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费用收支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费用收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费用收支管理

第1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型制造业 销售费用 自控费用 基本费用 待定费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由1978年的制造弱国变成了当今当之无愧的“中国制造”大国地位。与此同时,涌现了一大批让人骄傲的大型制造企业,如海尔、美的、华为等名牌企业。但是随着企业愈来愈大型化,其内部的管理,尤其是在拥有庞大销售队伍的传统制造企业中,销售费用的管理尤为重要。

据统计,销售费用在制造业占据销售收入较大的比重。以下为2012年度随机选择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统计情况,少则过千万元,多则数亿元。而销售渠道偏向直销的大华股份和巨力索具销售费用均超过10%以上,在直销渠道的销售模式中表现尤为明显。

第2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排污费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提高排污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排污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第三条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量入为出和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排污费资金的收缴、使用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各级财政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章排污费资金的收缴管理

第五条排污费按月或者按季属地化收缴。

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污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收缴,其他排污费由县级或市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收缴。

第六条排污者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提出复核申请的,如果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应当先按照复核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条排污者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无异议的,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排污费数额确定后,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费通知单”,作为排污者缴纳排污费的依据。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当同时建立排污收费台帐。

第九条排污者应当在接到“排污费缴费通知单”7日内,填写财政部门监制的“一般缴款书”(五联),到财政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对于未设银行账户的排污者以现金方式缴纳的排污费,由执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向排污者收取款项,并填写“一般缴款书”于当日将收取的款项缴至财政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排污费的当日将排污费资金缴入国库。国库部门负责按1:9的比例,10%作为中央预算收入缴入中央国库,作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90%作为地方预算收入,缴入地方国库,作为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收缴排污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一般缴款书”回联,认真核对排污费缴库数额,及时与国库对帐,并将“一般缴款书”回联与对应的“排污费缴费通知单”存根一并立卷归档。

第十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季度终了后的30日内,将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费资金收缴情况书面上报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当用于下列污染防治项目的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包括技术和工艺符合环境保护及其他清洁生产要求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

(二)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主要用于跨流域、跨地区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项目;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第四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

第十四条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宏观政策和污染防治工作重点,编制下一年度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

地方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制定本地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指导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和使用。

第十五条申请使用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及要求进行申报:

(一)申报程序: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隶属关系以项目形式申报。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或承担单位为中央直属的,通过其主管部门向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或承担单位为非中央直属的,通过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向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申请材料要求:申请材料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为申请经费的正式文件,附件为每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技术路线、投资概算、申请补助金额及使用方向、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申请使用贷款贴息的单位,还应当提供经办银行出具的专项贷款合同和利息结算清单。

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后,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序,统一纳入项目库管理,并根据财力状况联合下达项目预算。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拨付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项目评审及预算下达参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执行。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按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拨付资金,并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及其他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第十九条项目承担单位收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后,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的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管理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项目进度检查治理技术方案的实施以及污染物总量削减措施的执行。项目完成后,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验收。

第二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年度终了后的30日内,将排污费征收情况及环境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年度报告上报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的违规处理

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排污费收缴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及时足额收缴。对擅自设立排污收费项目、改变收费范围的,同级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予以处罚,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排污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足额缴纳排污费的,由收缴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加收2‰的滞纳金。

排污者拒不按前款规定缴纳排污费和滞纳金的,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3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及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按照本办法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交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不能或不便自行治理的,要按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以补偿责任及法律规定的其它责任。

第二条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是指单位和个人在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和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活动中,毁坏了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使其降低或者丧失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所必须补偿的费用。

水土流失防治费是指单位和个人在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和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活动过程中,根据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产生的废弃土、石、沙、矿渣、尾砂等,按规定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所需的费用。

第四条 收费标准

(一)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应依据自然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占地面积及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情况计收,对林草地等水土保持植被设施,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一次纳补偿费1元。对树木、试验场地、固定观测设施、塘坝、谷坊及其它治理成果,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1992〕鲁价涉字第280号文规定的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计收。

(二)对于季节性、流动性、临时性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不能自行治理,又不便于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交纳防治费的,按下列标准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

1.采矿:按堆弃的废渣体积每立方米2.5元。

2.采砂及卵石:按堆放的体积每立方米2元。

3.烧窑:按应治理的破坏地貌、植被面积每平方米3.5元。

4.采石及加工:采石按堆放的体积每立方米2元,加工石子按应治理的破坏地貌、植被面积每平方米3元。

5.堆弃垃圾、其他废物及其他破坏地貌、植被的行为: 按应治理的破坏地貌、植被面积每平方米2元。

(三)对于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的,按《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执行。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

水土流失责任明确,地形条件适合独立或联合治理的,由开发、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自行或联合治理,治理完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开发、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不能或不便自行治理的,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的预算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费属于非税收入,应按照规定,全额缴入财政部门开设的非税收入账户,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治理进度和基建程序申请分期拨付使用。

第六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按规定标准征收其水土流失防治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

(一)无固定场所,从事流动性作业的;

(二)水土流失责任不明确的(如有两个以上责任者的);

(三)地形条件不适合独立治理或联合治理的;

(四)受技术、人力等条件限制,不适合独立或联合治理的;

(五)责任单位不愿自行治理的。

第七条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治理计划用于全区水土保持典型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水土流失防治费80%以上用于征费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

收取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必须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所收费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纳入综合部门预算管理。

第八条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的收取、管理人员执行任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并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九条 在禁止开垦的陡坡地开垦农作物的及未经批准擅自开垦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的坡地,每平方米处以1元罚款。

第十条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银行或其他机构代收。

第十一条 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生产费用中列支。

第4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市市政管理局园林局《关于广州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关于广州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

                                       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园林局制定

市人民政府:

为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严格控制占用道路,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畅顺和市容环境整洁。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1996年6月4日国务院令第198号)和《广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规定以及省物价、财政、公安、建委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收取问题的通知》(粤价〔1997〕33号),现就广州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管理和收费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以下简称占道费)由市政部门统一征收,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市、区道路分工管辖原则为划分依据,不分车行道、人行道,同一路段统一管理。占用市管道路,由市统一负责收费的管理工作;占用区管路段和内街,由区统一负责收费的管理工作。

二、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收取的占道费全额上交同级财政,按比例划拨有关部门。其中,市收取的占道费划给市市政管理局园林局55%;划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25%,用作交通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划给所属区20%,用作人行道的维修和管理。占道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区管部分参照上述规定由区自行调整。

三、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关于城市道路临时占用费挖掘修复费的通知》(粤价〔1996〕104号)规定,营业性占用的,每天每平方米收费不超过1.00元,各种建设或其它占用的,每天每平方米收费不超过0.50元,有关路段分类和占用性质分类按上述原则另行具体划分。

第5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一、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医院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医院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1、资产负债表结构.医院资产负债表包括三大部分,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18个会计科目,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等10个会计科目,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等5个会计科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一般情况下是相等的.资产负债表平衡关系,资产=负债+净资产.

2、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以其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已提折旧没有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医院的固定资产和总资产不随着折旧提取而变化,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总资产和资产负债率.

《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按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帐务处理为:

借: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

贷:专用基金

固定资产以其原始价值在医院资产中核算,固定资产虽在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并给医院带来经济利益,但不进行折旧核算.也就是说,在医疗服务价值中没有完整地引进固定资产价值转移概念.关于制度中规定提取修购基金,虽与折旧有雷同之处,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帐面价值不变.它没有累计折旧或类似科目,所提修购基金,增加净资产——专用基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帐面价值不变.也就是说医院的固定资产和总资产不随着折旧的提取而变化,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总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不利于医院所有者和经营者正确评价业绩和指导管理,尤其是拥有大型设备较多的医院.

解决办法:

增设“己提修购基金”科目,并按设备名称设置明细辅助帐.

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固定基金”项目下增设“己提修购基金”项目,作为计算医院固定资产,净资产时的减项.因为两边同时减,所以,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通过这一方法,一方面如实核算出医院真实的资产总数,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使会计资料更加真实可靠;另一方面,通过“已提修购基金”明细辅助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哪些设备己提了多少修购基金,哪些己经提完,使医院管理者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医院已有的固定资产及己提折旧额.

(2)对外投资的处理:

《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医院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或院办独立核算企,事业单位进行投资和购买国家债券.医院的对外投资按照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投资回收期1年以上的为长期投资,不足1年的为短期投资.但是《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未就对外投资的期限划分核算作出明确规定,只是要求按债券种类和投资对象设置明细帐,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外投资”项目也没有对此项内容进行列示,这不太恰当,短期投资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类资产,可称之为速动资产,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忽视了这一特性,主观上掩盖了医院流动资产的真实情况,不能客观反映医院的资产,财务状况.从会计信息披露角度来看,也没有达到充分完整的要求.

解决办法:

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应单独作出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中也应列入二级明细,以便客观反映医院的资产,财务状况.

(3)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没有单独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项目中没有列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不利于医院如实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不能客观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中列入这二项内容,同时,在长期投资与长期负债中减除,客观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全貌.

(二)收入支出总表

1、收入支出总表结构

收入支出总表的结构除了编制单位,编报日期及金额单元外,就是分左右为“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部分,上下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结余分配”和“期未待分配结余”五大项.收支总表的平衡关系为收入合计-支出合计=收支结余合计.

2、存在问题:没有区分费用和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地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它收支结余.

现行会计制度执行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加总在一起,通过一次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单步式下,收支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收入和一切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不象多步式收支总表中必须区分费用和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

解决办法:

采用多步式收支总表格式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从医疗收入出发减去医疗支出,计算医疗收支结余.

第二步,从药品收入出发减去药品支出,计算药品收支结余.

第三步,在医疗收支结余十药品收支结余的基础上十其他收支结余十财政专项补助结余,计算出当期损益.

第四步结余分配与第五步期未待分配结余与原制度相同.

多步式收支结余总表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反映医疗收支,药品收支等医院经营状况,便于投资人及使用人理解,也便于医院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利用多步式损益表有利于预测医院今后的盈利能力.

二、会计核算

(一)管理费用分配问题

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

目前医院的管理费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成本.

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或接近实际.目前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是按照医疗和药剂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县级医疗机构医疗和药剂人员比例大约为15:1,医院在各部门投入的管理及费用,并非以其所属人员多少为决定因素.按现有管理费用分配方式,势必形成医疗分摊管理费用高达94%左右,而药剂只占6%左右.这种分配方式,无形中人为地加大了医疗成本,夸大了药品结余,不符合医院实际.

解决办法:

1、将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服务,但必须计入成本的那部分间接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分离出来,另新设“辅助科室支出”科目,按科室设明细科目,核算辅助科室服务成本,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比率进行分摊,如门诊收费处,锅炉房等成本就可按以下模式进行分配:

门诊收费处成本分配率=门诊收费处服务成本÷门诊总收入×100%

医疗应分摊的收费服务成本=医疗收入×门诊收费处成本分配率

药剂应分摊的收费服务成本=药品收入×门诊收费处成本分配率

锅炉房服务成本分配率=锅炉房服务成本÷总供气量100%

医疗应分摊的供气服务成本=医疗部门用气量×锅炉房服务成本分配率

药剂应分摊的供气服务成本=药品部门用气量×锅炉房服务成本分配率

通过计算后结果分配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

2、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管理费用尚未分配前的医疗支出,药品支出比例进行分摊.

管理费用的分配,目前制度中规定是按项目在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科目中进行分配.即:医疗支出下列工资,差旅费等项目,药品支出下列工资,差旅费等项目.但随着医院核算的深入,全成本核算的进行,目前这种方式已不适应核算的要求.管理费用应按科室进行分配,即:医疗支出下,列外科,内科等科室,药品支出下列西药房,中药房等科室.另外,管理费用作为重要的会计信息,揭示了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而现行会计制度将管理费用分配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后,报表中完全没有反映,从报表中根

本无法了解管理费用开支是否合理.因此,建议将管理费用作为补充资料提供,使报表反映的信息更全面,完整.

(二)制度中没有建立医疗赔偿准备金制度

现行制度发生医疗赔偿时,列为当期支出,直接抵减发生期间收入,在医疗赔偿金额不大和发生事例较少的情况下,该种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对财务状况,收支结余影响较小.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和公民医疗消费质量意识的提高,患方赔偿诉求呈上升趋势,且赔偿金额日益增大.有些赔偿达几百万之多,其对财务状况和收支结余的影响深度可想而知.为此,我们不得不重视医疗赔偿这一客观风险的存在,如何从财务管理角度应对医疗赔偿,提高抗风险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解决办法:

根据财务稳健性原则,设立“医疗赔偿准备”科目,每月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医疗赔偿准备,待实际发生医疗赔偿时冲销医疗赔偿准备.这样一来,赔偿事件发生前医疗收入与其预计发生赔偿费用相配比,即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符合收入与支出相配比原则,将赔偿费用预提准备,不致于在赔偿事件发生时直接转销对财务状况产生很大冲击,使收支结余变化呈大幅度跳跃.

当年按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赔偿准备,用于当年发生的医疗赔偿,年末,如有余额可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奖励无医疗赔偿的科室和个人,余款转作下年使用.

(三)应增设“医疗收入折扣”,“药品收入折扣”科目

我院新开展的旨在支持合作医疗的让利行为,即:凡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其住院费用合作医疗起报线以下的部分,门诊医疗费用,医院给予6%的优惠.这部分让利,医院无法象工业企业那样在“销售折扣与折让”中进行核算,只能将这部分让利直接冲减“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不利于核算总的业务收入.应增设“医疗收入折扣”,“药品收入折扣”科目,专门核算医院的让利行为.

第6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企业 成本开支 构成 控制方法

新时期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竞争环境,市场企业数量持续增多而增加了经营压力,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企业需重点考虑的问题。资金是维持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基本要素,科学地分配与利用资金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状况。因此,财务部门需注重经营阶段成本开支情况,及时拟定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案,避免企业资金收支不当引起的损失。

一、企业成本开支的主要构成

通俗的来说,成本是企业参与某项经济活动投入的“本钱”,这是企业经营总成本的主要构成,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的控制对象。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成本构成也是不一样的,各类成本费用收支要结合企业类型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可将企业分为生产型、营销型两类,其成本开支主要构成:

1.生产型企业成本。生产是创造产品的主要过程,企业从事生产活动需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其经成本开支结构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企业从原材料采购至产品产出这一阶段,所有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成本范畴。比如,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这些都是生产型企业成本的构成要素,并且对企业生产收益额度有很大的影响[1]。从事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成本资金,在企业总成本总占据很大的比例,通常为70%-80%左右,理所当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2.营销型企业成本。产品被生产出之后,经过相应的包装与处理便可走向市场销售。商品销售期间也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这就产生了一定额度的营销成本,在企业财务开支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于营销型企业来说,其成本开支围绕着市场销售活动进行,例如:人工费、广告费、宣传费、包装费等,这些都是营销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对象。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营销型企业成本比例会有明显的变化,企业销售活动平偏向于大众化,市场推广费在成本开支中的比例逐渐增大。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综合方法

成本是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收支水平,并且决定了最终的收益额度,维持成本开支比例协调是企业继续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企业由于成本开支控制不当,导致固有资金收支比例失衡而引起一系列的财务问题,给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改变企业成本开支存在的问题,必须注重成本费用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企业成本开支控制必须坚持统筹性原则,从多个角度开支成本控制工作。

1.成本预测。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对于成本预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安排财务人员审核与处理,避免造成内部资金收支额度的失控局面。

2.管理规划。应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在平时要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各项基本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3]。做好成本管理规划工作,可全面提升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带动日常经营收益额度的可持续增长。

3.工作考核。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 ,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要定期积极地开展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挖掘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4]。进行成本管理应该实行指标分解,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落实,分口分段地进行管理和考核 ,使成本降低的任务能从组织上得以保证,并与企业和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三、结论

成本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规划成本控制方案是办公要点之一。为了解决传统成本开支方案存在的不足,生产型或营销型企业要结合内部经营实况,编制一套完整的成本开支方案,既降低了内部资金的浪费率,也有助于规划好每一笔资金的收支操作。对成本开支中遇到的问题,财务部门要发挥出经济调节作用,对成本资金收支执行全面性的管理决策,严格控制成本资金的收支情况。

参考文献:

[1]于北方.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

[2]张红英.浅谈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商业.2007(29).

第7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由于企业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不同,“收支两条线”在这两个领域实施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企业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营利组织,实施“收支两条线”主要出于两个目的:(l)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构建企业添财务管理体系动内部控制系统,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而政府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及时、足额的回笼,更重要的在于能有效消除滋生腐败的温床,为加强廉政建设服务。

    由于企业与政府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目的不同,企业“收支两条线”与政府财政“政支两条线”相比,存在以下特点:

    1.企业实施收支两条线,要在考虑投入产出比、实现利润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各单位的收入与支出。而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具有较强的“发散性”;在收入环节除了对已到帐的现金进行管理,还要对企业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在支出环节则要与企业的支出体系相关,要“量力而行”,合理控制企业的费用支出;收支又都要与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相结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收支相对比较固定和简单,两条线管理的“发散性”较弱。

    3.由于企业“收支两条线”“发散性”较强,加之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有可能以“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为平台和切入点构建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而行政事业单位,只要“收支两条线”相关工作实施到位,就可以有效地达到严肃财经纪律和规范财政秩序的目的。

    二、“收去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

    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有多个独立的现卖收支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构建“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明确划分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的流动,严禁现金坐支;(2)确保收入的资金能够及时、安全、足额地回笼,并能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3)围绕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根据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并保持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最佳现金余额。(4)建立“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在上述原则指导下,企业“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可从规范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程三个方面入手:

    1.资金的流向方面:企业“收支两条线”要求各部门或分支机构在内部银行或当地银行设立两个帐户(收入户和支出户),并规定所有收入的现金都必须进入收入户(外地分支机构的收入户资金还必须及时、足额地回笼到总部),收入户资金由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而所有的货币性支出都必须从支出户里支付,支出户里的资金只能根据一定的程序由收入户划拨而来,严禁现金坐支。

    2.资金的流量方面:在收入环节上要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户,不允许有私设的帐外小金库。另外,还要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尽量压缩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沉淀量;在调度环节上通过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和资金收支计划实现对资金的精确调度;在支出环节上、根据“以收定支”和“最低限额资金占用”的原则从收入户按照支出预算安排将资金定期划拨到支出产,支出户平均资金占用额应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效的资金流量管理将有助于确保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地回笼,各项费用支出受到合理的控制和内部资金的有效调剂。

    3.资金的流程方面:资金流程是指与资金流动有关的程序和规定。它是收支两条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关于帐户管理、货币资金安全性等规定;(2)收入资金管理与控制;(3)支出资金管理与控制;(4)资金内部结算与信贷管理与控制;(5)收支两条线的组织保障等。

    需要说明的是,收支两条线是一种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它与企业的性质、发展战略、管理文化和组织架构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在构建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时,一定要注意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以管理有效性为导向。比如、把资金从收入户向支出户划拨就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总公司统一划拨,便于集中控制;二是经营单位就地划拨,便于灵活控制;三是经营单位的上一级单位划拨、便于平衡控制。选择哪一种划拨方式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落实“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企业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银行帐户的管理、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过程中,应对现金收支部门或分支机构银行帐户的开设、使用和清理实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单位应就收入户和支出户的使用同银行签定协议,利用银行资源来维持收支两条线管理。设有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的单位。下属单位可不在银行开户而在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开户。

    2.强调结算纪律。严禁现金坐支。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中,不仅收入的现金不得直接用于开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开支,所有支出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支出户。为了杜绝现金坐支。企业还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强调结算纪律,如当回收入的现金应及时缴存收入户,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以及不难白条抵库等。

    3.以现金流转为核心来进行财务管理这一观点正在被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同。只有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支出的受控,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管理中,各项预算项目应以现金流为控制源头。因此,企业应有意识地围绕现金流转这一核心,借助于收支两条线这一平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适合于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

第8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宏观来说,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信息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一是削弱了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二是降低了收支信息的真实性。

1.1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资产信息的负面影响新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资产信息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基金的购置,以满足医院固定资产修缮、维护以及更新要求。这一规定显然借鉴了企业会计中的折旧方法,唯一的区别在于医院固定基金的账面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备抵科目。这项规定增加了医院会计项目的专项基金,却不会作为固定资产的减少项目而进行记录,换言之,医院的资产总值并不受基金的影响,相关的会计账目无法切实反映医院资产的变化,如此,则造成了医院的资产虚增问题。

1.2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收支信息的负面影响新会计制度中将医院药品收支从资产和其他收支中分离出来,规定医院必须要独立进行核算和管理[5]。这一规定对医院收支信息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医疗人员的开支应纳入全部开支中,如此,这就导致了不仅医疗人员为患者甄选药品或对治疗方式进行选择方面的价值难以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更导致开展会计工作时相关核算与收支核算也可能会存在着不配比问题,从而导致医院收支信息不准确。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规定在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管理费用应分摊到医疗以及相关药品的支出中,而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收支主要产生于两个渠道,一是实质性的管理费用,二是间接产生的管理费用。那么,如果管理费用是以间接形式产生的,则应按照活动中参加人数比例进行分摊。而医院各部门产生的费用与参与人员并没有相应的分摊关系,按照这一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的分摊,必将造成管理费用分摊比例过高的问题,在无形中由于人为关系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医疗机构的成本,夸大了药品的结余,难以如实反映医院的收支信息。

2消除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信息负面影响的对策

2.1增强医院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是公立医院开展会计工作的必要前提和依据,公立医院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离不开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信息的核实及确定,同时也需要灵活应用新会计制度,构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会计体系。首先,医院应尽快对固定资产依照企业会计模式进行折旧处理,并将项目记录到财务报表中,从而让医院资产与负债项目更清晰。同时,医院还应当在有效的使用年限中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分摊,明确应收款帐,对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及时作坏账处理。如此,则不仅能够分清医院的欠债责任,同时还能够加强医院会计部门对资产安全的监管,确保资产的安全。

2.2整合医院资产信息新会计制度中规定将大型基建费用进行单独核算,这种核算办法容易导致医院财务报表难以准确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对此,医院可通过在建工程账户增设一个关于基建工程的项目,并在长期借款账户下再增设一个关于基建借款情况的项目,最后把与基建工程相关的会计信息与医院总会计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增强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2.3建立统一核算体系综合来说,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了医院成本管理效能,并规定了管理方法和要求,但对于成本分摊和核算对象等问题却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公立医院在落实新会计制度时,应注意加强对成本范围及相关核算对象的管理,统一核算体系,对于管理费用的核算不再进行分摊,而应作为针对行政管理等部门成本活动的单独反映,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条理性和真实性,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效能。

第9篇:费用收支管理范文

摘 要 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主线,贯穿于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财务活动的核心。做好预算编制及控制,对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预算编制 财务管理 医院

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反映了医院的业务活动方向和范围及医院的经费安排,是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

医院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因此,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由于医院预算在财务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必须重视和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医院预算,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收支统管原则。

(2)以收定支原则。

(3)收支平衡原则。

(4)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

医院预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以货币形色综合反映医院资金运动和财务成果的形成与分配的计划,指导医院业务活动,控制财务收支,进行财务监督的重要依据,是动员医院广大员工积极挖掘潜力,增收节支,在保证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以价值形色衔接医院各项计划,促进医院资金运动与业务活动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实现收支平衡。医院预算是各级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预算的执行情况如何,影响着单位预算的平衡;医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精打细算,合理、有效、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利于医院的收支平衡。

二、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医院预算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严格的医院预算管理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通过全面反映医院各项财务收支状况,为医院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第二,可以使医院财务管理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第三,通过对医院核定收支预算,可以促使医院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多年的实践,在编制预算时我们需注意如下问题:1.预算编制的内容,不仅要覆盖全院、科室的收入、支出预算,专项预算。还应对设备购置、物资消耗建立专项预算,使管理细化。2.编制收入预算时,要与科室的业务量挂钩,测算出科室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床日和床位周转率等指标及其对应的费用指标,计算出预算收入水平。3.建议对变动成本的预算采取弹性预算,更能反映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在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上更具有说服力。4.建议在预算编制时,根据不同的项目,采用多种预算方法,如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弹性预算、定额预算等方法。5.建议在预算控制上,在采购环节和使用环节加强对物资材料、固定资产等项目的专控管理。6.建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警机制,当预算执行到一定比例或执行到一定额度、计划执行到一定数量时,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提醒的方式提示用户预算的执行进度状况,使管理者与预算的执行者做到先知先决。

我院预算工作的成效。多年来,我院坚持以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通过编制预算,分析预测年度内国家政策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调整对收入的影响,增加工资津补贴对支出的影响。分析事业发展计划对医院收支的要求,如新增病床、新进大型医疗设备和计划进行大型修缮等对资金需求和对收入的影响,合理安排医院的收支,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发展原则,不断挖掘新的医疗业务增长点,如通过预算投入资金,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特别是通过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的建设,开展新的医疗技术项目,解决疑难病例,在满足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使门诊、住院业务量大大增加,促进业务收入的增长;通过合理调整医院各学科的布局,扶持学科发展,促进医疗收入的增长;同时年初通过预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对促进医疗收入增长的影响来找出新的收入的增长点。另外,对新一年大型设备的投入也进行了充分的成本效益论证,确保医疗诊治的水平,保证重点优先,兼顾一般的原则;再次,就是做好成本费用的预算支出及控制,物料仓库对各科每月的领用及耗用情况进行院内网公示,加强监督管理,对能耗等可控成本每季进行一次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使医院的支出能在预算下有计划地进行。并通过预算制定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作为年终考核指标,控制大处方,滥开药现象,使病人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逐年稳步增长,从2009年业务收入的13.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8.57亿元,每年以8%以上的幅度增长,使医院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通过预算,合理组织医院的收入,强化预算约束,更好地控制成本,保障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