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的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方法 相关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教育教学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领域内,教师的教学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改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成为教师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实际上,学生对学习习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将有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还将体现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很少能够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也常常忽略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自我学习的判断能力。而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还处于懵懂阶段,但是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最容易接受,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就是注重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主体的培养,为此,教师要不断克服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中不良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并能够真正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相关学习方法的简单认识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存在很大的感性成分,但是,在今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以及思考应变能力的要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小学阶段抓起,不断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能够直观了当地获得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将抽象化具象的思维方式,将知识进一步转化成形象内容。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可供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多种多样,经常使用的数学学习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数学分类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具备将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内容进行细致的掌握和划分,能够对知识点从大的方面进行类的划分。比如,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对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进行合理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多种多样的三角形类别。学生在仔细划分了这一类别之后,可以对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点,从角的大小以及变得数量多少这一角度进行掌握和划分,从而弄清不同的三角形类别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学习中恰当的运用。另一种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方式,通过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将复杂的语言性问题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几何图形问题,从而直观的认识数学问题。这一学习的方法在有关路程、距离的相关题型中应用最广,诸如此类的还有归纳的方法等。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所起到的教学积极意义
首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主要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的,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这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被认为处于缺乏自我想法的发展阶段,因此,很多教师会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讨和自我学习空间的放开,恰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防止过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受到局限的不良教学状态的发生。
其次,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习方法的习得将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改善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来讲,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也能够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便利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
再次,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标准和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新的课程发展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也应当注重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能够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并在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这一角度来讲,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的探讨,恰恰是提高和改善数学新课程发展的具体体现。对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视和实施,也将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改善。
三、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具体来讲,对于路程相关的数学题型的解决最能够体现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比如,在货车运货的相关题目中,货车运走了总货物重量的九分之五,货物还剩下240吨,问:这批货物原先一共有多少吨?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将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式和数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以简单的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清这一实际问题的思路和相关逻辑关系,并且能够结合画图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分析这一问题。
关键词:学习方法;数学;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90-0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都知道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新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刚开始往往很难适应。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高一年级快速进入学习思维、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如何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本文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学生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学生应记录下来本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1、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学生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2、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3、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阮子昭;一道智慧窗趣题的解法思考[J];中学生数学;2011(1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50-01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图片(孙悟空、哪吒……),水果(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有的说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有的说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等等。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养成提问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然后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则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并最终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三、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合理分工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以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成效。
四、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239-01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搞好外语的学法指导,必备的前提是要注意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任何科学的外语学习方法都必须经主体在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活动中去认识、去体验,才能将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科学、更实效的学习方法。
(一)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首先,课前必须将上课用的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及相关的文具准备好,以便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方便使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次,上课时还必须心情轻松愉悦、乐于学习。
(三)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记好英语笔记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四)要求学生及时复习。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好“及时复习”这一环。
二、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进行外语的听、说、读、写训练。记忆单词时所采用的方法可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若采用的方法适当,则可以缩短记忆单词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当然要有恒心,但还应讲究方法和技巧,学习英语更是如此。每个单词都是由音、形、义三者构成的,同时还有词性的区别,词形的变化,搭配关系的不同等,因此记忆单词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
(一)明确词性,准确理解词义。如:Watch当作名词时,意思为“手表”。如:This is my watch.而当作动词时,意思为“注视,观看”如:My mother is watching TV.
(二)以词形为突破口,寻找记忆规则。(1)分析构词:如:动词加后缀er表示干什么的人。write(写)writer(作家)run(跑)runner(奔跑的人)等;(2)比较词形异同:good-nice-fine-great.(近义词);woman——man fat——thin big——small(反义或对应词);father——farther week——weak son——sun(同音异形词)
Horse——house quiet——quite much——March(异音异形词)
三、加强背诵、朗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背诵属于“动力记忆”的范畴,而运动记忆是战胜遗忘的最有效手段。朗读不但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加强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这正可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进一步落实检查,督促学生背诵、朗读的情况,可组织学生成立“四人英语读书小组”,选定一人为小组长,每天布置朗读、背诵的内容,并通过课堂上的“Daily Speech”,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和运用语言的机会。经过大量的朗读、背诵活动,逐步培养了语感,加强了学生对词组的记忆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大量的背诵、朗读实践,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因而越学越带劲,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四、学法指导要以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为主线,以认知环节,学习过程为切入口
学习方法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思维方法问题。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的人学习方法必定得当、灵活、高效。反之,必然是呆板,低效,事倍功半。因此,学法指导应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中心,重在启发学生在学习和思考问题时,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多侧面,多角度,多方法去探索,去创新。
一、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
大部分高中生感觉物理难、物理成绩不理想,这与物理学科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初中有很大的提高,研究的物理现象也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我们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是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学生认为物理难的感觉除与学科特点有关系之外,学生学习方法不规范才是决定性因素。如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对概念和定义死记硬背,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等。为此,我们对在校的19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能在物理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做得比较好的只有253人,约占13.1%,这些学生对物理有信心并且物理成绩优秀。而其余的学生都会在某些环节做得不够好,如:预习、课堂听课、课后练习、复习反思等,越多环节做得不够好,成绩也就越不理想。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不规范才是物理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二、对学习规范性的片面认识
说起学习的规范性,很多老师都会想到解题的规范性,也会觉得规范解题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书写规范,因为在高考中,物理解答题的分值较高,答案更需要书写,对规范化的要求也很典型。他们没有注意到,没有平时学习方法的规范,就不能学好物理知识,没有物理知识,更不能去解决物理问题,也就谈不上规范解题了。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规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行为的规范,不仅指学习环节要规范,学习方法也要规范。
三、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规范性
1.课前自学
课前认真预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关键环节。将导学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用15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本,课本内容以小问题的方式呈现,通过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阅读课本,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针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设置3-5个练习题,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解突破,降低难度,逐步深层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通过预习发现不理解的知识点,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课堂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课堂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学生要集中注意力,思维紧跟老师,并保持在高度的活跃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对于老师和同学的讲解及课本的内容要抱着怀疑的态度,不可都盲目听信,有疑问尽量提出与老师同学讨论。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如果学生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仍要认真听课,保证课堂效率。笔记要详略得当,抓住知识要点。
3.课后作业与练习
做作业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含义,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做作业时要认真审题,如涉及的相关知识不太熟悉,应立即查阅。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评价结论是否合理。遇到不会的题目,不必急于问老师,自己必须先思考。要做到题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4.课后总结
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可让学生来作小结,然后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甚至还可以将小结这项工作留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后,再由教师集中整理。这样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重难点得到强化;能引导学生探讨钻研,发展思维能力。
5.复习反思
学过的知识都会遗忘,防止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复习。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反思。重回忆,使知识巩固化;重补缺,使知识完整化;重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6.规范解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方法,尤为重要。一要规范审题。这是正确解题的开端。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读题,研究细节,发现隐含条件,寻找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二要规范答题。高考对考生解答物理解答题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三要解题后总结反思。一个题目往往不是会了才做,而是做了才会,所以学生解完题要对解题时表现出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善及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选择的方法是否合理进行总结反思。这样可以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解决中小英语教学衔接难的问题,要从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两方面来探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方式 研究与实践 衔接
1.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基础,中学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许多学生在小学对英语感兴趣,基础较好,成绩很突出。可上了初中,有部分学生单词、句子的记忆与课文的背诵以及简单的阅读、写作不成问题,能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预习(导学)任务完成地非常好,课前、课堂、课后各项任务都能顺利完成。可部分学生学起来困难,适应能力很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内容不同于以前,学习方式更不同于过去,接受不了初中教师的题海大战,各项任务不能按要求顺利完成,渐渐地对英语有了反感,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地加大。还有部分学生小学英语基础就差(本地流动人口多,外地转入生数量大)每学期都有转入生,而且转来的学生有很多在小学未接触过英语,有的即使学过英语,也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六年级一学年赶上来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上了初中学习英语就更困难了,适应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难上加难。
2.切入点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小学英语教学中更应关注以下几点:将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讨论总结,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教学中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对策。
2.1 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要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作为英语任课老师,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课标与教材,即小学高年级任课老师应了解初中相应学科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特点,特别是要熟悉初一年级上学期的各项要求;初中任课老师也应了解小学相应学科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特点,特别是要熟悉小学高年级的课标要求。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中还要抓好摸底,复习测验,要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找出教材衔接点;在新生入学时可进行必要的摸底小测验,了解学生知识缺漏,还可向小学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及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2.2 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2.2.1 小学生学习心理和小学教师的一般教法。
2.2.1.1 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生机械识记能力较强,自我表现欲强,喜欢别人表扬,但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自制力较差,无论管理上,还是学习上基本依靠老师。
2.2.1.2 小学教学方法。小学由于科目少,而且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也比中学少,所以课外课内的时间较充裕,教学方法上多数采用情景法、任务型教学法和TPR教学法,高年级有时采用讨论法,探究法。一般来说,小学老师教态较亲切,课内提问次数较多,有时一堂课内每位学生都可能有至少被问一次的机会,问题多半讲得较细,有时还可反复讲,反复练,尤其小学高年级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基本可以掌握好小学的有关知识的。
但是,为了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小学高年级的教师也要了解初中教师一般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地使用一些初一教师的教法。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初中教师一般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得小学生未进入初中之前就能对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为中小学教法的衔接奠定基础。
2.2.2 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及初一教师应采取的教法。
2.2.2.1 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基本上还具有小学学习心理。
2.2.2.2 初一教师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和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比小学多得多,课内外的时间都比较紧,课内提问、练习、辅导、讲解都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频繁,那么多、那么细,但由于初一新生基本上还具有小学生的那种学习心理,所以初一教师教法一般来说,开始一段时间(前3个月)引导多一些,自主学习少一些,应多采用小学教师的教法,教学的内容少一些,进度慢一些,这种少与慢是为了今后的快。因此,初中老师应到小学高年级去听课,应虚心向小学老师学习,吸取小学教师教法的优点。在具体讲授每节课知识时,做到“八个字”,即形象,直观,对比,有趣等;做到“四个多”,即课堂上尽可能多提问、多启发、多表扬、多练习。当然在初一期中以后也可适当采用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甚至是单元教学法、课前导入法、课题研究法等,但不能操之过急。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启发式教学,特别要注意情感教学,还要加强对学习困难生的个别辅导,使这部分学生不至于在初一就落伍,失去学习的信心。作业的检查和批改也要加强,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还应告诉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科目更多,内容更深,时间更紧,所以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小学老师不可能完全一样,应该要求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地适应初中老师的教法。
2.3 做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2.3.1 学习习惯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了不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认真,字迹工整、坐姿端正、提问大胆、踊跃,这些好习惯在进入初一后,就要求学生继续保持,甚至要有更高的要求。又如:作业的规范化问题,应在入学后的一至二个月内达到要求,还应要求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要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2.3.2 学习方法方面。小学和初中应有所区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差异,小学生通常是老师课一讲完就可以动手做作业,即使有些课外作业遇到难题,大部分家长可以帮助解决。因此,学生往往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学习就是背书,做习题,从而养成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看书的不良习惯,这对学好初中课程是很不利的。作为初中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告诉学生,必须改变小学的学习方法,而要养成课前自觉预习,可采用导学法,教师应给出提纲,指明预习的范围和任务要求,独立地去思考,课堂上要学会去解决问题,课后学会小结归纳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习惯和方法一定要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就开始抓。
3.研究与实践
当前,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研究“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衔接主要是指知识体系的衔接,如:语言、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衔接。只要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统一,甚至在统一的情况下,已学内容的不同或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衔接问题必然存在。目前,我们应更多地从广义角度去理解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从上述的现状分析来看,它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衔接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衔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从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做好衔接,必须了解学生。在小学生进入初中时,初一接班教师应该向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并要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教学要求。
3.1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彻底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多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电脑等,运用了现代化科技成果,发挥了声、光、电、形、色等多重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了视、听、说、手、脑等多种官能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记忆、联想和反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2 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学。新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3 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增加类似的材料,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英文广告、报刊文摘、歌曲欣赏、人文地理、名著欣赏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广告文艺等,学生对内容新颖、可读性强的文章兴趣非常浓厚,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4 增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形式有话剧、小品;值日、演讲与辩论;朗读、背诵;学唱英文歌;英语角;影视欣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趣味、游戏、音乐、美育和情感带进课堂,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学习形式方面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的学习形式很多,就一般的学习过程而言,它分为一般学习方法指导、个别学习方法指导。
1、一般学习方法指导
学会学习是各种学习方法、方式与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伴随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而进行。
(1)预习指导
预习是按教学进度计划进行的目的性很强的自学活动。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听课水平的高低。
认真阅读教材是预习的关键。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其次,要让学生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结合阅读教材的预习成果,找出教材的重点和难于理解的部分。
(2)听课指导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和最终的效果。有些人学习成绩徘徊不前,主要是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致。因此,教师要把听课指导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仔细倾听,尽快掌握听课的重点。第二,教育学生听课精力集中,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使听、看、思、记四位一体,配合默契、有条不紊。第三,指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指导学生把握教师讲课的思路并紧跟这一思路去授业解惑。第四,指导学生把握教师的教学特点,借此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如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情境对话等。
(3)复习指导
复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手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复习的要求与范围,要指导他们综合运用复习的各种手段与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从而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认识,并归纳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4)学结指导
学结是学生完成一定周期的学习任务之后必须面临的一个环节。它可帮助学生找到成功之处和某些不足,以便调整学习策略。
2、个别学习方法指导
个别学习方法指导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特殊学习方法指导。由于个性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类型也各不相同。从认知途径出发,学生的学习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视听结合型和运动型。学生的学习类型受智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由于学科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指导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要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较高水平的学习类型要充分肯定,使之巩固和发展。
(二)学习类型方面的学习方法指导
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可把学生的学习分为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
1、认知学习方法指导
知识的掌握分三个阶段,认知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应为三个阶段。
(1)知识获得的方法指导
知识的获得通常被理解为信息加工,这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行为。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力求用自己的言语陈述认知对象。第二,运用概括化、具体化、对比等逻辑方法,去促进知识的获得。第三,注重横向编码,即把当前所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
(2)知识巩固的方法指导。
知识巩固是通过反复理解、强化,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知识的方法有:第一,提高信息加工水平并扩大信息加工范围。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分量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第三,过度学习。即反复复习,牢固掌握。第四,运用各种记忆术去复习巩固。第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知识运用的方法指导
知识运用是一种达到目标的认知性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知识主要包括怎样建立未知条件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怎样运用解题策略等。
2、动作技能学习方法指导
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实际上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活动模式。动作技能学习方法指导指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教学方法
在小学众多学科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质量,不断的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但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觉得数学难懂难学,在课堂教学中都是勉强跟上教师的思路,对数学学科的心理普遍由困难到畏惧,最后成为被动学习。正是因为数学学科的复杂性,所以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是数学教研中的难题。
1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以难懂著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基础,如果数学基础从小学就趋于薄弱,那么会对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带来许多阻碍。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就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学生知识,而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居于最后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反而还会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认为最终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从学生学习中的反应提取出问题的重点,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知识的主动行为,会朝着自己建立的学习目标努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天生活泼,普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对于数学这样枯燥的学科来说更是缺乏兴趣,所在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的特点中总结经验,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
2.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前一天布置课堂相关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对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减少在课堂中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些不懂的难点,并在课堂中提出,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有,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对学生预期的情况进行考察,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进行奖励,对没有预习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引导预习的同学监督不预习的同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大多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时是抱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去学习的,但却在数学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后,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对数学学习无从下手,并且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系统化,知识的连贯性太强,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小学生思维活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等到再回到数学学习中来,已经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将数学教学与课前预习课后补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上教师重点解决难题,课后学生及时总结复习,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2.3 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
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学习质量,不仅仅要对课堂学习进行重点研究,还要帮助学生回家后进行知识总结,以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能动性,再不断的将课后作业的形式发展的更加多元化,作业不一定是死板的几道数学题,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留下更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后作业。比如与父母一起做一项关于数学知识的游戏,与父母一起复习当日学习的数学知识,又或者帮助家长在买菜时计算简单的价格,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样多元化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添自信,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士其曾说过:“世界上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的知识是需要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讲授加减的概念时,单纯的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此时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加减的含义,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或者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2.5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
萧伯纳认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信心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个性较为腼腆,不敢大胆提问,因此树立信心成为了学习中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并且传授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喜好,和学生一起学习,树立良好榜样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喜悦,从而建立起信心。
结束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预习,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方法都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秋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设途径与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6(18).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37-01
学而得法,事半功倍;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可见,在做任何事情时,人们只要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再困难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教学也如此。教师教学得法,就会取得实效,学生学习得法,也会学有成效。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形成学生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要使活动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判断、合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有的姿态和生活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教师也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针对课文内容、课外读物、针对社会生活、针对教师和同学的不同观点等等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甚至否定权威。比如:
1.1可以在课堂上开设“时事评论课”, “畅所欲言”、“你争我辩”、“今日说法”、“焦点评述”等, 相关的时政新闻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准备,初次参加的同学因没有经验、不熟悉规则而不敢面对,即使老师极力发动亦难以奏效,而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现场,使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连续几次观摩,同学们便能基本掌握一些的技巧、规则,并拥有了充分的自信,这样就能从容上场,坦然面对,“万事开头难”也不再难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
1.2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利用网络建立网站、资源库,进行远程教育,使优质资源得到交流与共享等等。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如在讲“市场的概念”的时候,让学生到网上“网易商城”等若干个市场上去感受一下,模拟购物,在不费过多口舌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就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领。
2.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对于学校面临教学人数相对减少、班级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用来补充教师队伍和提高其能力的可行途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2.1集成性。从学生获取信息来看:学习听觉得到11%;学习视觉得到83%;视听为主获94%。从记忆和感观来看:阅读10%;听20%;看30%;看加听为50%;交谈为70%。可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视听并用的条件,有效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2交互性。课件的输入输出多样化,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或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能动性,进行启发式及互动性最有效途径,使重点内容突出、醒目。
2.3自适应性。根据不同条件(水平)而自行选择听课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3.应用讨论法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创新教学方法。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讨论成为课堂的常规,这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共处、交流的能力。讨论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3.1专题座谈式讨论。所谓专题座谈讨论式就是教师先用简洁又发人深省的话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讨论的问题上来,然后把设计好的讨论题板书出来,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讨论。这种讨论形式一般运用于思想观点性问题比较集中的教材。在讨论中,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启发讲述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善于运用反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