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促进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切实改变工业“低、小、散”状况,优化我市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任务。2009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了146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我市有4家企业列入其中,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市工业行业中有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企业群体,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组织开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二、培育目标
力争到2015年,全市培育发展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5亿元以上企业50家。全市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从现有的1%提高到2%以上。龙头骨干企业真正成为工业行业的排头兵和转型升级的示范者。
三、认定范围及数量
1、《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重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2009]99号)以及《丽水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中确定的机械装备、不锈钢、建筑五金、合成革、鞋革、汽车配件、照明电器、竹制品、木制玩具、羽绒服装、日用及精细化工、特种合金材料、生物医药、特种纸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
2、全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确定30家。其中:机械装备及不锈钢产业各确定4家;建筑五金、合成革、鞋革、汽车配件、照明电器、竹制品、木制玩具、羽绒服装和日用及精细化工等产业各确定2家;特种合金材料、生物医药、特种纸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各确定1家。
四、申报条件
1、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制造业企业。
2、企业规模。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其销售规模在全市同类企业中位居前列,企业增加值率高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
3、企业社会信用。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法违纪发生。企业社会及商业信用良好,银行评定等级达A(含)以上。
4、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效益。企业在全市同行业中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位居前列;主导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并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5、规划制定及扶持政策。企业有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设想或已着手制定。企业所在地政府已计划按照企业战略规划要求,制定“一厂一策”。
6、已列入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自动入围。
五、申报程序及认定
1、在企业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各单位按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要求,组织推荐所属企业报送装订成册的申报材料(包括:按照申报条件撰写的工作总结报告、《丽水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申请表》、上年度财务报表及有关证明材料等),在征求当地经贸、财政、税务、金融、环保、统计等部门意见后,向丽水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申报。
2、丽水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申报材料组织进行初审,并经丽水市转型升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讨论后提出初选名单,经公示后,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公布。
六、建立工作体系
1、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丽水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监测评价指标直报系统,加强对企业的运行监测。市经贸部门在每季度召开的全市工业运行分析会议上要以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生产运行情况为重点,着力于分析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引导力及带动作用,对龙头骨干企业每年进行一次整体评价,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2、建立发展战略规划体系。要加快建立“十二五”工业领域规划体系。在具体规划体系构建上要以《丽水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丽水市装备制造业、不锈钢产业和新材料三个子规划为补充,以十个重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三十个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企业互为支撑、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体系。已认定的丽水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要参照《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转升办[2010]4号)要求,抓紧制定“十二五”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围绕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和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注重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并经丽水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论证后付诸实施实施。超级秘书网
一、主要职责
县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负责经济运行调节;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调节国民经济日常运行;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经济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向县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监督检查产业政策的执行情况;指导行业、重点产品的调整方案;联系工业领域的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并指导其改革与调整;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状况,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的建议。
(三)负责工业生产的综合管理;研究拟定工业方面的综合性经济政策并监督检查;组织拟定行业发展规划;收集、整理、分析和经济信息。
(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组织协调工业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发展;负责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及建筑节能推广应用。
(五)研究提出全县信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引导和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协调全县专用通讯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指导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六)负责综合运输协调工作;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涉及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联合运输,做好交通运输的衔接和协调工作。
(七)研究拟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企业智力引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负责国家明确分工的技术职称工作。
(八)研究拟定全民创业工作计划,制定全民创业发展措施;落实全民创业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指导,组织协调指导全民创业相关工作。
(九)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
县中小企业发展局主要职责:
(十)指导企业深化改革,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指导中小企业开展科学进步和技术改造工作。
(十一)负责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发展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十二)指导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参与指导企业融资工作;负责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
(十三)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管理;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指标控制标准并组织实施。
(十四)依法行驶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权,制定全县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分析本县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承担县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五)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县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其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十六)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县性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协调、监督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
(十七)组织、指导全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十八)依法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情况;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保护、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发展
1 人力资源规划教程框架内容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程中的关于三级、二级以及一级中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一级主要是专门针对高级或人力资源总监的;二级主要为中级以及主管管理者安排的;三级是主要针对的资源管理中的一般管理者。
第一,应当严格按照行政管理理论中的层级理论编写教程,同时还应当充分体现职务与责任相符以及实务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第二,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事情,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他五个模块具有整体以及紧密的关系。
2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
2.1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人员配备计划:为了实现企业内部人员的最佳配置,企业应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人员管理措施。第二,人员补充计划:为了有效的完整以及改善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企业都会根据组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空缺的职位进行补充。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弥补计划,就可能由于某个职位的空缺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三,人员晋升计划:企业在制定职务晋升方案的时候,都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目标、人员的需求以及内部人员的分布等实际情况。对于员工来讲,职位的晋升同时也标志着责任与权限的增加。在企业中,人员晋升计划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
2.2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除了包括上述三种人员计划外,还包括以下四类计划:第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通过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机的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企业发展带动员工发展,而员工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还能有效的开发、激励以及留住人才。第二,员工的薪酬激励计划:通过实施此计划,可以更好的选择薪酬激励的措施和方法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施此计划除了保证企业、人工的成本符合企业经营现状外,还能够充分的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第三,人员培训开发计划:为了使得员工技能的发展适应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会定期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关于培训的策略方案就是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其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培训人数、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培训费用的预算等。第四,其他计划:如:员工援助计划、安全生产计划、劳动组织计划以及劳动卫生计划等。
2.3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遇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因此,为了将不确定性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具有前瞻性,并且能够及时的预测、分析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这也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要求之一。第二,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适度的人员流动,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员工队伍的质量、结构等,还能更好的开发以及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提高人力资源有效性的同时促进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第三,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人力规划中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保障问题。为了保证人力资源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人力应当对人员的流动情况、供给状况以及人员流动的损益进行预测和分析。第四,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为了实现企业资源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规划必须服从于企业的发展规划。
2.4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第一,调查、收集和整理与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相关的各种信息。其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如: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率、消费结构、技术装备情况等)和外部信息(如:政治、经济以及法律因素、经营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第二,为了给预测工作提供准确而详实的资料,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规划的期限并且充分掌握现有人力资源的情况。第三,在分析影响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且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的预测方法,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在整个人员规划中,这也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第四,人力资源规划活动的出发点以及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资源的供求协调平衡。对此,应当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以及各项业务计划,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第五,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评价和修正。为了了解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应当对规划进行有效的评价。由于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应当对其各阶段的成功以及最终结果进行监控、监督、协调以及评价。根据信息的反馈情况适当的修正规划,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福林,刘久涛.浅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
[2]赵君,梅小敏.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6(S2).
关键词 电力市场;电网规划;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06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市场发展迅速,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电网规划不仅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电网经营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保证电网满足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对电网的建设、运行和供电提供保障。本文通过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若干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从而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1 电网规划
1.1 电网规划内容
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它主要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确定电网未来安装设备规格(如导线电压等级及型号、变压器规格等)和确定电网中增加新设备的时间和地点。编制规划的通常方式是:首先进行负荷预测来确定负荷需求的规模和方向,然后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来确定规划期需要补充的容量的规模和分布,从而进一步来确定降压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我们可以根据容量和负荷分布的需求来进行网架结构设计优化,按照负荷发展和网架方案确定建设项目及顺序;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编制规划的基本解决方式是在确定电源和规划负荷条件下,对变电站的最佳位置、最优容量和线路的最佳路径、最优截面的求解。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其实质是利用以往的数据资料找出负荷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出电力负荷未来时期的变化趋势及状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规划方案的质量,负荷预测流程如图1所示。
1.2 电网规划原则
电网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企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2)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要把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保持企业内各项工作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从而确保公司目标的分步分层实现;3)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相统一的原则。企业要按照建设现代化企业的总体目标,逐步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企业内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规划目标要与本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协调统一;4)实物量规划与价值量规划协调并重的原则。电网规划应能实现企业建设和运营的物理量目标及公司经营的价值量目标的协调运行;5)和谐发展与整体优化原则。加快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合理、协调和稳定有序发展,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 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特点
在市场机制环境下,电网规划将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电网规划的注意特点如下:1)未来电源规划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进入市场化后,把发电和电网分隔开来。由于电网的建设周期相对于电厂的建设周期来说相对比较长,因此我们很难估计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系统电源及市场的变化,这样就增加了电网建设的投资风险;2)未来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因为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所以当用户根据自身的考虑出发改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时,将会导致系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分配,这样就增加了负荷特性的不确定性;3)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在电力市场环境中,电网调度的原则是根据电厂机组的报价和用户需求来决定成交量、成交价格和优化调度次序。市场中各电厂生产都是追求其最大利润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按照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投入机组台数及生产规模;4)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在电力市场进行改革前,一体化电力企业通常是输电网的唯一投资者,电力企业传统机制可以保证企业能安全地实现投资回收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电网投资不存在任何风险。然而,改革后的电力市场,电网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投资回收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减小项目投资资金风险和保证获得最大投资回报,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经济评估是非常必要的;5)电价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环境下,电价会受负荷、地点和可靠性因素的影响,由于负荷的不确定性、地点的不确定性、可靠性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拥挤情况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得电价变化频繁,从而使得电价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6)规划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下,电力部门肩负行业监管的职能,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网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其本身具有逐利性,但是出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网公司包括电网规划都将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也将造成电网规划上存在目标以及最优方案的选择上的不确定性;7)投融资体制的不确定性。与我国传统的国家投资体制相比,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建设的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就意味着电网建设上容易受金融市场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4 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步骤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未来的电源规划和负荷变化趋势;2)对我国现在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将来的电源和负荷进行相关预测,进而来预测未来的电力市场情况和电价水平;3)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筛选;4)提出候选备用的规划方案;5)估算可能受益的情况并对它们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分析。其中前两步是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根据优化方法按电力市场环境条件下的要求和所建立的新的规划模型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第五步是对所得方案的经济性进行验证。
3 结论
因为电力市场在我国还处在初始阶段,所以基于我国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制度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对电网规划中若干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可以对建立基于市场环境的电网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6.
[2]高赐威,程浩忠.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2005,33(3):5.
[3]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4]金华征,程浩忠.电力市场下的电网灵活规划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2).
为了了解这些经验做法,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市商业学校本部,进行了深入采访。
设置企业培训部门
“我们服务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是由企业办学这个定位决定的,企业办学的背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伴随着企业发展进行同步设计。”现为北京市商业学院党委书记的史晓鹤从1981年考入北京市商业学校,她的命运就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是这所学校转型、发展与跨越的见证者。
1999年,北京市商业学校、一商干部学校和北京商业技校,三校整合,成立北京一商教育培训中心,2013年又和北京市物资党校、祥龙公司所属企业、行会、中高职院校共计60余家单位成立了祥龙职教集团。从成立那天起,学校就成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针对行业企业开展培训。
为主动、及时、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需求变化,近年来,商校在组织机构上做了很大调整。
这种调整源自史晓鹤团队的一个理念,“所有公认成功的学校都源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机制,任何计划和任务的完成都要把学校的组织建设作为切入点。”
为提升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商校在组织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在最新一轮改革中,商校的企业培训部门由一个变成了“三驾马车”。学校成立了针对中高管和党员干部的党员干部培训部;针对岗位能力提升的培训鉴定部;设立了面向行业、社区的社会培训部。此外,商校还专门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所。
为什么要在职业学校设立研究所?史晓鹤解释:“在法国等国家,有专门针对企业需求而设立的培训研究机构,进行培训课程开发设计。我们研究所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主办企业――祥龙的发展规划、发展需求,同时研究现代服务行业的需求,通过调研分析,制定学校服务企业的规划、行动方案,和培训部一起开发培训课程,为培训项目开发和课程服务。
在中职学校里,这应该是第一个研究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研究所,而这个职业教育研究所与其他三个培训部门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仅如此,商校还成立了为祥龙公司和整个行业企业进行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的成教部和校企合作处。
三个培训部、一个研究所、一个继续教育部门、一个校企合作处共同组成了商校企业的新格局。
根据企业需求培训
北京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作为职业学校如何获得企业的青睐?
对此,史晓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理论政策培训,高校做得很好;经营管理培训,商业机构做得最好,但涉及专业领域、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的培训,却是职业学校的优势。”
2010年,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一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企业重组,成立祥龙公司,商校与其他学校一起,作为教育板块,整合进入祥龙公司。
面对这一变化,史晓鹤和领导班子思考的是,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商业学校,如何与其他职业学校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商校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委所覆盖的交通管理包括客运、货运、场站等等,但每一个企业都将安全管理视为首要任务,强调工作标准化。为此,商业学校主动提出与交通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课题,并承担了安全员培训和企业安全达标工作。
去年,商校还为北京运通公交公司进行了定制式培训,培训内容是青年干部、领导力、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培训,以及全体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和岗位能力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在与该公司领导层多次沟通,分析了几千员工的现状后,制定了一个年度的培训计划。
这样“量体裁衣”式的企业培训在商校还有很多,除了针对企业定制式的培训,还有针对性的管理咨询:为眼镜公司培训,讲求“培训+管理”的双重服务,除了提高技术外,还要帮助公司分析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有一商美洁公司等,如何协调总公司管理与供应商匹配的问题,他们曾让商业学校帮助制定流程优化和制度优化。此外,商校还参与了物流业和电商业发展课题的研究。
据了解,仅去年,北京市商业学校对企业和社区的培训,包括新农村建设、会计继续教育和验光师培训就达到了2万人次。
“用细分的教育服务来赢得企业的信任”,这既是北京市商业学校坚持并践行的新理念,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除了在培养课程的开发中,做定制式企业培训,商校教师还参与制定企业发展规划。
“学校老师参与了主办企业――祥龙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相关工作,现在已经参与祥龙‘十三五’规划的调研了。”史晓鹤的心得是,做企业培训需要职业学校转变思路,需要研究企业发展规划,研究企业改革需求,研究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从企业培训到同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跟进、培训管理咨询、发展规划制定,这才是深度校企合作,或者说是校企合作的至高境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企业回报学校贡献
不求全,不求大,不跟风,着眼长远,细分定位,服务企业专业化需求,北京市商业学校定制式的企业培训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企业主动找到商业学校寻求合作。
“通过培训,企业感觉职业教育不仅能够输送毕业生,还能为企业做立体服务,所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渐渐被调动起来了。”史晓鹤说。
正是看到了这种贡献和潜力,企业也给予了学校巨大支持。
去年,祥龙划拨给北京市商业学校两块土地,近100亩,其中一块学校将改造直接用于培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祥龙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又将学校前方200多亩的土地划给了商校用于建设企业大学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
“从去年到今年,祥龙已经给学校增加了300多亩土地的投入。不仅如此,还把学校的工作纳入公司的年度计划。”史晓鹤说,这个年度计划里有一个亮点,就是职教产业园建设,“这里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基地。这就是我们提出来的‘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模式。”
到目前为止,因为得到了祥龙的支持,商校已经有8个校区,550亩地,每个校区都进行了定位研究,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教育服务,形成了服务祥龙、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首都发展新需求的教育网络。
“北京寸土寸金,能给学校投入这么多土地资源,目前是第一份。” 史晓鹤说。
协助厅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工作;协调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工作;承担综合调研工作;制订厅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有关重要文稿;负责厅会议组织、公文审核、文电处理、机要档案、秘书事务、接待联络、机关财务、保密保卫、后勤保障,以及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立法计划、负责草拟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行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险监督检查权,指导和监督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建立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负责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负责普法工作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咨询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基金监督处)
编制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统计和信息工作,统计公报、信息资料及发展预测报告;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及其网络的规划、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管理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和国际援助、贷款项目;会同财政部门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并组织实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制订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网络,查处基金管理的重大违纪案件;认定投资机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资格,认定有关机构承办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资格并对其承办的补充保险基金实施监督。
(四)劳动工资处
制订劳动关系调整基本规则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实施规划,审核在杭省部属及部队属单位集体合同;制订全省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和外来劳动力调控计划;负责特殊招工、政策性安置和调配工作,按分工拟定“农转非”政策;参与省级劳动模范的评定工作;制订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率挂钩政策,负责省属企业工效挂钩工作;制订并实施企业工资指导线政策、工资集体协调规则、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收入调节政策和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审核省、部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
(五)就业和失业保险处
综合管理全省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就业及失业保险工作;制订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制订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划和职业介绍机构管理规则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办法;制订全省就业服务事业规划和促进劳服企业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按分工管理境外人员入境就业和公民出境就业工作;制订全省失业保险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基本政策并组织实施;制订失业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调剂政策、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和稽核办法;负责管理失业人员疾病、生育、死亡等有关待遇。
(六)培训处
根据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制订实施办法;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订职业技能鉴定规则和实施办法;负责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和社会劳动者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制订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竞赛的规则和实施办法;负责管理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综合管理全省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培训机构;承担省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工作。
(七)仲裁处
制订劳动仲裁规则和劳动争议处理政策;负责全省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资格培训、考核、认定工作;负责对全省劳动争议处理行政机构的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以及对乡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指导;负责劳动保障来信来访、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责在杭的省、部属和部队属单位的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八)养老保险处(省社会保险委员会办公室)
制订全省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管理政策;负责养老保险调剂金的管理使用;制订个人账户管理政策和养老金计发的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中央行业在浙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组织实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办法;负责调整城镇职工疾病、非因工死亡待遇及其供养直系亲属和非因工伤残职工的待遇政策和给付标准;负责调整精减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负责省、部属单位职工缴费年限的认定和退休审批工作;制订补充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办法;承担省社会保险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九)医疗保险处
制订全省医疗保险的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医疗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政策;指导全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负责管理基本医疗的药品、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及支付标准;负责实施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办法及费用结算方法;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收费标准调整工作;研究制订省直单位、在杭部属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负责实施省本级离休人员和子女统筹医疗管理办法。
(十)工伤生育保险处(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制订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和管理、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及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的待遇政策;指导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负责管理全省工伤认定政策和办法;指导全省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和因病、非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序的鉴定工作,负责省部属单位和行业单位职工的劳动鉴定和市地申请的劳动鉴定复鉴工作;承担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十一)农村社会保险处
制订全省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订农村养老保险费用筹集办法、待遇项目、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研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规则;负责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十二)人事教育处
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和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导成员的任免;拟定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干部教育的规划、计划;负责劳动保障系统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负责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负责厅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十三)驻厅监察专员办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企业应根据当前业务现状及发展规划制定总体战略[1],指导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企业总体战略包括智能战略、业务战略、产品战略及营销战略等。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的人物、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策略、措施的总称,是总体战略的技术支撑。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企业根据内外市场环境提出信息化战略;部署实施自身的IT架构,支持本企业业务模式的顺利开展,进而达到企业战略制定的总体目标。同时,业务现状、开展模式及发展规划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基础,从业务、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决定了本企业的IT架构,从而逐步实现信息化战略的目标,为达到总体战略提供软硬件平台支撑。
2长远发展目标
由于企业信息化[2]是企业以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全过程,同时企业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中,因此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考虑其长远发展目标,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竞争环境。在进行需求调研时,不仅要分析企业的业务现状,还需要考虑企业级更宏观的业务发展方向。只有充分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深入梳理企业业务发展模式,企业信息化规划才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长远利益。
3管理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并行
一个完善的企业往往由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构成。管理部门负责整合企业资源,建立标准化制度管理体系,为业务部门提供管理支持和服务;业务部门遵循管理制度,完成企业业务发展指标,为管理部门提供经济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在企业成立及发展的各个阶段缺一不可。然而,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企业往往注重业务需求的信息化,易忽略管理部门日常办公的需求,导致分别以业务和管理为重的两大阵营协调沟通过程中频频出现冲突,不仅降低了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打破了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协作平台,更不利于业务的正常开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在规划其信息化提升方案及长远目标时,需兼顾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共同诉求,,打造适用于全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以实现管理信息化[3]与业务信息化共同发展的目的,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的开展实现。
4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梳理、网络设备的部署、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还应包括职工信息化意识与应用技能的全面提高。如果员工不能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平台使用方法,即使本企业信息化平台非常完善,也发挥不出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因此,企业在部署其信息化平台的同时,需加强对全体职工网络及信息化相关认识的关注与培训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职工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软硬件平台的功效,为增强信息化效益、打造信息化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5可扩容性与可延展性
随着现代社会以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4]的不断提高,各企业已经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及网络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促使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业务变革,并及时动态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必须随着业务发展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以适应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业务往来的动态变化及管理制度的及时变更。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会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开辟全新的业务领域,因此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应具备可扩容性,即在原有软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一定规则增加其他功能。同时本企业在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必然会加强对本领域业务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因此企业在信息化规划时也需认真斟酌信息化平台的可延展性,为后期信息化平台的更新和升级预留出灵活的接口,保障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信息平台延展能力,为企业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团队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部署是本企业提升其信息化水平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网络平台的“有无”问题。要保证该平台的顺利运行,企业必须具有一批技术娴熟的系统运行与维护人员。软硬件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故障,诸如硬件设备更新操作系统、不同软件的兼容问题等,需要专业人员的从旁协助;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对用户标识符进行配置、增加、删除及权限授权划分等操作;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投入运行,也需要对系统日常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评估,以便在系统发生重大故障前采取应急措施,将系统故障带来的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完成系统定期的风险评估工作,完善本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来自其他网络或终端的恶意攻击,并制定信息化平善及发展方向,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平稳升级与业务的顺利开展。
7结语
关键词:企业;战略;发展;重要
一、企业发展战略之基本涵义
1.战略的基本涵义。“战略”一词源于希腊文strategas,原意是将军。在古希腊,该词演进为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企业发展战略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企业为长期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2.战略的编制原则与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原则;符合公司的业务定位原则;各子战略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与总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原则;目标互促性原则等。(2)主要内容:企业发展宏观、微观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企业发展目标规划;企业未来重点任务;企业战略保障措施等。
二、战略是企业发展之“纲”
俗话说得好:纲举才能目张。“纲举目张”这个成语,出自西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纲”是指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纲举目张是讲只要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企业发展要抓好的“纲”就是战略管理。在激烈的竞争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客观情况下,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如集团公司在2011年首次进行资源重组,面对企业底子薄、负债率高、历史遗留纠纷和案件复杂、企业资信差、基础管理薄弱等现状,要求企业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正如美国著名的组织行为专家韦克指出:管理模糊性、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变革,业已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头号任务。集团公司深刻认识到战略对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性,坚持以企业战略为统领,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总体目标,即:牢固树立三大理念,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合理定位三类业务,最终实现三大目标,打造“专业突出、相关多元、经营集约、管理精细的现代建筑企业”。在“十二五”战略的引领下,集团公司从狠抓内部管理入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此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便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经验,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先机,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如果企业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战略不明确,就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具体经营决策就会盲目。对此,集团公司在清醒地认识自身发展薄弱环节的前提下,在积极推动公司上下加快创新与突破的同时,精研形势、寻找对策、修订规划,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深入分析集团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内部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找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及区域布局,强化效率优先原则,合理配置资源,集团公司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竞争力和生命力显著强化,这些都源于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的准确性。反之,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不重视企业的战略发展问题,没有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甚至连专职于公司战略管理的人员都没有,这样的企业好像破浪滔天的大海里漂泊的一只独木舟,没有方向、没有指引,随时随地会撞上无名的“玻璃之墙”。“三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战略”,一个只想赚一些钱的企业只要抓出一次好的机遇或许就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个想长远发展并连续取得成功的企业,没有正确的公司发展战略指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若想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公司的发展战略管理。
三、发展战略之保障措施
当今社会,一个企业能否长远稳定地发展,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好坏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一个企业好的发展战略确定后,若想落地实施,则必须有得力可靠的保障措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空间里永占一席之地。1.制定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依据。只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才能指导企业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混乱。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对企业的综合情况做全面而又客观的分析,并考虑到整合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便将这些资源调配到一个统一的方向上来,以保证制定出来的企业战略的正确性、清晰性与可行性。2.加强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企业发展事务纷繁复杂,当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后,领导干部应首先认识到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建立一个部署实施战略的领导小组,使得企业的全体员工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紧随其上,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战略执行力,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3.完善权责体系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权责体系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企业战略发展的效能,促进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细化发展战略目标,力求目标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的有效统一。4.实时验证定期评估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纵横交叉,协作互进”的战略规划体系,及时分析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纵横之间加强互助协作,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提出评估改进、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强化战略规划的执行力度,使得战略规划能够真正贯彻落实,指导企业今后的发展。综上所述,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就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牢牢抓住企业战略管理的“纲”。因为,战略是灯塔,它引领企业前进的方向,使其不会偏离航道;战略是蓝图,它描绘企业的未来,引导我们去摆脱困境、持续发展;战略是号角,它激励我们去攀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总之,完善并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建梅《企业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2]张文倩《浅谈促进我国跨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3]王芳《从葛雷娜组织成长模型看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