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市场竞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逐步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如何实现和保持我国旅游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等等问题,是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系列重大课题。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特点是时空距离的大大缩减,从伦敦到北京也只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航空距离。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趋于全球化,且态势日趋激烈。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在旅游产业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究竟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该行使何种职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何种作用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值得作深层次的探析。政府对旅游行业的全面管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中后期进入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阶段,到目前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近20年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经历了由开拓者向规制者的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已是WTO成员国的情况下,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应该更多地转向间接引导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作用也应逐步由规制者向协调者过渡。中国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必须从管理旅游经济微观环节中抽身出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指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把一些属于企业自治权内的事情交还企业,把一些政府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由社会管理,真正实现“小政府、大市场”。
二、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应该发挥的基本职能
在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建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规范市场、稳定市场和引导市场发展,并通过提供必要公共产品的形式来弥补市场供应的不足,政府不一定要自己来生产某种产品。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比市场小,而是具体的分工不同。政府的职能不是要去做大事,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政府和市场要做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得其利、各担其险,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1.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政府政策的推行会引起社会成员对其切身利益关系的考虑,从而引发其意识和行为的改革。当这种考虑和改变形成群众意识时,就可能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政府的政策目的。所以,科学的、经过严密论证的法制化政策过程,可以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运行。政府执行政策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权威性等特点,政府主导推行的过程,也是旅游业方面的政策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旅游业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长远看,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高水平、全方位的集目标、组织、规划开发、促销等要素于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从而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环境。
2.制定旅游总体规划。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划、规范、指导和调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应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与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旅游业,宏观调控仍是政府管理旅游业的重要职能。
3.制定旅游市场法规、条例和规定。对旅游业的规制旨在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根本手段。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政府旅游部门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开拓者阶段、规制者阶段和协调者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即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业的管理正由直接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4.提供公共,收集和旅游信息。目前旅游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旅游产业的许多公共还需要由政府来承担,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的宣传与促销、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旅游服务的评定与检查、旅游人才的培训与考核等。中国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理性甚至非法行为的存在。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强化旅游服务供应商披露真实信息的义务等途径来改善这种情况。
5.合理开发与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道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兼顾旅游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环保效益。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各级政府应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要以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还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6.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有效地刺激市场。政府投资旅游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而是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更有效地调控经济、刺激市场。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利用较强投资促使旅游业超常发展,能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政府在这方面的角色表现为: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牵头开发旅游线路。二是重大项目的启动者。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可以拉动私人资本的更大投资。三是浓郁氛围的营造者。主要是通过宣传促销活动刺激旅游动机,扩大旅游市场。此外,政府可以组织策划一些影响力巨大的主题活动。如昆明世博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都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成功范例。
三、政府发展旅游业存在的误区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似乎都乐意把旅游业确立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产业。这种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定位,是符合时展的基本趋势的。政府力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十分重要,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在旅游业中的职能也应得到恰当的界定。WTO的本质是进一步的市场化。加入WTO后,我国还有很多制度、规则、行为与市场经济不相符,现在要把它们改过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区,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宰。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有些地方仍存在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干扰旅游市场对旅游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导致决策失误,旅游供求失衡,造成很大的浪费。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财,即由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只盯着政府的口袋,或等或靠或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或者超越政府财政实力,大包大揽,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干,即由政府投资兴办并直接管理骨干的旅游企业,给予它们各种各样的优惠与保护,造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限制了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政府对旅游企业干预过多、管得过死。一些地方政府对旅游企业管得太死,充当一切具体业务的决策者,其结果是政企不分,旅游企业无法自主发展。政府并不天生是旅游专家。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违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没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而还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并不是万能的,那种什么事情都靠政府解决的观念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应从这种错误观念中摆脱出来。
3.政府成为部门利益的分享者,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自身利益的伸延。从理论上来讲,政府代表着社会整体的利益,它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事实上,政府由众多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它们若追求各自的政绩、形象和其他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就会出现误区。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几乎与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一项旨在改善旅游公共利益的政策可能对多数政府部门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旅游政策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利博弈。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旅游局拥有的权力较为有限,由此决定了旅游局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驾驭的能力,决定了旅游产业政策难以落实与实施。
由于以上误区,使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介人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的旅游行业,而对于道路、环境等公共领域却投入不足。总之,无论是旅游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是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推行中出现的误区,都与政府行为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市场缺陷要靠合理的政府干预来弥补,而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要以合理的政府行为为前提。
四、旅游业市场竞争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保持旅游市场的高度自由化,具体体现为职能的转变。政府由现在的对旅游的经营参与、经营指令、经营指导的角色,过渡到产业服务、市场纠偏、信息、市场普遍性原则引导的角色。
要克服以上误区,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对于旅游业的职能,就应该实现以下转向:
1.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领导和协调,但政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作好引导工作,促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把握好干预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产业现代化要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干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和引导。因此,干预的范围,也就仅仅局限于对经营者的经营、消费者的消费的度内,干预的程度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策略、不干预行为主体的行为细节、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结果。
2.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企业的“长官意志”色彩浓厚,不是政府服务企业,而是企业服从于政府,以致旅游企业在市场面前,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但没有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反而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面对中国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对旅游业的冲击,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创造一个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服务于旅游业。在职能行使的手段上,应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用法律法规而不是“长官意志”管理规范旅游产业,以避免旅游管理的随意性和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旅游产业在法律法规的规制下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在推进企业跨国经营方面,政府应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制度,增加审批的透明度,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放宽对外汇出境的限制,取消政策上的所有制歧视倾向,向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市场竞争态 客源市场
浙江省近几年的旅游发展特别是入境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客源市场是制约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因此要提高浙江省入境旅游竞争力需要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指标,从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角度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拓展策略。
一、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概况
浙江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8年除了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导致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所下降以外,浙江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浙江省近年积极开拓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入境旅游增长旺盛。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39.7万人次,同年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0.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旅游外汇收入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在全国排名第四。
在浙江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少问题阻碍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首先,浙江省旅游的配套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景点有老化现象,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高品质入境旅游服务。其次,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单一,接待的入境游客大部分来自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五国。客源结构单一,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薄弱。再次,浙江省缺乏高质量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存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不够迅速,对旅游新产品开发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另外,旅游从业高端人员短缺。最后,浙江省旅游产品偏单一,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缺乏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
二、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1.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模型是对旅游产品进行评价的波士顿矩阵法:根据旅游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和增长率高低,将其划分为四个象限,可根据评价结果对旅游产品组合做出相应决策。通常通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因素对特定旅游区域进行市场分析,它们分别是测度该区旅游业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令:Xti为第i个客源市场第t年的入境旅游客流量,则可定义区域旅游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1)
市场增长率:........... (2)
式中市场占有率指市场竞争中所占地位;市场增长率表示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即较上年的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组成双指标组合Ωi(,),表示该区域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则为旅游市场竞争态。
给定合适的划分标准(m, n),以A=m,B=n把市场竞争态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一象限代表一种市场类型,可以将区域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四种市场类型。m、n有三种确定方法,分别是平均值法、坐标散点法和综合法。本文将采用平均值法,即分别利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确定m和n。每个市场的竞争态Ωi(,)在二维坐系中对应一点,此点既能确定该市场在同类市场中的地位,又可以描述其未来发展趋势。由此既可对旅游业各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出全面规划。
2.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竞争态分析
根据浙江省旅游局2007年浙江省主要客源地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平均市场占有率m=9%,计算出平均市场增长率n=23%,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竞争态格局进行分类(表1)。
从客流量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浙江省主要的客源地中,港澳台处于第一档次,市场占有率为33%,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韩国日本处于第二档次,市场占有率为12%~13%;美国处于第三档次,市场占有率为6%;德国、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处于第四档次,市场占有率仅占3%甚至更低,市场竞争力最弱。
从客流市场增长率来看,在浙江省主要入境客源地中,韩国和美国处于第一档次,分别高达35%和36%;港澳台地区、日本、德国处于第二档次,市场增长率在20%~30%;泰国和新加坡处于第三档次,市场增长率在10%~20%;马来西亚则位于第四档次,市场增长率只有5%。
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可将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为以下四个市场类型:
在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体系中只有港澳台市场为相对成熟的金牛市场,占整个市场的33%,占有率远大于9%,增长率只是略低于23%,刚刚步入金牛市场。应该适时开发新的需求,采取维持策略延缓该市场的衰退。
韩国和日本为典型的明星市场,市场占有率均大于9%,增长率也超过23%,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应适当加大投资力度,保证现有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
美国和德国属于幼童市场,占有率均小于9%,增长率大于23%,这两个新兴市场增长迅速,颇具潜力。其中美国的市场增长率高达36%,很有可能发展成未来的明星市场和金牛市场。对于幼童市场应该有选择性的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客源国使其进入明星市场或金牛市场范围。
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瘦狗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处于双低状态,开始衰退。但是作为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其客源稳定,应继续观察,避免盲目拓展市场,在稳定现有客源的前提下争取开发潜在客源。
三、入境客源市场定位
浙江省要提高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进行正确的客源市场定位。首先应划分入境旅游目标市场,根据客源地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划分为:外国人市场、华侨市场、港澳市场和台胞市场。其中外国人市场主要包括亚洲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根据旅游动因,可以将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观光休闲、会议和商务、探亲访友、度假等。
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在当前的第一目标市场应为港澳台地区以及日韩市场。虽然港澳台地区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长潜力有限,浙江省应稳定这一区域的客源。日韩在浙江的市场分额和增长率均远高出平均水平,说明浙江省对这两个地区的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浙江省也应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尽可能快速扩大其在浙江的市场。第二目标市场应定位于欧美市场,这一部分的市场虽然占有率较低,但是近几年都保持着高增长率,有巨大的潜力,应该加强对这一市场的培养。
根据游客的旅游目的来看,虽然观光休闲所占比例较高,但这一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稳定性较低,因此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应该把主要目标定位在满足不同游客的双重或者多重市场上,推出观光和商务、观光和度假等二合一或者多合一的旅游产品。
四、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拓展策略
根据前文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
1.树立特色旅游品牌
首先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力争使入境旅游成为浙江旅游强有力的新增长点;其次,结合浙江的经济发展,把招商引资产、会展会议等同入境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入境旅游者;再次,整体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完善旅游设施,确保入境旅游服务的高质量。
2.均衡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发展
浙江省应针对不同的市场类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杭州和嘉兴拥有近半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已趋于饱和,应该适当的开发一些新的景点,保持游客的数量,避免衰退。金华和宁波近几年成长快速,应该加大这两个城市的旅游建设。丽水、湖州、衢州和绍兴在全省入境旅游市场所占比例较低,但是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还有很大的旅游开发空间。浙江省应该有选择的对这些城市进行重点发展,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的特色资源均衡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
3.分级开发入境客源市场
首先,要对海外客源市场进行细分,确定重点海外客源目标市场,有重点、有层次地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对于港澳台这一金牛市场应采取维持策略,适时推出新的路线和促销方案刺激旅游发展。对于日韩这两个明星市场,浙江应集中全力做好深度开发,加强对日韩的市场促销以保持其增长率。东南亚等作为浙江省入境旅游的瘦狗市场虽有衰退迹象,但客源稳定,可通过增开航班,去客源地市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以拓展客源。而对于欧美主要客源国要尽量争取,尤其美国作为典型的幼童市场,其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很有可能发展成明星市场或者金牛市场,要以长远的眼光有层次、有步骤地来开发该类客源市场。另外要注意培养俄罗斯、印度及中东等地的潜在新兴市场。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尤其是海外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加强对浙江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促销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参与旅游促销活动,通过举办社会文化和经济贸易活动、参加境外旅游产品交易会等各种机会展示浙江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赴浙旅游。
4.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浙江省应主动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虽然浙江省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浙江省可通过加强省内不同地区的宣传和整合浙江省内的旅游产品来提高入境旅游者的停留天数,从而进一步提高旅游外汇收入。同时也要改善海外游客基本消费比例过高的现状,通过加强娱乐产品的开发等措施增加非基本消费,提高外汇收入。此外,浙江省可以根据不同客源市场的特点,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开拓更多的国际客源市场。
5.完善旅游的软硬件设施
在硬件设施方面,浙江应该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努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特色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在软件设施方面,应该加强对导游的外语能力及业务素质的培养,除了导游外,还需要出色的营销人才、外语人才参与浙江省旅游业的推介、策划,从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高入境游客满意度。
6.推进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
旅游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设施为基础的产业,信息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目前浙江省旅游信息系统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对进一步完善浙江旅游网络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对区域与旅游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和分析,实现浙江省旅游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满足入境游客的信息查询需要,实现通过网络接受海外游客的预定。
参考文献
[1]行业咨询网.2007年中国旅游行业咨询报告[DB/OL].省略/0-0/1311322
[2]中国旅游景点介绍 省略/b580474/d47621245.htm
[3]2007年浙江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J].省旅游规划发展处,2008.3
[4]徐华光:浙江省入境旅游的结构分析及发展对策[J].旅游经济,2007.12
内容摘要:本文以经济学中非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博弈论中Bertrand均衡与价格领导模型,分析得出旅游商品市场将先后历经近似完全竞争阶段、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并最后重回垄断竞争、近似完全竞争的演化规律性结论。
关键词:旅游商品市场 Bertrand均衡
价格领导模型 动态博弈 旅游地生命周期
在我国,对旅游商品市场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显局限。首先,已有的研究论述局限于从旅游商品市场的外在表现―旅游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混乱、购物环境差等方面分析,也有提出运用宏观政策指导,行业纵向一体化引导旅游商品市场整合的发展建议。但是,上述研究忽视了其生存载体旅游地演化规律基础上的旅游商品市场内在的运行机制与动力的分析,从而很难把握旅游商品市场的演化规律,进而无法为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其次,目前国内外在旅游研究中应用博弈论方法的不多,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竞合、旅游企业与旅游者关系、旅游市场监管等几方面(阳宁东,2005;朱静,2007;和红等,2006)。再次,基于旅游利益主体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的对象也仅限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朱华,2006郭鲁芳,金慧君,2006)。
理论分析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影响旅游商品市场的因素很多,包括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政府干预、游客需要、期望和价格敏感度、商品信息通畅、透明程度、新产品开发、现有竞争者等,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是内因,对旅游商品市场发展起主要作用,其它因素均为外因,对其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本文仅从旅游地生命周期这个方面研究其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影响。
目前,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巴特勒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其它人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认为旅游地发展演化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征。
(二)博弈论
在博弈论产生早期,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汀•古诺于1838年提出古诺均衡模型;1883年法国经济学家Joseph Bertrand提出了Bertrand均衡模型。二者均是对博弈论最初的研究,为后来博弈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博弈论中包含同时博弈和序列博弈。同时博弈是指决策双方是同时进行决策,每一方在进行决策时是把对方的策略选择作为预期考虑进来,然后双方同时摊牌;序列博弈是指以一方先走一步,另一方相应的采取对策,然后一方再走下一步……博弈的双方就分成“领导者”与“追随者”。根据厂商之间博弈变量选择的是产量还是价格,同时博弈分古诺均衡和Bertrand均衡;序列博弈又分为产量的“领导―追随”模型和价格领导模型。
1.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Bertrand均衡分析。Bertrand均衡是以价格为选择变量的同时博弈,符合此博弈类型的企业,满足市场上生产企业规模相差不大、势均力敌、产品完全相同、企业完全相同,即生产成本=单位成本=c,设固定成本为0,基于以上条件和假设,设市场需求为Q=α-βp;现以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为例,分别为企业A和B,价格为p1和p2,则A的利润函数表达式:
当0<p1<p2,A占领整个市场,反之则失去整个市场;当0<p1=p2,A和B平分市场。此博弈模型为非合作博弈,参与博弈的每方仅为自己打算、分散决策、相互竞争,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企业发展,社会福利最大。上述假设为理想状态,与现实生活联系,可推广到多家企业共存的情形,此时旅游商品市场满足近似于完全竞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目不多处于成长阶段,生产产品种类单一、质量形同、成本一致,利用新技术能力差,资金不足,对旅游商品价格基本无控制力,产量低且社会福利较大。
2.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动态演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水平是影响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在Bertrand均衡状态下,有MC1=MC2,p1=p2,此时π1=π2≥0,则市场上有资本流入该行业,导致两种结果出现:一种是原有企业在T+1期扩大生产规模,另一种是有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原有企业在T+1期扩大其生产规模。设A生产规模由C1扩大为C1(T+1)=C1(T)+δC1,δC1>0,B生产规模仍为C2(T),假设δC1是适宜的,即其有效生产时间不变,有X1(T+1)=X1(T)=1,r(T)>0,r(T+1)>0且b(T)=b(T+1),b为生产此产品资源的数量,r为生产此产品资源的价格,a为生产此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
由于:C1(T)aX1(T)+C2(T)aX2(T)=b
C1(T+1)aX1(T+1)+C2(T)aX2(T)=b
可知:aδC1X1(T+1)+a[C1(T)X1(T+1)-C2(T)aX2(T)]=0,则X1(T+1)<X2(T)
可得:A生产产品的有效产出水平C1(T)X1(T+1)<C1(T)X1(T)
即A在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又缩小了其生产产品的有效规模,实际上企业在其内部资产之间进行改造与重组,企业将更多资产用于生产更多有经济利润的产品。有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假设在T+1期有新企业As+1进入该产品生产,其年最大生产能力和经济利润分别表示为Cs+1(T+1)和πs+1(T+1),所有企业A、B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变,假设企业A S+1的规模是适宜的。
由于:C1(T)aX1(T)+C2(T)aX2(T)=b
C1(T+1)aX1(T+1)+C2(T+1)aX2(T+1)+Cs+1(T+1)Xs+1(T+1)=b
可知:X1(T+1)<X2(T),则企业A、B的有效时间减少,其有效产出水平萎缩,在T+1时期之后企业A、B的规模将减小至经济利润为0。
综上所述,当该行业存在经济利润时,将吸引新厂商进入该行业或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可能会使其它企业的有效产出规模缩小,经济利润为0。因此,一旦有某个企业的经济利润>0,则为不均衡状态,最终导致多方面深刻变化。如果企业成本不同,从长期看,成本低的企业必定挤走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导致一些大企业对市场有绝对控制力,进入价格领导型模型博弈阶段。随旅游地发展,游客量大量增加和对旅游商品需求急剧增多,在这个阶段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量增多,企业规模变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对商品价格有了一定控制力,产品出现多样化发展,旅游商品市场向垄断竞争方向发展。
3.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价格领导型模型分析。在此模型中,企业类型是存在实力强大的寡头企业,它对商品定价有很大影响,其余小企业要参考他的定价做出自己产品的生产计划。便于分析,仍假设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即企业A和B,其中A是领导者,B是追随者,A明白p确定后,他的需求曲线为残差需求曲线R(p),由MR=MC原则决定q1,最后决定p。
当A的p确定后,B只能接受p,B根据利润最大化计算自己的利润和产量水平。maxπ=pq2-c2(q2),由MR=MC原则,则B确定了产品供给函数S2(p)。整个市场需求为D(p),则R(p)=D(p)-S2(p)。
假设市场需求为D(p)=a-bp,这里D(p)相当于上面所用的Q(p),则 c2(q2)=q22/2,c1(q1)=cq1,可得MC2=q2=p,得出S2(p)=q2=p,R(p)=D(p)-S2(p)=a-bp-p=a-(b+1)p,令R(p)=q1代入解得。
根据MR=MC原则,可以确定q1,,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有,得出。
把q1代入得:,这是A的最优价格选择,此时A获得最大利润。市场上A获得大部分利润,而追随者B所获得利润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社会福利下降。处于A位置的企业,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是市场上的寡头,盈利较多,此时旅游商品需求量大,产品多样化,品牌化。
旅游商品市场的演化规律
旅游商品市场在旅游地处于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产品单一,质量无差异,生产成本相同,企业之间竞争是Bertrand均衡竞争,旅游商品市场接近完全竞争;随旅游地发展,游客逐渐增多和对旅游商品需求增加,刺激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有新企业进入,旅游商品市场企业间的动态博弈可以用图1表示。
旅游商品市场过渡时期,旅游地处于发展时期,此阶段游客量迅速增加,旅游商品需求量迅速增加,原有生产规模满足不了需求即需求大于供给,原有企业将调高产品价格抑制需求量增加,此时利润比前期丰厚,个别企业趁机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该行业利润较高,吸引社会上资本流向该行业,一些新企业会出现,旅游商品市场处于垄断竞争时期;旅游地进入巩固阶段,游客增加量减少,游客量趋于稳定,而企业经过迅速增长,产品供给大于或等于需求,该行业的额外利润消失,社会资本不再流入该行业,这时企业出现不同变化,一些企业在这个阶段中抓住时机发展成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该行业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存在一些处于倒闭边缘的小企业,这个时期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和品牌化,企业生产成本不再相同,企业间竞争符合价格领导模型竞争,市场处于寡头市场;经过一段时间,旅游地会停滞发展甚至衰退,游客量减少对旅游商品需求量大幅减少,不少企业退出该行业,旅游商品市场可能会再次进入近似完全竞争阶段。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基础上的旅游商品市场,其每个演化阶段都有独特的特征与规律性(见表1)。
结论
在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分析中,本文只分析了企业规模相差不大,产品均质情况下的Bertrand均衡竞争,以及随旅游地演化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扩大,商品市场也进一步扩大,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策略,资本等不同,企业发展规模和实力将出现差别,一些企业会成为当地的领导型企业,这时的博弈竞争是价格领导型模型。但是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其它情况,不排除在这两个阶段中会出现企业串通,也不排除由于旅游商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规范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以及进入到寡头市场之后,旅游商品市场又如何发展演化重回到垄断竞争,上述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阳宁东.博弈论在规范旅行社市场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2.朱静.我国旅游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博弈[J].经济管理,2007(13)
3.和红,叶民强.信息不对称下旅游市场博弈分析[J].旅游经济,2006(4)
一、访韩泰国游客基本情况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入境旅游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访问韩国的外来游客总数达到1420万人次,同2013年相比增长了16.6%。其中,亚洲地区的入境游客人数达到1186.4万人,同比增长了18.9%,占整个入境游客数的82.4%。其中,访韩泰国游客达46.7万人,同比增长25.2%,占访韩入境游客的3.3%。分析2014年访问韩国的亚洲游客情况(表1)就可以发现,泰国在亚洲市场占居第五位,其入境游客增长率高达25.2%,发展前景不容忽视。
据韩国观光研究院的详细统计,2014年,访问韩国的游客流量呈现季节性分布特点。比较2012年到2014年的泰国游客分布情况,就能得出冬季游客数最多,夏季访问韩国的游客最少(表2)。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是泰国游客访问韩国的旺季,这是由于12月份泰国的节假日较多,去韩国赏雪、滑雪、冰钓的泰国游客需求增加形成的。而且飞行韩国与泰国各大城市的航线增加,让更多的泰国游客出入韩国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如仁川-曼谷航线由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泰国航空、business air centre、易斯达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定期运行。2014年为韩国-泰国航线提供的坐席数达到了350万席,而且两国各大航空公司增加了曼谷-仁川,清迈-仁川,普吉岛-仁川航线的航班,飞行旧航线的同时开发新航线,积极宣传到达地的旅游产品,推出特价产品来吸引更多的乘客。
2014年,访问韩国的泰国游客中,男性游客数是19.7万人,同比增加了29.6%,女性游客数达到25.2万人,同比增加了32.9%。年龄结构上分析,0~20岁之间的游客数是4.1万人,同比增加23.6%;21~30岁之间的游客数达到10.9万人,同比增长了42.5%,31~40岁之间的游客数为11.9万人,同比增加了33.8%;41~50岁之间的游客数是7.2万人,同比增加了26.4%,51~60岁之间的游客数是4.6万人,同比增加了19.2%,60岁以上的游客数为2.2万人,同比增加了32.8%。可见访问韩国的泰国游客中女性游客更多,而且逐渐增长;20~40岁之间的游客最多,这是因为参与滑雪、冰钓等冬季旅游的主要是年轻人。
二、访韩泰国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访问韩国的泰国游客类型主要有观光、商务、公务、留学和其他活动。据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统计,2014年访韩观光游客是1092.7万人,同2013年相比增长了20.4%,占旅游者总数的76.9%。而商务和公务旅游者达到31.5万人,同比减少3.8%,留学研修游客是16.3万人,同比增长了7.5%。2014年,访问韩国的泰国游客数达到了46.7万人,同比增长了25.2%,其中观光型旅游者是38.4万人,同比增长33.3%;商务旅游者是660人,同比增长19.6%;公务出差型旅游者是2998人,同比增长了146.5%;留学进修型旅游者是1069人,同比增长18.0%;其他旅游者是6.8万人,同比下降了8.9%。由此可见,来韩国旅游的泰国旅游者大部分是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公务旅游者也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泰国游客在韩国主要以观赏自然景观和文化探访、购物旅游为主,特别是滑雪,温泉等冬季旅游产品颇受欢迎。
韩国入境旅游者选择的交通手段包括航空和水路。2014年,选择航空交通访问韩国的游客数达到1155.7万人,同比增长16.8%,占入境游客总数的81.4%,利用水路交通方式访问韩国的游客数是264.4万人,同比增长15.8%,占入境游客总数的18.6%。利用飞机访韩的游客大多数利用仁川国际机场和金浦国际机场,济州国际机场三大机场。2014年,访韩泰国游客中利用机场的游客是45.8万人占整个泰国旅游者数的 98.1%,其中利用仁川机场入境的泰国游客数达到了41.1万人,占整个泰国游客的88.1%;从金铺机场入境的游客达到854人,同比下降了7.2%,而通过济州机场入境的泰国游客增加到3.1万人,同比增长了817.2%,主要是因为济州岛实行了对国外旅游者免签政策,让入境游客方便访问韩国济州岛,从而促进了济州机场和济州港的利用率增长。
三、结论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47-03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起着愈发突出的作用,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机遇所在。海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旅游业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海南省旅游业虽然已从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中摆脱出来,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经历及感悟,分析影响海南旅游业竞争力形成的因素,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向新型服务业转型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提升海南省旅游业的品质,扩大海南旅游服务业的影响力。
1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
海南省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 1988年成为我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地处热带北缘,长夏无冬,光温充足,岛上四季常青,空气清新,各类物质资源丰富,是旅游、购物的天堂[ZW(]资料来源:http:///view9008htm[ZW)]。也正因如此,海南省自建省办特区以来,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以此为驱动力,促进海南各行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优势尽可能的转变为海南经济各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2010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ZW(]资料来源:http:///view3139516htm[ZW)]。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颁布和各类大型国际性活动的举办,海南旅游在不断吸引国内民众纷纷来岛旅游的同时,也使众多国外游客慕名而来,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
在海南省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同时,当今先进的服务业水平也对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在使海南省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人文文化开发与宣传不足
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海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南四季都以其独特的优美景观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使人着迷,加之其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所会聚而成的各类美食,使游客纷纷流连忘返。然而在愈加开放的海南岛旅游业向前发展的步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东南亚其他国家旅游业的兴旺,单纯凭借优美的自然景观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海南旅游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及国际市场中显现出优势,必须与其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景观相结合,而不仅仅是依靠自然资源来吸引游客。同时,虽然海南开始打造国际旅游岛已经三年有余,我们也看到了众多国际性的会议、展览等多次在海南省举办,比如较为成功的博鳌亚洲论坛,为海南省在国际旅游业中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但相比其他国际著名的海岛旅游城市,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仍然不足,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宣传,特别是面向海外游客时,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我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国外游客在旅游之时难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浓浓的民族风情[2]。
1.2 民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旅游业人流涌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可忽视,来岛游客除了有各大旅游团队之外,还有不少来海南进行个人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大批流动的人群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所导致的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人为性的破坏和建设性的破坏都使得海南原有的自然资源,如植物植被、海岸沙滩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坏。除此之外,由于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监管人员监管不足,旅游产生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这不仅对现有的环境是一种污染,而且也不利于海南旅游业品牌的形成,不利于海南旅游业的宣传与进一步发展[3]。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在改善环境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的费用,其中所耗费的资金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1.3 旅游线路单一缺乏深度多元化开发
海南气候宜人,幅员辽阔,既有绵延万里的海岸线,又有岛内连绵四起山脉,会聚各类景观于一体,但是,自然资源的丰富并没有的得到很好的利用。现如今的海南旅游的线路,多为海南省内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线路单一,而对于内陆地区及西部沿海地区则开发较少,绝大多数的游客皆以著名的三亚、博鳌等著名旅游胜地为目的地进行游览参观,几乎很少有人问津其余地区。海南省内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对于海南整体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尽管近几年对一些与著名景区相近的不发达城镇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但是由于开发程度不足,这些新开发的景区总是无法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兴趣。不仅如此,即便是一些著名景区,也多以自然风光、海滨美景来吸引游客,对于自然景观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则很少有相关人员进行介绍与宣传。诸如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与景区景观相关的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多为弘扬优秀的道德品质,在景区的建设时虽然将这些内容包含在内,但却没有很好地依赖这些优秀的文化而发展,这无疑是对旅游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失去了将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传播的机会,而且就海南旅游业而言,脱离人文文化发展的策略是不长久的,很难在以后的发展中产生竞争优势。
1.4 管理及监督制度发展尚不完善
我国对于旅游业的监管尚处于不完善的地步,与旅游业相关的监管在众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前几年,在我国较为轰动的“海南宰客”事件的发生就是对海南监管不足的强有力的证明,“天价海鲜”与“天价海景房”的涌现,无疑会降低海南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使游客提高警惕,不再对海南旅游业充满信心。除了价格监管不足之外,在急速发展的海南旅游业中,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又加之人员的管理不科学,导致了旅游经营中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这样不仅会损害游客的利益,而且也会影响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和整体海南服务业的形象[4]。
2 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ZW(]资料来源:http:///view18480htm[ZW)]。可持续发展是海南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旅游业也只有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未来发展的道路才会顺利,才能将海南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1 着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和现存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ZW(]资料来源:http:///view46782htm[ZW)]。海南省发展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既可以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亦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保护岛内人民的利益,进而以旅游业带动整个服务行业的持久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绿色的生态旅游除了有自然景观的欣赏线路,还应有农家乐、温泉疗养、植物园参观等线路,同时生态旅游还应与绿色饮食文化相结合。政府应倡导绿色消费,无论是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来岛旅游的游客,都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做美化环境的使者。在资源开发方面,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高收益的投资回报,使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发展共赢。
2.2 强化旅游业发展的监管力度
海南旅游业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海南旅游业应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各方的利益[5]。首先,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应注重对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其次,在旅游业服务质量的监管方面,应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的监管,以及餐饮性价比的监管,这在游客的旅游感知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直接决定了外来游客对海南的第一印象及服务的好评率。优美的景区景观、优良的服务水平、物美价廉的消费购物,是提升海南省在我国乃至国际旅游地位的“金钥匙”,将为海南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2.3 加大人文景观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力度
海南省令人称赞不绝的自然景观,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自然景观的优势条件并不足以使海南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海南旅游业必须开发更具海南文化的特色景观来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吸引更多的游客[6]。富有内涵的旅游,可以使游客的身心得到一次全新的体验,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进而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人文文化景观的开发,除了要在更多景区设立旅游景点之外,还要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旅游从业人员是海南旅游的使者,他们可以在旅途中传递文化,也是海南形象的体现,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将会给游客留下较为深刻的影响,也是人们对美景丽人的感受,会由衷的被海南独具特色的、深深的文化底蕴所吸引,这同时也是好口碑建立的一条极为有效地途径[7]。此外,独具海南气息与海南风韵的特色商品,也会为海南旅游加分,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岛外人员对美好旅程的纪念[8]。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不仅在文化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而且在商品销售方面,应注重商品内在的文化,对商家予以鼓励,是他们在保证赢利的同时,也为海南文化产品的开发作出贡献。
3 结 论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从海南省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为海南省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2010年海南开始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蓬勃发展的海南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行诸多方面的改善:进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开发海南自身文化底蕴为特色,加强监管,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相信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会更加稳定,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杨晓娟.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的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特区经济,2012(6):119-121.
[2]方天海.海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及其影响要素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4):69.
[3]齐静.论海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9-730.
[4]陈文婷.对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人民论坛,2012(17):212-213.
[5]张彦荣.发展海南餐饮服务业,提升国际旅游岛建议――从三亚海鲜“宰客”事件说起[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71-75.
[6]周金泉,何文晋.海南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五个重要问题[J].新东方,2012(1):42-45.
基于利率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模式有着一定的影响,且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在后期干预阶段,为了减少不利因素的过度干预,应当及时对应用形式进行有效的调整,充分的发挥好货币政策和经济结构的作用,在满足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促进体系结构的和谐发展。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现有的利率结构得以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结构的发展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利率干预的难度。为此,在干预过程中,必须认真探索在市场经济下,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了解结构发展的动态,以更好的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我国当前的存款流程中,虽然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在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依旧会出现存款利率为零或者小于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所以在进行利率干预时,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必须倚着高效和高质量为准则,不断优化现有的利率结构,进而为我国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金融体系得以完善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结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货币政策一直在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而基于利率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想从中发挥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状况以及拆借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以实现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指挥过程中倚着最佳的状态推动经济模式的优化。同时,在进行价格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不能确定,交易金额高与底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银行在处理低金额的交易款项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给整个市场发展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完善金融体系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把控观念。
3.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得以推迟
基于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对控制模式进行相对应的转变,以满足当下发展模式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我们根据利率市场的变化,一旦影响货币政策得以推迟的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应用模式实施及时有效的变更工作,进而有助于在日后的货币推迟问题上显现出有效给予干扰的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2]。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特殊性,在经济体制的日后发展过程中,完善利率改革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基于利率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必须以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式为基准,实现经济体制中价格模式的科学化管控,确保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对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整体干预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还没有规范化的市场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及时的发现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的对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解决相应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利率的发展形式就会对利率的管制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未能及时的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就可能造成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在后续的管理阶段,必须知晓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准则下,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环节实施合理化的调控,以确保市场利率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就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可管控事件,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在对市场进行实施宏观调控时,必须充分考虑设计的效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对应用指令实施变更,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3]。
3.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结合当前的一个经济结构发展可知,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所有调控阶段的干扰效果进行明确相关目标,那么就会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具体应用,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在常规性调控和应用阶段,应当把重点放在战略模式和产权关系的调控上,客观的去分析所有干扰内容,并根据市场发展模式的相关准则,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相关调整。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市场的发展形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根据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式的要求,知晓资金的应用,客观的看待金融市场的调控模式。进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旅游市场;细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及应对――以平顶山市旅游市场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5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外出旅游。通过对平顶山市部分旅行社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在诸多旅游项目中,漂流、蹦极、滑雪等刺激性旅游项目开始备受旅游者的喜爱,尤其是外出短途游已经逐渐变为时尚。不同收入结构、不同年龄的群体在旅游消费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亟待寻求市场细化,赢得市场先机。
一、平顶山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调研发现,目前制约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营模式单一,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趋同,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自然环境较差,旅游项目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旅游景区丧失了原有的自然、清醇和淳朴气息。再加上近年来旅行社行业存在的恶性竞争,导致全行业诚信度降低。这些现实问题,迫使旅游从业者开拓新思路、寻找新途径。总体地看,平顶山旅游业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旅游方式由组团游逐步转为自助游。通过对市区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愿意参团游的只占23.2%,多数为18~24岁、51~60岁的群体;而愿意选择自助游的占到67.8%,这类人群多以25~40岁,41~50岁年龄群体为主。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私家车逐渐普及,选择自助游的人越来越多,并渐成时尚。再加上当地的旅游区较为集中,相对比较适合短期游。因而在节假日期间,两三个家庭结伴驱车前往农家院度假,早已不是稀奇事。调查数据显示:在短线游顾客中,60%以上为自驾游,参团游仅占四成左右。此外,远途游中自助游数量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旅游者对刺激性活动需求增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随着旅游者对刺激性活动需求的增加,旅游组织者不断开发创新旅游项目,漂流、蹦极、水上乐园、滑雪等刺激性活动项目不断涌现,并深受旅游者的青睐。经鲁山军事漂流和尧山风景区景点调研结果显示:夏季周末漂流高峰期每个景点每天外来漂流人数均在千人左右,冬季滑雪场每天平均有1,200人左右,旅游人数均比上年增长11.1%。但是,由于漂流渠道普遍存在滑道狭窄、不光滑、弯道陡峭、滑雪场滑道不规整、滑道附近石块多等问题。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刮伤、碰伤类的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防护问题亟待解决。
(三)旅游模式单一,居住设施简陋,缺乏市场竞争力。现代旅游市场发展已经出现市场细分化趋势,根据旅游消费者年龄、职业、爱好的不同来开发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而平顶山旅游模式单一,旅游景区不集中,少且景区小,有的旅游景点只有季节性旅游项目,经营时间仅一两个月。另外,78%以上的旅游景点还是以观光游览为主,开发经营过程中保持原始生态模式,正与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反。同时,据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景点附近小型宾馆寥寥无几,95%以上的都是小型农家乐,且居住设备简陋,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平顶山旅游企业发展细化的应对措施
随着人们对旅游项目层次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旅游市场呈现以下三个方面趋势:旅游市场呈现细分化趋势;从观光型旅游为主逐渐向度假型旅游为主;旅游市场逐渐科学化。面对整个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平顶山旅游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细化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刚性需求,企业竞相采取措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一)调整经营模式,深层次开拓旅游项目。目前,平顶山旅游项目、旅游产品趋同,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与现代旅游市场发展相分歧。随着旅游者对旅游需求的提高,单一的旅游项目、传统而雷同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适应旅游者日益提高的产品口味,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势在必行。所以,旅游开发商必须要紧追旅游市场的步伐,不断地创新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摆脱单一的经营理念,开拓出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模式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爱好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二)科学开发旅游项目,加大安全防护措施。旅游开发组织者要认真规划旅游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加大投资力度,本着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水平的意识,在开发的全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开发完善旅游景区的建设。同时,加强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旅游居住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素质建设,完善旅游居住建设的基础上,开拓出更多、更为丰富多彩的专题旅游路线。争取打造像尧山风景区、大佛风景区等国家级的旅游风景区,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与市场监管部门多方协作,全力开展打击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并不断地开展宣传旅游文明素质提升活动,为打造诚信旅游城市铺路,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健康旅游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推动短期假日旅游持续升温,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军,江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提升策略[J].商业时代,2009.19.
[关键词]转移一份额分析法(SSM);竞争力转移分量;海外旅游市场结构;上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1―0060―05
1 引言
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旅游市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增长率法、市场占有率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多为单因素分析,难以对旅游市场有全面的把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54)孙根年、邵筱叶等利用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双指标,采用波士顿矩阵法构建出综合反应旅游市场竞争态的模型,是一种较为综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揭示旅游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转移分量方面的定量分析方法仍较少见。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是由美国学者休斯敦(Houston D,1967)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一种区域经济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相继引用(杨开忠,1989;崔功豪,1999;汪宇明,2000;等)。美国著名旅游专家查尔斯・R・戈尔德耐(charles・R・Goeldner)等在其所著的《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教科书中,系统介绍了SSM方法在旅游市场变化趋势研究中的运用,并据此将市场划分为“兴旺、崛起、衰落、停滞”等4种类型。国内学者杨新军等(2005)利用SSM方法对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和分析;黄秀娟(2004)借鉴“市场份额分析法”和“兴旺、崛起、衰落、停滞”市场类型划分方法,对中国国际客源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并用于福建海外市场结构分析。
本文引入转移一份额分析法对旅游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并主要关注竞争力转移分量的变化,进一步为区域性旅游市场结构变化相对于全国大尺度的对比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案例和路径。
2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的应用
2.1 基本原理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上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的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为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SSM方法用于旅游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主要是以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样本,以全国为大尺度参照体系,将地方旅游客源市场在一段时期总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来进行市场变动趋势分析。
2.2数学模型的改进
依据SSM数学模型原理,任何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其游客总量和结构均会发生变化。假设基期年区域i的游客总量为6io,末期年为6it;区域游客总量按照客源地划分为n部分,分别以6ij,o、6ij,t(j=1,2,…,n)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并以Bo、Bt表示区域i某层次上一级大尺度行政区域在相应时期基期年和末期年的客流总量,以Bj,o、Bj,t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i到达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的客流量。则有:
3 上海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3.1数据选取及客源地划分
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2000年、2004年度分国籍统计海外游客量为分析依据,选取客源地样本分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13个国家和港澳台3个地区,其余国家和地区合并为一组,共计17个客源样本市场;以全国海外客源市场情况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通过基期与末期数据比较,初步考察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见表1)。
3.2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利用表1数据,根据SSM的计算方法和流程,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见表2,表3),可得到不同阶段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指标栏由以下3部分组成:①原始数
3.3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
3.3.1市场转移分量分析图
以竞争力转移分量Dj为横轴,以结构转移分量Pj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代表各散点的客源市场标注在坐标系中(如图1)。
3.3.2市场优势分析图
以区域客源市场优势(转移分量)PDj为横轴,以份额分量Ⅳ_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代表各散点的客源市场标注在坐标系中(如图2)。
3.4总体效果计算与分析
根据计算的总体效果可以对区域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效果和竞争力作出分析判断。依据式(10)、(14)计算出Pi、W,以此判断区域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效果,如果Pi较大,W>1,则说明区域包含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市场结构处于一个优势结构,对于目前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不必做大规模调整;反之,若Pi较大,W
由式(11)、(15)计算出Di、u,可判断区域市场竞争能力,若Di较大,u>1,说明区域有较多的市场发展迅速,竞争力较强;反之,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弱。
分析可知,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在基期和末期的游客增长总量达到2040478人次,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51,总结构转移分量P为1006363,说明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总体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朝阳性客源市场优势明显,旅游引力较大(见表3)。
上海海外各客源市场样本单位的结构地位有明 显变化。2000―2004年期间,来自日本的游客数量以绝对优势保持第1位,所占份额由29.63%增长到31.62%;而来自台湾地区的游客数量由排序第2位下降为第3位,比重由10.09%下降到8.52%;香港地区排名由第3位下降到第4位,比重由8.89%下降到8.12%;美国排名则由第4位上升为第2位,所占比重也由7.6%上升到9.96%;韩国仍处于第5位,比重变化较小。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由第14位上升到第8位,比重由0.93%上升到2.58%,上升了2.77倍;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菲律宾,由第10位下降至第14位,比重由2.52%下降为0.55%,下降了近4/5。市场份额上升幅度最大的为美国,上升了2.36个百分点;而台湾地区则下降了2.45个百分点,成为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样本单位。
图1表明,上海海外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显要,但竞争转移优势不十分明显;日本游客在上海海外游客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市场基础和竞争优势都很明显,但是其仍处于Ⅱ区,即相对于其良好的市场基础来讲,竞争优势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基础较好,而竞争潜力较弱的客源地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澳门3个样本单元。从总体上来看,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的竞争力效果指数u=1.323,总竞争力转移分量D=941971,说明上海各海外客源市场总的增长势头良好,总体竞争性转移分量较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会保持上升势头。
4 启示与讨论
4.1 启示
第一,要持续加强海外旅游市场营销。上海是中国入境旅游的最主要的口岸和集散枢纽之一,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大都市,是海外游客入境中国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尽管如此,对外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仍然不容怠慢。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强的客源市场,如中国港台地区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应该继续加强在这些客源市场的营销宣传力度,稳定并增强这些市场的游客量。为此,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在这些目标市场的竞争影响作用,积极做好游客需求调查研究,充分把握这些市场的需求变动信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多样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来自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
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但是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弱的中国澳门地区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客源市场,要充分重视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优势在这些客源市场呈现减弱的信号,扭转其演变为衰退市场的趋势。为此,要利用原有市场基础和客源关系,加强这些客源国对中国旅游市场需求的调研,寻求市场份额衰退原因,通过加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旅游形象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上海在这些市场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和竞争转移分量的复苏和提升。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虽然上海海外客源市场份额在全国总体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主要是区位带来的竞争转移优势,结构转移分量优势的显示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了使上海市海外旅游市场份额稳定、持续发展,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大都市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创新,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出入境口岸旅游服务职能,并依托长江三角洲腹地和长江干流区域,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大都市旅游产品在全国的结构转移分量的竞争地位。
4.2讨论
应用SSM进行客源市场结构分析,在客源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韩国这样的客源市场,在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排名在前列,结构比例也较稳定,如果仅从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认定其为优势市场,通过SSM分析,发现韩国市场已经成为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的一个衰退性市场。这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提前制定相关补救性措施。
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几乎没有多少壁垒门槛,因此,其对外开放程度相对其他行业要高。我国旅游业在经过20多年发展后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一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笔者以为,入世虽对我国旅游价格管理的整体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同时又将挑战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一方面,它将加剧我国旅游管理的复杂性。入世虽然能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但是国际旅游资本和国外大型旅游公司的进入,将会加快国内旅游行业的大调整和大洗牌,国内多数中小型旅游公司将面临着重组和倒闭的危险。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旅行社行业将逐步放开合资旅行社中外商出资比例限制,在2003年底以前允许外商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以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旅游业的经营主体将日益多元化,这将加大我国旅游管理的难度,从而给旅游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我国是一个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体制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旅游业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至今实行的仍是根据198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建立并实行政企分开的两级管理体制。正是这种典型的部门管理体制,造成旅游行业内部矛盾重重,旅游市场混乱。当前旅游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难以对旅游业实行全方位的行业管理,使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国内原有的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旅游法规不健全,入世后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旅游业发展的超前性与旅游管理体制特别是旅游价格管理体制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已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我国旅游价格管理的政策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市场的价格行为需要规范、统一、公开、有序。因此,旅游价格管理要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必须放松政府管制,坚持做到规范旅游价格行为,发挥旅游价格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作用,引导经营者运用价格手段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以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旅游价格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行政命令不能再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具体到旅游价格管理方面,就是要求物价职能部门通过深入的旅游市场调查,发现当前旅游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且制定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规章制度,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与环境支持。第一,应实行旅游标准化工程,通过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旅游合同文本来取代目前各旅行社自制的旅游合同,以保护旅游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旅游价格纠纷提供处理依据。第二,应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多方面协调机制,即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物价局等有关部、委、局,协调国内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整幅度和出台时间;各省旅游局和物价局协商本地区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价幅度和出台时间;同时还应主动联合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市政、文化、园林、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通过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形成综合旅游价格管理能力。第三,应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价格法规框架。
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大胆探索并制定出与旅游价格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另一方面,也要以法制性规制来取代经济性规制,对旅游不正当竞争应进行法制化管理,加强联合执法,依法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第四,应增强旅游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向。中央和各省级物价部门应当时刻关注旅游市场价格动态,做好旅游价格与收费标准的预报工作,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现行价格水平,对下一年度市场价格行情作出适当预测。同时,还应加强与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围绕突出的旅游价格矛盾开展协商对话,引导和规范旅游市场竞争,调节其供求关系。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对于入世后如何进行旅游价格管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主张大部分旅游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另一个观点则主张全面放开旅游价格。笔者以为,持前者观点者明显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工作中的反映,它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持后者观点者表面看起来似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其实违背了《价格法》,也不符合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实际。可以想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走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将是必然趋势,政府将逐渐从旅游市场退出,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上起基础作用。但是这种政府退出只能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调控市场方式的转变,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政府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的适当介入,旅游市场竞争同样无法实现高效率。特别是在当前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初期,旅游价格基本放开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不规范的价格行为,价格欺诈严重,价格秩序混乱,各种乱涨价、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旅游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局面。因此,旅游价格的管理部门必须提高旅游价格管理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切实加强和改进旅游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宏观价格调控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和引导旅游市场价格竞争行为,实现旅游产业的高效、平稳运行。
(三)大力加强旅游价格执法监督检查
对于旅游市场上出现的价格违法、欺客宰客现象,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当好价格监督检查的“裁判员”,还要当好调定价与仲裁价格的“裁判员”,共同做好旅游价格执法监督的检查工作以及对政府价格政策、法规、政府定价行为的评估等。第一,要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继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领导,加强与公安、交通、工商、监察、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对旅游市场价格秩序进行定期清理整顿,从而解决旅游行业有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制止牟取暴利暂行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第二,要建立旅游价格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旅游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管理,保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制定旅游价格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第三,要解决好“裁判”相对人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问题。即通过聘请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行政执法检查,形成强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网络,从而将行业管理行为和旅游执法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在行政执法检查中,不仅要检查价格主管部门、价格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治价情况,而且还要检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营者等价格管理人的知法、守法情况,以提高社会的价格法制水平。
(四)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组织的价格自律职能
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价格管理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协会的价格自律职能。因此,作为沟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的桥梁和政府宏观管理与企业微观运营管理的中介工具,旅游行业协会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低价倾销或者价格垄断行为,应从维护本行业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其进行劝阻,并报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查处;对过度的价格竞争引致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现象,旅游行业协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品的经济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性能标准规范,并组织和监督企业严格执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政法部门,对通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技术、质量、性能标准方式达到降价销售目的的恶劣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在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组织价格自律职能的同时,还应在地方性旅游立法中规定旅游企业必须加入行业协会,把质量保证金管理从政府转向协会,减少保证金交纳额度以增加激励;以保证金利息代替会费、运作费,由政府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成为旅游行业管理主体之一。这样,由于大部分的政府管制内容(如旅行业经营许可证、饭店餐饮企业的评星定级等)变为由行业协会承担,无疑将大力推动旅游行业协会在自律、协调和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