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 信息化建设
当今企业管理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管理和研发信息化成为支撑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近些年,中央企业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上,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管理信息资源,促进管理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做强做优提供了有效支撑。
1.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信息化建设
1.1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激活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基础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飞速前进,为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央企应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以流程再造为契机,在人、财、物的管理中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央企管理水平和辅助决策能力。逐步建立统一的央企资源计划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建立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统一接口的综合办公系统等。
1.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与信息化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关注几个方面,一是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央企科研生产设计、试验、制造的水平和效率;二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央企,注重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制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以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开展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投资以协同设计制造和资源共享为主线的一体化研发信息化建设;远程服务及计划、质量等管理信息化建设。
2.央企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
2.1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需求
当今企业管理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管理和研发信息化成为支撑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近些年,中央企业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上,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管理信息资源,促进设计研发、管理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做强做优提供了有效支撑。
2.2央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央企均广泛开展了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尤其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在央企制造业数字化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研制生产能力,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央企信息化水平与国外信息化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系统集成程度较低。
由于各信息系统建设时间不同,负责建设的厂商不同,采用的标准不同,造成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困难,无法兼容,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个无法数据共享的信息孤岛,此外,随着门户、商业智能及协同应用等系统的建设,系统整合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企业的现状,为应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加强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协同成为一个时期内工作的重点。
2.3完善信息化保障体系,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
我们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央企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比如: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业务战略、主要流程,分析信息化需求;研究信息化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信息化愿景;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等。
结合产业特点,建立行业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围绕纵横两条工作主线,一是垂直延伸至所属单位部门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围绕管理业务,建设以OA、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分析统计与决策支持等核心的业务应用系统,涉及计划调度、质量、财务、项目、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材料等管理协作平台;二是贯穿央企各板块产业主线的科研、设计、试验、生产制造、总装集成的业务工作部门,围绕设计研发数字化、模拟化、数字三维化、协同化、试验验证仿真虚拟化、三维数字制造、可视化、敏捷化等专业协作主题,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智能化和自主创新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4央企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信息化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央企的发展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宏观上,央企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能够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利于实现全球资源信息的共享、利用和传播,能够提高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还能够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二是从微观上,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
3.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切合实际,对企业进行统筹全局的规划,并且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进.军工电子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J].信息化研究.2009(11)
[2]范炳健.国外军工企业信息化现状及趋势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07(03)
1.1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我国目前实现了统一管理的中烟工业公司是由公司本部和下辖的多个卷烟厂重组而成的。在这些基层的卷烟厂与中烟公司本部之间,其信息化的程度和应用状况参差不齐。在信息整合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性,做好基层与公司本部信息的对接。
1.2管理层次繁杂各级的烟草管理和业务需求不同,造成了我国烟草行业的管理层次繁杂。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建立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综合体系。
1.3业务管理多变在我国,烟草行业的整合和重组还处于起步阶段,业务模式不成熟,并且集权化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适应性和弹性较强的应用系统,使其能应付多变的业务管理模式。
1.4异构的系统环境信息孤岛的形成是由于异构的系统环境造成的,从而引起信息资源无法流通,造成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加之以前的信息化建设技术刚性强,投产后无法调整,因此无法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满足业务需求。
2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顺应烟草行业的整合、重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数据库的统一建设为适应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建设数据中心入手,并将其作为烟草行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按照国家提出的“狠抓企业集团化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建设企业“数字烟草”的微观主体,并且进一步筛选有效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将企业的管理与数字化系统并轨,将系统集成、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生产经营。统筹规划,协调进行,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的要求来实现数字化烟草行业的建设,还要对企业内部特征相同的不同类别数据项进行归纳集中,使它们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中,但可以在各系统中关联特定业务,从而可以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点,对数字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
2.2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个着眼于全局、完备的总体规划。相关人员要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而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通过了解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准确规划,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以促进烟草企业信息建设目标的实现。烟草企业属于流程生产型企业,其工艺过程具有连续性,生产流程也是连续进行的,且顺序也是固定的。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得烟草行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十分严格。另外,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2.3行业信息标准体系的制订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标准化都是工作的基础。相比较而言,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要求更加严格,具体表现在:
①经济技术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因为经济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程,应该在全方位的层次和意见考量的基础上建立。
②代码的标准化。这一点要从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高度来制订,并要严格执行我国已的标准代码。
③接口的标准化。烟草行业内部存在着各类异构信息系统的软件接口,要加强对这些计算机软件的接口处理,就要保证信息数据的连通性。烟草行业还应该对企业间不同功能的在线智能计控设备进行考量,建立起通用的数据和硬件接口,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和计算机软件不兼容等问题,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结束语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现实电子地图
一、前言
油气集输公司轻烃回收装置投产运行以来,随着生产发展变化,进行了多次改造或扩建,地下管线多层交叉不清;同时原来从国外引进的工程设计图纸均属传统纸质蓝图形式,绘制体例与国内不同,查阅困难;公司站内天然气集输系统缺少整体资料,给生产管理、操作运行带来许多不便。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所以建立“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系统”。
二、研究开发内容
1.数字化系统的技术方案
(1)总体思路
在计算机网络允许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工程的构建,最终完成整体的轻烃工程数字体系。数字化框架平台的构建主要有以下过程:
①数字化输入。把零散的数据,收集、辨别、归纳、整理、输入计算机。
②信息化处理。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各种技术软件进行处理。
③形象再现。在计算机网络上,重现整体轻烃工程,达到智能互动化。
④组织决策。在轻烃工程数字化体系构建过程中,油气集输公司的各个部门、先后多次浏览、讨论、修改、审议,集中更多智慧。因此,数字化系为各级领导采纳,为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掌握使用,受基层班组操作工人欢迎。
(2)技术原理
①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系统框架平台的构建,使数字系统的制作深度能够满足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实用可靠、操作方便、结构清晰;
②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系统技术支撑体系的评选,筛选合理、可行的应用软件,采纳适用、经济、方便的软件;
③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所建立的数字模型,达到漫游形象逼真、技术属性的数据完整准确、触摸物体的查询、测试、量取等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④完善数据库选型方法,数据资源结构繁简合理,资料完整配套,数据齐全准确,数据的范围全面、类别层次分明清晰、格式统一。
(3)支撑体系
根据数据达到的可视化详细程度分为四个层次:
①视频图像。采用多媒体数据(音频、视频)方式,描述数字轻烃工程的概要。
②平面设计。利用平面设计的原理,形象地、具有立体感地表现出轻烃工程的厂区全貌,以及各个作业区的整体概况。重点表达数字工程的“面”。
③动画演示。采用动画演示方式,表现出流体的运动过程,并显示流体在各个流程阶段的主要参数。将声音、文字、图片及动画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
④虚拟现实。本系统运用虚拟现象(VR)技术现实地形环境仿真,其基本功能有:矢量地图数据获取,三维地形建模,三维地景生成,立体显示与立体观察,目标叠加与查询等。可用于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构,地形勘察,重大工程模拟等。
(4)主要内容
总体介绍:简述油气集输公司及其轻烃回收厂的概况。
①技术专题片。以生产现场实况录像为主,配套以油气集输公司的相关技术文件,以及技术管理会议等活动纪实镜头组成视频画面。
②流程系统。采用动画形式将油气集输公司站内天然气集输的各个流程系统,分别描述,并显示主要技术参数。
③平面区域系统。采用动画形式,分别介绍了油气集输公司所属主要石油和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管线的概况,同时利用立体效果图形式表现出油气集输公司厂区内各个部分。
④3D虚拟演示系统。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三维空间表现能力,采用人机交互式操作环境,达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把油气集输公司站内天然气集输系统形象化地展示在屏幕上。
⑤电子数据库系统。应用电子版方式存储油气集输公司及其轻烃厂的相关文件。
⑥SCADA系统。预留备用接口可以链接外部即监测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SCADA),与站内的自动控制实时管理系统并网,使自动控制管理更全面、方便。
三、实施效果及达到的技术指标
1.技术特点
(1)提高效率,优化方案。为油气集输公司及其轻烃厂、油气管道各个部门的电子应用系统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共享,加强了交换、协同作业服务。
(2)迅速及时,实时可靠。能够及时存入运行、管理、维修等工程技术动态,通过技术服务平台,由控制中心操作,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管理水平。
(3)形象逼真。数字化影象不同于照相,制作模型需要简化、概括,在允许推理或想象过程中,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模型形象的神似或形似。
(4)人性化软件界面。实现人机之间交互性,互相充分交换信息。
(5)操作简便、灵活。系统软件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用户界面,应用人员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以轻松掌握使用。
(6)互动操作。数字化工程,在真实、可视三维环境下展示到用户面前,通过交互方式查询和操作,犹如在真实三维世界中,充分体现空间特征。
2.先进水平
数字化系统应用阶段目标的创新性,应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本项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系统研究,从整体来说,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完全创新,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将数字化成果推广到天然气集输系统的管理、运营、维护阶段。
(1)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系统的框架平台结构清晰,繁简合理;
(2)站内天然气集输数字化的三维视图形象逼真,属性完整;
(3)数字化系统的电子数据库存完整准确,层次分明;
(4)地下管道探测方法先进――探测结果,可靠实用。
3.技术指标
3D虚拟现实技术平台,于2000年开发完成,并形成商品化。经测试,3D系统的性能,各项技术和效益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小区建设领域,并正逐步向其它领域拓展,如园林设计、电力设计系统、油田地面与地下工程、天然气地下管网等。 目前3D系统的产品线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由当初时的单一产品3D虚拟现实内容创作系统,发展成为多个系列的产品。
埋地管道的测试精度高:
埋地管道走向、方位的定位精度:深度地5%;
地下管道探测距离精度:管线3米±5%;探头7.5米±5%;
探测地下管道的测深范围:≤5m;
探测地下管道外防腐破损点的位置偏差:≤10cm;
检测地下管线外防腐层漏蚀点位置计量距离精度:≤测试距离的0.1%;
防腐层破损点捡漏精度:≥0.25mm2。
4.推广应用
现在轻烃数字工程系统已经在辽河油气集输公司及其轻烃回收厂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以一种低成本的易于实现、形象、可靠、便于操作的数字工程成果,向油气集输公司所辖其他站场推广,推向辽河油田其他工程,推向全国兄弟油田,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轻烃数字工程系统在油气集输公司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用于站内集输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
数字化系统提供了已建工程的全部技术成果数据,及管理、资源、设备等信息。在总体规划时,打开画面,查询设施各类资源数据,能够方便地进行规划构思。
(2)用于集输工程的改扩建方案设计
改建、扩建设计方案修正:虚拟现实系统应用于编制设计方案,可以很轻松地随意进行修改,改变建筑高度,改变绿化密度,改变外立面的颜色,显著加快方案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改建、扩建设计方案审查:由于虚拟现实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各个部门能够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思路,能够领会各方面的意见,达成共识,妥善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用于维修施工管理
数字化系统平台对于施工管理,不仅能完成记录维修施工过程信息的数据库,还能够规范数据格式与准确性,使各单位、各部门能够共享信息数据的网络平台。
(4)应用于采购管理
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获取相关属性资料数据,提出设备器材的规格、性能、以及生产厂家,很方便地编制采购计划,搜寻供应商,生产资质,合格证,厂家对比,采购统计等等。
(5)应用于操作运行
在链接了站内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SCADA)之后,能够实现油气集输全自动控制。实现整个油气集输数字化系统的监测监控,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作和优化控制。
(6)应用于经营管理
优化运行:是在系统装置的各种内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通过机泵设备运行方案的调整,通过生产塔工艺参数的合理调配,使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最佳,实现节能降耗。
生产运营管理系统: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分析,对客户关系、市场营销、生产调度等进行管理。
(7)应用于故障维修
配套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装置系统风险进行管理,指导系统编制维修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当风险指数达到警戒线时,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尽可能地降低装置事故发生率。
(8)用于宣传报道
虚拟现实系统所产生的沉浸感和互动性,不但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还能随时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而且更可以导出视频文件用来制作多媒体宣传资料,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宣传展示效果。
(9)应用于教育培训
数字化系统具有形象现实的3D全景、图形、图像化、数据表格等生动特点。非常便利于非专业人员和岗位工人识别,能够形成一个基于数据库的3D全景多媒体场景,是一套理想的专题汇报系统和技术培训系统。
四、结论与展望
Abstract: Digital Factory is built with the core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tegration" which are digital product data,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visua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utom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 It provides mechanical,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modern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latform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o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of the school. It can train students' engineering design cap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engineer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abi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apacity by giving service to students,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practice project training, the students have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关键词:工业4.0;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
Key words: industry 4.0;digital factory;pract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15-03
0 引言
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各国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美国提出“再工业化”,都在努力争夺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1]。中国制造业由于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一直以来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已经严重阻碍其发展。目前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还不多,随着人口红利减弱,低成本优势消失,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必须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大量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问题,二个是如何升级的问题。高校建设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利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工厂体系的认识理解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工业,制造业,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形态等,为企业升级提供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又可以为企业升级做示范。
国内的高校对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研究比较少,知网上相关文章并不多,如:苏亚辉《高职工科类专业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建设》只是提出把现代化的企业生产流程引入日常实训教学。宫海斌《校企合作――数字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一,引进企业先进生产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经验、产品设备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保障的理念。周月侠《高职院校建立数字化工厂意义浅析》只是介绍了高职院校建立数字化工厂的意义。武平丽《模拟数字化工厂的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研究》提出利用工业控制软件,模拟数字化工厂控制工程的设计、安装、仿真调试和投运的方案。这些研究还只是对数字化工厂理念和实训仿真的研究。还有少数的高职院校建设了校内智能工厂,但只是停留在现成的硬件集成或建一条数字化生产线和厂房,在软件方面,基本是购买商品化的各种应用软件,不仅成本高,而且各软件的集成相当困难,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工业4.0”高校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依托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DDFS数字化工厂平台,根据校内现有的以及可以增加的硬件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不仅成本低,而且易实现,可以作为机械、机电、控制、电子乃至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基地。通过依托平台开发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具有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技术操作与指导、工程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技能高度复合,该实践平台建设对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人才,推进数字化工程,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目标
建设“四化融合,三服务”的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即:数字化产品数据、智能化管理软件、可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好的为学生、企业、社会服务。
①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面向学生主体群,面向全校相关专业,打造一个真实的、适合的、可行的,能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智能制造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概念。
②为目前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管理落后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的示范。
③培训社会人员。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员工技能老化率上升,工作岗位重组频繁,在职员工流动加大,再就业的终身进修成为必要手段。利用该实践平台可以开展层次多样,期限不同的各种培训,为社会人员再就业提供保障。
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内容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建设,二是针对此平台的教学实践项目的开发。
2.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建设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即车间硬件设备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形成综合信息流自动化集成制造系统[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从组织结构上分为四层:设计与制造层、计划管理层、数字化制造层和底层控制层。
2.1.1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软件运用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软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PDM系统(产品数据管理)、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PDM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ERP解决了“何时何地由谁做”的问题,MES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①产品数据管理(PDM, Production Data Management)软件的运用。
产品数据管理是位于设计与制造层的管理软件,它是介于数据库和应用软件间的一个软件开发平台,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通过PDM平台,实现CAD/CAM/CAPP/CAE的一体化,使产品向无图纸制造方向发展。产品CAD数据经过校核,直接传送给数控机床完成加工[3]。
②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软件的运用。
ERP是位于计划管理层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制造资源(人、财、物、信息等)的组织和控制,解决了“何时何地由谁做”的问题,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上重点实现物料需求、物流及库存管理功能。
③制造执行系统(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软件的运用。
MES是处于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层之间的数字化制造层的管理软件,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在数字化工厂平台上实现生产调度、产品跟踪、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及在ERP生产计划的指导下,采集现场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相关的实时数据,自动生成生产日计划,现场监控、生产过程优化等任务[4]。
2.1.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系统集成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实现以数字化制造层为核心与其它部分的集成。一与设计与制造层进行集成。二与计划经营管理层集成。三与底层控制集成。
2.1.3 数字化工厂的硬件建设
根据已有的数控设备及增加设备,进行整体布局。即对厂房设计、车间内部设施、整体信息化及各种物流进行规划设计。车间内部设施的布局包括:生产设备的位置与摆放;各工位的位置;车间内各种附件位置;立体化仓库的位置以及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车间生产监控设备安装;车间信息看板设备安装等。整体信息化包括:机房、中控室的选择;DNC子网的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的位置及其防护设备等[5]。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的总体运行机制是“数据驱动”,即从PDM系统中获取产品的结构数据信息,输出各种与生产有关的信息,实现与ERP和MES等系统的交互。图1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信息化框架图。
2.2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教学实践项目开发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提供一个了具有现代化管理特征的工厂环境,在此平台上开发了五大模块的实践项目,分别为基础模块、设计工艺模块、计划管理模块、数字化制造模块、设备操作模块。图2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教学实践项目。
第一模块:基础模块
①数字化工厂认识(音像教材、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
第二模块:设计工艺模块
②机械CAD/CAM(产品设计与制造);
③CAPP(产品工艺);
④逆向工程(产品设计过程再现);
第三模块:计划管理模块
⑤物料管理(适时、适量、适价、适质地满足对物料的需求);
⑥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管理);
第四模块:数字化制造模块
⑦制造物联网工程(把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制造业领域);
⑧质量管理(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⑨数据采集技术(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
⑩传感器技术应用(合理选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常用检测仪器和传感器的操作和调试);
{11}AGV小车(原理、结构、种类及应用,物料运输、出入库运输等);
{12}立体化仓库(工作原理、货物入库、出库及盘库流程);
第五模块:设备操作模块
{13}数控设备编程与操作(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
{14}用于典型加工对象的制造单元{箱体类零件、轴类零件、盘类零件}(针对不同加工对象的机床选择、工艺安排与加工操作)。
3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过程
数字化工厂的建设过程分五步:①总体规划;②初步设计;③详细设计;④工程实施;⑤运行和维护。图3给出了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研究过程。
4 结论
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以建设数字化产品数据、智能化管理软件、可视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设备,即“四化融合”为核心,以为学生、企业、社会“三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为重点,为全校各相关专业提供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工程背景的教学环境和平台。通过平台的实践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为智能制造提供人才支撑。
产品数据管理PD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三个管理软件的开发依托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DDFS数字化工厂平台,根据校内现有及增加的硬件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成本低,集成方便,易于实现,应用的针对性更强。
针对数字化工厂产品生产过程来开发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的总体构建上注重实践项目之间的学科相关性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的完整性,使学生得到对数字化工厂从产品设计、工艺、管理到加工的完整实践,保证了认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李志东.数字化制造车间系统构建[J].一重技术,2011(2):27-30.
[2]王海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4):22-24.
[3]王建军,魏平安.高速数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2009(9):12-15.
【关键词】信息孤岛;数字烟草;信息化;标准化
烟草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以及行业内部兼并、重组,烟草行业适时全力打造“数字烟草”的战略,决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平台,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各卷烟工业企业加强ERP、生产执行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信息化推进了烟草行业规范管理,促进了行业改革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信息化应用于烟草行业发展。
一、信息化建设问题产生
1、“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的产生。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收益慢,短期内难以实现数字化工厂目标。但企业职能部门对信息化了解不深入,为了跟风、赶时尚,按自身业务功能建立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缺乏统一规划,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不同信息系统功能界定模糊,模块和数据偶合性强,甚至出现同一数据在多个系统分别录入的现象。
2、信息化依赖经验和技能。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定义由软件开发人员自己定义,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同一现实对象提取的数据源差别很大,名称、字段长、字段数都不一样,这给整个系统的集成带来麻烦。信息系统操作界面的友好性差别很大,完全靠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能。
3、信息化意识不够强。企业员工仍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主要依靠手工和人脑的传统管理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信息化建设氛围浓厚,使用率低的现象。从信息技术角度考虑,很多信息系统已经实现身份认证、电子签章,大部分网上办公完全可以代替手工,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烟草信息化观念,出现计算机和手工业务长期和谐共存的局面。
4、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企业虽然开发了大量的信息系统,但信息化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难以保证信息化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
5、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人员整体素质有了大幅提升,但还达不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信息化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基本上由软件开发商承担,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更多的从事系统推进和协调工作,很多烟草企业数据库、应用系统维护无法独立完成,采取外维方式完成。
二、信息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数字烟草的大趋势、大浪潮下,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烟草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系统利用率、消除信息孤岛,已逐渐演变成烟草工业企业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1、基于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设计。要实现信息数据有效利用,消除信息孤岛,就必须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规划是解决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关键所在。部分烟草企业已经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现有功能出发,着手研究信息化总体规划,但规划对软件的功能模块没有详细界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难以起到指导性作用。在规划中必须明确界定各个信息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具体实施阶段和时间。这样,不同信息系统功能范围界定明确,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规范有序的开展,避免信息建设的交叉和重复。建立信息系统规划评估体系,在每个实施步骤结束后,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效能进行评估,从而进一步调整计划、总结经验,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
2、以标准化规范信息化建设。信息工程方法论(IEM)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和办法:统一数据标准,共建共享“主题数据库”。烟草企业信息标准化需要“五标准”和“五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五项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按照五项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不同信息系统同一数据一处采集,数据编码科学规范,数据库设计标准优化。“五统一”是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登录、统一界面”。按照“五统一”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避免信息化建设过分依赖人员经验和技能。
3、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检查、监督、考核机制。烟草行业企业高层对信息化建设高度认可,部分中底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认识不够深入,导致信息系统使用率底。在推进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在技术上实现数据追踪和痕迹化管理功能,一旦数据发生问题,可以迅速追溯错误源。在管理上制定信息项目建设、应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指标,对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对执行不力人员进行通报、考核,提高操作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积极性,保证基础数据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4、完善信息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以信息化管理规定为依托固化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运行维护、操作流程,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流程化、目标可控性、风险可测性。完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制订运行和维护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服务标准,实现标准的图形化、流程化,技术人员岗位变动,按照这些标准能短时间内迅速适应信息化工作。建立直观、可视的操作人员工作标准,操作人员按照工作标准能准确完成信息系统的使用,减少操作人员变动带来的培训复杂度。
5、加强信息化三级队伍建设。加强IT技术支持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较高的IT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企业运营和管理知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负责各种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制订,提高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实施水平,避免软件外维导致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问题;加强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每个信息系统应用主体部门配备一名兼职信息管理员,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时作为信息系统协调、实施、推进人员;加强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操作员的培训、培养和管理,不断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二、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互联网接入
网站主机
办公大楼
教工宿舍
教学楼
学生宿舍
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是数字化校的硬件基础。
图一:数字化校园网络硬件分布示意图
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
网上办公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应用
网上教学系统
网上考试系统
图二:数字化校园软件应用系统示意图
数据主机
(管理数据)
数据交换中间设备
局域网
图三:数字化校园数据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流系统示意图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这样来综合和归纳数字化校园的内容:
用户服务
数据管理
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
网上办公
网上教学
安全管理
宽带网络
数字化校园
图四:数字化校园内容综合示意图
三、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
网络架设
构建平台
充实资源
提供服务
图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步骤
步骤一:网络架设
目前,一般的校园骨干网都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这里面包括:
(1)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2)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
(3)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步骤二:构建平台
1.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
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都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如电子邮件、上网、BBS等服务。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
(1)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2)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4)建立超级计算机系统,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5)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6)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除此之外,还可尝试构建如下的网络平台:
(1)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
(2)建立电子辅导柜。教师通过电子辅导柜向学生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步骤三:充实资源
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1.办公自动化工程
(1)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2)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3)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2.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
3.数字档案馆建设
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源点数据,也都需要用到别人的源点数据。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4.数字图书馆建设
结合校园网建设,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情报资料检索系统,支持校内外、国内外用户查询。
(3)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
(4)建立大量的专题数据库,以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
(5)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6)建立光盘查阅系统。
步骤四:提供服务
1.建立与发展网络社区服务
“校园一卡通”是完成学校网络和社区服务的纽带,既是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突破口,也是银行业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的捷径。校园一卡通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网上生活、娱乐系统
(1)VOD点播。(2)网上购物系统。(3)网络服务保障系统。
3.校园网吧
校园网吧为数字化校园注入了无限生机。校园网吧的营建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的思想内涵,切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使网络市场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数字校园的应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体设计时规划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应用实际分步骤、分模块地实施应用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国华.《高校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2]张浩,宋华等.《网络环境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规范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
[3],肖心民.《谈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
摘要: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拟在这种背景下,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与探索。
简单说来,工艺规程是制造业企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标准文件。它集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为一体,指导企业规范加工零件和产品总装,以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显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三大挑战和压力: 一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带来的双重挑战。二是世界经济尚未持续强劲复苏,国内经济明显放缓带来的双重压力。三是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我国制造业惟有积极主动应对,加快推进基于两化融合的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义来看,制造业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朝着全球化、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促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因此,两化融合是一个整体而又复杂的企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
基于这个目标认识,两化融合涉及的范围和深度,就不仅仅是以往的IT应用、软件实施、BPR、信息集成应用和网络平台建设;而应该是同步且重点推进企业经营、研发、制造、运营和服务体系的优化重组,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工设备及配套体系的更新换代和加工设备及车间工艺布局的优化调整等等,特别是促使它们与IT应用实行紧密融合。
尽管两化融合的作用和价值十分明显,但我国两化融合的总体情况却不容乐观。评估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2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平均值仅分别为59.07和61.95。机床、船舶、汽车和钢铁等35个重点行业处于起步建设、单项覆盖(功能模块应用)、集成提升、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37%、22%、10%。其中,仅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覆盖两化融合初级阶段的企业比例就高达68%。
评估结果还反映出一些影响两化融合进程和效益提升的根本性问题,如:机床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普遍落后,信息系统之间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重机企业既要努力提高关键生产设备数控化率和数控设备联网率,还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企业转变生产模式。大多数船企的造船模式与现代造船模式还有一定距离,应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进行流程优化与生产体系改造。
将这些评估结果与制造业30多年的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推进历史作关联分析,其问题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制造业两化未能全面深度融合,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乃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将失去很大的内生动力。这不能不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那么如何推进,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呢?
此前,笔者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制造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如同加工零件和产品总装一样,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先进的工艺规程(工艺路线和工艺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去推进两化融合,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实现预定目标。
通常,制造业两化融合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八道工序。一是加强培训,二是评估现状,三是成立机构,四是制定规划,五是设计方案,六是采购设备,七是推进实施,八是评审验收。将这八道工序连在一起,就是一条两化融合工艺路线。
有了工序,还要有与其配套的工艺要求,可谓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
加强培训工序,基于知识驱动和培训先行的理念,把加强培训设定为两化融合工艺规程中的第一道工序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两化融合战略目标的认识,两化融合培训内容就不能仅限于以往的IT应用、软件功能和实施专题;而更应包括诸如全球制造业竞争态势和企业发展战略、两化融合和企业创新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IT和信息集成应用、现代企业管理与现代制造服务理念和方法、两化融合工艺规程、总体规划和技改规划等综合知识。
受训人员应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培训时间约为7~12天。通过培训,企业不但要考核受训人员是否掌握了相关理念和方法,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更要考核受训人员,特别是两化融合主管领导和CIO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观能动性及科学推进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企业还应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发展规划和业绩考核实行联动,为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制定规划工序。毫无疑问,制定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和技改规划是两化融合工艺规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企业在制定规划时,第一应理性、定性、定量地分析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自身发展战略和整体现状及其需求。第二应制定明确、量化的总体(应用)目标、内容和范围及规划与各项目的实施进度。第三应积极采用德国工业4.0、绿色制造、产业链、协同商务、战略―模式―流程、深化应用ERP、美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第四应大力推进企业现有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的优化重组,加工设备和制造工艺的改造升级,以及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集成和应用。第五应制定规划及项目的投资概算,分析资金的投入产出。重要的是,整个规划应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通常,规划应委托专业机构制定并经过专家评审。规划通过企业审批后,应将其作为支撑体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随后,企业应视规划进度将规划分解细化成若干项目解决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评审验收工序。对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及相关项目进行评审验收,实际上就是两化融合工艺规程中的一道质量检验工序,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有效发挥这道工序的作用,企业应建立两化融合评审验收工作机制,将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及相关项目纳入评审验收工作范围,并理性、定性、定量的进行评审验收。同时,企业还应切实研究评审验收的方式、方法,以及评审验收专家的专业构成等问题,以确保评审验收质量。
此外,还有一些关联性工序,对完善制造业两化融合工艺规程,有效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到企业现场开展两化融合咨询工作,据此分析、培育、提升一批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相关专业机构都应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扩展业务范围,提升业务咨询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三是以长效管理为主线,强化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展“市容三创”活动;启动了“城市管理优秀城区”创建工作;继续推行城管目标责任制,对市容管理的暗查形式、时间、重点和内容进行了创新。市容环卫管理更加精细化,开展了以“关注城市细节?重庆城市人性化细节亮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对主城区12条主干道房屋立面和152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整治;查处“十乱”现象17.7万件,清除乱张贴、乱涂写29万处;整治暴露垃圾867处728吨。垃圾处理场运行规范,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三峡库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化粪池的清掏圆满完成,全年对3500座无主化粪池进行了清掏整治。占绿遮绿广告得到规范清理,正式出台《重庆市主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拆除主城违规广告946块共计4.1万平方米。城市照明上档升级,新安装路灯1.8万盏;改造路灯近6000盏;新建改造灯饰150项,建设了“朝天”大型音乐动感灯饰。
四是着眼于城市管理手段创新,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步伐。制定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总体方案》,并经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区县;编写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普查技术规程》、《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标准、规程和制度;建立起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市、区一体化联动管理的总体架构。主城试点六区的建设总体方案已报市数字办审定,综合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万州区作为建设部第三批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已通过建设部审定,正在积极开展普查和区级平台建设工作;黔江区、垫江县、酉阳县已上报建设方案,各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高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了建设部验收。同时,主城11个区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将下水道和化粪池危险源监测系统作为专业管理子系统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内容。目前南岸、高新、江北3个区监测系统已经完成,北碚区、经开区、巴南区、沙坪坝4个区正在建设之中,其它各区已进入合同签订阶段。
五是持续推进“蓝天行动”,控制道路扬尘。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改进清扫保洁方式,加大洒水降尘力度,提高机扫车辆效益,提倡湿式作业法,全年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63%(一级道路达100%),道路冲洗率达55%。全面清理整治“渣场”和“渣车”,将主城34座建筑渣场进行分类管理,并做好新消纳场的规范设置工作。对主城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840余台“渣车”强化了《准运许可证》的办理,全年处罚违章车辆2902台次。积极落实市政府第188号令相关规定,对以平基土石方、拆迁工地、道路施工等为重点的673个施工工地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处工地313个,查处冒装撒漏等各类违章3467件,督促工地制定《尘污染防治方案》并报城市管理部门备案826个。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的执法工作,全年督查督办违章案件361件。
六是积极配合“碧水行动”,进一步加强水务工作。努力提高城市供水质量,继续推动主城区企业自备水厂的分离关闭工作;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城市供水综合合格率达到98.58%。积极整治市政排污口,排查主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19处,并进行了整治。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8%。积极推动主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城市污水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和《重庆市都市区污泥处理处置布点控制性规划》;努力探索污泥多种处理处置技术。加大三峡库区水域清漂工作力度,我市长江干流、次级河流全年共计打捞、转运水域漂浮物11万吨。
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赛罕区耕地保护总面积67.045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086155万亩,年初区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各乡镇又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各行政村,建立了区、乡镇、村三级保护网络。同时,加强了对各村的监督检查,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和处分管理办法,并将耕地保护情况列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确保了全区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继续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立责任体系,分解下达保护目标,确保保有量。严格执行区、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预审的准确性、有效性,规划修编工作确保满足今后两年的用地指标。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认真组织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严把政策关口和报批程序,合理组织批次,强化拟征土地现状调查和听证工作,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公益、民生项目用地;监督补偿费兑现情况,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严格执行《征地综合区片地价》,杜绝了低价征地;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预审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组件报批。
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登记发证工作是2012年地籍科工作重点。赛罕区按时制订了工作方案并及时发放给各相关单位,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最新成果,对被征收土地的地类、面积、权属性质,认真予以确认,并做到及时、准确,从而加快了报件工作的速度。
今年以来,赛罕分局继续加大粘土、砂石等矿产资源的执法监察力度,切实保护耕地和矿产资源。年初,矿管股在原有矿山企业档案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矿山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充实完善了档案资料。对辖区内违法采挖砂土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通过动态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共下达《停工通知书》45份。自5月中旬卫片任务下达后,共有21宗矿产资源涉及违法,截至目前案件已全部查处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