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城市规划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土地规划 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市规划,城市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市规划,抑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市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市规划。两个规划不是彼此独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做好土地规划,土地规划的好坏又取决于城市规划大局,在城市发展中必须注重二者的协调关系,实现互助发展。第三,做到多元规划。规划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不能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最终实现多重效应叠加,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二、 统筹两个规划的发展途径

两个规划受制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得两个规划的侧重点、标准、目标往往出现较大差距,两个主管部门不能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以及在规划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这对这一现状,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将两个部门进行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充分体现城市体系规划是一种基于整体利益的协调规划的实质,能够较好地统一行政指令,加强规划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充分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实际,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征求各利益主体意见后的综合协调;也有利于规划管理体制从上级的集权制转化为公平合理的民主制。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更能适应城市发展实际,更能为解决规划问题献计献策,这样的规划透明度高、可信度强、可满足全社会的发展愿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有以下优势:首先,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出发,统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避免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相互脱节、各自为战的现象。其次,这样的结合既能够满足上级规划实施的执行力,加快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也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利用特色资源。再次,这种结合对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这种结合途径既兼顾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有考虑了局部土地的优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从法律制度上讲,就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已有相关领域的法规——《城市规划法》作保障,而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市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筹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虽然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规划,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二者却是统一的,土地的合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前提,城市的合理规划为土地的优化设定了格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市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市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第2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 新区规矩 发展思考 建议措施

城市新区的规划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我们需要针对现阶段城市规划发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使得我国城市新区发展拥有更强的创新力,更先进的发展资源,以此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城市新区现状分析及城市新区发展意义

1.1城市新区现状较为落后

我国城市新区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我国城市新区规划历史较短,各方面积累经验较少,发展缺乏科学性,容易盲目投入资本,收获成果较小。其次城市新区缺乏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城市新区建设较为缓慢且出现由于资源配置不当和缺乏市场需求调查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更值得反思的是,城市新区应注重创新发展,研发多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我国城市新区现状却是发展思路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如果不及时进行改革,长此以往将阻碍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

1.2创新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的意义

第一,从全球的经济角度来看,国力的竞争也就是经济的竞争,而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直接与城市新区发展相联系,只有更好的将城市新区发展与经济联系在一起,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第二,一个民族的进步在于其创新力,就城市新区发展来说,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响应国家的号召,出现了“开发区热”现象,但也因缺乏创新意识,生产不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使得不仅没有推进城市新区发展,反而造成了许多经济问题。所以,创新城市新区规划的意义在于探索创新途径和方法,引导各个城市新区健康合理的发展。我们应首先考虑科技成果的质量再考虑发展速度的问题,也就是在“更好”的前提下在做到“更快”发展。

2各个阶段我国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策略

2.1加大从工业园区到城市新区的转型

早期的工业园区在经历了较快发展后,逐渐趋于发展下降阶段,原有的发展战略已经不能使城市新区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早期规划工业园区到新城区的转型才能使得城市新区得到持久稳定的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城市新区摆脱过于单一的发展方式,使得城市新区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从另一方面来说工业园区也在促进了新城区的良好发展。

2.2加强城市新区规划理念的创新

实现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利用创新规划理念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城市新区发展相适应的领域,注重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充分发挥地区和资本优势。城市新区在产业园区转型的基础上要继承规划理念第一的原则,继承其优势弥补其缺陷,致力于规划理念的创新,也要汲取高新工业园区逐渐落后的经验,为城市新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得其取得新的科技高度。在城市新区发展地域方面,需要创新思路,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延伸,以起到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效果。此外再具体方面需要创新管理制度,针对落后思想的阻碍问题,政府应该培养相关人才,可以指配相关工作人员专门开展新区发展工作。

2.3科学规划城市新区发展道路

城市新区主要分布于主城区的郊区,所以城市新区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主城区的一些要求,如战略规划目标、城市环境、城市历史背景、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为了避免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区热”那样的问题,城市新区的规划发展必须更加科学严谨。科学的城市新区规划有利于分担城市压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此之前需要我们的城市规划者统筹规划,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2.4城市新区规划需要考虑生态问题

近年来城市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大量耕地的占用,工业生产造成的土地水源的污染尤为严重,所以城市新区的发展要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仍然较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不能过快,不能让城市的发展以生态作为代价,所以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步实施城市新区建设工作,先建立试验点,经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逐渐改善规划,为后续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城市新区的建设要遵从其宗旨,不能为了城区的高效发展从而牺牲新区的环境,这方面主要指产业转移,我们的发展不应该再是风险转移,而是逐渐移除风险。总之我们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环境问题,高效合理的发展城市经济。

城市新区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应在创新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新区,也要摒弃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创设完整的新型城市体系,从而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个阶段的合理协调。综合社会各个阶段因素,弥补产业园区单一性的缺点,创设从就业、消费、服务等多方面完善的城市体系。作为城市新区要在开始阶段就规划好城市发展道路,合理的规划是城市新区发展的保障,再次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长足的保证城市新区的发展优势,需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于改善生活环境的投入力度,充分吸引人才,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随着城市新区的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管理也需要进一步跟进,有效的管理模式能起到规范各行各业行为的作用,因此,在城市新区发展的工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改革管理制度,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现代先进管理模式,为城市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滨海城市新区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第3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规划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part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ity planning realizing urban economy,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c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strategic need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raised the urban planning some attention matters.

Key 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依据,是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达到39%,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的健康推进,是城市政府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工作重点。

一、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城市规划随意性强。城市建设必须要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表现了很强的随意性,规划被随意改变。究其原因,除了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到具体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外,领导班子的更替,工作方向的变化,以及利益驱使都对城市规划产生很大影响。

重发展,轻保护。城市的发展不是以破坏城市以往的发展痕迹为手段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迹。但是现在的城市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往往破坏了城市的文化古迹、历史文化街道等蕴含大量文化底蕴的城市古老文化。

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寻求短期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居住的重要外部环境。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往往把重点放在寻求大规模、高建筑,而这种建设方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打击是致命的。有关部门虽然有相关的管理法规,但是由于地方领导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导致这些法规只能是一纸空文。

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寻求所谓的政绩,往往大搞形象工程,追求建设速度,忽视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城市规划的步骤、理念、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是:资料收集研究――城市经济社会状况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目标――分解目标为具体指标――提出规划方案――研究方案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方向――分区规划――具体规划――近期发展方向――建设规划。不难看出,城市规划过程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在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城市近期发展规划通常陷入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的误区,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街道景观绿化、城市广场建设等城市规划的其他方面。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要拓展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纳入城市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诸多因素,不再只关注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应能力,在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下,制定城市发展方案,形成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发展新思路。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使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视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保证城市发展和环境资源的良性利用。

三、城市发展规划的注意事项

参考城市发展背景环境,合理布局产业园和产业群。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的竞争。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要跳出城市自身,融入区域城市群的发展中,联合姊妹城市,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旅游市场等。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过程中中产业园建设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园的制度化运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产品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园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便于政府引导产业园经济发展方向。产业园的规划,要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产业园内部企业布局要注意做到适度集中,各具特色,疏密有致。产业群则是产业园的更深一层。对产业群的安排,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联系区域经济,规范区域发展。产业群的规划要注意着眼于区域合作和资源的市场化整合,形成城市发展联盟,构筑集群化产业群。

注意第三产业的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除了工业之外,第三产业是重心。第三产业产业占一个城市GDP的比重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反应。城市规划过程中,优先布局商务区、金融区等现代服务区,借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实力。

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对城市建设的动态进行检测、管理、协调,综合论证反馈信息,了解变化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局部调整和补充。

充分开发和保护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城市的地形条件、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环境气候条件组成了城市的空间形态,这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空间特征。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认识城市空间,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城市空间,围绕个性化建设城市。另外重视城市空间的保护工作,城市建设中加大环保力度,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不能依靠牺牲后代利益来追求城市的短暂发展。

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发展规划,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城乡收入差距矛盾,合理安排城市发展布局,考虑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工业、医疗卫生、道路、文化等设施建设,以城市带农村,城乡一体发展。

重视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城市品牌。城市规划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和继承的关系,城市历史是城市独有的个性,城市化建设中一定要凸显城市个性,城市规划要处处折射出城市文化,在发展中继承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培养,主要是对城市品味的塑造,城市市政府、图书馆、学校等重要的公共建筑,要按照工艺品的标准来进行设计,整个城市的街道风格、建筑物造型等要有明确的要求,赋予城市艺术活力。

结语:

我国城市发展正在经历质的飞跃,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城市规划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改变传统的随意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重视城市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第二第三产业的布局、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淑萍.浅谈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J].科技向导,2011,33.

第4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济宁城市展示馆,山东 济宁 272000)

【摘 要】近年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建成,但存在“千馆一面”、维护费用巨大等问题,怎样避免这些问题以及展览馆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 规划展览馆;发展概况;问题;趋势

近年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建成,它作为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城市发展成果以及总体趋向。它不仅为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政府规划决策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普通市民了解、参与、监督城市发展的最系统、直观、生动、快速的有效途径。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必将成为中国城市展现自我魅力的宽广舞台。

1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规模与发展概况

2000年2月15日,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第一座城市规划专项展览馆的诞生。随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区县都积极兴建此类展馆,其中2007年可以看作是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中国有20多个城市规划展览馆开馆运营,如重庆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等。2007年~2013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速度较快,建设数量成几何曲线增长。可见,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处在一个集中快速发展的时期。

2 城市规划展览馆基本特点

2.1 把规划展览馆定位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馆面积一般会随着城市规划变化,最大6万平方米(如重庆馆),省会城市一般为2~3万平方米左右,一般城市1~2万不等。

2.2 结合城市特征设置馆址

一是设置在滨水景观区,如杭州馆实现“引江入馆、引绿入馆、引景入馆”;二是设置在中心区;三是设置在新的开发区。

2.3 塑造宏大的主题模型空间

一是强调城市模型的规模,比例1:500~1:1000不等。二是强调模型的可扩展性、多台升起。三是设置大型显示屏,配合模型讲解。四是一般模型上空需两层以上的空间,二层设回廊便于观看。

2.4 大量使用先进技术展示手段

一是设3D、4D动感影院系统,影片一般需要专门制作,时长8~15分钟。二是一般设120~180度环幕,个别设360度环幕。三是一般设多块LED多媒体显示屏(主模型区为最大)。四是一般设电子翻书系统、多点触控交互桌和数字沙盘。

2.5 设置群众互动体验区,提高参与度

一般设各种详细规划的查询屏、城市规划师、自驾游等。

2.6 一般按历时性展出规划内容

展出内容一般以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划分时间节点,包括历史沿革、文化名城保护、现有专项规划及未来影院等。

2.7 注重参与者意见的收集,增进公众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般通过设置专门的柜台和阳光规划公示平台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2.8 设置多项便民服务

一般提供咖啡等休闲座椅区,提供无障碍服务和儿童游乐区,提供讲解服务。

3 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布展模式单一,千馆一面

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一开始就是以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出现的,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篇章,虽然这种模式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设计中存在着相对的合理性,但其布展模式过于单一的负面作用,造成了城市规划展览馆“千馆一面”的现象。

3.2 行业规范缺失

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虽然在2007年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其行业发展的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的具体情况,加上其所涉及的内容与工程装饰、策划传播存在着过多的交叉,并不是全新的领域,因此相应的规范并没有及时出台,这对投资巨大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项目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3.3 展项布展及维护费用巨大

为了增加规划馆的趣味性、新颖性,城市规划展览馆在采用灯箱、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手段的基础上,采用了高新科技手段,例如幻影成像、虚拟驾驶系统、三维多媒体等,并且大量采用了液晶电视、触摸屏、LED屏等先进演示设备,这种前期的高投入势必带来后期维护的高成本。

4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

要建成一个成功的规划馆需要一部好“剧本”来指导,有个好规划做支撑,所以,布展策划是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灵魂。下面着重从展览内容的选择上、展览内容的范围和展览方式的选定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4.1 规划展览内容要体现五大关系

一是规划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规划研究、作用的对象,规划馆要揭示规划对城市功能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城市的兴衰产生的影响。二是规划与建筑的关系。建筑是规划实施的载体和具体形态,各种功能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承担了城市的各种功能需求。三是规划与生态的关系。规划是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保持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四是规划与文化的关系。规划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不断创新,突出地域特点,发展时代新文化。五是规划与市民的关系。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它服务于全体市民。只有抓住了“以人为本,人民为先”这个理念,规划馆才真正是亲民的、聚人气的规划馆。

4.2 规划展览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是全面性与典型性。规划馆要尽量全面地介绍规划内容,但同时考虑观众参观时间与展馆空间的限制和不同观众兴趣点的差异,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展项、史料、信息来全面反映规划的作用与影响。二是专业性与通俗性。规划馆是个专业展览馆,但必须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形象方式来表现,以达到宣传、教育、参与监督的作用。三是现势性与合法性。由于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规划也在不断修订调整,但更新的规划内容却有待批复,公开展示会出现法律纠纷等问题,为此,可以采取在最新成果上注明草案的方式,来规避法律风险。四是公开性与保密性。规划既然是项公共政策就要让广大市民了解,以便于市民参与监督。但必须按保密法规定慎重审查要公开的信息。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各地的规划馆由于专业特性相同反映的内容大同小异,要在全国众多规划馆中脱颖而出,就要强调差异性、特殊性。

4.3 规划展览内容的范围

一是时间视角。应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程、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和远景发展设想,但鉴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规划的动态性,展览内容应以现在为主,兼顾过去与未来。二是空间视角。根据规划编制内容的要求,规划展览内容应全面反映市域发展规划、市区发展规划、县市发展规划的内容,以市区规划为主,兼顾市域和所辖县市,以体现政治平衡。三是层级视角。根据城市规划体系的要求,规划展览内容应全面反映从宏观层面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中观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再到微观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4.4 展览方式的选定原则

一是针对性。针对不同展项的展示要求,采取特定的展示方式以体现展品特性,提高展示效果。二是新颖性。规划馆就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多采用一些新颖的展示技术手段来提高展馆的吸引力。三是趣味性。来看展览的专业人士毕竟占很少比例,绝大多是普通市民。为此,提高展示方式的趣味性,有利于规划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接受。四是经济性。由于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带来昂贵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所以从长远来考虑,不可全面抛弃灯箱、展板等传统展示方式。

5 国内部分特色展馆案列分析

5.1 要有鲜明的城市特征

在进行规划展览馆布展及更新时,应当强化城市标识,突出城市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人文以及城市个性元素,或者说是城市的烙印融入到展示设计中,作为展陈形式的元素运用,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展示城市文化与发展特色。如福州规划馆,福州元素特点鲜明。“满城绿荫、暑不张盖”是福州独特的城市印记,配以城市精神、市花、市树、市果等介绍,让参观者深切感受福州元素,快速了解福州。主要表现在:一是序厅中央地面由福州市花-茉莉花拼图;二是主入口正面墙饰以福州传统工艺制作的大型漆画;三是主入口左侧墙饰以“百福图”(福州-有福之州);四是主入口植福州市树-榕树等。

5.2 整体布局合理,展览内容清晰,不会走重复路线

如重庆规划展览馆,负一楼是序厅、重庆概况展厅、历史文化风貌展厅、三峡展厅、山水园林城市展厅、重庆2020总体规划展厅等。负二层展示全国最大的山地城市规划模型,负三层为商业展厅,展馆布局恰当,浏览路线清晰明了,从平层到负一层负二层,每个主题板块都不会错过,而且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5.3 互动性强

如哈尔滨规划展览馆,设置了各种丰富生动的场景,展示了从中东铁路时期开始的哈尔滨历史,如采用1:2模型复制的哈尔滨历史上第一辆列车机车,展示出哈尔滨因江而生、因铁路而兴的城市起源;在公交故影展区,参观者可以坐上按原比例复原的有轨电车实体模型,通过模型车里的屏幕看到仿真的街道场景,让你身临其境的体验历史上的有轨电车一号线沿途浓郁的欧陆风情,下雨天会有雨滴打在窗户上,冬天车窗上会结出窗花;在“坐”热气球纵览湿地体验区,参观者可以模仿乘坐热气球的视角,体验金河湾湿地、太阳岛、伏尔加庄园等湿地景观,感受“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独特美景。在三层冰城以等比模型装置及三维互动游戏的方式,展示冰雪大世界和冬季松花江上的冰雪盛景,参观者坐在模拟帆船里,可以自己控制帆船的前进和转弯,领略迷人的北国风光。

5.4 给市民提供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平台

如杭州规划展览馆,一进入大厅,就可看到几百平方米的规划公示及查询区,市民可以在这里详细了解杭州最新、最近的城市规划内容,并向规划部门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6 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而言,城市规划馆已逃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展览建筑,它不仅仅是承载着城市演变历史的物质容器,它以更为公共与开放的积极姿态融于城市的公共生活,以更为多样性与复合性的展示方式诠释人与城市的深层关系,以更为特征性与关联性的语言智慧地体现城市的内在性格与精神特质,从而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栖息之所。

6.1 行业发展规范化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关注。无论是专业协会、企业及学术界,都将会更加关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与研究。随着对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深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将逐步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建设所面临的无法可依的现状将逐步得到改善。同时,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设、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都将逐步走向规范。

6.2 展示特色化

当前有关城市特色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专家、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展览馆必然会朝着“特色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其展示的内容决定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的内容必将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产生紧密的结合,集中表现独具特色的城市综合文化,而对于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将会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融入到城市特有的文化当中。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将成为一个更加综合、更加具有人文气息的专业场馆。

6.3 项目运作一体化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城市特色文化的载体,这种特点决定了其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必须把城市特有的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建设中的每个环节,从位置选址、建筑设计、内容策划、展示形式设计、布展施工、运营管理、形象设计到接待礼仪等环节实现一气呵成,许多工作环节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开展。目前这样的运作模式已经在某些具体项目中开始实施,将来也会成为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的一种主流趋势。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展览展示行业的一名新成员,相对于我国博物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说,城市规划展览馆也算是刚刚起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规划展览馆只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转变服务理念,关注公众需求,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利华,李洋.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状况浅析[C]//规划创新: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0.

[2]钱凤德,吴国欣.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J].规划管理.

第5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经济发展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对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工作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有待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一定要牢牢的抓住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为发展现代城市和经济的提供有力依据。

一、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想发展城市经济,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做好城市规划,这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步。对城市进行规划也是对未来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美丽的城市,各个工业区、商业区等都有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城市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等。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不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当在保持城市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城市的第三产业经济。总之,城市规划对整体经济结构布局及发展趋势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进而影响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没有充分的调动大众对城市规划的监督

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都是地方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自己制定“决策”。这样就直接导致约束和监督机制的缺少,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三)忽略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在很多城市的规划中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点,影响城市的长远发展[1]。

三、城市规划的原则

1、注重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城市实践的过程中要考虑可行性,不能纸上谈兵不适用。

2、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将城市的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进行统一规划。

3、城市规划要经济适用: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不同的城市要考虑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对不必要的项目不予以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充分的满足社会和市民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最便捷的交通,最便利的购物环境,最好的生活环境。

5、要有城市美感:城市规划除了要经济适用外,还必须考虑整体布局的规范美化,富有美感的城市布局会给市民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2]。

四、基于经济发展视角对城市规划的实现途径

(一)从思想上建立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经济的观点

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观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发展经济是主线的观点。社会是在向前不断发展的,经济状况、政策形势、人们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城市规划要跟上时展的脚步,适时地调整、完善、优化规划设计,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注重强势产业的引领作用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必须对城市内的产业有充分的认识,规划的同时必须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是什么,寻找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的产业,对其进行重点投入,同时从政策上倡导强势产业的发展,充分的发挥强势产业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优势的空间为载体依托

特色资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经济最有利的载体,它能够以此为依托建成重点经济产业发展区。这个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注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种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另一个是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希望的是逐步缩小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点。

(五)注意城市规划的相关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引领经济的发展方向,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整体布局,调整整体投资布局,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的提高。

2、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市规划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3、合理配置土地和价格:城市土地的使用决定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向[3]。

(六)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实现一个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对于有环境自然优势的地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及生态居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保护,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的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实现途径,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单春明.城市规划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第6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意见》针对近年来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做了相关规定,其基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贯彻《城市规划法》的精神,深化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制定、依法实施、依法管理”的工作理念。《意见》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切实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综合调控,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意见》重点强调了以下几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从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设标准并非越高越好,发展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一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扩大和土地利用的需要,又要从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供给和环境支撑的可能出发,量力而行。

二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既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城市规划方案,又要从全国和区域整体出发,合理确定城市定位和发展规模。

三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又要从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合理确定城市长远发展目标和控制指标。

四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保证城市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又要高度重视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做到发展与保护并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意见》强调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大量消耗资源、排放污染转向大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扩大公众参与,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改进规划编制工作方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政府组织: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市长是城市规划工作第一责任人。城市人民政府要把城市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

专家领衔: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技术把关。对涉及城市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域与城乡统筹等重大专题的咨询和论证,应当聘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领衔担任专题负责人,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

部门合作: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公众参与:要完善城市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在规划修编的各个阶段,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科学决策:要培养规划人才,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有长远眼光,提高战略性、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

三、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来编制规划。*年12月31日,建设部令第146号了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年4月1日起施行。要根据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在总体规划编制中体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组织方式由单一政府部门组织编制转变为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原则组织;二是重点内容从突出增长速度向控制合理环境容量、确定科学建设标准转变,从侧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向对各类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空间管制转变;三是范围从城市规划区转向更加突出强调区域统筹和全市域城乡统筹转变;四是实现城市规划技术属性向公共政策属性转变。

其次,必须加强对城市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专项研究,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科学确定城市的近、远期发展目标、定位和规模。土地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意见》强调要积极开展对人口、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城市发展基本要素的专项政策研究工作,深入研究论证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要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变动等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性质和发展目标。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城市结构调整、功能完善、质量提高和环境改善上,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的疏解,避免人口规模过度集中。中小城市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发展质量,防止盲目攀比,体现个性和特点。小城镇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防止一哄而起。

第三,必须明确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要把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向社会公布。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变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专题报告,进行公示,经上级政府认定同意后才可以组织和调整方案,重新按规定程序审批。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设部于*年8月25日下发了《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142号),要求各地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结合,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明确近期建设规划制定的基本任务和原则,提出城市在近期内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明确城市在近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时序,提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确定对城市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目标等;要求各地抓紧制定工作,将制定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任务。

四、严格审批制度,切实保证规划成果质量

一是严格规划修编和调整的审查程序。组织调整或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经规划审查机关认定后方可开展;未经认定擅自组织调整和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要追究组织单位和编制单位的责任。

二是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审查把关。《意见》强调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的规定,组织专家提前介入,明确要求,严格把关。要重点加强对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重点内容的审查,同时对专题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科学性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议审查制度,健全规划审查协调机制,重点审查报送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规划编制、审批相关规定,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重大战略部署,规划内容是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一致。

五、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对违反法律法规随意调整规划,违反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严厉处罚。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建立健全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督察机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设部*年下发了《关于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上级政府向下一级政府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依据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经过批准的规划、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第7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城市规划;重要性

Abstract: city planning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city, management city construction programme of the foundation, also is the city government guidance control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means of. City is the result tha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at our city development along the road of health to advance quickly, this is a hotspot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also is the city government must earnestly study and answer the major subject.

Key words: city development; city planning;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从城市化的客观角度分析,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许多建筑遮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但如今却被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逐步代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处于苏北平原的宿迁市,发挥华东净水、净土、净空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宿迁”的发展战略,以“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为区域生态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烟波水世界,绿色梦家园”,城市环境特色十分突出。

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二、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定位趋同,城市间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16个中心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

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三、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生产力布局

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

这些园区以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为纽带,以创新型的政策为保证,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园区经济。合理布局专业园。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要着眼于园区经济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与建设。在专业园区布点上,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与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相协调;在园区企业布局上,要做到各具特色、适度集中、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第8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日渐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发展势头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建筑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是否合理与城市面貌、整体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近年来很多特立独行的建筑不断涌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城市规划设计能否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能否被重视是保障城市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1.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规模、人口、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措施,并应用到城市规划中。正确的规划方式与方向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彰显城市魅力与特色。为凸显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应该从全局与长远利益出发,将城市历史与发展方向考虑在内,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1.2建筑设计的概念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科学设计,从外观、实用性等着手,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求,配合城市规划来进行。另外,建筑设计还是时代的缩影,将建筑物的美学与时代进行交接。在突出时代风格、展示城市风采时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协调,实现与城市规划的对接。通常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风格与建筑结构,体现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功能的重视。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

设计目标上的差异。城市规划的设计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控性,氛围在整个城市之中,在规划之前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建筑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具体、特定的建筑物,不仅需要体现出建筑功能,还要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适应,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具备专业、完备的知识与技能;设计过程的差异。城市规划设计在进行中必须用具有战略性、发展性的眼光,根据城市每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优质的方案,保证城市阶段性、稳步发展。但是建筑设计的主要从自身出发进行考虑,不断优化自身因素;设计任务的不同。城市规划的设计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城市变化呈现出来,但是建筑设计的任务比较具体、明显,一般呈现在任务书中。

2.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联

城市规划论证需要建筑设计来提供理论依据。上文已经提到,城市规划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规划方案的可行与否需要建筑设计等作为验证依据。在对城市重点部位进行规划时,需要先探究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对规划是否合理进行验证。需要注意的是,该种验证方式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城市规划设计约束着建筑设计。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情况对城市规划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关部门会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建筑设计。例如,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都有严格的限制。在指定区域内,建筑设计需要严格遵循规定指标。这种约束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城市规划的难度,保证城市发展;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互相促进。建筑设计的主要对象建筑物离不开稳定的城市环境,在设计中要做到两者之间的互相协调。而建筑楼群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规划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建筑物的数量与规模影响着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绿化等。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

3.1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建筑设计的稳定与长远发展,需要在设计全过程中有效贯彻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避免与城市环境发生冲突,满足目前城市发展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建筑物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实用性,还能够表现城市景观,体现着城市形象。但是,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并没有对建筑物与城市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给予充分认识,仍然单纯将建筑设计的项目作为独立个体进行考虑。虽然能够将建筑项目本身的内容突出出来,但是很难将建筑物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作为发展方向。城市的规划方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对城市中是主要元素进行充分分析,例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以便为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方向指引。虽然建筑设计着眼于微观方面,但是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宏观进行结合,能够有效保证与周围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

3.2城市规划设计要学习建筑设计的优势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且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经验,建筑设计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应用空间、搭配功能、选择设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创新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建筑设计已经取得了全面进步。城市规划设计从宏观方面进行,针对不同城市的差异情况、历史积淀、文化特色,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3.3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

该制度是判断建筑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符合城市规划发展由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单位制定的重要制度。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将建筑设计内容、建筑物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等作为确定标准,并进行创新指导,将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原则,增加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专业性。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有力保证建筑设计的长远、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虽然建筑设计为了实现个性化发展,可能会逐渐脱离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趋势、整体环境,但是有效的标准评审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步伐一致。因此,针对该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建筑设计部门的重视。

3.4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协调、统一的发展是保证城市建设效率的前提。近年来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建筑物在城市中承载着生活、工作、贸易等功能,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制定建筑设计方案时,要将城市规划设计考虑在内,对其中的方向、政策等进行充分研究与考虑,确保建筑设计应用的理念与方式与城市规划方向基本一致。例如,某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将火车站作为中心构建综合商业区,此时针对火车站与其周围的建筑设计就要将时尚、休闲作为主流风格,保证与城市规划中打造商业区的规划相一致。城市规划设计通常参考原本存在的建筑群体,根据城市区域中的功能区分进行改善,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建筑设计要跟随城市规划设计的步伐,保证与城市景观的和谐,优化自身。

4结语

新时期的城市建筑发展较快,对整体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一方面又能够为其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如此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探析[J].工业,2016(4):00145.

[2]王如钢.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环境与生活,2014(12):10.

[3]余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5(24):17-18.

[4]王思,钱虎龙,钟鑫.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沈阳白塔公园改建[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146.

第9篇:城市规划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本文就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突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所谓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城市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等主要内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和创新工作。也可以定义为,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具体范围之内,通过对发展的不断完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以最小的经济、技术、资金、资源、劳动等内部消耗,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既满足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需要,同时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

城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城市都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生活、工作等主要的场所。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等。本文就是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出发,提出探讨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有限的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地资源科学设计,克服“城市化病”带来的各种矛盾。倡导再生原则、节能原则、公平原则等是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式和任务

1.当前城市化步入加速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前20年前,某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差距与国内拉大,但近几年来该市城市发展速度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城市建设发展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城市体系结构与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市区通往各区街道的公路较窄,规划不合理,空间过于分散,规模偏小,规划和建设良好的城市物质载体系统,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城市化赋予城市规划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环境与资源保护成为突出问题。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人口压力,区域与城市环境和资源正在面临严重的形势。我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区域和城镇环境与资源被破坏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很好的加以解决,通过规划有效实施来加以保护控制。要通过城市体系规划的确定和实施,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加强城市环境与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快速发展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强化城市历史建筑遗存保护。

3.WTO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WTO规则下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带给城市规划工作的冲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要求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向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性、公益性和长远利益方向转换和强化。也就是城市规划要加强对区域、各类空间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进行整体和长远的有效控制与合理分配。②要求城市规划管理规则向与WTO规则接轨方向转换。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与WTO规则要求不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管理规则需要改变,如全面推行城市经营性土地由市场招标供给等。③城乡规划调控的功能、目标和途径日益复杂。规划部门肩负的城市各类资源保护的职责日益繁重。 

四、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城市规划不合理,盲目追求大规模。 城市规模是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确定合适的规模对城市建设发展影响很大。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一定是建立在对城市性质明确定位,对城市经济发展状态有一个理性和科学的思路和对承载城市发展自然资源合理测算的基础上。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测算得出的,很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盲目追求省市建设大规模,思想上具有规模越大就越显示发展能力与决心的倾向。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城建规模导致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控制范围的确定、城市物质空间的布局、城市基础设置的安排以及自然资源统筹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为城市良性发展留下很多遗憾和弊端。所以说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更应从效益入手,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经济中心和城乡联系纽带的作用,从而使得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城市建设更加科学。 

2.城市空间布局杂乱,形态功能得不到成分发挥。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城市形态功能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城市形态的形成由很多要素决定的,如城市的性质、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等。城市形态的形成是一个很自然又很客观的结果。

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对城市形态的考虑有失偏颇,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小到一个单位的设计,设计人员总希望在形态上有所突破、有所寓意。盲目追求一种纯粹的图面效果去迎合一些社会追求,使城市状态的创造走入一种误区,城市空间布局杂乱。要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布局,除充分考虑城市的性质特征与规模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好城市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城市的气候特征,使城市的物质环境更好的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空间,这才是城市空间形态创造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城市建设走上一条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3.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基础,如果一个城市内部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物质循环系统等众多组成部分。创造一个有利于各种系统良性运转、互相促进,是城市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生态城市建设是当今很多城市管理者与规划人员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从目前很多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省市,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问题的做法。即便顾及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仅仅停留在水体与绿化系统的布置安排这种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难以真正的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和谐发展。 

五、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采用“单中心”规划模式,将会带来市中心人口密集,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密集程度大等弊端,因此建议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中心”的方案,即确定城市是由多个城区组成,相互之间具有独立地位,但是分工协作,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整体。

2.维护便捷的交通条件 

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相当于城市的脉搏,向城市输送动力和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交通道路的便捷和安全性是关系到城市真正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对于道路布局,应以市中心为中心呈整体放射状,环形或者井字型设计,便于交通的四通八道。其次,道路宽度应当因地制宜,和周围相关环境相配套,既要便捷交通,也要合理用地,盲目扩道也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最后,在交通指示路标、专用车道、限行标准等设置要明显合理,这样才能各行其道,便于城市交通出行。 

3.设置优良的公共设施 

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质量和安全,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中,优良的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舒适的公共场所,可以给居民美的享受,成为放松城市压力和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场所的亲民性应当放在第一位,贴近居民区,商务区,便于市民的休闲交流。其次是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为公共设施具有普遍性,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故而要更具安全性。以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置不好,遭遇大雨或者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出行不便,甚至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排水系统的设置要以城市以往降水量的最高数为标准,就高不就低。 

4.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在于它的当下而是它的历史底蕴。在我国有很多文明古城,沉淀了我们传统的美德和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城市的文化之美展现给每一位异乡客,而不是撕碎给大家看。这可能面临到新旧城区的冲突,这就要求在规划时注重两者的衔接,或者呼应或者对比,从而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六、结束语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才能更好的满足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要。优良的城市布局,健全的公共设施也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 科学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