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跟踪审计实施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川农业大学监审处,成都 611130)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摘要: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校管理层的共识。内审部门作为高校实施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通过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工程审计关口前移,使审计人员掌握的信息更加充分,从而更有效地履行监督与评价职能,规范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Abstract: It is the consensus of the management in colleges to reasonably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t use of funds. As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 of colleges to implement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takes the audit pass forward and mak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auditors more fully by the whole process tracking audit and to effectively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ake the management standard, reasonably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funds.
关键词 : 跟踪审计;高校;工程审计
Key words: tracking audit;college;engineering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08-03
0 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育部对高校投入的增加以及各高校为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在高校的经费投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审计,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建议大中型项目应实施全过程审计。本文结合本校在近几年逐步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经验,就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特点、实施过程面临的风险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特点
跟踪审计的目标是实现质量、进度、效益的统一。实施中一般将整个建设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者重点事项,审计人员根据划分的阶段及时地对各阶段的内容进行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以便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实现建设目标,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与传统的结算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具有以下特点:
1.1 审计时间前移 传统审计一般在审计对象已经交付使用后进行,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失去。与传统的结算审计不同,跟踪审计贯穿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后评价阶段,审计的关口前移,对一些重要阶段与环节能及早进行介入审计,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更加清楚。
1.2 审计内容更丰富 全过程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勘察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
1.3 审计的目标不同 全过程审计要对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价。通过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并真实反映工程造价,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完善建设工程管理,维护教育部门和本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职能作用。
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选择与实施要点
2.1 审计模式的选择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对大中型项目应实施全过程审计,也可根据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结合内部实际情况,对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部分阶段或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即按介入时间,可以分为全过程和阶性性两种。“意见”还指出,开展全过程审计可由内审机构实施或内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即按实施的主体,可分为内审机构为主和以外购服务为主两种。
开展跟踪审计对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需要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技术且懂审计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内审机构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专业配置不健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很多高校是纪检审合署办公,既要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又要作审计实务,精力分散,使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人员配置也不尽合理,内审人员多由财务人员或行政人员组成,少有工程造价类人员。因此,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采用“外购服务”是合理的,对于小型项目及维修类项目,可由内审部门承担。
2.2 各阶段审计的实施要点 全过程审计的范围是项目的整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实施中应根据重要性和成本与效益的原则有所侧重。根据高校工程审计的实际情况,对各阶段开展的审计实施要点总结如下:
2.2.1 设计阶段之前 从理论上讲,全过程审计应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就介入,从源头上抓住投资方向,避免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损失。虽然有研究表明,项目前期的决策阶段确定的建设地点、建设标准等对工程造价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三个阶段审计很难介入,究其原因,此三个阶段的论证需要的知识领域很宽,审计部门难以胜任;另一方面,无相关配套的法规出具审计意见,如果勉强出具审计意见,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容易出现审计担责的情况,审计风险极大。因此,对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决策阶段的审计,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放在程序性审查上较为合理。
2.2.2 设计阶段 据相关研究,约占工程造价1%的项目设计影响工程造价达75%以上。设计是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阶段,审计的重点应放在结构选型、技术方案与设计合同上。通过类似工程预算法计算造价指标,评估设计概算的合理性,从造价角度提出建议,使设计方案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满足经济性原则。对于设计合同,应重点审查是否列入了有关设计质量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2.2.3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审查的重点应放在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与合同的审查上。审查招标文件中招标范围是否完整,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标办法是否合规,程序是否合法。另外,因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和项目特征描述不完善而引起的索赔造成的价款调整一直以来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工程量清单审核中,应通过复核工程量计算底稿,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有无重大错误、有无漏清单项以及项目特征描述是否完整,堵塞因工程量清单问题而给承包商以不平衡报价和事后索赔的机会。对于合同签订前合同的审查,主要应关注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一致性,合同中涉及造价、工程范围、预付款的支付、工程变更的确认与结算办法、风险和质保金的约定以及违约与索赔等条款需特别注意[2]。
2.2.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这一阶段审计的重点主要有合同的履行、工程变更签证、索赔、材料采购与隐蔽工程。
2.2.4.1 合同的履行 合同是审计的主要依据,合同是否适当履行是结算审计的前提。质量、工期与造价为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长期以来造价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根源在于:按惯例,合同参与方为基建方、监理方和承包人三者,施工合同对三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高校,对基建方与监理方考核的指标是质理与进度,往往忽视了造价管理。采用跟踪审计后,审计部门介入后将合同参与方变为四者,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承包人是否按设计文件施工、有无降低材料标准以次充好、隐藏工程是否属实等。
2.2.4.2 变更与签证 涉及变更的原因很多,难以避免。首先,对变更的必要性要进行分析,分析是谁的责任造成了变更、是否包含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之内,只有客观因素且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变更才能获得认可。其次,变更实施后要及时签证,要审计变更签证的内容是否完整,程序是否合规。最后,还需从内容上分析签证是否重叠、属实、计算是否准确、有无只计变更增加而无减少的情况。
2.2.4.3 索赔 索赔是指合同一方因非已方的原因而遭受损失,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对方承担责任,而向对方提出补偿要求的一种行为。索赔成立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非已方责任,二是造成了实际的损失。除此之外,索赔还应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提出,超过时效是可以不受理的。
2.2.4.4 材料采购 材料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承包商采购的材料,要审查规格、品牌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必要时可请质检部门鉴定。对于甲方提供的材料,则应重点审查数量与质量,以及承包商是否多领材料。
2.2.4.5 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是审计的难点,易产生争议。审计人员应到现场取证,可采用审计日志的方式,经核实后的隐蔽工程记录需经各方签字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
2.2.5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的确定阶段,竣工结算的编审最好将合同内部分与实施中产生变更部分分列,以便于分析查找并量化变更因素。审计人员应作好这几点工作:首先是利用竣工图纸和掌握的现场情况,严格核实工程量;其次是审查取费标准,规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计取要按取费证和评分表记取;对于变更项目,要正确套用定额,注意是否按合同下浮。最后是人工费要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调价,材料价差要注意控制风险幅度。
3 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和面临的问题
3.1 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既有外部影响因素,也有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全过程审计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审计风险,识别风险对于控制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1 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在跟踪审计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法规,现有的法规仅是在宏观层面上给出了一些指导,对实施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具体的程序、细节缺乏相关的规定。其次,责、权、利边界的划分模糊且存在一定的交叉,对于审计绩效的度量也缺乏相关的说明。另外,现有的审计法律与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难以作出共性的评价、判断,一旦诉诸公堂,审计结论难以得到支持[3]。
3.1.2 技术风险 工程项目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审计中难免要就一些技术问题给出处理意见,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审计部门易成为管理部门的替罪羊。
3.1.3 审计人员素质引起的风险 跟踪审计的时间跨度长,涉及的资金量大,涵盖多个领域,对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的内审人员以财会人员居多,工程技术、管理、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则较少,人员结构还远远不能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需求。
3.1.4 内审外委引起的风险 咨询机构为争取业务而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相当普遍,部分机构为争取市场,压低审计费用,减少审计投入,且中介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致使审计质量难以保障。加之跟踪审计是新事物,对很多咨询公司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据“中价协”的规定,正式审计结果需三级复核后出具,但实际上三级复核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3.2 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
3.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跟踪审计目前还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跟踪审计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在施工合同中,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权力义务已经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对跟踪审计方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规定。权责不清,定位不适当,插手到具体的项目管理,易出现审计越位,难以得到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配合,易产生内耗,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3.2.2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基建项目涉及土建、安装等多个专业方向,专业性、政策性强,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修养与较高的职业道德,既要懂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又要熟知审计法律法规。但高校的内审人员大多是财务审计人员经过短期的基建工程审计培训后上岗,基建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限;有的则是工程技术或类人员直接上岗,对审计程序、法规尚未接受系统的培训。
4 展望
建章立制,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章可循。通过建立一整套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运转,营造一种各参与单位难以违规的环境。
优化审计人员配置,提高整体素质。抓好现有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促使其更新知识,同时加强廉政教育、法制教育。根据项目的特征设置审计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设计审计方案,确定跟踪关键点,专人专职负责跟踪监督与管理。
明确审计的地位。施工合同中明确了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权利和义务,项目实施实质是这三方相互博弈的结果。跟踪审计实施后,使这一系统的参与者变成了四方。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合同中对审计方的权责明确。
跟踪审计是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发展,它围绕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管理目标,延伸了审计的内涵,贯彻了关于效益审计的要求。相关行政部门、高校管理层及审计部门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的成功案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的基础建设中能够逐步开展,发挥好审计部门在工程造价控制、监督方面的职能,这也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廉政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丽瑛.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研究[J].建筑经济,2011,11.
忽晓青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将其
分为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大主要部分,然后再就各
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研究领域进行论述。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文献综述
1. 阶段性跟踪审计研究
(1)项目决策阶段的审计研究。2004 年,Thompson 指出,准
确的审计跟踪可以有效判别关键决策的正确性。Thompson 把至关
重要的决策因素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必须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成
功保障;二是明确合同的目的是要得到期望回报。对于政府投资项
目合同来说,经审计后,决策要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
(2)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研究。Merna 仔细分析了投标单位资格
预审的方法和不同的指标评标程序,得出一些具体建议。Madan 从
承包商角度出发对投标价格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论述。Williams 论
述了低价投标价与最后结算造价的关系。我国王善举(2011)探讨
了跟踪审计中审核招标文件的重要性及其审核要点。
(3)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研究。1991 年,Rice 分析指出,要
想尽量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条款进
行全面计算。只有审计人员在合同谈判或签订过程全程参与,才能
及时告知领导者哪些事情将会发生,怎样有效避免。
(4)施工阶段的审计研究。上世纪80 年代初,工程造价严
重超支和工期严重拖延的问题引起了相关各方的关注。1983 年,
Pomeranz 指出采用预先审计的方法有效控制进度和造价。预先审
计需要有各学科的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参与,需要一批具有各相
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保证承包商、建筑师、工程师、供
应商和业主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2002 年,Jergeas 分析了
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施工的效率,研究了项目施工效率低的原因,从
而提出了一套工程效率测算和审计的方法。我国朱群(2007)针对
施工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大这一现象,对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跟
踪审计进行了分析。仇圣光、罗路(2011)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跟
踪审计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重要关注点和审计方法。
王伟明(2011)从国家审计机关的角度出发,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为审计时点,以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签证、工程变更及工程费用
索赔审计四个方面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跟踪审计的重点。
2. 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早在1975 年, William 就提出了持续审计( Continuous Audit,
CA) 这个概念。2002 年AICPA 的审计委员会( ASB) 主席Jim
Garson 公开声明将对CA 进行全面研究,至今这一研究还在进行中。
Flowerday(2006) 认为,持续审计的主要优点是能利用智能软件
工具系统地、持续地测试交易过程。O'Reilly、Alles 等都通过实证
分析证实了CA 的重要作用。Koskivaara(2006)把信息技术在审
计中的应用分成5 个阶段:1)主要使用一些标准应用软件;2)使
用一些外部数据库、电子邮件、图形等;3)使用一些审计数据库、
审计软件;4)开始使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持续审计
的特殊软件;5)把一些先进方法用于审计软件中,这些软件可用
来完成对被审计系统的预测和持续监控。
当前我国审计研究界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
种观点:
(1)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采用
松散型(点式)或紧密型(线式)方式;刘芳、王银根(2009)提
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选择包括设计环节、招投标环节、
施工环节、结算阶段、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周琪(2010)指出跟踪
审计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式:1)定期审计,将建设全过程划分为
若干阶段进行审计或者分期实施跟踪审计、2)定点审计,将建设
项目确定若干重点环节进行跟踪审计、3)驻场审计,审计组派出
审计人员进驻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张永欣、
刘超惠、李丁(2010)指出跟踪审计可以采取1)全程介入法、2)
适时介入法、3)重点介入法;单国锋(2011)指出跟踪审计模式有1)
全过程派人进驻现场方式、2)定点定期派人进驻现场方式、3) 送
达和抽查方式;
( 2)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来讲,曹慧明(2006)指出 :以绩
效审计为主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以合规审计为主的竣工决算审计相
比有以下特点,1)审计介入时间和审计次数不同、2)审计方式方
法不同、3)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同、4)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同;杨凡
(2007)、万瑞(2010)指出跟踪审计的特征有1)从静态向动态转
化、2)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3)减少时耗,
提高工效、4)审计风险降低;姜玉玺、盛爱军(2011)指出跟踪
审计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过程”、2)“及时”、3)“多元化”;
柯其枝(2011)指出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
过程性的自然特性。
(3)对于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
施工、竣工结(决) 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及参与单位的相关
经济行为;杨凡(2007)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包括1)招
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审核、2)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核3)设备、
材料采购审核、4)工程款进度款审核5)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和财
务决算审计;张永欣、刘超惠、李丁(2010)、姜玉玺、盛爱军(2011)
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包括1)项目前期阶段跟踪审计、2)项目
实施阶段跟踪审计、3)项目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柯其枝(2011)
指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主要包括投资决策审计、设计审计、招标投标
阶段审计、施工阶段审计、竣工决算审计。
(4)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防范方面,刘敏(2009)、
周占伟(2011)提出跟踪审计风险的成因包括1)审计机关介入建
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2)审计人员自身因素和职业判断导致的审
计风险、3)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风险、4)审计依据不足,审计实践
被动;黄俊(2010)对跟踪审计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分
析其影响路径;戴健(2011)指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风
险为1)跟踪审计的环境风险、2)跟踪审计的管理风险、3)跟踪
审计的机制风险;吴岳(2011)指出审计风险防控始终是审计工作
的生命线,各级审计机关和全部参审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与风险意识,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高标准、
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切实发挥跟踪审计的“免疫系
统”功能。
综上,国外关于跟踪审计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
丰富,研究内容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其高质量学术研究,在研究
方法、研究主题和切入视角等方面对我国的后续研究具有广泛的借
鉴意义,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结论,关
于跟踪审计的成本效益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
跟踪审计的研究分析,分别从跟踪审计的特点、内容、风险防范等
不同角度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体现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
跟踪审计有着向体系化发展的趋势,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借鉴
政府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强化基建项目审计,能够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投资过度造成财政支出消耗过大,确保基建项目的有效实施。传统的事后审计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成为当前基建项目审计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对跟踪审计进行概述,分析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阶段性程序,探讨跟踪审计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最后分析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所产生的巨大效益。
关键词:
基建项目;跟踪审计;难点;应对措施
在基建项目中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是针对传统事后审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有效补充。事后审计无法对项目实施期间的各个要素进行实时监管,且因与项目的介入性不强,很容易出现成本使用不当和等问题。将审计工作渗透到项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事后阶段,才能对基建项目造价进行全面控制,提高基建项目施工安全与质量,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跟踪审计概述
所谓跟踪审计,指的是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持续监督并对其进行适时评价和及时反馈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审计对象的绩效水平。跟踪审计的实施方法是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在确保其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确保资金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项目的快速和优质,实现项目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环保和农业、社保、基建等领域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于重大项目和工程落实效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仅能在项目完成后进行回溯性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对项目全过程的介入和跟踪式审计,其能有效防范问题多发且纠正难度较大的难题,极大提升了项目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
二、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阶段程序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介入到基建项目审计当中的重要阶段,其能够率先掌握基建项目的策划和预期目标,基于对项目策划进行的建议和评估,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具体来说,审计准备阶段即对于基建项目投资进行优化利用,将其作为扩大生产和工程增益的基础资金,完成项目的扩建或迁建工作。其需要完成对项目的有效配合,在充分了解项目方案之后,依据实际情况完成投资的审核和估算,并明确项目工作流程,以便制定系统化的审计工作规划,明确主要工作目标,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
(二)项目建设阶段在项目建设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包括对项目方案的审批和设计招标,并对项目设计进行投资审查和图纸审查等。在具体工作当中,必须需求工程建设部门的有效配合,对于其项目规划的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合理和有益的建议,以有效帮助项目高效实施。项目建设阶段资金投资情况的审查和监督是重要工作内容,必须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过度浪费和消耗。同时,结合项目招标文件和投资计划,对项目投资进行有效限额,实现建设资金使用的限制。
(三)项目招标阶段项目招标阶段是建立在准备和建设阶段的基础之上,在完成项目设计和规划之后,确定投标文件和方案,向招标单位递交投标书。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即对投标书进行有效审查,查看工程量和报价情况,确保其符合项目设计方案。同时,在竞标成功后,对合同施工界面方位和标段进行有效审查,并仔细审查合同的条款内容以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而判断合同有效性并最终敲定项目承接。
(四)项目施工、竣工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需对项目资金计划和相应款项支出情况进行有效审查,关注项目的施工进度,并对工程签证问题和相应变更进行有效把控。同时,对投资情况与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审查比对,对合同台账进行整理分析,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指正和协调。项目工程竣工之时,对造价结算进行审查,查看其是否符合市场标准,并协调和结算矛盾与问题,确保项目工程顺利竣工。此外,还需将投资项目造价指标的所有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对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报告,以全面总结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
三、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问题
(一)审计中的认识问题虽然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基建项目实施有着很好的监督和控制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基建项目的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和项目建设秩序混乱、项目腐败等多种问题,但在具体实施当中,认识水平的不足是造成审计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的重大难题。一方面,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认识不足,认为其过分参与和干预工程实施,其对项目实施无显著作用,往往采取消极抵抗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审计人员因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问题,无法严格落实工作内容,导致审计不严格或出现较多漏洞。
(二)审计中的管理分配问题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实施期间,项目管理和审计之间责任分配之间出现的矛盾问题,是造成跟踪审计效果不佳、审计工作无法有效落实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认识不足,在管理当中出现难点问题或复杂纠纷时,将审计人员引入其中之后便脱离责任管理,将所有问题交付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无法明确职责范围,也就与管理人员存在较多矛盾。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职权过大,容易出现对于审计人员工作的不配合和不重视,也就造成权责问题的不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四、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对策
(一)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优化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落实效果,应首先提高审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全面配合并推动跟踪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审计人员应正确看清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对于基建项目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分析,将其反馈给相应管理人员,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并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跟踪审计对于优化项目建设、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各项工作,并与其就项目规划和施工要点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共同促进项目的有效建设。
(二)重视审计工作队伍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跟踪审计工作的落实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审计供作队伍的有效建设。建立系统的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注重其专业业务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则注重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其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恪守廉洁守法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其能够认真对待审计工作,将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整体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
(三)了解审计工作重点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才能有效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确保每项审计环节落实到位。首先,应加强对投标文件的审查,并对项目合同内容进行逐条分析和判断,避免合同中的错漏造成后期工作的巨大失误和损失。其次,加强项目施工当中各施工环节的协调工作,并尤其加强施工监督,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质量进行审查监督,符合相应标准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此外,尤其重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加强与施工监督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使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并保质完成。
(四)对审计制度进行完善对当前的审计制度进行有效完善,才能为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审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主要权限进行有效明确,确保审计工作人员拥有明确的执行依据,也能确保项目管理人员积极配合相应工作。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拟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内容,并有效划分其责任权限,以避免与项目管理人员发生矛盾冲突。
五、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益
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显著提高其多方面效益。首先,跟踪审计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因审计人员对于项目的投标、材料价格等各项内容进行有效审查,能够及时发现价格欺诈行为和报价漏洞,且能够避免出现项目问题和资金盲目支出浪费问题,也就间接提升了经济效益;其次,其能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益。对基建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内部工作流程更加详尽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且施工现场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项目质量和工期均得到保证,管理效益得以实现;
六、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基建项目提供全程保障,能够极大提升项目的社会、管理和经济效
益,为我国基建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应充分利用此种审计模式,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不断提高我国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彤,陈雪轩.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69-270.
[2]张秋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1:4-5.
[3]吴武.对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新思考[J].经济师,2011,12:198-200.
【关键词】 高校 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把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创新与发展,对扩展内部审计的领域和范围,创新审计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与水平,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维护企业利益,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正是这一理论的深化与完善。
一、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单位对工程造价从项目决策到项目竣工结算及项目后评估阶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过程,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是现代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上的新突破,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
当前,各地高校纷纷进入新校区建设的,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且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程序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通过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能更好地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规范工程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建设工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对廉政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二、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
1、国家制度尚不健全,具体审计标准缺失
目前国家已颁布了《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多项审计法律法规,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操作等尚处于初始阶段,多数高校没有制定与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相关的详细制度。相关审计标准的缺失使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容易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具体审计时随意性大,不能完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中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尽快完善可以确立评判依据,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也可以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2、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技术存在风险
审计技术风险包括新技术审计风险和多重技术方案选择风险。建设项目是一个经济技术结合体,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全过程审计是过程控制,难免涉及技术问题,审计人员需要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对技术问题发表审计意见,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而跟踪审计模式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介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中不应有的越位,使监督的作用弱化,加大审计风险。
3、审计定位与介入时间难以把握,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基建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程序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对学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审计定位与审计介入时间是建设过程中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点。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应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参与,涉及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目前很多高校把工程审计的重点放在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审计上,着重强调审减金额的绝对数,而忽视了对立项阶段、招投标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把关。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一次性投资大,如不重视事前、事中审计,即忽视金额发生的过程,事后审计就无法确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审计也就无事实依据,从而导致双方特别是对隐蔽项目审计产生争议,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环节
1、事前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与保证
事前审计是指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工程施工实施之前阶段的审计,它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前提和保证。在工程开工的前期,跟踪审计组应做好以下工作:审查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审核资金筹措、工程设计、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的签署,对施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流程进行审计,对各单位施工职责进行分工,重点评价内部控制等。主要控制事项包括:一是从投资决策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论证;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审查总体规划设计等。二是从设计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是否通过了正确的招标程序并选取优秀企业;审查初步设计的可行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审查是否组织有关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以便减少设计变更等。三是从概(预)算编制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概(预)算程序、编制和审查的方法是否合适;审查概(预)算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审查编制概(预)算所依据的指标及费用计算是否合规、正确;审查执行概(预)算实行先审核、后批复的情况等。四是从招投标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承建单位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审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是否合规有效;审查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是否客观、公正、严密;审查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等。五是从签订合同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合同形式是否符合建设部与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合同条款意思表达是否清楚等,同时,要杜绝以签订补充合同的形式,签订背离招标文件、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混淆工程造价结算依据的现象。
2、事中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与根本
事中审计是指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审计,它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与根本,是重中之重。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量,以及主要材料的品牌、价款、工程的进度款拨付,签证单的现场变更等内容实施审计监督控制。主要控制事项包括:一是从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审计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基本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审查项目法人(或业主)控制是否有效;审查施工环节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审查监理、审计环节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等。二是从审查工程变更的合理性、真实性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是否建立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制度;审查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审查签证时效性;审查变更价款确定是否合理等。三是从对隐蔽工程验收中控制造价。具体包括制定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完备现场签证程序和手续;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和用材质量必须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查看验收,并做好现场记录,共同签署隐蔽工程验收单,否则不予承认。四是从选材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正确审查和调整材差,按实际审计材料用量,避免浪费;对材料领用过程加强控制,防止材料采购过量,材料浪费、被盗等。五是从建设资金监控中控制造价。具体包括对建设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建设(施工)工程成本、财务核算进行经常性的实质审计;审查支出程序是否严格;严把工程款,防止资金外流。
3、事后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保障与关键
事后审计是指做好工程竣工结(决)算审计和投资评价,它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保障与关键。工程结束后,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有以下内容:跟踪审计组首先针对施工方提请竣工验收的要求,先审核其提供的竣工结算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与此同时,应对施工方提供的材料中涉及到变更或者隐蔽施工项目内容工程量的真实性实施复核,以保证施工单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全过程跟踪审计组可以与社会第三方有资质的审计机构达成协议,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资料让有资质的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初审。主要控制事项包括:一是从项目竣工验收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项目验收情况是否认真得当;审查施工方是否将各类竣工资料全部交给建设方;审查试运行情况;审查剩余物资的清理及处置情况;审查合同履行及有无索赔情况。二是从项目竣工结算中控制造价。具体包括工程量的合理性审计;施工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审计;建设项目定额套用审计等。三是从项目竣工决算中控制造价。具体审查竣工决算的编制;审查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审查尾工所需的工程量及投资;审查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审查库存物资及账面价值是否真实;审查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审查交付使用财产是否真实、一致等。四是搞好基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全面评价项目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基建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实际上是后续审计,审计时应充分利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成果,在审查基建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基础上,全面评价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四、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推进方向
跟踪审计是高校新建项目的一种审计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扩大了审计的管理范围,前移了审计关卡,使审计的意见及时得到采纳,促进施工单位及监理等工程管理部门履行职责,能有效地保证工程结算造价的真实性,避免损失浪费。为了使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更好地为基本建设服务,必须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总结完善好的做法和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事前有预防、事中能监督、事后可评价的内部审计新格局,使跟踪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更好促进高校的基本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宇:高校工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2] 邹淑燕:对高校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认识与思考[J].当代经济,2011(7)上.
[3] 陈丽瑛: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1(11).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所谓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就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编制和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拟建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考虑风险后自主报价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规范工程量计价行为出发,实行工程实体消耗与施工措施消耗分离,消耗量与人工单价、材料价格、机械台班价格分离,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调整,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定额计价方面传统定额计价是一种量价合一的静态定额计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的侧重在于审核工程量,审查定额套价,材料价差的计算、费税标准的套取等内容。而工程量清单计价则是一种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动态计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的侧重点在于招标文件、工程建设的内容及标准,工程中标价,合同约定条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内容。工程造价的调整主要通过现场签证的工程量增减变化来控制,因此要想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跟踪审计。
(二)风险承担方面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招标人需要承担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工程量增减的价差风险。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则需要承担组成价格全部因素的风险。
(三)材料价格调整方面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下,往往会涉及到材料价差的调整。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采用的是综合单价计价方法,材料价格往往已经包含在综合单价里,除了招标文件作特别说明外,基本不存在材料价差的调整。只有当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对应的综合单价在合同中没有适用的或类似的综合单价时,则需要由承包方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或者是暂估价中材料单价发生变化,此时也需要发、承包双方最终确认单价后,再在综合价中调整。
二、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要点
基于以上特点,在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过程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
(一)材料价格方面由于竣工结算时分部分项工程费依据双方确认的综合单价计算,一般情况下不予调整。因此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审查施工所用材料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是否具有质量合格保证书,采购材料规格型号是否与招标文件规定一致,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对于暂估价和暂列金额中临时出现的材料,现场审计人员则需重点审查发、承包双方是如何确认价格,有无进行市场调查,有无质量保证,有无现场签证等等。
(二)设计变更方面由于工程设计考虑不全,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变化,施工过程中,原来的设计方案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变更。如果是乙方提出设计变更,作为跟踪审计人员首先应该审查甲方同意做出设计变更的原因是否合理,是否有合理的变更签批程序;如果是甲方提出设计变更,现场跟踪审计人员则首先需要审查是否有设计变更的可行性报告,是否经过上级部门或主管领导书面同意。其次,重点审查变更项目现场签证的单价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准确,变更的内容是否有甲方、监理、施工单位人员三方的签证。
(三)隐蔽工程方面隐蔽工程是工程结算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现场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参与隐蔽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监督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工作,并及时做好现场记录,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获取审计证据,为下一步的结算审计打好基础。
三、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的体会
通过上述对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特点的分析,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总结,加强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基建工程施工跟踪审计的关键工程审计涉及直接责任人较多,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随时可能出现对立局面,令工作陷入被动,甚至无法开展工作,而做好这一切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医院内部审计的效果。
本文针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特点,论述了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管理要求和审计方法,明确了该阶段审计人员的审计流程及审计的主要内容,完善和深化了审计理论,使跟踪审计服务模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投资领域。
关键词:
跟踪审计;施工阶段;投资控制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造价管理的过程变得复杂,管理中会出现很多障碍,如何让造价管理有序进行,实现投资的有效控制,目前跟踪审计服务模式作为投资控制方式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建设项目中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如何使跟踪审计服务在施工阶段成功实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审计要点:
1对建设单位草拟的施工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施工合同非常重要,只有对合同中涉及到的项目各个方面有明确、全面的约定才能对后面的每项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依据,才能减少纠纷、降低风险,有效的控制造价。施工合同中主要对施工合同的工程范围即承包人应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工期、质量标准、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涉及工程合同价款约定调整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要出具审核意见。另外,在合同审计过程中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标的工程一般应采用单价合同,必须在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计价中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规定计价中的风险内容,要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合同文本审核是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起着提前防范的作用,审计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和理解合同条款,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利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经济纠纷,控制造价投资。
2熟悉施工现场,把隐蔽工程、工程变更项目
作为重点审计对象隐蔽工程一旦隐蔽很难发现问题,它往往是工程质量隐患及引起纠纷的主要对象,对隐蔽工程的重要部位要先拟定审核流程,执行过程中要审查隐蔽工程发生的时间及真实性,必要时可进行照相机、摄像机影像资料记录,另外,对隐蔽工程签证的内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也要进行重点审查。施工阶段会有很多变更,直接影响到我们预算造价的变动,也是我们造价控制的重点,所以要严格审核变更的时效性、真实性、变更工程量的计算、套价、计算规则运用是否合理,对重大变更内容是否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施工单位是否有拆分、化整为零的情况等要进行审查。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跟踪审计是审计人员事中监督审查的重要环节,通过过程中的审核意见、确认单等可以使信息反馈及时、灵敏,偏差得到及时、有利的纠正,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使投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对主要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周所周知,大宗材料、设备占建设项目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我们的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大宗材料、设备采购审计、降低材料成本是我们控制投资的关键。工程材料采购计划是采购的基础,因此要审查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及所拟定的采购地点、采购程序是否合理,以保证材料能按时送到工地。在执行过程中,大宗材料的采购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只有竞争才能选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使得建设单位首先要先了解产品的规格、性能、市场上的价格行情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供应商投标和招标方评标的依据,更是签订合同的依据,所以作为审计人员要审核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付款方式、服务内容是否完整、合理。签订合同后审计人员要随时掌握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到货情况,货物的验收、入库、保管、领用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也要审查合同的预付款是否超过国家的相关规定、支付方式是否与合同规定一致。如果在材料采购、使用、验收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工程结算调整材料价差时才发现问题,这时工程价款已经支付,材料接受单是施工方签收的,而供应商只负责清点数量、不考虑价格,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无法弥补的。
4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审计工程进度款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流程为首先施工单位提交支付申请,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提交审核意见给审计单位,审计单位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交建设单位进行支付。在此过程中审计单位根据实际发生的工作量审查合同约定的预付工程备料款的扣回是否按要求执行;审查计量与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一致,对工程量的审查要重点放在投资比较大、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的分项工程中,计价时要认真审核清单、定额编码、项目特征、单位及基价等内容,有无项目特征与招标文件不一致及高套、错套、重复套定额的现象;审查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包括现场签证、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选择审计单位时,不但要注重审计单位的资质、实力,更要看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因为跟踪审计队伍的水平差异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与审计费相比要大的多。
5资料收集及时完整
在审计过程中有收、发文记录、项目验收、例会记录、审核意见、材料价格确认单、阶段性报告、图表等这些资料随着工程进展及审计意见的出具及时进行收集实现资料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为建设新工程的开展积累宝贵信息。通过具有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跟踪审计模式,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达到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指导审计实践活动的目的,工程跟踪审计已经被人们接受、认可,越来越得到国家相关部门、企业相关人士的重视和肯定,我们对投资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国家投资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总体效果明显,跟踪审计作为服务模式应加以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崔振龙.跟踪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3]规范编制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辅导,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一)基建审计制度设计与执行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了基建跟踪审计工作,反而更加注重工程的造价控制、工程决算审计等,这样把完整的基建审计人为分割为部分环节的控制,或者以事后的决算审计来代替基建的全过程审计,导致可能在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及纠正。
(二)基建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不健全
虽然当前高校的非教学业务人员众多,但对于包括基建审计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其机构建设与人员配置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机构设置方面,个别高校内审人员长期缺编,或者将审计、纪检等合署办公。在人员方面,往往缺乏审计专业人才,人员流失率高,或者在人员配置时没有严格把关,导致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及基建相关知识缺乏,直接影响了基建审计的效果。一些学校也没有考虑基于内部审计在基建审计中的地位,往往仅限于消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工作。
(三)审计实施方法、审计质量还有待提高
如前所述,部分高校在进行基建审计时,往往以竣工决算审计代替基建审计,忽视了对于整个基建工作全面、全过程的监控。在审计方法与审计手段上,部分高校也怠于按上级要求聘请优秀的中介机构介入。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施工图预算、相关招投标文件、取费依据、相关定额、工程变更、大额往来款等不加以认真审核,导致审计走过场而失去基建审计的效果,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如近期四川省爆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校长邹世凌、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因涉嫌严重违纪,先后被纪检部门调查。据称与高校大规模举债、大兴土木扩建新校区关系甚大。可以合理假设,如果上级主管部门及高校履行了严格的基建审计工作,这些不法行为都将大大减少甚至消失。
二、改进高校基建审计的策略
(一)完善基建审计制度及严格执行
首先,国家应修订完善的事业单位基建审计制度或《公办高等院校基建审计制度》,教育主管机构,或各大高校也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基建审计制度,并从严执行。其次,在执行中要不断总结问题,并及时修订。再次,审计制度要与主管部门及监察、纪检等紧密结合,拓展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与影响力。
(二)合理设置基建审计机构,配置合格审计人员,积极引入中介审计机构
教育主管部门在审计监察部门要落实专业科室或专门人员,对高校的基建审计进行审计、抽查。必要时直接介入重点工程的审计工作。对于各高校而言,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及相关法规的规定,配置合格、足量的审计专业人员,特别是具有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相关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增强基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介入高校基建审计工作也是一条发展途径,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独立性,使基建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公允。如贵州省教育厅已颁布了《关于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对省属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的管理办法(试行)》,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三)对高校基建采取多种审计形式,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 工程 造价 跟踪 审计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审计在之前一直是利用事后审计的方法,但事后审计经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对工程的审计、弱化了审计应有的作用、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而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一审计方法能有效节约审计成本、防止审计确认后无法进行纠正等问题。
跟踪审计能使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到建设项目中,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虽然此种审计方法相对于事后审计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难点。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1.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传统的审计是建设工程完工后的一次性结算审计,没有施工前的预防和施工时期的监督管理,是静态的审计。而跟踪审计是分三步走的审计,包括施工前的预防、施工时期的管理、完工结算时的监督。因此,跟踪审计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2.审计结果更准确。
传统的审计只是对完工后的结算做统一的审计,但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结算时对于工程变更有时难以准确的判定与核算。跟踪审计能够从施工前开始,直到施工结束,将审计工作细化,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准确。
3.效率更高。
跟踪审计可以做到在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确认后,即刻核算。避免了完工结算审计时,变更签证长期积压后易出现的相互推诿的现象,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使得审计工作更加到位。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难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以掌握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的注册造价工程师、造价员为主。由于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消耗审计资源相对较多,若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投入不足,则有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在建设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认真细致的核实每一项变更签证,才能使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不留死角,使工程变更造价更加真实准确。理论上讲,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造价工程师有可能在工程技术或经验知识中存在某些欠缺,如果对某个细节稍有忽略或原则性不强,都会给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审计人员本身,在长期跟踪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各种“诱惑”的机会增加,个别审计人员由于不能自律就有可能出现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些都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时所面临的难点。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建设项目中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想要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利用跟踪审计手段,需要在审计前便将全过程审计的程序与方法设计完善。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大致能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施工中;建设项目竣工后。因此,针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与方法,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探讨。
1.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审计。
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审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合同补充协议进行审核,以确保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建设各方的行为都是建立在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之上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施工资金、施工质量都是由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来决定的。因此,在合同签订之前,审计人员一定要确保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中的条款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理、公平、全面。
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在施工阶段的审计非常重要,审计人员需对企业内控制度、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进行严格审查。
(1)内控制度的审计。在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把握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发现内部控制出现纰漏或问题要及时向企业汇报。在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把握时,一方面要注意审查企业内部制度的设定是否与国家规定相符,不与国家政策冲突;另一方面是调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切实地执行,执行后是否产生应有的效果。
(2)工程变更的审计。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时,往往投标的工程造价较低,因此获得的利润也较低。这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经常想要利用工程项目的变更来提高工程造价,以提高企业收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遇到工程变更的情况时,要慎重审查,保证工程造价经过变更后依旧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
(3)进度款支付的审计。工程进度款是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审计人员也需要重点跟踪。对进度款的审计一般是审核施工单位申请进度款的部位是否完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核算进度款金额是否准确等。
3.建设项目竣工阶段的审计。
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阶段在工程前期与中期,所以工程后期的工作量较小。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进行总结性审计,核查竣工后的所有相关资料,如竣工图、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变更签证等,并做出规范的审计报告。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审计人员职能偏离。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不停地对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与建议,以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行为。由于审计人员频繁介入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中,审计人员要谨防越权,避免超出监督咨询范围。
2.慎重把握介入点。
由于目前多数建筑企业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足,不重视开工前的跟踪审计,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审计工作介入点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控制施工前期的决策、设计阶段。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将跟踪审计的接入点有效把握。
3.慎重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能力。
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涉及到了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步骤,这就要求审计机构拥有各方面的专业审计人员,使其能够胜任复杂不同的审计任务。因此,审计机构需要合理地分配审计人员,将各阶段的审计工作做好,以便提高审计能力与效率。
五、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更科学的审计方式,能非常有效地控制建筑质量、造价等。
目前,全过程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果,需要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同时也要进一步去探索更新、更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如何协调好基建部门与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重点把握关键节点,将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要点进行把控与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制约,基建审计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条件,各医院加大了对基建的投入,基建工程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每年投入基建维修改造资金高达上千万元,新建医疗大楼也高达近二个亿,由于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基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所以对基建维修改造所涉及的土建、安装等工程成本难以进行核实。适时适度的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基建工程审计已成为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
那么,如何才能在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内外相互监督制约的开展重大基建审计工作呢?在此笔者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作如下探讨。敬请审计同仁赐教。
一、内外审计界定
目前我国在审计组织体系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审计组织: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者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共同承担整个社会的审计任务,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说的“外部审计”特指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也称民间审计或第三方审计。具体的说就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医院基本建设的工程结算造价实施的审计。它是依法设立,接受医院委托独立承办基建审计业务的组织。在组织关系上体现了它的独立性特征,它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隶属于某一部门或单位,而是独立存在的法人组织。工程造价机构依照医院的授权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开展工作,为医院提供服务。
本文所说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医院内部从事包括基建审计业务在内的专门组织。它是由所在医院授权,代表医院的利益开展审计业务,是该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医院的审计处(科)等。
二、内外审计关系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二者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共同承担医院重大基建审计任务,保证了医院基建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也存在一定区别的。主要如下:
1、在审计的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受本院直接领导,仅仅强调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基建或总务处相对独立,与双向独立的外部审计差异极大。
2、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受本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安排施行;而外部审计则是受医院委托进行。
3、在审计职责和作用上,内部审计所进行的基建审计结果只对本院负责,对内有效,对外不起签证作用,并向外保密;而外部审计需要对医院负责,对外出具的基建工程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尽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存在上述差别,但其审计成本较低、熟悉医院基建情况和便于全程跟踪审计等优势也是外部审计所无法替代的。实际基建审计工作中,二者应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医院重大基建项目审计工作。
三、相关规章要求
对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相关条款也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它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包括下列方面:1、与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沟通。2、配合外部审计工作。3、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4、利用外部审计成果。
(二)原卫生部制定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相关条款规定如下: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业务的需要,报经所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检查监督审计业务质量。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应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合作。
(三)原河北省卫厅制定的《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相关条款要求如下:
1、6.3.3.1条款中“评审要点”栏内:[A] 加强基本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大项目实行第三方审计,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未发现被查实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该条款中“查阅资料”栏内:基建项目审计报告,重大项目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2、6.6.6.1条款中“评审标准”栏内:建立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医院经济运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
四、具体实务做法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及要求,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关系,内外结合相互监督制约的开展重大基建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