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类似的新闻,近年来可以说常见于报上。仅统计近三个半月公开报导的,就有17起事件浮出水面,而且手段之残忍,都跟这起案件不相上下。
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大概是因为对于未成年人,处罚手段还是太轻了,以至于他们对施以暴力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是“小事一桩”。
美国:立法先行,依照法律进行规制
在美国,校园欺凌被称为“bullying”,根据美国教育部门2015年5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发生在12-18岁孩子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减少,2014年大约有22%的学生被欺凌,是2005年开始收集这类数据以来首次显著下降。一名独立于该调查的欺凌预防专家称,学校进行的各种反欺凌项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那么美国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明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施害者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不断完善有关欺凌的法律法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美国绝大多数州也在现实中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政府目标。,
美国官方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除此之外,美国近年来也向部分州的学校派驻警察,警察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前不久,一群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群殴、欺辱同学而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新闻也引发广泛关注。而当事人之一翟云瑶直到出庭时,还没弄清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在校园司空见惯的学生恶作剧或打群架之类的小事。
她从未想过竟然闯了一个可能“终身监禁”的大祸,因为同样的群殴行为,在美国加州被定性为“酷刑折磨”重罪,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并处最高1万美元罚金。同样都是面对未成年人,都具有保护的天然责任,然而在最后的处理方式上却差距悬殊。
英国:学校为主,结合家庭、社会、司法的综合模式
在国家政策上,英国制定了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政策法规。在社会层面,创造出有助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社会环境,从2005年起,英国每年的11月会举行反欺凌周活动,集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在教育者层面,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上的法律责任。近年来,英国教育当局高度重视老师在服务管理学生行为上的地位和作用,拨付专项经费用于老师的培训,帮助老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校内行为,也关注他们校外的表现,对学生校外行为进行管理,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就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2007年,英国启动了一项小学自助反欺凌工程,主要是请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协同老师,一起反对同学间欺凌行为。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关注态度鲜明,打击力度也很大,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在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校园“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挪威:政府支持,学校干预,全民行动
在挪威,政府鼓励学校对包括网络欺凌在内的校园欺凌问题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学校建立了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
例如,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 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同学们,文明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远离校园暴力,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做一个有涵养、有智慧的文明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1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们成功的泪水,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校园,就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海洋,海洋虽然美丽,但其中依然存在那凶神恶煞的鲨鱼,校园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教师,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家长,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更希望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学姊,学长平平安安……
我认为校园不平安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来自校园的主要有校园环境隐患、不当的教育方法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语言欺凌,来自校外的主要有抢劫、勒索、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亡等。在校园里,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减少生活中的隐患,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园里发生火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为了给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我校领导、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组织我们听“遇火灾,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讲座。前些日子,我们全校同学,在老师和消防护卫队的带领下,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救火演习,在长达10分钟的“救火”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那次不同寻常演习中,虽然我们没要参加到救火中去,但我们也同样认认真真地观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许多。
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每一位同学的维护,每一位同学平安!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这些令我们不安与无奈的坏人坏事永远的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我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2最近,西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杀人案,使我有了很大感触。
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校园欺凌!
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3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
其次,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把校园欺凌化作校园和谐相处,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合格的盘中人!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4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讲三个方面:
1.什么是校园欺凌。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校园内曾经出现过,如向低年级学生索取钱物,不给就打,两个同学发生小矛盾,找高年级学生帮忙等等。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它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蒙上阴影,严重时,还会威胁人生安全。
2.为什么要治理校园欺凌。
因为欺凌现象在有的地方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专门出台文件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现象。
3.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好防范呢?首先,要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是一张缘分,万一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要学会说:“对不起”。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很大,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其次,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欺凌现象。要明白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首先应该及时寻求老师、家长、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惧怕、隐瞒,一味容忍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得寸进尺,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同学们,文明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让友善的微笑常挂脸上,做一个有涵养、有智慧的文明学生!
远离校园暴力教师讲话稿范文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最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和中国留学生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如:山西应城一名学生由开始被骂、后来被打,最后被打死的事件。有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欺凌其他同学,被法庭判刑14年等恶性事件。今年6月,北京市响应国家教委的号召,开展整治校园欺凌的工作。
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同学们做高素质的人,号召大家团结友爱,大部分同学做得很好,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也能友好的解决。这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素养的表现,更是我校良好的校风的一种表现。
那我们学校同学之间还有没有校园欺凌呢?非常肯定的说:有!一直以来,我校各级老师和德育处都严肃处理各种校园欺凌行为。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校园欺凌没有被发现。所谓欺凌,一般来说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对另外的个人或者团体。故意的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欺凌,推搡、打等“,二是“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三是“关系欺凌”。还包括通过恶意造谣和或者让其他人不理他行为的社会排斥等形式,使受害者处于不利处境。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有校园欺凌的学生,首先要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欺凌行为是无能的表现。其次不要故意攻击其他同学,无论还是比你更弱小,还是他做错了事,还是对有伤害,还是你看不顺眼,这些都不能成为你攻击他的理由,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核心是“聪明和智慧的人能够将坏事控制住,不让它继续发展。”
被欺凌的同学也要站出来说不:当你被其他同学欺负时,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击;如果你还控制不住,或者对方太强势,学会保护自己,然后寻求合理的帮助和解决问题,不要让他蔓延。让欺凌你的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处理。同时如果你有不恰当的行为,也要进行控制。我们就发现有同学在网上发表不合适的语言,而受到其他同学的欺凌。
我们也号召,其他同学拥有正义感,见到有欺凌的现在站出来说不。控制事态的发展,寻找合理的帮助。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校将开展一系列的惩治校园欺凌的活动,北京市将于6月27日,对我校进行专项督导。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校园欺凌,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欺凌在欺凌主体、欺凌条件、欺凌过程和欺凌后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颠覆力量原则,欺凌主体扩大在传统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一般在人数、年龄、身体特征等方面占据“优势”,有学者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象称为“力量原则”。新媒体时代,网络欺凌的出现颠覆着这种“力量原则”[3]。现实中具有欺凌动机但处于“力量原则”下的弱势学生,可以凭借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依仗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匿名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实施网络欺凌。此外,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向欺凌者的身份转化现象同样扩充了欺凌的主体。有研究者曾经针对此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网络旁观者加入过网络欺凌者的行列[4]。2.打破时空限制,欺凌条件简化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等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现实场所,且欺凌时间相对短暂,第三方的现场进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校园欺凌发生进程,降低伤害程度。新媒体时代,在欺凌主体扩大且不需要借助外在优势的同时,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甚至各类网络游戏均可能成为实施欺凌的渠道,且由于新媒体工具的便携性,以及欺凌行为脱离现实场所后难察觉和难阻止,这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的欺凌行为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发生。欺凌主体借助网络的便捷,打破时空限制,降低欺凌成本,从而简化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条件,使得网络校园欺凌更为易发。3.摆脱情境约束,欺凌过程失控相比传统欺凌中欺凌者的可视性,网络欺凌倾向于采用匿名、化名等方式进行,即使学校发现了这类欺凌行为,也难以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制止、追查和处分。同时,由于网络欺凌的非及时反馈性,欺凌者的移情障碍可能会由此而增加,从而更为肆无忌惮地实施欺凌。此外,进入到网络的欺凌信息使被欺凌者暴露在一个开放式交流平台中,网络欺凌事件由此往往在失控的局面下被广泛传播,而网络交往中视觉线索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者对语义的理解偏差,加大了网络欺凌被及时控制、解决的难度。欺凌过程的失控,不仅给被害学生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伤害,也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4.污染愈合环境,欺凌伤害反复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交互性、弥散性使得欺凌信息被多次、多样、有意、无意地提及,多群体参与的特点在网络欺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加上网络交往的去人格化和共情缺口的加大,每一次新参与者的不良言论,都使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程度不断被加深。长此以往,受欺凌者容易形成内归因的归因习惯,从而产生悲观、低自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情绪过激者还可能产生自残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因其在信息传播、资源种类、技术复合性等方面的特点,给校园欺凌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的信息接受、传播、主动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挑战着其所承载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网络信息环节,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事后追责”;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节,传播者鱼龙混杂,个体脱离了群体限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IP,真实身份的遮蔽和网络伦理的虚化,使得一些人抛弃了道德规范和约束,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2.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削弱了教育效果由于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和无序性,中小学生可能受到暴力游戏、野蛮文字、血腥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Slater等人就曾对2000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评估了观看动作类电影、玩暴力电子游戏、访问暴力倾向网站的学生的攻击性,他们发现,媒介暴力接触和使用是预测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主要依据[5]。如此一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不仅有可能冲击和抵消线上线下教学的积极的教育效果,还可能让学生萌发出实施校园欺凌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3.新媒体工具的技术复合性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互动性强、平等性突出等特点要求新媒体资源使用者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察觉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和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能力。对于中小学从事校园欺凌防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秩序管理、科研工作重荷等已经让很多教师处于高压状态,部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呈现出了发展上的惰性。如何帮助教师提升对新媒体技术的价值认同,主动参加信息素养培训,从而有效参与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带来的机遇
虽然新媒体时代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新媒体在资源、平台和工具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也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提升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上丰富全面的专题案例和研究成果不仅能拓宽相关教育者的眼界,也能提供系统性、主题式的课程资源。同时,网课的兴起有助于因校制宜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工作。另外,新媒体便利的传播平台和多样的传播手段可以很好地摆脱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现场讲座等活动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学生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2.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加强各教育参与者之间的联结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建立师生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新媒体平台交流的即时性和匿名性,一定程度能消除受欺凌学生对于被取笑、报复等的顾虑和担忧,便于他们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有关事件的反映和反馈,为防治校园欺凌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有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在校园欺凌的防治上,家校间的信息互通、行动趋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学校可以依托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及时便利地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等及时把握,加强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提升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深入性。3.新媒体工具的高效性和精准化有助于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的相关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和教育经验总结可以借助专业化的工作平台和存储空间及时被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软件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传统数据处理手段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量,同时能把更广、更大范围内的校园欺凌事件整合起来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比分析,在宏观上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同时,新型的移动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智能过滤工具拥有强大的信息筛选功能,有助于中小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信息筛选系统。
四、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创新策略
1.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理性自觉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工作的理性自觉。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在主体范围、时空限制、欺凌方式等方面有着新的发展。防治校园欺凌急需教育工作者打破对校园欺凌的刻板印象,强化对这一工作的职责意识,加强对“打架互怼”“打闹捉弄”“报复”等类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识别和监管[6],防止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向更为严重的校园欺凌升级。教育工作者还要强化信息化观念,培养信息化情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将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内化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在提升对这一工作参与的理性自觉中实现自身教学生命的优化。2.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通过新媒体工具放大、穿插、重复、定格等功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刺激,突破学生的知觉限制,弥补传统防治校园欺凌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匮乏。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模拟体验技术为学生构建“校园欺凌虚拟体验室”,在不违背伦理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校园欺凌环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模块,让学生在体验校园欺凌中提高共情能力和道德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真正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3.构建多方参与式数字化校园欺凌防治平台防治校园欺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的多方协作。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主阵地,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理性自觉、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实施路径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新媒体设备强大的宣传功能,统筹协调校园中各类新媒体工具,形成多主体、多维视角的宣传方阵,营造校园欺凌防治的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加强反欺凌立法和监管宣传之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生设计反校园欺凌网站、小程序或APP,设置信息宣传、师生交流、家校合作、心理咨询等栏目,助力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家长、社区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消除对青少年欺凌行为的认识与评价偏差,从家庭层面进行欺凌预防以及支持反欺凌教育,形成校园欺凌防治合力。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2):43-50+118.
[2]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3]石国亮,徐子梁.网络欺凌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5-8.
[4]莫梅锋,宋飞颐.道德推脱与身份转化:社交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效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2):156-160.
[5]李岩,高焕静.网络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网络暴力治理[J].新闻界,2014(22):67-70+76.
一、校园欺凌现象面面观
记者:您作为长期从事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问题研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怎么看校园欺凌?
童小军:校园欺凌的确是一个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但它更是发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环境中的儿童保护问题。
从社工专业的角度来讲,国家采取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行动是一种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儿童应该享受的福利。按照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和教育,他们应该有这个福利。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出现校园欺凌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相关教育者的错。我们国家目前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比以前严重了,原因就是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干预都不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正确的干预方法。校园欺凌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治和改善的,但需要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干预方法。
校园欺凌强调的是以强凌弱,即较强的一方对较弱的一方实施的肢体和语言或者精神上的一种伤害和攻击行为。这个“强”一般体现在体格以及人数的优势,还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强”,比如家境较好、在学校朋友较多的学生欺负家庭比较贫困、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朋友的学生。欺凌形式主要是肢体和情感两类,其中情感的欺凌包括语言伤害和孤立两种形式;也有将它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类。
记者:为什么说所有卷入欺凌事件的人都是受害者?
童小军:在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有害的,谁都没有得到好处。其中,被欺凌者受伤害最重。可能是在身体上受伤,严重的可能致残(最严重的是丧失生命),但更多的是心理的、人格方面的伤害。这种伤害一旦产生就很难康复,就算惩罚了欺凌者也不能挽回。
而欺凌者,即施害人受到的损失,在于被强化了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以及对暴力行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养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来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尤其是当欺凌行为带来了严重后果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清晰的是非观念,他们会为自己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感到羞愧,会有沉重的负罪感。这些都是当初欺凌别人的时候为自己成年生活埋下的心理隐患。
旁观者也是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是非的概念以及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吸收,有些旁观者的言语和行为还会让欺凌者得到鼓励,加重欺凌行为。可见,被卷入欺凌事件中的三方在这个过程中吸取的都不是积极的信息,养成的也是错误的行为,培养的不是正面的价值观,因此都是受害者。这种伤害还可能延续到下一代,不是通过基因的传递,而是通过外在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因为他们自己受到了伤害,在经营家庭氛围和育儿的时候,会制造缺陷型的环境,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欺凌的“隐秘性”?
童小军:欺凌的“隐秘性”,主要是由于成人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和不正确的认识,以及缺乏应对机制所导致的。其实,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有问题,找老师或者找家长”,但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孩子们学会的是沉默。有调查显示,孩子被欺负后会告诉家长或老师的人数比例超过了70%,但是多数家长或老师的回应都不对。第一,缺少对受欺负者的疏导,没有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第二,批评教育欺凌者的方法无效。通常学校教育者会直接找欺负人的学生教育一下,告诉他不要那样做。而很少会去了解事件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做,很少会告诉学生这种事情应该怎样处理。这样教育一下的后果是不但没有制止,还可能激化了矛盾,往往让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伤害行为更加剧烈。很多家长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例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他打你,你也打他!”还有一种是直接找到这个欺负人的学生家长去理论,指责他们为何不把自己孩子管好。对方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就是护孩子――我们家孩子就是混蛋、不讲理了,你能怎样?另一种,懂道理的家长可能会批评孩子,说不定也打一顿,以示惩罚。然而这些都只会激化欺凌行为,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一般就不会跟老师或者家长讲自己被欺凌的事了。欺凌的“隐秘性”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被欺负的孩子会有屈辱感,觉得没面子,所以也不会对别人说。
其实,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意识不够。孩子被欺负了,在家里、在学校里一定会有所表现,在行为、情绪、外表、衣着等各方面,都会有迹象。例如,孩子会说不愿意上学,或者一到该上学的时候,他就“生病”了,或者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学校,等等。家长有时候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没有这个意识,缺乏敏感度。很多老师也比较粗线条,只把欺凌当做一种偶尔出现的偏差行为,批评教育一下了事,不会深究,不会意识到这个事情对学生有多大的伤害,从欺凌事件的特点、类型,到对学生的伤害,都意识不足。
记者:同学之间因故起了冲突或不再跟对方一起玩了。这种情况属于“欺凌”吗?
童小军:这种情况不是“欺凌”,这只是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或不和谐。因为我不跟你玩了,还有其他人跟你玩,不是我组织了一个班里十几个人让大家都不要理你,并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发展到这种程度,才属于欺凌。同学之间偶尔的小矛盾,都是正常的。“偶尔有矛盾”就意味着时间持续很短,双方都有伙伴,能够互相对峙,不是被孤立的。可能过一段时间两个人又和好了。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教师对孩子进行友好教育,进行关于怎样看待和对待你不喜欢的人、怎样与他们交流方面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就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有和平相处的方式。如果不教会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小矛盾也可能发展成欺凌。
二、校园欺凌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
但是可以预防和解决
记者:中小学里的校园欺凌是否已经“很严重”?是否能够避免?
童小军:应该是“比较普遍”,“严重”是指有某些现象或者在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严重。校园欺凌在中小学是一个普遍现象,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如果没有很好的措施,是一个很难说“没有了”的现象。我们能做的,一是减少发生的数量,二是降低伤害的程度。
校园欺凌一般不会出现在小学低年级,通常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最严重,高中会逐渐减少了。它的高发期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这个阶段,这就是它“不可避免”的原因。
一是因为青春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青春期的孩子各项生理机能都在迅猛发展,但脑神经的髓鞘化还没有完成,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还不足以控制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二是因为青春期时,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或者不稳定,但是在心理上要追求一种自我认同,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教育和规范行为,孩子们就像进入了“动物世界”,他们更倾向于以原始的状态或原始的行为来获得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在这个阶段,他们就有这个需求。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是要犯错误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他少犯这样的错误;第二,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们要知道怎样去引导他,教育他,扶持他,帮助他,让他不会再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没有足够的干预或者干预方法不对,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记者: 我们应当如何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干预?
童小军:对欺凌事件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要对学生进行多方干预,也就是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要进行干预,而且干预的视角一定是从保护儿童出发,一定是保护性的教育,保护性的引导,甚至是保护性的惩罚。总之就是要保护儿童的利益。欺凌事件里面的所有孩子都应该获得引导,都应该获得教育,否则他们再出现这个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的错。
我们国家现在对儿童保护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但是大家还都是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形成联动的概念,也没有形成预防的概念。学校可能认为校园欺凌这样的事,是极少发生的个别事件,所以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也就不会用对待社会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只是个别处理,个别教育。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转变意识,对校园欺凌现象有系统的、深入的认识;要把校园欺凌放在一个更大的儿童伤害的概念下来看。儿童伤害有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校园欺凌只是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暴力还包括环境暴力和文化暴力,从预防校园欺凌的角度来讲,环境、文化暴力都是需要治理的。
三、对全体学生加强生活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
记者:家长和学校担心反校园欺凌教育会对本来只是少数的欺凌行为起到宣传助长作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童小军: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就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适当。反校园欺凌教育不是只跟孩子们讲什么是校园欺凌,而是需要策略地进行正面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的课程概念和丰富现有课程概念的做法,开展反校园欺凌的工作。
一是在校园里引进“生活技能教育”的概念。所谓生活技能教育是指培养一个人能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成长需要的挑战的能力;培养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适应能力。这种教育从幼儿园甚至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了,但一定要有科学的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面对风险或者伤害时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获得这个能力)。只要我们的基础教育系统有了这个意识,再组织力量来做,就能做得到。课本、辅导教材都没有问题,首先是概念、意识要到位。
二是补充和丰富“校园安全教育”概念的内涵。校园安全是大家已经认可的概念,要把安全这个概念做得更科学、更综合。除了大家公认的校园安全,比如硬件的、软件的防火、防电、防灾、防外出时意外伤害等,一定要把“防人为伤害”这一部分加进去,也就是要把校园暴力可能涉及的各种各样的伤害,以及如何防止、如何应对等都加进去,这是一个更大的、综合的校园安全概念,除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之外,还需要孩子们在校园里拥有心理的安全和情感的安全。
以上两个概念,任取其一都可以做起来,它们都包含了但不单一指向校园欺凌,可以避免负面强化。在这样综合的大概念里面,很多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的内容,包括反校园欺凌的相关教育就可以进校园了,这就是应对措施。
记者:目前中小学校可能还是不够重视非学科教育。这种情况要怎么转变呢?
童小军:可以采用尽量不影响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方式就是有组织地在基础教育系统引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非学科教育工作中,包括现有的校园安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等等。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在校园里关心的都是学科教育之外的事情,是学生的社会能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形的应对,比如校园欺凌。这些事件其实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发生的数量和比例不会很高,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就会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将社会工作者引入校园,他们就能够通过特有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处理自己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难题的能力,避免他们采用“欺凌”这样的行为来对待同伴。
当然,引入社会工作者就涉及岗位设置,需要国家的投入。美国做过一个研究,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与回报率最低的是1∶7,最高的是1∶17,投入的回报非常高。所以重要的是先改变观念。要认识到这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将来不管做公民,还是做朋友,还是做父亲、母亲,都能做得更好。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恐怕这些角色才是更重要的。我们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社会教育非常重要,不是要舍弃哪一个,而是兼顾,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四、要从学校的制度建设入手
完善儿童保护的各项措施
记者: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建立和完善儿童保护的制度和岗位?
童小军:我的建议是,要建立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制度,不只是针对校园欺凌的,还要包括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暴力,学生对教师的暴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暴力,不只为校园欺凌一件事设置岗位、建立制度,一定要把校园里面可能造成暴力环境的因素进行整体反映,如果不在这个背景下讲制度建设,人们会以为这是小题大作,以为只是为极少数的人和事建立制度。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建立了制度以后,必须要有专门、专业的人来负责,这个人要做的不仅是在全校范围内有差别地进行儿童(学生)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同时要建立一个应对儿童(学生)保护事件的机制。那么一旦出现恶性案件,就可以有人负责了,出了问题也有人可以问责,能倒查,否则这种事永远制止不了。这个体系最托底的作用就是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任,最重要的作用是能保护师生,有效预防暴力事件。
在校长和教师的学习或培训中,要有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的概念和内容。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一定要加入这些内容。在大学相关的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的课程里,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中,都要加进去。所有的校长和教师都要学习这些内容,但并非所有教师都来直接处理这样的事情,他们只能预防,以及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正确的意识和反应。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依靠制度和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处理。
那么对相关责任岗位的人有什么要求呢?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学校引进社工(社会工作者)。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都是这样做的。美国的法律虽然各州不一样,但“一校一社工”是基本统一的。另外,由于社工人才短缺,所以规定学校首选社工,其次是心理学或医务工作者来从事社工的工作。但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接受社会工作培训,掌握社工的特定技能。
记者:学校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校园欺凌的治理呢?
童小军:从社会工作来看,预防校园欺凌的最好方法就是给孩子们正面的引导。 国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校园欺凌事件都发生在同班同学或者同校同学之间,因此有效的做法就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贯穿初中和高中,基础教育系统应该有目的、有规划地开展班级同伴友爱主题活动,聚焦同辈关系、同伴友情和友好解决同伴冲突技能培养;同时加入法治教育。其次,需要建立报告制度,要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判断。要对卷入欺凌事件的人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评估这些原因与学生、家庭或者学校的相关程度,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一般的程序。其中一定要做的是生命危险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手段。例如,首先要向提供消息的教师进行调查,询问教师何时开始关注,是什么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如情绪、行为、伤痕等);是经常的,还是突发的,突变越严重,进行干预的紧迫性就越高。在处理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二次伤害等。
记者:在中小学校,怎样去区分心理老师、社工的定位和职责呢?
童小军:社工,既是指社会工作(social work),也是指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社会工作是依托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专业和职业,主要为社会问题涉及的弱势群体开展服务,聚焦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工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会采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常规性地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系统的同时,将其朋友圈、师生互动状态和家庭亲子关系等都纳入问题分析和干预范围,还会运用相关政策,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心理老师往往只是聚焦学生个体,常常是通过改善学生的认知来改善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一般不会考虑政策的问题。学校如果有条件,同时配备社工和心理老师是最好的。当一个学生出现了非学业性的问题,就一定是需要综合治理或综合服务的问题。如果是与儿童保护或校园暴力相关的,社工专业的培训更适合,因为这些问题既涉及学生们的认知,还涉及家庭教育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如果没有专业社工,可以由心理老师接受社工培训之后来做。无论是谁在这个岗位上,都需要为他们提供社工培训。
这里强调的是要用社工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用体验式或参与式或其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的行为,例如体验“如果你是那个人,在那种时候会怎样做?”社工还要针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宣传和倡导,强化教师的意识,内容包括:明确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怎样对学生的异常情况保持警惕或敏感性;出现问题时要做哪些初步处理;觉察问题和报告问题的能力等。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请社工来提供帮助。学校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可以避免因工作方法不当给学生造成伤害。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暴力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从医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做出了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简而言之,和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由于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叙述的是中小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欺凌行为。
2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上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家长在各种矛盾与利益的选择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而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国内有调查显示,当家庭中出现亲密伴侣暴力时,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等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儿童一旦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引发问题行为。国内学者李涛等发现,儿童社会适应的不良通常表现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攻击、违纪、多动等违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内化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消极情绪问题。
2.2暴力传媒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新的传媒方式正在不断滋长。生长于新世纪时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这些新兴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由于电视电影节目良莠不齐,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因此观看这些电视暴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节目的替代强化,将自己代入电视节目,容易幻想自己就是电视中的暴力人物,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攻击行为。而相较于电影电视中的角色,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会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因此网络暴力游戏是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3学校原因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轻德育重智育,一昧地教书却忽略了育人。缺乏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成绩,忽视自己道德建设。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不作橐彩堑贾滦T氨┝ο窒舐沤不止的原因之一。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有些学校为了维护政绩形象,秉持“家丑不外传”的观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将欺凌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因此不但不为受害学生讨回公道,还积极做受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不追究到底。有很多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对施暴者的追究往往也不了了之,这无疑会纵容和强化施暴者“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
2.4政府原因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及相关政策,没有形成有效而又明确的依据来认定“校园欺凌”事件,使得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经常会不了了之。而受《未成年保护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或是由家长带回去教育。因此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保护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以及由于对未成年犯罪的宽大处理,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对于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无责任能力,因此在违法犯罪后不会被判刑,只是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这使得很多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而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3校园暴力的防治
3.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却也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特征及其控制机制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父母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性养育方式越多,其子女有更高的愤怒情绪,并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向外表达。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拳打脚踢。平时要注重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对待孩子所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知晓,与孩子保持沟通,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化家庭。而对待家庭内部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问题,可采取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减少青少年家庭内的暴力行为有协助作用。有利于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媒介方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社会支持体系和应对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电视媒体和电子游戏诱惑,试图使用虚拟世界作为替代来缓解现实中的社交问题。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抑郁不得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与同学关系紧张淡漠才沉迷网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交往中体验乐趣意义,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对于一些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立即抵制诱惑的青少年,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亲社会这一游戏使其远离暴力游戏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亲社会行为纳入自己的意识,减少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
3.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的界定与后果,并且可通过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内心感受。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并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地方去解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与学生多加接触,留心有异常情绪的学生,及时的给他们心理帮助和辅导。同时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方面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遇到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由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自信心及社交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产生自信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校园安全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暴力立法行为。健全暴力行为惩治制度,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工读学校,对那些有暴力行为,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但是不至于送入少管所的青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工读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不至于荒废学业,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让青少年在工x学校里学会一技之长,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更要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用法,明确法律的界限。
4小结
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不能集中于哪一方面的过错,也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杜绝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就能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孩子一个清平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1,24(1):32-34.
[2] 李涛,徐振兴,等.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48-1456.
[3] 邵阳,谢斌.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3-0004-04
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3%,网民规模达到6.88亿。毫无疑问,互联网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尽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需要为一系列新生的负面行为买单。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用网络接受教育、工作、社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实施攻击行为。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即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设备,故意、反复地伤害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的一种攻击行为[1]。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解释,评述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欺凌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
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甚至可以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2]。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确实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有意而为之的攻击行为;其次,二者都发生在力量不平衡的个人或团体之间。就传统欺凌而言,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力量悬殊,而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在网络欺凌中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的使用技巧上。此外,网络行为的匿名性也为网络受欺凌者带来了无能为力感,也可看作力量不平衡的表现之一[3-5];再者,二者都有重复发生的特点[5]。
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欺凌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二者除了有相似之处以外,也有不同。为了把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区分开来,研究者描述了网络欺凌的七个特征:
(1)网络欺凌行为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知识。
(2)网络欺凌行为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欺凌行为,而不是面对面的欺凌,是匿名的,因而很多人在感知到匿名性的情况下会做出许多去个性化行为,即在匿名的环境下说出和做出在传统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敢说的话和不敢做的事[6-7]。
(3)在网络欺凌中,由于时空距离较远,实施网络欺凌者不能以直接的方式马上知晓自己的行为给网络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因而减少了对网络受欺凌者的歉意及移情[8];而在传统欺凌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欺凌者往往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给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并可能会因此停止后续的欺凌行为[5]。
(4)网络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比传统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更加复杂。
(5)传统欺凌者的欺凌动机是通过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网络欺凌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6)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的潜在观众比传统欺凌要多得多,任何网民上网都有可能会看到网络欺凌事件,而在传统欺凌中,可能只有十来个人旁观欺凌行为[5]。
(7)网络受欺凌者很难摆脱网络欺凌,因为网络行为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不管他们在哪里,欺凌者都可以给他们的手机或电脑发送消息或者在网上对其进行负面评论。而对传统欺凌而言,Smith等人称“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欺凌”[9],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上学日的学校或者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10],而对网络欺凌而言,由于网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网络欺凌行为在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11]。
综上,网络欺凌和传统欺凌间存在着差异,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网络欺凌的干预措施,不可与传统欺凌混为一谈。
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
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尽管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不及传统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但还是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凌,并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欺凌行为也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2]。
有研究表明,有大约19%的10~17岁的青少年参与过网络欺凌[13]。以过去两个月为时间段的研究发现,有4%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凌,11%的青少年遭受过来自他人的网络欺凌,7%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受欺凌者[14] ;在过去6个月内,有24.2%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网络受欺凌经历[15] ;在以中国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有34.84%曾是网络欺凌者,56.88%曾遭受过网络欺凌,26.84%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网络受欺凌者[16] ;对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表明,网络欺凌大约有10%~40%的发生率[5]。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研究者们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不同,被试群体不同,测量问卷的差异及考察时间段不一致,因而网络欺凌行为在已有的各个研究中的流行率变化幅度较大,但所有研究均表明网络欺凌确实是现如今青少年群体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5]。
三、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与传统欺凌一样,个体的年龄与性别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年龄、性别与网络欺凌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以五、八和十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年龄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呈倒U曲线的关系,五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最低,八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达到12.9%,到十一年级,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又下降为9.9%[17]。
一些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角色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17]。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间接欺凌的一种形式,因此女孩比男孩更多地参与网络欺凌[14]。而更多研究者认为与现实欺凌一样,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大多数为男生[18-19],而女生在网络欺凌中的角色更多的是网络受欺凌者[20]。
除了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外,人格特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负向预测其网络欺凌行为,随着移情的降低,相应的网络欺凌行为就会增加[21]。不论是情感移情还是认知移情,对网络欺凌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2-23]。自恋也是研究者在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中广泛关注的人格特征之一,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4]。网络为自恋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自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线上活动,因而也就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及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25]。此外,道德推脱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欺凌者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网络受欺凌者和未参与网络欺凌者[26]。另外,个体的自尊、归因方式等特征也是网络欺凌的重要预测因素[27-28]。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对人的身心及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强的青少年,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也很少会做出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因而其参与不良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弱的青少年,其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则相对较高[29]。研究者们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直接相关,是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风险性上网行为越少[13,30]。还有研究者表示,父母对青少年上网活动的规定越严格,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督越频繁,惩罚越严厉,则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13,31]。此外,在家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研究发现,在家中的私人区域上网的机会越大,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越大[31]。
3.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例如,校园氛围可能会预测学生之间的网络欺凌行为,消极冷漠的校园氛围可能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可能会采取网络欺凌行为来攻击他人[5],那些与学校情感联结紧密,感知到公平、公正、和平、愉快的校园氛围的青少年参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都比较低[32]。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同伴支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同伴支持越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也越大[32-34]。
因此,在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中,不仅需要注意个体差异,还不能忽视父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应该探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四、研究展望
国内外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就被试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都是以青少年为被试群体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群体只占网民群体的21.4%,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对其他群体的研究以扩大网络欺凌的研究范围。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来进行收集,可能存在社会期许效应,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评定、家长问卷等更客观的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另外,在有关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
第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很多研究未对传统欺凌进行统计控制,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能具有协同发生的现象[5]。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测量网络欺凌的同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并在统计分析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统计控制,以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欺凌的纯净效应。
第四,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阶段,较少考虑背后的行为机制。只有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制定相关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计划,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何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凌:移情与自恋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3] Vandebosch H, Cleemput K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sters: Profiles of bullies and victims[J]. New Media & Society, 2009, 11(8): 1349-1371.
[4]Dooley J J, Pyalski J, Cross D. Cyberbullying Versus Face-to-Face Bullying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009, 217(4): 182-188.
[5]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1073-1137.
[6]Smith P K (2012). Cyberbullying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 R Jimerson, A B Nickerson, M J Mayer, & M J Furlong (Eds.), Handbook of School Violence and School Safe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pp. 93-103). New York, NY: Routledge.
[7]Postmes T, Spears R. Deindividuation and antinormativ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3(3): 238-259.
[8]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9] Smith P K, Morita Y E, Junger J E.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J]. Tas, 1999.
[10] Nansel T R, Overpeck M, Pilla R S, et al.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16): 2094-2100.
[11]许路. 暴力视频游戏使用、道德推脱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2]Hinduja S, Patchin J W. Bullying, cyberbullying, and suicide[J].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uicide Research, 2010, 14(3): 206-221.
[13]Ybarra M L, Mitchell K J.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004, 45(7): 1308-1316.
[14]Kowalski R M, Limber S P. 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8, 41(6 Suppl 1): S22-30.
[15]Navarro R, Yubero S, Larraaga E, et al. Children’s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a Spanish Sample[J].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2012, 5(2): 281-295.
[16]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17]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18] Festl R, Quandt T. Social Relations and Cyberbullying: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on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 via the Internet[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39(1): 101-236.
[19] 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20] Sourander A, Brunstein K A M, Lindroos J,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 720-728.
[21] Brewer G, Kerslake J. Cyberbullying, self-esteem, empathy and lonelin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48(C): 255-260.
[22] Topcu C, Erdur-Baker O.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as mediator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yber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33(5): 550-561.
[23] Casas J A, Rey R D, Ortega-Ruiz R.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edictor variabl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3): 580-587.
[24] Pabian S, Backer C J S D, Vandebosch H.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dolescent cyber-aggression[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75: 41-46.
[25] Eksi F. Examination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ing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 Bullying through Path Analysis[J].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2012, 12(3): 1694-1706.
[26] Renati R, Berrone C, Zanetti M A. Morally disengaged and unempathic: do cyberbullies fit these defini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2, 15(8): 391-8.
[27]Kowalski R M, Limber S P.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Cyber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53(1 Suppl): S13-20.
[28]Pornari C D, Wood J. Peer and cyber aggression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and outcome expectancies[J]. Aggressive Behavior, 2010, 36(2): 81C94.
[29]Hinduja S, Patchin J W. Social Influences on Cyber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13, 42(5): 711-722.
[30]Leung L, Lee P S N. The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arenting styles on internet risks[J]. New Media & Society, 2012, 14(1): 117-136.
[31]Zhou Z, Tang H, Tian Y, et al. Cyberbullying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4(6): 630-647.
[32]Williams K R, Guerra N G.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rnet Bullying[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7, 41(1): 14-21.
[33]Calvete E, Orue I, Estévez A, et al. Cyberbullying in adolescents: Modalities and aggressors’ profi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1128-1135.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省、市、区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方针,严把“三个必须”原则,立足教体系统新发展阶段,更好地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安全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建设,筑牢全区教体系统安全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目标任务
各项安全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和群体性安全责任事件发生,防范和遏制一般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教体系统和谐稳定。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一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安全岗位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度,落实领导《安全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安全监管责任清单》,明确任务,做到照单履责,失职追责。二要严格落实全员岗位安全责任。层层签订《2021年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压实安全责任;各校(园)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清单》,体育活动场所等安全风险点、隐患点要人、岗、责清晰明确,从校长到教职工人人对应履责。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一要强化机构和制度建设。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专职人员,及时召开年度、季度应急管理专题会议,各项工作有安排、有分工、有责任主体。二要完善各类预案。及时修订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突出操作性、实用性,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三要强化预警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QQ群、安全教育平台、班级微信群等建设管理;校园“一键式报警器、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区教体局应急指挥防控平台实现联网。四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应急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知识宣教普及工作,提前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及时获取和灾害预警信息,努力争取帮助和指导,避免自然灾害给师生带来危害。五要加强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处置。加强安全事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快速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件,严防群体性、次生性安全事件发生。六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切实做到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强化疫情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舆情监测,严格各项规定,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三)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一是落实安全防范标准。积极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三防”并重和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从保安公司聘请专业保安担任学校安保人员规定,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率达到100%,校园一键式报警器、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区教体局应急指挥防控平网率达到100%。二是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组织架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安全档案、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四)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一是抓实安全课程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资源,真正上好安全课,构建家校共育保平安的格局;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穿插安全教育内容,持续提高学生安全素养。二是加强安全体验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职校安全教育体验中心的作用,围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广泛开展预防溺水、火灾、禁毒、害、食物中毒、网络沉迷、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五)切实抓好重点工作。
1.防溺水工作。深入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及时向家长发放《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回收并保管好回执。要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安全提醒制度,引导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的看护责任,确保孩子离校后有人监管。
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接送学生车辆的整治力度。有校车的学校制订详细的校车安全管理措施,做好学生候车、乘车、交接管理,加强对学生、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管理和教育。严格校园车辆管理,对教职工私家车出入校园的,要采取“避让出入、错时出入、禁止出入”等有效措施强化监管。要教育学生在假期离校、返校和社会实践、外出旅游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人身安全。
3.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要按照中、省、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对学生不良行为早期干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密切家校沟通,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知识,增强监护责任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加强部门合作,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4.“扫黑除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常态化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强化规则意识。要加强部门联动,突出防控重点,坚决将黑恶势力渗入校园、侵害师生的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要坚持整治行业乱象,开展有效整治,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
5.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要依托“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新平台新机制,会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小旅馆、娱乐场所、无证摊贩等治安、卫生乱点的清理整顿,做好对校园周边危险山体及水域等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要配合公安机关,健全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确保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安全可控。全面了解掌握校园周边特殊人群信息动向,及时安全提示,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有序。
6.消防安全与森林防火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消防责任,强化监管,进一步规范学校消防日常管理,强化防火巡查,狠抓隐患整治,加强督促检查,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学校火灾防控能力。要继续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加强森林防火知识普及。在全省森林防火期间(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要严禁学生野炊、烧烤、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活动,坚决防止发生森林火灾。
7.实验室和危化品安全工作。要按照省、市、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要求,建立危化物品的全过程台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危化品场所、易燃易爆气体等的安全管理。要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排查和消除实验教学安全隐患,确保实验教学以及学生实习实训的安全。
8.风险管控工作。要定期对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场所区域开展排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风险点和安全隐患管控台账,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六)切实抓好体育安全工作。各项体育运动的组织者要制定符合赛事要求的安全应急预案,落实人员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七)进一步推动家长落实监护责任。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致家长一封信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学生看管监护责任,准确掌握离校期间孩子动向,关注孩子人际交往和情绪表现,严防出现监管真空。
四、严格责任追究
严格实行校园安全督查通报制度,落实安全工作约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凡年内发生较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或较大群体性安全责任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安全工作对其实行“一票否决”,相关责任人不评优,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职务等。
肥胖给宝宝带来的健康隐患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影响孩子身体对糖(葡萄糖)的利用。肥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医生们已经发现了2型糖尿病与成年人肥胖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儿童来说也是这样的。肥胖可能会导致胰岛细胞处理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并导致胰岛细胞负荷过重,一段时间后,胰岛细胞就会失去功能。研究表明,相比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随着儿童肥胖的流行,儿童糖尿病患者中的2型糖尿病患儿比例正在上升。
代谢综合征 新陈代谢综合征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好几种症状的统称。新陈代谢综合征会增加孩子患心脏病、糖尿病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新陈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包括:高血压、高血糖、甘油三酯高、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以及腹部出现赘肉。
高胆固醇和高血压 如果饮食不健康的话,孩子的血压水平和胆固醇水平可能会升高。高胆固醇和高血压都会导致动脉内壁斑块堆积。而斑块会导致动脉狭窄、变硬,并在日后引发心脏病或脑卒中。
哮喘 超重或者是肥胖的孩子更有可能患哮喘。研究人员猜想,这可能是因为肥胖会挤压气道,从而引发哮喘;肥胖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炎症,也有可能会引发哮喘。而且研究表明,很多身体脂肪含量较高且运动水平较低的儿童,可能已经出现了哮喘的早期症状,但是家长和孩子自己并不知道。
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很大的疾病,如果孩子患有该病的话,睡眠过程中呼吸会反复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是儿童肥胖的一种并发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被认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性分别是正常儿童的4.14倍和5.98倍。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就是在没有大量摄入酒精和药物,或者是患有某些一直会导致脂肪肝的疾病的前提下,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度的综合征。这种疾病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可能会导致肝脏瘢痕和肝损伤。
青春期或者月经期的提前 肥胖会引起激素失衡,从而导致青春期开始得比预期更早。相比于发育正常的男孩,性早熟的男孩更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和犯罪等问题。而早熟的女孩更有可能受年纪稍大的朋友的影响,提早发生。而且,月经初潮提前的女孩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
骨骼和关节问题 肥胖儿童出现骨折、关节和肌肉疼痛,甚至骨骼畸形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超重儿童在运动时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所以就不愿意锻炼,而不锻炼则意味着体重继续增加。
心理健康也是问题
社交障碍:跟超重有关的社交障碍对儿童的影响,与肥胖伴随的疾病对儿童的影响一样大。家长有可能从儿童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出来。研究显示,在一个以瘦为美的社会中,儿童在6岁时就会对胖人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包括认为胖人懒惰、自私、刻薄等。
自尊&校园欺凌&行为问题:一般来说,胖孩子相比于体型较瘦的同龄人来说,自尊水平较低。自尊水平低会转化为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和缺乏自信心,而缺乏自信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差。在同学的影响下,胖孩子可能会认为肥胖是自己的错。胖孩子可能会被起外号,并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欺凌。以前的朋友可能会对他们敬而远之,而且也很难交到新朋友。在这种情况下,胖孩子的焦虑水平会上升,进而可能引发的一种极端是,他们会将自己的焦虑感外化,表现为扰乱课堂等;而另一种极端则是,儿童回避社交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关键词:法律知识;青少年;成长;宪法
青少年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干力量,民族的希望。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增添删减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最精华的法律知识,上述举措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有利途径。但与此同时,教师也需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是时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未成年人犯罪率的逐年攀升,这与部分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直接关联。若法律教育开展的深度不够,学生很容易越界。因此,有关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是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一、法律知识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分析
宪法是我国的第一大法,是制定各项法律所需参照的母法,其中对青少年所应享受到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能够保障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对于中学生群体来说,其处于即将步入成年的人生成长关键期,虽然并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法律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早已渗透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从幼儿园开始,法治教育就开始了,通过幼儿园及小学阶段长期的法律熏陶,其中所倡导的各项文明美德,早已在生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生活中的小事说起,例如,在学校要遵守校规,在班级要遵守班规;努力学习,不负韶华;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凭着自己的实力交出一份真实的答卷,不作弊,不抄袭;在放学的路上,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做新时代遵守规则的好青年。上述青少年应做到的行为目标是遵纪守法的最直接体现,是底线,是原则,是学生能更快融入社会必备的素养之一。据青少年法治与社会行为融合程度调查表明,多数青少年都能很好地理解并纠正自身的行为,这与教师在思政课堂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长期法律教育有着直接关联[1 ]。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高度,其影响也是较为深远的。在思想政治教材中重点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论是有何特权的人,都不能逾越法律这道红线,这也正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人最公平正义的武器。通过法律教育,学生能很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努力去争取自己未来想要的同时,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从个人做起,去感染身边的人,只有社会每个人都遵守法律准则,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现状浅析
(一)仍存在着部分学校对青少年法治教育认识不足的现状
从当前来看,分数成为了广大师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应试教育的功利化(重分数)表现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课时安排中实际占有的比重严重缩水,表现为实际则为学校与社会并不真正重视法治教育。从当前来看,法治教育仅局限在线上课堂中,缺少实践课堂的比例,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养成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另外,相关人员更应清晰地认识到,法治教育在课程中的定位较为模糊,法制教育与反腐败教育、安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间的关系仍处于难以厘清的状态。形成体系的法律教学,当前只在法律专业的学生可见,这是极其不利于法制教育广泛进校园推广的。
(二)学生对一言堂的法制教育形式并不感兴趣
知名教育学者王静波曾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开展方式既不感兴趣,也不讨厌。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方式仍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方式不科学的现状。建议教师采用针对参与式、互动课堂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式,利用调动起其实际参与度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法治理念的认同与法律知识的了解。
三、提升青少年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据调研表明,曾接受过一定法律教育的学生相较于法律知识了解匮乏的学生,在校园暴力、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处于较低水平[2 ]。可见法律知识匮乏对青少年身心成长带来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学生难以在社会中获取到足够的法律知识,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思政教育中提升法律教育在课堂中的比重,用教育手段扭转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现状。从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通过如下途径开展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训练:
(一)引入案例教学法,提升法治知识宣传质效
法律作为一种工具,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对于青少年而言,考虑到其尚未进入社会,对于部分如合同纠纷等领域的法律知识,只需稍加了解即可,但不能一点也不了解。其更需要重点学习的应该为涉及自身权益保护的内容。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生动的案例宣传法律知识;播放案件片段,并采用旁白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基本案情。如在自我权益一章中,教师介绍如下事例:小白与父母曾到某一知名景点游玩,并使用照相机拍摄了几组游玩照片送至冲印馆。后冲印馆未经小白及其监护人许可,将其中一张有小白的照片置于展览橱窗中展览,使得其生活中遭受了很多无关的困扰。后经法院裁定认为:冲音馆需赔偿给小白4000 元,并主动向其赔礼道歉。引入案例教学法后,教师更要充分发挥交互性课堂的作用,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如向学生询问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肖像权等等。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教育学生应如何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态度,特别是在移动智能终端盛行的背景下,应如何保护收集存储照片安全、电脑数据安全等方式。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播撒法治精神种子,让学生了解法律,尊崇法律,树立对法律的正确认知。也可通过定期举办法律活动的方式,利用动漫视频、抢答互动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做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3 ]。
(二)教师应定期持续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减少校园欺凌案件发生
据中国青少年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35%的学生偶尔被欺负、6.2%的人常常被高年级同学所欺负[4 ]。通过分析上述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学生对自身权益维护及法律知识缺乏有关。因此,学校既要重视学生的成才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成人教育,切不可重分数而轻人格。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社会主流价值观导向的好坏,正确选择人生之路;另一方面需尤为注重“差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加以干预,重视其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用教师的一己之力,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与校园欺凌事件干预工作。
(三)增添第二课堂比例,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育远远达不到扩宽学生眼界的标准,开展延伸课堂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学校应联合教师,采用多元化形式,为学生进行直观且生动的法治教育。例如在大课间等空闲时段播放法治教育电影、案例等;在学校走廊的展览橱窗中,增设法治宣传模块;结合社会热点法律事件,让学生充当旁听者,更好地了解学习法律后,应如何利用法律中的哪一项要求对维护当事人的权利有益等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随着当前,“互联网+法制教育”模式的逐步推进,教师与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也更加便捷。例如我校定期在课堂环节中,增设模拟法庭环节。关注“罗翔说法”公众号为案件来源,定期组织模拟法庭;在思想政治期末考核中,增设法律知识问答模块,并纳入最终成绩,此举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四、结束语中小学生守、用、知、护法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积极动力源泉,是传播法治正能量的有利途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值得每位青少年铭记于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的是育人,先育人后育才,法律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在青少年成长路上具备不可或缺的作用。法律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认知,为其未来人生发展提供坚实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