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业态与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行业;生态技术;革新;研究
一、建筑技术概述
作为一门科学,建筑技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媒介技术、建筑结构与工艺、建筑构造与工艺、建筑气候及其所处环境、建筑安全防护、建筑设备系统以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内容。其中,建筑气候主要是日照、温度、降水、风以及湿度等,它们会直接对建筑结构的功能、结构等造成影响;虽然建筑生态技术理念早已提出来了,但在建筑技术的教育上,对于该学科的重要性认识有着明显的不足,实际上,真正的建筑生态学科体系建设仍然处于长期的缺失状态。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规模大、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再加上建筑行业市场的垄断或半垄断局面,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较之于世界发达国家,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具体施工,在精细化与科学技术的重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建筑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建筑理论和技术。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注意到这些信息的平衡,没有注意到发达国家依然将建筑技术作为一项非常重视的科学,只是一味地强调建筑形式及其功能,反而忽略了内在本质。从实践来看,由于当前建筑市场非常大,部分从事建筑技术的研究者和教育者早已转从建筑设计,这使得我国的建筑技术研究队伍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缺少后进力量之补充。实践证明,原本科技创新应当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设浪潮迅猛开展的同时,而建筑技术科学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对建筑行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就是导致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功能和质量差、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使用寿命短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造成我国大量重点工程项目不得不聘请国外专家和设计公司予以指导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传统技术和地域技术建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反映当今建筑行业地方主义的发展趋向,它提倡的是地方建筑形式与环境的需要,进而促使建筑结构的形式可以发挥实地气候、社会条件以及地基方面的优势。由于该技术模式对集约化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目前来看,在地域广阔、风俗繁杂、民族多样的地区,更应当大力地提倡对传统技术与地域技术的关注。
三、生态技术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生物之间以及生存的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交换以及能量流动,共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整体。对于建筑自身而言,它也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结构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整个过程,应当看作是生态环境的给予。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投使和拆毁,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质。实际上,生态问题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在建筑领域的根本解决途径主要还是新技术的研发。这些新技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造型、建筑功能以及装饰等方面,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些表现手段使人们对生态观念加强重视。
进入2l世纪后,未来能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比如太阳能、水力资源以及风能等。在太阳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系统来监控供电、供热水和供暖系统的运行情况,自动调设太阳能面板的方位角度,自动清洗面板灰尘,自动加温加水,从而使生态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到建筑行业之中。近年来,生物学家与生态学家推动了绿色革命,将生态学与建筑学等学科有机地相结合在一起,强调生态效应的整体性,它主要是利用了构造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以及设备技术,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进行的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的本质在于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为现代的建筑结构注入新的人文色彩,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技术在国外早已有所发展,而且某些比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来看,我国生态建筑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需要积极的探索,并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之上探寻和发展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生态建筑技术。生态建筑技术,主要侧重于建筑技术的实际适宜性及其高效性。它是通过先进的建筑设计手段,精心地设计出建筑结构的细节,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从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有选择地借鉴施工地建筑传统与技术,从而使建筑技术体现人文色彩。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中,并不是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越复杂越好,应当避免一味追求高技术节能环保的误区。新的生态建筑技术使用时,最先考虑的应当是维护与维修性能,并不是将那些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和技术都应用于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去。实际上,生态建筑技术应回归到建筑结构的使用价值上,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性。生态建筑技术的本质要求是要让生态建筑设计的需要与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结语:总而言之,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生态建筑技术的本质要求,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生态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葛盛. 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与思考 [J] .山西建筑,2007(05).
[2]李捷.浅议住宅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13).
[3]周燕来.略谈适宜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四川建筑,2011(05).
[4]张耀胜.生态技术在高技术建筑中的运用[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内涵
知识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或由于技术创新而引起的巨大需求来实现,因为技术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核心。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凌驾于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之上,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知识的转化速度和转化周期长短,决定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财富积累的倍数。知识能量要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才能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产生了新制程、新设备、新产品,创造了知识的附加价值及使用效率,使企业在市场中具备了相对的产业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的效率是实现内生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企业利润的收益中,包含了企业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从事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风险收益。这是一种职能性的补偿收入,由在市场垄断中获得的超额利润予以保障。因此,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竞争不再是完美的市场机制,垄断力量则成为技术创新的有用的刺激。①这样,在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利润的产生来源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技术创新,同时利润不再仅仅是企业R&D活动的简单结果,而是再次演化为技术创新的激励。在利润与创新的循环激励中,企业和社会都得到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是一种行为,也是一个连续过程,每个过程都围绕着追求利润,其结果是使创新者获得产业竞争优势;同时,技术创新通过产业竞争优势的加速效应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②根据加速效应原理,由于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产量比,从而加速度也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加速效应就会增大。相比技术而言,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均为稀缺性的有形资源,如何保持在有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主要看技术创新的程度和产业竞争优势的高低。③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只要推动技术创新终究会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因为市场会将失败的技术创新淘汰出局,会在竞争中不断形成新的技术标准,使创新永无止境;市场也将以高价格、高利润激励创新者甘冒风险,继续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因此,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能否不断实现和维持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优势,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更有效的内生因素,决定着一国或地区能否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二、台湾技术创新的SWOT分析
台湾技术创新的特性在于,以代工制造(OEM)为吸取技术知识的重要渠道,以企业自身为技术扩散的主体,以研发投资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的技术消费者而非生产者。④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简要地对台湾地区技术创新进行分析。
首先,台湾技术创新的优势(strengths)在于:1、具有高度竞争力与整合性的“电子与资讯产业集群”,电子与资讯产业产值排名世界第三;新竹科学园区的电子与资讯产业集群平均研发密度(R&D spending/sales)为7.1%,大大高于全岛平均值(1.35%)。此集群同时整合上中下游产业群,包括半导体、电脑周边设备、通讯、光纤与精密仪器等,共同创造出每年将近14亿美元的产值。2、台湾已是国际知名大厂的策略伙伴,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扫描器与手机等产品上,通过OEM渐进式改进技术,在产品设计上周边资源丰富,具备生产符合国际规格与标准产品的能力。3、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型态为主,富有灵活度与调整能力,能因应生产需求而自发进行技术改良或制程改进。4、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制度,在人力资源方面较具优势;平均每万人口中有38名研究人员。5、几十年成功发展的经验创造出许多“国际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充足,拥有比较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观念,市场行销经验较为丰富;资本市场运作灵活,拥有充沛的资金,并且创投业发展程度高。
其次,台湾技术创新的劣势(weaknesses)在于:1、高科技产业政策偏向对模仿性技术的引进,只注重技术的实用价值,忽视基础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多受制于其他国家的专利。2、高科技厂商主动投入的研发经费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并且受限于WTO的“补贴暨平衡措施协定”(SCM),可享受补贴的优惠范围日益减少。3、岛内市场太小,土地取得不易,经济规模小,高科技厂商多以降低成本来提高获利,而不是通过投入研发来提升竞争力。4、除了电子与资讯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如化工、机械、食品与金属加工业等研发密度均低于国际水准,近几年甚至有下降趋势。5、创新基础设施,如人均拥有电脑数、资讯使用能力、人均拥有网络平台、网络使用费用等落后于先进国家或地区;虽然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有相当成果,但专业技术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再次,台湾地区技术创新的机会(opportunities)在于:1、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制造可望持续保持优势,企业发展出一套整合调整弹性、价格优势、信誉与渐进式创新能力等优点的经营模式,能够吸引世界知名大厂进行合作联盟,生产先进的高科技产品。2、在特定的技术领域(如半导体技术)具备旺盛的专利产出,有潜力由追赶变成超前。3、高科技制造业已具备渐进式创新的能力,有机会诱发升级为自主或急进式创新。4、传统制造业将以强化生产网络的管理能力及产品的设计行销力,来弥补已丧失的既有优势。
最后,台湾地区技术创新的威胁(threats)在于:1、关键技术取得及产品行销渠道仍相当程度受制于其他国家,代工文化深,多数产业经营者仍认为利润来自于效率(efficiency)而非创新。2、传统产业缺乏足够的资金、人才与技能,研发密度过低;创新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过慢,社会“资讯化”的程度仍不足。3、平均经济规模过小,创新资源运用不经济,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长远技术与经济的发展。4、台湾当局出于“政治目的”考虑,在开放两岸经贸政策上一拖再拖,对所谓“尖端”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严加限制,阻碍了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5、岛内政治乱象和财经政策不力加深了日益恶化的经济问题,严重影响工商企业界的投资意愿,使民众信心涣散,逐渐陷入消费不振、民间投资滑落的窘境。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台湾技术创新的SWOT四要素归纳成如表1所示的SWOT分析矩阵:
三、台湾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进入21世纪,台湾产业发展的方向不仅受到全球市场需求的牵引,更深受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全球科技日渐专业化的脚步使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升高,产业竞争优势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协助产业科技的提升,同时也塑造良好的创新及市场环境,使厂商能集中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一般提到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功要素,大多归因于“当局的决心与奖励措施”、“研究单位与学校的支持”及“创业精神”等三要素,这样的说法显然将复杂的答案单纯化。台湾经济发展除了产业内从业人员的努力外,台湾当局在产业发展初期所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功不可没;同时,产业竞争优势的健全化及其带来的加速效应,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因。运用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原理,可以发现以高科技(资讯电子)产业为代表的台湾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分工体系完整,厂商生产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或地区都遭受了严重创伤,台湾虽然影响较小,但出口值也一度下滑。1997年台湾出口额为1220.81亿美元,1998年和1999年分别降至1105.82亿美元和1215.91亿美元,⑤下降幅度达9.42%和0.40%。但以资讯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出口下降幅度却较小,1997年台湾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为706.08亿美元,1998年降至658.10亿美元,仅下降6.80%;1999年回升至755.48亿美元。⑥同时,相对于日本和韩国,台湾高科技产业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变化不大,显示出一定的出口竞争优势。
在资讯电子产业方面,由于台湾许多厂商的生产基地设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面对诸如韩国货币高达50%的贬值幅度,尽管出口额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相对亚洲资讯电子产业的主要生产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而言,台湾的下降幅度较小(见图1)。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台湾资讯电子产业出口额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下降0.94%和5.58%,远低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主要竞争对手,保持着较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
资料来源:根据詹贞仪等,《台湾资讯电子业未来发展之冲击与因应对策――台湾竞争优势的观点》,《台湾银行季刊》, 2002年,第2期53页绘制。
第二,台湾具有较高的投资率。所谓投资率,即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百分比。在理论模型中,可以将投入到生产部门中的R&D资本同物质资本相分离,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除了专门投入到企业R&D部门中的资本能够被单独计量外,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依赖于生产投资的总体规模而进行的。如果从经济系统的内生角度来看,技术进步不再是外生的时间函数,而是与投资互为因果的一个过程。新知识、新设计的产出不可能独立于投资之外,因此在生产实际中,较高的投资率是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及技术进步的基本条件。
台湾较高的投资率是贯穿其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突出特征(见图2)。在台湾现代经济的起步阶段(1952―1960年),年均投资率为16.17%,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现代经济的起飞阶段(1961―1972年),年均投资率达到24.61%;在现代经济的调整阶段(1973―1987年),年均投资率高达27.34%;在现代经济的转型阶段(1988―2006年),年均投资率依然达到22.53%,高投资率为台湾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资料来源:根据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7 Taipei: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07.45,59.数据绘制。
第三,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枢纽地位具有竞争优势条件。由于台湾已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生产重镇,多年来已和国际大厂(如Compaq、Dell及IBM等)建立策略性合作联盟,彼此互为“产业生命共同体”,不再是单纯的供需关系。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和“9・21”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对台湾高科技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国际大厂在台湾的国际采购办公室(IPO)深入了解受损情况并经过客观评估后,并未发生立即转单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台湾高科技产业具有弹性与快速的反应能力、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群落、遍布全球的海外生产基地,以及拥有与国际大厂的长期策略伙伴关系等特性,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来自外在环境的冲击。
四、台湾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台湾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并成为近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台湾整体产业竞争力带来若干负面影响。例如,随着高科技产业成长趋缓,低价化和竞争全球化使主要竞争对手纷纷寻求国际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给台湾相关产业的未来竞争优势蒙上阴影;高科技产业的多数关键零部件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对产业升级及贸易收支不利;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过度集中于资讯电子产业,欠缺多样化,一旦国际经济景气反转,对整体产业竞争力及经济增长冲击较大;高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对传统产业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挤效果,不利于就业人口和经济的平衡发展。
虽然台湾经济在赶超过程中,已经积累起相对雄厚的制造能力和产业技术能力,与世界市场建立了密切而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关键问题在于,要使高科技产业或其他产业成为台湾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而台湾显然缺乏自主产业升级的技术基础,至今尚未创立出能够带动经济继续前进的新兴尖端产业。对于台湾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广泛基础的多样化知识基础,特别是有关产品设计、市场开发和关键部件生产以及高级知识密集型服务的提供”。⑦仅仅满足于通过反向工程模仿成熟技术产品的企业是无法在世界市场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的,而仅仅满足于通过输入海外技术来发展经济的地区也不会享有持久的经济繁荣。这种学习和模仿战略可以在一时一地成功,但不会永远成功。台湾显然已经到了改变和调整这种模仿学习战略的关键时刻了,台湾当局的功能、企业的战略以及教育研发机构的角色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重新思考和安排。
由于这些原因,加上台湾整体产业因应国际分工的竞争需求,已逐渐由制造专业技术向高附加价值及创意性技术方向发展;同时,面对先进国家(地区)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兴地区的激烈竞争,以往台湾产业赖以成长的优势,已面临极大的转型压力。⑧对于台湾企业来说,无论是海外直接投资(FDI),还是合同制造(CM)、代工制造(OEM)、委托设计制造(ODM)以及自创品牌制造(OBM),它们都是这些企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方式,同时也是将自己带入世界市场的方式。这些方式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演进和调整之中。台湾技术学习方式演变的过程,正是从CM过渡到OEM,再过渡到ODM,并且最终向OBM转变的过程。如果说FDI或者合资企业主要代表了海外技术或生产能力向台湾转移的话,那么,CM、OEM、ODM及OBM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台湾企业技术生产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OBM正在成为21世纪初台湾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希望所在。除了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已由天赋条件演变为自身努力内生决定外,过去在比较利益的法则下,当台湾失去某项产品的比较利益时,通常主动地“放弃”该项产品或产业,转移至岛外进行生产;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信息、资金、商品、人员的流动速度加快,当失去某些要素比较利益时,并不需要被动地“放弃”该项要素密集产业,而应积极地运用快速流动的各种资源,将全球的生产基地或人力资本纳入经营的决策范围内,努力构筑自己的国际品牌,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优势。在这其中一个极好选择就是积极参与大陆市场,一方面利用大陆廉价的生产资源,充分发挥两岸产业分工模式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大陆庞大的市场,来扩大台湾的生产规模,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台湾经济研究所)
注释:
①孟夏:《经济增长的内生技术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90页。
②Shahid Yusuf等:《东亚创新未来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③鞠颂东:《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④罗于陵:《“国家”创新体系:向知识经济转化》,台湾“行政院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2001年,第19页。
⑤台湾“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7》,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07年,第212页。
⑥台湾“国科会”:《知识创新科技发展统计资料2004》,台湾“行政院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2004年,第53页。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结构和模式,分析了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平台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 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产业集群及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包括拥挤效应、“搭便车”现象、“柠檬市场”、技术锁定、转移成本过高等。
为了减少产业集群的创新阻滞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有学者提出了构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设想。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集群多领域内可以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以共享并对整个产业集群及其内部企业产生深入影响的技术。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些组织共同兴建的,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对共性技术需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它承担以下角色:一是管理者,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二是研究者,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进行研发;三是合作平台,为集群内各类成员提供技术创新合作的平台。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
(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结构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是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通过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与地方政府、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组成紧密联系的集合体,其结构见图1。
(二)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模式
根据设立主体的不同,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是指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整合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创新服务。政府主导型的优点是:平台建立和运行所需资金有保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的效率比较高;企业共享共性技术创新的成本比较低;共性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比较快。其缺点是:技术创新中心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产生官僚作风,工作效率低;决策人员不能准确把握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技术创新成果不一定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出现供需脱节。
二是企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是指一个或多个企业出资创立技术创新中心,进行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创新服务。这类技术创新中心属于出资企业专属机构,其研发成果和服务供出资企业共享,也可以有偿提供给集群内其他企业。企业主导型的优点是: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成果转化率高;管理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其主要缺点是平台建立和运行所需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不能整合集群内所有资源,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实力不强,与集群外部机构的合作也不能顺利进行;研发成果很难在整个集群内共享。
三是行业协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是指由集群内行业协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整合集群内企业和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创新服务。行业协会主导型是介于政府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之间的一种模式,它同时具有另外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行业协会主导型的创新中心中企业的参与程度比政府主导型高,其研发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结合程度比政府主导型高,官僚化程度也比政府主导型低,工作效率比较高。但由于行业协会是半官方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因此资金实力比政府主导型低。由于集群中参加行业协会的企业比较多,行业协会主导型创新中心整合集群内资源的能力比企业主导型高,研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也比较高。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产业集群中建立了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了解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发展状况,本研究对广东中山市大涌红木家具和东升办公家具产业集群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大多数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是政府主导型,由政府确定研发方向、筹集资金、组织开发,在运作过程中与企业缺乏充分的沟通,使企业参与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有5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一般,参与的兴趣不大。
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由于很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的领导由政府官员担任或从集群外招聘,他们对集群企业技术需求缺乏很好的把握,其研发成果未必能够很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例如,在大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中有企业反映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自动化烘干设备投资大,不适合中小企业。
权责不够明确,运作机制不完善。调查情况表明,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运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绝大多数政府设立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存在着官僚作风,工作效率低,且不同程度存在着 “寻租”现象。另一方面,企业设立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目的,多停留在企业技术中心角色上,服务的是本企业而不是集群内其他企业。
专业人才缺乏,影响发展后劲。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服务经验明显不足,尤其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管理等综合性人才。调查显示,创新平台技术人员占专职人员比例不到30%,高学历技术人才所占比例也比较低。共性技术的研发主要依靠集群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创新中心只能起到技术中介的作用。
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对策
积极培育多种不同主体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大多采用单一模式,而不同模式的创新平台各有其优缺点,可以在产业集群中培育多种模式的创新平台。政府、行业协会和有条件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建立相应模式的技术创新平台,对于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导的创新平台,政府可以给予政策优惠和一定的财政支撑。这样,既实现了集群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的共享,又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并有效地缓解供需脱节的矛盾。
建立和完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营机制,逐步实现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在组织形式上,要依法注册,独立运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在经营机制上,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政府设立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更要强调市场化运作,只有与行政职能相剥离,把平台推向市场,才能使其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敢于竞争,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首先,要明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技术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将其收入与研发成果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其次,制定一系列政策,从工资、住房、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第三,应鼓励高中级人才“柔性流动”,拓宽人才进出渠道;第四,应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对重大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关键词: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一、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二、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
三、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
四、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
五、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背景及意义
1.1 平台研究背景
随着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客户都希望拥有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以减少客户的访问时间成本,提高个性化服务系统的服务能力。实际工作中,有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不够精准服务、海量用户建模和分类不够快速,产品评论缺乏情感分析等缺点。
1.2 传统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简陋,先进的技术服务需要好的软硬件配合,因此难以向企业信息化安全服务进军。(2)建设平台的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3)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服务是全方位的,目前基本上没有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究其原因是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造成所做的很多努力不能形成气候。(4)缺乏宣传,网站知名度低,访问量少,难以启动广告招商业务。(5)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相关的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平台对企业的服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导致许多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形同虚设”,虽然资源丰富,发挥不得真正服务的作用。
1.3 平台研究的意义
(1)为平台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信息;(2)为平台用户提供快速的个性化服务信息;(3)为平台用户提供情感分析技术的个性化服务信息;
2 平台的设计方案
2.1 平台的总体架构
系统通过构建三大平台,利用现有的公众网络体系和电信业务网,用商业化的信息设备搭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将主要精力和资金用于本网站的业务核心部分――应用平台(包括基础应用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包括:基础支撑平台、智能处理平台和应用平台。如图1所示。
(1)基础支撑平台包括企业资源数据库(中小微企业的基础数据库信息)、用户资源数据库(平台用户基本信息)、支撑平台的硬件服务器、支撑平台的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备份服务器。(2)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包括各种智能算法控制组件(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算法、细粒度情感分析算法及其它相关数据挖掘算法)。(3)应用平台分为基础应用子平台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子平台。基础应用子平台包括电子商务服务子平台、行业资讯服务子平台等十几个子平台;个性化信息服务子平台以基础应用子平台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处理实现个性化服务。
2.2 平台的网络架构
服务平台的网络系统设计采用多层结构,对使用者来说,面对的是应用服务层而非数据层,通过多层架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客户端采用标准的WEB浏览器和HTTP通讯协议,确保系统的通用性。包括五层分别是:物理硬件层、系统支持层、数据管理层、系统应用层和网络表现层。
2.3 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
平台技术架构采用SOA设计包括:(1)资源层:系统的各个数据库,包括各基础应用子平台数据库和个性化信息服务数据库等。(2)组件层:实现各类功能组件,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整合等系统功能的组件,集中管理;(3)构件服务层:基于MVC、SOA的各系统构件;(4)服务总线:对各构件和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5)业务流程层:构件和组件通过服务总线调度,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6)接口及展现:平台以统一门户的形式整合产品体系中的所有信息,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可自主定制的视图界面。
关键词:气力垃圾输送生态城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背景概述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是一种全封闭式自动垃圾收运系统,避免了垃圾收运过程中人与垃圾的直接接触,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克服了传统垃圾收集方式带来的臭气、蚊蝇、鼠害等二次污染,给人们的居住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其技术始创于1961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应用经验,在瑞典、韩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新加坡、香港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安装运行达数百套。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建设的生态宜居示范新城,生态城南部片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作为主要的市政配套项目之一和试点工程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
2 生态城南部片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程介绍
2.1 工艺控制流程
生态城南部片区收集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垃圾经过由设置在街道、住宅小区和每个楼层等处垃圾分类投放口进入储存节,当储存节中的垃圾到达指定容积后,传感器向中央控制室发送信号,中央控制室发出指示启动抽风机,在埋地输送管道内制造负气压,达到设定压力后,投放口处进气阀开启,完成排放所有储存节内的垃圾,阀门随即关闭。整个收集过程中,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排放阀打开,顺序排放各个垃圾竖槽和室外投放口内的垃圾。
垃圾在强大负压气流驱动下,以约70 公里/小时的速率被输送到垃圾收集站,通过切换阀把干和湿垃圾送到各自的气固分离器分离,然后进入垃圾压实机,进行压实后被推进到密封的垃圾集装箱内,集装箱载满后,由卡车外运处理。分离出的气体经过除尘除臭处理后达标排放。
2.2 该工程中自控专业的实施特点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程作为市政配套项目,其进度与计划与中新生态城开发建设进度相一致,采取分期建设、分阶段实施的方式,共包括五套子系统,各子系统设一座中央收集站,系统成树状结构分布,分别由中央收集站、公共管网、物业管网、投放部分四部分组成。
以南部片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2#系统为例,整个系统包括工艺控制系统和压缩空气控制系统两部分,通过设在2#中央收集站内的中央控制室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整个2#系统的监控。
在2#中央垃圾收集站内的仪表及电气电缆采取桥架、线槽以及穿电线导管架空敷设。Ф8压缩气管敷设在桥架上,Ф16压缩气管敷设在线槽内。
与2#垃圾收集站对接的公共管网及物业管网的控制通信电缆及Ф16压缩气管都穿在Ф65或Ф90的PE导管埋地敷设。
2.3 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南部片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程中各子系统中的中央收集站建设时间不统一,其子系统下的物业网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小、施工及投用进度不统一等特点。
各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因其所处地块的开发进度的不同,不能立即与整个系统实现联通,更不能及时投用,导致设备长时间闲置,部分已安装自控设备和线缆出现质量问题、被盗等问题,影响整个系统投用后的安全性和可靠。
出于中新生态城物业网气力垃管线设计及施工的现实情况、以及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上设备线缆本身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情况考虑,按照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所处地块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方案,明确该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工程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时间点和安装顺序,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3 建议
3.1关于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工程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的建议
3.1.1 中央收集站已建成的情况下
a) 地块整体开发,并且垃圾物业气力垃圾管线直接与公网联通,建议此类物业地块的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在管线施工和投放口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
例如:14a整个地块,直接与公网联通,该物业地块的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在管线施工和投放口安装完成后可立即进行。
b) 地块分期开发,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不直接与公网联通,不建议此类物业地块的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在管线施工和投放口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可在该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工程与公网实现联通后进行。
例如:45b地块由北向南开发,不与公共网络直接连通,所以不建议进行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可在整个地块完成开发后进行。
c) 地块分期开发,但该垃圾物业气力垃圾管线与公网直接连通,建议此类物业地块的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在管线施工和投放口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
例如:34c地块已和公共管网对接,但该地块尚未全部开发,所以通讯线缆末端传至中继器,中继器后端至下一期,穿线、接线归入后期施工单位工程内。
3.2中央收集站未建成的情况下:
不建议进行穿线、接线及自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在中央收集站建成且与公网连通后参照以上中央收集站建成的情况进行。
3.3关于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工程通信线缆与空气管敷设的建议
3.3.1 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施工时,应在PE管中预留牵引线,方便穿线。
3.3.2 穿线前应为PE导管进行清洁处理。
3.3.3 通讯线缆与空气管敷设后应对PE套管进行封堵处理。
3.3.4 在设计和施工接线阶段,应尽量减少断点数量,通讯线缆的断点要求仅出现在控制箱、中继器等位置。
3.3.5 外力破坏或冬季空气管冻裂等情况导致水进入PE导管,建议采取铺设警示带等措施.
3.3.6 进行管线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按图施工,遇到问题,必须与现场技术指导工程师现场协商解决。
3.3.7 对于从投从放口或井室的进出的线缆,应做明显进线和出线标识。
3.4 关于物业网气力垃圾管线工程室外投放口控制箱安装的建议
3.4.1 控制箱建议在穿线工作完毕后进行安装。
3.4.2 控制箱安装完毕后,应对室外投放口控制箱和接线箱安装所处箱体盖板进行密封处理,波纹软管穿线孔也应进行密封处理。
3.4.3 进入投放口、进气口的LW线缆或KVV控制线穿出穿线孔长度应预留足够长度(至少1米),以满足该线缆接投放口或进气口控制箱等设备预留要求;
3.4.4 进入投放口、进气口的气路管线出穿线孔长度应预留足够长度(至少1米),以满足该气路连接投放口或进气口控制箱等设备时的长度要求;
1.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学校在学生学业水平动态化评价方面,尤其是在指标体系、命题(或问卷)结构、工具研制、超大型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数据解读以及评价过程质量监控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数据支撑下的有效反馈、指导手段和专业力量更是不足。针对我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堂教学研究,思考和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动态评价与提升研究项目。
2.基于学校的学情定位
学校地处老城区,受青岛市政建设的影响,新市民子女所占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优越,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非常有限。学生受家庭条件的制约,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相比一般学校更大,学校需要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业评价来满足本学区学生的需要。
3.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局限性
我们希望能建立智能化的技术平台来改变课堂结构,那些教师没讲的问题可以通过题目附带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平台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取,既可以找同类型的进一步巩固,也可以选取综合性强的进行拓展提升。这样的平台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都有收获,通过系统提供适切性的练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进行个性化学习。
研究内容
1.课题界定
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业水平个性化动态评价与提升研究”是指依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构建的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如“高效新课堂”和“阅卷易”等技术平台),通过对平台功能、资源的合理设计和开发,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2.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铺路搭桥。课堂上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个性化培养。课下借助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展开专属化学习,通过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智能计算,选择推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相应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师生、生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与互动的机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真正达到会学、乐学。
(3)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得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提升了办学品位,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研究框架
(1)依托高效新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探索基于学校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1为系统框图。
(2)依托阅卷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学生学业水平个性化动态评测系统。图2为系统框图。
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对本校研究对象的班级进行调查,对实验初期、实验中期、实验后期进行必要的问卷调查。
2.对比法
研究对象的班级与非实验班级对比;对研究对象班级的初、中、后期的情况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分析法
按实验要点、内容,做好学科分析。例如,分析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的影响等。
4.其他
在实验中可随机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文献法等。
创新之处
1.我校“高效新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1)教学起点弹性化。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设置弹性化的教学起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2)学习进程个性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相应层次的练习,实现课堂学习的个性化。
(3)教师指导具体化。根据数据反馈,确定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的策略,让课堂练习和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4)课后学习兴趣化。系统设置闯关练习和奖励积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借助“高效新课堂”平台,提炼形成我校课堂教学的四环节,即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评价促学。
2.我校“阅卷易”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1)试题命制精准化。每道题配备的考点分析,促进教师深度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试卷的命制。
(2)问题诊断具体化。学生可以清楚地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
(3)查漏补缺个性化。每题配备巩固练习,学生学习后再根据个人弱点完成配套的补充练习,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检验。让每次测试都能达到清理知识死角、解决遗留知识漏洞的目的。
(4)知识构建系统化。追踪学生日常及模拟考试等相关学习数据,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学业水平。
借助“阅卷易”平台,我们提炼形成了我校课后自学巩固的四环节,即精准命题、科学诊断、深度分析、巩固提升。
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学生个性化学习初见成效
在课堂上,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个性化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观看微视频,可以查看自己的错题集,也可以查看自己的错题解析,利用电子书包将教具变为学生的学具。课下借助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展开专属化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对大数据的智能计算,选择推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相应问题,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2.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发生的情境,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课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真正达到会学、乐学。
3.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修;工学合一;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同样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变革,由于我国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正在由学历教育向着更为使用的职业培训进行改革和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习者,紧随社会的发展步伐,养成终生学习的喜欢。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它要求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方式。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确立了“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职业教育目标,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能够对于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等有熟练的了解和认识,并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还要能够广泛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根据我国社会的职业特点,很多的知识与能力只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所获取,在很难在学校的教育中获得,要逐渐适应现代企业的运行,不断地操作高新技术含量的设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实地操作的能力,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
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数字化资源库。其中,多媒体课件是与传统的纸质教材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呈现形式,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压制成教材配套光盘,与教材一起使用。这种教材的多媒体配套光盘的特点是:与教材结合紧密,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内容结构编排进行了一定的教学设计,便于教师检索,也便于学生自学,还可以进行人机协作学习;光盘既可以单机使用也可以在局域网上使用,价格实惠,缺点是光盘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即时更新,提供的信息量较少。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来说,数字化资源库一般是针对整个专业进行设置的,而不是仅仅针对课程进行建设的,它包含了这个专业所有领域的各个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集成,首先能够实现课程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其次通过计算机终端的通信接口控制实训设备,提高操作的技能。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来合理地使用这些具有专业性的海量资源,教师可以根据目前的学生现状和学校的设备定制并完善人性化的实施性教学方案。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呈现出多媒体配套光盘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它们的结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优质的环境,使得教学可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设备、学生以及师资状况等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数字化资源库具备较强的学习支持功能,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数字化资源库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具备较为丰富的应用经验,这一要求会伴随着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认知和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构建和应用起来。
2 数字化教学的模式的构建
2.1 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必须要用计算机文本呈现,它跟纸质的教案相比较而言,教案存储很方便、而且能够及时地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够在文字表述中插接图片、链接动画和视频,这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大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电子教案是教师教学实施的专业语言,也是专业教师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作,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同时促进教师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
2.2 电子演示文稿
电子演示文稿是学习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一般都会使用PowerPoint(PPT)来进行制作,体现出直观、快速的特点。PPT文稿能够展示简要的文字同时也能够穿插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的链接,也能够自由地实现不同页面间的跳转,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设计良好的PPT文稿能够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更好地督促教师进行教学,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2.3 电子图片
电子图片由实物图片和绘制的示意图两部分组成。电子图片是实际教学的重要载体,能够对于课堂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要逐渐地实现企业生产和具体操作一体化的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要能够提供与之相关的实物图片。对电子投影设备缺少的学校,可以将其打印在胶片上,在绘图纸上作挂图使用或者使用平面光电投影设备进行。
2.4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分二维动画演示和3D动画演示两种,它最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很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尤其是对于汽车维修专业,具体的结构关系、工作原理、工作场景、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二维动画来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益。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不擅长接受复杂的理论知识,二维动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并把教学的相关信息灵活地掌握,这样能够提升学习者的知识掌握,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技术操作能力。
2.5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工作环境、内容和工作对象进行的模拟训练。这种模拟仿真训练能够与实际操作有很高的接近度,通过不断地进行模拟训练,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教学,通过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对零部件进行拆装、检测、故障诊断、维修、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另外,由于汽车维修的操作需要具体、真实的手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标。
3 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针对当前的高职汽修专业现状,在中等职业学校觉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只有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建设学科,提高教学的水平,数字化教学应以多媒体配套光盘和网络课程为主。
多媒体配套光盘针对性较强,由于但是容量有限,所以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善于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只有把这些形式有机地结合,突出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动画演示、机上练习、采用文本、电子图片、视频实录、电子演示文稿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制作的技术应根据学校的设备及软件的兼容能力、单机使用与网络运行的要求来进行制作,这样更加有利于用户的使用。另外还应该将界面设计要得活泼简洁,这样能够吸引浏览者。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完善培训备案制度,以此来提高企业持久参与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学校教学的组织性。学校要不断地强化改革意识,通过相应的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地重视人才、生产、管理、技术、品牌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断地推进校企合作,能够实现科学规划,强化精细化操作和过程监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促进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l]朱最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05).
[2]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09).
[3]马广,李鸿雁.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及思考[J].职教论坛,2007(11).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艺术设计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对大学生来说,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更需要学生实践的能力。因此,以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与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趋势。德国教育学家施瓦茨在其著作《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指出:“21世纪的学校必须在培养人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创造性和社会性方面提供首尾一致(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教育”。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明确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高等教育具有融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于一身的特点。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主要源头,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又是“源头”的源头。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在200多所大学中建有1000多个各种类型的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和工业界,这些研究中心为大学与工业界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合作研究与创新的舞台。由美国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校企合作、教研相长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了重要作用。
这几年,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谈创新教育,都在做创新教育,但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来分析,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3、崇尚权威,缺乏创新思维
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前,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纷纷开设工作室,进行工作室的改革和研究,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但工作室必须与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
2、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室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仍存在许多弊端,设计环节的实际收效并不十分理想,仍有较多的上升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仍然不够。
3、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与工作室、艺术研究所、校外实践基地,各自发展,相互协作不够。而且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从面上来说还是不够广。如何扩大艺术设计类学生参与实践、参与创造性活动,是艺术设计院校都应重视的问题。
基于对我国高校现状的分析和他国成果经验的研究,本项目将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工作室和校企联合艺术研究所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以校企联合艺术研究所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三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努力提升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设质量,在硬件设施到位的情况下,着重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重点落实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作当中来。在原有工作室的基础上建设专业更细化、方向更明确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2、多维实践平台硬件的建设。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进而开拓新的学生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
转贴于
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合艺术研究所的建设和规范。
3、多维实践平台运作机制的建设。构建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的互动、协作,促成校企联合艺术研究所的建立,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2、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竞赛活动的数量和质量。3、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4、根据艺术设计多维平台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预计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刊物上2篇,并撰写研究报告。5、与省内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