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控规;城市设计;指标制定;系统优化;特色;程序;表达
控规是政府干预市场的规划手段。其作用主要为:⑴保障总规实施,确保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⑵提供城市发展所必须的“公共产品”。⑶提供正确预期,防止开发的不利影响及公众利益受损。⑷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政府缺位、越位,约束规划管理的自由裁量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控规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控规逐渐成为规划体系的核心,这里迫切要求提高控规的科学性。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的设计人员,我经常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城市的发展中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如果说城市管理者是城市发展的带头人,那么设计人员则是城市蓝图的设计者。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城市管理者擅长于政策的制定,设计者更擅长于空间的缔造。从这个层面来说,引用城市设计进入法定层面的规划,更增进了它人性化、感性的一面。对设计者来说,更有助于从空间的角度对城市整体形象进行塑造。
一、用城市设计的手法解决控规部分指标的制定
控规对城市管理实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控规指标的制定上。控规指标主要分成两块:一是对地块的利用及开发强度控制,具体表现为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要素的控制;即强制性指标。二是从城市整体形象考虑对本地块的建筑、景观等要素进行控制;即指导性指标。
对于强制性指标的制定,虽然有一些经验数值的参考,但针对每个地块的具体特点,不能套用。具体指标的制定,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容积率定多少、建筑密度取值,可以从整体的空间布局中一目了然。这里面避免了对地块论地块的缺点。从而从城市的整体形象上考虑对每块地块的指标制定。例如对于土地价值较高的地块,容积率定多少,是值得斟酌的问题。我国在市场环境下的城市开发在投资项目的空间选址、开发时间、项目内容具有不确定性。仅通过各地块指标的制定容易造成整体城市形象的混乱。如果辅助城市设计,可以引导同类项目适当集中,创造更多的开放空间,从整体城市形象的角度考虑强化地区的识别性和场所感。
对指导性指标的制定,可以与城市设计相结合。随着越来越多的控规项目对指导性指标的重视,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的工作比例逐渐增大。有些可作为专题研究进行方案各阶段的引导。城市设计的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开放空间、步行系统、绿化系统、建筑界面、入口和边界、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城市雕塑与标志系统,城市夜景系统等。通过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有效控制城市沿街界面,塑造城市优美的天际轮廓线,打造城市夜景,创造城市开放空间及步行系统。
二、用城市设计的手法优化控规绿化及景观系统
城市设计更注重物与人的相互关系,讲究人在空间中的感受。通过研究人在空间的具体所见、所闻、所感,对城市空间进行控制和塑造。具体体现在视廊、对景、轮廓线的控制。
这种具体体现在环境指标──绿化指标;设施配套(城市家具)完善;景观美学要求──空间尺度(三维比例),方便度、舒适度的提高。
通过城市设计的思考角度去构建控规的绿化及景观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品质。
三、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提高控规地块的特色
控规作为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很难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和特色体现。总体规划通过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把握城市问题,能够更高层次的挖掘城市内涵和特色。怎样在控规层面既体现了总体规划思路,又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和亮点,可以从城市设计这一角度入手。
通过对视线、对景的考虑,可以跳出地块考虑问题。将周围的山体、河流、地形地貌都纳入你的考虑范围。从周边找寻与本地块的联系。通过从空间上的把握,找寻本地块控规的亮点和特色。
四、工作程序及成果表达
具体的工作程序上,城市设计不应简单作为控规的成果表达。它可以深入到控规工作的各个阶段。前期阶段,可以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发掘每个地块的场所特性,从而使每个控规、每个城市设计有它的独创性。中后期,用于控规指标制定和修改的依据。
分图则模式示意图
同样在成果的表达中可以将城市设计与控规相结合,在分图则部分考虑引入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双向引导,增加成果表达的易懂性。如城市入口的控制,通过城市设计的空间引导,城市管理者可以从三维空间简单明了的判定那些需要建筑后退,那些需要配置开放空间,从而增强控规指标实施的可操作性。
五、结语
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理性和要求全面的学科。在设计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断地去需找有效地途径去解决。城市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考考虑问题的角度。它以富有感性的一面弥补城市规划中的理性成分。使设计更加有血有肉。
参考文献:
[1]《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个性化;规划设计;城市发展
1 搞好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问题,有的问题己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属于城市化的后起国家,应避免重蹈城市化先行国家曾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覆辙。这就要认真研究,着眼于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往往以单纯片面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考核和评价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于是,政府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城市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己刻不容缓。
2 城市规划应考虑的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尺度与空间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己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邻里交往逐渐贫乏,互不关心,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距离,增加生活体验;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把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
2. 2 文化性原则
当前国内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盲目照搬国外建筑创造的现象较普遍,这显然与和谐社会的思路相悖。针对这种现象,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积极主动吸收国外城市建设的优良部分,更重要的是吸收国外城市发展中优秀思想。如注重建筑单体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等。将建筑创作问题放在宏观城市社会背景下考虑。所以,在建筑创作中强调人、建筑与环境协调的观念是很必要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连续性。每一地区在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地域气候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应寻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与特征,突出特色。以形象特征、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结合具体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探求区位与地段的差异。对文化层次的探求,也是对社会人际生态的一种文化表现的探求。文脉的延续性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相辅相成,城市空间设计是要恰当把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社会景观,如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民族气氛等,这些都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城市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面。
2. 3 生态化原则
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涨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所以纵观这几年的建筑规划界、议论最多的就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城市设计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尊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为准则,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表现在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上。就是控制建筑的容量,合理地解决动、静态交通,增加绿化开放空间面积,保护和继承历史文脉,组织完善的步行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使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的城市之中。
2.4 市政设施先行原则
市政设施就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包括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场地等设施及附属设施。这些工程是关于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事关人们的基本生活,是整个城市顺利运行的关键。需要将这些先行规划,做好整个城市的规划。
3 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 .1 盲目拔高城市的定位
主要表现有:盲目争建国际化大都市;盲目争建中心商务区;盲目追求高层建筑;盲目建设大量城市雕塑。这些盲目的做法其实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3.2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只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缺乏指导和安排城市有序建设的有力措施和政策。城市建设没有依据,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局面混乱。另外,许多城市的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城市设计及其它系统专业规划覆盖面不够,规划体系建立地不够完善。
3 .3 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还存在一种怪现象,城市不问大小,规划地区不问东西,都强调“大绿地、大草坪、大水面、隔离带、大广场”等口号。一提口号,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都是那么几句内容也差不多。但实际上,全国各个地方干差万别,大城市和小城市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的城市规划也应该因地制直,突出特色,如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避免千城一面。
4 认真把好规划关
(l )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是否优化,如何优化规划设计等取决与城市规划设计者本身的专业水准。因此,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及设计者对本城市的规划发展规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3 )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4 )在规划管理中认真把好规划评审关。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成片建设项目都按照技术规范组织严格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在规划方案中真正得到落实。如住宅小区项目、公共绿地项目以及主干道街景观项目,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都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审,并提出评审修改意见,使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详规的要求,更趋于完善。
5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项科技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规划应该从总体出发,以其独特的城市理念,合理的方案设计引导城市快速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 规划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每个城市都存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且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1 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要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先规划好,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其次,城市规划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应当格局合理,富有特色,对本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充分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自然就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综合发挥其各种效益应遵循的依据;再次,城市规划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也只有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最后,城市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可任意更改。因此,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变更性。
2 城市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尺度与空间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己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人情冷淡邻里交往贫乏,互不关心。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差距,增加生活体验。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
2.2 文化性原则
当前国内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盲目照搬国外建筑创造的现象较普遍,这显然与和谐社会的思路相悖。针对这种现象,在建筑创作中不仅要积极主动吸收国外建筑的优良部分,更重要的是吸收国外城市发展中优秀思想。如注重建筑单体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将建筑创作问题放在宏观城市社会背景下考虑。所以,在建筑创作中强调人、建筑与环境协调的观念是很必要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连续性。
2.3 生态化原则
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所以综观这几年的建筑规划界、议论最多的就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城市设计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尊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为准则,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表现在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上。就是控制建筑的容量,合理地解决动、静态交通,增加绿化开放空间面积保护和继承历史文脉,组织完善的步行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使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的城市之中。
3 当前城市规划设计的存在的问题
3.1城镇化问题
有的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片面追求城镇化人口指标,导致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化,大量圈占、征用集体土地,大搞开发区,大搞“造城运动”的房地产开发,造成盲目的城市建设和土地浪费现象。
3.2 城市现代化建设问题
有的城市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理解考虑内涵少,追求形式多。造成“欧陆风条街”和“西洋建筑”规划设计风。
3.3 风景区保护问题
有的城市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往往被当前经济利益诱入误区。在风景区和园林绿地内搞房地产开发甚至在风景区开山采石、水泥厂、石灰厂等,将风景区景观搞得支离破碎,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3.4 盲目建设问题
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未同步配套建设的不合理现象,地下电缆、供水、供电、电信、煤气、排污等设施以及交通标志等设置未能协调一步到位,同步配套建设。最后这些地下设施铺设部门随心所欲,在建设竣工的街道上随时想挖就挖,又未能保证按原质量恢复。
4城市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几个万面去深化贯彻、遵循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
4.1 在规划目标和规模确定上要实事求是
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很弱,经济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学技术的含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调控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不足。因此,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防止随意占用土地资源,防止任意调整行政区划,防止人为刺激投资扩张至关重要。
4.2 在规划布局和利益分配上要合理
我们说城市规划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并不等于说规划是个绝对真理,可以谋求城市发展方方面面都获得利益分配上的最大化和用地布局上的最高理想,其功能是通过规划手段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建设布局得当、利益适量、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对合理、追求的是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尤其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加强住宅及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措施、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城市的各项建设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
4.3 在规划用地和开发利用上要适度
审时度势、把好尺度、是我们观察问题、顺应规律、有利发展的规划准绳。城市的发展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达到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需要分阶段实施的,只有前一个阶段的目标实现了,才有可能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4 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所当然是城市规划的立足之本和规划宗旨,要努力创造宜人的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切实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当作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城市建设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首善之地。让人们生活在城市里能够舒适、方便、安全、贴近自然、充分享受文化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欢愉。
5 结束语
城市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现代化的城市,应具备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活动需求、改造城市环境的功能。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和生态环境,以使城市成为一个生态型、文化型和生活型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黄大能,谢尧生.城市规划设计市场透视[J].城市规划,2009,(03).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问题;原则分析;发展趋势
一、当前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设计方案不合理
现在很多的景观设计往往分开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理解为附属物的建筑设计,理解为搞一点水在这里,在这里做一个雕塑,简单的种植点植物。最严重的是,建成后的建筑开始景观设计,只有一台电脑效果图决定设计。计划不能够有效实施,布局不够具体,首先要确定园区始建范围,不考虑交通,消防,停车场和其他硬技术指标去考虑布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势必造成问题,例如,在树孔中的主要街道全县完成人行道离开路面后,种植树木时,被树孔管道下发现无法种植。虽然这不排除有问题的建筑,但至少没有统一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了浪费人力和物力。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这三个紧密相连,相互相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创造空间之间的和谐。
1.2景观设计过度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模仿是在景观设计中广为流传。在园林设计,模仿,抄袭的作品,留下的痕迹比较是无处不在,所以没有花园的作品自己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园林行业,很多设计师从事研究调查,无论地方特色的地方,盲目模仿的实际情况,从而降低了景观观赏,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当前社会流行的“广场式”的,多数下跌草铺装,喷泉头旗杆,仰望雕塑,给人大同小异的感觉。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个性多平方米,让人感到索然无味,了无新意。另一个例子是目前刮起一股“大树移植”的氛围,从东南沿海的中国逐渐刮至内陆,导致许多树木,甚至是千百年的古树,因为它们被移植的树木死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的社会。
1.3园林设计由经济利益驱动
许多园林设计和景观建设项目都在同一个单位或个人,为了使设计,无论在设计上的科学被接受,一味迎合领导的意图和销售高利润。如在市政道路上的绿色设计,当种植塔柏,雪松,广玉兰,桂花和一些常绿乔木,由于季节的变化,覆盖率低,许多计划中的植物密度过大,不利于到植物的生长,造成浪费。如果设计师能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不过分迎合领导的意图,不过分去追求太大的经济利益,园林设计将会更加科学、有效、实际。
1.4 园林设计中尚有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
乍一看,设计确实有一些可取之处,但在实行上的困难,这个问题很难解释自己,或者改变最终的方案或中途的设计。这是设计师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能力,无论是否真的合理的布局,只要能够设计出来,就认为一定能够实现,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设计责任感。例如,一些真正美丽的花坛上的市政道路和环境,但不一定协调,有的雕刻技艺不强,成本高,或者设计的地方景点依然开放多年,在一些地方假山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的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无法达成。
二、城市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
2.1 园路要主次分明
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园林中一般应考虑:
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2.2 园路的多样性
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三、城市园林的发展趋势
3.1适地适的场景,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地形,环境美化和绿化空间周围的环境,以便有跌宕起伏的交叉节奏,即使我们有丰富的层次变化,避免平直呆板。结合自然风光和几何规则的美国,用好比例,节奏,对比,统一,对称,平衡,稳定的势头,直到音乐创作等形式美园林意境的法律。布局构图应该是自然,树木修剪规则美容养颜结合树木的自然美景。
3.2植物造景的原则
通过建立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利用植物的生命之美,色彩美,姿态之美,风韵之美,人格化的不同特点,绿化和垂直绿化面结合常绿乔木彩叶配置,使绿色四季的静态组成,呈现出季节性的动态变化,以三季开花四季见绿。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一流的厂区环境,贴近自然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种植方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3生态和景观效果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生态的团结性和观赏性的绿色和美丽的团结,服务功能,统一的艺术价值。必要设计以符合生态学的原理,但也遵循审美规则。植物经科学配置,应用程序,一些有价值的等】造园手法,以体现诗味的人文景观。绿色设计,以满足市民的需要和不同的审美情趣,绿色体现,并且可以集成到参与。起到良好的花园给人遮荫,让快乐的灵感,陶冶性情,心灵的慰藉作用。我们要根据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自己的区域。打造城市景观富有地方特色。
3.4整体协调的原则
协调配合绿地和绿色的环境和整个系统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和草图的形式,数量,比例,颜色,质地必须服从环境的需要,协调与其它场景。园林布局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对比反差,让现场的完美。
四、结语
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其设计融合了建筑学、植物造景学、环境生态学、城市设计与规划等诸多学科。在设计时,我们更要多注重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相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城市生态学、环境保护学以及环境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始终将为城市居民营造出一个安逸、舒适、美观的城市生态环境放在我们设计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城市规划;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规划中的不容忽略的住宅区设计
1.1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人心情影响的重要性
一个城市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就是人,而居住区,可以说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最主要和集中的地方,它包含了无数大大小小个“家”和“家庭”,包含了人们众多的感情和寄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充分营造一个好的、人性化的住宅区空间环境,对人的心情以及人们生活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好的住宅区设计对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中居住用地比例在25%-3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0m2/人-24m2/人,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着如此大的比例,足可见其对整个城市环境及形象影响很大。在每一个住宅区内,须根据影响每个地区生活情况的因素,制订各种不同的人口密度。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我们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集体住宅,这样才能留出必需的空地。作为公共设施娱乐运动及停车场所之用。而且使得住宅可以得到阳光、空气和景色。
2 、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城市是人的城市,供人居住于其中,城市是我们人口聚集的中心,因为它能为工作提供便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是交流、学习和发达的商业活动中心,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也汇聚了物质、精神和创造的能量。正因为“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从城市产生那一刻起,公共空间就是城市组成要素中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国古代的市、坊、园林到当代的公园、绿地、步行街、广场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在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著的《新城市空间》中,他们通过对公共空间利用现状的分析,将城市分成了以下几类:
传统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仍然在某种程序上得到平衡。
受侵蚀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某种单一的功能,通常是机动交通,以牺牲其他城市功能为代价支配了整个城市。
被遗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完全消失的城市。
复兴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人们以极大的努力在城市的三种功能: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平衡。
在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机动交通和停车场渐渐蚕食了街道和广场,城市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其他限制和诸如废气、噪声、视觉污染之类对人体有害因素的增加,城市生活在慢慢消失了。步行不再是一件乐事,甚至令人望而怯步。由于缺少空地和环境恶化,在公共空间中休闲不再可能。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城市中心存在最必需的步行交通。我们要在发展机动交通的同时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
3 、城市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它不仅包含城市的形体环境形态,而且包括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当地风俗民情反映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现代城市更注重其自身独有特色。
4 、城市滨水地区设计的积极作用
临水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人与水的和谐共生,关系融洽。在我国古代城市,不少滨水区都曾经是异常繁华之处。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的发展,滨水地区因其交通优势,成为工业、港口的聚集区,空间繁荣,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往往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重工业的衰退,许多城市滨水地区走向了萧条的增地,但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终将会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起城市的重要功能,变成环境优美,公共活动集中的地方。滨水地区的发展方向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如下:
4.1 历史保护。主要针对至今仍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滨水地区,重在修缮、复原、维持原有的格局,保护历史风景。
4.2 发行及再开发。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滨水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其形态、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再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
4.3 新区开发。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重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要从头开始,创造出一个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4.4 经济发展。创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4.5 空间整合。通过城市设计建构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4.6 景观环境。改善滨水地区地带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创造更吸引人的城市环境面貌为城市的各项功能服务。
5、 城市规划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找出它的缺点的根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从而实现城市的适居功能。
5.1 城市规划设计上,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它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因此,要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体制,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城市规划领域的“”。
5.2 城市规划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5.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一个极复杂有系统的工程,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会涉及到许多的方面,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我们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生态的现代适居城市而作出指导。我们在设计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城市的舒适的功能。城市规划要依托城市建设的定位来制定,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始终如一地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一定能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自在的户外景观。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问题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如何更好的统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设计的关系,并提出更加合理的规划理念、设计方法,是当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首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相对独立。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任务,它涉及城市的性质与分工、城市的外观形式、社会发展与设施、产业发展与布局、城市各部分的政策、管理和组成以及规模投资等。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正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综合性学科,在实践中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安排具有相对独立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建筑设计,是指以工程技术条件为依据,从具体的建设任务要求出发提出设想,并以其要实现的功能为依据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进行确定,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力求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和城市控制性规划在具备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相协调。
其次,建筑设计应该服从城市规划。每一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特点,有的活泼,有的深刻,有的灵动,有的沉稳,有的城市在大街小巷里就流露出一种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文墨飘逸,有的城市则在亭台楼阁中透露出跨越时代的轻灵律动。因此,建筑作为城市的灵魂必须与城市本身相融合,建筑设计的本身必须服从城市规划,不能影响整个城市的风貌。
三、科学对待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
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问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D・APP.LeYard)的观点,城市规划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
城市规划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经批准后,要执行l0年以上,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问中得以实现。
四、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有间接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的总任务目标是为市内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提供空间结构上的支持,它包括对城市外观、性质、工业产业分工发展布局、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和区域性分工(工业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生活区、商业区、休闲旅游区等)等。城市的规划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涉及多学科综合。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诚实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在实际中具有相互独立的关系,其各自都有自身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设计原理方法。但是,建筑设计的进行需要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城市建设任务的要求和能够利用的技术条件,在解决建筑市内各项基本的要求下,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使在外部的建筑风格样式上与建筑周围的环境保持相互协调,并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特点,最终与城市的规划相和谐。
2、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
城市的整体规划能从整体上动态的解决和协调市内各建筑之间的关系、区域性建筑群的特点形象,最终以接近生态理念、亲近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来继承和延续城市的发展。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要素,其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的内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就相当于点与面的关系,不同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规划又指导着城市建设的进行,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建筑的设计不应该脱离城市的规划,尤其是要充分的利用城市的环境、人文特点、历史特色和城市所要反映的城市主体。这种与城市内涵相呼应的建筑设计才是真正适合城市发展的最好建筑设计形式。
五、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重点关注的问题
1、城市规划的范围
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具备物质空间发展进程,是对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的综合部署。因此,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包含在城市规划里面。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类型不断涌现,规划方法的包容性强,内容日趋综合,不单纯注重形态设计而注重综合设计时现阶段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仅应该注重城市的交通流线和功能分区,而且要注重建筑物的尺度、体量、色彩、比例、材料、造型和空间等。
2、城市规划中的场地设计问题
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受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较大,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的控制上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场地设计存在更为直接的影响,其要求是具体性的,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布置和土地使用等各项细则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用地性质的规划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存在限制,要求改项目选择基地地块只能在某一个允许的区域内进行选择;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对场地设计中的用地开发进行了限定,规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使用。在用地范围的控制方面,规划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共同完成。在用地强度的控制方面,是通过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等指标来实现的。
3、建筑设计方案评审问题
目前最为紧要的问题是应该组织一些建筑设计评审方面的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首先应该看建筑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相符合;其次就是评审建筑设计方案本身,确保其设计思想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保证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做出决策时,要在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同时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这些要求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不能把标新立异、独一无二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应该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工作一定不可孤立独行,必须将其与建筑设计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进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降低建筑设计问题的出现概率,令城市的整体面貌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11.26
关键词:可持续景观;设计;全球化土地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84-02
引言
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人口问题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环境生态状况日趋恶化,一个城市究竟该如何规划与设计,才能在这深情的土地上更好地成长,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土地环境意识来维护我们国土的生态安全,使得我们在繁荣、便捷的现代城市生活中既能享受到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亲切的,又免于遭受自然灾难或各种严重的污染侵害。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觉的运用、多层面的感知,然后通过控制,利用直觉,挖掘多层面感知后建立具体空间。
1.2知觉“思维”分析方法
理解设计对象和平面或空间相融关系,在对视知觉状态有着多角度理解之后,针对项目,具体抽取设计语言的不同层面。
1.3“集合层”形态分析方法
将一个设计项目剥离出若干层面,分别设计之后将各个层面相关联起来。
1.4主题文化设计方法
抓住所在环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环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环境主题。
1.5组团空间环境分析方法
将诸多空间环境相关联,衔接建筑、功能设施等形成一个组团。
1.6“自然持续”生态设计方案
将自然元素、环境持续和实地自然状态相统一,突出环境的自然表现。
1.7A-B转换过程设计方法
A是设计之前的环境初始状态,B是设计师要完成的最终设计结果。通过对A、B两个端点进行分析,得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1.8激活式设计方法
激活点既是创意点,找到创意点后通过设计的控制和完善将灵感状态明晰。
1.9“无痕”理念设计方法
(1)“渗透环境”减少人类生存留下的痕迹。
(2)“意如无痕”环境的表达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型状态。
(3)“直取内心”使审美的愉悦达到心灵的深处,是设计的最高理想手段。
2 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城市和土地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建立、成长与发展的状况都跟其与土地关系处理得好坏密切相关。
(1)一个城市的建立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城市的位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城市选址的好坏最终甚至能决定一个城市的存亡,所以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要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我国黄河流域从古至今不少城市被洪水淹没以及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被掩埋在火山岩浆中全城及没,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选址不当。
(2)在选到适合生存发展的地址后,就要对一个城市展开规划,在这个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问题,因为城市中的市民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来居住,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只会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恶化。所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空间布局、本身形态都要与土地的天然格局、自然肌理想适应,不能破坏城市生态的天然系统,尤其是不能盲目损害河流、植被、山体等,一些建筑规划与布局要充分吻合土地生态基础设施,同时保证人们有休息、游戏活动的空间。如誉美人间的丽江之所以漂亮、有天籁之境,就是因为玉龙雪山上天然的清水顺流而下,很干净,没有遭到人工的污染,从而丽江也成为人们理想的度假胜地,屡往不弃。
(3)除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利用、遵循原本的土地肌理之外,在城市化过程中也要考虑城市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要尽避免或减小对环境的各种负面作用。诸如对具有净化污染、滞洪功能的城市湿地系统就要在设计中合理利用,让原本的环境生态系统发挥其自身的生产与净化功能。一些盲目的规划与设计,如建筑布局跟风向垂直排列,缺乏通风道,就会阻碍新鲜空气进入城市。还有现在被广泛关注的太湖蓝藻问题,也是自然系统受到毒害,使得其自然循环和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消退,甚至丧失所致,而污染其实跟太湖本身并无关系。
3 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与生态危机一直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生态恶化进而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多种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如旱灾、水资源危机、洪灾、沙尘暴、气温上升、海啸、地震等频频爆发,人工干预下的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不能与其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变得不稳定。尤其城市一旦发生某种灾害损坏到其命脉系统,很容易出现连锁反应并导致整个城市系统的崩溃。这种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为一些明智而又有良知的理性的城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造福子孙的极好机遇。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可以在很大空间上发挥作用,减小或避免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危机。比如布局合理的市政交通体系,通过土地利用把城市设计得更紧凑、功能更完善,减少汽车尾气、温室气体等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通过对各种节能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来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诸如城市绿化结合生产、使用耐干旱的植物、能源植物等。
在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双重要素,考虑大地母亲的整体生态安全。一个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功能可以是不断变化的,而一些河流水系、湿地系统、绿地走廊等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是需要恒常不变,并且永远为城市所必须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展,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即在区城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空间格局。
4 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做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1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
立体化是高效使用土地的最有效的手段。
4.2能源的高效性原则
在对能源的高效性的认识上,首先应不仅从节能上考虑,而应站在更高的保护环境的高度去认识,这样意义就更广泛、更深远。
4.3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
具体来说应做到:
(1)城市各区绿色植物配植要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匹配,与城市及周边植物景观形成整体的动态稳定的绿地生态体系。
(2)模拟地带性群落的结构特征,遵守“生态位”原则,建立适宜的复层群落结构,利用不同物种生态位的分异,采用耐荫性的个体大小、叶型、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互惠共生,以乔木为骨架的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
(3)新品种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为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依据。在与本土化植物互惠公生的前提下,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4)不仅从植物系统本身出发,还应考虑人类可亲近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如鸟类等。
(5)植物配植中,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界其它要素如阳光、空气等的需求。
(6)植物在满足其“生态位”原则的基础上,还应从植物的景观、美感、寓意、韵律等方面考虑以期达到生态、科学、美学的高度和谐,与城市景观及形态、美学相融合。
4.4对自然群落的保护及利用原则
即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从功能、美学等一系列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反映时间、历史影响的优美景观。
关 键 词: 高架桥 桥梁设计 桥梁选型 截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xample city viaduct design standard, put forward the viaduct desig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ity building and the alignment constrai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the viaduct which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bridge type selection considerations, then selection considerations and beam Shiqiao sec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Viaduct; Bridge design; Selection of bridge types; Cross section design.
1引言
随着城市用地发展的过度紧张,加上城市道路拓宽难度加大,为了使城市交通得到缓解,显然建设多条线路已经不切实际,而高架桥则很好地解决了道路难于拓宽而且土地紧张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对于高桥架合理的设计相当重要,现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2高架桥设计的特殊性
对于高架桥在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时,就平、纵面线形可能的组合进行了研究,努力使路线同视觉相协调,,以确保高架桥上行车行驶的舒适和安全。同时,在确保平、纵面各自线形平顺、流畅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在空间位置布置上,遵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避免规范中要求避免的各种不良线形搭配和组合;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从视觉要求所需的竖曲线半径,以求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行车安全。
另外,对于高架桥设计来说,其设计中由于必须考虑到城市建筑物以及路线的限制,通常都设计成比较多的弯桥或者坡桥。高架桥的上部结构一般较少采用悬臂梁而较多地采用刚架连续梁或者简支梁,在采用简支梁时,为了有效地保证高架桥上车辆通顺行驶,一般都设计成连续的简支梁。而上部结构的板厚通常设计成板式结构,板的厚度可以沿横桥方向改变或者不变板厚;对于跨度较大的则可设计成肋式或箱形截面。箱梁截面一般其两侧伸出桥梁以有效地扩大桥面面积,对于下部则采用窄墩,这种上部结构形式对于高要求的城市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
对于城市高架桥的桥墩,为了能提高美观性,其多采用柱式、桩式、刚架式和薄壁式墩。柱式桥墩多设计城单柱式,桩式桥墩则多采用多根并列,对于桩顶设计的楣梁可采取外露或出于美观需要而隐蔽于上部结构之内。
3高架桥的结构选型
对于高架桥设计来说,其重点之一就是桥梁的选型考虑。通过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对于高架桥的选型关键是满足受力的情况下多考虑桥梁的美学问题。总的来说,高架桥的结构形式必须结合桥梁美学设计理念,选取合理的桥梁线形以及高宽比和高跨比等,确保桥梁的整个结构造型中各部位尺寸比例协调,保证桥梁结构舒展流畅,而部构造又可简洁轻巧、通透性好。同时应当考虑到高架桥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例如对于人口密集区则应当考虑采用槽形梁,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在使用时的噪声影响;基础采用桩基础可以减小振动向远距离的传播;采用抗振动性能好的板式支座能减小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噪音。
4实例分析
通过以上关于高架桥设计的大概思路,现结合某高架桥设计实例来进行深入探讨。本项目高架桥梁总长包括主线及四条匝道结构计1052.4m,引道总长计253.85m。高架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等高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以及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本设计方案采用四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结构,全长112m。连续梁桥有做成三跨或者四跨一联的,也有做成多跨一联的,但一般不超过六跨。对于桥孔分跨,应当要考虑如下因素:桥址地形、墩台、基础、支座构造以及力学要求等。若采用三跨不等的桥孔布置,一般边跨长度可取为中跨的0.5-0.8倍,这样可使中跨跨中不致产生异号弯矩,此外,边跨跨长与中跨跨长之比还与施工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采用现场浇筑的桥梁,边跨长度取为中跨长度的0.8倍是经济合理的。但是若采用悬臂施工法,则不能得到预期效果。经研究决定,本设计跨度取4*28m。
4.1截面形式分析
(1)纵截面设计。从高架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力特点来看,连续梁的立面应采取变高度布置为宜;在恒、活载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从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往往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高度梁能较好地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而且变高度梁可有效地使梁体外形和谐,节省材料并增大桥下净空。但是为了施工便利,一般采用等高度梁。等高度梁的缺点是:在支点上不能利用增加梁高而只能增加预应力束筋用量来抵抗较大的负弯矩,材料用量多,但是其优点是结构构造简单、线形简洁美观、预制定型、施工方便。
(2)横截面设计。对于高架桥的横截面的设计主要是确定横截面布置形式,包括主梁截面形式、主梁间距、主梁各部尺寸;它与梁式桥体系在立面上布置、建筑高度、施工方法、美观要求以及经济用料等等因素都有关系。
当横截面的核心距较大时,轴向压力的偏心可以愈大,也就是预应力钢筋合力的力臂愈大,可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的作用。箱形截面就是这样的一种截面。通过工程实践表明,箱形截面是高架桥中大、中跨预应力连续梁最适宜的横截面形式。经综合考虑,本高架桥设计采用的横截面形式为单箱双室。
(3)梁高设计。对于高架桥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时,其中支点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之间,而跨中梁高与主跨之比一般为1/40―1/50之间。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大梁高只是增加腹板高度,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却能显著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而本设计采用等高度的直线梁,支点处梁高为1.8m,跨中梁高为1.8m。
4.2高架桥细部尺寸设计
(1)顶板与底板。对于采用箱形截面的高架桥设计,由于其顶板和底板是高架桥结构承受正负弯矩的主要工作部位,尺寸主要由受力要求和构造两个方面来控制。同时对于高架桥的支墩处底版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因此高架桥的变截面的底板厚度也随梁高变化,墩顶处底板为梁高的1/10-1/12,跨中处底板一般为200-250。底板厚最小应有120。箱梁顶板厚度应满足横向弯矩的要求和布置纵向预应力筋的要求。本高架桥设计中采用双面配筋,且底板由支点处以抛物线的形式向跨中变化。底板在支点处设计为50cm,在跨中厚20cm,顶板厚22cm。
(2)腹板和其它细部结构设计。对于箱梁的高架桥,其腹板主要是承受截面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在高架桥预应力梁中,因为弯束对外剪力的抵消作用,所以剪应力和主拉应力的值比较小,腹板不必设得太大;同时,腹板的最小厚度应考虑力筋的布置和混凝土浇筑要求,根据笔者对高架桥的设计经验:腹板内无预应力筋时适宜采用200mm,腹板内有预应力筋管道时适宜采用250-300mm,腹板内有锚头时适宜采用250-300mm。对于大跨度的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厚度可从跨中逐步向支点加宽,以承受支点处较大的剪力,一般采用300-600mm,甚至可达到1m左右。本高架桥设计支座处腹板厚取45cm,跨中腹板厚取45cm。
(3)横隔梁。横隔梁可以增强高架桥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横向分布,同时还可以限制畸变;支承处的横隔梁还起着承担和分布支承反力的作用。由于箱形截面的抗扭刚度很大,一般可以比其它截面的桥梁少设置横隔梁,甚至不设置中间横隔梁而只在支座处设置支承横隔梁。因此本设计没有加以考虑,而且由于中间横隔梁的尺寸及对内力的影响较小,在内力计算中也可不作考虑。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箱梁截面(单位为cm)
5结语
通过工程实践表明,对于高架桥设计来说,其重点之一就是桥梁的选型考虑。高架桥的结构形式必须结合桥梁美学设计理念,选取合理的桥梁线形以及高宽比和高跨比等,确保桥梁的整个结构造型中各部位尺寸比例协调,保证桥梁结构舒展流畅,而部构造又可简洁轻巧、通透性好。
参考文献:
[1] 姜玄照.浅谈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J].山西建筑,2007,28(02):118~119.
[2] 王心联,杨挺,王义,等.南京火车站站前高架桥箱梁截面选型与设计 [J].智能建筑,2006,27(01):31~33.
关键词:道路设计、问题、措施
Abstract: urban road design is not the way of the simple linear design, but comprehensive traffic engineer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road engineering and urban desig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esign. In our country's at present city road design, compare pay attention to motor vehicle driving route, and pedestrian route of public space distribution and not good enough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edestrians, make the traffic system the efficiency is low, especially in rush hour traffic flow, often appear the phenomenon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This paper studies into the design of city road appear in all sorts of different problems, an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oad design, combining with relevant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in urban road design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vid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readers.
Keywords: road design, problems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作为人或物体空间移动的载体,在整个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以安全、通畅、舒适、宜人为主要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在带来层出不穷的城市道路设计作品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是城市道路设计者们面临的难题。
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性、生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尊重城市的历史并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创造既经济又实用的城市道路。但是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近期、远期规划
很多城市道路在设计横断面的时候,缺乏对道路的近期、远期规划,导致阻碍未来的城市的发展,并且由于道路改建还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对城市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有些道路由于使用年限的限制,经常出现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究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在城市道路设计开始之前,设计者只是根据当前道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并没有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在道路维护、扩建的时候中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其次,在设计中对于一些设计参数把握不准确,一般为了考虑经济而牺牲道路设计质量,使得道路在使用年限之内就出现问题,大大缩短道路有效使用时间。
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包含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以及分车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道路设计不合理,引发交通事故。其设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组织混乱。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交通状况不了解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合理布置车行道,导致交通混乱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第二,人行道安全不足。目前很多城市道路设计对人行道不是很重视,认为压缩人行道宽度,导致在人流量大的时间段出现人车混行等现象,给通行者带来安全威胁。第三,道路排水设计不到位,遇阴雨天气路面积水。由于对路面水以及下渗水的排水设计不够,导致路面破坏,严重影响交通。第四,到路边坡设计不足,引发交通事故。
道路纵断面设计以及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主要决定交通流线的通畅、舒适、安全以及道路线形美观,因此,在道路平面设计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首先,平面设计不当限制交通速度;其次,城市道路与城市广场、建筑衔接处不合理。对于城市道路纵断面来说,问题一般表现在道路平、纵面的结合上,本文以下会有详细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特点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设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从城市道路的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每个阶段都需要规划设计者、业主单位、施工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的协作;第二,城市道路设计的复杂性。由于此类工程设计专业较为广泛,因此工作量十分庞大且要求比较高,使得其相对于其它工程复杂性增加。
城市道路设计指标及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此类工程的特点并结合作者相关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可实施措施供读者参考。
(一)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之前,需要对整个工程环境做详细调查,比如说:该工程所处环境10年之内的变化以及周边建筑等的使用年限,有无拆迁可能性等,参考这些数据给道路设计定一个长远的计划。并且需要充分了解道路材料的使用年限,用来设计道路的使用年限。目前,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使用年限指标是15年,但在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等材料一般都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这就需要设计者针对此类情况作出合理设计,保证道路可以安全使用到正常老化,进一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另外,需要将设计参数做一定调整,保证道路在后期的使用和维护或者扩建中有足够的资金支撑。
(二)针对一些硬性的技术指标,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第一,车行道宽度设计。
目前,常用的车道宽度如下表所示:
车型及行驶状态 计算行车速度(Km/h) 车道宽度(m)
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 ≥40 3.75
<40 3.50
小型汽车专用线 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