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民俗文化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调研

第1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品牌产业传播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文化符号。民俗文化资源就是与之相关的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以及对民俗文化的一种类别数量的统称。在现代信息化的今天,可通过文化经营,在流通、传承、积累和提升中实现其经济价值。素有“天下之中”的驻马店市,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中国四大传奇中的两大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均发源于此。传说中的开天地和伏羲画卦之地也可以在这里找到遗迹。从汉代流传至今的重阳登高、尊老敬贤之俗,在上蔡延续至今。虽然驻马店拥有如此多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开发与发展却令人堪忧。

一、驻马店民俗文化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驻马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面临诸多问题。民俗文化缺少全面、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而且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国家扶持的依赖心理强,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对民俗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运作问题研究不够、方向不明确;民俗文化产业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已有民俗文化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包装不够精美、缺乏品牌宣传等等①,这些都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1、认识不足,导致开发存在误区

驻马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让其具有天生的产业优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无疑有最具资本活力的潜质。但是如果仅仅是让这一资源止于生活化的展示,而不加以整合和开发,这种优势也会慢慢消失殆尽,而且极容易被别人利用,甚至属于原产地的民俗也会被别的区域争取走。例如,驻马店的泌阳有一座山,民间自古流传“之乡”之美誉,也是关于神话的发祥地,围绕而衍生的故事也不胜枚举,最原生态的是存在磨、墓、村、井、百神庙等,与神话有关的村名、地名及遗迹;从历史角度看,从唐代开始,泌阳就有祭祀的历史富,流传至今年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这两个角度讲,泌阳占据了文化的天时地利,但是,“中国之乡”的称号却被相邻的桐柏县抢先争去,无缘“中国之乡”。这一个案例显示出民俗文化资源“产地权”的重要性。

对待民俗文化开发和保护上存在的另一误区为“涸泽而渔”,这是一种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效果的市场行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既是对民俗文化的践踏,也是文化开发的鼠目寸光。比如,文物古迹的“新包装”,改头换面本末倒置,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民间的舞蹈、曲艺、风俗习惯被简单化,庸俗化、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导致失去了原有的神韵。驻马店的西平县合水镇在历史上原本是一个有许多庙宇的小镇,譬如关公庙、火神庙、添喜庙、二郎神庙等等,而且口头上还流传着“桥上桥,庙上庙,石二连坑铁瓦庙,还有二柏架葡萄,还有一棵椿包枣。”这些生活化的民谣展示了当年的景象,但观念的缺少扭曲和市场的冲击导致古迹的不复存在。

2、观念滞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驻马店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管理创新意识,管理模式落后。驻马店市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对文化建设采取单一管理模式,由政府包揽,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致使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还停留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阶段,没有培育出能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民俗文化产业和品牌,这与驻马店市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是不相适应的。

在管理机制中,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驻马店大部分民俗文化产业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开发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瓶颈。所以有必要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引入多渠道民营资本投资方式、投资机制,从而建立市场化的新型民俗文化投融资体制,为驻马店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3、忽视市场,无有强势品牌突破口

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缺乏市场创新意识,现有民俗文化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民俗文化产品大部分为初级文化产品,既无高技术含量又没有把文化内涵做深,而且宣传包装过于简单,甚至没有包装。更没有品牌和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在驻马店民俗文化中,树立品牌,确定民俗文化产业重点,是关键一步。驻马店市的一级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梁祝文化”、“文化”、“嫘祖文化”、“重阳文化”;而分析利弊,着力培育哪一个品牌应作为突破口是重中之重。其次二级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上蔡的“蔡国文化”、汝南的“南海禅寺宗教文化”、平舆的“车舆文化”、西平的“冶铁铸剑文化”、作为后续开发重点,二级品牌形成替补,这样就形成一个“梯队”式的开发模式,无疑能够培植出强势的驻马店民俗文化品牌。

二、品牌塑造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品牌学研究理论认为:“品牌能够制造果树效应、光环效应,强势品牌能够产生巨大良性的推动作用,使得相关产品、行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迅速脱颖而出,独占鳌头。”②

1、学术奠基,注重品牌理论研究

民俗文化要取得长足发展,一定程度需要理论的研究支撑,依托学会平台,定期坚持学术研讨活动开展,是活跃宣传一种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把繁杂的民俗文化进行清晰梳理;二是能够就一些学术问题进行攻关,同时反过来可以出一批学术成果;三是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同仁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团体;四是能够为驻马店民俗文化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方能兴业。

在理论基础工作中,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不能为理论而理论,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民俗文化的内核进行发掘,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从而提炼出驻马店民俗文化独有创意点,在驻马店九县一区的广袤土地上的实际考察是发展驻马店民俗文化的基础。田野考察除了借助民俗文化团体,另一方面就是联合高校,共同进行理论工作的建设,当前,民俗研究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繁荣文化的大好时机,打好民俗文化理论基础,多发表出版论文专著,再让民俗文化成为驻马店新的经济增长点。

2、分析市场,做好品牌长远规划

品牌战略是驻马店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对当前的驻马店民俗文化资源和市场进行系统调研与总结,并分析其市场潜力,然后进行分类培植,重点发展。

首先是分析品牌战略下的市场架构问题。第一是市场需求要素分析,精确分析市场需求,找出市场中名俗文化的分类与特色,并确定其差异,然后根据一手资料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差异化、区别化一定程度上是形成品牌的基础。第二是供给要素。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内容和产品上,需要什么样的供给和如何开发供给是关键所在。第三是产业链要素。“民俗文化产业价值链应该分为六块,包括资源、创作、生产、包装集成、流通、展示。产业链纵向不断延伸链条,产业链不断拉长、细分和开放,加入一些新的市场主体和价值创造者;横向不断深化分工和扩展协作伙伴,稳固和提升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形成能力,逐渐催生出更加相互依赖、紧密协作的价值网络。”③

其次做好受众的基本分析,然后对这些人群进行相应的定位。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特性,具有丰富、通俗、稚拙、民族、地域等特点,它是在消费一种自然、淳朴、单纯、原始的东西,与现代文明有明显区别,所以必须确定好这类人群的职业、年龄、人群、生活习惯等,这也是我们制定品牌战略的重要元素。

第三做好成本的核算问题。民俗文化的消费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以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看,应该是属于可消费可不消费的地位,它不同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消遣和爱好,但是品牌战略又需要把民俗文化打造成高端,这就形成一对矛盾,这就是以雅俗共赏下端生产模式为主还是以高端的礼品上游消费为主,这其中的尺度和抉择关系到成本的核算,而成本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民俗文化的市场之路的存活。例如,河南西平的“棠溪宝剑”,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剑之一,与龙泉、干将莫邪齐名,但是现在只能是平淡经营,更无一定的国际品牌,这一悠久的民俗工艺在现代社会处于尴尬境地(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比对日本的武士刀的制作与品牌推广),从通俗与高雅角度讲,应该把“棠溪宝剑”定位高雅之列,以高成本打造。有高就有低,高低兼顾,协调发展,只有把这两者平衡好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态性的民俗文化品牌。

3、围绕品牌,做足民俗文化的品牌营销工作

文化的营销传播需要有自身的识别体系,这既是品牌的要求也是民俗文化区别于其它的特性,一方面把民俗文化从大文化中剥离出来,形成原生态的还原,使得每一种民俗文化都能够变得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播的共性特征,就是民俗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策略、展示等。在视觉传播中,由于文化市场上的商品非常丰富,个性突出的视觉识别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也就是所谓的建立良好的CI识别系统。

其次是整合性营销传播体系的建立。第一,媒体的优势组合,宣传旗帜做好。在宣传中确立自身民俗文化的“符号”特征,以“符号”(标志)为基础,运用平面传媒、影视媒体、故事软文等广泛传播,等区域知名度上升之后,向周边地区辐射,然后走向全国。第二,学术公关宣传。品牌的塑造除了基本的媒介宣传,还应注重学术的传播,所以说民俗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文化节、展销会、研讨会等,有效传播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第三,与时俱进,注重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网站建设是打开文化门窗的开始,建立“天中民俗文化网”势在必行,再如大数据时代传播,微信、微博营销等等,都应该加以利用,因网制宜,为品牌战略做好铺垫。

4、管理取胜,品牌管理的实施

第一是要品牌管理运营与品牌保护促进,用一种前沿的观点,明确未来文化发展的阵地与市场是未来经济的重要领域,所以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把握民俗文化品牌管理的基本特性,在知识产权、品牌运作、市场应对等各方面做到民俗文化原生态、品牌化导向。

第二是从大产业链角度进行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力度。民俗文化品牌需要有一条产业链的建设和支持。一般来说传承发掘、注入创意、形成产品、锻造品牌是一个系统生态链的基本过程,然而环环相扣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第三是品牌原生态维护。要让民俗文化原生态发展,而且有一个品牌文化的支撑,这需要长久的品牌质量管理。对于地方来说,民俗文化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更是一个区域,一方人民的精神寄托和自豪感的展现,只有持续不断地维护一个品牌,才能让这个品牌走得更长远。

最后,驻马店虽然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然而从产业角度和品牌角度来看,与其它省市相比还是比较薄弱,面对当前激烈的地域文化竞争(从央视的省市地域广告可见一斑),系统的、有步骤的品牌战略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打造一个有知名度的、有生机的民俗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循此思路驻马店必将成为河南民俗文化品牌的重镇。

注释:

①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关于驻马店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N].驻马店日报,2008-12-24(5)

第2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安排刘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前一段。和刘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市立足激进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陇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依照“四个一”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陇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起步早、发展快,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全市有15万人参与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已形成了100多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

民俗文化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900多万件,销售额3.8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先后与上海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激进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市场竞争力差,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发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有产品没市场。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有市场没规模。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贱卖低卖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叛。增收效果不明显,带动性弱。

没有卖上好价钱,民俗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低。与大师的职称和产品价值严重背叛。

品牌效应不够明显。四是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统一规范。

新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绝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是激进作品的重复制作。缺乏新、奇、特、优产品;

甚至参杂使假,产品整齐不齐。侵权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誉。

五是缺乏健全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覆盖面不广、销路不畅。营销网络不健全。

六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缺乏专业化人才,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特别是高素质的设计研发、创作、营销、技师人才更少。

二、必需统一思想,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理清思路、大力扶持、转型提升。

(一)进一步提高民俗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1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对厚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

香包、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被称为“四绝”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珍贵财富。发展以香包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正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更是对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

2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局部。

市确立了建设全国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文化部挂牌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二五”规划中。民俗文化产业不可或缺、占比很大,必需加强以香包、陇绣、皮影、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使民俗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3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市的民俗文化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年销售收入3亿元。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增加值占到GDP2-3%

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陶冶群众情操。

不只可以传承历史文化,群众参与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更可以陶冶人们情趣,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崇德崇智,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孕育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不只可以释放人们危机中压抑的心情,而且可以使人民在提升物质文化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5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俗文化产品,做大做强以香包、陇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推动品牌战略,对于弘扬激进文化,宣传、推介、扩大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提升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极大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依照“四个一”思路。

系统思考、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发展民俗文化产业要按照“四个一”思路。

必需依托有经营头脑的人和艺术大师在全国各地设立营销网点、接订单。市上正在全力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营销公司,组建一批国际化营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准备在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日本设一些直销网点,使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二流的企业卖品牌,建立一套国际化生产规范和设计研发体系。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三流企业卖劳务。民俗文化产业要当仁不让地做一流文化产业的规范制定者”民俗文化产品的省级规范已有,下一步要申请国家级的规范,继续把上海东华大学和中央美院作为我设计研发和制作标准的智力机构。民俗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把艺术大师在制作、销售中提供的信息反馈给研发机构。同时,积极鼓励艺术大师兴办的文化企业搞研发,形成高层次研发团队和艺术大师自己研发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大力传承和发扬以香包刺绣、陇东民歌、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四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维护。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做大做强,形成拳头优势,打造一批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知名文化品牌。积极组织艺术大师参与国际性展览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把市级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培育一大批以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为领头人的生产销售企业。加大民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挖掘培养力度。提高艺术大师的级别和层次,带动广大妇女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参与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无烟艺术工厂。

(三)加大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集设计、生产、包装、展览、营销、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基地建设方面:市上明年开春动工修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城。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营销中心和集散地。

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俗文化产业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艺术大师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力度。财政补贴培训资金;抓好外乡人才培养,把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申报为省级以上,着力培养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能手。

财税政策方面:由财政局和税务局研究对民俗文化产业企业和制作销售的个人免除一切税费。

对民间艺术大师带动100人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助,激励机制方面:市财政每年拿1000万的专项经费和2000万周转金用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一是人员带动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依照带动规模大小可适当提高补助比例;二是设点营销奖励。对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三是参与会展奖励。对参与国内外重要会展,宣传推介的龙头企业或营销公司给予差旅费补助;四是设计研发创新奖励。对设计研发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并占有市场份额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五是收藏维护奖励。对在收藏维护民俗文化产品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印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宣传册;二是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大师到各地宣传民俗文化,宣传推介方面:一是由市财政列支。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加强民俗文化品牌维护,做好商标注册。四是维权方面,一要联合打假,二要做好侵权后的维权工作,三要进行产权维护。

(四)围绕民俗文化产业、产品上下游组装配套。

实行组装配套,从研发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生产、产品包装、包装彩印、营销网络、制作技法、旅游纪念品开发、原材料供应等9个方面。一条龙开发。以民俗文化核心产品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和关节点,1研发设计。依托科研机构、发挥大师作用的基础上,要培养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

市场竞争的命脉,2品牌建设。也是无形资产,必需打造一批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提高产品价值。

产业发展最根本的环节,3产品生产。必需严把质量,统一流程、精益求精。

围绕民俗产品的生产,4产品包装。发展包装业,提升包装的档次和品位。

创新包装形式,5包装彩印。发展彩印等高端包装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产业发展的终端环节,6营销网络。通过组建一批国际化的营销龙头企业,使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以市场为导向,7制作技法。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原生态和制作技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第3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XX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XX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4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1.1资源类型

(1)民间工艺品。泰州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叶雕、木雕、砖雕、羽毛制品、布塑、拾破画、麦秸工艺、面塑、麻将、木偶、孤山泥叫叫、竹编、柳编、宫灯等。其中,泰州的叶雕薄如蝉翼、呈色各异,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韵味;泰兴的杖头木偶是雕刻艺术与操纵艺术的结合体;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泥叫叫”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工艺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3]。(2)风味饮食。泰州饮食风格以苏菜中的淮扬风味为主,味道讲究清淡,独具地方特色。“早上皮包水”是泰州地区惯有的美食习惯,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当地人“吃早茶”常点的老三样。此外,宣堡小馄饨、姜堰酥饼等美味小吃,也是体验泰州饮食文化的最好切入点。(3)土特产。泰州的土特产遍及三市三区,有麻油、麻糕、麻饼、梅兰春酒、丝光薄荷糖、中庄醉蟹、三腊菜、酱菜、脱水蔬菜、米酒、皮蛋、风鹅、香酥鱼、鱼饼、虾球、银杏、黄桥烧饼、桂香糖、香沙芋、蟹黄汤包、肉脯等等。第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地方特色礼教制度等。(1)特色节日庆典。泰州古庙会历史悠久,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靖江孤山庙会是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县市的十数万众,齐聚孤山,人流潮涌,焚香点烛,祈福求安。除了进香,山下还有各种贸易活动,场面十分壮观。溱潼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举办特大型水上庙会,溱潼会船堪称里下河“民俗文化大观、水乡风情博览”。近年来,在会船节期间,还陆续举办溱湖八鲜美食节、万朵古山茶观赏节、河横菜花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时间持续一个多月。(2)地方特色礼教制度。泰州境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如大年初一不兴扫地,待到初五敬了财神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端午节门前插艾蒿、菖蒲,烧“百草汤”,沐浴败毒;“七月半”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等风俗。这些礼制起源年代久远,沿袭至今。第三,心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禁忌等。(1)。泰州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千年古刹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南山寺大雄宝殿建筑辉煌壮观,被誉为“江浙第一寺”,城隍庙为目前江苏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宇,每年都有大批朝拜者前来这里领略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文化。(2)民间禁忌。主要是一些语言禁忌、一般生活禁忌等。第四,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1)民间舞蹈。泰州民间舞蹈种类多,其中包括“花鼓”、“滚莲湘”、“跑马灯”、“舞龙灯”、“荡湖船”、“小狮子舞”、“秧歌舞”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泰州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2)民间音乐。泰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有靖江讲经、弦八弹、兴化的鼓儿词、锣鼓书和唱道情,以及一些民间小唱。这些民间曲艺唱腔丰富,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1.2资源特点

(1)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泰州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明显的传统性,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朴素自然的亲和感,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希望体验自然,修身养性的国内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泰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瑰丽,体现在民间工艺、地方风俗、传统节日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民间传统工艺仍然大范围的、真实的存在并得以继续发展。这些传统技艺种类丰富,品位高,吸引力大,具有可展示性和观赏性、动态性、参与性等多元特征。然而,由于泰州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活动项目偏少,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族风情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得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仍不为人知,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旅游还未形成。

2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1制定民俗旅游发展的针对性战略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文化保护、传承和维持地方持久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保护和加强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并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首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政府要鼎力支持,科学规划,高端策划,制定适合泰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并通过调研协商制定出统一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总体部署。其次,要建立一个集中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各方面的部门,如风景区、文物、文化、商品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使其在规划、开发、保护、行业管理、市场促销、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科学的整体开发模式。

2.2打造“品牌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如选择几个重点的民俗节日:每年清明前后的溱潼会船节、三月三的靖江孤山庙会等节日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逐步培育成全国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泰州“街区小巷”游,加强对泰州古民居、古街区的修缮保护,将泰州民间的民俗、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古代科技等展示其中,使之成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2.3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目前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开拓思路,探索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摸索民俗文化促进泰州文化名城建设的新途径,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如可以依托当地产业开发田园旅游,开展农业观光、果实采摘、制作和品尝农家饭等旅游项目,吸引腻烦了高楼大厦的都市游客;可以依托地方风俗文化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并逐步发展为定期的活动形式;可以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博物馆,可以依托自然村落建设民俗文化村,可以组织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保留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高跷、扮戏文、荡湖船、秧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艺和杂技,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

2.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第5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投资,保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ravel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ay, folk cultur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and protect importance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o bring inspiration.

Keywords: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protect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俗,指的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民俗文化则指创造于民间,在民间被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方面各具特色,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开发的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历史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所以把民俗文化同商业旅游相结合,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发展民俗旅游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将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这些地区就有了更加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去认可它、保护它。并且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而获得经济利益,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去弘扬保护民俗文化。

另外,发展民俗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将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二、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重要的人文社会资源。民俗文化表现为该地域的人口、饮食、种族、信仰、歌舞、服饰、建筑物等所具有的特色,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当地的原生自然环境、教育、交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俗文化对整个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护民俗文化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因为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受到破坏后,就很难恢复原貌,有些甚至无法恢复。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受到破坏后,我们就再也无法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保护民俗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民俗文化还是发展民俗旅游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对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民俗旅游的服质量。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禁忌信仰都受到了破坏,其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其特色性,民俗旅游也就失去了其载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步消失。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地缘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日渐趋同,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现在很多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风俗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已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

三、对民俗文化投资开发的控制

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市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投资开发。通过对旅游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包括投资效益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来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的投资进行控制。下面以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为例进行研究。

(一)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的评估

1、投资环境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这些政策倾斜,使得发展旅游产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通过发展广西民俗旅游业,可以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

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特色浓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广西的酒文化丰富多彩,彝族的“秆秆酒”、苗族的过寨酒、瑶族的糯米甜酒等,这些酒文化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热情与好客。二、广西壮族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广西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自治区,广西壮族的绣球和壮乡服饰各具魅力,独具内涵,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三、广西的民谣山歌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民歌,就连人们的日常劳作、婚丧嫁娶、过年、收割等,都伴随有脍炙人口的歌谣,最具代表性的的当属有“歌仙”之称的刘三姐。另外,广西各民族建筑物的建筑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壮族的布洛陀的十二图腾雕像、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侗族的风雨桥、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都展现了各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其聪明才智。

2、投资效益的分析

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其效益。对广西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项目的投资不但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还兼具社会效益。首先投资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地方旅游特色,更有利于吸引旅客,带动客源增长,促进经贸、金融、农产品、工艺、交通、保险、邮电、饮食等各业的发展。其次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投资,还有利于抢救、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民俗文化所代表的优秀的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在市场调研的之上寻找到主要潜在的机会市场。其主要内容是要去开拓潜在的机会市场,准确的定位是市场开发工作顺利和成功进行的保证。对广西旅游业来说,在充分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说东盟各国是其主要的国际目标客源市场,欧洲可以作为潜在客源市场,南美洲、非洲是则可以作为机会客源市场,这些市场都是需要开发和巩固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日本以及港澳台的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国际旅游能否成功。广西的风景风俗人情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而正好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他们与欧盟的合作又会使之更多的了解中国和广西。此时,再借机降低成本和价格加之良好的宣传促销活动有利于尽快抢占欧美和亚洲市场。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2]《广西年鉴:2010》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2010年

[3](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第6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一、综合档案馆加强民俗档案建设的困境

1.民俗档案保护主体的多元性弱化了档案馆地位。目前我国民俗档案保护工作主管机构主要是文化部门,最高主管机构为国务院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承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等工作,下设办公室、管理处和保护处三个处室;各省市的管理机构亦在文化部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民俗档案资料有的是由地方综合档案馆来负责,有的是博物馆,还有的是由地方民俗学会组织或其他群艺组织负责整理保管。由于民俗档案保护主体多元化,造成民俗档案管理归属模糊,大大弱化了档案馆的保护主体地位,容易出现部门抢收民俗档案,或互相推诿,造成部分民俗档案漏档或保管多处,不便综合利用。

2.社会传统档案意识的影响将档案馆边缘化。档案意识是指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我国传统档案意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从国家机关出发,在档案的产生上,只重视政府形成的官方档案,忽视其它社会团体、特别是普通民众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非官方档案的价值。地方综合档案馆由于对政府的依附性较强,其文化形象一直被政治形象所掩盖,容易被公众误解为党委和政府的直属机构。社会的这种传统档案意识直接将档案馆推到民俗档案管理体系的边缘,认为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自然应由文化部门来负责,如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与这些机构相比,档案馆的社会文化形象就明显处于弱势。

3.稳定长效管理机制缺失是档案馆参与民俗档案保护底气不足。从行政上,民俗档案管理按照属地原则基本隶属同级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归属于文化行政部门,《非遗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而作为已经加入地方公共文化机构行列的档案馆,在2011年颁布的《非遗法》并没有将其明确为开展非遗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的公共文化机构,这不免让人有点遗憾。也使得多年致力于民俗特色档案建设的档案馆,很难真正参与到民俗档案管理之中,尤其是非遗类民俗档案的保护。目前的民俗档案管理机制对档案馆参与民俗档案保护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综合档案馆参与民俗档案保护的紧迫性

1.加强民俗档案建设是综合档案馆职责所在。综合档案馆汇集了具有重要的文化内容与历史内涵的档案,是历史文化的宝库,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的重要成员,它有别于部门档案馆、大学或私人企业档案馆,地方综合档案馆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承担着为社会保存完整社会记忆,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责。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在“非遗”保护的影响下,保护优秀民俗文化就是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需要档案机构的参与和指导,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和管理工作。

2.加强民俗档案建设是综合档案馆优化档案馆藏结构的渠道。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的工作基础。合理的馆藏结构、丰富的馆藏内容、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各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追求的目标所在。一个档案馆的馆藏结构是否优化、合理,关系着这个档案馆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档案结构合理,特色分明,档案馆才会树立文化形象,才能吸引公众的眼球。综合档案馆要积极参与地方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进行超前介入和监督指导,把民俗档案的收集整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民俗档案资料接收进馆,极大丰富了馆藏内容,改善了馆藏结构。并将优秀的民俗档案的图文及音像资料尽可能全面制作成电子文档,创建民俗档案网站和基础数据库,加强保护和管理,为社会各界查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3.民俗档案保护现状堪忧需综合档案馆参与和技术支持。民俗资料建档保护的过程辐射了档案管理流程上收集、保管、利用等多个环节。目前在遗产传承、挖掘和资料的整理上仍然以个人行为居多,一些民间文化机构和传承人,由于经验缺乏以及民俗档案的分散性,许多地方的民俗档案收集和管理不规范,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产档案亟待补救和整理;民俗资料档案化过程不严格,分类不标准,或相关民俗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疏于管理,档案散失、损毁情况严重、利用方式保守落后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地方民俗档案的现实意义。这种现状也急需档案部门的参与非遗类民俗资料的整理与保护。

三、档案馆主动融入民俗档案保护工作的对策

1.组织管理体系上——突破壁垒,理顺工作机制、建立以档案机构为核心的民俗档案管理体系。目前民俗档案保护属于政府文化部门管理,就非遗类民俗档案保护管理体系来讲,各级都是政府主导,相关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主体较多,保管条块分割,归档重点和标准不一,且保管上各有优劣,这不利于非遗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利用。申遗对于民俗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要求较高,很多遗产单位难以独立胜任此项工作,客观上也需要加强与档案机构的合作,遗产申报单位要积极向档案机构求助,主动接受档案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当然,单靠外部吸纳档案部门参与民俗档案管理是不够的,国家档案局和各地档案行政部门对民俗档案工作也要进行积极争取、统筹规划,将民俗档案工作转化为档案人的自觉意识和长期工作。如可以由政府出面,明确各个保护主体的职责,在非遗类民俗档案管理流程上,群艺馆、民俗研究或传承单位负责对民间传统民俗文化调研,进行系统而又全面的记录、整理、挖掘;博物馆负责民俗文化还原、展示;档案馆负责民俗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保管及培训指导。总之,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促进档案馆与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及其他相关社会主体的积极合作,突破保护壁垒,统一归口,这样才有利于开展民俗档案咨询、展示和保护工作。

2.法律法规上——深入调研,出台相关民俗档案管理法规,从法律上明确档案馆参与非遗类民俗档案管理的地位与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以及现在的工作格局“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牵头下的条块分割”使得档案部门被边缘化,缺少法律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及档案部门要尽快出台民俗档案管理办法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档案馆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管理中的职责与地位,细化管理措施,明确各保护主体职责,为加强民俗档案的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目前已经有些档案机构走在前列,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进了地方档案法规,如2008年实施的《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市区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生等新领域的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上述领域有关文件材料的收集、移交工作。”这就给档案部门积极与当地文化部门开展协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事实上他们已在非遗档案的征集、整理以及网站、数据库的建设上取得不斐的成绩。

3.操作运行上——前端控制,合作共享,加强数据库建设。档案部门要根据申遗标准和要求制定归档规范,对民俗机构和传承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关培训,保证他们在非遗类民俗档案整理收集申遗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符合归档标准,以保证后期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资料规范化。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在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呈现出更为多维化、更具层次性的特点,其建档保护流程上包含了收集、保管、利用等多个环节。而且与传统档案保护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利用与收集等环节,保护与利用环节间的影响和联动更为紧密。为了方便利用和减少原件的利用频率,民俗档案在利用上多提供电子档案。同时。民俗档案载体的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等特点对档案部门现行的职能分工、管理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档案部门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不断探索和革新。

参考文献:

[1]邵静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城市建设2009(33).

[2]何永斌陈海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体系建设刍议.四川档案2008(6).

[3]周林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档案馆职责研究.档案学研究2011(5).

第7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许昌民间舞蹈是一朵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较有代表性的有:艾庄回族铜器舞、仙鹤送印、莲花灯舞、独杆轿、铜器舞等。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民间舞蹈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中。但像莲花灯舞和铜器舞等部分民间舞蹈也曾面临传承断代危机,濒临灭绝的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将其重获生机。

二、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以及重要作用

1、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许昌民间舞蹈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传播许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近年来,在省政府文化厅的高度重视下,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日益增加,而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线阵地,有着充分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起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责任。许昌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让其走进校园,不但能够促进许昌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发展,同时还能够协助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了解许昌、热爱许昌的信心和热情。尤其是对于区域性高校而言,更可以利用特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积淀优势,对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舞蹈的传承命脉进行保护,使之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重要阵地,借助高校教育的典型功能,实现教学与民俗文化普及传播的双项促进作用。

2、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

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首先,民间舞蹈作为珍贵的艺术遗产,是以表演者为载体,通过对其动作、神韵、技术、风格的展示,使大众感受到其中的舞蹈审美意蕴和特有的艺术价值。许昌有两所高校,分别是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都已经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非常好的研究条件。尤其是许昌学院设有舞蹈专业,并且在近年的发展中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其教师和学生都正处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良好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和了解具有较高热情,这就为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高校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有利于突破高层文化教育的传统限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更具竞争力,从而实现高校高质量办学的发展宗旨。

三、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问题及策略

在探讨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策略前,首先需要对这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策略的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从高校传承许昌民间舞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许昌高校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难以发挥高校固有的人才和平台优势;第二,高校学生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难以形成校园范围内师生联动、内外结合的民间舞蹈传承氛围;第三,高校教师对于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忽视,难以建立起教学和民俗文化保护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上述原因,联系实际工作情况,提出许昌市高校传承地方民间舞蹈的可行性对策:

1、提高高校对许昌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

许昌高校具有典型的地缘性特色,与本土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重视民间舞蹈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机制,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等方面都要与自身地域特色相结合,以本土资源作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并致力于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将民间舞蹈引入校园,使其成为高校文化景观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学校思政等工作相结合,争取使当地民间舞蹈成为办学的一项亮点,使更多学生关注、了解许昌民间舞蹈。

2、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

高校教师属于学术研究的领头人,在校园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许昌民间舞蹈走进高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其强大的科研探究能力,对其充分了解,并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媒体科技,为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积极助力。对当地民间舞蹈的探究科研,也能够为高校艺术领域的教师提供新的学术发展创新空间,可谓一举两得。尤其是艺术专业的教师,要客观看待许昌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对某些类型民间舞蹈“后继无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有客观认识并提起重视。由于生活发展和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变化,民俗艺术、民间舞蹈的发展同样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审美的无缝接轨,更需要高校专业舞蹈教师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从学术层面为其发展提供可行途径,同时这也是当地民间舞蹈发展传承创新的关键环节。

3、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

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主体,也是未来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许昌民俗文化走进校园,通过校园阵地得以传承和发展,必须有高校学生生的积极参与,否则相关活动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当代大学生将民族文化传承视为己任,切身参与到促进当地民间舞蹈传播发展的队伍中来。第二,充分发掘和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团队作用,自发组织和开展许昌民间舞蹈的主题活动。高校有着独特的社团优势,利用这些学生社团,可以使许昌民间舞蹈的发掘、展示、发展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无论是参与方还是举办方,都能够在活动中对许昌民俗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具体参与方式需要体现出可行性和长期性,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短期行为。首先可以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其次,在高校艺术社团内,可以设立以许昌民间舞蹈为主的活动项目,并定期或不定期参与校内外演出,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民间舞蹈的推广。最后,还可以请民间舞蹈艺人与高校社团进行互动,使学生更为真实直观的感受到许昌民俗文化特色,并将当地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落到实处。

4、以实际行动促进许昌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

许昌高校学生多数来自周边地区,这为民间舞蹈的发展营造出更为良好的文化背景。在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中,大学生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区域文化优势,对许昌民俗文化大力宣传,通过网络、社团、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高校还可以为学生开办关于许昌民俗文化、民间舞蹈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建立起民俗文化传承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更多学生以专业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使其在民间舞蹈舞的传承中“有心有力”。

四、许昌民俗文化与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机融合

许昌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尤其以民间舞蹈种类丰富而驰名。仅仅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对民俗文化以及民间舞蹈的发展推动作用毕竟有限。高校作为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中地,对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传承优势,尤其是高校的舞蹈教育专业,更有望成为传承许昌民间舞蹈的有效平台。近年来,尤其是许昌学院舞蹈专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专业的舞蹈教学师资,舞蹈招生素质较高,在国家级、省厅级的各类文艺比赛中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已经获得了众多关注。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会都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河南民间舞蹈进行实地采风调研活动。正是由于这些特殊优势,使地方高校舞蹈教育对许昌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第8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摘要: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全国,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在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生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实践性地探讨。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

随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原文化逐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之根脉的中原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发展,在抢救中奋起,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当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与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之后,更是开创了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中原民俗文化资源状况

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形态多样,价值巨大,本文特从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一)物质民俗文化

1. 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中原人民勤劳智慧,创制了许多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例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开启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绣,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丰盈了千家万户的新年愿望,造型优美的的洛阳唐三彩远销海内外,色彩绚丽的淮阳泥泥狗传递出原始神秘的色彩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大多数是由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而成,纯粹靠师徒相传,手工制作,其技艺之精湛,工序之复杂,做工之精美不仅具有浓厚的技术复杂,工序繁多,做工精美,融入了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

2. 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中原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生活节俭成性,所以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多以充饥果腹为首要追求。可能不够精致高雅,不够美观上档次,但是味道独特,食之难忘。像闻名遐迩的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不翻儿等。“洛阳不翻儿”是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涨发、去皮,磨成豆浆,加入鸡蛋、食盐,调成糊状盛在铁锅内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将饼子翻个儿,故而得名。薄如牛皮纸的薄饼,可以直接用筷子夹着蘸蒜汁吃,也可以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从北宋时至今日,开封夜市一直都是古城开封的一道亮丽风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鼓楼街两旁充斥着一辆辆香味四溢的小吃车,炒凉粉、宫廷杏仁茶、烤面筋、烤鸭肠……各具特色、各种风味的小吃在这里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边游走一边品尝,婉转悠扬的叫卖声、肉串在铁板上刺刺拉拉的膨胀声不绝于耳,味觉、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令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

3. 风格迥然的地方建筑。中原地区西高东低,民居种类较多,不同民居具备不同风格,反映不同的民风。例如西部多丘陵,少雨,所以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民居被称为“窑洞”,或者地坑院。其中地坑院最具可开发性。具体构造是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开凿窑洞,从而形成天井式四方院,在院落一角挖出通道通到地面。院内设施齐全,植有树木花卉,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水井,还有排水设置,有牲口房,鸡圈狗舍等。进入村中,能听到人说话,鸡鸣狗吠,但是看到房屋和人。这些建筑因地制宜,降低了制造成本,实质上处处体现出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二)社会民俗文化

1.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节日。中原地^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民俗节日大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河南的民俗节日带有明显的基础性和根源性,同时又浸染了河南地区特有的醇厚风情,地方色彩鲜明,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初一、中元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

2. 民风醇厚的庙会文化。中原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以太昊陵庙会为例,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当地俗称人祖庙。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太昊陵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朝祖进香是庙会的基本内容。由善男信女组成的朝祖进香会,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之后,添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孙繁荣昌盛。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吴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吴陵庙会习俗中有两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有“担经挑”,也称“担花篮”的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一是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叫“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一吹就响。泥泥狗形象夸张,神态各异,古拙透出寓意,据说这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

(三)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1.底蕴深厚的民间曲艺。中原因为地域优势,其民间曲艺的发展受到周边很多地方曲艺的影响,造成了地方曲艺的众多种类。像豫剧(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锣戏、卷戏、梆子戏等,足迹遍及中原大地,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不少乡村都有自己的小剧团。更有一些三四人组成的响器班子,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民间曲艺地方色彩浓郁,不论是曲艺表现的内容,还是唱词念白、行韵甩腔的方式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明星节目《梨园春》的影响力普及到全国,而2016年红遍荧屏内外的“洛阳大妈儿”就是因为其语音明显的洛阳味儿而深受大家喜爱。可以说,越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其特性就越明显,其吸引力也更大,其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也更大。

2.璀璨夺目的神话传说。中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期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各类神话传说。像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神话、开天地神话,伏羲女娲神话、黄帝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历代人民的想象和加工,逐渐成为体系,并且转化为中原人民的性格内涵。像中原人的质朴无华,坚强不屈,家国至上等精神特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些特色。

二、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一)式微与抢救

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繁常生活中沉淀,成为中原人民的心理底蕴,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从而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旧有的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步与现有的经济生活模式脱节,在文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慢慢丧失,逐渐被边缘化。以河南宝丰著名的“马街书会”为例,起源于元代的“马街书会”曾经是一个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曲艺艺人登台竞技、相互切磋的一个大舞台,每逢书会,会场人头攒动,宝丰万人空巷,能到书会上亮亮嗓子曾经是不少曲艺艺人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于是书会的观众开始流失,观众的流失直接影响到说书艺人的收入以及演出热情,从而造成艺人传承的断裂。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马街书会”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马街书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由政府每年拨付上亿的专款来抢救传统曲艺,各大媒体也纷纷到会进行宣传,从而使得马街书会的会场基础设施得以强化,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百姓关注度日益上升。

(二)扭曲与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提升,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随之而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各地政府看到传统民俗文化对广大游客的强大吸引力,纷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求用传统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各类传统民俗文化重新被捡起,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精心打扮,重新走到文化市场的中心。这样的复兴和回归本来应该是令人喜悦的,但是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走样和变形。与时俱进,随俗而化,这本来应该是民俗发展的一个特点,但是如果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审美使得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变得媚俗甚至低俗,那实在不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件幸事。2010年山|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为争西门庆老家大打口水仗,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笑谈“原来臭名也是生产力啊”。这样不顾社会影响的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三、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民俗文化开发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种:

(一)民俗产品开发

民俗文化要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将其产品化,从而才能在市场上体现自己的经济价值。这个产品开发、推广、接受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来。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牡丹画开发为例。平乐镇位于孟津县东南方,南与白马寺毗邻,东与偃师市接壤,北与邙山紧依,西与洛阳相望。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取名并延用至今,素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美称。

近年来,该镇依托洛阳种牡丹、赏牡丹的习俗,组织农民学画牡丹。2007年,省委、洛阳市委帮助平乐村举办培训班,成立“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办班3期,培训了110多人。从2009年底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扶持3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成运营以后,把100多位画师请进园区来集中创作、交流、展示、经营,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集聚发展、转型提升。为扩大“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县从2011年起,连续6年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平乐农民画邀请展暨全国农民画学术研讨会”,组织画家先后参加了“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持续发展,孟津县还探索集团经营、公司运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引进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运作“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申请注册“牡丹画第一村”商标,按照“公司 园区 画家”的模式,发展签约画师150多名,邀请省市美术家协会专家为画师评定等级,组织牡丹画创作和实体店销售;建立了牡丹画职业培训学校,使画家培训走向职业化、常态化。目前,平乐牡丹画画师队伍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150人,省市两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5人,每年有40余万幅作品从这里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综合收入达1亿元。牡丹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们致富增收,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带动了加工、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同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提升,平乐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民俗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很多: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都是大家惯常熟知的。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基本模式:一是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就是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制,并将当年以及今天中原地区的民俗以活态形式进行呈现,一天之内演出几十场,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又传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达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三是原地浓缩式。一些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河南三门峡的陕县地坑院景区,集中将豫西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以及当地民俗融合到这个景区内部,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效果。四是周期表现式。有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出于当地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展,登封的少林武术节等,其因为活动本身的局限性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另一种为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河南豫剧院到境外演出,展现了中原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河南老家旅游。除此之外,还有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等模式。

(三)多业态融合开发

融合开发即以创业为核心,通过与移动终端、影视、网络、动漫等新业态融合来推动发展。

1.中原民俗文化网络平台开发。例如成立于2013年12月非遗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阳光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交易平台。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品及项目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市场推广与产业落地。除了网络平台外,博客、播客、论坛、微博等都可以作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由此推动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网络民俗文化为内容,围绕消费者的接受终端,根据消费需求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如以手机媒体为终端,向 WAP、IVR、无限音乐、收索引擎、电子彩信等手机媒体产业链延伸。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网、河南文化传播网等以中原民俗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网站,中原文化研究、非遗城等微信公众号,正发展成为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使中原民俗文化以更加便捷、系统、生动、趣味的形式传播给公众,对于保护、传承、创新、发扬中原传统民俗文化意义重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文化民营企业也关注到文化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禹州的几家知名钧瓷产业公司,都纷纷开启网络、微信平台,并且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组织网络媒体集体采风,对于钧瓷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中原民俗文化影视产业开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视技术的发展,当今时代,影视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日加大,因此,如果将民俗文化与影视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影视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不竭之源,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会插上飞翔的翅膀,再次腾飞起航。例如位于郑州的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成员单位。该公司专注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等拍摄制作,年产各种影片150集近4000分钟。2016年该公司的扛鼎力作《味道中原》是一档针对中原地区特色美食传播的节目,在2017年1月在郑州教育频道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这个纪录片将中原人民记忆的碎片进行梳理成册,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钱、萝卜窝、豆腐干等等普通而儿时常见的食材如何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娓娓道来,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对于当地风俗,地方风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中原题材为主题的影视剧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容忽视,例如较早点的《黄河东流去》、《颍河故事》,近两年的《一九四二》、《黄河儿女》等影视剧,通过不同的视角将中原人民的地域特色、独特民风、人民心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对宣传和弘扬中原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永立.河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晓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第9篇: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目标;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况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民俗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导游证考试中作为导游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是一门涉及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边缘交叉的人文学科。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朴淳厚、瑰丽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进一步认识到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对学生而言,掌握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旅游的内容和特点,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开阔知识面,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民族、民俗的概念、民族民俗与旅游的关系、中国民族概况,掌握中国部分民族的民俗风情。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接待各民族的游客,做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向其提供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设计出民俗旅游产品。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备以下素质: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

二.课程改革情况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一是通过到旅游企业调研,征求听取行业一线管理人员对教学内容的意见,结合专业实际,在教学上体现出来;二是以及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旅行社学习,跟踪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使学生能掌握最新最实用的技能,实现和工作岗位的对接。三是通过对毕业实习生座谈会调查得知,了解学生实际工作状况。

通过以上的方式,在在教学内容上更多考虑到职业岗位方面的需求,包括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重新选取符合旅游专业实际新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思路上基于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采用将该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对内容重新整合。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调整

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授课时将注重 “理论+实践”的教学改革过程。在总结积累之前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从内容设计到组织形式,努力探索,按照本课程教学目标,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采用了“四环节”模式

1.课堂讲授:校内教室中以讲座的形式讲授课程内容,穿插组织提问、答疑、讨论、辩论、学生讲解和演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

2.现场操作:就某个民俗现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操作。

3.分组调查:布置课题,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并做成课件,并将课外调查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

4.民俗景区模拟导游

实地考察一个旅游民俗文化景区,对整个旅游民俗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以带团导游为案例组织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中国民俗文化》课程的特点,以导游模拟实训室和当地的旅游景区为教学现场,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现场教学法。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1.现场教学法

导游模拟实训室是主要教学现场。现场教学法是知识的再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知识。分两个步骤:一是教师的演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明白民俗事象;二是学生的实际操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做的目的是加深巩固学过的知识。实际操作分单个操作和分小组操作。操作之后小组展开互查互评,写出操作报告或体会。

跟团实习是的第二个教学现场。争取与当地的一些旅行社签订协议,选择汽车为交通工具旅游团,让学生跟团实习导游,进行真枪实弹的实习演练。进入角色前,老师布置作业;实习结束后,旅行社和老师共同对他们进行评价。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分为案例导入法和案例分析法。案例导入法就是以案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入新的知识。案例分析法是针对知识点列举案例,由学生讨论、评议,教师归纳。可以先由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由每位学生认真地研读相关的材料,再与自己所在的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由各组提交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就某一个民族的案例,规定学生在课后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文献信息等,指导学生在实验课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小讲座、演讲等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知识的实践运用,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举一反三,让学生能触类旁通。

3.项目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知识要素来设计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力求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有代表性。项目设计选取当地特色及地方文化作为载体,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本课程的特点来进行课程安排和设计;并采用分总式的教学方式,由点及面,从小到大,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对全部的文化知识强化。通过项目安排让学生参与,从感到知识不足,渴望了解,至找资料,再至认证,最后掌握知识,最终通过项目训练提高能力。

4.讨论式教学法

在讲解各类民俗事象的性质、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这类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我们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基本程序是:学生看书,老师给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阐述观点――学生辩论(持不同观点)――教师归纳总结。讨论式教学避免了老师一个人灌知识的枯燥乏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导游创作讲解某一民族导游词进行讨论在讨论式教学中,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方面的意见。

5.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选择民俗事象――找出疑点――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释疑。在民俗文化中,有许多迷信的东西,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明确了什么是该继承和发扬的,什么是要抛弃的,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用“驾证式”考核,在成绩表中反映两个成绩即理论总评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主要考核项目有

1.民俗旅游产品设计。

考核学生是否具有熟练运用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在接待中做到尊重各民族游客的风俗习惯,并向其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导游服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任一少数民族。设计一条从家乡出发去该少数民族的旅游行程。

2.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核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本学科的学习重点,并能初步运用相关理论去分析解剖实践中的相应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任一少数民族。分析归纳与总结该民族的民族饮食文化结构及特点。

三.课程改革成果

(一)实用性强

民俗文化是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证和省景点导游员必考的理论内容之一,通过课堂学习,强化了学生对考证内容的熟悉。

(二)技能大赛发光发热。

在参加省乃至全国导游技能大赛,除了考试的理论内容与民俗相挂钩外,在学生的才艺表演上,民俗文化也功不可没。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完全实现在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主讲教师不仅要灵活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自制课件开展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自制学习课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舒惠芳.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