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校本课程的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性质

第1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校本课程;行为;思想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普及法律与哲学基础知识的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还是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出发,瞄准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动态的政治教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课程,成立相关的教学研究组织,增强校本课程的完善度与可行性。让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可以形成一个严谨且高效的流程。

一、从“行”的角度教学,在课程设计阶段进行创新

思想政治课在高中课堂中并不是很受欢迎,就当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学生。其次就是书本编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是一门教育培养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政治有一定的了解,并不是纯粹的文字罗列,也不是大量理论知识的堆砌,但是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还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大量枯燥且繁琐的文字难以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此外,作为传统教学重要的载体,纸质书本在教学设计中,也有着巨大的缺陷,由于一本书的编辑与成稿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时代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书本的更新换代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很容易造成知识的滞后。而校本课程最注重的就是实际需求,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是其最为主要的核心。因此,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教师就要从课程设计方面入手,努力规避现有教材枯燥乏味的劣势。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主题环境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自主的思考。除此之外,课程的主体还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最好还是以专题或者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较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让学生可以在听课的同时,进行自主思考,培养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外面寻访店面,通过和店员的沟通了解书本中的问题,如,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都有那些?商品价格和供求之间有什么联系?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自己亲身走到市场中,才能更好地了解书本中所描述的知识。

二、对授课环节多“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阶段的侧重点往往都是形式上的,而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思维,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即便如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是遵循形式主义的模式,进行灌输式教学,布置一些意义不大的作业,学生在经过学习后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学习效率非常低下。这种教学正是校本课程模式所要摒弃的,在校本课程的模式中,思想政治课程更为侧重的是人的品质与实际的教学效果。通过扩张课程的范围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将课程的局限性改为开放性,使讨论与调查成为课程的主要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到的知识,是很多常规课程无法学到的。此外,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调查,之后,学生手中所收集的信息与资料一定会非常多,但是想要最终完成课程目标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发现并找出其中的重点与实质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定然会经历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以及逐渐克服的过程,这也就是学生逐渐成长的过程。这种教学将大量的实际思想融入学生的思维中,令他们在行为与思想方面变得更加务实、理性。

三、“行”“思”结合,定期进行成果展示

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的课程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他们往往认为课程设计就是进行教材设计与课堂流程的设计。这就导致了课程设计的局限性与封闭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的构架之下,并没有什么创新的趋势,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课堂,如果学生缺乏积极自主的学习热情与渴望,这个课堂就会沉浸在教师死气沉沉讲课的旋律下。有多少学生在这种模式中蹉跎了时光,又有多少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虚度了年华。课程设计与教学的脱节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根源,课程的设计不是为了教育而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误。因此,为了弥补这种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制订中,应当参考传统课本将其作为目标大纲,进行适当的与教学接轨的课程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避免课程与教学形成较大的脱节。通过校本课程改革创造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环境,避免陷入课程设计与教学之间的漩涡,引领学生积极、快乐的学习。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明确、积极的策略进行支撑与推进。通过分析学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满足当下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只有经过这样整体与系统的规划,才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具有可行的空间,并且通过教师的积极努力与推广,让校本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七平.“双预备教育”模式下聋人综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刍议[J].现代特殊教育,2009(6):15-17.

[2]林琳.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09(11).

第2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可行性研究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出现连续扩张的。土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行业对各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亦有较快的增长。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和理论性,轻视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本科层次和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在三门峡地区开设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一、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特点

应用型本科专业定位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层次,基本上属于技能培养型的地方性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未来的土木建筑工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狭窄的专业教育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土木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克服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两个弊端:一是工程科学教育偏多而工程实践训练不足,二是工程训练偏多而工程科学教育不足。这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土建类工程人才都不具备现代工程师的全面素质。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必须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运用并行工程的概念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毕业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

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与高职高专土木工程学科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从培养层次上看,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或知识含量高的行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者,而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应用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从知识结构上看,应用型本科的知识基础必须达到本科层次,而高职专科只须达到专科层次。从理论教学体系上看,应用型本科的理论课程体系虽然强调应用性,但应达到一定的理论广度与深度,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有足够的理论支撑,而高职高专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从能力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在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上,侧重于技术操作层面,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能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而高职高专学生只要能掌握一线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从学制上看,应用型本科的学制是四年,其掌握知识、信息与专业能力的程度都要高于学制为两年或三年的高职高专。

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近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建筑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地位将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把“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任务的要求下,河南省将“发展壮大建筑业”。“十二五”期间,三门峡将紧紧围绕把三门峡打造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三门峡市将以交通、商贸、高新技术等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建筑业将为“四大一高”战略实施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体积混凝土筑坝等高技术含量工程需求不断出现,对建筑业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加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业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需要大量既受过高等教育又能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在生产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所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将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将达到48%;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完成投资187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00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1000万平方米;建筑业力争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9000亿元和2000亿元左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3%以上。

第3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Curriculu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Yi

(Guangdong Petroleum &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300,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的特征属性,就中职物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部分开发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s of research-oriented learning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part development content of physical research-oriented learn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secondary school, and conducted the thinking and analysis on problems in operation process.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

Key words: inquiry learn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5-02

0引言

当前中职物理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一、课本知识体系跨度大、实地教学时间紧,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本篇幅和教学时间里达到中职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很难对中职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局限于课本,大多处在就书论书的层面,不能紧密地与现代科技与企业技术相联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原创性等各种问题。而研究性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值得我们在现代中职物理教育中广泛使用。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作用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鉴于以上情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应时而生,并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许多人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了适应国家课程改革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程更加贴近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所特有的特征属性,就开发研究性学习在校本课程中的实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1特点分析

1.1 研究性学习特点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的学习方式,建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即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其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1.1 自主行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主要是指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动手能力。

1.1.2 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是指其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活动、现象。第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是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即学生自己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1.1.3 开放、互动性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学习氛围的开放与民主。即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讨论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群体交流的活动氛围。引导他们进入自由探索,积极探究的亢奋状态,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应用已学的知识与现有的生活常识,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结合现代生活,大胆想象,充分联想,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2 中职校本课程特点分析校本课程是一门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与学校资源,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与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学校权利与责任的体现[3]。校本课程是中职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克服、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了中职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加强了中职学生个性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接下来就校本课程的特点加以研究分析。

1.2.1 互异性各个中职学校所处的地区背景,教育、教学的设备条件,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开展校本课程不可能有统一的计划、要求、内容与实施方案。各学校必须认真分析学校学生、教师与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与地方教育现状,逐步建立适合地方适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与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进而不断加强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

1.2.2 需求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和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基准的。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多样化、实用化的生活技能,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里所提及的需求性除了社会需求还包括学生自身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关注的事物往往并不相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往往不同,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全面分析本校学生的整体兴趣走向与其认知事物的能力。通过对个人、对社会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所谓“因材施教”。

1.2.3 生成性校本课程的生成性是校本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校本课程的建立是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探究与摸索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对自身情况充分了解与发掘的反映,是师生共同智慧的结晶。

2开发的原则

中职物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应坚持“生活世界处处有课程资源”、“教师、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标准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课程资源要突出特色”等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资源观[3]。从实际出发,从教育目标出发,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有组织、有层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全面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立一个有益、有趣、有效的课程。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在内容的确立上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2.1 内容组织的关联性中职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设计不应该是孤立的、封闭的。其课题的选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有机的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经验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支撑点。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充分感受学科知识的融合与魅力。

2.2 能力训练的阶梯型 能力训练的阶梯型是指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应该以学生能力发 展的序列为线索,体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顺序,使之成为一个层次清楚、排列有序的系统。此外本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纲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综合能力。不可揠苗助长。

2.3 功能指向的双重性本课程的指向: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先导[3]。第一、通过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意识到活动空间的拓展,学会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去发现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中,使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第二、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师生观、教学观,建立新型、和谐的新师生关系。

3开发的内容

笔者认为根据中职学校各自的实际情况,可着重从三大方面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第一、从服务于人文素养的层面。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传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努力培养乐观、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物理学科中很多真理的发现过程都体现着许多人文精神,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理论探索与实践证明等多种当代社会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色。例如通过研究“日心说与地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不仅可以学到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感悟真理的来之不易与知识中的人性美。再比如通过“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的改变的关系”可以体验研究事物的一般法则:理论――实验――实践。从服务于人文素养的层面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以上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第二、从服务于科技创新(深化学科知识)的层面。通过在科技创新层面上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科研精神,沟通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交融与信息交融的世界[4]。物理以其独特的科学魅力屹立在世界科学之林几百年,不仅指导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且也孕育出许多奇妙的学科领域。所以在新课程的物理课程观里现代科学技术的交流、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对于当代前沿知识的了解都是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在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层面开发相关的资源。例如以下几个课题:城市噪音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静电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核能――未来的主流能源。第三、从服务于课本知识的层面。从服务于课本知识的层面开发课程资源是求真务实的表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领域可以考虑将各学科的开放性实验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例如以下几个课题: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实验、图表在中职物理学习中的应用;探究外力做功与系统动能变化的关系。

4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师生提供了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广阔空间,但它毕竟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还需要开发者做出积极的努力。第一,要有一个积极肯干、团结协作的开发团队,营造一个较为有利的开发环境。要尽量多争取一些有利条件。例如:一定的课程自、相关的硬件条件、有效的合作机制、校内外的交流学习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开发环境。第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创建地成长为宗旨,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课程的开发,必须注重实际效果。从编写的内容上讲,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又要考虑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在传统课程之外的拓展提高。第三,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现行教材的编写有其科学性与系统性,如果另起炉灶、求新求异,效果未必就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一旦干起来,就得全身心投入[5]。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仍要尽心尽力地干。

参考文献:

[1]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汤桂仙.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4):92-93.

[3]范蔚,彭泽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市:重庆出版社,2006.

第4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摘要:1999 年以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多模仿研究型大学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近年来虽然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但在人才培养中学术型的烙印依然明显。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分析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将有助于其更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前些日子,一位在某银行担任营业部主任的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去年接收了两名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实习,他将一名学生安排做了理财经理助理,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填写购买理财产品的单据;将另外一名安排跟资深柜员实习,待熟悉业务后承担柜员岗位工作。一周下来,担任理财经理助理的因文字书写不规范遭遇窗口多次退单。在柜员岗位实习的也迟迟未进入角色。朋友后来了解到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类似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及货币真伪鉴定等财经基本技能训练;也没有学过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专门针对银行柜员岗位设置的课程。他有些感慨,对我说: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很多单位要求招来的人立刻上岗,不会给培训的机会;为什么学校不能开设一些类似财经基本技能训练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能节省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由此我也想到有些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不能熟练办理银行结算业务、不会办理纳税申报等。这些都是个案,但也能反映出当前部分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例,分析其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的意见。

一、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以会计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一般描述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但实际课程设置却常与此偏离。详细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见该专业设有28 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合计1560 课时;除设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较为高深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另外学生还至少要再学习不少于6 门、合计216 课时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展知识面或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并不充足;而且缺少出纳实务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直接针对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的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财经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办税能力的纳税实务课程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考研,有助于他们向职业领域的更高层次发展。但并不利于学生胜任出纳、银行柜员、会计核算等初始就业岗位,也没有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专业的培养目标被描述为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定位为财务总监或其他财经高管;但初涉职场,他们第一个岗位往往是企事业单位的出纳或会计核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银行的柜员等。在胜任这些岗位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精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一段时间后,才会得到迁移和提升,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那么,如何从职业教育的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势,改进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离校易就业,就业能称职;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呢?

二、如何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1.调整高等数学课程设置

在上表中可以看到本科会计专业在学生最富学习激情的前三个学期分别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合计198 课时。如此设置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二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办学之初模仿研究型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三是因为数学专业生源萎缩,数学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无奈只好因人设课。客观地讲,学生如果未来不考研或不进行较为艰深的学术研究,学习这三门课程的意义不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会计及其他相关财经类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学生报考研究生比例不足20%,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太合理。

笔者建议: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有助于学习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在第一学期可设置高等数学,60课时较为合适;在第六、七学期,针对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置为选修课。这样既可以在前三个学期增加专业课时比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考研学生应试。

2.开设出纳实务课程或专题

如前文所述,出纳常常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第一个岗位,该岗位要求任职者能完成库存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进行会计核算,登记相关日记账,资金清查,保管收付业务的相关资料及印鉴,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等工作任务。

较少有学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出纳实务,出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碎片化存在于基础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经济法(银行结算法律知识)等课程中,缺少系统性。笔者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之前开设出纳实务,同时略去中级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核算章节;或不单独开设出纳实务课程,而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始部分加入出纳实务专题,使学生系统掌握出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第一步便可胜任出纳岗位工作。

3.开设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课程

商业银行无疑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大户,学生如果有幸入职银行,第一个岗位多是柜员。在胜任柜员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向业务主管和支行行长等高层次岗位发展。柜员每天直接面对客户,除了要掌握国家关于存贷款、资金结算等业务的政策,柜面业务处理的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方法,票据、单证以及专用印章的使用方法等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规范的柜员服务礼仪、娴熟的银行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直接针对柜员岗位,培养学生从事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可适当扩展商业银行会计和银行业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也可称为财经基本技能实训,本课程由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和货币真伪鉴别、凭证整理装订、台式计算器使用和小键盘录入等实训项目组成。

本课程可独立设置,也可将各实训项目分散融入基础会计和出纳实务等课程中。如果缺少师资可聘请实际工作领域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进行指导,甚至学校提供相应的条件(如帮助购买点钞纸、组织收看教学视频等)让学生自修也可以,但必须引起学生重视。除了进行课程考试外,还可定期举行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既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技能储备,又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马上适应实际工作。

5.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程合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所谓综合办税能力,即“确定某项经济业务是否交税、由谁交税、交什么税,交多少税和怎样交税,税中、税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建议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合并,合并后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税收基本理论、基本规定,形成独立运用税收法规和会计理论对涉税业务进行正确的税款计算和会计核算、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能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6.开设手工和电算一体化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其实训内容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大融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消化和巩固会计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即能上岗,胜任会计工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开设手工与电算一体化实训,让学生在手工实训后再用电算化软件将实训内容做一遍,效果会更好。

实训中老师将耗材发放、任务布置完毕后不必堂堂跟随,可设置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指导。为避免与其他年级学生上机课时冲突,电算化实训可利用机房闲置时间进行或让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财务软件来完成实训。

课题名称:

第5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摘要】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洛塞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给予国产洛赛克,B组给予进口洛赛克,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E高于A组,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仍相符,从经济角度考虑,A组比B组更经济合理。结论: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患者,宜选用成本-效果较好的国产洛赛克。

【关键词】国产;进口;洛塞克;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8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男64例,女46例;年龄16~72岁,平均40.7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4例,胃溃疡33例,复合溃疡13例;临床表现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均为良性溃疡,青霉素皮试为阴性;用药两周前停服其他与溃疡、胃炎及抗HP 有关药物,血、尿常规检查及肝功能检验均正常;按照随机原则,设A组60例和B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溃疡部位、大小、数量、主要症状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及方法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国产洛赛克(常州四药制药厂生产)20mg,1日2次;B组给予进口洛赛克(阿斯康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1日2次。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不用其它止血及抑制胃酸药物。

1.3疗效评定标准疗程结束后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痊愈: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显效:溃疡消失,仍有炎症;有效:溃疡缩小≥50%;无效:溃疡缩小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2.1成本(C)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及隐性费用等[1],由于本研究只统计2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比较意义的直接医疗成本,故计算直接成本时只计算药费。由于其它用药均想同,所以只计算洛赛克的费用,费用均按2008年河南省南阳市有关规定制定的药价标准计算:国产洛赛克3.7元/片,进口洛赛克13元/片。A组完成治疗需要3.7×2×7=51.8元,B组完成治疗需要13×2×7=182元。

2.2总有效率(E)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成本-效果分析B组的C/E高于A组,从经济角度考虑,A组比B组更经济合理。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即增加的成本-效果比(C/E)。如果在两种效果相同或无明显差异时,则应考虑如何降低费用。两组方案的成本由低到高排列,以A组为参照,得到C/E,见表2。

2.4敏感度分析为了了解参与分析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结果的影响,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敏感度分析。选择药费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与表2相符,见表3。

2.5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多见,A组4例,B组3例,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因而在计算成本时,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所需的治疗费用。

3讨论

第6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论文摘 要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体系。校本课程对一个学校、学生及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却存在诸多不利的限制因素,信息技术类的校本课程更是如此。文章认为制约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既有客观的原因,更存在主观上的不足,试图从多个方面指出这些限制因素并作简要的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教育目标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观念上、学时上、学生兴趣及课程本身内容的编排上对一些学校的发展是不适应的,开展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研究是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揭示并分析信息技术类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因素,以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及课程开发人员共同探讨。文中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教师开发体现一个学校特色并且对发展学生素质起一定作用的单独的课程,不包括教师对教材的改编。

1 课程开发的观念严重不足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校本课程建设上的不利。不论是对大多数课程开发人员来说,还是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对于“为什么要实施校本课程”以及“为什么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方面都没有真正很好地认识到,从而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制约既包括间接的宏观政策的影响,也包括直接的教育工作者观念上的影响。

1.1 宏观政策对观念认识的惯性制约

长期以来,中国整体的格局呈现出一种大一统的局面。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服从中央”的集中管理体制,使教育工作者也“习惯”于统一、被动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地方课程,但长期统一集中的思想的惯性还会表现在教育决策者或者一线的教师的思想观念之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会受到这种思想惯性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现实地位本来就不是很高,再增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话更是难以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是无形的,是长期存在的,却又是制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实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但这种制约还将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潜意识中继续影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1.2 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认识上的不足

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或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的认识水平。能够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校本课程就有了得以正常进行的意识保证。若这种认识没有到位,发展就会被限制。而对于广大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来说,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或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并没有真正地被意识到。

1)对于教育决策者来说,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校本课程可能是重要的,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多数决策者会把校本课程看做一项“形象工程”,是学校领导对上级的一个工作内容,是检查的内容,是“虚”的,对学校的发展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更是觉得不重要。这种认识上的不足是制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难以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上的制约并不是说教育决策者的素质不高,也不是他们从来没有过这种思想意识,而是客观的评价竞争体制造成决策者的短期行为。

2)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思想意识里并没有多少关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概念,因为他们觉得信息技术课在现有的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多么重要;也都有现成的教材可用,觉得能把自己的书教好,把上级分配给自己的各种教学工作做好就已经可以了。即使是一些人想到开发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可能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思想观念中一些“服从”“求稳”的保守观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愿去“冒险”。

2 评价不当挫伤开发者的积极性

2.1 国家或学校对研究成果评价的导向不当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对于国家来说,应该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学校生命力的重要指标。可是在评价体制上存在的不足造成学校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应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本身在学校中的地位看得不是很重要,若是评价导向不正确或者不到位的话,负面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此,对任何教师做出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开发事实应予以正确的评价,并作适当的鼓励。首先让教师对课程开发能有一定的注意力,让教师的心里树立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其次,让教师觉得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学校是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在日常工作中,决策者应对此类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并能有实际的体现,这样教师才会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与热情,才可能去开发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

2.2 日常工作的不当评价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不想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日常工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在一些学校,由于管理层不正当的决策行为或者是因为某些利益的驱动,本来一个在工作上很积极的教师可能因为某一件事情的不当处理而失去对教学工作创新的热情。这些因素也会从潜意识中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气氛,因此,一个学校的工作氛围可能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之一。

转贴于

3 教师个人因素不足的制约

教师有了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意识只是在思想上对校本课程接受,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开发出有价值、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还要受到课程开发者的素质制约。对于中小学来说,广大的教师平日里只是研究教学,只想如何教好学生,并没有想过在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哪些内容来充实一个学校,也没有对校本课程的地位做出正确的估计。若想让这一部分教师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所成就,他们还要摆脱许多因素的制约。

3.1 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开发校本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了解学生认知规律,要熟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更要明确素质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要对一个国家、学校甚至社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政策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应是一个小的教育家。

3.2 应有娴熟的技术保证

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较之其他校本课程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些。中学信息技术课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一个课程开发者来说却需要娴熟的技术保证。要让此类课程首先体现出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及直观易懂的特征。不能在技术上出现失误,要求教师的技术不是合格而是娴熟。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者多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技术,也不一定娴熟,更难实现全面的技术保障。

3.3 具有充足的时间

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还得有充分的时间。在中小学里,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很大的。由于信息技术课大多学校不重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较少,教师的负担却比较重,一个人可能带许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必须保证时间上的充足,时间问题还需要有学校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4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难度较大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会因为技术或是设备及学生的问题表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得体现出学校与学生的特色。此类课程涉及的技术手段也较多。因此,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本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4.1 保障学生的兴趣难度较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补充,学生兴趣就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所在。但是要保障学生兴趣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包括电子相册的制作,Flash小动画的制作,学习网站的建立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具体的编排选择上难度很大,绝不能拿来主义,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要体现课程的科学性;既要围绕趣味性,又要扎根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基础性。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把内容堆砌起来那么简单的事情。

4.2 技术的实现要求较高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这个内容体系当中,技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它表现得特别真实,容不得半点错误与虚假的东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或者相关人员,可能在操作上问题不是很大,可要是让参与者在技术的基本原理上做到得心应手就难度相当大。尤其是要对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加以改造,这就更加困难。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的知识有一个综合全面的把握,即使一些技术不能自己亲自实现,最少需要知道这个技术的大致线索,便于向他人提出比较明确的技术援助。

4.3 教学时数难以保证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投入较大,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实验室及控制中心的建设,这在空间相对紧张的中小学来说本身难度就很大,再加上每年设备的更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绝大多数学校中,信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数量也不多。许多学校中正常的信息技术实验已经难以开展,若再增加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时数根本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5 外部相关因素难以保证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外部支持的不足也是一项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5.1 集体智慧难以资助

即使是专家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人员也离不开其他人员的支持。国家应建立课程发展的咨询、管理与资助组织,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学校内部应经常召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会议,让其他人员对校本课程提出合理性意见与建议。开发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他人员多是应付,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5.2 协调统筹的效果难以保障

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上让其他人员给予一定的配合,国家与学校还要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共享机制,鼓励校本课程的校际交流、地区交流,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也体现国家与学校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但由于中学课程任务较重,又各归位于不同的教学组,统筹效果不是很理想。

5.3 缺乏足够的经费及设备配给

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一些开发过程中需要的调研、资料费用等是比较困难的。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会较其他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较多的多媒体设备。但是此类课程在学校中的现实地位不是很高,投入难以保证。学校应对此给予保障,在开发人员开发期间的待遇上也应有适当的提高。这样可以使课程开发人员安定心神,全力以赴,从每一个环节上保证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崔允漷.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10-09.

[3]张军征.多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7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中小学 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 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 《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第8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意义界定。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研究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教学师资,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充分开发学校的特色项目,如乒乓、商务、数控、舞蹈等,体现“校本课程”“校本化”的特点。学校通过自行研讨、设计以及与社会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丰富教学实践,凸显“智慧育人”的办学理念。

2、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也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自身科学课程观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的增强、行动研究能力的获得、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课程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各类教材或讲义的编写,教学行为的实施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

3、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育的实践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校本课程则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拓展空间。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始终围绕着一个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我们依托课改,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组成了以拓展型课程为主、探究型课程为辅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格局,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从而培养“智慧型学生”。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前期准备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组织管理上,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第一责任人,提出课程设置与开发的要求,教导处负责将要求落到实处,负责具体的计划制定,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具体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保学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确立开发类型。

第9篇:校本课程的性质范文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目的是弥补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不足,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历史

校本课程

问题

对策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一、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和深入,现行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历史学科因其独特性质而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开发与国家课程相整合、适应学校办学条件、满足学生需求的历史校本课程,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1. 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的领导直接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或者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学校对于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2. 教师观念陈旧,积极性不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认为课程开发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他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认识模糊,甚至认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可有可无的。 3. 保障机制尚待改进。开设历史校本课程,需要一系列相应保障机制,主管领导的重视、教研机制的规范与完善、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时间经费资料的支持、研修机会的创造等都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保证。然而领导们对开发校本课程兴致不高,也不愿意多付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 4. 评价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在各校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方式传统单一。很多学校只在学期末上交一些相关材料,如教师编的教材、学生的作业等,教师和学生都在应付。其二,评价标准不一。尽管有些学校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评价,但是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其三,评价制度不健全。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新课程改革精神存在冲突,大多数学校放弃原来单一的从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方式,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二、应对措施 笔者通过参与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给予承担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2. 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紧紧抓住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站在有益于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角度,全面、科学地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研究,重视考察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 3.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进程,根据自己学科知识与教学特点自主选择课题,经学校有关教学专家鉴定后,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由历史教师的个人兴趣决定。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常规教学内容和进程,选择设计中心课题和系列讲座题目,以相关中外历史知识为线索,结合地区历史与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高考命题趋势,收集资料与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4.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校际间的交流。历史学科与政治和地理两大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中,三个学科的教师应加强交流,历史校本课程应渗透一些政治和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授课效果。总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它赋予了学校与历史教师新的使命。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历史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