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评价
从现状看,多重的普通高中,都修正了旧有评判机制的弊病,这就提升了机制带有的可行性。很多高中,都设定出了成体系的内含评判办法,规制了校本课程配有的开发历程及评判对象。在同学选取课程、确认同学学分的层级内,也制备出了很具体的预设方案。然而,普通高中内含的校本课程,还存留着多样的评价漏洞,因此,有必要摸索实效的评判手段。
一、评价关涉的对象
关联着教育评判的现有原理,多归属于普通高中内含的校本课程。这样的状态,是课程与预设的教学彼此分隔的后果。普通高中所设定出的校本课程,经由专家去研发,因此带有凸显的专业属性。高中内的授课教师,只着手关联性的授课流程。
从这个视点看,评判要采纳的侧重点,就安设在对授课教师预设的测评上。此外,惯常的课程解析,还停顿在旧有的层级内,教师会觉得,课程就等同于预设的教学内涵。在这样的状态下,对预设校本课程的评判,也被划归到评判授课规划、评判授课所用大纲、评判校本教材这样的类型中。
校本课程延展了旧有范围,这就融汇起了课程与预设的教学,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同学带有的创新认知。在本源的层级内,校本课程可整合研发流程与真实授课:教师应是真实的研发主体,同时还是特有课程的授课者。开发普通高中配有的校本课程,与同学潜藏的需求契合,也能增添同学内含爱好,因此融汇起了研发带有的目标和预设的路径。
对这种课程的预设,应经由普通高中内含师生的协同过程,建构出校本课程所带有的价值。因此,校本课程,应被看成授课预设的手段,与授课融汇在一起。评判校本课程所用的程序,也表征着组织授课所用的程序。由此可见,对这种课程所选用的评判,不能混同于惯常的评判,应被看成课程成效与真实授课的统一。评判的历程,就是测定课程内含质量的历程,也是管控开发的历程。
二、总括的评价路径
在解析了评判对象的认知框架下,应选用全面的视点,去查验校本课程带有的评判路径。有的学者觉得:惯常情形下,校本课程所预设出的开发流程,可分出解析情境、预设目的、制备评判用到的方案、解析方案及接续实施、跟踪成效及重设等步骤。普通高中要解析课程配有的情境,依循这样的情境,确认出适宜的评判目的。与此同时,搭建起课程用到的方案,并历经实施这一流程。最后,经由对反馈数值的解析,预设出修正及重设的可用方案。
校本课程所带有的测评路径,可划分成如下层级:对情境的解析、预设测评目的、评判课程带有的可行性、评判授课所含有的质量、估测出这种校本课程带有的成效。对校本课程选用的评价路径,归属于质量管控的路径。因此,这种评价,应整合起总结特性、延展课程的特性等。
测评带有的目的,不仅涵盖着证明成效这种层级,更涵盖着改造旧有授课的层级。评价的总括程序,应可区分、提炼及辨识信息。校本课程关涉到的信息,能表征出特有科目内含的目的、预设方法、真实的认知成效。这样一来,评判得来的数值,就可指引高中内含课程的预设决策,查验授课带有的效能,以便增添同学对特有科目的领悟层次。
评判的总括功能,应是比对不同类别的授课科目,辨识课程内含的弊病,并设定出修正的路径。应围绕课程内含的改造途径,来预设评判的总框架。
三、可行的评判模式
预设可行的评判模式,应借鉴现有的精准模式,如回应类、差距评判类、CSE属性的评判模式等。在这些现有的可用模式内,选用了CIPP框架下的模式,当成搭建评判架构的可用参照。新颖的CIPP框架下的模式,能改造普通高中旧有的校本课程评判路径,因此延展了采纳范围。这样的框架,可分出面对背景、面对历程、面对授课成效等的评判,从而建构出融汇属性的评判路径。
首先,要面对背景,予以精准的评判。这种评判成分,归属于本源性的成分,应涵盖高中带有的背景框定、对授课对象带有的需求框定等。要辨识出目标与预设需求的契合程度,以便供应预设目标所用的依托。
其次,要录入评判得来的结果。实现预设的课程目的,应依凭独特条件,要评判这些关联条件。录入结果,会关涉到实现预设目标、解析潜藏的成本、比对多样课程带有的优劣、评判课程内含资源的可用性等。
再次,要测评预设校本课程所历经的经过。评判过程,要辨识出这一科目内含的讲授经过,以便确认隐藏着的授课弊病。例如:评判预设的课堂活动,能否依循规划去延展;现存的那些授课资源,能否依循规划被采纳;教师所选定的授课路径,带有怎样的实效性等。这种评判,可供应修正旧有校本课程的依托。
最后,要评判授课得来的成绩。在这一时段内,要选用解析、数值测定和辨识成效等路径,去测定课程内含的真实成绩。具体而言,要搜集到关联性的多样描述,把搜集得来的判别数值,与前述的三类层级相整合,以便估测出特有课程带有的成果。学者认为,评判成绩这一步骤,仍归属于管控授课质量所用的步骤。
新颖的CIPP属性模式,带有凸显的宏观性,也很客观。然而,搜集评判用到的多重数值时,还要选用协同性的多重方法。例如:评判课程所带背景时,可整合起解析、调研及走访、对同学予以诊断等路径。评判操作得来的真实成效时,可接纳档案评判、查验及对同学访谈等路径。
四、建构出的系统
解析了评判实践后,可构建出高中内含校本课程的可用评判系统。具体而言,建构出的评判系统,应涵盖如下层级:
首先,应辨识出开发目标带有的价值。预设的校本课程,应融汇起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的多样评价。要考量的维度,涵盖着预设课程与总括方针的契合程度、预设的校本课程带有的价值认知程度、课程所预设的总括目标与同学爱好的契合程度、目标内含多重要素的调和程度等。
其次,应辨识出校本课程带有的可行性。制备校本课程所用的流程,涵盖着设定及拟定目的、选取和重构校本内涵、预设的课程构架、安设的资源选用路径、评判同学作业用到的途径、对特有课程带有的优劣的解析等。可行性归属于很概要的那种指引,可折射总括课程建构的水准。
再次,应辨识出授课流程带有的实效。这样的评判,应涵盖着对授课途径、教师带有的态度、授课预设进度、同学的学习历程、预设目标的完成路径等。它归属于形成属性的测评,能促进教师改造旧有的校本课程,完善现存的校本质量。其中,同学对真实授课流程所带有的评判,具备凸显的精准性。同学是直接接纳授课内涵的那种主体,因此,可经由座谈会、预设问卷等路径,获取到同学内含的授课意见。这样一来,就供应了改造授课程式的依据。
结束语
新颖的校本课程,改造了惯常用到的普通高中内含课程,被划归成总括的课程成分之一。然而,现有的这些课程,没能被预设出很完善的评价途径。普通高中内的师生,应增添新的评判理念,摸索延展课程内涵的路径。只有这样,新颖的校本课程,才能促进普通高中内授课质量的升高,激发出同学潜藏的课程爱好。■
参考文献
[1]刘雪冰.职业规划: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角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逢淑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及发展设想 [J].山东教育,2011(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开发;研究
一、前言
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正式开始了课程改革相关活动,当以往教育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传统教育方式受到校本课程的影响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校本课程在校园当中其实并不是过分的关注所谓的主科的,使用非主学科从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关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教育以及课程设计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大。但是当根据主科开展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相关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在对学生起到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作用的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当中的时候,这就对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工作当中的学生、教师以及校方提出了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各个地区相关学校对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相关工作开展各个层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的。
二、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分析。
从开发这个层面上展开相关的分析工作,对学生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收集是构建校本课程的基础,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需求呈现出来的信息,教师就能够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在某些层面上使得教学相关活动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上文中所提及到的相关内容为基础构建校本课程,能够使得整体的学生成绩的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具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心态和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认识的,并不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才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假如说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个例的话,教师所需要依据的就是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具体的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使用适应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方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分析
课堂片断法是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选择出来一个时间片断,比方说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当将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上文中所提及到的这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应用是相对来说比较的广泛的,将校本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分散化处理,是能够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是需要注意到适应性的,校本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前的适应性应当相对来说比较的强,当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和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的时候,学生发生混乱的几率就相对来说比较的高了,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程度较高的学校中校本课程《数学大师》以数学史上的著名数学家为例,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主题,讲解他们在数学史上的主要成就,这些成就大部分和高中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有关,从他们的发现背景入手,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妙用,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自发的去探究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巩固课本知识的目的。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丰富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评价
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数学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学校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这就必然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校本课程开展各个层面的开发相关工作是高中学校对学生所学习到的课程所使用到的一种崭新的设计方式,是一个实践性相对来说比较的强的课程系统,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的简单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的重要的。
一、改革体育学习评价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对体育教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却停步不前,虽然也有从教育学角度形成的评价体系结构,但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偏弱。经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仍然没有对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所以改革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就势在必行。
(一)符合教育思潮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学习评价逐渐演变为过程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更加重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性,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结合使评价的主体及方法更加多样化,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化。这种替代性的评价思想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和体现,且顺应了当前学习评价思潮的l展,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符合评价改革的需求
经调查现有体育学习评价的满意度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的体育学习评价不满意,教师与学生在需求及期望的情况有上很大差别,学生希望评价要更加多元化。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应该更加灵活、主体更加多样、标准要有差异性以及结果要更具人性化。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
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教师的评价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不仅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验证方式,且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涉及到的也只是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其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的研究上并没取得较大进展。而大学体育教师评价的理论不足、实践不完善,则严重地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甚至制约了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评价内容单一化
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都过于注重对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身心健康、参与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完全是为了迎合现有趋势,对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并不重视,评价内容极其单一,尤其是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面,没能统一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评价主体模糊化
现有的体育学习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学生的自我评价,但相对来说非常薄弱,往往忽视同学间的互评和自下而上的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们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迫接受学习评价结果,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使得学习评价出现了诸多问题。
(三)评价标准定势化
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中,对于评价标准的统一性过于重视,使得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墨守成规,严重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这种固定性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情感和个性的变化,只是机械性地将学生用同一尺度规划,忽视了不同学生的身高、体重、运动技巧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限制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个性化成长,局限了教师的自主发展道路。
三、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对策
教师评价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效益的活动,不管其开展的主要人为意识是什么,其多方面的功能最终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和行为习惯,甚至影响他们与人相处的心态及关系。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传统的被动测评方式明显不够准确,因为人的心态和行为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会不断变化,所以,在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评价时,不应只注重评价的标准和结果,而应该树立全局观念,重视评价的整体活动过程。
(一)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教师,其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还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必须以教师发展为主,努力开发、利用和管理教师的潜力,激发教师的活力,推动教师的工作开展,并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变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教师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关注教师的个人健康,将教师的发展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评价理念科学化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能和身心健康,更应该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如道德品质、团队精神、个性化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让大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地展现体育方面的特长,还能让学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学习与进步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热情,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三)评价内容需拓展
评价内容的选择应该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特别是要和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相一致,这是体育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逐个观察,从而依据学生的体育学习特征分析和评定出最为合适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合理;其次体育学习评价中的体能评价占比不可太高,要加大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定比例。在评定成绩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变化。
(四)评价主体多样化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都是以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为基础,教师评价为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只起到辅助作用。不过,由于教师具有丰富的评价经验,极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这种评价方式就尤为适合应用在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评价上。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则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还更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结语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3-02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单独的国家课程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个性的发展和广泛知识内容的需求。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三类课程的权利分划上是不同的,国家课程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的,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的,而校本课程则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管理的。如果说国家课程的开发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表达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学校若想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校本课程道路,则需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为基础、校本课程精品化实施为手段、特色课程品牌化发展为目标进行实施。但各校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多种问题的影响,对校本课程的标准化实施产生了较大阻力,那么针对诸多问题,各校则需不同的解决之策。
一、目前校本课程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与制度的引导导向不足
首先,我国在推行校本课程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政策来规定,究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真正存在的联系,仅是各大高校之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样对于各中小学对于校本课程深入的理解及领会校本课程的精神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会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停留在表面文章,而真正的课程目的很难实现。其次,各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内容常常是机械化的模仿,这样便会导致校本课程不“校本”导致毫无特色,更谈不上校本课程的初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对于一些普通学校而言,教师本身已经被升学压力的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所以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不言而喻。再次,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本身规划并实行一套完整的制度,但现如今由于我国的校本课程刚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尚未有一套可遵循的规律,与之相关的制度也还未成完整体系。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校领导去其它学校观摩了一堂校本课程后,感觉该校校本课程不错,于是回校后起草一份草案分配到各个教师手上,由于并没有具体的负责人,于是便“全师参与”,犹如一盘散沙。再加上学校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于物质及资金支持薄弱,导致参与教师积极性较差,更谈不上吸引学生的兴趣了。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尚不成熟
目前各校对于国家课程的评价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首先,评价过程缺乏统一而又明确的指标体系,而现有的国家课程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合适的用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之中。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内容有很多是属于多学科混合的课程,但实际上校内的学科之间是各自独立的,使得我们无法进一步研究带有共性的实践型课程和教学事件。其次,课程评价的主体并不明确,校本课程本身是根据本学校特点而开发出具备一定特性的课程,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课程开发的影响,往往是有着专业背景的专家进行评价,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意。再次,目前评价手段也相对稚嫩,校本课程本身属于这些年的新生事物,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各抒己见,但是对于课程的评价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用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也主要是参照常规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就是采取笔试分数制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虽能起到一定的评价效果,但实际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添加了更多的负担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此外,在时间上、物质上、财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这都会造成课程的评价难以施行下去。
(三)客观因素造成校本课程开发水平有限
由于历史性因素,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课程体制,教师习惯性的仅是对知识进行讲授,这样虽然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体系掌握的相对全面,但是这样会使校本课程的标准化实施受到很多客观性因素的制约。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各校都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提高中高考的分数,那么一线的教师就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动机的缺失便会造成教师把校本课程当作是负担和包袱,相关调查发现仅有39%的教师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当中,虽然教师能够意识到校本课程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是已经养成了按照国家课程的标准,遵循课程专家的指导来上课的习惯,使得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若突然改变课程的方式,难免会产生压力者是懒惰的心理,同时也会对课程的失败产生一定的恐惧,这都会造成教师对于校本课程产生较大的反感情绪乃至抵触情绪。其次,教师的课程开发观念比较落后,在校本课程中,教师由原先课程的执行者角色变为了编制者和决策者,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理念与角色,既要对校本课程有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也要做一个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者。但事实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观念上还是停留在执行者上,所以这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行政体制约束下,形成了惯性执行上级部门计划的习惯,教师再此状态下不需要也没必要具备多少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独立分析的意识与踊跃参与的精神。再次,我们的教师进修培训上,一般也只是培训国家课程的内容,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提高各校的学业成绩分数,对于课程开发的进修内容可以说少之又少。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做是巩固提高学生国家课程内容的习题课,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实质已经荡然无存。最后,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动力,动力是维持行动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动力才可以为行动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促进课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课程的开发是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与精力的,但是教师目前收入较少,本身工作动力就低下,还外加上额外的工作负担,很难能让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更别说动力了。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策
我国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处于初级探索与发展的水平,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前文所提到的问题,再有就是学校经常把校本课程当作是国家课程的衍生物,仅仅服务于升学考试;或者是过于简单的将校本课程理解为选修课或是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校本课程的发展停滞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是前行的桥梁,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所以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一)完善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组织制度
没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领导,校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容易成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如若丧失校长的校本课程领导,教师的校本课程领导也会变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首先应该构建以校长为带头核心,骨干教师及具备特长的教师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各任课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组成员,聘请大学或研修学院相关专家作为顾问,形成“三位一体的开发团队,专家把关的高质量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其次,提高普通教师话语权,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交流活动制度,提高普通教师参与积极性。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实施并不是校长、主任或是专家而是一线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不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情况,那么作为一线教师会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这时候便可以对课程进行内容或是模式的修改,在定期的交流活动中提出问题,由专家或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及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一个制定课程、讲授课程、改进课程的良性循环机制。再次,由于学校行政职员掌握着学校的人事及教学资源,所以经常会出现行政职员凌驾于一线教师这一现象,所以应该改变目前教育行政化严重的问题,使学校行政职员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是担负着推动者的作用,从对教学进行控制改为对教学进行服务这一观念转变。努力创建一种平等共商、民主开放、共同参与的具备强大活力的基本组织制度。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前提是看有无一套相对完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若评价方式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步履艰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已经不断被社会认可的今天,校本课程评价问题迟迟还未有妥善的解决方式已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最强烈的呼声。首先,应该保证参与评价的主体不仅限于个别人,而是应该多种角色共同参与。从现有的专家、教研员评价改为在此基础上加入课程实施教师,学生代表乃至家长的参与。这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家和教研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实施教师则更了解目前本校课程的实际状况,对课程具有更快的应激性。学生实际上是校本课程的最终受益群体,学生群体更了解自身所需,所以我们可以设计问卷、和学生访谈以诊断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反思课程成效并进行改进,发挥学生角色在评价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群体对于孩子都有自己的期盼,也清楚当前社会所需,这样可以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供课程开发者参考。其次,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也应多元化,由于校本课程校与校之间的不同,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长而发展出来的特色课目,所以说学校在利用现有的国家课程评价方式过程中应注意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独特性,可以让多学科教师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价,积极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结果。再次,提高课程评价的时效性,可以要求对承担课程评价的教师提出时限,让校本课程的评价者与研究者能够及时沟通。但也要注意到的是,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一般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对于承担校本课程任务的教师在国家课程满课时数量上应该予以减少。同时,对于课程评价后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物质性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重视,使更多的教师有更强烈的欲望加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过程之中。
(三)提升教师“ACT”水平,推动校本课程发展
课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师ACT(行动力)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改最终目的的实现。而提升教师“ACT”水平,则应全面提高其中的“A”――Allowance(津贴)水平、“C”――Create(创造力)水平、“T”――Technical(专业)水平。首先,现今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校本课程,但是经常会发现教师虽然基本都能参与进来,但是很多教师属于应付差事的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前学校对于教师的津贴奖励主要还是关注于最终学生所获得的国家课程分数上,这样会使得大部分教师将精力分配到国家课程的提分研究上,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属于津贴奖励考核范围之外的事情,教师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校本课程仅是“义务劳动”,行动力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应针对这一现象,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提升教师开发热情,使得那些善于国家课程理论研究的教师能够有一部分分流到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当中,让教师切身感觉的校本课程同属于工作范畴之中。其次,校本课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国家课程上课模式不应完全的套用在校本课程之中,这时则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上课习惯,提升自己的课程创造力,改变课堂气氛,多加入学生参与的环节,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多一些学生的互动,改变气氛生硬的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真正尊重学生的成长,诠释教育的内涵。再次,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其专业水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所以学校应该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关注在校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专业知识学习,并应在学习期间保证教师的基本生活收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真正能够踏下心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应开展专家进校活动,让教师能有机会与专家对话,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深入理解校本课程的意义,形成课程信念,增进课程研究行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秋杏.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样态与深化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62-68.
[3]李素香. 学校课程开发与整合的实践探索――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08:66-68.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西南地区 中小学
一、 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有关的课程政策已经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并且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和“盲目跟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进。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四个省(直辖市)中进行随机抽取样本,参加调查的对象是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实践的中小学。共有重庆20所中学和20所小学的400人,四川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云南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贵州5所中学和5所小学的100人。样本的抽取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也考虑了操作的可行性,故样本的大小在四个省市中有所差异。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是根据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对校本课程的内涵、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校本课程的特色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等方面来编制有关问题,在试测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了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经验和问题,在单项及多项选择题中设有开放式选项。
调查实施时,我们以参加我校校本课程培训的领导及教师为访谈对象,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委托他们将问卷发放给他们各自学校的教师填写且给予寄回,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17份,回收率为90.78%。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意义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内涵
调查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及不够全面,43.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有26.6%的教师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18.4%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
2.校本课程的价值
82.1%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79.6%的教师认为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 75.8%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8.7%的教师认为是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有93.9%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只有3.4%和3.7% 的人表示没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和不清楚。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
调查结果表明,有43.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由教研组或年级组开发,28.3%的教师认为是由教师自主开发,21.3%的教师认为是学校指定专门人员开发,也有6.5%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者开发。
以上问题反映出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的重要价值,因此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主体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
(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特色及质量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特色
调查发现,有93.3%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有4.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是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只有2.3%的教师认为不清楚。
2.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
有90.8%的教师认为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74.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6.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声誉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
3.校本课程特色应如何体现
有81.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上,77.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76.1%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63.3%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目标上;1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应体现在课程的名称上。
4.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 9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要有明确的目标;86.4%的教师认为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76.4%的教师认为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67.3%的教师认为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63.2%的教师认为有确定的名称。
5.好的校本课程应该具备的特征
有90.1%的教师认为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好的校本课程;85.4%的教师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是好的校本课程; 68.4%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8%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29.1%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已经意识到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的重要性,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的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考了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体现出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多数教师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看作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而凸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
1.参与者
关于所在学校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成员的调查表明,有93.9%的人回答有教师;84.3%的人表示有学校领导;39.2%的人回答有专家学者;36.6%的人指出有家长和社区人士。
2.管理者
通常,学校主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主要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调查发现,选择校长或副校长为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人占全部问卷人的48.3%,选教科室主任的占23.0%,选教导主任的占20.6%,选学科带头人的占8.1%。
3.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
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把握度及自信的表现。调查表明,有66.0%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21.1%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也有13.0%的教师对自身能力于开发校本课程不清楚。
4.开发校本课程所做的准备工作
调查表明,76.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调查了本校的课程资源;66.2%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掌握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工作;63.6%的人表示本校分析了学校在本社区的地位和作用;58.4%的人表示本校进行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的工作。
另外,83.1%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工作, 62.7%的人表示本校接受了专家学者的培训或辅导,55%的人表示本校征求了同行的意见;44.7%的指出本校征求了家长的意见。
5.课程资源的利用
调查发现,72.8%的人指出所在学校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 66.8%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66.1%的人指出本校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注重学校的历史传统;65.3%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
6.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 84.8%的人表示所在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研究;62.3%的人表示本校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了专门的教师、时间、地点等;57.6%的人表示本校要求教师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53%的人表示本校安排了领导同行的听课。
在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有48.1%的教师选择每周安排1课时,26.7%的教师选择每周2课时,8.1%的教师选择每周3课时或3课时以上。
7.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76.5%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64.1%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的资料;62.8%的教师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0.1%的教师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
分析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83.4%的教师认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是经费的缺乏;70.4%的教师认为缺乏专家的指导。4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能力有限;15.4%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14.8%的教师认为是家长不支持;
8.开发校本课程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
76.3%的人回答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75.6%的人认为教师相互研讨解决;69.5%的人回答向专家咨询解决;63.8%的人回答是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解决。
9.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监控
调查表明,有72.5%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有49.6%的人指出本校通过现场课等方式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展示;49.3%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41.9%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37.9%人的表示本校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
另外,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有75.4%的人指出所在学校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73.6%的人表示本校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52%的人指出本校征求了学生的意见;45.8%的人认为所在学校是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0.校本课程的评价
关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有36.8%的人表示本校组织专家、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了评价,42.5%的人表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20.7%的人表示对此事不清楚。
调查发现,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和明确的负责人,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开展了课程资源调查、校情分析、学生兴趣调查、专家培训等相关准备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书面材料、征求学生的意见、请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同时,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都能够将校本课程付诸实施,一般保证每周1-2课时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专门时间,安排了专门的教师,并有教研室或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和听课评课活动。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其中部分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可能导致教师被动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开发与实施不能深入进行、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有限等问题。
四、讨论与建议
(一) 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访谈中发现,真正尝到开发校本课程“甜头”的学校不多,还是有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赶时髦”,“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校本课程。其原因既有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国家课程、必考课程任务重、压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在学校中处在一个“时冷时热”的“尴尬”境遇之中。为此,正确认识并真正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其中包括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鉴于学校工作头绪多、各项工作彼此分离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际情况,以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是将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作教师培训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这样可以多方兼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 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折射点”,是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传统开发出来的一种课程类型;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过程。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校本课程的特色,主要是由每一所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基础和需要、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等差异而决定的。
首先,明确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通常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学校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学校举办人的教育理想和理念等而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既有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又有适合于本校实际且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必须以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为“圭臬”,努力使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体现并实现学校办学宗旨。
其次,资源与优势评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什么和作何种程度的开发。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认清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
再次,特色资源的开发。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及其课程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如重庆市某小学,因毗邻本地的一个气象站,多年来坚持开展名为 “红领巾气象哨”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采集一些气象知识,进而了解气象科技,逐步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基于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传统,该小学开发出独特的名为《气象与生活》的校本课程。
最后,保障机制的建立。要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评价措施的完善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估制度来予以保障。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与监督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对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监督,明确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的责权意识。如重庆市北碚区设立由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专家及学校教师代表组成的课程审议委员会,专门审议评估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引导学校开发出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实际与特点,所以很难采用统一的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学校必须有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学校围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常规的自我评价工作,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课程特色形成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重视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追求与打造,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真正价值,从而有效实现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目标。
(三)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可分为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又可分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评价。但是,目前这种评价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多数学校忽略了同伴教师、教师自我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多数学校重视对有形成果,即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产品──“文本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等,而忽略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考查等。
要克服以上不足,首先应该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互动、对话、合作、民主、多样性的原则。这就需要在评价过程中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评价。
其次,动态的课程开发过程需要过程性的评价,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要力求评价的动态化、连续化、日常化。一是关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准备、编制和使用三个阶段。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要进行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等。例如,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参与程度,了解教师的知识能力能否保证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专业发展,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程序步骤是否完整和规范等等。二是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否满足,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体验与收获等。
再次,校本课程评价的功能要突出激励功能、反馈功能、改进功能。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社区特色资源开发及本校师生的成长上,所以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避免用唯一的标准对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作简单的“优劣”划分,而应该以“适宜性”为原则,把切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办学思想和特色、教师愿意承担并能够胜任、学生欢迎并有实际收获等,作为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重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以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真正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亮点”。而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舞台”,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充分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崔允氵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 外在维度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要积极利用多种有利的外在维度,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在开发过程中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统筹大局,促使各种外在维度友好和谐地发挥作用。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外在维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领导层面的支持程度
院校领导层面的支持与关注度是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的外在保障,缺失这一外在支撑就没有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因为领导层面的支持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领导层面扮演的角色是学校环境的分析者、学校哲学的确定者、教师的教育者、教学的管理者、“安全的共同对话空间”的建立者、课程资源的协调者;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而言,领导层面则体现为“决策者”、“评价者”、“指导者”、“管理者”。由此可见,其作用具有核心意义:
首先,院校的领导层在思想上要对校本课程开发有所认同与支持。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真正进入学校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认同和积极支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学校领导的态度影响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领导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供所需的资源支持。资源支撑主要体现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这些资源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现实性特征决定了资源支持的缺乏会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利用多种有利因素,更好地形成课程开发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这要求领导层具有睿智、果断、与时俱进的胆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要统筹大局,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研究,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院校的领导层至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1)有民主的办学思想,提倡合作;(2)提供各种机会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3)提升办学的精神;(4)寻求各相关层面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院校的领导层面不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他们或因办学的社会压力,或因怕担风险等而瞻前顾后,踌躇不前。访谈中,有校长坦言:“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如家庭与学校、社会与学校、教师与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待遏低、师资力圣薄弱;升学率就像阴晴表,今年升学人数多了,下学期学校招收的学生就多,一旦升学率低,马上就有学生转学。”“教育资源短缺。”尽管如此,但访谈的几位校长都表示支持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愿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经验及现实生活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三种形式:(1)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2)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开展;(3)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如果学生认为校本课程无法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实际上,虽然学生很少有直接机会表达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看法,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厌学和旷课等手段间接表达他们的态度。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而教师的心态积极与否又直接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制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
3.评价制度的影响
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从评价目的看,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用于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以及进行甄别、分等和鉴定;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用以分析、诊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整、改善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目前,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即以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基本是“以分为本”。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而开设的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侧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不可能用标准分数准确地衡量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结果。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通过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同时,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即便开设了,也很少开足课时,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门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这反映了学校通常会把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进行区分的一贯立场,同时反映了学校外部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影响。如果校本课程的好坏在学校的评价制度中无足轻重,外部考试也不能显示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校本课程将避免不了与传统的某些非专业性的课程一样被置于边缘化甚至“空无化”命运。这将挫伤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评价也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内外评价机制,这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发展的保障。
4.课程管理权力的分享状况
虽然课程改革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材多样化的要求,但我国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课时上的比例只占20%~25%,课程开发的权力仍然掌握在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手中,他们不习惯也不可能舍得把课程开发的部分权力真正下放给基层教师。因此,院校和教师的课程决策权仍然十分有限,大多数学校都无法直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对课程计划由专家中心向教师中心转移,学校教师从课程走向课程中心有一定的阻碍。所以,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得不到政策保证,使得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降低,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5.课程专家的影响
随着国家新的教育与课程政策的实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在大范围内启动,课程专家将成为迫切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对课程的轻视,造成课程专家的短缺。目前作为专职研究者的课程专家主要集中于国家研究所、省市教科所和师范院校的系所,学校里的教师缺乏高校、教研所专家的指导。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专家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而一线的教师即实践工作者又苦于缺乏理论的指导,造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知识技能的支撑,理论的缺乏限制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
6.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校本课程也不例外。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我们要给予足够重视。例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容易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就有可能忽视学科知识的学术性,一些简单有趣的课程较受学生的喜爱,而难度要求较高、枯燥的课程则可能无人问津。这样容易形成倾向主义,知识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得不到保证:由于学校条件、经费和教师水平的限制,一些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降低课程的质量标准,增加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难度如果明显超过教师可以承受的范围,则势必影响其采纳与推广,或者说相对于原来的课程,如果新的校本课程的质量明显不如原来的课程,就难以得到认可。“校本课程的实施可能加剧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由狭小的地区和单个学校所规划的教育有可能偏离国家教育方针,助长地方化倾向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也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是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后,还需要明确的是:第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我们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简单的分析框架,对于全面把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是不够的;第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2.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申报
近年来,我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了校本课程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改编、新编和重组的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再开发,或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这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突破教师个人经验的狭隘。学期末由教师根据本人特长申报开设课程类别和内容,并撰写课程方案。在课程方案中,要明确写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此外还要注明“课程优势和创新点”和“适合的学生类别”。目前,我校校本课程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共设置六大类,包括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数学与应用,包含近百门课程。
本着节约资源、高效管理、尊重学生自主选课的原则,我校引入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几轮磨合与完善,在申报环节,教师在规定期限内登陆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选项,将课程的相关信息填入系统。然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核了。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校本课程的管理越来越高效、实用。
3.校本课程遴选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对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审查,通过学校初步审查课程方案,然后再在学生自主选课基础上,确定其中20-30门课程作为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菜单。
这个校本课程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比如:在教室上课的课程,如果人数少于15人,该课程就被砍掉;如果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低,该门课程也被砍掉。同时,我校还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补充一些新的课程,如最近两年新开设的国际课程。
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1.对学生选课进行全面指导
我校开发了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在强调网络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一方面,教务处在学期末(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向学生发放《北京五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公布本学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材及其参考教材、考核办法、学习对象、授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今后专业取向自主选择报名修习科目;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始,我校召开校本课程推介会。大会由三部分组成:观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记录宣传片、教师课程推介、教务处选课指导。15分钟的宣传片浓缩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我校创新人才校本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积极“推销”自己的课程,真诚地邀请学生加入自己选修课的行列,颇有“文化市场”的味道。同时,学校在选课系统中说明各门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推介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校园里的课程推介会,学生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选课后,以年级为单位汇总,由教务处审核、调整、编班,公布选修班名单、选修课教室地点。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周为试听,试听之后,最后确定自己选修的校本课程。这种菜单式选课方式与课程推介会、试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选择到更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
2.校本课程有序实施的保障
集体备课。我校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学期第一周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要求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实施模式。校本选修课面向全校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开设,选修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时间为60分钟。有一小部分课程因为师资及场地的原因,上课时间会根据情况有所调整。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采取打破年级界线的走班制教学形式,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在一个班级上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发展和自我选择。
课程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校出台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由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常规上,由教务处严格遵守巡课制度并做记录,教研方面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程经验等。在整个学期中,通过选课系统,教师在课后会及时将考勤情况及上课情况进行上传反馈,教导处会根据老师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管理。
3.校本课程资源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管理包括开发前的资源分析挖掘与实施中形成的各项课程研究成果的管理。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分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根据学校当年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现金奖励,以表彰开课教师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为了对校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学校制定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的、原则以及内容和方法。评价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学校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菜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并形成特色稳定下来,其余的校本课程将淡出。
1.对教师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规划纲要、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对教师课堂评价主要是学生反馈表,评价维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吸引力、授课方式与课堂氛围、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水平、教学特色,同时,每门课结束后,要求教师写出课程教学反思,以便于本门课程的完善。
教导处综合整理上述信息,报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教师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在评优、职称评聘中,开设优秀校本课程作为评选的重要考核依据。相关成果、市区奖项可以申报北京五中校长奖励基金。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结业成绩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
问题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求“特”,还是求“实”?
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有这样一种微现象:形式多样,名称奇特,都想跟别的学校的做法不一样,跟以往的做法不一样,哪怕内容差不多,名称也要不一样。学校的初衷是想有一个自己学校的特色,对于这样的特色是否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否可以长久地持续,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确实对学生的兴趣及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一开始学校都非常重视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或是换了一个领导就慢慢“销声匿迹”了。例如,有所学校开设了“唱响国粹”京剧表演课程,校内没有专业教师,就从校外聘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课程开设的难度大、费用高,而且短时间内出不了成果,就慢慢淡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了。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大部分学校领导看重的是成果展示,很少关注对学生成长的长久渗透和培养。其实,一个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化的课题,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抛却功利心理,从学校自身文化的传承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索一些符合学校文化特色、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校本课程,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问题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者是被动执行还是主动寻求突破?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的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注重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学校中常有一些教师不时抱怨:又要上校本课程了,没有素材,没有课件,怎么办啊?下学期不要再上这门课了!目前确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课程的开发是大势所趋,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个别教师甚至觉得是学校领导为了寻求自己的工作业绩而“折腾”老师们。教材的编写、课务的调整,都让他们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的工作就是应付式的,领导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查什么就弄个什么。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课程价值的引领,同时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培训,培养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意识,帮助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校本课程开设之初,很多教师不理解,认为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部分教师甚至提出了不担任校本课程课务的要求。对此,学校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教师学习观摩,校内建立共同体研究组,活动课程指导方案组内共享,并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出一整套校本课程实施样本教案,在校园网上供教师们参考。教师们慢慢从应付到适应再到主动参与,目前已有一大批教师积极主动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文化东关》被评为扬州市优秀校本教材并正式出版发行。
问题三:评价标准的制定、机制的完善由谁来完成?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看重的是“成果”。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编排了一个精彩的节目或是学生制作了一些作品,这些都会被认为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明显,而一些短期内没有显著效果或是不能呈现效果的校本课程往往会被认为实施不理想,这种注重浮于表面的成果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且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重展示轻评价的导向导致校本课程的评价制度建设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笔者所在学校经过研究和实践,改进了社团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师生互评、学生自主申报活动收获奖章、行政领导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变了校本课程评价量化测评的形式,注重对学生完善的人格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努力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真正的评价者。那些学生不喜欢、负担重且追求“噱头”的课程被淘汰,逐步形成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持续发展;人本自然主义;评价标尺;评价方法
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在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不断地从主观上被人们所认可、课程开发实践因为评价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而步履艰难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不少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及实做策略,希望能引发议论,共同服务于学校课程开发实践。
一、取向
评价取向是对课程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它引领着和支配着评价活动发生、行动的方向和旨趣,标示着评价活动持续进行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欲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首先需要回答评价取向问题。评价取向大致需要讨论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两方面。价值取向侧重从价值观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学术取向则以课程评价学术发展基本走向展开讨论。
(一)价值取向:持续发展
任何评价都体现特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错位或定位不准,将深层次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课程宗旨/目的/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内容/经验/方式选择的恰当性,甚至包括评价工具的制定与选择等等,将无从合理把握、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
“持续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持续发展”是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学等使用的关键术语,并非教育领域的专用名词,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战略,一种思想,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从“联系”“整体”“和谐”等观点出发,追求长远的整体利益。①如今,有关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的发展观,进一步发展到强调“协调当代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揭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首要地位”。这就是说,人类活动在纵向上要处理好“前”“后”关系,在横向上要协调好“你”“我”关系,先前需要的满足或先前行动不能对后继需要满足或后继行动产生损害,或者先前需要与行动的实现不能以损害后继需要和行动的利益为前提。同时,“我”的需要满足或行动不能建立在损害“你”的需要满足和行动的基础之上。从此意义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持续发展观,大致包括三层意义。
1.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处理好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关系。“生本”是“校本”“师本”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校本身,也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本身,为了学生的未来。学校课程开发的根本在于学生发展,“学校”虽然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平台和重要基石,但为学校而开发课程却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新课程开发本身而论,无论教师开发还是学校开发的课程,均不能停留在“半开发”或1/3开发状态,只满足于“校本课程”设置或“校本教材”编写,必须进入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和对话。实际上,没有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课程开发都只能是零开发,不可能对学生发展产生效益。
2.共同发展。首先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并非是教师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倾注精力,相应地减少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有效课程教学的精力;其次是全体教师的发展,并非是学校为少数骨干教师提供资源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利益的特长课程,而是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再次是整体课程的发展,不是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开发少数“精品”课程,这种课程只是为学校短期需要而存在,甚至为了满足学校功利目的而存在。无论是学生的发展,或者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课程的发展,都是整体的、共同的发展。学生/教师团体发展为学生/教师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动力,课程整体发展有助于“特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只注重少数学生、教师、课程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最终使他们/它陷于孤立境地,失去广阔的发展土壤,即使是鲜花绽放,必定枯萎!
3.持续发展。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开发者建立“系统思维”,长远规划、谨慎设计、长效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如果学校只图眼前利益,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短期开发,或者受他校校本课程开发热情的影响,为跟上步伐而盲目开发,没有使课程开发上升到“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校本课程开发最终只能失效,更难长效。尤其在机械搬用市场机制淡忘教育规律的学区,“校长轮换制”盛行,校长行政时间短暂,长效规划机制难以建立,校长只能考虑在位期间的课程开发,至于所开发的课程对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有多大价值,或如何起到连续作用,则很难思考。即使有校长费尽心力,长远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事宜,其行政权利一旦移交,下任校长也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延续课程开发的连续性。就教师而论,个别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目的甚是模糊,花大量时间开发课程,却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没有多少帮助,甚至因为开发对学生价值不大的课程花费较多时间,减少教师认真备课、研究和反思教学的时间。就学生而论,如果接受学校所开发的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过多的“校本课程”,相应地减少了学生学习国家/地方课程的时间,学生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自身就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的重要功能就是要促进“反思”,不断“改进”课程,维持课程持续生成。
(二)学术取向:人本自然主义
从评价的工作过程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可以理解为,依据一系列重要的目标或规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都对这价值判断过程产生影响,只是在影响的对象上有所侧重。如果说评价“价值取向”主要决定着“价值判断”的依据和方向,那么评价“学术取向”主要制约着资料收集整理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学术取向是“人本自然主义”。
“人本自然主义”与“科学实证主义”分别代表课程评价的两大阵营。基本原理分野见表1。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于人本自然主义,其原因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是围绕“人”的发展展开的活动,人的发展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难以分离、难以以量求知。整体性的系统的方法,较之科学实证主义方法更能体现评价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特性。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不是追求一个论证的“可知”的结论,而是注重“改进”,追求“发展”。通过课程开发活动连续性的动态改进,谋求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进入课程开发活动中的事件、背景复杂多样,很难量化,因而需要采用多元的个性化措施。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是互动的、建构的、一元的、对话的关系,很难用分离的、二元论的观点去审视、去判断。因此,体验性、欣赏性、展示性、系统性方法等多元的方法可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适宜的重要方法。
第四,课程是关联的、丰富的、整体的和连续的。用单一的测量统计分析方法,很难体现课程开发与评价的丰富内在特性。
表1 科学实证主义与人本自然主义范式比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列举上述四方面理由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寻找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与国家课程开发评价之差异,而是力图说明人本自然主义取向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内在的本质追求,或者说是为了强调全部课程评价活动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必要性。因此,也可以说,这四方面的理解只是世界课程评价的总体趋势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中的具体体现。迄今为止,课程评价理论已经经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发展到现在正走向“价值多元体验建构”时期。这一时期的课程评价强调从不同角度阐释评价现象,强调价值多元或价值差异,注重课程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建构,注重“多元伙伴参与”以及评价对象的体验和经历。很显然,这些观点更能够靠近“人的教育”的本性,更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人文精神”。
当然,坚持人本自然主义取向并不等于与科学实证主义取向断绝一切往来。这两种取向分别代表了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实际对同一世界的观察两者兼而有之,并在不同程度上侧重或取向其中一种。正如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艾伦·C·奥恩斯坦在引述豪斯在评价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时所解释的那样,承认豪斯“大多数评估者并不单纯地坚持某一种方法,而是承认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的事实”的观点,同时指出:“大多数评价者还是会倾向于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坚持人文自然主义学术取向,意味着注重多元、质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希望从整体上对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价值做出综合性显现与解释。
二、实做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还只能是观念层面的一种努力。评价活动的真实发生只有基于观念形态的“取向”,回答“评价什么”,“采用哪些标准或尺度予以评价”,以及“使用哪些具体的方法”等问题,才能使评价活动进入实做状态。
(一)评价范围界定
就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果所积累的知识来看,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等等,是比较普遍的观点。③但是,我国不少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等同起来,直接导致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范围窄化,评价范围也相应窄化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加之少数理论工作者认为,如果将“校本课程”以外的范围也纳入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学校教师就会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取代“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国家原本为学校提供的课程开发权利就会付诸东流,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也会落空。有的理论工作者还担心进一步会出现“学科活动”挤占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诸如此类的担心和见解进一步为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范围窄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许有必要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做进一步的理解和讨论。从逻辑上看,如果承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分类,“校本课程”与此三级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校本课程”理解为学校依据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精神,立足学校课程背景和学生需要设定的“校定课程”,那么与之相呼应的有地方确定的课程(“地定课程”)和国家确定的课程(“国定课程”)。从课程改革的运行过程来看,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对国定课程和地定课程进行学校层面的“生本化”重建,时下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讨论和做法大多属于此种重建在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有益尝试。
再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及定位进一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确定的“三定课程”,而且学校是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相对主体,肩负着目标、内容、方式的重构和创新,如果说国家/地方主要规定“法定”课程地位、理念和时间,那么学校则在落实理念、调适目标的基础上,赋予其内容、方式和资源。
遵循上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有所拓展,它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依此类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范围也相应拓展为: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
进一步从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和普通高中的重要程度分析,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阶段应该是主要任务,进入普通高中阶段,校定课程评价任务较之九年一贯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性所使然,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共同规律。
(二)研究评价标尺
基于上述三大评价范围,坚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观,任一评价范围均需要从课程开发发生发展过程所涉及的“背景”“课程(方案)”“过程”“结果”四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问题,透过具体问题的“程度”或“水平”科学合理把握,可以判断出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水平。
1.课程背景。重在课程开发的情景(条件、现实资源等)评估、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教师及学校发展基础与需要评估。
师生发展现实水平的把握程度
学生兴趣把握程度
学生课程需求把握程度
课程资源分析的合理性
政策限度的领会度
社区课程期望值的把握度
现有课程优势与劣势特征的把握程度
现有教学材料质量把握程度
2.课程(方案)。注重分析课程(方案)选择、目标调适、材料重构与学生学习基础和需要的适宜程度。
课程(选择)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调适)合理性
材料(增删)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程内容(拓展)的广度
课程内容(延伸)深度
课程材料组织进程的合理性
课程材料对学生感知的适应性
对于新编教材,除上述八条标尺外,还需要关注下述标尺。
教材内容:新颖、准确、综合;适应学生需要兴趣和能力;反映本土(学校)资源;有助于增强学校所追求的办学理念。
教材组织:逻辑与心理顺序统一;知识与经验的联系;主题、单元与教学过程的关联。
物质结构:篇幅恰当;装订正确;纸质良好;有适合学生水平的足够的图画图表;价格合理。
3.过程诊断。对课程实施中的优点和缺陷进行诊断。
课程实施方式与学校教育理念的适切性
课程实施程序的明晰性
学生采用课程的兴致
参与实施课程的教师人数变化情况
教师讨论实施课程的频度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坚持性
地方教育当局对课程的成功感
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兴趣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学校外部人士参与课程实施的频率
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关照度
4.发展绩效。把握课程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效果。
学生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程度
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协同课程教学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驾驭教学材料能力提高程度
学校凝聚力改善程度
学校反思力提高程度
学校特色显现程度
学生个性发展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个别差异获得照顾的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高低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标尺只是从三大评价范围延伸出来的四方面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每一方面的全面罗列,是例举,例举问题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仍然需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
(三)方法选择
在明确评价取向、界定评价范围及提出相关问题以后,还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才能最终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同时,学校配合步骤的顺利实现,需要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完成相关事务。如:研究学校发展远景、确定评价的目标、建设以评价促反思的制度、营造民主表达氛围、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等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由于本文篇幅及研究基础所限,不能就相关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只能从实践层面对部分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1.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评定与真实评定(authentic assessment)和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基本同义,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强调学生参与(制作档案袋),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同时,档案袋也成为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沟通的平台,评价参与者之间互动交流,在体验中进步,获得成就感。档案袋内容由师生商议决定,没有固定模式,按照舒尔界定,“档案”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2]可以说,档案袋应该包括学生认为能够展示其成就的任何作品。我们在与学校合作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课程评价时,采用如下档案袋设计(见文本框1)。④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文本框1
2.公示。“公示”即公开展示。公示既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要素或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又可视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现在不少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均采用“公示”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靠证据证明他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如我们在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展示时体现如下展示内容(见文本框2)。
文本框2
为了学校有效开展“公示”活动,我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进一步建议学校设计“展板”或制作“书册”,将活动过程从活动主题提出的理由,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诸环节中发生的事件、相关人物、相关环境、相关情景,到活动成果、活动反思,再到社会(家长)反馈,系统地公开、展示和交流,以便课程评价参与者(包括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和理解,互相赏析、议论并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3.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立足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评定课程开发绩效。我国学者杨立龙教授建议的课程评价表被大致看作是一种综合评定方法此观点参见杨立龙著的《学校为本课程──设计与探讨》一书(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依据上面所讨论的评价范围和尺度对此加以改编,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表2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表
①参见拙文:《可持续发展教育论纲》,载《教育科学论坛》1997年第3期。
②艾伦·C·奥恩斯坦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5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又见Guba,E.G& Lincoln,Y.S.(1988).Do Inquiry Paradigms Imply Inquiry Methodologies?In Fetterman,D.M.(ed.).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in Education:The Silent Scientific Revolution.New York:Praeger.
③请进一步参阅徐玉珍、吴刚平教授的观点。
④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