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管理通信设备供应链
论文摘要:随着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迫切地需要根据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要求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使通信设备供应管理趋于优化。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21写作秘书网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同构化;地方政府博弈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政府博弈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JDXM63004 )
[作者简介] 韦小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系主任,广东 广州510640;范旭,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 广州,510640; 张凤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 广州,510640;张震宇,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640
[中图分类号] F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068-0005
一、 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概述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三角地区依靠传统产业的单一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发展趋势,所以急需要进行改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了现阶段的改革目标,并明确提出了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珠海和肇庆的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广佛肇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深莞惠经济圈以深圳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珠中江经济圈以珠海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以重大成套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依托优势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九市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的实证研究,来分析目前各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二、 珠三角九市产业同构化实证研究
论文通过统计珠三角各市GDP排行前十的产业产值,运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的产业同构系数来进行计算,得出珠三角各市中每两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同构化系数。
论文以2010年珠三角各城市的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整理,涉及到各城市GDP排行前十位的产业产值及其所占比例,对没有进入前十的产业产值置零,继而进行产业同构化系数的计算。
分析上述的统计表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产业同构化系数超过0.7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和东莞,深圳和中山,深圳和惠州,深圳和珠海,广州和东莞,佛山和中山,佛山和珠海,东莞和中山,东莞和珠海。其中,深圳、东莞、惠州产业同构化系数较高,分别为:深莞0.7795、深惠0.75082、莞惠0.554802,主要是因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总的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东莞和广州、中山、珠海的同构化系数较高,是因为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业服务、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产业在这些城市中都占主要地位,对城市的GDP贡献率都较高。而佛山、中山、珠海,在各市排行前十的产业中,有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个行业同时上榜,致使它们之间的同构化系数也较高。
2. 肇庆和其他各市的同构化系数相对都比较低,尤其是与深圳和惠州。这与肇庆的主要产业构成有关,肇庆虽然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上有所发展,但其产值贡献较高的依旧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像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3. 广州和其他城市的同构化系数相对居中。这应该和广州的现状和发展定位有关,广州要建设成为一个综合性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要改造传统的优势产业,实行双转移战略,这样使现阶段的广州各个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比较平均,与其他城市的产业相似度也居中。
4. 整个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化系数并没有全部偏高或偏低,而是视地区而异。这说明珠三角地区各市的产业是有所差异的,并不像以前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而是都在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
通过对目前珠三角各市产业结构同构化的实证研究发现,对比王珺和郭惠武研究的1998年至2007年珠三角城市间的产业同构化系数,2010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各市产业之间同构化现象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在整个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框架下,各地政府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严重已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珠三角各市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关系着GDP与政府的政绩,谁都不愿意放弃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引导性的产业规划。于是,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便起了这个作用。根据文件,珠三角各市将组成不同的经济圈,突出各个地方的优势产业,进而推进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广州作为省会城市,要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深圳作为经济特区,要增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方面继续推进,并且完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强化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深圳作为珠江口东岸地区的核心,要带动东莞、惠州等地协调发展,东莞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电子高端产品制造业等,惠州依托大亚湾核电站,继续推进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珠江口西岸地区,珠海作为经济特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要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航空产业等园区;推进广佛同城化,使佛山在机械装备、高技术平板显示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山临海,所以可以大力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同时打造成为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目前江门和肇庆虽然传统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是较高,但两市政府也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使珠江口西岸地区拥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结合服务业的发展,使经济继续增长。
三、 出现产业同构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珠三角各市出现产业同构化现象,归根结底是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首先,各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总体规划。《纲要》对珠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具有长远性和指导性,所以各市今后的发展方向需在整体规划的框架内,配合区域的整体发展。由于珠三角地区今后分为三大经济圈,每个经济圈有其各自的发展目标,需集中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发展优势产业,所以同一个经济圈内城市的优势产业趋于相似。
其次,各市在符合区域的整体规划下,会选择更利于实现自身执政目标的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就珠三角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市的执政目标基本分为两个:提高本市GDP和服务于民。
由于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主要是关注其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趋向于理性经济人,只关注在其执政期内本地的经济增长程度,而忽略整个区域的产业协调发展和本地产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此时的地方政府更加青睐于扶植一些投资周期短、收益快、收益高的产业,类似房地产业、金融业等。
而现在,由于百姓公民意识的提高,要求政府提供良好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使得政府在执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为民服务,满足公民的要求,使社会生活稳定而有序。所以,有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产业在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珠三角地区各市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和为民服务目标,相互博弈,最终结果是使一些城市的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
四、结 论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颁布实施的两年中,珠三角地区各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同构化程度普遍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这个政策的规划和导向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为珠三角地区20年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但政策最终的执行情况如何,就要靠各地政府的具体落实了。所以,解决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促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关键要看以利益与服务为导向的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它们与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的中央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了。
[参考文献]
[1]珠三角产业布局新规划 剑指产业同构[EB/OL],2010-08-12
[关键词] 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它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产业发展的评价,主要是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大小。而产业竞争力是由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将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给予分析和评价。
一、比较优势及动态发展趋势
产业的比较优势归结为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而区域内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区域产业相对发展的增长、扩张或衰退、收缩。它们可分别采用产业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来衡量。
在产业结构的研究中,产业区位熵被用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它是区域内某产业和全国对应产业的同一经济指标值占各自经济总量比重的比值。产业区位熵值可反映区域内产业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相对地位。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同一产业发展的集聚或衰退,产业的集聚反映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上升,反之,则说明区域产业的衰退。这一指标以某产业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基准,采用区域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与其比值,来判定区域内产业的动态表现。
二、产业竞争优势及动态趋势
产业的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波特认为,企业可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小体现在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等方面。这种对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反映了产业的“科技区位熵”。而制度创新能力则要求微观的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和宏观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们用产业科技区位熵来衡量产业竞争优势的现状。科技区位熵值体现了区域内产业目前具备的技术创新实力,从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小。对科技区位熵的测度,石庆焱主张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反映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资金投入力度的R&D占产品销售的比重;(2)反映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强弱的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3)反映产业创新市场接受程度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我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相同的权重,则某产业的科技区位熵等于上述三个比值分别除以我国同一产业对应因素比重的的简均。
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或衰减。我们定义: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我国该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为产业科技集聚指数。这一指标可用来判别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区域产业科技区位熵在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中的动态表现。同时,还可以采用计算不同年份同一地区各产业的科技区位熵,通过前后时期的纵向比较,来判别该地区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自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下文的分析采用了这种计算方法。
关于制度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要求。从外部体制创新的表现来看,一是重庆市的产业发展,适逢直辖和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机遇,它所提供的制度创新平台,为创造性地开辟适宜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二是市政府对市场服务功能的准确定位和对市场服务与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这种制度创新的外部条件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发挥保证了重庆市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大环境,也给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重庆市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指标,我们针对重庆市的制造业进行了相关计算,得出重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和科技区位熵值,并总结出各行业科技区位熵的变化趋势(计算及结果略)。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重庆市目前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较少,仅有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四个。从产业科技区位熵值看,重庆市制造业在这方面的表现较好,在有可比数据的21个行业中,具备科技创新优势的行业11个。这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由重庆市政府发起组织的“千百高新人才”的引进。但遗憾的是,在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市的科技创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除极少数外,大部分行业在2003年~2005年的发展均超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尤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胜,其次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庆率先在“官产研”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走在了这一行业的前面。只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呈现出负增长。但在由产业创新能力体现的竞争优势方面,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有可比数据的20个行业中,采用本地区2004年和2005年前后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只有9个行业呈现增长,其中,塑料制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增长幅度最快。
四、重庆市制造业发展规划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有如下建议:
1.在重庆市的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对于这些行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注重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维持并促进其优势的增长,使其能够获得更大发展。
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发展基础。但部分行业表现出因科技投入不足带来的创新能力偏低或下降。对这些行业,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以帮助行业建立起区域优势。政策性的助推将有利于它们在重庆市未来优势产业的形成中脱颖而出。
3.基础稍差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基础较弱的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些行业发展势头却不错。对这些行业,可考虑通过政策规划,充分利用区域吸引力和行业集聚力,加强产业集群的构建;同时,在产业内部,加深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效率的提升,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以促进产业新的增长。
4.其余7个行业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对于其中对重庆市未来发展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出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尽快发展壮大;其他一些不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在产业规划中可分别采取三种方式区别对待:(1)通过政策引导,将目标导向行业创新型项目。利用本地区的后发优势,低成本地引进和学习示范性先发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通过自主性创新活动,获得行业在短时间内的追赶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取得行业发展的突破;(2)让其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搏击,接受竞争的考验,实行优胜劣汰,而将政府资源集中于扶持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3)引导其合理的退出。
总之,只有在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才能够引领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获得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4
[2]曾国平:市场经济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升级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制造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根据零点调查样本数据统计分析,按照经济地带划分,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占全国总量的77.82%,中部占13.14%,西部仅占0.10%。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数量,东部占69.7%,中西部地区占30.6%,东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占全国总额的79.7%,中西部仅占20.3%。(2)产业集聚基本形成规模。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全国280多个城市中有160个拥有不同程度的企业集群。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等沿海省份的集群明显,中西部许多城市也有集群模式。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集中在长三、珠三和闽南地区,而且以传统制造加工业居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3)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我国制造业多处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利用率低,研究开发能力弱,市场营销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同质化严重。
二、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因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充足,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制造业升级需要吸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需求较大,而我国这部分劳动力供给不足。因而,我国目前劳动力供给状况与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影响着我国制造业升级。(2)资金因素。我国制造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自身运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扩大,自身资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企业需要寻求外来的资金来源,而贷款难长期困扰制造业。银行贷款手续时间长、审批复杂,同时银行基于经营安全的原则对于贷款的制造业企业要求高,使得制造业难以快速发展。(3)技术因素。我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门槛、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由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水平所限,企业只能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不能根据市场的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造成企业产品单一、样式陈旧,缺乏市场竞争力。(4)管理因素。我国很制造业企业目前仍采取家族管理的模式,企业主集权管理,企业的关键职位由血缘关系人担任,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管理手段原始,管理方式随意,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
(1)政府政策的支持。第一,营造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开放垄断行业,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减少行政干预,维护市场秩序。支持高成长性制造业企业做强做大。结合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园区,聚集市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引领和支撑企业产业升级。建设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公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建立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降低企业系统风险,指导企业良性发展。第二,在税收、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帮助。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立技术创新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对于达到一定级别的技术创新项目,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另外,政府还可以组织面向企业的国际国内交流或招商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2)制造业企业自身应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一,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一般来讲,R&D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在竞争中生存,占销售额2%的企业可勉强在竞争中维持,占销售额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因此必须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人 才的培养,逐步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积极同科研院所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和功能升级。第二,重视金融工具的作用。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已经渗透到全球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金融市场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传统的加工制造、配套服务产业模式逐步向“金融+制造”产业模式转变。因此必须有效使用金融工具进行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再造,形成的多元化风险化解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志强,张干,齐建国.进入WTO前后中国制造业部门结构演变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
[2]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判断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对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罕见地在官网上连发七篇解读。总体来看,《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一个行动计划。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还前瞻部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
《中国制造2025》的最终意图是通过在创新、“智”造等多方面的转变,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制造”到“创造”
对于这个战略的出台背景,苗圩表示:“从国际上来看,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重返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实行新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等等,各国的叫法不太一样,但是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计划。从我们国内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那么新常态就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转变,改变过去我们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要向中高端发展去迈进。”
我国虽然是制造业的大国了,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的份额,但是“大而不强”。目前,全世界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都是中国制造。但是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下降。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对此直言不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亟须实现的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以汽车产业为例。社科院工经所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品牌营运、整车与零部件设计与研发、关键与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奔驰、通用、丰田等跨国公司所把握,这些跨国公司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
苗圩则用“缺核少芯”来形容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端芯片如果不解决,对我国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将形成最大的一个瓶颈。此外,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设备的核心技术,我国目前还不掌握。”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博士岳健勇此前称,在制造业核心的装备制造上,虽然中国的发电设备、机床与汽车产品数量在全球居于前列,但仍有一半以上的IC制造设备和高档数控机床等需要依靠进口。在信息产业、精密仪器、生物科技等方面,国内主要负责包装和组装工序,相当大的产业价值都产生在国外。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将从目前的0.95%增长到1.68%。
智能制造将是主风口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要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重点建设数字化工厂,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产品。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本次《中国制造2025》规划给予了以工业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以极高的权重,“智能制造工程”列在五大战略工程之二;在“智能制造”领域明确提出,重点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表等;在“过程智能化领域”,强调了以数据互联为核心,打通企业内部及整个价值链的工业互联网。
一位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分析师指出,从当前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还是在装备制造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相差较大,而这也是未来国家和企业需要花大力气去追赶的两大领域。国家对于“两化融合”一贯重视,而智能制造将确定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
要做到智能制造,并非只是采用新型制造技术和装备。“还要将迅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工厂,在制造业领域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带来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转变。”苗圩表示,在五项重大工程中,“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
早在2012年5月,工信部就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器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会给制造业带来“两提升、三降低”:“两提升”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指研制周期大幅缩短,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不良品率大幅下降。李东透露,工信部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并计划今年选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未来将连续三年实施试点示范,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苗圩说,工信部此前仔细分析了德国提出来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所谓相同的地方,就是更多地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进行结合,或者讲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这么一个结合,带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发展最大的动力还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或者用德国人的讲法,叫CPS系统或信息物理系统。
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显然,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其实需要更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将各市场主体的创造力更好地激发出来。
市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主体,只有激发更多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各种试错、努力、实验,才有可能产生满足人类未来需求,并在市场占有率、创造力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各种制造业产品和制造业企业。需要警惕的是,过往,中国不少行业的成功者,靠的不仅仅是产品。
要规划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清楚当前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区域内行业发展的重点及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行业,以此作为规划专业布局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三次产业的位序:1980年代初期开始为“一二三”,1990年代中期开始为“二一三”,2000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为“二三一”(见表1)。安徽“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3∶38,城镇化率超过50%”从上表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增,第一、三产业比重逐年递减的规律。安徽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也在逐渐降低,只有第二产业在不断的上升,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它带动这整个经济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并没有给第三产业很好的带动作用,第三产业还是在不断降低的。第一产业虽然在逐渐降低,但它的比例相对还是大了点。表3表明了安徽产业经济结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现状。结合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对全省高职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调整作如下建议:全省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和招生比重比第一产业比重小11%多,所以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安徽农业大发展的指引下,安徽应增加现代农业方面的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全省第二产业的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28.23%和29.50%,这与全省第二产业比重(54.31%)相差很大,所以,为了适应安徽省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突显安徽产业结构“二三一”中二在稳步扩大的趋势,必须增加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同时,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还不太适应,主要表现在制造方面的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3.65%和15.87%)远低于产业经济结构中的制造业的比重安徽近三年制造业比重都在45%以上)。所以,为了适应安徽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应适当增加制造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全省第三产业的专业点和招生比重分别为69.94%和69.02%,比全省第三产业目前的比重(37.4%)高出很多。
所以,应降低第三产业方面招生规模;但是从与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十二五安徽省经济结构发展目标来看又应增加业规模。同时要在第三产业内部调整专业设置:应适当增加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专业和招生比重,而适当降低财经(2011年其专业点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9.68%和18.94%)、文化教育(2011年其专业和招生比重分别为11.30%和9.07%)等大类的比重。
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接建议
(一)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定期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政府要发挥其宏观的协调、指导作用,定期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要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发展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优先发展区域急需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比如根据产业结构、学生就业、学生招生、在校人数把限制的专业分为:布点较多的专业、在校生较多的专业及就业率较小的专业等。
(二)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尽量避免重复一方面,人事和劳动部门要定期公布人才需求信息,即新职业、新岗位、新工艺、新技术信息,努力减少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学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设置专业。同时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不同的特点,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职业教育也要办出专业特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专业需求、技术水平、企业重组、新技术应用的变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培养上突出地方特色,建成一批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形成专业建设的“亮点”。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宁波都市圈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1-0038-05
一、宁波都市圈对长三角
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意义
国务院新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较2010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在理念、框架、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新变化蕴含新机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内联的关键节点和外接的重要门户,有条件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更有机遇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共同打响国际港口城市区域品牌。
新《规划》对标一流世界级城市群,就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在国际、国内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总体部署,在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拓展,体现为新范围、新布局、新定位、新任务、新机制这“五新”(表1)。
《规划》作为指导长三角城市群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战略定位,将对相关城市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规划》综合考虑了宁波及周边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区位交通优势、现有发展基础及在国家内外双向大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将宁波都市圈提升到较高的战略高度。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优化空间格局,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发展意义重大。
二、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与空间结构设想
(一)关于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
总的设想是融入国家战略、体现圈域价值,既要服从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战略定位,更要立足圈内城市的地理特点、经济特点和人文特点,凝炼发展共识、明晰功能指向,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区域一体化实践,成为东部沿海有影响力的新兴都市圈。具体有四个定位:
一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充分发挥港口、开放、产业等组合优势,以打造颇具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指向,着力构建功能强大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加快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争取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成为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亚太重要开放门户。
二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宁波和台州的制造业优势,充分利用宁波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等试点机遇,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重点优势产业特别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智慧信息等领域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w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先行区。宁波、舟山、台州三市城乡统筹水平较高,宁波城乡一体化程度位居全省前列,区域一体化实践基础扎实。要按照国家新型城市化要求,借力长三角打造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契机,深化宁波、台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升圈内城市服务功能,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与新路径。推动宁波、舟山、台州三市联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度和发展层次较高的都市圈,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提供样板。
四是海陆统筹发展创新示范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宁波都市圈承担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港口开发为龙头,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随着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新重任。统筹发展海陆生态文明,保护与修复江河山湖海自然生态、塑造迷人的水乡城市,将成为宁波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指向。
(二)关于宁波都市圈的空间结构
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与资源条件,通过内联外接共同组成空间相近、功能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地域结构,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的空间构架。
做强“一主”。即宁波都市圈核心,包括宁波市区与舟山本岛。这个区域是宁波都市圈功能联系最密切的地区,未来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重点发展行政办公、航运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科技、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核心功能。
【关键词】福州;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福州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经济形态实质性变迁,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发展到工业经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福州经济工作的重心,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较快。产业的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加工度化明显。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特征,何如主动顺应和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加速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自贸区建设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重要平台为契机,推进福州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福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课题。
1 福州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1)产业结构开始进入服务主导和科技主导的产业高端化阶段,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2)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增长动力由“一轮驱动”向“多轮驱动”转变。一是投资与消费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二是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三是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
2 福州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2.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福州市采取市场倒逼和政府扶持两手并抓的手段,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制造业来看,2014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00亿元。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等四个千亿产业集群,并已培育形成了捷联电子、华映光电、华映显示、海峡钢铁集团、力恒集团、金纶高纤、宝钢德盛、福建省电力公司、清禄集团、金源纺织集团等10家百亿企业。
2.2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福州市重点发展的工业园区有23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9家。近年来,福州市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引导关联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打造以优势产业(产品)链为主导、关联性强、集约度高的产业集群,加快了园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一批新项目、好项目纷纷入园,园区已成为撬动福州市产业发展的新支点,为福州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发挥了巨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2014年,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产值(或营业收入)1648.98亿元,增长15.2%。其中,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144.48亿元,增长1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04.5亿元,增长20%。目前福州市经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4家,认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52家,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40项,总投资307.3亿元,其中2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2.4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近几年,福州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园区、创新性企业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新格局。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福州市共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2家,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68家,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00亿元。
二是,构建了以企业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福州市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深入实施,通过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办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具体举措,加快了以企业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4年底,围绕制造业企业,福州市已经建设了56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市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新大陆环保、高意光学、伊时代等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软件园、星网锐捷等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富士通等企业获批可独立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是,解决产业链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水平。近年来,福州市充分发挥国家、省、市重大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领域取得突破,涌现了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如新大陆研发出技术达国际水平的第二代二维码解码芯片,其牵头起草的行业标准《面阵式二维码识读头通用规范》或工信部立项。
2.5 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
表现在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发展态势良好,生产业快速发展。
但福州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着缺乏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创新还没有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问题;由于各大产业缺乏大型的主导型企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度不高,造成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完整的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链,集群效应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同时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
3 新常态下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加速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自贸区建设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为重要平台,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遵循与自身掌控的资源及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立足于打造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根据产业的不同状况确立适合的战略及实施步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3.1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3.1.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突出福州特色,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战略问题的研究,明确福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加强具体产业发展规划的论证、评估,并做好相关规划间的衔接和协调,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增强产业有序发展的功能定位。
3.1.2 建立规划实施体系
做好规划配套和分解落实,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推进市、区、县、园区各个层级规划实施体系。以规划作为政府批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领域政策的依据。同时,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把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相关部门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2 强化要素支撑
3.2.1 加大资金扶持
整合现有市财政投入的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资金集中投向重点产业;对符合福州重点产业导向的项目,运用贷款贴息、研发补助、租金补贴及引导担保机构进行融资担保等方式给予扶持;推进临港新城建设,通过收储土地、填海造地、促进土地增值,为重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筹措更多资金;探索运用BT、工业债权基金、风险投资、信托、设备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吸纳各方建设资金;改变现行优惠政策多是针对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状况,加大对民营制造业尤其是优质中小企业在各项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3.2.2 强化土地保障
大力开展土地利用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级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行为,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盘活闲置土地,防止和杜绝违法违规利用土地现象;为充分提高各园区现有土地利用率,建议建立健全企业用地退出机制,对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多年的,予以收储;对个别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闲置土地,通过协商和合理补偿,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纳入政府储备或安排临时使用等方式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已收储的工业用地,大力开展“腾龙换鸟”工作;推动“零地技改”工作,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依靠现有的企业用地实现内涵提升,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2.3 引导人才聚集
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提升人才区域聚集吸引力。积极实施产业专才计划,构建重点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三位一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营造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聚集一批行业和企业领军人才,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形成结构合理、引领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快推动技能型人才培训网络体系、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和扶持各类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围绕福州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化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校企合作法制化、常态化。
3.3 优化发展环境
3.3.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机关效能、服务质量,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庸懒散拖”,着力破除“熟人经济”和本位主义思想。
3.3.2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强市、县(市)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简化土地等相关审批程序及手续,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试行部分项目县(市)级审批、市级报备的做法,对于部分重大工业项目,可赋予县(市)更多的项目审批权限,允许项目所在县(市)直接上报省直有关部门,并同时抄送市直相关部门;开辟县(市)重大项目的“审批绿色通道和项目直通车”,在重点工业园区推行“项目一条龙封闭式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速度。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专题一、面向制造企业创新产品开发及节能增效的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和*制造业产业重大需求,以支持产品创新开发、节能降耗、管理增效为目标,在航空航天、冶金石化、能源交通装备等行业开展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能,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在企业发展中取得明显实效,形成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
1、在集团企业中,以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开展企业间的产品协同设计技术、企业间协同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与综合应用,支持企业跨地区的业务协作和供应链协同,并形成行业示范。
2、在制造业骨干企业中开展面向复杂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仿真与分析技术、生产工艺节能优化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综合应用,并形成行业示范。
专题二、面向制造服务业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完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多个特定的领域提供服务;针对*典型制造业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支持研发服务机构围绕“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小巨人培育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需求,共同开展产品研发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提升企业整体水平。
研究内容:
1、开展构建完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面向生产业,开展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行业性应用服务系统开发与规模化推广。培育行业性专业化服务机构,研究探索平台运营机构和专业化服务机构间的长效合作模式。
2、开展面向行业应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专业应用软件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等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与综合应用,形成软件商品化和服务能力。
3、开展与“科技小巨人企业”行业相关的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相关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申请条件
1、专题一项目申报的牵头单位必须是制造业企业,同时,需和软件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等专业服务机构联合申报。企业牵头项目应承诺不低于1:1的匹配资金。
2、专题二研究内容1:申报单位必须是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专业研发服务机构;研究内容2:申报单位必须与应用单位联合申报;研究内容3:“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小巨人培育企业)申报需通过区县科委推荐,并有落实的技术服务或技术依托单位。
3、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4、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5、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四、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6月19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18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7月14日至18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