行改编,以适应他们的个体或群体特征,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3]

考核标准不能以运动成绩水平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针对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适当的调整考核标准,同时考核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掌握和理解程度、学生考核成绩自身纵向的比较、对学生上课表现等,使考核评价制度更合理、科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需要。(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翟玉喜,论田径运动中的人文精神[J],科学时代,2008年第一期

第2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校本课程与办学目标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只有明确了办学目标,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延伸。校本课程建设是我校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第一,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就是要将学校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学校文化特色;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主动参与,通过教师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教师能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知识施教、进行自我反思搭建了平台,从而也经历了一个知识成长的过程;第三,校本课程创建的直接原因是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这也是“以生为本”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第四,农村校本课程要求突出区域性、特色性等,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农村资源,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题,活动内容等。农村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与育人目标的有效契合,将会推动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带动学校由“办学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变。

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实效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是新课改下诞生的课程形态,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传统课程形态存在着多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和被动情绪对课程实施产生的阻碍。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中,第一,首先要以会议、论坛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培训,尤其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第二,要结合办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关系等,使教师在全面理解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激发教师参与并推动校本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要做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推出几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并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有效措施,从而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

整合农村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整合资源,而跨学科整合是可行性的实施策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结合农村的社区文化特征开发校本课程,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化底蕴,极具开发价值。比如,农村风土人情、地方名人、传统文化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一方水土的文化,是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第二,结合农村的地理特征开发校本课程,赋予校本课程突出的自然特色。由此增强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树立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关注的层面。我们还可以结合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味特产、农作物特点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第三,依托农村的背景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其社会特色,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这也是农村小学所独有的优势所在。

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教学活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课程开发行为最终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并为教学活动服务,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校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校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校长要给老师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校长要明确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合理充实课程内容,要定期组织召开课程编写会议,听取教师的汇报,教给教师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帮助教师除疑解惑,使全体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思想,树立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转变角色,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依据教育方针政策,在进行资源调查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教师编写文本、撰写课程纲要就是选择一定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增强教师对文化的选择,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3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课程的开发通常是从人类已有的文化选取部分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在农村中学发展校本课程,应选择传承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回归农村生活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

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学校教育可以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 课程体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各个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类型,需要中小学学校的重视与投入。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因此,学校的校本课程需要对主流文化及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文化进行取舍,选择适合本校课程发展的文化,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

一、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要性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显著,一方面表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备等资源配置上,实行城乡不同标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秉持服务于主文化的宗旨,学校教育的课程取向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材和上课所使用的语言来自主流文化的城市话语,很少包含反映农村文化的内容,导致农村文化被边缘化,使农村教育在服务现代化教育目的导向下,沿着城市教育发展的方向,脱离农村现实生活。正是这种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在同一地域农村学校的学生平均发展水平落后于该地区城市学生。在这一现实面前,农村的中学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距离?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传承农村地方文化,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力举措,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

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课程的开发通常是从人类已有的文化选取部分知识来作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并发展校本课程的文化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理想的校本课程不但要传承已有的文化成果,而且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因此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独特文化形成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选择,经历“校本化”过程,体现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特色风格,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1.选择体现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在同一地域的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相同的国家、地方课程教育,而这些国家、地方课程的文化采取城市的主文化为取向,由于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农村文化为主的家庭社会教育,因此在进入学校学习后,往往比城市学生较难适应学校教育开设的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形式,为了照顾学校及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开发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2.回归生活文化。生活世界最先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其初衷是对抗以事实与意义截然分开为特征的实证主义科学世界观,理性构成了科学主义的根本特征。由于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生活世界是课程发生的场所,也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场所。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即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议教师进行体验生成式教学。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生活文化,即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也就是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意味着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受及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社会和家庭充满责任感;社会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3.多元共生的文化选择。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民主化、多样性的特征。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并存的文化多元现象。尤其是农村社会,农村当地文化受到来自城市主流文化的冲击,使得其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不力,农村社会包括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方面的课程文化,也必须积极面对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

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通过选择传承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回归农村生活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好的积极的学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郭连峰.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5).

[3]何善平,郝文武.去农化与向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价值困境[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4]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1,(9).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宝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使命[j].天中学刊,2008,(4).

[7]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孙曙,范蔚.论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

第4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有效整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联系社会生活密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很好的资源。因此,我们在依据思想政治课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就必须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而要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我认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四点:

(1)把握主题。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思想政治课由于其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的广泛,因此,从中挖掘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主题,这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可以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公民道德等方面,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识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拓展和挖掘,从而形成一门主题鲜明、意义深远、合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比如,我们可以从《经济生活》中“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文化生活》中“培养‘四有’公民”、《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中“人生价值”等方面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再围绕这一主题开发相应题材的校本课程。

(2)选好角度。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角度也很广,但不是随便一个内容或角度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我们必须对它所展示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取那些有开发意义和开发价值,并且适合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一般来说,那些纯理论性的知识是不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角度的。比如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抽象的知识性原理等就不太适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角度。因为这些纯理论性的知识比较抽象,开发起来难度也较大,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往往不适宜于中学生的水平实际。而那些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相对密切的一些思想政治课内容,如货币知识、消费知识、文化传播知识、公民知识、法律常识、生活上的哲理等,则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因为这样的内容不仅可以进行生动的课程挖掘,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和校本课程的兴趣。

(3)联系实际。任何一门课程如果离开了实际,就没有任何开发意义和价值,校本课程也是如此。我们从思想政治课中挖掘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一是教材实际,也就是说要围绕思想政治课教材中适合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主题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使依据思想政治课资源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切实做到基于教材,源于教材,且拓展于教材。二是学生实际。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依据思想政治课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结构、所处环境和特长爱好等。只有这样,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才能适合于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最终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三是生活实际。我们要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需要这个角度,选取思想政治课中有关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是对思想政治课一种有效的生活化拓展,也才是一门具有生活情趣和生活价值的课程。

第5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把校本课程开发当做自制教科书;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开发,忽视校本课程的本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仅重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认识上的误区,笔者就以上这些认识偏差,分别做了针对性的建设思考,以便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意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应该从实践的层面纠正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偏差,加大建设性的思考。

  

1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认识误区

1.1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简单理解成学校自制教材。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认为校本课程的设置实质上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知识,认为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因此,把编写有关地方知识的特殊材料变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更是一种关注个别学生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包含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而在运行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把这些环节都给不恰当的忽略了,许多内容也被简单化为教科书的编制了。①这种开发模式大大减少了课程开发的环节,缩短了课程开发的实践,使校本课程的质量大大缩水,使人们不免对校本课程的价值产生怀疑。

1.2把校本课程理解成学校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更强调多元和活跃性,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开放的,而活动课程也提倡要考虑到学生在除了教学活动外的其他活动,因此很多人就把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诚然,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死板的课堂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能力、经验来获得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活动课程不能完全替代校本课程。从我们现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和活动课,学校和教师在这两大模块上大做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开发”。②其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可以有不同的变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还可以是必修课。

1.3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归结于学校或者教师个人,忽视学生的参与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更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升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它不仅包括学校或者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的课程,也包括学校或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得到富有学校和教师个性的课程。③事实上,把校本课程开发认为就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新的课程”,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不能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存在的形态,从而把它们割裂开来了。现实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是学校领导班子、教师自主进行开发的,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未来需要、社会需要往往顾及很少。这种单一的开发形式、狭窄的开发内容、短浅的开发目标,必然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产生平庸的效果。

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建设性思考

2.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克服以学校为编制主体的自主开发教科书的弊端。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分析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因素;要在考虑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基础上,设定具体目标,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因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价值,不是面向少数精英学生,而是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需要。所以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全以学业成绩为主,而是根据各个学校学生情况的不同,面向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该以这种更全面而具体,更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为主。④

2.2尊重校本课程的实质,超越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禁锢。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弹性化、多样化,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不要用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替代校本课程,充分把握校本课程的本质,以每所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资源为依据,以多元化、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突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等特色,充分体现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的特点。⑤校本课程不一定非得做为选修课,还可以做为必修课,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崭新理念和目标作指导,并辅之以具体政策和措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2.3以“三本”理论思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整体联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整体联系。“生本”是“校本”与“师本”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及未来,以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⑥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资源,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都需基于学校本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广大教师和学生才能成为校本课程的真正主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张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寻求课程的“生长点”,创造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因此,对教师的自主精神、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相应的多学科知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依据学生的能力、生活经验及知识层次、开发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⑦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尽管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但只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构建起完善的课程体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郭继东.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04(8).

[2][3]林忠.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教育管理.2003(10).

[4]李妍红.浅议校本课程的本质.陇东学院学报.2010(1).

[5]金小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应当研究的几个问题.理论创新.2007(12).

第6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指人们按自行的价值标准对不同价值目标所作出的理性选择。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就是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文化的价值标准,对课程文化所进行的理性价值选择。现代语文校本课程在文化方面有三个明显的导向:一是语文校本课程虽是因校制宜自我开发的课程,然而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语文校本课程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仍应是主流文化的体现者,体现学校的精神追求;三是语文校本课程本身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所呈现的应是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语文校本课程应是文化自觉的范例,既体现文化的先导性和整体性,也体现文化的价值性和指向性,还体现文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以及继承性和发展性。语文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以人为本,以课程文化为中介,期望达成群体文化素质与个体文化素质的双向建构,凸显的是人与文化相互选择、动态同构,其基本价值取向应着眼于三种意识。

1.主体意识

语文校本课程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建构现实文化,力求既满足个人的发展,又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课程是人与他的社会和未来密切相关的,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是学校追寻生命精神之根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传统课程文化寻根,选择一种课程的精神方向,一种与课程同成长的生存方式,重建学校的精神家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本位,既重视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主导性发展需求,又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依托对课程文化资源开发,通过多种主体活动,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势等多种心理机制,强化认同、适应、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对社会文化进行转换,传承传统文化和融合多元文化,形成先进文化并生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要求,顾及特定的对象,精选内容,处处彰显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如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将有意识或潜意识把个人经验、知识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爱好情趣等蕴藏在课程里,并期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繁衍出新的健康的文化意义,实现文化的“增值”。主体意识还体现在所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自律性、独特性、自觉性的文化属性,表现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本体化的文化形态,具有内在的文化基础、关怀依据、文化使命、旨趣、原则以及评价尺度。

2.生命意识

人的生命是一个双重存在,既具有本原的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前者作为肉体的生物性存在,具有非理性的冲动、直觉、情感和欲念等人的“本我”的本性特征;作为后者一个特殊的有意识的存在,具有内在规定的“自我”,赋予价值判断、自我满足等价值、意义上的追寻。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点所在。关注生命教育,舒展生命的快乐,体验生命的深度,应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应有命题,也是语文课程最终的文化价值体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和生活的关怀,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师生的生命潜力得以开发,精神世界得以张扬;生命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事物的体验并持久不断建构而成长的,实施课程须以师生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为目标,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充分体现理性色彩,通过课程实施中理性生活的引导,使师生尽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理智感体验与创造力的激发;语文课程的开发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通过有目的的道德生活,使师生产生思想品德的内化,尽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道德感体验和自律性形成。此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体现审美性,让师生在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共同经历中尽可能获得高雅的审美体验,提升人格、张扬个性,感悟生命意义。

3.超越意识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富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体现创造性,而且要走在时代前列,是能持续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的先锋性文化,是体现理性、不受功利束缚而以内在品质为依据,按照自我的逻辑编织的自主创新文化。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务必要运用“人类文化”的眼光,立足本土、跳出本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寻求建构一种既能彰显本土文化价值,又能够赢得其他文化尊重的课程体系。通过选择、整理和提炼,凸显一种课程理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充分体现主体性的理想诉求。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重视“知识之树”建构,又要重视“生命之树”建构,让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高度融合。语文校本课程既包括社会传统和特征的文化价值观,也包括课程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充分体现课程预设与生成的高度统一。适度渗透社会和时代文化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积极为社会和时代文化的繁荣、进步与健康发展起引领作用。语文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自主的文化形态应讲究科学的序列安排,并不断反思和自觉调控,使课程的结构不断优化,从其内在的文化发展规律出发,不被人为的外控因素所摆布,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之路。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在明确的价值取向范围内的随意性张扬,而是在理性指导下对资源的苦心整合、审慎经营,须一丝不苟。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着眼整体性,体现融通性,追求创造性。

1.着眼整体性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着眼于学校课程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立足整体,着眼全局, 依据学校所确定的课程整体目标,对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性改革,凸显学校理想文化精神的诉求。课程结构要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课程体系,讲究语文课内外校本课程的整体设置,做到主次分明,统筹兼顾,与其他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对课程的细节处理,还是对某个环节的精细设计,都必须考虑这一细节在整体中所担当的“角色”,认清其应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并精心安排其呈现的时机和方法。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和谐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力和能力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对传统的教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开放性教学,使整体教学真正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2.体现融通性

当今世界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变革的时代,努力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注重人才多元化的培养是现代中学教育的理想追求。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通融性,即达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高度文化自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首先是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强调科学性,使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融合成广泛的人文主义,关注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形成师生探索自然世界的科学精神和享受生活的诗性境界相结合的能力。其次是体现平等和包容的精神,以平等的心态深入了解各种课程文化生成、发展、变迁的具体历史及其相对性、历史性,增强抵抗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主义的自觉性和能力;以包容精神去彰显自身文化的个性和价值,承认其他各种课程文化的价值及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加以吸收和借鉴甚至与之达到融合,从而实现精神财富的共享。第三是适当设置综合课程和开放性课程,增强课程的多元文化意识,尽量反映当地文化特征,并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3.追求创造性

教育是向着未来理想而存在的,教育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石是有创造性的课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有独特创新功能,实施语文校本课堂的过程不仅是展示学校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是师生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发挥自己创造力、展示自己才能的良机。从文化自觉的视角看,不断创新是人的一种类本质活动,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时,参与者应自觉地通过主体心智结构的不断建构与重构,对作用对象做出新的解释,从中释放出新的信息,并使内在心灵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本身。开发语文校本课程需要持久的创新热情,在文化创新中不断获得新超越。如既讲究语文课程编写体例的宏大,又考究其精细性,充分展示开发者的视野和文化胸襟;既讲究课文选择的广博,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究精当,经典与通俗兼顾,有的放矢,减少课内外学习运用之间的落差。既讲究思考练习的丰富,又考究多元,强调实用性,有意识启发学生将自然观察、社会批评和哲学思辨融为一体,重视学法指导。在实施语文校本课程中利用整合出新、发现新异、引进创新、生成探新等创造方法构建体现学生认识主体作用的新型创新教学模式。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主要有:树立为学习者开发课程的理念,充分展示语文课程的文化自信,挖掘课程资源建立好支持系统。

1.树立为学习者开发课程的理念

语文校本课程应树立“为学习者而开发”的现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既着眼于有利于实施课程的可能起点,又关注学生实际,力求达到可能起点与现实起点的统一。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并从学生的现在状态与潜在状态两个方面把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状态出发,让学生通过课程实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对学生状态的把握,既是语文课程开发的现实起点,也是设定的可能起点。语文课程开发必须分析学生的现在状态,既包括从学生现实相关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思维水平,具体分析学生的基础,也包括分析学生在掌握新的课程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故在进行语文校本课程设计时,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呈现的各种可能状态进行预设,不能只关注课程实施结果性目标的预设,要在课程设计时为学生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实现创设条件,以期达到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更为敏锐地发现、捕捉、利用学生的各种可能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2.充分展示语文课程的文化自信

学校教育主要是“教学生接受特殊的身份文化”,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对本民族文化中优秀成果的充分自信、自觉传承、不断创新的过程,即“扬弃”的过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既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又在社会进步中展现自身文化的时代意义,切忌“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努力把中华文化中具有人类性意义的思想智慧发掘出来,在促进人类文明中确立民族文化的世界地位。在课程内容上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选材广泛,贴近生活实际,有趣味性和综合性,体现个性特色,注意在课程中渗透科学精神和理性光辉,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双方能在平等基础上展开对话与沟通,让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求新、求异的创意,冲破一味坚持传统模式、“标准”答案的羁绊,以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开发中避免对其他亚文化的机械排斥和歧视,重视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深入探索“他者”的意义,并从“他者”的立场出发,反观自身,提升学生学习趣味和评判能力。利用对语文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完成文化积累,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和延续性。

3.挖掘课程资源建立好支持系统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十分重视挖掘校内外、主客观课程资源,并建立起有效的支持系统,确保“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人类学家吉尔兹在《地方性知识》序言),做到海纳百川而不混浊,兼收并蓄而不失自我。首先要挖掘教师资源,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通过校本研发把教师的个人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教师集体的财富,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从而实现由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又要借助课程开发这个平台,感染、熏陶、培育教师,从而在教师身上打上学校文化烙印,实现学校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挖掘学生资源,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时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明确课程纲要、教学要求、学法指导、适度的课程练习等,课程尽量体现系统的学科能力训练系列。第三要主动积极争取课程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政府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通过小组开发与定期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逐步走向成熟;充分利用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重视课程的二度开发,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第7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小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01-04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学生应当享有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话语权。但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忽视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感受和建议,话语权的丧失使学校建设的校本课程未能有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促使我们思考:校本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本文以常州市L小学为例,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对小学校本课程现状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理论框架

1. 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Cardozo发表的《顾客的投入、期望和满意的实验研究》。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比较的程度,是一个变动的目标。

近年来,学者开始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学生满意度的概念,作为学生消费者参与教育过程、评估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本文将校本课程视为学校提供的一项教育服务,而学生是这项服务的直接消费者,探讨和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程度。

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此外,还要从学生正在产生或未满足的需求着手,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设计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便宜抽样的方式,选取常州市L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08份,剔除答案呈明显规律、空白、填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74.6%。调查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2.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在文献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关于学生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笔者自编了“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顺序量表,每题均采用正向记分。

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的整体克朗巴赫α系数值是0.818,KMO值为0.708,信效度良好。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1.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1)对样本学校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分析。本研究采用频次统计来观察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的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94.97%的学生选择一般及以上,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各指标及具体满意度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各个维度的满意度以及各项具体指标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课程设置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设置维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在校本课程设置这一维度中,“征求学生意见”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4),“自主选择”(M=3.02)、“与兴趣相符的科目数量”(M=3.13)、“选课制度”(M=3.14)这几个题项得分显示出明显的低分倾向。

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情况如表4所示,不难看出学生对教师能力维度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师生互动”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1)。

课堂教学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5所示,通过描述性分析可见,学生对课堂教学维度总体较为满意,呈现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在教学内容需求满足程度这一题项上得分偏低(M=3.13),表明教学内容仍然有待改进。

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6所示,学生对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对日常作业的满意度均表现出低分倾向,均值都为2.90。与此同时,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M=3.94)。

综合以上各维度的分析可见,在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满意度的38个题项中,平均分低于3分的项目只有4个,其中有两个集中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以及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基本都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课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对课程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2.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差异性分析

(1)学生满意度在年级上的差异。选择年级为自变量,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通过表7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检验变量Levene统计量的F值等于3.463,p=0.033

对于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即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由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可知(如表8),“课堂教学”的F值为2.448,p=0.089>0.05;“课堂评价”的F值为1.142,p=0.322>0.05,所以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不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进行Welch检验。由表9可知,课程设置满意度的P值为0.429,大于0.05;满意度总分的P值为0.066>0.05,所以无法证明对于不同年级,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教师能力满意度的P值为0.009

(2)学生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选择性别为自变量,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的总分为依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的统计分析数据如表10所示。

如表10所示,在课堂教学这一维度上,相伴概率P=0.014,P0.05,表明在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上不因性别差异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学生总体满意度与其4个维度的满意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1)学生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623,这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生的校本课程满意度影响最大。

(2)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系数相对最低,为0.287,说明在这4个维度中,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课程评价维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学生总体满意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这4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均处于较显著的水平,表明在校本课程深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水平。

五、基于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满意度测评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之中,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与不满意之处,找到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都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1.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

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以及学生满意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由此获得以下结论:

(1)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整体比较满意,选择一般及以上的共有17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4.97%,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但是这几个维度中,学生参与题项的得分普遍偏低,表明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无法做到“乐学”,满意度自然呈现低分趋势。

(3)学生对校本课程评价的满意度表现出明显的低分趋势,而学生在调查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说明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评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老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也缺乏平等地交流,学生仍然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客体。

(4)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女生的满意度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5)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满意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6)小学校本课程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学生总体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与课程评价维度的相关性最小。

2. 思考与建议

学生满意度作为一种态度和情感体验,是动态的,会随着人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此次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可以从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提升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1)深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不少学生反映应当扩充校本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应“走下神坛”,走向开放化、多元化,选取教师、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听取学生的建议,从个别化开发到有规模的开发,使课程体系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化。此外,刘世民、苑大勇提出利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分别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根据民族特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这也是值得学校借鉴的,校本课程要从学生本位出发,但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特色的打造。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课程教学设计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媒体应用的能力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男生与女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也应当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不仅要学习课程理论知识,更应当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李臣之指出,一切课程人,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心向“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更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学生的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一报告中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校本课程参与意识,而且有能力提出比较客观的建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倾听学生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本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2] 刘寒梅.大学生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第8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中小学校长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从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二、重组学校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首先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其次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另外还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开发校本课程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把好校本课程内容关,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把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首先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六、“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提升校本课程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特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七、评价与监控学生进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同时,要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要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其次要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另外还要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第9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校本课程 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及地方课程难以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产生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提高公民综合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平台,也应是尊重学生个性,提供满足他们学习化学需求的平台。农村地域广阔,中学条件相差很大,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农村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与中学化学课程有机整合,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效益?这是农村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所领导的指导下,我市进行了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下面谈谈一年多来的实践与认识。

(一)确立《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灵魂。在开发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之初,我们就提出:①《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必须与国家中学化学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使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②《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必须“姓农”,内容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特点,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为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为《农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制定了如下课程目标,用课程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过程,防止或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偏离方向。

1.知识与技能:获得与自己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获得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实验、调查和访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收集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关注农村,学会生存,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积极向上,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制定《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制定了《湘乡市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它由主题内容、开设区域和教学活动建议组成。主题内容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一些可参考的题材;开设区域是根据不同地域的学校建议开设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则是为开设相关的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建议,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自行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最大收益,在内容选择上要最大限度地选取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化学知识。初中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际应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等都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在内容选择上要重视与农村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继而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中化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和农村本地的实验材料作为化学实验探究的场所与器材,培养学生探究与发现问题的科学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我们编制的湘乡市农村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三)编写《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

根据课程纲要,各校根据本校课程资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二至三个主题进行课程开发与研究。我们主要以主题式及主题―导学―活动式两种形式来编写教材和教案。

1.主题式:通过研究确定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又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主题。再将相关主题的化学知识按照教学结构或知识结构重新建构和组织。如某中学的《化学物质与健康》主题,将化学物质与食品安全进行融合,主要有如下内容: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主题―导学―活动式:确定相应的主题后,教师再提供阅读材料、数据资料、典型案例等文本材料和图片作为信息,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载体。然后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活动体验。如某中学利用学生对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很熟悉的条件,组织学生,调查研究该公司的啤酒生产。

(四)开发、实施《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体会

1.促进了我市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实施《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是教师自己设计教材和教案,使得该课程更容易被老师们理解与实施。如课程目标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定,教材与教案的编写都是教师们经集体讨论而成,任课教师都能领会实质,教学中把握自如。反过来,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这样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也得以提升。

首先,教师课程意识得到了提高。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考虑课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的实施者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同时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意识。这样拓宽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其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自己决定课程,也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这给教师创造了更大的课程设计空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了课程开发的能力。

再次,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省、市课程专家、学校教师、校长、家长、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厂矿技术人员、农林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在合作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开发与实施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问题的解决的方法。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反思,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行动研究能力。

如一个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对农村家酿米酒感兴趣,开设了《米酒的酿造》这一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原计划主要从反应原理与酿造技术的角度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农村里流传有不法商贩在米酒的蒸馏过程中加入几滴甲胺磷(一种农药)来提高出酒率。加甲胺磷真能提高出酒率吗?这样做对吗?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教师继续开设了《食品安全与健康》等知识,和其他老师一起,再拓展为《米酒与传统文化》。随着校本课程的一个个专题的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3.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化学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化学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的追求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某中学的几个学生在学习完《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校本课程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继续探究,对湘乡城区排污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并向市政府提出了治理湘乡城区水污染的方法建议,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