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相关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过程中,小儿脾常不足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内在因素。笔者在中医学肺脾相关理论指导下,采用益黄散加减敷脐,认为改变用药途径,可提高调治用药依从性,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的一个方向。本文拟对此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 肺脾相关; 儿童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指在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1]。RRTI患儿西医治疗反复长期用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而且增加其成年后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RRTI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现象,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本院门诊不完全统计RRTI患儿占呼吸道疾病日门诊人数的10%~15%,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但其发病年龄有上移现象。如何预防及治疗RRTI,成为目前医学界亟待对应的严峻课题。笔者在中医培土生金理论的指导下,试从肺脾相关论治,进行相关理论探讨。
1 肺脾相关理论
肺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肺系有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肺脾的生理功能和特性决定了它们在气血津液的生成、气机调畅及水液代谢上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关系。(1)生理上,肺脾相生,脾胃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在结构上: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皮肉相连,合为肌腠,以护人体。在经络上:肺脾同属太阴,同气相求。《素问》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脾。”“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概括地论述了肺脾在生理上的内在联系。(2)病理上,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方面。《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云:“脾者,万物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不健运,故饮食少思;饮食减少,则营卫无所资养。脾主肌肉,故体瘦面黄,肺主皮毛,故皮聚毛落;脾肺皆虚,故脉来细软也。”即脾胃虚的时候,首先影响到肺。脾气受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所谓“土不生金”,出现久咳不已、自汗、气短等症状。肺气虚损,子盗母气,则致脾气虚,出现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等症状。其二,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肺主宣发肃降,宣降失常,气机壅滞则可影响脾胃,出现脾不升清、胃失和降等一系列证候。
2 肺脾相关治疗RRTI的研究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RRTI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体虚感冒”“咳喘”“久咳”“虚症”“自汗”等范畴。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说:“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足,在RRTI发病过程中,小儿脾常不足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内在因素[3]。本病其标在肺,其本在于脾。对于本病病机的认识中医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在肺、脾虚损的基础上,正气不足,加之婴幼儿本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外感六之邪而为病。
据临床所见,RRTI患儿发病时,除了流涕、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外,还多伴有纳呆、便秘或腹泻、舌苔厚腻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曾选用益黄散,经行气健脾治疗随着胃肠道功能的改善,呼吸道症状也随之缓解,由此提示RRTI的发病与胃肠消化功能可能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所说:“肺主气,脾生气,故伤风虽肺病,而亦有关于脾。脾虚则肌肉不充,肺虚则六府不闭,皆风邪之所由以人也。”此即“虚赢困惫,补即调也。”
现代医学在RRTI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上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尚未有较满意的预防、治疗手段。
3 临床医案与体会
3.1 临床医案 患儿,梁某,3岁,20080420初诊。患儿平素易感冒,平均每月有1~2次上呼吸道感染,曾于200706,200803两次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现轻咳,活动后明显,有痰难咯出,伴面色苍白,易出汗,食欲不振,口臭,夜眠不宁,大便先硬后溏,舌淡,苔微黄中厚,指纹淡紫滞。辨证属肺脾气虚夹食,治以运脾补肺消食。方取益黄散加减:陈皮6 g,青皮5 g,木香2 g,诃子5 g,甘草3 g,麦芽15 g,莱菔子9 g,芒果核15 g。煎水150 mL内服每日1剂,连用3 d,咳止痰少,胃纳改善,口臭消失,仍汗多,眠不宁,大便稍溏,舌淡苔白转薄,指纹淡紫。遂改益黄散粗末7 g加水和泥敷脐,每晚1次,用10 d停20 d,连用3个月,随访至200809,患儿共患上呼吸道感染2次,无下呼吸道感染,食欲增加,睡眠改善,面色转红润。
3.2 体会 益黄散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是行气健脾的有效方剂,该书曰:“益黄散,治脾胃虚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此方温燥芳香,能燥湿悦脾,不用补益药,却有补益之功,又名补脾散,“深得泻中寓补之法”。在RRTI的治疗中,根据肺脾相关理论,培土生金,通过“气”来运转实行,从补脾脏而达到补肺脏目的,肺脾并治,使肺治节正常,气机调畅,气顺血和。
但是,正如曹立菊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关键不在治疗感染上,而在防止其反复发生,重点应放在感染过后的调治上[3]。因此,如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彻底的打断RRTI的发病链条是一直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问题之一。案例中笔者用益黄散敷脐,改变给药途径,在RRTI的防治临床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敷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脐——神阙,是生命的主要所在地,与十二经脉相连,与脏腑相通,是任脉的重要穴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敷脐疗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过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4]。因此,笔者认为敷脐疗法安全、简便、有效、价廉,在“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的指导原则下,增加了防治RRTI的依从性,是小儿RRTI防治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09.
[2] 孙志佳,漆东梅.肺脾相关理论的中西汇通[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60166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平均(20.34±1.25)岁,其中95名大专生,9名本科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各5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即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解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包括骨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即时讲解,实习结束后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根据4周的实习时间制定带教计划,第1周安排护生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理论进行学习,并对护理实际操作进行初步了解;第2周需进一步安排学习骨科的护理知识,并对实际操作技能做到熟练的掌握;第3周运用护理程序,教师指导护生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周教师与护生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相关操作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与指导,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与应用[4]。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4周实习结束后,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骨科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表进行评价,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周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96.32±2.14)分与(89.19±3.94)分,而护生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3.59±4.20)分与(84.20±4.11)分,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生在踏入真正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临床护理的实习作为重要的阶段,能为护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实习阶段所采用的带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护生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均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和质量产生影响[5-6]。在以往骨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多采用经验式教学,没有系统的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不注重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注重与护生的沟通与交流,忽略了对护生独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阶段式带教方法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推进教学计划,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使护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了护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便了护生的学习,使其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同时调动了护生间的互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病例对护生进行操作培训,根据护生的技能掌握以及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培训[7-8]。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生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在4周实习时间结束后,其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优越性。总之,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 马巧灵 李三华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泽艳,邹家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4-145.
[2]程晓红.ICU专科护士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33):300.
[3]孙晓光.专业集中规范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97-298.
[4]孙雪婷,高洁,马语莲.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821-822.
[5]李克群,蒲静.阶段式带教入科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20.
[6]吴莉青,刘艳,孟杨,等.应用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9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外科护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0-03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事先选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学生依靠自身知识结构和背景,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B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发展至今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培训领域。而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培养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课程。多年来,传统医学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一味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的抑制。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自2015年开始,我院外科护理学组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护理学院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49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全部是女生,年龄19―22岁。
(二)方法
1.案例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临床真实案例,案例应具有完整性、启发性、典型性、代表性、且难度适中。然后再围绕临床案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作答,以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所讲的内容;同时,也能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案例中;还能体现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和现代优质护理的特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临床工作实践的体验。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案例,教师应更多地参加外科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晨会交班,以掌握临床实际案例的收治情况。
2.适时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1)案例导入法教学。上课前一周先将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上课时以案例导人新课内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首先由学生轮流讲解案例相关知识,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时针对案例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正确引导,启发更多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与案例相关的知识,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讲解与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消除模糊不清的概念,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予以强调,让学生理清案例分析的思路。最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案例与教材描述的本病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知识结合起来。(2)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教学。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特别是强调重点、难点内容或讲到某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时将案例穿插其中。如讲到某疾病并发症的护理时,可同时列出几个不同并发症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并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给予的案例,通过同时呈现不同并发症的类似案例,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并发症的特征性的表现,并加深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3)课后案例模拟练习。针对理论性强且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如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知识,可以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的作业,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达到理解掌握。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根据给予的病案设立病人、床位护士、主治医生、麻醉师、病人家属等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前先进行小组讨论编写剧本,内容包括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评估、术后护理及出入院等场景,然后再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和表演。通过这种方法演练,学生之间互相提醒遗漏的评估项目、未制定的护理措施,使学生对学习的手术前后护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另外,通过扮演病人,既掌握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经过,又可以体会病人的需求。通过扮演床位护士,既掌握了疾病的相关护理理论及技能,还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还体会到了医、护、患为了达到统一的目的,如何相互配合。通过扮演医生,可以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利于做好疾病的相关护理工作。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移情,有助于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实境案例教学法。将学生按每组4―5人分组到临床科室见习,在分组时,带教老师就把任务即具体的临床案例布置给每一组的组长,要求全组学生以课堂上教学案例的形式描述问题,得出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学生们带着任务去看病人,对病人进行评估、讨论并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就相关问题和带教老师进行商讨,最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完成小组的作业任务,从而可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带教老师需随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实境下带着思考去行动。
二、结果
课程结束后,发放案例教学法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调查表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100%,有效调查表49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见表1。
三、讨论
1.案例教学法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少分析、推理、思考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法是围绕具体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呈现一个设有问题的具体案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并围绕案例组织讨论,从而提出解决所设问题的各种方案。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教材、组织讨论来解决案例中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传授、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决策评价和总结归纳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实际案例,让学生查阅文献并讲解病例相关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理论知识,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综合性的临床实境工作的训练机会,教师结合案例提出相关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案。案例教学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病例、并设计案例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资料、最终解决所设的问题,这些环节都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分析讨论临床案例并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变得活跃,积极地、自觉主动地联系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培养。外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单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生动的形象思维入手,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及查找相关资料,主动深入到教材中去索取知识。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时,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助于学生之间协作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教学法是同一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动,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形成比较完善的解决案例涉及问题的方案。在进行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只有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氛围,使大家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进行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讨论的有效性,通过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
6.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教师的专科业务水平、教学工作能力、教学工作态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选择案例、编写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问题的创设必须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贴近专业要求、突出专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7.缩短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提高临床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法使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模拟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缩短学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工作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非常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联系,提高学习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本院同行专家的肯定,所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实习工作单位的认可。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切实提高了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校第一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2):156.
[2]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72.
[3]梅碧琪,周英,周薇.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58.
[4]刘芳,王雅青,于红虹.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38(7):824-825.
[5]黄雪勤,唐新民.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55-56.
[6]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7]唐新民,黄雪勤.临床操作表演训练教学法在职教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94-95.
[8]蒋维晟.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61-62.
[9]孙艳,孙艳影,姚淑娟,等.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713-714.
[10]江帆,米方林.《口腔修复学》多维教学体系构成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112-114.
[11]袁汉创.基于PBL的中等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80.
[12]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甩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13]于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4):120-121.
自从2008年实施了《护士条例》以后,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学校来说,怎样在学校护理教学中落实《护士条例》的内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出有水平的、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护士成为其研究的关键。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实习安排时间和建立护理院校教师参与的长效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等多个方面加以探究,为相关护理教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护理教育开始发展以来就一直在变革,各个护理院校都努力建设自身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1996年,教育部启动本科的护理教育改革项目,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和护理院校工作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在进行护理教育改革时,尽管有很多院校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强度不够,但是因为学生数量多,实习基地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好这一问题。因此,必须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护理课程设置,合理利用临床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各个护理院校要在落实《护士条例》的前提下,按照学校自身状况,不断提高临床实践的课程,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参与临床实践,督促学生们主动学习,努力探究,积极承担责任,提高护理技能。
2 合理安排好临床实习时间
对于护理学来说,这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所以要利用临床实践应用护理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士的专业水平。在护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知识,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推动学生全面提高。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再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励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除此之外,利用临床实践,学生可以实现和社会环境的接触,更新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自身和病人、家属或者和其他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意识。对于各个护理院校来说,要合理安排学生临床实习实践,为护理学生创造优良条件,按照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逻辑顺序,科学的安排临床实习时间,不能把所有学生的临床实践都安排在护理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这样会错过为护理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最佳时机,不利于护理人员内化护理知识。
3 建立护理院校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长效机制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而对于护理教育机构来说,它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这两个方面才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各个护理院校努力研究如何通过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学生的个人技能,内化理论知识。在进行护理教育过程里,老师的积极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护理态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各个护理院校必须建设教师参与引导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各个教师参与到临床实践教学工作里,改变传统的为学生联系实习岗位的角色。通过学校和临床教师的共同作用,指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实践工作,进一步实现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在每年抽出一定时间使教师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里,一方面可以连接现在的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实践水平,通过和学校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
4 合理配置护理人才资源
在现在的医院发展状态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十分短缺,在这一背景下,合理配置护理人才资源会影响着护理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对于一些学者来说,他们逐渐从多个层次上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怎样激励面对护理人才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均对此从不同层面有所研究并提出各种建议。针对内地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现况,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临床带教工作。所以,相关部门要设置医疗机构最低人力配置标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社区服务里的护理人员配置重视力度,合理设置配置标准,增加护理人员。初次之外,护理院校要加强和临床单位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即使是人才资源短缺,也要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通过把护理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
5 总结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通过护理院校努力提高护理学生的护理技能,这必然需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实现护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
哲学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直接感官,对客观的外界事物直接地感受,是对事物表面现象以及外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表象、感觉、知觉、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和直接性。感性认识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技能操作、角色扮演、病例现象等,就是学生直接接触的,即感性认识。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只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真正地认识其本质,主要包括定义、推断及理论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概念、原理、定义等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即理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客观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为初级阶段,理性认识为高级阶段,任何一个事物都应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事物的本质更好地把握。
二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口腔护理、药物过敏试验、 冷热疗法护理、 标本采集法、会护理、晨晚间护理、无菌技术皮肤护理、导尿护理、输血护理、头发护理、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等。
2 传统基础护理实验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基础护理学”教学主要采用先理论教学后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显得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记忆困难。在学习操作技能时又因为理论知识不牢固又显得畏首畏尾、操作生硬、难形成自动化。这可能与只注重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单纯记住操作的程序有关。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认识事物的基本顺序,先理性再感性。
三 注重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感性认识
1 实验教学的感性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只有正确的感知觉,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所以在基础护理学的一些实验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用先实验再理论的教学方法,及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这样更符合人认识事物本质的基本顺序,也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生在学习铺被用床的时候,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先让学生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学习铺床法,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铺床中遇到的问题给出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操作。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明白什么是节力原则,为什么麻醉床、备用床、暂空床被子放置的不一样。这样先操作再理论、先感性再理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更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1)注重实验教学中的视觉感受
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教学、图片、生动形象的操作、临床医院见习的病例现象等,都是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为使这些视觉体验更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实际操作时更灵活,教师应平时多积累素材,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感兴趣的话题等,自己进行“微课”的制作,以更生动的画面让每一位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并能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示范操作。为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时需严谨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果条件允许教师最好能结合临床教学老师一起备课,同时保证不与临床脱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让学生早期去临床见习,并且多见习,直观的病例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日后再学习护理操作时更多一份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2)注重实验教学中的听觉感受
不管是课堂理论的讲授还是实验操作的指导,以及录制微课时的配音,或者选择的视听资料,都应该注重语言的指导性和科学性。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更好地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听觉体验是属于直观的感性认识,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护理专业产生情感因素。
(3)注重实验教学中的触觉感受
“纸上谈兵终觉浅”,看的听的再多都不如自己亲手尝试,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操作、多尝试、多体验。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课前预习、微课视频等自己反复多次操作,自己从中发现规律、掌握技巧、体验患者角色。一些实验教学可以先上实验操作课,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对于先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尽管明白,但在实验操作时思想受到约束,操作时思前想后。如果先学习理论再学习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此种教学方法也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同时在先学习实验再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高效地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整个过程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4)注重实验教学中的其他感受
在护理操作实践中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使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安置于创设的情景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强化学生在操作练习时的无意识。例如,在肌内注射这项护理操作的讲解时,学生大部分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利用学生的同理心以及爱伤观念,让学生分别感受病人和护士的角色,对于在实验教学中的查对制度、无菌原则、无痛原则等,学生就更能主动地积极的完成。在理论学习臀大肌的定位时,要更加细心仔细, 在充分学习好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同时,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的情感认识。另外,学校应该创建模拟病房,为同学们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利于情景创设教学方法的开展, 并且能帮助学生以后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比如测量生命体征时,让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病人,让学生亲自感受作为病人的心理状况,要求操作的同学动作要轻柔并且细心耐心地对待病人。这些情感的体验也是属于直接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也有重要的影响。
2 理性知识的升华
对于知识的本质,最终还是要达到理性的升华。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这个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提出了以下观点:最具体的经验是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越上升,经验就越抽象。我们的护理教育应从最底层的具体经验入手,慢慢发展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必须先拥有较多的具体经验,教育的最大败笔在于让学生只是大量地记忆法则和概念,而没有具体经验做支柱。但护理教育也不能只是止于具体经验,还要努力向抽象的规律提炼,要形成准确的概念,因为概念才是最经济的思想工具,它把我们探求知识的智力大大简单化、经济化。护理学基础的任何实验操作都有相关的理论基础,即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将知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学生的知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也才能形成知识真正的内化。理论反过来作用于实验操作时,就能更好地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美国护理教育也提倡早实验、多实验,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部分操作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前接触、早了解,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直观的感觉获得感性认识,并将其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学习该技能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将书本上学习到的间接经验转变为自我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达到知识真正的内化。以铺床法为例,学生在生活中本身具备一定的自我经验,让学生提早接触、学习铺床法,先模仿、学习、练习铺床法,教师再讲解相关的理论以及患者卧位等知识,学生就能很快明白铺床过程中为什么身体为半蹲式而不是弯腰式等,再一次进行该项操作练习,学生就能理论结合实践达到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所占教学比例较大。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就实验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谈了一些想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希望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应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将来是否拥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注重感性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有很多方法,我们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作为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以外,还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0.
[2]张克杰,朱勇辉.哲学基本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林有祥.感性教学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2005(2).
[4]亚凌.浅谈教学中的理性培养[J].民族论坛,2008,(3)
【关键词】 PICC导管;维护知识;低年资护士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5-02
PICC导管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长导管,主要用于7天以上中期或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导管在血管内长期置入,并发症在所难免。其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操作相关和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1],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很大程度上与护理质量有关,这些都关系到导管的安全留置时间[2]。因此,拥有正确科学的PICC理论知识是实现规范化PICC维护的最基本和必要的前提。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服务范围延伸,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每年都有大批的新人加入到护理队伍,使年轻护士数量激增[3]。从医学院校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因其工作时间短、积累的经验相对不足,被称为低年资护士[4]。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低年资护士成为独当一面的护理工作者,承担了大量临床护理工作,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低年资护士对PICC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薄弱之处,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化的PICC维护质量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对PICC专科护理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55份,回收率100%;有效答卷5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护士学历大专46名,本科9名。所有接受调查的护士均为女性。其中工作一年内护士占10%,2至3年护士占50%,4至5年占40%。
1.2 调查对象 2012年12月,调查人员对我院肿瘤中心十个病区55名1-5年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现场不记名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问卷自行设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用文献检索、综合分析,以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为蓝本,设计低年资护士PICC导管使用与维护能力调查问卷,经我院静疗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形成初稿,通过江苏省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培训基地5位静疗专家咨询修改问卷,修改后邀请专家再次给予评议,并由接受过医院PICC培训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24名护士进行问卷题目测试,根据应答状况再次修改问卷,修改后的试题发给医院分院的接触过PICC维护的低年资护士20人先行预测试,根据测试情况修改,最终定稿。问卷主要分为2部分:①―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工作科室、学历、有无PICC培训经历,临床工作年限等。PICC知识自评状况:包括PICC维护知识主要来源、导管相关并发症处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掌握情况等。②对PICC导管维护情况:冲封管,敷贴更换,肝素帽更换,冲管液体等,并发症判断处理,案例分析,宣教等知识问卷。测试题共五十题,均为单选题,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总分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按照要求填写完整者视为有效问卷,漏项者视为无效问卷。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
2 结 果
2.1 低年资护士在接受PICC维护相关知识的情况 55名护士所学PICC相关知识均来自医院培训。24名护士认为对PICC维护知识掌握的不满意,占43%,40%的护士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好,16%的护士认为知识掌握的很少。100%的护士认为PICC维护知识还需要培训。对培训需求方面,98%的护士认为最需要在导管并发症处理,病人健康教育方面需要培训。
2.2 低年资护士PICC维护掌握情况 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 论
本次调查表明,低年资护士在PICC维护实际操作中对于首次更换敷料时间,皮肤消毒面积,消毒顺序及方向,导管冲洗时机,冲洗导管选择什么型号注射器,正压封管手法等掌握较好。PICC导管纱布敷贴更换频率大部分护士认为每7天更换一次,而不是每48小时更换。PICC管在输液前是否要抽回血:仅有40%的护士认为需要抽回血,可见在培训中应重点告知抽回血的目的及意义。对于静疗相关基础知识例如上腔静脉流速,关于哪些是发泡性药物,大部分护士不能很好掌握。对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面,许多护士对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判断及处理方面知识缺乏。在健康教育方面74.54%的低年资护士认为能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但是只能进行部分宣教,对于置管手臂可以提多少公斤物品许多护士回答错误,通过调查发现在低年资护士培训方面,更注重于操作层面,理论知识讲解不全面透彻,导致低年资护士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全,一知半解,所以加强低年资护士PICC理论知识及并发症等方面培训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朱林林,朱林贞.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干预的研究[J].中国医学杂志,2008,6(4):6-8.
[2] 曾永军,陈志清,张秀红.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置管时间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104-105.
【关键词】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93-01
初产妇由于无相关经验,对关于新生儿喂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且其中多数为他人的经验理论并无科学依据。新生儿期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1],而初产妇的理论知识水平是使其健康度过此时期的关键,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掌握程度,有助于正确护理。本文针对70例初产妇展开调查,分析其理论知识掌握现状,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现总结干预效果及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针对70例初产妇展开调查,均龄为28.5岁(22—32岁)。文化水平:13例(18.6%)为大专及以上,18例(25.7%)为中专,20例(28.6%)为高中,11例(15.7%)初中,8例(11.4%)小学。家庭情况:36例(51.4%)月收入大于4000,29例(41.4%)月收入在2500—4000之间,5例(7.2%)月收入在2500以下。
1.2 方法 (1)调查:使用的问卷为我调查组自行设计,内容主要是关于新生儿护理,分析调查现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再次展开调查,两次均可确保为初产妇本人填写。(2)健康教育:在规定的时间开展知识讲座,答疑解惑,并对操作性较强的护理知识进行演示,如喂养姿势等。将新生儿易于出现的症状进行介绍,重点讲解相应的缓解措施。
1.3 数据统计 将问卷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18.0),卡方检验,P<0.05两次调查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初产妇二次调查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初次调查(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尤其是脐部消毒等专业性较强的操作正确率有大幅度提高,见表1。
3 讨 论
据统计,目前的产妇中大多数为初产妇,这可能与国家生育政策有关[2]。也正是因为如此,家庭很重视婴儿的生长发育,新生儿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初产妇的理论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这一时期的护理操作是否规范[3]。本文将调查统计发现,初产妇所掌握的新生儿护理理论较表浅,且存在认知不当的现象,尤其是对皮肤清洁的重要操作知之甚少。经过分析,我院有针对性的为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以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其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二次调查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初次调查(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尤其是脐部消毒等专业性较强的操作,并且有助于其对新生儿不适表征认知,说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掌握程度,有助于正确护理,建议在分娩前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叶绿,陈镭.137例流动人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14(11):59—60.
[关键词] 责任制教学;护理;实习护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c)-0147-0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
CHEN Cai-qing TAN Zhang-hong WU Hui-ping
Nursing Department,Ze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 o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an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1 nursing stud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functional teaching mod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mode.The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elf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practice,medical records,nur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disease assessment and the tot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graduate from depar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esponsibility system teaching;Nursing;Nursing students
实习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护生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转化的必要阶段,但临床上工作繁琐复杂,如何进行护生实习带教应成为护生培养的重点[1-2]。护生实习教学应遵循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原则,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护生自身综合能力及岗前适应能力[3-4]。此外,护生实习教学应重点关注临床实践操作,并及时联系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使护生养成规范、科学、实用的临床习惯[5]。责任制教学是我院护生实习期间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有经验的护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不仅优化了护理工作体系,还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与骨科实习轮转的护生81例,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至神经内科实习轮转的护生作为观察组,共4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4±1.23)岁;学历分布中专10例,大专31例。选择同期至骨科实习轮转的护生作为对照组,共40例,年龄19~23岁,平均(20.16±1.25)岁;学历分布中专15例,大专25例。两组的年龄及学历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功能制教学模式 对照组护生接受功能制教学模式,具体操作为:由护理部指定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并对带教护师进行岗前培训,护生轮转至科室后由指定护师进行带教。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具体工作,且无需负责分管床位,护生参与全科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及健康宣教等具体工作。每日转轮不同班次,排班顺序依据相关科室安排具体排班。
1.2.2 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 观察组护生接受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具体操作为:由护理部指定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并同对照组护师一同接受岗前培训。护生进入科室轮转实习后,由指定教员进行一对一责任制教学,即护生负责带教老师所管床位,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健康宣教、日常护理、临床治疗、出院指导等相关工作,护生实习班次安排同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在每日护理工作中对护生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在交接班时指导护生并提出临床问题,带教老师充分制定每周带教计划,上报护理部。带教计划中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巧、护患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具体方法为:①每日指导护生进行操作,按照不同患者护理级别的不同,首先对护生进行理论讲解,随后对护生进行示范指导,随后由护生进行操作,带教老师指出不足及提高改进的方法,着重指出重点问题。②重点扩展护生临床操作思维,培养护生无菌意识、护患沟通能力及病情评估与观察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指导护生进行病情评估与观察,按照病情变化及需要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并每日做好相关护理内容记录工作。遇到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带教老师应充分给予护生学习空间,指导护生按照循证医学思维进行文献查阅解决实际问题。③带教突出专科重点护理内容。带教老师不仅指导护生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还应指导护生专科临床基础知识,如神经内科护生轮转期间应掌握肌力判定、疼痛评估、康复功能锻炼技巧及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培训等。
1.3 评价指标
对轮转护生出科后进行综合能力考核,由护理部统一组织相关科室护师进行试卷命题及指定临床操作内容,考核内容依据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核内容最后加权分为:理论考核20分,临床操作20分,病历书写20分,护患沟通20分,病情评估20分,共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实习掌握程度越高。比较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得分,自我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个选项分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认同感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临床操作、病历书写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分,x±s)
2.2 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对自我实习评价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P
表2 两组护生自我实习评价的比较(分,x±s)
3 讨论
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模式,是被动的输出知识限制了护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身学习的潜能,教学效果往往不佳[6]。护生在实习阶段,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归纳,掌握的临床技能与知识较零散,只能应对较为简单的临床护理工作,但对病情较为复杂、护理工作较繁琐时便束手无策,功能制教学是护生机械地按照带教老师的指导进行具体操作,护生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7]。
本研究对比观察责任制教学与功能制教学在临床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成绩、病历书写成绩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责任制教学的优势体现在:①提高了护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8-9]。责任制教学通过固定床位患者护理,要求护生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护理工作,护生可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将临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同时老师的不断提问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护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及时梳理,形成系统化的临床思维。②提高了护生的病情观察、病历书写能力[10-12]。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护生参与全科的护理工作,没有重点关注具体患者的病情,而责任制教学通过具体床位分配,要求护生依据自身理论知识及老师临床经验及时判断患者病情,通过对病情的系统认识,达到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医疗程序的了解及用药指导的相关内容,综合全方位地丰富了护生的临床能力。③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13-14]。责任制教学要求护生随着带教老师进行日常查房、交班及护理工作,护生在老师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较容易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护生的实习教学,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④提高护生自我认同感[15]。本研究观察组护生对自我评价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责任制教学使护生更好地参与护理工作,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固定床位患者的护理工作,增强了护生的参与感,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责任制教学模式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同时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护生能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而传统的功能制教学护生过于依赖带教老师,遇到问题时缺乏主观能动性。
但责任制教学模式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即责任制教学要求带教老师素质较高,不仅精通护理工作,还需要科学、规范及系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16]。此外,责任制教学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构建合理的考核、结构优化的教学体系。总之,责任制教学可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其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护生自我认同感,值得临床护理教学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丹丹,杜国强.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3):156-157.
[2] 吴丽妹.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互动沟通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6,14(1):116-118.
[3] 张优珍.护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6,32(1):57.
[4] 郑鸿.各层次护生实习前后对实习环境评价的对照研究[J].医药前沿,2015,5(9):43-45.
[5] 新华.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9):244.
[6] 商临萍,邓媛丽,石美霞.责任制整体护理思维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074-2076.
[7] 苏会港.小组责任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引用[J].中文信息,2015,33(10):171.
[8] 向虹静.责任制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57-259.
[9] 岑俏丹,邱思,钟东影,等.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42-145.
[10] 董兰菊,宋杰丽,白艳玲,等.护生管床责任制教学模式的临床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60-62.
[11] 费小琴.实习护生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107-108.
[12] 张风红,朱文婷,宋鹏丽,等.PBL教学结合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4):78-79.
[13] 李清,范雪丽,顾娇娇,等.心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模式的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79-82.
[14] 荆文娟,罗碧如,黄燕.不同护理模式对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59-4061.
[15] 杨丽侠,陈迎,张红梅.责任制护理带教的实践与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0):79-80.
关键词急诊;预检;护理机智;养成
Abstract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took the hospital quit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 nurse quick-wittedly smoothly develop to the nurse work essentially. The article explained nurse quick-witted concept, the discussion influence nurses quick-wittedly fosters the factor, the different stage nurses the training plan as well as the effect appraisal which quick-wittedly fosters, expected offers a few ordinary introductory remarks so that others may offer their valuable ideas.
Key WordsEmergency;Nurses quick-wittedly;Fosters
护理机智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护士护理才能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护士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淀和升华,所以,其获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主要靠临床工作中的教育培养和个人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总结。
护理机智直接影响护理质量高低,尤其是在急诊科,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集聚场所,其大部分工作都是非程序性工作、突发性强,患者不但多且流动性高,除了病人及家属希望得到快捷、高效、优质治疗和护理外,还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因此急诊护士除了具备一般护士应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等护理技能技巧外,还特别要求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较强应变能力,在面对突况时,需具有较强应变能力,通过细致观察、敏锐思维和正确判断,善于从现象中发现、分析、找出问题本质。护士的这种综合分析和应变能力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技能技巧为基础的,并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逐渐培养和形成。因此,护理机智尤其是急诊科的护理机智养成对急诊护士减少纠纷、顺利开展工作尤为重要。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急诊针对护士机智的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培训计划,取得了满意效果,简单介绍如下。
1影响护理机智养成的因素
总体来说,影响护理机智养成的因素很多,如护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技巧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除了这些以外,主体丰富的经验、阅历和宽广的视野以及个性特点,甚至本人的身体素质等都对护理机智养成与发挥有直接影响。当相同或类似刺激再次出现时,主体会有一定适应性和耐受性,急诊新手和老手在遇突发事件时紧张程度和处理方式大不一样就说明了经验对护理机智养成的意义;一个性格外向、乐观的人容易被别人理解和获得别人帮助,人际矛盾很容易获得解决;另外,疲劳、消耗、困倦、患病的肌体状态也会使主体处于非最佳心理准备状态,从而降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下边简单说明影响不同年资护士护理机智形成的因素。
1.1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年以内的护士
1.1.1理论知识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护士存在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知识欠缺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还表现在法律知识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知识欠缺,我们知道,理论知识素养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理论知识欠缺不但制约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也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低信任,因此,持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是护理机智养成的基础条件。护士只有掌握宽泛的理论知识、熟悉各种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向医师提供可靠情况,防患于未然或使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也才能为不断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1.2.2专业技能技巧
能力形成不是凭空的,在掌握了知识后还必须通过练习和操作形成初步技能和熟练技巧,才能形成自动化的稳定的能力。众所周知,急诊科的许多先进医疗仪器,急诊病人有别于专科病人的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时间性强、随机性大、可控性小等特点,这都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有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底气十足、神情气闲、有条不紊地处置突发事件,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一般来说,她们科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基本技能差、技术水平也比较低,所以不断加强临床专业技能技巧练习和培训是必须的。
1.1.3沟通能力
良好有效的沟通是减少护患矛盾纠纷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在急诊工作中,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对做好工作,减少投诉非常重要,很多情况下急诊出现的问题大多与主体的沟通技能技巧水平相关,尤其是刚步入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更是如此,因此要逐步构建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视患如亲,对服务对象耐心解释和沟通,把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沟通能力作为该阶段护士培训不可缺少的内容。
1.1.4护理经验欠缺
与高年资护士相比,新护士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往往是片面的,尤其是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护理工作经验不足表现的非常明显,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决策和应对,缺乏冷静分析和恰如其分处理。因此,介绍和学习间接经验、不断总结直接经验是至关重要的。
1.2 三至五年以内的护士
该阶段护士的一般特点是:有了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专科理论、技术操作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不够娴熟,有待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亦需强化,个别护士对患者服务态度生硬,与患者沟通不良,因此,该阶段护士应特别注重其专科技能及服务理念培养。
1.3六年以上的护士
该阶段护士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与扎实的护理技能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做到处理问题冷静沉着,抢救病人快而不乱,已经实现了新手到老手的转变,具备较高的护理机智,若科研能力与管理能力再上台阶的话会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2针对各阶段护士特点,制定不同培训计划
2.1工作两年以内护士的培训
2.1.1理论培训
新护士到岗的第一个月,基本掌握基础护理学有关内容,熟悉抢救物品的位置、抢救物品及药物准备及使用,熟悉本护理单元工作环境及各类物品取放,为赢得患者对护士专业素养的高信任和护理机智养成创造基础条件。聘用期内除护理部、科内组织的业务学习及考核外,每月组织新护士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内容为三基内容及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以外的法律知识和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等内容。
2.1.2综合素质培训
新护士到岗的第一个月,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由经过护理部带教资格考核、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经过科内培训的老师带教。第一个月内,基本掌握医院有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护士仪表、行为语言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聘用一到两年内,学习并掌握实用期的内容,重点是学习并基本掌握沟通的技能技巧与方法。宏观层面树立重视沟通观念和意识,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培养,开展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需要,组织礼仪、美容知识讲坐,开展旅游、美在我心中等多项活动。
2.1.3操作培训
试用期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能,聘用期加强护士业务技能训练,定期组织操作、理论考核,制定每月明确的考核目标,强化训练,利用每周一和周五晨交班时进行科内理论知识随机提问,每月进行两项操作考核,如: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等,对重病人和疑难病例进行护理会诊等形式,使该阶段护士熟练掌握基础及专科护理操作,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持续提高。
2.2工作三到五年以内护士的培训
除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与操作考试外,科内每月组织参加一项操作考试,每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内容为专科知识及技能。使该阶段护士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沟通能力、熟练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配合专科抢救的知识及技能技巧,并能指导临床实习生的实习工作。
2.3六年以上的护士培训
除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与操作考试外,科内每两个月组织一项操作考试,每三个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无故缺考或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均与奖金挂钩,使该阶段护士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如心电监护、心肺复苏、呼吸机、除颤仪的应用等),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及急救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的工作能力。
3灵活机动的排班制度
急诊科统管着急诊预检台、抢救室、留观室、暂观室和补液室几个科室,护士较多,能力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如何做到合理排班,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和互相取长补短,使每个护士都能够在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发挥最大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困绕护士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我科对工作两年以内的护士,以急诊补液室岗位为主,未取得护士职业证书前,不得单独上中夜班,这使新护士的基本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对工作三到五年的护士,以留观室和暂观室岗位为主,通过临床护理实践,使该阶段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工作六年以上的护士以抢救室、留观室和补液室主早班、带教老师岗位为主。同时每天排一个跳班,以备中夜班急救病人多,有突发事件如有成批伤时协助中夜班护士,该班由留观室和抢救室护士轮流执行,利于护士全面培养,为人员调配提供基础。
4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