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索规律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第1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一、“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

(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

3、反思。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

(2)引发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反思,是该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引起学生反思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发现;永不停息地去探索、辨析,是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归纳、反思”模型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2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注意的问题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那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反思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将课中的“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即“精”。

2.要“紧”,即及时。有时课上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时间长了,教师容易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如果时过境迁,在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因为灵感的产生只在一瞬间,情消意散,灵感就不“灵”了。

3.要“重”,即重点突出。写教学反思,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写教学反思时,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标、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挖掘是否深透、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等等并作原因分析。对于目积月累的大量“教学反思”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摸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要“全”,即全面。写教学反思,要把内容记录完整。

4.1 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对教法的反思内容有:教学手段选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有启发性、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上是否宽严适度(如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的不同意见等),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的时机处理是否得当等等。

第3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交往教学 高中物理 应用

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极其基本和广泛,它所揭示的规律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课程设计上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符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交往教学模式是在交往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共同的文本为中介,以对话为线索,以创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教学活动结构、程序与策略的典型范式。交往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一、定向与准备阶段

定向就是学生与教师约定进入同一教学生活,准备就是指师生为进入共同教学生活而进行知识的、心理的、物质上的准备活动。教学材料既包括要阅读的物理教科书和辅助资料,也包括实验或实践的材料,还可能包括一些经验或头脑中构建的物理情景。这些共同的材料是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的中介,它是构筑师生课堂“交往”的基本材料。物理教师的准备包括:对教学材料的选择、理解,对教学材料呈示的设计及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准备,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获得交往对象――学生的整体特征。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我们可以准备“牛顿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我们可以准备卫星图像和卫星轨道图像的挂图,条件允许的可以用大屏幕投影实物图像等等。教师的这些准备是对学生的认识和对教学材料的加工改造,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建构。在与学生的人际接触中,在与作为历史文本的教材的对话中,不断唤醒自己的职业意识,拓展自己的认识视野:同时在设计自我形象时,也使自己的形象意识加强,为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完美的形象认知打下基础。

二、对话与互动阶段

交往教学中的对话与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影响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对话的进行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设置氛围,使双方进入对话情景。

(2)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提出活动的课题,学生主动感知或操作。活动的课题是教学交往的起点,在教学中,活动课题也许会经过主体多次理解而发生转换。

(3)教师提问或暗示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进入“愤”“悱”状态;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引出需要共同探索的问题。

(4)多维思考或尝试多种操作方法。

(5)达成共识,获得情感满足,保留继续探索和交往的兴趣。

例如,在规律教学《平抛运动》时,第一步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入对话情景。提出曲线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有什么运动?这个过程大概只需两三分钟。

第二步是实验探究阶段,分析平抛运动规律。此时继续让学生承担学习主要工作,发挥学生主体性,先分析为什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之后分析平抛运动是哪些运动的合成?这就要通过实验:平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从相同高处同时下落同时落地――实际实验,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思维实验,来说明平抛运动的分运动。这一步需要学生激发逻辑思维进入“愤”“悱”的阶段。

第三步是得出规律阶段。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和以前知识基础来分析平抛运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空中飞行时间或其他规律。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参与,进行多维思考。以此方式可以继续引入更多知识点,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去,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

第四步是规律应用阶段。学习了平抛运动之后,可以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解题或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三、系统反思与调控阶段

反思是师生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生活进行系统总结,反思要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即有效调控、改革教学的不合理性;反思要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检查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查及调整控制;反思要促进师生特别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要以“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反思对象,进行自我反思与主动调控。

例如,一物块从斜面顶端加速下滑,斜面固定不动,问如在它上面加上一大小为F的力,它下滑的加速度a怎样变化?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增大。学完此题后思考,如果是在原物块上再放上另一个重力大小相同的物块后,两物块间不发生相对滑动,两个物块一起下滑的加速度怎样?通过分析结果是不同的,再放上另一个物块,加速度a不变。通过反思两种情境案例,对应理解加深印象。

反思与调控是师生与自我交往的自觉状态,也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通过反思,师生认识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命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强化;通过调控,师生的行动更加合理,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第4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怎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要构建一种“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切实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如何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其关键是:在学生学习流程中,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与反思的机会,即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等环节训练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学习中用到的方法,使方法和策略具有可迁移的价值,以此提高后续同类知识的学习力。

下面以“商不变规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构建“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和策略。(重点介绍凸显学习力发展的环节,其他略去)

一、“情境导入”环节:引发兴趣・提出问题

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是学习发生的前提,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要学习。具体策略有:(1)为学生创设一个既有一定的儿童生活情趣,更有思考魅力的情境,使学生在思维冲突中拉开学习序幕。(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想探索的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件播放童话故事《猪八戒吃西瓜》:有一天猪八戒来到高老庄,他想展现自己的能耐,便干起各种活来。他有一个贪吃的缺点,他干了一天活就对庄主说:“老庄主,天太热了,你给点西瓜吃吧!”庄主觉得他干活挺卖力,就答应了,每天都拿西瓜给他吃,先拿了4个西瓜给他,要他平均分成2天吃。猪八戒立即说:“这么少啊!”庄主说:“那给你拿8个西瓜吧,但你要平均分成4天吃。”猪八戒还说:“能不能再多给些?”老庄主慢悠悠地说:“还嫌少,我给你16个西瓜,但你要平均分成8天吃。”这时猪八戒满意了,可整个高老庄的人都笑了起来。

师:大家为什么笑了?请列式算一算。

生1:老庄主给的西瓜看起来越来越多,但猪八戒平均每天实际可以吃到的西瓜个数都是2个,所以大家都笑猪八戒无知。

生2:我发现算式中被除数不断乘2,除数也不断乘2,但商还是2。

(教师板书:4÷2=2,8÷4=2,16÷8=2)

师:看了这些内容,请提出你想研究的问题。

生3: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

生4:商的变化有什么神奇的规律?

……

解析:学习力发展的前提是学生能够最短时间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情境是吸引学生兴趣很好的载体,但有效的情境一定要在生动的情景里暗含着引人思考的数学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声情并茂、幽默诙谐又有数学思维含量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除法算式,并着眼于“被除数”“除数”“商”这三个研究对象上。从风趣的故事中,学生已经发现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想研究的问题,问题是学生自己主动提出的,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了。

二、“自我学习”环节: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力的训练从课桌上的独立学习开始,该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学生独立进行基于已有经验的自主先学,即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活动,培养自主试学能力,同时为下一步展开交流储备经验。学生独立建构的方式和探索的难度系数等要因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发展阶段而不同。为了使独立试学真正发生实效,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基于问题思考的新知形成“导思卡”,“导思卡”的开放程度要因人、因阶段而异。

当学生经过独立试学后,原先的认知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脑子里既明白了不少,又有许多混沌不清。接着进行展示独立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围绕“导思卡”展开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1)说出你所知道的;(2)提出你还不明白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疑问中动态捕捉推进后续教学的“生长点”,实现“以学定教”。

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时,商才不变?(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独立猜想)

将学生的猜想进行归类,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

生A:我认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才不变。

生B:我认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减少)相同的数,商才不变。

师:怎样可以知道这些猜想是否正确?

生:举例验证。

安排学生先独立探索,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

内容:以“60÷20=3”为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60)÷(20)=,对上述猜想逐一进行验证。在举例验证后思考(导思卡):(1)哪些算式的商仍等于3?把这些算式再分成两类。(2)分别观察这两类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变化有什么规律?(3)其他算式的商为什么变了?再次举例验证。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捕捉信息,独立探索时重点指导学困生,合作交流时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小组讨论。考虑到学生举例的局限性,教师预备以下一些算式:(60×2)÷(20×3),(60×5)÷(20÷5),(60×4)÷(20÷2),(60+20)÷(20+20),(60-10)÷(20-10)。

解析:建构主义认知“发生论”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建构活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把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提供材料,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亲历过程、体验成败,并在探究中加强合作交流,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对商不变原因的独立的猜想和对正反材料的验证以及进一步的检验,初步认识了“商不变规律”的本质特征,并且在与同伴的交流讨论中认知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逐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学习的自我发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经验,获得了一些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这样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新知形成”环节:顺水推舟・提炼概括

当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先学成果”充分展示后,教师要根据捕捉到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后教”,主要是围绕“导思卡”,顺着大多数学生的思路进行新知内化活动:(1)对学生前期已基本能掌握的内容,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2)对存有疑惑或错误的认识,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澄清、纠正、提炼升华等系列新知形成活动,确保“学力”和“学业”双落实。

在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提炼概括,采取顺水推舟的导教策略。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被除数如果是乘,除数也要乘,商才不变。

生2:我有补充,被除数如果乘2,除数也要乘2,商才不变。

生3: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乘相同的数,商才不变。

生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也不变。

生5:我认为“同时”“相同”这些词语很重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商就变了。

生6: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商也变了。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再次让他们计算:(60+20)÷(20+20),(60-10)÷(20-10),以验证普遍性。

生7:只有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才不变,而不是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经过正反两方面的验证,将得出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进行合并归纳。

师:这里“相同的数”可以是任意数吗?

生:好像0不可以,因为0不能做除数。

教师在概念中补充“0除外”,并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概念中的关键词。

在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地发现规律后,让他们又从“一般”回到“特殊”中去,任意举出例子检验一下。

解析:“先学后教”中学生“先学”是前提,教师“后教”是保障,“先学”要充分有效,“后教”要适时到位,这两者是实现“学业与学力双丰收”的两翼,缺一不可。“后教”是指当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先学成果”充分展示暴露后,教师围绕“导思卡”,根据捕捉到的生成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炼概括。提炼概括是一个动态发生的导教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顺水推舟”的策略:学生对商不变中的基本规律能自我发现时,教师则引领他们进行概括归纳;学生存有争议的地方,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商变不变?”教师则提供材料,通过再次验证,澄清认识;当学生受经验局限时,如“0除外”的知识点,教师则通过追问及时进行点补。总之,通过多种手段最终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反思总结”环节:梳理知识・提炼方法

“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一方面是让学生去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磨砺过程,从中得到体验与感悟,另一方面是要总结、反思学习中用到的方法,实现知识与方法的有效迁移,进而提升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学习力。反思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回顾,学习方法的总结,提出下一步想探索的问题等。

师: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1:今天我们研究了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

生2:我发现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我们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呢?回忆一下整个探索过程。

生3:我们先提出猜想,接着举例验证,然后观察正反两种例子,在比较中发现了商不变规律。

师:确实,猜想―验证,观察―发现,比较―思考,这些是我们探索数学规律的重要方法,大家可以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生4:在学习中我还发现商不变规律在任何除法算法中都适用,包括变化过的算式,只要具备条件,商就肯定不变,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师:我们已经研究了商不变规律,下一步你还想研究什么?请提出你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生5:乘法中有没有积不变的规律?

生6:加减法中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第5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一、更新研究理念,建立保障机制

1.树立“以师为本”的研究理念

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为研究依据,主要为了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以师为本”,以行动研究为主的一种应用研究。“以师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校本研究中的体现,既要立足于教师的个性需要,又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可持续性,培养教师自我发展能力。校本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校本研究大致可分为校本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学科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校本学科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渠道,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炼和升华。在校本研究中,可以将三者密切结合,不一定非要做严格的区分。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带有研究性的校本实践,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校本研究方式。开展深度校本研究,应该首先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目标思路不清的问题,提升理论层次和实践效能。

2.完善校本研究的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校本研究制度注重一个“细”字。立足于激励,体现制度内容的全面化和制度规程的具体化。比如,建立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说课―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研究成果激励制度等。学校把这些制度作为常态下的工作序列,内化为教师的工作任务,形成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让制度的“人文性”升华为传统意义上的“规范性”。

第二,执行校本研究制度突出一个“实”字。校本研究的过程就是校本研究制度执行的过程。执行校本研究制度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落实执行,一是及时总结,总结重在对完成工作的结果和过程的质量情况做归因分析、提炼、反思。二是及时反馈和调整,这是加强校本研究的过程检查和指导。校本研究制度在实践中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和适时提升。

二、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式

1.确立校本研究的主题和重点

首先,依据新课程对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要求,确立校本研究的主题。与新课程同行是选取校本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学校引领教师通过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学科教学,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和超越。比如,研究如何有效管理教与学,如何遵循规律教与学,如何遵循规律“和谐高效”教与学;

其次,立足于学校实际,确定校本研究的重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永远是校本研究的方向,学校把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作为持续追求的目标,把深度研究备课和深刻反思教学作为校本研究的重点。比如,研究如何让常态课实在有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创新校本研究的活动方式

校本研究的活动方式,主要有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示范观摩、“同课异构”和“一课多轮”、集体备课、网络研究等。

①课题研究,这是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转换为研究任务,生成研究课题,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采用灵活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实现对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这样基于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不在求多、求大,贵在创新、求实。

②专题研究,这是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教学中有共性的具体问题,开展主题研究活动。通常以课例为载体安排教师作研讨课,通过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③案例研究,这是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组织优秀案例展示、研讨活动,让教师在讲述自己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让听案例的教师结合别人的教育教学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④示范观摩,这是典型示范与自省跟进相结合,引导与协调相结合的校内展示研讨活动,起到经验共享、以点代面的作用,以优质课堂推进常态课堂的质量提升。

三、开展深度研究,坚持自我反思

1.深度研究备课和上课

第一,深度研究备课,提升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教学设计水平。我校以提升集体备课的价值为重点,开展常态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形成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四步备课流程”:自主探究,形成教学设计;合作交流,修改教学设计;新课引领,验证教学设计;总结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常态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是深度研究备课,强化集体备课关于集体参与研究、突出个性特色、贡献个人智慧“三点要求”的精心预设过程。

第二,深度研究上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以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为重点,开展常态化评课研究。教师更加关注“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关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等观念问题;遵循“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等教学规律,以及“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教与学并重”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在具体操作上,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鸣。

2.坚持多视角和全过程的有效反思

第6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中一条基本的规律,我认为就是:关注实践、反思实践、研究实践、改进实践,在关注、反思、研究、改进实践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收获成果,实现成长。

教育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古今中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无不来自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或有丰富、深刻的实践背景,缺乏或者轻视教育教学的实践,要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教育教学研究,尤其适用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因此,教育教学的研究必须基于教育教学的实践,特别是要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学校的教育科研才有根、有效,校长和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并获得专业发展。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关注点、研究点、着力点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校长和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科研和校长、教师成长的真正起点和基点,实践―反思―成长,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张景彪、赵庭标校长带着他的由“鹰一样的个人”组成的“雁一样的团队”,遵循着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作出了实在、有益的探索。认真拜读这本集子不难发现,他们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来自于实践,二是来自于自身,总之是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才如此紧密地联系着,他们的教育科研才如此有效地促进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的教育科研成果才如此丰富、多样、鲜活而引人入胜。东外的发展,东外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结果,也是遵循学校教育科研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结果。而遵循规律的教育教学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学,遵循规律的教育科研才是最好的教育科研,遵循规律的教师发展才是最好的教师发展。

第7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引导;探究性;学习

一、引导学生探究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的形成过程

概念、法则等是数学的基础,是掌握数学知识的源泉,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等尽量让学生概括出来,理解并灵活掌握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东西,人们往往倍加珍惜且过程记忆深刻。在学习基本概念、法则、定理、性质时,应该与旧知识联系,通过引导启发,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来。在做较难的习题时,设置系列悬念,引导学生探索方法和规律,而后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表面上浪费时间,但功效倍增,实质反而节约了时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快、更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第一节内容时,没有直接给出移项的概念,而是通过解两个方程(1)x-7=5(2)7x=5x-4的解法,启发学生总结(1)已知项的变形过程(x-7=5到x=5+7)、(2)的未知项的变形过程(由7x=5x-4到7x-5x=-4)从符号到位置的变化,用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概括出移项的定义: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这样须用一句话概括了书中的两部分定义。又如:在学习去括号法则时,根据实例让学生观察总结出法则,而不是直接给出。数学概念一般是以准确而精炼的数学语言运用定义的形式给出的,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概念形成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对“旋转”定义的理解,可提出反思性学习提纲:(1)研究的环境是什么?(2)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运动的方式是什么?(4)它与“平移”有什么区别?经过反思深化学生对初中数学教材中旋转定义的理解,并在头脑中对旋转的定义形成较完整的概念,深化学生的知识建构。对概念要全面准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才能达到理解、掌握、灵活应用之目的。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还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相似的概念之间不同结构与本质区别的反思,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形成的背景、条件、过程、作用、以及延续,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掌握知识的灵活性。更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

二、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条件、拓宽问题,通过变式和发散训练,让学生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优化自身的思维。

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在例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解法的探求过程,让学生的各种解题设想包括正确的、错误的、繁琐的、简捷的都充分展示,并加以评析,最后由师生加以小结,充分肯定其合理成分,有意识揭示失误的原因。同时在例题教学中展示老师的思路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解题时碰壁的自然与必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原因,探讨如何转向;学习如何在条件、结论及所学知识三者之间展开合理的联想,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一、抓住关键发问,诱导学生反思

问应问在关键处,问应问在要点处。在教学知识的要点处精心设计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分散知识难点,帮助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

首先,在知识生长点处设问,从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进一步延伸出更多的新知识,为新知识的教学找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的方向思考。

其次,在知识重点处设问,促进学生联想相关的知识,逐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学会寻找难点的能力。

再次,在知识关联处设问,用联想的观点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从新知识联想到旧知识,并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水平,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

最后,在知识的难点处设问。学生在认知上的障碍就是教学难点,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会因人而异,教师要主动地去熟悉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引导,学生将会逐步突破。

二、抓住偏差追问,诱导学生反思

学生往往会在对知识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产生偏差。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会因为教师已有的思维认识或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师生认识之间的差异,教师会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思维去替代学生的思维,教师自己清楚了,在潜意识里认为学生也搞懂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养成追问的习惯“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说说意思吗”“是这样想的吗”等,从学生的回答信息中,能够很快捕捉到学生在认识上的模糊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模糊的概念澄清。

如,在教学“倒数”时,有的学生会从概念上理解“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用生活化的言语表达出了对“倒数”概念的初步感知。这样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全面的、不准确的,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又是实在的,是他们认知的起点。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激活、重组、积累、提升,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认知偏差处追问,帮助学生把模糊的经验变得清晰、杂乱的经验变得有序、错误的经验变得正确。面对“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和纠正,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0.3、0.65有倒数吗”“7、14有倒数吗”。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时,会认识到原先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从而产生探索正确定义的欲望。

三、抓住阻力引问,诱导学生反思

教师要学会洞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思维处于临界状态时适时进行点拨,促使学生产生“顿悟”。引问的要点在于激发学生思维,进行思维点拨。学生在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时,思维产生障碍和矛盾难以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时,教师应该在关键处有意识地引导和提问,及时为学生提供科学思维方法,为学生指明思维发展的方向,打破思维惯性,拓宽思路,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在高一层次上继续思考。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形似质异”的知识,很容易习惯性地利用过去形成的思维经验去进行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多提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来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互相之间的思路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

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因为前面学习的2、5倍数的特征,是依据个位上数的特点进行判断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个知识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上去,当发现迁移没有成功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束手无策。教师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观察个位上数的特征到观察每个数位上的数值之和,很大的一个思维跨度学生是难以逾越的。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可以任意报出一个数,教师很快说出是不是3的倍数。教师可以把学生报出来的数分类写在黑板上,一类是3的倍数,一类不是3的倍数,同时,有意把这些数按个位分成两类,一类是3的倍数,一类不是3的倍数,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去探索规律。教师引问:“2和5的倍数特征是看这个数个位上数的特点,3的倍数是不是也是看这个数的个位呢?”然后找一组简单的数给学生观察,接着,引导学生从简单的12与21这组数发出第二次引问:“把两个数位上数合起来看怎么样?”学生经过相加后发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最后再问:“是这样的吗?黑板上这些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吗?”经过这样的引问,学生在计算中逐步找到其中隐藏的规律。这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学生自己理解、顿悟慢慢将知识内化,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

四、抓住规律设问,诱导学生反思

知识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突破重点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提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找到答案或小结出结论;也可提出有启发意义的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在我们的提示下,自己去寻求答案、顿悟和内 化知识。在规律的归纳处提问,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获取新知识,认识新规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摸索知识和规律,体验探索者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的愉悦。巧妙设置提问,使学生产生疑惑,继而积极进行思维,最终豁然开朗,逐层递进,将会取得非常完美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可以这样提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什么已学过的图形?2.拼出的图形的底是原三角形的哪条边?3.拼出的图形的高是原三角形的什么?4.三角形面积与拼出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5.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怎么表示?6.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既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反思能力。教学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还可以要求学生把问题记录在课本上,为他们课后复习提供思路。

五、抓住考点询问,诱导学生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在试卷中经常出现的练习形式设问。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重视,我们可以针对这些“考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明确一些考试相关的内容,争取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点,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复习中学会舍弃,有针对性地掌握考试的命脉,培养他们对试卷和习题的反思能力。课堂教学中,在考点处的反问要突出重点、难点,一些简单但常考的考点,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有意识地进行说明与强调。对稍微有点难度的内容,可把问题进行分解,以小问题的形式递进呈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个解决,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稍难的考点,引导学生尝试从考试的角度去反思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六、抓住评价激励,诱导学生反思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中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就是一种欣赏、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鼓励、一种关怀,我们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关注和赏识,关注和赏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关注和赏识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说提示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及时引导,如,“说清楚点就更好了”“能再说全面点吗”等。还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赞美的激励性评价,如,“想象力真强!”“你真棒啊!”“太了不起了!”等,借助语言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如何反思。

第9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74―01

课堂教学中,经常对“教”与“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从教材的使用中反思

教材是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它以一种参考提示性的形式出现,给教师与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料。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对例题、习题的教编、对教学内容的引申、补充等。例如,教材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 140 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 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 2倍。问前年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在于:1.阅读并理解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式;2.学会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操作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反思的,特别是对“学困生”,在以上两个学习关键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让教师满意呢?先解决问题1还是先解决问题2 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反思。

二、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中反思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倡导应用意识,并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数学教学后,教师还要反思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因为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师要适当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三、从备课中反思

1. 备课起点。起点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知识起点适合学生,才能促进知识产生迁移,使所学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因为起点过低,学生没有兴趣学,不愿去学;起点过高,学生学不懂,就不想学了。

2. 备课重点。知识重点是知识起点与知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知识重点讲,要围绕重点,以重点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3. 备课难点。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为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并不一致,教师就如何抓好教学反思,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注重分析、研究,要抓住关键,力争突破难点。

4. 讲练结合点。课后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处理好例题、习题、作业,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安排,训练层次是否尽可能地分布到了各个教学环节中,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5. 知识系统化。如何将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知识的关键本质等简单总结,形成规律,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网络,是教学后反思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掌握反思的切入点

1. 在问题探索中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特征是探索,通过探索,了解知识的特点,理解知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探索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是比较有实效的。

2. 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并对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通过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反思,可以把学习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出来。

3. 在解答问题中反思。解答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解答问题时,如果缺乏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过程没有提炼,那么解题的思维松散、不严密、不理性、不科学,解题的质量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