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体育教学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在教师、学生、教材、嫌体四个要素中全方位的突破,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有主架式教学、抛猫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当然运用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应“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死搬教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旧知识或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探讨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1.学习目标是深层理解。从学习的目标来看,传统教学中,知识获得是学习的重要目标,而知识获得有不同的水平,学习者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些概念、原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或者只是有一些字面的理解,只能应付课本上的典型习题等。而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则要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意味着学习者要切人某个知识主题或一门学科的核心思想,要能对这些内容作出明确的辨别,作出合理的推论和预测,对有关的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应用到历史教学上,就是我们不应该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而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深刻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核心思想,形成自己的见解。

2.学习的内部过程是高水平思维。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及概念、原理的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与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的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作出检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预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3.学习的情境是充分的沟通、合作和支持。在传统的教室中,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教学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是教师讲和学生听,仅有部分师生交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在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将更为充分。教师开始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索。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

4、学习的信息与建构工具是多样的、情境性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信息源是课本中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板书和综合等,这是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而在建构性的教学中,学习者可能要做现场测查和实验,或者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查阅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也可以通过电话、国际互联网络等直接访问有关专家或实际工作者,所有这些信息都可能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课程和教材的含义被大大地扩展了。体育学科的学习媒体就是极为广泛的,有许多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去参观比赛,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音像制品等手段,丰富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识。

总之,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体育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对过去人类生活的体验,引发对今天生活的借鉴,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建构主义模式的体育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体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教学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这就像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一样,其实质是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历史课本学生都能自己看懂,教师在教学中起怎样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搭一个新的更高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人。

2.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然后围绕“锚”组织教学。这就要教师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确定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这一课时,教师先“抛锚”:我们打篮球都必须投篮才能得分,请你描述一下如何投篮才能进。鼓励学生围绕这一内容进行积极发言,然后,教师提出,低手投篮和高手投篮的的不同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应用?如何进行有效投篮?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学习了新的知识。这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利地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3.随机进人教学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的方式进人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每次进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人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三、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运用比较成熟的主要是支架法,抛锚法和随机进人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某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灵活加以运用。

2、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均应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即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找反馈。

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第2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目标;理念;教学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体育教学,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增加体育游戏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多地融人体育游戏元素,开展好中学体育教学谈谈想法。

1.当前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与教学、学校体育活动的结构与目标。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锻炼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目标宏观来讲,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对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活动达到以下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

而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要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实践活动。

2.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体育游戏教育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法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丰富和扩展。

因为游戏活动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和主动性的活动。体育游戏包括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结 合,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的教育意义的活动。符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1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准备活动阶段。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从而使兴奋性调节在一个适宜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可将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的慢跑、行进操、定位操,更换成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传球触人”等,这些活动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于组织教学。

技术技能教学阶段。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丰富地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内容。但对身体素质、技战术水 平、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要求都很高,如果一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逼着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的跑,使学生跑出恐惧,跑出厌倦,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中长跑教学赋予一定的游戏教学,如“穿越旅行”、“跳绳接力跑”等等,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游戏由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疲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素质练习阶段。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单调。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短跑教学中“50米迎面接力”、“击掌追击”发展腿部力量的“袋鼠跳” “企鹅接力”、“抱人快走”、“蛙跳接力”、,发展上肢力量的“坐撑前进”、“海豚爬行”,发展灵敏素质的“老鹰抓小鸡”、“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游戏法用于素质练习时,学生会比较兴奋,积极性也较高。游戏法练习使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2 体育游戏在教学当中的意义、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体育游戏必须有较高的趣味。只有体育游戏寓于趣味性,才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所有参加游戏的学生自始至终、全力以赴地参加活动。一般来说,游戏越新颖,竞争性越强,情节发展就越生动,趣味性越强,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发展学习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2.2.1 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懂得与人合作的道理。这对养成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同样,游戏的规则对学生遵守规则和道德规范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的竞赛性和对抗因素较多,通过规则把活动者组织起来,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并履行一定的职责,要严格遵守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从而增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2 提高了娱乐性丰富了学生、师生情感。体育教学中的角色游戏,能使学生从心理的角度体验到暂时解脱自我。在体育游戏中,学生都乐于自己的能力得到表现,让别人尤其是异性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得到别人的赞扬、尊重与爱恋。从而满足这种生理、心理上的需要,而得到快乐。体育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能满足人们相互交往、驱除寂寞的需要。体育游戏过程中,游戏练习本身的新奇、惊险、激烈、紧张也会给参加者带来愉快的欢笑。不带功利色彩、没有任何负担的体育游戏活动,能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消除学习与工作带来的疲劳,使人得到积极性休息,这无疑也是一种愉快的身心感受。也能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教学法则能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并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更愿意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是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一些游戏内容,对提高学生活动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调剂课的密度和运动量 ,这样更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第3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6-01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引起家长与学校的关注,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胄体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全社会都关注的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小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1 体育小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活动开展是以健康为主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意志力,为小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小游戏不仅能满足运动要求,并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调动运动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目标有重要意义。

1.2有利于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是如此。体育小游戏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能在体育学习中保持开心的心理状态,体育小游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树立坚持运动的意识。

1.3有利于教师管理

小学体育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传授体育知识的基础内容,并且以室外教学为主,小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上课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不方便老师管理,加入体育小游戏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方便老师管理。

2 体育小游戏在小学体育中应用需要注意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注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因此,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保证在体育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置。体育小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加入赛跑、角色类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好开展沟通合作,并使学生主动对体育知识进行探索,学生自发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运动器材,游戏伙伴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符合教学规定的负荷要求

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强度,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它会引起身体机能反应,体育游戏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小学生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不能进行非常激烈的运动,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理游戏,使每次游戏运动负荷非常合理。

2.3注意运动质量

体育小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游戏乐趣,忽视对动作练习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老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注重学生完成的质量,加入一些制约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技术运动对运动负荷大小有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在安排进行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时,也要事先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充分掌握运动时间,保证运动质量。

2.4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体现学生兴趣,针对性体现体育知识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技能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在游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这些变化开展游戏,确保这些小游戏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相符合。

2.5多样性原则

在加入体育小游戏不能一层不变,注意游戏的多样性,在各类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乒乓球单打体现个人技巧,双打就可体现两个人的合作能力,因此,多种多样的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更多兴趣,培养多方面能力。

3 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方法

体育游戏能帮助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游戏引入是重要环节,要求老师能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进行跑步的活动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跑步技能与注意事项,在引入游戏之前,听取学生的意见想法,选取学生意见可取的部分来引入游戏,老师可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有效的引入游戏。

4 体育小游戏教学体验

游戏化教学体验是对体育知识技能作出实践的环节。学生想要熟练掌握知识技能,需要反复体验,需要老师对学生技术动作进行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继续完善自己。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小游戏,有计划地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创新途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游戏活动具有针对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第4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一、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也是一种教学新模式。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运动心理学指出:“一个人有了认识某种事物的需要,这种占优势的倾向性就会引起一个人满足该需要有关的意志活动,并使人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也使智力积极活跃起来。”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学生“项项都要学,项项学基础”的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学生萌发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满足和获取成功的体验。“选项教学”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爱好与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在“选项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有一种强烈的需要表现出来,然后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会在这种积极高涨的学习情绪和敏锐的智力活动中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并且通过系统的学习后,学生一旦发现自我的能力,他就会不失时机地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游戏比单纯的训练教学效果更佳,学生会对体育更有兴趣。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愤然而起,它能赋予人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教师都应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坚定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当然,教无定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意义深远,是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应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外,更多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解决,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游戏法”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如上课开始前,我们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安排一个有趣味性、活动性的游戏,既做了热身活动,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要本着“让快乐围绕学生,把快乐带给学生”的信念去上好体育课。利用一切有益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手段,使学校体育更好地实施。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也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合理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

三、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素质教育的观念提出由来已久,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这种高素质人才最关键的是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没有创新,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准,社会就不会前进。创新教育是近几年来在发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实施新课标后教育界有志之士的共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新课标的实施,如果没有机智、灵活、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创新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中学体育同样必须以培养“有推动社会进步”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四、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第5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英语“四位一体”英语复习教学方法,摒弃了几十年来教师普遍采用的英语总复习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和老师都从“题海战术”中真正解放出来。只用十几套阶段练习,就把总复习三分之二的内容和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前言

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给英语复习教学带来了深刻而彻底的革命。这一复习教学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解决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高投入、低产出”“少慢差费”状况的一项重大成果和举措,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一、“四位一体”强调“阶段”为主,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四位一体”符合认知规律和当代教育理论,强调“阶段为主,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改变了传统的依课本顺序,每课/单元复习的“吃透课本,抓纲靠本”的复习方式。四位一体阶段复习以系统归纳为主,在一段时间里,集中时间、精力突出解决一两个语音项目,一两个语法项目,一些课本内容,分散了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是一个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收获的好方法。在去年的英语复习中,我采用了这一方法,虽然由于时间紧张,只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阶段复习,未能充分展开这一环节,但仍然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四位一体”突出强调练习的质量,精讲精练

“四位一体”突出强调练习的质量,精讲精练,反对“题海战术”“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技能,因此重视训练的质量十分必要。运用“四位一体a”,精讲精练,会以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会出更好的成绩。为提高练习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训练的材料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对手头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不仅考虑到广度和深度,还要考虑练习的顺序和方式。第二,讲演的例题要有扩散性、典型性、目的性。精讲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复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巧学妙记,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为便于防止训练难易度控制失当,应吃透大纲和考纲精神,以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精讲巧练,举一反十。

“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鼓舞学生参与教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因材施教。

三、“四位一体”采取以模拟为主的复习模式

“四位一体”改变了传统只有阶段和模拟训练的两步骤,并以模拟为主的复习模式,并赋予“四位”中每一“位”都与传统不同的内涵;在以阶段复习为主的基础上,大胆推出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个重要步骤,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有了着落。

复习就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因此对模拟训练百般重视,热衷于让学生大做特做所谓的模拟试题、仿真试题,四处搞题、抓题,鼓吹怎样考就怎样练。“四位一体”推出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这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四位”中的中间“两位”,这“两位”为阶段复习中获得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必不可少的台阶,使转化的过程有了重要且不可缺的“磨合期”,为知识向能力顺利转化提供了保证,弥补了传统复习模式的严重缺陷。

四、英语“四位一体”中复习教学法将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

英语“四位一体”中复习教学法将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复习、单项练习、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各个阶段本身也遵循从阶段侧重的原则。从整个复习过程来看,侧重点放在“阶段复习”上,且时间安排是总复习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时间。基础知识夯实了,再进行单项训练以查漏补缺,培养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以培养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提高解题技巧,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实用性上。

五、深入研讨“四位一体”,创造性地运用“四位一体”

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四位一体”,具体操作中会碰到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四位一体”只是提供了复习教学中“大四位”和“小四位”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观点以及一般的操作办法,至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一“位”的复习内容要求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研讨“四位一体”,创造性地利用“四位一体”,丰富和发展“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对指导复习教学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再次,“四位一体”是一种复习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师复习教学而设计的,同样对平时的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中期末复习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结论

复习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自然发展和延伸,它有着同新授课教学完全不同的自然规律和特点,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将复习教学纳入了整个教学进程,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布置,填补了我国教学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第6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方法 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担负着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奠定高师生扎实从教的基础,又要培植其专业发展的潜能。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依然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上,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很少下功夫。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新问题,比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小学语文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上显得乏力。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懒惰。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造性组织教学的意识,不愿主动自觉的去了解学生,钻研教材习惯于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消极处理教学问题。另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时数普遍偏少。目前高校里普遍对理论教学比较注重,但对师范生实践与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精力过少。比如,被认为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在很多本科师范院校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笔试遥遥领先,但面试往往出问题,不是语言不规范就是字写得太差。

正因为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最具师范特色的课程,多年来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难以适应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革落伍的教学方法,从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着手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夯实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指导,对于即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来说,他们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才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小学语文课程论、小学语文学习论、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研论、小学语文教师论、小学语文评价论等。理论范围很广。单靠规定的学时很难深刻掌握这些理论。具体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自学指导。改变传统的本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进行“导”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学”。

具体操作是:自学指导是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制定自学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自学思考,指导的方式可以由教师来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学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下快速阅读本节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以丰富本节的内容。根据个体差异允许理解的深浅有别。

2.交流研讨。在学生通过读书、独立思考,对本节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师生的交流研讨,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对理论的研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可以采用以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成立研讨小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也可以确定教学内容分板块、分专题的形式讨论,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聘请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或者该方面的名流专家一起讨论。比如在习作教学中探讨如下问题,“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淡化知识的教学?”“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等作为专题进行研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与思考,为专业能力的形成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基础。还有助于他们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3.案例观摩及点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鉴于此在学完一个课题后,围绕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成功的具体的教学范例,采取观摩――评议的方法。使学生加深领悟所学理论。“观摩”的材料必须精选,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可以是教材上选载的教学案例。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时选取教材中《捞铁牛》教学札记让学生观摩赏析,并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捞铁牛》时是怎样体现语言教学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这条规律的,你认为做得好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也可以看精选的教学录像,比如学完习作教学,看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写话教学”的教学录像并进行评议,观摩还可以看典型的教学实录等。“评议”是依据所学的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评议探讨,明白这些案例好在哪里,还应让学生敢于质疑,找出案例的不足,并探讨弥补办法。以间接的角色体验来丰富对教学理论的感性认识。

二、加强实践训练、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学方法体系

针对实践环节训练薄弱的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1.化整为零,逐步过渡法。针对实践课时偏少的情况,利用课下零星时间加强基本功训练,例如:每人发一块小黑板每天抽出20分钟写字练习,并且在规定时间放在教室的走廊里,以备互相展览、评阅、观摩、学习。每天晚自习抽出20分钟时间练讲,按学号进行,每人五分钟,到讲台前练讲,讲的内容不限,可以即兴回答下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讲故事等。下面同学认真配合,目的是克服登台的紧张感,练习说话的逻辑性和同学之间互相正音,学习普通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就会有多次登台的机会。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对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就是小学语文试讲训练,也要以学生为本,由浅入深,化整为零,降低技能的训练难度。主要包括:分解教学内容,比如,识字教学中再分解为: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分项练习。再如在学习“教学工作常规”中的“上课”时对“导入”、“板书”、“布置作业”、“结课”等进行单项训练。分解时间段,由原来的8-15分钟的试讲变2-3分钟的热身训练,从触手可及的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应变技能训练入手,让学生在2-3分钟的试讲热身中克服羞涩、害怕等心理,初步体验成功,使其树立信心。由于每个学生占用的时间缩短,课堂教学中得到训练的学生数就会增加。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2.整体入手、综合训练法。通过化整为零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讲课技能,树立起了讲课的信心后,试讲的时间逐渐延长,试讲的内容逐渐扩大和加深。这时候就从整体入手,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备课、上课和说课。通过微格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模拟、讲评等教学实践、综合提高教学技能。如:在学习了“口语交际教学”一章后,指导选择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充分备课后,写出教案和说课稿。然后在小组说课和讲课交流。在说课中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分析、设计的。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后,修改教学设计,分成小组到微格教室试讲。试讲完后,组内相互评议,填写《评课意见表》,并选出最优案例,供全班交流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试讲情况。

结语: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当然这个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在随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的构建。

[本文系潍坊学院教研立项资助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院政字[2007] 140号)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辛涛:《对转型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状的思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商晶:《小学语文教学论课改初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第7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角度 小学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2-02

一、前言

当前,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中,应试教育仍站主导地位,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多数课时被文化课的形式所取代,成为学生额外的学习负担,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还无法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失去了体育实际的教学意义,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并且体育教育彻底成为了摆设性教学课程。因此,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逐步提升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使小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这才是小学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传统小学体育教学问题与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许多体育老师的教学思想还较为陈旧,教学方式不够新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去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并且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再加上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的环节比较薄弱,形式太过于简单化,致使学生无心学习体育课程,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1]。

2.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存在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低

体育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中心,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都是由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有严格的要求,体育教师的水平高低会对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学校在对体育教师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及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缺少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的关键,唯有在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下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小学体育老师体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但是,由于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我国小学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上不够完善,很多学校没有建立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即使建立了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落实程度不够,导致小学体育教学问题难以解决。另外,老师体育教学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与缺少体育监督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联系。加强体育评价体系建设,提高老师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地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是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关键[2]。

二、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

1.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只有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拔河比赛”中,老师将学生根据身体素质、身高、体重、性别等因素,分成两组,让学生自主选择所站位置,在哨声响起后,比赛正式开始。在比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找到自己最佳位置,胜利的一方可以增强自信心,失败的一方可以从游戏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日后的继续努力。此种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但在多数学校内,因对体育教育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教学器材的短缺。有此学校即使购买了体育器材,但体育器材的种类也过于单一,甚至过于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年龄增长的需要,无法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3]。老师只能组织一些形式体能训练,或者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使体育教育陷入僵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主要立足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创新教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

第8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构建起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学科而存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对体育教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要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如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教学,下面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

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成功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真正使体育教学快乐起来,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视听媒体能够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单杠的回环动作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镜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各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的年龄、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条件等;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学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的动作示范,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篇:体育教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情分析;体育教学;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32-02

体育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是指教师在课前调查、了解学生体能状况、已有知识、体育学习能力等基本信息,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相关因素,为设计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方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精准的学情分析,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既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促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下面就以小学五年级《肩肘倒立》为例,谈谈笔者利用学情分析设计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学情分析的运用策略

“学情”既有共性存在的普遍因素,也有因能力差别而体现出的层次状态,更有特殊存在的个性特点。因此,学情分析时,体育教师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共性情况,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同时利用不同的组织形式、评价方法,因材施教,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更要关注个性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引激励,确保所有学生受益。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把握共性特征,制定策略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处一个年龄段,他们在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上存在共性,长时间在一个班级学习,知识储备基本一样。这些共性特征是制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1.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小学五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竞争意识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乐于接受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能够根据动作特点,分层、简要记忆动作方法。针对这些共性,可以这样制定教学策略:采用合作、创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以游戏比赛活动为主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根据肩肘倒立的动作顺序,分别练习“头在上的三角”(起始动作)、“头在下的三角”(翻臀后倒)、“连接两个三角”(起始和翻臀动作)、“书写L”(支撑倒立),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地学习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并借助分层、概括的形式讲解动作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动作重、难点。动作讲解方法为:并腿坐,体前屈,胸靠大腿手触脚;手压垫,体后倒,展伸髋,挺小腹,“夹肘内收”手托腰。

2.根据学生能力和经验,做好教学预设

小学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倒立类动作,肩颈支撑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恐惧,或者由于练习疏忽,发生危险,同时结束的收腿动作和动作评价也是初次接触,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防患于未然。问题(1):学生肘关节内收的动作不到位,自己不能及时调整。解决方法:学生相互合作练习纠正,利用合作伙伴的提示、调整,体会和感受支撑部位、夹肘位置。问题(2):倒立后收势直腿下拍,易造成伤害。解决办法:强调收腿时先将膝盖靠近胸部,然后团身起立。问题(3):学生评价不准确,不能统一评价标准。解决办法:简化技评标准,夹肘时两臂不能超出身体侧面,肩颈支撑,并且伸展髋部,腰部立直,保持稳定5秒钟以上。问题(4):学生对倒立动作比较恐惧。解决方法:加强保护和帮助,利用合作伙伴和教师的帮扶、鼓励,建立自信,消除恐惧。

(二)掌握层次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体能状况、接受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层次性,学情分析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目标,因材施教。

1.分层细化教学目标

本次课教学重点解决“立的稳”,教师根据学生体能、学习能力,将能力接近的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并设定分层学习目标。努力强化组:基本掌握夹肘内收、肩颈支撑的方法,可以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巩固完善组:较好地完成夹肘内收、肩颈支撑,能够表现出展髋、挺腹的方法,稳定支撑5秒钟以上,初步建立体操表演意识;发展提高组:出色完成夹肘内收、肩颈支撑动作,很好地表现出展髋、挺腹的方法,稳定支撑8秒以上,具备体操表演意识。这样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使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感受自己的价值和努力方向,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因需设计分组方法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间的合作互助、探究,弥补他们的差异。例如练习倒立动作时,根据学情分析,将重、难点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分散于各小组之中,利用优秀生的带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提示、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力量,促进学生动作质量的提升。再如,设计纠正、完善教学练习时,结合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同质分组,学生相互研究、相互帮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的不足。如腰腹力量不足的学生,强化练习翻臀后倒、展髋举腿的动作,提高腰腹力量;夹肘内收不到位的学生,可以两人一组站立练习夹肘内收,做到两肘平行;再如一些体重较大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利用两人的保护、帮助完成动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更可以很好地拓宽纠正范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三)了解班级性格,调动激励

学生长时间的学习经历,也促生了“班级性格”,因此,在学情分析时,就要了解班级性格,并有针对性的设计调动方法。如有些班级较为沉闷,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利用专项,组织学生练习肘关节平行、夹肘内收的挑战赛,重点解决肩肘倒立的夹肘内收动作,并利用游戏、比赛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热情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继而,教师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利用身体在垫上“拼写”字母的游戏,营造用身体“书画”的游戏(如:两名同W“下腰”组合成“m”)氛围 ,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活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再有,教师还可以结合学习氛围,适当地开一些小玩笑,有些同学支撑时不能理解展髋、立腰、伸腿,教师可以说:“支撑后身体要成1字型,你都快成句号了”,并顺势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这样的游戏铺垫、语言调节、师生互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并随着动作教学进程,逐步增加动作难度,鼓励学生挑战、展示,从而让课堂教学在欢快、积极的氛围中进行。

(四)关注个性需求,全面受益

学生个体往往有一些特殊心理,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有时“吃不饱”,渴望更高的表现和认可;身体素质较差、胆小羞涩的学生,有时“吃不下”,盲目悲观,恐惧厌学。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个性心理,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所有学生受益。

1.个别关照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热情,利用他们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或者借助伙伴互助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相应减少教师辅导时间;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自主空间,比如,鼓励他们在出色完成肩肘倒立的基础上,把结束动作和其他体操动作相整合,引导他们进行安全、有益、合理的尝试,或者鼓励、调动他们作为“小老师”,帮扶其他有困难的同学,满足他们渴望更高认可、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教师主要精力和辅导时间应放在需努力的学生身上,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利用贴心言语、积极鼓励、中肯的建议,调动他们的练习积极性,纠正动作中的不足,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胆怯,帮助他们从容、主动地进入学习之中。

2.等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