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学习支持服务;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146-03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and Drawing Aided Desig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Feng(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Ningbo 315100,China)
Abstract :The classroom learn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with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has become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blended learning,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This paper take control of test and questionnaire, put forward from the staff support service, resources support services,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ervice support activities in suppor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four dimensional system in curriculum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hand drawn aided design courses
Internet :.cn
混合式学习将多种信息技术、学习技巧、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和学习环境相互交叉和融合,适当使用信息技术,诸如网络、音频等数字媒体,通过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和水平特征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环境综合评估,充分结合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互和基于多媒体网络下的教学模式两者优势并实现互补,达到学生认知的最佳效果。笔者从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理论和概念界定出发,结合混合式学习特点,以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代表课程为例,提出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学习支持服务概念界定
在国内近几年,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经历了“借鉴国外理论经验――理论用于实践――实践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学习支持服务中狭义的概念,即区别于广义的学习支持服务观,认为它仅存在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面对面交互中。本文基于广义的学习支持服务观,基于狭义的概念,向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做了深入阐述: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是指以教学机构、主讲教师和教辅人员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通过课堂面对面互动讲授学习和基于网络主导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支持服务总和,它具体包括各种人员的、信息的、资源的、设施的、环境的、活动的等支持服务要素。
二、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四维体系构建及手绘课程实践探索
(一)高职手绘辅助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课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学习环境和网络信息媒体虚拟环境相结合,并且以混合式学习为载体,把握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之间的联系,构建合适的连接平台共享模式,运用正确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四维体系构建及课程实践探索
针对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存在上述问题,结合实践经验,依据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各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应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见图1)。每个服务维度内容要根据课程教学设计为载体进行规划和制定。
1. 人员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核心,包括课程主讲教师、技术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综合管理人员等,提供诸如学习辅导、教学资源提供和学生情感支持等。混合式学习中,主讲教师要能及时做到课堂面授和课后线上及时、认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另外,需配备与学生人数成正比的教学辅助人员,包括在线辅助人员及助教等,及时向学生传输综合信息,通过课堂和网络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教学管理和媒体学习资源使用管理。教辅人员通过人际面授和线上非面授相结合提供教学辅导,包括学习方法策略等于教学相关内容,通过通信手段提供与课程教学内容无关的交流或个人问题指导建议等。技术管理人员包括课程研发员和媒体技术专家,为混合式学习的网络平台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在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设计中,可设置(1)课程主讲教师: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者,要总体把握课堂教学和在线辅导服务,并将四维体系中的各项支持服务章节化和知识化细分 (2)在线辅导教师:主要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教学辅导活动支持,加强课后师生双向对话;(3)助教:由于混合式学习基于课堂面授学习和课后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根据学习环境开展不同学习活动。
2. 资源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先导,包括课程教材、课件和媒体信息网络资源等,它决定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高低、教学成功实施与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学习中,资源支持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服务和学习资源服务两大类,前者指为帮助学生完成某一学习目标而提供的网络技术支持信息,包括课程网站、网络通信等信息资源;后者包括课程章节视频影音资料、PPT课件、多媒体材料学习档案电子包等电子学习资源;以及印刷讲义、教学书籍资料等传统纸质学习资源。
为构建课程全过程、多方位的资源支持服务体系,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建立专题学习网站,从三方面着手,(1)网站建立“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服务导学和在线学习区,网站为学生提供在线手绘咨询和相关课程指导服务,提供“在线课堂”和“手绘项目实训”,提供专业手绘教学资源、手绘实践案例与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2)根据课程资源分为课程基本信息、手绘工具学习平台、手绘技术技巧、课程评价方式以及教师信息模块;(3)课程利用网站建立学生“资源共享”区域,学生将个人资源上传至网站改区域,由助教将优秀资源进行整理并在网站上罗列,建立课程资源共享目录并刻录光盘方便查阅。
3. 环境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保障,主要通过课堂学术环境、课后通信设施环境和课程虚拟网络环境来实现。通信设施环境为学生提供课后教师与学生间、教辅管理人员与学生间、学生学习小组成员间等双向线上交流的通信媒体服务。课程网络环境主要指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媒体教育途径等。混合式学习中,环境支持服务不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术环境,而是延伸到诸如学生寝室等任何网络连接的环境中,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者根据学生学习环境不同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设置个人学习电子档案袋,并提供诸如课程论坛等学习交互工具,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交流交互方式解决问题。
在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中,构建学习支持服务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和活动平台、讨论载体、手绘作品提交展示平台以及师生交互和效果反馈区,通过微信、电子邮箱等网络通信形式建立师生互动交流。
4. 活动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实现途径,指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设置的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综合,它基于学习环境支持和学习资源支持,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程度。活动支持主要包括课前导学活动、课堂助学活动和课后督学活动。混合式学习中,活动服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原则,活动任务要与教学项目紧密衔接,活动的组织方式、过程和考核要素要围绕活动任务展开,同时要将课堂传统学习活动和课后基于网络交互工具的虚拟学习活动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包括三个特点:教师应针对该类课程实践性强特点,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采取有效教学模式,从“教学”向“导学”转变。其次,促进学生信息搜索、分析和归类等思维能力。三是组织课后网上讨论,师生进行更深入有效地交流互动,总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三、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中学习支持服务应用效果分析
(一)实验方法和对象
选取手绘辅助设计类典型课程《效果图手绘表现》,选取大二两个班级,每班人数均为30人,1个为对照班,1个为学习支持服务应用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进行效果分析。对照班按照传统先教师讲授后学生练习方式;实验班采取边讲授边练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四个维度为载体展开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专业手绘总体测评来验证水平是否平衡。
(二)实验测评对比
实验前测试主要通过“透视画法”“单体小品手绘”和“空间整体手绘”三大模块进行,测试成绩如表1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为50.2分,对照版平均成绩为51.4分,两个班级基础水平相当,对照班比实验班平均分高出0.8个百分点。
对实验班进行该门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运用快题设计对三大模块再次进行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6.6分,对照班平均成绩为74.5分,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成绩高出12.1个百分点(表2)。应该说基于学习支持服务的混合式教学对学生成绩提高有积极作用。
在各个分数段比较情况如表3显示,可见,学生能够较好接受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三)问卷访谈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针对该课程进行了“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感受问卷”,从个人喜好因素、对象满意度两方面进行问卷题目设计,前者主要是学生是否能接受该种教学模式,后者主要是通过课堂面对面和课后网络信息学习支持服务衔接紧密度(交互品质)、媒体信息资源质量(信息品质)以及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提供者的满意度来体现。(表4)
四、实践反思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的实践和应用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关于面向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发展,从“教与学”实际出发,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从“教”出发,抓住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要素
前文所述,人员支持服务维度和环境支持服务维度是学习支持服务中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师资源支持,提升教学环境质量是学习支持服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强专任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合理优化教学辅助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数量结构;其次,提升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手绘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配备先进手绘设备;另外,构建完善学习支持服务虚拟网络环境,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方便易操作的在线学习指导支持等。
(二)从“学”出发,提升学习支持服务交互品质和满意度
学习支持服务交互品质,主要指课堂面授支持服务和课后媒体信息学习支持服务衔接的有效性,通过两者较好地融合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学习满意度指学生通过感受学习支持服务各项维度后,形成的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心里愉悦程度。学习支持服务的交互品质和满意度可通过教师的资源支持维度和活动支持维度来实现。
(三)“教与学”整合,强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各维度的平衡性和完整性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人员、资源、环境和活动四个维度的支持服务内容,确定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人员后,人员各角色会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内容设计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和环境元素,之后的活动根据学习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展开。四个维度若不能协调配合,必然影响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四个维度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丁兴富. 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上)[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03):56-59.
一、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
《景区讲解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五个课程模块,将景区讲解工作与课堂教学很好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培养职业能力入手,学生在主动构建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具备能够完成综合性景区讲解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特点来看,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从知识储备来看,具备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技能的能力比较强。从课前的学情调查来看,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接受程度高,带着问题学习的的任务都能完成,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高,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低,学习过程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教学活动总,教师必须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教学实施与教学成效
(一) 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景区的认识、景区的讲解引导服务、旅游安全事故三个模块13个项目,其中包括山岳景区,江河景区、湖泊景区、名泉名瀑景区、岩溶岩洞景区、海滨景区、古典园林景区、宗教景区、坛庙与陵墓景区、红色景区、都市名胜景区等共11种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中常见的不同资源类型的景区的讲解和引导是重点,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作支撑,同时把握导游讲解的原则和规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其学习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本课程以职业分析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此构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区旅游发展实际,通过与本区旅游企业、资深导游等专业座谈,共同开发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页,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解决学生毕业“用得上”“干得好“的问题。
本课程按照旅游的职业工作过程,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设计理念,突出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注重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工作情境为任务,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通过课前学--了解工作任务,查找相关知识,设计路线方案。课中练--,优化方案,解决问题。课后--反思评价效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云教学等开放式教学资源,过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
(三) 教学成效
教学流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掌握了红色旅游基本知识和景点分布,撰写讲解词,掌握了讲解技巧和方法,通过“学做评”“仿议破”等方法,破解了教学重难点,实现了每个子任务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参与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校内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合理化;实现学生从”自学者“到”合作者“再到”评价者“的角色转换,强调学生参与度,关注及管理学生学习全过程,实现评价全程化;运用线上评价方式,更加即时具有针对性,评价信息化。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关键词: 流媒体 《器乐》 流式传输
一、开发《器乐》网络教学平台的原因
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依托于网络与计算机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在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的作用已不容置疑。然而,在众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却罕有大学音乐专业课程。究竟在音乐领域的某些课程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更有效地实施教学呢?其实艺术与技术由古至今都难以分割,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为艺术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器乐》课作为师范类大学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如下弊端:
1.传统《器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2―4人)辅导,在这种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接受能力不一致,就会导致同一节课的学生出现“吃不饱”和“吃得撑”两种极端。同时授课时间也是有限的,因为《器乐》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需要掌握的是演奏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做示范和一对一地教学,往往有很多学生接受比较慢,在课上不能很好地掌握要领,导致课后没有按照正确的演奏技巧练习甚至没有办法练习。
2.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教师讲解、辅导,检查课后练习情况。这种教学过程缺乏引导性和新鲜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乏味,从而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前面我们提到过,传统的《器乐》教学过程是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2―4人)辅导,正是由于这种模式,局限了学生的交流范围,甚至没有交流。
3.资源较少。教学资源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音乐类课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曲谱、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等。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仅仅是教师手中的一些资源,这对于《器乐》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二、流媒体技术
1.流媒体的概念。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Intranet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在计算机中对数据包进行缓存并使媒体数据正确地输出。流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些延迟。显然,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主要指将整个音频和视频及三维媒体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定的压缩方式解析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顺序或实时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采用下载方式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此时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入的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地缩短,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极大地减少了用户用在等待的时间。流媒体可以边下载边播放,与平面媒体不同。流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互动性,这也是互联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流式传输的基础。流式传输定义很广泛,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说来,如视频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如RTSP的实时协议,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发送。采用哪种传输方法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再线媒体,在给定的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头部分,顺序流式传输不像实时流式传输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譬如课堂录像,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这种方法保证了电影播放的最终质量。顺序流式文件易于管理,基本上与防火墙无关,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而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只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体可被实时观看到。
三、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设计
《器乐》网络教学平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仍旧是教学体系中的主体,通过他们的分工合作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所有改变,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更多地赋予学生自主性。
整个平台分为:课程指南、理论园地、课堂回放、视频辅导、学生作品、答疑在线、课后讨论、佳作赏析及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1.课程指南。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重点难点、参考资料、考核要求等相关信息,便于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
2.理论园地。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课后学习。
3.课堂回放。在线播放教师上课时相关的要领讲解,帮助学生复习课上内容。
4.视频辅导。在线播放教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录像,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可以复习上次课存在的问题。
5.学生作品。通过选择学生中的较好作品在网络上展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6.答疑在线。教师直接与学生通过视频面对面,解决学生课后练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7.课后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交流学习的渠道,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论坛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8.佳作赏析。教师上传一些名家作品供学生欣赏。
四、硬件系统设计
考虑到大量用户访问的情况下对服务器系统的冲击,因此采用多服务器分布式结构模式。采取Web文件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以及多媒体服务器分布于网络的多台服务器的方法,实现降低对单一服务器的冲击。具体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Web服务器负责向用户的Web浏览器发送Web页面以及相关多媒体信息的链接。数据服务器负责向Web提供运行数据(包括各种资源链接),以及存放辅助教学的相关文件资源。多媒体服务器在客户端发出多媒体请求后向学生的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多媒体数据流。
五、结语
本网络课程开发使用Microsoft Visual 开发平台,运用了技术,不足之处在于:受到运行环境的限制,使得网站的跨平台运行、移植、使用规模等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天明.高校音乐教学设计创新与教案编写指导全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唐天虹,冯宝坤,胡晓鹏.实战流媒体.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教学模式;专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49-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Rauner教授及其团队所提出的,他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和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问题,提出必须要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一、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与时俱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符合企业需求。饭店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喜达屋饭店集团实现用手机替代房卡开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美国库比提诺和硅谷的雅乐轩酒店,你可以看到机器人送餐或送物品,甚至在喜达屋部分饭店里还能享受Oculus Rift虚拟健身服务,能让客人在锻炼的同时观赏城市风景。美国万豪集团在招聘时专门开发了一个工作职位的粉丝页面和一个名为“My Marriott”的应用程序,以便向员工展示在经营厨房或餐厅时涉及到哪些工作,或是组织打扫几百个房间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在饭店业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少学校的专业理论教学仍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学习,虽然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点,但由于没有与时俱进,学生在进入岗位时表现得无所适从,认为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大部分的高星级饭店,尤其是国际连锁品牌饭店已经广泛运用0pera、Dlphi等软件系统,系统均以全英文为界面进行操作,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所限,能使用这些类型的饭店软件系统进行教学的学校是极为少数的。部分学校的计算机系统仍停留在简单的中文点餐系统、登记入住,更有甚者,学生所学习的还是基础的WORD、EXCEL等OFFICE软件,以致不少学生在进入企业应聘时,无法达到企业对岗位招聘的要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接地气。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是经过梳理的服务基本程序,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了解饭店的运作,但具体的运用,就要根据所在饭店的实际情况去应变。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为例,“查房”这一步骤是指客人在离店时客房服务员需要去检查客房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客房物品是否有被带走,这是客房工作的一项内容。不过如今在大部分高星级的饭店中,基本已经省略了这一步骤,饭店经营管理者认为省去查房这步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让客人觉得得到充分的信任,获得尊重感;减少客人等待时间;减轻服务员工作量等。可是在经济型饭店,由于房费本来就比较便宜,客房利润较低,如果还出现物品丢失和设备损坏,则经济上就会有较大损失。因此,客人离店时是否查房,是因饭店而异,或因住客身份(例如贵宾或长住客)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而有些学生在饭店见习或实习时,牢记所学知识点,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服务程序执行,未能根据饭店现时情况灵活应变,由此引起的投诉屡见不鲜。如果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工作场景,就能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就能随机应变,避免被投诉。
3.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更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程度。饭店专业的考核除了客房中式铺床、中餐宴会摆台、调酒、咖啡制作等技能是通过实操进行考核,其他考核基本以试卷考核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忽略了对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综合考查,使学生在见习、实习时出现了由于词不达意引起的误会、投诉等现象。世界技能大赛饭店服务赛项采用了模拟情境的考核方式,评委担任客人,选手作为服务人员现场服务、现场解决问题,较好的从各方面考核了选手的综合能力,也实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考核。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
1.对教学体系进行流程再造,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在示范校推进的过程中,各教育学专家不断强调,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引领教学,要摈弃无用的知识点,让学生觉得能学以致用。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重新设立饭店专业教学标准时,聘请了行业内的企业专家进行探讨,这些企业专家是从酒店专业毕业后,进入企业进行磨炼,进而得到提升的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们不是半路入行的人员,所以对课程体系学习是否有用深有体会,他们认为像《饭店管理概论》、《饭店公共关系》这些课程过于理论化,在刚进入企业时用不上这样的理论知识,也不知道要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但他们经常有机会接触活动策划,例如员工技能竞赛、员工文体活动策划等,可是却苦于无从入手。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整合了《饭店管理概论》、《饭店公共关系》等课程,以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技能的学习够用为原则,结合饭店业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对饭店从业人员的新要求,设置了《饭店服务活动策划》这门新课程,将课程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把教材中的内容拓展到课外,强化探究性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学习能力。
2.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法,这些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较好的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实际工作。此外,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形式,设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拍摄小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些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地优势:一是可以解决实训场地有限的问题。部分学校实训室场地有限,无法让所有班级都进入模拟实训室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直观的学习情境,而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二是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达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三是可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以供学生课后学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引企入校,建立企业课堂。建立企业课堂,可以是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校园,也可以是把学生带入企业学习。2015年4~5月期间,广州丽思卡尔顿饭店与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展了“服务缔造成功”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的第一阶段,企业老总亲临学校讲解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作为酒店人的要求。第二阶段,企业带学生进入社区服务,让学生感受如何做一名酒店人,作为酒店人应如何履行企业的社会使命。第三阶段,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运作,了解工作流程。在这一阶段,学生是学习者,同时也是作为客人来到酒店,感受作为“绅士和淑女”的丽思卡尔顿酒店人的热情好客。学生感同身受,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增强了职业意识。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实施中任务重,难度较大,因此需注意以下事项。
1.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但也会有不可控因素,会出现教师被学生节奏带跑,甚至是偏离主题的情况。因此,每一次的教学任务,教师都应明确教学目标,设立适合的教学情境,合理控制教学时间,梳理出正确的服务规范,以便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节知识点。切忌课堂上热闹,下课后不知所学。
2.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无论是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还是微课、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分配任务,并跟进学生准备工作,才能避免课堂上学生临时准备或随意应付的情况。
3.课后反馈跟进。课堂上的小结是对知识点的一个归纳,但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知识点,这就需要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进行收集。反馈信息的收集可采用课后作业或要求学生在学习系统上完成任务等形式。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完善了教学资源的可视化及交互性,相关素材结构优化设计,完成了教学资源导入,实现了在线运行,支持核心课程的在线学习,使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内能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空间、系统、信息上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酒店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酒店服务管理过程对接。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学习系统,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达到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澹台林琳,杲昌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
关键词:微课 项目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9-4
《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以及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学生至关重要。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实际技能,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餐饮服务具体操作流程。本课程一般会通过理论讲解、模拟训练、模拟管理,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训场景教学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管理技能。
教育部在教高[2006]16 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慕课是随着大数据,网络时代给每个教学工作者带来的新的概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以下列举两个笔者较为认可的对于微课的定义。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民认为:“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可以组成微课程的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微课教育研究专家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一般以一个小主题或者问题(小题大做是微课的思路)展开,主要围绕难点、疑点、重点、考点、增长点。” [1]另外引用一句网络上教师论坛中对于“微课”的认识,较为流行的说法:“微课就是路过教室时里面正在上的某个吸引人的片段。”在笔者看来好的微课作品如同美丽舞蹈中定格下来的惊鸿一瞥,短暂但是惊艳,难忘、触目而经心。
2、 项目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Project-learning)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探究
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兴趣与需要基础之上,经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或有效学习的依据,它对于打破科学体系、实施跨单元、跨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微课应用于《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
现价段《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基本会将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吻合,与项目教学相推进。
3.1《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现状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共分为五大项目,其中包含各个相关模块,主要突出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在学期中,依据学生今后职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学生主要提出三大要求,分别为:基本入门--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餐饮服务人员,熟练掌握餐饮服务技能。职业突破--能够自主创业,开办经营餐饮企业,这三大要求层层递进,呈阶梯式发展。
目前《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主要分为:项目一入门与入职,包括模块一行业认知,模块二技能训练,模块三中餐零点服务,模块四咖啡厅及房膳服务。项目二进阶与拓展,包括模块一中餐宴会服务,模块二西餐厅服务,模块三自助餐与会议服务,模块四酒吧服务
。项目三运营与督导,包括模块一组织机构,模块二岗位职责,模块三人员配备,模块四班次安排,模块五服务质量。项目四筹划与经营,包括模块一市场调研,模块二物资管理,模块三经营计划与编制,模块四市场推广策划。项目五主题餐饮店策划,包括模块一餐饮文化与大众需求,模块二市场调研与主题确定,模块三开店手续与政策了解,模块四餐厅布局与设备选购,模块五市场询价与费用预算,模块六装饰布置与物资选购,模块七人员架构与招聘培训,模块八物资到位与调试营业。
3.2微课融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实践
“短小精悍”的微课可以作为教学案例,课后指导,课后练习等融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使《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更加生动,直接,使教学效率、效果提高。具体实践实施可以表现在:项目一入门与入职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对于餐厅、饭店的认识可以通过微课以加深对餐厅饭店的认识。项目二进阶与拓展中,中、西餐服务、酒吧服务等可以分别制作《中餐服务流程》《西餐服务流程》等小视频。项目三运营与督导中,可以制作一些对客服务的小视频,作为教学案例,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与沟通技巧。项目四筹划与经营和项目五主题餐饮店策划,主要要培养学生的餐饮管理能力与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一入门与入职中模块二技能训练为例,餐饮服务技能中有一项非常受学生欢迎,但是又具有一定难度的技能,餐巾折花。笔者制作了微课《奇妙的餐巾折花――出水芙蓉》(http:///play.asp?vodid=169196&e=3),微课时长一共10分钟,其中包括具体学习出水芙蓉花型,课中还提供两个短视频练习,花型分别为含苞、蝴蝶。这个微课制作后,在微博与微信中传播度较高,基本上即使没有任何餐饮服务技能和基础的人都可以学会,而该微课在《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中运用效果也较好。可以说微课《奇妙的餐巾折花――出水芙蓉》的制作是对于大众(网络)与小众(学校教学)都是有用的。
4.结语
面对现今的网络时代,教师教学如果不采用新思维,新手段以突破传统教学,必将被时代淘汰。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等新方式是学生们每天时时刻刻接触的,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微课”运用于《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可以将职业教育课程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高效、更真正能为学生今后职业所用。
为保证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2003年起,自主建立了基于学院局域网的英语强化系统,其目的在于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主登陆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5方面的练习;系统会即时评判,教师可进行抽查。学生的练习成绩将载入系统数据库,作为其学习档案的一部分。以口语练习为例,登陆强化系统后会先听到一段跟读音频,学生可以先进行反复练习,然后点击系统的录音键朗读、录音,最后将自己的录音上传到服务器上等候教师抽查。在学期末,强化系统会和学生的学分直接挂钩,如果没有达到本学期的要求,还要在下一学年进行重修。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在课后必要的练习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网页形式进行随机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网页即教师事先制作测验网页,利用教师机作为服务器进行,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访问该网页,填写答案后进行提交。学生提交的答案会存入服务器的数据库,教师在课后可利用评分软件自动评判。这样,在每次测验中,教师的工作量被最大程度的缩小。测验的结果经数据库分析后可形成非常直观的分析图表,便于教师从各个方面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个人状况,并及时加以引导、督促。
二、英语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策略
E-learning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E-learning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管理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不论哪种教育模式都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充分发挥出E-learning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也要继承传统教育模式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样才符合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准则。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近10年的在线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制定有效的英语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策略应从教学文件管理、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考核4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文件管理
第一,通过网络调研和实际走访,横向参考同类学院相关教学资料,形成教学管理文件基本框架。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总体要求、发展方向、改革措施等原则,结合校本特色和生源特点形成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教学大纲等教学管理文件。这些文件均在系部工作网站上,供授课教师随时浏览,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改、更新。第二,制定《教学工作启动计划》,明确教学启动环节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充分发挥管理者和所有教师的能动性,确保各阶段教学启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教学启动零事故的目标。第三,规范教学流程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整体授课方案》、《具体授课流程》以及书写教案基本要求。形成集体备课制度,各教研室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备课由该教研室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会后该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形成电子版,通过部门教学论坛或者文件服务器进行共享,供其他教师下载、参考。此外,各教研室教师还可以利用邮件群发的方式,及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发送给相关教师。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IT素养。
(二)师资培养
为了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应形成教师互相听课机制,并着重强调听课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形成详细的听课纪录。另外,为了突出反映教师授课的不同风格,以便互相参考,应定期在各个教研室选派教师录制授课录像,将课堂环节真实的记录下来,然后在部门教学论坛上共享。其他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登陆论坛,选择观看不同教师的授课录像,观后可以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与该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课时比较集中而造成的听课拥挤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英语在线学习平台(例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主建立的英语强化系统),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需要扩充的学习材料上传到系统中供学生课后下载、学习。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测试结果由系统自动显示并记录在案,作为学生每一学期的学习档案。该平台的后台提供了完备的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功能,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教师、学生、班级一一对应的学习、管理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其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优势。英语强化系统的目的在于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每周都要登录该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5方面的练习;系统会即时自动评判并记载登陆时间、分数等信息;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纪录进行抽查,并每周对系统题库进行维护、更新。学生的练习成绩将载入系统数据库,同样作为该学生学习档案的一部分。另外,教师还要定期在课堂上利用教师机作为服务器,使用IIS网页的形式进行当堂测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并提交答案,测试结果由数据库自动评分。这样既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批改测验的时间,也方便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历次测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历次测验的结果可经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后,形成单个学生或每个班级在一段时间内的成绩变化曲线,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
(四)课程考核
通过对英语在线学习系统题库地不断完善,通过题库随机抽题、自由组卷实现教考分离,实施课程考核关联度评估,提高课程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向学生开放题库自主练习功能,调动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学的驱动力。
三、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B/S/信息化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在当前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深入应。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基于B/S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教学、完成作业、相互交流、参加测试等功能,教师也可借助此平台,公告信息、试题、上传下载课件及课堂视频、进行课后辅导、组织讨论答疑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及延伸,不仅可供教师上传教学资料等,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面对学生的不同起点与能力,系统中运用课件、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供学生个性化的网络学习。
(一)系统结构的设计
本系统基于B/S模式进行设计,主要采用ASP,HTML,JavaScript,SQL Server2008等技术。该体系结构的系统开放性好,易维护和扩展。
三层构架可以把整个数据处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层是用户界面(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提供用户与系统交互
第二层是服务器端,可以实现业务逻辑。
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端。此层负责对于信息的存储、对于信息的访问等。三层构架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服务器一层,这样的设计可以用户界面和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
在使用三层结构的时候可以使系统模块化,容易很系统得到扩展。一方面适当的增加模块来增强系统的应用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可以把系统更新成更大更有利的平台。
其次,模块坏的好处显而易见。在三层结构中,把整个系统划分成不用的模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发的成本和开发的周期。把系统分为客户层面和应用层面,在传递数据的时可以通过中间件来实现,在客户端方面不必修改。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维护的成本。
(二)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系统、老师系统和管理员系统三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下又有若干个子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
1、前台教学学习系统
前台系统主要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用户注册登录:用户必须用管理员分配的账号登录后才可以进行相关信息浏览,未经注册登录的用户只能浏览普通信息内容。
2)课程概况: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师信息等。教师和学生均可以浏览或下载这些教学资料,同时教师还可以添加、修改、上传教学资料,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及师资情况等。
3)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件浏览、下载和教学视频三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可以在线或下载浏览教学内容,也可观看教学视频录像。
4)留言板:提问与回答的过程是异步的,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留言的形式公布在网上,教师通过此模块进行答疑。教师也可以在网上讨论题或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
5)参考资料: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和参考网站。
2、后台教学管理系统
后台页面主要对应3个角色,且功能各不相同。学生,老师,管理员。
学生
1)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用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实时变更自己的信息,使教学机构在紧急情况可以建立联系。
2)作业管理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上传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曾经提交过的作业,以备复习时使用。
老师
1)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用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实时变更自己的信息,使教学机构在紧急情况可以建立联系。
2)作业管理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布置的作业,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曾经布置过的作业,以备复习时使用。
3)教学视频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上传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
4)教学资源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上传教学资源供学生预习、课后复习。
管理员
1)系统用户管理模块。超级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管理员用户进行权限分配。
2)前台网站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对前台网站进行管理,包括站内新闻添加、教学公告添加、考试通知等。
3)学生、教师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给教学机构的人员分配相应的账号,以及后后续忘记密码的用户提供服务。
4)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留言板进行管理,以及对教学平台进行备份,防止教学平台出现意外导致数据丢失,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3、数据库设计
1)用户信息:
针对三种身份数据项有:
学生用户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班级、照片、电话、地址)
老师用户信息(工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照片、电话、身份证、主教课程)
管理员(用户名、密码)
2)课程信息
包含的数据项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代课老师、学分、学时等。
3)成绩信息
包含的数据项有:课程编号、科目名称、学分、科目类型、学时、成绩等。
4)表的创建
根据分析,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于用户需求的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设计打好基础,主要的表包括:学生信息表(dbo.xueshengxinxi)、教师信息表(dbo.jiaoshixinxi)、管理员表(dbo.allusers)、网络课程表(dbo.kechengxinxi)、教学公告表(dbo.Allgonggao)、教学视频表(dbo.jiaoxueshipin)、教学资源表(dbo.jiaoxueziyuan)、留言表(dbo.liuyanban)。
三、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本设计采用B/S模式结构并结合Adobe Dreamweaver CS6实现静态网页界面的设计,采用JavaScript实现对客户端数据的验证;采用ASP编写应用程序文件,实现数据库存取等功能,并使用IIS进行测试。
1 引言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是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构建其课程内容体系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学》中关于信息产品营销的内容明显不足;而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为体现我校信息科学技术的专业特色建设,也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
2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确立《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理念
营销职能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市场营销学》是培养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营销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产品强调信息服务,其作用是传递信息,产生效用但并不产生有形的产品,信息产品具备服务的一般特点,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储存性。因此,信息产品营销与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具有较大的差别。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飞速成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引发了营销方式的重大变革,服务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整个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对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人才更是急需。因此,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能弥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但是在信息产业营销人才的培养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信息产品营销内容明显不足。因此,为体现我校专业特色建设,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即培养具备信息行业特色,具备一定的通信技术基础,掌握过硬营销理论及方法,能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
信息服务产品几乎已成为当代个人消费的必需品,如全球通、动感地带、天翼、彩信、彩铃等信息产品或品牌风靡全球,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冲击,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照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确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系。传统营销课程内容体系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信息产品营销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的介绍中融入通信市场及服务营销的内容,将网络营销作为推动市场营销学发展和深化的新概念引入到基本理论的概述中。
②信息产品飞速发展,在宏微观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中,应将信息产品作为核心内容之一。
③在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产品内容,以非传统的方式将信息产品营销融入到企业战略、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中。
④以信息产品为主线,确立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为一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⑤为体现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增加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主要介绍通信运营管理的内容、通信网及其业务、通信营销战略管理、通信客户管理、通信产品与业务管理。
4 以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服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通信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掌握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通信企业的欢迎。为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我们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运营管理和业务营销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通信业的网络组织、业务生成、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每一章融入信息服务产品的内容,而且专门增加一个篇章为“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信运营管理主要介绍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发展和业务运营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关注技术细节,而是以运营管理为出发点,介绍相关网络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和业务的组织方式,理解通信业务运营的过程,关注通信业的新发展。通信营销管理则主要运用市场营销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讨论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营销战略管理、客户管理、产品与业务管理等。
为适应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工学类专业学生获取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强烈需要,我们已将《市场营销学》课程辐射到我校所有工学类专业。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更贴近我校工学类学生的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能够培养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完成从具有传统的工程师技能到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素质的转变。
5 以信息产品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封闭性较强,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过多,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体现实际操作能力的环节较少; 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实战经验和社会工作阅历,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这些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
我们的教学团队走进企业,收集信息产品营销实战案例,在研究国际国内信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营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同特点和个性特征,总结市场成功案例的秘诀,精选48个信息产品营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优选100多个小案例作为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在课程教学中,课堂的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达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课后练习以阅读案例、提出营销策略为主,课后网络与书籍阅读按课时量的2倍布置,练习和课后阅读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实现了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的全面创新。
我们采取独具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市场营销学》中传统的“灌输式”和过分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经营情景模拟”、“管理岗位实习”等实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通过虚拟项目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战案例教学法因其真实性、生动性、综合性、启发性、实践性、动态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快速提升了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要以实战案例为主,而且应当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为此,我们增加了以信息产品营销策划为主的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营销问题和机会,确定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并确定市场营销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费用预算等,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同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仿真的企业运营环境,我们大力建设实验室,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具体措施包括:①建成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②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尝试以仿真软件为基础的课程群实验方法,即营销类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以及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各课程群在原有的原理型实验基础上发展为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的仿真实验。营销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市场调查等仿真教学软件;管理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仿真实验软件和ERP沙盘模拟实验系统;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会计模拟实验、运筹学实验、计算机财务分析实验、计算机统计模拟实验、证券实务仿真实验等项目。③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与重庆移动公司、重庆电信公司、重庆联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的实习实训基地网,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我们在新进教师的招聘中,优先考虑有企业实务工作经验者,坚持不懈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6 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通过融合市场营销知识和信息产品知识,体现了管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优势,也推进了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了实践环节,促进了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我们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带动了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我们以“信息产品营销”为理念,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核心课程,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内容,优化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例如,将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均衡价格、替代和收入效应、成本与利润、通信运营商的生产函数和均衡条件、通信行业市场结构等融入到《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信息通信知识,将通信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环节结合《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进行讲授;在《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内容中,将会计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大量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化的案例,突出了基于信息环境考虑会计数据管理的特点。优化后的核心课程以信息行业和信息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经营管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并以信息行业经济管理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7 结语
我们将继续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培养出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作者简介:孙玺(1973-),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重庆 401520
关键词:大数据;学习通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学习通等网络移动平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学习通等网络移动平台的应用,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实施。本文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索电子商务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而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1超星学习通简介
超星学习通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也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环境,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活动,及时反馈教学互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不断发展的新形式下,学习通平台为翻转课堂及跨界课堂等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开发和实施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可在学习通中学习资料、学习任务及要求、学习路线等内容;同时,教师可通过学习通预习及巩固测试等,并运用学习通的自动批改作业功能,形成成绩统计数据并反馈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可通过学习通自学教师的学习资料,根据学习任务书及学习要求、学习路线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
2《网页设计》课程简介
2.1课程定位
《网页设计》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三剑客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网站策划、网页设计与制作、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养成《网页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网页设计等实践技能,服务5G视商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中互联网营销工作内容。根据《网页设计》课程对电商专业毕业需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以及对学年实践教学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能运用HTML属性及标记等创造性地构建网站站点;教学目标2:能运用CSS样式、选择器等创造性地制作图文混排网页;教学目标3:能运用表格、列表、超链接等创造性地制作表格布局网页;教学目标4:能运用表单控件等创造性地制作表单网页;教学目标5:能运用标准文档流、盒子模型、浮动与定位等创造性地布局与美化网页。
2.2课程设计
本门课程共48课时,其中24学时为理论教学学时,24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网页设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习,注重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根据5G视商企业需求进行网页设计与美化,重点要掌握网页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培养自己的网页设计实践操作能力。2.2.1教学项目选择根据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培养出既会设计网页又懂理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首先选择本课程教学内容,制订教学大纲,也就是确定课点的质量。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而且课点抽象,为更好地依托课点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将学科课程体系下的章节内容依托工作过程,重构为行动课程体系下由简单到复杂的三个项目,三个项目又依托对应子项目完成知识和技能提升。项目选择一方面考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涉农电商”;一方面考虑课程思政元素,致力于培养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从专业项目库中选择涉农电商企业5G视商项目,对应开发出二级矩阵,确保教学目标达成;2.2.2课程思政设计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密切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思政内容。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如网页设计知识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思维方式(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建立。(1)选择真实案例国内、外典型网页设计实践,也可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真人、真事,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受身边故事感染,逐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主动按职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2)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多维度分析原因(术、道、德、主客观原因)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课堂内活动和课堂外活动两部分。课堂内活动:导课时师生讲故事、谈启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当采用翻转课堂,最好的学习是讲;课中分析网页设计案例,点评学生完成作业中反映的学习态度、认识论与方法论;小结时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领悟的道理。(3)课外活动教师通过学习通课程思政案例,学生在学习通中讨论课程思政案例,将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在线传播,通过师生自媒体工具扩散,传播正能量。《网页设计》课程本学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通过学习通学习路线及学习资料等,学生课前通过学习通学习线上学习资料,实现生生互评、互教,本课程运用先行课程《农产品网络推广》中农产品网络推广策略以及《程序设计基础》中程序设计思维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用网页制作三剑客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进行网站策划、网页设计与制作、详情页设计与制作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后续课程提供技术支撑。
2.3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
课程实施按PDCA循环进行,每个环节均要抓好人、机、料、法、环、测六个要素。2.3.1P(Plan):完成教学设计此阶段教师要搜集5G视商项目资料、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研究制度与学法、教法、设计预习作业、设计测评量表,最终形成教案;2.3.2D(Do):实施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设计,在课前、课中、课后实施中,都要抓住六要素。尤其是人:手把手,教师抓两头、带中间,发动骨干,为课上团队PK做准备;2.3.3C(Check):检查教学效果检查教学效果,以料为基础,以测为手段,判断其它要素的成绩与不足。检查的关键也是人,对教师而言,一看教师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专业需求,是否得到专业长的支持;二看与辅导员的配合;三看对学生团队的培育与指导。对学生而言,每次课课前、课中、课后均需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2.3.4A(Action):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自己要反思,还要指导学生反思,生成学习反思档案,通过PDCA循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每次课课程实施都遵循PDCA过程,同时PDCA又分别是人、机、料、法、环、测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由此构成循环。从专业项目库中选择5G视商产业园项目,根据工作过程划分为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在专业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下,在课程实施中,在课前通过前测分出差异化学生,从而分配差异化项目,同时在师生课前签订的课程协议等“法”的约束下,最终产出课程产品,并测量课程产品。通过组织团建、课程沙龙等营造出快乐学习、娱乐考核的大环境。以项目1.2为例,课程实施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下发预习指导书等并归纳典型问题等。学长导师主要通过学习通等手段负责督促、指导、发现问题并反馈教师,学生线上预习、完成网页作品雏形。“三五”融入:课前预习图像标记等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设计网页雏形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课前学习产出测量观测点分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课中、课后采用类似思路和方法以充分发挥学长导师作用,完成企业任务,人、机、料、法、环、测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作用。
2.4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中,充分发挥课程监理师作用,为有效测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检测课点掌握程度,开发了七个子项目的项目矩阵,也就是三级矩阵,从而明确每个项目的课点学习产出测量标准,以其中一个项目为例,重点是告知学生如何测量学习成果,比如课点1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中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区分够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正确率100%,合格;技能点要求能使用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设计网页等;态度点要求作品中能正确处理全局和布局的美观设计,对自己作品承担设计责任等。通过三级矩阵确保每个课点达成度,进而达成二级矩阵中项目目标从而完成一级矩阵中教学目标进而保障学年实践教学目标中达成本课程分解目标;同时与本学年其它课程一起确保达成学年教学目标从课程定位自上而下分解目标通过课程评价完成自下而上达成目标。采用四方评价:教师+企业+学长导师+学生,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观测,并分别设计对应学习产出测量表。最终形式成果档案袋、学生成果展、优秀学生成长故事会。故事会则推选出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树立培育优秀典型输入专业导师团中。关于课堂出席政策及要求,要求每位同学需出席并参与每一节课程中,课堂上按要求认真记笔记,笔记要求字迹工整,内容详实,课堂笔记是重要的复习资料。教师将抽查学生笔记,对字迹不工整等不认真记笔记的同学,将根据评分标准扣除本人和团队成员“出勤”相应分数。每位同学需出席并参与每一节课程中,每节课均会进行考勤登记,由班长将缺勤同学的请假条交给任课教师进行登记,经辅导员批准的假条方为有效。出勤扣分细则如下:出勤每少一次,扣1分;出勤少1/3者,取消考试资格。关于上课行为规范、诚信学习要求如下:每位同学需携带必需的上课材料,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每发现一次不携带教材、笔记本、笔等必需学习用品,从期末平时成绩总分中扣除1分。认真记笔记,笔记内容、进度与书写质量是笔记检查的重点,笔记内容要求包括网页设计、表单、超链接等相关知识、相关图表及个人听课感悟,书写质量要求图表绘制美观、字迹工整。衣冠整洁,仪表仪容得体,上课不能吃零食、喝饮料。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不做影响他人听课或干扰教师授课的行为,诸如上课玩手机、睡觉、私自离开教室等行为将被视为违反课堂纪律;对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诸如玩手机、睡觉、私自离开教室等行为,每出现一次从期末平时成绩总分中扣除1分。所有测试卷的雷同者或考试作弊者取消当事人(双方)本次测试成绩。关于参与实践环节的要求如下:实践学时共24学时,主要根据5G视商企业需求进行网页设计实践,学生应在实践前完成相关实践准备,撰写实践报告,并通过与其它小组开展PK,掌握网页设计的主要技能,实践完成后,不断完善项目实践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学习小组按4人为上限划分,在部分课堂中尝试团队式学习,也会安排一定任务的分组、汇报等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此部分内容将计入“课堂参与”成绩考核中。
3学习通在《网页设计》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应用
3.1课前
在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下发预习指导书、预习资料、预习要求及预习测试等内容,通过学习通的自动批改试卷功能自动生成预习测试成绩等,教师及时通过学习通平台将预习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自学预习内容并按时完成学习通中对应的预习测试,及时总结和反思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2“三五”融入
“三五”是指“五种素质能力”、“五种通用能力”、“五种做事能力”。其中“五种素质能力”包括政治鉴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身心承受能力;“五种通用能力”包括开发项目、集体讨论、团队合作、陈述报告、评估取舍;“五种做事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职业汉语能力、外语运用能力、汉字书写能力、网络运营能力。在课前预习中注重培养学生“三五”能力,比如课前预习图像标记等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设计网页设计作品雏形,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
3.3课中
教师能运用学习通的签到功能进行考勤,方便又快捷,给考勤带来了便利。课堂中能运用学习通中选人功能进行随机摇号选人或随机指定学生进行提问或汇报,这种线上选人方法的随机性,给学生创造均等的被提问的机会以及分享、交流、展示的机会,能使学生的陈述报告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学习通中还提供抢答、问卷、主题讨论等模块,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
3.4课后
在课后教师可通过学习通巩固测试题、巩固作业等内容,及时巩固学生在课前、课中所学内容,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从课前到课中、课后的螺旋式提升;同时,课后教师可通过学习通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习通将学习效果数据公布给学生,形成及时反馈机制,以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效果,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小结
超星学习通平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学习通等网络移动平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和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必经之路。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最佳呈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黄海龙.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5):17-20.
[2]胡梅,钱明珠,王海棚.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教学模式在动物微生物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1(6):30-31.
[3]王东娟,戴培赟,李晓丽,等.高职院校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1(8):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