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区域分析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分析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分析的概念

第1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1.适合高年级的综合性课程区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区域性、战略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与此相关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文化等方面,其中还有许多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课程强调综合性和区域思维,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学习。因为规划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接触最多的是城市小范围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因此,对于涉及研究大范围区域问题的课程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可以让学生从小范围的城市设计逐步过渡到大范围的区域研究,逐步学会宏观、综合、系统的区域思维方法。

2.难以进行真实的区域规划实践规划实践是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所有空间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由于区域规划研究的对象“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素繁多而且复杂,编制规划通常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教学时数,学校的教学实践经费又极为有限,学生实地实习时间也有限,所以“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实习,多数都只能在校内“假题真做”,进行专题性或概念性的实践教学。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的日新月异,教师更应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规划理论课基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更加直观明了。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代表性和典型性。国外的案例,如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大伦敦规划、巴黎城市地区规划、莫斯科城市地区规划等。国内的案例可选择多种类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案例,如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规划;中西部的规划案例,如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成渝经济特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教师通过介绍案例,可以拓宽学生区域视野,加深学生对区域差异的认识。通过典型、真实案例分析,学生能对地区情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深对规划理论、规划方法的理解,并对现实问题产生兴趣。案例剖析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桥梁,既可以深化扩展教学内容,又可以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

2.案例讨论区域规划的案例讨论适合规划理论部分,可以和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结合各地区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提出讨论主题,让学生预先阅读材料,充分准备。可用案例如大珠三角规划、广州市战略规划、三旧改造、厦深高铁对区域经济作用、某市创意产业园区评价等,选择其中之一,组织课堂讨论。案例讨论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案例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案例讨论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讨论前要精心筛选案例、提出主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防止跑题。教师还应总结点评,理清有关的概念,阐述争论中有关的理论和知识,把握好案例讨论最后一个环节。

3.案例模拟实践“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限于本科生的教学时数与经济能力,基本上是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真题假做”是案例模拟化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学生熟悉的本地的市、县或镇,作为区域分析和规划的具体对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规划需要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的“真题假做”要求学生多画图,从区位图开始,到现状图、空间结构图,最后画出总体规划图,用图说话,让学生经历整个规划流程。限于现状认识及资料的有限性,学生的规划方案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概念性的表现。通过实践,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达到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结论

第2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一、试题体现学科特点,考查学生能力

1.选择题体现主干知识知识运用思维能力提升的三阶段培养目标。

近年来,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地理教学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以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三年来广东高考试题的选择题来看,广东高考试题非常恰当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考查主干知识、知识运用、思维能力提升。三年来三个方面考查的试题数量统计如下:

从统计结果来看,主干知识、知识运用、思维能力提升试题考核数量一直保持在3、4、4的比例,相对来说很稳定。主干知识是学科教学的基础,主要是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的把握,是地理科目考查的第一阶段。知识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它是地理基础知识的延伸,学生需要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相关地理问题,学生既要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又要学会分析、运用这些地理知识,这是地理学科考查的第二阶段:思维能力则是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的融合与创新意识,这些题甚至不需要联系地理知识,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直接就可以获得,这是地理学科考查的第三阶段。这种三阶段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师生的地理学习回归教材而不迷信教材,重视基本概念、基础思维,重视能力提升。避免了乱猜题、靠题海战术来备考的错误做法,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实施。

2.选择题知识点考查较集中,突出主干知识。

了解地理命题方向有利于针对性的备考,可以提高备考的效率与备考质量。从三年来地理选择题命题来看,试题主要集中在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塑造与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几个重要章节;必修一的时间计算与必修二的农业地域、工业地域、交通运输布局以及第三章地理技术均属于间隔性考查。因而在复习备考时,地球上的大气等五章是复习的重点,在加大训练量的同时,不仅要把教材理解透彻,更要能够学以致用。

3.综合题体现地理区域性,区域分析成为热点。

综合题的考查相对稳定,延续了前两年第40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第41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的模式,充分展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大局观、全球意识、区域分异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考查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区域地理,其考查内容却完全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所学的内容.并没有深入到区域的资源、环境、人文等详细、具体的内容,避免了高考备考要再去学初中教材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从统计结果来看,气候、自然带、环境问题是三年来一直比较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训练量。尤其是工业、农业等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分析是考试出题重点,试题分值高、难度大,是备考尤其要关注的部分。

二、三年文综地理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

1.明晰学习主线,构建思维框架。

地理学习的主线要明晰,要确立自然地理做引领,人文地理重运用,图表分析能力要突出的复思路。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科的载体,人文地理知识也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其发展条件也大部分依赖于自然要素的影响。因此,学习阶段要把学习重心放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要注重自然地理规律的总结,掌握自然地理特征,学会自然地理分析方法。重点学习的自然地理内容有:

掌握以上重要自然地理要素后,运用地理知识进行产业要素分析、城市布局分析等人文地理内容的学习就有材可用,有章可循了,也就有了构建思维框架的基础。

2.训练图表分析能力,加强知识运用能力。

图表分析训练要系统和有计划。图表的种类很多,哪些类型可能考查,哪些类型不会考,学生要学会甄别。由于命题专家封闭时间有限,手中材料有限,因此他们往往会根据素材用电脑绘制简单图表,一些难度较大的图表命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常考的图表基本上就是这么几类:数据曲线图、数据柱状图、饼状图、比例柱状图、曲线和柱状图的结合等。这类图表的难度不是很大,只要耐心、细心地对待,绝大部分同学是完全可以做对的。

图表的分析把握如下几个步骤:一、先阅读图表的名称,对名称中的关键词加下划线,重点分析;二、看横坐标的名称及数据,对应坐标系中点或线标注横坐标数据值:三、看纵坐标的名称及数据,对应坐标系中点或线标注纵坐标数据值;四,对图中的重要点列出要考查的横纵坐标数据值,进行比较。

图表分析归根结底还是数据的分析。因此,读出准确的数据值是图表分析的关键。

3.把握好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学习深度.有效降低备考难度。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要建立空间想象,大部分同学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学会。纵观三年来高考试题,经纬网与时间计算问题考查较少,尤其在选择题部分还没有考查过。在专家讨论过程中,有部分专家就指出这部分出题难度不好把握,如何力求出新意,会导致试题难度提高,出简单了,考查的意义就没有了。并且各种练习题太多,难以出新意,所以选择题考查的几率不高。但在综合题世界区域地理部分考查的可能性却大大提高,但也基本上把握在能够运用简单的时区知识进行计算就可以了。至于日界线、日期差等难度较大的知识出题者一定会避开。因此,复习备考过程中,学习者一定要把握好必修一第一章的学习深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有效备考。

4.理顺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虽然两道综合题分别以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作为考查内容。但其实质是考查区域背景下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世界地图与中国区域地图只是作为考查知识的载体,导出所在区域的气候、自然带、农业、工业等考点,再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是在自然大背景下的综合考查,并不考查区域具体的地形、地貌、河流名称、矿产、人口等内容。因此,复习过程中基本可以省略初中教材的复习.把重点放在大尺度区域地理的复习上。如世界主要气候分布图、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海洋分布图等,按照经纬线规律性的学习。

5.巧妙处理必修三教材内容。

必修三教材是典型的区域地理知识。但仔细分析三年来文综地理命题,考试中并没有针对必修三区域内容的出题。于是,有的学生或老师就轻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学习,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浪费时间。但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必修三不仅要学,而且要有技巧的去学。之所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中都没有必修三相关区域的试题,主要是出题者考虑到各地学习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单以某一版本教材作为考试内容会引起考试不公。同时,以教材中的区域作为考点,命题时难以考出新意。因此,命题者都会避开教材中给出的区域。但必修三的学习却不可掉以轻心,它是进行区域地理考查出题的范本,是考试答题的必要参照。必修三学习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把握区域分析的方法上面,构建区域分析的框架与体系,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在考试中遇到新的区域问题就可以有规律、系统性的答题。

第3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非建设用地;山地小城镇;GIS;规划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西部大开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城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山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影响城镇空间格局和生态安全的非建设用地被当作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的高效利用面临极大的挑战。我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山地城镇的发展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山地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被逐渐重视起来,要想使山地城镇更好的发展,科学规划建设用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非建设用地的健康发展。

2.相关概念界定

2.1 非建设用地

非建设用地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土地分类》标准,为了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本文从保护生态安全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法规与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基于用地地质情况、城镇生态环境要求、城镇发展战略需要,在规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包括水域、林地、园地、耕地、牧草地、发展备用地、地质条件差的弃置地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中的绿地等。

2.2 山地城镇

山地城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定义,黄光宇教授首先提出了山地城镇的概念,将山地城镇概括为两种:“一种是选址和建筑直接修建在坡度大于50°以上的起伏不平的坡地上的城镇;另一种情况是城镇选址和建筑虽然修建在平坦的用地上,但由于其周围有复杂的地貌和环境条件,从而对城镇的布局结构、交通组织、气候环境及其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的,也应视为山地城镇。”

2.3 GIS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显示。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适时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以及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要信息的技术系统。

3. 非建设用地具体分类

按照现行建设部门法规、规范而言,狭义的城镇非建设用地应是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划分的“城乡非建设用地(E类)”,具体包括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空闲地、沙地、裸地等。既有的一些研究对其进行了扩充,指出非建设用地也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建设强度极低的用地,如大面积的城镇公共绿地、历史文化保护用地等。还有一些城镇在地方规范中对(E)类用地进行了细化和扩充。城镇非建设用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生态用地,这类非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水域、林地、草地、湿地;

(2)城镇绿地,这类非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地、郊野地;

(3)风景名胜古迹用地,这类非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风景区、历史文化古迹区;

(4)不可建设用地,这类非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泥石流区、洪水淹没区、核电污染区;

(5)经济类用地,这类非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田、发展备用地。

4 GIS分析方法介绍

4.1 GIS 空间分析功能简介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是基于地理对象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分析空间信息。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主要是建立与问题相对应的表征模型或者过程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拓扑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4.2 GIS的地形分析功能

1. GIS 地形地势分析

地形条件是城镇用地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山地地区地形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地形条件对规划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有显著的影响。通过GIS 软件的转换, 提取相应数据即可生成DEM 基础模型(图4.1)与栅格(grid)“地形分析图”(图4.2),地形分析图以地面的高度为基准,用不同的色调表示不同的高度,如深色调代表较大的高度地带,而浅色调则代表较小的高度地带。

2. GIS 坡度分析

地面的坡度,即高程的变化率,利用GIS 可绘制“坡度分析图”(图4.3),坡度分析图是表达和了解特殊地形结构的手段。坡度分析图以斜坡坡度为基准,用不同的色调表示不同的坡度,如深色调一般代表较大的坡度,而浅色调则代表较缓的坡度,坡度分析图的价值在于它能为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3. GIS坡向分析

坡向指地表面上一点的切平面的法线矢量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过该点的正北方向上的夹角。坡向值有如下规定: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正北方)到360度(重新回到正北方),不具有下坡方向的平坦区域将赋值为-1,东、南、西、北坡向分布均匀(图4.4)。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习惯把建筑布置在坐北朝南的方位以取得良好的光照条件,这样,就可以利用坡向分析来选定建筑朝向。

图4.1DEM 基础模型图4.2gird 地形分析图图4.3坡度图图4.4坡向图

4.3 GIS的景观视域分析功能

1.视线控制与视觉感受分析

山地规划中寻求建筑与山景的“视觉和谐”(Visual Congruity),以强化城区和山景的融洽关系。对于山地地区,尤其是山水特色的城镇而言,要妥善处理建筑和山体的关系,因此,对建筑要实行严格的竖向控制。利用G I S 建立起来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可以进行天际线分析(图4.5),依据此轮廓线可确定建筑的控制高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建筑与山体的和谐。

图4.5天际线分析 图4.6可视区域分析

2.可视区域分析

视域用来描述点到区域的可视性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观测点上,对周遭地物所能看见的区域。从视点到目标所建立的视线之间,如果有任何的地形或物体,高于这两点所建立的视线,表示目标被阻挡,视域标记值为0;反之,表示目标在视域范围之内,视域标记值为1(图4.6)。

4.4 GIS的三维可视化功能

三维可视化作为 3DGIS(图4.7)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三维可视化和信息查询与管理技术应用于数字城镇建设中,使得决策者、设计师和用户对

城镇景观现状和规划设计蓝图有生动、直观的了解和

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拓宽城镇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

的视角,使城镇规划、基础设施设计更加科学化,对

于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图4.7 GIS三维可视化

5 GIS在山地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5.1县域非建设用地综合评价

进行县域非建设用地评价的基本思路:注重对山地城镇生态因子的分析,首先通过对自然生态因素的单因子分类,确定评价因子,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因子进行权重赋值(表5.1),接着运用GIS技术对因子进行分级分析,再进行叠加与综合(图5.1),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的全面分析从而得出综合的结论,作为山地城镇发展规划与建设决策的依据,使得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学性。

表5.1非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表 图5.1清水河县非建设用地综合评价图

图5.1显示:紫色、红色区为非建设用地高度控制区,开发建设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这些非建设用地;蓝色区为非建设用地中度控制区,这类用地可作为建设用地,但规划建设的时候要注重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绿色、黑色为非建设用地低度控制区,地势平坦,适宜于开发建设,考虑到滨河的景观效应与居民活动开敞空间的设置,要格外重视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规划,以达到给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打造清水河县特有的山――水――城相结合的山地小城镇景观风貌。

5.2县城非建设用地规划与控制措施

1.提高生态意识,加强县域用地空间管制

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要加强清水河县生态敏感地区(重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滨河景观带、人文古迹区等非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保护开敞空间、耕地、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加强生态小城镇的特色保持。在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关系到其发展是否长久、是否健康的重要环节。

2.混合、紧凑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

以生态安全为基础,合理、科学地利用土地,遵循精明增长所提倡的土地紧凑利用,但并非一味地对超高密度的追求,而是力求从科学分析的前提出发,在合适的地方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强度,抑制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保持山地城镇的特色,加强山体轮廓与水岸景观的的控制,保护开敞空间,提供优美的景观环境与优良的生态环境。

3.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底线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能源资源的开发方式,扩大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牧业过度发展,发展新兴的低碳、生态产业;采取封山育林、生态移民等多种手段,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口的有序集中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建设生态城镇。

6 结语

非建设用地在山地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城镇用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关系到了山地城镇生态保护与山地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城镇规划中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在城镇合理高效的利用建设用地的同时,积极的保护非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吴良镛.简论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特约报告[J].山地学报.2012 (04). 16-18

[2]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3]宋小冬,叶嘉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第4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社科与数理部,承德 06700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摘要: 依据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知识,给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定义,以因子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设立了资源竞争力、产业实力、市场竞争力和交通通讯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软件spss17.0,对2014年河北省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human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sets up 4 level indicators of resource competitiveness, industrial strength,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communications, 16 level two indexes, builds the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sor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ach city of Hebei Province in 2014 with the help of SPSS17.0 software.

关键词 :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河北省

Key words: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factor analysis;He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257-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编号为QN20131159;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德市旅游产业受霾污染影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编号为:201422122;承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德市公交线路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分析),201422123。

作者简介:刘欣(1977-),女,河北承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几何、算法设计等。

0 引言

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各国主要根据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和评估结果来科学地开发本地旅游资源,以确保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旅游业囊括了吃、住、行、游、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是一种内涵及外延宽泛的消费趋势型产业。我们认为,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各国、各地区在旅游业竞争中所反映出的优势及素质的差别,应该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企业的经营实力、管理及服务质量,结合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多个要素来综合评价其区域竞争力。

1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2015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称,在过去4年中,全球旅游业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产值已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与全球经济2.3%的年增速相比,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状态下表现出强劲活力。今后5年,全球旅游业年增速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至5.2%。斯坦费尔德(Stansfield)首先介绍了城市旅游的重要性。沃波(K. Wober)等通过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五项指标对当时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勾画出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库得纳(C.Coeldner)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邹家红、袁开国等建立了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把旅游业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三个层面。世界各国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上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实质和内涵上众说纷纭,始终未达成共识,也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学术界向来重视对旅游资源的测度与评价,而把区域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结合,对丰富旅游基础理论具有很大意义。

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指标设计要简明准确,指标不能互相重叠,也不能让信息不完整,导致该指标体系不能较全面地反应当地情况。②系统性,一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包含多个方面,彼此既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只有把他们系统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的指导实践活动。③针对性,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因区域类型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每个地区的评价指标各有侧重。④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应该具体、可量化,能取得相应的数据进行量化和执行。⑤动态性,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征,应选择适当的标准给予不同的权重,不同的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北省2014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过程:提取公因子。结合产业竞争力理论及旅游业产业特点分析《中国旅游年鉴》和各省市的统计年鉴,我们设立了四类一级指标(即资源竞争力、产业实力、市场竞争力、交通通讯),下设原始二级指标共16个,因政策和社会环境因素暂时没有被量化,不作为参考因素。(表1)

3 河北省旅游竞争力模型

根据2014年《中国旅游年鉴》中的有关数据,运用SPSS17.0 统计软件按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共提取F1、F2、F3、F4、F55个公因子,依次命名为旅游资本竞争力因子、产业支持力因子、旅游资源竞争力因子、旅游人力竞争力因子、旅游政府支持力因子,据此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F=0.43F1+0.16F2+0.13F3+0.12F4+0.06F5。

式中,F表示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计算得到的5个主因子得分。F值越大,表明旅游竞争力越强。表2为河北省各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

4 项目的社会效益

①加强体制改革,由政府主导区域旅游规划。近些年,河北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应该建议一个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本省旅游资源。②合理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理性的开发建设,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蓝图。③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积极推行“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赋予旅游发展生机,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④完成旅游系统网站资源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应采取措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运用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提供旅行搜索、计划、点评等服务。⑤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资金引导力度,安排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力推进旅游景区创建、宣传促销等,努力创新形式,增强旅游项目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促进本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2]郭亚军,曹卓,杜跃平.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案例比较研究的视角[J].旅游科学,2008.

[3]刘欣,等.河北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71-74.

第5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专利分析软件;功能比较;发展现状

0 引言

专利分析又称为专利情报分析,是信息分析的一部分,它是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跟踪、研究、分析某一技术领域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发明,以获得超越竞争对手优势为目的的企业竞争情报活动[1]。专利分析软件为专利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也是提供专利情报等重要数据源的平台,专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由专利分析软件技术、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国内的专利分析软件也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广泛使用,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专利分析软件而言,由于我国的专利制度实施较晚,所以软件在功能和服务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从专利技术分析方面总结当前国内四种常用专利分析软件普遍具有的功能,并通过与国外前沿专利分析软件的比较,找到国内专利分析软件的发展空间。

1 我国专利分析软件及其功能介绍

我国常用的专利分析软件有PIAS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东方灵盾中外专利检索及战略分析平台、大为PatentEX专利信息创新平台和恒和顿HIT―恒库。

通过比较这四种软件,发现目前我国专利分析软件普遍都拥有且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两种。一是,基本统计分析。依照专利文献的特征,分别从不同的统计维度出发对文献的数据、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等进行统计解释,分析结果常常以各种统计图表和报告的形式呈现。二是,引证分析技术。引证分析是指对目标专利的引用专利情况和目标专利被引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相关专利之间的关系,反映特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以及竞争对手之间技术相互依赖的关系[2]。引证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专利分析软件的一项基本完善、普遍使用的技术。引证分析主要依据的是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到信息方面的分析,最后以不同引证分析形式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呈现,通常见的有引证地图、引证表与引证树等。当然,随着数据的快速增长和更新,引证分析的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拓展与创新,从而对专利文献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时俱进。

2 我国专利分析软件发展空间分析

基于研究,目前我国专利分析软件有一定的成果但还不成熟的功能有聚类分析与数据深度挖掘技术。聚类分析以主题地图的形式可视化展示,比如Aureka信息平台中的专利地图(Aureka ThemeScape)提供了一种文本分析工具,该工具以分析的专利样本为基础,对其中的相关词汇的词频应用聚类分析生成主题(词汇)地形图以此来描述专利技术主题分布情况[3]。专利地图通常用等高线做图,以此作为全图绘制的基准。用点来表示需要分析的样本数据中的专利文献,通过这一种方法,内容类似的专利文献都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类似于山峰的形状。利用文本聚类分析,研究人员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只需要点击相关山峰内的一点,就可以快速浏览文献相关的专利信息,而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类似概念的专利聚类,按照概念间的关系形成树状结构,来分析技术间的相关关系。然而我国在运用聚类分析这一功能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专利软件开发商来说,应该多重视聚类分析功能,将其相关的特点完美的融入到我国的专利分析软件之中。

关于数据深度挖掘功能,我国的专利分析软件在这一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数据挖掘领域在专利评估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分析超链接引用关系和算法研究进行处理数据。其中Google提出的Page-Rank算法和美国的Kleinberg提出的HITS算法在确定评估重要性方面非常成功[4]。国外的VantagePoint、Derwent Analytics、TDA、和Focust几种专利分析软件都可以对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深度挖掘。数据深度挖掘能够深层次地挖掘专利信息,这种软件不仅仅停留在文本挖掘方面,还采用了多种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目前,我国的专利分析软件还不能做到深度挖掘数据,并且将结果运用在多种统计分析的图表之中。因此,在数据深度挖掘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在此领域应用较好的几种软件,来对我国的的专利分析软件功能进行提高。

此外,我国管理分析软件尚处于空白阶段的功能是区域产业专利分析。专利资源区域分析和产业分析是专利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地方政府全面了解本地区专利资源状况,为政府进一步优化专利区域和产业布局提供基础性导向参考[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利分析软件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领域和技术的分析上,比如在手机、汽车以及转基因等技术领域方面。然而目前我国的专利分析软件在对区域产业等方面的分析是不多见的,因此,我国的专利软件开发商,可以在进一步优化原有专利软件系统功能的同时,开发具有针对区域产业专利分析的工具,满足专业化的需求,将专利分析运用在区域产业经济等的发展上,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全国各地区域每一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3 研究总结

通过对国内专利分析软件功能现状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专利分析软件普遍具备的功能有基本统计分析和引证分析。虽然这些技术已经成熟,但不是十分完美,我们应该一方面征集用户的体验感受,另一方面关注数据的更新,从而不断进步。有一定的成果但还不成熟的功能有聚类分析和数据深度挖掘。聚类分析对于对技术竞争的分析、专利的布局等方面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聚类的发展无论是对软件分析还是对客户使用都是有益的。数据深度挖掘对分析软件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挖掘涉及到软件分析的其他功能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我国软件应该不断提升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的功能的是区域产业专利分析,归根到底就是将分析运用在一个整体全面的范围,同时又是分离对比的关系,对我国以后的技术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沈金波.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2-11.

[2]张静,刘细文,柯贤能,黎江.国内外专利分析工具功能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第31卷,2008(1):141-145.

[3]陈燕,邓鹏,李芳.AUREKA信息平台介绍[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63-64.

第6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长三角;核心-边缘理论;网络发展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理解

对发展中国家的的空间发展规划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成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和空间相对均衡阶段,通过近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字主要通过第四个阶段,即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阶段)来看待长三角区域经济。在此阶段中,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在前期的发展过程铺垫下得以加强,由此发展的结果是边缘区域产生出次中心,达到与核心区域原先的同等规模,基本上达到互相平衡的状态。

(二)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中,沪宁杭不仅是行政中心,而且是区域中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的作用和地位逐年上升,而南京和杭州的地位在近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作用下,发展地位受到消弱,长三角内部的三边关系不均衡,影响到了长三角城市带中其为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三角”难以在实际意义上形成。

二、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体现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上海中心论”和“长三角整体论”两种不同的思路。“上海中心论”认为:长三角应以上海为核心,在其发展过程中扩大其对周边地区和城市的辐射能力,将周边地区和城市逐步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圈。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上海确实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在长三角中的地位通过区域规划和自身的优势无人能及,但这就并不等于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以上海为中心展开。在国际上有学者常称之为“上海经济圈”,这就是我们所持的“长三角整体论”的理论依据。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是“将周边地区和城市逐步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圈”,而是充分发挥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各自的实力,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圈”。

三、“桥海经济”下的长三角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进行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框架构成了网络空间结构,长三角必须走多核心网络发展的道路,理由重点有三方面:

第一,长三角属于大体“匀质”的发展区域,作为上海周边地区的浙江、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上海相差并不很大,特别是作为上海都市圈或称为长三角都市带成员的浙北、浙东北地区、苏南地区和上海并不存在空间上的二元结构性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弱上海的“极核”作用,充分发挥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能动力量,强化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这也决定了长三角必须走网络型发展道路。

第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起的“二省一市”的行政和经济格局也为长三角地区走网络型发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在经济发展过程已形成的各省区的中心城市相对完整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功能和它们的辐射力量,逐步建立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核心”机制,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点-线-面方式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实现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在“点轴”发展模式造成了区域内多边失衡的结果,导致了长三角目前过分向Z型地区倾斜的发展态势。只有加大区域中各城市联系,加快宁杭发展带的建设,才能缩小沪杭宁之间各边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四、结论

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任务,逐步从实现长三角点轴发展形态转变为区域网络发展形态,将为长三角地区在融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缩小各边之间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并且努力拓展长三角发展的腹地。长三角城市群担负着拉动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只有杭宁建设带和长三角Z型地区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带动长三角腹地的皖南、浙西及赣北地区的发展,实际发挥其辐射功能。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1.

第7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二层办公楼改造(门厅修建、内外墙铲除及新建、地面、顶棚铲除及新建、电路整修、门窗维修更换);外立面整修(老剧场外墙旧瓷砖铲除、西二环临街楼外墙翻新、大庆路临街楼外墙翻新、门窗更换);地面整修(混凝土硬化、彩色沥青);景观绿化(酒店门前观景喷泉、院内修建花坛、购置苗木花卉);屋面防水(老剧场屋面(卷材)、珍友社屋面(卷材));文化楼外立面改造;围墙拆除;珍友社剧场改造(一层内部装修、舞台设施设备);老剧场二楼装修(含多功能厅、舞台、灯光)。

二、设计依据

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

2.委托方的其他要求及资料。

三、建设规模

土门工人文化宫包含:二层办公楼改造(门厅修建、内外墙铲除及新建、地面、顶棚铲除及新建、电路整修、门窗维修更换);外立面整修(老剧场外墙旧瓷砖铲除、西二环临街楼外墙翻新、大庆路临街楼外墙翻新、门窗更换);地面整修(混凝土硬化、彩色沥青);景观绿化(酒店门前观景喷泉、院内修建花坛、购置苗木花卉);屋面防水(老剧场屋面(卷材)、珍友社屋面(卷材));文化楼外立面改造;围墙拆除;珍友社剧场改造(一层内部装修、舞台设施设备);老剧场二楼装修(含多功能厅、舞台、灯光)。

四、项目设计内容和设计深度

(一)设计内容

1、在满足国家规定设计深度,同时满足发包方设计图纸深度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建设规模内的各专业施工图设计,须满足国家设计深度要求的施工图设计。

3、全力配合发包方完成报审、报建工作,直至报批完成。

4、提供切实可行的设备列表及设备选型建议书,报发包方同意后选定。

(二)设计深度

方案及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规,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相关专业设计思路和方案作明确的说明,并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五、设计目标

1.总体规划设计:充分结合总规、控规及相关设计,做到本次规划设计与现有的省市规划有效衔接;

2.必须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现有的水文、地质、地貌、因地制宣合理设计;

4.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宫整体形象的展现和塑造。

六、设计原则

1. 符合委托方要求的定位、使用要求、建造标准和目标成本。

2. 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

七、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成果要求:

(1)用地现状分析图;

(2)规划设计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管线图;

(3)设计主题概念分析图、功能布局分析及交通流线组织及分析图、重点区域分析图、主要节点分析图;

(4)方案效果图、规划总图;

(5)效果图(重点区域及重要节点效果图等);

(6)其他表达设计意图需要的图纸。

1)、设计文本:设计图纸表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成果编制成A3文本。

2)、其他:设计成果均应制作成电子文件,设计图形文件采用dwg格式文件,效果图等图片文件采用jpg格式文件,设计单位可以根据表述需要附送上述设计成果以外的说明设计方案的其他资料。

3)、设计图纸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图,设计总平面图,功能布局与空间特色分析图,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交通分析图,总体鸟图及主要节点效果图,主要建筑设计方案(含效果图)等。

八、服务配合

1.配合委托方确定整体风格定位、材质选择以及项目所需的重点空间设计。

2.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并定期协助委托方与施工单位磋商讨论工程技术问题,提出合理化指导意见。

3.配合委托方确定所用材料、色彩及样板,对最终材料选型予以现场技术指导。该项服务主要着重于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图纸、设计任务书等相关资料,帮助委托方进一步确定设计概念。

4.派遣项目主设计师到现场解决施工疑难问题,符合委托方对项目的整体设计效果。

5.根据现场需要,完成变更图纸的绘制、审查、签署工作。

6.定期递交设计审查报告,签署会议记录。

7.指导纠正施工单位施工中的错误做法,并对易产生施工质量通病部位进行提醒,尽量通过设计方法避免。

8.根据设计方案要求,提供设计效果的施工监管;

9.受托方应按照委托方要求,在合同履行全过程派驻不少于一名的驻场设计师。

10.受托方应提供工程主要物料的选择建议,并协助在国内选购;

第8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控规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50-03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2/3的国家,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湖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的省份,全省占地21.18万km2,山地(海拔500m以上,比高300~750m)占46.3%,丘陵(含岗地,海拔小于500m,比高20~300m)占35.8%。全省城镇有2/3地处山地、丘陵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相应扩大,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下,合理地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并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开发、出让必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依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城乡规划部门调控城市用地和国土部门有偿出让土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丘陵城市新区因地形地貌复杂,现状生态较好等特点,其控规的编制与平原城市新区控规相比较,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广泛,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本文通过对邵阳市桃花新城的控规编制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编制的方式和方法。

2 控规的发展历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简称“控规”)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借鉴国外“土地分区规划管理”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引人“区划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城市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并通过地方立法来确定规划的权威和正统地位。

1991年建设部首次颁布实施和2005年修订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1992年,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明确了出让、转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前应当编制控规;1995年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更进一步地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控规成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使城市建设按照规划的要求有序进行。

3 控规的作用体现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20多年来的本土化、地方化,控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控规作为桥梁,它衔接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规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它给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控规作为城市政策的载体,通过它特有的规划内容和规划手法,把诸如城市用地、城市人口、城市产业、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转译为城市规划的技术语言,指导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和实施相关政策。在目前的规划管理中,控规已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上、转让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地价测算的重要依据;控规提高了规划的弹性,增强了可操作性,使规划实施的稳定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显化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初步适应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城市建设思路的多元化对城市规划的冲击;同时,控规也基本满足了城市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和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4 实例运用

4.1桃花新城简介

桃花新城位于邵阳市火车站南部,规划区范围为上瑞高速公路潭邵段以北、邵水河以西及上瑞高速公路联络线以东,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12.8km2。桃花新城区内用地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占总用地的90%左右,海拔高程一般在220.0~300.0m之间,最高处为西南S217线东侧山顶,高程为352.0m,最低处位于横岭山北边山脚(邻邵水河),高程为211.10m,最大高差141.14m。总体上讲,规划区地形呈簸箕状,即中部、东部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而其多为低山,地势高。区内地势起伏,岗顶平缓。

区内用地除部分单位用地和农村村民院落用地外,92%为山地、水域和耕地、园地等。区内现有人口约8500人。规划区内现有邵檀路、S217线两条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桃花路,另还有两条路面宽2.0~4.0m,机耕路连接邵檀路、S217线和桃花路。

本次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托城市山、水、林错落有致的资源优势,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继承传统文化,既展现建筑景观又注重自然景观,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调整规划区用地布局,优化功能结构,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完善基础设施,为最终将规划区建成湖南省高水平的都市产业中心之一,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山、水、绿、城”交融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4.2桃花新城控规内容和特色

4.2.1建设用地评价

根据对规划范围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的评价,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先对规划区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别划定一类、二类、三类生态敏感区,确定为桃花洞公园所在区域的孙家山、尖岭上、载木岭、刘家大山等山体,金子山水库及其周边的杨家山、陡山、鹞子岭、蔡家山、郑子岭等山体,湖口井水库以及周边的青山坡、雷宝岭、铜鼓岭、大园山等山体,南郊鱼塘,邵水河两岸沿线区域,南部的大山岭、高山头、天子山等山地为禁止建设区,在此基础上,再对可供建设的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4.2.2空间布局

规划以自然、生态、和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先底后图”为规划路径依赖,通过对规划区内水体、山体、植被等场地要素的解读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构筑以“Z”字型生态内核和南部生态区为重点,生态圈为屏障的生态格局。在此为“底”基础上再进行总体布局和专业规划,实现与老城区在经济、功能、景观、道路等方面有机延伸。

规划注重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科学合理性,使建设规划能充分发挥效能。在总体构思的分析指导下,规划形成“五带(轴)、六区、七

路、簇山、众水”的空间结构,整体上展示出“西山东水”、“南北山中间水”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山水分割下的每个城市功能区均为或“依山傍水”或“群山环抱”或“山绕水环”,山水城市形象得到完美展示,彰显了“山、水、城、绿”城市风貌特色。

4.2.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工程量,少挖山、少填水,合理避让现有单位、居民点等建设区,直直则直,因地制宜,既注重塑造山地城市道路自然曲线美的景观特色,又可实现道路建设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道路宽度根据经济性和交通需要而定。

4.2.4竖向规划

规划确定了新城区的主、次干道控制点的高程,作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及道路设计的参考,设计高程统一采用黄海高程。考虑到该区域范围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势高差较大,道路标高通过现状标高和各街区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确定,这样有利于减少工程量,同时也便于规划区土地的成片开发。场地竖向设计尽可能地接近场地现状高程,在坡高较大的地段规划形成台地。邵水沿江风光带路堤结合采用填土的办法,提高场地标高,营造沿河景观风貌。

4.2.5城市设计

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引导。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行空间景观分析,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扩展,是充分反映规划意图的补充和具体化。虽然这些空间景观规划是指导性意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引导,能使业主及设计人员既能掌握一定依据和意向,又不失去更多的选择和创造性。

5 对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编制方法的探讨

5.1适时引入区域分析

城市新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或城乡结合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与城市老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共享、产业开发互补、功能定位协调方面紧密相关,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就应引入区域分析。

首先是功能协调、科学定位。规划应从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入手,分析各个城市组团的现有功能、规划定位,并根据自身优势条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综合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做到与城市其他组团功能协调,优势互补。

其次是基础设施协调。要在充分研究新区周边城市组团的基础设施分布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置新区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基础设施协调尤其要加强与周边城区的大型市政设施、管线和城市道路的对接。

再次是公共服务设施协调。要加强市级、区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如体育设施、中小学、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的协调,既要科学布局,又要共建共享,保证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发挥。

5.2先“底”后“图”进行用地评价

传统的规划思维方式是围绕建设用地来做文章,打着“发展就要建设”的旗帜,首先就预订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推测需要的建设用地量,然后不管用地条件怎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是一种“先图后底”式的规划思维模式。

建设部新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先底后图”,即预先分析研究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支撑条件,据此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对策,换言之,发展要跟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环境友好,而不是让资源环境去适应既定的发展目标。

丘陵城市新区规划应转变以前的思维方式,对新区用地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首先要考虑新区的支撑条件,综合考虑生态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规划过程中要把那些植被条件好、坡度很大不适宜建设的自然山体保留下来,作为新区的生态绿地,提升新区的环境品质。新区范围内现有的山塘、水库是现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编制时应结合道路系统规划、用地布局适当保留,调节新区小气候。

5.3科学合理布局用地

丘陵城市新区与平原城市新区不同,平原城市新区用地布局时可大胆运用对称、放射、轴线、序列等多种布局方法,使布局方案大气、现代而富有特色。丘陵城市新区地形比较复杂,自然地形决定了道路规划只能依山就势,基本顺着等高线走。因此一些常用的规划方法在丘陵城市新区难以施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划工作者就无所作为,被动接受地形的束缚,相反,丘陵城市新区独特的地形条件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智慧、施展个性的舞台。规划不能简单的以二维视角来考虑布局,而应根据丘陵城市新区地形的特点,从新区的功能需求出发,考虑功能区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以三维的视角去科学合理布局功能分区,认真细致地进行道路和竖向规划设计,在看似“混乱”的自由式平面中,建立其局部的空间序列,创造出经济、实用、合理的用地布局规划方案。

5.4经济自然确定道路系统

丘陵城市新区道路系统与平原城市差别很大,道路选线常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石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因此丘陵城市道路系统依山就势、半挖半填,既节约工程造价,又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城市道路景观。主干道在保证车流通畅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的要求;而次级道路则可结合地形及建筑群组自由布置,形成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既能减少对原有环境的损坏,又可使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小,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5.5因地制宜进行竖向规划

丘陵城市与平原城市不同,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地块与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可能不在同一个平面,因此,竖向规划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时要考虑景观需求,丰富规划区景观,统筹、综合进行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要通过对现有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几个高度分区,确定土地平整方案。在各个高度分区内将每个地块划分为若干个台地,确定每个台地的高程、坡度、坡向、与周边台地的交通联系及护坡、挡土墙的工程需求。然后运用土方平衡概算来进一步合理化规划高程。规划应尽量减少土石方总量,挖填方基本上接衡为原则。

5.6统筹考虑确定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各个地块的控制指标的确定,其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控规“控制”功能的发挥。

丘陵城市新区由于很多地块不在同~平面,分处不同台地,因此在确定建筑密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挡土墙、护坡等设施的占地。

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限高时,应充分考虑日照间距、消防通道和台地特征,例如地块内台地南侧的建筑限高可适当放宽,建筑间距可适当减少:台地北侧反之。

确定地块绿地率时,应区别保留的现状生态绿地、护坡绿地和地块内规划必须控制的绿地等不同的情况,统筹综合确定。

确定机动车出人口方位时,在编制平原城市新区控规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限制地块开口的位置:即划出道路的可开口路段或限定道路的不可开口位置,以保证地块与城市道路的联系,即便捷又不影响交通。在编制丘陵城市新区的控规时,由于道路和地块的高程变化较大,规划必须根据其高程,估算地块开口的位置。它一般只限定一个基本开口点,开口位置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调整。

确定建筑后退线距离时,应将各个台地的护坡、挡土墙所必需的距离因素考虑进去,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地块退后周边道路红线、地块线的距离。由于丘陵城市新区地块内高差较大,机动车为了满足规范要求,不得不顺应地形,迂回曲转,从而引起地块内各建筑之间联系不方便,因此确定建筑后退线距离时还应考虑预留地埠内建筑与建筑之间步行联系道路。

6 结语

第9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相对生产率,比较优势,经济发展

    一、现有文献概述与批评

    现有的研究文献绝大多数遵循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不同程度上,它们接受这样的假定,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意义,是代表了接受体的资金和技术资源的一种“净增加”。这种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总量的主要指标的比率简单标示出来,然后“读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由此得出判断,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和外商直接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之比,在1980年代相对较小,进入1990年代以后就开始大幅度上升。这些研究同时发现,在日益扩张的中国外贸出口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也在急剧上升。这两项指标,对于迅猛发展的沿海地区省市表现得尤为显着(chen et al. 1995; kaiser et al. 1996; lardy 1995; whalley and xin 2006; zhang and song 2000)。

    第二种方法,可以说是第一种方法的补充,主要专注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这种分析意在检测外商直接投资对可观测的指标,如gdp增长等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在在第一种分析中不能够显示出来。另外也试图想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那些不可观测的指标,如全要素生产率等的影响。这些分析发现对于各种不同的回归模型结果各异,但总体结论是,相关性都表现为正,而且在统计上显着。其中最乐观的发现是,在19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年增长达2.5%,加上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形成使gdp增长0.4个百分点,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贡献在1990年代年平均达3%,也就是占整体经济增长的近1/3(tseng and zebregs 2002)。另外,其他同类研究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与国内总投资增长也是显着的正相关。他们将这个结果视作是投资“挤入效应”的证据(kueh 1992;zhan 1993)。

    在较为近期的研究中,上述第二种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主要应用于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即进行个别区域分析或跨区域比较。很明显,吸引较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或省份普遍都表现出较快的经济增长。这些分析的典型结论,都是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说明外商直接投资透过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包括地方资本形成、地方投资的“挤入效应”、地方生产技术或知识使用效益的提高等,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解释了不同地区或省份的不同经济增长表现,对总体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政策含义(berthélemy and démurger 2000; mody and wang 1997; wei 1994; wei et al. 2001; zhang and felmingham 2002)。

    现存这些文献研究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在它们的分析中,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很难区分开来(li et al. 2002)。这个问题可以说贯穿所有的现存文献,但在区域和跨区域回归分析中尤其严重,因为所分析的这些区域与其他区域毕竟属于同一国家、同一种体制(即相同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使用同一货币。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存在着众多的机会,可以透过创造租金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差别很大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因此,即使外商直接投资与地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相关,也难于判断地方经济增长到底是来自生产率的改进还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租金转移,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极端情形是,租金创造效果如果超过生产率的改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净效应,对中国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有可能为负而非正。

    从上文的讨论可以得出一个普遍论断,即,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现有的文献中,有

关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究竟主要是透过促进生产率进步抑或是创造租金的问题,往往会在回归分析中被忽略掉。即使那些联立方程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测也是如此,问题不在于到底是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促成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问题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创造租金还是通过生产率改进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因此,关键是要将有关两者的相关性的分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定路径相联系,在这个特定路径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影响的机制必须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

    要将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分析与中国特定发展路径联系起来,逻辑上就必须超越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唯一指引的视野,诉诸更宽泛的理论框架。在相关理论文献中,与新古典传统相对,还有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和激进政治经济学,它们并不否认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体现为额外的金融和技术资源,然而它们更加强调外资的其他特性,这包括外商进入国内市场的模式、技术转移的类型、塑造国内市场竞争模式的制度和结构环境,等等,认为这才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后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且其影响往往是负面的(lo 1995;unctad 1995)。在相关的中国研究文献中,这些因素基本上都被忽略掉,这就使得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全面、合理。

    二、宏观指标的直观判断

    从宏观指标的直接观测结果看,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总体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的观点,并没有得到经验支持。作为固定资本形成的一个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在1979-1991年期间的年流入量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比还是极其微小的,只有从1992年开始才大幅度增加。从1992年至2006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比年均约为12%,从国际背景来看,大约是同期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两倍。尽管如此,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同样很有限,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就只能更加有限了。可以断言,从1990年至2006年各年,外商直接投资透过资本形成来促进gdp增长,其贡献每年应该不超过一个百分点。

    概念上,上述指标存在着三方面的局限性,从而有可能低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并不反映资本形成中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因为对资本形成的贡献除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外,还有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再投资。第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与资本形成的比率这个指标,本身并没有涵盖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投资“挤入效应”。第三,这个比率并没有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无法观测的影响。

    对第一点来说,要加以确证必须进行企业层面的调查,但这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的数据根本无法获取。直观判断,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规模有限,例如直至1994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全部企业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仅达11%,因而,净利润再投资即使确实是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只能是近年来的事。同样地,就第二点来说,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直至1990年代中期,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的一个典型化特征,是表现出过度冲动的投资倾向,因而,由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任何可能的“挤入效应”也仅在近年内才有意义。就第三点而言,即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这是现有文献关注的焦点。部分研究是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能够带来外汇的角度来考虑,而外汇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技术进口提供资金来源,这些技术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机械设备或工业投入品中。还有部分研究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改进外商直接投资接受企业、行业或区域的效率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作用机制包括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制度和结构的转变、等等。

    即使将因果关系问题、可出口品的竞争问题搁置一边,从现有数据推断出外资企业为中国外汇收入的增长起主要作用,这仍是颇为夸大失实。事实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1996年超过40%,2001年超过50%;然而,观察各年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外资企业的进口份额所占的比重更大。在1985-1997年的13年中,外资企业每一年都存在相当规模的外贸赤字,形成对比的是,1989年以后大部分年份中国贸易表现顺差。尽管外资企业从1998年以来一直享有顺差,但这些顺差仅占国家总顺差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的部分进口是随同投资一起进来的生产设备,在这一点上,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可能贡献可归结为两种形式:一是对使用进口设备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企业的技术转移,另一是,在长期

上促使外资企业成为净出口者,只是,这种前景迄今为止始终还只是潜在可能性。与此相关的话题是,外资企业以什么形式来实现外贸扩展?众所周知,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占主导的外贸出口是加工贸易,这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的进出动所从事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从加工贸易的生产特性看,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这里定义为净出口对出口总额的比率)在1998年以前一直保持上升势头,1998年以后则停止上升,基本维持在34%左右的水平。占全国对外贸易主要部分的加工贸易,其增加值率停留在这么低的水平,这与中国追求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不相符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透过改进经济效率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主流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以下列几种形式发生作用:向外商直接投资接受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对同行业或相关联行业的其它企业产生溢出效应,根据“禀赋”比较优势原则实现经济结构转变,按市场原则实现制度转变,等等。这些理论观点是否有效,全部或部分的利益能否得以实现,这些净效果主要表现在与中国其他行业相关的整个外资企业部门的绩效上。图1标示出外资企业相对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可以注意到相对劳动生产率序列在1993-2005年期间表现出长期的下滑趋势。从表面判断,这种趋势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中国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结构转变的论题是一致的,即,利用中国现有的“廉价劳动力”(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优势进行产业转变。这种趋势也与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倾向于使劳动非技能化的理论相一致。换句话说,这种倾向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改进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同时削弱了生产效率。这就有必要去考察总的效率指标,这个总效率指标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比率的演化来表示。在1993-2005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和外资企业的大幅度增加这个长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值序列也表现出相同的下降倾向。这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损失已超过了资源配置效

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一个正面的评价。

    上文的分析自然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外资企业的相对效率确实是在下降,那为什么中国工业中外资企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却在不断的扩大?为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决策机制作进一步的考察。但这个答案有可能与劳动补偿有关。众所周知,由于进入该部门的产业工人无限的供给,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出口导向的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基本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不发生变化。图1显示,外资企业相对整个工业企业的相对平均工资率一直表现为下降倾向。这种状况说明,尽管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恶化趋势,外资企业仍是有利可图。这种倾向自身就意味着,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与外资企业部门膨胀相关的发展是不能作为效率判断的依据。 首先,我们对1991-2005年期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相对生产率作一比较。观察外资企业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那些行业的数据,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点涉及外资企业的行业分布与有关行业的技术特征。理论上,主流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激进学派的“劳动的新国际分工”理论都认为,外资企业既然是市场导向的,那么它们应倾向于集中在中国的劳动密集工业行业。这与现实基本上是相符的。在贸易分析文献中,通常将劳动生产率低于0.9的行业列为劳动密集行业。按照这个标准,在2005年外资企业所占比重高于平均水平的17个工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可以列为劳动密集行业, 1991年也是如此。

    第二点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流理论一般倾向认为,外资企业占主导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它们采用了更多的劳动密集性生产技术。这一点与现实也是基本相符的。所讨论的17个工业部门,在1991-2005年期间,有13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这种绩效与资源配载效率改进的预期是一致的。然而,这种绩效与激进理论的劳动非技能化假说也是相符的;激进理论认为,外资企业以及由此延伸的外资企业占主导的行业,一般倾向于延缓劳动生产率的改进。

    第三点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效率的总体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占主导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数值的表现上。可以观察到,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值这个指标对应的是整个中国工业的水平,它就排除了整体经济因素效应,而强化了行业的特定因素,包括了外资企业所占比重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因素的效应。这个指标大体上能捕捉到一些有关技术转移、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溢出效应、市场制度的改进等等信息。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与主流文献形成较好的对照:在外资企业占主导的17个工业行业中,有13个行业在1991-2

00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值出现了负增长。很明显,正如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外商直接投资确实对中国工业效率存在正的影响,但是,现实情况同样符合结构主义和激进理论所判断的负面影响,综合而言,占主导的是负面影响。

    我们还可以对1991-2005年期间30个省区的工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2005年仅有6个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外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个背景中,所涉及的这6个省市的绩效与行业分析结果略有不同。从相对劳动率标准判断,1991年这6个省区的工业都不能视作是劳动密集型的。到2005年,6个中有2个(广东和福建)转变成为劳动密集型。因为这两个省的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确实远比其他省区高,或许可以说,在空间分布上,外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与此同时,从空间分布看,外资企业也确实表现出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六个省市中有4个在1991-2005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都出现负增长,仅有天津和江苏例外。恰恰是这两个省市在1991-2005年期间出现相对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增长,而其余4个省则出现负增长。显然,这些区域数据分析结果,大致上与行业分析结果相同。

    行业-区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理论预期,但是,由此就认为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强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这却是不符合事实。上文的分析结果,一方面固然是符合主流新古典论断,即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以及外资企业的运作有助于工业行业和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这些结果同样符合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外资企业导致劳动生产率进步停滞、以及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关于外资企业有可能扭曲行业或区域的经济结构的批判性论断。上文的分析结果,是大部分外资企业占主导的行业和区域的相对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始终还是偏向于负面的。

    最后,作为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行业-区域分析的结束部分,下文试图对行业-区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文的分析仅仅考察了外资企业占主导的行业和区域,而不是全部数据,这对于总体上分析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表现来说,关注面可能显得过于狭小。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文的分析又有可能显得过于一般化,因为分析其实只是考察了有关行业-区域的特有因素对它们的相对生产率表现的影响,却并没有从各种特有因素别突出高于平均水平的外资企业增加值比重这个因素。对总体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可能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特别地,可以假定一个行业或地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a)由行业或省区的总规模(由总增加值v表示)和行业或省区外资企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vf/v)决定,即:

    lna = a + blnv + c(vf/v)

    从两方面来看,这个分析框架应该是可取的。其一,将v作为a的解释变量,意味着该分析考虑到了行业或省区的特定增长路径,即考虑到可能存在着规模经济或集聚经济;其二,在进行跨区域的比较中,这种分析将有助于检验由外商直接投资所产生的部门内溢出效应、以及外资促进结构和制度变动的效果。这是因为,这种溢出效应和变动一般应该是主要在同一个省区之内发生作用的。最后,值得指出,变量vf/v反映的是外资企业在一个特定行业或省区渗透的累积效应,对2005年一年数据的分析,将能为判断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中的累积影响提供一个推断依据。 结论

    现有主流研究文献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大部分都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它们倾向于假定,外商直接投资的性质是代表了对接受经济体而言是一种“净增加”的资金、技术或制度资源,相应地,它们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只能是肯定的。然而,这些纯粹依系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显得关注面过于狭小,由此衍生的判断就大有可能有失公允。事实上,相关的理论文献中,同样存在着其他理论传统,它们并不将外商直接投资仅仅视为可以利用的新资源,而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还承载着其他特性,有可能对后进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试图超越狭窄的纯粹新古典经济学框架,诉诸于更为宽广的理论文献,以此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分析发现是,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的的确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又恶化了生产性效率,而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