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控技术;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在煤矿生产上,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是排名前列的,每年有着极大的煤炭产量输出。但是在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上,我国却排在了世界末端,每年都有很大的一部分的矿井工人因为煤矿作业的不安全导致死亡。因此,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关乎性命的安全问题,是煤矿产业发展中的研究重点。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建立起关于煤矿生产安全性方面的监控和通信系统,能为矿井作业提供很有利的安全保障,并且还能极大增加煤矿企业的经济收益。
一、基本概述
在煤矿生产中的关于安全性方面的监控与通信技术,选取的是信号采集的方式,利用模板化的设计理念最终完成对电路和软件的系统设计。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实施目的就是让远距离的数据迅速传输成为可能,在硬件的设计上,选取专用的芯片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对于历史数据可以按照需求显示不同的数据状态和电路状态。整个硬件系统的连接方式是十分简单便捷的,即使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也照样可以进行工作,并且在通信性能上面没有丝毫的障碍,以其这种独特的优势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
监控与通信系统的软件方面可以从四个角度归纳它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它能够在数据的计算操作中使用数据编码技术,并可以利用数据的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判定并能够在发生声光时候的执行报警操作,对本质意义上讲不属于安全电路的状态下进行断电作业,从而使矿井的安全工作环境得以保证。第二个就是在对整个矿井情况进行监控的同一时间段,进行模拟量的相关记录,并且能够通过查看已存在的报警记录和相关数据获得完整的关于安全性防护的资料信息。第三个就是通过整个系统的实时界面监控,可以对现场的工作情况一览无余,从而有更加准确的安全判断。第四个就是对于发生断电情况的回复操作,可以不必I型案场执行,通过远程控制或者异步控制的手段就可以轻松实现。
基于煤矿生产的这种安全监控和通信系统,在设计上采用模块化的思想,研发的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短,具有极强的拓展性,在安装实施上操作方便并且不用费多大的劲进行维护,这些优点都使得系统在未来研究中的完善修改操作更为便捷。
二、应用现状
就现阶段我国关于煤矿安全性的计算机监控与通信技术来说,发展的时间较国外晚,但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监控与通信系统,技术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对于矿井作业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已经掌握了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特性,通过分析得出了矿井中监控与通信系统所需要的标准。对于矿井作业中,无线信号传输的大衰减率、传输设备体积不够、强大的抗干扰性能、较好的防护性等特点,研发出了有针对性的以多基站为基础的矿井安全监控与通信系统的结构,对于其系统需要达到的性能需求以及采取的建设方式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成功建设了基于矿井无线传输角度的监控和通信系统,为矿井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于安全监控与通信系统的使用,也相应的提出了具体的遵守原则:在矿井作业的人员经常出入的矿井口、负责进行采掘作业的工作范围内都应该设立监控分站,对于每个分站还要至少配备两台天线,以便于能够很好的判断出作业人员的运动情况。这种在矿井下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实施,在抵御煤矿企业超规模生产、紧急煤矿事故的救援工作执行、快速发现没有随同升井的作业人员、企业领导下井管理等方面都起着很好的效果。
三、发展方向
(一)联网操作
在煤矿生产中,为了防止假冒机电产品的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整个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和紧急事故的救援工作顺利执行,就需要对相应物品的采购和存储,做好联网化的操作,对于在煤矿生产中需要的设备维修、电气、运输、开展救援工作等方面需要的零部件,实现从生产、采购一直到存储维护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实行全过程的网络监管。在这方面的联网操作技术,需要对整个煤矿信息联网进行相应的传输、处理方面的标准制定,对瓦斯检查、水泵操作等要有实时的人机管理系统,并且能够封闭式的执行,对于矿井生产中的一些安全设备及物品的生产等全部过程要建立全面的监督,实行有效的跟踪操作,能够对一些在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性的操作设备实现在线网络的运行状况诊断。
(二)煤矿一体化
在煤矿生产中,为了实现其调度方面和紧急情况救援通信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煤矿一体化技术的加强研发,完成集有线和无线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监控和通信系统,能够进行视频、短信等多角度操作的通信功能。在紧急事故的报警和语音通信方面,能够实现及时的信息传递,有效进行位置的判断检测,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矿井人员作业定位
在煤矿生产中,经常会有矿井事故的发生。在事故的救援上面,设立井下被困人员的实时定位系统,对于其被困位置能够准确的判断,最大可能的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位置勘测系统,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还是不能对被困人员的位置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常常延误救援的进行。所以,一套精准的位置判断检测系统亟需被研发利用,实现救援工作的精准位置判断,推动救援工作的快速顺利开展。
(四)灾害预先报警
在煤矿生产中,如果做好重大事故灾害的预先报警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员的安全,减少经济利益的损失。现阶段已有的煤矿监测系统对于瓦斯能够进行实时的监测,也能提供报警和自动断电服务,对于一些火灾、冲击等重大的事故灾害也能够实现预先的报警操作,但是从总体上讲,预先报警的准确程度不高,还无法满足整个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需求。所以,对于重大灾害预先报警的准确率亟需提高,对于多方面的灾害信息需要大范围的收集,建立一套综合的能够应对多元化信息冲击的灾害遇险报警系统,减轻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大程度的保障矿井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信号传输和信息传感
在煤矿生产工程中,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引用光纤技术来实现,对于煤矿开采作业中使用设备带来的电磁信号干扰等情况从根本性上消除,完善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能。随着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也有着越来越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在操作上也更加的智能化,在以后的技术研究中,基于数字网络的条件下,找出合适的办法将矿井下面的分站逐一消除,实现地面的信息控制中心可以无障碍的接受来自井下的传感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结语:
在煤矿生产中,关于煤矿安全性的成熟的监控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是煤矿生产能够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逐步删减井下作业人员,对于一些重大的灾害预先报警,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于矿井事故做好紧急救援工作,详细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经验,对煤矿生产需要的设备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对于建立高效、健康、安全的矿井工作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J].煤炭学报,2011(23)
[2]王东龙.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与通信技术[J].山西煤炭,2013(09)
[3]郭志辉.论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3)
引言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煤炭开采大国,同时,煤炭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煤矿行业在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安全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煤矿行业进行安全生产的监控,并将通信技术合理运用到安全生产监控之中。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现状
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煤矿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电气防爆、传输距离远、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大、工作环境恶劣、传感器宜采用远程供电、不宜采用中继器、抗故障能力强等特点,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安全生产方法。包括CAN等现场总线本质安全防爆方法,煤矿监控信息传输方法,煤矿监控数据处理方法,断电控制方法,馈电状态监测方法,开关电源本质安全防爆方法,矿用本质安全防爆电源与备用电源连接方法等方法。并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装备要求等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与监控技术标准。特别是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成为了在煤矿生产中起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的有效的管理与监控系统。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采用的是信号采集、计算机监控和数据通信的系统,以模板化设计思想来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设计。由于简便线路连接的硬件系统,使安全监控系统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工作,并以良好的通用性,广泛地应用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不仅仅是对煤矿生产活动进行了监督,也是通信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予以运用的表现。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运用了专门的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具体来说,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过数据编码和数据通信技术对数据进行计算、判定并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并在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断电控制,从而保证煤矿生产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特别是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整个煤矿生产活动进行记录,帮助相关管理者从中发现在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对曾经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记录,便于之后对事故原因的寻查。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煤炭的生产由视频记录转化为更为直观与理性的数据,让相关管理者能够更为直接的掌握煤炭生产工作的进程,也能从中找出煤炭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手段。
二、煤矿安全生产监控、通信技术与方向
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首先,可以更巧妙的开发与利用矿用物联网技术。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煤炭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进行整合,并将各种物资的质量、价格、特点等进行比较,给煤炭生产者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从而可以通过矿用物联网根据本煤矿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优的物资,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矿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为煤矿行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能够方便国家相关部门对煤矿行业的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督。
其次,要建立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这一系统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典范。这一系统需要具有生产调度、报警联动、应急扩音通信、紧急呼叫、避险与逃生声光提示、位置监测等功能。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实现予以技术支持,全方位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监控。还需要具备语音、视频、短信等通信功能,这样能够使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的负责人和煤矿生产者随时进行交流,对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指导纠正。这一通信功能还可以让相关管理者与上级管理人员进行联系,将上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规划进行落实,成为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工人沟通交流的桥梁。通信功能使相关人员在发现安全生产问题时能够及时与救援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解除安全隐患,并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问题带来的人身与财产损失。
最后,需要引入无人地面遥控技术。采掘工作面是煤矿事故多发地点。因此,要通过煤矿监控、通信与机械化,减少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将工作人员集中在更为安全的施工地点进行人工作业,一些较为危险的工作地点和工种可以由无人地面遥控技术来完成。目前,采煤工作面能够做到工作面有人巡视条件下的回采巷道遥控和记忆割煤,但不能自动识别煤岩,不能实现工作面无人控制。因此,需要研究煤岩分界识别技术和仪器,研究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精确定位技术,进一步提高监控的可靠性。无人地面遥控技术节省了人力资源,也减少了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 采石业 计算机信息技术 安全生产
采石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突飞猛进的经济促进了采石业的迅速发展,同时,采石业管理人员也采取加强采石场管理,加大安全改造投入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其安全生产工作,但采石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状况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居高不下,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 用以获取、加工、储存、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包括提供设备系统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技术的总称。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便捷性迅速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提高了设备操控的自动化、数字化、通用化以及智能化, 充分保障信息畅通及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生产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生产效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采石业安全控制的有效结合,必将有力提升采石业安全的整体水平,并在其安全监控、安全预警、事故预防、安全监管、安全调度以及突发性事故救援等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采石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许多重点项目不断开工建设,给建材行业特别是中小采石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安全生产工作也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隐患显现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手段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我国采石业应用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人力、财力不足, 一些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控制仍不彻底。加之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和企业经济实力的制约,我国采石业生产装备及安全监控设备还比较落后。生产设备功率等富余系数偏低,易发生事故。
(二)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在现有中小采石场中,均为私营或个体经营,这些采石场规模差异大,日产几十到几百立方米砂石不等,开采方式既有人工开采,也有半机械化开采。由于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素质不高,所聘用的从业人员中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绝大多数工人是不具备基本的应知应会和操作技能的农民,这些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且流动性大,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开采中,管理人员不是凭技术规范而是凭所谓的经验在指挥作业,缺乏安全生产的管理培训,违法违规生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很差,视工人生命为儿戏,要钱不要命。
(三)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安全管理科技相对滞后. 采石场业主为降低开采成本,不进行必要的投入,大量使用人工从事较为原始的开采,生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安全管理科技相对滞后,不能为安全生产管理提技术支撑和保障。
(四)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事故及职业伤害的记录、分析、统计;职业安全卫生设备的研究、设计、生产及检验技术等。在这一点上多数采石场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信息传递周期长,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二、我国采石业安全管理水平较落后
我国采石业安全管理基本上处于传统经验式管理阶段,传统的安全管理以经验教训为依据,想到危险,消除危险,发现危险,解决危险。没有以企业生产系统整体为对象,缺乏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手段和现代控制方法,分析生产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做好系统预防和控制,没能使危险因素始终保持在可接受的安全状态,事故消除在隐患阶段。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采石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采石场安全生产装备、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在“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前提下,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管理是整个采石场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采石场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采石场安全管理正逐步实现从单一系统向网络系统过渡,结合采石场安全管理的特点,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开发适合采石场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安全指挥中心,可实现大量安全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进一步促进采石场的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
(一)安全信息收集。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录入、对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对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
(二)交接班管理。交接班信息管理用于安检人员处理交接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与移交。记录本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隐患、“三违”人员、挂停止作业牌、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当班次交接时,浏览上班次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检查到的检查控制点信息并确认,为本班次的跟班安检人员检查提供指导,以明确责任,为系统跟踪安全监控人员工作是否到位提供依据。
(三)安全生产培训信息化。安全生产培训信息化是指为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培训资源,在教学方面,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教材多媒体化、管理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以达到教学培训的现代化。
(四)安全综合报表管理。安全综合报表是安全生产信息的汇总,可以对采石场安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无纸化日报和月报的形式提交给各级领导审核,使各级领导能及时的了解总体安全情况,为领导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状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五)采石场事故管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正确地记录采石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明事故的原因,记录事故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情况。真实地记录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可接受事故教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并作为该部门安全情况评比的依据。
(六) 人员考勤定位。以现代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应用通讯技术中的信令技术及无线发射接收技术,在监控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相关位置布置监控基站。监控基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或以太网环网相连接,采石场内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携带无线数据收发机,系统通过监控基站与收发机之间的无线通讯,实时了解采石场内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采石场的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场变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结合安全原理、系统分析方法将从本质上提升采石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升采石业的安全预警能力和灾害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尽可能少的减少财产损失。
(二)实现计算机信息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促进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跨时空共享,能推动安全生产培训的快速普及,能使知识和技能的展示方式更加多样化,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灵活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学习内容和策略的更新,能提高安全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它还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推动采石业工人学习的积极性,强化采石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和工人的专业技术的培训。
(三)准确、快速、灵活的安全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实现了安全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信息的标准化,降低了采石业管理人员因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覆盖面宽、地点分散给安全管理带来的难度。
(三)通过各类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对采石场内的有效监控,有力的解决人工监测不及时、不到位、不准确、凭感觉的弊端,用准确的数据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数,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变得科学、可靠,使“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四)采石场内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使安全管理人员实时了解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当采石场工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救助,同时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现场监视的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论
采石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于采石业将成为必然趋势,且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突破管理模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就必须以计算机信息化作为支撑。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采石业生产中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可以实时地解决现有生产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手段不足等问题,大大拓宽故障诊断领域,提高对多故障、突发事件的监视、识别、诊断和预报能力,增加监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机信息技术为采石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现代化手段,为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吴贵生.以技术集成为基础的构架创新研究[J].徐州:中国软科学,2002
[3] 章振国,洪尚群,陇猷,陈宪堂,采石场、挖沙场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吉林长春:中国环境管理,第6期,2000
[4] 袁旭,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J].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安全生产 技术措施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E21 文献标识码:A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采煤工作面中主要的内容,也是保证采煤工作安全的引导性内容。常用的编制方法是以《煤矿安全规程》和采煤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为依据,由于千变万化的地质条件、复杂的设备配置及人的判断、经验有限,很难实现对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完整的动态的描述。
1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尤其是采煤企业关系其生死的根本所在。仅采掘工作面,重大事故发生率也在70%以上,每次事故损失的人员和经济都会给企业安全工作面带来不小的影响,采煤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济效益和国计民生都和企业安全生产紧紧相连。
采煤企业的形象直接被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影响。严格把关安全生产,企业形象才会更好,市场份额也会拥有的更多。好的企业对外形象需要企业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的重视,尽可能减少伤亡事故,改善企业生产环境。
采煤工作安全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紧密相关,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只有从根本去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对企业开展日常生产活动取得有效的进度。也只有抓好安全生产,生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发挥调动起来,安全的生产环境能使每个工人安心的工作更好的创造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加强,就更要加强安全生产,有了安全的生产,经济也就自然会增长,因此这称的上是采煤企业的良性循环。
2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2.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构建安全监管体系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工作是采煤企业安全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早在2010年4月15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确立了采煤业安全生产的标准。采煤企业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定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还必须有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管体系。
2.2坚强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保证支护设备有效支撑
为保证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作业场内需要各种支架来支护空间的顶板。按照采煤作业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需要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作业采场使用的支架应具备支、护、稳三个功能。
目前最具有安全可靠、节约支护材料、能有效提高单产和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及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支架是组合悬移支架。工作面支护质量中需要强化三项管理:现场出撑力、矿压监测监控、质量标准化。
3信息系统的研究
3.1系统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对系统进行评估,采集和分析系统的需求,理解系统要解决的问题,重点是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作为表达系统需求的use case图,只要在图上列出活动者和use case,并对每一个活动者和use case给出说明就可以了。
3.2系统的设计
回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导回采工作面生产管理的综合性文件,一个工作面能否安全有效的正常工作起决定因素是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否遵循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确定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主要是根据工作面的自然情况(采高、倾角、煤层赋存状态、顶底板岩性、瓦斯条件),技术条件(采煤方法、巷道布置、辅助设施、设备配置)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安全全面的技术措施体系。
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问题,而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管理系统的研制。在系统研究过程中,先根据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调查分析再形成一个大概的整体构思,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单独开发完成子系统后,提交用户使用,在用户使用中对子系统错误反馈或提出的新要求来完善、修正、实用的系统。
系统功能包括:
(1)输入功能: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根据系统开设的权限,分类输入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面的信息。或者根据系统开设的权限对已有的规程加以修改。
(2)查询功能:可查询已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名称及内容和查询工作面信息。
(3)生成功能:用户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后,输入工作面技术参数和限定的条件,系统自动编写安全技术措施。
(4)统计打印功能: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打印。
4结语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采煤企业对工作面安全措施的编制,有效的排除了以往的繁琐,不再人工式耗费时间,提高了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化的编制为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也促进了采煤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猛.采掘工作面技术安全措施自动编制专家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
[2] 李石山,等.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习惯性违章;防治
一、习惯性违章形成的原因
(1)安全管理原因。首先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一些领导对电力安全工作重视的力度不够,只重视生产和效益,忽略了职工的安全,对电力生产的安全设施投入少,造成电力生产的基础条件比较差,也就容易发生电力事故。其次电力生产的每个班组中,班组领导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对职工的工作没有严格的安全要求,缺乏对职工在电力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所谓“上行下效”,职工也往往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工作热情低下,违章作业,这也是导致电力事故的重要原因。最后对已经发生的电力事故,领导没有认真地、正确地面对,能瞒则瞒,能推就推,导致产生的事故的原因不能查清,从而不能引起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的重视。(2)安全教育不到位。一方面由于不少职工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电力生产中,对即将发生的事故无法预知,对生产中的流程没有清晰的概念,违章作业,这些造成安全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发生电力事故的几率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培训人员和职工往往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3)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对制度的执行力差。由于企业采用新技术,投入新设备后,没有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对之前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会造成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在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往往由于一些领导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形成一种不良风气。(4)安全生产没有与新技术的应用同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采用了新技术,投入了新设备以及一些新技能的应用,职工的工作方式需要改变,需要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从而更好地应用新设备。
二、避免习惯性违章的措施
(1)做好预防。由电力生产的特性所决定,在电力生产中必须先做好预防,要深入开展对危险点的分析,从领导到职工,都加大对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视,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把习惯性违章制止在萌芽中。(2)提高认识。在电力生产中,必须牢记和认识“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句话,要充分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每个企业、每个公司所制定的安全规程都是根据电力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和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只有严格遵守这些安全规程,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保证每一个职工安全生产。(3)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强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从而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领导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指挥者,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生产,对克服习惯性违章起着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带动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对已经发生的电力事故,要认真对待,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不能纵容,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电力生产中避免在犯错误。(4)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职工是电力生产的直接工作者,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通过一些习惯性违章所造成的事故,对职工进行案例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他们形成一种安全意识,熟悉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在生产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还可以组织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安全学习计划,让职工真正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培训,弥补一些职工由于安全知识的缺乏所带来的不便,赢得职工去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5)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各级领导抓起,各级领导应该遵循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不能姑息,该罚则罚,在职工中树立威信,形成人人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风气。对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后,要积极完善规章制度,对增加和修改的规章制度还要特别标注,引起各级工作人员的重视。(6)聘请专家对职工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在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后,聘请专家对职工新技能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新技术,逐步掌握新技能,从而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
因此,在电力生产中要想避免习惯性违章,必须加强各级安全管理,强化各级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从每一个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人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从而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五新”;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审
“五新”安全评审是指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环境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安全评审,落实安全措施,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与措施。由于“五新”作业未知因素多,员工对“五新”的危险因素了解甚少,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降低“五新”应用风险,在“五新”投入使用前进行安全评审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对“五新”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在充分结合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及考核,同时考虑“五新”作业特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安全风险的源头管控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一、企业“五新”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现在许多企业采用“五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结果在设计研制时缺乏本质安全度方面的考虑,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根本消除。“五新”在刚刚投入使用时,对操作人员来说是陌生的,在此时期如果没有安全操作规程和成熟的安全防护措施,相配套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出现空白,操作者只凭感觉和经验操作,容易引发事故。部分企业引进“五新”后,没有把它的结构、性能、原理和操作规程向操作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只做些简单的交代,在没有完全消化吸收,不熟知其性能、原理,不全面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仓促投入使用,存在安全风险和潜在的事故隐患。
二、“五新”安全管理方法
(一)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五新”管理要求
企业针对原制度中未包含“五新”安全评审的相关管理要求,应新增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环境应用安全管理”,内容为: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环境在投入使用前,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安全评审,进行危险因素辨识,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与措施。②编制每季度“五新”情况统计表。
(二)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五新”安全责任制
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的签订时,应在各部门责任书中的“重点要求”部分,加入“五新”安全评审条款。例如工艺和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在与分管领导签订的一级部门责任书中,明确了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投入使用前,负责组织相关安全评审,并制定和提供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企业应在责任书中进一步落实“五新”安全责任制,从部门到岗位,逐级细化管理要求,将相关责任和目艘求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岗位和员工,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五新”安全责任网络。
(三)策划“五新”安全评审方法,提高风险辨识能力
企业在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环境的安全评审前,明确评审的方法及流程有助其充分开展此项工作。
“五新”安全评审的基本步骤:
1.确定“五新”作业过程中的所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收集相关资料;
2.确定“五新”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相关或临近部分的劳动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3.对“五新”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等危险作业的单独进行评价分析;
4.依据“消除、替代、工程(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的顺序原则,考虑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五新”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5.提出安全性评价结论及相应的劳动防护对策措施。
以上五项步骤对规范企业“五新”安全评审方法和流程,提高风险辨识能力和评审针对性,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四)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强化“五新”安全意识
由于“五新”作业未知因素多,员工对“五新”的危险因素了解甚少,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环境投入使用前对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题的“五新”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显得十分必要。
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细则要求,企业应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对操作岗位人员应进行专业安全培训和考核,培训率应达到100%。同时,应将此项要求纳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要求各部门在计划中进行分解,落实到位,并定期统计上报实施完成情况。
(五)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可促进“五新”岗位操作人员对其所涉及“五新”安全风险的认知,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和防护能力,强化其“五新”安全意识,为预防事故发生打下基础。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ning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afety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mines, and proposes the method to elimina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so a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mines and guarantee the work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mining enterprises.
关键词: 机电装备;安全性;安全性能;安全保护
Key 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security;safety performance;safety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60-02
0 引言
随着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工作不断深入地推进,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将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矿山企业将投入大量的机电装备,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服务。但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耗费矿山企业较大成本投资的机电装备,没有对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些装备的应用还将严重影响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根据对现场矿山企业的调查发现,这些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矿山相关技术人员缺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PLC等新技术不断的应用到矿山机电装备当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矿山装备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十分有益,但是矿山企业缺乏对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管理和维护人才。
矿山在用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无法保障,很多装备存在带病运转现象。就拿矿山在用的提升机来说,很多企业在进行了电控改造后,因提升机操作人员和机电维护人员对改造后的PLC电控不了解,一旦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解决,甚至有些企业因提升机故障排除不了,而将提升容器停到井筒中,只有等到制造商服务时才将故障排除,将提升容器提起。因现场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知识有限,对这种新的技术驾驭不了,装备有了问题处理不了,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直接将原有的各项安全保护剔除,这样一来就给装备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重大隐患,矿山机电装备安全事故将会频发。
为了消除这一不良因素,首先要帮助矿山企业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新技术人才密集处针对性地引进懂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针对性地聘请新技术、新装备方面的专家、具有生产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矿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业务知识,为机电装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另外矿山监管部门相关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关系到安全生产的重大装备要做到每月监督检查一次,对于那些带病作业或去除安全保护违章运行的装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装备恢复到安全状态后再投入运行,从根本上消除机电装备带病运转的隐患,为矿山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 矿山机电装备存在缺陷
矿山企业在选购机电装备时对相关机电装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能等没有形成书面的要求,而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却一味的跟供应商讲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谁的价格优惠采购谁的装备,而装备供应商们为了使采购合同成交,不惜使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打折扣,这样一来就在矿山企业从装备的采购时起,就为机电装备埋下了安全隐患。
有些矿山企业也很重视机电装备质量和安全性能,但他们只是听取了供应商对所采购机电装备的宣传和介绍,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结果采购的机电装备的质量同样不容乐观。
根据现场的调查发现这些机电装备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主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够,极易磨损失效。②主要承载件的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断裂。③结构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考虑现场使用情况,在现场粉尘和淋水等干扰下极易导致机构锈蚀,运转不灵活等故障现象。④选用的电气元件,质量不过关遇到高温、潮湿等环境极易失效。
因这些机电装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时都存在质量问题,很多机电装备在运行短短几个月后故障不断,这就使得矿山机电相关人员焦头烂额忙于应付机电装备不断出现的故障。有时由于所需配件不能及时到位,装备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而矿山企业忙于生产,使装备带病运转的现象经常发生,这样就会给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使选用的机电装备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在装备选型采购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矿山企业要着重装备质量,所采购机电装备必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将装备相关技术要求和安全性能用书面形式告知供应商,并跟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如果装备供应商提供的装备满足不了技术协议的要求,必须杜绝采购此装备。②矿山企业对装备质量要深入调查,首先查看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网,确定该供应商提供的装备是否合法,其次要询问已经在用该装备的用户,得到所选购装备的质量和供应商的服务质量。③矿山企业在机电装备到矿验收时,要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矿山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人员一同对采购的机电装备依据相关标准和签订的技术协议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的机电装备方可投入使用。④矿山企业要跟机电装备供应商签订售后服务和重要零部件供应协议,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
3 机电装备供应商售后服务不到位
矿山企业在机电装备的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管理人员对装备的使用维护不当或装备自身的磨损等原因导致装备存在故障,需要供应商提供售后服务工作时,售后服务人员却不能及时提供服务。导致机电装备带病运行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将严重影响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机电装备供应商售后服务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一方面机电装备供应商的住地离矿山企业的路途较远,旅途劳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很多矿山企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服务人员不能快速到达。
②有些机电装备的供应商自身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保障制度,等矿山企业需要服务时临时抱佛脚,很难给矿山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
③有些给矿山企业提供新装备新技术的供应商规模小生存周期短,等矿山企业需要服务时这些当初提供装备和技术的企业要么已经解体不存在了,要么转型改行了,根本提供不了售后服务工作。
虽然影响矿山机电装备安全的因素较多,也不容易消除,但是只要矿山企业联合矿山主管部门认真做好机电装备引进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人员,矿山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认真做好矿山在用机电装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矿山企业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做好矿山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和机电装备联合验收工作,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影响矿山机电装备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洪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关键词:指导思想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水电站
一、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1现代水电站安全生产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在水力发电领域,传统的运行方法,主要有:动态规划法、微增率法等。目前,我国的AGC应用主要是基于电网调度,针对水头变化小(即大库容)的水电站,根据网上的需要信息确定其负荷,然后用微增率法在机组间分配负荷,即从负荷到最小化流量。从以上所述的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最初软件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有些电站使用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说,由于微增率法是完全根据数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其工程实用性面临很大的实现难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继续不断的创新,以推动提高本水电站安全生产。
1.2安全生产的意义何在
安全生产在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最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自然就会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作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切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如何做好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2.1关键要从安全教育做起
树立牢固安全意识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使出,把每个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2.1.1通过正面教育、反面教育、奖励教育和处罚教育。正面教育,就是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就是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奖励教育,就是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就是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触及灵魂。
2.1.2通过培训技术,让职工熟习生产过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水电站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对新职工专门设立一段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初步对水电站的生产流程作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2.2前提是员工技术要到位
2.2.1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跟班见习,让新职工尽快熟习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其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设备性能、技术状况、操作技术要点、安全生产过程、规范等。通过比较详细的培训,进入见习期,见习期间,要不定期考察培训期培训的内容。最后在见习期满后,经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2定期开展全员技术培训,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诞生,对于全体员工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运行班、零点班、四点班等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新技术。由主管新技术的副处长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每年进行两次职工统一考试,考试成绩直接和年终考核挂钩,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重中之重是生产设备管理要到位
生产设备是水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账单。
其具体做法是,对每台机组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记录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需要更换过哪些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及每次维修后的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维修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进行。
2.3.2动员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
每件设备都有职工专门负责,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加强正常巡视、维护,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必须把每个月,每个班次的设备运行缺陷上报到管理处,及时备案处理。
2.3.3健全问题反馈制度。
水电站需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设备运行分析会议,由各班长参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体共同分析解决上个月上报的设备缺陷和问题,具体落实到检修班,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并做好实时记录。对设备问题的备案,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能及时解决的,就要及时销号,短时间内不能得不到解决的,及时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待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2.4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法律,有专门负责执法的部门,也有专门负责监管执法的部门。而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也同样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水电站需制定了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三、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我认为只要做到了以上列出的各个方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德鲁克(Drucker,P.F.).体育教学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 高度危险性 事故 安全生产 基础 保障
Abstract: the coal mine underground working environment highly dangerous, easily lead to major accidents happen. Which caused a significant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ere is th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reason. Quite a few of them are due to technical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or management loopholes and caus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in coal mines, and tamp co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the foundation, it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coal mine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of accident safety production guarantee
中图分类号:TD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加强煤矿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技术管理具有前瞻性、规划性、指导性及基础性的特点。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易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其中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管理漏洞而造成的,为此,有必要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夯实煤矿技术管理的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为此,必须把煤矿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进而酿成事故。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支撑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技术可行、其次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煤矿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或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工人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生产中的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和钻空顶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甚,思想上稍有松驰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4.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4.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4.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花,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状况整体不是很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总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煤矿服务。
5、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改造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