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教育的优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从教育技术的内涵进行比较。由于技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育技术也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且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手工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等的运用。直到19世纪末现代教育技术才姗姗到来,初期仅仅注重硬件的使用,以对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所组成的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硬件(如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还包括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也包括潜件(教学规则、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信息传播、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
2.从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比较。综观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我们既看到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现代教育技术高度重视,使一个个广域网、校园网相继建成使用,互联网和校园接通,说明我国教育技术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后一阶段简单地替代前一阶段,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累积性;也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继承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全部,而是一种“扬弃”,即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技术,如黑板和粉笔;骈弃其中不占优势的技术,如1924年诞生的教学机器。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各有优劣利弊传统教育技术优势:不需要限定条件、只要有粉笔和黑板,教学即可正常进行;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师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授课教师的形体语言带给学生的感受和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即兴发挥。传统教育技术不足:技术形态原始、承载信息量低、功能简单。
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并以高速、快捷、知识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充实到教学领域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效果显著。现代教育技术不足:要求的条件较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难以真正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程式化,缺少教学的灵活性;容易使教师备课时和学生听课时偏离工作重心;不利于青年教师授课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融合创新
很多专家都形成共识:新形势下的教育,应该把培养目标从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把学习形态从纯粹解惑型转变为探索研究型。要有效地实现这些转变,在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并加大其成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不容讳言,出现了各种偏差: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质量立马可以提高。他们只考虑建网,不考虑网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只追求设备高档,而不考虑设备如何与当前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不考虑如何解决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对教学改进不大,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传统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存在具有某种合理性,无论现代教育技术怎样的先进,功能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技术,尤其是口头讲课。任何一种教育技术的运用都是由其教学内容决定的,也受着该教学内容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影响。只有把教育技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够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 文化生态分析 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我们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伦理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重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意义,情理成为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集中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伦理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伦理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必须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古代母语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同样与古代传统教育的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相通的。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自然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学说还渗透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如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其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的文学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即便是古代科技文化,也是先“正德”后“利用、厚生”。
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古代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中国伦理型文化具有超越创化生命、超越自我的理想品性,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心养性的后天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而母语作为最普及而基础的教育,自然成为道德涵养和培养人格的途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育传统中的目标设定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也会引发人格修养上的平等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的冲突,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造成人的自我贬抑与约束,甚至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导致了教育传统的异化,良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的人格追求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的丧失,对于人的生命的提升变成了对于生命的戕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传统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和古代传统教育缺乏学科独立性而服务于伦理和政治,其所提倡的“成人”并不是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只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单面人。
“入仕”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教育大家孔子认为母语教育的核心目的“入仕”,然后才能治人。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将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的教育大家;综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孔子的“入仕”思想统治阶级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有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佐证。几乎在整个中国古代,求学几乎是百姓们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考试等途径他们才能获得一官半职。
“入仕”说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产生;第二,使读书能做官、走进上层社会,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使古代的读书人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精神信念,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入仕”说的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从其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态、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形态三者结合融入的产物,满足了时代环境下人的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需求以及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统治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有十分现实性、世俗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特色使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充满伦理道德色彩,中国文化的入世意向使中国人的世俗文化充满功利主义,加上中国文化的所具有的倾向现实政治色彩,教育入仕的目的得以张扬。而在科举考试等制度的推动下,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目的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然,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入仕”目的,与积极进取、勇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亦不无关系。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深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热心政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结构中,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入仕”为官,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报复,为民造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是如此。
通揽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倾向现实政治和入世意向,涵养出古代传统教育中学用一致的作风,但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赖,使古代传统教育显示出浓重的功利色彩,甚至失去古代传统教育的独立性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探索,还有其他的诸如“为道”说、“化民成俗”说等,这些学说的产生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烙印,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浓重的伦理政治色彩笼罩下的独特产物。
关于当代传统教育性质问题的思考
伴随现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传统的合理内核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估。认识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一面。教育传统受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发展的,但教育传统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甚至落后于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有着相区别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如:现代教育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观念是开放、动态的,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超前意识,而教育传统则倾向于被动调节,教育观念是自我封闭和墨守陈规的,强调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滞后性。但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凭空想象和割裂传统的,教育传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渊源,因此在当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传统教育,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理论,打开传统教育的新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古代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赋予其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界定是模糊的甚至是依附的。单独设科的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者对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过种种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只存在唯一效能,即:它的唯一本质是作为语言交际训练的工具而存在;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古代传统教育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教育。
第二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即:集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于一体;这一观点强调古代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人文思想派。
第三类观点肯定第二类观点中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同时由略微有所区别,他们赞同“文以交际”的观点,且在交际中侧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交流,同时反对古代传统教育带有人文性的观点,倡导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正是由于对古代传统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庞杂而混淆,导致了令人忧虑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因此,广大传统教育工作者提出“走出误区,探索革新之路”的建议,对传统教育教学“自身”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传统教育的性质、任务,呼唤传统教育教学“个性”的回归。因此对中国传统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作为交际工具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承载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面,看到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结
应该说,古代传统教育与我们人类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想成;首先,它的核心是语言,是人类用以沟通、交际的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其次,拥有了语言的人,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典型标志;所以,对古代的传统教育认知,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教育,意义深远。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角色,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并指向是人的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教育;思维;培养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意味着在今天这个科技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三)提倡学生的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这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三点:一是鼓励学生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二是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本质特点就是独创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求异思维是一切创造之源。因此教师应为他们提供施展管理才能的创造空间,锻炼、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三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煅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升华。
总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可.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
“心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与讨论。本刊特开辟“心本教育论坛”专栏(本期刊登两篇文章,今后将陆续选登这方面的文章),探索心本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旨在引起学校重视“心本教育”。
〔摘要〕自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地中小学轰轰烈烈地掀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都停留在普及和推动的阶段层面,很少从教育理论的深度予以探究。我们认为,要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和地位作用,必须倡导“心本教育”思想。
〔关键词〕心本教育;人本教育;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6-0007-04
一、何谓“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思想的内涵
何谓心本教育?心指“心品”,心本指以“心品为本”。何谓心品?它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心态、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
心本教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对学生进行心品教育;第二层面是指教育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的教育思想。第一层面的含义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进而越来越被人熟悉和接受,而第二层面的含义还是一种新颖的主张,也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第一层面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即对个体进行心品教育。所谓心品教育是指对个体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的教育。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动机、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所谓心态是指人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之后所反映出来的心境状况。由于个体接受心理教育程度和自我心理修养程度的不同,对外界事物所反映出来的心态就不同,因而人的心态可表现为和谐心态,也可表现为不和谐心态,或有时和谐,有时不和谐。所谓素能是指人的心理素能,即个体的心理素质和由心理素质所引起的能力状况(包括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个体的心品有差异,每个人的心品素质不同,甚至有个别人的心品还存在严重缺陷。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不同。可以这样理解,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品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个体的心品素质。
第二层面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概念――即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方法。认为教育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而人的心理品质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才有人的良好的生存、发展可言,因而教育要以心为本,从“心”开始。
心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包含如下的概念:
1.心育乃教育之母。教育以心为先,从“心”开始,实际上就是强调育人先育心、心育乃教育之母的理念。一个人的心本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效能,即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例如学习心理品质、品德心理品质差,则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差,智育和德育难有效果。一个人的心本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和命运。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由自我认知、个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因素所构成和反映的,这些因素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心品素质,影响人的学习、工作、行为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心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以心品教育为先,心育乃教育之母。
2.“两元结构”与关系平等性。首先,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无论是教育关系、管理关系或是工作关系、人际关系,都是“两元结构”体系,即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下级与上级关系、亲子教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夫妻之间关系,都存在“两元结构”。其次,心本教育思想强调两元之间的关系平等性,即强调两元关系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以谁为主、以谁为中心之说,也即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父子(母子)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心际之间的高低和等级。
3.“共同愿景”与认知统一性。企业管理学将心本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学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企业管理从“物本”“人本”走向“心本”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学提倡“以物为主体”的管理思想;到20世纪60至7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出现,企业管理学提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进入21世纪初期,企业管理学提倡“以心为主体”的管理思想,主张管理“以管心为本”。因此,心本管理思想有一个概念:企业管理围绕着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目标来开展。这样,企业管理过程就形成一个全体职工一致认同的“共同愿景”,也叫“共同心境”。这是心本管理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
心本教育思想认为,“共同愿景”或“共同心境”实际上是人的心理认知统一性。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元之间的“共同愿景”和心理认知统一性,教育是难于施展和难有效果的,故心本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从“师本”“人本”走向“心本”。为此,心本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共同愿景”与心理认知统一性。
4.“以心为轴”与教育向心性。传统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跟着教师转,结果造成师道尊严,制约学生人性自由和约束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校教育管理有时出现对学生的人格伤害、自尊诋毁和人身体罚。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认为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而展开,结果造成教师难于施教,班主任不敢严格管理,造成班级管理出现“小霸王”“小捣乱”。心本教育思想认为,教与学是一个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割,教育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教与学之间就像两个星球相互绕着运转,谁都不能偏离运转的中心,否则教学无法运转,而这个运转中心就是“以心为轴”。教与学之间围绕心轴运转,不被离心力所抛开,靠的是师生的教育向心性,即共同目标,而共同目标联结师生之间教学的心际,才能保证教学相长。教育只有以心为轴,以心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关系才能正常运转、和谐运行,教育教学才有最佳效果。
5.“从心开始”与教育基础性。首先,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人的自信靠心,情感变化靠心,意志力靠心;人的感知靠心、认知靠心、思维靠心、思想靠心、信仰靠心、道德靠心、信念靠心;人格实际上是指人的心品,个性是指人的心性。由此可以说,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心理机制是人的心理现象出现、变化的支撑。其次,心是人的认知的宝库。人的认知靠心,认知实际上是心的认知;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识或态度的改变,实际上是心对事物的认同。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心理咨询中常常采用的认知疗法,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进行咨询和治疗的。再次,心是人的行为的驱力。人的认知决定人的行为,而人的认知靠心,因而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例如,教育靠心、学习靠心、工作靠心、人际关系靠心、生活态度靠心。最后,心品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质量。人的心品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故有心态、心象、心际、心机、心容的优劣之分;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的行为的质量,故有行为好坏的后果。因此心本教育主张教育要“从心开始”,充分注重心品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6.“双重需要”与教育目的观。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因教育究竟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而争论不休。争论的实质是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问题。心本教育认为,教育既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又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人和社会发展“双重需要”服务。
然而,教育究竟能否做到为人和社会发展“双重需要”服务呢?心本教育认为,第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既然不可分割,就有教育发挥作用的可能,关键是教育目的不能偏倚人的发展或偏倚社会发展。第二,教育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是人对教育的认识问题,也是人为地将它分割来认识的问题。既然可以将它分割来认识,就可以将它作为整体来认识。第三,教育通过对每个个体心品的培养,从而促进人的心品素质的优化,每个个体的心品素质优化了,就能调适“自己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就能协调自己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相合拍。这好比“大合唱现象”,每个合唱队员的音乐素养、合唱技巧提高了,就有可能演绎并合唱出一支和谐的优美歌曲,而一个没有经过任何音乐素养、合唱技巧培训的人,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调适自己的音色去跟整个合唱队伍相和谐。因此心本教育认为,教育通过优化人的心品素质(从而也提升文化素质),就能够协调和实现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二)心本教育思想的实质
第一,心本教育是心品教育。这是狭义的心本教育,是指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心品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法为途径的以培养“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和谐心态”的心品教育。狭义的心本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心本教育是实践活动。心本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实践探索。近十多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实践活动。其广泛性见诸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心理学层面。主要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二是管理心理学层面。企业将心本管理作为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企业管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走向“心本管理”的实践活动。三是社会心理学层面。社区建设以开展“和谐心理、和谐环境与和谐社区”的实践活动。
第三,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广义的心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理念的本质是心品本位观,强调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强调教育要“入心见效”。心本教育理念认为,育人先育心,只有人的“心品”好,才能最有效地接受教育,才有人的知识、文化、能力等的素质,也才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因此心本教育是教育理念,是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为何要倡导“心本教育”
(一)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深化
1.对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和反思。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强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充分考虑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将“人”的需要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人的存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权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维护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客观地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出现,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次大挑战和大冲击。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且促进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于人本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理解上和执行上的异化,导致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误区:(1)忽视“人的心品”的作用。人本教育思想在充分强调人的发展、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同时,忽视了人的心品培养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的生存、发展的内心世界的构建。(2)过分宣扬“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人本教育思想过分宣扬“自我实现”,过分宣扬个体价值,使个体在意识上造成“以我为中心”和“自我膨胀”的心态,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行为上有过分的“自傲、自负、自私”表现,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严重影响群体、集体的内部和谐,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团队协作精神背道而驰。(3)片面强调“发展个性”的优先权。人本教育思想在以“人的什么”为本上,片面强调人性而忽略心性,过分强调“发展个性”,使个体在情绪上过于浮躁、激动、消沉,容易造成内心的不和谐、不宽容、不平和,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在个性上过于极端、孤僻、高傲,容易形成与他人沟通、交往的障碍,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自身发展,严重的“发展个性”会造成人格障碍。
2.心本教育与人本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争议的焦点:教育“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是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还是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价值取向之争,也是培养“个体本位”需要的人或是培养“社会本位”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之争。人本教育思想提倡“自我实现”价值观,将教育价值全部集结在个体身上,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教育必须从人本需要出发;认为“发展个性”才有个性自由,才有人的发展需要。人本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是为个体的生存、发展服务,大力提倡培养“自我表现”“发展个性”的人。这显然与社会本位价值观发生冲突,也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不相协调。
心本教育思想与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观上不同:对于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心本教育目的观强调:第一,心品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为社会服务的外在表现的魅力,人的“心品本位”决定人的生存、发展。第二,认为人本教育目的观所培养的“自我表现”“发展个性”的人难与“社会本位”需要共融,甚至难与他人相处,难以达到“自我实现”。 第三,心本教育目的观主张培养的“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的人――能以良好心品与“社会本位”需要共融,调适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最终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3. 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深化。心本教育强调“心品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目的观,认为人的整体品质以心品为基础,“心品本位”决定着人的一切后续的生存、教育和发展的成败。心本教育思想对被教育者的贡献是:给予学生今后的本位发展、适应社会本位发展所需要的法宝――心品。心本教育理念对教育的贡献是:填补了人本教育思想忽视“人的心品”构建的空白,弥补了人本教育思想的某些局限,从而架起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桥梁,使人与社会相统一,缓解人与人的矛盾。因此,心本教育是对人本教育的反思、批判和发展、深化。
(二)心本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修正
1.对传统德育的认识与思考。传统教育观从“社会本位”需要的价值取向出发,主张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主张教学以“传道”为中心,传统德育是传统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的社会化”的工具,其目标是改造人性,培养满足“社会本位”需要的“社本人性”的人。然而,必须承认这一客观事实,人性是相对稳定的,是难于改造的;因而“改造人”的过程是艰难的,“被改造”的过程也是难受的;“被改造”的难受必然使个体在主观意识上产生对立和抵制心理,从而消弱道德教育效能。另外,个体的道德水准越高,对自身要求越严,则越容易出现情感上的问题。例如,在赡养父母上,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旦无法满足父母要求,道德责任心强的人比道德责任心差的人更感到心里难受。这是传统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必须承认又一客观现象,道德教育的“社本人性”与人本教育的“人本人性”是一对矛盾,时常使人的内心、意识出现情感冲突。从理论上说,“德性”与“人性”之间,道德教育与人本教育之间存在相悖问题。而人本思想提倡“自我实现”“发展个性”,则助长了学生与社会德性、道德规范之间的心理矛盾,加剧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冲突,有时还导致了学生的行为偏差。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道德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而到了人本思想教育,又强调“以生为本”“人的需要”“个性发展”,造成教师无可适从,学生一头雾水。说到底,这是道德“社会本位”教育与人本“个体本位”教育之间撞车的结果,是道德教育碰到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弄潮儿;与时俱进;破旧立新
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时代向人们提出了许多的挑战,要求人们不能再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而要采取积极进取、破旧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做时代的弄潮儿,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要显示自己“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就要改变自己所扮演的传统的统治者、霸主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
一、教师的角色改变要表现在观念上的与时俱进
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所以,要求教师确立这样的学生观。即面向所有的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克服传统的偏见或偏爱,真正消除人为高低、优劣、好差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充分表现和发展特殊才能提供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把为“考试而教”转变为“创造而教”。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平台。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做,才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
二、教师的角色改变要表现在教育方法上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20世纪初着名的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学生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她还认为,对学生的自发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只有顺应学生内在生命力发展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了解学生、明确他们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育从倾听开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须倾听,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倾听就是一种教育的言说,甚至就是一种教育。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倾听,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倾听教育。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所谓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平台的两边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平台的主人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可能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
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因材施教,怎样因材施教?就是先听,先了解学生的特点而后才能“因材”而“施教”。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教育双方往往会形成对立关系,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权威意识造成的话语霸权,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因此,教师要做善于倾听的人,并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其实, 倾听很简单, 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燥,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地听。因为这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能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因为是方式,所以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育的全过程。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职生这一特殊去群体迫切需要被倾听
科学教育 科学素质 青少年
一、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
科学教育不但让青少年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掌握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同时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能力。教育传播着知识、检验着知识、评价着知识、重复着知识,这样的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以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深浅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与其对应的就是应试教育。 科学教育包含知识教育,但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知识是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科学进步的结晶,科学教育不只是学习、继承知识,还要知道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但要知道知道,而且要知道知道是怎么知道知道的。换句话讲:不但要知道结果,而且要知道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有知道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结果和应用结果。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体验都蕴藏在过程中。科学教育必须讲过程,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教育不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唤起青少年的科学意识。
在科学教育中,一些学校把知识教育与科学教育等同起来。一味扩增学科知识的容量和难度,认为这样做就是在加强科学教育,其结果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把科学教育引到了死胡同,使人们对科学教育提出了质疑。失去了信心。
科学教育是为了更好的让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更好”来自于教育的科学性,这就对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的科学性上”下硬功夫,才能把科学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贯穿在知识教育中。
二、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校内教育
学校历来是教育的基础阵地,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仅仅在校内是搞不好科学教育的。科学教育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在校内是实现不了科学教育的。
校内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挖掘的速度和资源的存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教育的需求。科学教育是开放的,传统教育是封闭的。认为进校门就能学到一切知识的陈旧认识仍广泛存在,这种课堂上学知识、回家做作业、课外班加强学的模式,广泛而有市场,天天如此,周而复始。青少年不但接受不到校外的教育,甚至连课本外的图书都摸不到手。许多学生痴迷网吧,上网不是去求知。而是去逃避学习。校内教育已经把青少年紧紧地捆绑起来,捆绑在课堂里和课本中。
校外有着更多科学教育的资源,许多知识完全可以在校外教学。例如大学和研究所的实验室、科技馆的展教厅、工厂的车间、农村的技术推广站甚至田间地头、医院的化验室、博物院的藏品……都能为科学教育服务,科学教育囿于校内是伸展不开手脚的,更不会展翅高飞。
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靠教师教育
科学教育需要一大批科学教师,这是搞好科学教育的人才保证。中小学不缺教师,但缺科学教师。正如深圳一位校长对我讲:“我们可以用高待遇从全国各地招聘来最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数学教师、语文教师,就是招聘不来最好的科技辅导员或科学教师”。
在目前情况下,必须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校内一条,校外一条。走出去、走进来。校内一条走出去,这就是从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走出去深造后再回来。校外一条走进来,这就是从大学、研究所、设计院、企业中聘请乐意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做贡献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骨干以及发明革新能手作为科学教师。定期为青少年授课、讲座、组织开展活动,使大学、研究所、设计院、企业等成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基地。
四、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精英化的教育
科学教育面向所有的青少年,是普及教育,不能只是为了发现少数人,甚至造就个别尖子人物而开展的科学教育。
有的学校片面理解科学教育。认为只要能从众多的学生中培养出几个有社会影响的佼佼者,就能彰显学校科学教育的成就。于是,学校热衷于对个别人的专项投入、专门打造,甚至把极个别科技方面的偏才、怪才树为典型,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成果大加宣扬。
科学素质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修养,不能理解为只有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才需要具备科学素质。科学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不论将来做什么都要有一定的科学素质,这是基本的要求。科学教育决不能偏离方向,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我们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发现特殊人才重点培养,但这只有在面向每个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过程中去发现、去培养,这样发现和培养的人才能经得起检验和考验。
五、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技能型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40-2
创新环境是指对创新者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和条件。从创新的角度看,人的创新素质的形成除了创新者本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和条件外,还经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这种潜能要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创新环境,而只有和谐而充满生机的创新环境才会使创新人才层出不穷。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的创新力生长发育的摇篮,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创新环境的优劣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有直接的、具体的影响。
一、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创新环境的主要因素
1.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对人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影响深远。杨振宁教授和朱棣文教授曾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教育做过深刻的分析,指出这种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弊端。他们认为我国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尤其是有唯考试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倾向,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建设高素质创新型高职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师资队伍是影响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知识陈旧,到企业生产一线的时间锻炼少,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势必导致教学风格、研究特色缺少创新求异,就很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
3.教学环境是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创新素质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开展的。多彩的感知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感觉器官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脑的发展,极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单调的色彩中,不能接触到多种刺激,对创新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一个生动的科学环境往往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创造性的学校管理
创新人才的个性特征,是开发创新力的必要条件,而创造性的学校管理则是开发创新力的充分条件。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如果没有创新的学校管理,即使有最具创新力的教师也不能发挥作用,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力的学生。因而学校管理对创新素质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高职院校创新环境优化的原则
第一,容错原则。创新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它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容错制度,这样创新者才能轻装上阵,激发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二,民主原则。民主的环境能让每个人都有自由探索新领域、自由发表新见解的权力。民主原则的实质是“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百家争鸣,反对门户之见,不搞文人相轻”。只有在民主精神的影响下,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
第三,激励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离不开各种外界的刺激,这种刺激作为一种外在因素,是创新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创新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标准。
第四,竞争原则。竞争是激发各类人才奋发向上的有效手段,通过竞争能激发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于创新素质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交流原则。交流就是打破原有的环境,让不同的人才在一起交流、竞争。通过交流能满足创新者对优化创新环境的不同要求,为创新者提供最能发挥创新力的环境条件。
三、优化高职院校创新环境的途径
1.更新观念,构建创新性教育理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职教育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着眼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创新能力为主;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
2.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在制订科学合理、系统优化的培养方案上,要拓宽课程选择面,完善课程转换体系;增加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开设“创新”课程,开发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主动性。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完成职业岗位的需要来选取教学内容,安排实训、实习环节,同时要及时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再次,在教学模式上,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建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
优化高职院校创新环境必须改善教学环境,创造优美教学环境。学校要精心设计、全面安排生动的,多彩的感知环境,比如学校的各种建筑,从形状设计、颜色搭配上要做到丰富多彩,同时还要安排各种动态环境,做到生动多变,以促进学生脑的发展。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的实践教学基地,开辟科学实验园地,让学生经常参与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推进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教育需要有一个支持创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维系和支撑。伴随者“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学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要增强教学管理的民主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避免教师劳动成为单调的重复行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劳动。其次要对学生实施差异管理,改变保姆式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学分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大学生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养成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展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君堂,刘德强.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河南农业2010(1):35-36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Porject Adventure课程模式;社会适应能力
一、研究目的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身体健康与道德健康一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共同要素。大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以此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目前我国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情况下,高校也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试图将目前成功应用于社会培训业的Project Adventure引入高校,通过新的整合,并与学校体育相融合,以此来探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二、Project Adventure课程的内涵
Project Adventure课程体系是美国人杰瑞·佩(JerryPieh)创立的一个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1971年以Project Adventure为名的教育方案上报到美国联邦教育局,得到认可后,成为了全美中等学校的教育课程,逐渐又进入了企业管理领域;现在它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形成了非盈利性的国际教育组织——PA组织(Project AdventureInc)…。Project Adventure课程模式是OutwardBound教育模式与常规学校教育结合的产物,主要内容是将在户外的冒险性活动,如攀岩、泛舟、登山、露营等活动改良为只用很少的教具在场地里活动的课程。课程有低度、中度及高度冒险训练,多用于心理咨询方案或成长团体为主的心理治疗范畴,以“游戏”教案引导学习,适时激发练习者挑战冒险的精神。
三、高校引入Project Adventure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知识技能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尽管近几年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育方式始终没有多大改变。Project Adventure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Project Adventure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因此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进人校园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二)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Project Adventure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人的潜能是不可预估的,如果没有经历一些事情,人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Project Adventure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在经历后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让他们知道任何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在没有亲自尝试的前提下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潜能就是在不断大胆的尝试中被发掘出来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和激发想象潜能是Project Adventure的重中之重。在Project Adventure中很多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设计,没有人教你怎么做,在书本上也没有学到过这些知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当代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通过参加Project Adventure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Project Adventure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Project Adventure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因此,参加Project Adventure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开设高校体育Project Adventure课的实施对策
(一)Project Adventure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Project Adventure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Project Adventure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并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Project Adventure的经历,对Project Adventure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Project Adventure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Project Adventure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Project Adventure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Project Adventure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Project Adventure课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Project Adventure课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Project Adventure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Project Adventur课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Project Adventure课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Project Adventure课的项目内容设计与选择
教学项目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
比如:在进行攀岩教学中,让同学们自由结合成两人一组,然后一人带上眼罩攀爬,另一人进行指挥,最后记录两人的攀爬总高度。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指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rE可以将两人用绳子联起来,然后两人同时从两条路线攀爬,这样既锻炼身体与意志品质,还培养合作共赢意识,因为他们的利益和目标被捆绑在一起,一人脱落会连累同伴,那么就要求学生在保证自己不脱落的同时,也要不断地鼓励队友继续努力,在彼此的相互鼓励下他们会做得更好。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为学生特别设计一些其它Project Adventure项目,使学生在充分亲近自然的情景下,让个体、小组、团队亲自动手、计划、合作来解决问题。Project Adventure活动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活动的内容丰富刺激;以学生为主体在压力下挑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活动的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想象力、交往能力、良好的心态、团队协作能力等,讲究的是“先行后知”;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自信,释放心中的压力;强烈的体验过后,能保持一种轻松平衡的心态对待事物。借助这样特别设计的一些身体活动、游戏,通过亲身体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获得一些生存的智慧,符合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要求,对体验性目标的达成具有显著功效。
(三)Project Adventure课的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Project Adventure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Project Adventure课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Project Adventure管理机构,采用二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经费投入
Project Adventure课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Project Adventure课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Project Adventure教学情况下,Project Adventure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人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3.安全管理
Project Adventure都带有一定的危险眭,因此,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第三,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评价管理
Project Adventure课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Project Adventure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Project Adventure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