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对绘画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绘画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绘画的认识

第1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相信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高年级的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会更浓厚,更喜欢上美术课,而且他们画出的作品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他们的绘画热情便开始出现下降,美术课本上的内容渐渐不受欢迎,美术课似乎变得有点儿“难上了”,这时候他们的绘画不再像低年级时那样充满童真童趣,而是更加追求“像”的状态,在他们眼中低年级的画已经变得很“幼稚”,他们开始追求绘画中的写实技巧,可以说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处于一种由儿童画向成人画的“转型期”。

可以说这一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早期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我国早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十几年来,我从教学的第一线上,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和思考,并得出一些认识和启示。

首先应该认识到,儿童绘画的“转型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时期,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绘画现象,它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审美观的完善、知识面的扩展而发生的必然性转变。这时候他们的绘画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天马行空、恣意驰骋,而是更加趋向理性和逻辑性。低龄时期的绘画相当于儿童的一种言语表达方式,他们通过绘画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写作渐渐取代绘画担负起这一职责,而此时的绘画只能重新回归到其本真的审美功能上来,这也是造成高年级学生绘画兴趣降低的一个原因。再者,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一幅画的情绪和氛围,他们不再满足于儿童时期故事型绘画的表达,转而开始注重写实,注重对具体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手法上也开始打破二维的限制,而追求三维的真实。这个时期的学生绘画主观上希望描绘得更加逼真,而客观技能上却又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会出现构图小气、造型呆板、画面拘谨、进步困难等现象,他们经常反复涂改自己的画作,使作品失去了儿童画原有的童真和童趣,从而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自信心不断受到打击,绘画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好多家长受功利心的驱使,过早地逼迫孩子学习素描、水粉等专业而枯燥的成人美术教学内容,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甚至将儿童的美术才能扼杀于萌芽状态,这也让儿童绘画转型期面临又一挑战。

然而,多位当代绘画大师的童年绘画成长过程也从另一侧面证明,这一特殊的转折时期并不是横在每个学习绘画孩子面前不可逾越的鸿沟。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美术教师的父亲给他一个严格的训练和很好施展绘画才能的空间,在毕加索9~10岁的速写中,人物和鸽子已显出了名家之姿,当他的年龄进入绘画转折期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早已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20岁或30岁人的创作水平,这当然是毕加索本人的天才造就的,但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就会看出:毕加索父亲的慧眼和独特的指导方法,是使毕加索这样天才的苗子得到发展的良好土壤。

如何让学生顺利渡过这充满困惑的绘画“转折期”呢,我觉得,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活用美术教材,因地制宜,变更一些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写生课或卡通画课,难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鼓励学生绘画中的每一点进步。其次,还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比如让学生尝试进行版画、剪纸、民俗画等的创作,让学生体会不同材质展现的多样的艺术表现力,在作品评价上摒弃成人画的标准,为拥有童真童趣的画作鼓掌,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多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民族的、民间的供给学生的艺术营养,可以开展“大师画我也画”活动,让他们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再临摹、创作,缩短他们与大师的距离。

第2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唐代以张彦远为代表的美术理论家对于绘画艺术有特殊的认识,其中强调了绘画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这一教育功能体现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K运。”这就将绘画的教育功能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的教育典范功能并列起来,并且自觉的将其体现在画论当中,这是唐代以前很少见到的。王朝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隋唐卷记载“在隋唐以前,书画艺术及书画艺人在学术文化和社会当中的地位较为低下,书画被视为雕虫小技,书画家们与百工技匠一同被视为工匠之属。”[1]并且列举东汉王充和赵一两人为例说明东汉人对书画艺术之轻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古画品录》中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开始注重绘画在教化人伦方面的重要作用。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也注意到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表现出来的绘画的教育功能,并将其概括成“成教化,助人伦。”的观念。并且做了解释:“成教化,是说明艺术在教育上的功用;助人伦,是说明艺术在群体生活中的功用。艺术虽以无用为用,但此无用之用,究其极致,亦必于有意无意之中汇归于此两大文化目标之上,然后始能完成艺术的本性。”[2]但是,其将画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人物画方面有点狭窄。

东方乔在其《题画诗源流考辨》中,在论述题画诗源流浅说时,同样引用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成教化,助人伦。”一段,得出“由此可见,绘画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大经典具有同等功能,可以教化百姓,维系人伦,穷究神运之变化,推测幽微之道理。”[3]可以看作认识到绘画的教育功能。

王朝闻、徐复观、东方乔对唐代绘画艺术理论教育功能的认识是笔者将隋唐的书论、画论作为教育理念的依据:即教育功能在书论、画论中的体现。另外,笔者认为以上学者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张彦远的身上,并且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K运”上面。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了解,我们知道对于“成教化,助人伦”的图像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彦远和其《历代名画记》中的“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K运”上面。笔者认为还应该将范围扩大,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故钟鼎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旗章名,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尊彝陈;广轮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或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这段话也反映了图像的社会教育功能。另外,唐代其它比较有名的画论中也有图像社会教育功能的记载。如:初唐时期的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序云:“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或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乃心存懿迹,墨匠仪形。”[4]而随后的成书于公元690年李嗣真的《续画品录》看来已提不出新论,干脆照搬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录》的序言:“夫丹青之妙,未可尽言,皆法古而变今也。立万象于胸怀,传千字于毫墨,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圣贤”云云。朱景玄:《名画录引》有曰:“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用之以立,无形因之而生。其丽也,西子不能掩其妍,其正也,嫫母不能易其丑。故台阁标功臣之烈,宫殿彰贞节之名,妙将入神,灵则通圣,岂止开厨而或失,挂壁则飞去而已哉。”实际上,不单是绘画,整个初唐的文学艺术都贯彻着统治者提出的文以载道的功能:“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5]

第3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食品质量;法制监督;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和高度关注。人们在担忧食品安全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在拷问食品企业的良知。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社会本位价值观缺失。探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依法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成为维护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影响

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市场条件、社会资源和发展空间均来源于社会。依据权利与义务关系,企业利用社会资源获得利益后应当回报社会,即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形成企业长久生存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食品企业唯利是图的行为破坏了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合法竞争秩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要与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相互结合,即企业生产经营目的行为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消费认可等方面的要求。如何提升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约束生产经营行为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3年6月,第五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食品安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2015年7月,在京开幕的以“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主题的北京国际食品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展览会(ChinaFATSFair)上,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大家关注。加强我国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要不断加强推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当前,要从外部和内部同时入手,通过国家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完善监管法律制度,严厉打击危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要发挥监督效应,通过依法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指标和要求,发挥国家和社会双重的评价考核作用。

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

导致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既有企业内部责任制度建设不全、责任意识不强的因素,也有外部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因素,还有社会责任构建体系不全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内部因素的缺失

企业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和方式很广泛。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应在生产经营中构建完备的责任体制,即安全生产流程指标、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生产经营人员责任、纠纷和危机处理机制、社会公益行为承担等。但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指标建设。首先,部分食品企业自身承担社会责任能力薄弱。人们对食品消费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需要个体、中小企业、大企业等多种层次多种行业人员参与社会分工,而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规、违章,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生产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侵害消费者利益,违背了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利益刺激导致主观上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化。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认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减少投入,违规生产加工,减少成本,以获取最大利益。部分大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掺杂掺假,甚至违规操作、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这种放任的态度,必然会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这种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和自身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公众对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诚信经营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了质疑。

(二)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外部因素不健全

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所需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条件,企业自身也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即诚实守法经营。但是由于现有法律和制度在企业社会责任充当方面的规定不健全,对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督力度欠佳。首先,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关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没有统一立法规定。关于食品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规定只散见于《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门法律中,由于社会责任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内容模糊宽泛,操作性不强,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缺乏约束力。我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颁布,当时对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由于定义模糊、规定不明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违背社会责任的处罚力度不足的弊端已显露出来,因而无法通过法律强制力约束企业生产经营来履行社会责任。其次,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食品企业积极主动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安全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企业主动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需要发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我国实行的分段监管模式解决了食品质量安全链条长、监管环节多、监管责任重的问题。但是人为划分监管环节,割裂了食品形成的属性,难以明确监管界限,容易造成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无法发挥协调执法和联动执法作用,也无法覆盖食品形成的各个环节。

三、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一)强化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化

《公司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以及今年刚刚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食品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均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各部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侧重点不一造成的。而且各法律关于社会责任的规定缺乏强制性法律约束力,这种弱效力的规定无法有效约束食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就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建立系统完整配套的社会责任法律规范,以法律形式明确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制性义务。应加快建立食品追溯制与档案制。韩国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及责任,按照食品类别和环节构建信息溯源制度,即在形成食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生成信息数据,上传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监管机构汇总信息后形成条形码,消费者扫描条形码后就可以显示本商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责任主体,消费者可以明确判断是否属于合格食品。通过食品溯源制度,构建食品环节信息档案,有利于监管部门监督和管理,更有利于督促食品企业以食品质量安全为第一承担社会责任。应积极构建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将企业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状况按月或季度向社会公示,通过公示方式约束企业积极主动地加强食品安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同时应加大食品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严重失信企业或者是生产的食品引发了危机的企业及有关责任人列入“黑名单”,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违法企业应立即关停,相关的责任人永远不得从事食品行业生产经营行为。

(二)完善国家和社会双重监管监督体制

强化食品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食品的形成是一个链条过程,每个环节都影响食品安全。要保障食品安全就要根据食品形成属性和过程构建“食物链”式的监管模式,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形成食品的源头开始。将“过程安全”与“结果安全”统一起来,只有构建和完善了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企业才有执行标准,监管才有执法依据,消费才有安全的环境。充分发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管理职能,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监管机构的分工和职责。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根据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根据分段监管模式依法明确各监管机构职能,明确监管界限和具体职责,强化监管协调,形成联动联合执法机制。要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职能,社会公众监督参与人员多,监督面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监督的公平和公正性。政府机构应当创建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平台和机制,社会公众可通过现代的信息手段对食品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及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或监管执法过程中等违法行为予以举报,协助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非法行为,并对监督监管部门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保证监管行为的公开和透明。

(三)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执行评价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行为承担的社会义务。要倡导食品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构建国家、社会、行业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有5000多项,既有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到食品质量很多行业和很多环节,凸显出杂、多、乱的弊端,很多标准已经沿用几十年,与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要求不符。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健康需求,就要加大力度废弃、修改、完善、整合现有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借鉴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新标准,并通过新标准,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企业内部责任制度建设。食品企业要加强自我责任制度建设,食品生产企业是其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要不断健全和规范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制度、检验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纠纷解决机制等,让食品质量安全落实到制度和责任人,以制度和责任保障食品质量。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对企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守法状况、内部责任制度建设秩序、社会效益影响维护等方面设定评价细则,作为企业从事食品行业的硬性指标,对评价优秀的企业在社会资源分配政策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承担双赢。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与培育

加大社会责任报道宣传。新闻媒体具有普及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这一特点对危及食品安全事件爆发的原因、处理过程及其处理结果予以曝光报道,对食品行业行为予以警示。督促企业主动积极地维护食品质量安全,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与社会公众交流与沟通,将企业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经营规章制度及执行状况向公众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企业品牌构建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行为中承担的社会责任状况作为认定品牌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引导企业以社会责任为理念,遵守企业道德,树立企业良知,最终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发展。

作者:钟晓玲 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岫芳.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路径[J].光明日报,2014-10-04(02).

[2]贲智强,顾建明,朱士新,等.昆山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1):40-41.

[3]林嵩.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3.

[4]吴琼.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第4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后进生 热爱 转化

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等。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工作的重点,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谈几方面的认识与体会。

一、查明后进生的原因,正确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对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家庭环境:由于每个家庭生活、经济状况等不同,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家庭困难,学生会不安心学习,家长工作忙,对孩子放任自流,造成学生自由涣散,形成后进。

2.学校环境:应试教育倾向使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使一部分坐不住的学生因不习惯成为后进。

3.社会环境:小学生辨别能力差,容易沾染社会上的坏习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抽烟、喝酒、结伙打架,有的独生子女过分溺爱,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的后进因素。

4.个人因素:求知欲低,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管教,老师的批评,沦为后进。

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和严格要求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后进生转化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容易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嘲笑、斥责,在思想感情和心灵上有不同的挫折和创伤。从而在思想上对老师存在一种说不清楚的戒心和隔阂,消除戒心和隔阂的根本方法就是教师多关心爱护他们,做到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和帮助后进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可亲可近,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教师关心热爱后进生,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姑息迁就,建立在热爱后进生基础上的是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对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教师要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批评和教育,决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二、让后进生表现自己的长处,促其转化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应当相信在每一位后进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的地方, 每位后进生都是可以转化的。教师应仔细观察,努力创造条件为后进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学生的表现中,要注意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微小的一丝光也不要放过。应及时表扬和鼓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行,树立其自信心,老师看得起自已,也时时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同时也要提出新的要求,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继续努力,使闪光点发扬光大。如班中有一位学生成绩不好,但在思想品质方面乐于帮助别人,我抓住这一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鼓励他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到学习中去,该生刻苦学习,不负众望,最终步入优生行列。

三、创造机会,给后进生一个展示的空间

创造让差生成功的竞赛活动,成功就会成为他们转化的契机。无庸置疑,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一定要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就可以破开那包裹周身的外壳,使多方面优点显露出来,世就起到了转化作用。这样的竞赛法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出人意料的。如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自己十分苦恼,整天忧于前途无望、找不到出路,但通过一次书法比赛,他突然发现,一轮红日正从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从此,他积极、乐观、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由被人蔑视而变为被人称道,这不正是妙用竞赛法所结出的硕果吗?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展开持久战,教育后进生

第5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会人员;优势;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财务管理工作适应现代管理需求的表现,即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优势,来改善传统手工记账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具有自动化的特征;具体来说其优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准确性。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要面临数据量大、准确性要求高、内容繁琐复杂和时间紧迫等问题,这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精神和能力都是巨大挑战。同时,手工记账的方式完全依靠人的能力,这其中就容易掺杂非工作性质要素,从而导致效率低下、错误率高,尤其在数据汇总和报表绘制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一些数据甚至需要电话联系才能获取,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中只需要保障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即可,可采取人工录入和自动采集的方法,省时省力,同时会计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报表、汇总、统计等文件,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并能够保障完全正确。

第二,高效性。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表现在整个财务管理范畴中。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财会人员要查找一个数据,需要翻阅大量的账本资料。而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只需要关键字搜索即可。相应地,在账目处理、发票开具、汇款等方面,电算化所展示出来的高效性都是手工作业无法媲美的。

第三,便捷性。通过其他功能软件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配合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分享的快捷性,例如各种通讯软件、统计软件、仓储管理软件等,短时间内就将数据功能作用到更大范围。

二、会计电算化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简单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性与会计业务操作相融合,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改变是“质的改变”,其优势是相当明显的。一方面,它将财会人员从枯燥、繁琐、复杂的记账操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设备便捷的展开操作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作成本。另一方面,将传统的纸质账务方式转化为电子账务方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流动性,更方便地在多部门、多领域进行共享,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相应地,这对于会计操作主体的财会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传统会计工作是将一系列数据利用会计专业化语言进行分类、归纳、筛选和总结,主要反映出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也是反应财会人员敬业精神的主体要素。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是并驾齐驱的,缺乏效率必然影响经济主体和社会建设的发展速度。从会计电算化的“工具属性”角度分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过有机组合、分配,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个以财务信息处理为主的应用系统。会计核算是这个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监督是控制功能,最终所核算出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是工作结果,财务报告是这个结果的反映。在这种具体而又细腻的工作流程中,大量财务会计优秀的专业知识是不可欠缺的。

相应地,会计电算化来临之后,财会人员的敬业精神要求不仅没有削弱,反而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是因为,先进地技术手段并不能代替职业道德担负职责,尤其是纸质账务转化为电子账务以后,无形中削弱了数据的直观性和保存性;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的会计信息是“无纸化办公”的必然结果,这种形势下可以通过搜索来查阅各方面账务资料,但原始财务资料(如凭单、发票等)功能则被逐渐弱化,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差错、等漏洞,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就存在所有数据丢失的风险。

因此,新时期的财会人员必须同时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结合管理制度做好数据安全、数据备份、原始资料存档等工作。

(二)具备高超的电算化操作技能和运用水平

顾名思义,会计“电算化”必然涉及到计算机和会计两门知识,对于财会人员来说,会计知识内容自然十分熟悉,但随着中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关于计算机及相关周边知识是否能够良好掌握,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我国,对财会人员一直要求严谨、细心、踏实等工作作风,以保障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财务数据的精确性。无论是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环境,财会人员要想做好财务工作,就必须对本单位运转情况十分熟悉,这也就决定了其工作周期长的特点――年龄越大的财会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及涉及的知识掌握能力越低,这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除了对现有财会人员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运用的培训之外,更重要地是促进财会人员的更新换代。一方面,从业人员要掌握财务软件、报账系统、发票开具系统等实用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综合性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如系统安装、软件安装、杀毒、防木马等。

除此之外,从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长远着眼,也应该多吸收一些年轻优秀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单位工作。这部分人不但有青春活力,有较强的责任感,而且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电算化应用水平。相信在单位的老财务工作人员的传帮带下,一定能够使他们迅速地成为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精英。

(三)具备应对突发问题的技术能力

所谓“突发问题”,主要指一些现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无法预防和快速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围绕着“电”展开。任何的电算化都离不开“电”这一基本能源,计算机硬件需要电力驱动,保障电力之后才能进行一系列的系统操作。优秀的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高超的电算化技能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常规的、传统的办公方式和办公技能,以应对由于电力缺失或其它不可抗力所引起的财务管理出现真空或休眠的突发事故。

例如在我国的“汶川”大地震时期,由于电力和通讯连续的中断,好多地方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就需要财务工作者能及时地用一些传统的财务处理方式来应对这些财务危机的发生;例如,雷电环境下立即关闭电脑、切断电源,在电脑硬件中加装UPS电源,或形成良好地数据保存习惯等;一旦系统瘫痪,能够具有恢复数据的技术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信息化要素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经济管理趋势,也是具体的财会人员工作模式创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个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不停地学习和深造,跟上时代脚步、与时俱进学习,才能满足职业需要、搞好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凤华.谈会计电算化有别于传统会计的优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227.

第6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管理;措施办法

一、加强新形势下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老年管理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现实中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圈子都很小,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便会使他们脱离现实,有的还会从对现实的生疏、不理解到产生疑惑、反感,以至于仇视。因此,为了过好晚年生活,提高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老年人除本身应当做到退休不退志,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外,还要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各级基层老年工作者,应当担当起“老有所教”的历史重任,不仅要教给他们如何适应退下来过好晚年生活的技能,更应当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教育作为做好老年工作的一门必修课。

2.加强老年管理工作,是社会安定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家庭结构,仍是有老有小的三代(或四代)同堂的传统模式,老人常常处于举足轻重的中心地位,他们的思想面貌不仅会带动影响子女,而且会影响到第三代以至第四代。因此,做好老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经历着角色变换阶段、适应阶段、重新计划人生阶段和稳定阶段四个阶段,有其特殊的思想境界,特殊的分析判断能力,特殊的困难,特殊的需求。他们年龄大,工作经历长,见识广,经验多,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但也很容易出现无所事事、心理失衡的不良现象,所以,又是社会需要加倍关注的弱势群体。市场经济出现的收入差距大,医疗费用昂贵,家庭支付能力的弱化,社会服务的滞后,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氛围的不普及和老年人长期处在供给制和低薪制条件下,身无多少积蓄等现实问题,成为老年人关心、关注的重点和主要问题。由此可见,老年工作是油田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老年工作纳入整个教育、经济和建设发展的计划,把老年人的利益摆在议事日程,把握好老年人思想工作的着力点,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老年工作,成为我们每个老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提高老年管理队伍素质,适应老年管理工作需要

工作的成败,人的素质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庞大的银色群体,努力提高老年管理队伍素质至关重要。

1.热爱老年工作,爱岗敬业,对老同志怀有深厚的感情

一个对老同志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做好老年管理服务工作的。这就需要老年管理者要做到个人修养到位,服务态度端正,对老同志要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办事细心、耐心、爱心,不怕麻烦,不计报酬。

2.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老年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性的工作。“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工作涉及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等各个方面,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特点、不同居住区域的老年人,又有其不同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所以作为一名老年工作者,必须坚持和把握认识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片面地、单一地看待事情。首先,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对问题的了解,更有助于解决问题。第二,要懂得做人的工作知识,做老年人的工作,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3.必须具有高尚的可以信赖的人格

作为老年管理工作者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可以信赖的人格,才能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树立起服务第一位的意识,才能实施管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服务于老年人;老年工作者的作风要清正廉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办事;热情有礼。对待老年人要态度和蔼,说话和气,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有耐心和爱心,不要因说话的口气不好而事与愿违。

三、加强老年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办法

1.建章立制

要做好为老同志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老年党支部、党小组,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和形势政治教育,使他们退休不退党,离岗不离责,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他们那种失落感和孤独感。经常请他们参加集体政治活动和两个文明建设,听取他们的意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该让老同志听的、看的,就让听、看,这样才能克服他们那种沮丧心理。重要的一点是加大对老年同志的感情投入力度,以情感人,温暖老同志的心。节假日等需登门慰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老同志消除失落感。

2.结合老人特点,提高老年人素质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步入老龄社会、积极创建和谐老龄的今天,这一美德就显得更有意义。但是,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不足,加强老年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其理论修养,是我们每个老年工作者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做到:指导他们尽快走出退休综合症,使他们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精神状态;学会遗忘:忘掉年龄,保持活力,忘掉所有不快,知足常乐。

第7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摘要】本文从詹姆斯·凯瑞“仪式观”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指出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民生的同时,需要通过将“报道范式”升华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共享仪式”,变告知为对话模式,共享地方文化记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推动社会大众在民生报道中的参与性,完成公民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建构。

关键词 民生新闻 传播仪式 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一、民生新闻概述

1、民生新闻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新兴的新闻报道种类。韩泽指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种“新闻类型”。而孟建、刘华宾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社会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另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是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陆晔、苏菲强调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程前、陈杭则指出,民生新闻不应该再作为新闻题材的一种,也不单纯是一种固定的节目形态或新闻体裁,而应该是一种“报道风格”追求与手法运用。

2、作为报道范式的民生新闻

以上观点,都阐释了民生新闻的内涵所在。当前,民生新闻并非一种单纯的新闻体裁、类型或报道风格,而是一种采用民生内容新闻题材、平民视角报道立场、民本意识价值取向、民众话语报道方式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范式。它从媒体的人文关怀出发,以平民视角和民本思想为基点,传播和评述普通百姓的情感、欲望、意志,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传播“仪式观”概述

1、传统的“传递观”

詹姆斯·凯瑞认为,社会公共话语下存在两种不同的传播观: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我们对传播的基本理解,是基于“传递”这一观念上的,即“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

从传统新闻报道范式来看,新闻传播是被动的“传”与“受”,一种单向信息传递模式。

2、传播的“仪式观”

凯瑞指出,描述和解释世界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即传播的“仪式”观。它并不在于信息的获取,而在于报纸的呈现和介入在建构读者的生活与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时,读者从最初的旁观者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讯息传播的功能效果问题。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其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其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从“仪式观”来看,新闻传播是一种“互动式”参与过程,一种社会系统信息传播模式。

三、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

1、民生新闻的报道现状

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实践处于转型的关键点上。传统报道范式下的民生新闻报道,囿于其单向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近几年其发展呈现出滞缓的态势。一方面,民生新闻出现乱象,暴力凶杀、两性情感等“黄色新闻”充斥荧屏,受到社会广泛批评;另一方面,民生报道缺乏读者互动与内容创新,受众关注度、参与度大幅减弱。

2、当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报道碎片化。新闻报道局限于呈现受众关心的问题,缺少对整体社会民生的关注,无法呈现社会民生的整体状貌。

分析肤浅。报道往往只表术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表面现象,缺乏对事件内在联系的分析,对于事物本质意义上的深度透视上力度不够。

过于媚俗。报道一味迎合受众眼球,追求耸人听闻的离奇事件,多报道黄色、暴力等猎奇性新闻,报道趋于庸俗、低俗、媚俗。

同质化严重。不同地域的媒体在民生报道的题材选择上趋同,同一地域的不同媒体对同一民生事件的报道角度趋同,新闻表达单一化,损害了受众的表达权、知情权。

四、从“仪式观”角度看民生新闻

1、作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民生新闻呈现的是市民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从新闻报道的镜像中考量自身的生活,通过电视画面的“拟态环境”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民生新闻呈现的是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也经常采用方言、地方栏目等市民最能接受的报道方式,因而能呈现出“原生态”的民生状况。这些琐碎平凡的报道虽然有较大的相似性,谈不上包含多少信息,有多大新闻价值,但却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状态,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更能够体现日常生活的新闻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不断塑造和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很多信息我们都从博客、微博、微信那里最先了解到。媒体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大众传播下的民生新闻可以更好地呈现现场,拓展信息服务,并能加强新闻事件的互动,发掘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增加新闻与受众直接沟通的机会,影响百姓生活方式,塑造现代人的人文精神。

2、塑造市民文化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国家、社群、民族等都是通过具体象征物(如旗帜、民族服装、仪式等)想象出来的,而这一想象与大众传媒的传播有很大关系。

大众传媒以某种与人有着天然联系的“象征物”为传播符号,唤起人们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与认同,形成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是传播构建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地域里,传播是他们借此传递信息“符号”从而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共识”这一说法,而共识是在传播互动中得到体现的。民生新闻通过再现社会生活场景,将不同时空的人们联系起来。由新闻媒体创造的这种“想象”激发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基础。

五、“仪式观”下民生新闻的改进方式

1、从告知到对话的仪式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民生新闻,需要深入报道各类社会现实,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然而,在传统报道范式下,民生新闻深入了解社会文化不足,民生报道局限于“告知”受众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报道与生活实际不甚相符,另一方面报道方式脱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理念。

社会转型期的民生新闻,需要逐渐转变成一种文化传播的“对话仪式”,召唤和联系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心理。首先,在新闻选题策划上,要充分征求受众的意见,讨论市民们想听的话题,例如进行现场活动讲座、开辟民生讨论专栏等,充分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对话。其次,在新闻编辑和选择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市民的生活、语言特色,合理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用市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描述新闻事实。最后,在民生新闻的采集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社会基层的民生生活,关注社会民生的现状,真心帮助人们排忧解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活资讯、致富资讯等。

2、共享地方文化记忆

在文化共同体中,风俗和习俗是基础性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共同文化的记忆和认同。电视民生新闻有大量对风俗、习俗的报道,一方面,弘扬了本土文化,另一方面,文化记忆的接近性可以唤醒区域内的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记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基础是人们对新闻中出现的“象征物”的“想象”,而这些“象征物”恰是一个地区风俗、习俗的载体,是构成地区文化记忆的独特符号。民生新闻则需要运用这种象征的手法,将社会物象、事件内化为语言符号,来表达信息传递意义。

另外,电视民生新闻使用方言播报也有助于激发人们共享文化记忆,如湖北经视播放的武汉方言剧《经视人家》、节目主持人蔡一的方言节目《咵天》等,虽然目前对于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尚存争议,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方言是外化的文化记忆,是一种共同的地区语言,可以直接激发个体对所属共同体的“想象”。

3、加强舆论监督

针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困境,业界和学界认为需要将“小民生”引向“大民生”,也有人提出将“民生新闻”转型为“公共新闻”。而党的十指出,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就“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现实问题做了具体阐述。我们看到,这五类民生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同时舆论监督和引导的深度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社会公众对于“高考制度改革”、“基本工资上调”、“环境污染治理”等民生新闻的参与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仪式观指出,出于仪式下人们的归属需要,社会整体间的疏离感不可能持久,归属需要和认同需要必然促使人们产生一种对社会性、公开性、聚合性的渴望。因此,民生新闻在反映社会情况的同时,它仍然需要报道一些生活中的阴暗、消极、负面的影响,实现对社会新闻的监督。通过民生新闻的舆论影响,加强社会对新闻的监督,对社会恶劣事件进行有效反映与治理,可以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反映社会民主的意愿,反映社会价值观念,从而最终实现文化认同观的聚集形成,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②马静,《从“仪式观”视角谈民生新闻如何突破发展瓶颈》[J].《新闻世界》,2014(11)

③李学东,《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J]《. 新闻实践》,2005(7)

④苏凯乐,《城市民生新闻的采编原则》[J]《. 新闻爱好者》,2008(10)

⑤黄一钢,《电视民生新闻怎样寻求突破》[J]《. 新闻实践》,2006(4)

第8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绘画;风格;传统;自然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22-02

一、高居翰

1978~197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高居翰(James Cahill),受大学极富盛名的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讲座之邀,以研究明清之际的艺术史发表研究心得,后整理成书――《气势撼人》,该书曾被全美艺术学院联会选为1982年年度最佳艺术史著作。它阐明了过去20年来高居翰在《中国画之玄想与放逸》、《灵动山水》、《吴彬与龚贤作品中的欧洲影响》等著作中的要点,而且还集中诠释了高居翰对中国晚期绘画“自然”与“历史”。从“自然”到“风格”,构成了高居翰对中国绘画史发展的认识。这种气魄,是很难得的。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石守谦点评认为,高居翰基本上倚赖两个工具:一为其对绘画风格的精辟形式分析,另一则为其以画家之身份背景及生活方式为探讨作品内涵之角色。前者来自于他在西方美术史方面的训练,非一般中国传统学人所熟习,后者则出于他长年以来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钻研,以及一种具有审慎批判态度的理解。

二、气势憾人

17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又是一个中国文化最具活力的时代之一。中国绘画也在这个时期全面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无论在形式的发展、内涵与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实践上,都已经发展到了空前未有的复杂程度,但有两条主线即传统与创新。传统独特视角中,画家们对于画面的处理缺少一些思考,而到清初以后,这些问题更不受画家们的关注了。《气势憾人》,高居翰如此概括17世纪中国代表性画家的杰作,他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撼人的气势可能有不少来自于西方的影响。书中第一章,作者首先运用了个案研究法,以《句曲松风图》和《青弁图》两幅绘画作品为例――被人们所忽视的苏州职业画家张宏的“写实自然”与明晚宗师兼文人业余画家及理论家董其昌的“人为秩序”作比较,一个写实,一个传统,反映了17世纪中国绘画活动在江南的两个主要流派:苏州画派与松江画派。《句曲松风图》表现出苏州画派对自然的观察摹写,不拘于古人的成法;《青弁图》则反映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以仿古为鹄的。在比较张宏和董其昌的作品风格时,高居翰用了两个比较确切的成语:“得心应手”和“惟妙惟肖”。张宏的作品借自己的心来抒发自然的灵动,将感知建立在瞬间片段的感觉基础上,没有太多考虑传统的东西,自然而然,表现手法也灵动自如;董其昌则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认识的有机的叠加,他的半复古、半创造的画风,以及一系列的绘画效果,对于当时代的许多画家而言,都是恰如其分的,他所运用的乃是各种不断变化,干湿浓淡不同的笔触,即便是为了生动地捕捉质地结构及细节,也丝毫不摒弃文人画用笔的原则。作者以一章的篇幅详尽分析张宏的绘画作品呈现的描写性自然主义新风尚,进而提出一个猜想:“张宏很可能接触过欧洲绘画,并且模仿过这些画。”在对比张宏《越中十景》册页和布劳恩、霍根贝格编撰《全球城色》的铜版画中,的确,这种影响一目了然,明显在构图和技巧上与文人画有距离。他所描绘的山,是以淡彩烘染,展现出画家对空间、氛围与山水比例细微的观察,还有许多明暗和光影。但我认为作者忽略了张宏个人的成长历程、个人性格、受教育情况、师承关系等对其后来的绘画风格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事实上,西洋绘画对于张宏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解放功能。或许西洋绘画在他心中植下了一些灵感,进而做出突破。张宏创造出了一套表现自然的新法则――以写生为基础来创作,追求的是一种实景的再现过程,所以他不得不抛开传统的构图和技法。在明清之前,去山水间写生的画家不多,这更显示出张宏重视写生,他的画始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故宫博物院专家也称赞其山水笔墨精湛,世上所罕见。不论是张宏的自然主义风格还是董其昌的融合传统形式,虽然他们的绘画曲径相悖,但是其传达出来的意义是一样的,从自身不同的禀赋和环境出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为17世纪绘画在笔墨形式和空间结构上的创新奠定基础。第四章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当代国际学者推陈洪绶为“代表17世纪出现许多有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受西方人物肖像画的研究方式的影响,高居翰提出宋画中人物大多数是不向画外作正面凝视,是借鉴西方人物画研究的结果,接着指出17世纪中国画中的人物“皆向外直视观者,好似收到某种需求的驱使,而必须重申他们个人的存在价值,并隐约表明其存在的困境”。这点分析得很是细腻,探讨了当时画坛的一些人物,显示他们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摆脱传统习俗的桎梏,渐渐地形成了当时人物画的一种特殊风格。说明了画家的理念世界与身处的现实世界有着矛盾与冲突,画家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统一的画面,以变形人物呈现明末知识分子的游离心境。但是,我不解的是,他在讨论陈洪绶复古风格时,忽略了五代贯休。即便如此,高居翰对于陈洪绶的见解依然是有说服力的,正如他在结语中说:“这些作品弥漫着嘲讽的味道,反映了一种我们所熟知的讽喻,不仅意味着作品中高古人物的不可及,也显示着画家意识到这些典型不能用正面且直接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是高居翰最为高明之处。作者以讨论王原祁与石涛对法的两个极致的发展情况这样的方式结束本书,实则让这本书增添了戏剧性的味道,给人以阅读的和思维上的冲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本书章节的安排是经过缜密思考的,一步步展示了17世纪中国绘画艺术在风格上的探索,借着大量的图例,企图以风格递变的具体分析,来显示绘画与当时文化思想背景的联系。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阶段来看,这种联系画风与时代背景的相关探索,的确是一种新的研究途径,使艺术史家在分析比较艺术风格递变时,考虑到艺术创作的内在活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的确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但他在本书中对画风分析所做出的具体论断,能否呈现绘画与当时文化思想背景的具体联系,值得再作讨论。

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做到全面而完备,总体而言,高居翰此书是难得的启蒙读物。书中完美连贯的结构体系,有趣生动的历史想象,实在令人惊叹。方闻曾经说过:这本著作是迄今为止论及17世纪中国绘画诸多论著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

参考文献:

[1]高居翰.中国绘画通史(下)[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朱万章.张宏及其绘画艺术[J].中国书画,2006,(11).

[4]潘运告.明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第9篇:对绘画的认识范文

一、信息技术基本内涵和特点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的最重要内涵就是数据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存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水平也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由最传统最简单的信息传递逐渐发展为机械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同时,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特点:①安全性。在工商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可控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管理设备为管理问题地解决提供更多的可能性。②节能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工商管理过程降低经济成本投入,并有效提高工商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促进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广义的信息技术内涵如下图1所示。

二、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让我们对“工商管理”有个粗浅认识。“工商”就是工业和商业的简称。也是社会价值生产与流通的两个环节。而“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所以,工商管理是一种协调行为。

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信息技术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要加强管理就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专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就是帮助管理者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工商管理全过程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也了解内部员工的工作详情,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工商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应用,还能够将传统工商管理较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同时对减少工作量和降低工作难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有益的。

三、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自20世纪90年代起,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我国工商管理行业中开始进行应用。但是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工商管理信息化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化技术我国工商管理行业的分布的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分散性、不同地区对于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具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对于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未来我国工商管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效果,积极迎接挑战。

四、目前工商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发展的层级与幅度较不均衡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层级与幅度不平衡的情况。层级与幅度不平衡的情况,是指信息化技术纵向、横向发展不均衡、实际技术与应用水平不衔接、不均衡。这种问题的出现,将会使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工商管理中与实际的应用不能匹配,应用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降低工商管理信息化工作效率。

(二)缺乏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和保障,也是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目前,信息处理技术成为了工商管理的主要技术,但是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缺乏较为专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这种问题直接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效率,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还使得信息化应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管理风险。

(三)未能在复杂的工商管理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受我国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必须与实际的经济市场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融合。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涉及的管理范围和管理对象较为广泛。因此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各方面影响因素,将信息技术与各项工商管理数据进行有效地融合。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应用还较不成熟,未能发挥其全部优势作用。

(四)缺少专业信息化软件

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前提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目前我国对于工商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研究水平较低,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的工商管理人技术人员较少,降低了其与工商管理过程的适应性。

(五)工商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

虽然信息化技术自身具备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得其良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工商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过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五、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化体系

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其与众多部门、业务之间存在紧密地联系。信息共享、传递、互换是提高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建立健全信息化以及标准体系,能够促进工商管理信息化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提升整体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促进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在体系建立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为了充分保障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可以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工商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建立过程中,根据国家不同管理政策的变化,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以提高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成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对标准执行和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升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二)完善综合性业务应用平台

服務与业务的开展是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的建设。①针对综合业务平台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对服务效能和管理功能进行集成整合。②加强各区域的业务联系,形成统一的综合性业务系统,实现行政执法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管理功能的匹配。③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工商管理各项服务业务进行划分,提高服务效果。④构建信息数据中心,对各项业务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市场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⑤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内部政务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和资产管理,重视日常事务管理,促进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三)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专业化、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工商业务知识、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职业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职责以及工作目标等。②根据不同企业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较高水平的培训和实践。也可与第三方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提升信息化技术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水平。③重点培养高级开发管理人员、复合型人员,促进整体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操作能力的提升。④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培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兴趣,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⑤在工商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大对于项目调研、信息系统集成、代码测试、信息软件开发等基础性方面的经济投入,重视并鼓励自主研发项目的开发,促进整体业务系统的稳定创新发展。⑥积极主动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工商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对资金投入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工商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加大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首先进行专业化信息设备的采购和选择,配备与实际工商管理需求相匹配的信息化软件。在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升设备的使用周期。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经济措施为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促使其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大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

(五)合理利用BIM技术

BIM技术是在三维技术的基础上,对工商管理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建立的现代化科学技术。BIM技术能够将传统的管理数据信息进行功能性的数字化表达,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决策的有效性,降低企业经济投入,提高工商管理质量。

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信息化工商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首先,BIM技术能够对于工商管理的相关投资预算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预估,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工商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利用BIM技术将相应的管理数据和参数输入到系统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型,就能实现对于后续相关工商管理环节的可行性预测。同时,针对工商管理相关计划和方案的制定,BIM技术能够提升其方案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减少方案执行过程中不必要的问题的出现,提升整体工商管理方案与实际管理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