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毗邻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湖南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后进,又是中国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三角的近邻,因此,贵州有着广阔的跨区域合作空间。
同时,随着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贵州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员、物资流通的瓶颈逐渐打破,贵州将迎接全面走出大山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特别是建设中的贵广快速铁路、贵昆快速铁路与昆曼国际公路相连接,必将构筑起泛珠三角与东盟地区的旅游大通道,形成世界级观光旅游线路。贵州的区位关系在新的交通格局中将得到极大改善。
面对先进地区寻求产业转移和资本新投向的浪潮,贵州将形成“洼地效应”,成为新的创业热土。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省内外文化需求迅速增长,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因此,未来十年,贵州在区域竞合中,必将会发挥强大的后发优势,贵州文化产业将迎来“爆发期”或“井喷期”。
发展文化产业
贵州资源丰厚
多彩的贵州,是文化多样性的珍贵宝库、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净土、人类神奇的东方家园。多民族地区与欠发达的社会历史背景,山地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使贵州保留了弥足珍贵的多样性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留下了数量丰富、形态多样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经典的标本,是现代人和艺术家寻梦的后现代生态家园。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品内容素材和创意元素,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宜人的海拔和气候、珍贵的地质遗址、繁多的生物种类,构成了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当今世界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成为文化旅游的对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环境,特别是为周边夏季高热城市避暑而随之产生的开发利用价值迅速提升,具有开发旅游、休闲、养生的天然条件。
因地处偏远,长期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州形成了地域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如史前文明、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红色文化,距今天最近的工业遗产――三线文化,和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这些形成了贵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贵州文化产业可资利用的优质资源。
这些珍贵的文化产业资源,构成独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正契合后工业社会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实现三个融合
实施分阶段发展
贵州处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的第三阶梯,与东部发达省市和中部一些省市相比,在GDP总量、人均GDP、恩格尔系数、服务业比重、二产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自身现状出发,贵州文化产业第一阶段必须选择以旅游为引擎,以多民族原生态文化为基础,以神秘奇异的自然生态奇景为依托,走以创新为根本,超越常规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要突出文化旅游这个中心,并坚持多业共荣、越界发展、跨省竞合的发展模式。各市州地则要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的错位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三个融合: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新业态融合协调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协调发展。
一、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明晰产业定位
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特色产业的差别竞争的情况下,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必须从重抓企业向重抓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转变,从单纯“植树”向有目的地“造林”转变,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明晰产业定位。首先,在产业的选择上要有前瞻性。特色产业的选择,既要立足地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更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建湖的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正是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看准了节能灯具、石油机械产业具有的深厚产业基础,大力进行扶持培育。其次,在产业的取舍上要有决断性。“十五”期间,我县的皮鞋、石油机械、节能灯具、花炮、化工、纺织等六个产业拥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然而,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皮鞋、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三大特色产业,坚决摒弃拼资源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舍弃没有优势、缺乏基础、市场不佳或是不适应国家产业政策需要的产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专项整治化工生产企业,先后关闭小化工企业43家,保留的克胜、永林等8家企业均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或规模骨干企业。再次。在产业的规划上要有科学性。产业发展既要一手抓当前,更要一手抓长远,更多地做打基础、利长远、蓄后劲的事,要注重用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在高起点上有序发展,着力形成速度和效益、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的格局。建湖地处内陆水网地区,地域面积狭窄,建设用地紧缺,环境容量较小。但是,产业优势相对突出,石油机械产业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正步入新的发展黄金期。节能灯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扬长避短,放大优势,特邀业内专家,先后高起点编制了《建湖县节能灯具灯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建湖县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有力地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创塑,确保特色产业的科学发展。
二、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创新的举措提升产业层次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以高效超常的方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十一五”末,我县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将打造成两个百亿产业。为此,我们将狠抓“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产业链的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配套能力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县两大特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开展产业招商,必须针对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约化优势,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力。石油机械产业要围绕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继续在前延后伸上下功夫,积极引进龙头型项目和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推动产品向大型成套装备方向发展,致力将建湖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石油机械制造之乡”。节能灯具产业要围绕“管材一明管一整灯”产业链的填平补齐,加快与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推进产品向终端发展,致力让“建湖照明照亮全球”。二是突出产业载体建设。紧扣园区产业定位,加快“一区三园”载体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围绕节能灯具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招商,主攻广东欧普、雷士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引进灯具、灯饰配套企业,全力打造节能灯具生产基地。县民营创业园,围绕机械加工特色做文章,加快“西进北扩”进程,全面启动高层厂房建设,目前已成为全省一流的机械加工集中区。高新产业园围绕机械、电子产业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上冈产业园加大机械、轻纺、物流企业的招引力度,形成工业与三产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是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采取“前厂后院”模式,与清华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作用,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高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积极实施产业品牌战略,制订国家、省、市级产业品牌发展规划,细排产业品牌发展梯队,着力培植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推动企业由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石油机械研究所作用,提升绿色照明学校办学层次,为特色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四是突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节能灯具、石油机械产业链上实施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对特色产业中的规模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实施个性化、契约式服务。加强资金扶持,高频率举办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专项银企对接会。实行土地要素倾斜,对石油机械和节能灯具产业的新上重大项目、高新项目实行优先供地或申请点供土地。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加大特色产业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加大特色产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赴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链高端企业学习考察,开拓眼界。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引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在行业领跑的同时,带动配套中小企业一起发展。
三、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务实的追求践行产业惠民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文雄.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凯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五结合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33 ― 0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层次低、效益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带动经济增长〔1〕,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说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民族地区经济振兴。郑长德教授等专家学者指出新时期民族地区应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度,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2〕,这说明民族地区经济振兴必须依靠转型发展战略,而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在人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功能就是为当地经济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能否根据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事关生存发展大计。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自二十一世纪初相继成立以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的困境,造成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院校定位趋同、人才需求与培养错位等原因(夏明忠,201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发展及地方经济人才需求等因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机制(赵新亮,2015)。关于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杨钋(2015)等学者通过对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立足地方经济,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雷德荣,2015)已经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识。其中龚晓(2015)等学者从就业岗位需求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邓志勇(2015)从具体专业角度分析了如何优化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王志丰(2014)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视角分析了地方经济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要求。而以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为背景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研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生存发展之际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一、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和投资依赖型为主〔3〕,形成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小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战略〔4〕。贵州省作为一个民族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近年来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先进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结构,这必然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所引进先进产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产业承接转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培养一批能经营管理先进产业的人才;二是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能将先进产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能对所引进先进产业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较快投入工作当中,进而将承接产业在民族地区经营的更有特色,进一步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并重
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资源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增长〔5〕,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揭示了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产业,走创新创业之路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省对先进产业的承接转移也要求民族地区能结合当地特色进行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将引进产业转化为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先进产业,这就必须具备一大批创新意识强,创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具体而言:一是民族地区广阔的欠开发市场需要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来开发,从而创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二是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具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将直接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型转换为创新驱动型。
(三)善管理与懂市场双向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民族地区通过承接先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水平落后的状况。但管理是第二生产力,主要指的是人才的管理能力,先进的产业没有善管理懂市场的管理者进行经营也创造不出良好的效益。所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善管理与懂市场的人才提供支撑。善管理一方面是指能够掌握所承接先进产业的生产运营流程,实现生产与现有资源的最佳匹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能结合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开展计划、控制、沟通、协调等基本管理职能,能将先进产业与当地民族文化实现融合发展,是管理艺术的创新。懂市场一方面是能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对先进产业的需求现状,能根据民族地区群众需求生产出适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是能结合民族地区消费能力现状进行市场开拓,实现先进产业在民族地区留的下、留的好的目标。
(四)通用型人才与特色产业人才全面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振兴要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6〕,而特色产业发展除了需要通用型人才以外,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众多,以贵州为例,烟草、茶叶、中药材、民族医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但有关烟草方面的学科专业,贵州省高校中仅贵州大学有烟草相关专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均未设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明显不足。其他特色产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问题。特色产业发展没有专业型人才提供支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特色产业的发展。
(五)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均衡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特色文化资源是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传现象〔7〕。因此要实现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离不开真正了解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本土型人才。本土型人才对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更为了解,更利于为转型发展出谋划策,但事实是本土人才外流比较严重,比如,到外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有一部分毕业后选择留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导致本土人才流失。同时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还需要留住外来人才,一方面是因为外来人才有着较为先进的发展理念,利于推动特色文化转化为经济成果,另一方面是外来人才有利于弥补本土型人才的不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二、凯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凯里学院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以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是该州唯一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地,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黔东南在面临经济发展转型之际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凯里学院作为该州唯一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身定位脱离民族地区人才需求
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凯里学院前身是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几十年来为该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教育类人才,但在升本之后自身的发展定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定位脱离自身实际。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立足地方经济,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凯里学院在发展定位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追求科研型、学科门类齐全、规模宏大等问题,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其他非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区别不大,同时也出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千校一面的局面。二是人才培养定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时缺乏对黔东南州人才需求状况的周密调查,导致黔东南州的一些特色产业发展出现人才断层,比如苗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酒文化等特色产业的学科专业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课程体系脱离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需求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凯里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传承黔东南苗族、侗族等33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才,从而为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软实力人才。目前凯里学院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课程体系雷同现象严重。该校本科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借鉴其他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甚至是照搬过来,导致课程体系出现雷同现象。二是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有关课程缺乏。以管理类专业为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当地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应该设置有关黔东南民族特色文化相关的课程,但实际只有贵州省情课程,该课程对黔东南民族文化介绍较少,缺乏系统详细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
(三)双创教育脱离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要求
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是民族地区经济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发展的关键。凯里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问题主要是,一是理论学习多实际操作少。创业教育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讲述创业有关的理论及案例。创新创业比赛一是举行次数较少,二是参与学生规模不大,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低。二是创业教育普及率低。创业课程主要是采用选修课方式进行,先有老师申请创业课程,然后由学生选择,且每个学期只有大约200个学生名额。三是创业教育没有融入课堂教育。黔东南州众多的特色产业急需开发,创业教育却较少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文化产业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导致创业教育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作用不大。
(四)科研服务脱离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对地方经济的方方面面开展科学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凯里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还需要深入黔东南州各行各业开展调查研究,但实际是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多是通过查找文献、到有关部门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具体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偏差,最终导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三、“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结合承接产业培养新技术人才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承接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凯里学院应主动对接当地承接产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先进产业在黔东南州的人才需求。具体来说:一是主动与政府机构等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了解该州所引进产业的类型、人才需求专业及规模;二是根据引进产业人才需求状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或是采用到先进产业企业当中跟班学习、实习等方式学习先进技术的理论及操作技术要点,提高学生对先进产业的工作能力;三是及时充实先进产业相关的师资力量,大力培养先进产业所需技术人才。
(二)结合民族特色产业培养专业型人才
特色产业是黔东南州经济转型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黔东南独特的中药材、饮食、旅游资源近年来呈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凯里学院应立足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专业型人才。一是明确黔东南有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类型,比如中药材等产业;二是打造特色产业专业群,比如设置中药材相关专业群;三是建立稳固的特色企业学生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特色产业的生产运作流程;四是优化订单培养模式,积极对接当地特色产业企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文化产业培养本土型人才
黔东南州独特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资源属于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黔东南在经济转型之际,发挥好独特的文化资源至关重要。凯里学院应结合特色文化大力培养本土型人才。一是积极申报基于当地特色文化的学科专业,比如针对独特的苗侗文化申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针对独特的民族服饰开设服装设计专业,让学生能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精髓;二是选择黔东南州本土学生定向培养,选择了解黔东南民族风情的学生结合工作单位开展定向培养;三是选择特色文化产业的代表人物到课堂讲课,让特色文化贯穿课堂,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
(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同样离不开创新,凯里学院作为黔东南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一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黔东南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需求;二是结合地方经济创新需求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创新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实践当中;三是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更多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五)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培养全能型人才
“上兵伐谋,规划先行”同样适用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凯里学院作为州内唯一本科院校,主要功能就是为黔东南州各个产业培养人才。一是积极了解黔东南州及各个县市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比如要深入了解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当中优先发展支持的产业有哪些,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二是结合黔东南未来发展规划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尤其是人才培养方向的规划,要做到人才培养规划与黔东南发展规划协同发展,培养更多全能型人才。
民族地区要想走出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怪圈,必须依靠发展转型战略,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而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一定要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转型的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 考 文 献〕
〔1〕李声明.论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4):178-180.
〔2〕郑长德.“十三五”时期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03-111.
〔3〕丁如曦.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缺陷与新时期战略转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93-99.
〔4〕孙泰岩.浅析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J〕.商,2015,(02):42.
〔5〕李向阳.民族地区资源型区域经济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169-172.
烟叶产业。2003年下同,全市落实种植面积38万亩,烟叶总量88.1万担。全区百分百实现集约化育苗,推广漂浮育苗34.8万亩,占总面积的84.68%,推广湿润育苗6.3万亩,占总面积的5.3%。推广稻草回田面积达到15.5万亩。完善了“提质控碱增香”工程,2003年上等烟叶比例达43%,厂办基地烟叶调拨量已达总收购量的40%。
笋竹产业。全市竹林面积达400万亩实现竹业总产值21.9亿元,比2002年增长30%。其中竹山产值9.5亿元,笋竹加工产值11.8亿元。全市笋竹加工企业总数达到726家,其中产值上千万元的21家。2002年以来平均每根标准竹降低税费1.83元,每吨鲜笋降低税费72元,同时,每根原竹价格比2002年提高1.3元,每公斤鲜笋价格提高0.15元,两项合计竹农可增收2.16亿元。
肉牛产业。全市肉牛年末存栏12.16万头、出栏2.3万头,分别比增7%、82.8%。种源繁育和冻精冷配站建设基本完成。项目区共建冷配站点38个,其中2003年新建26个,完成冷配黄牛1500头,宁化县生产能力达4立升/时的液氮生产线12月底投产。全市肉牛养殖场36家,其中百头以上27家,牧草种植面积6.01万亩,比增101%。
肉羊产业。肉羊年饲养量达31.2万只其中出栏14.6万只比2002年增长18.5%。种羊基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尤溪县建立戴云山羊保种繁育场,永安市引进澳州波尔山羊种羊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南江黄羊繁殖基地已在清流县温郊赤坑、尤溪县西城镇后洋村建设。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专业大户数量增加二成。
红豆杉产业。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已建成1%和50%含量的紫杉醇生产线各一条年产1%含量紫杉醇浸膏10000公斤,50%含量紫杉醇150公斤。2003年生产紫杉醇半成品101公斤,三尖杉宁碱11公斤,10-DABⅢ14公斤,实现产值4055万元,利税1400万元。明溪已建成现代化温室育苗大棚1万平方米,大田苗木基地200亩,成功育苗1000多万株,已建立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9600亩。
建莲产业。全市实际种植面积5.3万亩干莲总产量约2600吨,产值5200万元;加工方面建成鑫达、文鑫、莲蓉三家企业,加工增值超过0.8亿元。
冷水鱼产业。2003年因受高温干旱的影响,部分养殖点遭受损失,全市投苗养殖虹鳟鱼20万尾,产量34吨。在明溪县龙湖新建三明市水产名特优良种场,已完成一期工程,可培育虹鳟等冷水性鱼类夏花苗100多万尾。台商吴龙振在清流李家建立精养池2300平方米,是我市目前最大的虹鳟养殖场。
七个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抓重点特色产业共识已经形成。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市委、市政府提出抓好农业七个重点特色产业促进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决策很正确,认可度比较高。2003年5月,市委提出要按照“六个一”机制抓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目前领导力量加强,发展规划已制定“六个一”机制初步建立。
2、壮大龙头企业取得新突破。2003年龙头企业发展有了一些新的亮点。笋竹、莲业、红豆杉产业的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化也开始起步。沙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加工4.3万吨清水笋制品,95%直接销往日本,产值达1.69亿元。永安市2003年新投产永亨竹业公司年产竹地板坯24万平方米和永欣竹业公司年产竹地板24万平方米。建宁鑫达莲业有限公司新上10万吨“闽江源”绿色食品茶饮料项目,2003年完成投资3500万元,5000吨速冻生产线和5万吨饮料生产线竣工并投产;文鑫公司莲子米糊生产线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8000吨;莲蓉集团系列莲片产品年产量提高到1200吨。全市莲子系列加工产品近20个,其中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5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3个,“原产地产品”标志使用权一个。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2003年继续增资扩股,注册资金从3000万增至4224.7万,计划于明年6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明溪县目前全县已有驰鑫、顺捷、三丰等规模肉牛专业养殖场18家,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家。目前,正在与浙江等地的多家客商洽谈肉牛加工项目。
3、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为了促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部分县市、区出台了相关的发展扶持政策。如永安市大力改革竹政管理,允许以行政村、自然村或集中连片的竹山为单位,统一设计办理采伐证,采伐证有效期延至当年12月30日止,取消毛竹经营许可证;实行按笋竹加工企业终端产品计征林业规费,建立笋竹原料、半成品市内运输“绿色通道”,取消对市内运输笋竹原料、半成品的一切运输手续与检查。允许新办竹加工企业先上项目后办手续,对于竹胶板、竹地板半成品坯料加工点,不再办理加工许可证,鼓励竹农就地初加工。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与个人加以鼓励,2003年共设立9个奖项,86个名额,其中奖金最高8000元。清流县对2004年全县烟叶生产考核办法进行较大调整:烤烟特产税分成比率调整为县财政40%、乡镇50%;2004年各乡镇在2003年任务基础上增加的部分,将县财政分成的50%部分全部返还乡镇;完成任务的村主干由县里直接奖励3元/担。明溪、清流等县出台了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采用对建畜位、黄牛改良、草种引进及防疫等环节分别给予补贴,调动农户饲养肉牛的积极性。
4、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各级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发挥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烟草部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致力于提高烟叶种植水平和烘烤质量。永安市每年筹资200万元设立竹业开发专项基金,用于竹林丰产培育和新产品研发,2003年还派出6名副科级干部到全国重点竹业产区和科研院校学习培训,并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开展竹业课题攻关,在全省建成第一个竹子现代科技园区。明溪红豆杉公司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紧密协作,专门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去年承担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和福建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各1项,《一种从种植红豆杉叶枝中制备紫杉醇的方法》获国家专利,《南方红豆杉短周期速生丰产培育技术研究》成果经省科技厅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自行研发的三尖杉宁碱、10-DABⅢ等、巴卡丁Ⅲ高新技术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建宁莲科所经过多年努力成功选育“建选17”新品种,该成果已通过省级新品种认定评审,亩产比现有当家品种提高30%。市畜牧水产局举办了畜牧水产中级研修班,明溪、清流、宁化、建宁、尤溪等县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到县举办肉牛、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养殖企业和农户养牛、养羊的科技水平。
5、特色产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明溪红豆杉公司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管理模式。由公司租赁农户土地,倒包给农户种植红豆杉,所有生产经营投入由公司负责,农民则成为产业工人,同时以订单协议、保价收购的形式发动农民种植红豆杉。永安市竹胶板、竹地板生产企业,委托竹农发展家庭竹编半成品加工,带动了竹农科学育竹的积极性,形成了一些以生产竹编半成品为主要副业的专业村。宁化县政府和烟草公司分别按每亩3元和6元标准出资为烟叶种植投保,永安、大田、尤溪和泰宁都从特产税提取3-5%作为烟叶灾害风险基金。清流县广益肉牛养殖场与农户签订肉牛代养协议,采用代垫一半养牛资金、并作技术指导、育肥卖出后销售利润二八分成农户占八成,养殖大户占二成的办法,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今年计划发展代养户100户。
二、制约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一是区域联动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很重要的是产业合理布局,区域联动发展。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地方对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有的特色产业区域内部分县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市制定的规划、目标衔接不够紧密,有的不愿当配角,不利于全市统一打品牌、拓市场、扩规模。
二是筹资困难的呼吁比较强烈。肉牛、肉羊、冷水性鱼饲养成本高,流动资金需求量大,这三个特色产业急需建设加工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竹山道路、引水喷灌投入多,笋竹、建莲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资金需求量大,山区加工企业自身积累普遍不足,农户经济基础脆弱。目前金融部门尚未开展农产品抵押贷款,业主、农户普遍反映贷款很困难,而且数额十分有限,满足不了企业、农户生产经营的需求。
三是加工瓶颈制约比较突出。肉牛、肉羊、冷水性鱼加工环节至今仍是空白,加工能否取得突破已成为这些产业上规模、创特色、见效益的关键;除烟叶外,笋竹、建莲、红豆杉产业虽然有一批龙头企业,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特色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科技支撑力不强的问题。笋竹产业新产品研发力量薄弱,有的只生产半成品,加工增值文章还没有做足;平衡施肥、引水喷灌等新技术推广难度大,连片丰产竹林所占比重偏低。肉牛良种繁育难度大,黄牛冷配站点偏少,品种改良工作量大。肉羊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优质种羊保种、引种和试验、推广经费短缺。冷水性鱼饲养成活率不够高,小瓜虫病频繁发生,疫病防治难度大。基层畜牧水产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特色产业人才队伍普遍缺乏。建莲莲种退化现象较为突出,产量和品质正在下降,新品种选育跟不上,莲子的去膜、通心靠手工操作,影响产业规模的扩大;莲业科技人员缺乏,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肉牛、肉羊、冷水性鱼、莲子繁育基地、竹山道路、山地水利、原料基地以及疫病检测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欠帐太多。
三、对下一步加快发展七个重点特色产业的意见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基层和业主希望市委、市政府在去年明确挂钩领导、责任部门基础上,对主抓重点特色产业的领导力量、工作班子进行必要的充实、加强,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特色产业的组织、协调、引导、管理、服务、扶持力度。建议市、县两级成立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重点特色产业工作小组和专家组,真正做到每个重点特色产业有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位处级领导主抓,一个责任单位联系,一个工作班子在干,一位首席专家指导。建立目标考评责任制,市、县两级政府要制定激励特色产业发展奖惩办法,每年对特色产业种苗繁育改良情况、基地建设情况、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村合作流通组织、农民经纪人发展情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原产地认证申报情况、包装进超市销售、连锁配送经营情况以及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等情况,进行量化考评,财政安排一定资金,进行表彰奖励。今年着重对肉牛加工项目落地,肉牛、肉羊、建莲种苗繁育改良,竹山道路、引水喷灌等项目实行重奖。
2、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市各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七个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作出准确的定位,并加以分类指导,各有侧重,分工协作,区域联动,实现特色产业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烟叶产业必须加大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力度,正确处理种烟与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辩证关系,大力发展大户规模种植,不断巩固扩大厂办基地规模,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重点产烟地区,进一步发挥烟叶生产强市富民的特色产业作用。笋竹产业重点要根据竹林资源分布和交通网络格局,坚持“一个中心以沙县为主的竹凉席生产中心、两个基地永安、沙县竹质板材和笋制品两个生产基地、三个发展点尤溪、将乐、泰宁三个区域发展点”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竹林资源,积极整合笋竹加工企业,拉长竹业产业链,壮大竹业经济块头和比重,使之真正成为继烟叶之后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又一大特色产业。肉牛、肉羊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有关县要按照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各有侧重,扎实抓好肉牛良种繁育和肉牛肥育,同时要研究制定加工企业利益分成的合理协调机制,调动项目区内各县发展肉牛繁育、养殖、加工的积极性。永安重点抓好波尔山羊繁殖基地建设,尤溪重点抓好戴云山羊保种场和南江黄羊原种场建设,清流重点抓好南江黄羊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区内各县市要增强合作意识,各有侧重,均衡发展,齐头并进。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强化龙头企业在农业引资中的主体作用,筛选一批真正吸引客商的特色产业招商项目,全方位向外推介,力争今年特色产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有一个大的突破,以招商引资增加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二是借鉴组建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办法,积极探索开展组建农村担保机构试点工作,力求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特色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四是在上报争取中央、省财政性项目资金时,对特色产业项目予以优先,对重点县市予以倾斜。同时,市特色产业各个工作小组年初就要排出争取中央、省财政性补助资金项目工作计划,组织专门力量跑部、跑省,并认真指导相关项目县市、业主做好申报工作。五是市、县两级财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重点用于扶持种苗繁育改良、品牌申报、宣传和畜产品检测、疫病防治以及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4、突破加工,壮大龙头。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促成加工项目落地,是肉牛、肉羊、冷水性鱼三个畜牧水产特色产业能否真正确立并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今年必须把突破肉牛、肉羊、冷水性鱼加工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集中力量扶持畜产品、水产品加工企业,切实解决目前我市养殖产品主要以鲜活产品面市、市场竞争力不强及卖难等突出问题,早日发挥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品加工增值的作用。同时,要鼓励笋竹、红豆杉、建莲产业现有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合资、上市等形式快速扩张,壮大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把龙头企业真正建成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要引导笋竹、建莲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大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农产品包装、储藏技术、运销的研究与运用,实现优势产品从品种到产品的全程开发。要做好各类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对接与联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适当返还利润、捆绑保险等多种形式,与基地农户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真正做到确立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特色,建立一个基地,壮大一批龙头,形成一个区域,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
一、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抓好核桃苗木、天麻、半夏、生猪等优势产业,肉牛,蚕桑,园区中药材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我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确立了核桃、生猪、肉牛、中药材、蚕桑、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建立特色基地,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镇、特色村。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重点的核桃产业,以金山观村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生猪、肉牛为重点的大柏垭村、以粮油为重点的多宝村、化琳村;以中药材为重点的回龙村、以肉牛、天麻为重点的明清村、以蚕桑为重点的金鼎。“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凸现特色。
二是培育壮大规模企业、种植大户,以规模生产、种植、养殖、政策扶持为依托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目前,我镇的核桃苗木种植规模达到600余亩,辐射带动150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养猪大户4户,肥猪年出栏2000余头。肉牛养殖大户2个。
三是搞好人才培训,培养“一村一品”带头人我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多种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一村一品”带头人。组织村干部、企业家、种养能人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已培训1000人次,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能力。
二、发展“一村一品”的下步打算
我们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途径,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努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格局向前发展。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抓好优势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紧紧围绕“壮大核桃、天麻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特色基地,培育典型农户,进一步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镇、特色村。
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布局和方向
延寿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置身国家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建设、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利好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局,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科学分析延寿发展的现实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实施新战略、打造新优势、推动新发展、建设新延寿”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兴产富县、兴园强工、兴水拓城、兴业惠民”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民生事业强县、打造特色产业名城”的发展目标,进一步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我县特别是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始终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产业兴县、产业富县、产业强县的步伐。《哈市各区县(市)重点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出台后,我县立足全市“8315”工程中“重点发展禽类屠宰加工业、培育发展粮食深加工业、打造亚麻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重点加快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亚麻纺织、医药制造、养生旅游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亚麻纺织、养生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名城”,全面发展稻米、大豆、粗粮、肉鸡、果菜、食用菌,以及纺织、医药、建材、装备制造、旅游等11个产业链条。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县把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政策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基础较好等各种优势集中整合到产业发展上,抓住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围绕优势产业,健全完善产业链条,2013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18个,完成投资3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较上年增加6.4亿元。实施“三大特色产业”项目35个,完成投资4.69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5.6%。一是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食品加工规上企业实现增加值4.27亿元,占GDP的7.5%,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发展到62万亩,增长12.7%,“三品”认证企业25户,认证产品98个。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10公里、8万亩,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1万亩,特色果蔬基地发展到2万亩,栽培食用菌1000万袋。建成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80个,肉鸡饲养能力达到3000万只。二是亚麻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制定《亚麻产业发展八年(2013―2020年)规划》,实施继嘉、兴安等龙头企业技改升级,全县纺纱规模和亚麻纱、亚麻布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75万锭、4500吨、700万码,规模以上麻纺企业实现产值3亿元。我县被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授予“振兴亚麻产业特殊贡献奖”。三是旅游产业基础进一步。围绕打造养生旅游名城目标,投资8000万元,实施长寿山景区开发项目,完成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2年,长寿山景区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蚂蜒河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长寿山庄和欣悦山庄获批国家“AA”景区,长寿村获批市级特色旅游村,也为发展壮大县域旅游产业,融入省、市特色旅游线路赢得了新机遇。
一、主要做法
所谓银企对接“2+2+2”模式,即把盐城市委、市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要求与银企对接推进的重点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化解新兴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矛盾,着力在“两个转变、两个重点、两个机制”上下功夫,调集各方金融资源支持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一)加快两个转变
即从支持企业向支持产业转变,由缓解急需向战略合作转变,努力实现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配合的目标。
1、分产业推进银企对接,努力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工作导向在对接推进过程中得到体现
在与盐城市人行联合开展的金融机构上门服务家家到活动中,经信委重点做好产业以及产业园区推介文章,并引导各地以特色产业或产业链为线索组织好对接活动。在市经信委和市人行的共同倡导下,大部分县(市、区)直接将对接活动的现场放到了产业园区,使金融机构与各地特色产业进行“零距离”对接。
2、大力度推进产业授信,努力使更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获得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市经信委与市中行成功举行环保产业授信签约仪式。2010年,市经信委着力探索在造船、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与金融机构全面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力争在一段时间内使全市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特色产业全部与金融机构签订产业授信。
(二)突出两个重点
即突出新兴特色产业中的关键节点项目予以支持,突出新兴特色产业中的重点初创企业予以支持,共同破解企业和产业融资难题。
1、针对关键节点项目的融资需求,开展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2010年,盐城经信委在新能源汽车、环保机械、风电装备、新型建材、造船等产业上,为科行、中大集团、磊达、中玻、宏铭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协调服务。经信委重点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围绕担保、抵押、土地性质转换、融资规模、缩短审批流程等环节开展协调,与金融机构、企业共同探讨各方满意的融资解决方案。
2、针对重点初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开展“招商引资融易贷”活动
2010年,盐城市经信委联合民生银行盐城分行(筹),开展“招商引资融易贷”政银合作推介活动,对优质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推介,民生银行对这些项目超前介入、预先授信、专门通道、准入方便,力争从源头上帮助招商引资项目解决放贷门槛高、审批流程长、额度规模小等问题,帮助企业实现项目全流程融资计划安排以及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完善两个机制
即进一步完善资金需求信息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跟踪反馈制度,在提高金融支持促进产业发展的成效上下功夫。
1、不断丰富充实项目信息库内容
加大了企业运行状况(开票销售、纳税等)、项目备案情况、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技改项目、国家产业政策走向等与企业融资相关信息的收集力度,并加强对各种信息的分类、整理和深加工,在资金需求等基础性信息的同时,努力为银行提供其它的特色化、相关化信息,从而更好地为银行信贷活动服好务、导好向。
2、精心组织各种银企对接交流活动
与市金融办、市人行等部门联合举办了银企对接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年”启动仪式暨大市区银企对接活动、金融机构上门服务家家到活动等,与韩亚银行、韩国产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东亚银行、恒丰银行等市外银行开展一系列的银企对接交流活动。
3、建立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协调机制
及时通报全市产业发展情况、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新出台的新兴产业政策、特色产业政策以及鼓励企业技改的政策等,为银行研判经济形势、确定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加快信贷投放提供帮助。
4、加强对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组织市国土、环保、安检、统计、人行等部门对全市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逐县逐企过堂,加强对面上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更好地指导开展银企对接工作。撰写了《信贷形势的新变化及应对建议》等文章,提醒各方关注宏观信贷环境和调控政策发生的新变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5、联合各种力量推动贷款意向的落实
联合市人行等部门重点对市区银企对接情况和签约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帮助银企解决贷款落实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已签约资金落到实处。努力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帮助银企合作的重点企业争取财政贴息等政策,巩固和扩大了银企合作的活动成果。
二、初步成效
(一)体现了“四有三聚”的工作导向,有助于推动资金要素向新兴特色产业集聚
2010年,盐城市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银行支持新兴特色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全市重点培植的24个新特产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技改投资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金融机构工业新增贷款80%流向新特产业。
(二)深化了政府部门与银行、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增添政银企合作的动力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共组织银企洽谈活动135场,已有342个项目与银行达成合同性或意向贷款协议,贷款额超过150亿元,其中合同性贷款53.9亿元,意向性贷款96.2亿元,各项指标均比2009年同期有所增长。
(三)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助于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一些新兴特色产业的关键节点项目和新初创项目得到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上门服务家家到活动参加对接的企业达388个、项目达147个,截止2010年11月末,这批企业和项目的贷款余额达77.3亿元,比上年净增20.5亿元。
(四)加强了与金融机构的创新合作,有助于一些融资难点问题的探索解决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PEST分析;海南
海南省地处我国南端,陆地面积3.54万km2,海域面积却达到约200万km2,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热带气候资源与自然资源,还具有岛屿、山地、河流、热带雨林、温泉等特色鲜明、相互融合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海南省政府也提出要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环境、最大的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等资源优势,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采用“体育旅游化”“融体于旅”等“体育+”模式发展路径,促进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究竟如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和PES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宏观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社会环境、宏观技术环境等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的融合发展,完善体育特色小镇的理论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一、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概述
自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从此,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式成为城镇化建设浪潮中的焦点,“特色小镇”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小镇。2017年8月,海口市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和三亚市潜水及水上运动特色小镇等96个体育特色小镇项目被列为第一批体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正式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序幕。201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指出,2020年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中确定建设海口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儋州海花岛海上运动休闲小镇、澄迈智力运动产业小镇、琼中山地民俗运动旅游小镇、万宁冲浪小镇、万泉河水上运动风情小镇、和乐龙舟渔家小镇、琼中足球小镇等[1]。可见,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是一种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
二、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法就是指从外部宏观环境中的政治(Politics)环境、经济(Economy)环境、社会(Society)环境、技术(Technology)环境等方面,对研究对象的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一种方法[2]。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采用PES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影响,从而对促进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宏观政治环境
宏观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相关产业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自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筹备创建体育特色小镇,海南省等也启动实施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培育工程(见表1)。2020年《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确定建设海口观澜湖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儋州海花岛海上运动休闲小镇、澄迈智力运动产业小镇、琼中山地民俗运动旅游小镇、万宁冲浪小镇、万泉河水上运动风情小镇、和乐龙舟渔家小镇、琼中足球小镇等。海南一直处于全国关注的焦点,并再一次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2015年海南省政府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指明了方向。2017年9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休闲运动小镇建设。由此可见,海南省政府对省内体育特色小镇的定位、创建、标准、申报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与建设标准,也从土地、资金、产业、人才、设施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措施,助力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
(二)宏观经济环境
本文主要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从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来看,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海南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9元,广东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14;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海南省生产总值5308.94亿元;从市场需求来看,2019年海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约为831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7.80亿元。体育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71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605亿元,增长率达到15.01%。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多,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渐升级,“体育+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而成的体育特色小镇也越来越得到认同,因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不管从总量来看还是从人均来看,海南省经济总体规模都有大幅提升空间,这也就是制约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一个因素。2017年6月,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布《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基金设立方案》,设立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200亿元,为培育特色产业小镇,搭建了统筹规划平台,吸引了多方社会资源参与建设运营,发挥了投贷联动作用。2019年海南省财政厅安排乡村振兴及百镇千村建设相关资金11.3亿元,用于332个美丽乡村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海南省政府对体育特色小镇不仅做了宏观的方向指导,还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这对海南省省内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和资金运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宏观社会环境
本文主要从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年龄结构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外部宏观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从人口规模来看,通过查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海南省常住人口约1008.12万人,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省外落户海南的人口激增,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从游客构成来看,海南省接待国内游客8167.61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43.59万人次。从国际旅游岛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政策的实施,海南省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增强,旅游产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等经济指标多年来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状态,必然为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建设增添动力,提供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运动项目是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项目的丰富度和差异度决定了前来旅游的游客逗留的天数,也决定了游客在当地的消费水平。目前体育特色小镇开发、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构建完善。
(四)宏观技术环境
本文主要从相关产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外部宏观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从新技术来看,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为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更新的信息数据,对游客的服务也更加便捷,能够帮助相关决策部门和相关企业及时快速应对,避免目标定位不准确、规划失误,避免现有资源浪费[3]。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物联网的成效逐步提高,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存贮、整理和识别,有利于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链的铺设和发展,能够促进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的融合发展。
三、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策略
(一)立足自身优势,借鉴成功经验
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要把握国家给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机会,充分利用海南省独特的滨海、岛屿、山地、河流、热带雨林、温泉等热带气候资源与自然资源,加强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的融合发展。要借鉴前人、其他地区或者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挖掘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民俗文化,融合现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加强对小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丰富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旅游形式。要建立起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为一体的体育特色小镇,明确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4]。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要积极颁布与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相适应的扶持政策,积极寻找与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出台可促进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税费优惠、投资、融资等相关政策。要不断完善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政策体系,为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排除一系列制度。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体育特色小镇不仅建设周期长,而且回报周期也长。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时间内资金回流速度慢,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5]。后期扩大建设又会涉及土地规划和利用问题,体育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交通设施、招商引资的条件、体育元素等也都是影响小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海南省的财政收入较薄弱,政府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难度较大,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借助金融机构资金和保障政府资金支持打通多方融资渠道。因此,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背景下海南省体育特色小镇需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完善相关产业链,缩短资金回流周期,增强体育特色小镇的自我造血功能,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的通知[EB/OL].(2020-04-02)[2021-09-01].
[2]刘花香,贾志强.中国冰雪体育小镇建设PEST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8):103-108.
[3]陈丹丹,王玉瑾.新时代运动休闲小镇发展要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57-59.
[4]李柳.京津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