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农村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民俗文化

第1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俗作为整合社会文化的基础,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新农村建设中容易出现重视物质而忽略人文的问题。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矛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民俗文化的特征

1、地域特征

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这也正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2、传统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如节庆、礼仪等表现出的规范做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民俗文化往往是通过较长历史时间的地域融合而形成,已经构成了地域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变化。

3、生活特征和动态特征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动态特征。民俗文化体现在具体生活行为中,是一种生活文化,人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传播民俗文化,生命力强大;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不断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动态特征明显。

二、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基础削弱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民俗文化基础遭到削弱。原有民俗文化氛围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逐渐抛弃,民俗文化主体不断缩小,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2、同化变异

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大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和交互作用,使得民俗文化同化变异日趋突出,民俗文化本真性不断褪化、特色淡化,原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尤其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变化明显,失去了地方文化吸引力。

3、氛围淡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利益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受经济意识驱动,许多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消失,尤其是亲情关系,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问题等;休闲娱乐,如农村赌博之风等方面,很多不健康文化得以蔓延,破坏了农村地区社会风气。

4、缺乏规划

随着村镇建设中规划意识的不断普及,地方政府对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可能是缺乏文化上的认识或受限于经济实力等原因,这种重视往往只在于物质层面,对于文化保护规划却缺乏必要的重视,造成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5、脱离生活

现有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往往脱离生活实际,追求“古、新、奇”的“眼球效果”。实际上,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做法,都是一种虚伪的做法——没有生活的底蕴,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不断淡化,而失去民俗文化特征的文化也将不再是民俗文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籍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文化保护规划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表面形式(只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前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我们党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两条要求,体现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生长。

4、保留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第2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乡村旅游;乡村文化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和灵魂。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袁家村以创新理念大力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质和丰厚的关中文化,开发和规划“关中印象体验地”项目,成为十个中国最有魅力有限乡村之一,其规划对以文化体验为导向的乡村旅游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 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它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乡村旅游的文化性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 我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适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各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方面,由这些蕴含了较高的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转化的旅游产品必然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而从旅游市场消费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出现及蓬勃发展,实质是异质文化群的相互吸引,是从城市文化角度对乡村文化的考察与欣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又一价值的发现与承认。

3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研究-以礼泉袁家村规划为例

3.1袁家村概况

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距唐太宗昭陵约10公里,西安市约60公里,全村由60户住户,268人口组成。周边文物古迹26处,旅游景点5处。2007年开始开发关中印象体验地,现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3.2袁家村规划设计分析

旅游休闲村落的规划设计对象,主要包含了村落空间设计和村落区域环境景观设计。袁家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昭陵旅游景点为辐射圈,以关中民俗休闲体验为楔入点,以关中民俗聚落生活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意象。在旅游项目上延展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3.2.1空间区域划分

袁家村规划以道路为界限分割的几个休闲区域。以关中印象体验区为核心,娱乐区块半围合式外延地块发展方式,布局结构明了,村容井然有序。

3.2.2空间景观解读

场所空间是反应地方特色人居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村落的场所空间景观主要涵盖了民居建筑、道路、导视系统、植物、景观小品等。在规划设计时,应围绕目标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空间效果。

(1)民居建筑景观设计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村容村貌整齐划一,是典型的现代化居民住宅形质。

(2)道路规划设计

袁家村的道路规划相对较为完善,线路设计简单明了。关中印象体验区的步行街由一条4米宽游览步道贯穿始终。游览步道为青石铺设处理在材质纹理和质感上切合度良好,风格相得益彰,体现出古朴的聚落道路特质。

(3)植物景观设计

旅游休闲村落因其开放性,对于环境的生态性要求更高。合理的选用植物,即可以调节改善空气质量,又可以给村落带来生机。袁家村在树种上主要选用的是柿子树,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在总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相协的方式,垂直藤本植物的应用为袁家村创造了一副动人的乡村画面。

(4)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还能表达空间主题。袁家村用于丰富空间的景观小品,主要有关中传统的农耕的工具,还有拴马桩、石槽、石碾等,用农村自然素材替代现代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素材,自然而然提升主题印象,增加乡土民俗文化意境。

4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的几点意见

4.1乡村旅游主题的确定

主题是旅游地规划与规划的核心概念与中心内容,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定位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的鲜明形象和特色,增强旅游地竞争优势和吸引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4.2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

乡村文化资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性三个层次由于其表现形式和显隐性层度的不同,决定了其对旅游需求的满足,对旅游行为的支持、对旅游产品类型的不同表达是有差异的,但是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往往都糅合了这三个层次的文化资源,它们从整体上决定和影响着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感知, 及其对旅游消费的满意度。

4.3乡村意象的营造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是表达和维护乡村旅游主题的重要载体, 是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背景。它是由乡村景观、乡村文化等层次相互揉合,共同在人们头脑里形成的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其中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所构成,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一种表层性认识。而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意象的深层次内涵,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乡村制度文化资源,对乡村精神文化资源的一种深层感知。乡村意象所反映出的乡村与城市巨大的景观差异和文化差异,是吸引、满足旅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根本,因此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必须以乡村意象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与乡村旅游开发主题相呼应,任何旅游活动的规划开发一方面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意象这个整体;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和强化这种乡村意象, 增强乡村旅游地整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5结语

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地区自然、历史的沉淀,乡村旅游开发应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的底蕴, 通过相应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呈现给游客,从而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备其特有的识别性,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根基和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反对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猎奇心理而出现伪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过度舞台化倾向, 减少乡村文化的流失、防止旅游者的行为污染和非乡村文化的渗透,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地道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孔洋.民俗村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05:01.20.

[2]郑鑫,邸.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新西部.2010.07:24.

第3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第4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5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袁家村;民俗旅游;乡村规划;发展模式

一、袁家村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

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毗邻312国道、银武高速、陇海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是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袁家村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2007年开始开发关中印象体验地,现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袁家村以西安、咸阳市民为主要客源进行设计规划,确立了以关中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主题,分旅游项目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进行主题营造。在旅游项目上策划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饮食商贸活动、展示仿古乡村院落风貌的农家乐体验活动,以及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烧烤垂钓等休闲活动;在景观规划设计上则根据旅游项目建设出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建筑、街市、农家院落以及充满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二、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袁家村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属于以游客参与民俗活动为主,兼有旅游产品开发的混合模式。关中民居、关中小吃、关中民间艺术作为袁家村民俗文化三大符号,在关中印象体验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古色古香的民间作坊为窗口将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给游客。在动态模式下游客参与到各项民俗活动中,加深了游客印象,提升了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模式

(一)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

袁家村的管理模式属于自主经营中的村集体组织全体村民参与开发的模式,由村委领导,村民自发组建,民主管理,共同投资,共同收益。同时村民们共同讨论发展目标,制定管理规定,规范经营行为。

(二)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优点分析

集体开发模式避免了无序竞争的情况,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模式可以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也可以避免乡村旅游的大部分利润被外来企业攫取。其优势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使当地居民掌握旅游资源管理权、使用权和参与主动权,避免了无序竞争的情况发生;

(2)避免乡村旅游的大部分利润被外来企业攫取;

(3)该模式有利于袁家村进行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三)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缺点分析

乡村旅游自主经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如高成本低回报,缺乏经营技能等。乡村个体经营大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乡村旅游开发需要较大资金,而回报则相对较低。同时,村民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较弱,而且经常缺乏有效管理,经营户之间由于客源、公共物品使用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而且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者的日益增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受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经营者自身经营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影响,面对竞争可能会出现无力应对的局面,或者是采取恶性压价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整体发展。乡村集体组织主导型制度模式要高效运行,有许多比较苛刻的先决条件。其缺点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1)易出现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影响区域整体发展;

(2)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组织和管理。

四、基于和谐理论改良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

乡村旅游不仅要保证整体发展,保证居民的受益,也要兼顾生态、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的外来投资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持续价值为代价。而旅游区居民则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多承担了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而产生的巨大环境代价,其生活质量并未得到实质提高;另一方面,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本身存在弊端,在袁家村附近村落的对比调查中可以发现,经营户之间由于客源、公共物品使用等问题频繁产生矛盾,甚至采取恶性压价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重影响了旅游品质和整体发展。因此,和谐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经过分析可知,袁家村能够不受这些弊端影响繁荣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和谐理论的指导。袁家村村里门面房的租金全免,相关手续请工商税务局上门为村民办理。集体定价、集体购买物资、集体分配物资,这种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发展政策对于内部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村委对村民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村民的觉悟,也促使袁家村实现和谐发展。

五、发展模式升级对策

(一)“农业+旅游”土地利用模式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农业用地和旅游用地的分配不合理会造成村民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整体发展。在袁家村,大部分村民已将工作重心放在旅游业上,但仍有3%~4%的村民以务农为主。因此,在土地安排上可采取了“向旅游项目倾斜”的策略,在土地使用上采取“荒地荒坡发展旅游业”的方式,推出“观光农业”的新项目。这样既能使旅游用地不受影响,又可使务农的村民收益增加。

(二)“区域特色文化”经营模式

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建立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十分重。通过对特色文化进行分析,把握区域文化个性、特质,以及这种文化特质与所要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之间的契合关系,就能在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建立中精确呈现区域文化优势。袁家村紧紧结合关中民俗文化而制定经营模式,使其旅游项目更具文化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之路。

参考文献:

[1]郑鑫,邸芃.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新西部.2010(7).

[2]黨红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

[3]韦瑾,薛东前.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4).

作者简介:

王玥(1994-),女,陕西渭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

第6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一、麻阳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转贴于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转贴于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资源,有很多潜力等待我们去利用与开发。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还有曾被列为贡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寿延年的松花养身酒和雄山长寿矿泉水等特产,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无公害农产品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但满足了麻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储备等待外销。

第7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蔚县;旅游扶贫

蔚县是资源大县、农业大县、文化大县、人口大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南端,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联结两省,通达七县,地理位置重要。全县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辖11镇、11乡、561个行政村、238个自然村,总人口48.9万人。县境内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形成了小五台垂直带谱、甸子梁夷平面等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张家口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县之一。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地区一直是山多、地少、落后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蔚县煤矿产业的低落,作为乡村扶贫带动的重要地区,蔚县急需重新定位,实现产业转型,乡村旅游扶贫开始走进蔚县。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形式,通常指在欠发达地区,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各种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来看这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返贫率低、贫困地区的群众能获得经济实惠的绿色脱贫方式。

蔚县地貌特点丰富,乡村受其农田面积的影响,发展农产品和果树种植已经受到了规模的制约,但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文物遗存点1610余处,是全国第二、河北省第一国保文物大县,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其中,蔚州古城被授予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暖泉镇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方城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蔚县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蔚县乡村自然资源条件也极为优越,海拔2882米的小五台山为河北第一峰,深山区原始森林面积达34万亩,生长着1310余种植物和47种动物,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户外运动的胜地、登山者的天堂。这些为蔚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针对蔚县旅游资源现状,笔者认为在蔚县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时,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模式:

(一)乡村低碳生态开发模式

在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一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因为任何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国家、社会以及民众都纷纷关注低碳、生态旅游。蔚县地处燕山、太行山区,尽管有张石高速贯穿其中,但去往毗邻地区交通仍然不甚便利。因为受传统种植业和矿产业的影响,当地居民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放缓。

(二)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乡村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目的地,以此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进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因为地理和历史等因素,贫困地区的农民长期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自然生产生活环境中,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独立,大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民俗文化,以此为依托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因为其地域的独特性,往往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当然,在开发乡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提高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同时应强化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对区域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深入探究其内涵。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它独有的文化背景与民俗特色,在于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与融洽。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点、线、面三方立体结合,如蔚县暖泉古堡,在开发中充分考虑其村落的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选择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暖泉镇,依托当地民俗建筑村落建立民俗古建筑旅游点,同时依托当地特色的民间社火及“打树花”民俗表演,开发成集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使之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市场竞争力。

(三)乡村农业观光体验开发模式

农业观光体验游是围绕农产品,从产品的种植、采摘、到加工、深加工,形成农业观光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的适宜游人参与其中的体验项目,通过切身体验,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加深印象,增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认同。通过动手参与制作,使得简单的旅游活动充满趣味性。在蔚县,适宜参与制作,体验的农业及观光项目有蔚县杏干、杏扁制作,蔚县贡米、糊糊面的加工以及暖泉豆腐干、豆腐筋等等,可见,蔚县农业产品繁多,适合打造农业观光体验游。

通过上述三种乡村文化旅游扶贫模式的比较,我们认为,蔚县辖区乡村众多,村落与村落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在统一文化旅游资源相近的村落开发多村联动的旅游扶贫模式,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蔚县构建乡村文化旅游扶贫还需兼顾几个方面:

(一)把握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机遇

2012年,河北省重点建设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张家口贫困人口数量及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均为全省最高,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张家口市2011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8.03亿元,超过2001至2010年10年投入总和。2012年,张家口市确立了中心村建设战略,即以交通要道为轴,以中心村为主要节点,以产业提升、社区建设、移民安置、生态保护、劳务输出为主要任务,综合施治,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按照中心村建设规划布局,谋划了扶贫主导产业带40条。规划建设的58处乡村旅游景点、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已全部建成。这将是开拓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旅游扶贫不仅推动了三农发展,响应了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也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对于众多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来说,更应该集聚地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涉外交流的平台,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如蔚县近几年推出的“国际剪纸艺术节”,就是顺应机遇,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应该承借乡村旅游扶贫的时代机遇,重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

(二)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导向作用

当前,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作为旅游扶贫政策的制定者,政府还承担着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等重要职能,同时政府也担任着旅游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者,对全民进行旅游宣传的教育者。可见,乡村旅游扶贫必须依靠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扶持。对蔚县乡村旅游扶贫而言,政府要树立主导地位的思想,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事业接待”向“经济产业”转变,再到“支柱产业”转变。在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注重文化特色挖掘,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保守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尤其要注重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由被动往主动、将乡村旅游规划的零散往整体、将旅游资源的利用往保护、将旅游线路的短线往长线、将旅游形式的单一往多样、将旅游管理的传统方式往现代方式转变。

(三)推动旅游扶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8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六月六;旅游开发;价值

Abstract: Epistemic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lso known as "eating festival", "June 6,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 inhe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gradually highlight.Key words: June 6;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乌丙安说,“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线路形成的固定的或者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311]。民俗节日一般可以分为新兴的民俗节日以及传统的民俗节日。六月六尝新节是荔浦县宋家村传统节日之一,内容丰富,是当地比较特别的节日,有着非常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宋家村六月六尝新节的由来

荔浦县宋家村地处马岭河畔。由于马岭河的冲积作用,使宋家厂的附近形成了宽广肥沃的冲积平地。再加上这里气候炎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因此非常适合种植各种蔬菜和瓜果。宋家村先祖非常看重这一块宝地,自乾隆三十一年从广东肇庆府罗定州迁居于此的两百多年间就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耕耘。在种植的各种果蔬中,以黄花梨最为出名。农历“六月六”前后,是梨子和水稻收获的时候,很多嫁出去的女儿便会回到娘家,一方面为了帮助父母收割水稻,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能够品尝新鲜的梨子。这里的老人常说,有“分离(梨)才会有团圆” “六月六,吃新梨”成了这一村寨独一无二的习俗。

二、六月六尝新节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六月六民俗旅游产品可以开发成高层次的旅游产品

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而言,民俗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文化事象和民俗活动力为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社会经济事象,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魄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温锦华.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J] 1997(3): 45

]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各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以及民间娱乐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民俗旅游就像一支兴奋剂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六月六民俗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作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节日本身吸纳蕴含了各种各样的民俗事象,具有多元文化的综合性。因此,要抓住六月六节日民俗的精华部分进行有效的开发,使它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层次旅游产品。

(二)六月六节日的开发将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有利条件

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淳朴的民俗风情一直是广大游客的向往。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地方对外展示的窗口,旅游者可以通过民俗文化去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的发展现状、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随着旅游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当今社会,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性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据统计,美国的文化影视作品占到全球文化影视作品的60%以上,这正说明了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它的文化渗透已经遍及全球。因此,在这个文化交融的时代,我们要借助旅游这个契机,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民俗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生动展示,所以它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美食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只有在端午节才吃的粽子,现在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同样地,蕴含在节日里的看不见的思想意识也在被人们无形的吸收、内化。六月六民俗蕴含有丰富的价值观念,主要的就是社会道德观。六月六节日文化中强调家庭和睦共处,互相帮助,尊老爱幼,这种观念当以节日的具体内容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都会给人们作道德规范和思想指引。

总之,“我国的民俗节日文化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传接着民族的情感和记忆,我们从历史上传下来的节日习俗节庆礼仪已经形成日常生活的一些方式,六月六节日(吃新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基本标识。”[.高天星.中国民俗节日与节日文化,中州专家学者访谈录[J] 2004(3):8-11]利用旅游传承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六月六节日开发有着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卫生的作用

通过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保护性的措施来保护我们各地区的文化遗产,同时还可以借助民俗旅游,因地制宜,美化环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破坏原有的民俗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追求其原真性,从而使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六月六节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使经济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搞好各自以及村寨的环境卫生成了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而节日本身就包含有大扫除、晒衣曝物、洗发等清洁的民俗事象。民俗文化已经和环境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美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非常符合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政策。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宣传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意义,使村民形成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以及环境的自觉性。在以村民为开发主体的过程中,要向村民解释民俗旅游开发对文化保护的意义,而不应过分强调开发商的经济利益,避免开发对环境形成恶劣影响。同时,也要向游客宣传民俗旅游的精髓和文化内涵,使他们了解民俗文化,自觉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和环境。2.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减少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卫生的破坏。在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对所建设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限度开发,尽量保持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生性。3.制定环境卫生保护法规,使旅游有序开展。村民可以成立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小组,以村长任组长、村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的管理委员就由民众组成,定期的对村寨的旅游环境卫生进行监督。

(四)六月六节日民俗旅游产品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节奏也越来越快,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减压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很难为游客提供放松的机会,反而紧凑的游程安排常常使游客疲惫不堪。民俗旅游则可以满足游客在求知、求新、求愉悦感的需求,六月六尝新节民俗内容丰富,极富地方特色。节日里的游艺民俗可以让游客过一把登台唱戏的瘾的同时又可以领略到地方戏的内涵;节日里的饮食民俗,可以让游客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糕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解劳动的乐趣,体会人民的劳苦。游客可以享受农家乐,品果园里的新梨和可口解暑的梨汤。总之,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可以让游客乐此不疲,满意而归。

(五)六月六民俗旅游的开发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经济活动,游客支出一定的费用,去购买一次旅游的经历。通过这种购买行为,游客从游览开始到旅游结束,最终完成交易。在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把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民俗文化和地区经济的双向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地区经济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例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古占村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旅游在九五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三千多元,摆脱了贫困。”[.李大庆.开发民族传统文化 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 经济与社会发展[J] 2005.2 (2):11页]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为经济贸易的交流开拓市场,例如当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以及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举行的时候,正是进行各种商贸洽谈的好机会,这很符合现在一个很流行 “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荔浦宋家村的黄花梨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当地政府可以引导组织大规模的种植,然后利用举办“六月六”节日的机会进行宣传,将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届时,六月六节日就可以与旅游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巴兆祥. 中国民俗旅游[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 刘锡成.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J].民间文化论坛1995(4):40-43

[3] 高占祥.论节日文化[J]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5): 52-55

第9篇: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