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内部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在全市60%以上行政村建有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村消费和服务环境,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支持,共同参与。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按照“多元化投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因地制宜,通过社村联办、社民联办、社企联办、网点改办、供销社自办、分销点扩办、改造基层社新办等方式,广泛动员,积极支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服务半径适中、人口密度适当、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要求,统筹规划全市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建设。选址上主要依托村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组建,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经营网点设施进行组建。
3、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根据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整合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档次,并实行公益与经营相结合,逐步建设成为新农村的“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4、健全机构,规范管理。村级综合服务社设立理事会,由村委会确定一名主任兼任综合服务社理事长,公益的日常管理、指导以村委会为主。根据开展服务项目和具体内容,理事会下设副理事长和理事若干名,并明确理事会成员的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三、建设标准
(一)公益项目
1、聘请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或承接农业、科技等部门委托,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咨询和技术培训;
2、农产品市场信息、农资信息、劳务信息等;
3、代办邮政、通讯、保险、旅游、车(船)票、货物托运,代收水费、电费、电话费等委托及中介服务;
4、提供文化、体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服务。
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起步阶段公益项目必须达到2个以上,农民群众对其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二)经营性项目
1、设有日用消费品超市,经营品种在300种以上;
2、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包括化肥、农药、农地膜、种子、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种类在2大类以上。
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烟花爆竹销售、农副产品购销、废旧物资回收,提供农机具租赁修理、家用电器及沼气维修、餐饮、美容美发、缝纫等服务,经营服务总面积一般不低于60平方米。
(三)社容社貌
室内整洁、卫生,地面硬化处理,货架统一,商品陈列整齐,农资营业场地与日用消费品营业场地严格分开,有基本的消防设施或消防器材;室外环境整洁,场地平整;经营服务人员着装整洁。
(四)经营服务管理
1、供销社、村委会、经营业主根据办社的实际情况,分别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2、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营性项目实行“谁出资、谁管理、谁受益”,自负盈亏,按时缴纳税费。
3、村级综合服务社应健全各项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要求达到“五有”,即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统一服务公约、有商品明码标价、有商品销售台帐、有公益台帐。有关管理制度及服务公约要上墙公开。
4、各级供销社应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促进作用,加强对村级综合服务社的服务与管理,选取吸纳一批开拓市场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参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并有计划地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商品配送
突出抓好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等网络建设。鼓励富民农资、东方超市等龙头企业在综合服务社发展较好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促进综合服务社与“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对接,引进连锁经营方式,实行统一标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组织实施代办服务、统一价格指导。起步阶段日用消费品的配送比例达到30%以上,农资的配送比例达到50%以上,以后逐年有所提高。
(六)诚信经营
1、证照齐全,合法经营。
2、开架销售,明码标价。
3、商品来源渠道可靠,建立商品准入和可追溯制度,对进货渠道和供货商进行登记管理,并向农民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4、服务热情,礼貌待客。
5、可提供送货上门和电话预约服务。
四、工作步骤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确保质量”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市委组织部、供销社前期加强调研,根据基层供销社发展现状和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实际情况,编制好综合服务社创建规划。结合我市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制定详细具体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并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办点示范,逐步推广。按照《农村综合服务社经营服务规范》的要求,2009年7月底前,重点选择3-5个有条件的村先行试点,对综合服务社进行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报务水平。在总结办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
抓产业,当好“经济支书”
羊场村距县城9公里,安册望公路穿村而过,依山傍水,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上任后不久,望着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我心急如焚,同村里一伙有干劲的年轻人自费到罗甸县学习早熟蔬菜种植技术,并带回种子进行试种。成功后,就发动村里其他农户种植早熟蔬菜,当年就发动了20多户村民。慢慢地,早熟蔬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从最初的4亩到100多亩,再到现在的2000多亩,品种也从最初的单一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并形成了特色。
近年来,在我的带领下,羊场村充分发挥“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紧紧围绕“办示范、强服务、抓配套、上规模、创品牌、建新村”的目标,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和者楼蔬菜协会的带动,大力实施“菜一菜一稻”工程,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努力促进村民增收。随着早熟蔬菜从品种单一向多样化、优质化、商品化发展,由常规栽培向早熟、反季节多熟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户均蔬菜收入可达4000元,最高可达8000元,蔬菜产业已成为我村农户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全村产值一年一大变,三年翻一番,在全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带领村民发展早菜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村党支部书记不仅要抓好党务工作,更重要的是选好项目,大力发展产业,以产业带富村民,以产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经济支书”。
抓服务,当好“民生支书”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________(乡镇村换届业务办公室):
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和×××有关规定,我镇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同志在××村担任××村××职务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就地(送达)审计,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被审村干部的基本情况及任职期间的职责范围
(二)被审村的基本情况
二、审计结果
(一)经济指标及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个人及单位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三)任期内的经营情况
主要包括各项收入、开支的构成及管理情况,村干部在村集体或村级企业报销各种费用、领取的报酬等情况。
(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主要包括村级集体资产构成及管理使用情况,集体净资产增减情况等。重点内容:一是村级货币资金管理中私设“小金库”、白条抵库、出租出借集体账户等情况;二是集体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的构成、增减变动及主要原因;三是村集体负债的构成、增减变动及主要原因;四是资产负债率的增减情况。
(五)各类承包(租赁)合同的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是否签订合同、签订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合同标的金额是否及时入账、是否按时兑现等情况。
(六)其他情况
主要包括村级土地征占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民主决策、民主理财、开支审批、票据管理、印鉴管理、财产清查、档案管理情况;乡镇党委政府或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求审计的内容以及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的审计情况等。
三、总体评价
根据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村干部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执行效果,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指出被审村干部在违法违规问题上应承担的主管责任或直接责任。
四、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主要包括重大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村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执行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审计手段的限制,审计发现疑点但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证的问题;审计过程中,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村自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情况。
六、审计意见或建议
针对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意见;对审计查实的被审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提请有关部门做出处理的建议;对有关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规范管理的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被审村干部或其他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的线索,提请有关部门进一步审查处理的建议。
1.1财务管理的定义
所谓财务的管理,具体内容包含的是,对于企事业单位资金的分配,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在进行正常的经济业务活动中资金的营运情况所进行的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财务管理的进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的财务关系的处理。
1.2财务管理的内容
1.2.1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时,要对支出和收入两方面进行相应的资金管理,以此来完成企事业经济业务活动的预算管理,推进企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在资金支出和收入的过程中,建立专门的账户,以保证资金能够有效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2.2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单位的专项资金是单位在一定时期所应完成的专项任务而特设的资金项目。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能够决定着单位是否能顺利长期的发展。如何将专项资金管理得当,必须首先从预算编制开始进行,对财务预算要严格控制和监督,对专项资金是否安排合理要实时监督。对预算进行编制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申请专项资金,财政拨款部门要实地考察,结合单位的发展实际,考虑是否给予发放专项资金。单位在对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前,要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的内容包含:使用目的、使用方式、项目名称、项目规划等,专项资金如果属于需要政府采购,那就要求单位办理相应的采购手续后,方可拨付款项。专项资金的使用中,要求单位不能肆意改变项目,也不能将项目扩大化。
1.3财务管理的特点
第一,财务管理的涉及面之广,其包含了经济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下面以企业为例,财务活动所涉及到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无论是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无一不跟财务产生联系。企业的任何部门都受到了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其在使用资金上,也都是合理地使用,节约开支。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也与财务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财务管理部门不仅仅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为各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真实的财务数据,以供各部门能够根据财务数据进行更好的生产和经营。财务管理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内部,其与外部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各个股东之间等等。第二,综合性强。以企业为例,现代企业的管理不单单是对财务进行管理,它所包含的方面很广,如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管理关系构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从字面意义上得知,除了财务管理以外的企业管理,都是针对实物进行的管理,这其中只仅仅涉及到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质量环节等等,它的变化不可能影响整个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只是在某一项经济活动中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财务管理却不同于其他的企业管理,财务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通过对财务的分析,可以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可以根据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有针对性的完善,可以预测未来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根据其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诸如供应、生产、销售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即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销售部门等,由此得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才可以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2经济管理中心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的分析研究
经济管理中心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管理如何为经济管理中心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以下从几个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2.1健全财务制度,保障制度有效执行
财务管理为经济管理中心的发展服务,其首要任务是要对财务的制度进行完善,形成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在单位内部建立行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完善制度,依照制度办事,依照制度进行管理。该制度包含的内容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财务报表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财务报销的管理制度,票据的管理制度等等。在制度制定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单位工作内容的制度,制度制定要严思缜密,各项规章制度要明确,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能引起争议。制度制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能对其视而不见,视制度为摆设。如何为经济管理中心的发展服务,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以此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在财务管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从预决算和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以此来确保经济管理中心的资金,使其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同时为村级经济管理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财务上的支持。
2.2合理编制预算,保障资金统筹安排
无论企事业单位的规模多大,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以村级经济管理中心为例,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从预算管理工作开始,对于有预算的项目,要按照实际预算来进行实施,对于没有预算的项目,不给予拨款。这种方式,是从根本上保证单位资金的有效运转,合理编制预算,能够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现如今,村级经济管理中心经费的构成模式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其一,差额拨款模式。这种模式具体指的是由财政和单位两个系统各自负担一部分经费;其二,财政负担模式。这种模式具体指的是经济管理中心的资金完全由财政进行拨付。经济管理中心在编制预算时,要对比今年与去年的经费情况有哪些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管理中心的财务收支情况每年都有一部分相同之处,比如,员工的工资,日常的开支等,在编制预算时,对于这些不变的财务情况可以轻而易举且较为清晰地预算出。每年不同的财务预算是,当单位的发展重心发生了变化,当工作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改变,由于天气因素发生的变化等等,都会对财务预算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所以在编制预算时,要将预算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其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实际考察,认真周到地分析,做出最合理的预算;其二,要对全单位的核算做全面的分析,做出最合理、最贴近实际的预算。还有一部分预算是单位办公场所所花费的经费,比如,设备的更新换代,办公室的环境美化等,这些可能会随着具体的要求随时发生变化,在做预算时,要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在有限的经费下,争取做到合理配置,合理使用。
2.3认真组织核算,保障资金高效运转
2.3.1收入核算经济管理中心的收入一般情况下都由两方面组成,其一是财政的拨款,其二是单位本身的收入。其中,财政的拨款往往是指针对单位员工的工资开支,而单位中其他事物的开支都是由单位本身的创收收入支撑。
2.3.2支出核算在单位的财务管理上,支出核算显得尤为重要。支出核算是对每月的用款进行核算,通常情况下都是当月编制下月的支出核算计划。其可用的资金包含的是单位申请的财政拨款,单位本身进行的经济活动所取得的资金,如广告收入、借入款、其他活动收入等。虽然是可用资金,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而是要做到专款专用,单位重大事件先用。在安排支出预算时,要做到合理、准确。在进行具体的支出计划时,要根据以往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在满足重大事件先处理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安排资金情况,使单位的资金能够顺利有序地运转。
(1)日常公用支出核算。在村级经济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中,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将其归到财政收付中心进行管理。村级经济管理中心的每一项收入和支出都要经过收付中心进行决算,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对财务进行的监督。日常工作公用支出的核算中,财务管理要有一定的标准,在对款项进行支出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计划进行拨付,在对资金进行节约的同时,也要防止资金的浪费,科学调度与配置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日常公用支出一般而言与上年、上月有可比性,可以根据上年或上月开支情况,估算出本年或本月支出数字。
(2)专项经费支出核算。村级经济管理中心专项经费往往包括专项经费、设备购置专项经费、维修维护专项经费等。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专款专用,准确进行账务处理,是日常专项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专项经费支出中,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合理安排支出,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使经费确实落到实处,发挥出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期编制分析,保障决策有正确依据
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地执行民主理财制度,认为严格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区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问题较多,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影响干群关系乃至农村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管理混乱
货币资金管理混乱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非财务人员插手现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长期不报账、不结账,现金被贪占、挪用,致使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白条单抵库抵现金的现象严重。
(二)财务收支管理混乱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表现在:财务收支无计划,没有控制措施,随意性很大。1.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非生产性、非公益事业的开支大。部分村干部,打着搞生产、促发展的幌子,吃、请、送,以外出学习考察为由,游山玩水。2.对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量入为出”,民间借贷较多,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致使村集体的包袱越来越重。3.有些村对有些收入没有记账,有的村财会人员对村委主任、村长批的条子不审核就付款。
(三)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一些村没有建立会计档案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村财务管理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某些村委会的会计凭证,一直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拨付款单据,主管会计也不及时整理单独立卷保管,而是随便存放。各种会计档案没有按规定如期归档保管或销毁等。
(四)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总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管理公开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委会的一项义务。但是有些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欠具体,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不及时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对货币资金盘点情况不公开、债权债务情况表没有解释等。
(六)财会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低,配备不齐
村级财会人员不稳定,往往会随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而更换,任人唯亲,村财会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而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有的村配备的财会人员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管经营,严重违规。
二、 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有多种途径。 如,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或实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各乡村可根据本乡村的实际状况,对各村的财务管理采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开展工作。
1.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
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政府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用,委派到辖区内的村组,从事财务工作,参与村组的内部管理,代表政府监督村集体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会计人员便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建立会计记账制度
在有些地区可以推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方式。本质上,被的单位即各村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村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记账的部门,则凭其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为村里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会计记账业务。保证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的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并通过各种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凡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大力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村级财务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手段上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完善会计科目,健全总分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等基本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账户体系,统一规范村级的账目结构,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可在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软件,切实提高农村村级会计业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即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
(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1.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落到实处。
2.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审计干部任免制度和审计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和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规定凡纳入委托管理的集体财务,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开发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都要进行审计。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都要加大其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并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情节严重者,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五)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就是要将村级财务管理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加强其外部监督。财务公开要做到及时、全面、具体、真实,真正落实好群众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2.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项目等方案的实施,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集体企业上缴收入和改制企业股权收益等,都要纳入公开。要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3.公开时间要及时,做到月结月公布,设立固定财务公开日,日常财务活动要坚持每月公开一次,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应随时逐笔公布。
4.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 各村要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坚固耐用、防风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其他形式做好公开工作。
第一条根据财政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财预〔〕406号)及《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行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见》(财乡〔〕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以围绕乡镇财政职能转变、乡村两级所涉及的财政性资金为管理内容,以其信息流、资金流为管理主线,以乡镇财税信息网络和相关软件为基础平台,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依托程序规范、全程跟踪、绩效考核等手段,强化财政职能,健全内部管理,确保乡村财政财务实现全面、精准、细致、规范、高效管理。
第三条县财政局授权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具体负责组织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
第四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邵阳县乡村两级财政财务管理。
第二章乡镇财政主要职能职责
第五条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筹集、调节、分配、监督等职能。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乡镇财政运行质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保障乡镇运转及惠农政策落实。
第六条乡镇财政主要工作职责:
(一)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做好农村公共服务。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三)监督管理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乡村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
(五)改革税收征管方式,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七)创新财政管理方式,优化财政工作环境。
(八)积极培植财源税源,实现财政增税增效。
第三章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第七条实行“核定收支、收入全缴、支出全拨、超收分成、短收分担,一定三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第八条合理调整乡镇收支基数,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乡镇可用财力,保障村级运转经费支出,建立收入增长激励机制,调动和保护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第四章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第九条完善乡镇预算管理制度。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县、乡收支范围和基数。综合考虑乡镇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根据不同收支结构和规模进行分类,加大对乡村财政支持,提高乡村经费保障水平,准确核定乡镇基本支出,落实乡镇定员定额管理。县财政预算对乡镇年度预算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对乡镇财政实行切块管理。
第十条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保发展”的支出原则,严格预算支出顺序,细化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计划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一条增强预算执行能力。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要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执行的指导监督,落实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审核各个环节。加强资金申报、审批和凭证审核等工作,全程跟踪乡镇财政资金的流向,严格按进度、按程序、按规定执行财政预算。
第五章乡镇日常收支管理
第十二条按照“预算统编、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办法,深化“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细化收支管理。
第十三条根据年初预算,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按照分月用款计划及支出进度,合理安排预算资金,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超进度支出和随意举债行为。
第十四条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规范两税收入及非税收入解缴操作流程。乡镇取得的各项财政收入,必须按照票款同步原则,按月及时解缴规定的县级收入汇缴专户,及时建立好各种收入台帐,坚决杜绝坐支、截留或挪用财政收入行为。
第十五条加强财务核算监督管理,各项支出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严禁擅自扩大支出发放项目和范围,提高支出标准,严禁巧立名目,乱补滥发。
第十六条乡镇财政所要切实履行财政管理与监督职责,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标准控制招待费用、公务费用、其它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日常监督管理,坚持“集体会审”制度,在原始凭证上审核签字并加盖财务会审章。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日常支出审核,杜绝各种“白条”,堵塞支出漏洞,防止虚报冒领行为。
第十七条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结合乡镇财政收支总量与重点、资金性质、结构与效益,量化考评指标,按季出具绩效评价报告。重点分析收入、支出、债务增减及资金绩效等,定期下达绩效考评意见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六章专项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县财政局各二级机构及相关股室直接下拨到乡镇村的专项资金,要先拨付至乡镇财政管理局设定的专户,乡镇财政所要分清资金的来源和支出项目、用途,严格执行专户存款、专款专用,村级资金必须拨入村帐乡管办专户。
第十九条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要建立健全项目支出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行为发生。
第二十条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整改等资金,要将项目指标文件抄送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及项目所在乡镇财政所,保证乡镇财政全面掌握有关专项资金的政策、额度、项目要求等情况。
第二十一条乡镇财政所要加大对上述各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安排到乡镇支付的各类专项资金,必须按“乡财县管乡用”支出报账管理办法实行按月报账审核制度。
第七章村账乡代管
第二十三条按照《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号)要求,在“乡财县管乡用”的基础上全面实行“村账乡代管”,加快推行村帐乡建设。
第二十四条村帐乡代管由乡镇财政所和乡镇经管部门联合办公,共同管理村级账务,以乡镇经管站为主。依托现有乡镇财税信息网络及“乡财县管乡用”财务软件优势,加快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第二十五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坚持村帐乡管、专户核算、专款专用、方便报账的原则,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由村帐乡管办实行分村核算记账,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稳定、使用规范、监管到位。
第八章乡村债权债务管理
第二十六条按照“摸清底数、严控新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原则,严控新债发生,逐步消化历史债务。
第二十七条开展债权债务清理,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进行分类核实,摸清底数,登记造册。依托债务管理系统,加强债权债务基础数据与档案资料管理,对乡村债权债务增减变化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十八条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对乡村举债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可承受的投入和偿还机制,严格控制新的举债。规范举债审批程序,乡镇建设性项目举债,必须对建设规模、筹资渠道、偿债资金来源进行论证,经县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拓宽偿债渠道,分清债权债务性质,妥善处理乡村债权债务。切实采取“收欠还债、核销减债、置换抵债、拍卖偿债”等有效办法,加大对各类欠账的清理与回收力度,有效化解历史债务,遏制乡、村负债增长。同时建立偿债考核机制与偿债激励机制,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任期和离任实行消赤减债专项审计与责任追究制度。
第九章涉农补贴发放
第三十条认真做好涉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对“政府项目、财政资金”的涉农补贴项目,必须纳入统发范围,进一步扩大补贴发放范围和发放项目,逐步将所有涉农补贴项目全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渠道。
第三十一条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涉农补贴的相应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实行信息化发放项目的基础数据资料,认定、审批和审核补贴发放标准、范围及金额。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负责补贴资金的安排调配,乡镇财政部门负责数据录入、银行数据的传递和打卡发放,金融部门负责办理补贴资金的具体支付。
第三十二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监督检查。特别是在补贴政策宣传、补贴数据核实、补贴通知书发放、补贴情况公示、存折摘要栏打印、存折挂失更换等方面,要把工作做深做细,惠农补贴公示的内容必须包括补贴对象、面积、标准、金额及监督电话等,公示时间必须达7天以上。建立健全三农基础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包括农户信息、种植信息、民政优抚及计生信息等基础项目信息及数据。
第三十三条完善惠农补贴发放制度,做好回访与查询,明确相关工作责任。要积极主动配合纪检、监察、减负办等执纪执法职能部门,认真督促检查涉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位。
第十章“两税”征管
第三十四条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强化征管措施,开展税法宣传,加大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越权缓征、减征和免征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项目,根据项目竣工时间和销售进度,确定纳税人纳税申报时间和应纳税额,及时建立税源台账。加强二手房交易契税的征管和日常监督,政务中心财政契税窗口要按照流程严格执行“先税后证”制度,对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先申报、再实地勘察,做到不察看、不承办、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实现源头控管。
第三十六条积极推动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行财政、国土、房产等部门联网,做到一站式服务,实现权属转移合同、契约、协议、评估资料、政府批准文件等相关涉税信息的网络化管理,规范征管程序,提高征管效率。
第十一章乡镇财政队伍建设
第三十七条乡镇财政管理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县财政局做好乡镇财政所业务人员的任用选拔、岗位配置及轮换交流、人员培训、业务指导与考核、会计移交、财政所建设等工作。
第三十八条乡镇财政所设立财政正副所长、预算会计、单位会计、出纳、信息操作员、票证专管员、税收征管员等基本岗位,可一人一岗或多岗,但会计不得兼任出纳。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应根据乡镇财政所工作实际需要,提供财政人员岗位调整配备建议方案,报县财政局研究审定。
第三十九条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开展基础工作检查、业务培训考试、技能竞赛、考核评比等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对乡镇财政业务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岗位考核,不断提高乡镇财政人员政策与业务水平。
第四十条按照乡镇财政岗位目标管理及业务管理考核办法量化考核,由县财政局及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共同组织对乡镇财政所实行年度工作考核。
第十二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以前下发的文件规定与本暂行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基础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和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诱发干群矛盾的焦点。因此,广大农村干部要把管好村级财务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和要事来抓,切实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级财务管理负主要监管责任。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组织领导,严肃财经纪律,做好对村级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检查。
(三)县农经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职责,财政、审计、民政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做帐、做假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帐户、票据、现金、村级工程项目款、非生产性开支、村级资产债务等管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
(一)加强帐户管理。
1、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实行"收入全额上缴,开支计划支付"制度。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只能在乡镇、街道中心开一个结算户,所有收支必须通过乡镇、街道中心。严禁坐收坐支,设立"小金库"。
2、村级每笔收入必须及时解缴"中心"银行存款账户。乡镇、街道中心要每月(季)对各村收入入账情况与收入档案进行核对,对未入账的收入查明原因,杜绝该收不收,已收不入和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
3、资金支付坚持"量入为出、先批后用、先审后用"的原则,根据各村编制的收支计划,以用款报告或代管资金领款单等书面形式写明领款用途和开支事项,报乡镇、街道中心审核后按开支用途领取代管资金。
4、生产队(组)的集体资产通过村级纳入到中心管理。
(二)加强票据管理。
1、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款项时只能使用金华市财政局监制的金华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收款收据实行统一领用、核查、销号、归档。票据由报账员负责填制,严禁转让、出借、赠送、代开、代用、盗用等行为。严格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往来凭证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记录使用情况。
2、预付和支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款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工程款结算票据(即税票),严禁白条子支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款。
3、所有票据在入帐报销时必须有经手人(或证明人),稽核人,监委会,审批人签名。
4、严格控制白条子入帐的使用范围。除村内部管理工资,村民劳务及会议工资,村民内部结算外,其余一律不准白条入帐,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乡镇、街道纪委审核后方可入帐。
(三)加强现金管理。
1、预(支)付工程款大于20000元时,必须通过转帐支付方式进行;其它生产性开支大于20000元、非生产性开支大于10000元也必须通过转帐支付方式进行。
2、各村的备用金数额原则限定3000元,各中心可以根据各村的资金流量大小、交通便利等实际情况,对备用金数额作适当的调整。备用金的领取必须执行"一报一领"制度。
3、严禁村报帐员以外的人员管理货币资金,严禁村书记和主任直接经手现金收付,严禁村书记和主任到中心领取备用金和代领工程款。
(四)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1、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各行业承包经营、资产租赁、大额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办法按县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严禁采用村二委讨论决定方式决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必须坚持整体项目总包,严禁人为分割工程发包。项目发包合同、工程项目预决算书、工程项目审价书等材料须报乡镇、街道中心备案。
2、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有预算、决算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决算审价。
3、变更工程(增加工程量或支解工程)时,须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同时报乡镇、街道中心备案。
4、工程款的(预)支付。按规定的程序和合法的结算票据结算项目工程款。各村在预付项目工程款时最多只能预付80%,剩余部分的工程款待完成工程决算审价后才能支付。
(五)加强债权债务管理。
1、设立债权债务登记簿,切实掌握村级债权债务家底。严禁村级组织以任何名义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提供担保,由于担保而形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自行承担并追究法律责任。坚决制止新增不良债务。
2、各村两委会应于每年年初按村经济实力,制定本年度收支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同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对没有列入年初计划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一事一议"制度进行。
3、严禁超负荷高举债进行项目工程建设。
(六)加强非生产性开支管理。
1、严格控制招待费和礼品等非生产性开支标准。公务活动实行零招待,商务活动的招待可与业务挂钩,招待费比例具体由各乡镇、街道确定。
2、严禁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以学习考察的名义进行公款旅游。
3、各乡镇、街道已统一发放的费用和补贴,各村领导不得在村里重复报销领取。
三、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一)规范乡镇、街道村级财务中心工作。
1、乡镇、街道要重视中心建设,保障会计中心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必要待遇。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农经干部的管理,不能对农经干部进行移岗、混岗。
2、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加强中心工作队伍的力量。乡镇、街道中心会计、出纳必须持证上岗。对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各中心聘用人员予以解聘。
3、乡镇、街道会计应当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的年初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财务收支、原始凭证进行逐笔逐项审核,对实物、款项、财产清查进行监督。拒绝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票据入账,将违规违纪情况记录在册,及时向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乡镇、街道及县农经站反映有关情况。
4、乡镇、街道总出纳要及时敦促各村报帐员按时报帐,控制各村报帐员手上的备用金数,做好与开户银行、各村的对帐工作。
(二)加强中心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严禁各中心超范围记帐和管理货币资金。各中心只能本乡镇、街道范围内的各行政村(自然村)的村级财务以及村集体下属企业(单位)的帐务。各中心要及时清理超范围的帐户,稳妥做好帐务的移交工作。
2、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各中心取消存折户,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基本帐户中的银行票据和财务印鉴要按规定分开保管。
3、严禁乡镇、街道中心进行担保和借贷。
(三)严格村报帐员管理。
1、要按《会计法》有关规定保持村报帐员的相对稳定,维护报帐员的合法权益,保证报帐员依法行使其工作职责。
2、各村对财务人员的任用更换要报送乡镇、街道农经站复核。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配偶不得担任本村报帐员。村报帐员离职要按照有关程序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3、积极组织对村报帐员的培训,提高村报帐员的政策法规素质和业务水平。县财政预算内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进行统一培训。
(四)积极推进村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设。
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浙江省村级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网的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设,实现财务数据实时传递、实时查询,实时监控。
四、强化监督检查,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各中心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时组织互审工作。
(二)对村级财务管理有隐患或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村,县农经站和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专业人员组成村级财务审计组,强制审计财务收支。需要审计的项目村由乡镇、街道核定上报,由县农经站统一安排。
合理设置乡镇财政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
各乡镇要规范乡镇财政所名称和人员编制,统一使用“××乡(镇)财政所”名称;重新合理核定乡镇财政所的人员编制,确保5名工作人员到岗,从而确保乡镇财政所工作的正常开展。
重新界定乡镇财政所主要职责
1、负责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与执行,保证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2、负责提供和落实农村范围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做好相应的综合协调工作。3、负责各项涉农惠农补贴项目数据的统计和审核,监督管理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4、负责管理乡镇机关财务收支活动,参与建设项目招投标,办理政府集中采购事项,组织实施乡镇和村级财务核算及监督工作。5、负责管理乡镇国有资产,实施债权债务监督管理工作。6、负责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制约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7、负责新农合参合人员基金的代收工作。8、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所规章制度
1、完善财政所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工作目标及考核奖惩制度,完善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产清查、会计档案、民主理财、内部控制、政务公开等管理制度。
2、规范财政所工作制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申报、立项、决算、跟踪问效等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及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财政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申报、认定、审核、公示管理制度,促进基层财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执行力。
3、建立工作考评奖惩机制。建立乡镇财政所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基础工作考核机制、财政资金落实与业绩挂钩和违法违纪“一票否决”惩罚机制,为确保乡镇财政工作完成,提升乡镇财政工作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切实加强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途径全面提高乡镇财政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夯实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加大乡镇财政所硬件建设的投入。将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办公用房采取单门独院或综合办公区中相对独立办公,设有办公室、档案室、财务室、财政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其中财政服务大厅不少于40平方米,一律柜台时开放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大厅设有便民临时休息排椅、饮水机、资金发放明白卡、服务电话。统一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统一制作室外政策宣传栏或宣传牌、电子屏、自行车存放处,做到室内外整洁优美,干净卫生。财务室安装防盗门窗,配备保险柜、报警器等。档案室配有5-8组铁皮档案柜,有档案管理“七方”措施。财政所人员统一制作岗位牌,佩戴胸牌上岗,衣着整洁,语言文明,精神饱满,服务热情,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无违法违纪行为。
2、加快乡镇财政所信息化建设步伐。要加快“金财工程”向乡镇财政所的延伸,为乡镇财政所配备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实现办公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全面实现乡镇财政与省市县财政信息共享,实现电子记账、重要制度上墙,设立举报台和监督电话。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乡镇要把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实行乡(镇)长负责制,明确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尽快全面开展工作。要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乡镇财政所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乡镇财政所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乡镇的领导小组名单务于2010年9月15日前上报县财政局。
制定方案,加强督导,务求实效
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的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分析乡镇财政所的基本现状,县财政局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分类指导,2010年确定新马头镇和香城固镇两个乡镇财政所为标准化建设试点,试点乡镇要严格按照示范点规范化标准要求必须在11月底前达标。其它乡镇也要认真谋划,制定精细、科学实施方案予以推进,但必须在2011年底前完成财政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各乡镇的实施方案于2010年8月30日前上报县财政局。
**市委组织部按照树立和展示新时期组工干部“五个形象”的要求,以“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为重点,从三个方面下手,全面加强组工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表率部门。
一是在勤奋学习,提高能力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组工干部读书活动,确定《学哲学,用哲学》、《文选》等必读书目和《大国崛起》、《品三国》等选读书目,组织组工干部开展自学和集中讨论;坚持和完善“组工论坛”,定期确定某一业务主题,由组工干部开展分析交流;依托**干部党员学习网,搭建组工干部学习培训平台,要求组工干部通过网络自学,每年修满分(54学时);每月举办一次新知识专题研讨班,邀请财政、科技、工商、法院等部门的领导作专题讲座,对组工干部进行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组工干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同时,积极鼓励组工干部参加在职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学历培训。此外,有计划、多渠道地安排组工干部参加实践锻炼,选派到上级部门、重点工程项目和部门挂职,在实践中提高组工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改进服务,树立形象方面下功夫。完善组工干部联系镇(街道)村制度,开展集中走访联系镇、村活动,认真听取基层、服务对象和党内外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做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建风清气正的服务机关”专题讨论会,提高组工干部改进自身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思想共识。完善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制度,制订**市“组工干部行为准则”,汇编组织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推进自身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开展“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活动,开展全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专项调研,并着眼于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出台具有导向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
三是在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方面下功夫。开展一次组工干部集中调研活动,确定组织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探索、总结加强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经验,不断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组织开展组工干部“岗位竞赛”活动,倡导标杆意识,坚持自我加压,奋发进取,营造奋发有为、攀高比强的工作氛围。推行组织工作阶段性评估制度,把组织工作细化为136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位组工干部,每季度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推动工作高效有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