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__、__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
__、__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机构养老创品牌、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一)政府推动、细化规划
市政府成立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典型带动”的四轮驱动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放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视野中谋篇部局,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项目,相继出台了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十二五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项目运作、完善体系
坚持“公办”、“民办”两手抓,强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构建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三院”建设,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扩大床位规模,并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二是满足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全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高标准的养老场所,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提升规范化水平,积极打造示范养老机构。提升软硬件条件,强化示范养老机构辐射延伸功能,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
(三)资源整合、建设载体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载体建设中,着重发展居家养老。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资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建立了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逐步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与通讯服务商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提高居家老人的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
(四)创新引领、解危救难
整合各项政策资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项民生政策组合拳,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分类保障,加强政策衔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建立健全边缘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
(五)培育队伍、强化服务
坚持“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并重原则,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
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养老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放,20__年,养老服务机构达79家,床位7600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标准低,床位不足,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等。我市应当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老龄化发展水平相协调,惠及全体老年人口,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居家养老相对投入较入、覆盖人群广、社会影响好。建议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络平台起到服务者和老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服务热线电话可提供便民服务和养老服务,居民通过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联系卫生保洁、家政服务、电器维修、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一键式”终端获得救援。
(三)加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示范老年公寓,解决各类层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 四)提升社区养老的支撑作用
建设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新疆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就新疆的教育现状而言,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仅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据自治区教育厅发展规划处调查统计,2007年全区有各类职业学校1876所,2008年为2138所,较上年增加262所,2008年我区每万人口中在校生普通本专科生为92.61人,普通中专生为44.19人,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8.27人和7.32人。但从二者的比例看,职业教育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另外,从中等职业学生占高中段学生的比重看,2007年为21.15%,2008年为24.43%,中等职业学生占高中段学生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与国家教委和自治区确定的利用3—5年的时间使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之比达到1:1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我区的职业教育还需要经过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和教育结构的调整时期,才能使我区的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新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问题分析
新疆的职业教育近几年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校学生人数,都有较大的发展,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办学模式僵化,功能单一
目前我区的职教体系依然保存着传统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型教育体系。主要表现为:
一是职业教育体系过于封闭。职业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学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正规学历教育和职前一次性教育,具有教育的终结性。
二是职业教育向社会开放力度不够。学校与用人单位,尤其是学校与公民互动的自主性还不高,人才培养方式的开放程度极为有限。
三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办成了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重学历、轻培训;重职前、轻职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办学模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做法,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
四是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由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隶属于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部门之间因缺乏有机的协作与配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办学效率的低下。办学模式僵化,功能单一,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近两年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2.产教相互脱离,远离市场
从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看,我区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仍为学校本位模式。学校按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依据对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进行人才教育和培训。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下,职业教育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黑板上种田,课堂上养牛”的现象。学校教学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重理论,轻实践,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产教相互脱离,远离市场的办学模式,只能将职业教育引入死胡同。因此,要使职业教育得到良性发展,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职业教育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投资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是以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为主要特征。我区的职业教育办学与全国一样,也是以政府办学为主。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市场机制开始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办普通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在政策引导与扶持、办学主体、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并且很不规范。作为投资办学的主体,无论是民营、企业或社会力量,对投资办学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投资收益,但由于职业教育办学无论在生源还是在教育收费上,都无法与普通教育相比,办学主体多元性所要求的多元利益均等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多元化的进程。要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现状,就必须加快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建立与经济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4.区域水平差距大,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区的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区的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乌市、昌吉、石河子、奎屯、伊犁等地区。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南疆三地州、阿尔泰、塔城等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
二是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落后与汉族职业教育发展。据调查统计,我区的汉族青壮年平均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少数民族青壮年平均受教育程度。
三是男性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在受教育的群体中,男性受教育的程度要大大高于女性受教育的程度。
四是农村职业教育要落后与城市职业教育发展。
由于县级以下的职业教育受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要远远低于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也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梁金贵,教授,新疆石河子大学学院。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37-01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们都希望在教育方面能够与城市学生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容否认,农村教育水平的现状与城市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有部分家长会竭尽全力地让孩子去城市读书,导致了农村学校部分升学率的流失,农村学生出现的这种现象,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注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促进提高的方法,对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有深远的意义。
1 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想要均衡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全国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完善农村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50%以上学适学儿童在农村生活,农村的教育需要受到重视。 温总理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温总理还说,"农村教育尤为重要。"这就是充分肯定了农村教育。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条件差、经费少和师资力量不够等等,特别是教学管理问题,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现代教育设施缺乏等客观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诸多新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无形障碍,对农村教育的质量有深远的影响。
2 对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的调查
2.1 调查内容。随机抽样选择调查的对象,对10所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为方便记录,每所学校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数量分别为4名、5名、6名,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150份,填写好后收回统计分析。150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女性占37%,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所占比例分别为27%、33%、40%。
2.2 调查手段。采取闭卷与开放式、单项选择与自主填写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当前在教育状况、资源和方式等方面采取封闭式的,对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采取开放式的形式。另外,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办法,与家长、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着重汲取想法和建议,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
2.3 调查结果及分析。那么,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调查中认为主要差距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分别占89%、86%、84%和78%。其中师资力量所占百分比最高。上述数据表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办学条件等等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停滞点,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选取的10所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中,90%以上人的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升学率历来是社会和家长们用来衡量学校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这样导致了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设立奖惩机制。升学率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学校对科学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素质和生活技能的讲解越来越被忽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应试教育也随之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流失严重,农村留下了很多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目前乃至未来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首要阻力。当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开展。教材换了,教师的思想没有变化;理念换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变化。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就产生了,而且那么显眼,整个农村教育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教学方法仍需要改革。
3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1 对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广大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多,工作软硬件设施差,教育普遍落后,而且,很少有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局限化,成长缓慢。在新课改之后,农村学校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诸多的不解和困惑,有的老师,在一片茫然,就这样顺应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局面。那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学习及外出交流的机制。上述可知,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空闲的时间,集中对农村教师业务进行普遍培训,着重对骨干教师培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等等。在完成好培训之后,开设校内培训的方法,提升内部专业素质。然后,通过对农村教师新课程的培训,让他们以新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放弃"照本宣科"的教法,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最后,适当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继续学习,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要求相一致。
3.2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发展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必须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作为推进教育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学校进程,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二是要切实落实规划,按照"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集中;适当照顾边远地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总体要求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加速推进均衡发展进程。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高位、超前、引领、先进、权威、控制"作用,做到规划到位、发展到位,统筹推进。
3.3 建设标准化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直接体现在办学的一体化上。要按照规划,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江苏;自主创新;SWOT分析
一、引言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变成以自主创新为代表的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大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江苏是全国科技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总体而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面对众多瓶颈约束。因此,突破自主创新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成为全省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二、江苏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一)江苏科技创新进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区域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研究,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工业化前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工业化第二阶段、工业化后阶段[1]。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7.6:52.6:19.8演变为2008年6.9:55.0:38.1,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有较高且稳定的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值为18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分析表明,2008年江苏只有技术标志(R&D/GDP)没有达到2%,其他方面均符合工业化第二阶段的特征,而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是以实现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因此,江苏今后的发展必须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二)江苏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日益显现
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连续保持40%以上增速,规模总量近6年增长约7倍,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2008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值为18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8.53%;完成出货值6908.32亿元,同比增长23.87%。与广东、浙江相比,在发展速度上呈现跨越式发展,产值和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比浙江提高13.1、19.17个百分点,比广东提高10.2、12.37个百分点。
2.促进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到2008年底,全省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050个,已建国家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5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级109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72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孵化器147个。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布局已初步形成。而且,每两年还举办一次“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以支持企业主动介入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
3.科技投入继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全省对科技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全省社会科技活动经费达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5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8%。与广东、浙江相比,科技投入增长较快,分别比广东、浙江多50亿元、196.2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比广东、浙江提高4.76、17.56个百分点。
4.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
2008年,企业研发投入44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各类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分别是2000、4723、22000多家,数量和经济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全省研发投入的80%、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80%以及获奖科技成果的60%来自企业。
三、江苏省自主创新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列举出关键的外部因素(机会和威胁)和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对提升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生成切实可行的战略作为决策咨询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
1.良好的区位条件
江苏省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科研力量强大的长三角地区,毗邻国际商业化大都市上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上乘区域和贴近市场的理想投资区域。在上海的强大辐射力下,江浙沪三地不断加强合作,使得江苏后发优势较强,发展前景极其乐观。
2.优越的自主创新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举办江苏省科技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保护,加紧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市场交易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和社会环境,为自主创新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高校众多、科技资源丰富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资料显示[2],2008年,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20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30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约53.59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与研发人员均居全国第二位。每百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60人,居全国第四位。
4.产学研联合初具规模
江苏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建立光电子技术、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5.民间资本开始积极参与自主创新建设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江苏省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化趋势显著,创新成果丰硕。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3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资金总额的62.4%,而且获得专利授权23604项,同比增长81.6%[3]。
(二)劣势(Weaknesses)
1.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
江苏是人才大省,但缺少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样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科技活动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仅为65.4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且在R&D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仅为7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2.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其经济地位不相称
近年来,江苏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其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1.54%)高了0.26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图1),与北京、上海、天津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浙江、广东也没有拉开层次。
3.技术创新的外源型特征日趋明显,本土自主创新被边缘化风险愈来愈高[4]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具有显著的转移和次生性特征,缺乏原创性和内生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操作系统和核心零部件以及品牌与系列集成大都掌握在外商手里,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有效需求和组织供给,自主创新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和被扼杀的可能。
(三)机会(Oppoortunities)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引导和支持,为江苏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江苏由于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从而为江苏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长三角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军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区,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江苏更好地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壮大特色,总体跟进,加快镇江城市创新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
4.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江苏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和政策配套,为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江苏品牌、构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以及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条件。
(四)威胁(Threats)
1.跨国公司的竞争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在发展中国家科技资源和人才密集地设立研发中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遭遇科技人才本土“外流”的威胁;另一方面,为降低研发成本,跨国公司往往对东道国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采取直接的兼并或绝对控股的方式,使得企业丧失自主创新能力[5]。
2.对国内品牌缺乏信心和认同感
多年来,国外品牌凭借其在款式、质量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品质的保证,大受欢迎。而对于国内品牌,消费者普遍缺乏信心和认同感,国内品牌生存空间堪忧,也使得国内自主创新的品牌投入市场后短期内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产品推广难度很大。
3.周边城市的创新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周边城市竞相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出台优惠引资政策,造成江苏在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江苏省一些支柱产业如机械、电子和石化等产业,相继被一些新崛起的省份超出。
4.重引进,轻消化;注重硬件技术的引进而忽视软件技术的引进
江苏大中型企业在技改中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江苏技术引进难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改过程中,过于注重硬件而忽视了相应技术软件的引进,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和潜能挖掘还处于较低层次。
四、提升江苏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实行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要积极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建立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建立活跃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鼓励科技成果在正常评审验收的基础山进入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
(二)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和扶持一批优势企业
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引导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政府要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已有的骨干企业要予以重点扶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注重加强支持力度,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夯实创新型省份的基础
要重视提高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软件园、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各类科技创业园的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创新功能;加强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为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和知识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有效载体。
(四)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对有关现行政策和规章进行整理,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地方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工作规范;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制度,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和社会投资方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6]。
(五)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对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给予最大可能的优惠和补贴,制定人才吸纳与留驻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奖励对创新创业贡献突出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借助高校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同时应与政府协调运作,以最高待遇和最好环境灵活引进和使用专门性和高层次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远德玉,涂宜军等.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东北出版社,1994.
[2]苗成斌.江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探微[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5):70.
[3]倪杰,吴远征,宋从生.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56.
[4]张超.当前江苏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突破重点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93.
[5]黎峰.跨国公司在江苏的研发活动及其作用分析[C].2006年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科技自主创新是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江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江苏科技统计,2009(4):29.
作者简介:
新疆泰昆集团成立于1996年,目前在全疆各地州拥有四条事业线18家公司,集团公司先后荣获“新疆名牌”、“新疆著名商标”、“自治级高新技术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八部委评为“全国百家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
截止2007年末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达到4.2亿元,产销饲料21万吨,油料加工13.2万吨,产销鸡苗832万羽,销售肉食品4400吨,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各类员工1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以上学历占80%,员工平均年龄33岁。
事业线情况介绍
饲料事业线:在昌吉、五家渠、阿克苏、伊犁、库尔勒、石河子建有6家饲料厂,有畜、禽、水产及反刍动物等四大系列76个品种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产品,2007年饲料销量22万吨,市场占有率超过20%,占疆内前列,公司通过600名经销商,服务15000名终端用户。
畜禽养殖事业线:投资6000万元,建成白羽、黄羽、麻羽、黑羽四个种禽场,年产设计商品鸡苗产能2000万羽,全部投产后,市场占有率达20%。在阜康、呼图壁、玛纳斯等投资1.4亿元建成商品基地,计划年总出栏量1000万羽。目前基地采取“公司+养殖小区斗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采用“五统一管理”形式。
食品事业线:在乌市高新开发北区投资3000多万元,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最具现代化、规模化的专业清真禽肉制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200万羽,年产肉鸡产品20000吨。2007年5月相继通过了HACCP认证和清真禽肉出口认证,填补了新疆不能生产高档冰鲜分割鸡的空白,向中亚等国家出口冰鲜禽肉制品,实现了新疆禽肉制品零出口的突破。07年实现出口量400吨,2008年拟出口2000吨。
油脂事业线:在伊宁县、巩留县、巴楚县、昌吉市投资建设四个油脂厂,年产能24万吨,产销量在疆内前三名。公司生产的高蛋白生物棉粕和高蛋白豆粕,在区域市场成为首选品牌。目前公司研发酶制剂及微生态制剂在饲料生产领域中使用,减少抗生素在养殖中的使用量,以降低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
2008年集团公司预计产销种苗1200万羽,饲料22万吨,油料17万吨,肉品加工2万吨,销售收入13亿元。
泰昆集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泰昆集团的使命和目标
泰昆集团的使命:成为新疆畜牧业的领跑企业,引领新疆畜牧业发展,带领养殖户致富,在中亚区域树立新疆乃至中国肉食品形象。
泰昆集团的目标:五年目标(2009~2013年)
油脂加工量:35万吨
饲料供应量:30~35%的饲料
苗鸡供应量:40%以上
商品基地养殖:15~20%的养殖量
食品毛鸡屠宰:60~80%的白羽屠宰量
各事业线年增长率:油脂事业线15%;饲料事业线20%;养殖事业线20%;禽肉事业线30%;
泰昆集团重点对肉鸡产业具体发展规划
1、充分挖掘新疆肉鸡产业的发展潜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做好全疆肉鸡产业布局
(1)新疆肉鸡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新疆有丰富的蛋白原料,如:棉粕、豆粕、葵粕等饼粕,其价格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第二,新疆能源优势,如煤炭上的价格优势,可以降低冬季肉鸡饲养成本;第三,新疆及中亚几国对鸡肉的消费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新疆的少数民族占全疆人口的近60%,对鸡肉有更好的消费习惯,相对其它蛋、肉有更大的消费增长空间,其中新疆大盘鸡就全国有名。中亚几国有约5700万人口,他们对肉食的需求,除牛羊肉外,最主要是鸡肉产品,且几乎都依赖于进口,相对其他出口国而言,新疆有地源和鸡肉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第四,肉鸡属于节粮型动物,料肉比偏低,如:肉鸡的料肉比为1.8:1,猪肉为3.0:1,牛肉为5:1,再加上肉鸡养殖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的特点,受到农牧民的喜爱与接受。因此,新疆肉鸡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肉鸡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与全国相比新疆肉鸡产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2006年,中国肉鸡年出栏96.7亿只,人均年养殖7.5只,而同期美国人均养殖30只,人均消费16只/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肉鸡产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若按新疆常住人口2000万及全国平均养殖量计算,新疆年出栏应达到1.5亿只,而目前实际年出栏只在9000万羽左右,再加上中亚几国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据了解中亚几国年进口肉鸡2亿只,同时新疆人民有高于全国平均的鸡肉消费水平),因此,新疆在未来的几年,年出栏量可进一步发展到2~3亿只。若每只鸡在各个环节可以实现4元的利润,则疆内肉鸡产业扩展可以为农牧民年增收近10亿元,同时还可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泰昆集团在在肉鸡产业中的龙头作用,从种禽、基地、饲料、加工、技术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加大市场的培育和推广力度。以山东六和为例,山东人口有9000多万,若按人均年鸡肉消费量7.5只,山东每年应有6亿多只的鸡肉消费需求。而2006年山东肉鸡年出栏达十几亿只,山东六和每年提供饲料500多万吨/年,年屠宰近4亿多只,其鸡肉产品大部分销转全国的兄弟省份和出口,因此大大推动了山东肉鸡产业的发展。新疆的鸡肉对中亚几国及疆内而言,更具有较低的造肉成本,把新疆的鸡肉产品做好西出东进工作,拉动新疆肉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牧民快速致富,是泰昆集团作为龙头企业责无旁贷的。泰昆人在党和政府支持帮助下有决心有信心做好带头作用。
(3)做好全疆肉鸡产业一条龙的布局
新疆地广人稀,饲料原料丰富,但人口居住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因此集团在人口比较密集、原料比较丰富,出口比较便利的地方,发展区域市场一条龙的模式。目前,新疆中部以乌昌为中心,已经从油脂、种禽、基地养殖、禽肉加工进行了合理布局,下一步将分别以伊犁州和南疆阿克苏为中心,将在现有油脂、饲料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种禽、基地、禽肉加工,来完成集团在全疆三大片区,肉鸡一条龙的发展布局工作。
2、进一步加快种禽业和基地建设,做好肉鸡产业发展的基础服务工作
集团目前在乌昌地区,已建成4座现代化种禽孵化基地,其硬件与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本是西北最大的种禽基地之一。根据集团在全疆三大片区的布局,下一步将在伊犁州和南疆地区,投建大型的种禽与孵化基地,培养和推广当地肉鸡产业发展。
到目前为止,集团在乌昌地区已规划建设11个现代化养殖基地,年设计出栏可达1000万羽,基地按国内高标准设计,全部使用自动料线、水线、先进通风温控技术,并且基地全部获得商检局出口备案基地认证。根据
集团在全疆肉鸡产业布局,下一步加快在伊犁州及南疆地区,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推动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发展,将为鸡肉产品出口中亚几国国家奠定基础。
3、发展好企农联结机制,实现多赢局面
目前,泰昆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在实现多赢的目标下,在当地政府帮助支持下,已在肉鸡产业发展中形成以下四种合作模式,即:“公司+养殖小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即:市场化模式)、“公司+基地+农户”。
在管理上实行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给药、统一回收”,这样即实现规模化的养殖,由可以实现绿色安全的生产,保证农牧民的利益,提高新疆鸡肉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出口能力。泰昆在以后肉鸡产业发展中,不断完善合作模式,将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4、打造新疆泰昆鸡肉品牌,引导绿色健康消费,推动新疆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打造西北及中亚地区鸡肉产品的第一品牌,将是泰昆食品线长期的战略目标。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公司狠在鸡肉品质上下功夫,目前采用种禽+基地+禽肉加工的链条模式,在五统一的管理方式下,可以保证鸡肉品质;其次,公司在乌市高新区按欧盟标准设计,建成年产量达20000吨的鸡肉分割产品的加工厂一座。目前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规模化、专业化的清真禽肉制品加工厂,并相继通过了HACCP认证和清真禽肉出口认证,填补了新疆不能生产安全、卫生、高品质禽肉制品的空白。
第二,推出多种鸡肉产品,建立多渠道的消费网络,目前公司相继推出了天山草鸡、无抗鸡肉等高品质鸡肉产品,并把产品打进了德克士等洋快餐,进入各中大型超市,同时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专卖店,力争打造西北及中亚地区第一鸡肉品牌,引导市民绿色健康消费。
第三,依托新疆鸡肉生产成本优势,加大对鸡肉产品的西出东进工作。目前泰昆鸡肉已出口到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斯坦等国,2008年出口量可达2000~屯。预计未来中亚几国有近万吨出口空间,同时做好鸡肉东进工作,把鸡肉市场打进中西部几省,来拉动肉鸡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将作为食品线重要目标计划。泰昆集团西进东出战略和资本战略
1、西出重点关注三点:
第一,是要对中亚几国人民消费习惯,对鸡肉的需求量和未来需求空间进行充分调研,以便确定鸡肉出口潜力大小,会影响泰昆在疆内产业投资发展的战略规划;第二点,中亚几国无论是本国生产鸡肉和还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要调研目前他们造肉成本充分对比分析,关系到泰昆鸡肉出口的竞争力和持续出口的能力。第三点,通过调研分析及初级合作,寻找集团各线在中亚发展可能性和机会,为集团在中亚地区进更深合作创造平台和机会。
2、东进战略
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及至中亚地区,是泰昆集团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而走向全国是最有可能运营的。因此集团在完善三线在全疆合理布局的同时,若有合适的机会,无论从种禽饲料或食品线开始,在西北地区或内地做适当的布局建厂,作为集团向外发展的桥头堡,架起东西部市场的信息桥梁,积累在外投资发展中关于人才本地化和对外地公司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集团后期快速扩张与发展打下一个基础。
3、资本战略
关键词:边远地区;远程教育;意义
在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落后的边远地区要想得到长足发展,没有教育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远程教育为落后的边远地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对边远地区意义重大。
一、远程教育对边远地区教育的作用
(一)实现了资源共享
与其它地区相比,由于地缘劣势,边远地区信息一直闭塞得多,以流行歌曲为例,一首歌曲往往是在其它地区已经过时了,在边远地区才刚刚开始流行。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发展,尤其是的发展与普及,这一状况已经大有改观,但信息的相对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辅助以internet网络,可以使身处边远地区的人群获得与中心地区人群平等的获得信息与教育资源的权利。
(二)打破了时空界限
在远程教育之前,人们听见讲座时,第一反应是面对面讲座,或者录音录像讲座,需要到具体的场所才能参加。而远程教育让人们更新了思维,只要你有学习的愿望,讲座就在身边,而且是互动性的。这对于参加培训与讲座较少的边远地区学员来说,更是极富意义。
(三)节约了资金与时间
1.节约资金
边远地区据中心城市较远,聘请高校的教授及专家进行面对面授课很困难。一方面授课的总成本,即包括教授或专家的讲课费、出行及住宿等方面的费用往往很高,经济条件给本就落后的边远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另外一方面,如果边远地区学员走出来学习,同样会涉及到一大笔包括学费、出行及住宿等方面的费用,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边远地区学员来说,这必将成为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批量的边远地区人员进修,远程教育集约便捷、高效的优点则更会突出的体现出来。
2.节约时间
多数教授及专家的授课有固定的时间要求,极少会根据边远地区的需要安排时间。此外,由于旅途劳顿等原因,往往很多情况下,聘请的教授与专家的授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边远地区学员走出去学习也会面临此类问题,甚至有些时候,培训的时间是一周,路上的时间也是一周,如今,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则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时间上可以更灵活的进行安排,只要想学习,远程教育总会让其达到目标。
(四)扩大了学习群体
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学习场所的局限,能够在聘请的专家或教授的课堂上听课的人数往往有限,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而远程教育则完全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可以将较大群体的学员分成多个多媒体教室听课。以2008年山东省教师培训为例,聘请的专家为全省数十万教师讲座,每个学校的教师只需集中在本校的若干个教室就可以听课,甚至有些情况下,通过给定的网站和账号,在家里也能听课。
(五)加强了互动交流
在专家现场讲座过程中,虽然专家与学员也会就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会有些交流,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非常有限。而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互动交流,甚至可以说是人人参与交流。并且也可以不限于只是一个专家与学员交流,甚至可以是多个专家与多个群体的学员进行交流,同时也给了学员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每个学员互动交流的权利与机会都趋向于平等,而且方便简易。
二、边远地区远程教育成果显著
边远地区的远程教育成果是一场丰硕的,以甘肃省为例,截止到2007年,甘肃电大已累计注册本、专科学生13万余人,毕业6.5万余人,约占同期全省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18%、同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48%,为甘肃省高等教育15%的毛入学率贡献了2.7个百分点。在全省2605万人口中,平均每104人中就有1名电大毕业生。多数远程教育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得到单位的充分肯定。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发展远程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发达地区、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转移,向薄弱学校转移,推进了教育公
平、教育均衡发展。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我国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2009年为16600人次,计划2015年达到29000人次,到2020年,计划达到35000人次。这其中边远地区的学员占相当大的比重。边远地区远程教育前景一片光明。
三、边远地区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及教育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往往会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效果,例如,有些地方的网络传输等不够好,造成了多次点击打不开页面,或者页面显示较慢,或者语音时断时续,或者声音与视频不同步等现象,这都会极大影响学员的学习质量及学习兴趣。
(二)教学环节落实有待改进
目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边远地区远程教育教学环节落实不够到位,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折扣,尤其是课程连续性较强的学科,一次课的必要环节遗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说到底,这其实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远程教育课堂管理需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然而,远程教育主讲人不在教师现场,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能够做到严格管理,尤其是课堂纪律一定要有保障,使每名学员在最佳状态下听课,使课堂各个环节有序进行。我们观察到有些远程教育课堂现场,秩序混乱,接打电话,聊天、自由出入等等,这样的课堂又何谈教学效果呢?
参考文献:
[1]庄伟民,赵领军,侯占英,《张家口社会科学》[m],张家口出版社,2007
[2]田健、杨改学、崔玲,《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期刊论文研究》[m],现代教育技术。200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计生工作
一、科学发展观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论指导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树立人口观念,从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树立大人口观念,从协调发展的高度审视人口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解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矛盾,妥善处理人口安全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
从发展的本质意义上讲,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最高准则,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和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点。发展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进程上的可持续性。从发展的本质看是人、自然、社会的统一体。发展应是系统的,要求各发展要素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既要从现实的发展去规划未来的再发展又要按照未来的发展要求来规划现实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状态的演变,人们对于人口发展认识也有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口发展,而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也必然要求具备科学发展的基本要素,即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特性。
1、人口与资源利用。人口的发展依赖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支撑,同时要注意,资源的稀缺程度又与人口的数量变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以人均指标来衡量我国资源的稀缺程度,判断我国未来资源的供需形势,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耕地、林木、草场等资源的再生能力。首先要保护资源,即对现有的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源。其次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包括节约资源,发展替代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以集约型的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性资源的消费,调节人们的消费水平,使之适度化,从而减轻对资源的压力。
2、人口与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二者之间存在“人类—环境—发展”的系统关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PPE怪圈”,即人口增长、贫困和环境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验证了人口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系统性。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加剧贫困,并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同时,积极开发国民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人类适应和调控生态环境的能力。
3、人口与经济发展。要用“两种生产理论”全面认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要认识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人的生活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就是说要有相对于投资、资源适度的人口条件,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人口劳动力过剩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困难。另一方面,要认识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对人口变动与结构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高低以及技术进步的状况,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口质量,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人口与社会进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人本身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和动力中心。马克思说过,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社会财富,是财富之本质的东西。社会发展说到底就是个人本质力量的发展,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统筹人口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事业的进步,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并以人均观念、大人口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我们的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合理的人口结构,高水平的人口素质,从而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健康的良好的人口局面。
二、用科学人口发展观审视新时期人口问题
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十多年来由于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压力。但是,人口数量过多,发展差异较大,我国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人口与自然不和谐、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尖锐、人口文化素质低、出生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人口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等等问题,反映出我国新时期的人口问题、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而且有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问题,人口问题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特点。用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审视新时期的人口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1、树立科学的人口问题治理观,人口观决定人口问题的治理观。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来理解人口发展本质将为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适应人口形势的变化,再研究人口发展战略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2、树立和落实人口与计生工作的人本观
人口与计生工作是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在人口与计生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论文参考。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来创新人口与计生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关心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此外,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其目的是通过对人口行为的引导,调控来维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从而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作为计生工作者应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计生工作的实践
科学的发展观赋予了人口计生工作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人口条件的历史使命。服务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目标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要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1、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人口数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自主意识的增强,家庭将更趋理性地对待生育问题,计划生育由按指标生育转变为按政策生育,由国家强制计划为主转向家庭自主计划为主。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在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的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在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人口负增长、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的倾向。
2、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出生人口素质。一是要向广大育龄群众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让年轻夫妇掌握科学育儿知识,防止环境污染、遗传和疾病的影响。二是要提供服务,尤其是对孕妇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把出生缺陷儿降到最低限度。三是要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本”,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增加人力资源的存量,使其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并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3、重视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论文参考。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三养结合”的老年供养体系,积极发展社会供养,提倡家庭子女供养,适当组织老年人口再就业自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同时,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要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继续建设适用而方便的活动场所和老年服务设施,广泛开展老年文化和体育活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4、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势头,保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要认真分析性别比升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等新观念,帮助有女孩的困难家庭发展经济,解决养老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辍学女孩回到学校,救助贫困母亲,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禁止非医学需要的B超和染色体胎儿性别鉴别,计生、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出生婴儿性别监测和跟踪服务,计生、卫生、公安、司法、检察等有关部门,要严厉查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案件,努力使人口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配置则能够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来实现的。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对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的关注还不够全面。事实上,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就业难”联系在一起的:“就业难”只是某一区域或者行业的“就业难”,并非全面的供给过剩。因此,在高等教育扩展的背景下,从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如何配置好和使用好作为高端人力资本载体的大学毕业生,将是一个急迫和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均衡配置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高校等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价格、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引导下,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向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从整体上看,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的不均衡状况仍比较严峻。1.城乡之间分布差异巨大,但差距在逐渐缩小由于我国仍存在着较明显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和城市,在这种状况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城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工作,毕业生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从数字来看:第一,2002—2009年,在城镇就业的大专以上受教育者占全部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比例始终维持在88%左右,只有12%左右的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选择在乡村就业。但从整体上看,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出了缩小的趋势。2002—2004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6倍;2005—2009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1倍。2.区域之间分布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优势明显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双向选择”的转变,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就愈发突出起来。1997—2009年,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始终在50%左右,中、西部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则不断降低,而且随着学历程度提升,这种集中现象更加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中的趋势也十分突出。其中,京、津、沪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他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的趋势也不明显,因此,不同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京、津、沪和其他地区之间。3.行业之间分布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吸纳力增强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展,但不同受教育层次的就业人员在行业间的分布格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林、牧、渔业工作;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者分布比例较高的行业;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员多选择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工作,在信息传输、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等行业分布较多的也是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从业人员。从这一特点上看,第三产业中的生产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需求较大,成为他们主要的就业去向;同样属于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居民服务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容纳力则明显不够。
三、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形成原因
作为高端人力资本的载体,大学毕业生的配置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效率的高低还将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衔接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形成了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现状,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毕业生的供应明显不足,是产生三大失衡现象的本质原因。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中期阶级,而且毛入学率指标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0%,但是从我国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占比看仍然较低,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就业人口中仅有7.43%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只是就业人员的一个较小组成部分。以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力军”的劳动力队伍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大学毕业生配置失衡的首要动因。决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根本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即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和企业来驱动。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中51.6%仍来自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的贡献率高达44.7%,而来自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才43.7%,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格局,这看似矛盾,其实是现行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如果简单地将一个产业划分为设计、生产、营销三个环节,我国主要承担了生产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都在外,这种“微笑曲线”两端在外的模式除导致我国经济只获得很低的附加值外,也导致了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的强大需求,而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则需求不旺。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的基本障碍。制度性分割主要是以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为屏障,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子市场,早期是城乡之间的分割,到后来不仅有城乡之间的分割,更有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体制内市场和体制外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之间的分割,呈现出一种多元分割状态。以城乡之间的分割为例,目前我国的城镇越来越成为“生产的中心”、“就业的中心”和“消费的中心”,而农村则越来越沦为“资源输出的基地”和”劳动力流出的基地”,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毕业生向农村的流动。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向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市场流动,因为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以带来多项实际利益,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子女入学等,而在民营企业就业则往往缺乏这些福利保障,而且存在较大的劳资风险,这种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的事实。最后,政府相关政策不到位,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均衡发展的政策因素。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整经济结构和制度改革等,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对于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高校自然是责任主体,但政府对高校若管得过多,高校自得不到落实,千校一面就难于避免。比如,对于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使社会经济环境更有利于创业,使创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使创业成为一种风尚,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还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有关政策不完善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再比如,对于如何进行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可以说离开政府的推动是寸步难行的。
四、实现人力资本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教育供应,优化教育结构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快,甚至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但总的来说,中国仍不是教育强国,人均受教育程度、政府的教育投入、教育的地区差异、教育质量等都有待提高和改进。特别是教育体制、机制不适应教育自身的发展,也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了很好的规划,关键在贯彻落实。要继续扩大教育规模,但更要处理好教育的结构,提升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并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公平的关系。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创新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提升高校的办学自,鼓励和促进大学之展开合理的竞争。
(二)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需求
决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根本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即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和企业来驱动。相同的经济增长,不同的产业结构所带动的就业数量以及就业结构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两难”并存的矛盾,必须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一是转变产业结构,从主要依靠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要使要素价格能反映稀缺性,使企业根据价格配置资源选择经营发展方式。二是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结构,特别是要给私人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从制度改革层面来看,一是继续完善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减少大学毕业生择业和流动成本的政策措施。如基层就业政策,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那些自愿去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等。这些制度和政策总的来说是有效的,可进一步完善。二是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劳动力可自由流动,而且要使公民可自由迁徙,减少城市户籍和非城市户籍居民的福利和权利差异,从而缩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性经济差异。
(四)发挥政策优势,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行业升级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级技能人才对行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一)对行业高级技能人才的认识。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代表。高等职业院校之所以不同于普通高校是由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并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高等科学技术领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于人才的概念,《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这样说的,人才就是那些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进而对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人。他们是在人力资源中具备了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
对于高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技能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具备了高超的专业技艺和技能,能够在社会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创造一定价值的人,主要包含以技术为职业的劳动者中已经取得了高级技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根据以上几个概念,本文认为,高技能型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熟练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和具体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能和基本的专业素质,还应该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具体操作,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此外,还应该能够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对行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1、高级技能人才是行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行业升级主要是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中劳动者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行业的升级,因此,可以说行业升级就是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的过程。现代市场上的各种新兴行业只有拥有了足够的高素质劳动力以后,才能最大限度的将新科学技术应用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而使企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要实现行业升级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着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是说,政府应该给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引导他们进入相应的经济部门,从而使企业内部人员在他们的影响下加大对自身的投资,接受相关经济部门提供的培训课程,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直到该企业拥有了足够的高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内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企业的升级。
2、高级技能人才对行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首先,需要制定一些硬性的法律政策提高劳动成本,提升企业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使那些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能够及时引进新的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改善和升级企业结构,避免被时代淘汰的厄运,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环保型产业及第三产业得快速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由高投入、高能耗、浪费,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科技含量、低能耗、生态环保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主要依靠投资,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个比例明显高于消费对经济快速增长作出的贡献。消费不足不利于各行各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意识也会逐渐提高,消费将会逐步取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此外,高技能型人才数量上的增加、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劳动报酬的增长对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竞争模式的优化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3、高级技能人才对行业升级的间接促进作用。
职业素质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素质会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不断得到提升,拥有足够的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企业工作人员,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的改革,促进生产要素的结构优化,同时,这也是实现企业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内部基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对于劳动力资本价值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在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中,都十分重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例,为了增加人力资本的数量,这些国家大大提高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到处都是冷漠萧条的景象,尤其是欧洲洲国家,战争过后,他们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物资极其短缺,为了重建欧洲,美国提出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计划,该计划实施几年之后,很多欧洲国家的经济就得到了复苏和繁荣。很多专家学者通过总结分析他们经济复苏的过程指出,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和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是“马歇尔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后来,也有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希望用这种方法是非洲能够摆脱贫困,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就由于是非洲的人口素质比较低,不能很好的将新科学技术应用于具体实践中。
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结构形态正处在转型时期,基础产业的结构形式已经有了重大的转变。在这种条件下,各行各业就更应该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行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还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作为保证。
二、我国高技能型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劳动力供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各方面:
1、数量不足。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的数量虽然供大于求,但是,高技能型人才依然紧缺,尤其缺少技师和高级技师,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一个技师就要面对的应聘岗位有2.31个,而每个高级技师则需要面对2.29个应聘岗位。所以,加快对包括技师以及高级技师在内的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已经变得势在必行。
2、人才结构不平衡。现在经济市场上存在的人才队伍中的专业等级、职业工种以及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都不能很好的促进各行各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市场上严重缺乏拥有综合业务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3、高技术型人才年龄偏高,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工作面临着人才的断层的局面。根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某石化公司中,超过了四十六岁的技师及高级技师大概占据了该公司高技能型人才总数的一半,严重缺少年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造成高级技能型人才不能快速成长。在某些企事业单位,很多员工的技能已经达到了高级技能的程度,但是由于评价体系不够完整,他们不能够得到相应的资格认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成长,严重影响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这种不良现象在集体所有制的行业中尤为突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中并不缺少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评价体系的限制,这些人才并不能个得到相应的资格认证,这就成为很多高级能型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劳动者因为不能得到相应的资格认可而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忽视,无法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
2、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评价要求不够高,不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认可度。有些鉴定部门再实施鉴定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评价质量不高,以低顶高,对于真正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待遇不公平,使他们的失去自信心,影响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高级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的声誉的下降。
3、对高技能型劳动者进行评价不能直接与企业对他们的培养、使用以及激励等环节联系起来,造成评价系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目前,这类情况虽然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4、缺乏有效合理的培养系统也是导致高技能型人才欠缺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以来,我国重学历、轻技能教育体系造成了教育结构的不平衡,教育资源严重偏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很少受到关注,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行业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能很好的发挥它对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主导作用。大多数行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主要包括师带徒和短期技能培训两种方式。师带徒的不足之处就是不能成规模的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技能和长处不同,师傅可以是个优秀技术人员,但不一定是个好老师;有些技术适合师傅,但不一定适合徒弟。这种培养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客观要求。短期培训班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够避免师带徒的不足之处,但是,很多企业培训部门的基础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型劳动者的需要,师资力量也时好时坏,短时间的培训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因此,短期培训也不能很好的达到企业要求的目标。
三、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以进一步发挥其对行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然而,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却相对匮乏,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怎样着手解决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呢?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需对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规划。政府相关部门需从整体上把握人才规划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为依据严肃认真组织实施。第二,加强思想转变宣传教育。企业用人的传统观念是重使用而轻培训,政府需督促与引导企业转变这种观念,在员工中宣传“以能力求生存”, 能工巧匠和社会精英享有同样的社会荣誉,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第三,为技能人才搭建发展舞台。政府和企业应定期开展诸如技能大赛、友谊联赛等活动,为高技能人才发挥其聪明才智提供一个平台。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才的全面开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发展变化,推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程,实行校企联合,以订单式培养方式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双证书”制度,既要求学生取得学历证书,也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推进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职业院校、技师学校以及定向企业合作培养是订单式培养的典型样例,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普遍方式。办学费用可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选拔技术精湛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实行脱产、半脱产或阶段性培训等灵活办学方式;职业院校需加强实地调研,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制定人才预测系统和人才发展规划;突出教学体系的实践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机制。
(三)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完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
企业应发展和完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第一,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及晋升机会,为他们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个平台。第二,加强高技能人才的评价考核机制,凭借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录用和晋升机会,凭借业绩贡献确定收入水平。目前,这种机制已成为我国完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之一。对企业现有的考工标准以及专业技术资格标准仔细调研,实施“无训不上岗,无证不就业”,推进人才培养与人才评价体系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确保社会保障范围可覆盖企业中的各类人才。
(四)加强企业培训力度,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
企业需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第一,企业应确保员工培训经费及时到位,加强公司内部的监督与奖惩力度。第二,定期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强化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之与企业始终处于同步状态。第三,发展复合型人才,鼓励员工努力发展“一专多能”,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员工中所占比例。第四,实施技能培训、理论培训、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等项目共同发展。第五,实行导师制,每名技术精湛的老员工需带领两到三名新员工,帮助青年技能人才更好更快的成长。
(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
为全面准确的了解技能人才在我国的数量、结构以及分布状况,需在国内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组织抽样调查,并对其需求进行预测分析,从而为我国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和支持。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与审核制度,完善国家现有的职业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人才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技能等级考核的改革进程。技能人才合格不合格,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是最终的裁定者,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以及贡献多少拥有最权威的发言权。部分地区鉴定职业技能的工作方向确定为是否符合企业需要,是否属于企业适用型人才。以“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监督”为原则,在国家等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人才考核标准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薪酬待遇相结合,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突出业绩重点,重视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知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中的人才评价体系。人力资源部门在技能等级评定过程中采取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的政策,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可自主命制30%的考核内容,从而确保优秀人才能够在考核中脱颖而出。
我国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解决人才短缺需求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速度,发展自主品牌,形成品牌优势,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能人才与浙江省产业升级的耦合研究” (Y7100160)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作者:胡孝德,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东方管理学;马玉君,浙江财经学院科研处,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