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疾病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羊疾病;预防控制;防治措施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羊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染上一些疾病,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养殖户来说,必须在心理上积极接受这件事情,树立严格预防、积极治疗的意识。为了降低羊染上疾病的风险和概率,养殖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得学习相关的预防与医疗知识,并采取主动预防与控制的措施使疾病得到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提升养羊的效率,确保自己的经济效益。
一、羊疾病预防控制与积极防治的意义
羊疾病的预防控制与防治工作对于养殖户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羊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动力。因此,山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养殖户面临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养殖户为我们的肉类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大量优质的羊肉。只有羊疾病能够及时得到预防与治疗,羊肉质量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从而促进肉类市场的安全,保障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常见的羊疾病类型
1.普通性羊疾病
与所有其他的牲畜一样,羊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生病,普通性羊疾病一般就类似于感冒、发烧等病症,不具有传染性,预防与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普通性羊疾病都是由于农户羊舍环境卫生管理不周或者饲养管理存在问题等引起的,其中对于抵抗力较差或营养不良的羊来说,就容易患上普通羊疾病。不过,只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或预防,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2.传染性羊疾病
傳染性羊疾病是指在羊的体内有一定的细菌和病菌存在,并且这些细菌和病菌不断地滋生与繁殖,使羊得以患病。与普通性的羊疾病不同,传染性疾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很快,对于羊来说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就必须进行专业的治疗与医治。否则,将会造成羊群的大量传染与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寄生虫疾病
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羊的过程中,寄生虫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寄生虫疾病就是指一些像蠕虫或者原虫的寄生虫长期寄居在山羊体内和身上,它们会不断吸收山羊身上的营养物质进行繁衍,长此以往下去,山羊的器官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抵抗力会越变越差,严重的话也会造成死亡。
三、羊疾病预防控制与防治的措施
1.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羊舍卫生管理工作。大部分的羊染上疾病都与羊舍环境的卫生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预防羊疾病的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羊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在养殖的过程中,对于羊舍环境的变化保守密切的关注与重视,定期进行清洁与打扫,并进行专业的消毒,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其次,要做好羊舍的通风管理工作,保持羊舍环境的干燥,尤其需要注意如果羊舍中出现积水或其他液体,应当进行及时的清理。
(2)做好饲养管理与营养搭配。饲养管理工作对于羊群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有很多的羊染上疾病都是由于饲料管理不当或者缺乏营养等因素,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升饲养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对于养殖户来说,在饲养过程中要对养羊的饲料进行特别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喂养的饲料的重量,更要关注饲料的质量。尤其要关注饲料是否产生霉变等问题,防治羊吃了劣质的饲料而染上疾病。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羊的营养健康,提升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我们必须饲养过程中的营养搭配,比如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钙物质等,提升羊的身体素质,降低生病的几率。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基本上,目前羊疾病的预防与防治过程中,我们还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都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积极做好预防与控制的工作,定期做好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为了提升羊疾病的预防效果,养殖户也应当积极学习一些养羊的专业知识和疾病防疫技能,在遇到羊疾病的时候,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采取一些措施。
2.不同疾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不同的羊疾病来说,具有不同的治疗措施。一般像普通性的羊疾病,养殖人员只需要自己进行积极的治疗与饲养管理就可以治好。但是像传染性疾病等一些比较严重的病症,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与帮助。
四、结语
羊的养殖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且辛苦的活动,对于农户来说,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羊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积极的防治措施,提升养羊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水龙.羊疾病预防控制与防治措施探讨.兽医导刊, 2015 (12) :73-73.
妇科炎症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且妇科炎症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自身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其中,宫颈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给予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对炎症加以控制,如果出现盲目治疗现象,会导致患者有疾病反复发作的现象,从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痛苦【1】。为了研究妇科炎症疾病的防御措施,本文主要针对我社区妇科炎症患者,研究有效措施加以疾病预防,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2013年01月―2015年01月116例妇科炎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7±2.5)岁;其中已婚患者86例,未婚患者30例;患者均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白带增多症状、下腹坠痛症状以及外阴瘙痒等系列症状。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疾病类型进行总结。
2、结果
在116例妇科炎症患者中,36例(31.03%)患者患有宫颈炎,22例(18.97%)患者患有盆腔炎,20例(17.24%)患者患有附件炎,26例(22.41%)患者患有阴道炎以及12例(10.34%)患者患有尿道炎。
3、讨论
3.1 分析妇科炎症症状表现
针对患有妇科炎症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出现滴虫并发症现象:滴虫会对患者的子宫上皮进行侵蚀,导致患者出现糖原流失的现象,最终将患者阴道中酸碱性环境改变,对乳酸杆菌生长造成阻碍,也较易导致细菌入侵以及细菌感染。患者一经表现出感染的现象,白带会呈现草绿色,并且合并表现出异味的现象。②出现白带量增多以及白带稀薄的现象,颜色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灰黄色以及黄绿色,如果患者白带中出现了夹带血丝的现象,则表明患者出现了妇科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宫颈糜烂的发生;③患者外阴道表现出瘙痒症状,患者下腹合并表现出坠痛感;当患者表现出尿道感染症状后,就会表现出尿急、尿血以及尿痛等一系列症状;当进行后,就会有明显的疼痛感;④患者表现出阴道充血症状以及合并表现出水肿症状,患者宫颈粘膜表现出的症状同阴道极为相似,表面有凸起现象或者红色斑点[2]。
3.2 分析妇科炎症发病机制
针对妇科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病理原因,二是生理原因。从病理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患者出现妇科炎症的主要原因为:①患者的内衣穿着不当,或者在患者月经期间,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且使用的卫生巾没有达到标准,从而导致患者阴道出现炎症;②患者患有同性相关的传染病,在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卫生或者频繁,最终导致妇科炎症出现;③在进行妇科手术过程中,未进行正确消毒,进而导致阴道与宫颈发生感染。④长期使用民意里调节药物或者对抗生素长期依赖,进而导致人体内滋生大量的霉菌,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阴道感染率。
从生理角度进行研究,导致妇科炎症出现的原因包括:①患者腹腔以及生殖处同外界直接接触,未进行有效保护,从而较易发生病菌侵袭。加上妇女的印布皮肤较为敏感和脆弱,密集汗腺,进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②阴道所在位置同患者的以及尿道口接近,从而患者较易出现排泄物感染或者出现细菌滋生的现象;③患者一经表现出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后,会对阴道酸碱值产生影响,使其表现为弱碱性,对人体防御细菌能力造成影响。④患者在月经期间、妊娠期间长时期的分泌出分泌物对子宫造成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妇女子宫将出现上皮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病原菌的侵入,造成子宫感染【3】。
3.3 分析妇科炎症防御措施
3.3.1 对阴道正确清洁法进行有效普及
选择正确阴道灌洗剂,严禁选择强碱性洗浴用品,并且禁止多次选择洗浴用品对患者阴道以及外阴道进行清洗,长时间会导致阴道酸碱性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患者阴道中乳酸菌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
3.3.2 有效止痒
当患者阴道出现瘙痒症状后,可通过选择常规药物对阴道进行清洁的方法止痒,禁止抓挠或者采取热水烫等方法。
3.3.3 选择合理衣物
需要选择质地柔软的内衣裤,在穿着过程中需要具有宽松舒适感,尤其在月经期间,禁止穿着约束感比较强的裤子。内裤需要经常换洗,禁止将内衣裤与袜子同洗;对进行消毒的毛巾以及器皿,也需要利用开水进行消毒以和处理后才能使用。
3.3.4 均衡饮食,适当休息
患者需要合理调节休息时间,从而使自身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使抵抗病原菌能力有效增加。此外,患者需要多进食水果素菜等,确保每天运动量充足,最终有效避免出现妇科炎症的现象。
3.3.5 重视自身卫生与卫生
在患有妇科炎症,或者妇科炎症的治疗期间,最好需要对其进行配合治疗,做好妇科炎症的预防最有效的措施就在于对男性的清洁。
3.3.6 控制免疫力调节药物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应对免疫力调节药物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进行控制,防止因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引导感染。应重视和加深对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对增加妇科炎症的认识,尽量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3.3.7重视生理期、流产或产后的妇科炎症预防
由于女性在生理期、流产或产后的妇科炎症感染几率较高,因此需要在此期间做好妇科炎症的预防,仅对外阴尽心冲洗,禁止直接清洁阴道。妇女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生产、人流时,应选择正规医院,确保整个手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总而言之,女性针对各种类型的妇科炎症疾病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进行有效预防,对妇科炎症知识也需要进行全面了解,最终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显著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妇女确诊为妇科炎症后,应及时就诊,不必太过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而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康复。待治疗康复后,应重视日常的预防工作,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马丽颖.中西药物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389.
关键词:猪;高温;传染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35-01
夏季气温较高,各种病菌繁殖迅速,特别是蚊、蝇等害虫活动猖獗,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因此,养殖户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及时实施免疫,加强综合防治,预防生猪传染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和养殖效益。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1 采取综合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1.1 严格消毒
认真彻底搞好猪舍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饲养场、猪舍内用菌毒杀、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药品进行全面消毒,每天早、晚各一次。彻底清除圈舍周围的杂草,定期喷洒敌百虫溶液,铲除蚊蝇滋生地。
1.2 加强管理
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消毒处理谢绝外来人员参观,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养殖场区。
1.3 规范补栏
坚持自繁自养,如要从外地购进仔猪,要选择未发生疫情的养殖场,购买时要查看检疫证明,购买后一定要隔离饲养一周以上,体温正常再混群饲养。
1.4 发现病猪要报告
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畜牧兽医部门,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1.5 不宰、不食病死猪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贩卖病死猪,也不能屠宰病死猪自食,坚决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
2 抓好免疫接种,提高防范能力
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很多,广大养殖户一定要按照农业部《猪病免疫推荐方案》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认真规范实施,适时做好猪瘟、猪链球菌、仔猪副伤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在免疫过程中,一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二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规范免疫操作,三要做好各项消毒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和效果。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按照畜牧兽医部门的要求进行紧急免疫。
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3.1 强化饲养管理
养猪应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特别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温暖干燥卫生,切忌阴冷、潮湿污浊,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急因素。要坚决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积极发展规模化养猪。
3.2 定期加药预防
在天气骤变、转圈、产仔、换料、注苗前后等情况下,要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抗应激和增强免疫的药物,提高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发生。常用的抗应激药物有维生素C、电解多维,抗生素有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支原净等,增强免疫的药物有黄芪多糖等。
关键词:低温冰冻;鱼类养殖;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F326.5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38
冬季低温冰冻易引发鱼类病害,做好低温冰冻环境中鱼类病害的防治,对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保证养殖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低温冰冻环境下常见鱼类病害
低温冰冻季节常见的鱼类病害包括以下几种:
鱼类便秘。水温低于20℃时,鱼的体温也会被动下降,鱼体内的生物酶活性受到影响,鱼类易发生便秘问题,从而出现血压下降、心跳放缓、脏器功能退化、消化机能下降等现象。主要症状表现为固定投食节律的情况下采食量下降,在排除腹水的情况下鱼肚子有浮肿现象,鱼体表颜色变浅,鱼易受惊,有狂躁感;随机解剖可见肠道内有深黑色粪便堆积,且后肠粪便结导体可膨大到正常三倍;严重时鱼会由于排便困难而发生脱落现象。
水霉病与赤皮。造成水霉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拉网或冻伤等因素导致鱼体表面发生损伤后感染水霉菌引起水霉病。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水体中广泛存在,进入鱼体后会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絮状丝状物,水霉菌大量繁殖附着于鱼体体表,主要症状表面为病鱼烦躁不安,活动不灵活,食欲减退,体质下降,最终会由于体质衰竭死亡。赤皮病同样是由于拉网、冻伤等因素导致鱼体表面受伤感染荧光假单胞菌所致,鱼体被感染后,体表会出现充血、发炎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鳞片脱落、鳍条出血、鳍条间组织被破坏等症状。
粘孢子病。粘孢子病是由粘孢子虫引起,其大量侵袭鱼体的皮肤、鳃瓣,在其表皮组织里生长繁殖,破坏鳃组织,会对鱼的呼吸机能产生严重影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病、腮病、肠道病等。皮肤病的病原为鲫碘泡虫,其主要寄生于皮下肌肉,病鱼头部会形成囊肿,并扩大腐烂鱼体肌肉,鱼体暗黑、消瘦,严重者死亡;腮病的病原为球孢虫,主要症状表现为鳃上出现灰白色点状胞囊,病鱼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肠道病的病原菌包括草鱼饼形碘泡虫、鲢粘体虫等,病鱼受到感染后肠粘膜组织内会形成胞囊,严重者可能会穿过肠壁,在肠外形成胞囊,导致鱼肠道受阻,组织细胞受损,最终因摄食、消化吸收不良而死亡。
2低温冰冻鱼类病害的防治措施
2.1预防措施
低温天气来临前,先用生石灰或石灰氮对鱼塘进行彻底消毒,每亩用量在100~125公斤,以充分杀死淤泥中的细菌、病菌;渔场所用的渔具、生产用具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放养鱼种前,所有鱼种先用高锰酸钾或石灰氮进行浸洗,用量为500毫克/升;在白鲜鱼苗、鱼种阶段,间隔两周左右即遍洒粉剂敌白虫,用量为5毫克/升;此外,产卵池、孵化池、鱼种池等要保持水源独立,不得与病鱼池水源相通。针对鱼类便秘的现象,在水温低于20℃时即进行排毒促代谢及肠道养护,可采用应激宁(武汉华扬)进行养护,随着温度下降要减少投饵率,延长每餐的投喂时间,严禁暴力投喂。定期取样进行解剖检查,如发生便秘则减料或停料5天,对饲料进行软化处理,如有必要可添加益生菌;开春之后再进行一次肠道养护。平时加强检疫消毒,在流行季节应采取隔离或封闭方法,减少病原传播。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可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一旦发现病鱼,经确诊后必须进行隔离处理,同时对水和用具进行无害化处理。
2.2病毒性病害防治
发生低温冰冻灾害时,池塘的水温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大幅下降,鱼类会发生麻痹、运动受碍、新陈代谢失调等现象,导致其抵抗力下降,为各种细菌、病菌的感染提供了条件。在冷空气到来之前,要对养殖场地的挡风防寒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使用冬季保温措施,增加防寒加温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在发生低温冰冻灾害一周以内,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作为消毒剂,尽量选择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否则鱼体受到冻伤后再受到药剂的强烈刺激,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而死亡。此外,水温下降,水下溶氧量也会受到影响,鱼体易发生缺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凿开冰面,如有必要可使用增氧机,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如果水温低于1℃,鱼类就会进入麻痹状态甚至死亡,此时要采取措施保持水温稳定,比如添加深池水,使用防寒加温设备等,以提高养殖温度;可以视具体情况使用水质改良剂,以保持水质的清新,或投喂适量的豆粕、麸皮等饲料增加鱼体的低抗力,从而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率。
2.3选择抗寒鱼种
杂交选育是提高鱼类耐寒性的有效方法,比如荷包红鲤即是杂交选育获得的成功抗寒品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很多鱼种内与种间杂交后,抗寒性能显著遗传,但是鱼种内与种间耐寒选育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需进一步探讨。
3结语
总之,低温冰冻环境会对鱼类养殖产生严重影响,鱼类冻死、冻伤会直接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且灾害发生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渔业的病害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低温冰冻灾害的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友卿,丁兆坤.低温对鱼类的影响及其预防研究[J].水产科学,2014,29(04):235-242.
[关键词] 蛋鸡 脂肪肝综合征 病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86-01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蛋鸡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步伐,其中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给很多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发病率比较高,大约为5%,多发生于6到9月份的炎热季节,针对这种疾病,目前主要以预防为主,根据不同致病因素,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1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
1.1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是引发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当蛋鸡摄入的饲料过量,会造成能量过剩,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引起肝脏生理功能不正常,使得肝细胞破裂,蛋鸡因肝脏出血而死亡。当给予高能低蛋白时,能量蛋白比较高,蛋白质无法满足用于脂肪结合的需求,大量脂肪无法从肝脏中运出,造成脂肪沉积,引发脂肪肝综合征;能量蛋白比过低也会诱发该疾病[1]。当营养不足时,参与脂蛋白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无法将肝脏内部的脂肪运输出去,肝细胞内会有大量脂肪沉积,引发脂肪肝疾病。当饲养蛋鸡的日粮是玉米时,多聚糖含量比较低,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的概率比较高,而用小麦、大麦为主要饲料时,发病率会相对较低。当日粮中的钙机矿物质含量较低时,蛋鸡为了满足机体所需的钙,就会摄入过多饲料,致使能量过剩,多余的营养物质会转化成脂肪,诱发疾病。
1.2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的家禽对于蛋鸡脂肪综合征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相对于肉鸡来说,蛋鸡更容易患上该种疾病,因为产蛋的原因,蛋鸡的激素代谢强度比肉鸡要高,高强度的激素代谢会加快脂肪的沉积速度,当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脂肪综合征的症状。
1.3 环境因素
为了方便饲养,蛋鸡一般是笼养方式,在高密度的环境下,蛋鸡每日的活动量十分有限,身体多余的能量无法被消耗掉,会转化成大量脂肪,形成脂肪肝。高温环境下,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是因为高温环境容易促成脂肪酸的形成,蛋鸡身体内的脂肪较多,但是高温时蛋鸡所需的能量却比较少,增大了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当蛋鸡受到应急刺激的时候,如疫苗接种、惊吓等,会耗费大量的机体能量,此时的合成代谢速率降低,脂肪转化率降低,大量脂肪会沉积下来,诱发脂肪肝综合征[2]。
1.4 激素因素
蛋鸡机体内的多种因素都容易引发脂肪肝综合征,雌激素会对能量代谢造成影响;生长激素过高时,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会增加;而皮质醇会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增加了脂肪的沉积量;甲状腺激素会使蛋鸡对致病因素变得更加敏感,提高了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胰高糖素会对脂肪酸的氧化造成影响,大量脂肪酸无法发生氧化分解,造成脂肪含量过高,形成脂肪肝。
1.5 毒物因素
毒物因素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和药物毒素两种,对于蛋鸡来说,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最大,在各种霉菌及其毒素中,由黄曲霉毒素引发的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率是最高的。当每千克饲料中含有20毫克黄曲霉毒素时,蛋鸡脂肪肝含量会增加55%左右,很容易造成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现象。当给蛋鸡喂食或者打入的药物不合理时,可能会对肝脏内蛋白质的合成造成影响,大量的脂肪无法合成蛋白质,沉积在机体内部;也可能会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反应,无法顺利合成脂蛋白,造成肝脏内部的脂肪含量过高,引发疾病。
2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2.1 科学配置日粮
预防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最有效措施便是科学搭配蛋鸡日粮,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蛋鸡正常生长、产蛋需要为前提,结合蛋鸡的品种以及具体生长情况,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配置进行严格的规定,使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维持在平衡状态,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现象,降低发病率[3]。
2.2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日常的饲养工作,规定每次喂食饲料的数量,固定喂食时间,不能经常更换饲料,保证喂食饲料的一致性,同时还要保证饲料的新鲜,不能出现发霉现象。在采用笼养方式的时候,需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给予蛋鸡足够的活动空间,增加蛋鸡的运动量,加快能量的消耗,做好鸡舍的通风,避免鸡舍内温度过高,防止热应激,营造良好的鸡舍环境。
2.3 限量饲养
在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生长阶段以及蛋鸡的实际生长情况,适当调整饲料的喂食量以及鸡舍内的温度,满足其生长所需,同时避免营养过剩。密切关注蛋鸡的体重,当其体重超过同龄鸡时,要对投放的饲料量进行严格的限制,将蛋鸡的体重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出现身体过肥、体重过重现象,降低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
2.4 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
当天气较热时,为了防止出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症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促进机体内的脂肪转化,降低脂肪含量,避免出现脂肪沉积现象。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对预防脂肪肝综合征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蛋鸡机体内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可以适当添加甜菜碱,为氧化反应提供足够的甲基,通过氧化反应将脂肪分解掉,避免出现脂肪过多造成的脂肪沉积现象。除此以外,还可以添加适量的中草药,改善蛋鸡的机体性能,降低脂肪含量,避免出现脂肪肝综合征现象。
3 总结
脂肪肝综合征严重制约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容易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不同的诱病原因,需要从不同方面做好预防工作,科学配置日粮,加强饲养管理,实施限量饲养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降低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为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管同恒.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5,(5):34-35.
因为人们缺乏对计算机病毒的认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还没来得及知道计算机病毒,就已经在电脑甚至计算机应用程序上四处流窜,给生活带来了困扰。计算机遭受病毒的入侵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联网的还是没联网的计算机,都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困扰,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当执行程序时,病毒会起破坏作用的,但未启动程序时,又不容易被发觉,这是病毒的寄生性。计算机病毒不但具有破坏性,更严重的是会传染,一旦病毒被复制或者变异,传播速度令人难以预防的。而有些病毒又好像定时炸弹,在什么时候生效是预先人为设计好的,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时间不会爆炸,一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开始对系统进行破坏,一点都觉察不出来。而计算机中毒后,会导致一些程序无法正常使用,会把计算机内的一些重要文件删除或其他不同程度的损坏。
2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其他程序或者程序的指令代码。当中毒程序运行时,病毒会立马自我复制来传染给其他程序。计算机受到计算机病毒感染后,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情况列出来。
(1)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通电后计算机根本不能启动,或者能启动,但是启动花费的时间比原来启动的时间要长很多。有时还会突然出现黑屏、蓝屏等现象。
(2)运行程序的时间长。如果在运行一个程序时,发现读取数据比原来读取的时间变长,存储文件或调用文件的时间也变长了,很有可能就是计算机病毒引起的。
(3)磁盘空间突然不足。用户无法存储信息。因为计算机病毒程序也要占内存空间,而且繁殖又快,因此会导致存储空间突然不足甚至变为“0”,都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4)文件内容和大小出现错乱。一个保存在计算机里后,他原本的内容和大小是不会改变的。可能是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导致文件的大小发生改变,文件内容无法打开或者打开后全是乱码。有时文件内容不能显示或者显示后又看不到了。
(5)经常出现计算机无法运行,也就是“死机”。一般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系统死机的,即使是刚接触电脑的,命令输入不正确也不会导致计算机死机。经常死机,基本也都是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的染指了。
(6)未使用软件,但自动出现读写操作。计算机正常状态,软件未使用是不会自动读写操作的,如果出现自动读写操作,出现软件正在进程中,则有可能是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袭了。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极强。可以在人们毫不察觉的时候感染计算机。
(2)繁殖行极强。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可以很快“发作”。
(3)传染性极广。可以通过各种外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等多方面侵入到计算机,而且不停地传染。
(4)潜伏性极长。中毒后可以不发作,一直潜伏在系统里,等某个条件被激活后,就开始“发作”。
(5)破坏性极大。计算机病毒“发作”后,轻则扰乱系统运行,重则对磁盘数据造成破坏、删除文件,更严重的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3计算机病毒由来
(1)引进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中带有病毒。现在网络各种克隆系统以及破解版的软件,很多人一不注意直接在网上下载,或者点开下载链接页面,得到的却不是自己所要的系统以及软件。也有可能是病毒捆绑在这些软件中,当你安装后就会带来病毒的干扰。
(2)各类出境人员携带回来的软件和机器染有病毒。因为病毒也有地域性,很有可能外出旅游,自己的软件以及程序在国外染了境外的病毒,然后带回来影响到了自己的其他程序,带来了病毒的传播。
(3)一些带有病毒的游戏软件。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喜欢玩游戏,而游戏软件是植入最多病毒的手段之一。很多人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给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带来了病毒的入侵。也可能在浏览游戏攻略时,无意点开了携带病毒的网页页面。在这种捆绑病毒的干扰下很容易就导致计算机中毒。
(4)非法拷贝中毒。目前,很多外部设备比如:U盘、移动硬盘等都或多或少通过各种途径拷贝文件或者软件,在拷贝过程中可能这些文件和软件本身携带了病毒,导致染指了外部设备也中毒了,当你直接把外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就很容易造成自己的电脑系统“引狼入室”。
(5)有人研制、改造病毒。主要是计算机工作人员或业余爱好者为了个人的兴趣而制造出来的,有的用来检测自己个人编程能力的,有的完全出于开玩笑的,这些病毒还算是良性的。但有些病毒是专门对某个人、组织或者部门进行蓄意破坏行为的,也有一些是团体行径的。比如:信息战。进行有规模的病毒攻击来打击对方的信息系统,或者窃取一些对方的重要信息和情报。这属于恶性的。同时也有一些病毒是研究实验用的,因为某种原因控制不了,导致扩散出实验室和研究所从而危害到他人。(6)电子邮件病毒。通过邮件携带病毒传到其他计算机,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
4预防计算机病毒措施
尽早发现计算机病毒,并有效控制病毒危害是关键。提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杀毒软件。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措施。这里预防病毒的措施主要有:
(1)不要随便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或者一些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都很可能是网络陷阱;
(3)不适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的杀毒软件要慎用,应安装真正有效的杀毒软件,并时常升级软件;
(4)新购买的电脑或其他外部设备,在使用前首先要病毒查杀,以免带来外部病毒;
(5)不要随便打开不明来路的邮件和附件程序;
(6)不要在线启动、浏览一些文件;
(7)对外来程序要使用杀毒软件先检查,没检查的文件不得拷入计算机;
(8)备份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区扇区,并对重要数据做好备份;
(9)定时查杀病毒,发现病毒应立即清除。
5结语
【关键词】职业病预防机制 成瘾分析 解决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生产条件技术的限制或者相关部门关注度不够等原因,生产条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者工作人员的健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职业病。最近几年,职业病所引起的事故逐渐增多,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对职工的健康进行法律保护,但是尽管如此,职工的身体健康依然受到着职业病的严重威胁。怎样建立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预防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如何进行改善进行深入探讨。
2 职业病的含义及分类
狭义上的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工作中,因长期接触某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而造成的身体疾病,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工作中的劳动者因为工作特性而导致的一系列行为习惯和疾病。常见的容易造成职业病的物质有粉尘、有毒的气体或者固体、放射性物质等等。
在职业病的判断标准上,国家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只有所患疾病被列在《职业病目录》中,而且必须经过规定的诊断机构明确诊断过,并且患者所患疾病与所从事的工作必须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才算符合条件。在工作中得的病如果并没有列在《职业病目录》中则不算是患职业病,如果得了被列在《职业病目录》中的病,但与所从事的的工作无关的话也不算是患职业病。
当前我国所规定职业病有十大类共115个病种,包括以下几个分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十一种、职业中毒五十六种、尘肺十三种、生物因素所致三种、物理因素所致五种、职业性眼病三种、职业皮肤病八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三种、职业性肿瘤八种、其他职业病五种。当前我国面临的劳动者职业病患病情况十分严峻,职业病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3 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对于职业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
企业领导掌握着企业的命运,对于企业的每一项重大问题都起着决策作用。有些企业领导不重视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于职业病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意识不够全面,所以造成员工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对于员工工作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很少,使员工的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领导对于员工工作岗位定期更换的重要性意识不充分,也造成员工与某些有害物质长期接触。
3.2 相关预防控制机制不够完善,无法保障职工的人身健康
有些生产企业忽视法律法规的存在,对员工的健康不进行定期检查,也不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教育,对于基本设施的建设很不完善,并没有将职业病的防止工作做好,而且对于上级的检查也是能过就过的应付态度,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防控机制,对于员工的身体健康不能充分保障。
3.3 对于工作场所的环境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
有些企业的厂房基础设施缺乏,尤其是通风设施的安装数量很少,设置不安装,一旦有有毒气体泄露,将严重威胁到职工健康。对于有毒废液废渣的处理也很简单,多数情况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影响自身企业员工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居民,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职工的总体素质偏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够高,甚至还有文盲的存在,对于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由于文化水品的原因,对于有毒物质的危害不够了解,所以很容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对于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一味忍让,不懂得借助法律武器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客观纵容了违法行为的猖獗。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高,对于危险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3.5 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有些情况在法律中没有参考依据
由于我国此前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国家相关立法制度不够健全,造成法律约束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由于法律不健全,所以有些突发状况不能依照法律中的内容来解决,只能是发生状况之后才对法律进行修补和健全,这直接影响到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职业病的防止工作。
4 职业病防治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了改善当前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企业领导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职业危害,切实保护员工健康
企业领导看问题的眼光要长远,要对职业病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不要只注重经济效益,要切实保护职工的利益,只有职工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建设调查统计机构,对于员工职业病要对上级进行及时报告。加大对于生产技术革新的投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或者材料设备,采用危险系数小的材料和设备。
4.2 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
加大对于工作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员工工作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做好厂房的通风措施。同时要组织专门的医疗小组,对企业员工进行及时的体检,对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有详细的了解。
4.3 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勇于维权
员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通过企业开设的安全教育课程来对职业病的危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如果自身的健康受到危害,而且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时,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4.4 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
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建立和修订,对于危害员工健康的行为要进行严格及时的处理,要切实保护职工的利益,在执法过程中要规范行为,端正态度,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求私利。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首先要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对职业病发生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进而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工作,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系统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
5 结束语
职业病是我国社会上比较普遍的现象,严重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只有彻底解决问题,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解决职业病问题,需要建立相关的预防机制,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对员工利益的切实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员工三方充分合作。
参考文献:
[1]杨水莲,鲁翼雯,倪为民.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体会[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
[2]赵阳,杜欢永.全面现场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3).
关键词:计算机 病毒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009-02
计算机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始得到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虽然计算机技术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遭遇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如果计算机遭遇到病毒的入侵,轻则导致计算机死机,重则导致计算机瘫痪,并且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也会被不法分子窃取,给计算机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计算机病毒在我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是指编制或者插入在计算机程序中的能够破坏计算机功能及数据,并且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能进行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目前有很多不法分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所避免不了的漏洞,从而进行一系列违法行为,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不法分子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计算机病毒,他们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将计算机病毒隐藏在文件或者网页里面,当用户下载文件或者浏览网页时,侵入到用户电脑的存储介质或者程序里面,从而导致电脑瘫痪,获取用户的信息。另外,目前计算机病毒不但藏得越来越隐蔽,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顽固,破坏力也越来越强大,而且目前有很多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都难以进行彻底的清理。所以只有仔细研究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以及传播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防护和清理病毒。
1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导致计算机病毒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计算机病毒类型分很多种,在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最为猖獗的主要有以下几类病毒。
1.1 Internet语言病毒
Internet语言病毒是利用Java、VB程序的特性来撰写的,这种病毒虽然对硬盘上的数据信息造不成威胁,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浏览器浏览含有病毒的网页,病毒就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计算机进行复制,从而盗取用户的信息并降低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用率,造成计算机死机。
1.2 宏病毒
宏病毒是利用软件本身所提供的宏能力来设计病毒,只要是计算机上具有宏能力的软件,就有存在宏病毒的可能,该类病毒的特征是以Office模板进行病毒传播。例如之前的美丽杀手病毒。美丽杀手病毒是一种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 Exchange和电子收发软件Out look 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和Word文档附件,由于E-mail服务器具有传播扩散的功能,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用户一旦打开这个Word文档附件,那么病毒就会借助用户的Out Look地址薄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达到损坏E-mail服务器的目的。
1.3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扩展名为.com、.exe以及.ovl的可执行文件。如果用户运行带有病毒的可执行文件,那么病毒就会实现在计算机中不断复制的目的,由于病毒的不断繁殖,导致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变低,最终造成计算机死机。例如特洛伊木马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是通过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进行病毒传播的,在服务器端通过对文件进行复制、下载等途径传送到要破坏的计算机系统中,如果用户一旦执行了特洛伊木马型病毒,那么系统每次启动的时候,病毒就会偷偷地在后台运行。当计算机系统连接上Internet时,黑客就可以通过客户端病毒在网络上寻找携带服务器端病毒程序的算机,当客户端病毒找到携带服务器端病毒程序的计算机后,就能够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使用客户端病毒指挥服务器端病毒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由于文件型病毒的危害性极大,所以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网络安全性就无从谈起。
1.4 引导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是通过感染计算机磁盘的引导扇区发挥作用,用户启动系统需要从引导区读取信息,系统一旦被启用,此类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运行病毒代码。
1.5 复合型病毒
复合型病毒同时兼具了文件型病毒和引导型病毒的一些特征,可以感染计算机磁盘的引导扇区文件,也可以感染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可执行文件。计算机一旦感染了复合型病毒且没有对这类病毒进行全面清除,残留病毒可进行自我恢复,再次对引导扇区文件和可执行文件进行感染,此类病毒不但对计算机破坏程度较大,而且这类病毒的查杀难度也很大。
3 计算机病毒入侵电脑的方式
3.1 源代码嵌入式
计算机病毒使用源代码入侵的主要对象是计算机高级语言的源程序。计算机病毒代码在源程序编译之前嵌入,在嵌入病毒程序后与源程序一起被编写成可执行性文件,最终就形成了病毒文件。
3.2 代码取代
使用代码取代入侵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利用自身的病毒代码来取代某个入侵程序的整个或部门模块。它主要攻击的对象是特定的程序,虽然其针对性较强,但是却极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查杀此类病毒也较为困难。
3.3 修改系统式
修改系统式入侵电脑的病毒是目前大部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方式,计算机病毒通过这种方式,将自身替换为计算机系统某些文件的同时,也改变了原计算机系统程序的一些功能,所以通过此类方式入侵电脑的病毒危害是极大的。
3.4 附加外壳式
计算机病毒通过这种方式嵌入到计算机正常程序的前部或者尾部,等于给计算机程序添加了一个病毒外壳。用户在执行这个程序时就会触发病毒,导致病毒代码先执行。
4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如果计算机用户是在工作当中遇到病毒的入侵,那么计算机中所存储的文件必然会遭到病毒的攻击,因此为了防止计算机中的文件遭到破坏,用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安全措施来预防病毒的入侵。
第一,新购买的电脑在使用之前首先要进行病毒检查,以免机器携带病毒;第二,绝不使用盗版软件,特别是在计算机上安装盗版的杀毒软件;第三,安装正版且有效的杀毒软件,并经常对其进行升级维护;第四,要使用杀毒软件对外来程序进行检查,没有经过检测的可执行文件是不能够拷贝到硬盘当中的;第五,在启动计算机时,最好不要使用软盘;第六,在杀毒之前,将硬盘引导区以及主引导扇区中的数据文件进行备份;第七,在启动最新的反病毒软件之前,要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病毒扫描和清除,以便系统或文件恢复正常;第八,如果发现计算机病毒入侵电脑文件,要立即使用反病毒软件对文件中的计算机病毒进行清除,如果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那么就要将其文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程序。
5 结语
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电脑的有效措施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第一,对计算机病毒做好预防措施;第二,经常使用正版且有效的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第三,当发现计算机病毒入侵时要立即清除;第四,要到官方网页下载软件,坚决不浏览不良网站,不随意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邮箱、网址链接等。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王玉容.对于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的探索[J].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2014(5):11.
[2] 李佳奇.计算机病毒与防护措施分析[J].硅谷,2014(2):89-90.
关键词:常见鸡病 防治与改进 措施
一 、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
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流行特点:不同品种、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尤其白羽产白壳蛋和中型快大品种易感性较高,本病可通过伤口传染或是呼吸道传染。发病阶段:6~12周龄多发,地面平养或是网上平养较笼养鸡多发,受到外伤或应激后多发。发病原因:搬鸡受到应激、鸡群打架受伤容易诱发本病。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是:
1.急性败血症
突然死亡,病程较长的精神沉郁、呆立、少吃或不吃,病死鸡可见腹部、肉垂、颈部、大腿发生湿性坏疽水肿,羽毛潮湿易掉。解剖可见皮下水肿或出血,全身肌肉出血;肝变脆,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点;脾、肾、肺等内脏器官充血和坏死。
2.关节炎
该型多见成年鸡和肉种鸡的育成阶段,病鸡精神较差,食欲减退,跛行、不愿走动、严重的不能站立。病鸡关节肿胀、变形,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关节腔内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3.脐炎
胚蛋在孵化过程中感染葡萄球菌时,出壳几天的雏鸡死亡率升高,病雏鸡的腹部膨大、脐口发炎。脐部皮下有胶冻样浸润。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变不易确诊,要借助实验室技术来做出诊断。防治要点是(1)搬鸡时注意轻抓轻放,减小应激。防止和减少外伤。(2)加强卫生和饲养管理工作,经常清除鸡舍内粪便,保持垫料干燥。(3)加强种蛋和孵化器的消毒,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4)在发病初期应立即进行全群投药。如环丙沙星(每50千克饲料中加2.5克);恩诺沙星(每50千克饲料中加5克)拌料;连拌3~5天,可有效控制本病。
二、鸡磺胺类药物中毒及其防治
鸡绿脓杆菌病的症状表现鸡磺胺类药物中毒-鸡病大全(症状鸭子常规免疫知识圈养蛋鸭的五注意鸡病毒性呼吸道病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简述鸡锰缺乏症的临床症状浅析鸡蛔虫病症状和治疗鸡舍光照的注意事项蛋白质需要量的确定因素肉种鸡的限饲鸡呋喃类药物中毒-鸡病大全(症状鸡呋喃唑酮的中毒症状与防治肉鸡用药不当后果分析春天蛋鸡饲料的变动为什么不能喂生骨粉转群技术产蛋率的计算肉鸡有哪些特点肉种鸡开产后的管理鸭子胰腺炎的治疗鸭得了传染性窦炎有什么表现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治疗雏鸡霉菌性胃肠炎成年鸡马杜霉素中毒的诊断鸡食盐中毒-鸡病大全(症状图谱)
三 、棘头虫病的诊断
虫体长圆柱状、弯曲半圆形或豆点状。虫前端有一吻突,其上有数列小钩或棘,钩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是鉴定特征。体部由皮肌囊和内部器官构成。无消化器官,靠体壁吸收营养。雌雄异体。雄虫由两个(椭圆形)、输精管、管和器组成。雌虫在幼年有卵巢,以后崩解,成为浮在体腔中卵块,有子宫和阴道。虫发育需一个以上中间宿主(节肢动物、蛇、晰蜴和两栖类)参与。
1.大多形棘头虫:寄生鸭、鹅、鸡、天鹅的小肠前段。虫橘红色,纺锤形,前端大,后端狭细。吻突上有小钩18个,纵列,每个纵列7~8个,前4个钩较大,有发达的尖端和基部,其余为小针状,发达。吻囊呈圆柱形,双层构造。雄虫长9.2~11毫米,卵圆形,位体前1/3部,近吻囊处。雌虫长12.4~14.7毫米。卵纺锤形,卵胚两端有特殊突出物。生活是中间宿主是甲壳纲、端足目的湖沼钩虾。成熟虫卵随粪排出外界,被湖沼钩虾吞食后,经一昼夜孵化,棘头螺固着肠壁上,经18~20天发育为椭圆满形棘头体,被厚膜包围,游离体腔内。再发育为有感染性卵圆形的棘囊。自中间宿主吞食虫卵起,约经2个月,育为感染性幼虫。鸭吞食此类宿主后,约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致病性是虫吻突附着粘膜上,引起炎症,严重时吻突穿过肠壁,引发肠穿孔,继发腹膜炎。尸检时,肠浆膜上见突出的黄白色小结节。肠壁上有许多虫体。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2.小多形棘头虫(鸭多形棘头虫):寄生于鸭、鹅、野鸟的小肠。虫小,纺锤状,新鲜时橘红色。吻突卵圆形,16纵列的钩,每列7~10个,前部的钩大,向后变小。虫前部有小棘,排成56~60个纵列,每列有18~20个小棘。s吻囊发达。雄虫长3毫米。近圆形,前后斜列于虫前半部内。雌虫长10毫米。卵纺锤形,有3层膜,内含一黄红色的棘头蚴。生活史以蚤形钩虾、河虾、罗氏钩虾为中间宿主,发育过程与大多形棘头虫相似。致病性与大多形棘头虫相似。分布于陕西、江苏、台湾。
3.腊肠状多形棘头虫:寄生鸭小肠。中间宿主为岸蟹。分布于福建、陕西。
4.鸭细颈棘头虫:寄生于鸭、鹅、野水禽的小肠。虫白色纺锤形。前部有小刺。雄虫长4~6毫米,宽1.5~2毫米,吻突椭圆形,有18纵列的小钩,每列10~16个。吻腺长。前后排列,位于虫前半部内,下方有6个椭圆形粘液腺。雌虫黄白色,长10~25毫米,宽4毫米,前后两端稍狭小。吻突膨大呈球形,直径为2~3毫米,前端有18纵列的小钩,每列10~11个,呈星芒状排列。吻腺长。卵椭圆形。生活史的中间宿主为等足类的栉水虱,在其体内,若外界温度24~26℃下,自棘头蚴发育为棘头囊约需25天,在17~19℃下需37~40天,低于17℃时,需时2个月。在鸭体内自棘头囊发育为成虫需29~30天。致病性对2~3月龄幼鸭危害很大,减食,无神,步伐不稳,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剖检在浆膜有豌豆大的结节,小肠粘膜肿胀、充血和溢血,小肠壁布满虫体,有时肠穿孔,继发腹膜炎。
5.诊断:按临诊表现、病理剖检和粪便检查,进行综合判定。粪检用离心沉淀灶或漂浮法查虫卵。
6.预防:幼鸭和成年鸭分群饲养或放牧,因成年鸭带虫传播。对幼鸭和成年鸭进行预防性驱虫。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中间宿主应及时用药杀灭,放牧水塘最好秋末冬初干塘。加强饲,喂全价料,提高机体抗病力。
7.治疗:用国产硝硫氰醚,按100~125毫克/千克体重,1次投服。四氯化碳按0.5~2毫克/千克全重,1次股服。丙硫咪唑按10~25毫克/千克体重,用小胶管1次股服。二氯酚按0.5克/千克体重,拌料均匀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