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排舞是新兴项目,近年来刚在我们国家流行起来,目前很多社区中老年人很钟爱这项运动。排舞刚进入校园,有些学校还没接触排舞,对排舞也很陌生。国外也没有系统的排舞教学理论,只存在着零星的排舞教学片段。目前全世界排舞已有4000多支,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指导,因此急需有专门的理论依据作为该项目发展的理论支撑。为了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校本课程,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使体育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力求使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可借鉴、有启发、方便实用的目的。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运用。如何开发出一门人人喜欢的课程,人人受用的校本课程,这就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1 希望开设什么样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及所占比率
此问卷调查是针对全校师生进行发放的,共发放1200份,回收1168份,回收率97.3%,其中有效问卷1102份,调查结果提供的数据给今后往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了解师生的想法也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努力的方向。想在课程中学会跳排舞的占30.5%,说明大部分人都希望所开设的课程能学有所成;21.3%希望体育课与校本课程分开上,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分开了,师生才能全心投入排舞课堂的教与学,这就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在校本课程开设时给予支持;18.1%希望能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创造性学习,只有学会了怎么学跳排舞,才能实现终身排舞的可能。
课程开设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同时去考虑。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以及教师会不会进行创新性地教学?只有好的课程设置才能让教师深深爱上这门课程,才会促使教师自己钻进去研究;还要考虑学生如何接受?以及学生会不会接受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课程本身设置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得到发展与延续。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研究的内容
对本校248名教师进行问卷访问,给出校本课程所要开发的七章内容,然后根据各章校本课程认可情况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表2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设置及认可比率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5份,回收率98.8%,其中有效问卷243份,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排舞概述、校园排舞课程标准、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校园排舞实施个案分析,这五章内容赞成开设的比重大。其中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及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赞成开设的比率为100%,校本课程发展概论赞成开设仅占47.3%。因此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从以下五章进行阐述、分析。
第一章:校园排舞概述包含两节。第一节校园排舞特征,从排舞特点来分析,再到校园排舞与排舞的相互关联进行分析阐述;第二节校园排舞“三维理论”,主要从校园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来阐述。
第二章: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包含四节。第一节是校园排舞基本元素,主要讲排舞常见的舞码及基本元素简介,基本元素的训练方法;第二节是校园排舞初级班教学,主要针对初级班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再从课程目标说明、内容情景分析、动作分解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三、四节分别是校园排舞中级班及高级班的内容安排,同第二节。
第三章: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包含三节。第一节阐述校园排舞课程管理方法及原则;第二节主要阐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评价,主要针对课程设置等角度进行阐述;第三节是校园排舞学习评价
第四章: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包含两节。第一节介绍校园排舞竞赛总则;第二节介绍排舞大赛的组织与比赛方法。
第五章:校园排舞实施案例分析共四节。针对我校开展排舞以来实施方案简介、校园排舞大赛过程分析、排舞大赛对学生行为影响的行动研究、举办夏令营等案例进行分析。
设置这五章内容主要是提供给教师参考的,教师可以多了解一些排舞的发展现状及普及推广方法,知道怎么教?如何教?前面四章内容主要提供给学生参考,学生要了解一些排舞理论,学会如何跳排舞?如何自己组织排舞比赛?在内容设置上要考虑教师与学生各自所需。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1.校本课程理论研究开发
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三维理论”作为校园排舞的理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让课程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构成校园排舞“三维理论”;让师生共同验证“三维理论”的合理性与正常的逻辑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为本校高中段研究性学习和初中段校本课程的开设构建理论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治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以“三维理论”、“三好四美”、“三位一体”等特有概念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样有利于倡导师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自主选择、勤于动脑动手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分享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探索并尝试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为评价内容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协调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开设有关《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专题讲座,并接受学生的咨询。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校园排舞大赛》的录像,使学生对排舞与校园文化之间相互渗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理论研究。
2.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开发
实践研究开发旨在突破原有的以单一性、继承性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排舞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实践、课外提高“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排舞实践开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校园排舞“三好四美”的发展目标,了解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三维理论”。
通过问卷调查、各校区实地考查,探索排舞对学生“三好四美”的影响,让学生在参与排舞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培养“三好四美”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发展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反思、感悟能力,让学生收集、整理、欣赏有关世界排舞的专题学术论著,对有关校园集体舞的编排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完成校园排舞的实践研究,树立终身排舞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竞争良好品质。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去年秋季始,我校实施《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课时为每周一节。我们将校本课程实践内容划分为理论研究、知识拓展、材料整合三大部分。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理解。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丘吉尔曾说:“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断所取代。”是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体会出校本课程设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多实践才能创造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空间。
2.建议
(1)课程开发组教师要精诚团结,共同学习,进行有效研跟踪究。制定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计划并有效、合理地进行。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概略 新课改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总结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与问题研究
初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概念、价值、类型、条件、评价各个方面。目前已深入到管理、文化等方面。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99年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目前提得较多的是“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对此,一种意见认为校本课程与原来的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校课程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校本课程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课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这一术语就背离了三级管理的分类标准。三级管理的课程范围应该更确切地被称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同义,都是为了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管理的权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确定国家、地方、学校为不同权力主体,从而相应出现三级课程的提法。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我国很多人在更多的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来替代“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还有论者认为,“校本课程”是静态意义的理解,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理解,但忽视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环节。所以赞同使用“校本课程发展”这一术语,认为它既可涵盖课程实施、评价环节,又包含决定和决策及强调课程决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动态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从字面上,校本课程开发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这个大家较为认同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应放在鼓励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目前还难以实施。国内大多数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只能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少部分具备相当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学校在实施“校本的课程开发”。有学者分析了“校本”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强调使用哪个术语,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决策,强调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过去以高度统一为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尝试,意味着下放部分课程决策权,是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肯定了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实践基础,课程资源的保障。从内部环境方面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傅建明以伦敦教育当局下属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探讨了校本课程支持策略。校本课程支持分两大类: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支持,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支持。就前者而言,这种支持来自教职工、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中心等;就后者而言,需要给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课程领域的信息、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的参照系等。简言之,成功的校本开发需要由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学校教育哲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那么,是不是要具备所有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答案是否定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明晰的过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程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个人、教师小组和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来看,则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与程序,崔允漷介绍了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程序、塞勒等人的程序和托马斯的程序等。在此不一一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采取一种甚至多种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又有学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其它说法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的依据。在必要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
还有人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任务──开发人员组成与培训──编写计划的制定──可行性论证──提纲、内容和体系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分工──初稿的讨论、修改与形成──试用初稿取得反馈信息──评估、初审──修改、完善、送审等。实际上,是对上一程序较为详细的阐述。
(五)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门有特色的课程,吸收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课程质量、学生选课、上课常规及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程序主要有四阶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还涉及到对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历史演进、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等各方面。总的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非常有意义,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课程内部深层次问题,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不足之处在于泛泛而谈者多,真正有价值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是否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或评价改革的问题?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怎样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学校文化的挑战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并通过评估学生需求、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撰写了《课程纲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典型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过程。南京师大附中从开发学生潜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了“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与策略。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学校的全部课程几乎都是校本开发的课程。南京师大附中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为升学预备类的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示范。上海市大同中学从国外引进《知识论》这门全新的课程。它不是追求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求其合理性与可靠性。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是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程开发的一种典型。
以上学校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随着国家三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学校为了“赶时髦”,或者是因为迫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而去开发校本课程,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还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得过于神秘、艰难,根本就没有尝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等。 转贴于
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非常有意义。对于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如何依据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均有重要意义。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在理论研究上,很多学者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思辨的。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文化由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它适应青少年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文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文化开发。而我国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重视学校文化重建。长期的应试教育之路,使大多数学校的文化成为考试文化、应试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功名化的教育价值观表现鲜明。升学率的高低是评判一所学校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急功近利,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少政治和文化的思考,没有学校新文化的建构。所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建构、社会文化支持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那些试图把新的课程发展机制潜入到旧有的‘学校文化’中去的做法,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另外,传统的课程管理机制是一种僵硬的、分层制式的领导类型,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领导外部监控、注重统一,教师孤立隔膜、消极被动。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不适于校本课程开发。所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课程管理的革新,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1)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很大。(2)教师缺乏课程观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缺乏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家长缺乏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3)高考压力的负面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评估。(5)很可能会出现因课程管理不善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陷入困境。(6)农村中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包括隐性难题──观念问题、显性难题──经费问题、难中之难──观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保证这支队伍获得校内外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建立新课程观,由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逐步过渡到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评价者;提供课程资源保障;设立课程指导和咨询机构;建立学习共同体等。不可否认,以上建议是合理必要的。但这些还只能算是很好的设想,要真正切实有效应用到实践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可喜的是,有些学者正倾向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探究可行的办法。如在教师培训这个问题上,针对传统培训效率低下、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的缺点,提出推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这种以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校本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好方法。
第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广阶段,在那些偏远的、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怎样调动起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教育资源问题,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行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黄显华.课程理论研讨班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3]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6
[5]崔允漷.略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6]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7]张艳,洪俊.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10)
[8]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9]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J].教育研究信息,2000(3)
[10]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11王而冶.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13]沈兰.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1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15]梁庆.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16]张艳萍.校本课程开发构想[J].青年教师,2002(2)
[17]陈寿强.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18]朱士雄.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19]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
[20]傅建明.校本课程支持策略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0(4)
[21]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校长的职责与素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2-77
[23]孙国方.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浅探[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2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25]张焕珍.校本课程开发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26]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27]田云伏.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4(4)
[28]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
[29]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30]曾庆伟等.试论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课程与教材,2001(5)
[31]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6)
[32]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2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现场咨询、培训学习等相关工作和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大部分学校虽有各自的校本课程,但是有些过于形式化,或者未能彰显学校的特色,尤其是在理念上和新课标中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次,校本课程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学习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达到不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另外,本身校本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孤立,没有和其他的教学工作进行整合。
笔者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以及对校本课程的实践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责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提出一些想法。
一、强化责任意识及校本课程理念
首先,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在经过学习一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等方式或途径从而进行培养学生的责任素质,使得对学生在承担的职责、义务和使命等方面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一种教育。
而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目的的一门课程。
所以,责任教育校本课程应该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模式,在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等方面,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系列性的活动中寻找责任教育的契机,开发责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教育的整合功能,以互动、表现与体验等教育手段,有目的性地在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中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的初步责任感,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如今电子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校本课程的形式也可以越来越多样化、精致化。作为现代教育手技术段的多媒体,不管是FLASH还是微视频,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近在网络上点击率暴增的微视频《父亲》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借助这个视频,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并且调查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会感到非常轻松,非常愉快,也会感觉学习是一种乐趣。
责任教育,处处都在身边。将身边的故事蕴含在校本课程中,让校本课程更生活化,更实际化。在校本课程《数学与丝绸纺织》的学习中,由于我校的地域性,有很多学生自己家中或者是亲戚家是做丝绸纺织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条件,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有经验的学生会向没有经验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讲解,并指导他们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然完成地相当出色,作为老师的我特地表扬了这样的做法,并指出帮助别人,服务别人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是一种良好品德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学生对责任教育的理解和深化。
最近都在提倡和流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教育思路,所以开发和整合与平时的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将责任教育蕴含在教学情境的小故事中,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在校本课程中摄取到不仅仅是该门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学问,多元化,多方位地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感受到充分的熏陶和教育。
三、让责任教育与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1.寻找责任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共同点和切入点
一方面,定位责任教育,寻找适合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选择可以是针对责任教育的涵义的诠释,也可以是针对责任教育的形态的培养,也可以是针对责任教育的意识的强化。不管是怎样的校本课程,都要有责任教育的定位,通过寻找合适的校本课程来诠释、培养、强化责任教育。
另一方面,定性校本课程,寻找责任教育的切入点。切入点的寻找可以在校本课程学习之前,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之中,也可以在学习之后。如开展课前的准备工作时,为了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有所帮助,所以很有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一些预习等任务,这也是责任意识的体现,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寻找切入口,这是相对较容易的;在课后完成一些作业和探究成果时,考虑到作业的质量和完成的效果,评价等方面,也要认真地思考和设想,因为这也是一份责任,能很好地体现责任教育。
2.责任寓于课程,课程深化责任
对于课程,责任意识可以蕴含在其中,当然,课程也会体现责任意识,并深化责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
在目标上:课程的目标可以体现出责任意识的教育,对不同的课程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也同样可以设置不同的责任教育目标,使责任意识的达成可以从多角度去进行评价,从而多方位地强化意识。
在内容上:选择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内容也可以对责任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显性的内容可以与教学有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门见山地体会责任的意识;隐性的内容就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理解,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较大,两种不同的内容其实都能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能体会责任的意识。
在形式上: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责任;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责任;创新自主探究,体会责任。从而多形式多方位地进行课程的教学和意识和培养,深化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
在评价上:课程教学目标的定量评价和责任教育目标的定性评价,相互作用,相互依靠 ,两者既依靠对方去评价自身,又依据自身评价去作用对方。这样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服务责任教育和校本课程,让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本质上:两者都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重要部分,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从而更深层地推进教育的迈进。
3.实现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教育与德育,两者永远不会分家,他们是教育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作为德育中极具代表性的责任意识培养以及作为教学中极具特殊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词,那何为校本?通俗点来讲,校本课程应该是根据学校本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而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在于,它更强调教师的自主研发性,对教师的个人素养、知识储备、理念创新有着更高的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更是一门契合学生生活实际,专为不同学校研发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可选择的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同夏夜星空难以尽数,如何结合本校实情和学生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程。
二、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
1.我校学生现状的需求
我们学校外来学生占80%以上,学生的生源情况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懂经、史、子、集、蒙为何物,甚至存在着语文读不读成绩都一样的错误观念。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在唱“独角戏”,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又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到文化
就在他们身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中,校园里,教室里发现语文的美,从而在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2.诵读经典作用深远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先生指出:“在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中,读占鳌头。”读便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素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中转站。经典作品中巧妙的立意、优秀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等,既能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积累素材,又能让学生模仿内化、提高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历久不衰,文字里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充满着忠孝节义等民族精神。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在咀嚼涵咏中受到感染,是形成中学生健全、优秀人格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对古文的理解能力,既能提高古文阅读题的得分,又能获得美的享受。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课程目标,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课程变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语文课程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寻找符合地方、学校特点的新资源,合理地为学生服务。当前,在国家重视“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教育界掀起“校本课程”研发的热潮,开发研究经典诵读的语文校本课程既符合大势所趋,又是民心所望。
三、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明确目的
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原则。明确开发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对国学经典重视不够的问题,拓宽经典诵读资源和平台,积累学生古典文化的知识,引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形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校本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给学生带来了额外负担,不是基于学生自觉自愿自由选择的话,那么会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将得不偿失。
2.特色高效
任何类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是其要义。没有特色的教育难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悟,在读中挖掘经典作品中的精华,从而丰富、熏陶学生的精神内在。因此,选择教材时应该在传统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拓大外延,高效补充。既不能摒弃课内知识,又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补充性、灵活多样性,实现校本课程的高效利用。
四、经典诵读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1.立足实际,开发教材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选择研发过程中一定要契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过难会打击学生诵读学习经典的积极性,过繁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简又将失去开发经典诵读课程的意义,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校本课程选择以国学精髓为主,如《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处理,设置解释,并结合当前考试重视古文对比阅读,课外延伸的现状,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
2.创造环境,书香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墙壁也会说庆的远大目标。”校本文化是校本课程的核心,它不应只局限于纸质书中,充满书香味的校园文化也是校本建设的重要构成。经典国学诵读的氛围可以从物质环境做起。如在教室、走廊、餐厅等张贴对经典作品的介绍;或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学校的橱窗、宣传栏等开设经典诵读板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或将学习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心得、诵读方法等展示出来………通过校园的环境设置,让学生仿佛时时刻刻都与古代先贤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国学的滋养和熏陶,让校园文化充满着经典国学味;同时也可利用广播台、班班购买国学机等方式,利用时间间隙播放经典作品,让经典诵读成为一种随时可行可听可读可背的事情。
3.变化形式,美化课堂
古文经典大都是语言凝练精辟、韵律优美、节奏和谐,有的还平仄交错,跌宕起伏,非常适合多种形式的诵读。除传统的听读、范读、领读、齐读外,还可以摇头晃脑读、此起彼伏读、上句下句读、按律唱读等。让学生每天在惊奇中领略经典、爱上诵读。诵读时也可以通过音乐伴奏提高美感。如在《渔舟唱晚》的古典音乐声中诵读《论语》,在《十面埋伏》的铿锵音律中品读《笠翁对韵》等等,学生从中既收获了经典文学知识,又认识不同的古风古曲。甚至还可以让音乐老师结合不同的作品,配以不同的曲子,让学生在歌唱中品味古风古韵。
4.多样展示,唤醒热情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新时期德育工作及特色建设的必然选择
永泰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源大部分是永平街做小生意的和务工的家庭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缺少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影响;同时永平街是一条外来人口流动较大、环境较为复杂的街道,周围网吧比较多。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经过对多年来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实践和反思,绝大多数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深深感到: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实效的有力载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德育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内涵
(一)科学编制德育校本教材《中华道德名言诵读与实践》,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内核,增强可视性、可读性
我们研究把五项德育(“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目标细化成相应的学生行为习惯目标,将小学德育内容整体分解,优化组合,形成校本的小学生德育内容--《中华道德名言诵读与践行》,作为我们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以儿歌的形式阐明具体内容,具有世代传承价值的格言编汇成册。低年级教材重点是: “文明孝敬、守时自理、兴趣求知、自信关爱”:中年级教材重点是: “诚信友善、尊重节俭、主动创新、自爱热诚”:高年级教材重点是: “明智明辩、尽责勇敢、耐心坚韧、沉稳宽容”。
(二)以校本德育课程育人队伍为支柱,提高育人素养,以师德育生德
学校每学年都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德育主管校长、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一些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并申报了区级德育课题《以教练型班主任模式实施德育校本》。发挥全校教师的力量,集思广益,编写《中华道德名言诵读与实践》,通过德育校本研讨活动,资料的收集、编写,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念。适时建立了评选“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制度,树立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党队活动,为学生文明守纪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三)以德育校本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校本教材,养成良好习惯,塑造美好品德
1、把班会课作为实施德育校本教材《中华道德名言诵读与实践》的重要阵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
2、开展师生、家长诵读活动。学校把作为落实德育校本教材的时间,师生每日在午读时坚持诵读10分钟的中华道德名言,通过家长开放日开展了“千人诵读名言”活动。
3、坚持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在国庆节、六一节、元旦节等常规化活动基础上,构建系列的主题活动,实践性强,形式多有特色。另外,开展“和谐校园——我是老师的好学生”诗歌诵读、 “爱心奉献――我是永泰的小天使” 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舞台。
5、升国旗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德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校本教材实施的重要途径。我校要求每周国旗下讲话必须要有主题,有旗手亮相讲话并主持升旗,12个单元仪仗队鼓号齐鸣,18面中队旗护围着国旗,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振奋精神;每位教师轮着在国旗下进行主题讲话,明确育人不是行政或某个老师的责任,而是全体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坚持每月一次的感恩手语操。在主题教育下,培养了师生的爱国主义、学习态度、人生价值等情操。几年来升旗仪式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活动的一个亮点。
(四)以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为抓手,实践德育校本课程,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1、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大队委干部参与学校的管理。
2、抓好红领巾监督岗、旗手、护旗手等各项工作,使之成为展示我校少先队员风采的一个窗口,成为进行队员爱队、爱校、爱国教育的一个优秀的阵地。
3、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画廊、黑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
4、应用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理念,每个班主任都对每个学生赋予一定的职责,让每个学生都管点事,管不了人就管物,管不了大物就管小物。
总之少先队与班级自主管理已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有力推动了德育校本课程的落实。
(五)以德育校本评价为保障,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1、根据未成人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确定各年级的培养目标,编制《德育校本教材实施评价手册》,每个月通过《德育校本教材实施评价手册》来检查孩子的成长,真正做到从小从细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等。
2、每学年开学初学校还开展“我为书本穿新衣”和期末开展“爱书之星”的评比,规范了学生爱书习惯;在一、二年级开展“储蓄罐工程”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开展“纪律周”、“环保周”和成立“环保小卫士”,强化了学生纪律、卫生习惯,同时通过宣传、评选“文明之星”,培养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每月开展“星级班级”评比工作,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班级规范化管理。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过程
我校在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细化目标、拓展途径、创新方法等措施,把“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五项德育目标细化成相应的学生行为习惯目标,通过儿歌的形式的《中华道德名言诵读与践行》,我们开发拓展符合学校德育实际的德育校本活动实施途径,活动促养成,活动塑品格,为学生成长提供体验支撑。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与研究;分层次教学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与要求就是“双贴近”,即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双贴近”既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一、开发依据
职业教育鲜明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深刻分析当今职业教育的现状。
1.理论依据
贯彻“管用、够用、好用”的原则,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课程是“管用”的,同时,基于中职生本身的素质水平,编写的校本课程一定要足够简明精练,给学生减少学习的压力,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知识技能大可省去,够用即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教材的内容,也为了教师更方便授课与互动,教材要足够好用,使学生都能在尽量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技能。
2.实践依据
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是既往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不断反思改进。同时,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进一步修正课程内容和方向,吐故纳新,及时增加一些必要的新内容。
二、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就业导向的实质是不但使学生掌握娴熟的技能,让学生好就业,而且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以技能培养为本位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要注重更新课程内容,开展经常性的企业调研和学情反馈,不断地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课程的内容始终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让学生了解行业一线的最新情况,使课程内容符合新的岗位需求。再者,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充分听取专家教师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进而形成能反映该专业特征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
3.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担负着发展学生人格的使命。在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实施方法及评价
对于Flash校本课程的实施应不拘一格,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其评价也应是综合性的,不拘泥于某一方面。
1.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教学遵循了这个规律。Flash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软件,界面也较为复杂,容易使初学者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实际授课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把最常用的先进行学习,而不是地毯式的挨个学习。“钢笔”工具学习难度大,可以暂时不讲(放到后面再讲),用“勾线法”替代来实现曲线效果。学生先学习这个简单的曲线画法,如果需要更为专业的,那就等熟悉这个软件后再学习“钢笔”工具,而这时已经没有畏惧感了。
2.行动导向式教学
教师通过展示精心准备的动画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
分析探讨实现的方法。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简单明了地介绍
相关知识,然后提出要求和任务,让学生为实现动画进行有意识的
学习,进而得到技术的提高与艺术素养的提升。同时,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双贴近”首先要求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在进行简单明了的知识技能讲解后,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项目实践。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但并不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以思路,进而引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独立学习提供辅助和咨询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较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其变成学习真正的主人。
4.开放的立体式教学
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把课上与课下有机地结合起来。微信、微博的兴起,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局限于课堂。课堂学习与课外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课程学习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就业能力。
5.综合性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除了技能考核之外,还要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六方面。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的发展,考核中还设置了“自由创作”的加分项。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上交一份独立设计创作的Flash作品,可以是订单作品、
比赛作品、个人兴趣创作等。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个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24-1
在实施学校课程主题思想的过程中,我校将充分整合大学城的资源,从大学、大学生、家长和社区入手,了解学生需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我校开发学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学生特长和综合素质。同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校将以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将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传统主义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主义学校生活结构与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教育环境”落在实处。
一、基于个性的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法
1.坚持原则
(1)发展性原则。我们认为发展性原则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首先学校课程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成长。对学生而言,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特长,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教师而言,增强理论知识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教育科研以及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凸显学校特色,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其次,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以开发学校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地方性原则。我们认为地方性原则是开发学校课程的重要原则。首先学校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立足于当地社会的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国家课程中又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尽量做到及时补充。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开课设节,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第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开发学校课程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学校课程的开发方向。
(3)实践性原则。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学校课程“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2.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校本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校内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还包括各功能室、操场、绿化、景点等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则是指学校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对于课程的有效支撑,还包括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兴趣能力。
一种是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大学设施、研究机构、工厂、农村、商场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
3.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以学生参与意愿为基本方式。暑期之前下发征求意见表,广泛争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理性,然后再决定开发哪些课程。
以学校特色文化为背景来开发。学校文化是以国风雅韵为主题的传统特色文化,可以根据这一特色文化,开发国学、民乐、剪纸、书法、绘画等课程项目。
以学科分类来开发。通过采用选择和改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课程资源,开设经典诵读、书法、趣味教学等校本课程,将其作为学科类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以活动项目来开发。活动类校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感受成功,收获自信,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也成为他们成长的乐园。
以社会资源来开发。地处仙林大学城,大学林立,资源丰富。很多家长都有学科和一技之长,他们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有的家长研究特长是通信,那我们就可以利用家长这一资源,开发通信类课程。大学里的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基地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
二、仙小校本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1.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美育校本课程学校教育哲学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笔者认为就学校教育层面来讲,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美育校本课程,培育学生审美的情感,发展儿童对于美的体悟,既可以提高学校的校本课程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持续更新和特色学校建设。如何在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实现美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优化结合,调节传统“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的矛盾,积极、健康、有序地开展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推进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2]的总体要求,是本文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美育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还包括校本的课程开发。因此,美育校本课程开发既是依据学校自身资源,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持续而动态的课程开发活动,“又是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2]同时,其主旨应是在不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完满哲学意义上个体对美绝对自由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消除人为设置的限制,消解学科教育中客观而普遍的法则与绝对真理对自由思维之束缚,回归儿童客观感知、发现多元世界声音的能力,最终实现美育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即帮助儿童建构其主体人格。因此,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基于以下三个逻辑起点。
1.课程的校本化
美育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自身条件为本,通过学校内部的组织运行、重组与转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动态性过程,其实质是课程的校本化。“‘校本化’是学校内部基于学校校情、教师教情以及学生学情的立场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做的教育教学之转化、消化,更强调其适用性和特殊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执行与授受的统一性和普适性”。[3]课程校本化是美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必要尝试,是学校在课程自和教师专业发展下的必要探索,同时也可作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准备。
2.改革作为存在之先导
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认为,美育形过于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符合其成长的温床,在学校中,视美育为科学教育、附属课程的观念不胜枚数。一段时期以来,学校教育中的唯分数、唯成绩思维泛滥,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及其发展的伦理关怀,所谓的美育被当作线条、布局的合理,音调、颜色的标准,而非学生与教师主体意义上意识的感知,无视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层次对自身的影响与作用,更谈不上关注学校自身的特色资源、学生个体感知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因此,只有认真对待学校美育在现实中的困境,发掘其实效性低下之源头,明确现代意义上的美育价值目标才是突破困境的充要因子。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与创新应该摒弃以往教师、教材中心化,忽略儿童的差异性甚至主观感受,打破美育内容的机械与刻板,美育方式的知识化与技术化,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与主观性。选择适应学校与儿童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优势资源,奠定以指向个体的完整与自由,培养儿童美好、和谐完整的心灵,进而实现主体人格建构的美育价值目标。
3.逻辑基础: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的假设及价值观念基础都体现着本校的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是根据本校的师生需求、学校特殊环境、学校教育理念等方面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与精神。它既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又差异于其他学校。优秀的学校教育哲学认为“校本课程发展是强调学生需要、个别教学、多元化、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伙伴、互动、集体决策、民主、自、责任、个人解放、素质等各个方面”。[4]在这样的学校教育哲学统摄之下,课程为学生提供美的经验。为使经验对学生产生价值,美育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个性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而制定,由于学生能力和需要的不同,因此课程和教学也需要个性化和多元化,透过课程和教学方式多元发展学生的能力,使美育成为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
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发挥他们得到的全面发展的才能”。[5]因此,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应以坚持儿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向度,实事求是且科学地设置与学校状况、教师自我实现、学生美德发展相关的美育课程。
二、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在于发展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美育目标的确立是文化的选择。
1.学生自我塑造与精神人格实现
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自我塑造和精神人格的建构。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儿童和谐、完整的审美情感,更要完善学生的精神人格。精神人格的完善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美育具有德、智、体等教育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后现代主义眼中的西方文化精神推崇个体的主体性,以自由、平等作为永恒的价值目标,注重个体感性生命的认知和对所处现实的超越,基于此种理念的美育经常呈现出灵肉分离甚至极端对立和分化的现象。美好的精神人格应该是基于感性解放和理性精神集合的人格。审美教育正是要通过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而完成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我塑造。内化为心理自由状态的外显,成为主体人格建构的基础,从而实现马克思所提倡的人性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2.基本目标: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获得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美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育带有浓重的工具色彩,并处于其它各育的从属地位,课程设计与安排以行政运作与教师教学为主导,而忽略了美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应当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良性发展为目的,由此造成的美育的泛科学化倾向相当严重。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因此美育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现实的实效性,固定课程显然无法适应这些需求。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课程管理为纲的课程与教学方式,而须要通过积极性差别待遇的理念,构建适合学生领悟的课程并具备发展的可能,因此,发展校本课程是必要的。
3.教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
一、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现今,我国西部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还未能承载美育主渠道的重任,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际地位不高。二是课程实施急功近利。不少教师将艺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方面,而不是放在陶冶情操和能力培养方面。三是没有强有力的课程保障措施,艺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四是课程评价单一。
二、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课程。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学校、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三、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开发与研究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建立规范和完善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2.教师层面目标:以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教师开发课程的教科研能力;开发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3.学生层面目标: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开发与研究内容
1.开发合唱、中国画、器乐、舞蹈、竹笛、素描、剪纸、书法、布衣舍、装饰画、沙画等10余门艺术类校本课程。
2.研究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3.探索实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四、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开发与研究思路:将按照以下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发和研究
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
2.理念先行――让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融入师生内心,发挥对师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3.专业规划――在充分了解音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教师个人依据总体规划分析自己的发展状况,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4.细化目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目标,细化音乐类课程与美术类课程目标,以突出其审美特性。
5.制度建设――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纲要汇编,从制度上保障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6.教材开发――引领艺术类专业教师开发10余门音乐类和美术类校本课程教材。
7.开展活动――落实教师课程申报和学生选课(教师已推荐的校本课程)工作,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活动。
8.评价导向――以评价促进实施,以评价引领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做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W评价。
9.形成理论――在收集活动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最后形成理论。
(二)开发与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之始,便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通过调查、分析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制定课题研究的合理规划。
2.行动研究(反思)法: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