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自由贸易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由贸易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由贸易的缺点

第1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首批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外界普遍认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自贸区建设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加强和完善风险管控,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下中国的战略选择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通过谈判或磋商达成协议,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最终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作为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有区别地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的商业政策,即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但对非成员国仍保留各自贸易限制。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优点是明显的。自由贸易区对实行出口导向战略(export-led trade policies),推动出口的增加,吸引外资,增加外汇收入,推进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实验室,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公司通过与外国公司的接触与联系,可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而对区外的公司产生影响;自由贸易区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自由贸易区对于保持和促进当地的经济活力,维护经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对国际多边投资规则新体系的积极回应。世界经济体制的建构,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相继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密尔,都意识到自由贸易对一国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但在贸易实践中,又有许多阻碍自由贸易的障碍,因此在二战以后,国际社会一直力图通过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被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以WTO为主的多边贸易体系。至2008年,全球优惠贸易协定的数量将至少达到365个。这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大量涌现的经济现象被许多学者称为“新区域主义”。[2]

2008年以来持续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体产生了重大变动,并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其中尤以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的变化为核心。在此背景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自贸谈判陆续展开,标志着新一轮国际多边投资规则体系进入“重构”过程。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改变,中国很可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主动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向前发展,是中国在贸易领域享有主导权的最优选择。

二、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前期基础和框架体系

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了自贸区改革的五大内容,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投资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建设的制度保障五大功能,同时包括了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社会这6大领域及23个具体改革领域。

中央设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既是看中了上海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条件,也是肯定了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期基础和决心。首先,前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从地域看,国务院划定的上海自贸区,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十几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经历了考察与研讨、论证与规划、协调与建设、使用与评价等多个阶段,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以洋山深水港区为标志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效果显著。资料显示,目前这一区域贸易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以上,上海港已连续两年蝉联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3]上海港已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是东北亚地区集装箱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其次,自贸区建设也打通了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建设的“要素”渠道。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集航运、金融、技术和信息于一体的综合资源配置中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自由贸易区通常都以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为依托,通过规范、透明、高效的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上海自2009年通过“打造”四个中心战略,积聚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贸易体系,这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了要素性的有利条件,同时为自贸区内整合和开拓多要素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再次,自贸区建设更是深化了上海近年来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症痼疾、突破政府自身利益固化藩篱的改革方向。建立高度集中全面控制的全能型政府,还是建立调控适度行为规范的效能型政府,这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发展中遇到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就政府的有效性来说,以政府全面垄断为特征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从其建立起就逐步暴露出它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窒息社会经济主体经济活力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弊端。近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积极把改革等各项工作放在全国大局中加以谋划,率先开展营改增、房产税等改革试点,为在其他地区的实施推广提供了借鉴。此次改革中,上海地方政府又一次拿自己“开刀”,真正把“下放审批权”、“改审批为备案”落实到制度层面,改变了掌握审批权力的政府部门长久形成的一套话语体系和利益链条,为打造“有限政府”提供了一个更为透明化、法制化与决策民主的“样本”。

三、上海自贸区改革与城市发展中的“三重红利”

(一)第一重红利――金融投资管理模式变革

自贸试验区政策获批的第一重红利将首先体现在金融资本领域。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进入了一个资本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而且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为资本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舞台。自由贸易区的获批,使得上海的资本集聚和市场开放效能在短期得以集中释放,这对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自贸区改革的制度框架中,金融创新无疑是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中,对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表述内容涉及到了“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实验区内对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允许在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和服务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放心保)业务”等。这些制度的改革涉及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等困扰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这将实现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第二重红利――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红利

通过自贸区内金融市场改革,把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第二重红利,且意义更大。以金融改革为支点,通过简政放权降低交易成本,营造各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环境,为未来加入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经验,以开放推动改革。这对推动上海经济中长期发展,特别是培育现代服务业有巨大裨益。

现代服务业的跨部门创新和我国当前政府行业管理的“部门化”之间形成了严重冲突。从政府职能的执行效率角度出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边界必须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权力边界必须要具有刚性,否则就会出现责任不清,操作难以落实的困境。从产业创新模式看,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明显不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往往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而业务模式创新又主要发生于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交叉的领域。我国政府推行的以“审批制”为特点的行业准入和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的制度,其优点就是政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管制措施以及给予各种扶持政策;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行业的管理权限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政府的刚性和低效率也会传导到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中去。另外,按斯蒂格勒提出的“俘虏理论”,如果一个政府部门只针对一个或几个特点产业,则政府部门很容易被该产业所“俘虏”,从而异化为产业资本家的代言人。

上海自贸区实施的“负面清单”和对民营、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解决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平等竞争的问题;同时逐步减少行业归口性设置,增加内部协调、对外协调、制定标准、监督行业运营规范的职能处室,切断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为营造现代服务业的宏观政策环境、推动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三)第三重红利――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红利

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最大红利还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业已存在的经济问题,反而加剧了经济风险,并有可能引发全面的社会、政治风险。“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问题,它源自分配不公,这涉及的是政府、资方和劳方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政府角色调整滞后,造成政府失灵及其导致的市场失效。”[4]中国走出危机、避免新危机的根本路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配套推进国企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完成公共政策的社会转向,尽快构筑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十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的第一要务就是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通过开放倒逼改革,努力实现制度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大好契机。

第2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

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的特点分析

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内容上来看,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学习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在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时期的国际贸易一般的规律和发展的特点。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产生等等;第二,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学说和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自由贸易、地区保护贸易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几个角度进行介绍和讲解。在自由贸易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对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绝对成本理论有基础的了解和把握;地区保护贸易理论则要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重商主义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让学生对产业生命周期、国际分工和国家竞争理论有足够的了解;第三,学习国际贸易政策和方针,自由贸易区、保护贸易区以及关税壁垒、关税政策和鼓励出口等理论知识进行基础学习;第四,学习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现象这部分主要是从跨国公司、服务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角度进行国际贸易理论的学习。

在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中,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国际贸易基本的理论和原则、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等等。

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国际贸易涉及到的理论非常繁杂,涉猎面非常广,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很多基本概念理解起来非常抽象,在实际中又缺乏案例作为支撑,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的话,那么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国际贸易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开学之后的第二学期,这个时候学生掌握的经济学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加之学生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兼顾,这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很大困扰。

其次,国际贸易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经贸现实。目前,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课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上都没有创新之处,教材编写者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在书中直接应用其他学者的理论,并采取被理论界和专家学者们都认同的观点,很多教材对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剖析地非常浅显,举例来说,管理贸易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很多书中涉猎很少,但是这两种政策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贸易政策形势。在介绍关税税率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国家贸易教材中也很少介绍协定税率,而这种税率早已经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应用。

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和单一。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则难以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和国际贸易的课程特点,高职院校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大多是以讲授为主的,也就是教师一味地将,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学习中完全没有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空间,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把握不深,如果仅仅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难深入了解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更谈不上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贸易问题的解决。

三、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第一,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区别教学,明确划分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国际贸易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高职院校分给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课时是比较少的,教师不可能将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的介绍到,让重点章节和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国际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等内容是学习和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室可以适当延长课时,进行详细讲解。对于非重点章节,教师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概况即可。

其次,要进行综合知识点的教学,为学生展示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态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枯燥晦涩,教材编写一般落后于实践前沿,如果教师教学时还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应该不断了解国际贸易最新发展状态,并将之扩充到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之中去,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国际贸易的最新现象。在引入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最近一年世界国际贸易和本国对外贸易的统计数据。

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际贸易实务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点评的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应该以现实热点经贸问题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客体,引导学生去启发式思考和创新性学习。案例教学法开展之前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导,避免案例教学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应该提前告知学生要讲解的案例和相关要求,给学生大概一周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反思和质疑。比如说在解释反倾销案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案例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结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刻。

其次是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国际经贸重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向学生进行专门的论证和阐述。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某一部分内容开展,比如说绿色贸易壁垒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等。

总而言之,高职教师应该把握高职学生特色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特色,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克服高职国贸教学的缺陷,大力创新,促进高职学生快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形成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笔者通过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转变了课堂氛围枯燥的僵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大大改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获得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杰.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1

第3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金融危机来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FTA又成为化解贸易保护藩篱的有力工具。

欧美经济衰退,主要外需市场疲软,如何有效扩展新兴外部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我国外贸?从FTA中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注目FTA正当其时,不仅中国设此策略,全世界亦有共识。

魅力FTA

根据WTO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通报给WTO并正在实施的FTA已达247个,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400个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与中国贸易额排名前三位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分别与43个、46个和29个国家建立或正在磋商FTA。

5月的珠海,九洲港货运码头一片忙碌。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小张正在来回奔忙办理出口申报手续。尽管天气很热,但他的心里却很畅快。因为他办理的这批货全部拿到了FORM E的原产地证书,可以享受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下的关税优惠。在目的地马来西亚,他的这单货可以省下约3万马币(约合人民币12万元)的关税。

江苏省张家港市是我国超大规模的化工集散地。金融危机下,一些化工企业运用FTA关税优惠政策,降低了产品成本,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昊华化工集团每月都需定量从韩国采购苯乙烯原料,进口协定关税税率为1.4%,关税税率较最惠国税率(2%)减少了0.6%。当然,增值税随之减少。2008年到现在,昊华化工集团进口了4万多吨的苯乙烯,减少税款支付近200万元。

……

广义FTA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单独关税区)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区域性贸易安排(RTA)。由FTA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称为自由贸易区。

传统上,FTA的目的只是为了消除缔约国之间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近年来,FTA出现了新的变化,其范围不仅涵盖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广泛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领域,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小WTO。这种广义的FTA也被称为“经济合作协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EPA)”。

就货物贸易而言,在符合相关FTA原产地规则规定的前提下,签约国和自贸伙伴国的绝大部分产品,将相互实行关税减让,直至实行零关税,实现“自由”贸易。这样,作为进口方,企业将有机会从自贸伙伴国寻购到价廉物美的货源;作为出口方,则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把产品打入自贸伙伴国的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

FTA世界

在WTO步履维艰的今天,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制造新一轮的世界贸易浪潮。FTA的魅力在于,签订FTA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提供超过WTO最惠国待遇的优惠贸易待遇,通过相互降低和取消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和投资领域,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扩大企业利润,增加消费者选择,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FTA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经济集体步入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

面对不断发展的危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行动备受关注。正如WTO总干事拉米所指出的那样,重启并尽快完成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谈判“是向世界金融市场传达安抚信号的最好方式”。然而,从目前情形看,多哈回合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把签署以FTA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作为冲破贸易保护主义藩篱的良方。

美国2009年3月,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总统关于贸易协定的2008年报告和2009年计划》,旨在“及时、负责任地解决美国与哥伦比亚、韩国和巴拿马三个FTA中的问题”,并推动《美-巴拿马FTA》在国会率先获得通过。该计划还提出了改进《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构想。

欧洲欧盟和韩国FTA于今年5月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在5年内取消几乎所有工业品的关税。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新闻会上,欧盟首席谈判代表Bercero说:“我相信这项协议不但能给双方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经济很艰难的环境下,非常及时地显示我们对开放市场的承诺。”

今年5月,欧盟和加拿大FTA谈判启动。根据欧盟的研究报告,欧加自贸区建成后,将使欧盟的贸易额每年增加150亿美元,加拿大的贸易额也将增加110亿美元。正如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所说的:“FTA谈判对于大西洋两岸的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好消息。”

日本2009年,日本与东盟签订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正式实施。EPA的合作范围,不仅包括“狭义”FTA,甚至还包括“广义”的经济自由化,比如:投资、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的交流等。可以说,EPA是日本实现“大东亚经济圈”构思的战略之一。

韩国为克服经济危机,增强韩国经济动力,韩国总统李明博最近提出了“新亚洲构想”。构想的行动计划包括:努力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圈签署FTA,同时还将与印度、俄罗斯、南美共同市场等新经济体、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墨西哥等资源丰富国家签署FTA,将韩国打造成亚洲地区FTA网络的“中枢”,以实现构筑全球FTA网络的战略部署。韩国预计,如果韩国继续发展FTA,今后5年内80%以上的韩国外贸商品将有望享受FTA关税优惠。

FTA的甜头

自2003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拉开序幕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与各国商签双边FTA的节奏逐步加快,互利共赢的局面已经显现。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自贸区伙伴的承认。东盟10国、南非、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秘鲁、冰岛、哥斯达黎加等自贸伙伴都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为我国出口创造了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

FTA的签署和实施也带来双边货物贸易的快速增长。FTA所提供的关税优惠政策,辅之以缔约方之间的通关与贸易便利化等措施,确保了货物的便捷高效通关,加快了自贸区内的货物流动,产生了可观的贸易效益。

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1058.8亿美元,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2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贸易总额超2000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仍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311.2亿美元。

又如,2006年10月,中国-智利FTA开始实施。协定实施的头两年,双边贸易额就达到132亿美元和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和33%。按智方统计,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同时,陆续签署和实施的FTA服务贸易协议推动了区内成员间服务贸易部门的进一步开放,服务业者获得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和优惠待遇,双边服务业优势得以互补。

以港澳CEPA为例,内地服务贸易对香港开放的领域已经达到42个,优惠措施累计达250项,对澳门服务贸易总开放领域达41个,基本涵盖了港澳主要服务业领域,在医疗、建筑、会计等多个专业领域市场开放、专业人员资格互认和执业方面都有良好进展。

FTA可以做为平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国内企业也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形成新竞争优势。

东盟是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双方签署FTA后,相互投资额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投资合作成为中国-东盟FTA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可以预见,双方签署和实施投资协定后,将会推动双边投资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扩散的背景下,FTA为我国应对危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打开了新的国际市场空间。

七大自贸协定降税模式

财政部关税司

亚太贸易协定

亚太贸易协定的前身是曼谷协定,是亚太区域中唯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关税互惠组织。2001年5月我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国。目前,亚太贸易协定包括孟加拉、老挝、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和中国共6个成员国。成员方尚未达成货物贸易零关税。

2006年9月1日起,亚太贸易协定第三轮关税减让正式实施。目前平均协定税率为8.9%,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为23.3%。同时,我国还对原产于孟加拉和老挝的165种商品实施特惠税率。其他成员国中,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的平均减让幅度分别为33%、35.7%、20%、14.1%。

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CEPA,此后又陆续签署了六个补充协议。CEPA是国家主体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内地第一个全面实施的自由贸易协议。自2009年1月1日起,以零关税进入内地的港澳产品税目数分别达到1539个和681个。

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协议

2006年11月,中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于2007年7月1日起对全部货物产品分两个阶段实施降税。第一阶段在协定生效后5年内,双方对占各自税目总数85%的产品实施降税。其中,约35.5%的产品关税将在3年内降至零,其余约49.5%的降税产品将在5年内完成3类不同幅度的关税减让:税率降至5%,或削减50%、20%的关税。第二阶段从协定生效第6年开始,目标是使各自零关税产品占税号和贸易量的比例均达到90%。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

2004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即先行削减50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税率;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2009年,我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平均税率为2.6%,平均优惠幅度约为73%。我国已有约95%的商品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税率削减到0-5%之间,2010年将有约92%的产品对东盟国家实施零关税。东盟主要国家2010年也将有约90%的产品对我国实施零关税。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2005年11月,中智两国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智方将用最长10年时间取消98.1%自华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74.5%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中方将用最长10年时间取消97.2%自智利进口商品的关税(除羊毛毛条外的关税配额商品、部分食用油、木材和纸制品不参加降税),其中37.3%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目前,平均协定税率为2.1%,平均优惠幅度为80.2%。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4月7日正式签署。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新方将用最长9年时间取消所有自我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64%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我方将用最长12年时间取消97%自新进口商品的关税(除羊毛毛条外的关税配额商品、部分食用油、木材和纸制品不参加降税),其中24%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目前的平均协定税率为5.9%,平均优惠幅度为44%。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10月23日签署。新方承诺于2009年1月1日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中方承诺将在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开启FTA的“金钥匙”

假设某洗衣机在A国的进口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0%,如果我国和A国没有签署FTA,我国原产的洗衣机向该国出口时,将按其最惠国税率20%征收关税。如果我国与A国已经签署FTA,洗衣机的协定税率为零,那么,我国原产的洗衣机向该国出口时,将可享受零关税的优惠待遇。这将大大提高我国洗衣机在A国的价格竞争力。

FTA关税减让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零关税产品在FTA生效当年或生效若干年后,产品的进口关税降到零;

优惠关税产品在FTA生效后,产品的进口关税分阶段降到一定水平;

例外产品极少数产品不进行关税减让,进口关税仍然适用最惠国关税。

企业要尽享FTA优惠,必须掌握开启商机之门的要诀――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用以认定货物来源的依据,包括有关法律、规章及行政命令。其生命力在于分国别的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各国通过原产地规则制定的松紧和实施程序来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货物的原产地被用来判定分国别关税税率的适用和国际贸易的统计。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签署,各国政府使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使用技术上更为复杂和隐蔽的原产地规则来实现本国的经贸政策目标,往往成为各国政府的习惯选择。原产地规则被各国用来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环境保护、贸易安全和包括自贸区在内的优惠贸易关税等多项国别歧视性政策目标。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加强了对原产地规则的协调与管理,力求保证原产地规则的中性,防止新形势下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和扭曲,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

从适用目的讲,原产地规则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两类,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贸易政策措施和关税政策。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是一国根据实施其海关税则和其他贸易措施的需要,由本国立法自主制定的,因此也称为自主原产地规则。它包括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保障措施、数量限制或关税配额、原产地标记或贸易统计、政府采购时所采用的原产地规则。按照WTO的规定,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必须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即必须普遍地、无差别地适用于所有WTO成员的进口货物。

就我国而言,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的是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

就国际上而言,目前尚无统一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从GATT/WTO乌拉圭回合开始,国际上一直致力于对非优惠原产地规则进行协调。该工作计划一旦完成后,WTO各成员将实施统一的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以取代各国自主制定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优惠原产地规则

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为了实施国别优惠(关税)政策而制订的原产地规则。优惠原产地规则通常作为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的重要配套工具,用以识别和判定进口货物的国别,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优惠原产地规则涉及的税收优惠,既可单向给惠(例如,欧美的普惠制和我国的对欠发达国家特惠措施等),也可双向给惠(例如,各项自贸协定等)。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作为认定进口货物能否享受优惠待遇的政策工具,因此,一般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应当比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更为严格。FTA适用的即属于优惠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标准

原产地标准是指在原产地规则中规定的,用以判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无论是优惠原产地规则还是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目前世界各国在具体产品的原产地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大致可分两类:

“完全获得”标准

多适用于农矿产品,指一种产品完全在一国内获得或制造。各国原产地规则中,对此项标准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上。

“实质性改变”标准

理论上,只要经过加工的产品,均适用此项标准。衡量“实质性改变”的,可以是下列标准中的单一标准、选择性标准和混合标准:

税则归类改变标准

指非原产材料在原产国经过生产加工后,所得货物在税则归类上发生了变化。这一标准具有精确、客观、透明、可预测等优点。

增值标准

指产品价格中本地成分增值达到一定比例。根据这一标准,一种商品必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内获得一定比例的增值,才具备原产货物资格。这一量化标准简明易懂,但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会影响对货物原产地判定的准确性。

制造或加工工序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只要货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制造、加工时满足了赋予货物基本特征的特定工序,就可以将该国或地区视为货物的原产地。各国或地区可结合自身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需要,针对某一部类或品种的产品制定特定的加工工序,缺点是对特定产品制定不同的工序标准耗费成本较高,且容易受技术革新的影响。

直接运输规则

“直运规则”与其说是一种原产地规则,不如说是货物贸易中与原产地规则密切相关的运输条件和要求。目前,各国签署的FTA中,均对缔约方之间货物直接运输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虽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有三:

FTA项下的货物必须是从出口方直接运抵进口方。

有关货物经第三方转运或储存时,不得进入第三方境内进行贸易或消费。

有关货物在第三方过境时必须置于过境方海关的监管之下。通常,各国或地区还视情对运输单证和由第三方出具未经加工证明等方面提出要求。

前文提到的格力空调,正是利用FTA带来的关税减让,降低了格力空调的成本,使得它在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2007年,该公司出口的空调,领取了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达129票,货值超过了20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了165票,货值44.6亿元人民币;2009年1-4月份,则已经有73票。

另外,根据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介绍,2008年以来,中兴通讯公司出口到智利和越南的3300多万美元通讯产品,凭借120份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获得了进口国1150多万元人民币的关税减免。大连中远船务公司凭借《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使全球最大、总货值超过7815万美元的举力浮船坞顺利出口韩国,仅一单货物就少缴关税195.4万美元,合人民币1300多万元。

魅力FTA,可见一斑。

FTA进口实战指南

了解所进口货物能否享受有关FTA关税优惠

可以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2009年版),了解进口产品是否属于受惠清单,以及对应的自贸协定项下的优惠关税税率是多少。只有FTA受惠清单范围内的产品才能够享受到进口关税的优惠。准确了解该产品能获得的关税减让幅度和降税进程,才能做好相关的成本核算。同时,也便于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向出口商提出提供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的要求。

向海关申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52号),以及《海关总署关于对修订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6号)的规定,正确填制报关单,向海关如实申报。

其中,要特别关注“随附单证栏”的填写规定,准确填写所进口货物适用的自贸协定对应的协定代码。港澳CEPA项下的进口货物申报时,还要注意“备案号”栏和报关单表体中“项号”的填制规定。

证明货物符合“直接运输规则”

进口货物的运输过程,应当符合有关自贸协定项下的原产地规则规定的“直接运输规则”。

货物如果经过非自贸协定成员的第三方中转的,应当在该中转方海关的监管之下,同时由该海关出具货物未经实质性加工的证明文件。如果货物经过香港中转的,可以向中检(香港)有限公司申领“未再加工证明”,作为由第三方出具的货物在中转时未进行实质性加工的证明。

提交原产地证书

原产地证书的格式和签证机构的印章,甚至签证官的签名,应当与海关相关法规(署令或公告)规定的一致;且签证机构印章,有些还需要签证官签名,与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印章和签名一致。

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进口货物,应当申领由出口方(东盟成员国)签发的FORM E格式的优惠原产地证书;而中国-智利自贸协定项下的进口货物的原产地证书格式则为FORM F。

哪些情况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

各FTA对于免于提交原产地证书的条件各不相同,具体规定可以查阅各FTA的相关海关规章。

比如:中国-东盟FTA项下,价值低于200美元的货物,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而中国-新西兰FTA项下,低于1000美元的,也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但需要出口商自行出具一份书面的原产地声明。

货物进口申报时,未能及时向海关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第十六条的规定,原产地申报为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的货物,进口货物收货人及其人未能提交原产地证书、原产地声明的,应当在申报进口时就进口货物是否具备相应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原产资格向海关进行书面补充申报。补充申报的格式详见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的附件。上述情形,进行补充申报后,有关货物可以取保放行。

其他取保放行的情况

货物进口时,如果进口商所提交的优惠原产地证书不符合规定,根据各FTA项下对应的海关规章,海关可依据有关自贸协定的规定,对该原产地证书进行核查。核查期间,进口商可以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请求海关批准对相关货物取保放行。有关保证金的收取、转税或退还,根据海关有关保证金管理规定操作。

申诉

如进口货物被进口申报地海关拒绝给予享受相关协定税率优惠,可以按照各FTA规定向进口方的海关提出申诉;或者根据相关FTA的规定,向出口方海关提出核查请求,由出口地海关依照法定程序向进口方海关提出核查请求。

FTA出口实战指南

了解出口货物是否可以享受相关FTA关税优惠

可以通过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fta.mofcom.省略/查询各FTA成员方给予我国出口产品关税优惠的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进口商向进口国的有关部门进行查询。

了解以上内容以确保出口的商品能够享受相关的协定税率优惠,且通过了解该产品能获得的关税减让幅度和降税进程,便于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向进口商进行推介,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也确保能够在货物出口时及时申领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

申领出口货物的优惠原产地证书

在相关自贸协定所规定的时间内,向证书签发机构申请领取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原产地证书。

办理原产地证书流程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具体包括企业注册和原产地证书申领。

企业注册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对原产地证书申报企业及其申报产品、原产地证书申领员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合格评定活动。办理程序主要包括提交资料、审核与实地调查,合格者准予注册。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以上要求有效复印件并同时交验原件)、《原产地证书企业注册登记表》、公司概况介绍、《产品成本明细单》、货物符合原产地标准的证明文件等。

注册企业应于货物出运前向签证机构申请办理原产地证书。申报人员利用电子方式将原产地证书内容发送到原产地证业务管理系统,系统进行初审,符合基本要求的,转由人工审核,最后将审核结果反馈给申报人。申报人收到正确回执后,凭申请书、发票和装箱单等资料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签证手续。必要时还应提供提单、产品成本明细单、原产地标准异地调查结果单等资料。

如何符合“直接运输规则”?

了解相关自贸协定项下的“直接运输规则”,便于知会进口商合理安排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相关规定,可以查询各自贸协定相关的海关法规(署令或公告等)。货物如果经过非自贸协定成员的第三方中转的,应当在该中转方海关的监管之下,同时由该海关出具货物未经实质性加工的证明文件。

向海关申报

相关FTA项下受惠货物出口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的规定,如实申报并提交有关原产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电子数据。

FTA中国潮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及时享受优惠

首先,应当及时掌握已经实施的FTA协定的有关信息。具体包括各FTA协定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的降税安排、与FTA相配套的进出口通关规定等。

其次,积极学习运用优惠原产地规则,及时领取享受自贸区优惠的原产地证书。由于与我国谈签FTA的国家情况各异,各项FTA项下的原产地规则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原产地规则,并据此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以便有关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能够享受自贸区优惠待遇。

例如,塑料制品向东盟国家出口时,生产中使用的非我国或东盟原产的原材料价值不能超过60%;而同样的产品向智利出口时,所使用的非我国或智利原产的原材料价值则不能超过50%。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的原产地规则考虑生产中的原材料比例安排,使有关货物能够达到有关原产地标准,并由此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

再次,企业还应借力FTA,实现“走出去”战略。FTA不仅减少和消除了缔约方之间的货物贸易壁垒,还减少和消除了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FTA协定中有关投资便利化的条款无疑是企业对外投资的“绿色通道”。企业在充分把握自身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前提下,应紧密结合FTA,探寻商业机遇,以较低成本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取双边FTA的利益。

再有,进出口企业应注意进出口货物享受协定税率优惠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守法经营确保进出口的货物具备各FTA项下原产地规则规定的原产资格。

杜绝作假确保不利用原产于FTA成员方以外第三方的产品牟取不正当利益。

依法领证依照法定程序申领相关FTA项下的原产地证书,杜绝伪造、篡改证书的现象,确保进出口货物能够合法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如实申报进出口FTA项下受惠货物时,按照海关法规,如实向进出口地海关申报货物的原产地,并按规定提交原产地证书等相关单证。

符合直运规则确保货物运输途中,不进行实质性的加工。

遵守有关法规的其他规定。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

充分利用政策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严峻。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措施,对于处在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状态的众多企业来说,可以降低进出口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利润,获得出口商机。因此,当前国内企业宜更好地利用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政策,化“危”为“机”。为此商务部建议我国企业:

充分掌握自贸建设进展,积极加以研究利用。

及时通过商务部网站和“中国自由贸易服务网”(网址为: fta.mofcom.省略)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网站了解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进展以及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政策,认真查询相关产品在各自贸区中的“协定税率”、优惠幅度(与最惠国税率相比)和相应的原产地规则。及时申领自贸“身份证”,充分享受优惠关税。优惠原产地证书,是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享受自贸区优惠待遇的“身份证”。企业需要了解申请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程序和规定,主动申领证书。同时,企业还要留意自贸区建成后自贸伙伴国相关制度的改善,如海关、质检等。

利用自贸区所提供的机遇“走出去”。

在自贸协定中,自贸伙伴国之间除了减少和消除货物贸易壁垒以外,还会减少和消除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比如提高我方投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比乃至控股,取消对方的地域限制和经营范围限制等。据此,国内企业可以更自由、更便利地到自贸伙伴的市场去投资。

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自贸协定下的开放是相互的,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出口和“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竞争,自贸伙伴国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也会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需要扎实练好内功,及时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和技术升级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更好地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

掌握六个关键

金融危机下,自贸区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自贸区带给企业最大的机遇是大幅减让关税。一般是部分产品从协议公布之日起实行零关税,更多的产品关税从协议公布之日起逐步减让,按照双方谈判的进程降税,直至降为零关税。

例如出口泰国的电动工具,其基础税率为30%,自2005年开始降税,2010年将降为零关税,该产品凭我国签发的FORM E原产地证书在泰国海关即可以享受比基础税率更优惠的协定税率。因此,与自贸区建立之前相比,最大、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关税降低了。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系统共签发各种自贸区原产地证书45.8万份,签证金额174.35亿美元,签证份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4.43%和55.67%。为使企业了解各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申领知识,使企业出口产品享受到关税减免的好处,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自贸区的优惠信息,并通过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培训原产地证书申领人员。

享受自贸区关税优惠,企业应掌握六个关键步骤

掌握自贸区降税进程;

确定出口产品的关税分类,即HS编码;

根据HS编码检查是否属于进口国减让清单范围内产品并评估优惠幅度(具体见各自贸区协定);

检查是否符合原产地规则要求(具体见各自贸区协定);

准备证明文件,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专用原产地证;

进口时向海关提交优惠原产地证,申报享受优惠关税。

同时还要了解办理专用优惠原产地证书流程。

为使我国出口相关国家的产品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具体包括企业注册和原产地证书申领。

特别提醒

原产地证书的申请期限

一般而言,申请人应于货物出运前提交原产地证书申请,并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签证机构对货物实施原产地调查,尤其是第一次申办原产地证书的货物。当然,后发证书也是允许的,但这只是在偶尔、申请人非主观故意的特殊情况下被允许。

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申请时间不得超过货物出运后3个工作日;

中国-智利自贸区原产地证申请时间不得超过货物出运后30天;

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原产地证不能后发,申请时间须在出口前或出口时(以提单装运日期为准)。

FTA中的海关角色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国家FTA战略给海关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也将对海关业务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海关作为国家把守经济大门的职能部门,牵头原产地规则谈判和贸易便利化章节的谈判,参与各项与海关相关议题的磋商,并负责组织海关对原产地等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和监控预警。

海关认真履行国务院机构“三定”方案与自贸区工作分工所赋予的职责,在FTA谈判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牵头原产地谈判。原产地规则的政策性、技术性强,是各项优惠贸易安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总署搭建由近40个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组成的原产地规则管理委员会,利用这一平台密切与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协调国内产业的谈判立场。自2005年起,海关总署会同各相关部委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产业调研,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为确定我自贸区原产地规则谈判立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方建立了一套谈判机制,不断提高谈判水平,加强谈判规范化和标准化在谈判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我经贸和产业利益,力求达成既符合双方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需要,又能够有效防止第三国搭便车的简单、实用和可预见的原产地规则及操作核查程序。

拟订并颁布实施自贸区协定进出口原产地规则及其操作核查程序的国内立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自贸区进出口原产地规则及其操作核查程序的统一实施。

具体实施自贸区协定原产地规则及操作核查程序,并对各自贸区协定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控和预警,实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对进出口异常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为国家经贸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和信息支持。

除以上原产地管理方面的职责以外,海关还负责实施各自贸区项下关税减让及贸易便利化等与海关有关的各项规定。

第4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中韩 FTA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2-0045-12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 的特征。一方面,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区域生产网络(regional production ne tworks)逐步成为国际分工的一种新格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大量涌现,其中 最具代表的是自由贸易协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将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分解成若 干个阶段,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要素密集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并对国际生产网 络进行系统整合。由于要素禀赋与地理因素的作用[注:Hummels D. Towards Geography of Trade Costs. Mimeograph: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9],商品的价值链已不再局限某一国( 地区)内,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国际分工 中来,这样便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生产网络。目前全球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区域性生产网 络,分别位于德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美国、墨西哥之间,以及东亚各经济体之间[注:Mitsuyo A, Kimura F.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Distribution in East Asia. NBER Working Paper, 2003(10167)]。这当 中,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是东亚地区生产网络。该区域内典型的分工流程是,日本、韩国等 国家(地区)的跨国公司不断将商品链中生产、组装环节(包括部分研发、设计环节)转移 到中国来,然后再销售到其母国(地区)或世界其他地区。通过这样分工和合作,不仅加快 了区域内各国(地区)的产业升级,也促进双方经贸的发展,这里尤以中韩、中日的经贸关 系最为显著。当然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间的分工已经形成、经 贸关系已很密切、区域生产网络已经运作时,建立FTA就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想选 择。

FTA是国家间为加快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客观要求。而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 济最具活力,且经济互补性也最强的地区,却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自由贸易组织,这在 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因未形成本区域的最大化发展的优势而受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不 断扩张的影响。因此,东亚各国寻求区域内的合作,尽快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就显得尤为必 要。随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不断密切以及中日韩 FTA的提出,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东亚各国正在积极地准备着,但由于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和领 土争议的影响,中日、韩日之间建立FTA的障碍依然很大。相反,中韩两国之间不仅政治上 比较稳定,且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依赖性和互补性也很强,加之 中韩地域相近且同属东亚文化,这为中韩两国之间建立FTA提供了可能。

建立FTA涉及到相关各国的利益,当然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中韩之间建立FTA进 行可行性分析的研究就极具现实意义。不同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注: 杨树明,陈功.中韩自由贸易区构建思路.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刘昌 黎.论中韩FTA.世界经济研究,2008(4)],本文主要从区域生产网络这一视角,来研究 中韩之间建立FTA可行性,并通过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反过来实证检验建立FTA对于中韩分工合 作的影响,以求为中韩FTA的建立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区域生产网络背景下中韩建立FTA的必要性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最早起源于以日本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对东亚地区的转移为主要表现的“雁 形模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型国际分工的演变,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逐渐转变为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生产形式,不同国家的企业逐渐加入到某种商品的 不同生产环节过程中来,最终形成了在垂直一体化生产体系内的零部件和装配的国际分散化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注:Prema-chandra A. Product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Patterns in EastAsia. Technical Report Working Papers in Trade and Development No.21, Economics,RSPAS, ANU, 2003],这也符合新的国际分工形式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 由于要素禀赋 的不同而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部,日本、韩国凭借技术、资本的优 势在区域分工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利用在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成为区域分 工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注:张蕴岭.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当代亚太,2006(1) ],通过吸引FDI的方式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并进行组装和生产,然 后销往欧美等地。这种因分工格局的不同而形成三角贸易结构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主要表 现形式。由此可见,中国与日本、韩国由于分工的需要而形成了经济上的紧密依赖和互补。

为了研究在区域生产网络的背景下,中韩建立FTA是否可行,下面我们首先考察中韩两国在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合作程度和依赖关系。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目前的现状是韩 国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大量向中国转移自身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如组装等) ,这得益于两国地理相邻、文化习俗趋同等优势,也取决于两国目前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分工 地位,这种分工格局的主要表现就是两国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增长。从近十年来中韩 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零部件贸易额来看,[注: 根据Lemonie和Kesenci(2002),徐康宁、王剑(2006)对于贸易品所属生产阶段的划 分方法,除特别注明之外,本文的零部件产品是指联合国BEC代码中的42类(资本货品的零 件和附件)和53类(运输设备的零件和附件)贸易品。这一分类方法不仅包含了联合国SITC 代码中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8类(杂项制品)商品中的零部件产品,还包含了6类(按 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商品的零部件产品,因而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世界以及区域范围内的零 部件贸易。]无论是从中国的统计还是从韩国的统计 看,中韩两国双边零部件贸易额都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中国从2004年开始取代日本成为韩 国最大的零部件贸易伙伴。到2007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已占韩国零部件贸易总额的26.7%, 比1998年提高了近23个百分点。而韩国在中国的零部件贸易中的地位也逐年提高,2005年韩 国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五大零部件贸易伙伴。中韩两国在各自的 零部件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中韩其他贸易伙伴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或时常波动的 状态,特别是同处亚洲的日本,在中国的零部件贸易中的地位逐年下 降,比重由1998年的24.5%降到了2007年的13.6%;在韩国的零部件贸易中,日本所占的比重 从 2001年开始也显著下降。这说明中韩两国在新国际分工的格局下所表现出的经济依赖性和互 补 性是十分明显的,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所表现出的分工合作程度和潜力也是强于日本等其 他国家和地区的。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建立中韩FTA是两国谋求进一步深化分工并促进 经贸发展的最好选择。从目前的现实状况看,两国在分工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国基本上 处于韩国主导的商品价值链的末端,主要根据韩国跨国公司的要求进行零部件的生产加 工和装配。这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中韩两国各自具备的比较优势,即韩国在技术、资 本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主要在劳动力上拥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韩国对于其国内某些 产业的市场进入有所限制,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企业对韩国的投资始终不高。为了加快两国 在区域生产网络内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以求平衡双方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地位,加快各 自的产业升级,此时建立中韩FTA也是必要的。建立FTA后,两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 或取消不但能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整合双方的市场,由此可带来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和更加自由的双边贸易,这对中韩双方无疑都是有益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韩在区域生产网络的背景下建立FTA的可行性,我们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内比较典型的电子(电气)业为例来分析中韩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合作程度。 根 据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第三版(SITC3.0)以及Ng和Yeats(2003)、陈勇(2006)的分类 方法[注:Ng F, Yeats A. 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 What are implications for reg ional cooperation and growth?.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3(3 084);陈勇.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我们将SITC75、76、77这三项归类为电子(电气)业零部件。中国在两国电子 (电气)业的双边零部件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从双边贸易额 不断增加的角度,可以说明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合作关系和依赖程度是不断加 深的;从中国的逆差额逐年增大的角度,可以说明韩国目前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比较优 势,在电子(电气)制造业中就表现为大量零部件的出口,特别是到与之相邻且劳动力具有比 较优势的中国,而中国主要负责整体生产和装配,从而导致两国在分工地位上的不平等,这 样的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论述。为了解决这种分工地位的不平衡以进一步促进双边 经贸的发展,除了中国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中国有实力 的跨国公司也要加快对韩国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两国间产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建立FTA,则可以增加中韩两国彼此之间的投资。由于FTA导致关税的减免和壁垒的消除,韩国的跨国 公司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并增加从韩国进口零部件和中间品,同时也会增加对韩国的最终 产品的销售。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通过建立FTA而加快对韩国投资从而进入更多的韩国 市场,这不仅增加企业的收益,也可以缓解目前中韩双边贸易不平衡和分工地位不平等的现 象,最终促进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稳定发展。

建立FTA对中韩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前文的分析已经表明在区域生产网络的背景下建立中韩FTA是可行的,为了具体验证建立FTA 是否有利于双方增加零部件贸易以深化分工合作,我们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实证计量分析,本 文的分析主要基于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这一方法。

1.实证模型

本文以中国(韩国)的45个主要零部件贸易伙伴为研究对象(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北美洲 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 时、挪威、芬兰、丹麦、瑞士、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波兰、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罗 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以及俄罗斯;亚洲的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非洲的南非 、埃及;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时间跨度为1998―2007年 。根据本文所要研究的目的,以及影响双边零部件贸易或国际分工的相关因素,针对中、韩 两国,我们建立了如下基本计量模型:

Ln(PCTRADEC•j•t)=C+α1ln(TGDPC•j•t)+α2ln(DPGD PC•j•t)+α3ln(DISTC•j•t)+α4FTAC•j•t+α5ln (TELEC•j•t)+μi+εC•j•t(Ⅰ)

Ln(PCTRADEK•j•t)=C+α1ln(TGDPK•j•t)+α2ln(DPGD PK•j•t)+α3ln(DISTK•j•t)+α4FTAK•j•t+α5ln (TELEK•j•t)+μi+εK•j•t(Ⅱ)

式中PCTRADEC/K•j•t分别表示第t年中国、韩国与贸易伙伴j之间的双边零部件贸易 额;TGDPC/K•j•t分别表示第t年中国、韩国与贸易伙伴j的GDP之和;DPGDP C/K•j•t分别表示第t年中、韩与贸易伙伴j的人均GDP之差;DISTC/K•j•t 分别表示中、韩与其贸易伙伴j之间的经济距离;FTAC/K•j•t分别表示第t年中、 韩与其贸易伙伴j之间是否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TELEC/K•j•t表示第t年中、韩与 其贸易伙伴j之间的电话线路总长度;C为常数项;μ为国家(地区)特定不随年份变动的误 差项;ε为随机残差项;t表示年份;αn(n=1、2…5)为对应变量的系数;ln为自然 对数符号。

前人的研究大都是以某些具体年份的截面数据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的,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环 境不断变化,截面回归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所以为了扩大样本容量,也使 研究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我们采用了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的方法,以克服单纯截 面回归和时间序列回归存在的缺点。

2.变量和数据说明

被解释变量PCTRADEC/K•j•t分别表示中国(下标为C)和韩国(下标为K)同j国 在第t年度的双边零部件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主要反映两国(地区)间垂直 专 业化分工规模,特别是区域生产网络内两国的分工合作程度。历年的零部件贸易数据来源于 UNCOMTRADE 数据库。

在解释变量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充分遵循了内在关联性、资料真实性和可获得性的原则,找 出可能影响双边零部件贸易或分工的相关变量,主要可以分为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地理距 离、制度因素和服务因素等五个方面。对这些变量的具体解释如下:

市场规模(TGDP)。Jones和Kyerzkowski(2001)的模型显示劳动分工的深度和范围取决于 生产规模的大小,而市场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水平,并最终决定了 该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注: Jones R W, Kyerzkowski H.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Fragmentation. // Calvo G A. et al eds. Money, Capital Mobility and Trade,Essays in Honour of Robert A, Mundell. Cambridge (Mass.)and London: MIT Press ,2001]。本文采用了程惠芳、阮翔的处理方法 ,用两国(地 区)的双边GDP之和来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注:程惠芳,阮翔.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世界经济,2004(11)]。各国(地区)历年的GDP来源 于联合国的UNCTAD(stats.省略),预期符号为正。

要素禀赋(DPGDP)。要素禀赋的不同使得参与分工的各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专 注于产品某个环节的业务,如发达国家会将生产、组装等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在国内 集聚更多的技术密集型的核心环节,从而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演变。本文采取了双方人 均GDP之差来表示要素禀赋。相关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的UNCTAD(stats.省略) ,预期符号为正。

地理距离(DIST)。地理距离自Tinbergen、Poyhonen将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中来[注:Tingergen J.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Appendix VI: An Analysis of Worl d Trade Flows.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2; Poyhonen P. A Tentativ e Model of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 63,90(1)],就是一直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缺的变量 ,距离越远不仅 运输成本越大而且风险也会越大。考虑到各国(地区)的贸易大部分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所以 在距离这一变量的选取上,我们以贸易双方的经济中心(如中国的上海、韩国的首尔等)之 间的海运距离来表示。相关数据来源于省略中的“distance calculator ”(距离计算器),预期符号为负。

制度因素(FTA)。制度因素是本文主要考察的一个变量,以自由贸易协定(FTA)表示。区 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不仅可以大大减低零部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成本,同时还为跨国公司 外包业务提供宽松的政治和法律环境,这一作用在区域生产网络内表现尤为明显。在实际回 归中,我们设定了FTA虚拟变量,具体定义为:如果中国(韩国)与某一贸易伙伴在某一年 签署了FTA,则FTA=1;否则FTA=0,具体FTA签署情况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官方网站(w ww.省略),预期符号为正。

服务因素(TELE)。Deardorff等的研究已表明服务(包括交通、保险、通讯等) 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贸易的发展,还加快了国际分工的深入[注:Deardorff A V. International Provision of Trade Services, Trade, and F ragmentatio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1(2548)]。因此,服务因 素也是影响双 边零部件贸易进而影响分工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数据的难以获得,本文仅从以贸易双方的 电话线路总长度表示的通讯角度来反映服务变量,因为电话的普及体现了信息通讯服务的进 步和成本的降低。相关数据来源于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和Source OECD数据库( 省略/databases)。

3.计量结果

在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我们采用的是跨国截面数据,考虑到不同年份之间可能会存在 差异,所以对不同时期设置了时期固定效应(period fixed effect)加以控制,通过混合 最小二乘法(pooled least squares)进行回归 [注:李坤望,宋立刚,赵兴军.零部件贸易: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新途径.//Ross Garnaut, 宋立刚主编.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最终的结果参见表1, 其中每个方程又分为包含时期固定效应和不包含时期固定效应两种情况。

从表1的各项统计指标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基本通过至少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 具有较好的解释力。重点考察FTA这个解释变量,两个方程的系数都为正,方程Ⅰ在包含时 期固定效应和不包含时期固定效应两种情形下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方程Ⅱ中,在包含 时期固定效应的条件下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在不包含时期固定效应的条件下也通过了10 %的检验,充分说明建立FTA与双边零部件贸易是呈正相关关系的,这说明建立FTA可以促进 参与方之间的零部件贸易,这当然也包括中韩两国之间的零部件贸易。同属东亚区域生产网 络 内的中韩,零部件贸易的扩大意味着双方间的分工进一步深化及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因此 ,建立中韩FTA,对中韩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内加快合作、促进发展是有利的[注:为了验证日本因素对于中韩FTA建立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同样的方法,选择日本与其 4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发现FTA变量显著为正,且系数大于 韩国的回归结果,而小于中国的回归结果,这说明同日本建立FTA的正向作用是大于韩国而 小于中国的,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因素对中韩FTA也是存在影响的,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比较 明显,这归因于中日产业的互补及中日分工的不同地位,且日本经济实力和作用要明显强于 韩国。]。

为了进一步考察在区域生产网络的背景下建立FTA是否会促进中韩双边零部件贸易发展 ,我们将计量样本的范围缩小至东亚区域,具体包括中国、韩国、日本、香港、新加坡、马 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然后根据方程Ⅰ、Ⅱ的设定形式,分别对中国 (韩国)与其九个贸易伙伴的双边零部件贸易额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具体结 果如表2所示:相关数据的 符号大体没有改变,但数值上有所变化,整体的解释力不如表1,这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的 减少所至。观察FTA这个变量,方程Ⅰ、Ⅱ的系数依然为正,且都通过至少10%水平的显著性 检验,其中方程Ⅰ在设置时间固定效应的情形下还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东亚区 域生产网络内建立FTA依然是有利于中、韩零部件贸易发展的。但通过对比表1和表2中FTA变 量的系数,可以发现两者的系数已有所变化,其中表2中方程Ⅰ的系数要大于表1中方程Ⅰ的 系数,而方程Ⅱ的系数要明显小于表1中方程Ⅱ的系数。对于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东亚 区域生产网络内中国已经与东盟、香港签订了FTA,而且双边零部件贸易自签订FTA之后发展 尤为迅速,但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 除了东盟和香港之外,目前与中国已经签署FTA协议 的只有智利和新西兰,但智利又不在我们样本范围内,所以整体效果不如在东亚区域内部。 反过来,目前韩国在东亚仅与新加坡签署了FTA,与整个东盟还没有正式签署,而在世界范 围内,韩国已经与美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等签订了FTA,所以回归结果就表现为 在东亚区域范围内的系数要小于世界范围内的系数。

主要结论

通过对区域生产网络背景下中韩建立FTA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及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 建立FTA对于促进中韩零部件贸易的发展以及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分工程度的提升,本 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和启示:

(1)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中韩两国提出建立FTA是符合时展需 要并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进一步发展的。从东亚区生产网络内中韩两国零部件贸易发展现状 可以看出,随着两国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两国的分工合作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区域生 产网络内部形成了一种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分工的生产格局。为了加快双边合作和经贸发展 ,此时有必要建立FTA来减免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以寻求更加自由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当 然由于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地位是不平等的,通过建立FTA 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于韩国,来缓解双边分工的不平衡。

第5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一:国际经济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因此,我国也随着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但是,目前的全球经济市场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加大以及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的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思考如何制定准确的对外贸易战略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和实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主的对外贸易模式。本文着重讨论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选择等主要内容并希望以此来使得自身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战略选择

一、引言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势发展使得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它的影子。这一点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从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行经济往来和资金往来,这就是目前为什么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成果是各个国家在相关的规定下实行相对自由的贸易往来,跨国之间的资金投资和资金融通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往来活动。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经济领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中,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世界各国如果想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来并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的话就必须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的福音。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贸易的活动也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贸易顺差也是稳步积累并使得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中的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并且在近10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经济总量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是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所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必须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对外贸易带来的利润和成本。争取在整个对外贸易的活动中能利用这个契机实现更多的经济利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要注意将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以带来更长远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实现长期的经济利益。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注意整个过程中的对外贸易的安全。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要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做到逐步转向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尽早实现贸易多边化等内容。要做到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接轨才能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一直稳步发展。

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步发展

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取而代之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相关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的逐渐吻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近10年以来都是以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来实现着我国的GDP的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光是我们国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稳步向前。相对于这一点来说的话,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比较缓慢。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在后期的经济建设中,由于在同一时期内他么的起点较我们来说相对较高因此难以实现跟以前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性的对外贸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相对曲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性对外贸易中的运用以来,世界各国的对外的贸易发展速度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带来的世界贸易的总量也逐年增长。从上世纪到2000年这短短的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贸易的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世界贸易总额在2000年这一年间就达到64560亿美元,增长率为12.5%。但是,世界贸易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的任何大事件都会对世界贸易产生致命的打击和绝处逢生的鼓励。例如美国在2001年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在那一年,世界贸易的总量与前面相比也的确有下滑的趋势和结果。在世界性事件的影响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世界贸易又逐步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并出现上升的势头。在2004年结束的时候,世界贸易的总量又达到以一个全所未有的制高点。这一年的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的一个事件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事件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体现着经济危机为全球性世界贸易带来的损失。虽然经济危机的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其留下的余波式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全停止。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也在2010年左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所以,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这种曲折取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的整体环境。然而,全球性的经济氛围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也就注定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三)多变贸易进程的缓慢

要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跟经济市场的市场化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才会使得世界各国在世界贸易的活动中都能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才会最大限度的实现各个国家的资源优化配置。所以说,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存在着自由贸易的说法也就自然存在着贸易保护。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存在着贸易保护就会阻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其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加强,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发展领先于日本、西欧,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其经济份额在国际市场中占到了最大的比例,因此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强势。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国争夺市场的斗争越来越加剧。最后就造成了护主义兴起,损害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为了对世界贸易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就形成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负责对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当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其责任除了解决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以及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外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组织新多边贸易谈判。由于各个国家对贸易市场的竞争等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贸易冲突的加剧使贸易谈判面临诸多困难。虽然有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全球性的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努力,但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进展缓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但是这并不难否定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以及世界各国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需求的加剧使得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一直都是各个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在以前多边谈判中涉及的困难问题诸如:农业问题、农产品、非农产品、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贸易便利化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谈判。目的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立场,寻求各国一致同意的解决办法并最终实现实际贸易一体化和自由贸易。

(四)服务贸易的崛起

目前的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同传统的强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第三产业例如服务业和金融业等发展。在全球性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也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全球经济贸易向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具体的特点就是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关于服务贸易组成部分问题上,运输与旅游所占比重较大,这两者在所有的服务贸易的总量中可以占到60%左右的比例。在2010年的时候,关于服务贸易了相关的统计数字。其具体内容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量36950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出口7850亿美元,占总量的比重为23.2%;旅游服务出口9400亿美元。虽然世纪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了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其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于缺陷。具体的内容表现如下: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的话,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的不同区域的贸易增长速度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亚洲、独联体、非洲、拉丁美洲增长较快,北美、欧洲增长较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贸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还是西方发到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到了主导地位。通讯、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中附加价值较高的部门。在这些新兴服务贸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仍是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及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活动的频繁度的提高使得我国的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实施也使得我国的贸易体制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和逐步完善。带来的成果就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化的贸易进程的加快。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的加大以及贸易自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面临着如何选择贸易战略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混合外贸战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即90年代初期的时候,国家经济部门提出商品贸易与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加入WTO之后,我国面临的就是如何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2010年在现在的这几年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的战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合当前形势的具体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创新与选择的问题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创新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

四、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方式

我国目前是一个贸易顺差极大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的贸易总额基本上占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总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进口的缺失。虽然我国是一个极大的贸易顺差国,但是我国的出口主要依靠的是低价的劳动力的出口以及中国制造的出口。对于先进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类的出口是微乎其微的。出口顺差的形成也主要是依靠国内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形成的。而且对于中国制造类的出口不仅没有为我国带来高额的利润还使得我国耗费了原材料以及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因此,要真正实现我国的出口顺差的话要逐步形成以核心技术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模式,这样才会为我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真正的优势。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应该以反面的思考方式来面对我国的出口的外贸战略的选择。即我姑应该逐步重视进口的对外贸易。我国之所以存在出口占到了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这一局面,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难道我国的消费者真的是对于国外的商品没有需求而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其中涉及到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问题以及消费意识和消费手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通过刺激消费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促进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同样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这里的进口不仅仅指的是产品的进口,也包括原材料、知识和技术以及人员等的进口等方面。而且进口还可以增强我国同世界各个交流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国民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掌握其他国家产品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有才会有学习和竞争才会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明白进口贸易是一国对外贸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安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进口在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的市场从而引进先进的消费理念以及促进出口的发展等作用。因此,进口战略应考虑发挥进口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高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应提高对进口的重视程度。第二个重要的战略的选择就是要明确我国的优缺点。我国的主要缺点就是核心技术还依赖于进口,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缺失,而此类产业的发展涉及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完善,因此,对这类产业应加以保护。以美国为例,他们国家的有点就在于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上,这种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能使自己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通过小的成本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需要的就是培养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培养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只要有了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会使得我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五、总结虽然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近几年来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是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上还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努力才会逐步实现我国的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合理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在战略的选择上要注意加强进口以及注重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切实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自由化。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期:19-23.

[2]谷帅.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4,28期:19-23.

[3]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期.

[4]陈曦.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期:15-15.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并且电子商务以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商业触角已经延伸到国际贸易的相关领域,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济贸易;B2B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新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全球商业往来中电子商务成为时下热门话题。自从个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短短20年之间相关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已经影响了到了几代人。电子数据通过光纤的飞速传播,在上千公里的范围内读取只需要几十毫秒。并且因特网的EDI技术随着不断改良成本越来越低,成本的降低为很多国家普及互联网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而电子商务正是在这样全球互联网用户激增、交易信息、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前提条件下诞生的,而其巨大的跨地域交易能力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间接的服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进行的数字化交易,而商品由物流进行运输的新型商业模式。与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当年的电商巨头ebay为我国普及了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并且很快本土企业跟进了相关业务,有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是从那些年代成长起来的。并且大量的本土电商企业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国情,为我国的电子商务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也增加了很多符合我国要求的服务,如:快捷支付、安全认证、物流极速达等。使得电子商务的概念得到了延展,并且在很多领域开展了新的商业往来,如: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B2C),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种交易类型。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2.1在促进经济贸易量方面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全部由网络上完成,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通常都很大。而电子交货的手段通过国际物流的帮助实现了点对点的快速沟通与交易,极大的弥补了空间与时间跨度巨大的缺陷,提高了交易效率。并且客户之间的沟通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类软件都可以完成,省去了高昂的电信通话费用,这样无形中又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繁荣。交易过程成本的下降自然而然的会拉动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例如:今年以来海淘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的优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商也积极拓展国际经济贸易消费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横向上拓宽了集团的业务领域,优化了企业的商业结构。

2.2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改变的影响

电子商务除了提高了国际经贸业务的往来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方式与货物运输方式。跨国订单的出现使得国际运输物流公司的业务量激增,传统的各级经销商大量进货,逐步消化的方式已经渐渐成为历史。很多国家的订单都是直接从当地的工厂发货,由国际物流公司进行跨国运输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这样节约了不同国家中间环节的仓储、商检、保险、海关等费用,也因为产品均有本地发货从而有效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最后通过跨国直接发货的产品交易模式节约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零售价,让利消费者,让消费者拿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例如:很多大型的快消品公司均采用原产品发货,国际物流运输的方式,美国本土的百威啤酒、南非的米勒啤酒以及阿尔卑斯矿泉水等国际快消巨头纷纷推出了原产地产品的全球送达服务。

2.3电商对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跨国贸易方式需要双方的代表选定谈判地址,双方代表均需要到场进行磋商,虽然当时的国际电信行业发展已经能够保证电话会议的顺利开展。但这样的交易方式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微妙的影响。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彻底改变的这一情况,对于需要双方高度重视的交易过程可以采取视频的方式谈判,这样在谈判过程中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双方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从而采用不同的策略保证谈判的成功。而关于其他后续的交易往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补充,大量的跨国企业如:我国的海尔、华为以及国外的欧莱雅、联合利华等都广泛开展了上述的交易模式,保证交易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

2.4电商对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管理模式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方面也有诸多优势,通过所有产品订单的数字化。然后设计合理的计算机软件来形成自动化的订单管理方式,这样极大的节约了交易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并且计算机自动化的管理方式也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同时杜绝了人工出错的可能性。例如:联合利华集团在全球普及订单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之后,使得订单出错率大幅下降,并且能够达到下单到发货过程在30分钟以内完成,改善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兴趣极大的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及管理方式。优化了原有的资源配置,使得更多的公司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来拓展原有的业务,提高公司的整体业务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 WBS;发电机;吊装施工

中图分类号:TB857文献标识码: A

1确定分析吊装工作的重点及原则

吊装工作的原则是安全、经济、效率,它的顺序首先是安全,然后是经济、最后是效率。安全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施工机械、环境安全。其中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的一部分因素,可以通过安全的规范作业、HSE规则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载荷计算、吊装设备选择、吊具选择、吊装措施来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所以确定吊装方案为第一重点;由于在生产作业区域(大多数的改造项目是不停产改造、或者局部停产,以保证油气设施的产能)是在已有站场内,施工手续是繁杂细碎,各种手续如进门证、动火作业证、冷作业证等工作许的齐全和有效是保证施工进度(效率)的一大因素,所以确定各种手续的齐全及有效是吊装工作的第二重点;效益作为所有项目的目标,它由效率、经济和安全决定。

如何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充分的利用有限的作业时间是吊装工作的重点,所以将协调工作作为吊装方案的第三重点。针对此种在生产的场站中进行大型机电设备吊装工作,如何将每一项工作落实、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按时间节点来运行成为此项施工的关键。通过分析,利用WBS进行工作分解、使得整个项目工作有序、有节的进行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办法。

2 编制吊装计划

吊装要有充分的计划和监督,合理适当的吊装作业计划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以及吊装产品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整个吊装过程是一个有力的推演、验证。对于使用WBS组织施工来说,计划编制的合理、正确、贴合生产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这种方法的成败。

在编制计划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现场情况,要多考察吊装作业现场,认真进行吊装设备的选择核算工作。合理的人员配置、对吊具、设备检查等都对计划是否合理实用有很大影响。编制的合理吊装方案要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在确定计划合理正确后就在此计划的基础上编制WBS。

3 用WBS来分解吊装工作

WBS的英文全称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中文意思就是工作分解结构。在这里,它作为一种工作分解形式,利用它可以将项目分解成较小的,易于执行、管理、检查的任务单元,将其制成WBS表单。然后对其中的每一个任务单元执行、控制,从而达到对具有难度要求高、受限因素多的项目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1]创建WBS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 WBS码的唯一性,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

(2)上级WBS码是下级所有的WBS项的总和。

(3)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这个人也是对这个WBS作业进行检查的负责人,即使许多人都可能在其上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只能是参与者。

(4)WBS必须与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方式一致,这也是WBS码的真正的核心之所在。因为所有的工作任务都要与现实项目执行相同,不然将会是WBS仅仅是一张空壳。[2]

(5)一个项目,不管大小,只有一套WBS体系,所有的作业都处于其中,编码都应符合其编码规则,并且下级隶属于上级,上级包括下级。

(6)每个WBS项都必须文档化,以确保准确理解已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

(7) WBS必须在根据范围说明书正常地维护项目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能适应无法避免的变更。

(8)WBS的工作包的定义不超过36h,建议在5~10h。

(9)WBS的层次不超过10层,建议在4~6层。(表1)

表1 所有WBS清单

序号 任务(WBS) WBS码

1 吊装前的准备 L1

1.1 资料的准备 L1.1

1.1.1 发电机吊装方案及分险分析(MOS & RA)的审批 L1.1.1

1.1.2 发电机相关资料的准备(图纸、发电机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安装指导等) L1.1.2

1.1.3 吊车及所用吊具的校验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L1.1.3

1.1.4 人员操作证复印件及入场培训记录 L1.1.4

1.1.5 500T吊车车队入门证、运输发电机卡车及货物入门证 L1.1.5

1.1.6 作业许可证 L1.1.6

1.1.7 开箱验收资料的准备工作 L1.1.7

1.2 设备准备 L1.2

1.2.1 吊车现场考察(起重能力、使用年限、确定施工时间段的空闲) L1.2.1

1.2.2 吊车使用时间确定 L1.2.2

1.2.3 吊具的考察 L1.2.3

1.2.4 吊车合同谈判及签订 L1.2.4

1.2.5 起重手的操作证、吊具证件 L1.2.5

1.2.6 起重手的现场考察 L1.2.6

1.2.7 吊车进场的证件办理 L1.2.7

1.3 工具准备 L1.3

1.3.1 准备吊装发电机所需的吊具一套 L1.3.1

1.3.2 准备拆除包装箱所需的工具两套 L1.3.2

1.3.3 准备1寸麻绳40m L1.3.3

1.3.4 准备撬棍4根,准备8根枕木200×200×1500,准备临时支座4个 L1.3.4

1.3.5 准备两把长5m的铝合金梯子 L1.3.5

1.3.6 准备自动升降车2套 L1.3.6

1.4 发电机基础准备 L1.4

1.4.1 发电机基础灌浆处理 L1.4.1

1.4.2 发电机调平钢板的制做、安装 L1.4.2

1.4.3 发电机调平钢板的检查验收 L1.4.3

1.4.4 基础周边土方回填 L1.4.4

1.5 吊装场地准备 L1.5

1.5.1 吊车所站场地规划、夯实处理、密实度检查 L1.5.1

1.5.2 对吊装作业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确定没有场地符合吊装作业要求 L1.5.2

1.5.3 在吊车作业区域铺设4块2.5m宽10m长28.2mm厚的钢板,以保证吊车作业 L1.5.3

1.5.4 在完成场地准备后,邀请吊车公司及卡车公司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考察,并根据作业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 L1.5.4

1.6 发电机运输车辆停放场地 L1.6

1.6.1 发电机运输车辆停放场地画线 L1.6.1

1.6.2 发电机运输车辆进出场顺序及路线确定 L1.6.2

1.6.3 发电机包装开拆场地及包装堆放场地 L1.6.3

1.6.4 发电机包装开拆设备行进、操作、进出路线 L1.6.4

1.7 人员准备 L1.7

1.7.1 确定日期并对参与发电机吊装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对500T吊车公司的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做好相关的培训记录 L1.7.1

1.7.2 做好吊装人员岗位分工,落实吊装作业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落实吊装作业中的指挥员,并将该指挥员通知吊车公司 L1.7.2

1.7.3 做好人员分工表 L1.7.3

2 吊装方案实施 L2

2.1 人员职责 L2.1

2.1.1 吊装前与发电机厂家会议 L2.1.1

2.1.2 吊装前与质量检查人员会议 L2.1.2

2.1.3 吊装前与起重操作、起重指挥人员会议 L2.1.3

2.2 吊装设备及发电机到场就位 L2.2

2.2.1 办理好吊车车队及发电机运输车队的自贸区进门证,并且与自贸区做好相关工作的沟通 L2.2.1

2.2.2 安排采购部清关人员前往港口,监督装车 L2.2.2

2.2.3 采购部清关人员及清关公司人员押送运输发电机的平板卡车从港口出发,按时到达自由贸易区大门; L2.2.3

2.2.4 500T吊车车队按计划到达自由贸易区大门口; L2.2.4

2.2.5 在自由贸易区门口接车,并将两支车队带往施工场地现场 L2.2.5

2.2.6 按照吊装作业布置图安排吊车及卡车位置, L2.2.6

2.3 拆箱及吊装 L2.3

2.3.1 拆箱 L2.3.1

2.3.1.1 确认发电机位号、按位号及吊装顺序引导车辆进入拆箱区 L2.3.1.1

2.3.1.2 拆箱 L2.3.1.2

2.3.1.3 拆箱过程录像、检查记录 L2.3.1.3

2.3.1.4 指引拆箱后车辆进入吊装场地 L2.3.1.4

2.3.1.5 拆箱后包装运离现场及堆放 L2.3.1.5

2.3.2 吊装 L2.3.2

2.3.2.1 根据吊装作业图精确定位布置500T吊车,并用皮尺核实吊装作业半径是否与布置图有出入,及时的进行校正。 L2.3.2.1

2.3.2.2 由吊车公司起重工指挥辅助吊车为500T吊车安装配重块 L2.3.2.2

2.3.2.3 在没有重物情况下测试吊车 L2.3.2.3

2.3.2.4 司索工安装卸扣及吊带 L2.3.2.4

2.3.2.5 起重工指挥吊车缓慢的提起重物,当发电机脱离卡车地板时停止提升,检查吊车支腿情况 L2.3.2.5

2.3.2.6 卡车开走,吊车缓慢的将发电机放下,拆除发电机运输底座 L2.3.2.6

2.3.2.7 再次将发电机提升至离地面0.4m高度,安装发电机的减振支座 L2.3.2.7

2.3.2.8 提升发电机转动吊车,将发电机移动至1号发电机基础上,使发电机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重合,调整发电机水平 L2.3.2.8

2.3.2.9 完成1号发电机吊装,重复e至h步骤,完成2号,3号发电机的安装 L2.3.2.9

3 发电机的成品保护 L3

3.1 就位完成,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绑扎 L3.1

3.2 在未采取进一步保护措施期间的巡检 L3.2

3.3 每台发电机另外制作额外的型钢框架以及钢板覆盖顶部,四周采用木模板围护 L3.3

4 WBS归类

为WBS设置不同的难度,一般难度设置为一、二、三,四级。分别为:难度一为部门经理主持、关注、检查项;难度二为部门副经理主持、关注、检查项;难度三为施工队长主持、关注、检查项,难度四为相应关键技术工种人员主持、关注点。同时,将WBS设置为不同的权重,这样在具体的评估此项工作进展程度时,根据权重可以计算出此项工作的进展程度。为项目进度、成本、费用的计量以及数字化做前提(表2)。

表2对WBS分配权重及难度

序号 任务(WBS) 权重 难度

1 L1 20 2

2 L2 75 1

3 L3 5 3

5 为WBS分配相应人员和时间节点

为每一个WBS分配相应的执行人员,检查人员,保证每一项任务有人做,有人检查,有一定的时间要求,有的是要求最早开始时间,大多少是最晚完成时间。这样可以随时检查整个项目进度与计划的比较(表3)。

表3 WBS分配相应人员和时间节点

序号 任务(WBS) 权重 难度 执行人 检查人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L1 20 2 施工队长 施工经理 9.2 9.27

2 L2 75 1 施工经理 项目经理 9.28 9.28

3 L3 5 3 工人 施工队长 9.29 12.3

6 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当出现问题,影响到某个WBS不能完成时,首先保证大的节点不动或者进行小的调动,在出现问题的WBS的下一级或者上一级进行调整,使得这个WBS对整个吊装工作影响变得最小,甚至不变。

7结论

通过WBS来控制站场内大型柴油发电机组吊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详细、周全、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节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首先要有合理的可以执行的计划,需要有对此专业很熟悉的专家。这种办法适用于工序繁多、影响因素多、协调量大、涉及部门多、技术成熟的专业施工。

参考文献:

[1]张岚.浅谈WBS在项目中的应用及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11(中旬)刊.总第629期.

第7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一、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客观基础

国际贸易协调机制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为维持世界贸易的正常运行,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以及相互调整、相互适应的方式及其起作用的过程。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实质是国际经济领域竞争和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首先,世界经济是开放经济。所谓开放既是一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联系及相互依赖的程度,也是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溶为有机整全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开放性,有了开放经济才有世界经济。正是世界经济的开放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开放的国民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必然性。因为开放经济间相互联系的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的条件变了,国际协调就不可避免,相互开放本身就意味着需要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因此,开放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前提,而协调是为了使开放进一步顺利和健康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进程,就是国际经济协调的过程。

其次,世界经济是市场经济。各国经济不管其宏观管理模式如何,分配体制怎样,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都是世界商品的生产者。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在于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为实现其商品的交换价值所展开的竞争。在世界市场上,各国商品生产者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或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实现的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他们之间的竞争往往要超过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但是,对世界市场和竞争行为的规范无法象一国国内那样依靠强制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来确立,而只能通过国际经济协调来实现。当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所引起的矛盾尖锐化、激烈化,以至影响世界市场的正常运行时,国际经济协调就不可避免。伴随着国际市场商品竞争的日益加剧,协调就越来越经常和重要,可以说国际经济协调是与世界经济的市场深化相联系的。

第三,世界经济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生产体系。一方面,国际分工的存在和扩大,使所有国家的生产愈来愈专业化,各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依赖于他国的生产,同时也满足他国的需要,世界生产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参与者被特定的经济制度和国界所阻隔,但所有的参与者之间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不仅必须遵守自己国家的规则,而且还必须遵守其他国家的规则。世界市场和生产体系与各国政府的管辖权是矛盾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的国家的自决能力,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难以独立地实施,政府决策的效应弱化,这就在客观上需要进行国际经济协调。从协调建立国际经济行为规则,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一角度而言,国际经济协调本身就是世界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国际经济协调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整体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认识世界经济的基本特性是国际经济的客观基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国际经济协调的影响,因为当代世界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国际协调就目前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度对经济调节国际化的一种形式,整个协调就目前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调节国际化的一种形式,整个协调过程和协调机制都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经济活动干预的强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协调,而国际协调的发展又反过来使国家垄断地们加强。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到了空前的发展,政府既是经济活动的仲裁者,作为上层建筑从外部提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同时又是直接参与者,作为经济基础深入经济生活内部调节和干预运转。随着经济生活的国际化,由国家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国际干预和调节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有了可能。特别是当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衰退出现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往往会采取国际协调的方式。而国际经济协调又必然会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能力,单个国家干预往往力不从心,通过国际协调则效果显著。

2.区域经济集团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既是国际协调的产物,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生活的新的高级形式。如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的超国家经济集团,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协调不断发展深化的产物。

3.跨国垄断资本全球性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也迫切需要国家政权间的迫切需要国家政权间的经济协调,以保证它们具有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稳定外部环境。从这个角度看,国际经济协调也是私人资本与国家政权融合和合作的形式,是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国际延伸。

二、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运行

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是为了消除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减少贸易障碍,以推动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在这一领域活动的经济协调组织组成了一个国际贸易协调机制体系。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关贸总协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贸总协定进行的国际协调具有全局性。目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已达100多个,由这些国家进行的进出口商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85%以上。也就是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贸易活动都是在关贸总协定协调下进行的。而且,关贸总协定的协调十分广泛,协调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商品,并在乌拉圭回合中把它进一步扩展到农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二是关贸总协定对其他贸易协调活动具有规定和制约作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实行的贸易政策和同其他国家进行的贸易协调活动具有规定和制约作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实行的贸易政策和同其他国家进行的贸易协调必须服从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为了增加各国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促使所有缔约方更好地遵守关贸总协定规则和履行承诺,保证多边贸易体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关贸总协定1989年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理事会特别会议来审议缔约方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关贸总协定的原则规定着其他贸易协调的方向,使后者表现为关贸总协定规则的延伸。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协调活动虽然具有与关贸总协定类似的广泛性,但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论坛的性质,在采取实际国际措施方面还比较薄弱,在全局性贸易协调中只是对关贸总协定体制的一种补充。

在关贸总协定的总体框架之下,国际间还广泛进行局部协调。局部协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特定商品的协调,主要通过国际商品协定或各种双边贸易协定进行;另一种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协调,主要采取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区域经济集团和贸易协定、国际会议等方式进行。局部协调对关贸总协定的全面协调起补充和促进作用,并与后者共同组成系统的国际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协调机制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和管理措施的。

(一)关税政策协调

它通过在国际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和修改有关国家相互间进口关税水平,达到调整相互贸易关系和贸易状态的目的。关税协调使各国关税的形成方式发生变化,协定关税日愈取代自主关税而占据主导地位。关税协调主要是通过改变各国关税结构和关税水平实现的。其变化首先是使关税从单一税率结构向多样化税率发展,目前各国已普遍以复式税则取代了单一税则。在复式税则中,其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特惠税以及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内部的关税免除等,都是通过各务关税政策协调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关税协调的另一影响是使各国税率水平降低。这是由于各国关税中协定税率比重较大,而且关贸总协定通过不断组织关税减让谈判,使各国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

(二)非关税政策及管理措施的协调

非关税协调的根本目标是消除国际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这方面贸易障碍主要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建立的,并对世界贸易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基于这一教训,战后建立的关贸总协定强调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以关税作为唯一保护手段原则,试图通过推动各国外贸调控手段以非关税措施向关税措施转化。再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关税,对立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体制。关税总协定自肯尼迪回合开始,推动缔约方限制非关税措施举行谈判,达成了若干有关协议。但是由于各国利益难于协调,关贸总协定不得不放松对缔约方执行上述规则的要求,允许缔约方在例外情况下,利用保障条款保护国内市场。另外,关贸总协定把涉及货币储备、国际收支和外汇安排的非关税政策协调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处理,要求全体缔约方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与之合作。

在区域范围进行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非关税协调是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它能够比较彻底地排除成员国间的非关税壁垒,并通过吸收新成员扩大协调范围。在不能立即取消外汇管制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利用签订清算及支付协定摆脱它对贸易的限制。各国还经常采取协商建立某种出口数量控制机制的做法,避免和取代非协调的单方面进口限制,如多种纤维协定等协调进出口双方行为的国家政府间商品协定,以及自动出口限制协议、有秩序销售协议等。

(三)交易活动管理措施的协调

这类国际协调主要存在于出口领域,指若干国家通过建立原料生产国与输出国组织、签订商品协定等,统一规定和调整成员国某种商品的交易数量、价格或者交易商品的种类。发展中国家采取这种协调方式较多,主要用于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宗敏感性初级产品的出口管理。发达国家一般对本国出口产品较少干预,但也存在出于政治、军事目的或为了实行经济制裁进行联合出口管制的做法,如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出口管制、发达国家的联合禁运和封锁、冻结政府贷款以限制国内企业对象国家的出口等联合行动。

三、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局限性

战后世界贸易基本上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间贸易差额在趋于缩小,各种国际贸易组织的作用在不断加强,这些都是与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运行分不开的。但是,从目前世界贸易格局和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宗旨目标看,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运行及其功能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缺陷。

(一)不能有效协调利益的分配

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利益为各国所分享。发展中国家也能从对外经济活动中受益,如利用发达国家市场扩大出口,吸收发达国家资金扩大积累,取得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密切相互关系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等。但是,发展中国家在以上各方面本应享有的国际经济利益,却以不同形式被发达国家获取。国际经济利益共享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可以说是国际利益分配向发达国家的倾斜。这种利益的倾斜与国际协调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也受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

1.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地位弱于发达国家,从而在供求调节的利益分配中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这表现在,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组织形式低,发达国家则多为国际垄断组织;发展中国家产品多为竞争性市场结构,发达国家产品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质;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市场上主要是作为购买者,而发达国家作为供方对技术具有垄断优势;由于制造业落后、资金短缺和缺乏技术开发能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品、资金、技术的需求具有刚性且难以取代,使价格、利率等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还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所进行经济调控的不利地位等。

2.发展中国家不能自主选择参与和协调世界经济活动的方式。以国际货币制度为列,目前发达国家主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它的正常运行以灵活的金融交易和各国较发达的开放型金融市场为背景,使频繁的汇率变动在幅度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发展中国家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而且,现行汇率主要受资金流动的影响,其规模和流向的较大变动,使发展中国家很难期望在浮动汇率下保持汇率稳定,而这一点对稳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商品结构、地区分布、主要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为了避免汇率波动,它们不得不普遍实行对主要货币或一揽子货币的挂钩制度。但这种被迫的选择使发展中国利益受到多方面损害。首先是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从而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负担和外汇短缺状况。而且,增加国际储备的方法是在对发行储备货币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中取得顺差,使实际资源向储备货币发行国转移,经济发展受到损害。其次是汇率波动对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同。对巴西等国的实证分析表明,美元升值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上变动特征是,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结果使发展中国家利益在汇率波动中受到损害。

3.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例如,发展中国家通常不能对所出口初级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进行有效控制。发展中国家用进口限制等手段改善贸易条件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因为其自身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刚性强。发展中国家还因缺乏国际交易的经验和知识技巧,对进出口贸易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蒙受损失。

(二)协调机制渠道不畅

运行机制的协调、资源配置等功能是世界贸易协调发展,实现高效率的保障。但是现实世界贸易的运转远未达到高效、合理、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其中比较实出的问题是:最需要借助于国际商品交换和技术转让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却很低,而发达国家又主要发展它们之间的贸易关系;资金流动同样主要在发达国家间进行,外汇及资金严重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却得不到所需要资金,甚至出现资金倒流现象,对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国际投资,出主要集中于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际收支不平衡状态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严重、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大量国际债务积累和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并未能充分、有效地对世界经济状态进行合理调节。

(三)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的摩擦

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呈多元化结构,便其最基本特征是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二元结构并存。政策机制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但在实际运行中两种机制的作用常常发生矛盾。一是在时效上搭配不当。制定政策、付诸实施、产生效果的政策调节过程起动较慢,对市场变动反应存在时滞,开始调节时,经济波动方向可能已经改变,导致它同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相互抵消。二是存在目标矛盾。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由政策机制来弥补,包括国际经济协调和自主政策协调。二者之间也存在种种摩擦,其中存在一个实出的问题,即政策分歧或政策对立。它根源于各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差异,相对独立性和国民经济利益的对立。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的自主政策往往在方向及措施上相互矛盾与冲突,给世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和世界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债务危机等问题的解决造成障碍,也干扰了国际协调的发展。同时,市场机制具有单一目标导向的特征,政策机制则表现为多重目标,因此会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干扰。

(四)全球协调与地区协调、多边协调与双边协调的矛盾

在国际贸易协调中,全球性协调与地区性协调并存,而且相互交织在一起;多边协调与双边协调同时进行,同一国家、同一市场的经济活动受到来自不同国际协调组织的干预。一国自主的经济调节也是通过对外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的间接影响这一多重方式进行的。这就使国际协调机制形成了多层次、多环节结构。如国际资金流动的基本原因是存在预期收益的国际差异,因此利率机制调节着国际资金的配制与流动。但是同时,由于资金在不同的货币区之间进行,汇率也对它产生重要影响,较小的利率差被汇率波动抵消。

第8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探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重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续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摘要: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征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和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非凡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功能。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给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和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答应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和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摘要:“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摘要:“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新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和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摘要: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和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摘要: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靠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新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新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和发展、贸易和环境等新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摘要: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假如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靠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摘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假如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摘要: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功能,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和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探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摘要:

①考虑战略互动功能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索,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功能,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功能,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索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索政府政策的功能,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对于这一新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和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探究和开发、学习效应和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探究和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摘要: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假如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和福利。他和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平安、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向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向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和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靠、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向。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摘要: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摘要: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非凡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存,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各国中心银行不得不共同处理的新问题。其次,国际资本力量的强大于国家的相对弱化,冷战后,国际市场的统

一、金融自由化的加快、技术革命的促动,使国际资本空前扩张。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巨额资本高速游走,瞬息万变,资本的扩张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改变了政府发挥功能的环境,增加了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被严重削弱(如国际资本流动的“溢入溢出效应”对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这些巨额流动资本完全是在任何单个民族国家的管辖的范围之外发挥功能。而民族国家,包括是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做到防范于未然,都无从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最后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非凡是发展中国家的提出了挑战(如IMF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由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和金融监管国别化之间的矛盾加剧,呼唤全球性的金融体制,监管体系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这必将导致各个民族国家金融决策的某种弱化,必须肯定,从长远看来,这种弱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向,是不可阻挡的,但是这种的让渡必须是相互的和对等的,不能被某种强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所利用和滥用。

2、国际金融一体化对国家平安威胁着平安。

首先,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游资的存在对于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平安提出了挑战。表现在①巨额资本快速的流入流出对于国家经济的巨大影响。②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战略上的失误及经济结构上的缺陷,成为易受国际游资冲击的对象。

其次,金融创新促进了世界金融一体化,也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平安提出挑战。①金融创新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由于国际金融传导机制的存在,使得民族国家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国际金融风险。②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不仅为国际游资对国家进行冲击提供了手段,而且使得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直接掠夺一国的财富成为可能。

再次,国际金融体系内的权力分配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平安。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权力分配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操纵着国际金融体系中游戏规则的制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对发达国家的依靠不断加深。在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缺陷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将始终面临着金融风险对于经济平安的挑战。

3、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金融霸权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冷战时期,两弹一星,亦即核子工程、宇航工程曾是世界强国争霸的战略领域。在冷战之后,非凡是在实际之交的今天,信息业和金融业则成为全球战略的基础。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无不力图抢占现代金融的制高点。前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探究所所长亨廷顿在《文明冲突和重建世界秩序》一书中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要点,其中第一条“控制国际银行系统”、第二条“控制全部硬通货”、第五条“把握国际资本市场”都和国际金融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冷战后,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向,一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

70年代末,以格拉斯为首的一批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了“金融霸权”的概念,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12]金融霸权理论认为,金融霸权的权力主要在于①控制货币资本或其他信用工具;②利用金融衍生物;③金融行业趋于垄断。金融霸权控制企业的两种工具是控制资本流动并设置金融市场各种参数。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霸权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日趋凸现。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功能,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金融霸权会以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和社会失衡加剧,最终导致南北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二)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在最新出版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指出,我们不应以短期的救火态度来看待1997年以来的危机,而应熟悉到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两难选择的三个方面,即“三难选择”是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内在特性。

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摘要: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大陆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

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可追述到国际经济学中闻名的蒙代尔──弗莱明定理。因此,不顾其它两个目标,单追求一个目标(如发达国家近年来向发展中国家所推销的“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在理论上是占不住脚的。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1973年以后选择了“资本自由流动”和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个目标呢?克鲁格曼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对“汇率不稳定”的承受力较大,而这又是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对发达国家的信心较大,使发达国家贬值幅度可以恰到好处,不至于过度。

相反,国际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信心不足,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在资本外逃压力下过度。因此,克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三中择二”,应是选择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而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心银行近来连续降低利率的政策,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其他亚洲危机国家所不具备的,其原因正在于中国没有开放“资本帐户”,没有实行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他说,中国的选择,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13]

(三)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摘要:(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具体说来又主要是和以下一些因素有关摘要:(1)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2)要素流动的程度;(3)一国的经济规模和开放程度;(4)商品多样化的程度;(5)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6)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7)财政一体化程度;(8)政治因素。

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新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摘要:在货币中立新问题方面摘要: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和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新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四)国际汇率新问题

和商品市场一样,外汇市场交易也有一定的行情和价格变动,所谓汇率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等于一国货币和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国际汇率新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有关汇率的理论有汇率决定的贸易论或弹性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最近十几年来,对汇率的模型和动态分析、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资本帐户探究分析等较为吸引经济学界的关注。

1、汇率的模型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核心,70年代以来,由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汇率的变动幅度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方面,出现了固定汇率制下从未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新问题,西方学者构建了许多模型以分析

(1)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弗兰克尔模型

1975年弗兰克尔和罗德里格斯提出了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该模型实际收入y,价格水平P,名义利率I(相应的外国需求等变量则标星号)。即有下列等式成立摘要:

mt=Pt+kyt-θit(1)

mt=Pt*+k*yt*-θ*it*(2)

其中,K,K*,θ,θ*均为参数。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就是购买力平价。

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是以购买力平价说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前提假设,并且假定现实世界是一个能进行无阻力、无成本和瞬时调节的世界,这就保证了无论在长期或是短期,购买力评价都是成立的。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摘要:它将人们的注重力重心转向了资本市场,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联系起来探究。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在方法上的就是发展了一种有关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框架。

(2)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多恩布什模型

1976年,多恩布什提出了多恩布什模型。而多恩布什则假定摘要:资产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等)是瞬时调节的,而短期内商品市场价格是粘性的,即短期内购买力平价假定并不成立。但多恩布什模型保留了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长期均衡的基本决定因素。多恩布什认为,短期内产品市场仅仅是缓慢地调整,金融市场的调整似平要快得多,事实上瞬间完成的。金融市场为了弥补商品市场价格刚性,会对扰动作出过度的调整;而在长期内,则会慢慢趋向于回到其长期均衡水平。

(3)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

进入80年代,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于1982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般均衡模型是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的延伸和推广。它把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由两个商品进行贸易推广到充分多个商品在两国间进行贸易。

(4)布兰森的资产组合模型

布兰森认为个人会将其财富配置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这其中最常见的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以及本国证券和外国证券。各国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各种外币资产的增件源于投资者对资产组合比例的调整,这种调整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外汇供求和汇率的变化,资产组合模型将货币只当作人们可能选择持有的一系列资产的一种,强调了不同的资产组合对汇率的决定以及影响功能。[14]

2、保罗·克鲁格曼的汇率动态探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流量对汇率变化反应迟缓,为进入一国市场,进口商和出口商必须承担一定的沉没成本,他们的未来收益采取一种货币形式,而成本则采取另一种货币形式,当汇率的未来变化不确定时,他们未来赢利也不确定。在短期内汇率对贸易流量没有什麽影响,因为不确定性诱使贸易商继续等待,但此后为回应基本冲击,汇率必须发生大幅变动才能使市场出清,这样,最初的波动就会对汇率变动产生放大的影响,在《目标区域和汇率动态》一文中,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当汇率接近区域上限时,由于预期未来汇率会下跌,投资者就会减少货币持有量,从而导致汇率迅速下降,在目标区域的下限,情况正好相反。[15]

3、南方国家的汇率风险

目前发展中国家汇率所面临的风险极为巨大。这是因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对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变化极为敏感,而后者完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之外。加州大学闻名国际经济学家艾其格林等人的一项最新探究成果揭示,从1975年到1992年,10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及的触发,和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利率(简称“北方利率”)变化密切相关。“北方利率”每增长1%,“南方”银行危及的可能性就增长3%。

这是因为国际资本(尤其是证卷资本)流入主要是在“北方利率”降落之时,一旦“北方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就有可能掉头回转。不完全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货物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程度不同,后者更受“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影响。因此,“北方利率”的上升,不仅提高资本回转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对“南方”银行的“逆选择”摘要:高利率只吸引过度乐观的“南方”借款者,从而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

4、购买力评价对国际汇率的影响

目前对一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传统计算方法以及购买力平价(PPP)方法,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本国货币和美元的汇率,把按本国货币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折算成美元来计算国民经济的规模。传统计算方法的缺点是在计算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时,把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汇率计算,而没有把该国货币和购买力因素计算在内,购买力平价方法和传统的汇率计算方法完全不同,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利用购买力平价作为转换因素,将本国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按国际市场价格折算成美元,来估算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把中国每年生产的东西都按国际市场的价格计算,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比较国内价格计算大了许多。

DominickSalvatore在《国际经济学》提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建立在没有交易费用、没有关税及其他限制条件,贸易自由的基础上,并认为汇率的变化和两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化率之间存在比率关系。这虽然在在短期中汇率经常和购买力平价猜测存在较大差别,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或纯粹货币扰动引起的情况下,能够给出相当不错的均衡汇率的近似估计。[16]

彼得·林德特也认为摘要:“从长期看,在价格水平同国际汇率之间存在一种可以预期的联系,一种由商品和服务能够在一国或另一国购买这种事实所造成的联系,这便导致把国家通货价格同汇率联系起来的购买力平价假设”[17]彼得·林德特提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相联系的公式为摘要:P=R×Pf

在这里汇率R表示以美元计算的外国通货(比如说英镑)的价格,而价格水平P和Pf则分别表示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以本国货币计算的价格水平。

第9篇:自由贸易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机制;稀土;原材料

2009年6月,美国、欧盟向WTO我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等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控制措施,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和中国入世协定书。方的指控主要有四条:一、中国政府对铝矾土、焦炭、氟石、锰、硅铁、黄磷和锌的出口实施数量限制;二、对铝矾土、焦炭、氟石、锰、硅铁、黄磷和锌的出口征收额外出口税;三、通过设定额外条件和程序,对出口权进行限制,并对外资企业的出口权采用歧视性措施;四、要求出口合同和出口价格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出口价格必须高于政府规定的“底线”。

2012年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就该案最终裁决报告,认定我国制定的限制出口的措施不合理,要求我国修改国内政策,取消对这九种原材料的出口限制。裁决报告后,国内一片哗然,普遍认为这一判决将对我国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其实认真分析本案,除了有我国现阶段还不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应诉和维护本国利益的深刻教训外,同时也可以发现WTO争端解决机制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由来及特点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由来

GATT建立以来,在近半个世纪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GATT的争端解决程序也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加强,GATT争端解决机制固有的缺陷就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这些缺陷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都影响和阻碍了国际贸易纠纷的协调和解决,并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缔约国对于GATT争端解决机制失去应有的信任。

随着WTO取代GATT在推动自由贸易发展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建立新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取代旧有的GATT争端解决机制也就顺理成章。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新建立的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是精细的操作程序、明确的时间限制和严格的交叉报复机制。它希望成为一种司法性和政治融的综合性争端解决机制。其根本宗旨不是决定当事方在有关案件中的胜败或制裁某一当事方,而是求得有关争端的有效解决,维持和恢复争端当事方按照有关协议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

其主要特点有:(1)鼓励成员国通过双边磋商解决贸易争端,争端在进入专家小组程序后,仍然可以由双方磋商达成一致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2)严格规定争端解决的时间限制,在争端解决的各个阶段都严格规定了时间限制;(3)允许利益受损的成员国采取交叉报复,当成员国有违反WTO的规则而又未在合理时间内纠正,在获得争端解决机构授权之后,受损成员国可以向对方实行报复;(4)最突出的一条特点是实行“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即在争端解决机构审议专家小组报告或上诉机构报告时,只要不是全体成员方都反对,就可获得通过。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设立之初就力图克服GATT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缺点,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兴一利必生一弊,WTO争端解决机制仍不免存在一些缺陷。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及分析

(一)欧美追逐利益的工具

这一重大缺陷在本案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欧盟、美国和日本我国违反WTO规则的这九种原材料中铝土矿不仅根本就没有出口,而且国内还有一半以上的铝土矿需求是由进口来填补,锌矿也是主要靠进口。从以往中国被的案件看,都是针对中国出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且往往是中国产品的出口也确实对国国内某些行业形成的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在本案被诉的有几种原材料中,虽然中国的国内政策有限制其出口的作用,但是对进出口根本就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对各国国内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这其实反应了在WTO体制的背后,仍然有欧美等国的影子,出于自身的利益在利用规则并操纵判决以达到迫使对方就范的目的。

其实欧美的最终意图在于借助对这几种原材料的迫使中国开放稀土的出口。稀土是一类化学元素的统称,在军事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新材料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稀土不但用途广泛而且在对产品的性能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其极大的战略价值早在上世纪就被人与石油相提并论。我国是世界上探明的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稀土的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国。导致我国稀土储量也从1996年至2009年间大跌37%。有鉴于此我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通过一系列措施限制稀土的开采量及出口量,这些措施一经出台就遭到众多国家的反对,是本案的一大诱因。

自从WTO专家小组2011年7月公布调查报告后,欧美就利用多种渠道要求我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他们所依仗的是有九种原材料案的判决在前,那么同属自然资源的稀土也会得到相同的判决。但是不论是铝矿土还是稀土,我国的限制出口措施其实都没有对欧美等国的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现在相当成熟的技术水平下,大多数生产工艺中的稀土用量都很小,我国多年来出口的稀土量早就能够满足一般生产的需求。只是西方国家由于认识到了稀土资源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大量从我国廉价进口稀土作为其战略储备。

因此关于稀土的出口问题,不仅是国际贸易纠纷,更可以上升国家安全的高度。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本来用来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体制,如今却被欧美利用成为了干涉他国政治的工具。中东国家可以建立欧佩克保护自己国家的石油资源,而我国却可能在WTO规则的压力下从世界稀土储量第一大国变成稀土资源缺乏国。这样的担忧也正是判决结果出来后,我国国内哀声一片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仅中国的民族感情受到巨大伤害,其他拥有某种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会受到威胁。这将严重影响WTO在全世界的权威性及其运行的稳定性。

(二)专家小组成员的选择

专家小组一般由3位专家构成,专家小组成立后主要负责审查被诉方的法律、法规或行政机构的决定。虽然专家小组一般又都需要争端双方的认可,但是为了吸取GATT争端解决机制中受到争端方阻扰而导致专家小组的确定时间过长的教训,WTO总干事在争端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时可以直接任命专家组成员,这一规定就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了。

唯一参加过争端案件审理的中国籍专家张玉卿也认为总干事对专家小组成员的确定很重要,而且当欧美和日本作为当事方或第三方参与案件时,他们本国的专家有时却依然可以出现在专家小组中。这显然是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建议的初衷相违背的,而且会对其权威性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争端解决时间的冗长

在GATT时代,由于争端解决机制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导致很多争端争而不决,决而不用。例如在争端解决过程中,成员国首先可以阻扰专家小组的成立;在专家小组成立后,由于采用“正向一致原则”即专家小组的报告由所有的成员方都同意才可通过,因此被败诉方又通过各种办法阻扰报告的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虽然严格确定了每个阶段的时间期限,但是最终解决的时间也长达30个月左右,仍显冗长。

就本案来看,中国就曾率先向专家小组发难,认为专家小组审理的国内措施是2009年的,不是最新的即2010年的政策,而中国的国内政策每年都会做改变。这就体现了争端解决时间冗长而导致的一个缺陷。而在专家小组报告出来的2011年,中国国内的有关政策又做了修改。

三、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缺陷的对策

(一)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WTO原本就是在欧美诸国的主导下建立的,其制度和规则难免会带有浓厚的欧美色彩。而且最初的GATT谈判都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虽然后来逐渐吸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但是它们始终充当着WTO的配角。因此,回顾以往的案件我们不难发现,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国家的贸易争端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吃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欧美国家自己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它们当然更能熟练地运用规则为本国的利益服务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加入WTO十年已有之久,但仍然没能进入WTO的核心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GDP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在WTO却没有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当的地话语权。因此,我国要积极利用自己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地位和一贯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融入WTO的核心圈。主动参与国际多边回合谈判,促进改革和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不合理的地方。积极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促进WTO争端解决机制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对于已经被众多发展中国家认定为有欠合理公平,有损本国的条款,可以争取修改修正。

(二)加快转变法律的观念和文化

很多情况下我国在面临WTO争端对手的时,不是积极应诉,而是采取谈判磋商的办法解决,这与我国的传统法律观念是分不开的。在我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中“无讼即德”,参加诉讼不论结果是输是赢,就已经输给了传统道德。普通大众对待诉讼的心理如此,国家对国际争端诉讼的态度也甚不积极。这显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内在的法律观念是相悖的。在贸易纠纷中,不但要勇于应诉,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辩白,更要能够主动他国的破坏自由贸易的行为。

我国的法律文化也与WTO规则不相适应。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负责配置一切资源。政府的行政手段较之法律不仅涉及管辖范围更大,而且往往更具有效力,这就与以欧美法律文化为起源的WTO规则很不协调。我国要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尽早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加强政府行业间沟通与合作

参与WTO争端解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涉及行业发展。虽然在WTO争端中的主体大多数时候都是国家,但是争端的具体问题一般都是针对某一行业或某几个相关行业。一旦被判败诉,通常涉及巨大的贸易额,可能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行业协会在应诉之初不能及早提供本行业的真实准确信息,在应诉过程中不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往往导致了我国因不能提前预警、无法有效举证而最终败诉。

政府与行业间的沟通和合作在应对WTO争端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各出口行业建立和发展高效和权威的行业协会,不但会提高和加强政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从行业利益出发,自觉调整生产和出口策略为全行业谋得福利;更能在WTO纠纷中更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持。政府设立专门服务于行业的机构以应对WTO纠纷,利用专门的人才为各类出口行业提供咨询和情报服务,并在WTO纠纷中充当政府与行业间的桥梁。

(四)培养精通规则的专业化人才

选派更多的专业人才到WTO秘书处工作十分重要。WTO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中,超多三分之二都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籍,所以这些国家得以在WTO事务中发挥较大的作用。而我国专业人才进入秘书处工作,不但可以更加近距离了解WTO工作运行的实质,而且可以扩大我国在WTO秘书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我国在贸易纠纷中争取有利的地位。

鼓励更多的专家进入专家小组。到2011年WTO专家小组名单中有19名中国籍专家,他们大多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但是真正作为专家小组成员审理过案件的,只有张玉卿一人。专家小组的成员需要秘书处推荐,总干事指派。中国国内的专家一般都在国内从事WTO规则的研究,而在国际范围对他们的了解很少。国家需要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他们更多的“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类WTO研讨会,多促进国内的专家同国际上专家的沟通和了解。我国有越多的专家参与案件处理,就越能深刻了解WTO争端解决规则,就越有利于我国应对WTO争端,也越能带动我国后继人才的培养。(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仲鸿生,战勇,毛筠.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贺小勇.世界贸易组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

[3]戎晓梅.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策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11).

[4]李文.我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及其完善[J].宏观管理,2011(1).

[5]文杰.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的应对[J].国际经贸探索,2002(2).

[6]吴淑娟.中巴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及我国改进对策[J].江苏商论,201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