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企业生产;安全隐患;现状;分类;风险评估;排查治理;辨识方法
引言
本文从我国企业生产安全现状出发,对企业生产常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几方面的分类,然后对风险评估的要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安全隐患的辨识方法。通过本文的指导和思考,对企业以后的安全审查工作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现状
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指的是生产单位由于违反相关规定或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漏洞增加事故发生概率的现象,企业作为生产主体,生产过程中有些特殊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成因。造成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事疏漏,一种是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疏漏,这二者都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安全隐患的排查一般可分为三方面:隐患分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而企业会把生产安全隐患分为两种: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就我国当前对企业生产安全隐患的态度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了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正在有针对性的规避,大部分企业都建有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系统,来对生产之中的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安全书谷带给企业的损失,在源头上消灭威胁安全的因素,从国家法律层面上也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将生产安全的重点落实到对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消灭之上,另外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开展都有政策性的指引,在企业安全生产事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归纳
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的隐患和物的隐患,人的隐患主要体现在操作失误和管理缺陷,物的隐患只要体现在装置缺陷、设备缺陷、生产环境缺陷上,除此之外,一些客观原因例如气候原因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的安全,下面就来一一分类。
首先是很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将事故隐患由起因物、致害物等因素进行详细分类,主要有二十多种,笔者经过分析,粗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是生产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高空作业的一些机械设施、车辆等,往往会造成安全事故;第二是人由于外力作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如外力击打、出点、溺水、灼烫、火灾、中毒等等;第三是建筑中的一些建筑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隐患,例如建筑坍塌、漏水等等;最后是一些原因引起的爆炸,例如瓦斯爆炸、容器爆炸、爆破作业等等。
其次是根据职业原因进行分类,有一些生产总也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卫生部将危险有害因素过节为以下几类: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
最后是根据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物理方面的危害、化学方面的危害、生物方面的危害、心理方面的危害、行为方面的危害以及其他因素。
三、企业风险评估的注意要点
要有效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和治理,就要对工厂各处进行风险性评估,找出安全隐患,对其带来的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从而在多处隐患的治理中分出轻重缓急。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通过以下几点要素进行评估:
首先是企业生产的地址选取,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要对生产厂址的各项信息,例如地理位置、气象条件、自然灾害、交通程度、灾害发生时的处理度进行分析,另外还要对厂区的布局进行完整规划,将各区域所对应的功能布置详细列出来,结合厂区各种危险品的防止、建筑物的布置还有厂区周边运输线路的分布进行安全隐患的风险评估。
其次是生产中的各项需求,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对生产方式而言,要牢牢掌控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包括物料的温度、生产所需的压强、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是估计失控状态等等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另外对生产设备也要进行安全评估,化工设备的应急准备情况、机械设备的误操作几率、电气设备对电力的把握、粉尘及有害气体的释放设施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另外,辐射、高低温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
最后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企业的工时制度是否合理,是否会造成工人由于过度疲惫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女职工也要保证适当的劳动强度,工人的劳动强度要和体力挂钩;企业的管理设施也要进行风险评估,验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事故发生的同时能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事故应急抢救设施,还有辅助生产生活的卫生事实也要进行风险评估,来避免安全隐患。
四、企业安全隐患的辨识方法
企业安全隐患一直是企业生产中所面临的难题,企业生产中所要面临的安全隐患有很多,在上文已经详细列出,要想明确掌握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带来后果的严重性,就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来以防万一,但是,如何在企业安全生产中队风险隐患进行辨识呢?下面就来说明一下。
(一)直接经验法
直接经验法指的是运用前人所留下来的资料进行参考,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对可以辨识的危害进行防范,主要应用与有所借鉴的系统中,其操作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种:
首先是对照法,对照法指的是通过直接记录过的参考资料,通过分析人员的分析或者记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对对象的风险或者危害进行直接评价,来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这种操作方法简便但易受过去的经验所限制,出现一定的遗漏和判断失误;其次是类比法,指的是根据过去的资料照出相似的情况或者经验来对未来要发生的生产活动进行安全隐患的辨识,从而对对象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有效规避风险。这两种方法都是运用过去的经验直接判断,虽然简便但是过于依赖原始资料,容易导致判断失误或者安全隐患的疏漏。
(二)系统安全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指的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评价方法中的一些操作模式来对新开发出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进行操作,由于新系统大多没有经历事故的经验,所以分析起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事件树法(ETA)和事故树法(FTA),这两种方法的才做原理都是通过各种分散的要点将各种详细情况罗列出来,以方便风险的排查和预防。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对企业的生产的安全在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控制和避免安全隐患,就要详细了解安全隐患的种类,通过风险评估知道各种隐患对企业造成的后果,进而明确对企业生产安全隐患进行辨识的方法,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才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或威胁到生产安全的因素,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述亭,李夏书. 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归纳及风险评估[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320+287.
[2]李玉伟.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刘东东. 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标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刘毅,杨曼.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体系[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04:106-110.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一领导、属地负责、部门监管、各方联动、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围绕社会关心的重点、媒体关注的热点、部门监管的难点问题,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坚持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治理整顿和风险监测的有机结合,及时发现隐患苗头,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力争消除重点领域行业的风险隐患,斩断一批犯罪产业链、打掉一批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积极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标任务
本次活动以自查为主,各社区、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与分级治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和“主管负责”的原则,在全街道范围内深入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早发现本区域、本环节、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面、准确地掌握风险隐患的级别、数量和状况,抓早、抓小、抓苗头,强化源头控制。探索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监管的长效机制,力争年内在全街道建立先进适用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系统,从根本上取得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工作的主动权。具体目标是: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追溯范围;
——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初级农产品的平均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
——食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进货验收、加工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食品流通及餐饮服务企业100%建立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控制在5例/10万人以内;
——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食杂店、小摊点等“五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排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地下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基本得到清除。
——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排查整治覆盖面达到100%,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和劣质一次性消毒餐具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隐患分级
根据食品安全隐患发生事故风险大小和可能危害程度,将其分为Ⅰ、Ⅱ、Ⅲ、Ⅳ级。
Ⅰ级隐患:存在的隐患问题严重,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极高,危害涉及面很广,有可能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立即消除的;
Ⅱ级隐患:存在的隐患较多、较明显,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较高,危害涉及面较广,有可能发生较大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立即着手整改的;
Ⅲ级隐患:存在的隐患较少,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一般,危害涉及面较小,有可能发生一般食品安全事故,需要限期整改的;
Ⅳ级隐患:仅存在个别、不明显的隐患,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较低,危害不明显,需要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其落实的。
工作重点
根据上述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各类危险源、风险隐患以及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不稳定的因素等进行排查摸底、分析评估、治理整改和统计汇总。各社区、单位负责本辖区内食品安全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登记、风险评估、检查等工作,并将排查情况报送街道食安办。
(一)重点排查整治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隐患。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排查治理,重点加强对非法生产、销售、贮存和使用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行为,以及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黑作坊”、“黑窝点”的排查。排查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重点排查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非法生产经营假劣兽药产品行为。加大对猪肉产品中“瘦肉精”、畜禽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排查,重点排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二)重点排查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隐患。强化对企业生产加工全过程排查,重点排查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的行为以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强化对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小作坊以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的排查。同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严厉查处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排查。
(三)重点排查整治食品流通环节隐患。以社区、校园周边、市场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商场、超市、市场、食杂店为重点场所,以食品添加剂、奶制品、肉及制品、腌制食品、冷冻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对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进行排查,检查是否存在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大力排查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违规冒用乱用品牌标识、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对工业用盐、亚硝酸盐流入食用盐市场的排查力度。
(四)重点排查整治餐饮消费环节隐患。以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配餐等为重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排查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和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和经营过期、劣质食品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冷菜等重点食品、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排查力度,同时强化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地沟油”回流餐桌等方面的排查。
(五)重点排查整治畜禽屠宰环节隐患。做好畜禽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严格畜禽屠宰行业准入和管理,排查达不到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屠宰企业违法违规生产、不严格执行畜禽屠宰规程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行为,加大对私屠滥宰、活体注水、冒用或者使用伪造定点屠宰证书或标志牌等违法行为的排查打击力度。规范畜禽屠宰行为,做好产品来源流向登记,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流入市场。切实做好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屠宰环节检出的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
(六)重点排查整治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重点排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非法添加行为,检查经营企业是否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查验制度,保健食品标识、标签、说明书是否规范等,加大对缓解体力疲劳类、减肥类保健食品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
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28日前)
各社区、单位要根据统一部署,全面动员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排查范围和时间进度等,确保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日至11月30日)
1.日常检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全街道范围内农产品环节点位的日常检查,卫生部门负责餐饮具消毒环节点位的日常检查,食安办联合有关部门负责全街道范围内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检查,配餐企业的日常检查,检查频率每2个月不少于一次,检查结果通过“智能食安”系统终端上报至系统。
2.分析评估。各社区、单位要对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成因、易发时间、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需整改的内容、有针对性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应对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估和分类分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治理整改。坚持边查边改,整治打击相结合,将治理整改工作贯穿于日常检查的全过程。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对“智能食安”系统内每月检查不合格的点位进行执法处理,对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整改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整改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对问题较多、隐患严重、危险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果断措施,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处理的结果按规定时限上报至系统。
(三)总结检查阶段(12月1日至12月15日)
各社区、单位要对此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汇总,研究改进意见,建立长效机制,并于12月15日前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报送街道食安办。街道食安办将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和社会监督员对各单位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社区、单位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抓好这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属地监管、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按照监管职责分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各社区、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及时查找和发现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要定期对外公布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逐一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经挂牌整治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责令关停,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矿集团山东华泰矿业有限公司山东莱芜271106
摘要院山东华泰矿业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个人自律、班组自控、区队自管、专业自监”的管理模式,创新安全理念,探索管理经验,以打造一流采掘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内在素质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生产区队安全文化建设,截至目前,矿井实现了安全生产十二周年。
关键词 院安全管理;探索;实践
1 建立完善自主安全管理的风险预控体系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坚定“安全事故可防,安全风险可控”的信念和“只有百分百,没有九十九,一百减一等于零”的意识,细化安全隐患因素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建立完整的风险预控系统,从根本上控制了隐患事故的发生。
1.1 建立完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
坚持以风险预控评价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因果源头为手段,以各类危险因素管理为对象,建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监控预警、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等机制,变事后整改处理为预先分析预控、变被动整治为主动管理,实现了关口前移、预控为先的安全格局,为“四自”预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保障。建立行政管理、思想教育、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群防群治六大闭环责任体系,构建“目标同向、管理同步、相互联系、闭合循环”的运行模块,形成“事事有人管,闭环治隐患、闭环保安全”的管理格局,为“四自”预控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1.2 强化“四自”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持之以恒的坚持公司每周进行一次专业隐患排查,各区队每天对所管辖的生产区域隐患进行排查处理,各班组每班对生产区域隐患进行排查处理,个人对所在岗位隐患进行排查处理的隐患排查制度。设立隐患记录和台账,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逐级建立了从专业主要负责人到每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促使隐患排查治理层次清晰、时间明确、责任到位,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2 加强安全隐患整治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2.1 落实制度,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跟班盯岗及巡查管理制度。各区队管理人员分三班盯岗和现场交接班,与工人同上同下,跟班管理人员对当班的安全负主要责任,在现场履行排查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检查现场质量标准化、纠正不正规操作、检查劳动纪律四项安全职责。树立“解决问题在井下,工作重点在现场”的观念,加强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的有效的监控和重点管理,保证生产安全。
2.2 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双向联评管理
不断创新安全监督检查的模式、方法和途径,健全完善全方位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班与班双向联评,安监员接班后进行首次评估,首次评估安全度为上一班次的安全度,杜绝了班末交隐患,给下一班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与安监员双向联评,安全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对采掘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参与现场评估。重点是将安监员、各级管理人员查出的隐患进行汇总,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项整改。建立安全评估“双向联评”机制,控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做到了安全与生产和谐并存。是一种符合煤矿“大安全”思想的新型管理模式,将人员本安化、设备本安化、环境本安化、质量本安化、管理本安化融为一体。通过现场随时的安全评估,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本质上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3 创新工作举措推行野四精尧四自冶管理
3.1 深化“四精”管理
积极倡导职工牢固树立“下一道工序是用户”、“动态合格胜于静态优良”的思想,全面实施“四精”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一是精心管理,要求专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各项工作中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敬业爱岗,有责任心、事业心和上进心。
二是精确管理,要求管理到位,工作到位,每项工作流程、每班工作环节、每个岗位操作程序都要有精确的准则和标准。
三是精致管理,要求施工作业无遗漏、无盲区、无尾工。
四是精品管理,要求巷道施工工程质量要树立一开始就做好的信念,达到工程质量“零缺陷”。
3.2 推行“四自”管理
积极推行专业自监、区队自治、班组自控、个人自律“四自”管理。
一是坚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精品示范工程井下现场正反两面观摩会及井上经验交流恳谈会活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标准化采区巷道达标验收,对施工场所安全生产状况及环境文明状况进行综合性评比,奖励前三名,处罚后三名。
二是推行“双向互动”管理,鼓励员工行使十项权利,人人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对象,实现互相监督,个人自律。
三是实行动态安全互保联保制度,完善班组安全互保对子搭配形式,按照能力互补、性格互补、作业内容联系互补的原则进行结对互保。
四是建立自治管理中的自我评价机制,要求员工每班完成工作任务后,由班组长组织班组员工召开班后会,开展安全、质量自我评价,点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安全质量的共性,进而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达到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专业,专业保矿井的自下而上的包保体系。
五是创新班组竞赛活动,推广班组双向考核机制。建立井下班组考核牌板,每班由区队验收员将三班施工工作量、安全隐患等项目明确公布记录在井下现场及井上学习室牌板上,使接班人员对上两班的施工情况、安全隐患情况及工程量一目了然,激励本班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起到了较好效果。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港口货物储罐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力度,杜绝港口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港口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的组织领导,市交通运输局成立排查行动领导小组,葛汉生副局长任组长,总工程师胥国平、海事处处长潘红兵任副组长,成员为刘锡林、高怀猛、蒋慧平、吴志明、张征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港口科,具体负责排查行动的日常工作。
三、排查范围和重点
1.易燃、易爆港口危险货物储罐;
2.有毒、有害港口危险货物储罐;
3.易致污染的港口危险货物储罐。
四、工作目标
1.通过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的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基本情况和安全现状;
2.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排查,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3.整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的安全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度;
4.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企业防范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有效防止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排查内容
本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内容详见“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检查表”(附件2)
六、实施步骤
本次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分为四个阶段(2013年7月1日始至2013年12月31日止):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7月1日至7月15日)
通过实地走访、召开会议、发放通知等形式,使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了解和掌握排查整治的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7月16日至8月15日)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储罐区情况和储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储罐的品种、数量和安全状况,全面了解和掌握港口危险货物储罐的基本情况。
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要积极配合,认真核查本单位的储罐状况、储存的物料、是否涉及剧、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等情况,分类整理完善有关报告和文件资料等材料,如实填写“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阶段:隐患排查与整改阶段(8月16日至11月30日)
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要根据本通知隐患排查主要内容全面开展自查工作。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可立即整改的,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采取措施,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并于9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和隐患整改方案上报港口管理部门。
港口管理部门将组织力量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按照本通知隐患排查主要内容逐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汇总并下达《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附件3),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将依法处理,直至停产整顿。并对排查出的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建立档案,填写《港口危险货物储罐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汇总表》(附件4),11月10日前上报省厅港口局。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港口管理部门要全面总结排查行动的做法、经验和不足,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方法。对取得的成绩不断巩固,并把专项行动逐步转化为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港口危险货物储罐的安全管理水平。
七、隐患整改措施
1.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相关资料、手续不全或未履行安全“三同时”审查的,应及时补办;对因故无法补办相应手续的,由具有管理权限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企业协商讨论解决方案。
2.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责令其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执证上岗。
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的,应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停止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未经教育和培训的,责令企业组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未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或建立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的,应责令其限期建立和完善。
4.港口危险货物储罐设施设备、安全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暂时无法立即整改的,企业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具体的安全保障措施,整改方案报港口管理部门备案。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中发现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暂时无法得到整改的,应责令储罐使用单位局部或全面停产整顿,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
5.港口危险货物储罐防雷防静电装置未定期检测合格的,责令其立即联系防雷部门检测合格;对港口危险货物储罐虽已通过有关部门防雷防静电检测合格,但在检查时发现其设施损坏、不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
6.港口危险货物储罐未取得消防验收合格意见的,责令其立即向消防部门进行申报并依法对危险货物储罐进行消防验收(备案);危险货物储罐虽已通过消防验收(备案),但检查时其消防设施损坏、不全或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7.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未建立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或建立的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作业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的,应督促其及时建立、补充完善;未定期组织演练的,要督促其定期组织演练。
8.港口危险货物储罐使用单位未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定期开展安全评价的,按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自主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安全评价,落实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隐患整改建议,安全评价报告应报港口管理部门备案。
八、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港口危险货物储罐,特别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易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要高度重视此次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切实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经费,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关键词:作业;风险;电力安全;应用
1电力安全作业的重要性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涉及到各种专业上的知识和电力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规模也在日益增大,电力安全作业也会因为规模的增加而面临更多的问题,设备的威胁、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各种危险因素的辨析等,对于生产工作人员来说,任务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增大了,电力的安全稳定性会影响电力的正常运行与正常供电,会带来很多繁琐且耗时的事情,因此只有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才能让工作人员在作业时保证工作的高效与自身的人身安全。为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对供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能及时了解在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设备的运行状况。经济的快速发展会造成很多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行为,如道路施工、违章作业、人为破坏等,只有建立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才能针对电力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电力安全作业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解决,实施科学合理的分析与专业技术的培训,对危险点进行重点监视与设立安全警示,电力企业不应该只把重心全放在经营利润上,作为具有危险性的行业,必须高度重视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才能让企业真正的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电力的管理与工作任务的沿变,工作任务日益复杂繁重,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作业评估制度,确保风险可控在控。
2电力作业的隐患
2.1危险点的定义
顾名思义,危险点就是具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点,施工作业现场周边环境、电力设备工况、工器具、天气变化等都属于危险点,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危险点也具备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直接性的,因为员工操作的失误或者设备本身就已存在隐患而对人身直接造成伤害的;还有就是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取决于直接性基础之上,危险性有大有小,根据所接触的工作内容及性质而定。
2.2安全意识不强
在电力作业风险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工作人员的作业规范性。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认为设备基本不会发生问题,工作人员也都十分专业,不会发生危险,缺少及时发现危险的心态,对于潜在的危险缺少防护措施,还是以传统电力管理的理念开展工作,安全意识淡薄,重利润轻安全,没有针对性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
2.3风险评估水平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风险也会跟着不断变化,各种新型设备出现,新的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当今的电力作业的风险评估,存在不能主动排查电力生产过程作业出现的问题,缺乏主动性的排查,没有进行作业现场风险评估。
3电力作业风险评估在安全监督中的应用策略
3.1以风险控制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根本
针对所排查到的危险源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整改方案,从规划发展、工程建设、操作作业、管理调整开始,并在改善中组织探讨,集思广益,促使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重大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与应对方案并落实,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完善工作的安全制度,充分利用当今时代的科技发达性进行工作上的辅助,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与电力设备的防护,向工作的总体目标靠拢。利用各种实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为作业人员人身的安全防护提供保障。建立风险管控机制,以安全性、规范性为重心,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统一的管理体系。组建安全监督队伍,对电力生产作业区域进行检查与安全监督,提倡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定期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培训。
3.2高度重视辨析风险工作
辨析风险是电力生产作业中必须开展的针对性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对其进行风险的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的差异及等级制订不同的应对方案。主要还是从作业环境、技能素养、操作规范性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于作业环境中所存在的危险,如所处空间的不合理、身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现场光线不好、操作人员无法正常展开工作、设备工况的不稳定等,必须严格重视危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合理的防范控制措施,以此确保员工能够正常开展作业,从而预防触电、作业环境的影响、周边物品的危害、设备存在的隐患所造成的事故风险。从管理中、作业前进行危险因素的辨析与评估,根据评估危险系数的不同和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体验,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操作环节进行事先预防,对电力不合理作业方式加强风险管控。排查经过标记与统计的危险点,并在排查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上的统一标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如对设备、安全管理、操作作业等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从而保证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上的完善与实际更新。
3.3强化安全技术应用
安全技术应用是对电力现场的针对性措施,也是电力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有效安全保障。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身的工作规范性,对现场进行实际的排查,根据现场实际的工作环境所采取不同的针对策略,采用科学规范措施,进行工作上的可实施性,确保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具备科学合理性。施工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对员工进行作业监督,让工作进度能够稳定进行,合理把控工作的每一步。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作业的规范性,并在执行作业中对所运用的安全措施有清晰的了解,这样也能保障工作中作业失误降到最小化。加强对电力设备工况的检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行,满足工作的要求,为操作员工提供安全上的进一步保障;对于老旧的电力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并对运用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其质量达到电力工作的标准,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关负责人进行确认,谁主管谁负责,保证安全工作能做到可查可循,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落实与进行。
按照《XX》要求,XX公司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所属各二级公司针对消防管理、设备隐患、应急处置三个重点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排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公司共含有二级公司XX个,其中仅有XX公司、XX公司、XX公司、XX公司设有独立食堂。XX公司在XX内就餐,机关本部、XX公司在XX内餐厅就餐,其余各二级公司均在XX食堂就餐,此次公司重点对XX公司、XX公司、XX公司、XX公司进行了排查。
二、主要做法
1.层层负责,齐抓共管。自接到XX紧急通知后,公司迅速将通知转发领导班子成员、各二级公司党政正职。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放弃国庆休息时间,全部深入二级公司,重点对食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值班情况、消防应急准备情况、灭火器状态等进行了检查,对值班人员消防安全培训情况、“四懂四会”内容进行了提问。各二级公司党政正职组织本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针对食堂油垢清理、燃气防泄漏、用气设备安全、电线路达标、电器开关插座距离等多个重点项目,逐项进行了排查。确保公司所有食堂消防安全无隐患。
2.强化教育,加强演练。依托此次食堂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目标。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自上而下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范。使全体干部职工弄清醒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使广大干部职工熟练掌握消防设施性能、灭火器材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知识和防火措施,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四懂四会”。确保广大干部职工高度重视防火安全工作。
3.建立机制,压实责任。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责任”为核心。公司成立了由领导班子成员总牵头,各部室负责人、各二级公司党政正职分头负责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划分了防范责任区、重点责任人、明确了安全防范责任点,制定了排查周期,建立了防火安全排查长期工作机制。针对防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严密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该整改的整改,该维修的维修,坚决防止各类火灾特别是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对因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发现隐患整改不到位、发现火情迟报瞒报、扑火组织不得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和恶略影响的责任人,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问责力度,实行责任倒查和逐级追查,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地落实、长期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1.紧急出口指示设施脏污、设置位置不明显。
2.个别插座上有油垢,易造成火情隐患。
3.个别安全隐患排查日志记录不规范、不详细,存在敷衍了事现象。
4.新入职大学生,对本公司防火措施、防火重点部位不清。
四、下步工作措施
1.各二级公司主管领导要亲自上手,针对此次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立问题库,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立查立改,逐条整改销号,扎实做好每个环节推进落实,并将销号整改情况形成专题工作总结,及时向公司反馈,确保排查工作成果。
2.公司安全设备部将利用日常检查、安全评估等时机,对此次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并进一步加强对各二级公司日常防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公司安全防火无隐患。
3.利用面对面提问、网络答题、现场抽考答卷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防火教育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以考促学,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确保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防火意识。
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一)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通过县(市)、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等自查整改和州交通运输局复查的形式开展,重点从建设项目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工程安全隐患防范情况2个方面11个具体内容对18个县(市)农村公路和全州在建的交通重点项目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和治理。截止目前,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95个,其中国省干线项目19个、农村公路项目76个;已于1月10日全部整改完成。
(二)深入分析问题隐患根源。通过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我州交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方面主要存在工作未戴安全帽、用火用电不规范、安全防护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综合深入分析,全州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问题产生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红线意识不牢固。部分县(市)、项目业主、参建单位红线意识不够牢固,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安全生产准入把关不严格,安全生产把控措施不多。二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衰减,规章制度落实不力,安全投入不足,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缺乏对安全生产应有的敬畏。三是监管执法不严格,部分县(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装备和经费保障不到位,监管手段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强化措施,持续抓好安全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抓实责任落实。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等相关要求,督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切实厘清单位、部门和岗位责任,强化履职履责,确保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等制度,确保安全隐患抓早、抓小;进一步压实失职追责,坚决严肃查处交通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失职渎职等行为,严格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人员责任;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力度,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负面名单制度。
(二)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常态化的开展建设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和隐患识别、分级管控和治理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动态管理,强化监督执法,严格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强制停工,坚决顶格从严处罚。
(三)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强化深基坑、高边坡、大跨桥梁、长大隧道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善预控监测措施;持续推进建设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乱象治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有针对性的开展急演练,不断强化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为切实推进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市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11号)精神,结合我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40号)为主体内容,以落实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控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的组织协调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科学治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旅游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范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旅游经济安全、有序、健康的发展,为我县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坚实的安全工作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旅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指定具体科室,负责行业监管工作;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按照法定要求设立安全管理科室或落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景区(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安全组织机构要分别根据自身的职责和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行业监管,综合联动”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形成“相关部门联合抽查、主管部门重点检查、企业内部全面自查”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四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责任落实。
(二)建立旅游景区(点)安全设施评估体系
加强对旅游景区(点)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根据我县景区(点)安全管理的着重点,确定安全评估体系6个评定项目:(1)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防护栏、水上拉网等)是否齐全有效;(2)消防、防火等设备(重点是室内旅游点消防设备,森林公园、风景区等防火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有效;(3)闭路监控系统是否设立并正常运行;(4)游览游乐服务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游乐设施、水上游乐设备以及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规程;(5)特殊旅游项目的安全设计、评价、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6)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设置是否合理。以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现状评估、整改要求等为基本指标,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同时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确定整改完成时限。
(三)强化旅游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旅游饭店消防和食品安全督查考核。一是落实职能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充分运用行业管理职能,坚持做到非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评星挂钩,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星级复评挂钩。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宾馆饭店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年度安全工作教育及培训,是否制定应急安全处置预案或方案,宾馆饭店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公共疏散通道、公共聚集场所、服务区域内紧急疏散标志及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是否合格和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查。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食品原料的进货渠道和制作加工规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预防,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加强旅行社安全规范经营。一是规范用车。旅行社必须用正规旅游车队的车,严格禁止使用“黑车”。二是健全“一团一报”制度。旅行社凡组团用车,须向旅游行业部门申报用车计划。三是规范食宿。定点的社会饭店必须具有一定资质,禁止到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社会饭店食宿。四是严格管理驾驶员。导游员与驾驶员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坚决防止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车,坚决防止旅游交通事故发生。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无资质运营的旅行社进行非法经营,杜绝扰乱经营秩序和影响生产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3、深化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设。以创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为契机,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以旅游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旅游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自改的主体责任为抓手,逐步健全全县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是对旅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督,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针对旅游企业不同类型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四是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效果的落实,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
(四)健全重大节庆期间旅游安全社会联动机制
积极运用“5·19”、“5·20”旅游日积累的安全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重大节庆期间安全社会联动体系建设。一是细化检查,建立节前安全检查制度。重大节庆前,主动组织协调公安、安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对各旅游景区(点)的旅游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指导景区增设安全标示,加固防护设施,对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责任分解,督促整改;二是加强重大节庆期间的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对全县干线公路路况、桥梁的通行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专项检查,对景区重点路段、重要节点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更新缺损标志标牌,保证旅游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全员发动,提高重大节庆旅游安全保障能力。在通信保障、交通状况、景区设施、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完善工作预案,全社会发动,并做到人员的“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组织到位。
(五)推进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推进旅游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做好旅游安全信息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各旅游景区(点)建立旅游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护机构和人员,改进安全设施设备。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对旅游目的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旅游安全状况的评估,向旅游者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安全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移动通信渠道作用。加强对主要旅游景区安全监测,逐步实施对旅游团队的全程监控,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及时旅游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特别是对旅游设施和旅游区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向旅游者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做出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推进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程序等相关内容;二是建立应急救援人员和完善设备。设立医疗室,有专职医务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等器材和设备;三是落实应急救援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四、工作步骤
县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4月1日-5月15日)。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拟定工作要求。
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30日)。摸清安全现状,梳理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
第三阶段(7月1日-9月30日)。分解落实责任,实施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制度。
第四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自查整改,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安全组织机构认真抓落实,旅游企业和景区(点)全力配合,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层层确立“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二)认真组织,明确分工。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细化、量化,实施过程要有项目、有行动,做到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确保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
按照《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照《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开展自查,现将我局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根据《民政局党组成员分工调整方案》及时调整了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局长李和平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黄仕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研究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办法,负责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保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解决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
二、落实责任,狠抓组织管理
我局与各县(区)民政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定期对责任单位履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按时上报检查情况。并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了年底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
按照《市民政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分片负责制工作方案》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对其分管范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整治分管范围的隐患。
三、隐患排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一)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我局印发并严格执行了《隐患排查整治三级管理制度》、《市民政局隐患排查实施方案》等,对隐患全面排查,扩大隐患排查覆盖率,对人员众多、服务对象特殊的单位进行不定期排查,按规定对安全隐患进行登记,建立台帐,并对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的,要及时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实行省、市挂牌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长效、严格的民政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以专项治理为重点,严格实行隐患排查制度
1、根据民政系统实际,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等专项活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深入局属各事业单位,特别是市民康医院、市社会福利院、市救助站等人员众多、服务对象特殊的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应急预案等落实情况的检查,对等人员众多、服务对象特殊的单位进行针对性检查,做到了每周对局属事业单位覆盖一遍。
2、为贯彻落实省、市两级政府关于“清剿火患”战役工作部署,印发了《全市民政系统“清剿火患”战役实施方案》。组织局属事业单位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检测、评估,情况记录齐全,落实监控责任和防范措施,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各科室、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大力开展安全维稳隐患排查,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3、开展了防灾应急工作专项检查。我局对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进行了专项检查,制定了应急预案,进行了应急演练,坚持24小时人员值守,建立了应急物资调运机制,确保发生灾情时人员能第一时间集结、物资能第一时间调运。
4、认真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实行了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做到了一有情况,能拉得出、供得上,保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凡在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类群体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安全防范预案。
5、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深入贯彻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活动,重点在福利院、救助站、优抚医院、光荣院、老年大学、乡镇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市、县(区)殡仪馆、公墓,各级民政在建项目等,深入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6、完善机关车辆安全管理。一是加强了对驾驶员安全教育,做到非驾驶人员不得驾车,要求驾驶员做到不得酒后驾车、不得疲劳驾车、不得带病驾车。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车辆保养、维修管理办法,确定了车辆检测、维修定点单位,定期实行车辆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为车辆配备必要消防器材,确保了车况持续良好稳定。
四、隐患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督促整治安全隐患。对管辖范围内排出的安全隐患要求立说立改,各级民政部门对重大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民政部门全力推进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项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安全管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