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技术新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指出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本质都是创造新知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选择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创新知识的四个维度即知识的宽度、知识的深度、知识的紧迫度和知识的重要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选择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方面的组织方式和整体谋划。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选择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知识管理是顺应时展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是通过确认和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对各种知识进行的连续的管理过程。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企业利用内外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知识活动的发生,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实施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成功率。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根据创新知识的特征来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一、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把知识看作企业的资产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新知识,并应用新知识的一系列过程。目的是以满足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扩展新的市场和机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是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的初始活动,获取知识的来源既包括企业内部知识,也包括企业的外部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如企业员工的个人经验,丰富的阅历等)的获取,对后面的知识创新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获得了一定量的企业内外部知识后,就需要共享这些知识,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往往能产生出新知识的萌芽。新知识萌芽产生后知识管理便进入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新知识是通过知识转化产生的,根据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知识转化主要有四种模式,即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通过这种循环转化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知识创新过程。新知识创造出来后就是最大化的运用新知识,充分发挥新知识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及过程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①。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包括技术创新构思、新技术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在技术创新构思阶段,由于市场需求刺激,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便产生了技术创新构思。有了技术创新构思后,便要进入技术开发阶段,这是技术创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利用已有的资源和技术,对技术创新构思进行完善和开发,使其从构想变成现实。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对新开发的技术或工艺进行应用。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从表面上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思想到物的过程,实质上是从知识到知识的过程。首先,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是指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具体生产流程以及在实施这种转化中采用的构成这些活动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Linus kim,1997)。技术的本质就是知识,技术是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次,在技术开发阶段,把技术创新构思变成新技术其实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最后,技术的应用阶段也是一个新知识的应用过程。
(三)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与外界不断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换,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的知识交互过程。能否充分利用和管理创新过程所需的内外部知识将成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效率和效益和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而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中知识的生产、流动、使用等活动的管理,通过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活动能够变得有序而高效。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发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控制技术创新各阶段知识的流动,加快创新的速度,降低创新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一)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的整体描述。它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创新思路的确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创新的方法、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品的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整描述。
(二)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
企业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傅家骥,1998)。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得商业利益的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产品为参照物,利用自己已有的技术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吸收学习率先者的各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产品和服务达到或超过市场上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并最终占领市场的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共同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
一个正确的、适合企业自身现状和发展水平的技术创新模式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成功率。但如果企业选择了错误的或不适合企业发展水平的技术创新模式,则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阻碍企业的发展。既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技术创新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选择一个好的、适合企业发展水平的技术创新模式便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要工作。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只有建立在有效的知识管理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更好的创造出新技术。而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创造新知识,因此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谋划和组织方式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必须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创造的新知识的特征来选择,如图1所示。
(二)知识维度蛛网模型
借鉴前人对知识管理中知识特征的研究结果,本文将技术创新产生的创新知识的特征用4个维度来表示,分别是:知识宽度、知识深度、知识紧迫度和知识重要度。创新知识的宽度指的是知识覆盖的学科领域的广泛程度;知识的深度代表了知识在某个知识领域的纵向深入程度;知识紧迫度代表了知识对企业发展的紧迫程度,即越紧迫的知识越需要尽快获取;知识重要度则表明知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程度,通常根据是否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知识成分来判断知识的重要度。
通过对知识的4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需要获得的创新知识的重要程度越高,企业就越会选择能独自占有创新知识所有权的技术创新模式,这样才能形成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此相反,当创新知识的紧迫程度高时,为了尽快地获取所需要的新知识,企业往往会借助外力,联合其它组织共同进行新知识的创造与开发,并共享新知识的所有权,如采取合作创新模式。
当知识的宽度广、深度大和重要程度大的时候,企业一般需要采用自主创新模式,如图2中的甲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创造的新知识一般都具有广泛程度大和专业化程度高的特征,所以分析的重点在于所要创造的新知识的重要程度。而当知识的重要程度高,即企业所要获取的创新知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企业通常会采用能独占创新知识所有权的技术创新模式。而自主创新的优点就在于能在一定时期内掌握和控制某项产品或工艺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行业或产品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因此,当知识的宽度广、深度大和重要程度高的时候,企业一般需要选择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
当知识的宽度较广、深度较大、重要程度较高和知识紧迫度较强的时候,企业一般应采取模仿创新模式,如图2中的乙企业。当企业要获取的创新知识对企业比较重要时,企业往往希望能独自占有创新知识的所有权。而对于较紧迫的、需要较快速获取得的创新知识,企业一般会采用能做出快速反应并紧跟市场领先者的技术创新模式。因此,当知识的宽度较广、知识深度较大、知识重要程度较高和紧迫度较强的时候,模仿创新模式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好选择。因为模仿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能对市场领先者的创新知识快速做出反应,并且对模仿创新出来的创新知识能独享所有权。同时这些模仿创新的新知识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一个成功的模仿创新往往能够后来居上,实现低成本和低风险,并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知识的宽度广、深度大和知识紧迫度强、需要快速获取的时候,企业一般采用合作创新模式,如图2中的丙企业。企业通常采用能最快获取创新知识的技术创新模式来获取紧迫度强的创新知识。当获取的创新知识宽度越广、深度越大时,表明新知识的难度就越高。知识难度越高,在技术创新中人力物力等各种相关资源的投入就越大,与之相应而来的风险程度就会提高,为了降低和转移风险,企业一般会避免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此时的知识的重要程度不是很大,即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会产生根本的影响,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没有明显的促进。因此,随着创新知识的难度提高,企业通常会通过合作创新的模式来获取创新知识。因为合作创新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摊风险,缩短创新时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四、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环境异常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建立在企业有效的知识管理基础之上,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促进创新知识的产生,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模型的提出,能够使我们抛开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外在形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知识本质,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而把握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化规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注释:
①1999 年8月颁布的对技术创新概念进行的界定.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李江,和金生.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决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
[4]马家喜,仲伟俊,梅姝娥.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范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5]谢洪明,刘常勇.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方法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10.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高技术企业 人才战略
一、高技术企业及其特征
高技术企业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形成的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技术创新是根本。国内外高技术企业经营实践表明,高技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它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缩短研发周期,并进行二次技术创新,大量开发节能、高效、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凸显高技术企业较高的科技含量。
2.研发资金是保证。资金是高技术企业流动的血液,稳定的财务状况和雄厚的财务实力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基础。在高技术企业中,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的开拓、生产规模的形成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保证。因此,巨额研发投资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由国家扶持和企业承担的研发投资,以及各种风险资本和企业资本是高技术企业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
3.人力资本是灵魂。高技术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企业,是一个大量高科技人员的集合体,他们掌握先进技术,是高技术企业的重要资产。同时,它又是一个快速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企业,其员工运用其知识存量进行创造性工作。高技术企业往往通过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员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实现知识高效转化。
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
1.知识创新是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形态的资源更易被替代,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对高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大量学者认为企业的知识和其创造知识的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关键的竞争性资产。但是,知识是一个具有较强时间性的变量,其更新和淘汰的速度更快,特别是在动态复杂环境的竞争中,一个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却不一定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能力,表现为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
可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基础是静态的,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决定于由企业知识基础所决定的知识创新。随着竞争环境不断凸显的动态复杂性,知识创新被视为企业所必备的竞争能力,是高技术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
2.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通过文献回顾和思考,可以发现企业人力资本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关于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产出影响,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因为拥有高技能、高知识水平员工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诀窍,有可能开发出新的理念及技能,并且企业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能够使其更加容易地获取和消化新的知识和技术,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本能使其拥有更多的知识、技术资源,能更加容易地获取和消化理解新知识,最终更加有利于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三、知识创新下的人才战略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本又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在知识创新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有必要采取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人才战略。
1.提高人力资本的开发水平。企业中个人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有可能产生新的知识和创新。高技术企业要通过建立和扩充具有高水平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员工队伍,使企业拥有高度专业化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同时,企业不仅要对其人才储备库扩容,还要对人才库的存量资源的质量和流量进行监控。在创新人才甄选的基础上保证人力资本的稳定性,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比率;在保证动态和静态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的通过人力资本开发投资来实现企业知识的创造。
2.加强高技术人才的激励管理。企业员工的态度和价值观在企业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实现知识创新导向的激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与奖酬制度,经常进行业绩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对员工的职位、工资、福利待遇进行调整,企业还要充分了解高技术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的上升道路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使其尽可能地施展才能和发挥潜力,保持不断的进取心。同时,还要设计有吸引力的长期契约承诺,构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塑造共同的使命感、认同感及价值观,努力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并通过加强企业学习来达到激励的目的。
3.重塑创新导向的制度结构。有效的制度结构安排是知识创新的制度基础,它为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途径,高效的制度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改进企业内信息交流的效率,减小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阻力,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促进企业的知识创造。因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创新导向的有机式制度安排,实现工作设计的方式从序列式向同步式的转变,同时还要体现出对人力资本权益和地位的尊重。
4.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高技术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往往更看重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并非是其待遇的高低。这些企业都能为科研人员配备较先进的实验室,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后勤保障,这一措施能满足很多研究人员的科研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刘力钢隋鑫安曼: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与可持续竞争优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关键词】实训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医学影像技术
0 引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十三五”建设计划要求,根据我校在宜春市产业发展、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托自身的办学实力、丰厚的职业教育资源,本着“高标准、仿真性、开放性、通用性”原则,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切实发挥实训中心在教学、科研、培训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最大功能[1]。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于2013年,成为赣西地区唯一一所培养高职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学校领导特别重视本专业的发展,现立项为校级特色专业,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将给予倾斜,发展潜力巨大。
1 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1.1 建设成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实训中心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将根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学生提供高仿真实训室和实训项目,技术上具有先进性,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岗位专项技能。实训中心还必须要承担学校及校外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工作,所建的实训中心适用性强,能够进行综合实训,并供医学检验技术、农村医学等相关专业通用。
1.2 建设成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中心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训中心不仅要成为学生掌握岗位基础技能和岗位专项技能的场所,还应融入职业文化,加强仿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营造岗位化工作环境。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训前提下,通过教-学-做-练-考的岗位技能培养主线,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岗位环境密切接触,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
1.3 建设成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学校、医院和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反馈到实训中心,使实训教学能及时体现出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实训中心高新设备的功能,开展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1.4 建设成科研项目开发的中心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专业发展及科研的需要,投入必要的医学影像设备,并根据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适时添置新的设备,注重不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校科研人员和先进实训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训中心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2]。
2 实训中心建设内容
2.1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硬件建设
遵循高职教育技术“先进、实用”、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模式,构建与医院影像科相匹配的仿真环境。校院企深度合作,整合实训资源和设施,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在现有医学影像实训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仿真环境下的CR检查实训室、DR检查实训室、CT检查实训室、数字胃肠检查实训室、超声检查实训室及PACS室,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医学影像专业局域网络系统,建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
2.2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软件建设
2.2.1 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强调与理论教学并重。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利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中心,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岗位专业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
从具备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主线,以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形成“岗位基础技能、岗位专项技能、岗位综合技能”三者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
2.2.2 抓好实训项目与实训教材的建设
本着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出发,首先抓好实训项目建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专业教师做好实训教材建设工作。
实训项目建设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设备和材料、评价与思考等内容。实训项目的建设,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结合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规范,以体现实训项目内容和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紧密结合。
在建立和完善实训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实训教材的建设,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适用性、开放性”的原则,聘请医学影像行业专家成立实训教材编辑委员会,组织教师及医院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建立实训教材编写小组。主要实训教材有《X线检查技术实训指导》、《CT检查技术实训指导》、《MRI检查技术实训指导》、《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实训指导》、《超声检查技术实训指导》和《医学影像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医学影像技术专项技能实训》、《医学影像技术综合技能实训》。
2.2.3 加强实训教学师资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由于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教师都是一毕业即进入教学岗位,资历尚浅。为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采取以老带新,相互听课评课,安排到宜春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进行临床实践锻炼等方式来提高她们的实训教学水平[3]。
2.2.4 建立健全实训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
为使实训教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本实训中心已制定出一系列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如《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工作职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医学影像技术实训室申请使用程序》、《医学影像仪器使用制度》、《实训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实训中心以后将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此将要在以前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开放式管理模式将有利于学生对实训项目的熟练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训操作的强化训练。
3 结语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将为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高仿真的职业环境和优越的实训条件下,学生真正做到教学并重、学做结合、以做为主,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医学影像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3(7):46-50.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创新教育
21世纪的知识及科技发展飞速,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创新是各项艺术设计活动的源泉,设计活动均是基于创新而展开的,设计中应极具创意性及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注重其创新素质培养,这主要是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均具备创新特征。创新教育属于启发式教育,其也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及高层次素质教育。
一、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可以说是具备创新素质的学生而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力就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的创新力主要源于国民创新力,这时青少年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则极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内容。并且,知识经济时代下更需要具备创新素质的建设者、支撑着。21世纪的今天,经济快速提升均是基于各类资源及资本的规模及增量,这则主要涉及知识积累及应用与创新,此类知识密集型及智慧密集型经济可谓是知识创新及传播与应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产品所体现出的知识创新载体。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均具目的性,创新性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其间基于计算机的诸多智能机器也替代了人类智力劳动,不过智能机器不能取代有创意的各项智慧活动,这时则创新素质是人类最重要的素质。
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且创新、突破,可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也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创新切入点及出发点。教育者应合理利用学生个体主观创新能动性,采用各类教学方式及活动,适宜的增强学生追求创新意识及洞察力提升。创新型人才往往对新问题有着极高敏感度,具备更强的问题亦是,对各类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可着眼于普通事物而发现其间不寻常性。
(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则包括高度敬业精神及开拓精神和坚韧品格,且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这些均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创新的原动力。创新型人才往往视野非常开阔,创新是基于前人经验及知识和理论的新型实践活动,这包括总结新经验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与新产品。创新型人才应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知识,也了解其他行业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真正的综合应用。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计划,且组织和实施设计活动的能力,其间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能力,这些均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创造型人才应具备极强的想象力,同个问题可于不同角度分析及认识,思维跳跃性大且可于新、旧知识中随意穿插和交替,从而快速综合自己的知识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四)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属于一种极具个性化且独特的特征,却具备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也是创新型人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亦是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创新人格是指人格及气质与能力等特征的综合,主要表现为具备创新动机及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加上创新毅力及创新行为等,这其间也包括遗传因素影响,不过经过后天教育及培养亦能形成。创新人格培养及发展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时则要求教育者应注重学生创新活动内在动力激发,此类非智力素质应长时间保持、巩固、加强。学生创新人格存在个体差异及年龄差异等,创新教育则应注重学生整体个性及个体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及主动实践和主动思考,且主动探索且主动创造,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注重学生个体潜在创新意识激发,确保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及个性共同发展,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结语时代的变迁而使得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式均出现颠覆性变化及改革,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基于此探析了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以期提升国内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雍建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王洪波.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关键词:实践教学;数控技术;高职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用高新技术增强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致使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为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等政府部门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确定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本文结合多年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管理与实践教学经验,在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创新和实践。
一、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有问题分析
1.重硬件投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已为多数高职院校所接受。不少学校通过增加添加教学设备,增加理论课学时数,忽视实践教学连贯性、缺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整合,学生个体的实践时间不能保证。2.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目前,许多高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仅仅基本定位于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上,忽视学生在以后岗位上的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都不完善。
二、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1.开放式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面向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跟踪社会需求变化调整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侧重点。根据校内各相关学院和实习工厂设备情况,制定学生分阶段、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即缓解了设备投入的压力,又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组织学生进入公司和工厂生产线参观和顶岗实习,形成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熏陶。结合校企合作的经验,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真实订单生产,增加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了解行业发展的机会。有对外加工订单的教师和学生只要按照制度要求上缴一定比例的利润就可以利用校内实训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甚至一些企业也与专业签订合同利用校内设备进行生产加工。学生申请批准后就可以免费使用相关的实训室进行个人项目加工和比赛作品制作。2.科技创新协会实践教学高校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在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其他人才培养环节无法取代的位置。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和管理的“机械与电子创新协会”,通过科技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学生可充分受到科技的熏陶。一批批小创造、小发明成果的出炉,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种为大学生科技创造和学术自由带来的宽松环境,有利于活跃大学生的思想,激励大学生的学术创新,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科技活动方便进行,组建“创业孵化工作室”“机械设计工作室”等创新工作室。在科技活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以学术科技类社团为单位划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及研究任务,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现扶持并注重骨干学生的梯队建设,保证工作的延展性及承接性。为了更好地为协会培养人才,组建了专业性活动室。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创新激励机制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奖励,而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精神奖励等因素紧密相连,全方位激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另外,学生的创新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训练。在相关激励机制中也必须包含教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逐步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创新的科研项目式实践教学以项目为中心,组长负责制为实施的指导思想。由学生能力强、科研经验丰富的学生组建项目组,招募组员,指导项目实施。学生制定完整项目计划,分工负责,组长和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师父,对徒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每项任务分工设置完成的时间节点和考核要求,结果评价考核,优良的项目和成熟的团队是完成这种模式必不可少的条件保障。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科研过程中,①“老带新”,即高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科研项目,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加工等活动。②“传帮带”,即传承科研精神与研究习惯,学生进入实验室要把自己当成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要承担科研任务、有研究目标、有研究行动。③“走出去,引进来”,即项目实施中,学生走进工厂参与项目的加工合作活动;参加展会、交流会及研讨会等,让学生开阔视野、接收新技术新知识。学术科技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将开展普及性的科技活动和竞赛性的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参加校院两级基础性的科技活动和重点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赛前培训、赛场比赛等,获得了较好的成绩。4.构建具有高职数控专业特色的“多元智能”实践教学评估体系(1)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进行了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目前,本专业大部分课程,特别是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其课程学习评价已经由原来的“期末卷面成绩+平常出勤与作业成绩”改革为课程各学习情境考核评价综合形成;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由原来的理论考试改革为“理论+实操”考试。而对于目前与相关国家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课程则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执行,从而实现课程与职业的对接。(2)根据新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有些实验实训课实行单独设课,自成体系,单计学分。实验实训课考核考试由实验实训理论笔试、实际操作与口试相结合、平时实验实训成绩与实验报告相结合等组成。实验考核考试具体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测评等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给出学生实验实训总成绩。
三、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总结
通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优化了学习环境,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校内基地的建设提高了专科学生动手能力并为本专科提供职业认证平台。1.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数控技术专业逐渐形成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一体化的应用型工程教育。2.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了产品设计、零件加工、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3.实践验证充分论证后,确定了以工程素质训练为基础,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线,机电结合、校企联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针,为地方企业培养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应用型人才。4.建设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平台,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要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对口培养;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降低学校教学成本,缩短企业培训周期,减少开支,为企业快速培养急需人才,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5.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主体是师资队伍,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专业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学历学识外,还对数控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追踪学科前沿,快速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形成既能立足科学研究、又能提高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合格人才的渠道。适应了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符合办学方向、建设了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勇,谢建庆.完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2
[2]花峰.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3
[3]罗杜宇,邓兆虎.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
高新技术是指那些技术上水平高的、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科学技术,如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有利于环境的高技术和软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则是应用此类高新技术生产的产品。从事经营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就是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政府相关文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资源与环境产业、新材料产业等。
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缺陷――知识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由于知识创新能力不足,国内广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实力。因此,为扭转此不利局面,使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企业知识的管理,创新知识、掌握核心技术。
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并不统一,研究知识管理的国内外学者基本可分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将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管理。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该学派的学者侧重于对个体的学习行为的研究。综合学派综合了上述两种学派的观点,认为“知识管理要将人与环境、人与信息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偏重一方,而应当相互结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综合三个学派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可以定义知识管理:组织的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储存、传递、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通过知识的积累管理、共享管理、应用管理、创新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的能力,实现知识资本化,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知识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所以,在企业内部实施知识管理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经济将人类发展转变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环境由于相应领域知识的总量爆炸性的增长、知识的传播速度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只有加快提升企业对内外环境的反应速度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反应速度又主要依赖于获取知识的速度和获取知识的影响力。
(2)知识本身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企业的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的竞争,而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知识能力的竞争,包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等。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传统的最大特点是为客户提供的是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服务,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所以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管理赢得顾客,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3)知识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及时、正确决策的基础。如果企业没有实施知识管理,企业员工就没有可靠、便捷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某类知识,由此可能就会造成工作或决策的延误,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快速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机会一旦延误,可能就会错过发展的良机。为了能够给组织和个人及时准确的提供所需知识,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企业获得高度的灵敏度和适应性,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对策
一、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现实状况
我国开设物流课程时间较晚,不少高校虽然增设了繁多的物流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但成效并不明显。中职学校是继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后,为补充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不足相继增加的物流专业,其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尚缺少规范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主要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则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编排存在重复性,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往往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教材体系更新速度慢、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二、当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目前,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讲授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些重要章节虽选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因为缺乏物流企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演示工具,缺乏实际案例的充分说明,限制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物流专业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现问题、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空洞,教材编写周期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企业局域网技术已经从“有线”转向“无线”,WEB技术更强调移动。但是,物流教师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的落后,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为零,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没有生趣;为学生配置的专业教材中也很少涉及前沿技术问题,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很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只有在教材的使用和编写问题上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保持教材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设置应以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教师要通过选定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实验项目、物流案例或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目标;学生要根据个人能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信息,提高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实践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学让生真正接触物流企业第一现场,掌握具体的管理流程,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目标。
4.专业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水平差别大,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范围涉及了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条形码技术、PO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各个领域,范围广、内容多。虽然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物流师资格证书,但缺少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不足。
5.实训设备水量少,使用频率低的
中职学校为满足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新建了物流实训室,添置了诸如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训设备。但由于采购和维护成本昂贵往往采购数量很少,要想让每位同学在实习期间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机械设备,参与管理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折旧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与之对应的设备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增加经费开支,耽误学生的实训时间,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成本。
三、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1.更新教材内容,缩短教材建设周期
教材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武器。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这都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要想改变现状,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以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为主,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更多前沿信息;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引擎等途径获取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实多媒体光盘内容,让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有更多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操作和管理的机会,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流信息管理流程。学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并从中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熟练操作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或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倾斜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又能满足物流企业的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
[2]宾 厚,邹筱,肖军.高职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物流教学,2007(9)
一、相关概念的定义
社会网络的定义:罗家德认为社会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它包涵了人际关系和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社会中的现象解释。总的来说社会网络是企业与网络内其他各成员(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部门及其他中介组织)所形成的各种资源和关系的集合。它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层面。
知识共享的定义:员工个人的知识(显性和隐性)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被企业内其他成员共同分享,进而转变为企业的知识财产。这个过程包含了个人与个人的知识交流,知识在个人,组织和网络内的循环流动过程。
技术创新的定义: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工艺、原材料、市场和组织的创新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员工、管理系统的技能、技术系统及企业价值观。
二、社会网络、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维度的划分
社会网络维度的划分: Burt于1982年提出“关系-位置”网络分析模型:结合了分析的方法和分析的对象提出了位置分析和关系分析方法。它主要研究对象是:网络成员处于网络中的关系及其强度、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本文也采用关系位置法将社会网络分为网络结构、关系强度两个方面。网络结构包括网络中心性、网络密度和网络的范围(尹享邑,2009;王霄云,2005)。关系强度具体包含了连接稳定性,互动频率和互惠性(Grnaovetter,1990)。
知识共享维度的划分: 当前对知识共享的测量有两种常规方法,一种是倾向从知识存在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享程度来衡量知识共享的水平。第二种主要是从知识的传播形式,包括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提供来衡量知识共享的程度。本文选择第二种形式,即从知识的搜索和知识的转移两个方面考虑知识共享。
技术创新的维度划分:通常情况下,国外学者用专利使用数量与专利的应用情况来衡量创新绩效。如Davidson&Mcfetridge(1987)以技术取得的范围、速度来衡量创新能力。Hagedoom&Cloodt(2003)用R&D投入、申请和引用专利的数量和新产品数量来衡量创新绩效。国内学者张方华(2006)从创新效率这一角度考虑,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年创新产品数、创新产品的成功率、每年申请的专利数、新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这五个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层面考虑。
三、社会网络、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一)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主流方向主要从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方面来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从网络结构方面来看,主要从网络中心度,网络范围,网络密度来考察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企业如果在网络中占据的结构洞越多,则企业在整个信息网络传输中占据的地位越有利,企业能够更多的了解技术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技术决策,所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就会占据较大的优势。Powell(1996)认为网络中心度的高低与企业和其他团体单位合作技术开发程度、市场信息的流动速度呈正相关,最终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另外,绝大本分研究(Bauxn,Calabrese & Silverman,2000;彭新敏,2009)认为,网络范围越大,意味着获得的关系资源越丰富,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方法获得知识,形成一种创新规模效应。在网络密度方面,赵晓庆和许庆瑞(2002)认为企业能与更多的组织成员产生联系则企业的网络密度会更大,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随着联结强度的增强,企业间的信任感提高,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互利,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从以上观点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网络的中心性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关系;社会网络的范围与技术创新能力成正相关;社会网络的密度与技术创新能力成正相关。
从网络关系方面来看,主要是通过研究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认为关系强度越强,越能加深与其他合作组织的情感和信任,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在技术创新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网络关系强度包括网络各个节点之间交流的时长、感情的密切程度、认识程度和互惠性,网络的关系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彭新敏(2009)认为比较强的社会关系,有利于高质量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扩散,赵晓庆和许庆瑞(2002)比较强的社会关系是信任和互利的基础,可以规范合作伙伴行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社会网络关系的联结稳定性和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网络关系的互动频率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社会网络关系的互惠性性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网络和知识共享的关系
主要从网络结构与网络关系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者的关系。从网络中心性方面来看,根据前文涉及的结构洞理论,在较为松散的网络结构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结构洞。网络中处于“桥”的一方能够获得更新更广泛的信息,能够促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不断双向流动,进而能够促进网络内部的知识共享。中心性对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被很多人研究过,如Hansen(2002),Perry-Smith & Shaller(2003)等。一般认为,较高的网络中心性的个体往往在组织中有较高的权威,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其他的员工,促使他愿意知识共享。由于中心性较高的个人或团体具有核心的地位,其他成员或组织对其知识能否共享的期望也很大,中心性较高的个人或团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和地位,会努力实现与大家知识共享的愿望,最终促进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例如Perry-Smith & Shaller团队中越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个人就越能掌握越多资源,知识共享的效果也越明显。
从网络密度来看,蔡铂、聂鸣认为密集的网络加深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方便了隐性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交流,促进信息和知识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有助于企业的知识共享。谢鸿明等(2009)认为,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团队获取外部知识,网络内部的知识交流也更充分。朱丽亚(2009)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知识发送端的网络中心度促进知识的发送,网络密度促进接收端知识的接受,而网络范围可以促进接收端知识的吸收。
从网络范围来看,Reagans认为随着网络范围的扩大,网络成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知识源,进而有了显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机会,促进知识共享。
在社会网络中,作为网络一个节点的企业如果能够占据网络的中心位置,就可以控制更多的相关资源,获取其他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和地位,中心性较高的企业也会努力实现与大家知识共享的愿望,最终促进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同时,企业不仅仅要与高校、科研院所、银行、中介组织建立联系,还要扩大与供应商、大型客户和其他企业的相互联系,尽可能的挖掘出潜在的关系,从而拥有更多的信息获得和分享渠道,促进网络成员的知识共享。因此网络的结构和知识共享有如下关系,社会网络的结构(中心性、网络范围、密度)与知识共享(知识搜索、知识转移)成正相关关系。
从网络关系的角度来说,格兰诺维特将关系分为强弱两种,两种关系在知识的搜素和转移中作用相异。NooteBoom对美德两国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企业合作机制稳定性越高则网络成员之间有信任感越强,从高有利于知识共享。一些研究表明企业联系的稳定性、关系的互惠性和联系频率的增加可以使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增强彼此的互信,推动网络内部的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分享,增强知识共享的意愿。因此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下面的的关系,社会网络的关系(联结稳定性、互动频率、互惠性)与知识共享(知识搜索、知识转移)成正相关关系。
(三)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知识和经验,知识共享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减少学习中的各种障碍。Henson和Mors(2005)从知识共享的过程出发,将知识共享分为三个过程:是否共享的决策、知识转移和知识搜索。是否共享的决策就是决定是否向组织外部吸收新的知识;知识搜索是指组织内成员寻找所需要的知识的过程;知识转移当找到了所需要的创新知识后,把知识吸收整合为组织内部的知识同时应用于实践中。主流研究者普遍认为,知识的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极端重要(如Yli-Renko,Antio&Sapienza,2001)。Yli-Renko(2001)认为与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得到知识,这些技术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持(Yli-Renko,2001)。Wu&Tsai(2005)提出知识转移作为知识共享的重要方式,可以营造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氛围,有利于企业的学习。Tsai认为知识转移能提供给成员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显著刺激知识的再创造和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知识转移可以将新产品开发需要的知识转移给所需要的成员 。知识共享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发送者将知识流转移到技术创新的团队中,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存量。在社会网络中,企业间的交流和企业内部的交流共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换。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技术创新失误,增加知识存量,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得出如下结论: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搜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四)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网络关系方面,Inkpen和Tsang认为网络关系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企业可以更好的吸收和研发新技术,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他研究也发现了知识共享在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如余红剑研究新创企业时发现,新创型企业与合作组织之间的良好网络关系能够增进双方之间的知识共享意愿,提高企业的学习与整合应用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左惟和李丽研究酒店连锁企业时,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探讨了网络关系、认知维度与企业内部组织间知识共享对知识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在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中知识共享产生中介作用。网络结构方面,Ahuja发现网络成员的联系强度越大,知识在网络内部的扩散程度越大,网络成员越容易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知识整合能力,促进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产出。Paruchuri认为企业在网络中心的位置可以改变网络内部的知识流动,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内的李随成和高攀认为网络中心性与知识获取机会成正相关。位置中心较大的成员能够缩短知识搜寻和获得的时间,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从而促进了企业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陈伟和杨早立从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视角探讨了网络的结构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互关系。因此得出如下结论:知识共享在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大量知识灌输的过程,而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虽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而信息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门学科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学科往往是通过某个问题求得唯一的解,而这门学科则不一样,如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主页时,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风格来进行设计。真正是一种创造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对二进制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习惯中的十进制、时分秒的关系,找出它们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导出二进制。在掌握了二进制的基础就不难掌握八进制、十六进制了。
3.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这门课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双能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咱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科学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真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因此这门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学生能力应该有所提高。
1.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能力,不能理解新知识,不能掌握新技术,不能接受新观念,那就会很快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怎样学习呢?我们在学校有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旦走上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要想再一步学习就得主要靠自己。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就能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
2.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是一件工具,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要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如利用它可以为我们的班报编辑排版,打印文稿,制作丰富多采有插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制作有个性特征主页,等等。
3.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创造力,那他永远落后于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这门课在这方面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网页时,编写出丰富的软件时,组装出崭新的电脑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呢?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的教学上,而应着眼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