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第1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 医疗废物

2003年春天,SARS暴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以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流行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触目惊心,不容忽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将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 ,同年8月14日卫生部吴仪部长又签发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 ,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 。现在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疗废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 [4] 。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 [5] 。

1 医疗废物处理状况的调查

2003年SARS发生后,我院将医疗废物处理列为重点管理项目之一。为了解当时临床医疗废物的处理状况我们对临床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理、收集、去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医院住院部各科室,调查方法以问卷、视察的形式进行,同时收集资料,并进行总结。

2 分析和总结

各临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渠道大致分为三个途径:第一,临床一些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都装入黑色垃圾袋由工人每天收到垃圾暂存处,再由特种垃圾厂工人运出后进行处理;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和消毒再由工人收集进行再次消毒毁形,院感科管理人员监督处理;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进入下水道,由医院的水处理站集中消毒后排放。

我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关部门管理不够规范,未完全落实相关制度,监督机制不够严密 [6] ;分类不够科学,造成垃圾量大,不利有效防止污染;病房的垃圾每日只清运一次不能满足一些大科室的需要,有些垃圾要在病房存放到第二天才得到运出 [7] ;临床工作人员忙于开展业务,在配合处理医疗废物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防护不够规范。

3 处理医疗废物的措施

3.1 制定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方案 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首先,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小组。各科主任、医院感染组长、护士长为小组成员。明确责任分工,临床科室负责废物的分类、收集、装包、封口,服务公司负责医疗废物的清运,房产基建科负责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和与特种垃圾厂交接转运。医院感染科进行严格监控,以及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处理“三环节”和操作规程、人员防护等提出指导意见,再就是制定奖罚方案 [8]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医疗质量评分,与科室奖金挂钩。

3.2 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 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 [9] ,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3.3 注重分类回收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感染性废物。严格分类收集,用有色袋分装 [10] ,便于重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3.4 提高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效率,后勤服务于临床 过去的医疗废物每日清运一次,现在改为即产即清。过去,行政管理办法是要求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在病房内进行消毒和初毁形。现在改为由工人收到暂存地集中消毒毁形。减轻临床工作量,避免造成污染 [11] 。

3.5 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严格着装操作,掌握消毒隔离常识,防止医疗垃圾渗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锐器刺伤时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12] 。

3.6 支持和鼓励每个公民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医院职工发现有以下情况均可报告医院感染科。如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点收集、存放、或倾倒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流失、渗漏、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未经允许打开密封的医疗废物等等。靠少数管理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发动全体人员对身边的医疗废物多关注一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

4 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5 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6 徐淑慧,高文花.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医药动物防治,2002,18(1):51-52.

7 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8 Escaf M,Shurtleff S.A program for reducing biomedical waste:the Wellesley Hospital experience.Canadian Journal Infect Control,1996,11(1):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2,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警示标识规定,2003,

第2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根据县卫生局文件精神,依据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单位时间情况,对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院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工作制度、专用盛装、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制订了本院院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做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二、专用设备、专用包装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使用专用包装袋、专用利器盒、专用运送收集桶,专用压力灭菌设备、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并贴有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三、收集、运送、暂存管理:

从医疗废物产生地到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存放过程等各种行为规范。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

3、病人的血液,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存地。

5、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6、运送桶有明确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语,保证防渗漏、防遗散,易于清洁、消毒。

7、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有清洁消毒记录。

四、人员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收集、运送过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做到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定期体检。

五、人员培训情况:

医务人员每年培训2次,医疗废物管理人员每年培训4次,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等。

六、向环卫转交情况

医院刚开诊不到一年,目前业务量小,医疗废物少,但院方始终重视医疗废物处置。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在第一操作环节毁形并作消毒处理;

采用高温热处理技术处置医疗废物,消毒后集中填埋,绝不出现将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转卖给另一方,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从院领导到各科负责人层层把关,将工作落实到位。

七、内部监督管理情况

我院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所涉及的科室进行不定期自身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资料保存情况

第3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

同心县属国定贫困县,尚未建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理。为了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状况,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公众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的要求,对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查对象医疗卫生机构共37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0所,民营医院3所,个体诊所20所。

1.2检查内容与方法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现场询问相结合的方法,根据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表规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记录、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位置、警示标示、防鼠防盗、消毒、上下水、通风)是否符合规定、个人防护等项目逐项登记,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组织机构及应急工作预案37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领导机构20所,占54.1%,县级机构最高为100.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制定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3所,占35.1%,县级机构最高为75.0%,个体诊所最低为20.0%;具体详见表1。

转贴于

2.2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和医疗废物记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医疗卫生机构7所,占总数的18.9%,10所乡镇医院均没实行;10.8%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专用包装及容器收集医疗废物,为3所县级机构和1所民营医院;37所医疗卫生机构均对医疗废物收集实行了登记记录;具体详见表1。

2.3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及个人防护有1所县级医疗机构有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占总数的2.7%,16所医疗卫生机构为当日收集当日焚烧,20所个体诊所当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起交给环卫处理,36所医疗机构没有对感染性废物进行消毒;4所医疗机构配备有个人防护装备,占总数的10.8%,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为0。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数为0。见表1。

3讨论与建议3.1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监督,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全县37所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为0,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建立率也仅为54.1%和35.1%,其它工作落实比率除登记记录为100.0%外,均较低,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民营医院部分工作落实率为0。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只限于表面,另一方面反映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1],目前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办不分、民营机构许可与卫生监督管理分离、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监督的卫生管理体制,给同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依法监督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同时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受社会各方面的干扰,执法缺乏公正,各种权力主体为局部利益干扰法律实施时有发生[2],加之环保执法的缺失,由此出现了上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不落实,监督机构执法工作不到位的局面。对此笔者建议,加大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速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管办分离;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实施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责权统一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卫生监督与环保执法的密切配合,全面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监督管理,对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决不姑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守法管理的意识。

3.2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推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员责任管理制本次调查反映出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在实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贮存设施、个人防护等方面,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均不到位,有的甚至没有落实,特别是做为全县医疗卫生主体的公立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垃圾的处置从技术上、处理成本上考虑多一些,而对依法处理认识不足[3],管理乏力;再者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知识欠缺,责任感缺失,造成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实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人分级管理责任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其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职务认定以及相应的行政、经济处罚相结合;与民营医疗机构许可、校验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的培训,既利于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其遵守相关法律规范的意识,并通过实行全员分级负责制的实施,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水平。

3.3实行分类管理,连片集中处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全县只有1所县级机构建有医疗废物专用焚烧炉,其它均为自制简易焚烧设施。20所个体诊所因经营场所临街设置,受场所限制,无法焚烧而直接与城市生活垃圾一起倾倒,个别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减少成本,也有类似现象。鉴于此,全县医疗废物的收集与焚烧应结合同心实际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生者付费、就近处置、存储警示、密闭运输、集中处理处置”的原则,实行连片集中处理的办法,对县城25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由设置专用焚烧设施的医疗机构统一回收焚烧,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医疗废物流失造成的公众健康安全隐患;乡镇卫生院加强土炉改造提高焚烧效果。

在解决了医疗废物末端处理设施和最终去向后,对全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第4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医疗废物 机械破碎碾磨 化学消毒

自发生非典疫情及禽流感以来,严格处理好医疗废物已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理设备和技术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控制。我国于2003年公布并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批准实施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也颁布了《医疗废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对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以焚烧为主,但是,针对医疗废物的特性,使用焚烧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工程投资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操作控制复杂。另外,由于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较小,现有焚烧炉的处理规模难以满足其连续操作运行的要求,因此,在焚烧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有毒成分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这也促使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来对焚烧法处理医疗废物进行限制,同时也在寻求对医疗废物处理更加适合的方法。在此,笔者为满足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需求,介绍一种可靠安全、经济环保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LFB12-5是一套运用机械破碎、化学消毒技术(主要以次氯酸钠为消毒药剂)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的新设备系统(图1-1)。医疗废物(除去化学疗法产生的医疗废物外)于密封的状态下在设备中经机械破碎、碾磨,初步达到减容后,在具有负压操作环境的消毒筒中与消毒水充分混合、软化、减容、彻底消毒,最终释放出屑状、无传染性的普通垃圾,并将其运往填埋场填埋。

LFB12-5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为全密封结构,整个处理系统在内部为负压的操作环境及高度自动化操作程序保证下工作,处理过程安全、无污染。该设备系统由负压进料装置、机械破碎碾磨装置、药剂喷雾装置、混合浸泡消毒筒、气体过滤装置和渣水分离装置组成,其中破碎碾磨与药剂喷雾装置为专有技术,医疗废物经破碎后在具有负压的消毒筒内被消毒液高速软化,使医疗废物能够被彻底而又非常经济高效地消毒。

二、工作过程

混合医疗废物通过卸装箱或传送带倒入负压进料装置,在直立旋转的机械破碎碾磨装置中,同时由药剂喷雾装置将次氯酸钠消毒液体喷入,医疗废物在机械破碎碾磨装置被破碎、混合、浸泡和碾磨,体积缩减并被彻底破坏,变成细小、无法辨认的屑状物,此时医疗废物的总体积不仅被缩减至原来的10%~20%,而且还得到初步的杀菌消毒。经破碎、碾磨和初步杀菌消毒的屑状医疗废物渣体通过旋转的输送装置进入混合浸泡消毒筒,与消毒液再次完全混合,经过一段时间,医疗废物渣体被充分混合、消毒及除臭,然后混合浸泡消毒筒反向旋转,通过输送装置将被消毒的医疗废物送出混合浸泡消毒筒,同时经渣水分离装置脱水后,输送到已备好的垃圾废物箱内。最后纸屑状的医疗废物送至普通生活垃圾掩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混合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采用负压操作,其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粉尘则通过安放在装置系统上的HEPA气体过滤装置(高效空气颗粒过滤器,可以去除空气中99.97%以上的直径为0.003微米的微粒)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该处理系统的操作过程采用“自动批量模式”批量化、间断式运行。

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参见图2-1。

三、主要性能特点

(1)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和环保性

该系统采用负压环境下的机械湿式破碎、碾磨专有技术,将医疗废物处理成细小的颗粒,使其容积减至原有容积的10%~20%,同时通过药剂对待处理的医疗废物进行彻底消毒的方式,使医疗废物的细菌清除率达到6lcg10(即99.9999%),最终将经过彻底消毒后的残渣通过普通垃圾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

另外,该系统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采用HEPA气体过滤装置(高效空气颗粒过滤器)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仅在破碎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用于增加物料湿度的水,所以用水量极少,整个处理过程中几乎没有污水排出,无水污染问题存在。

(2)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该系统的规格型号比较齐全,即有固定式设备系统,又有移动式设备系统,且设备系统所需占地面积小(约50m2以内),使用中,用户仅需对处理设备系统进行供水、供电和土建设施的配套工作,具有广泛的使用性。

设备系统的处理能力即能满足散户小规模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又能满足大规模集中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

(3)具有较好的工程经济性

该系统可以直接对混合医疗废物(除放射性医疗废物外)进行处理,节约了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离成本。

设备系统为一体化,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配套设施简单,可节约工程投资。

该处理系统采用全自动装置,“自动批量模式”操作运行,操作人员极少,管理方便,维护、管理费用低。

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的能耗较低,水的用量也较少,且采用价格低廉、消毒效果好的次氯酸钠进行医疗废物的消毒剂,整个处理成本也相应较低。

经处理后的医疗废物仅为原废物体积的10%~20%,残渣进行卫生填埋处置,可降低后处理工程费用。

四、系统规格

LFB12-5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主要有SF型(固定式)和KG型(移动式)两类,其主要规格及技术性能参数介绍如下。

第5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为切实加强卫健系统的法治工作建设,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分管法治工作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掌握卫健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一步推进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党组会议事日程,法治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均由局班子成员、各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做出决策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二、积极开展学法、普法、用法工作活动常态化

一是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专门开展局机关工作人员宪法的学习。不断增进局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依法执业的责任意识。同时聘请河源东江勤诚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单位,对行政法治工作的进行进一步的协助和提升。

二是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法治同行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工作,主要包括《护士条例》、《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学法用法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三是以严格执法促进知法、守法。

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健康执法、医疗诊所医疗废物处置与消毒执法,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对美容店涉嫌非法医疗美容进行暗访摸底排查,联合公安、卫监所共同进行突击检查,对擅自开展医疗美容的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罚款,没收医疗器械等。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及下一步打算

第6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 胎盘;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143-02

根据卫生部卫政法[2005]123号文件内容:产后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是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1]。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2]。为了落实相关规定,制定胎盘规范化管理的实施细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制定管理规定

2006年8月制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实施细则》、《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意向书》见图1,及《胎盘医疗废物签收表》见图2,组织学习及实施制度,加强对胎盘收集人员安全、健康的防护及知识的培训。

孕妇入院待产时,由首诊值班医护人员与孕妇或家属说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意向书》,孕妇或家属表示理解在选择处置的方法后在《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意向书》签字,《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意向书》存病例归档。见图1。

制定《胎盘医疗废物签收表》,每个月填写1张,表格不得为空白,表格中数据需用大写;表格数据不得更改,如确有需要更改,须有产房护士长,总务科科长双方认可,签名;该登记表次月5日交给总务科存档;登记资料保存3年。见图2。

1.2 产妇分娩后胎盘(医疗废物)收集

所有胎盘在送出处理前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杜绝外卖。1.3 胎盘暂时存放的管理

1.3.1 暂存地点设施处置专用胎盘警示标识,远离生活垃圾存放点,不得露天存放,且暂存时间不超过2 d,尽量做到日娩日清。

1.3.2 暂存设施要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易于清洁和消毒[3]。设专人管理,同时有防鼠、防蟑螂、防蚊蝇、防盗以及预防接触等安全措施。

1.4 胎盘运送的规范化管理

1.4.1 交接采用《胎盘医疗废物签收表》是胎盘(医疗废物)专用,该联单一式两份,每一张,由总务科运送人员和产科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总务科和产科分别保存,保存期限为3年。

1.4.2 产科对胎盘每日进行交接登记,登记资料包括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填写内容不得涂改,如涂改须产科与总务科负责人双方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1.4.3 运送人员在运送胎盘时,应用专用运送工具必须具备防渗漏和意外,易于装卸和清洁的性能,防止造成胎盘流失。

1.4.4 运送人员要防止胎盘直接接触身体。同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受到健康损害。

1.4.5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2 结果

2.1 鉴定结果程序

通过监督检查产科执行胎盘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情况及收集、暂时贮存、安全运送的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及登记资料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

2.2 鉴定结果方法

通过胎盘产生的起点、过程、终点的管理要求,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工具标示清楚,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标识,放置流程,从收集到终末处置,都有可追溯时间、记录、签名,便于全程监控,并作为科室考核依据。总物科服务部门积极配合,使工作人员执行起来,目标方向明确,执行到位。

2.3 结果及评价

本科在对实施产科分娩后胎盘处理过程中,加强胎盘规范化管理,不会造成传染病传播。胎盘处理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消除产妇分娩后胎盘(医疗废物人)无一例胎盘流向社会。没有存在安全隐患及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影响,提高医疗管理的安全性和工作人员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意识。

3 讨论

3.1 管理上

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胎盘收集、暂时贮存和安全运送现状和存在问题,其监督检查和抽查。

3.2 运送环节

监督检查胎盘的收集、运送和处理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是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3 最终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核对产妇分娩后胎盘(医疗废物)与当月分娩人数是否相符,并核对总务科收集胎盘(医疗废物)后的最终去向是否为广东省无害化处理中心,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华洁.医疗废弃物现状管理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8-91.

[2]赵由才,蒲敏,黄仁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6-69.

[3]赵由才,魏明远,吕媛,等.新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现状及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2(2):171-172.

第7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何为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险的废物。

医疗垃圾分为: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质,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性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体培养皿、标本和器皿,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器械等);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实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弃物:能够刺伤人体的废弃医用用品(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以及载玻片和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一般性废弃药品如抗生素等,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三苯氧氨、司莫司汀、顺铂、苯巴比妥等,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及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医疗垃圾含有腐败变质成分及大量细菌、传染病毒、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药剂等,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在国外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如经非法收集后再次流入市场,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流行病的源头。

医疗垃圾处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其危险性也非同一般。预计到2010年,全国医疗垃圾的产量达到68万吨,平均日产量达到1870吨。这些废弃物除一次性输液管外,还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等手术废物,治疗用的纱布、脱脂棉,实验用的动物尸体和化验用品制备的废渣废液,病人的血、痰以及排泄分泌物等。

1991年,我国加入了国际社会于1989年签定的《巴塞耳公约》,以推进我国危险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垃圾处理的国际化进程。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完成了医疗垃圾的安全处置,在对医疗垃圾的安全转运、无害化处理和规范管理等方面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并且对医疗垃圾进行了严格分类并制定了针对性处理方案。但我国在医疗废物的处理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简单存储或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的医疗垃圾危害常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

我国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如下:

一、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

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三章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办法。但有关医疗机构不能做到明确分类,且无专门回收单位。存在问题主要有:输液器、注射器用后不作消毒、毁形等无害化处理;偶尔可见输液器、注射器用作他用,甚至流向社会;清创包、缝合包包布不能做到一用一洗,反复灭菌造成黑、硬,达不到灭菌的效果;还有个别诊所仍使用玻璃注射器,用普通铝饭盒消毒,用后清水冲洗即行处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大部分没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针头回套等。

二、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技术参差不齐

以我国工业危险物总处置能力仅为18万吨/年,我国现有的生产医疗废弃物处理设备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产品的性能与无害化处理标准的要求相一致的不多,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全国没有任何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完全可以投入使用。目前,除广州、沈阳、大连等少数城市对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外,大部分由医院自己分散处理,但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能力却不尽人意。大多数医院沿用以往配备的小型焚烧炉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且传染性医疗垃圾和普通垃圾未经分类就混合处理。传统的焚烧设备不能适应医疗垃圾处理的热值与成分变化大的特点,造成医疗废弃物的毁形不充分,高温燃烧不彻底,具有毒害化的污染物重新进入环境,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如1999年轰动全球的“二恶英”事件就是由于焚烧生活垃圾中的危险物引起的。此外,医疗垃圾处理设备隔绝性能及自动化等问题尚未能很好的解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不能得到保障。

三、没有合理的收费制度,医疗垃圾的处理需要高昂的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一家医院每年年至少需要为医疗垃圾处理支付48至50万元,许多机构为了节省成本,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无视医疗垃圾所带来的危害。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处理医疗垃圾采取收费制,使得医疗垃圾有利可图,调动了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改变了长此以往无人管理的局面。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收费方式存在着不合理因素。目前现行的收费方式有两种标准:一是按床位收费,二是按垃圾量来收取。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经济效益不同,床位的占有量差异很大,采取按床位收费会导致收费不公平。按垃圾量收费,一些医院为了节省处理医疗废物的开支就把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去。

四、农村医疗垃圾无人问津,农村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令人担忧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医疗垃圾管理政策的法规,但在农村地区的执行情况却亟待解决。许多乡镇卫生院和小诊所的医疗垃圾未做任何处理,随意丢放在附近,不少农民因为缺少文化知识,不知医疗废弃物的危害而捡拾其中的玻璃器皿盛食用油和生活用水,不少孩子把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当“玩具”去玩。

五、医疗废物处理过程存在不法行为,有些医院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处理医疗垃圾

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医疗废弃物回收利用或者卖给私人再转运到废品收购站或直接进入了塑料制品厂,被制成一次性水杯、水桶等,这些带有病毒、细菌的容器从而流入市场(主要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给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

我国医疗垃圾处理问题产生原因

我国1998年1月4日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列出了47类、数百种危险废物,其中医疗垃圾名列“首害”。据清华大学固体废物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博士介绍,危险废物是指具有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毒性、

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对人的健康和环境能造成危害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1999年,轰动全球的“比利时鸡”事件就是焚烧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引起的。但是,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置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为了节省成本,人们往往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置,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感染性,需要进行专业隔离和特殊的焚烧处理,绝不能与普通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理。

其次,从体制上,管理多头造成了垃圾处置的无序。上世纪90年代,处理医疗垃圾实行收费。“无利可图的谁都不管,一收钱大家都抢着管。”刘建国说,医疗垃圾属于危险废物,应该由环保局负责。但很多单位将它纳入生活垃圾范畴,医院的主管部门卫生局也在做。

另外,在具体操作上,收费方式存在不合理性。我国现行垃圾收费主要有两种标准:一是按床位来收取,二是按垃圾量来收取。各个医院经营方向和效益不同,床位占有率差异很大,采取按床位收费就会导致收费不公平。如果按垃圾量收费,一些医院会为了节省医疗垃圾处理的费用,把部分医疗垃圾混进生活垃圾。单纯从技术上看,第二种方式更科学,但目前国内这两种方法都在使用。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法行为。有些医院并没按规定将医疗垃圾作为废物处理,而是将纱布、一次性针管等器具回收利用,或低价卖给私人,从中牟利。不法商人又使这些具有生物感染性的器具重新流入市场,主要是边远的农村市场,给社会带来极大威胁。

“其实,除了医疗垃圾,整个危险废物处理都存在着很大隐患。”刘建国说。2001年,北京市环保局就成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集中力量专门处理垃圾,并设立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对市内所有工厂每天产生、处理、排放、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量进行统计。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企业的危险废物去向不明,无法被登记。此外,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比较低。一些企业所谓的“综合利用”实际上是转嫁危险废物,通过小商贩将化学物品低价或无偿送到北京附近的小企业,“出了北京城就不关北京的事了,”刘建国说,“这些小企业根本无力处理工业废物,留下自己需要的东西就撒手不管了,由此引发的二次污染无法估量”。

最后,有关部门对医疗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医疗垃圾属于危险废弃物,含有有害病原体和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性医用物质等。这些含有病毒、病菌的垃圾的危害性是普通垃圾的几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成为疫病的源头。有关部门为了本地经济利益的发展,对医疗垃圾处理的投资不足,而且我国至今没有统一的监管体系,对医疗处理的监管状况上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地方政府机构部门存在职责不明、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医疗废弃物的去向不明,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密封设备等方面存在缺陷,很可能导致医疗废弃物的沿途丢失。医疗废弃物的监管体系的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前进步伐。

如何解决医疗垃圾处理问题

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力度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政府应本着执政为民的态度积极建设公共卫生体系,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监管管理,落实危险废弃物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依法对危险废弃物的安全转运、处理实行监管,坚决从重查处医疗垃圾回收利用等不法行为。明确医院以及运输、储存、处理企业的相关责任,对运输、储存、处理实施许可证制度,禁止不具备从业经验以及基础设施的单位从事医疗垃圾的处理。对收集、运输、储存及处置执行联单管理制度,防止医疗垃圾的遗失,杜绝不法交易如卖给塑料厂的行为。规范乡镇卫生院及小诊所的垃圾处理,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照顾他们的经济能力,保证国家抓大方面的同时,能兼顾局部方面的利益,使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得到安全的处置。

二、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政府有关部门举行听证会听取

医疗垃圾的范围和处理费用的多少等问题制定出具体的收费细则,对不法分子回收利用医疗垃圾、乱排乱放等行为给予高额罚款甚至刑罚,保证处理中心的正常运营和防止因费用而造成医疗废物的流失。

三、增加投资力度,建立医疗废物处理中心

高标准建立一批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解决医疗废品聚集重点地区和特殊废品如放射性物质等的处理问题,逐步完善医疗废物的运输、处理体系,对医疗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完全密封性的运输以及无害化的处理,兼顾农村地区的医疗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地方政府也应当将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当作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国家投资外,也可以吸引其他资金参加建设。国内外的企业界对投资我国的医疗垃圾处理有很高的积极性,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多种形式的资金进入该项领域,积极实施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企业化经营、社会化管理。

四、积极宣传,加强社会监督

开展医疗废物防治以及其危害的宣传,加大媒体的监督力度,对违规事件进行暴光,鼓励群众成立医疗垃圾管理、处理的研究学会或民间团体,动员群众对医疗废物处理中的问题给予意见和建议,对不法行为积极举报。增强公众的健康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人类的生存健康问题。

五、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医疗垃圾的产生、运输到处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渗及健康、环保等诸多方面,为了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建议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成立医疗废弃物学会,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标准,处理企业的资格认证以及培训教程等方面作出规定。定期开办培训班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健康、安全、环保问题的认识,突出员工在总体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与责任,建立一支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

第8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21纳入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血站应将医疗废物的处理作为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卫生要求的质量要素,按照质量体系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2建立管理组织机构指定专门的安全与卫生负责人实施管理和监督,建立站、科、组三级管理网络,责任到人。

23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制订安全与卫生培训计划,培训所有员工,明确工作区域的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及责任,针对泄露危害,特别要对废物收集人员和保洁人员进行重点培训。3血站医疗废物的处理要点

31医疗废物的交接交接是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确定合理的收集次数和收集时间,由专职收集人员到科室收集。收集到的医疗废物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再与暂存处管理人员进行交接。最后暂存处管理人员还要与医疗废物运输及焚烧人员进行交接。以上人员和废物处理单位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均要填写相应的交接记录,严禁口头交接。

32医疗废物的转运分为站内转运与站外转运两种。站内转运要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能与人员通道混用,并定期清洁消毒。站外转运是指医疗废物由暂存处到焚烧地点之间的运输过程。医疗废物的转运要由专职人员负责,运输工具(车辆)要有明确标识,并定期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包装规范,防止中途泄露[2]。

33医疗废物的泄露医疗废物装袋、交接、运输过程中如发现血液或样本泄露,按照WHO消毒规程规定应先消毒,再清洁[3],消毒时要保证足够的作用时间,对次氯酸溶液接触时间需要10~15 min才能保证灭活效果[3]。泄露在血站经常发生,不能用拖把、抹布一擦了之。

34医疗废物的储存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 d,应设在远离医疗区、人员活动区等以外的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盗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暂存处的设施、设备要定期消毒和清洁[2]。

35医疗废物相关的法律意识血站应加强培训,认真学习、落实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提高法律意识,报废血严禁它用,采血耗材等应严格管理不允许外流,真正从源头杜绝医疗废物的污染。4血站医疗废物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41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对于职业暴露与防护,各级血站均已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措施血站尚不能独立完成。如HIV感染后,根据美国CDC建议,暴露1~2 h以内进行高效抗艾滋病毒治疗,如超过2 h仍应考虑预防治疗[4]。但大部分血站并未准备抗艾滋病毒药物,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护,必须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配合。

42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目前我国大城市已建立或正在建立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但还有很多城市没有集中处置中心,大部分血站的医疗废物处理都是交给当地医院的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这就存在医疗废物的转运、交接等方面的隐患。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医疗废物的二次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1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06-16.

[3]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项目.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张钦辉,高峰,主译.日内瓦:WHO,2002:26-27,104.

第9篇: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范文

[关键字]医疗垃圾 焚烧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5-2

1前言

医疗垃圾通常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是首要的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必将引起二次传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医疗垃圾因其特殊性更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监督。

本文通过对部分城市医疗垃圾管理及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医疗垃圾管理、处置设施场址选择及处理工艺上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2医疗垃圾的排放现状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疗垃圾管理及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严重。部分城市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在一起,经焚烧炉焚烧后,致使许多医疗垃圾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消毒毁形处理,造成严重的污染。

(2)医疗垃圾处理、处置的管理和监管不严,设备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处于半停顿状态,原因是医疗垃圾送到处置中心的量不能维持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3)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及交接等环节防范措施不到位。位于医疗垃圾处理中心较远的地区和偏远地区,医疗垃圾运输、收集和储存都达不到国家要求,造成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废物堆积和遗失,甚至发生腐败等情况,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工艺环节防范措施不足,造成环境污染。焚烧工艺关键是焚烧炉的温度控制,因250℃~450℃是二噁英的形成温度区间,因此焚烧炉内的温度必须跨过这个温度区间,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将产生二噁英。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如果不到位,也将造成二噁英超标。

(5)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场址不合理。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是集中处理医疗垃圾的场所,如场址不合适,对环境影响巨大。

3治理措施

3.1医疗垃圾的管理对策

(1)加强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各级政府应制定符合各自城市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垃圾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督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规范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同时加强医疗垃圾处理、处置后产生的环保监管。

(2)医疗垃圾处理周期中各环节的管理。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至最终处置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这是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3)将医疗垃圾处理市场化。医疗垃圾污染治理要实行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走集中、专业处理的道路。建立专业化、企业化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环保高新技术,使医疗垃圾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4)提高公众卫生和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新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公众对医疗垃圾的产生到处置及其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推动全面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3.2集中处置设施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合理性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集中处置设施场址选择,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场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2)场址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场址应得到公众支持。

(3)场址不得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确保与城市市区和规划区边缘的安全距离。

(4)场址应避开人口密集区、宗教圣地等敏感区,场址距居民区距离应大于1km。

(5)场址选择应避开河流溯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度假区;避开国家、省、直辖市划定的文物保护区;避开重要资源丰富区。

(6)场址选择应避开现有和规划中的地下设施;避免大规模砍伐森林、占用基本保护农田;避免公用设施或居民大规模拆迁。

(7)场址应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选址应在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8)场址地震裂度在Ⅶ度以下,最高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以下3.0m,土壤不具强烈腐蚀性。

3.3污染物防治措拖

目前我国医疗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法,焚烧原理是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垃圾焚烧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性质稳定的固定残渣。

焚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污染防治措施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对焚烧处理工艺环节中的燃烧室温度控制、尾气、焚烧后飞灰及废水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3.3.1燃烧室温度控制

医疗垃圾焚烧处置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一方面可以保证医疗垃圾完全充分燃烧,另一方面避免和减少二噁英产生。医疗垃圾燃烧过程在一燃室和二燃室中进行,一燃室为缺氧空气系统,二燃室为过氧空气系统。

在处理医疗垃圾时,首先在一燃室内供以小风量60~450℃左右热解垃圾,一燃室温度在700℃以上;在二燃室中通过微过量的助燃空气将燃烧温度提升到1000℃以上(根据垃圾种类不同,可自由设定)自燃温度,从而完全氧化为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为抑制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一方面通过温度连续自动控制,抑制其生成、防止再合成。根据此特性,在焚烧系统设计中,烟气在1000℃以上(二燃室)停留时间大于2秒,使二噁英完全分解。

3.3.2尾气处理系统

焚烧炉尾气净化系统多采用“烟气急冷+半干式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净化技术。具体工艺为: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烟道,与布置在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进行热交换。预热器吸入冷空气,通过预热器夹层螺旋导风板吸收烟气的热量使冷空气变成热风,并抽送至炉体中,以提高炉内温度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行成本。然后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器,使烟气温度由1000℃降至600℃,再通过急冷塔,使烟温降至200℃左右,越过250℃~450℃产生二噁英的温度区间,烟气在600℃-200℃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小于1秒,接着烟气进入半干式脱酸洗气塔,在塔内烟气被从塔顶喷入的碱液进一步冷却。半干式洗气塔上部设有除雾装置,部分雾滴出后至除雾塔去除。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在袋式除尘器前烟道内喷入活性炭粉,它均匀地弥散在烟气中,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经活性炭吸附塔吸收剩余的有害物质通过布袋除尘,然后经引风机增压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3.3.3飞灰的处理

医疗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属于危险废物,不能直接填埋,必须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目前,垃圾焚烧固化多采用水泥固化,其设备投资少,操作较简单,运行费用低。

4结束语

自从爆发SARS以来,国家加重了对医疗垃圾的处置和管理力度。医疗垃圾作为危险废物,其处理必须按照规范严格执行。尤其要重视管理、厂址选择、工艺环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系列教材-社会区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