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的心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成人 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eachers' Training
LIU Yanhui
(Luoyang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Luoyang, He'nan 471022)
AbstractA lot of the trainings are mandatory in teachers training, and most teachers are adults.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instructors often neglect the attention and reach to the teachers' learning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call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learning psychology ofthrough the reach of learning psychology of adult.
Key wordsadult; learning psychology
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培训机构和任课教师通常认为参培学员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参加培训的目的性很强,教给他们需要的知识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学员的心理和感受。笔者认为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不论多大年纪的人走进课堂学习知识,他本身所处的位置就是弱势的;并且一个老师要面对五十名学生,每个学生只能分到老师精力的五十分之一,这对于学员来说可能根本不够,所以他们是非常需要帮助的;而笔者所教的学科是教育技术,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涉及面比较广,而更新由非常快,有些学员平时对这些知识接触又比较少,所以学员在学习时困难比其它他们熟悉学科更大,所以在学习时他们的内心也更脆弱;又因为中华民族自古尊师敬师的观念的教育下,不论年纪多大的人,走进了课堂就自然会对教师心生敬意,而在课堂上会有一些顾虑。所以位置的弱势、需要帮助、内心脆弱、有顾虑,这四条加在一起,将是学员在课堂上面临的最大困难,它也是我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答案只有一个――研究参培教师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感受。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他们也都是成年人,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所以很多培训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员就可以了,教师的培训中根本不需要去研究参培教师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感受。而笔者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参加教师培训工作十几年,一直用心像观察小学生一样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慢慢发现:其实我的学生,无论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还是四十不惑,或者是五十知天命,只要他走进了课堂他就会变成了可爱的“小孩子”,身上就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小孩子小学生身上的一些特征:
1 “孩子”是弱小的
在以往的培训工作中,会出现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学员或基础比较差的学员,刚开始还提一些问题,到后来问题就越来越来越少了,还老看我,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才说:觉得自己的基础太差,问得太多了害怕我烦,内心真是象孩子一样的弱小,令人怜爱。针对这个问题,一般在培训开始时,我就微笑着说:“从我的面相上,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我这个人的脾气特别好,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有问题尽管问,十遍八遍我保证绝对不会烦”。就这样一开始就给学员们吃一颗定心丸,慢慢地学员们就放开了,做到了有疑必问。
2 “孩子”是任性的
培训学员参加培训,都是利用节假日来的,而他们平时的工作又非常繁忙,所以来参加培训时,他们对培训的内容非常挑剔,总是希望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而个别培训教师照本宣科,不注意方式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差,老师们认为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学员们就会象孩子一样非常任性,毫不留情的在课堂上说话、走动,甚至鼓倒掌。为了让学员们在宝贵的学习时间里有所收获,我在教学上就比较注意联系学员的工作实际,比如讲word时,我除了讲word的基本功能操作外,还会讲解这个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这样既学到了必要的知识,也使学员们学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方法,这两种内容的交叉学习,还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员们的普遍好评。
3 “孩子”是有缺点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学员也是有缺点的。学员们平时工作比较忙,老是在自己学校的小圈子里转,与外界接触比较少,时间长了,难免会对学校、工作、待遇有一些怨言,而这种怨言也会使学员的工作与学习的热情不高。而培训不光是知识的培训,也是学员们思想交流,提升自己思想层次,解决思想问题的有利时机,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学员之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员在把自己与其它学校优秀学员在学风、教风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员们爱岗爱校、爱学习的思想,既提高了学员自己的工作热情,也提高了学员对的所教内容的学习热情。
4 “孩子”是自尊的
成年人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所以与学员交流时要非常注意自己讲话的方式方法,一句话不注意,就可能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在教学别注意讲话的方法,学员的基础再差,问的问题再可笑,也总是认真回答,并且经常鼓励学员,使他们得到必要的尊重,从而他们也更加尊重我和我的劳动。
5 “孩子”是快乐的
成年人的自控能力非常强,在培训过程中,有的教师就过度开发学员的自控能力,认为讲得再乏味,再枯燥,学员也会认真听,其实不然,成年人的自控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上课时适时的、经常的穿插一些小笑话,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拉近了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使学员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
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教师都能够放下老师的“架子”和“面子”,只需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用在参培教师的心理研究上,我们的教师培训就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2]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参与-体验式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然而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还是停留在传统知识传授式的培训基础之上,存在着培训观念落后并与培训方式相脱节、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缺陷。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构建出了“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探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理论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涵义
“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之间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二、“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特征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受训教师“主体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再只是带着耳朵和笔记本的被动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下,受训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主体参与作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情境性和体验性,是指通过创设各种与受训教师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受训教师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情感体验,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参与-体验式”培训还充分考虑到了受训教师的情感因素,重视受训教师的情感体验。受训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情感因素,并在培训教师以及受训教师之间通过互动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加深了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卷入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保障了他们对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的有效学习。
“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克服了以往传统培训方式只重理论或理论与技能脱节的弊病,有效地保证了受训教师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受训教师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形成个人化的心理辅导理论。
三、“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基本过程
“参与-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问题为起点的五步递进式循环过程,即以对问题的探究与澄清为起点,经历情境设置与体验、尝试辅导与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辅导理念与技能五个个性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题探究与澄清阶段,是让受训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分析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并对自己进行设想,进而形成计划的阶段。培训教师要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让受训教师考察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动机、澄清问题(理解心理辅导实质)、制订计划、确立目标。
第二阶段是情境设置与体验阶段,是通过情境设置让受训教师发生观念冲突并产生情感体验的阶段。受训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依次经历了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激活原有知识和观念、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产生冲突、体验心理辅导过程以及对辅导活动的开展作出计划等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尝试辅导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受训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受训教师解决学生的日常问题与学习问题是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的。受训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以反思日记的形式,写下辅导的体会、感受、心得以及不明白的问题,并不时对自己作出评价和提出要求,再通过查阅资料或寻求同事与专家的帮助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是经验交流与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进一步澄清问题、考察并理解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交互作用、团体互动相互观察学习、反思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并进一步增强体验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在受训教师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之后,以开展心理辅导研讨会的形式,让受训教师报告各自的辅导经验,并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
第五阶段是辅导理念与技能的个性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经过自己的实践和行动研究后,再进行考察与反思,把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与技能,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技能。受训教师分组研讨心理辅导实质和价值,在团体互动中反思适合自身特色的辅导方式和策略,计划和实施心理辅导的研究课题,撰写心理辅导专题研究报告,并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体系和提高技能。
四、“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策略
为保障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参与-体验式”培训可采用以下培训策略。
1.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为了激发受训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培训时从创设与受训教师实际相关的情境入手,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与他们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先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再一起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探讨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脑力激荡,师生、生生对话,互动分享等方式,让受训教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始终围绕所培训的内容,并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一改传统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模式,形成了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形成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将受训教师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现出来,有利于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使他们都能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2.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在传统讲授式培训中,单向传递通常采用灌输的方式,很少涉及受训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容易打击受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关注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感悟和反思内化等心理活动。在该培训中,受训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3.交流互动,经验分享
“参与-体验式”培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自我表露、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受训教师在交流和互动中充分分享彼此的经验,不仅分享以往的辅导经验,而且分享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新的体验;不仅与其他的受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还与培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经验的分享有利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并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达到使受训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4.现场演练,促进应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让受训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要达到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的终极目标,就需要受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融会贯通,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5.运用反思,整合经验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022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022
读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这本书后有一种“同道”中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多的案例中,有一些,仿佛我都有与其同样的经历。
教师这一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且这些“人”是可爱的,调皮的,叛逆的孩子们。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好“祖国的未来”。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具备这些:自信积极、宽厚仁爱、交往和谐、善于适应、充满活力。
因此做一个好教师真不容易。但是,即便如此不易,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坚持的走下去。坚持着一路走来,有过很多次抱怨,有过很多次厌倦,更有很多次被学生气得想大声的哭,但是当看到学生能流畅,有表情得演唱我所教给他们的歌曲时,我会心满意足,比拥有一款漂亮的首饰更开心;当听到学生与我迎面走来时的那一声“老师好”,我会忘记他们的调皮,觉得孩子们时那么的可爱;当我的论文或是教学设计获奖时,我会感到生活时如此有意义。
就是在这些苦恼和喜悦交替中,我在音乐教师这一岗位工作了八年。算一算,我还将工作二,三十年。我该怎么坚持的走下去,怎样才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呢?我思量很久,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心里应该充满阳光,拥有阳光般的心态。
用阳光心态寻找美好,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学生们的每个瞬间,要热爱每个孩子,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该放下的放下,学会谅解、宽容,要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也许当接受一个公开课的任务会感到压力,但回过头看来,这一过程是多么宝贵,它让我成长,让位哦收获,让我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让世界满是向上和成长的力量。所以我要以阳光的心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用这美好的光芒,照耀我的学生们,也让我的人生如七色光一样丰富多彩。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022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龙湾区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个龙湾区的骨干班成员,觉得自己非常荣幸。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贴心的团队。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员的热情都非常高涨。这次去椒江我们给组配备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指导师---邱玲红老师,邱老师非常转到心理这个行业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她对于教学的热情和对教学的研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周来,我虚心的向邱老师请教,学习。邱老师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听了邱老师的课后,让我们感受颇深。同时,邱老师真的是非常的无私热心,每次听完她的课,我有什么不解之处,她都耐心细致的向我讲解,说明她为什么如此处理教材,毫无保留。碰上我们组要开公开课,更是热心地帮我们指导,指出不足之处。
在外面学习的每天晚上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能互相帮助和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遇到问题主动自找原因,坦诚交流解决。在学习期间我看到他们的教师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都能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一同解决问题,同伴互助活动开展的非常好。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我想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愿学,但又迫于高考压力不得不学。要上好政治课首先要扭转学生中的这种思想和情绪,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的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这次培训我们听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教材编写者陈友芳先生关于新课程教材的修订情况及重点讲解的问题,给我的我印象最深,一位名副其实的经济学教授以他那深厚的理论功底向我们展示了揭示新课程教学的途径和办法。虽然一些理论在大学时期我就从老师的书上有所了解,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随着心理的不断成熟和工作的现实,对知识的态度应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渴望而不再是学生时期的无所谓。所以再次听到陈老师的课除了激动还有期盼,对一位学者专业课堂的期盼。结果陈老师当然没让我失望,虽然较浅显但符合了高中政治教师的接受水平,对我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
0引言
电力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员工。受训学员的基础知识多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对技术类操作很感兴趣。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电力教学经验认为:电力类培训应多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使学员乐于学、能学会、学以致用。
1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理,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员往往觉得不易理解,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可教师若将理论与现场实际结合起来讲解,那学员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如电工教学中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的内容为: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何时刻,通过该节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用数学式表示为
单纯的讲解KCL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员往往不易理解,但如果教师借助于例题和现场的实际讲解用法和应用就方便多了,学员也容易接受。
如图1所示为电路的一个节点,支路电流I1和I2流入节点,I3和I4从节点流出。则有
KCL给出了电路任一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只有一个是未知的,便可以根据KCL来求解出这个未知电流。
还可列举10kV母线在每一时刻的各支路的电流情况。
2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达,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如视频、CAI课件展示、电子讲义等),使教学效果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比如《电力安全生产》这门课程,对部分全讲规程、制度的课题,教师费尽心细讲了半天,学员因不感兴趣,听完就忘,效果非常不好。如果教师能在PPT课件中插入一些因为违规而酿成的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视频,或者穿插介绍一些近来的电力事故通报,好奇心将会驱使学员想知道结果如何而认真看下去,并积极思考引发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领导的管理违章等。学员看到毛骨悚然的事故画面,听了那些因违规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往往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颤,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学员将会加深对各条规章制度的理解,并从心理上愿意去学规程中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内容。对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借助于flas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如《电机学》中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中电流的变化引起铁芯中磁通的变化,进而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过程。)教师很难向学员讲清各个电量的变化情况,但如果借助于flas,形象将一次电流、磁通量、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过程演示出来,学员就很容易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了,进而掌握相应的抽象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如开关结构、继电保护原理等)课程,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很难使学员理解、掌握,但借助于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利用Authware、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课件、视频等),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对学员的实践教学
在保证学员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因为我们培养的是电力企业的技术员工,“学”必须以“致用”,学员会动手操作才行。如触电急救知识,
发现人触电时不能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不会进行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包扎伤口等技术,不能算真正掌握触电急救。还有培训检修人员需要他们对设备能拆、会装,培训变电运行人员会正确进行刀闸操作、事故处理,线路人员要会爬杆才行,否则无论学多少理论都是枉然。为此,笔者建议电力培训中心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员的技能培训,适当增加技能培训的授课学时,并将学员的技能考核与培训成绩挂钩,激励学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培训中心在举办等级培训的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以实操为主的短期培训班,举办相应专业的技能比武。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演练、比赛,可以使现场人员技能水平有质的飞跃,进而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较高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指导实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电力培训中心要办出特色,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训中心除教师自身的努力外,单位和社会应积极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尽快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培训中心的教育才会更兴旺发达。
(1)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培训中心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中心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
(2)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创造条件使专业教师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培训中心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19-02
一、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的存在问题
1.培训机构较为混乱
2002年,国家首次将心理咨询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这对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咨询行业也被誉为“阳光职业”、“钻石职业”。社会各行各业对心理咨询师的旺盛需求,引起相应的培训机构纷纷“粉墨登场”,涌现出了一大批由高校、学会、个人或社会其它组织举办的心理咨询培训机构,颁发诸如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师等各类各级培训证书。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但这个标准由于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认证制度,这也导致了各种培训机构“鱼目混珠”,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2.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心理咨询教师严重缺乏,许多高职院校每万名学生只有一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而且这些教师多数还是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校医务工作等岗位转调而来的,仅有教育、医学或其它专业背景,缺少心理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尽管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心理专业毕业生充实到了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行列,但对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无论是师生配比还是教师专业水平普遍不符合要求。
3.培训内容不够科学
第一,培训内容偏重心理问题方面,缺少发展性咨询内容。“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中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义,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即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要与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打交道。其实,心理咨询,特别是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还具有发展性的功能,即帮助来访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提供指导和建议,例如学习方法指导、生涯规划制订、潜能开发等。而在目前心理咨询培训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关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处理等知识培训,很少涉及到发展性咨询的培训内容。
第二,培训内容偏重咨询理论和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人格因素,尤其是一些“未完成事件”对培训学员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培训不应只针对个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提高,还应该适当关注和考虑学员个人的人格特点、个人精神成长方面可能对培训效果及其个人专业发展造成的影响[2]。
第三,培训内容缺乏“中国特色”。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中西方人在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体验上均存在明显区别。比较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材,主要介绍心理咨询的西方理论与技术,缺少了本土化的内容,这种完全“拿来主义”的做法,往往使学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这就造成了国内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滑稽事实:一个中国人用西方人的头脑来帮助另一个中国人[3]。
4.培训方式单一
现有培训机构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大部分是面授教学,也有开设远程网络或函授学习的,培训时间平均两至三个月,多数都是围绕考试而培训,实行题海战术,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心理咨询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都是以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形式进行的,很少有咨询实践和案例引导等,培训方式成为清一色的理论讲授,学员只要通过考试就可拿到相应的咨询师证书,几年后便可继续申报更高一级的证书。这种培训方式直接导致了心理咨询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张宁教授的调查表明,我国现有心理咨询师真正合格的仅占43.09%,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依次为:不普及,质量和效果不好,不方便等[4]。
5.督导制度不完善
咨询督导是心理咨询师培训或实习阶段必经的过程。所谓督导,是指在有经验并具备一定资历的督导者对初学者或经验欠缺的咨询师在临床咨询中通过观察、反馈和协助的方式进行指导和评估的过程。英国在关于咨询的“伦理和执业规范”中明确规定,咨询者在从事咨询前必须获得相应的能力水准,必须维持经常的专业进展,同时必须接受常规的督导。而我国心理咨询师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即可获得资格证书,很少经过督导的培训过程,缺少了“督导下的临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这对心理咨询教师培训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二、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的对策
1.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加强对心理培训课程的政策指导。英国在心理培训课程的鉴定上,明确规定所有的培训课程都必须含有九大要素,即入业政策、理论、技能、个性发展、职业发展、咨询实践、督导、测查和评估。正是这样的指导方针推动和调整着英国心理咨询实践的良性发展。
其次,加强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的资质鉴定。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整顿心理咨询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机构的教学、督导等培训行为。同时授权权威机构及学术组织,对培训机构开展资质鉴定。
再次,加强对培训师资的资质审查。学界专家指出,心理咨询培训师资需要有相应学位、专业资格和执业执照,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实践、培训工作,并在业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因此,对于培训师资的资质要求必须予以明确,并开展相应的认定或注册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若干思考
新课程教育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及其方式不完整。本文将系统浅析这些问题,并从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两个方面来探索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培训目标不明确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培训教师没有制定具w的目标,导致培训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是培训教师没有细化每一节培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对分散,不能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培训内容及其方式不完整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还过于笼统,培训教师大多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讲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偏少,理论和实践操作存在严重脱节。此外,目前的培训方式也存在问题,基本上都采用集体培训法,对于校本培训、专家培训和按需培训等工作做得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受训教师参与培训教育活动的心态不积极,甚至抱有抵触心理,认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只是一种形式,自己参加培训只是应付做教学反思和写教学报告。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一)明确培训目标
培训教师首先要引导受训教师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不断更新和补充信息知识,培养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新课程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而且要依据每一节培训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加强受训教师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引导受训教师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组织和运用。另外,培训教师要把“提高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培训总目标,指导受训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 熟练操作Word、Excel 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录频软件Camtasia studio 和会声会影视频制作软件。
(二)优化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培训教师应全力做好受训教师的培训工作,优化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指导受训教师应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科学分析教学问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措施,设计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其方案。而且,培训教师应注重精心挑选培训内容,引入知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和拓展训练法等培训方法,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的链接,用情景演练来引导受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探索实践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培训教师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渗透,指导受训教师树立正确的受训观念,认真听课,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讲解专题、分析案例和演示操作,为受训教师讲解知识和技巧,渗透专业学科,并采用作业练习法来强化受训教师的信息素养。
其次,学校应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为教师进行全员性在职培训,采用以“按需培训”为主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培训专家和受训教师之间的交流,注意咨询教师的意见和需求,引导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推动教育发展的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与热情,让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检验参与培训活动的结果,也可以为受训教师组织各种创新活动,提高培训教育的活力和文化凝聚力。某中学教师在参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充分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操作与获取能力,而且要灵活处理信息,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工作观念,全面了解“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的设计”以及“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
另外,学校应注意使用远程教育技术,利用网络培训来指导受训教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模式和信息软件的使用方法,确保受训教师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学习信息操作技术。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尚且存在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及其方式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培训教师应该明确培训目标,在细化课程目标的同时把“提高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培训总目标;而且,培训教师应注重优化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精心挑选培训内容,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的链接,引导受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教育部门也理应协同培训教师与专家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设备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屹,马静思,周平红,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04-110.
[2]张志虎.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31-132.
[3]赵小花.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13(74):19-20.
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的整合变化来看,我作为一名实践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信息技术的普及。
以我校为例,这几年变化很大,最初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网络化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再到现在远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从排斥到主动应用的过程。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声音的加入;从资源的下载到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使自己从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操作与应用,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实施方式。
7月10日-11日 进行了为期三天班主任暑期培训,首先听了杭州、衢州各地名家的讲座,然后听开化本地三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听了这些讲座,颇受启发,我认为作为一个并不年轻的教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必须要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不能陷入经验主义的窠臼。通过反思,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轻松,让学生轻松,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轻负高效。
在新课标实施的几年时间里,自己的 理念和教育行为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因为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自己不学习,不反思,就会从新走到经验主义的老路上去,特别是作为中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但不依赖自己的经验。
那么怎么来看待反思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无论是对于教学工作还是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都是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教学与反思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对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独特教学风格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内省活动,也是所有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更要及时的对自身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范本,设置了针对性很强的多个模块,由于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于是就更要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工作。思则活,思则深,思则透,思则新,思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与成败,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以及帮助学生自身逐步提高的目的。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现行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地学习,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指导,显然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必将会卓有成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
2.反思教材的使用是否富有创造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只是以一种参考辅助的形式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资料。新课标要求教师具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用的能力,可以将教材中固有的顺序打乱再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编排利用,甚至可以对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部分及章节进行删减和补充。对于新教材的讲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启发式阅读;解答式讲解;小组式讨论;引导式总结。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记录总结,既积累经验又可以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3.反思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配合、互动及沟通。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知识进行讲授,而是要有方法有发展的讲,也要学生配合着讲,互动着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设计好课堂的互动环节。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的默契配合及适宜的课堂互动,失去了互动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4.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有价值的闪光点。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讲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去经历体验、去感悟创造。教师除了要履行正常的教学职责之外,更应该发挥最大能力使课堂教学有可发掘之处,有闪光之点,更要注重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给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很偶然的生出各种奇思妙想,提出很新鲜的说法,教师应在课上及时将这些信息加以捕捉,处理,在课后教师自身的反思中也要注意去捕捉、提炼其中的精要,既为可以积累第一手素材,又可以拓宽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