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

第1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摘 要 农村财务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改革,管理日趋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下新时期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 集体财务管理

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1.农户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新时期的农村生产单位基本上是以农户家庭为主,农户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关系不紧密,群众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

2.个别领导干部和部分群众对原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经站概念模糊,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

3.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由于相关的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出现票据管理不规范,坐收坐支、白条抵库、白条入账现象时有发生,形成了财务管理的一大漏洞。

4.村领导者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对农村集体层次的统一经营缺乏科学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开支审批职责不明确,并且审批权限不界定,随意性较大。二是村主要领导不明确指定财务主管人员和职责,而村主要领导只管有无“钱”开支,无人关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三是个别村领导办事无规则计划,收不抵支就挖陈年积累。四是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成员改选制度给少数领导干部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

5.由于待遇问题使得部分村会计队伍青黄不接,老的业务素质差,新的不愿干,加上培训少,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在账务处理过程中记账方法、记账凭证、账簿登记不规范等。

6.内部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难以落实,监督主体不明确,致使法定的监督机构和群众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很好地履行。

二、农村财务管理滞后的原因

1.法律地位不明确。一是给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很多困难。表现在农村集体资产能否抵押等问题上。二是财经法规往往忽视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对这项工作的监督管理缺少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依据,致使对有关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力。

2.约束机制不健全。虽然各村都有可操作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领导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可能出现干部自搞一套,财会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现象。

3.财会制度不健全。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出现了集体土地的资本化、收益分配问题、增加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问题,增加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新的核算内容。

4.“两委关系”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两委争夺财务管理权、签字权;在解决问题时又成为推诿权。使财务管理问题陷入人人管,人人不管的误区。

5.部份乡镇领导思想上存在有“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对村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片面认为搞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得于各项指标的增长,以致对政策文件的宣传、执行落实不到位。

6.群众参与意识淡薄,无暇顾及集体之事,加之财务知识不多,对公布的账目看不懂,这就导致了名义上人人都是主人;实际上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7.审计监督环节薄弱。由于乡镇农经站人员少,肩负着全部农经工作,工作量大,对于村级财务工作指导、监督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都是农民身份,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培训,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三、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切实加强领导。一是建立奖惩制度。要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与村、组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奖惩制度。二是辩证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关心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三是加强科学的财务管理,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健全财务管理等制度。一是国家应尽快修订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增设“合作社法人”条款,并明确合作社法人的相关权益。二是要根据各地形势发展的变化,适时制定和修改财务管理和审计办法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3.明确主管村级财务工作的第一负责是村主任,同时结合组级干部法律知识、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村级应对组级财务把关、监督,开支单据必须先由组长审批或经组集体讨论通过并由组长签字后,附会议记录报经村主任审核后方可入账。

4.规范事务决策程序和议事程序,加大村民监督力度。在村、组级重大事务决策上,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

5.实行集体资金“村账乡(镇)管,组账村管”的制度。凡是村级集体资金和账目统一归乡(镇)农经站管理,凡是组级集体资金和账目统一归村管理。实行定项限额使用资金,杜绝集体资金损失和浪费。

6.完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各乡镇应因地制宜制定村主要干部工资报酬、交通工具管理、电话费用报销标准,保险费、退离职费标准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以增强内部控制能力。

7.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搞好以民主理财小组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8.切实抓好财务公开,根据群众对财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9.进一步开展以干部任期、离任审计为重点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

10.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干部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2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规范; 村财乡管; 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四)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记账健康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人员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

(二)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机构合法运行。

2009年7月6日,在笔者修改此文时,获知新疆首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班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开班,该培训班包括汉、维、蒙、回等民族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员,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理财小组人员。新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吴解铭亲自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货币资金管理、家电下乡、会计委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农村综合改革、三项资金管理等涉农政策、业务。

期望国家能够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中国农村的每一个村落,惠及各族农民兄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S].1993.

[3] 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S].

[4] 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S].2005.

[5] 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S].

[6]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S].2008.

第3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一是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有不少乡镇重视经济工作,但对基层 班子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不够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 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现在农村存在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而懂经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 班子 ,主要是因为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村干部的工作合力不强。有的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还不能及时足额兑现误工报酬和固定补贴。另一方面是部分 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合拍,难以发挥村班子应有的作用,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上缺乏应有作为。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就要遭受损失。

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4.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一是以党校、成校、农函大等阵地,采取脱产、函授、短训班等形式,对农村干部加强轮训,提高村干部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头脑活、有号召力的党员请进来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逐步提高与完善村干部的报酬和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一是成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强化乡政府对村级集体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二是坚持按村级典章办事,增强村干部调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三是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3.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在用地、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政策优惠,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4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三资”监管规范化建设

一 、农村“三资”监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债务多,无资产可管,有的认为现在财务制度全、群众监督紧,村干部无机可乘;二是认为村民自治,不宜多管。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乡镇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混乱的蔓延,给某些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

2、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经管站(会计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有些乡镇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乡镇经管站人员经常被抽空,常年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奔忙,顾不上本身的工作业务,往往是“顾此失彼”。同时一些乡镇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健全,在人员、办公设施、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导致很多工作严重滞后。

3、人事编制不足。乡镇经管站人员缺编,村会计存在困难,出现了财务人员“配置低”(不懂记账)。有的乡镇、村会计各自为阵,会计科目随意设置,记帐方法简单,科目与内容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较为普遍。

4、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监管的公开。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大大减少。

二、农村“三资”监管存在问题的对策。

1、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监管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如: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民主公开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农村“三资”年度检查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办法、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等。

2、精细管理“三资”增新质效。全面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乡镇对各行政村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三资”监管工作培训,力求培训出一批财务清理、招投标业务骨干和联村干部指导员、村级清理业务员。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监管纳入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三资”监管服务机制上抓完善,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的要给予奖励。

3、加大公开,透明高效。严格按照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程序、形式、内容、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重大决策事项、资产资源状况及收益、工程项目建设、财务收支状况,接受群众监督。

4、建立“三资”产权台账,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市乡镇要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村集体组识“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

总之,应严格实行在纪检监督下的村级集体“三资”监管委托工作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不断加强农村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农村会计监督体系。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农村村级财务进行集中核算,扼制乱开支,盲目对外投资等现象,有效地解决农村“三资”管理面临的困境。 它在加强村级经济管理同时也为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层干部遵纪守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资”运营监管,较大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姜青林.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0(5):118-119.

[2] 万一,胡文华.浅议村级财务管理方式的改进与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10(5):35-36.

[3] 王臣.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5):61.

第5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会计职业化;集体经济审计

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是上虞市一项特色工作,为该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际工作也有不少问题和隐患,迫切需要有力措施,完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促进该市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

1 正确评价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该市从1999年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运作7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管理手段更加先进。投入100多万元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市、乡镇街道二级联网,对村级财务核算实行网络化管理。二是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该市先后在1999年、2002年修订颁发了全面系统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2003-2004年,又相继出台了《上虞市村合作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办法》、《上虞市村级工程项目实施意见》、《上虞市村级工程项目建设费用入账程序》等一系列专项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全面、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三是工作措施更加有力。市村级财务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村级工程、集体资金管理、财务票据进行专项整治,改变了村级工程管理无序的现状,杜绝了无据支出,规范了收款票据。四是管理成效更加显著。1999年以来,全市退回手续不全的票据12552张,涉及金额3010.70万元,审核出违反财务管理制度、不予入账报销的支出票据3230张,累计追回金额680.28万元。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进,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已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审核监督存在漏洞。审核监督停留在“账务处理”上,没有真正起到审核把关的作用。二是货币资金管理薄弱。市村一级集体现有货币资金5亿多元,是农村集体资产中最重要、群众最关注、最易出问题的一块资产。三是工程项目管理困难。村级工程管理存在“责任落实难、质量管理难、开支把关难、违规处理难、群众意见多”的“四难一多”问题。四是财务形势严峻。近年来村级集体资产日益增加,农村建设事业频繁,农村经济活动种类增多,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上访。五是基层农经力量薄弱。目前各乡镇会计中心工作人员,虽文凭普遍较高,但以会计为主,年纪轻且女性多,擅长账务处理,监督管理薄弱。村一级助理会计、出纳员和财务监督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2 全面实行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

深化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以强化农经管理职能、实行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为核心内容,调整乡镇街道农经队伍和村级财会队伍,强化市级和乡镇街道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管职能。

(1)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农经管理职能。

改革乡镇、街道农经管理队伍的体制,建立农经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农村经营管理和村级会计委托。农经管理服务中心内设会计服务站,后者在其领导下,全面负责会计委托制各项业务工作。调整村级财会队伍:把业务素质好、年纪轻、原则性强的同志选拔为村财务结报员。调整完善后,凡有收支等经济业务发生的村要求每旬结报一次。明确各种支出,非生产性支出结报时必附原始附件,严禁挂账结算。统一村级财务的结报程序,加强管理。

(2)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建立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与市农经管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指导乡镇农经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农经审计工作。乡镇农经管理服务中心设专职审计员,负责本乡镇的农经审计工作,接受市农经审计中心的领导。

为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完善体制和调整队伍后,还要针对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加强村级资金管理。重点做到四个“严格”:严格存款管理,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严格资金出借手续,严格规范各项支出。二加强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明确招投标管理的范围,规范招投标程序,加强工程监督,工程竣工后要有验收程序,规范财务处理。工程必须依法纳税,税务发票规范。自行建设工程单独编制预算并建立材料账。三健全监督机制。各乡镇加强村财务监督员的培训,真正发挥其最基层的监督作用。各乡镇要抓好每季度的自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乡镇农经管理服务中心要从严把好事后审计关,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涉农收费方面,分别于3月份及9月份对农村义务教育、用水用电等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我镇今年春季开学中小学共收费712658元,各收费单位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未发现违规行为。

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1、会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农村经济社会稳定。自92年实行“村账镇管”以来,按时记帐、定期报账。村级报帐为季度、10月份起为月报,组级为季度或半年度。农经站规范了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统一了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账目由农经站会计人员专人记账,杜绝了村级账务管理的混乱局面,账目达到月清月结。规范了账、表、册、据。及时将公开资料反馈到村按规及时进行公开,增强了透明度。财务管理制度从“无到有”逐步规范。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把了凭证入帐关有效地减少遏制了白条入帐现象,保障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各项管理都有了明确统一的要求,做到了该用的资金合理用,不该花的资金不再乱花,近年来群众关于村级财务的来信来访大为减少,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因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各类矛盾得到了逐步处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2、深入开展财务公开、如期开展财务审计。以农村财务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我镇继续坚持先理财后公开,坚持农村财务定期清理,坚持财务监督小组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坚持对各村进行重点审计与民主理财相结合的做法。分别于4月、7月以及10月的15日对村级财务进行了财务公开。使用农经站统一印制的财务收支公开表,公开资料直接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并明确规定了各村至少一年公开六次(季度、半年、年度)。切实履行干部离任审计监督。20*年我镇各村村民委员会第五届任期届满,换届前我们按照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原则,及时对6个村主要领导任期内的财务收支目标管理分别实行了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实事求是地报告各村选举委员会公布于众,保证了换届工作的如期顺利进行。及时办理财务人员的变动交接工作,确保财务衔接工作运转正常。20*年换届涉及村组两级财务人员变动26人,其中村级3人、组级23人,并结合本次村组换届契机办结了芳村13个组的组帐村管交接工作,至此我镇组帐村管,村帐镇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并步入正轨。组级财务20*年度报帐、报表工作正在进行中。

3、减少了管理成本。1是通过结合报刊订阅限额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和招待费普遍有所下降;2是账薄凭证由农经站统一采购,成本、费用降低,办公费明显减少。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了使村账镇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按规办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0月份镇政府下发了《*镇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汤政〔20*〕99号)文件,对村账镇管的管理体制、手续交接、岗位职责、核算衔接、档案管理等提出了规范要求。近期又出台了汤政20*[118]号《关于严格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紧急通知》,重点对村账镇管工作中实行村、企一本账管理、在建工程预决算管理以及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我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的收支监管,确保资金分配合规、使用范围明确、财务管理规范。我站拟制了《*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管理办法(试行)》文稿提交政府行文下发。办法按照财务收支实行财会监督和民主理财监督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从“建、理、管、用”四个方面,明确规定了资金的属性及用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办法、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征地补偿费资金收支的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三、社会劳动保障

今年3月份对我镇的37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优惠证》实行了集中统一验审;并于4月份对6个村的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调查统计,我镇农村劳动力总数共有5010人(男性2490人、女性252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有534人(男性268人、女性26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协助区社保机构为10位下岗人员申办《再就业优惠证》;与镇司法所一起共调解拖欠民工工资5起,追回拖欠工资达8万余元。

四、保险情况

20*年为财险、寿险代办了37单业务,涉及的险种有团体、个人意外伤害险;车辆综合险,家财综合险,投保总额469.8万元,缴纳保费30875元。

五统计调查

认真做好乡镇企业、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和农村经济、农业机械等统计工作,4月份按质按量完成了本镇辖区内72个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指标等项目的经济普查扫尾工作。各项统计数据结果预测今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3.8%;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65亿元、增加值1149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277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0%。

六、中心工作

6月份与镇财政所共同拟定出台了《*镇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办法》;7-10月份配合林业站做好林权证登记外业调查及内业资料电脑录入工作;8月份参与了黄山旅游购物广场项目征地及资金发放工作。11月和农技站一起开展并全面完成生猪“W”病和禽流感的免疫工作。

七、存在问题:

由于实行了村账镇管工作,全镇农村财务混乱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管理手段得到强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村集体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村交账不及时。镇农经站不能用制度来约束村干部,导致部分村干部对按时交账的规定置若罔闻,影响了村级财务公开及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是农经站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在帐务处理上还存在帐簿设置不统一、会计科目运用不准确、入帐记帐不及时等问题,不能据实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建设上还很不健全,有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同时记账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村账镇管”工作的需要。

三是村级财务普遍收支无计划。收支心中无数,不编制预决算,或有计划也不按计划执行,存在负债消费和盲目建设。在财务管理方面,农经站只注重对村级的支出内容把关较严,而对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的科学性、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重视不够。

四、是村报账员交来的原始发票要素不齐。有时交来的发票只载明领取多少钱,没有针对资金用途做出说明,特别是对数额比较大的开支。

五、是白条入账较多。虽多次明确规定,但至今效果不明显。

20*工作打算:

1、通过大面积、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记账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管理,扎实抓好村账镇管规范运作。

2、积极做好迎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

3、继续加大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依据进行检查,规范收费行为。

4、加大力度,严格执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落实,不仅仅限于年初有计划,更着重于年终有决算,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5、迅速启动农村财务电算化。在完善手工记账的同时,尽快实现电算化管理,逐步代替手工记账。使得会计报账方便及记账快速准确。

6、加强收款收据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收款收据管理制度,对收据的领用、保管、使用、缴销等环节层层把关。

第7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柯城区应开展土地确权村行政数有150个,应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9406本。一方面督促各乡镇街道抓紧权证发放工作,应发尽发。截止目前,发证率95%以上的行政村有140个,占比93.33%;发证率90%以上的行政村有143个,占比95.33%;实际颁发了47496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占比96.07%,部分村未发到农户手中的也在陆续颁发中。另一方面抓紧组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及数字化工作。

(二)消薄工作。一是制订《柯城区2019年“消薄攻坚作战图”》、《120个省定薄弱村消薄攻坚表》。二是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和市扶贫领域交叉审计有关要求,积极提供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表等相关消薄资料,并对消薄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一一核对,提出修改意见。三是搜集整理消薄台账资料,迎接省厅关于开展十四届省委第五轮巡视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调研检查。四是完成151个薄弱村2019年光伏强村收益的划拨到村工作。截止目前,柯城区171个村总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167个,占比97.66%;其中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126个,占比73.68%。120个省定薄弱村中总收入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数117个,完成率97.5%。

(三)村级财务管理。一是召开全区农村集体“三资”培训会。积极响应省厅有关财务规范化年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农村集体“三资”培训工作,组织了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农经员、中心会计、村报账员等共270余人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专门邀请了省、市有关方面专家授课。二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赋码工作。截止目前,柯城区已完成9个乡镇(街道)89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赋码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结合农村“三资”管理检查,对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明察暗访,未发现有农民负担反弹现象。

(四)农民专业规范提升工作。根据省厅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有关文件精神,我们一方面积极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系,组织开展“空壳社”清理工作,目前为止已清理“空壳社”198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今年上级对柯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任务为21家。完成了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与监测工作。组织开展2019年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补助申报工作,今年共有11名大学生申报。

(五)农村改革。一是农村土地集中流转。拟定了《柯城区关于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的草稿。积极组织各乡镇、村开展土地流转示范村等创建工作。二是九华乡宅基地和农房活权试点村。九华乡为全市率先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区块之一,以“三权分置”改革将非法“一户多宅”转换成村集体的合法资产。目前为止,借助中介机构开展家底排摸工作,已完成坞口村、妙源村、茶铺村共1120户农房测绘,完成这三个村房地资料收集共726户。妙源村409栋房屋的房屋外业测绘和丈量图制作;与159户农户签订了房屋回收协议。同时加班加点开展农房确权工作,进行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公示、发证等工作。截止10月21日,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42本。三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柯城区已经初步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平台搭建,出台《柯城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在柯城区农村资源交易平台已录入农村产权103个,资产总额达476万元。下步将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平台,积极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同时还将以石梁镇张西村为试点,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营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多种股份合作模式。四是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已确定石梁镇为我区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乡镇。目前,石梁镇张西村村级运维公司已成立,一期整合项目资金1500万元,推行“公司运营+集体自营+农户植入”的“张西模式”,组建由村集体控股的股份制运营公司,以公司化的模式进行管理,运营团队由入股的专业团队担纲,员工由当地村民为主。五是乡贤回归落户试点。确立七里乡为乡贤回归落户试点乡镇。目前七里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制定乡贤回乡资格认定体系,同步开展乡贤资格认定相关条件调研工作。

二、下步计划。

(1)继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乡镇、村做好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组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完成剩余4个乡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

(2)继续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对标省、市“消薄”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各项消薄指标。并着手收集、整理2019年“消薄”台账资料。

第8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我区现有财务核算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23个,其中:村委会10个,渔(农)业经济合作社213个,具体分布于全区12个乡镇街道。____9年至____年期间,实现财务收入总额29925万元,财务支出总额17828.56万元,收支结余12096.44万元。至____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89561.36万元。分析近三年财务收支及其经济运行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收入有所增长,个体收入差异悬殊。近两年总体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7%。按乡镇街道为块状进行区分,近三年收入变化态势呈现三种类型:一类是收入基数低,但增幅明显;二类是收入有所增长,但增幅并不明显;三类是收入表现为负增长。从单个村(社)收入来看,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收入少的年均不足1万元,收入多的近千上百万元。

二是总体支出逐年上升,收不抵支占比较高。近两年总体支出年均增幅为9.8%。除3个乡镇的村(社)支出分别呈现下降和持平态势外,其余9个乡镇街道的村(社)支出均呈现递增态势,支出增幅在7%至44%之间。____9年至____年,全区有10个乡镇街道的80个村(社)当期收支未能平衡,占比为35.9%,赤字总额2896万元。

三是渔业村积累薄弱,后续发展乏力。除个别渔业村尚能依靠以前年度遗留下来的集体码头、冷库、滩涂等集体资源取得一些收入外,大部分渔业村没有现成可利用的资源和可出租的资产,目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和向上争取补助资金来维持各种支出,客观上不如农业村不同程度有可利用的集体留用农田、林地、河塘等资源,尤其是对于那些历年无经济积累的渔业村更是步履维艰。

四是区位优势加现成的资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部分村(社)利用其地处____城区或毗邻大型企业的区位优势,通过房产出租、实业经营、市场建造等来增加村级经营收入,每年收入近千上百万元,为村(社)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但另有46个村(社)因其地理位置偏避,既无集体经济积累,又无现成可增值利用的资产、资源,年均收入不足10万元,甚至有3个村(社)年均收入不足1万元,使村级集体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一)资金管理存在疏漏。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集中核算的推行,有效规范了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强化了财务监督作用。但其资金、资产的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情形下,如其内控机制缺乏、监督力度薄弱,极易引发各种违规甚至违纪行为。突出表现:一是公款私存现象依然存在。个别村集体将集体资金以个人名义持续多次在金融储蓄网点定期存放;有的将集体资金汇入个人户头,转而以村(社)名义在金融机构定期储蓄,为他人揽储;有的擅自将其他企业解入的村民福利款存入个人存折,长期不结报入账。二是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部分村集体对历年遗留的不正常债权债务资金长期作挂账处理,而未加以清理收回或结转处理。有的村集体负责人自作主张,将集体资金出借无任何业务关系的企业,长期未能收回。三是管理不善诱发个人违法乱纪。个别村经济组织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和稽核机制,财务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出现侵占集体资金、资产的严重违法乱纪行为,一名村干部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两名村干部被纪检部门立案审查。

(二)资产资源发包不规范。随着乡镇街道招投标机制的逐步成熟,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发包纳入其中,促进了集体资产的增值。但由于村(社)干部公开招标意识淡薄,同族思想严重,自行发包现象比较普遍,甚至集体土地被无偿使用。如个别经济合作社将大面积非住宅房产自行招标出租,未按规定进入街道招投标平台;有的应收租金既未及时收取,也未挂账核算;有的大面积集体场地被无偿占用,未而未加干涉收取使用费。

(三)对外投资潜伏风险。随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落户渔农村的企业越来越多,许多渔农村利用积累资产、资源,通过土地折价入股、联建市场等方式,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但由于政策了解不足,后续预见不足,容易受到多种风险的冲击,进而滋生各种后遗症。如:个别经济合作社未经充分论证,自行或合资兴办建材市场、小商品市场,但因手续不全,潜伏多种风险,后遗症难以预计。另有个别经济合作社与外单位合作投资兴办农贸市场,但农贸市场经营收支没有单独设账核算,由临聘市场管理员负责管理,但其预领备用金存入私人存折,多次划出资金用于邮政揽储。

(四)村级工程管理薄弱。虽然各级政府对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十分重视,也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但由于村级工程小且散的情形,在工程的立项控制、资金支付、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由此滋生各种问题。如:村级工程普遍存在无投资概算,有意逃避招投标,自行组织施工,未签订施工合同,缺乏日常监管,未经审价直接结算,工程验收随意,白条列支工程款等问题,容易产生劣质工程,引发经济纠纷,造成集体资金的损失浪费,甚至潜伏廉政风险。个别经济合作社仅凭班子会议决定,超负荷建设村民休闲广场,又无力进行后续维修管理,致使游泳池池底和池壁开裂渗漏,无法使用,处于废弃状态;篮球场、健身器材也因管理不善,部分损坏;整个休闲广场杂草丛生,处于荒废境地,集体经济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五)财务监督遗留盲区。当前,渔农村财务监督尽管形成了内外并举、上下互动的格局,但监督效果并不理想。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经济审计组织存在力量不足与需要监督面广的矛盾,影响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乡镇街道内审组织主要是兼职人员,工作重心、监督力度存在缺陷;而经济合作社“三套班子”由于监督能力、角度方面的原因,已经出现弱化现象。如:个别经济合作社民主理财印鉴保管失控,长期滞留于社管委,使内部财务监督出现真空;有的社监委会长期未对集体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

核,形同虚设;部分经济合作社以班子会议决定为依据,发放班子成员年度奖金补贴、理财小组成员福利补贴,涉及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我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既有资源环境、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制度执行不力,监督力度不足,自身管理不善,队伍素质不高等人为因素造成。要有效解决潜在的问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完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监管机制的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核算、管理体系。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指导机构的建设,整合现有的“村级集体会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会计核算中心”,建立村级财务收支票据的审核机制,重新修订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

(二)切实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综合管理。建议出台《____区渔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办法》,构建内外并举、上下互动的监管机制;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区——乡镇(街道)——村(社)实行三级联网,构建公开透明的“三资”实时监管网络。

(三)切实加强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建议出台《____区村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管理体制、项目申报、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及造价控制、建设管理等规定,全面构建起“区级指导监督,乡镇街道组织管理,村级协调实施”的管理体制。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拓展现有招投标管理中心的功能,使之成为监管村级工程建设的综合平台。

(四)着力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大格局。建议出台《____区村级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办法》,构建起“一体两翼”并行的审计格局。一是发挥国家审计的指导作用,联合农村经济审计、乡镇街道内部审计,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对全区12个乡镇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实行“一年审四个、三年一轮审”的审计机制;二是加强乡镇街道内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完善机构设置,充实队伍力量,确保内审工作常态化;三是继续发挥区农经、渔经等农村经济审计组织的作用,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审计的广度。

第9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范文

1.为其作主。一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违背农民意愿进行土地流转和违规占用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搞开发建设的行为。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认真搞好接待、政策咨询工作,纪检、教育、交通、国土、建设、卫生、农业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打击擅自增加农民负担、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2.助其发展。一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发展农业经济的能力。二是提供项目资金支持,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缺乏难题,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三是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驾御市场经济能力。四是鼓励支持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挥规模经营效应,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五是指导协调金融担保支持,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贷款难题,促进产业发展。

3.解其顾虑。通过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助,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率,弥补农业经济损失,防止农民因灾返贫;通过建立完善期货市场,解除投资农业后顾之忧,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服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土地矛盾和纠纷逐年加重。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伤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土地承包纠纷总量一直处于高位。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土地承包资料档案滞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变更及注销管理不严,多数地方没有开展基本农田进证入户工作等;二是土地流转欠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不高、条款不全,土地流转程序不当,登记备案不规范以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从合作组织自身来看,存在着规模较小,运营不够规范,服务功能较弱,带动作用发挥有限等现实问题,合作社缺乏会管理、善经营、乐奉献的带头人,缺乏开拓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等。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投入支持不够,相关扶持的配套政策急需出台。

3.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各地近郊农村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变相侵吞、挥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农业部门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指导部门,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有效制约手段,监督乏力。二是法律法规缺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条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分配没有明确规定,造成目前相关工作指导和司法实践都面临很大困难。三是政府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带来诸多制约和阻碍。

4.农业保险保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农业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规模不大,出现的经营问题多,比如赔付不及时、拒赔等,导致农民参加保险积极性受挫,参与业务推广的基层农业部门信誉受损。究其原因:一是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重利益,轻责任,难以担当服务“三农”使命;二是基层农业部门开展保险工作无配套经费,增加了行政成本;三是财政资金支持不够,大部分区县财政困难,无力配套巨额保费补贴;四是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出台,影响了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对一些违规行为处理也无法律依据,没有法律明确主管部门和工作机制使工作协调难度增大;五是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大,而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经营单位优惠政策不明确,比如对经营费用的补贴,对以险养险的支持等方面。

5.农村金融支持瓶颈严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太少,规模小,范围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乏力,农村资金倒流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扼制,农业贷款难和资金短缺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农业贷款缺乏有效担保,大部分的业主和农户无贷款抵押物无法获得担保支持,农业担保公司目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龙头企业。二是金融机构开发农村贷款品种滞后。三是现代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四是国家配套支持政策滞后。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等政策,但至今未很好落实。

——如何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体现到服务三农中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坚持创新突破,勇于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三农”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合作组织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以及财务创新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1.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在区县一级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农村经营管理系统,指导各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组织网络,配备必要的流转服务设施。支持村社集体、社团或企业组织等以合法形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培育民间社团或经营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在重点区域建立适应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要求的管理服务系统,推进联网工作。三是推进农村土地、产业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奖励项目,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建设,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纳入农业项目审批、农业贷款专项贴息、农业信用担保等农业政策、资金扶持的必要必要条件;四是积极探索承包农户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新机制。

2.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协调引导,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包括资金、金融支持,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扶持体系,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多主体牵头兴办、各部门大力支持的工作体系。做好辅导员和合作组织带头人“两支队伍”的培养工作。三是结合实际,争取及早启动地方立法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条例或办法。

3.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农业担保体系,逐步增加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二是允许农民成立合作银行;开发农村小额贷款险种,允许农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附着物等作银行抵押物;商业银行提高对农民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三是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全面开展奶牛、生猪、水稻、小麦等大宗农(畜)产品保险。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巨灾风险和拒赔、少赔现象发生,缩短保险赔付时限,建立完善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体制,加快保险制度化建设,将政策性保险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扶持政策推广,降低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解决农村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