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分析

1.1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简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教育项目,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门户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cbern.com.cn)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专门针对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而设计的、免费为教师提供服务的一个基础教育项目。目前,该网站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已经趋于完善,根据新课程划分的学习领域和学科的资源搜索建立分类。网页分为检索版和目录索引版,设有教育动态、专题项目、资源查找、资源交流、资源展示、在线刊物和合作单位等栏目,用户可按课标、专题、教材、学科、年级、媒体等方式搜索资源。

1.2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应用情况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从2003年建立以来,总量不断增加,容量不断扩大,服务受众也逐渐扩大。截至2012年7月6日注册用户为905 568人,搜索次数为31 771 154次,下载次数为9 996 626次,共计下载资源总量为392 422gb。即使如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依然觉得教学资源的匮乏和不适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力度较大,涌现出许多新教材、新版本,使得教学资源与教材版本不配套;二是信息化设施供不应求,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还存在教师排队轮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现象,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三是企业开发的教育资源产品针对性不强,难以获得一线教师的认可;四是一线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只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缺乏对资源再创造的能力;五是一些学校缺乏上网环境,无法下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六是相比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人数,基础教育资源库的注册教师相当少,资源利用率不高。/

2 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是由组织或个人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可以有效改善人类行为方式的信息。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理念产生于20世纪末,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伴随着知识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理论也相应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知识管理理念被教育领域学者所关注,出现了“教育知识管理”、“教师知识创新”等概念,成为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生产力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义的策略,它能够保证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并帮助人们分享这些知识,以能改进实质行为的方式将信息付诸于实际行动。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核心是隐性知识的外化(将个人的实践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对比等方式外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的共享与内化(在组织内进行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使其通过实践得到内化,并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简单的堆砌、集中,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发掘、提炼,使隐性知识外化,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并且产生知识的创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教师获取资源、保存资源、共享资源、利用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拓展,也是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html/jianli/

(2)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随着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展,相关研究者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对知识进行了分析,将知识分为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组织知识。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个体的知识,包括技能、习惯、经验、价值观、直觉等,属于员工自身的,可以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失。组织知识是指内含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如组织内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与团队协作等,这些都是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

(3)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中,怎样储存、查找、共享与创新知识是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运而生形成了知识管理工作的3种基本方法,即知识库、知识地图和知识社区。

第2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批准;认证;鉴定;财政预算拨款;国家地位;绩效评价结果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028?06

俄罗斯高等教育发端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俄罗阿高等教育已有庞大的规模与较完整的体系。1990年代中期,俄罗斯高等教育受教育者人数跌至低谷之后,快速回升,迈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现在俄罗斯每1万人中就有407名大学生,远高于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可见俄罗斯高等教育有着扎实的发展基础。俄罗斯政府在经济社会体制转变的背景下,就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政策举措,推动高等教育的顺畅发展。为规避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层级化的人才培养结构、多源化的教育资金投入引发办学标准和办学目标差异可能对高等教育投入绩效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构建了相对独立的批准、认证与鉴定的3环节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并对这种制度不断完善与调整[1]。

一、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指导思想上侧重于多样的评价观点、多元的评分方法、多种的评价方式。建立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需遵循的原则为:

第一,面向国际、国家、家长、学生、企业主多方面的需求。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主张,高等教育需在教育内容上,要确保受教育者的自主抉择,并为其自由选择创建条件,以达成法制化、实现公民社会为根本目的,让受教育者汲取国际水准的学识与教育程度,养成国际水准的职业品德与文化素养,实现个体特性在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中的交融,培养出顺应现代社会多元需求,勇于担负服务社会责任,具有显著时代特性,繁荣社会与成长社会的卓越人才[2]。

第二,提高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为实现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培养专门人才的全方位性,注重受教育者的创造性、个体独特性、自我实现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与文化潜力。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要求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氛围内为受教育者的自主定位、自我实现提供激励,拓展其实践技能,塑造其美好心灵,缔造高尚道德。巩固通识教育,达成文理皆通,实现基础知识领域拓宽。

第三,在实践手段中注意高等教育活动程序的可持续性。

俄罗斯高校支出绩效评价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符合个体在生活条件变化下自我拓展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奉行连续性原则,不间断地实施服务创新,组织更新,技能革新,并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第四,系统的管理方式。

俄罗斯高校教育支出的评价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有赖于自身的久远传统,也需虚心学习他山之石的先进经验。不但让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和经济社会间搭建紧密的联络沟通,也在地区层面打造出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维度,达成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融汇贯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融合进程既存在于高等教育外部层级,搭建一体化的中央、地方、市政的高等教育空间,制定高等教育规范,也存在于高等教育内部层级,订立统一的高等教育方针,施行一体的高等教育政策,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式教学,互促式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内外结合的系统管理下,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卓越[3]。

第五,不间断地推动集体中所有成员努力改善自己工作的绩效。

俄罗斯高校教育支出的评价要求所有高校教师均需要职业技能与自身个性兼具,高校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磨砺出顺应时代需要的教学技能,能够把各种变化合理融汇于教学活动之中,订立适宜的、富有独特风格的教育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成效。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培养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信息化,恰如其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绩效。

第六,有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俄罗斯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大职责,担负着社会保护体的责任,肩负为新世纪培育具有高尚品质素养人才的职守,高等教育乃俄罗斯国家兴旺发展不可或缺的要件。俄罗斯快速进入资本主义经济的消极影响、集权社会的沦陷及其道德标准的轰塌在年轻一代中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譬如,道德标准低下,崇尚自我,利己主义盛行,悲观情绪弥漫等。社会正需要高校教育活动来对抗这些负面干扰,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向上,成长为品质优异的人才,这正是高等教育工作的责任。在没有有效的青年组织支持,欠缺合理的社会制度帮助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活动需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进行重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建立豁达的人生观,高等教育的内容要顺应新世纪教育模式的要求,活动方法要遵循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4]。

二、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1世纪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系依照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交互作用而建构,较多考量高等教育内容同市场需求的相称性,目的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活动结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支出绩效在宏观层面上的要求,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的保障工具,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第一,优质教育大纲的绩效评价指标。具体涵盖是与国家教育标准相符否;考量地区劳动力市场及高校特点;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否考量高校特点;理论课程设置与维系的逻辑性;达到俄罗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自主行动要求与否;就大学生自主行动的教学书籍充足与否[5]。

第二,高校教育过程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委员会制与一长制的选用;高校活动行政管理机构的系统性与否;明确权力和责任的分散与制衡属性;各系在资金安排及教学工作中自主与否;透明度与开放度的高低;管理活动的法制化与否;应用管理和战略管理融合与否;层级体系权责明确与否。

第三,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具有学位、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俄罗斯平均指数与否,呈现稳定前进态势与否;教师平均年纪在55岁以下与否;有编制的教师占比达到50%与否;对优秀大学毕业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吸引力的强弱程度;教师对法律法规变动的适应力强弱程度,拥有劳动力市场要求的知识技能与否,符合科技进步的需要与否;职务晋升规则能够激发教师发展后劲与否;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正面效应得到发挥与否[6]。

第四,高中应届毕业生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高校对就读本校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学前培养质量高低;高中应届毕业生入学考试要求提高与否;接受学前培育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考入高校的概率。

第五,大学生知识水平掌握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经由采取排名方式对知识管理的水平;学生对高校生活、教学、科学活动的融合情况;大学生自治水准,大学生自治机构健全与否。在评价中,使用国家对高校的认证资料、国家鉴定委员会的考查数据、专门基金的专业测试结果、学位工作的测定结论、对毕业生供给情况、劳动力需求状况、社会实际对毕业生预定景况等各类数据展开综合分析。

第六,高等教育活动的绩效评价指标。从全体教师视域看,教学过程契合教育大纲主张与否;教学活动中新技术与积极修习方法的运用情况;学习成效管理系统性,排名体系管理的修习激励成效如何;教师对自身教育科研活动的得当评判;课程、教学方法、综合大纲恰当与否。从学生视域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否,能否经由自主思维提出问题,并自主分析提出个人独立主张;修习动力强劲与否;掌握理论知识丰富与否;构建高校学生教育支出服务成效考核体系[7]。

第七,教材、教研方法、文献资料等信息教育环境保障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涵盖,信息的包容性;信息资源对各种消费者各式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现代技术配合信息资源机构应供应信息服务情况;图书馆的图书量与用户量比率是否不超过1:50;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是否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同步[8]。

从上可见,当代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新世纪的时代属性,全面顺应就业市场需求,开放包容的管理体系,同信息社会要求相匹配,关注学生的自主治理与个人风格的发展。

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不仅在国家宏观层级有确切规范,在教育部层级也有着细化的评价指标。教育部层级的评价指标乃对国家宏观层面指标的明晰细化,通常采用数据描述,多反映高等教育系统于3~5年的阶段内的发展情况,经由分析比较各项细分的评价指标,展示高等教育支出绩效在一定领域的发展态势,并阐释与评判这些发展态势,进而获取有利于高等教育支出绩效提升的建议与意见。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及有关标准化要求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提供了实施依据与规范保证[9, 10]。

三、绩效评价的方法

俄罗斯联邦对高等教育支出绩效管理在承继前苏联传统的基石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发展中保持着自身独特性。首先,俄罗斯联邦采取了高等院校批准方式,只有得到批准的高校才是合法的学校。其次,实施国家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方式,构建了自主的国家评价委员会(State Attestation Service)。国家评价委员会每5年对自发提出评价申请的高校展开评价,来保障国家教育标准得以为全国各高校严格遵照执行。若评价结果显示某一

高校办学质量低于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则此高校可能被国家要求停止一切办学活动的。最后,还采用了鉴定方式。国家鉴定乃依照评价结果,分析探究高校活动情况,若分析结论表明高校活动积极向上,就向高校授予国家鉴定证书表明高校鉴定过关,这时高校就拥有合法权力向毕业生发放国家认可、政府监制的高校文凭,并可获得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乃由批准(Licensing)、评价(Attestation)、鉴定(Accreditation)这3个相互关联且相互独立的环节构成。且批准证书、评价结果、鉴定合格证书皆有5年的有效期,过期需重新申请。就各个高校而言,各高校经历这3个环节的时间各异,因此各个环节的活动乃交叠实施,如图1。

(一) 批准环节

批准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每5年重新申请批准,周期性参加以确保高校资质。批准过程中审查的主要内容有,是否有所要求的全部文件资料,涵盖高校组织规章、注册登记证照等;办学资质具备与否,譬如教学软硬件,高校校园面积,教师资质,师生比,卫生防疫达标情况等。这是俄罗斯教育部在批准环节程序规定审查的明确要求,高等院校申请批准证书需达到这些要求,是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第一道坎儿。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承认私立高校具有合法地位,俄罗斯现有私立高校有700多所,私立高校多数拥有相关的批准证书。在批准环节的审查内容中并未对高校的教学活动做严格要求,主要是审核高等院校的办学软硬件情况。只要高校软硬件达到要求标准就被准许招收录取大学生,但要获得颁发俄罗斯教育部统一监制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资质,还需要高校提出申请,参与下一环节的绩效评价。

(二) 评价环节

评价乃依照国家教育标准对高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水准与教育质量合格与否展开评判的阶段。高等院校如果想要参与评价,需要先向国家评价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于申请参与评价的高校已经在批准阶段通过了办学软硬件的考察,国家评价委员会评价时主要审核已通过批准高校的具体教学活动、教育绩效状况。

在国家评价委员会展开评价活动之前,申请评价的高校需按照国家教育标准先实施自主评价。自主评价主要是为便于国家评价委员会了解高校对外部评价的绸缪情况,推动高校内部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打造,高校需建构全面的内部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信息资料库,信息资料库的内容来源于高校自主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测定结果,从而降低国家评价委员会实施外部评价时的成本。高等院校内部自主评价的内容有,高等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高等院校行政组织管理情况,受教育者的培养层次与专业结构,受教育者的修习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受教育者的修习效果如何;高等院校内部受教育者培养结果绩效评价体系,教职工水平高低,教学手段与方式先进与否,学校藏图规模大小与质量高低情况,科研活动开展情况,教育技术设施供应情况。高校就这些内容展开自主评价,以书面形式做出汇报,在国家评价委员会开展外部评价之前的1个月把自主评价的书面报告上交给国家高校评价督导司。高校的自主评价报告中,高校需阐释自身对外部评价的准备充分与否,国家高校评价督导司对自主评价报告展开探析,决定高校是否达到参与外部评价的要求。高校负责人要对自主评价报告的精准性与确凿全权负责,承担可能发生的后果。高校如果没有按要求上交全部书面资料,或者没有按照时间要求如期上交书面资料,会丧失资格而不能如期参加外部评价,或需延迟参加外部评价。

对国家高校评价督导司确认达到参与外部评价要求的高校,国家评价委员会开始对高校展开外部评价。国家评价委员会组建评价专家组,专家组由高校教育部聘任重点高校的研究员、教授及政府部门代表组建而成,专家组对高校的实际状况展开实地考察,与高校自主评价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审核高校是否真实的对自身进行评价。外部评价内容的法律依据是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5月下达的961政令,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的的细化内容涵盖,教育活动的规章管理制度;高等教育构成的评判、探究原因与发展对策;高校的发展后劲;专业学科课程内容与国家教育标准相符合与否;毕业生水平的衡量标准;课程教学的实施环境[11]。因此专家组实施外部评价的主要内容涵盖,评价高校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与发展,主要查看高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评价毕业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主要查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学业成绩好坏。

(三) 鉴定环节

对高校展开鉴定乃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保障俄罗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关键一环。高等院校在鉴定环节能够过关就意味着高校合格的完成了所有专业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高校获得在所发放的毕业证书上加盖俄罗斯联邦政府官方印章的资格,高校的全部教学活动受到国家的承认与庇护,并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资金需求属于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体系的安排范围。

鉴定环节主要评判高校的级别与高校的种类,高校级别是属于高等专科教育,学士学位教育,抑或研究生教育,高校是属于综合大学、专业大学、研究院中的哪一类。

鉴定中所运用的指标来自2001年俄联邦国家评审局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一道编制的量化指标。鉴别高校级别过程中主要剖析的内容涵盖,教学内容达到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与否;科研教学信息中心健全与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达到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与否。鉴别高校种类的剖析内容主要涵盖:教育部门提供的专业名单与相关教学方案完善与否;毕业生有无继续进修的能力与可能;科学研究归属于应用性、基础性还是探索性的性质及科学研究的规模与质量;高校教师编写的专著、教材与教学指导资料的质量高低,及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情况与效果;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配备比例;教学实验设备、设施的完备情况;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可能性与就业前景;高校为学生提供的食堂服务、住宿服务、娱乐运动服务及医疗保障服务优劣状况;师生参加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的多寡、成效如何;高校作为教育文化中心举办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的规模与质量状况。

四、绩效评价的实施

俄罗斯教育部国家鉴定中心数据信息资料库中容纳有1 200所大学、300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数据信息资料。俄罗斯教育部鉴定委员认定了854个大学、970个专科院校与7个高等职业学校的国家鉴定资格,妥善的处理了113所大学、14所中等职业学校与4所高等职业学校的级别调整问题,310所新建的公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私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国家鉴定中顺利过关。在高校中,有79%的高校顺利鉴定过关,21%的大学鉴定未如期过关。其中在公立高校中,7%的鉴定未如期过关,93%的鉴定顺利过关;在私立高校中,3/5的鉴定顺利过关,40%鉴定未如期过关。在顺利通过鉴定的高校中,50%的高校中有3/5以上的教师拥有要求的学历学位或职称资格,在历史悠久的一流高校中,50%的高校中资深教授占比达到10%。

在绩效评价与鉴定中,专家们发现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若干问题:

一是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进展存在巨大差距。俄罗斯高等教育分级财政预算造成高等教育进展的区域差距。俄罗斯在高等教育财政制度革新中使用了分级财政预算手段,不但未缩小过去的高等教育区域差距,反而加深了高等教育区域差距。各区域有着显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非所有地方财政均能顾及到本地区高等教育进展中的资金需要,经济发达地方有能力增加高等教育投入,而经济低迷地方对高等教育投入是有心无力,从而使高等教育进展中的区域失衡情况愈演愈烈,以至于有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裹足不前。

二是高等院校遭遇生存发展的危殆。俄罗斯联邦法律明确支持,国家联邦预算每年财政教育支出至少为国民收入的1/10,财政高等教育支出至少为国家联邦预算支出的3%。但在实际联邦财政预算部署中高等教育支出并未达到法律规定要求,联邦预算用于高等教育支出的经费部署只占高校实际需要经费的1/5~2/5,且实际资金拨付数额比预算部署更低。俄罗斯联邦法律准许高校自主开展经营性活动,高校可以创办农场、建立工厂,经由股份制手段参与各类机构、组织、企业的商业运作行为,开展中介活动,高校资产可合理的销售、出租,实施证券投资行为,实施有偿培训服务活动,开展科学研究服务行为,将经营性活动中获取的经营利润投入到非营利性的高等教育中。虽然高校可开展商业,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财政预算外资金来源,高校从事商业活动获得的预算外经费规模不断提高,占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由1/10提高到1/4。但高校并非以营利为终极目标的企业,高校的商业行为只能作为达成高等教育目标的辅助手段,因此高校在获取预算外经费的能力有限,手段也不够充分,在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状况下,高校不可避免的会遭遇生存的危情,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12]。

三是高等教育发展包容性的缺失。俄罗斯高等教育实施办学主体多元化,财政预算分级管理制度之后,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完全依靠收取学费立足的私立高等院校。且公立高等院校也普遍向学生收取学费,收费公立高校的占比由3/10上升至1/2。学费收费水准较高,在公立高校中,学生可以获得政府助学金,教师工资薪金可得到财政支持,公立高校人均学费$1 000往上走,且学费因专业不同、层次各异、高校差别、地区差异而又较大差距,变动幅度相当大。在财政支持乏力的私立高校,学费更是让家境普通的学生苦恼。优质的高等教育多分布于公立高校,而一流的公立高校得到的财政资助更多,也即越富有的人越能够享受到财政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引发高等教育支出在富人与穷人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俄罗斯社会中多数人依然认为政府有义务免费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反对高等教育服务收费。但在俄罗斯现有财政状况下,高校收费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终引发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无法实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13]。

虽然俄罗斯高等教育有许多亟待处理的难题,高等教育发展危机四伏,但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巨大的发展后劲,在度过了1990年代经济社会体制休克疗法改革的最最艰难时期,未来充满着光明前景,保持着持续进步的可能性,并在稳步上升。

五、绩效评价结果的效力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绩效评价政策的运作效果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由教育部直接向社会公开,力保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知情权,确保绩效评价的公正透明。

(一) 依照绩效评价结果明确高等院校的国家地位[14]

俄罗斯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的界限日益淡化。2004年俄罗斯在私立高等院校联合会召开的会议中明确指出,国家秉持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地位平等的理念,并推行相应政策,全部高等院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皆有权公平参与角逐,获取国家联邦财政预算拨款的支持。但是国家联邦财政预算资金只发放给能够培养出达标才俊的高等院校,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达标才俊,主要看高校能否达到国家鉴定标准的要求,且俄罗斯不断提高鉴定规则,以确保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培养出达标才俊。可知,能否通过国家鉴定乃确定高等院校国家地位的关键要素。高等院校只有在国家鉴定过关之后才能够获取国家赋予的合法国家地位,才有资格向毕业生颁发国家规定统一样式的毕业证书。国家鉴定未过关的高等院校会被裁撤相应级别的国家地位,不具有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合法资质[15]。

(二) 绩效评价结果和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紧密 相关

俄罗斯政府把高等院校的鉴定结果和联邦财政预算拨款直接挂钩,高等院校在国家鉴定过关的情况下才可以从国家财政预算中获得相应的拨款。可知,国家鉴定通过与否这一要素会径直扰动高等院校的种种权益,涵盖高校的社会声誉高低,享有国家财政预算支持与否,享受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其它特殊待遇、政策支持与否。鉴定过关的高校不仅能够享受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资金支持,还有其他特殊待遇,譬如,出版的图书与其他产品上有国家标志,表明其国家地位,高校可享受税收减免,学生可以无需服兵役等。鉴定不过关的高校,没有办学资质,还要把学生转到其他鉴定过关的高校,并要补偿其它高校再培养这些学生所需耗费的成本[16]。

参考文献:

[1] 唐靖, 陈小波, 刘筱韵. 国际创业对我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3(2): 18?21.

[2] 孙明娟. 俄罗斯高等教育鉴定制度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06(5): 65?69.

[3] 姜晓燕. 俄罗斯教育20年: 变革与得失[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10): 20.

[4] 刘晓凤. 财政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与基尼系数的脉冲响应分析[J]. 兰州学刊, 2012(5): 195?201.

[5] 刘晓凤.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7): 22?27.

[6] ГеворкянЕ., МотоваГ. НаводновВ. Развитиесистемы. аккредитациивысшегообразования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J]. Вестниквысшейшколы, 2004(1): 25?28.

[7] 刘晓凤. 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 53?62.

[8] 黄兢. 论高等教育评价的教育与社会价值[J]. 求索, 2013(6): 222?224.

[9] ФиллпповВ. Модернизацияроссийског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J]. Педагогика, 2004(3): 3?11.

[10] 沈超红, 杨璐. 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3(5): 3?7.

[11] В. Садовничий. Высше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России: доступность. Качество.конкурентоспособ ность [J]. высш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России, 2006(7): 30.

[12] Н. Розина. О разработке нового поколения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стандартов [J]. Высш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России, 2007(3): 36.

[13] А. И. Субетт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качества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онцепция, механи змы, перспективы. [M]. Часть1 Академия Тринитаризма, М, Эл №77?6567, публ. 2004, 102.

[14] 苏海泉, 王国辉. 高校创业教育的绩效管理[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 4(2): 74?77.

第3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班级管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管理肩负起育人的职责,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资源适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观念,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与班级管理实际,认真探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途径

1.日常教育管理

班主任在考虑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同时结合学校和班级实情,师生共同制订出班级管理细则,做到依法治班,让每个成员在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感受并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解决具体问题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中心,以真实的内容教育学生,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当班级选举学生干部时,我让大家先听竞选者发表竞选演说,接着民主投票确定当选人员,最后当选者当众宣誓,明确岗位责任,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请矛盾双方先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谈谈自己的错误和犯错的原因,然后让大家唱“八荣八耻”歌,最后请矛盾双方谈对此事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遭遇挫折时,我就和大家一起重温路上的感人故事和雷锋故事,让学生们在革命前辈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感染下,重拾奋勇向前的信心。

3.主题活动渗透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张扬,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时可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展示、激发成才的重要舞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对“读书、明理、成才、报国”有了主动思考,道德认识水平有了提高,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班集体的精神风貌中。具体做法是: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结构为主题,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九月,出专题手抄报比赛)、喜迎国庆(十月,征文比赛)、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演讲比赛)、迎五・一(朗诵比赛)、尽责任(5月,开展为爸妈洗一次脚活动)等。②从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出发,开展各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主要的特色活动有“幸福教育”“感恩,我们在行动”“我们的政策我们定”等 。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策略

1.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早晨迎接学生、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的引导、安排就餐、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打扫卫生和内务整理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学生,鼓励学生自强不息,以遵纪守法为荣,准时来校学习;每次课间十分钟我总要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班上的学生,与他们聊一聊,一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引导他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事事规范自身行为;我利用参与课间操的机会,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就餐时,我要求大家排队就餐,不挑食,引导他们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我利用学生打扫卫生和整理内务的时机,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2.在每一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班干部、布置教室、班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新学期班主任第一次讲话时,我总要向大家问一声好,说些祝福的话,择机说说文明礼仪的要求,与大家畅谈发展目标,勉励学生们自强不息,树立竞争意识。安排座位时,我总是做到不偏爱任何人,做到人人平等,这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互助观念。制订班规时,我总是请大家一起商量,做到“我们的事情,我们做主”,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纪律观念。推选班干部、评选先进时,我首先请大家选前认真酝酿,人人积极参与,民主投票决定,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时,我总是怀着满腔热情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潜能,热切盼望每位学生都能自立自强、开拓创新、不断进步。

3.在每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挖掘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师资、设备、环境和学校的特色,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学习环境,热爱自己的学校。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像指挥员对出征前的战士一样,鼓舞全班学生的士气,让学生精神更加振奋,更加奋发向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向学生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对班级的设想和决心,描绘班集体美好的明天,鼓励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去开创,去奋斗。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让每个新生介绍自己和说一说对新集体的希望,这样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生毕业时,我都会说些离别赠言。

第4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以往的学校改革,常常直接聚焦在策略、方式和方法等操作层面,如力图改变“管理策略”“教学方法”等,“新基础教育”却直接探入种种策略、方法背后的“r值观”,学校转型必须首先回到价值观这一原点中去,重新审视并建构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基本问题上:“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学”等。其中,“好教育”与“好学校”是首要的两类价值观。在“新基础教育”的创始人叶澜教授看来,“教育”,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能够“教好天地人事,育出生命自觉”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好学校”是现代型学校,而不是近代型学校,其特征在于“价值提升”“重心下移”“过程互动”“结构开放”“动力内化”等,由此构成了所有“新基础教育”试验学校转型变革的目标,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学校评估标准。

以往的学校改革,常常要么将重心放在“学校领导与管理”,要么定位在“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新基础教育”则致力于推动学校的“整体”变革,因此,“学校领导与管理”“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三个支柱一个都不能少,并且力图实现三者之间的交融共生。

以往的学校改革,常常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则通过构建“大中小学合作研究机制”,以贴地深度介入式的方式,深入到学校策划、实施与评估中,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与写课之中,而且反复重建……换言之,进入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再把新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新的理论等双向转化的方式,实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生共长。在此过程中创生的新经验、新理论,都不只属于大学研究者或中小学校长及老师,而是“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共生体的共同产物。

通过如上学校转型的抓手和策略,“新基础教育”研究希望所有参与的试验学校,拥有“三底”“三力”和“三思”。

所谓“三底”,就是叶澜教授提出的“底线”“底蕴”和“底色”。对于学校转型而言,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学校转型变革,一要有“底线”:即把学生当学生、把教师当教师、把学校当学校;二要有“底蕴”:既要有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办学的底蕴,也要有校本特色的学校特色文化传统作为学校发展的底蕴,两者都包括“老传统”和“新传统”,且不能相互割裂对立,要实现“老树上发新芽”;三要有“底色”,将“新基础教育”的新价值观、新理念化入学校日常教育生活中,渗入学校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之中,实现“日常化”。

所谓“三力”,就是“内动力”“内定力”和“内生力”。“内动力”意味着学校自身有变革的需要,不只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舆论的压力和推动下变革,而是有自我更新和再造的动力;“内定力”需要学校不满足于追逐时尚和风向标,牢牢守住底线,呵护底蕴,铺好底色,无论外界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朝着认准的价值观这一“标杆”直线跑;“内生力”则是学校通过坚持不懈的转型改革,获得绵绵不绝的自我生长的力量、自我创生的智慧。

所谓“三思”,与“思维方式”有关。一直以来,“新基础教育”对流弊已久的“点状思维”“割裂思维”“二元对立思维”“非此即彼思维”“极端化思维”等保持敏感和清醒的认知,转而倡导“双向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综合融通思维”三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因而,主张“成事成人”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主张教师与学生是不可分割的“共生体”,教学是“教”与“学”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堂则是师生共生共长的家园;主张建立学校“特点”与“特色”的有机关联,“特点”是和少数人相关,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偶尔为之的东西,“特色”则与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相关。最重要的在于“特色”之“色”,是“特点”之点的弥漫、弥散和渗透,也是不同“特点”与“亮点”之间的彼此关联、互动、融通和渗透的产物。

拥有了“三底”“三力”和“三思”之后的学校教育,方可实现充分的整体转型变革,并通过“新基础教育”改革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

第5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中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第6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第7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86-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整体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此,新世纪以来,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开展了一些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1年,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试点正式开始;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2005年,课程改革从实验区逐步推广,涵盖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两个阶段;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标志着本轮课改从点到线到面的完全转变,也进行到了课改的关键时期;同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法则规划纲要(2010——2020)》;2011年,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教学程序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由于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诸多因素的改革,这给已经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在心理上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处在这种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只有面对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及时转变角色,做好心理调适,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不被社会所淘汰。

1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1以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知识本位”的价值观,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

现代课堂教学则是强调“学生发展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即把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全面地加以关注。注重从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去考虑确定教学目标与选择教学内容。

1.2教学过程注重全面发展,认识个体差异

教育是认识人、理解人、培养人、开发人的事业。这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和学生在发展中的差异性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因材施教。

(1)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正常情况下,人的一生中有90%的潜能未能激发和利用。从这里我们就应当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得当,积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学生都会成才。为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提高对学生的期望,用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潜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学生的潜力各不一样,兴趣也不尽相同。在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学生的发展潜力、兴趣爱好、发展的阶段、水平、智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都客观地存在差异。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

(3)潜力需要适合的教育方式才能激活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但潜力不会自动地得到开发。就像来自世界的一种潜在的能源,如氢能源或核能源一样,若不通过科学的适应于它本身变化规律的手段和方法去开采,以及提供释放环境条件,它是释放不出能量的。学生的潜能也无例外需要适合的教育方式,提供最佳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得到开发。

1.3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观

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是: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质”的方面,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更注重从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变“厌学”为“乐学”。从“量”的方面,把压给学生过多枯燥机械训练的作业量,过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减下来,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学用相结合,思考、探索、合作解决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充分给予学生自我体验创新的过程与成功情感。

2 课堂教学中教师常见的几种心理不适现象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面对课堂教学的新标准新要求,很大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不适的现象,这种不适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8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改革发展 国外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向教育领域全面渗透,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各国纷纷对本国的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总结经验教训,勾画未来蓝图。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日本作为代表,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加以阐述。

一、美国、英国、日本教育改革特色

1、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特色

(1)个性化教育。美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相互配合,形成了美国个性化教育,其特点是把儿童个性发展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强调儿童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好问态度、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以及各种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个性化教育主要体现在重视儿童表现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个性化教育主要体现在重视学生主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独立的学习。

(2)面向全体儿童,实现教育优异。1990年,美国各州州长一起制定了《国家教育目标》,确立了教育在全国的最优先发展地位。1994年,美国国会把这些目标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地方携手合作,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帮助他们为继续学习做准备,以迎接21世纪技术方面的挑战。改革的核心与主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更多地关注经济贫困和学能欠佳的弱势学生群体,努力实现教育民主,1998年《构建学习社会》报告把注意力集中在已经得到改进和依然存在差距的地方;二是追求教育优异,努力提高各州各学区各学校各学习阶段学业成就标准,积极主动地迎接未来的全方位挑战。《1999年全体儿童教育优异法案》即反映了这一要求。

(3)大力推动小班教育改革。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注意和照顾,美国自上而下,从联邦到各州教育部门和地方学区,都积极提倡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招聘更多的优秀教师,逐渐减少班级规模,尽可能为这些学生特别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市区和农村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充满关注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业成就。为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8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了第二轮教育发展的四个目标,首要的一个就是降低学校班级人数,拟在未来几年中把小学低年级的班级学生平均数量降至19人以下。1999年,美国有20个州已经实施了缩小班级规模的计划。实践证明,合格教师指导下的小班教学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合格教师指导下的小班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增强了学生个体关注,减少了课堂干扰。低年级小班教学使学生的基础数学和阅读技能得到了加强。从长期效果来看,学生的留级率低,重新进入大班教学后学业成绩仍然逐年进步,学生的大学升学水平也提高了。当然小班教学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造价高,合格师资缺乏,教育设施不足等。

2、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特色

(1)通过“开放入学”政策,将基础教育推向市场。1998年,英政府颁布教育改革法案,通过“开放入学”政策将基础教育推向市场。“开放入学”改变了过去对学生入学的人为限制,家长可以以消费者的身份为子女挑选学校,学校可以跨学区接收学生,政府根据在校生数量给学校拨款。“开放入学”使英国中小学所处的环境由“家养”变为“野生”,“家养”环境下的学校有明确的社区范围和生源,经费与工作质量没直接关系,不必为生存而竞争。而“野生”环境下的学校没有稳定的生源和财源,维持生存的资金与办学质量紧密相关。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不满将导致入学人数下降、经费削减和教职工裁员,并最终威胁到学校生存。因此,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学校必须走一条以竞争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道路。

(2)国家课程评价政策。英国国家课程评价政策不是指评价国家课程的政策,而是指评价学生学习国家课程成绩状况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英国最初的国家课程评价政策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参照的表现评价体系。经过14年的实施与修订,原来的评价政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资格与评价,当局2002年公布的2003年各关键阶段的评价与报告安排相关文件、英国最新的国家评价政策安排包括:关键阶段末的测验;教师评价;成绩的记录、报告与公布。

(3)“教师减负”工程。在英国,教师过重的工作负荷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001年9月《学校:取得成功》白皮书中指出要设立试点学校,探索一条减轻教师工作负荷、重组教职工队伍的道路。“教师减负”工程内容包括:给每位教师配备电脑,将所有电脑在校内联网,使教师能有效地共享教学方案;为学校配备教学助理、行政助理;对助理进行培训,保证每位员工能有效使用资源;增加教师备课、进修机会。目前,在试点学校进行的2002―2003年“教师减负”工程,已经成功,其经验将推广到全国所有学校。

3、日本教育改革特色

(1)把加强“心的教育”放在改革的首位。面向新世纪,日本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养支撑我国未来的人才”上,着眼于“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之心,尊重他人之心,重同情、正义、公正之心,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创造性和国际性,以使人一生都能最大地发挥其能力”。为此,面向21世纪,日本把加强“心的教育”放在改革的首位。“心的教育”的概念是1998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强调今后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各个环节,改变偏重智育的风潮和知识灌输型的教育,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起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行动的生存力,从幼小时候就让儿童切实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则,加强培育正义感、同情心等丰富人性的教育。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1996年日本实施“学社融合推进计划”,将学校、家庭、社区联系在一起,合作构筑“教育网络”。日本文教省提出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联系,强调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以及社会团体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终身教育观念看待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彻底改变现代家庭教育效力下降的状况。

二、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

虽然各个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各有特色,但却具有相同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方向。扩大教育手段,实现教育多样化,特别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是基础教育实现普及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已完全普及,但青年、成人中仍有功能文盲的存在,这说明他们所受教育是不充分不完整的。新世纪基础教育将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日后贡献于社会的能力。

2、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无法回避课程领域的革新。面向21世纪,各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实行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目标方面,在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进一步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3、加强创造性与开放思维的培养。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各国教育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如日本在2000年3月召开的教育国民会议上呼吁的那样,发展“以丰富的想象力、预见力为基础的,创造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今后,如何培养创造力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美国新泽西州则要求所有学生都具备批判性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也是开放的时代所必须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对别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应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理解,教育改革也强调跨文化意识。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文明的进步要求世界公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但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代表精神世界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沦丧。因此,各国教育普遍注重教育的道德层面,强调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例如,英国在1999年9月9日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促进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和公正民主、生产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的永恒价值,包括自身、家庭及相互关系,学生所属的更广泛的群体,社会的多样性及生存的环境,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

第9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摘要】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究竟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以新的战略思维,作出恰当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基础教育全面推行按照《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大体趋于清晰和稳定,它是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但这种改革决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连,因此认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多方位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也要完善。现阶段,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次,基础教育的改革突出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等等。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第三,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的内容要充分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反映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多方位的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当然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研究性学习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个性成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高等院校不但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任务,同时还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因此,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我为本,博采众长。逐步改造中国固有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文、理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厚实的文、理各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体现不同的培养要求,强化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性,使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2)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相融相谐的学科群;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学科结构,使之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应遵循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紧密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科学论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在夯实学生文理各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科学设置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信息技术类、科研方法类和教育实践类的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从事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核,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重视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实践机会,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