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第1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方向;管理模式

在企业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是其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这也是工商管理在社会企业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企业中有很多企业都不断探索与自身相符合的工商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并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大多数企业的工商管理不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管理缺乏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不断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与世界接轨的进程,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在社会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并不具备相互协调沟通的意识,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开发意识,企业日常运行中的内部沟通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其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使得企业的管理机制成为无用的摆设。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不能像规模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还会导致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同时,社会上有很多企业认为经营效益是其生存的唯一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够重视。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不仅会导致企业日常运行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还会导致企业现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其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发展。

2.企业发展思路陈旧

对于现代社会企业而言,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能让企业的日常运行更有条理,这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有很大帮助。我国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社会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观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也得到有效的更新,其中主要是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经营和生产,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市场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发展思路,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很多社会企业并没有清除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并且缺乏完善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导致企业的日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3.企业缺乏市场把握与开拓能力

在社会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直接决定其发展速度,其中不仅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其存在密切关联,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也与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现代社会企业而言,只有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经营同事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建立自身的优势,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企业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对市场的把握与开拓引起重视,导致片面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衡量其他企业的发展状态,从而影响其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甚至会导致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

1.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的工商管理实际上设计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其中不论是原材料的购进、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还是产品的包装与销售,这些环节均与企业的工商管理存在密切关联。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现代社会的企业生存环境,全面落实企业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尤其是要对企业的工商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首先,企业工商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从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入手,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让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有传统管理模式向创新性和学习型管理模式的过度。其次,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以往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正和改善,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建立清晰的权责制度,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和发展规划。

2.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探索

在企业不断开展工商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企业的发展和规划开展,其中必须要注重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资源管理结合在一起,让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企业要全面分析时展的要求,并将其作为基础开展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同时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组件高素质并且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其次,在开展企业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对人才队伍进行培训,让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探索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并满足社会要求的工商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工商管理的良性发展。另外,在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工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尽量全方位考虑问题,并对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的解决,制定严谨的工商管理体系,并让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工商管理中,从而促使企业日常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让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企业工商管理是其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只有在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符合企业的实际请款并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时,才能让企业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果。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企业工商管理引起重视,并且要结合社会发展的缺失不断探索更好的工商管理模式,从而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建立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恒.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83-84.

[2]蔡宽平.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经营与管理,2015,(12):64-66.

[3]曾理.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商贸,2015,(9):158-159.

[4]王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35.

第2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解读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首要

在整个《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食品质量安全贯穿整个发展纲要,针对“十一五”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提出采取未来将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五个措施落实食品安全问题,并设定了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完善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食品生产企业60%以上达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目标,在政策措施方面“强化安全监管,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的支持,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食品标准体系建设。”。预示着在未来国家将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将会进一步从严,行业准入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和更加规范,尤其对企业在检验能力方面对人员和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全。

解读二、粮食安全问题被提及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尤其从2009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粮食增产和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等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而在此次《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方面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被充分体现,在规划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发展非食品用途的粮食深加工,确保口粮、饲料供给安全”。同时在发展方向上提出“鼓励发展国际粮食合作,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稻谷、玉米和大豆加工企业”, “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棕榈、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品种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体系。” 可以说鼓励中国企业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几个行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绝不仅仅是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其背后间接体现出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解读三、产业安全问题得到重视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改革开发的三十几年来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促进各行各业的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在部分领域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尤其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食品加工行业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中更为突出,因此,也广泛受到关注,为保护产业安全在2007年11月,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颁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1年12月29日,改革委、商务部2011年第12号令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修订版《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食用油脂加工品种除了豆油和菜籽油外,新增了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品种。此外,大米、面粉也在新《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此次的规划中更是予以明确规定,这是近年规划中少有。

解读四、效率和效益问题成为发展方向

针对“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发展的问题,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将由过去粗放式发展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体现了“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规划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粮食加工、肉类屠宰加工、发酵、酿酒、乳制品等产能严重过剩领域,要求按照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要求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在重点行业和发展方向上,对各个行业后期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规模明确了目标,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体现出在后期食品工业发展中注重效率和效益将成为每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表明随着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科技进步为淘汰落后的产能和能耗提供了必要条件,预示着在未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将走一条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读五、产业布局将更加趋于完善和合理

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优势,进行产业延伸,形成产业带,通过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是本次《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方面一大亮点,首先,在“十二五”规划共有13个重点行业被纳入食品规划当中,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除了传统的8个重点行业外,新增了方便食品、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营养与保健食品5个行业,一方面说明了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行业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在食品工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已经成为食品工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方便食品、发酵工业、酿酒工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本次规划中充分考虑了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上、下游行业对食品工业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从而使其行业的覆盖面的扩大,使产业布局更加趋于完善和合理。其次,在对各个相关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和“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明确,尤其在部分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上提出了相对细化和精确目标,使规划更加具有指导性。

解读六、食品工业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 万亿元,增长100%,年均增长15%;利税达到1.88万亿元,增长75%,年均增长1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和“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0900亿元,年均增长15%;利税达到到676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从2005年的0.5:1提高到0.8:1相比,在总基数增大的情况下依然提出年均15%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目标和利税年均增长12%的目标,意味着从国家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和抱有很大的希望。

第3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一、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

企业组织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测。二是配置。三是培养。四是使用。五是管理。预测就是全面摸清掌握现有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底数,并分别建立人才队伍的档案,在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的情况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人力资源宏观布局、层次结构、发展模式和素质要求,并与企业组织内部的战略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的诉求相结合,预测人力资源的发展走向和总体需求,这是规划的核心环节。配置就是在岗位核编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的设置要求,针对岗位素质进行人员配置,同时掌握暂不符合岗位素质要求的情况。培养就是按照达标上岗,一岗多专,后备资源等多方面要求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培养。使用就是按照达标上岗的要求,优先使用达标的人力资源,并掌握时机合理使用后备人员,促进提高。管理是规划的总擎,必须以满足发展要求,实现预测培养,建立梯队层次,公平使用配置来管理好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

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多年来的企业弊端就是干部能上不能下,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战略观念、技术发展,业务能力、创新思维、管理水平确实越来越跟不上企业未来发展要求,那么就要从制度上建立要求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为能者让其路。推行岗位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聘的方式选出能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制定合理的文件和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这样的制定规范一旦建立,通过可持续化的有序实施,既不伤感情又不阻热情,就会逐步实现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储备企业未来发展人才

心理学家马期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把起点定在满足人的最高需求上,即满足自我实现需求。那么要创新人力资源机制,实现激励,改变被动的培养方式,以实现自我需求,促进员工自我提升,破解企业目前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就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储备企业未来发展人才。

(1)建立不同的晋级通道,避开独木桥。“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多年来也形成这样的传统,就是把大量表现优异的专业技术人员提拔到行政管理岗位。在行政管理岗位的晋级通路上形成大量技术人员只能有这样一种晋级方式,等待提升的形式,由于管理干部的职数有限,晋升缓慢,很多优秀的人才不能得到应有的承认,也就是需求受挫,挫伤了学习提高的积极性,如果在行政管理岗位外,另建立一条技术人员等级的晋升通道,就可有效避免挫伤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公司试行首席工程师制度,还应该建立主任工程师和主管工程师的等级标准,为更多的技术人员提供不同层级的承认标准,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自我提升。

(2)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实现个人价值最优化。在建立不同的晋级通道的同时,还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形象地讲就是建“H”和“h”的用人机制,“H”就是在行政管理序列和技术人员序列之间建立通道,可实现相互间的位置和角色的互换,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一种序列中走到底,对于组织来讲,回避了在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初始考评和后续发展、表现与实际适应不符而带来的错位安排的问题。对个人来讲也打开了实现多种方式发展的通道,更加有利于促进个人的主动学习,主动自我培养,自我进步。“H”用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使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工作到一定年限,而又再晋级无望的有技术水平的人才,转换到技术序列,既给后续的人才让开发展的机会,又不会过于挫伤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便于建立更和谐的人力资源体系。“h”是指在初级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交叉培养,然后选择更适合个人发展道路的人力资源体系。“h”的人力资源体系对进入企业组织内部一定年限的员工提供了复合培养平台,便于员工更好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便于企业在员工培养过程中,认真考核员工在各方面的素质,对转入何种通道晋级培养提供依据。灵活的用人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核心思想,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使企业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

(3)建立“青苹果”计划,储备后备人才。企业的发展后劲决定于人才的储备厚度。在传统的人力资源培养的基础上,如何重点培养在未来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就是“青苹果”计划提出的缘由。所有的员工进入企业后不会马上表现出各自优势,而且有些表面的观感与个人实际甚至还相差很大,所以企业这时对员工的培养可进行普遍培养的方式,可将员工安排到各个岗位进行历练,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以便使员工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及学习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每名员工的秉性能力和适应性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将在行政管理和技术质量研发方面有发展潜质的人员选进行重点培养,就是“青苹果”计划。具体做法:在进入企业三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通过人力资源方面的考查,在各个方面选拔突出人员进行行政管理、技术质量研发方面的重点培养,通过在不同岗位进行有意地锻炼考核,发现其在行政管理还是在技术质量方面哪方面更有发展潜质,然后进行重点培养,为企业提前储备后备人才。由于有“H”制度的前提,所以不必担心培养发展后期出现后劲不足问题而出现的培养偏差。

四、建立人力资源评价体系,保证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健康运行

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积极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对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作为整个体系的有效补充,建立一整套人力资源评价体系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评价体系的任务就是一方面评价现有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力是否适应岗位要求,一方面评价培养、培训计划的执行程度,整个体系应包括:

第一,建立个人月自评表,从德、智、勤、政、廉多方面评价本人的月工作完成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在建立个人自评范围时,应尽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赋分,对个人月自评的情况由上一级直接管理者给予评价,对自评情况结果评分赋分。

第二,导入“360”多维度个人评价方法,对主要管理岗位人员和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个人多维度匿名评价,包括个人的领导,同级、下属参加评价,内容包括工作能力、个人性格、团队精神、岗位适应性等,评价结果与本人见面,并由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给予改进建议。

第三, 建立个人年绩效评价制度,由主管领导根据一年的个人自评情况和全年绩效完成情况,对直接下属进行全年总评,并按比例评出优、良、胜任、不胜任,并把结果与个人见面,允许个人对绩效结果提出异议,并越级进行绩效面谈。对评价结果优进行奖励,胜任进行面谈,不胜任调整。

第4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cale of the logistics park is stated. Then taking the Hongqiao Airport aviation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construction scale of the aviation logistics park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关键词】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规模,典型案例分析法

【Keywords】Aviation Logistic Park, Plan, Construction Scale, Typical Case Analysis

1引言

物流园区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决定了物流园区的规模一般较大,否则就无法承载设施集中和服务企业集中的重荷。此外,由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区域的物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物流园区在规模上也相差较大。从总体上看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多在7万以上,最大不超过100万。对于为航空货运服务的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国内外更是鲜有计算标准。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对同类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以客观分析物流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依据,同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用社会各行业的统计数据,对物流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预测,分析不同空间范围、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量有助于对物流的分布及流量和结构有客观的认识,从而为确定物流园区规模提供可靠依据。

二、与市场需求相协调的原则

市场需求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物流园区的规模。通过对需求层次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类别的功能设施及规模。

三、内部和外部系统性原则

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要坚持对内部的功能区进行合理的系统化布局,在流线合理的前提下结构紧凑,减少用地占用;同时根据服务的经济区域内运输、配送距离、产品结构和货物种类所决定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的总数来确定最佳的每个物流园区的规模。

四、适度超前原则

物流园区属城市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则很难变动,因此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

3 物流园区设施规模确定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程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经过不断的信息反馈和修正,利用定性定量结合,充分考虑各方因素,最终得出结果。

3.1 社会经济分析与业务量预测

通过广泛收集区域(城市)内物流相关行业的基础资料,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分析现阶段物流各相关行业的经济特点,预测各物流功能要素未来发展状况,并按照对物流处理过程的特性(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过程的共性和个性)分类,从不同角度把握物流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

以虹桥航空物流园区为例,建设虹桥航空物流园区对于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以及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虹桥航空物流园区的业务量预测,根据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基于西货运区的货运业务,物流园区的主要业务将是对虹桥机场西货运区的货运业务进行配套服务。虹桥机场在2015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100万吨,西货运区处理量将达到80万吨。虹桥航空物流园区的业务量目标应当与西货运区的业务量相匹配,以满足西货运区发展的需要,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功能设计与战略定位

根据城市或经济区域物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结果,结合具体进入园区的企业及服务对象企业对物流服务的客观要求,设计物流园区的具体功能,划分物流园区内部不同功能分区;根据功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研究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定位、园区业务经营定位等。

虹桥航空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基于虹桥西货运区的货运业务。结合虹桥机场西货运区的战略发展目标,参照国内外航空货运的发展趋势,本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如下:对内、对外的货物集散功能,提供货源组织、中转、装卸、仓储、配载等综合服务;物流加工及包装、分拨、配送、信息反馈以及积极配合落户园区客户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实现等现代化物流增值服务;提供集货主、货运、航空公司、机场等为一体的航空货运一体化服务;覆盖全国、亚太地区乃至连接全球的物流商务平台,提供网上电子交易、通关、、保险、银行支付、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

3.3 规模初算

通过对未来发展预测中不同特性物流量分解,结合功能设计要求,参考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工程案例及数据指标,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初步计算各功能区的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

(1)欧洲物流园区的统计数据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论园区面积的规模大小如何,其入驻企业(物流企业)面积占园区总面积的比例均为50%左右。

表1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指标

(2)中国三大机场的统计数据

通过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通关基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设施(不包含西货运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大具有代表性机场的相关货运设施规模面积进行数据归纳统计,可以看出以机场货运站的面积为基准,货运仓库的面积约为货运站面积的1.2~1.8倍,快件中心的面积约为货运站面积的0.3~0.4倍。

表2中国三大机场货运设施面积统计表

(3)国内物流园区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之一――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

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是对机场扩建范围内的货运用地,以及顺平路以南、机场扩建范围以北、京密路以东、小中河以西范围内的用地开发建设而成的首都机场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占地185.6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83万,建筑密度约为40%,容积率为0.8。

工程实例之二――北京星光国际物流园区:

北京星光国际物流园位于首都国际机场北侧,西距市区15公里,是北京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占地约6.2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8.6万,建筑密度约为50%,容积率为1.2。.

综上分析,参照国内外的一些统计数据及工程案例,结合虹桥机场西货运区的发展规划,201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80万吨,届时航空货运站面积约为10万,货运站与货运仓库面积比按照1:1.5,货运站与快件中心面积比按照1:0.35考虑,物流园区物流设施建筑面积约为18.5万。物流设施建筑面积占园区物流企业占地面积按40%,园区物流企业占地面积占物流园区总占地面积按50%考虑,则虹桥航空物流园区总占地面积约为46.25万。

3.4 方案设计与规模确定

在功能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规模初算结果,为物流园区正常运转设计合理的内部工艺流程;然后在工艺流程的指导下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的基本位置、建筑工程方案及作业空间布置等。

第5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视角;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分析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使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资源,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组织目标而拟定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组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的平衡。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①一个组织面临的环境是变化的,这种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组织的人力资源的供需变化;②人力资源规划要兼顾企业的目标和其成员的利益;③一个组织应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以确保组织在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能够如期实现。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涵及其分类,实施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以及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身。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提供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如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流动计划等。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企业任务及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以确保企业在恰当的时间按与岗位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的过程。

从以上定义可知,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广义定义的一部分。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广义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它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它所考虑的不只是某个具体的人员,而是一类人员,而且个人的发展规划寓于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联性

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只能,如工作分析、招聘、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关系管理等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并且人力资源规划只有通过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具体执行,才能真正体现初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价值。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联性如下。

(一)与工作分析的关联性。人力资源规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分析空缺岗位的需求,然后确定与标准岗位性质相同的附属岗位,以便获得相关经验,只有对岗位做好分析界定后,才能对其做出要求。因此,需要了解岗位完成的任务,解决的问题及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无论是进行选拔、培训、还是确定薪酬水平,都需要了解某项工作有何具体要求,需完成哪些任务,以及这项工作所设计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如何。

(二)与招聘的关联性。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员工的招聘录用问题。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对于各部门招聘需求的被动性及招聘活动对于企业用人需要的滞后性,导致企业在员工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上的短期性与应急性。因此,企业的员工招聘录用工作必须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有目标导向性与预见性的人员招聘规划,即根据战略的要求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吸纳、储备人才、降低用人成本及招募成本,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三)与培训的相关性。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员工能力需求与现状的差距分析,除了通过招聘新员工之外,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提升现有能力水平及获得新的技能,是弥补这种差距的唯一途径。人力资源规划为人员进行培训开发提供了目标与方向,使企业的需要与员工个人的需要能够有效结合,并能提高培训开发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四)与绩效评估的关联性。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应该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平衡发展,即一方面评估员工是否完成了企业预定的绩效目标,另一方面评估员工在履行工作任务过程中自身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能力是否存在缺陷、如何弥补等。因此,绩效评估的结果需要应用在人力资源规划上,通过对员工绩效水平的评估显现他们的能力及发簪潜力,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的前景及方向,提高企业配置人员的适应性及规划的准确性。

(五)与薪酬管理的关联性。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内容在于规划企业的人工支出即薪酬总额。在薪酬管理中,薪酬的给付必须既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状况、企业的支付实力,又要体现企业战略的要求,实现与企业其他人力资源模块的联动。这些都是通缩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薪酬福利规划来实现。

(六)与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关联性。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工作分析和员工愿意为基础规划员工将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体表现为制订每一职务或职务序列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有跨职务或职务序列的多通道发展规划。此外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制订其职业路径,为员工设计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方案。职业路径在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同时也使企业掌握员工职业需要以便排除障碍,帮助员工满足需要。因此,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最终目的是吸引、保留人才,实现企业目标。

(七)与员工关系管理的关联性。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进而促进人才招聘和产品销售,有利于积极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改进工作绩效,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劳资纠纷和法律诉讼进而减少诉讼成本,有利于在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等。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对于预期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应该要考虑到企业员工关系,这样才能够减少非期望离职率,改善雇佣关系,减少员工投诉与不满。[1]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获取和引进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企业要生存、发展,不但要对生产、经营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更要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先行一步,有了人,才能有物,才能有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人力资源与企业所需要的其他资源不同,不是用钱在市场上随时随意购买的,符合企业发展与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更需要预先统筹安排,从长计议。

(二)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了克服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消极影响,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考虑招聘、培训、考核和员工发展政策。人力资源的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的制定与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密切相关。

(三)有助于及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结构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如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技能结构、专业结构等,需要在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重点盘点、分析之后,作出通盘的考虑和周密的调整规划。

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杨占勇所说的这番话。市民在打手机时,如果发现某些地区信号不好,常常会拨打电信运营商的投诉电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通讯商是怎么去检测信号强弱的。而如今,通讯商赶到附近基站检查时,手中常常握着一个小小的手持终端,这就是江苏集群自主研发的集群线路资源巡查系统。这个手持终端,可以根据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快速检测出基站哪条线路出了问题。这个小小的手持终端是江苏集群在国内的独创技术,2006年推向市场后,受到三大运营商的欢迎,年销售在4000多万元。

显然,创新让江苏集群尝到了甜头,这也坚定了杨占勇走创新之路的决心。“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突破这些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找出一条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新道路。”在杨占勇看来,软件企业要实现向新兴产业的战略转型,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抢先一步掌握新兴领域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在制定江苏集群的“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时,杨占勇就已经把新兴产业的创新研发作为战略重点,而且投资了40亿元打造软件产业“一园三基地”,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两化融合和云计算等为主要方向。

在为公司确定创新战略的同时,杨占勇还以其前瞻性的眼光,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指明方向。早在2007年,物联网和传感网的概念还没有普及时,杨占勇就决定着力打造以南京滨江基地和雨花基地为核心、无锡基地和徐州基地为两翼、覆盖华东、领先全国的产业园。“公司物联网信电产业园,以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泛在网应用平台、通讯和无线传感设备、智能消费类电子产品、可信计算平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云计算中心为主要业务方向,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杨占勇介绍道。

第7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忆梦;微电影;发展;背景;业绩;规划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32-01

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是大连艺术学院影视学院、传媒学院几名本科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业的实体。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历时一年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作室未来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与规划,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一、微电影与微电影工作室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第一个层是对微电影与忆梦微电影工作室产天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微电影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属于影视艺术范畴。它是在已经兴起并盛行的婚礼记录片的基础上,进一 扩展延伸而形成的。新颖性、时尚性、普及性、先进性、独特性、小巧性、灵活性等,是它的艺术特点与优长。

微电影是在改革开放、思想自由、“以人为本”的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为一种自由的思想交流方式,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它的铁杆粉丝。校园微电影,已经引领大学生沟通与志趣的新潮流,正在推动着校园优秀文化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它的低成本、高技术、短生产周期,也使电影从“旧时王射堂前燕”的高高在上,“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到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时代,真正形成了“全民皆导,全民皆星”的发展态势。可见其发展前景之广阔和美好。

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正是瞄准微电影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它接地气的本体特征而成立的一个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体。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都是与微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同步一体的,也是广阔可观的。

二、工作者已取得的经营业绩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工作室已取得的经营业绩。经过一年的实际市场运作,忆梦微电影工作者已经取得令人可喜的经营业绩:

其一,确立并不断丰富了经营项目。其中包括一般经营项目16种,即:企业宣传片、亲亲宝贝录、儿童童年录、结婚纪念录、老人回忆录、姐妹录、惊喜录、求婚录、节假日旅游录、主题系列MV录、各式活动晚会典礼录、金婚钻石婚回忆录。还有特色经营项目:演员梦想录,系专门为梦想当演员的顾客所特制的。

其二,取得了经营成果。自工作室成立至今,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已经完成作品及模板33部、平面效果图149幅。其中毕业生话剧演出视频制作1部,大学生小品汇报视频制作2部,企业宣传片视频制作3部,LOGO视频制作6部,栏目包装视频制作3部,个人生活实践记录6部,特效小作品视频制作10部,影视学院禁烟海报20幅,影视学院新校区教室标准1幅,后期制作素材模板集数4个。

其三,形成并确立了经营宗旨:独特视角、完美体验、超强制作、诚挚服务。

三、工作室未来发展规划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的第三个层面,是对工作室未来发展的规划,这是一个“硬系统”,也是本文研究论述的重点。具体而言,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未来发展的规划,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坚持经营宗旨,扩大服务范围。继续坚持工作室的经营宗旨,不断开辟新的经营产品,扩大服务范围。并做到服务项目与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以创新为创业的生命。

(二)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团队合作。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既是一个“工作室”,又是一个“合作室”。工作室由5人组成,各有专业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并共同协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并注重细节管理,即“在实际管理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成员都要围绕自己的目标,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免细节上出现漏洞,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明确“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三)加大资金融入,确保今后发展。工作室采取家庭出资、亲友投资、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合作融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努力解决资金支持问题,为工作室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

(四)加强硬件建设,购置设施设备。工作室要加强硬件建设,购置先进的专业摄像、摄影、灯光、后期制作等设施设备,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进行顾客消费心理需求及客源的调查,增强与顾客的互动,扩大工作室知名度。推出免费体验卡、亲+亲优惠套餐、会员卡消费等具体举措。与时同时,确保产品质量,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做到产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明确地认知:“任何挑战归根结底是如何使顾客满意的挑战;任何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客源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成慧.现代服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基于创新与质量的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第8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生涯发展 指导 模式

生涯发展是一个终生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确立和发展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能力、兴趣、人格特征,通过所从事的职业角色,发展对工作世界的认识。社会、经济、心理、教育、生理及机遇等因素影响个人的生涯发展。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需要通过学习与实践,完成由学生向社会职业者的转变。而生涯发展教育,就是通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发掘自身优势和潜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生目标。

生涯发展指导可以说是教育的一项内容,旨在透过有关生涯发展观念和教与学的活动来增进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从而构建起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生涯发展指导模式。

1.生涯发展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压力一部分来源于于专业设置与职业匹配之间冲突,而更大的一部分则源于大学生缺乏有效而全面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主旨不是帮助学生追求社会赞许,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是构建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这恰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将生涯发展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觉探索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利于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

2.生涯发展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会对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潜在的能力优势,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目标,了解自我人格的不足和缺陷,培养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应付工作的能力,发展各种基本生活技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特点、性格爱好,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进取,这对大学生设定和完善生涯目标和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与选择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对自己的估计过高、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不切合实际等,这些心理误区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导致挫败感。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发展指导有效结合,可以从大学生自身认识的角度了解自己,规划自己,建立与自身相结合的生涯规划。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测验等,将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技能与兴趣,全面地认识自己。可以利用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帮助大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社会态度、个性等心理特质,为职业规划和发展做好铺垫。

3.生涯发展指导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专业技能教育为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提供了有力的视角,也是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有一部分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对专业发展毫无概念、一无所知,对专业学习毫无兴趣,对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更是模糊不清,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定位的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同学明确自己的兴趣,然而有在对梦想的追求和所学专业学习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想全心全意发展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毕业问题,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而之所以考研的比率直线上升,也许对自己未来发展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有很大的原因。

所以,专业教育已不仅仅是学好专业知识,更多的应该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的视角,提供专业发展的方向,让大学生了解专业的前沿,专业的应用领域,甚至专业实践,使大学生入学后及时了解专业知识、专业的发展以及未来专业的应用领域,将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专业教师在专业传授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专业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择业的影响,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贯穿于大学的始终。

4.生涯发展指导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生涯发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择业是大学生将自身的愿望、能力、特长和爱好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需要积极地走出校园,通过切身参与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企业模拟招聘大赛、专业模拟面试等活动,来了解不同职业的内容与性质,同时将自己兴趣与职业相对应和匹配。另外,可以实行“校企结合”,学生通过到企业或机构参与实习,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培养社会适应力和应变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心理和认识上的准备;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安排实习与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增加彼此双向选择的机会。

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创造企业人才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学校与企业接触,走进企业,深入了解专业发展面貌与趋势,根据自身体验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及时的设定与调整,从而为更好地迈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项目名称:本文系冀教科[2011]24号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Z2011369。

参考文献:

[1]陈树冬.论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胡金秀,宋占新,徐永赞.从大学生就业困境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J].河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2).

第9篇: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范文

一、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缺乏规范

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顺利应用的基础,但是在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利用还处在基础开发阶段,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仍在摸索。在各项技术不成熟的基础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方面还未提上整体规划的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运用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层面,并没有建立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教学目标。学生面对安全管理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体效率极为低下,同时没有建立安全管理从业规划,严重制约着安全管理教学的开展,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发展。

2.技术设计不科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运用中还处在较为基础的摸索阶段,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不够完善。技术院校无法根据完善的技术设计进行相关安全管理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的安全管理知识严重与实际的自动化技术运行模式不相符,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给其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3.相关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时间较短,使得安全管理教学人员的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同时安全管理教学的缺失,使得学生以及教职工忽视安全管理教学的重要性,阻碍着电力企业向现代化高科技发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的有效措施

1.制定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是促进电力资源稳定输送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电力企业要在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安全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电力事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职业规划,增加安全管理从业率。通过规范、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行业标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教学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从而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2.提高技术设计的合理科学性

技术设计是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教学的基础,因此,技术院校要提高技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通过严密的技术设计,结合实际的电力系统供电负荷标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使得技术院校在教授学生相关安全知识时,可以依据真实合理的技术设计,通过实践上机操作,帮助学生完全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职能。

3.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培养具备高精尖技术的专业人才,技术院校要加大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先进化的聘请制度,选聘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教师,同时要对现有教师加大专业知识再培训的力度。要在顺应时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并依据考评结果,制定出相关的奖罚制度,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促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