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建设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前提。[1]我国校企合作可以追溯到时期,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了,关于校企合作的内涵有很多表述,例如:孙伟宏认为校企合作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2]王自勤提出校企合作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和校企合作科研等,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质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人才;[3]左家奇提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对传统办学模式的创新,这是一种全新的长效的合作机制,是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等。[4]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校企合作建立在双方共同的内在需求基础上,是双方主动参与的一项共同培养社会人才的教育活动;二是双方运行机制融合,实现人员、设备、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三是企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良好的过渡平台。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缩短高校人才和社会需求差距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5]在这个基础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社会科普、教育教学方面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为中原地区对外贸易、涉外酒店业务、科技翻译、中小学及英语培训机构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可以理解为“英语+”模式,将英语人才的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这也是目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见,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更清晰了,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体现,为了了解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学生版和企业版,学生版共发放130份,回收128份,企业版发放7份,回收5份。学生版问卷主要发放对象是英语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即大三和大四学生,了解了他们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观点,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表1:
以上结果表明以下几点内容:(1)学生选择专业时很大程度上出于个人爱好,对未来就业很少考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增加这方面的引导,考虑就业的实际需求。(2)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单一的英语知识不能满足就业需求,但是他们的学习重点依然聚焦在专业必修课上,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其他模块知识的重要性。(3)实践环节对学习帮助很大已经得到学生们的认同,但是调查显示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偏多,而且理论与践的关系不紧密。
表2调查结果表明以下几点:(1)企业聘用英语专业人才首先注重口语的流利程度,其次还非常重视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等。然而,英语专业学生最欠缺的能力首先就是口语,其次其他方面知识素质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非常薄弱的,即知识和素质教育应该被重视。(2)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课程应该走进学校,企业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总之,目前,企业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太满意,这就推动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在他人协助下,在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别强调个体的社会协商和在协商中的发展,也把个体的持续发展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结果。[6]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内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即校企合作制定课程体系既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符合学习理论的要求。
(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并结合理论要求,校企合作背景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措施如下:
1.校企合作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依然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独立完成,企业没有参与,这就使课程体系脱离了社会需求,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教学管理部门和企业联合制定,从而缩短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在制定过程中可以详细划分各自职责,建议双方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内容及比例,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性和合理性。
2.构建英语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以上调查显示,学生们对专业必修课非常重视,其他理论课程被忽略,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因此,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可以坚持模块划分原则,但是要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好博与专的关系,即在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知识,以便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以下是详细划分内容: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知识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包括专门用途英语课、小语种课等。其中,各类课程开设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选择,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政治、历史、语文、就业指导 、体育、心理健康、计算机、第二外语等。专业知识课包括语言、文学、文化方向的课程,例如 专业导论、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选读、语言学导论、毕业论文写作等;专业技能课主要指训练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技能的课程,例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口译、笔译、外贸函电等;专业方向课指英语专业的拓展课程,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例如: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概论、管理学、现代礼仪、进出口单证实务等。选修课主要是满足部分学生兴趣或就业需求的课程,例如专业用途英语课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机械英语、计算机英语、交际英语、商务英语等;小语种可以开设德语、韩语、俄语、法语等。英语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3.构建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戴炜栋和黄任(1997)指出,外语专业毕业生中,即使那些在校时口笔试成绩都相当好的毕业生,都存在着外语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7]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以往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偏多,而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现象,这就使英语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和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校内实训、校内第二课堂和校外实习。其中校内实训即英语综合实训课程,可以设计商务英语(BEC) 资格证书培训、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培训、英语语音达标及演讲实训、英语专业应用技能实训、外贸函电实训、进出口单证实训、市场营销实训、英美文化环境模拟实训、酒店管理模拟实训、导游模拟实训、礼仪模拟实训等。这些实训环节和以上的理论课程密切结合,形成一个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闭环。
以上校内实训课程需要一定的师资和设备,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团队,培训团队教师相关的实训技能和知识,并且固定每个实训环节的教师队伍,以便教师在实训中不断研究创新实训方法和内容,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此外,建议团队中最好加入企业人士,以便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实训内容。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没有分开,教师在担任实训课的同时还要担任其他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实训效果不明显,同学们在实训课上收获不大,因此,建立实训团队是首要的。其次,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实训场地和设备,营造实训氛围,提高实训效率。
校内英语第二课堂可以纳入到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因为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非常重要,更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分三类,一是英语角,二是英语类竞赛,三是社会活动。目前,前两类活动应该是在各大高校都有体现,尤其是竞赛,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境会话比赛、英语电影配音比赛、商务英语知识竞赛、笔译竞赛、口译竞赛等,这些比赛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应该继续。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建议增加社会活动,联系一些展、商务活动等,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校外实习是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平台。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形式主要是实习基地建设。据调查,英语专业实习基地的种类主要有酒店、英语培训机构、外贸等。但是,实习基地不太稳定,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协调。此外,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实习基地方向是商务、翻译、外事等,让学生有更大是实习空间。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英语人才,还要深化校企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形式,例如:订单式培养、教师企业实践、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开发教材、校企制定课程体系等,这些校企合作形式都是为校外实习和学生将来就业服务的。相信,在校企合作日渐深化的今天,校外实习效果会越来越好。
以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求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在校企双方合作的背景下建立,这是保证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更新观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建立课程体系。以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突显了校企合作制定课程体系的特征,适应了目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管庆智,陈锡章,王思敬.试论中国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93(11):31-33.
[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23-25.
[3]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78-79.
[4]左家奇.“三重融合” 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26-130.
[5]吕迎春.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7):73.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所有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即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文化品牌建设,鉴于我校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附属中学,确立了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聘请大学教授为课程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大学教育资源,归纳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感发意志、开拓智慧、厚积薄发、各成乃器”的课程理念,并提炼出新的“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包括非成文的体现学校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的观念形态,又包括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文化因子的传递,可以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建构起一种稳定的氛围,使得学校文化得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校本课程实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学校文化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既具有深厚基础,又具有现实可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提升校本课程理念为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这种“共生”关系,我们既要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来开发校本课程,又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要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1.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学校对课程资源挖掘不深,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得不够深刻,各级课程如何实施,有什么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详细的课程规划文本,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计划随意性强,课时增减随意,课程建设没有法规依据。
从学生课程表中可看出,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部分学校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安排不够规范,有的多,有的少,不符合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有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周课时数与三至六年级的周课时数一样多;有一所初中,每周课时数为44课时,每天超过8课时,明显不符合国家省市相关的课程计划要求。全县绝大多数学校对国家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及音、美、体在课时上安排的课时量规范,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的课时量不够,有些学校从一年级就安排了综合实践课,有的初级中学还没有开设综合实践课;从学校相关的资料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本校的《课程规划》《课程计划》等文件,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国家、省市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文件。
2.课程实施力量不均
学校重视国家课程,轻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都安排在国家课程岗位上。国家课程中重视考试课程,轻视非考试课程,音美体课程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挤占,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边缘化,使得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不到实处。
3.课程开发水平较低
全县没有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没有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和技术的教师寥寥无几,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缺乏民主参与,缺乏论证过程与依据。方案的制定是几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整体内容简单笼统,针对性不强,难以操作,从源头上就营造了对校本课程的不重视。
4.课程评价缺乏引导
许多学校没有课程评价方面的文件,没有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性评价材料,课程实施结果没有总结与反思,更没有相关的改进痕迹。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安排,无检查、无评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性不高。
二、课程建设基本对策
1.着眼于课程政策,保障学校课程建设
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省级课程实施计划,及时制订具体的县域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包括课程管理、课程培训、课程督导评估、课程问责及课程经费划拨与使用等相关制度。在县域课程政策制订过程中,要听取来自教师、学校和家长的意见,给予他们课程政策制订的知情权和审议权,保证课程政策制定参与者的多元性,使课程政策更接地气,更加适合本地实际。这样就能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
2.着力于课程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能力
校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课程知识的多少,课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建设的好坏。当前,从本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急需对教师进行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培训,增强课程意识。在充分掌握课程知识、课程开发与实施技能的基础上,每个教师要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构建者和生成者,深刻理解“教师即课程”的意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3.着重于课程评价,规范学校课程行为
首先要评估学校课程的开齐率与课时的开足情况。凡是课程开不齐的,课时不够或超额的都是不规范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其次,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县域中小学的薄弱环节,应当作为重点,对其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详细评估检查。第三,要深入音乐、美术、体育课堂,掌握学校在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方面的情况,引导学校重视音美体教学。通过评估促使学校改进重视文化课程,轻视艺体课程,重视国家课程,轻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做法,规范学校课程行为,保证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
一、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一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地方课程校本性实施、学校课程特色化实施已成高中学校的共同行为准则。
1 行为误区
当前,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学科化的倾向十分普遍,不少学校借实践性校本课程之名行学科化教学之实。校本课程开设的异化不仅干扰了课程政策的正确实施,而且为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披上了新的“合法”外衣。
校本课程应服务于学生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校本课程要有整体规划,开发前要论证、开发后要审议、实施中要评价。校本课程应有自己的形态,比如明晰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可调控的活动、可操作的反馈及评价。校本课程应体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即通过一定的形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进策略
一是增强校本课程的意识。学校应该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在这里,学校领导团队是关键,他们认识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深度。
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小组,对校本课程建设要有规划,按规划开发校本课程,按章程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按制度对审核通过的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和评价。
三是实施激励性评价。学校政策要向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倾斜,对选修校本课程的学生尝试累积学分,并作为向高校自主选拔推荐的重要依据。
二、关于学科训练的定位与安排
瑞士著名教育家曾严肃指出:“高中课堂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约翰·奈斯比特也曾指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你在学校学习了多长时间,关键在于你学的是什么内容和用什么方法学习。”以上观点充分说明:一是课程设置(即内容)的重要性;二是教与学的方式的重要性。
1 行为误区
传统教学中的大容量、机械化的训练、简单的模仿、熟能生巧等思想因其简单、操作性强、短期效果明显等特征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对此,有的教师戏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学生坦言“不是老师讲懂的而是我们练会的”,有的专家描述“有的老师讲习题比讲教材的经验丰富得多”。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不要训练,而是反对机械化训练,防止训练的泛化。
2 改进策略
一是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体验,努力创设知识情景(知识产生、抽象与概括的形成隋景)、思维情景(思维活动的情景)和方法情景(科学方法和程序运用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真正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和建构学习环境。
二是要通过科学、系统与长期的观察、比较、质疑、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只教学生解题的办法。
三是应该增强学生的思维体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在感悟中学习。课堂教学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及其思维活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关于课堂教学的学科标准与设计
众所周知,学习知识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事物发展也必定由量变发生质变。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材料的组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都务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1 行为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中,也有部分学科教师人为地提高教学标准,课堂教学一步到位的现象比较突出。殊不知,大多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是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达成的,认识往往是需要经过多次螺旋式反复才能实质性提高的。此种现象在所谓经验丰富的教师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往往以高中阶段知识的终极性达成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用高考试题作为新知识内容训练问题,并美其名曰“高考就要达到这个程度”。一步到位的现象违背了学习和认识规律,一步到位的做法客观地加大了认知难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 改进策略
第一,遵循规律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遵循规律,引导学生确立自主思维、合作学习、探究创新的理念。必要时,我们要重新梳理和建构课堂教与学的基本关系、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
第二,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和校本教研,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科知识能力层级和考查要求层次的研究,提倡按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按考试大纲要求组织高三复习备考,旗帜鲜明地反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设计和组织新课教学。
第三,分学科专题按知识模块研究描绘学科的逻辑结构,并在此指导下设计教与学的“树形图”,把复杂的学习问题明朗化、层次化。
四、关于导学案的校本:化改造
如今,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再次伴随新课程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课堂已将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含信息技术)等因素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的策略更趋理性、课堂教学的艺术更显智慧、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丰富多样。将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把思维探究活动定位为学习的重要载体,把学生主动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合作学习定位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还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表达、交流和分享的权利与机会……这些都是新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其中,导学案像一道美丽的风景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许多学校也将导学案作为转变教与学的重要抓手进行整体推进。
关键词:生物;校本课程;开与发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培养个性化、素养高的学生成为共识,校本课程作为有效途径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大多数的看法是,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对于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笔者所在学校多年坚持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以该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分享给同行。
一、校本课程需要“开”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在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现在普遍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兴趣、个性得到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要给学生能力,基础性的、再生性的、发展性的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惟有知识才使人自由。”(杜兰特),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你要理解深刻。你不理解深刻,就不会内化,就不会落实。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自由,关注人的思想自由。恩格斯说:“人的思想的自由是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
如笔者所在校的课程,提出“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导航”。在生物组的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出“探索的生物学教学,提倡研究型学习,巧妙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验的生物学教学,提倡在生物学教学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获得新的概念。”
“小组的生物学教学,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种种途径,学生获得生物学新知识,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人交流、恰当表达。”
2.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最终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课程能力。教师在开设“舌尖上的安全”校本课程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很多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新闻,研究了很多微生物实验,在学科组进行了研讨,在细致的前期工作中,个人的学科素养得到很大提高。赫塞尔说:“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巨大能量。”因此,我们要实现价值,就要唤醒开发巨大的潜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很多教研组学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共识尚未形成,教师个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教学的共同信念还不够清晰,已形成的良好的共同经验和做法还未理性提炼,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整合。
3.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成长的途径之一
尤其是新兴学校的成长。是学校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一个学校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二、校本课程应该“发”
校本课程的“开”,相对简单,怎么做好校本课程的“发”,取得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是实践中的难点。
笔者所在校从2002年开始,就着手开发 “校本课程”,在一定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培育了一批有激情、有志于投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指南针课程”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本区域内有过展示和介绍。
1.课程决策民主化
由于从2002年开始,就着手开发 “校本课程”,很多教师最有发言权,在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自下而上”的征集意见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课程理念明晰化
长期的校本课程开发尽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是如何归纳、整合,利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群众的智慧也需要专家的指导。学校所在区的教育领导细致指导,多次在一线调研,学校还请了高校的专家,最后提炼出学校校本课程的精髓。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纲要,明晰理念,厘清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作出整体安排。
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的课程理念是:开启智慧之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导航。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犹如找到一把开启自己智慧宝库的“金钥匙”,可以察觉出自身不足,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在求索中获得成长,潜能得以激发,成为智慧超群、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在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引导学生探寻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阶段学习目标,自觉自律,为终身发展保驾护航。学生拥有崇高的理想、昂扬的激情、步步为营的科学态度就好比拥有了为人生发展方向导航的“指南针”。
为此,我们将学校的课程模式定义为“指南针课程”。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其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全面开发。我校“指南针课程”包含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构成――生物基础课程与生物校本课程。
3.课程开发程序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研究人员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不少学校具有随意性,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科与生活的融合,超越学科的综合性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案例:生物学学科课程建设的目标
学科课程建设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学校的学科层面展开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开发实施、评估监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校学科组虽然在前期对此做了一些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系统、高效并具有创造性的,实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长期积累潜心研究,教师将从人的潜能激发入手,开展课程建设。通过生物课程的实施,激发以下学生潜能:
具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智能,经常依据事实判断做决策而不是感情用事的人。除了计算之外,数学-逻辑智能还包含逻辑和推理、模式、可能性和科学的分析,还包括一种倾向,去建构问题、发现问题。具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智能的人可以成为会计师、科学家、发明家和生物学家。生物学教学中遗传概率的计算、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都是相关的素材。
人际关系智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在瞬息万变的现今社会,人际智能比其他更有价值。人际智能的定义是“理解他人和关系的能力”。顾问型人才需要很强的人际智能,就像老师一样。较高的人际智能包括善于观察,从人们的行为中进行推断,读懂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和善于倾听,使得人们善于理解他人。
自然观察者智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自然智能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自然智能比较发达的人,在户外或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通常会感到很有活力。自然智能并不仅仅指户外。自然智能在任何有植物和动物的环境中都会被用到。如,在动物园、水族馆、花园里对动植物的观察和推断。这种智能本质上是一种依赖于观察力和逻辑的智能。
当然,在生物课程实施中,激发并培养其他智能如语言也是需要注意的。
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三级生物学课程管理,特别是校本生物学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生物学课程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开发具有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地方生物学课程和校本生物学课程。增强生物学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力争为完善新生物学课程标准及生物学新教材提供有益的依据。加强生物学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课堂改进为重点,同时,开发形成配套的校本课程教材,丰富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课外资源;通过学科建设,逐步提高生物学学科教学质量,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能提高学习效率,争取为学生素养的提高提供指南针导航。
4.组织与实施
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案例:生物组为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拟重点推进下列举措。
(1)梳理基础型国家课程的知识树。我们于2008年梳理了生物学学科知识树,制定了生物学的年段、单元、课时的双向细目操作指南(见《初中生物双向细目表》)。下一步还将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
(2)针对教学薄弱环节,开发互补性校本课程。探索教学薄弱环节的弥补,围绕学科建设开设校本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包含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互耦合的,尤其对于这个高度技术化的时代,人们被技术包围着,每位公民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必须面对和妥善应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缺乏起码的技术素养是不可想象的。可以预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技术教育的内涵必将在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凸显。
为此,将结合学校的地域优势开设校本课程,多年来生物组陆续开发了十多门校本课程,如“你必须知道的五个生物学家”“舌尖上的安全”“恐龙世界”“插花艺术”等受到学生的欢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轻松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开发中,教师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的知识面也得到拓展。
(3)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最后根据综合性,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5.课程展示多元化
(1)课堂是重要的展示课程精神的空间。最有发散性的课程应该在课堂,在老师们的手下。让真正的课程,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课堂里,更具有校本性,具有教师个性的特点。
好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共舞。美国学者帕克・帕姆在书《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教师要有勇气,哪怕来自地狱的学生。他提出每一个教师都有伟大的事物,不是教科书,就在这个主体本身。来自教师心灵的完整。他在书里有个深度的比喻,每次回到课堂,就让我回到舞池,……年长者、年轻者共同提高。他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共同体。改课要在课改语境下进行。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要坚持以学为核心,让课堂教学发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坚持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发生专业深度的深刻变革;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课堂。
(2)课程无处不在。我校每年都开展各类活动,有外出观察实践、有校本课程展示。就是在学校层面,提供展示校本课程作业的舞台。
三、校本课程的背后
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
1.师本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笔者所在学校的各个教研组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教研组教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合作,教师成长明显。
案例:生物学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学科组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发展的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建设总体目标:有良好的师德和对生物学教育的热爱之心,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有扎实的生物学专业功底,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生物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有较强的实施生物学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都能熟悉中学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良好的生物学专业素养和学科技能;有较强的教研科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能参与课题研究。
教师发展目标:功底扎实,团结协作,教有特色,不断探索。在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促进生物学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生物学教师教学、教研、信息整合等专业水平,培养一批生物学骨干。
使全体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达到合格水平,帮助学生的生物学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学学习方法,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
人是发展的核心因素。
2.坚持创新
创新思维的讲话精神,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课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例如,某校生物组学科建设规划。新课改以来,我校生物学科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小组体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科文化,形成自己的生物学教育理念即“体验教学”,同时,以“探索的生物学”为学科学习特色。
全组致力于课改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以提高我校师生的生物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树立了自己的生物教育理念即“体验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生物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生物学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由于全组还未形成统一的课程理论上的共识,学科指南针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要合理规划,使每一位生物学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为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导航,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导航。
探索的生物学教学,提倡研究型学习,巧妙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体验的生物学教学,提倡在生物学教学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获得新的概念。
小组的生物学教学。当今的学习能力之一就是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种种途径,学生获得生物学新知识,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人交流、恰当表达。
学科建设的推进举措:“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团队、学科学习”等方面进行。
校本课程更具校园文化的情境性。生物校本课程在校园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以献身、求真、创新的精神来对待三尺讲台,平凡的、琐碎的、具体的事情将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佛家有言,开口并错,实践中的普通学校一点做法,经普通教师的一点思考而出,肯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引起了学校管理的重视,在学校若干的管理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自然是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结合近一年多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就农村小学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谈以下五点实践要求。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学校课程育人现状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瓶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要求,涉及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干部教师的积极参与,并认真分析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通过对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育人现状,主要应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依托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质量的情况分析,综合而言就是学校的办学水平或是办学实力的分析;二是学校课程开设的门类或区分的学习领域,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密切联系程度的分析;三是学校对于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效果的情况分析。一般来讲,对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进行校情分析,可以结合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开设、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或课程育人现状分析,是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素材的收集与心理的准备工作。
二、农村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上
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农村小学开设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为此,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我们主张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以此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
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又对优化国家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学习的课程有新的要求。而作为其中的校本课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最灵活、最具有学校特色与资源开发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最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建设。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推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或校长,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充实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正是课程体系建设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高,校本课程的形式化、运动化现象较为严重,凑数量,无质量,所开出的课程往往效果欠佳,能真正给学生有所收获的并不多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开展培训,确定校本课程标准,组织研讨,分阶段组织实施,广泛征求完善意见,评价效果等,是管理者实在的工作内容。
四、提高学校教师课程建设力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新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型和开放型的课程,是以与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合作、探究为基础,并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正在开展的课程,它改变了传统课程编制强调“三中心”(以学科、知识和书本为中心)的做法,从社会和科技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等角度来组织材料和精选内容,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条件。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建设者、课程的改变者、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评价者,教师作用的发挥,成为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动力与最大的资源。在农村学校,如果有几位有教育改革热情,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则课程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教师课程建设作用的发挥就会很具有示范引领性,就会让学校呈现出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大资源开发性。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中,都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实践问题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研究者、课程计划者及反省的实践者。现在流行的课程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反省式探究研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个别地或合作地、系统地批判性的与反思性实践,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专业知识与各方面的能力。课程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为课程行动而研究。对课程行动的研究,在课程行动中研究,农村小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行动研究,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6-02
【作者简介】李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99)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地处乡村,却始终以前瞻的眼界进行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培养和发展乡村儿童的科技素养,创造着一个汇聚智慧的“少年硅谷”。在整个“少年硅谷”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硅谷精神”为引擎,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科技教育与课程、与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校本课程建设层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本文试就铜山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少年硅谷”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讨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关问题。
一、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
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整个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
学校文化主题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创新几个名词,它是理想与现实融合、传统与现代交替、理性思辨的产物。文化主题的形成必须在学校中进行,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符合教育的应然诉求,不能简单移植、嫁接。铜山中心小学“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形成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底蕴的梳理。铜山中心小学一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重视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更是人类科技创新的符号和象征。“少年硅谷”文化主题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形象提炼。二是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国家意志,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但这样的学生素养必须基于学校个体实境进行再认识、再提炼,从而在文化层面把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少年硅谷”文化融合了“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4大素养,重在素养的批判性、前瞻性、践履性,能够让乡村儿童依凭良好的素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三是符合“儿童中心”教育理念的诉求。如成尚荣先生所言,“少年硅谷”文化一定是少年儿童自己的,是为儿童科技素养发展服务的,而且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旨在培养少年的科技素养,而绝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的。
二、“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内容构建的价值追求
在“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统领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校以“乡村少儿科学院综合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进行课程内容构建,形成了“少年硅谷”文化的关照下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学校更强调在理念、价值观方面的重构,力图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未来发展有益的基因图谱,从内核层面对主题统领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特征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本着高度集成、深度整合的思路,尽量用“少而精”的内容,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具体开发出“核心素养”内核聚射下的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目前学校开展的“少年硅谷:助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乡村小学科技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致力于通过科学理性精神的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科技教育,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生活与教育结合,让学生形成理性的精神、科学的观念,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情怀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铜小在校本课程编写中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对于各科教材中含有科技教育成分的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学习特征,按年级段摘编成册。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然后将观察、认识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教育中;中年级学生以发展科技素养为主,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手的自主探究品质;高年级学生以拔高科学素养为主,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明为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是注重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学校结合每年3月份的植树节、4月份的爱鸟周、5月份的科普宣传周、6月份的金钥匙大赛等,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课程。诸如11月份是铜小的科技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进行小发明、小观察、小研究,并撰写科技小论文、绘制科学幻想画等,同时还聘请科技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树立、科技能力的提升。
四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探究课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舞台。小课题研究一直是铜小的特色所在,学校的十多个科研基地和一批科技辅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不是某个学科的专题研究,而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深度探究,这一举动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思考,这也是一种让学引思的魅力。学习不单单就是让学生看书,而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在铜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物理环境创建
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而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具备一定的学科融合性。校本课程要契合学科融合的思想,不仅在每一门具体课程内容,更是在“具体情境”、方法路径上将环境、课程、师生和谐统一起来,改变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把学校建设成儿童学习、体验、实践科技创新的乐园。
一、特色课程开发的涵义
特色课程是指由地方或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本文所讨论的特色课程以校本课程为主。
所谓特色课程开发,主要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如确定本校的选修课程方案及其教材的编写;合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积极转化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尤其是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策略等。其实质是以学校为基地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通过学校制度内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置来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效益,以及学校适应变革的能力,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开发,适应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为广大中小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以操作的载体,它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课堂的局面,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中让出一部分空间给学校自主决策课程,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可是,课程开发中我们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二、特色课程开发的原则
当前课程环境下,特色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窗口,是教师提高课程能力的一个机遇。它承载着较多的课程价值,也汇聚了更多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创建特色课程中主要的做法有:
(一)优势原则
优势原则是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首要原则,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基于学校文化和一支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将过去课程改革或教育传统中一些较好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积累的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分类课程,集聚学校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经过总结提炼、规划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特色课程的创建途径,确立以艺术为主的课程建设重心,并在全校形成版画、跆拳道、艺术多元发展的特色课程发展格局。
(二)规范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对学校课程加强规范建设,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服务于课程目标。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法制化,对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事宜采用制度、文件等形式加以规范,一旦已经确定的课程方案,必须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核心成员的“课程管理与开发委员会”,负责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地方的规定和本校的情况,确定学校有关的课程制度,如学校课程开发制度、学校课程选修制度等。
(三)弹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富有弹性,趋于灵活,既符合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学校课程的弹性开发与管理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课程要求上。特别是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应区别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赋予不同比例的课时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层次设置课程的办法,以便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管理的办法上,初中、高中应加以区别,年级层次越高,越需要开放、灵活。
三、特色课程开发的策略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基础和保障,因此,进一步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应着力于以下几点策略。
(一)找准学校课程决策的着力点
学校课程决策是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学校课程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基于当今教育的大环境,课程决策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将理想的、理论形态的“大课程”体系转化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形态,使学校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建立必修、选修、活动三类课程紧密联系、互补互促的新型课程结构,从整体上考察学校各类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效应。要将学校课程决策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优化上。在设计学校课程体系时,应以发展能力为主线;在选择学校课程内容时,应着眼于内容的智力和价值,使学生有较深的智力参与度,从而便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开发教师与管理者的潜能
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力量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必须注意到,广大教师是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最好的合作者,不仅需要培训教师,而且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实行新的管理措施,加强达成共识和互相协商的手段。为了使教师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提倡实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以学校为基础,根据教师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需要开展培训,并注重实践,让教师在实施课程中既成为参与者,又成为学习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效能。同时,根据“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的理念,学校管理者应要求广大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逐步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