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部控制不单纯是一种管理方法,而是一种管理机制,它的根本点是通过内部控制使之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因而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涉及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还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对整个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都起着保护作用。表现在:第一,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按内部牵制原则,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审批控制等措施,从而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第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确保国家财经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控制的核心就是日常的经营业务及其会计系统,以及经济活动的秩序等。具体到施工企业来讲,就是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项目经理的职能、职权、责任,工程成本的确认、记录、披露,人员的职责分工,最终实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报告数据真实的目的。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界定职权范围,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是指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确定企业内部行政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各实体所拥有的职权和应承担的责任。它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保证,是强化内部控制基础。该制度要求授权、审批、经办、验收等岗位的分离,从而防止了单位领导直接插手经办经济业务,避免了贪污挪用,索贿受贿现象的发生。施工企业应明确规定材料采购、机械租赁、非主体工程分包等各类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处理方法,制定工程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规定,以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合理的分工,制定确切的岗位责任制,确保企业内部各岗位分工明确,权利义务清晰,所有员工职权分明,以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施工任务,防止弃权、越权行为的出现,避免各岗位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踢球现象的发生。
2、根据内部牵制原则,建立明确的不相容分工制度。不相容分工制度要求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分工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一个人包揽经济业务全过程而容易出现的漏洞和弊端。施工企业中大宗材料的进购业务较多,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这项业务的全过程,必然会造成一些漏洞或舞弊行为。因此,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由材料采购部门按计划进行材料招投标,负责采购;工地验收人员过磅验收材料;工地试验人员负责检验材料质量;项目经理、主管材料部门的副总及总经理签字确认;财务部门审核发票进行付款,从而将材料的审批权、采购权、验收及付款分设不同岗位,共同完成这项经济业务,以保证施工活动合理有效地进行,防止舞弊行为发生。
3、建立科学严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控制就是要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就是内部控制要建立在会计工作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基础之上,因此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应首推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一套完整、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报表控制及会计分析控制制度四项内容。施工企业的会计凭证控制重点在于原始凭证的控制,施工企业所收受的外部原始凭证种类较多,如商业销售发票、工业销售发票、服务业发票、运输发票等,企业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对于自制原始凭证,要采取科学的格式,有连续编号,要有有关部门及经办人员的签章,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账簿的控制,要建立账簿登记的岗位分离制度,保证账账、账表、账务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会计报表的控制,由于施工企业内部有许多相对而言独立的项目经理部,所以要建立一套内部报表体系,统一格式、统一报关时间,以保证总财务部门对整个企业经济业务的汇总,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会计分析控制是内部会计制度的一个关键,施工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要不断降低成本,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事中和事后分析控制制度,及时分析施工成本,查明成本超支节约的原因,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益。
4、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行政控制。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果只有条文,而缺乏严格的保护性措施,企业管理同样不能规范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控制系统,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公平的奖罚制度,建立各种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以保证员工的遵章行为,遵守职业道德,抑制不良事态的扩展,保障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强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企业的组织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外部市场也是在不断改变的,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适应自身发展及市场变化的需要。单位负责人对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只有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行为的发生。
2、改善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不同的经济业务循环隐藏的风险也有所区别,施工企业要在贯彻已实施的内部会计制度的同时,加快出台新的业务循环的内部会计控制,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完善施工企业全面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得以实现,促进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
4、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一方面它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逐渐增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建筑工程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不但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还应该做好对工程施工项目的评估,避免盲目施工经营所造成的危害,确保建筑工程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我国建筑工程经济风险展开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影响建筑工程经营风险的因素分析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力度不足
相关工程施工企业调查分析显示,施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施工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将无法有效排除施工企业的财务漏洞,无法正确引导施工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开展,最终影响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目前,我国多数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力度严重不足,导致工程成本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大,制约着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步伐。
2、建筑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工程施工企业密集问题,依旧使得僧多肉少的现象没有得到良好改善,企业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也存在非常多的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到工程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
比如,目前多数工程施工企业参与工程招投标活动时,往往会以低价中标的手段来提升自身中标几率,以保证施工企业正常业务开展。然而,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意识,导致原本不足的工程施工费用更加捉襟见肘,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底下,给工程施工企业和工程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施工企业的不合理待遇
在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甲方利用施工企业的经营心理,施工企业为维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被迫接受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来获取建筑施工机会。
然而,由于甲方同施工企业协议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和较大的不平等性,在施工企业未及时发现的情况下,盲目的开展相关施工活动,使得施工企业最终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同时,部分施工企业往往刻意将经营风险较多的转嫁给施工企业身上,由施工企业背负相关施工责任,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榨汁,导致建筑施工项目利润空间难以维持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
4、贷款拖欠造成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款到账问题,使得部分施工项目往往需要依靠企业贷款来维持建筑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在工程验收以及造价结算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企业无法顺利获取全部工程款项,工程结款拖欠问题影响到造价总额,致使施工企业无力进行巨额贷款的偿还,也无法维系企业的正常运作,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问题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将建筑工程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相关财务问题的发生,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成长。
1、加强企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做保障,企业必须要加优秀强财管理人才的引入,以提高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和评测,减少经营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施工企业必须要正确对待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首位,加强同高等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入具有丰富技术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壮大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对于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要加强相关技术能力的培养,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学习和完善,加强财务管理资讯的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升企业综合财务管理水平,避免相关财务问题的发生。
2、做好项目分析工作
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恶劣,建筑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导致部分施工企业盲目参与工程施工,而部分工程单位正是抓住施工企业经营态度,在工程协议中设置隐藏工程量和隐藏条款,从而给施工企业的正常施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最终导致经营风险,造成施工企业经济方面的严重损失。
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招投标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冷静分析,并充分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工作。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工作,要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建筑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隐藏问题和风险,将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相关施工企业经济上的损失。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力依据,没有有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相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将会存在非常严重的混乱性。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视力度,加强管理制度的制定,如管理人员管理内容的划分,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考核,企业内部处罚力度的制定等等,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漏洞较为严重,使得财务工作以及日常审核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企业财务问题凸显,最终导致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产生。
4、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针对企业各项资金支出进行合理的分析,编制全面的月度资金收支计划,严格审批资金的调用工作,确保资金消耗的合理性;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从财务统计工作过度为财务统筹和前期分析工作,从根本上减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经营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随处可见,如果施工企业不对相关建筑项目中所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挖掘,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经营风险较多,从合同条款到市场变化,都会对企业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危害,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低下,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工程施工建设前,必须要针对建筑工程的经营风险开展合理的评估和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 莫宁. 工程劳务分包管理的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2] 史忠敏. 浅谈施工企业结算难的后果及应对办法[J]. 科学时代. 2009(02)
[3] 高震,许文芬. 施工企业风险及管理模式研究[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关键词】财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提升,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狠抓企业内部管理,使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其中,财务方向控制在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中是极其关键的部分,企业收入和核算都需要通过财务这个重要环节,财务部门也是落实各项政策的重要平台,所以只有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产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理论依据缺乏针对性,参与内部控制的人员没有清晰的划分责任,造成内部控制得不到落实,始终流于形式,对内部控制的控能造成严重的限制。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有以下3个方面薄弱环节:一是内部控制过程失控,在对资金和材料等资产进行管理时效率较低。很多问题出现在材料的验收至使用的各个环节,验收材料时记录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填制出库单。与此同时,很多企业没有合理安排资金,部分单位使用过量的空余资金购买闲置设备,导致企业急需资金进行经营时无法应付,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二是没有严格管理应收账款,所建立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出现较长的资金回收期,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坏账;三是缺乏集中的财务管理权限,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将较大的管理权限给予公司财务管理,造成了财务管理权力出现严重的分散,对公司整体的控制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2.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建筑企业财务预算数据一般情况下是将各部门编制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的,很多时候部分数据会出现“失真”现象,从而形成缺乏指导性的财务预算结构。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时对财务预算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相比于财务核算而言,财务预算工作没有很好的运用和重视;与此同时,跟踪和评价制度很少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导致无法将完整的评价体系应用在预算管理中;另外,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清晰的划分权责,没有较为全面的监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很多企业的经济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单位不计后果的进行工作,给企业资金造成严重的损失。
3.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有着比较分散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在很多项目建设上都需要垫资完成。而在对项目垫资实施时,具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假如建设方的诚信缺乏,很大程度上会将资金风险向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转移,这就造成很大的资金安全隐患存在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中。
二、内控制度建设对施工企业的重要作用
1.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行,能够促进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使企业整体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实现管理效益目标。通过对组织机构、核算流程和审批制度的建立健全,综合监督和考核各个部门,将奖惩分明的政策制度落实到位,从而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得到提高,使经济效益得到保障,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能够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中枢环节。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中,建筑施工企业要认真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特别是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薄弱环节要加强控制。将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使各类经营风险能够有效降低,使企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企业通过设置专一的风险控制部门,全面评估、规避及控制风险,对员工内控意识进行强化,从而有效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进而在工作之中将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增强。
3.能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想要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就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使综合实力有效提升。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内部控制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还是内部管理工作的基础,需要有效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在相关内控制度制定时要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实现战略目标使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企业财务颞部控制的对策
1.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当前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环境有着越来越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风险,只有使企业财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来让企业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将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地利用,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在日常经营中,各种各样的风险都会出现,由于建筑行业相对特殊,大部分建筑项目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这就使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出现在项目施工中。众多因素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单纯的内部控制没有办法对自身的局限性进行很好的规避,所以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建立完善,同时与合理的财务指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认为财务部门要全面负责财务管理,不应牵扯其他部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财务管理需要在每一个部门进行渗透,使全体员工彼此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将相关财务工作做好,使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财务管理为主。一是严格控制资金收付环节,使款项的收取与支付能够严格按照授权与合同进度进行;二是严格控制采购、验收、发出原材料环节,及时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不断完善价格调查程序,将各项计量手段、程序和验收规范建立健全,同时将相关档案建立好;三是及时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将资产的日常使用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进行有效建立,通过记录财产、保管实物、核对账单等有效措施使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四是及时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在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要有效结合企业特点,确保管理制度建立以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要配合管理制度将责任追究制度进行不断健全。
3.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存货尽可能的进行压缩,防止呆滞资金的出现,根据工程预算还要对库存量进行合理制定。在进行存货管理时,要避免出现停工待料,同时还要防止出现较多的库存,导致流动资金紧缺,通过每次进货量的适当增加和采购次数有效减少,使采购成本有效降低。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在工程合同签订前,对资金来往方的信用程度进行详细了解,将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防止有坏账出现。
4.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在建筑施工中,企业要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对内部监督机制不断强化,使资金流失的现象有效减少,使施工成本不断降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完成项目以后,审计部门要详细审计材料的耗费状况和施工成本,认真统计每一项资金使用情况,使资金流失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5.强化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机制要在企业的领导层中及时树立,切实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好,这不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责任,更与企业领导和每一个内部部门息息相关,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加强沟通。这需要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融入进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建立专门的小组进行全面防范风险。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能够看出,我国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使其内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将财务控制评价进行建立完善,使企业内部控制通过财务管理的思想进行完善,才可以让企业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建筑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不但与企业的效益息息相关,而且与企业长期的发展和生存紧密相连。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模式积极引入管理中,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业.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
[2]丁捷.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J].山西科技,2013.
[3] 梁大鹏.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J]. 现代会计, 2011,(02) .
1.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内部管理控制的规定有很多先例,如美国的《反贪污受贿法》规定: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负有特殊的责任。美国之所以如此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在实现内部控制职能的过程中所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内部管理控制并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只有与内部会计控制相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如付款和采购业务活动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2.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在实现施工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否认,但由于成本限制、串通舞弊、人为错误、管理越权等困素的影响,内部控制自身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如成本限制可以通过加强组织控制来加以克服。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人为错误可以通过加强人事控制来加以克服。通过有效的人事控制,可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员工的专业水平,从而减少工作中的人为错误。
3。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它有产、供、销三大活动构成,会计核算就是记录与这些活动相关的资金运动。搞好内部会计控制是防范财务造假的一个主要环节,而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社会弊病,仅仅依靠财会部门是不能解决的。施工企业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会计人员只能保证依据会计原始凭证做出的会计核算是真实的,但不能保证原始凭证是真实的,会计人员也无法控制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因此,尽管内部管理控制与财务记录只有间接关系,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只有将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立在内部管理控制的基础上,和其相互制约、通力配合的时候,才能从信息源头上充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4.提高施工企业经营效率。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和其它企业一样,一般是由组织控制、业务控制和人事控制构成。以组织控制为例,组织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从事活动的一种方式,是由目标和任务维系起来的,是为了完成目标而设置的任务下达和职责分工。企业的组织控制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构框架,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与组织控制相同,业务控制和人事控制也分别通过设计和控制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人员意识淡漠。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建立内控制度不够重视,项目一上场,带几个人、几辆车、筹点前期费用,就算开始这个项目的经营了。没有建立一套从开始就能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随意从上级单位照搬几份文件、手册往柜子中一放就算是有内部控制制度,但行动起来,那些文件和制度只是摆设,根本就是有章不循或流于形式。不少施工企业虽然组织编制了适合自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位,全凭主观判断、拍脑门干工程,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约束作用,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导致施工企业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现象屡见不鲜。
2.内部控制制度不全。有些施工企业虽然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致使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甚至一些小型施工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
3.对内部控制认识片面。少数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会计控制,即资金控制、成本控制、资产安全控制。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管理,只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4.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有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施工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等。
5.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改革,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会计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少数施工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给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使本来就资金紧张的施工企业举步维艰。
6.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不少施工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其职能也已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三、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强化管理者的意识。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施工企业经营效率的好坏有一定的影响,管理者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来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笔者认为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施工企业一线“产供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施工企业如不需配备专职人员,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这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施工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强化考核激励机制。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施工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要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5.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领导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施工企业要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其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结合企业内部及外部条件和工程自身特点,合理的配置人员和生产设备,优化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管理目标。随着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没有多大的变化,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上出现很多的漏洞。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完善,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管理,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在现在的建筑企业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运行正常,这样就可以降低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计划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施工危险和提高施工质量,大大降低了建筑企业的施工的盲目性。其次,加强企业的管理可以提高现场施工进度,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能够及时的进行管理沟通,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存在问题及时的沟通,及时的解决,不影响现场工作,这样施工的进度就得到了保证。通过管理加强各部门的精诚合作,把整个企业的员工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会使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第三,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好的企业管理可以优化企业资源、合理的分工、资源有效利用,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比较顺利,在施工企业中好的管理可以优化资源,施工的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2.1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建筑市场的竞争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多可变的特点,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竞争,我们应该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自身企业的管理系统的转变,在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自身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变,对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吸收和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企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完善管理体系。其次,在改变管理模式的同时要找到适应自己企业的管理体制,使企业员工能够做到各尽其职。第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计划以及质量管理工作。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加强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我们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提高了我们管理的水平,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有益于企业的发展,使得建筑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2建筑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思想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要想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从思想上更新管理意识,现在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是企业核心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加强管理经费的投入。加强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切实的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意识,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管理模式创新。2.3建筑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加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生产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然而随着竞争的出现,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已经是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该创新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把企业的管理制度明朗化,积极的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员工看到管理制度完善的好处。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机制意识,使广大的企业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的运行体系,全新的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建筑企业降低风险,加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2.4建筑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建筑企业的管理技术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在管理技术创新的时候可以技术管理的理念为创新的保障,这是建筑企业的管理技术创新的关键。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应该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在网络上能够学习和借鉴,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加强员工的培养,加强员工的管理意识,改变员工的技术管理能力,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较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高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
1.1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人员管理。 建筑企业的运转离不开建筑人员对企业的管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对建筑工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都必须高效挑选最适合企业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建筑企业的员工只有高学历和高文凭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具有高超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对内部员工做好人才测评工作,通过科学的测评方式对人才的素质进行定期考核,评定人员与自身岗位的匹配程度。这种方式对于激励建筑企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大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建筑企业本身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和应对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人才事关企业竞争力。建筑事业的运行是一种团体工作,高效团队是建筑事业发展效益的重要评判标准。高效团队需要团队人员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或者是硬性的拼凑。根据建筑企业内部人员的各个特点和能力对其进行分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所以应当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人员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1.2 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资本管理。资本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用巨大。完善企业内部资本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调节能力。企业内部资本管理就是让资本控制在管理人员的手中,让企业的活动可以有利于企业经营有条不紊的进行。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资本管理应该首先考虑到建筑企业管理中现存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风险的现实问题。建筑企业内部资本的有效管理对内有助于建筑方针目标的实现和资产的安全,有利于建筑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效率和建筑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外有助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进行资本控制的人员必须事先想到多种企业活动的资本预算。因此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资本管理,应当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推向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轨道上,在业务方面加强会计人员自身建设,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制度方面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不断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加强建筑企业资本管理,对建筑资本实施预算机制,加大内部资本的控制,有利于企业达到既定目标。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资本管理主要是工程造价资本管理和兼职企业财务管理。现行工程预算要尽量跟上建筑材料更新换代和价格变化的需求,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不够严密,相关政策还不够配套,法制也不够健全,导致操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象严重,所以建筑企业应当从严密管理机制,规范相关政策,健全法制,加强监督等方面进行资本管理。
2 提高建筑企业建筑水平
2.1 提高建筑企业建筑技术水平。提高建筑企业建筑技术水平要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是使工程技术达到要求的重要保障。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需要高水平的建筑人员来执行,更要依附于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在施工管理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术要求: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项目中关键部位的质量。建筑人员在建筑项目中中标后应当认真做好施工准备,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为建筑施工的开展做足准备。拥有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还远远不够,还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施工人员一定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创新施工技术。建筑物本身就是为人们服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基本要求;而美观性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更高要求。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是实现建筑物的美观性的重要条件。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条件上能够节省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因而建筑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2 提高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建筑企业人员素质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和提高建筑工程效益。提高建筑企业建筑人员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建筑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建筑工作人员能力不同,对于那些低学历,实践能力不强的建筑人员,建筑企业对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是极有必要的。第二,注重综合性建筑人员的培养,建筑人员的专业不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不同,无论是从建筑人员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培养综合性的建筑工作人员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第三,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提高建筑设计入行门槛。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前提,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关乎一座建筑的品味和市场,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建筑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而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唯一条件。
3 加强建筑市场规范管理
建筑工程是繁杂和长久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建筑市场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建筑市场中的不良行为,相关部门也应该要重视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严格管理建筑市场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对象主要是建筑商、用户以及建筑市场中的行为。当今社会,建筑市场这池水较为浑浊,不良的市场行为,不完善的市场规划,建筑市场中的不良现象屡屡出现。同时,提供材料的建筑单位提供的是违规的、质量差、价格高的原材料,而施工单位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谋取高利润,就会采取偷工减料等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建造出来的建筑必然会存在大量的问题。目前承包建筑工程的公司或个体,不仅缺少基础的建筑方面的知识,而且没有专业的团队和设备,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体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这样的团队和个体承包建造的建筑必然属于“豆腐渣”工程,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要规范管理外部建筑市场,必须要对建筑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规范建筑市场中的不良行为,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建造的过程中采取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用全面质量管理代替传统的事后检查的方式,在建造过程中对其质量采取全面的监督和控制。这种全面的监督方式可以有效的约束和管理企业的不良行为,并且有利于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
4 结语
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内部建筑人员的素质,建筑水平以及外部的建筑市场环境都是影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应当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从降低建筑成本和提高建筑技术方面入手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建筑市场的外部环境对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建筑人员和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当本着对企业和国民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卫洪根.强化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J].建筑施工.2009,21(17):221-223
[2]施式亮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安全投资方向优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0(31):95-96
【关键词】装饰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由于现代装饰企业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装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十分的薄弱,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力度,做好装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已经是装饰企业现阶段的头等大事。企业在整个内部管理中,经济管理有着综合性、规范性以及严谨性等方面的优势特征,是其他管理所不具备的,对于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以,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不断强化与完善经济管理工作。
1.现代装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未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核心部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未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装饰企业对于业务的承揽、生产管理以及工程质量较为重视,而完全的忽略了相关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未认识到其所具有的“节流”作用,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失控,大大削弱了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面临着淘汰。
1.2 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装饰企业施工具有流动性、生产周期长以及涉及范围广等诸多的特点,使得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困难性。相关工作人员表现出了懒散的行为,有部分人员上岗前未参加过任何的专业培训,不持有上岗证,业务水平极为低下。装饰企业的规模不大,企业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相关的经济制度均有待完善,有的项目部负责人与企业领导者不具备较高的法制观念,未严格根据相关经济制度办事,更有甚者对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了干扰,最后导致所提供的相关经济管理信息毫无准确性可言,导致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的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1.3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
当前,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理念,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具有的重要性,所实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更有严重者根本就没有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之处在于执行,而在这其中,人所占比重最大。部分装饰企业虽然构建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往往会因为企业领导者未予以一定的重视,或者是执行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最终导致内部管理失控情况的发生;关于内部审计职能,多数装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是对会计账目进行审核,而相关的内部稽查与评价等各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大大削弱了企业相关经济管理力度,管理效应越来越薄弱。
2.强化装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起以经济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领导者认可并重视了企业内部管理以相关经济管理为企业核心管理的理念,同时,投入到了实际中运用。不过,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内部管理以相关经济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还未得到全社会的共识,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未得到明确。装饰企业内部的相关经济管理具有涉及面广、渗透力大,能够将劳动、技术、资本等各环节的生产要素归列到管理范畴中,贯穿于企业管理各环节阶段中,是企业其他管理所无法替代的。经济管理理念应始终将企业目标的实现作为主导地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这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所以,要求经济管理要蕴含企业所有经济活动,树立起以经济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2 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要想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下去,人是最关键的。从业务素质的角度上看,企业经济管理属于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相关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对于企业来说,应加强经济管理人员的相关经济制度培训力度,不断增强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将其作为经济管理者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经济管理人员,这是施工企业诚信经营的关键。从道德素质角度上看,道德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行,经济管理人员的品德素质如何,和个人及企业密切相关。所以,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自律观念、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办事,始终遵循相关原则,工作责任心高。总而言之,经济管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必须以诚信为核心,有效执行相关的经济制度,为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必然。
2.3 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职能
由于装饰企业经济管理基础十分的薄弱及其内部控制的不断弱化,导致本来较为严谨的经济管理工作出现了混乱的场面。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分不开的,经济管理职能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和良好的财务监督职能息息相关。要想做好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就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首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规范要求,编制出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在记账、保管等一些不相容的业务方面,应针对性的配备人员专门负责,同时,构建完善的复核制度;最后,构建实物盘点制度;在工作过程中,相关经济管理人员应加强相关经济财务监督与审核职能,从而得到各部门的支持,避免企业发生利益损害情况。经济管理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经济监督工作,贯彻事前策划、加强事中监督,从而保证企业预期的经济管理目标全面实现。
2.4 对装饰企业的资金与存货加强管理
在装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至关重要,属于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做好资金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应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收入与支出纳入到预算管理程序中,开展动态式监控,对相关的开支标准进行量化,实施动态资金预算管理。其次,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资金实际运行全过程的可控性,对现金流量的出入口加强把关,做好资金收入管理工作。最后,充分运用各类资金结算工具,确保资金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可构建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以及采用先进的结算方式,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防止或消除企业经济风险的发生。由于施工单位实际中会使用诸多的材料、价值较高,是项目成本的重要内容,存在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应做好存货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材料价格管理,注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出库以及耗用这几方面的事项,适当的压缩库存,编制科学合理的存库量,以避免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防止因库存太多而挤占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与库存费用,要时刻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下生产,降低施工中各类经济损耗情况的发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材料。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装饰企业应深入分析和改进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项目每一环节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最大化,才会良好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谭磊,孙鹏,张东焕.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6期.
[2]李小平.改进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6期.
[3]王磊.浅析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因素[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李月红.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省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逐步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源点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幅度下降,一些大型工程可能拖后或中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旧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被取缔,加上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来就僧多粥少的施工行业除面临完全的买方市场外,还必须承担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形势相当严峻。市场经济要求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并积极推进工程索赔的开展,最终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确定工程价格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施工企业参加竞争很不利,但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施工企业走向市场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 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a)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把现代管理思想和一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分配办法揉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分配制度有大转变,形成企业独特风格的员工分配制度。
b)对于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从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又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服务,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各级人员创造机会,稳定骨干队伍。
c)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d)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改革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是企业在“谋发展、求共存”中的行为导向。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而言,财务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对此,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落实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都是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需求。
一、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突出会计的重要性。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的集中体现,但在践行中,却很难落到实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重工程量、轻财务”,致使财务管理处于“尴尬”的境地。
2.资金使用不合理。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具有点多线长、资金分散且占用量大等特点。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性,计划的制定不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而是盲目的付款,或出现清欠收款滞后等情况。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暴露出资金紧张的问题,影响企业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3.资金监控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多半设有子公司,而子公司相对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企业资金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各子公司分散在各项目上,导致企业无法具体的了解资金情况。同时,资金分散、监控不到位,也给企业资金信息的动态获取带来较大难度,极易造成企业出现经营风险,资金出现安全问题。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必然存在,强调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而从实际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风险认识及防范措施,往往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二、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强调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对此,在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强化认识的基础上,落实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环节工作,以切实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1.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上下要树立良好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做到懂得资本经营知识、熟悉财务管理,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驾驭财务管理。同时,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控制原则,落实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进行。
2.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强调资金效益。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项目建设活动的基础。在强化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首先,企业要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编制资金需求预算,确保资金管理有根有据;其次,企业资金要合理的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也就是“钱要用到刀刃上”,有效盘活企业的积压资金,这样可以避免因资金闲置而出现的资金浪费问题;第三,强化拖欠款的追讨,严格控制坏账、呆账的出现,进而有效地减少资金的流失。
3.落实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新的经济环境,强调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在落实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在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效力。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这就强调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以规避来自内外部环境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主要的风险由经营风险和财务安全风险。而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由于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所带来的风险。所以,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因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所带来的风险,进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产业的重要元素,具有行业的一定特殊性,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资金监控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财务管理的各项内容,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桥加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8).
[2]程海义: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