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校本课程方案

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加大了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的自,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施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大前提下,开发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1973年,在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菲鲁马克(Furumark)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1974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家课程研讨会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菲鲁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崔允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2]2008年6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洪志忠、崔允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较长时间,但检索到的资料显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其成果创作的主体更多的是高校教师,其反映的情况更多的是城市中小学,而一线教师和与农村中小学相关的成果则不多,专门针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少涉及。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明显,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农村学生的家乡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抉择,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开发农村的各种教育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在课程方案中对三级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占课程总量的16%―20%,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本课程,甚至有关研究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校本课程[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外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农村小学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部分学校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软硬件上都较城市学校差距很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资金投入,且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比较倾向于城市学校。第二,社会对校本课程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和升学率上,导致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上仍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没有兴趣可言。第三,缺少课程专家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专家的指导能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上和技术实践上的帮助,避免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出现问题。农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校长或者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安排,缺少专家指导,从而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内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内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校长。有学者提出,校长领导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校长应充分重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做出宏伟规划: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4]。也就是说,校长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开的成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高低。农村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因素和工作压力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这也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难之处和重要问题。第二,教师。如高慎英教授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前言所述:“如果一个教师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5]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直接参与人和执行人,在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以中师毕业者居多,部分教师通过进修、函授与自考获得专科、本科文凭,但是普遍的起点都比较低,又缺乏进一步进修提升的机会,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且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师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学压力大,但是待遇相对城市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般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少收入200―800元[6]。同时,对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种种原因也导致农村小学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重视也不愿参与。第三,学生及家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其中,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村学生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愿望不强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小孩,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的参与性也不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其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不大,这些原因都导致在农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7]。需求主导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条件主导模式强调以学校已有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目标主导模式强调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不管从以上哪个模式出发都不容易,要解决这些困难,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做好相关制度的保障工作

对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经费不足是困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软硬件上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安心工作,进而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社会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村小学的发展,确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自2006年起,国家多部门已提出了多种农村教师补偿计划和行动:(1)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3)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4)“三支一扶”计划;(5)免费师范生政策[8]。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师资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总体素质

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必须做好培训、进修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可以通过教师比较熟悉的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等培训方式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学校外派、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从时间和经费上做好保障,为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保障。

(三)培养合作开发意识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更需要注重合作开发的意识,应广泛接触校长、其他教师和课程专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农村本地的特色,了解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要兼顾他们的差异性,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校本课程活动,增强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广泛开发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和农村实践活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让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参与到农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其的评价也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下进行,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农村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了,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相应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评价。同时,可以通过召开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让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正式进入实验区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十余年的检验,进入了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的阶段[9]。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合理实施贯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3]王标.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王冠明.校长领导: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3):31-32.

[5]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邬跃,程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4-86.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8]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4-79.

第2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中小学校长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从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二、重组学校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首先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其次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另外还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开发校本课程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把好校本课程内容关,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

把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首先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六、“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提升校本课程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特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七、评价与监控学生进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同时,要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要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其次要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另外还要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第3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在县委大礼堂的靠后部分,30所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以文本的形式陈列在展台上,一眼望去色彩斑斓,丰富多彩。走到一所学校的展台前,我随手翻开一本书名叫《幸福成长》的教材翻阅起来:“前言”中说明共分三册,分别供小学低、中、高段使用,手中的是第一册(另外两册还未编好),主要是文明礼仪等习惯养成内容组成。该校还展示有另一本《国学选读》共1册,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和《论语》,注音编排。我想了解一下课程开发和使用的一些相关过程资料,但展台上除各学校上述被称为校本教材的文本材料外没有其它。这些校本教材内容大体包括:介绍当地风土人情、民间文化、当地特产及其生产技术、学校历史文化和国学选文等。

解说员激情解说:J县校本课程展评是认真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活动,是全县第一次全面的校本课程检阅;此次展评要求每一所中小学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材料,“各校均不得少于三本”。了解知道,会前该县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员已经对参展教材进行了评奖,评出了一等奖7所学校,二等奖10所学校,其余学校除数量不足三本的不在参评之列外均为三等奖。我深深的感到J县是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各校资源十分丰富,各校投入的精力也相当大,而且这个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J县的课程改革工作。然而,我一边翻阅着“校本课程”,一边听着解说的同时,也产生了几点不小的疑惑和忧虑:

2.问题一:校本课程展评就是展评教材吗?

校本课程是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落实三级课程管理而新生的一种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J县举办的这次校本课程展评,文件规定送交材料,各中小学不约而同都送交了编写的教材,主持者和评委们也没有提出异议,而且已经快速按计划评出了等级。难道校本课程的展评就是评价编写的文本教材?文本优秀就是课程优秀,数量达到三本且文本内容尚好就能获奖?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展评最起码应该关注到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审阅文本内容的遴选、编排、审议等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文本使用实际情况与效果。然而J县校本课程展评只是评价“教材”,并未查看其它重要信息和资料,不知怎么可以冠之学校以“一等奖”?

3.问题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就是编写和教教材吗?

我在现场查看到半数以上学校的“课程”是采用铜版纸彩色印刷的,包装十分精美,一册成本价少说也得百余元。这样的教材学生能达到人手一册?会后我深入部分学校做了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实际上根本没有开设所谓校本课程,各校所送教材多数是临时加班编出来的全校通用教科书,其内容也是对一些关于某主题的知识罗列,过程中各校几乎没有涉及到《开发指南》的研制,使用审定修改和报告反馈等工作。

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办学特色形成、本校学生个性需求满足的重要载体,对于已经习惯执行国家课程的广大教师来说,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虽然难度较大,但课程的性质和意义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符合基本的规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该只是编写校本教材,实施也不是简单的凭借所编的一本通用教材教给学生知识。

从数量上来说,由于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所以一所学校一本教材通用是不恰当的。如果按照每学年每个年级只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计算,那么仅以小学而言一学年内就是六个不同水平的课程。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一个年级只开一门显然没有学生的选择余地,如果至少开设三门供学生选择,那么就会有三门六个水平的课程,假如一门一个水平用一本教材呈现,全校就是十八本校本教材。当然,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学校不仅要分年级分主题设置校本课程,而且要与其它课程恰当匹配,特别是考虑到学校特色的形成,地方文化的传承,学生个性发展的满足等实际。这样一来,数量和内容上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设置压力则是很大的。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也不可能违背校本课程的本意随意编写充数,因为那样就不是校本课程,只能徒增学生负担和浪费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比如国学经典的选读固然有其必要,但如果这也是校本课程,而且各校自行开发,全校通用一本,在网络资源和出版业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也是徒劳的。

怎样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呢?具体到课程实施程序而言。笔者实践中的做法是:①调查了解师生的需求意向,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加以分析,结合校内外资源开发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初步估计和分析得出主题和可行性结论;②制订出关于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并论证修订;③制订出《文本编写体例或设计说明》和《课程实施策略办法预设方案》并讨论通过;④分工编写出集文本知识和适合学生自行阅读或体验活动方法于一体的教材;⑤小范围试用文本教材,上研究课后组织相关人员加以审定;⑥修改编辑印刷供师生试用;⑦追踪调查实施效果,初步评估课程价值为再次修订提供依据。

同时还要注意,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主题开发出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学习对象开发有不同内容和难度的课程。

4.问题三:怎样评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能只是关注静态的文本而忽视动态的实施;关注结果而忘了过程;关注数量而放弃质量。对于我们来说达到理想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有较长的距离,脚踏实地科学开发与实施,哪怕从一个主题一个年级做起,也要遵循校本课程的本意,不要背离科学、有序的开发原则和做劳而无功的事。由于评价客观上不仅具有激励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这样一个探索性的工作,评价方案及标准无疑成了指挥棒,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次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以自己执笔制订并试用过的《N区校本课程展评评价表》(见表一)为例简单说明:

我们从课程背景、课程设计、课程文本、课程实施和课程特色几个维度制订相应的指标,形成评价的标准体系。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和促进发展,所以此表应提前告知学校,学校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而改进课程质量。通过展评活动来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较好的举措,但学校除提供文本教材外还要提供课程开发指南、活动实施的设计和活动实录等反应课程效果和目标达成的重要材料。

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广大中小学校来说正处在探索之中,我们只有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到达理想境界,既不能简单对待一蹴而就,也不可苛求完美而望而却步。

表一 N区校本课程展评评价表

〖XC7.TIF;%42%42〗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高校是一个聚集全国各地学生的大学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入学时对计算机基础学科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如简单的WINDOWS系统操作、文字处理等应用;而大部分学生则毫无计算机的概念,有的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再加上文理科学生逻辑思维的差异,针对同一计算机教学内容,文科学生有时接受速度慢于理科学生。

二、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的讲解、演示、练习和测试,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的兴趣,增强学生能学好这个office组件的信心。

从知识目标上讲,我希望100%的学生能够掌握 公式的应用,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70%以上的学生能够建立和设置数据透视表,并能利用数据透视表来分析数据。

从技能目标上讲,我希望8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excel的插入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想要的数据内容。

从情感目标上讲,我希望增强50%以上的学生细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胆展现自己的能力,亦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三、检验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基于学生已经了解excel功能和特点,并掌握一些简单操作之后而设定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表格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对各种表格数据,如财务报表等相对复杂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本单元设有20个操作,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学校、银行、公司、超市、国家机关职能部门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熟练操作它们,制作学院奖助学金时即可用到。今后工作中若遇到类似问题亦将不再生疏,容易上手,通过分析、对比后的数据可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学成效检验标准

通过统计该单元模拟练习题的分数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课本后配有每单元评分标准,不同的知识点得分不尽相同。该单元总分为15分,若得分15分,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非常好;若得分在12-14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良好;若得分在9-11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一般;若得分在9分以下,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不太理想。若未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标准,教师应立即查找原因,询问学生哪些知识点欠缺或没有听懂,重新讲解并演示或下次课开始新课之前作为重点复习、强调,以此往复。

五、教学成效检验方法

1、设疑法(提问法)。通过提问,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亦可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讲解和演示的速度。

2、测试法。随即抽取一套模拟题,让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本单元的测试,测试过程中,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做题的情况下下位巡视学生做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最终通过统计学生的得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3、学生示范法。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下课前五到十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适当的开展此方法在调节大脑、消除疲劳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教师可选取一套模拟题,随机指定1-2名学生,让其按照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及操作方法的演示,若该生能够清晰讲述并演示,说明该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4、小组讨论法。将全班学生以人数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从中亦能掌握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的程度及是否能举一反三。

小组讨论过程中还可适当组织解题速度快慢等之类的竞赛评比方式,来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度。

5、反复矫正法。课堂上进行信息反馈,争取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若课上时间不够,可利用实验课或学生课余时间对于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通过反复测试,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达标。

六、成效反馈标准

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1-2题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提交,若按规定时间内上交并完成良好的学生人数达到总人数(以两个班为例)的85%以上即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七、成效反馈实施效果分析

1、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2、学生乐于将课堂以外的相关性问题向老师提问。

3、学生对教师演示过的操作基本掌握,并能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知识点的解题要点,为解决课后作业打下基础。

第5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就目前我国教育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在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模式转变。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一、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普遍性和共性。校本课程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但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一)国家课程的设置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新课改中,国家课程的设置在逐步完善过程中,本着科本位思想,就本学科又增加了许多课外延伸的知识,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压缩了校本课程的质量,这无疑加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

(二)教师课程观念陈旧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开发从意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从行动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很多学校与教师仍局限于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状态,对校本课程的真正含义与意义所在知之甚少。

(三)学生的需求被忽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旨在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现实中,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以老师的特长或社会的舆论导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领导或教师的个人意志为主,既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又严重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

(四) 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学校的资源比较有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发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地评价,因此存在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校本课程的意义,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双重要求,高质量地实施校本课程;其次,学校、地区和社会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满足这三者的需求,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让校本课程行之有效。

(二) 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

只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线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更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因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如邀请当地高校教学课程专家进行集体培训,对学校主要开发者进行个别指导,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技术与资源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同时积极与地区和社会合作,鼓励教师创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再反馈到这些主体中,不仅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而且将积极加快校本课程的进程。

(四)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郝保文.论教学质量的结构及教学质量的提高[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

[3]郝保文.论教学质量意识的概念、结构及其形成[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赵永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一)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界定

研究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前提是厘清文化的涵义。根据不同学科属性和研究角度,文化的定义已经数不胜数。当前对文化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务和经神财富的总和;2.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共识;3.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有一切的能力与习惯;4. 文化,即人类的高度发展,即文明程度,体现在训练与经验而促成人类在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修养、锻炼上。

在讨论教育问题中,文化的涵义应该理解为第一种观点。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即贵州农村小学里的人所创造的一切。学校教育中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但学校人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本文讨论的校园中人员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以下特点:1. 校园文化是校园里的人的文化。这里的校园文化就可以理解为教师和学生所创造的文化。2. 校园文化是校园里的人传递、传播、创新的后天产物。可以理解为校园文化是校园里一辈辈教师和一代代学生所传递、传播、创新的文化。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校园文化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鉴于校园文化的特殊性,主要从体现形式、创造主体和作用效果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划分。

1. 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借用哲学的观点,依据文化的体现形式,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精神文化即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产品和体现,包括校舍选址、校舍布局、建筑风格、绿化设施、教学设备等多方面因素;校园精神文化是在校园物质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包括办学理念、学习氛围、校园风气、校园传统等多方面因素。

2. 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依据创造文化的主体,文化可划分不同类型人的文化,校园文化在这里可以划分为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校园教师文化即以教师为主体创造的校园文化,包括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制度观、学生观、教育课程观、教育途径观以及依据这些观念所实施的行为,校园学生文化即以学生为主题创造的校园文化,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观、学习制度观、教师观、学习课程观、学习途径观以及依据这些观念所实施的行为。

3. 校园积极文化和校园消极文化。依据文化的作用效果,文化可划分为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积极文化即能够对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文化;消极文化即能够对人的发展起到消极的抑制作用的文化。校园积极文化是在学校中对人的发展产生正面的、有积极影响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能够开启人的智力、能够增强人的体力、能够提高人的道德、能够完善人的个性,校园消极文化是在学校中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的、有消极影响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能够抑制人智力的开启、抑制人体力的增强、抑制人道德的提高、抑制人个性的完善。

(三)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众所周知,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和积累下来的。在改革北大的时候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由此形成北大的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中围绕这一原则确定相关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生遴选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了要支持贵州省各县镇薄弱农村学校扩容扩造,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通过研究得出系统的成果,尝试丰富其理论基础,总结其建设经验,弥补其建设不足。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积极因素,也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现象,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教师文化和校园学生文化、校园积极文化和校园消极文化这三个层面来讨论,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和建设缺陷主要体现如下:

(一)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1.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撤并现象以及留守儿童的现状、学生入学路途遥远使得寄宿制学校逐渐盛行。201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中,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寄宿制农村小学的完善使得学生上课不必长途跋涉,在学校能够获得住宿和伙食保障,能够得到老师的照顾,学习和生活在“硬件”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当前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发展硬件上质的变化。

2.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一些农村小学充分了解到本民族文化或者当地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采取传承本地或本民族特色文化的方式来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2010年世博会上,贵州省从江县某小学为世界各地客人表演了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蝉之歌”。该小学处在侗族聚集地,所能感受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在此基础上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并深入落实,经过老师、学生以及社会的支持,“侗族大歌”这一具有独特地方气息的校园文化就得以形成了。这类现象是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良好发展的代表。

(二)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缺失的现状

1.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消极文化。更多的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存在缺陷。很多学校不注重学校的办学精神实质,在办学过程中不知道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也不知道如何把学校办成理想中的学校。很多学校也尝试通过实施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的方式来体现办学特色。但是在校本课程设计的时候欠缺理性,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未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在校本课程的延续性方面其时效性不能得到延续。这是贵州农村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缺陷。

2.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教师文化。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教师文化建设存在缺陷。一方面,当今升学的压力很大,导致诸多教师重视学生考试的成绩和升学率,轻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过度重视升学率导致学校工作重心围绕升学考试而轻视了学校其他方面的提升,导致校园教师文化缺失。另一方面,贵州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一些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学实施能力。贵州农村小学教师素养已经成为构建校园文化的制约因素。

3. 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学生文化。贵州农村小学校园学生文化建设存在缺陷。当今教育的成本增加,而通过教育得到的回报越来越少,对于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造成很多家庭对读书的现实价值进行怀疑和否定。“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很多学生辍学成为学徒或者外出打工,甚至有的小学生开始模仿谈恋爱、吸烟、打架、赌博等行为,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发展,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反面的典型,如未能得到有效调节,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造成难以计算的负面影响。

三、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理念,厘清校园精神文化实质

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把这样的学校办好”。正确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灵魂,错误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鸦片”;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生长,落后的办学理念可能抑制校园文化的发展。

办学理念具有实践性、持续性、普及性等特点。明确办学理念需要考虑据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师生素养等因素,在校园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是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白的,办学理念成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更有效地确立办学理念。

(二)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校园精神文化特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生活着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30%。祖祖辈辈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可以开发适合当地民族的校本课程,培养其校园文化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既可以增加学校的软实力,也可以保护和发扬本地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民族学校开设了布依族刺绣课、布依族民族歌曲课、体育课上开展了具有浓厚布依族特色的打糠包和板凳操。这样的校本课程开设,对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本民族文化,一举两得,值得借鉴。

(三)培训教师素养,提升校园教师文化层次

明确了办学理念,开设了校本课程,就需要把办学理念的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目标。只有全体教师追求这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把这种特色进行传递、传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有效地生根、发芽。在追求这个目标和努力的前提就是教师能够理解办学理念的涵义、目标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教师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教师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如果达不到精深的程度,退一个层次说,教师最起码应该具备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及教法的素养。在《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通知》中,省教育厅拟对该课程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教材内容和教法。从这份文件可以得知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教师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对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四)关注学生发展,营造校园学生文化氛围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活动,学校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校园文化是为了能够让学校工作运行流畅,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而学校关注学生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又反作用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要建设校园文化,关注学生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重点工作之一。关注学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民族团结课程。贵州农村小学中,一般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等因素。2.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情境中充分结合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结合当地的地区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既具有新时代特点,又具有地方优秀特质的学生。3. 在贵州农村小学中开展本民族音体美教育。开展少数民族音体美教育教学能充分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语言的魅力,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此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助于贵州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宏飞.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高占祥主编.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3]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4]于晓阳等主编.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5]计国勇主编.开创校园文化的新纪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论文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实践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大。因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落实: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发挥教师个性作用,发展学生个性,与已有课程资源结合,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从政策层面上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重新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在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改变传统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可以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热衷于表面文章,忽视了内在的实质。尤其在广大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很大,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依样画葫芦”,只是“迎时尚”、“赶时髦”,搞花架子,求“轰动效应”。其实,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是学校自己教育哲学的产物,应体现学校独到的教育思想,要与学校独到的人文、地域等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科学性、生活性、可操作性。据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充分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

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是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课程资源,不可替换或独立,三者组成了课程资源这一有机整体。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基础上,根据自身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它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必须与国家、地方课程配套实施。[2]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是难度还是逻辑结构上都应互相协调和平衡。它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相关规定,在立足于乡村、学校特点的同时,还受国家教育方针约束,否则,就会偏离我国总的教育目标。只有明确国家、地方、学校是统一基础上的多样性关系,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和统一性。

2 充分发挥边远山区农村区域资源优势

“三级课程”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各地实际情况、条件、特点不尽相同。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载体,避开学校情况和条件,照搬照抄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课程,没有自己特色,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也就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课程开发和实施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进行充分的资源挖掘、分析,寻求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并围绕乡土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创设适合自己实施的校本课程方案。[2]如学校驻地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开展课外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养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农”意识和学农技能,聘请有经验的养羊专业户讲讲养羊、杀羊、贩羊、办公司的创业经历,就让学生经历一次人生“创业”教育。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才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独辟蹊径”。

3 尽力凸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办学特色

在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组织和分配课程资源,控制、支配学校课程的权利。在课程领域,学校至多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没有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由此造成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事实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外在优势和内在条件,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而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3]学校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乡村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也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4]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因此,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比如有传统体育、书画、校园文艺等特色的学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学校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进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一哄而上、东施效颦,就失去特色,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4 充分展现教师个性作用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更多地视为一种职业而提倡具有共性的职业道德,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一面。实际上,“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5]由此看,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老师个性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个性养成个性”。[5]因此,必须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使其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作用,这样,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具鲜活的地方特色。

5 挖掘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学生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必须尊重学生。[6]然而,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个性闪光点以及其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国家课程不可能完全适合各地实际情况,而校本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弹性化,则能充分满足学生各异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实实在在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探讨。以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生为本”。

6 与现有课程资源紧密结合

课程开发非单纯地编教材,而是课程体系、教育观念的地方化重建。[4]因此,要重视教材开发,也要注重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如“读书工程”,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从古诗、童谣、谚语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列出每个学龄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并提出具体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动“读书工程”开展;建立“读书卡”,使读书活动持久不衰,同时记录了学生读书成长轨迹。如此,读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实与提高。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发挥学校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2]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工作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勇气和智慧。如此,校本课程“品牌效应”才能真正地轰动起来,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

[2]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z].

[3]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案例[z].

[4]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55.

第8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色;构建;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25

2010年秋重庆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全市学校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如何开发适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真正体现其教育功能,克服表面化、形式化的校本课程,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市级重点中学――重庆市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浅析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特色的构建思路。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始建于1925年,是原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被命名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8000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480余人。

一、确立校本课程功能定位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权利,是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促进学生更加富有个性地健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设计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功能定位:(1)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民族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有很好的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素材,学校把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功能。(2)学生的特别需要和个性发展是校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学校把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功能。(3)学校地处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弥补国家课程资源和师资不发达的事实,实施好国家课程,学校把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的实施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功能。

二、提炼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学校需要考虑自己的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和教育哲学,也必须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有整体设计,根据自已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有自已的校本课程内容特色。重庆市黔江中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特色。

1. 民族性。即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形成个性。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积地,有着丰富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巴文化、楚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些文化优势,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如学校开发了《黔江历史》、《渝东南民歌》等传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2. 地域性。即充分利用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乌江画廊、小南海地震遗址、阿蓬江流域等自然资源是陶冶学生情操,爱乡爱国的生动教材。依靠地方资源学校开发了《生态黔江》、《家在黔江》(黔江地理)等校本课程。

3. 拓展性。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最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也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学校为了衔接高、初中学科教学,开发了《高初中化学教材衔接》、《Ofiice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开发了《诗歌诵读100篇》、《高中数学知识拓展》、《高中物理导学与专题讲座》等校本课程。

4. 发展性。即开发出来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受到教育、个性得到发展、是本校学生实实在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开发了《家电印象》、《电路与电器》、《渝东南民族体育》、《人生导航》等校本课程。

三、探索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特色

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特色。对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管理,重庆市黔江中学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已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1. 搭建务实的管理机构。学校有常设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校本课程管理职能科室,委员会严把课程开发规划和质量关,职能科室抓常规和协调联动。2.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建立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申报及审核制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教研及培训制度》、《校本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及评价制度》等一套适用的管理制度。3. 以课题研究带动开发。学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通过研究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途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程纲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28-04

所谓“课程纲要”是指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方案[1]。一般情况下,它包括一般性项目和主体内容两部分。一般性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主讲教师和授课对象等;主体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四个元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相当于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蓝图,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程纲要”之于教师则起到了规划和设计的作用,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规划、设计一门校本课程,有利于对该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所要选择的内容、如何实施、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有利于避免校本课程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纲要”之于学生起到了导向和沟通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了解本门课程的评价要求,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课程纲要”之于学校则有助于其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与管理,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和行政化的倾向。

由此可见,“课程纲要”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目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将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没有明确的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内容出现纯知识化的现象;校本课程实施随意,教学方式与学科课程雷同,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不足,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短期计划或一次性的探究活动,缺乏对一门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校本课程评价不受重视;等等。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课程纲要”的设计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课程纲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的作用。下面就“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程目标是“课程纲要”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的设计是“课程纲要”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课程纲要”设计中,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课程目标的设计。一些教师把“课程纲要”等同于教材编写,只列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而恰恰没有确定课程目标,这必然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见,要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纲要”的设计,首先应当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入手。

“课程纲要”中课程目标设计与一般课程目标设计所遵循的大的原则是相同的,只是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考虑。从当前“课程纲要”设计的现状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可以说是“课程纲要”中的纲要,它贯穿于课程运行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课程内容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第二,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目标必然是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课程评价是用一种标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手段,而课程目标则是这种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所以,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

2.应完整地把握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涉及的范围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领域,要防止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做法。当然在“课程纲要”的设计过程中各个维度的目标应体现各门校本课程的特点,三维目标要具体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

3.结合校本课程特点进行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但是,在具体设计课程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学生需要。由于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这一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学校的管理权力,而且更在于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了重要的外部条件。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第二,社会生活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比如,在设计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时,要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作为前提,着重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爱农”情结,重视向学生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使学生树立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恰当地表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表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为选择内容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进而进行的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课程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就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则会对课程实施产生误导。从教师们设计的“课程纲要”来看,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有以下几方面偏差:有的目标太抽象,以普遍性的教育目的代替某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的使用动词太空泛,目标设定可行性不足;有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3.关注合作性

课程实施可以采取个人活动和合作探究的形式。个人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单靠个人的力量可能难以完成,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合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学校合作探究,跨学校合作探究,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等等。在合作中,每人承担不同的任务,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母课题下,学生可结合最感兴趣的和感到困惑的问题,讨论产生若干子课题,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选修学习,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使每个小组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和分工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协作。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如教育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对合作探究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各方面的评价,也可以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对“课程纲要”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等等。“课程纲要”中的课程评价专指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说明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方式、计分方式和成绩构成等。

课程评价是“课程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了解课程内容设计的是否合理,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可为“课程纲要”的修订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但是,在实践中课程评价的设计并不受重视,有的“课程纲要”中就没有课程评价,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但评价方法单一,多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只强调结果评价、成绩量化评价、知识评价和教师单方评价,使评价缺乏全面性、教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因而不具备科学性。还有的“课程纲要”中虽有评价部分,但在实施时并不重视评价工作,不能有计划地实施评价。可以说,目前课程评价是实践中最薄弱的、也是最迫切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在设计“课程纲要”中的学生评价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给学生排位、贴标签。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必须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为此,在设计学生评价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应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不仅要关注在本课程实施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而且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更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和参与状况等;不仅要关注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总之,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旨归。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被评价者作为评价主体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注重评价各方的对话和协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过程,是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进行的,它需要学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需要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建议和意见。此外,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彻底改变评价主体缺失的状态,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变化作出充分的和自主的评判,让学生自己真切地体验自身的发展,体验发展中的快乐。评价主体间应进行双向的和多向的交流,让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生命发展过程,使评价结果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所接受,以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

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应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采用常规的纸笔测试,又可以采用成果展示、汇报演出、观察法、面谈法、作品分析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个案研究法和档案袋评定法等质性评价方式。

在具体实施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程纲要”,使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课程实践的不断完善。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案,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案。所以,“课程纲要”设计出来后,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期望和意图,了解教师制定这份纲要的理由,学生还可以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纲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程纲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校本课程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因此,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课程实施的基础上修订“课程纲要”,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允t,林荣凑.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M].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7:3.

[2]索桂芳,冯秀军. 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J]. 天津 教育,2007(7):52-53.

收稿日期: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