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信息化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1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全市地方税收工作总体思路是着眼于“加快”和“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未来五年。围绕“一条主线”深化“两基建设”发挥“三项职能”争创“四个一流”推进“五大工程”实现“六个目标”使各项工作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地税系统走在前列,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一条主线即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总书记对新阶段发展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着力改进两基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两基建设即继续加强基层建设和管理基础建设。使管理基础更扎实,基层建设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积极探索出一条地方税收工作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三项职能即充分发挥好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圈两翼”建设。

内强素质,四个一流即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外塑形象,努力争创队伍素质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社会形象一流。

五大工程即着力推进法治规范工程、管理精细工程、服务优化工程、信息提速工程及素质提升工程。

六个目标即:

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2年期间,确保税费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总额达到2,税费收入目标。税收收入与经济保持协调发展。700亿元,力争突破3,000亿元。确保2012年税费收入总额达到725亿元,力争突破800亿元。

建立起以税制要素为核心的税源管理、制度管理、政策管理和绩效评价管理为主体内容的规范的地方税收管理体系,税收征管目标。2012年。实现执法规范、征收到位、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力争到年税费征收成本降至2%以下。

逐步建成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快速灵活、内容丰富的征管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信息化覆盖、服务、支撑和主导地税各项工作。年实现数据大集中和地税3.0征管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十一五”末全市80%企业纳税人通过网络进行纳税申报,力争成为全国地税系统税收信息技术和科技含量最高的单位之一。

第2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序论

近年来,随着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农远工程、教师网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网络;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初具规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资源库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招生录取、就业认证、学籍管理等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都有了较大发展。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是我国近年来首次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一)相关概念

1、教育信息化

虽然这个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它的定义确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众多定义中,主要有以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2]。

2、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定义区别

首先,从概念界定上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3]。

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很广,有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硬件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理论、方法的建设。信息化教育是以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电子科学及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是研究应用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教育的方法、过程和规律,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的实践过程。它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化教育等。其特点是教育观念现代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过程信息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

2、功能与语义区别

从功能和语义上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两个现象、两类活动、两种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和国家信息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为人类活动,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化,是向着某种标准行进的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上;信息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因此,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区别于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意指一种信息运用的领域范围特指教育领域,即在教育领域(包括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信息技术队伍培训领域)内全面深刻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而作为人类文化,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涵义,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极强的时代烙印,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4]。

同时,两种语境中信息化的含义不同,教育信息化中隐含着一种技术和教育标准,这种技术标准是指对教育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和评价中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水平程度,这些大都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度;相应的教育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非线性、共享性和易获得性等和教育观念上的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情感化、最优化与综合性、深入性、开放性、人文性以及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程度,这些则不容易被量化评估,因此常被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忽略。

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

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用一句话串接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这两个词就是: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承。信息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程度,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由于市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网站、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和研究获取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全市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

1、总体概况

到2003年10月份全市有学校488所。高中13所,职专6所,中学69所,小学388所,其它教师进修学校等12所,全市中小学教学班4832个,有学生190060人,教师13811人,专职计算机教师408人,有计算机教室358个,拥有计算机13405台,上网计算机有3239台,具有校园网的学校19所,教育信息化资源合计7057.8G,电子阅览室12个,网站和培训中心各8个。全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按不完全统计达到4696.53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82万,乡镇政府投入267.84万,各级各类学校自筹资金2846.69万元.全市334所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为68.4%[5]。

2、计算机教室建设情况

2000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市区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市直高中、职专等学校是自筹资金或从银行贷款建设12个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了高中和职专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县(市)区中小学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部分村里或乡镇投入、还有部分的与电脑公司或个人集资等形式,建设了计算机教室,采用向学生收取上机费用偿还等方法,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是在政府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举万民之力,打造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提早开设信息技术课,这种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奠定了我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情况。

3、信息化工程和校园网建设情况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全市城乡中小学开课率为68.4%。全市城乡中学已经全部开课基本上每周一课时,城区的小学已经全部开课我市农村小学350所现有197所小学开课,开课率达到56.3%,还有153所没有开课。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

全市有488所学校,据调查统计能用计算机上网的学校有111所,占全市学校的22.7%,上网的计算机3239台。按照省里要求实现校校通工程,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加快计算机上网工程建设。全省上网的学校占全省学校的10.7%。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政策要求,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上没有投入,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辽阳市各地区差距大,这与领导不重视、不投入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不投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地区落后。

3、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档次低、不规范、不统一

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自行建造计算机教室,使用一些低档次甚至淘汰的计算机产品充当。有一些计算机没有硬盘、无法满足现行教材要求,造成计算机教室无法使用。

4、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素质偏低

专职计算机教师,由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较少,一些从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全市408名教师通过校校通工程网络培训的只有92人,能达到网络建设管理要求,其余多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不能开课。有的学校领导由于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懂如何去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因此,由于领导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也是制约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重建设轻使用

重硬件轻软件我市的一些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校园网、备课间、多媒体教室建设起来,但忽略了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有资金只管硬件投入不管软件建设,造成网络不能使用,有备课间不让教师应用,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只放在少数人的办公室里,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应用。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只能作展示品或用来迎接检查、充当门面,应用率极低。这是学校不懂教育信息化,不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果[6]。

6、教育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

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资源不能应用在教学上,对学校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的很少或不投入,总体上对教育教学资源不重视。有的学校虽有一些资源素材,但缺乏网络支持,不能应用到教学中,有的只在上公开课时能应用一点。总体上各级政府在教育资源上投入是非常少的。因此,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加强计算机教室建设,努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我市现有计算机教室358个,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小学中心校基本上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351所,开课197所,还有153所学校没有开课,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未开课的学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并加强配备师资力量,满足开课的需要。

(二)加快校校通工程建设

首先,加强教育信息网的建设,要求在现有教育信息网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区各类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依托现有因特网建成覆盖市县校的传输网络,建立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和三级用户接入工程。实现全市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第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要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要覆盖市、县、校三级教育机构的大型教育网络平台。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要以教育信息网为基础,建成一个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并进入千家万户,能为所有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相对独立的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立交互式网上教学平台,形成教育资源群,并逐步构成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要建立以电信宽带为主要联接方式的上网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以市区中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中心校以及农村小学逐步的实现校校通工程。加强校校通工程软件管理平台建设,要按期实现全市校校通工程。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快市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市没有共享资源,要认真规划建立市级的资源库,成为全市的公有资源,实现全市的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特别加强市资源中心建设迫在眉睫,教育资源中心是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市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我市中小学校必修课并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软件,我市要分学科、分年级、分地区、分学校进行组织开发。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市公共资源部分。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公享,在教育资源建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全市资源中心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各级学校配备足够的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保证全市所有中小学都有一名合格的教师满足开课要求,现在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有408名,实际需要648名,全市还要补充信息技术教师240名。这些教师主要要通过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还有在职教师经过培训合格转学科录用。另外,除授课教师以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应具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每一所学校至少要有了3-8名经过培训的信息化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今后3年内要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市要建立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考试合格特征上岗制度[7]。

(五)加强投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计算机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物质保证。建立起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机制。一是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配置经费;二是要不断拓宽学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要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四是要认真落实《关于取消信息技术课上机费的通知》每年市县区政府要设立信息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提高各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现实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和失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要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七)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各级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八)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系统

要建立市县区督导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体系,实施督导。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评估标准之中,以评促建。全市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校的评比工作,对为全市树立榜样的学校要树立典型积累经验。要宣传推广一批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地区和学校,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要积极落实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我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建设标准,落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行教育软件准入制度,以规范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培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教育信息化未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8]: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

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

扩散为主要形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9]。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入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⑴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⑵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⑶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10]。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

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⑴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⑵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11]。

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12]。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

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13]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当代科技水平发展的推动下,会一步一步向着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它不但会有外国先进技术的支持,也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这是一种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前端学术,创新始终是这一门技术的前进内核。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沟通和互动。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5.

[4]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10.

[5]李姗枝.简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131-133.

[6]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9-13.

[7]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6-10.

[8]李姗枝,易理清.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性讨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7):27-28.

[9]李云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1):5-10.

[10]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5.

[1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第3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一、加强货运管理,培育新时期的货运物流市场体系

加快建立区域内货运交易市场网络,为货主和车主提供公平、公正的货运交易场所,引导货运经营业户成立联合组织,进行跨地区联合,提高货物运输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货运企业向物流业转变,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倡导合同运输,加强货物运算的使用与管理,搞好货源公开、车辆调度、运费结算等一系列服务,促进货运物流市场发展。

二、突破传统管理方式,建立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物流信息网络

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信息网络体系,进行微机联网,,实现统一的区域性货运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构建起区域覆盖面较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比照电子商务的网络运行模式,开展网上信息服务,让所有用户输入的数据都直接进入数据库,以便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整理,永久储存所有数据,对今后来的管理决策提供大量的基本数据,让用户在这一平台上互动式地经营,实现区域部门之间信息互换、资源共享,并形成规模效应。通过组织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达成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活动的一致和协调,提供给客户最优的服务,并使供应链上的所有合作者获得更多的利润,能有效压缩库存,降低成本,使信息充分共享,有效传播,确保运输环节的紧密衔接,节约大量仓储、配送费用。

三、加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物流品牌效应

加强货运交易市场的建设,把货运交易市场建设成货物集散场地,配套和服务性设施齐全,成为集吃、住、玩、运费结算、空车配货、车辆停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设施。大力改善车型结构,调整运力,提高运输效率,走规模经营之路。积极吸引社会松散的个体经营业户到货运信息物流部挂靠经营,联合本地区货运企业,走集团化共同发展之路,创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份额。

第4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型化城镇;农业资源;城镇建设;农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仍然是城镇向城市过渡的主要方式。因此,要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水平,提高新型城镇的建设能力,必须将城镇建设作为当前建设的重点,依托于城镇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建立新型化的城镇形态,从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与城市相比,城镇在现代化建设层面相对落后,但是,城镇有广阔的发展资源和巨大的潜力,这些对于创建新型化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根据当前农业、农民、城镇的基本状况,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谈论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为社会整体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思路。

一、加快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

现阶段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可以看到的是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是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尽管小城镇在综合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水平上不能和大中城市比较,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现阶段我国因资本积累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的局面,使我国的小城镇不能不转移富裕的劳动力,而唯一实践途径就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1.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

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为1%,到末期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0%—42%。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在1985 年为20%,小城镇占到这个总比率的12.71%,而十五年后的2000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一年平均提高0.83%,而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每年平均提升0.46%,在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从上述所列数据反映,我国的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提高最终是依靠小城镇的发展。

2.小城镇的发展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人口众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低,还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发展农业本身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于进城务工,但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够完全接纳“农民工”,这是由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模式所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农民虽然打工但不挣钱,虽然增产但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落后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 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为70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86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3倍,由此看出城乡差距进呈现逐渐拉大的局面。 所以,如何用好小城镇这个市场如何组织和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业发展走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最初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转型而兴起的一些手工作坊。至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资产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是我国政府各种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国的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推动乡镇工业化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必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技术相对落后、员工素质不高,优秀人才匮乏等等的问题。

二、新型化城镇建设发展创新思路

农业、城镇、农民是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保证新型化城镇适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保证新型化的概念符合基本元素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将针对新型化“三农”建设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完善的新型化城镇发展结构。

2.1 新型化城镇规划建设的基础

与城镇本体相比,农业和农民是城镇存在的基本概念,也是推动新型化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保证新型化城镇规划建设的成果,必须要首先对农业产业经济以及农民素质等层面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建设,为整体新型化城镇建设打下基础。

农业是农民生存的根本,也是我国工业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原始动力,要提高当前城镇建设的水平,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是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在新型化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托城镇资源,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是发展的根本方向。

农民是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建立新型化城镇,必须要将切实提高农民的现代化应用能力。实际中,要突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举办诸如中药种植、果树栽培、农业经纪人等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技能、科技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素质。

2.2 新型化城镇的规划及发展的主要模式

城镇建设是新型化城镇规划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际中,要从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出发,突出城镇建设的成果,重点关注城镇建设的过程,加快新型化城镇建设的步伐。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新型化城镇转变为“一个中心,五条主线,多个社区”的发展模式。

(1)一个中心:区域中心村的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布局体系,按照“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中心村向中心镇集中、中心镇向中心城市集中”的思路,结合“迁移高山村、撤并行政村、做大中心村、建设示范村”的导向,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促进村级资源整合,形成一批带动力较强、配套较好、人居环境佳的中心村。

(2)五条主线:交通、生活配套、自然保护、医疗条件、体育文化五个层面的基础建设。新型化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将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要从这五个层面开展工作。实际中,要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推广,加强城镇交通、供电、供水、通讯信息、环境保护等设施建设,扶持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公益设施,为城镇新社区建设营造良好基础。

(3)多个社区。将城镇化进行平面划分,以社区的形式发展城镇。

在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实现便民利民服务网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并鼓励和扶持连锁超市、农资供应社等在城镇新社区设点。

2.3 新型化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确立了基本的发展模式基础上,新型化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交通是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新型化城镇规划建设时要将交通网络的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例如,积极的改善农村土路,将城镇与城市交通网络扩展,并积极实现“白变黑”等建设工程,最终做到城镇中心与各个区域中心村交通连接保障;其次,居民住房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居民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中,应当将居民住宅进行集中性的社区规划,同时,要将水、电、娱乐生活等场所进行良好的规划及配备,保证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园区的规划建设。产业经济发展是新型化城镇经济崛起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在实际中,除了要根据农业产业经济特色之外,还必须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建立系统的商业经济园区,进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态。

结语语

新型化城镇建设是当前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将农业、农民、城镇三个因素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从整体化的角度开展工作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化城镇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封颖,孙津.论城镇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形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

第5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在新农合信息化项目启动以前,全省超过30%的县、35%的乡(镇)、近70%以上的村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应用是空白,基本医疗管理和新农合报补管理还停留在纸面作业阶段。经过贵州省卫生厅和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新农合系统已在全省铺开,解决了农村用户医疗费用现场报补以及相关的管理问题,使广大山区群众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可以刷卡看病’”。

7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来到贵阳市小河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对新农合信息系统在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予以高度评价。

陈冯富珍指出,贵州移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97%为山区地形的贵州建立起新农合系统,解决了山区群众医疗难的问题。这种创新手段,可打造成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贵州模式”,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更好地造福民众。

陈竺部长希望贵州移动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充实新农合系统的内容,拓展其服务范围,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第6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规划 历史演进 发展

[分类号]G203

技术角度考察的信息资源规划,主要工作是进行总体数据环境的规范和管理…;业务管理角度考察的信息资源规划,主要立足于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一般按照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展开;基于资源配置的信息资源规划则强调在技术、经济、人文三者之间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国内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在政府信息资源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往往难以准确定义工作对象和过程,不仅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中有一定混乱,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也存在理解差异,需进一步澄清。本文以美国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主线,运用马钱德(Donald Marchand)的信息技术管理成熟度模型,从驱动力量、战略目标、基本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状况5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范畴、对象、内容以及任务的变更改进。

1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演进的阶段描述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以往多融合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或政府信息政策研究,并以阶段论作为主要的分析研究方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马钱德的政府信息系统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政府知识资源管理三阶段论。而国内学者多采用马费成、孟广均等提出的“文献管理一计算机管理一信息管理一知识管理”的四阶段演进框架作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分析工具。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在空间上并非均衡发展,在时间上也不是简单的旧阶段的湮灭和新阶段的呈现,它更接近一个继承和拓展的融合过程。即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演进阶段不是“梯式层级”模式的创新与摒弃关系,而是“塔式层级”模式的基础与提升关系。

2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理论演进

2.1 文书管理阶段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最初主要是以纸质文本和记录管理为代表的专业文书管理,包括记录保全和效率存取两个阶段。

・基于记录保全的早期政府文书管理。以美国为例,时间跨度大概是1800~1950年前后。美国于1800年前后开始文件和档案的系统管理,1861年启动FDLP实施存储图书馆计划,1877年正式确立记录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政府记录管理原则,1889年首部记录管理法案《通用记录处置法》正式认可政府记录为国家资产并加以管理。随着《印刷法案》、《合众国政府档案指南》、《联邦报告法案》以及《联邦记录法案》等法律的相继颁布,美国创建了以法律规范为基准、专门机构司职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此后20余年,全球基本沿袭这一体制:法律法规制度结合专门的文献档案馆和存储图书馆的政府信息资源保全体系。因而,此阶段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主要是资源布局和保全。

・基于效率存取的现代政府文书管理。1977年,格雷斯报告认为政府文书给政府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和额外的成本,建议成立中央数据库――联邦信息定位系统(FILS),统一规划和管理政府报告的收集、保存和清除,其别强调文书报告的标准化和文书工作的针对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文书削减法案》和《政府信息资源法案》认可并完善了效率存取机制,完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从保全到效率存取的重要转型。进入90年代以后,政府文书效率存取的理念应用于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和政府信息资源获取服务以及电子政府构建,并开创标准元数据的效率存取技术。1991年,美国IWG“所罗门岛工程”(solomonsIsland Group)开发了准标准性质的政府信息资源获取的政策框架;1992年,NARA、GSA和OMB又联合实施“联邦政府信息识别与描述详细目录/定位系统”项目,提出改进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其理念完全遵照FILS提倡的“减少文件雷同,减轻公众获取负担”的效率存取目标,利用元数据概念和技术建立了“政务信息处理标准”或政务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效率存取理念的确立是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产生的直接动力,驱动政府开展相应的制度和技术规划与创新。以文书管理为主要目标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在宏观上主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规划与改良政府文书管理方案,提升存取效率;在微观规划方面越来越多地应用数据描述和组织标准、内容质量标准以及元数据标准等技术创新手段。

2.2 信息系统管理阶段

信息系统引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规划是政府文书效率存取的技术需求,也是从纸质文本向电子记录转换的重要过渡。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文书工作效率,但局限于美国国防部、航天局、能源部、情报局等少数信息化程度高的部门,政府信息系统分散而独立,因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其实就是面向分散的政府管理信息系统,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分散的系统规划和技术管理。

20世纪80年代,系统结构和应用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系统规划开始与政府战略、组织环境和业务流程进行综合考察,同时信息系统开始作为“软件产品”,独立性与兼容性增强。在此阶段,形成了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雏形。首先,“数据黑洞”使大量政府部门不堪重负;其次,跨组织的数据交换与应用使单一部门的信息系统规划低效。1983年,麦克法伦和麦肯尼首次提出政府组织环境与信息系统项目的协调问题,提出了多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信息系统规划的组织文化协调。1984年,IBN公司设计了业务系统规划方法(BSP),提供跨组织的信息系统管理框架,它不涉及个别系统的规划和应用,而是将系统规划与更广泛的组织目标关联。

在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定位上,信息资源规划也由执行提升到战略角度。1987年,考德尔报告指出“战略规划和预算程序是控制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而提出了以规划为主导的信息资源控制办法,并由此引申为审计总署(GAO)今后的战略信息管理研究。1990年,斯特劳斯曼根据其在国防部的工作经历,进一步提出了政府信息资源战略管理模型,提出信息技术规划应该作为机构战略规划中的行动指南或先发战略实施和开展。1996年GAO正式提出基于“最佳实践”的信息资源管理和规划模式,强调把信息资源管理决策纳入战略管理过程,通过绩效管理将组织目标与信息资源管理结果联系起来,采用业务流程创新模式来推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至此,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已明确纳入政府战略管理体系。

2.3 信息资源集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张在一个集成信息人员、信息政策、信息环境和信息资源本身的广义信息资源范畴内审视政府信息资源管

理工作。1988年,马尔香和克雷斯莱因认为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用技术集成管理取代技术垂直管理以实现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内部利用,关注信息技术规划在组织机构战略规划中的整合;对跨领域利用提出更多要求;信息技术投资越来越需要最高管理层的介入和监督。因而,列维坦和迪宁建立“集成信息资源管理”模型,提出需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并将战略规划、技术应用以及顾客互动等问题纳入信息资源集成过程。这一阶段,信息资源集成理论先后形成了技术集成学派、信息集成学派和集成运动学派三个主要学术派别,集成的层次也逐渐由技术与技术的跨部门集成,扩展到技术与业务、技术与管理的集成。

在集成视角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或规划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需要将复杂的环境简单化,将多元规划对象集成化或模型化。1996年,美国的Clinger―Cohen法案公布,要求政府机构通过建立综合方法来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使用和处置等。特别提到要开发和维护一个合理的和集成的IT架构(ITA)。后来,进一步演化为EA(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业架构)理论,目前广泛应用于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

架构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业务与组织的集成开发了一套体系完整而简明的方法论和实践工具,使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从理论和战略构想变成实践操作指南。因而,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也由系统和技术战略规划、管理战略规划、成本和预算规划、政策和标准规划等分离规划,转变为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规划。

2.4 信息资源公共服务阶段

20世纪中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兴起后,信息资源规划出现政府和公众两种视角。从政府视角看,政府的信息服务需要直接面向民众,信息资源交互性更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将社会、文化、法律、伦理、经济等纳入政府规划和规范的范畴,继承并完善开放集成的综合规划理念,建立操作性更强的架构参考模型,进行功能、流程、框架和中间件的标准化。比如美国国会在2002年7月通过了《2002电子政府法案(HR2458)》,提出联邦企业架构工具(FEA)的规划工具,提出了绩效、业务、服务、数据和技术五个层面的标准参考模型。从公众视角看,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已成为一种政府提供的“公民服务”,公众信息需求也成为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驱动因素;且政府信息资源的技术因素逐渐弱化,其内容和知识因素得到强化,以致需要从商品、服务和资源的角度理解政府信息资源,形成新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驱动因素,在欧洲公民服务驱动的政府信息规划尤为显著。

3 基于ITMM分析框架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演进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需要通过政策、技术、管理多种手段综合谋划政府信息资源分布、组织、运行和利用的机制,涵盖范围广,涉及问题多。在研究过程中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将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归结于一种或若干技术或系统;一种是将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泛化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涵盖的所有范畴。在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历史演进中,其范畴、对象、内容以及任务与其驱动力量、战略目标、基本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状况密切相关,即马钱德的信息技术管理成熟度(ITMM)分析框架。利用ITMM分析框架,结合美国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历史演进过程,得到如表1所示的分析框架:

从ITMM分析框架中,发现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演进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3.1 组织机构专业化与普及化

在政府文书效率存取理念形成以前,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范畴;在文书效率存取阶段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主要是政策设计的内涵,而且很少有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术语出现。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术语大量出现始于政府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由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衍生,但随着规划对象的逐渐扩展,规划方法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得到重视,不仅政府信息资源规划部门成为专门部门,而且其地位显著提升。但是早期信息资源规划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制度并没有因技术演进而消失,反而与现有技术结合变得适用性更强。这一点容易在信息资源管理演进阶段论的视角中形成“迭代”误解。在政府信息资源应用于公民服务以后,政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互,使得信息资源规划和管理普及政府各部门,而专业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机构则需要协调分散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规划机构。

3.2 驱动力量从内部转向外部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逐渐由政府内部驱动为主导向市场驱动转换。早期的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主要由政府内部的管理压力或政府资源的限制驱动,包括文书削减和“数据黑洞”;但后来越来越演化为服务公众和外包信息应用服务商的模式,公众需求和供应商的技术供应成为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驱动和约束条件。

3.3 标多元化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目标逐渐由信息系统构建向业务规划、技术评价与政策设计转换,并由单一具体向多元导向、职能细分发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逐渐由设计实施机构向组织协调机构转换,即具体的设计实施更多由企业承担,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需求描述和协调,弱化了设计实施功能,但强化了规划功能,并将规划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广泛关联,形成多元的子规划领域,而非单一的技术规划。

第7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07701

1深化现代企业体制改革

(1)加快公司组织机构改革。信息公司要发展,必须拥有改革的魄力和智慧,无论如何要发展必须改革先行,如无法摆脱现阶段“政企不分、权责不分”的管理现状,发展只能是空谈。对企业现有内设机构按照业务开展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并根据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服务和经营职能分离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同时对现有工作流程、项目管理过程以及技术创新的组织等几个方面实施由企业高层全面参与的改革,实现内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2)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格分离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放开企业自主经营权力;改革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制度、执行制度、优化制度的实质性部署,迅速规范职工行为,保证企业融合运转的良好秩序,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公司制度。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根据新的生产经营体系修订《薪金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办法》、《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对比、梳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制度执行。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着重检查单位的制度执行情况,推行总经理负责制下的周计划、月考核、年评定工作流程,不定期指导项目及工作协调,有效解决工作运转中存在的政令不通、效率不高等问题。并通过内控质量管理措施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三是优化制度管理。为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通过对制度间的联系和对接深入研究,对制度进行整合。将流程体系、内控体系、标准体系中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规定相结合。形成以收入分配体系为核心,考核、奖励和日常管理体系相互支持、配合的基础管理体系,大大加强制度的合力,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2提升道路运输信息化服务水平

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要严格按照国家、部省及行业相关标准管理项目建设。以项目流程管理为中心,从项目需求调研、编制技术规范、框架结构,设计建设方案、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硬件集成和部分软件的安装调试,并针对不同用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各环节实行文档化管理,对技术目标和实现方式、进度和质量的要求均以文档的形式加以明确,项目参与人员均可以此为参照,迅速定位并开展技术工作,公司还应对项目进度、质量能够实行内控,以此避免以人为中心管理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和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主动的开展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技术支持工作。一是对已有的信息化项目进行完善、跟踪服务;二是配合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及相关单位完成信息化课题的研究和编制;三是完成对道路运输系统人员信息化操作系统的培训。提升道路运输信息化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巩固交通运输业领域的客户。

3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项目开发

第8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2012年,在四川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四川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四川省卫生信息中心、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制定了《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简称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将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每年进行讨论修改,并每年组织专家依据评审标准对全省申报数字化医院的单位进行现场考核评审1。

评审标准共有6大部分、总分100分。分别是组织管理20分、基础设施15分、应用系统50分、应用集成5分、信息安全5分、信息利用5分。我院在标准出台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申报了数字化医院评审。

2、医院信息化基本概况

我院于2011年升级信息化,达到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CIS系统、体检系统、等全面无缝结合,信息双向交流,在医生站无缝嵌入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输血管理、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电子病案首页、条码系统等,门诊药房、医生诊室、检查科室等启用了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建立了门户网站,可以网络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现场预约挂号等,均从HIS系统里一个号源池取号。

3、医院申报数字化医院评审后,对照标准逐条梳理,结合实际情况,逐条规范信息化管理

3.1组织管理

2013年医院强化了信息领导小组职能,充实了信息科维护人员,加强维护人员培训学习。认真落实中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按照评审标准完善了信息化职责与制度,并将职责、制度汇总行文下发科室。建立信息使用与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应急演练流程,分层次进行应急演练。服务器系统与数据库购买了正版软件,各个工作站尽量使用品牌机带系统,办公软件信息科积极推行用国产金山WPSoffice。

3.2基础设施

就机房新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医院信息系统与办公系统进行了二级安全等级保护认证。

3.3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模块比较齐全,按照标准,基本达到了要求,所以这方面没有做投入,按照科室日常需求维护。

3.4应用集成

医院系统与成都市医保、国家卫计委网络直报、区级医疗平台都做好接口,按照上级要求日常做。

3.5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上首先就登陆密码长度做了强制要求,必须数字与字母的混合,不能低于6个字符。门诊住院医生站、护士站无操作时达到5分钟就自动重新回到需再次输入密码登陆程序。完善了用户账号申请开通、变更、撤销流程,并严格执行。

3.6信息利用

医院自行建立了门户网站,网站设置了医院动态新闻、设备介绍、医生坐诊、专家介绍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设立了网络预约挂号功能,网络预约挂号与医院HIS系统无缝对接,并且从数据库里一个号源池取号。同时医院建立了现场预约、电话预约(接电话人直接将病人信息输入医院预约挂号系统)、诊间预约等功能,极大化方便病人就医。医院在门诊药房、门诊医生诊室、B超检查处建立了智能排队叫号系统,提供病人一个有序就诊环境。

4、总结

医院对照评审标准,结合医院信息化实际情况逐一规范,完善制度,规范流程,自查分为82.2分。专家组来院评审通过听汇报、查看软件、对照电脑看软件功能与流程等。当场评审情况进行了密封。川卫办发(2014)228号文《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四川省数宇化医院评审结果的通知》我院通过二级(二星)数字化医院评审。

第9篇:信息化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网信息化;供电企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是加快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各个领域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近几年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信息化在电网领域中的应用,为我国电力行业拓宽了发展道路。

一、区域电网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近年来,在信息化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下,管理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电网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电力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运用信息化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送电线路和变电设备,这两个系统包括除配电网络之外的其他设备的检修、维护、安装和使用的所有流程;电力企业自主开发研究的用电管理营业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可以独立完成用户用电咨询服务、电费计算管理、报装接电管理、银行联网支付电费及自动催费等所有在营销管理中的功能。信息化的应用不仅在企业营销领域,在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安全监察、人事劳动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相继投运。

首先,在电力领域完成组织机构重建和电网区域的重新划分,竞价上网、厂网分开、建立电网机构内部模拟市场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将取消垄断性质,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已经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为了更好的合理配置电力企业资源,优化组合电力企业生产元素,科学合理的利用电能资源,在市场强力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随时掌握企业内外的发展信息,才能早日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

供电企业的独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电企业提供的电能资源不能储存,电力资源从发电、供电、用电这三个环节,电能资源的生产、提供、销售基本同时完成,这就要求企业电网及有关的信息要做到及时准确,确保能够安全供电,减少电能资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供电企业都是受国家委托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独家经营的,它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消费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增供扩销,必须以营销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撑平台。供电领域实现自动化是为电力系统确保安全和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同时其也受到了电力企业中各级领导的重视。最近两年,我国电力系统应用信息化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快,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重大的成果。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电力系统创新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应用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原有的应用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应用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方面。电网信息化的应用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不再是用简单的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不再是将落后的、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网络计算机中,而是要将现代化管理的理念逐渐引进到信息化系统管理当中,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信息资产战略程度较低,不能发挥出整体系统自身的价值。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虽然正逐步加强,但是信息系统的各系统方案在执行和制定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有效的衔接和分工配合;由于一些企业急于建立自己的独立功能性应用,便忽略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建设,致使信息化系统整合出现困难,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均衡发展,致使其难以发挥最大功效。很多信息化系统都存在多次登录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工作人员在不同信息化系统中导出数据的情况,这是缺乏对信息资产和人员统一管理应用平台的现象,无法进行统一登录的控制,信息化系统安全性即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第三,低程度的标准化,每个独立开发研究的信息化系统在衔接上都存在困难。从整体效果上分析,其无法为电力企业的决定提供一个务实、统一、完善的信息总体视图。信息资源是战略性、基础性资源,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四,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体系有待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大多只停留在设施建设上,经过研究表明,研发和管理这两个环节可以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且目前研发使用工具的统一性和用户桌面管理安全变为首要问题。

二、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发展中,可以说信息化规划的咨询是最重要的,以规划指导计划、“战略引导规划”为基础,多家电力公司已经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展一些普遍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当前众多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内部应用系统的各专业已自成体系,其信息化系统的互通互联性差,而且电力企业管理范围内统一或联网管理的应用系统不多,不可以有效地完成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许多信息化系统的实用化程度和应用水平不高;信息的收集、研究、分析、深加工、整理等基础工作投入力度较少,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利用工具还不可以全部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要求,这些问题与统一规划的不完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化发展面临的这些困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缺陷造成的因素,且在技术方面也不是很完善。为提高信息化系统的水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规划过程。

做好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首先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IT技术融合与企业需求的问题,以后的IT系统将与企业业务进行紧密结合。第二是企业为IT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证明IT系统在企业应用中做到的物有所值,如何使IT系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个问题对现代电力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挑战中带来机遇,是企业的领导层面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系统整体规划发展管理咨询的做法,对于电力企业应用信息化来说,是能够利用正确的规划手段来概述企业的全局,包括应用、业务、技术和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信息化价值的描绘与分析,通过正确规划最大限度的减小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添加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是具有很大贡献的,信息化是未来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武器,是企业完善自身体制的最短捷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华强,王珂.简论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与实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 35(01):28-29.

[2]李艳莲,郭美霞.ERP项目培训是加快电网信息化建设关键[J].华北电业学,2008, 08(05):143-145.

[3]刘年国,杨事正,刘艳姣.供电公司信息化与“信息化供电公司”[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0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