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旅游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①校园旅行社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来自学生群体,他们对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及需求特点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提供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②大学生群体,虽然消费能力受限制,但他们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同时出游时间上有保证。最大的优势还是这个群体的市场占有量大,能够有足够的客源市场,并且发展潜力巨大。③目前,多数的大学城都离城区较远,交通不方便,公交出游的效率不高,这是限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障碍,也是旅行社开展校园旅游的最大优势。④在校园内建立网络交流的平台,建立深入院系、班级的销售营销网络,可以实现校园旅游市场开发的最大化。
2校园旅游市场开发的具体对策
2.1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线路。
对校园学生市场进行市场分析,根据细分市场的需求不同,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线路。对新生来说,线路设计以体现城市面貌和特色为主,从横向上感官一座城市;对老生来说,线路的设计则以体现城市内涵和文化为主,从纵深上体会一座城市。考虑到费用的问题,线路的设计采取阶梯定价,推出自选式旅游线路。推出不同的主题线路,满足大学生不同爱好者需求特点的线路。如“泉水游”“、老城老巷游”、“文化体验游”、“爬山登高游”、“寻访故居游”等主题线路。
2.2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通过校园旅游网站和QQ群及微信账号,旅行社的各种信息,包括旅游线路,最新活动内容,旅游行业咨询,旅游景区的介绍,旅游小常识,旅游攻略等。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搭建交流空间,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旅游感受,旅游体会,旅游经验到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短片的形式与朋友圈进行分享,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2.3提供灵活的产品服务。
通过设计个性化产品组合,来满足大学生市场的个性需求,在全包价、半包价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式价格产品的自由组合。同时,提供大学生灵活多样的单项委托产品,包括租车服务、景区优惠门票、导游服务、代订车票、团购餐饮住宿服务等,还可帮助联系寻找同游伙伴等服务项目。
2.4构建立体营销模式。
对校园旅游开发来讲,成功的营销方式是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校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受到大学生消费能力的影响,只能通过成功的营销方式来达到批量的优势,来保证利润的实现,因此,山东协和启萌旅行社采取了构建立体营销的模式来拓展大学生校园旅游市场。立体营销分为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网络销售通过网站、QQ群、微信等大学生常用的便捷方式进行网络下单;实体销售设立校区、院部、专业、班级四级的方式进行实体销售,由员直接与大学生面对面签单。
2.5建立山东省校园旅游资源共享体系。
关键词:四川旅游 泰国旅游 海外客源 合作交流
一、四川旅游发展简述
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处于青藏高原边缘及四川盆地,由于地质结构的强烈反差,形成了变幻多端多的自然景观和多样气候并存的独特现象。从高原风光、雪山草原、峡谷森林到无垠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是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之一。四川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同时它又具有悠久深厚的藏、羌、彝等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历史渊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目前四川拥有3项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1项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1项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都江堰-青城山,是全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最多的省。羌年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四川还具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温泉精品旅游景区25处。四川也以三国文化,美食文化、大熊猫闻名世界,是通往青藏高原的门户。2006年省会成都市被评为中国首批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拥有“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的雅号,民间素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美誉。
四川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其旅游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到2012年,四川旅游外汇收入超过7.98亿美元,旅游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1-7月,四川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3.8万人次;累计实现外汇收入3.63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16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9%和67.8%。日本、 美国、新加坡、泰国是四川的传统客源大国。[1]
二、四川泰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现状
四川是泰国游客传统的旅游目的地,泰国也是四川重要的境外客源市场之一,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体现为较为特殊的“泰流现象”。2004年以来,泰国旅游市场亲蓉度有所下降,对四川的偏好在减弱。[2 ]这说明四川的市场竞争对手对泰国的吸引力在增强,同时也说明四川的泰国旅华市场产品有待创新和提升。四川旅游资源虽然得天独厚丰富,但海外客源的挖掘还有待深化,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四川和泰国尽管旅游合作已有多年,但通过在知网的搜索,笔者发现有关四川与泰国旅游交流合作的研究文献寥寥。四川旅游如若拓展泰国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四川旅游产品对泰国游客的吸引力。
三、四川拓展海外旅游市场的建议——以泰国为例
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及文献查询,笔者认为四川的冬季旅游资源、教育旅游资源及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创新海外旅游市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四川冬季旅游资源的推广
泰国地处热带,年均气温24~30 ℃,全年没有冰雪寒冷天气,以阳光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因此,四川可以针对泰国旅游市场设计具有地域差异的冰雪旅游产品体验游。实施冬季旅游的品牌化和差异化战略,打造四川冬季旅游富有感召力的品牌效应。
1.四川冬季旅游资源分析
四川发展冬季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它既有以九寨沟、 峨眉山、 西岭雪山、 贡嘎雪山、海螺沟、达古冰川等为代表的传统冬季雪山温泉旅游产品,也有规划建设中的创新冬季旅游产品。例如,四川茂县规划将茂县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建设成为“亚洲第一、国际入门级”的大型滑雪场和亚洲重要旅游目的地,以高山体育运动为功能特色,供体育运动、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的优质大型风景名胜区。九鼎山太子岭滑雪场一期工程示范区已于2013年初开门迎客。此外,四川冬季还有西昌、攀西阳光度假旅游产品。鉴于四川冬季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彝,藏、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可以和地方民族风情游结合在一起。
2.四川冬季旅游的现状
长期以来,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游客都认为冬季是四川旅游的淡季,忽略了对冬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四川省从2005 年才开始重视冬季旅游市场。[3 ]
基于四川旅游政务网2004 -2010 年的旅游统计数据,冬季入境旅游人数占全年的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这表明冬季旅游一直是四川旅游中薄弱的环节,知名度不高,客源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泰国,占四川冬季入境客源总量的50% 左右,人均停留时长接近两天,低于春夏季节,但冬季的人均花费高,市场发展潜力大。四川需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冬季旅游市场的研究,采取多种措施创新冬季旅游产品,增强冬季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四川发展冬季旅游的措施
首先,四川需要加强冬季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实施国际化营销策略,强化四川冬季旅游品牌形象以吸引泰国客源。四川内陆的冬季冰雪和泰国的阳光海滩相比较,其特色是一冷一热的互补性鲜明对照。四川在面向泰国营销冬季旅游产品时应合理设计个性化旅游产品,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以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终端满足游客需求,提高人均消费水平。通过打造四川冬季“冰雪节”,“冬季温泉之旅”,“西昌、攀西冬季阳光休闲之旅”,“西岭雪山,峨眉山、九鼎山滑雪之旅”,“海螺沟、达古冰川之冰川旅”,提升四川冬季旅游的感召力。此外,还可以把川内其他旅游产品与冬季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推出四川冬季“四川民族风情游”,“购物游”、美食游等旅游产品。
其次,四川需要加强旅游管理,升级服务水准,促进冬季旅游市场的繁荣。例如,可以实行冬季优惠门票;培训优秀的冬季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冬季滑雪旅游服务人员;用网络化的智能手段为游客提供景区的天气、气候和景观等实时及预报服务。同时还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深化蜀泰双边冬季旅游的交流和合作。
四川发展冬季旅游的潜力巨大,有实力成为中国冬季旅游除了东北和海南以外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极。
(二)四川教育旅游资源与泰国的合作开发
1.四川教育旅游资源与泰国的对照分析
四川和泰国都具有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但目前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还很有限,未来与泰国的教育旅游开发合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近年来,泰国出现了学习中文的热潮,社会对懂汉语又懂泰语和英语的复合型人需求日益增大。泰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中文课程,许多家庭不惜重金为孩子聘请中文教师。同时,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中国民众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普通民众子女的留学需求越来越大。而泰国的教育国际化程度很高,师资多具有欧美留学背景,教育体系和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与欧美国家相比,泰国的留学费用更低,离中国更近,与中国文化相通,民众也很友好。目前中国普通民众对泰国的教育优势了解的不多,蜀泰可利用各自的特色教育资源、加强宣传,扩大双方的教育交流合作,打造更为成熟的互派留学生的游学产品创造条件。
2.四川开发教育旅游资源的建议
第一,挖掘泰国青少年短期游学市场。泰国每年的3~5 月和10月份都是各类学校的假期,可以针对泰国学生打造修学旅游产品,开发普通话之旅,汉语夏令营,四川文化之旅夏令营, 让泰国青少年在游学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汉语及四川的特色文化。
第二,拓展蜀泰高校游学产品。目前泰一些大学已建立了稳健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成都大学和泰国清迈大学签订了办学合作协议书,双方在本、硕、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图书资料和教学信息交换、学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办学成效。利用这些平台,可以设计泰蜀大学生游学旅游产品。例如,泰国学生可以以游学的方式到四川学习汉语、中医、针灸、太极等传统文化,同时可以探索开展学历教育。
第三,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四川对高素质、国际化的专业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泰国在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管理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随着中国客源的增多,泰国也需要更多懂汉语、了解中国旅游政策、法规及文化习俗的旅游专门人才。因此,加强双方旅游人才培养的合作和交流十分必要。
(三)四川文化旅游项目的提升
1.四川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分析
四川除了自然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其人文旅游资源也丰富多样。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宗教景观众多,与佛教及道教的渊源深厚悠久。既有驰名天下的佛家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道教名山青城山、号称“川西第一道观”成都青羊宫,也有驰名中外的三国文化历史遗迹等文化宗教旅游资源。
2. 四川拓展文化宗教游的建议:
四川的宗教文化考察游、三国文化游等是传统上吸引泰国客源的主要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在旅游服务和管理上与时俱进。
第一,提升传统旅游资源的内涵及智能化服务端
泰国是一个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国民多信奉佛教。 他们对佛教文化有比较独特的情感。因此可进一步开发以宗教文化考察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汉传佛教文化考察游,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之旅。 可以利用四川现有的佛教景观和典故来设计佛教文化之旅项目,打造现有佛教旅游资源升级版。泰国的中老年游客普遍对“中医药”、“道教养生”感兴趣,可开发“道教养生之旅”,同时促进泰国游客对中国传统医学、道家养生文化的了解。
泰国人对三国文化非常热衷、至今泰国很多寺庙里供奉着三国人物。 而成都是三国文化故地,因此可以将三国文化资源进行区域整合,联合推出深度体验型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借助 “三国文化” 的整体概念打造四川三国特色文化之旅。同时,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四川文化游可以多部门合作,借助数字化的智慧旅游手段,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电话、计算机云技术等开发多种语言的模拟宗教及三国名胜实景体验游客户服务端。
第三,加强政府间合作,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四川应以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为突破口, 促进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及合理转型。同时,不断创新,提供更多个性化旅游产品,例如美食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旅游等等以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此外,四川若提升海外旅游市场,还需整合旅游资源,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力,加强双边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同时,在交通、 签证手续、 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外宣等软件方面不断改进,以拓展四川海外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 四川旅游政务网. http:///sclyj/
[关键词]待开发旅游地;乡村;客源市场;调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12―05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乡村也准备进行旅游规划开发。而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则是旅游规划开发工作中一个首要环节。由于旅游客源市场信息庞杂、收集渠道多、分析处理难度大,致使大多数旅游规划专家不太愿意把自己在规划工作中积累的独有研究经验,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公开发表出来,而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一种“独门绝技”收藏起来,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的经验积累和水平提高。
1.1 概念的界定
这里的“待开发乡村旅游地”是指旅游业尚未起步,但已明确发展旅游这一目标,并正着手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乡村地区。从客源市场分析的角度看,此类旅游地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没有或很少有现实的旅游者,缺乏往年的旅游统计资料;第二,几乎没有成型的景区(点);第三,对外知名度很低,获取客源市场信息的难度大;第四,潜在目标客源集中在城镇。
1.2 待开发旅游地的传统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及其评价
目前,对待开发旅游地使用的传统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类似估算法,是对待开发旅游地极少的旅游者做有限的调研,依据以往已规划开发的类似旅游地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参照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将类似旅游地的统计数作为待开发旅游地规划年内的客源市场预测基数。第二种经验估算法,首先规划者凭自身经验以待开发旅游地为中心,用距离衰减原则划出多级市场,然后,以各等级客源市场覆盖的行政区域的总人口为依据,凭经验性判断设计出高、中、低三类到访率;最后用到访率乘以总人口,得出未来到访旅游者的总量,也就是待开发旅游地潜在客源总量。这一方法几乎不存在任何旅游市场调查过程。
总之,传统的客源市场调研方法大都因当地条件、人力、财力及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取决于规划者的经验积累,大多数数据结论不能充分反映待开发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其力图通过间接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求潜在客源市场信息的基本思路则是正确的。
2、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客源市场的调研方法设计
2.1 设计思路
待开发乡村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几乎不存在现实的客源信息,具有突出的潜在特性。针对乡村的主要客源对象是城镇这一特点,根据待开发乡村旅游地与所属市级城市的内在依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客源市场调查问卷,得出相关问题因子的基础统计数据,并设计一种较为科学简单的相关因素测算模型,得出较接近实际情况的潜在客源市场规模数。
2.2 技术路线
2.3 具体步骤
第一步:分析并确定影响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客源市场规模的相关因子为:城市人口总量X1、城镇人口比例X2、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比例X3、知晓待开发旅游地的人群比例X4、对待开发旅游地感兴趣的人群比例X5、待开发旅游地的到访人群比例X6,以及给不同客源市场赋予的不同权重X7,机会市场被调查人数A、被调查者总数B;分析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确定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在需求(Y)测算模型为:Y=X1X2X3X4X5X6X7,机会客源市场需求(F)推算模型为:F=(A/B)×Y,则客源市场潜在总需求T=Y+F。
第二步:根据待开发乡村旅游地与所属市级城市的潜在依附关系,进行初步的问卷调研。对待开发旅游地的现状和背景作现场调研,对当地居民作深度访谈;对待开发旅游地所属市级城镇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包含客源地、经济收入水平、待开发旅游地的知名度、待开发旅游地的到访率及对待开发旅游地是否感兴趣等相关问题;分析周边城镇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趋势。
第三步:在第二步问卷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出分级客源市场范围,并分别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应注意,这个步骤中的调查问卷也应包含与第二步问卷中的那些相关因子问题,以便设计与计算后面的测算模型。
第四步:计算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统计第二步、第三步中抽样调查问卷,选出第一步中的相关因子的统计数据,代入测算模型Y=X1X2X3X4X5X6X7,得出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在需求规模。
第五步:计算机会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根据第二级、第三步中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机会市场被调查者人数、被调查者总数以及第四步中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的年潜在需求规模代入机会市场推算模型F=(A/B)×Y,得出年平均机会市场总量。
第六步:预测潜在年游客总量。将一级、二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的年游客总量(Y)加上年平均机会市场总量(F),并综合待开发旅游地的其他诸多因素,预测得出待开发旅游地理论上的年游客总量。
3、攀枝花市迤沙拉村的客源市场调研实践
3.1 背景
笔者曾于2005年年底参与了对中国俚濮彝族第一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所作的旅游者市场调查分析。该村北距攀枝花市中心区约60公里,西南距云南永仁方山约10公里。现全村有518户,2245人,96%为俚濮彝族,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08国道从这里通过,其苴却石砚台、俚濮彝族民居建筑群等资源价值较高,综合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但该村对外知名度很低,几乎没有旅游者来过,缺乏相应的旅游客源市场方面的统计数据,因此,难以用单一的方法在当地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并得出较为符合现实情况的统计数据。本次游客市场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村潜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规模与特征,并分析目前市场开发的现状和潜 力,为今后其他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2 设计思路
迤沙拉村作为一个距城市较近的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它必然会与所属的攀枝花市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旅游市场方面则必然在一开始就依附于攀枝花市的城镇旅游者,因此,将攀枝花市作为稳定的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攀枝花旅游市场进行调研,设计具有内在联系的问卷,得出相关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对迤沙拉的客源市场进行分级,对一级、二级客源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依据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测算,预测出迤沙拉村的潜在客源市场的年需求规模。
3.3 调研方案
“迤沙拉旅游”在总体上属于乡村生态旅游范畴。如前所述,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城市居民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居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首先对攀枝花城镇进行了初步的抽样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攀枝花本地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0.58%,成都市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昆明市和楚雄市的游客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4%、4%,其他地区的游客比例则更小。
3.3.1 调查范围的确定
根据距离衰减规律、深度访谈及对攀枝花市的初步问卷调查所得结论,综合考虑到旅游距离、阳光气候、地方文化、收入水平、旅游倾向等差异及周边城镇的发展速度与趋势,本次调查初步将攀枝花城镇居民作为“迤沙拉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成都、昆明、楚雄的城镇居民作为二级客源市场,其中又应把成都、昆明的城镇居民作为重点二级客源市场。
3.3.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涵盖了各地到攀枝花、成都、昆明、楚雄旅游的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文化专家、旅游专家、政府相关部门。
3.3.3 调查渠道
按照调查所得信息的相关性来区分,本次调研使用了外、中、内三个层次相结合的调查渠道。外层:国家公布的相关统计公报,四川省(主要是攀枝花市、成都市)、云南省(楚雄市、昆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中层:以攀枝花市、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等为主的主要调研市场的重要旅行社;内层: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宾馆饭店、主要调研市场的重要景区景点、市民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普通高校、文化专家、旅游专家、政府相关部门等。
3.3.4 调查方法
由于本次专题调研涉及的对象组成复杂,来源多样,所以,在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与4个主要调研市场的旅游大专院校、旅游局、宾馆、旅行社等进行合作,原始资料的收集采用了以调查员实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现场观察法、面谈调查法(即访谈法);二手资料的收集采取了收集公开传播的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索取相关信息资料,通过网络收集等方法,力求从多个渠道获取较广泛和较真实的信息。
3.4 调研方案的实施
3.4.1 样本数量的控制
根据客源市场的分级,最初设计问卷调查总数为1100份,其中攀枝花市500份、成都市300份、昆明市200份、楚雄市100份。课题组按80%的有效率,实际样本点总数确定为1320份,其中:攀枝花市600份、成都市360份、昆明市240份、楚雄市120份。由于各地的调查工作认真到位,都超过了预计的调查数量,共回收了1337份调查问卷,其中攀枝花市607份、成都市363份、昆明市245份、楚雄市122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246份(B),其中攀枝花市530份、成都市363份、昆明市237份、楚雄市116份;总体有效率为93.2%,各地区问卷的有效率分别为:攀枝花市87.3%、成都市100%、昆明市96.7%、楚雄市95.1%。
3.4.2 问卷中的主要相关因子的统计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置是从攀枝花市逐渐深入到迤沙拉村,并具体分为人口社会经济特征、旅游选择意愿、消费行为结构、迤沙拉村专项旅游产品等方面的系列问题。为了突出预测估算过程,这里只摘选了针对迤沙拉村的相关因子问题的统计结论。
3.4.2.1 分级客源市场调查
被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为:攀枝花市、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西昌市、丽江市、国内其他地区、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以“攀枝花和迤沙拉旅游”这一方向,指导数据的整理和每一项内容的分析和论证过程。在1246名有效被调查对象中,成都市的人数比例占首位,为34%;攀枝花市占25%;其次为昆明16%、楚雄市9%、西昌市3%、丽江市3%、国内其他地区9%、港澳台地区1%、其他国家0.4%。据此统计结果,再综合考虑迤沙拉村的实地调查和攀枝花的初期及周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将迤沙拉村的分级客源市场确定为:一级为攀枝花市城镇;二级为成都市、昆明市、楚雄市城镇;其余为机会市场。迤沙拉村的机会客源市场被调查人数A占被调查者总数B的比例(A/B)=西昌市的3%+丽江市的3%+国内其他地区的9%+港澳台地区的1%+其他国家的0.4%=16.4%。
3.4.2.2 收入情况调查(X3)
所有被调查者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了较大比例,为40%;其次是500―1000元,比例为28%;2000―3000元的人数比例与5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相近,分别为13%和14%;最小比例的是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占5%。其中,攀枝花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为52%,成都市的比例为73%,昆明市的比例为51%,楚雄市的比例为55%。总的来说,收入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
3.4.2.3 知名度及认知途径调查(X4)
所有被调查者中,通过现代大众传媒(包括电视、广告、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知道迤沙拉村的被调查者人数比例最大,为3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了解的被调查者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为17%;而不知道迤沙拉的被调查者人数也有着相当比例,为30%。其中,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迤沙拉村的攀枝花游客占攀枝花的总调查者的74%,成都市的比例为46%,昆明市的比例为64%,楚雄市的比例为49%。由此可见,迤沙拉村的旅游知名度还比较低。
3.4.2.4 客源市场兴趣偏好调查(X5)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到迤沙拉村旅游和拿不定主意、希望有更多介绍的被调查者分别为57%和39%,没有兴趣到迤沙拉村旅游的被调查者仅为4%。其中,攀枝花的被调查者中对迤沙拉村旅游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为62%,成都市和楚雄市感兴趣的人数比例都为53%,昆明市的人数比例为54%。由此可见,迤沙拉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其旅游开发的前景较好。
3.4.2.5 现实客源调查(X6)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88%的人没有到过迤沙 拉村,只有12%的人到过迤沙拉村,且到过迤沙拉村的绝大多数是攀枝花地区居民。其中,到过迤沙拉村的攀枝花人数占被调查的攀枝花总人数的21.7%,而成都市的所有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被调查者到过迤沙拉村,昆明市和楚雄市的这一相同人数比例分别为4.6%和6.9%。由此可见,迤沙拉村的旅游市场还有待于开发和拓展。
3.4.3 客源市场模糊测算
3.4.3.1 预测前提
以2000―2004年政府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准;进入迤沙拉村的公路(108国道)在2005年年底改扩建后,会刺激新的旅游需求;即将投资的项目和在建的万亩葡萄沟等项目的建设都能切合旅游市场现时的需求;不断深入的投资将会引起相应的市场增量;建设期内周边地区、所属省市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社会稳定;建设期内不发生大面积的流行性疾病等不可预见和不可抗拒的灾害和事件。
3.4.3.2 客源市场需求规模测算
表1中的相关数据来源:
①“人口总量(X1)”和“城镇人口比例(X2)”两项数据来自最近的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报: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统计局关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云南省统计局《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楚雄彝族自治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②“1000元以上收入人群比例(X3)”、“知晓迤沙拉的人群比例(X4)”、“对迤沙拉感兴趣的人群比例(X5)”、“到过迤沙拉的人群比例(X6)”四项数据均来源于本次对各分级客源城镇的调研统计数据。
③给不同客源市场赋予的不同“权重(X7)”是根据分级客源城镇的规模、距离及发展速度等因素赋予的不同比值。
由表1可知,年平均一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总量(Y1)为3.2万人次,二级客源市场理论需求总量(Y2)为2.1万人次。根据机会市场被调查者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A/B)16.4%推算,年平均机会市场理论总量F=(A/B)×(Y1+Y2)=0.8692万人次(取整数为1万人次)。由此,年平均旅游市场需求理论总量T=Y1+Y2+F≈6.3万人次。
由于在此采取了保守数据,人口总量使用的是2000年的全国统计数据,至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因此,实际人口总量和一、二级市场需求总量应比表1中的数据大一些。综合估计“兴趣”与“实际”、旅游距离、旅游交通、旅游开发、市场开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迤沙拉实现了预期的旅游建设目标,年游客需求总量的预测数为:7.9―12万人次。
关键词:旅游规划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42-02
0引言
“旅游规划学”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旅游学研究中的一个成长最快、最具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兴研究方向。这门课程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规划及旅游开发等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提高就业率,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产业发展等意义重大。
伴随着旅游规划研究与实践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专家学者纷纷置身于这一研究领域当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群检测搜索了多篇“旅游规划学”教改论文。其中,杨朗探讨了“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的全方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李广宏强调了案例教学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重要性;吴艳茹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思路;赵媛分析了如何在该门课中展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郑辽吉指出学生在旅游规划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郭海燕等强调应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出规划人才。以上研究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对策借鉴。
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学”教学现状分析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于2001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2005年开设本科专业,2012年初成立旅游管理系,设置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方向)4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700余人,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旅游规划学”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在第7学期开设,32个学时。
近年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承担了多项与旅游规划和开发相关的省、市级课题,如2006年辽宁省林业厅的自然保护区规划项目“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08年大连市发改委的区域规划项目“大连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0年大连市台盟市委的派专题立项课题“建设大连国家海洋公园研究”,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海洋公园型旅游目的地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以及20余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项目策划等工作。大量的旅游开发实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旅游规划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2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德育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为根本的发展方向。(2)旅游管理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具有双师资格,发展潜力巨大。教师教科研成果丰富,获批省市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公开6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0余部。(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高优良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学院内建有调酒实验室、客房实验室、中餐实验室、西餐实验室、导游实验室、茶艺实验室以及会展实验室、装潢艺术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学院5800余平方米的酒店为学生实习提供了理想的实践环境。
以上发展成绩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规划学”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该课程教学尚存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的特殊性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该门课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城市、建筑、交通、生态和艺术等众多学科领域。一个旅游规划项目包括:资源调查与评价、市场分析与预测、主题形象设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产品设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市场营销、图件制作等多方面内容。因此,要想完全掌握旅游规划学知识体系,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实现各知识领域的融会贯通,这无疑是对该门课的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旅游管理系现有教师20人,学缘结构科学、学科互补。专业背景涉及旅游学、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生态学、统计学、市场学、规划学、文化学、心理学、信息系统应用及数学模型构建等学科。毕业院校包括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师资可以胜任“旅游规划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然而,教师们参与的规划实践项目较少,旅游规划实务经验匮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实践教学不足,教学方法陈旧
“旅游规划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将教学重点着眼于实践教学。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实践教学往往仅停留在表面。
近年来,很多“985”、“211”高校配备了3D乃至4D的虚拟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或旅游规划与景观实验室等。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实验室建设目前尚属于空白,校内的实践教学工作尚未展开。同时,学院还缺少制图实验室,再加上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多为文科生,要求能够熟练操作软件制图较为困难。毕业生大多仅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只能做一些撰写文本初稿的基础工作,不能画图甚至不识图。
由于承担的规划项目少,学生全程跟随教师参与规划的机会更少,即便能够参与,也只是做一些前期市场调研、资源调查或文本初稿撰写等基本工作。真正能够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景区规划和产品设计,往往也只能以校园或附近公园作为实例进行项目设计和空间布局,可操作性差。目前,实践教学仅仅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市内,主要是学校周边的景区进行参观学习,由于经费限制,在景区参观学习的时间也仅有一天,学生走马观花,收获很小。
2.3规划专业软件及原理课程开设较少
旅游规划除了理论与方法的讲解外,图件制作也占有了较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总规基础上进行的控详规及专项规划等均需要进行包括建筑风格、材质用料、色彩样式、高度、竖向、容积率、建筑密度、红紫线宽度等一系列规划,需要开设多门专业制图软件及相关课程。旅游管理系的艺术设计专业已开设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旅游专业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编制时可以考虑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设以上课程。
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旅游规划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很多知识点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远远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周边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应涵盖: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旅游形象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分区与布局、旅游产品创意与规划、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及规划图制作等。经过实际考察验证教师所讲授的专业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
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加强与大连市各知名旅游景区的合作,包括:老虎滩海洋公园、金石滩景区、圣亚海洋世界、森林动物园、东鸡冠山景区、世界和平公园、白玉山景区等等,力争将这些景区建设成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规划调研的实习基地。此外,还可以开展野外教学,将课堂搬到野外,在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增长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利于大家对旅游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进一步领悟,同时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增长学生的成就感,实现课堂与社会的完美结合。
实际上,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规划项目当中去,这对其专业能力的增长是最为有效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近些年才逐步崭露头角的新兴院校,其旅游管理系的教师们能够主持或参与高档次、大手笔的规划项目的机会还比较少。鉴于此,教师们尚需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积极争取各级规划项目,以期为学生提供珍贵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一次旅游规划的实践。
3.2创建规划实验室,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旅游规划实验室建设尚属空白。学院亟需建立旅游规划实验室,凭借4D技术完成旅游区的虚拟现实化。通过实验室教学,让学生学习到国内外各级别规划的经典案例;对虚拟的待开发旅游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旅游形象策划,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辅助设施规划等规划实务训练;并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学习制作旅游规划的相关图件,以达到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规划图件绘制能力这一目标。
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利用目前的多媒体教室及未来拟建的旅游规划实验室,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等直观形式运用于教学之中,同时适当配以音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旅游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可结合旅游项目策划的几种方法相应地引入国内外经典策划案例。此外,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可以鼓励同学们将自己创意的方案通过幻灯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和探讨。
3.3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对于其他课程,“旅游规划学”是有一定技术含量、体现学生综合竞争能力尤其是创意能力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要能够进行旅游规划的创意、写文本,还能够制作PPT,能够设计基本的规划图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本科专业应适时适量开设与旅游规划相关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制图软件课程,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旅游学、地图学、遥感与测绘、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公共空间设计、AutoCAD、Freehand、Mapinfo、Photoshop等课程,将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够出策划、写文本,又可以制作规划图件的专业人才。
为了解旅游规划界最新动态及兴起的规划手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助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定期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开展专题讲座,拓宽任课教师与学生们的专业视野。
4结束语
“旅游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任课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参与旅游规划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提高景区参观学习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参与规划实践的机会;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与研究,2010,24:85.
[2]杨朗.“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农业.2006,(10):254.
[3]李广宏.“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案例教学法渗透[J].高教论坛,2007,(2):119.
[4]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106.
[5]赵媛.“旅游规划”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2):125.
[6]郑辽吉.“旅游规划学”教学中的工具使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104.
[7]郭海燕,冯晓华,天振江.对“旅游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142.
[8]娄思元.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旅游教育管理,2011,(3):68-69.
业务主体将向大众(主要是大学生和青年)提供免费的资讯服务及向自助旅行者这一特定客源市场提供的旅游导向服务,其体现在uchostelling("大学旅舍")网站上。U&C HOSTELLING(大学旅舍)立足点在u&c(univercity&college)上,主要体现在"hostelling(青年旅馆)"上。随着国内大学旅行社的诞生发展及大学旅游热的兴起,如何将分散的大学旅游配套资源有秩序和组织的发展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跨地域性的旅游服务体系,广泛为日益增多的高校旅行学子提供中转站服务,是许许多多大学生希望的,也是不少旅游企业机构正在考虑的。
Hostelling International(国际青年旅社)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国,并获得了一定成功,但其服务目前只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南海、珠海、肇庆、深圳),与大学生目前的旅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广大的旅游热点地区,类似青年旅社的服务是相当缺乏甚至没有,面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旅游群体,近年来出现了"旅游点高校接待"等萌芽状况的大学生旅游服务中介,但其信誉始终难以稳定。
针对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旅游者对旅游地区"青年旅馆"式服务的需求,uchostelling网站将通过网络形式,结合国内各地高校旅行社的建立情况,通过合作兼并(已建立相应旅游组织)和聘用兼职(尚未建立相应体系)等形式,在网上开展大学生领域的异地接应、当地导游和结伴同行等服务项目,以建立以高校为主要场所的流动性青年旅馆服务体系。
二、技术
1、前端:
多位有旅游开发经验的业务联络人员及青年旅馆业务管理经验的人员,同时网站具备一支有经验的旅游信息采编队伍。
(1)----订票系统:为客户提供网上预订机票及其相关服务。
般班查询
机票预计
订单的查询与修改
退票
出票/退票/订单维护功能。
(2)---- 酒店系统:为需要在上查询和预订酒店的客户提供迅速,方便,可靠的在线服务。
客户登录
酒店查询
酒店预订
更改预订
取消预订
房源维护
库存预警
退款模块
(3)---- 旅游线路系统:为客户提供迅捷,方便,可靠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和在线预订。
客户登录
信息查询
线路预订
更改预订
取消预订
旅行社管理和维护
(4)---- 支付系统:提供与各大商业银行安全的在线支付功能。
三、访问者得益
通过访问本网站,上网者可以看到丰富的旅游资料及专门为大学生设置的旅游导向,可联系到各种旅游帮助机构,如到达旅行目的地的途径、花费、时间、落脚点及到达目的地后的行程安排等等,从高校到高校,既可享受异地旅行的乐趣,又在食住行方面得到相对可靠的保证,既有朋友式的照顾,又以较实惠的价钱完成旅程。
市场分析
一、市场介绍
1999年年末我国上网人数890万,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突破1000万,随着以大学生为主的校园网民的成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目急剧增加。
2000年3月份开始,在电子商务热潮下,旅游网站作为模式清晰的ICP,其发展前景一度被广泛关注,国内几大旅游网站纷纷有所行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全国最大的旅游网站华夏旅游网与达成合作意向。旅游网站以其不涉及配送和支付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一时成为投资热点。
但无论是华夏旅游网,中国旅游资讯网还是后起之秀的携程旅游网,他们都把业务重点放在"旅游行业"上面,重点放在飞机订票,酒店房间预约等传统旅游业务上,在个人自助游,学生背包游方面始终搞不起特色,所提供的服务作不到本质实处,表现在只介绍相关的旅游知识和由旅行社提供的路线及景点介绍,有关个人旅游的细节鲜见提及。在去[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年末异军突起的携程旅游网虽然在个人自助游方面搞出一定特色,但其定位仍带有传统自助游的影子,没有充分顾及大学生旅游阶层,其携程旅游方式对于在校的大学生仍存在难以操作的地方。
而另一方面,目前许多旅游网站号称网络旅游便宜、舒适,但熟悉旅行社业务的人都知道,通过网络购票、订房,很难达到旅行团队的人数规模,也即不可能享受到旅行社所得到的折扣,现时网络旅游的风光只不过是网站不惜血本的降价卖广告,不是长期生存的办法。根据一份调查,在整个旅游市场的大批散客当中,90以上原先就不通过旅行社出游,而在这批散客中的上网者,才是目前旅游网站真正争夺的目标顾客。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旅行社和旅游网站说到底并没有正面交锋。目前国内旅游网站的发展主流只不过是旅行社的架构调整,同旅游网站的发展没有什么联系。网上旅游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出自己的路向,做一些通过互联网很容易可以实现的服务。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知识水平的双重提高,对于旅行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填鸭式"随团游对许许多多出外旅行者日渐失去了吸引力,在年轻人当中,自主自由的自助式旅游越来越受到认可,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面对发展迅速的自助游(背包旅行一族)群体,国内的社会配套设施源源跟不上需求,造成许多后旅行遗症。uchostelling(大学旅舍)就是通过网络将"青年旅馆"式的配套服务首先在国内有条件的大学区建立起来。目前在广东以外的中国诸多旅游地区,还没有直接以青年旅馆命名的机构,但相类似的为背包旅行者服务的饭店已经出现,这都体现了市场的实际需要,像云南大理、广西桂林都有为自助旅行者服务的配套住宿饭店,在上海黄浦江边古老的理查饭店也已经很接近青年旅馆的标准,但他们缺乏一定的系统协调,在旅游业中的聚焦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今年3月下旬,中国12个城市的代表在广东青年旅馆协会的组织下,商讨了国际青年旅馆在中国的推广计划,据称,几年内将有多家青年旅馆在全国不同城市开业。一种新的旅游格局处露端倪,中国为未来新的旅游精神做充分的硬件准备。
二、目标市场
业务内容的受众只要是大学生(年轻人),但从长远来看,服务受众基数不断增加,年龄在30岁以下的网民都是我们可能的访问者。如果网站能顺利起步的话,开站半年内,通过假期前的服务项目宣传和U&CHOSTELLING(大学旅舍)理念的高校巡回SHOW,同时加以一定的推广免费优惠,总访问人数可过数十万,一年后可达百万。同时中介服务业务也会随假期的到来进入正式起步发展阶段,网站浏览人数的增长与使用青年旅舍服务后的二次宣传将不断推广uchostelling。在网站浏览量的稳定情况下,广告收入也会不断上升。
三、区域聚焦
在uchostelling服务方面,我们立足于区域性,立足于业务密集点。开始发展重点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基础打好后(如U&C HOSTELLING理念的渗透率在高校学生中达到一定程度),再向北推进,划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及港澳台等区域,业务成熟将与国外同类机构合作开展中外hostelling业务合作,争取每个有高校的城市区域开设有uchostelling的服务机构。
四、发展目标
公司最终发展目标是完成对传统旅游业和正统电子商务之间的"自由游式"旅游资源的整合,使U&C HOSTELLING(大学旅舍)成为以网络为交易方式,以大学为服务根基的跨地域性的青年旅社,规模最大的大学生(青年)旅游机构,成为大学生旅游者在城市之间的理想驿站。
业务计划的实施
一、实施战略
第一步:(时期:六个月)第一笔资金到位后,大部分用于基础运行中去,把有限的人力资源重点放在U&C HOSTELLING(大学旅舍)理念和网站具体业务操作方式的推广上。与此同时,先与国内已建立的大学旅行社或有类似青年旅馆的机构进行业务联系,再在较为发达但未有相应机构的大中城市的大学开展业务建设。在此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投资。
第二步:在华南各大高校校园开展相关活动,并争取一期的服务使用者。一年内U&C HOSTELLING业务进入正常营运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在非假期时间开发其他服务内容。
第三步:加大融资,扩大业务规模,并适当在业务集中城市(点)建立全权物业。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增长,既依托于旅游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中,“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开发、规划的一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可以初步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与我国高校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手段是相对应的,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践、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素质。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专业化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游规划相关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格式和事项,能够熟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步骤和内容,并能使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作图,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旅游规划工作打下初步基础。所以说“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若想掌握上述能力,知识范围则要涉及地理、历史、城市、交通、建筑、市场、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这就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涉及多学科领域,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城市规划原理”、作图设计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前后教学计划安排的不合理,并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重复问题,只重视课程内部的衔接,而忽视了课程间的关系。
2.任课教师师资队伍薄弱
旅游规划涉及范围很广,需要的规划人员应具备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而目前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缺乏跨专业知识,使得教学层次受到限制。多数任课教师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较少,实务经验缺乏,这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
3.实践教学比例过小,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费、时间、教学计划等限制,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即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附近的景区作一些简单的资源调查评价、市场调查等基本工作,真正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景区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则较难实现,这就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
4.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许多学校还是主要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这种评定方式造成学生只注重分数,特别是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对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程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这三方面问题,对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行探索,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关系,力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案例中去,在实践教学中又能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课程设计不同而做出调整。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所做出的课堂内容体系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的空间布局设计、形象设计及项目设计,还包括制图等实践内容。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讲授相关理论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分析,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再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方法的掌握。
2.教学方式的设计
(1)课堂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应更多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多采用案例教学。任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馆等途径,让学生对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进行直观的学习。任课老师可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加以分析和点评,从而促使学生开拓思维方式。
(3)实践教学方式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实地调研。选择某一个具体的旅游地,让实践小组分别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评价等工作,并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形象设计打好基础,有课题的任课老师,更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课题中的资源考察、资料收集等具体工作;二是实训教学。大力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撑,开展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突破技术关,初步掌握规划制图功能,进而结合前期实地调查案例,进行地图数据化、功能分区设计及规划图件绘制等工作。
四、结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中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市场分析、形象设计、功能分区、 图件制作等工作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只有重视和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85-88
[2]严少君,俞益武,方躬勇.旅游规划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111-112
[3]王计平,方田红.“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8):96-98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的拉动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不仅对城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农村旅游业开发也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资源大县,是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典范。而作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宁乡县大部分地区仍为落后闭塞的农村,在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增长缓慢。因此,研究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二、宁乡县旅游概况
1.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宁乡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三强。旅游业在宁乡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说,宁乡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2011年全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38亿,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速领跑长沙;旅游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宁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2.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品牌效应的实现,将成为旅游业最大的推动力。五年来,宁乡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品牌;而在去年,宁乡县政府着力打造以“瞻以养德、泉以养生、禅以养心、动以养气、食以养胃”为内涵的“五养之乡帀中国宁乡”旅游品牌,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3.客源地特点
根据调查,宁乡的主要客源来自本地市场,长株潭地区的客源占到40%,这与宁乡紧邻长沙市区的区位优势有关;省内游客的比例占到28%,大多数来自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达到了15%,多为观光型游客,一般是去长沙旅游顺道而来的;而海外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仅为2%。
三、宁乡县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抽样调查了宁乡旅游区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大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现状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
1.人均年收入
从上图中看出,自从2007年宁乡县成为“中国旅游强县”以来,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加快,在五年里增长率接近一倍,领先于县内多数非旅游农村地区,旅游经济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
2.主要收入来源
在参与调查的农户中,有3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的农耕,22%是外出务工,16%是旅游服务业,剩下的25%是其他;而10年前的情况是:50%以上的家庭靠种田维系生活,其他的大多是外出务工。
3.当地劳动力结构
从上表看出,在这些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1~50岁,且大多数为女性,整体文化程度水平偏低。
4.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程度
据调查,在受调查的100位农民中,有62位参与到了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参与度为62%。具体参与情况如下:
上图反映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旅游区的服务业(如: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排名第二的是“农家乐”,近几年在宁乡农村地区兴起,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导游以及需要一定管理及营销能力的旅行社参与度却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支柱产业地位没有确立,缺乏固定的游客市场
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仍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其对GDP的贡献、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达不到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地区应有的水准。
与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如张家界、凤凰等)相比,宁乡固定的游客市场少,大多数游客只是到长沙旅游再顺便到宁乡看看,甚至有的外地游客根本不会到宁乡来,尤其是国外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
宁乡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且各大旅游点分布零散,各点之间空间距离大,这就增大了开发的难度,成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例如知名度较大的沩山风景区距长沙市区就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完备的接待设施、不成系统的旅游路线使得宁乡旅游区的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客源地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难以形成旅游的大环境。
3.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统一对外的整体形象
虽然有“五养之乡帀神奇宁乡”的品牌形象作为引导,但从整体看,宁乡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分散出击,恶性竞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个体商户多,合营企业少;“农家乐”多,旅行社少;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以黄材镇为例,因为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在此出土而成为旅游地,但是当地四羊方尊仿制品大多粗制滥造,且缺乏品牌营销和包装,难成气候。
这说明旅游区的盈利性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的错误观念在旅游区居民头脑中仍存在,这与全县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不适应。
4.缺乏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持
通过对县内旅游区周边农村经济现状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从事的是旅游区基本服务业(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导游和旅行社等行业却少有人涉足,大多依靠从城市地区引进的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
工作的技术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的高低,而由于当地缺乏这些技术型管理人才,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城市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是宁乡旅游业始终无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建议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1)交通:加快县内旅游区环线公路的建设,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并且优先旅游区所在的乡村道路建设;(2)住宿:政府选择性扶植、规范管理高质量“农家乐”,杜绝恶性竞争现象,实现合作共赢;(3)旅行社:对旅行社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服务到位、价格公道的旅行社。
2.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理念
宁乡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而在旅游市场上真正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确立。目前,宁乡旅游区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期,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之所以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比较优势。
针对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功能混合不清的问题,管理层可以先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再合理分区规划,建立起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宁乡应该在“五养之乡”这一品牌形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一个“养”字,涵盖了游客在宁乡各地旅游的独特身心体验,也契合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心理特征。只要建立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宣传包装、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提高。
3.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当地导游的优势,强化对本土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将导游的本土优势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返乡就业,改善当地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使相应劳动力工作收入直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3)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认可自身所在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营销观念,提高他们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魏小安 刘赵平 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44—147.
[2]王良健: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2,17(5):23—27.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1998,8(5):41—50.
关键词: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车;汽车租赁
0 引言
随着2017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出台,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日趋成熟。同时,与新能源汽车契合度极高的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市场也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传统租赁公司逐渐转型成为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作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然而,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市场仍然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尚未解决。大学生作为“有照无车”,出行频繁的群体,无疑将会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的受益者。
1 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市场背景分析
1.1 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环境概述
近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及人们节能环保绿色出行观念的日益加深,新能源电动汽车应运而生,开始进入现有的汽车市场中。因其节能环保、价格低廉、政府政策大力引导、价格补贴等优点,使得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目前,因传统租车价格过高且手续繁琐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只能是公共交通。但是,公共交通方式由于出行时间路线固定、搭乘拥挤、人员繁杂等问题,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此时,新能源电动汽车出现了,因其租赁费用便宜、出行时间自由的的特点,在大学生受到较高关注。借此机会,将电动汽车引入校园,提前将绿色出行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更响应了政府节能环保政策的号召。
1.2 新能源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搭建情况
新能源电动汽车自推广以来存在最大问题就是充电设备问题,但现有新能源电动汽车所配套的分布式直流桩群及移动式充电设施已经可以保障分时租赁车辆的充电需求,目前全天津市充电桩数量已达1698个,充电设备功率已达20~40kW,充电速度20分钟可达80%,行程达150~200km,并目标在2020年建设5.5万个充电桩。传统汽车租赁行业日前虽已日趋成熟,但新能源电动汽车由于兴起时间短,租赁体系还不成熟,还面临着诸多困境。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3)本地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瓶颈尚需突破。而如果想在校园中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租赁,目前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校园范围内搭建足够的充电设备,构建出完善的租赁体系,将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带入校园。
1.3 当前在校大学生校园出行情况
道路条件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心理的日益成熟,自驾旅游正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形式。大学生作为旅游大军中的特殊群体当然也紧追潮流,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结束课业压力的周末、法定节假日都以会出游来放松身心、增强朋友之间的感情,从长时间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
然而,大学生出游往往面临很多问题。如图1所示,大部分人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游时,被行李携带不便和拥挤,无法直达等问题所困扰。对于追求个性、享受过程他们来说,自驾游因其灵活自由,活动范围大,涉及景点多等特点无疑是最适合他们的出行方式。无论旅游市场如何细分,旅游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此时,自驾出行的观念开始萌发,这种在自己大学所在市区、市内旅游景点以及周边城市旅游的自助式出行方式,系统化地解决选择公共交工具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另外,学生出游往往很注重过程,也很注重社会尊重,驾车游能把自己与无车族区分开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作用,而这种心理作用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他们选择自驾游方式。如表1所示: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如果在校内可以租车的话,外出旅游将会选择自驾方式。
1.4 学生是否具备自驾出行的能力
自驾出行的必要条件就是持有驾照,如图2所示,目前大学生持有驾照一年以上的占8.51%,持有驾照一年以内的占12.77%,准备考取的占35.46%,无驾照占43.26%。驾照持有率为21.28%,无驾照大学生中准备考取人数占45.04%。
持有驾驶证的大学生中,愿意租车的人占大多数。这说明,在持有驾照的学生中,短途自驾游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出行选择。而关于其它几个硬性指标包括:(1)关于新能源汽车是否能上高速公路的问题,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能源汽车属于自动挡汽车,可以上高速;(2)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在150~200km,已能够满足学生出行的需求;(3)新能源汽车驾照考取难度,适用的驾驶证有C1、C2两种类型。C2驾驶证相较C1驾驶证相对约考容易,练车时间充裕,具有易学、考取周期短、考试车型与实际使用车型一致等优点,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放假在家考不完驾照,在校期间练车实践不足的尴尬;(4)关于学生驾驶机动车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多为自动挡,容易上手,在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大学生冲动驾驶风险。
2 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的潜在市场需求
2.1 新能源电动汽车享受的政策支持
汽车工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后,2012年国务院又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地指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引导产业往新能源方向进行突破与发展,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科技部计划在2008年至2012年,用3年时间在10个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十城千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与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相比,更加环保,节能化[1]。与“优步”等现在受大众欢迎的出现方式相比,自驾游会针对学生提供出行路线更自由、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服务。
2.2 在校大学生选择租车出行的原因
首先,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大学已经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综合素质、提前体验社会生活之地,因此,各种社交活动对大学生也一样重要。而⒓由缃换疃,无论是出游,约会,或是聚会,有车自然就会方便许多。但是,让没有独立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都自购车毕竟不太现实,家境优越的大学生也大多因为异地读书而放弃,这样一来,租车就成了大学生们更佳的选择。
其次,租车出行能够弥补公共交通出行的不便。在大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中显示,选择自驾游出行的大学生占8.51%,打车占41.84%,选择公交车和地铁这类公共交通方式的分别占到62.41%和79.43%,在四种交通方式中显然占比最高,然而50%以上的大学生都表明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有交通拥挤、行李不方便携带、无法直达、换乘繁琐以及难以精确到达目的地的困扰,这一点表明公共交通工具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旅行需求。同时在另一项关于大学生对于租车优点的认识的调查中,50%以上的人表示租车有无须等待、点对点直达、出行便利,方便携带大量行李的优点,刚好弥补了公共交通出行的弊端。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大学生会在校园内有租赁点的前提下考虑租车出行,而选择其他方式出行的大学生中,有82%是不持有驾照的,而是否持有驾照恰恰是消费者能否选择租车出行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准备考取驾照的大学生中,有半数以上会考虑租车出行,这个数据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租车服务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2.3 新能源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的竞争优势
在调查到大学生不想租车的原因时,除了不熟悉路况(54.61%)这一主观因素以外,其他四项诸如对安全隐患(75.18%)、手续繁琐(46.1%)、押金高(31.21%)、租金高(44.68%)的担忧都是基于对校园租车的流程、手续、费用等等不了解所导致的。针对于以上四点,新能源电动汽车对比社会市场上传统汽车租赁的营运模式,已经有了相对完善优化和调整方案。在安全方面,有着完善的安全保险体系;手续方面,仅首次购买租车服务时所需的办理时间较长,但已经能够确保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再次租赁时的时间会大幅缩短,五分钟左右即可办理完全套流程;费用方面,就社会市场上的定价以及大学生的实际购买能力二者之间权衡,在将租赁价格调整到亲民低廉的同时,还拥有丰富多样的优惠方案,与其他方式相比价格更加实惠。
2.4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潜在市场分析
根据这次的调查显示,能够接受的价位在80~140元/天的大学生占比为60.99%,比率远超其他选项。大学生租车时长偏好于“按天租赁”,占比为77.3%。在租车时长的相关选择中,所有选项的占比相差不是很大,可见租车时长这一变量较其他变量而言,更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而其中,达到“半天到一天”的比重较其他选项而言最大,为39.72%。同时数据也显示了大学生更青睐租用轿车及SUV车型。
产品策略上,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制定多维化产品,实现产品定制化。价格策略上,以价值导向定价方法为主,成品加成定价与竞争导向定价方法为辅进行定价。渠道策略上,采用“即用即提”的方式,直接和新能源汽车公司建立联系,取消中间商,长线渠道扁平化。促销策略则可以主要围绕打开市场展开。
因此,可以预见到,当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引进校园之后,其可以凭借租车出行费用相对低廉,定价标准符合大学生承受能力等优势,极大地为大学生出行带来便利以及实惠,具有庞大的市场容量。
3 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的发展前景
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有别于传统汽车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租赁模式,与传统租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租赁网分布更多,更适合短途出行,私人租赁成本更低等优势。同时,从大学阶段便让学生接触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助于改变年轻人的思维,并对降低机动车保有量,缓解空气污染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出行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而当中很大一部分可以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的开展得到解决。将新能源汽车租赁项目带入校园,更能够弥补一部分公共交通的空白,为在校大学生的出行增添一种全新的方式。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经成熟,租赁模式逐步完善,正是将其引入大学校园的最佳时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排排充电桩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出现在各大高校的校园内,学生们将受益于这种新兴出行方式,结伴出游,安全而又舒适。学校也能通过新能源电动汽车校园租赁业务将学生日常公共交通的费用转化,更多的反馈到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之中。
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推广的突破口,校园租赁服务获得广泛认可并日臻完善之后,可将进一步拓展其影响范围,扩大推广至全社会,为更多更广泛的用户带去实惠与便利。同时,也有望通过电动汽车租赁找到一条从根源上缓解日趋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新途径,让我们的家园常享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