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摘要:“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课程。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而且还创新了幼儿教育方式。将民俗文化赋予不同的形式融入民俗n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创新性。
关键词:民俗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应用
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教育总是在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前途。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一、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因时因地制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等重要理念。《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承认了开发“园本课程”的实际价值,强调在课程建设上充分给予幼儿园与教师自,体现课程决策民主性,支持并鼓励幼儿园与教师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展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
浙江嘉兴古属吴越之地,水乡泽国,民俗文化江南特色突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特征和历史渊源,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船文化、水文化、潮文化、灯文化、瓜文化、菊文化、画文化、服装文化等源远流长。不仅有硖石灯彩、海盐滚灯、平湖琵琶、打莲湘等民俗艺术,端午节赛龙舟、舞龙舞狮,元宵节赏灯、猜灯谜、滚灯笼等民俗节日习俗,桐乡蓝印花布、桐乡蚕歌、南湖采菱歌等民间文艺元素,还有各类地域特色的民歌民谣以及民间体育游戏等,均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启蒙益智功能
民俗中的蒙童诗、文等蒙学内容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学话,利于开发智力,特别对记忆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极有好处。鉴于杭嘉湖地区对童谣的重视和接纳独特而鲜明,因此这里的童谣丰富而璀璨,非常有代表性的展示了本地区灿烂多姿的民间文化特征。例如流传甚广,朗朗上口的《摇啊摇》《马林糖》《三三三》 等等。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童谣加以适当的改编,就可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例如游戏童谣《赛赛赛》,儿童即可一边玩木头人一边念诵,不仅锻炼了儿童的记诵能力,还为游戏增添了较高的乐趣。
调查表明,一些由歌谣,民间通俗曲调改编而成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自然亲切,合乎年龄的儿童教材,能使儿童“乐学”。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2%的老师表示不会对民俗文化如歌谣等进行一定的改编,我们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据资料显示,目前城乡幼儿园里流行歌曲多,情歌多,而真正适合幼儿年龄、身心特点的自然、清新、天真活泼并带有一定内涵的儿歌太少,这与忽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不无关系。
同时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如“猜手指、猜掌中物,捉迷藏”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敏捷反应能力等。游戏材料的创作如自制的风车、风筝、枪等是一种绝好的内在智力体操,有益于幼儿兴趣的养成、智力水平的提高、潜能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增强。在幼儿园实践期间,我们发现民间游戏与低结构的民间游戏材料运用还是较为广泛的,例如“丢手绢,系手绢”游戏,幼儿热情很高,玩法多样。
(三)道德潜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当然面对民俗文化,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具有吸收力的心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应当选择优秀的,积极的民俗文化,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四)审美创造功能
儿童所能看到,接触到的周围事物,都是部分的艺术教育。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习俗内容,都体现了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以嘉兴地区为例,嘉兴市的粽子文化,灶画农民画,土布印染等等民间技艺性劳动都具审美创造性,若将其开发并合理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二、民俗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途径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的,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应用也应当是成系统的,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生成本土化教育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园本课程构建。
(一)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物化教育
精心选择地方特色的民俗趣事,有意识地融入幼儿活动的环境中,创设富有民俗特色的环境或区角。有助于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看、听、说、玩等多感官作用,直观地体验与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趣味。
1.创意楼道环境凸显民俗风情。浙江嘉兴独具江南水乡特色,浓厚的水乡文化便可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例如平湖市钟埭幼儿园就非常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的创设中。一入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在幼儿园走廊的环境布置中加入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使用大量深浅不一的废旧布料拼贴出传统的水乡建筑如房屋、小桥、亭台等。在此基础上,张贴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传统诗词和嘉兴地方特色的民谣小调的图画。此外结合青花图案的纸盘,花布进行装饰,饶有韵味。幼儿在走廊上活动时便可自主观赏触摸和交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传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班级环境。例如吴越之地的食俗文化,也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在班级区角设立糕点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利用彩泥制作出大量逼真的传统糕点,摆放其中。同时附上糕点的图片和详细介绍如制作方式、历史起源、风味和食用方式等,让幼儿了解并喜爱嘉兴当地的传统食品。例如,在区角活动里设置一个“小小五芳斋”,使幼儿在游戏中增进对嘉兴著名食品――粽子的了解。
3.户外环境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在户外幼儿活动的空间内设置传统的菜园或盆栽,种植当地应季的蔬菜瓜果或其他植物,并做好介绍的标牌。让孩子在认识植物的基础上了解当地传统的种植方式、节气季节等知识。结合这种绿植或菜园环境,再加入一些传统的地方装饰物件,如耕地的器具、水等等。另外,在户外游戏区域周围,可以加设环境布置。如利用剪纸或儿童画,将一幅幅表现民间游戏如舞龙舞狮、踢毽跳绳、抖空竹、耍莲湘的作品装饰在墙面上,这些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官,让他们在户外游戏中玩着与背景相似的活动,让孩子体验着民间传统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喜爱上传统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渗入教学主题――特色教育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对幼儿的教育应面向最真实贴切的生活和世界,而民俗文化无疑是生活宝贵的馈赠。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生活习俗的观察了解,进而激发其对家园的热爱。
1.渗透五大领域:以“粽子文化”为例,幼儿园在端午节前后可推出相关的“粽子飘香”主题教育,结合健康领域,可开展“赛龙舟”比赛;结合语言领域,教师可以讲讲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让幼儿初步了解历史和民俗,也可让幼儿阐述自己眼中的端午节;结合社会领域,可开展“我来卖粽子”等活动;结合“科学领域”,可开展“认识粽叶”“我来称一称”的活动;结合艺术领域,可组织画粽子,包粽子等活动。
2.创建生活体验馆和民俗工坊:生活体验馆内设置众多店铺,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茶铺、餐点铺、水果铺等,幼儿在生活体验馆内自主活动,扮演顾客或商人,自行购买和交易,在学习社会生活常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熟悉和了解地方民俗文化。创客工坊,以大班幼儿为主的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做好基础保护,幼儿自主创造,学习刨木花、钉钉子、锯木头、打磨、钻孔、雕花等木工操作,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完成自己的木工作品。
3.开设主题活动:例如:“莲湘”主题活动。耍莲湘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幼儿园以此为主题开设莲湘舞的学习,早操学做莲湘操。幼儿了不仅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莲湘的使用艺术,更能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出新的莲湘游戏。既发展幼儿的能力,也使民俗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三)民俗文化加入家园合作――亲子教育
1.利用家园互动平台构建民俗教育交流平台
幼儿园可采用家长讲座的形式宣传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传统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通过“传统民俗专栏”介绍和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及地方特色节日。各班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 “家长信箱”等形式,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民俗的信息平台。家园合作,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的民俗风情馆,体验民俗。
2.开展节日民俗的亲子活动,体验节日民俗教育的魅力
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活动,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将节日风俗习惯的种子埋进到幼儿的心中。
三、结语
在日益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在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嘉兴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泛的内容,把它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要立足于幼儿园当地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立足于儿童的经验水平。民俗从民间而来,最终也要回到民间中去,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开发应用,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梁小丽 张婵香.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价值.(G).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13.
[2]石贤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与实施. (G).成都师范学院.2015.
[3]赵海燕.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及内容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2.
[4]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
[5]吴艳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
[6]吴冬妹.杭嘉湖地区方言童谣辑注.2013
[7]刁培萼.教育文化学.1993
[8]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2011
注释:
[1]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买个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外孙吃仔豁虎跳,一跳跳到城隍庙,香炉蜡签全翻倒。
[2]马林糖,马林糖,三分洋钿马林糖,苹果香蕉马林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油画创作;应用
中国就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内涵,经过逐渐的发展融入至油画等画作创作的过程中,促使民族化特征在油画中显现出来。在油画作品的创作中,国家特有的少数民族气息深入其中,汲取了民族的精髓内涵,让油画作品富有民族韵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为了更好的将油画作品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应该注重油画创作的细枝末节,在教学过程中,将源源不断的民族内涵刻画至油画作品中,从而保证创作过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
1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发展
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应用趋势尚不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在油画展览中很少发现具有强烈冲击力且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油画作品,分析具体的原因可知,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让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现实形态,同时关于油画的创作技巧颇为关注,但是却忽视了民族元素的融入。针对此类问题,油画家们开始做出了深入分析,他们的观点中认为:
(一)局限的创作空间
伴随着艺术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让油画创作领域不断向外拓展,因此局限了民族化油画的创作空间。
(二)缺乏创新元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民族风情的油画虽然兴盛一时,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元素导致发展缓慢。
(三)缺乏认知与了解
国家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但是很多的油画画家却不是少数民族,缺乏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元素的认R与了解,在其进行创作的时候,常常忽略少数民族元素的融入。
(四)色彩主义兴盛
现代油画界中的作品繁多,各种色彩主义作品逐渐兴盛起来,但是对于民族油画作品常常进行猛烈攻击,致使其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从而严重制约了民族油画的发展和进步。
2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现阶段,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中的趋势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它具备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适当的将其提升至更高层次,努力将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引进至现代油画作品的创作中,由此拓展创作思路,激发创作思维,更好的推动带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特色的油画创作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与此同时,积极的促进国家油画创作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提升本国在国际绘画界中的地位。
(一)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开始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西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左右了国家人民的文化思想,甚至于出现了“文化殖民”的危险迹象。油画作品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国家的博大精深,如果无法在画家创作的过程中,深刻传播民族内涵,将严重背离国家艺术的发展趋势。在油画创作中,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应该巧妙地植入之中,通过色彩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与自然人文特征,这将有助于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油画创作者需要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有较深的了解与研究,同时还应该注意应用的技巧,将其巧妙的设计于油画作品的创作中,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传达出完整的民族情节。
(二)传播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景观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通常都能代表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情怀,因此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图形符号、色彩及图案构成的思想内涵,在实际应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油画作品的内容,同时也为创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题材,适当的对本民族地方特色和人文景观起到宣传作用,加深了观赏者对于当地的认知和了解。比如,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的代表作《塔吉克新娘》就主张展现出新疆女性的形象特点,并且以真实的原型为创作动力,在勾勒中显示出新疆地区塔吉克民族妇女的着装风格,经过详细清晰的绘制,为欣赏者展现出新疆人民独有的气质。因此,在对此类油画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借鉴此类范本,倡导以展现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和自然特色为根本,经过细致钻研和了解,体会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三)彰显油画作品的独特个性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油画作品的创作中,在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此彰显出油画作品的独特个性,特别是众多油画创作者在学习、欣赏此类融入民族元素的油画作品创作手法时,能够全面了解油画创作的独特个性。我国本身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拥有丰富的艺术形式、民族文化符号和艺术传统,并且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总是以一种原生态的形式保存至今,凭借着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油画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国家幅员辽阔,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分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在样式及象征符号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比如服饰的纹样构造、符号象征等。油画艺术家们在创作相关的油画作品时,往往可以将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从而进一步勾勒出自己所需要的画面。另外,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象征性的工艺品,其中可能包含了信仰、崇拜等,油画家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可以将多种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从而显现出自身的创作个性。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彰显出油画作品的鲜明个性,同时在具体实践的时候,经过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点缀作用,也可让欣赏者、作者顿悟油画中的独特魅力,并且有助于提升欣赏者对于油画作品的审美能力与解析能力,促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互通互融,彰显中国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内涵。
3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思考
油画的民族化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沉淀后,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开始被众多艺术家们关注,他们也希望利用新颖的创作手法,更好的反映出作品内涵。因此主张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至油画创作的过程。通过此种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方式分析,中国油画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承袭下来的民俗性特征,更加真实的反馈出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更宣扬了世代相袭的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油画艺术的具体特征。
4 结语
新时期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改变了传统的油画创作风格,通过了解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特色,挖掘其具体的内涵,使之更好的融入到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在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下,油画创作的过程应该与时俱进,重视在原有油画创作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地方性特色、民族文化内涵的各个元素,促使国家的油画创作更具世界性与民族性。
参考文献
[1]魏蜻,李涤尘. 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02:60-62.
[2]闫明.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 艺术科技,2013,02:83-84.
[3]倪峰.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 大舞台,2014,10:51-52.
[4]王都一乐. 试论油画教学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应用价值[J]. 大众文艺,2015,17:239.
[5]牟@民. 论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3:216+218.
南京素称六朝胜地,十朝都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蕴藏,包孕着南京地区主要是汉族人群的共同心愿特征,代表着南京地区人群参与意识的选择。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属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因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社会形态、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形成独具金陵古都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简介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甘熙之父甘福所造。后经甘熙等续建,占地达12000平方米,由三组五进穿堂式古建筑群组成,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还建有后花园、藏书楼,惜于时期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南京市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这是一组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置身此地,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和古代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巧。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1986年开始筹建,1992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南方大城市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巨宅。
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发与利用现况
1.资源整合与关联开发
2000年6月,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文件要求,在市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把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为一个整体项目上报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委,并在次年初得了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将此项目列入国家财政部2000年度项目,由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共同下达了项目批文及历史街区专项补助经费。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述,相关部门现已确定南捕厅街区为南京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从现状来看,南捕厅巷13、15、17、19号和大板巷40、42、44、46号保存了完整的院落形态,其主要的门厅、轿厅、大厅、后厅、后堂等建筑基本保存完整,街巷布局合理,空间格局有特色,具有整体环境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根据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环境,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把以"甘熙故居"为中心,向夫子庙、江南贡院一带扩展,发展成为南京市的城市文化标志——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并制定政策明确指出,对其发展的重点应基于两个方面:在街区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和挖掘南捕厅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协调好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开发旅游与改善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发展方面,联系新的背景条件和周边环境,从城市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战略的层次上进行精心规划,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地方旅游发展与城市旅游战略之间的关系,展示出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2.原貌修复
经维修专家发现,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如门楼装饰较素,显得简朴大方,封火墙特别高大注重实用等,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一期工程范围内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的主体部分,均为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格局完整,保存较好.2002年9月28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动迁和维修,"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终于重新向市民开放。2006年5月,甘熙宅第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在南京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甘熙宅第后期修缮及环境治理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6月18日,甘熙宅第主体部分修缮竣工,除原有的南捕厅15、17、19号建筑,又陆续复原了大板巷42、46号,和后花园、津逮楼等建筑,重新开放后的甘熙宅第完整重现了历史原貌。
3.民俗技艺现场表演与旧时习俗重现
在2002年时,刚开放的民俗博物馆内维修好的三组建筑群内,以清末民国初年为背景,以都市中产阶级居住文化为主题,分别推出了《南京传统民居复原陈设》、《南京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儿童专题陈列》、《老茶馆和票社》等展演展示活动和《明清紫砂精萃》等临时性展览,让人们感受到"老南京"悠远的文化韵味。
15号东偏院是老茶馆和票社的展览展示。"票友者,戏曲之友也。"---票友结成的业余演戏团体,素称"票社"。目前还有定期的票友活动。287南捕厅17号,梦回童年,这里展出的是南京地区传统的工艺、民乐和食俗。这里还摆放有一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益智游戏,如: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及斗草等等。此外,还有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读物--小人书。这里所有的玩具和图书都免费向观众开放。
在15、17、19三个号的大厅中,17号的大厅造价比较高、工艺较为豪华。在修复时,工作人员仅在上面刷了些清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貌。这里是皮影戏厅。四进和五进是传统民艺和民乐的展示区。民艺厅是五彩斑斓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世界,分云锦、刺绣、绒花、民艺结、茶桶、食格、石雕、木雕、花灯、剪纸、民间版画、绣品等十几个专题陈列。目的在于颂扬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以引起全社会对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的重视。
4.与各大高校实现基地共建,促进文化交流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南京市民俗展示的汇聚地,同时也作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南京市多所高校进行基地共建,并举办了很多有推广意义的,同时也是弘扬了南京历史民俗文化的大型活动。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2003年4月与我校签署了共建协议书,证实称我我校得共建单位。自共建以来,我校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了很多大型的民俗民艺推广活动。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很受学生欢迎的民俗民艺进校园活动,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在学生中也掀起了一股民俗热潮。还有个各类型的讲座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举措以及举办的活动,不仅是对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一种广泛选宣传,这更是对于南京市民俗文化的一种大力推广。
三、已取得成果、不足以及改进方案
1.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硕果累累
如今的熙南里一带街区,已经成为南京市除新街口、夫子庙之后的第三大街区。这是南京市民俗资源的一大汇集地。甘熙故居是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型制最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现有旅客规模近万人次,发展潜力巨大。
就民俗博物馆自身而言,各建筑的修复以及场景的重现在不断的增加着游览的人数。而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也让民俗馆曾加乐于外界的各种交流与联系。而近两年来,相关的开发部门也已经在甘熙故居周围建立手工艺制作和交易市场。这将是一条类似于北京琉璃厂性质的商业步行街。在形成商业步行街后,牛角铺、银器铺、铜器铺、糕点铺、茶铺、刺绣铺、古玩铺、字画铺、文房四宝铺、颜料铺、乐器铺、布鞋铺、中药铺等中国传统精致手工艺品将云集于此。在这些店铺中,可以展示特色商品,展示制作材料和工艺,并出售制成品。同时,游客也可以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如今老字号店铺李顺昌、绿柳居等数十家已经进驻,甘熙故居之南的熙南里正以崭新的面貌举着古风遗韵迎接着各方宾客的到来。
2.开发中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案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虽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进行了修复与开发,但是还是有很多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民俗技艺的传承问题。民俗馆中很多优秀的老艺人都已年近古稀,但是谁能成为其接班人成了民俗博物馆的新难题。现在已经有很少人对它感兴趣并且能够热爱它学习它。所以,这些宝贵技艺的传承成为一项议题。
第二就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内部资金来源有限,而且日常的活动很多,还有民俗馆内众多的老艺人,这也成为如何在开发利用至于进行创收,也成为民俗馆的艰巨任务。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四项建议。
一是对于民俗老艺人技艺传承问题,可以在博物馆内组建类似于老年大学或少儿艺校之类的学习班。对于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手工技艺可以以授课形式教授给小孩或老人。
二是评事街民俗文化旅游一条街联动甘熙故居旅游开发,重点展示南京民俗风情。为了弥补民俗街经营效益不确定性,在再在熙南里一带开辟古旧家具经营与古玩市场,力争成为华东地区古玩的集散地。
三是利用甘熙故居已有的小吃文化,结合清真寺,开发回民饮食、特色小吃等,推出品牌,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线路,以反映出这里曾经密集居住过的回民及其特有的文化。
四是为了尽快收回、维修、使用全部"甘熙故居"古建筑,为南京增添一处新的文化旅游景点,应对民俗博物馆作大规模扩建。目的是全面开发"甘熙故居",以展示中华文化的内涵,把这进而建设成为一个融文物陈列、旅游商贸、娱乐休闲、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民俗文物和民俗事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晶,通过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使人们受到乡土艺术的熏陶,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引导人们树新风、弃陋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秦勇.南京民俗、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杂谈,2007,(5).
[2]袁少芬.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陈刚.文化转型时期的价值关怀-当代国人的精神危机及价值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1995(2).
[4]胡兆亮.文化资源价值的三个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关键词:《菽园杂记》民俗语汇民俗文化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萨丕尔,1985:197)。这段话阐释了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民俗语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的综合性载体,它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着文化,其承载的文化是厚重而有底蕴的。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谈到:“民俗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语言承载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语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2.语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3.语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4.语言单位折光反射民俗风貌。”(钟敬文,2002:305~306)据我们分析,《菽园杂记》民俗语汇承载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民俗语汇概括指称民俗事象
这种方式是指“语言材料作为民俗事象的名称,专语专用,语俗完全相印”(钟敬文,2002:305~306)。如:
【拜年】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P52,卷五)
“拜年”指在新年时,拜家族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的风俗。清代允禄《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曰:“岁首,群相庆贺名曰拜年”。此风俗一直沿用至今。民俗语汇“拜年”直接指称民间拜年的民俗活动,语言单位和民俗活动完全相印。
【划龙船】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P1,卷一)
“划龙船”又名“赛龙舟”“龙船赛会”,关于其起源,在民间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是指端午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对于此民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土风录・卷一・八》曰:“端午龙舟,端午节有龙舟之戏,相传以三闾大夫。本荆楚岁时记之说,但于吴地无涉。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吴越春秋以为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而作(周栎圆书影以为习水报吴托于嬉戏)。宗懔引《曹娥碑》,谓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闻屈氏。”(长泽规矩也,1989:180)民俗语汇“划龙船”专语专用,概括指称相应的民俗活动。
【斗叶子】斗叶子之戏,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坚皆能之。(P173,卷十四)
“斗叶子”又名“斗叶”,是民间一种博戏,纸牌戏的一种。民俗语汇“斗叶子”直接概括指称此种博戏。
《菽园杂记》中,承载民俗文化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还有:祈年、劝酒、祈祷、祈雨、造蛊、嫁、葬、出丧、发孝、求婚、议婚、释菜礼、春祭、殉葬等。
(二)民俗语汇具体陈述民俗事象
这种方式是指“一个词、短语或一两句话,直接道出民俗事象的具体内容”(钟敬文,2002:305~306)。如:
【吃不落夹】然今朝中以四月八日为佛节,赐百官吃不落荚,莫有觉其非者。(P56,卷五)
“不落夹”是以苇叶包糯米或桐叶摊卷白面蒸煮而成的食品。四月初八日用以供佛,朝廷亦以赐百官。明代刘若愚《明宫史・饮食好尚》亦云:“四月初八日,进不落夹。用苇叶方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也。”此民俗语汇直接陈述了民间在四月初八佛节时的民俗事象。
【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梅圣俞《河豚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此时,贵不数鱼虾。”而吾乡俗语则云:“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芦青,即荻芽也。荻芽长,河豚已过时矣。(P111,卷九)
“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意指河豚的食用有鲜明的季节性,只要到了芦青长一尺之时,河豚就过了最佳食用季节(一说是因为肉质没有之前鲜美,另一说是毒性增加,食用风险随之增加),便不用其招待主客或不用其作为招待客人的主要食物。“河豚”亦名“河”,鱼名,肉味鲜美,但肝脏、生殖腺及血液有剧毒,经处理后方可食用,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我国从古至今形成了时间久远的食用河豚文化。因为河味、毒皆备,故古人有所谓“舍命吃河豚”一谚。如今,民间仍流传“拼命吃河”这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语汇“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作主客”直接陈述了民间的饮食习俗。
【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旧土,记取南枝】/【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此种竹诀也。……又云:“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盖十人移者,言其根柢之大,即多留旧土之谓也。(P168,卷十四)
前一句农谚直接陈述种植竹子的秘诀:种竹不分时节,下雨后便可移植,尽量留下原来根上带的土,切勿转向,否则树木易枯死。元《农桑辑要》亦云:“谚云‘栽竹无时,下雨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后句农谚陈述了移植竹子的经验:移植竹子要大颗移植,尽量多留原来根上的宿土,不易伤及竹根,竹子便易于成活,反之则不行。其他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九:“谚曰:‘一人种竹,十年盛;十人种竹,一年盛。’”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十:“谚曰:‘十人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我国自古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出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就以俗语、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形成了稳定而悠远的农业生产民俗。
《菽园杂记》中,承载民俗文化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还有:作揖、缠足、雕青、刺花秀、文身、钉官石等。
(三)民俗语汇折光反射民俗
钟敬文(2002:305~306)认为,“民间语言虽不直接陈述民俗事象,但其内容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反映出民众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观念,凝聚着民众的智慧与经验。通过这些内容,可洞见彼时彼地的文化风尚、世俗人情,从而领悟若干民俗的惯制和风采。”如:
【借书一痴,还书一痴】世有“借书一痴,还书一痴”之说,此小人谬言也。痴,本作,贮酒器。言借时以一为贽,还时以一为谢耳。以书借人,是仁贤之德;借书不还,是盗贼之行。岂可但以痴目之哉!(P116,卷九)
《菽园杂记》作者陆容对谚语“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考证极是。“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本作“借书一,还书一”,“”又通“鸱”,为贮酒之器。《汉书・陈遵传》载杨雄《酒箴》曰:“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颜师古注:“鸱夷韦囊以盛酒”(张一民,1997)。后人略称为“鸱”,后造“”字以别。《集韵》“”字下注:“古以借书,借书馈酒一,还书亦馈酒一”。“借书一,还书一”反映一种礼俗:早在汉代,借书者和藏书者有着约定俗成之礼仪――借书以一酒相送,还书以一酒相馈,皆表谢意。但此句俗谚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讹为“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正常的藏书借书行为却被人耻笑,甚至还有过之而不及的意味,唐人李匡在《资暇集》中称后人更生其辞为:“借一痴,与二痴,索三痴,还四痴”。(张一民,1997)“借书一痴,还书一痴”这句谚语本身虽没有直接陈述民俗,但据讹传考察其本句(“借书一,还书一”)及本义,却可以窥见民间藏书家与借书者之间,因书籍流通而产生以鸱酒相酬谢的遵信守约。
【事要好,问三老】谚云:“事要好,问三老。”(P12,卷二)
“三老”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整句俗谚之意为:想要把事情办好,须向有经验之人请教。这句俗语体现了古代人民群众重视实践经验的观念。
《菽园杂记》属于此种方式的民俗语汇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官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媒、薨、避讳、快儿、抹布、兴哥、谢欢喜、圆果、竖笠、昆山、手巾等。
参考文献:
[1][美]萨丕尔.语言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日]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关键词: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俗、传统、代表人物,及由这个民族进行的一切活动。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对动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国动画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提倡“文以载道”,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国动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独特美学风格。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文以载道”,这些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调和与折中、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体现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就是讲究动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讲究“文以载道”,一切以“和”为美,这一点正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代表着中国风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们必须遵循,并且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准则与规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诚”。“诚”指真实无妄。从道德意义而言,人的本性诚实就会与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响。“忠恕”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动画作品,都是教人从善,通过人的“诚”感动天地而打动观众。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
孔子以“仁义”作为理解分析美与艺术的根本。儒家美学的主导思想是:肯定个体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把这种需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导向伦理,个体需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这样,和谐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不断地将这一儒家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作品中蕴含发人深省的内涵,它最终表现为动画作品中生动的教化作用,让各阶层的观众从中获得教益。
三、中国动画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质特点是“无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美的奥妙就在其中。“无为”要求人与道合一,与天地自然合一,与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墨动画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间的依恋关系的刻画渲染师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1.道家文化“虚无”的宇宙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文化中的虚无空灵、含蓄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它的形成来源于道家的“虚无”宇宙观。老子的这种“虚无”宇宙观对中国动画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这恰恰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意味深远,亲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无为
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以有为而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为实指一种趣味,我们可以用“恬淡”来解释。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动画恰恰可以体现出这种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正因为具有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而被认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对当今社会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有独特的价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是从纯粹哲学意义上来讲,但对于美学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后世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不失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指路灯。
四、中国动画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是宗教。”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的发展都是相互渗透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绘画、陶瓷、建筑、文学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一向被视为动画创作颈瓶的意境、神韵的表达,可以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诗风画意来解决。佛教文化的“空灵、余韵”和动画的虚拟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中国动画从中汲取精华,如《大闹天宫》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神话故事基础上结合了动画自身的特点,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进行了精炼和美化。中国动画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大闹天宫》着重韵律和意境,无论是从影片画面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韵,这是对中国佛教文化做过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体会。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应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们自成特点,将长期影响着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独具自己的特点,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苏国荣.戏曲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李泽厚,刘纲纪.中华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望衡.龙腾凤霭[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利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科学能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凤翔木版年画
文化旅游资源是相对于文化旅游来说的概念,而文化旅游则是旅游产业深层次开发以及因游客旅游时尚改变所诞生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文化旅游具体可以分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而对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能够让旅游者感受到本地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其文化旅游资源诞生于本地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存特点鲜明,这类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多样性等共同特征。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沿革
年画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贴年画的蓬勃兴起可以追溯到宋代,该时期木版年画的样式基本定型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凤翔木版年画主要产自凤翔城东南的南肖里村,根据当地村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南肖里村就有大量手艺人从事木版年画的生产工作,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该村的木版年画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格局,除了个体生产外,还出现了集体合作生产的作坊。工艺主要是印刷和手绘相结合(线稿印刷手绘施彩)。到了嘉庆、道光年前,出现了外村人到南肖里村学习模板制作手艺的现象,当地手艺人也学习别的地区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生产。凤翔木版年画凭借着其良好的声誉很快就成为垄断西北的影响力巨大的民间艺术品。到了清末民初,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据有关资料表明,该时期凤翔木版年画的生产量达到了每年四百多万张,产品大多销往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等地区,真正实现了区域知名品牌效应。如今,凤翔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凤翔年画濒于灭绝。
改革开放之后,民间文化传统得到复苏,年画作为春节民间最大的民俗消费品,几乎家家必备。木版年画由于在民间需求量巨大,因此要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易于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八十年代初,南肖里村又出现了多个家庭开始从事现代木板年画生产,并在此基础上一些手艺人组成了凤翔年画研究会,为木版年画的复兴和发展奉献一份力量。但是随着机械水平的不断发展,机械印刷的年画产品进入市场,这些年画由于印刷成本低,色彩鲜艳且不易掉色的特点,很快占领民间年画市场。而手工生产的年画由于价格相对较高、色彩较暗、不耐侵蚀等原因很难被现代老百姓所接受,当前民间艺人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恢复宋明时代木版年画在民间的地位,木板年画行业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向的发展。
二、凤翔木版年画综合开发策略探讨
(一)凸显文化产品的地域特色
近年来,凤翔木版年画已经走出凤翔,走出中国,并不断地走向世界艺术殿堂。对于许多来凤翔旅游的收藏家而言,具有地域性和民间性特点的凤翔木版年画的内容、色彩、图案都是最好的收藏品之一。以往的凤翔木版年画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外地人或外国人,并且均是以套色的版画形式来进行销售的,而凤翔乃至周边的人早已不再将其作为节日装饰品。其价格也相对较高,售价大都达到了两三千元以上乃至更高,因而普通游客或者市民是很难购买进行收藏的。所以,在制造以凤翔木版年画为主题的产品时,不仅需要制作以往的套色版画形式,同时应当注重木版年画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和拓展。
(二)丰富旅游商品的形式和种类
作为一种综合型的大众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满足游客求美、求知、求新为愿望的文化之一,而旅游产品恰好契合了这一点。通常情况下,旅游商品的销售量和其种类、形式等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种类越多,形式越丰富,其销量也会越多,经济效益也越显著,旅游商品的开发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凤翔木版年画已经诞生了五百多年,其内容十分丰富,画面也非常优美,虽然目前开发的相关产品数量还较少,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陕西旅游文化的发掘和发展,进入陕西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为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此,凤翔木版年画不应再是只能贴在墙上的平面图画,应当逐渐走向立体化,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才会喜欢和拥有它。
(三)凤翔木版年画的经营策略
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销售必然需要一定的策略,例如绵竹木版年画如何充分利用开发和旅游来构建自己的产业链,是值得凤翔年画借鉴的。许多民间画舫,如古艺轩、乡风、三彩画舫等,将年画艺术融入到许多现代产品中,这便衍生出许多具有绵竹特色文化内涵的土特产,使得绵竹年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艺术品。这仅仅是嫁接方法中的一种,对于凤翔木版年画,可以广泛汲取旅游营销学的一些方法策略,诸如:
1、静物经营法。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以某种物化产品作为载体体现出来。如采用建立凤翔木版年画博物馆的方式将凤翔木版年画用静态展览方式体现出来。
2、提升经营法。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为旅游活动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凤翔木版年画若只是常年固守其原有的文化内涵,而忽略了对其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那么最终会失去生命活力,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其文化内涵,才能使其衍生产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或者提升,从而使其一直处于繁荣时期。
3、参与经营法。将民俗文化中,适于参与的部分提炼出来,设计成老少皆宜的民俗旅游产品。传统的资源导向式的开发模式往往忽视游客体验,从而使产品供需错位,产品趋同问题突出。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对各种旅游产品进行体验式开发是大势所趋,人们对不同区域的文化充满兴趣,认知、体验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望和追求。可以在凤翔木版年画博物馆或者南肖里村当地建立游客体验中心,让游客参与到木版年画的起稿、贴版甚至刻版、印刷、上色等制作过程中去。
[关键词] 民族文化元素;民歌;民族器乐;歌舞音乐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时光沉淀下来的。有很多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将目光对准了这些比较另类的东西。少数民族的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歌曲就在很多电影中都有所体现。而这样带有生活气息的事物,不仅仅能为电影增添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样也能够让这些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通过先进的电影技术,可以将少数民族中优秀独有的民族文化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传承方式。少数民族的民族性以及比较难以理解的民族心理也可以通过电影这种光影艺术得以充分的展现。很多电影中难免会涉及歌舞,这不仅能够为电影增添许多文艺色彩,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体现的方式之一。本文将通过对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分析,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民歌参与主题叙事
我国的少数民族,虽然生活的地方大多都是远离尘嚣,生活的地方大多都是钟灵毓秀的偏远地区,但是,有灵气的山水养育出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对歌、对舞有着天然的理解力。他们看到心爱的姑娘,或者是中意的小伙子,有的时候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爱意,这个时候,歌曲和舞蹈就是最好的表达爱意的道具了。值得注意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大部分都是表达爱意的歌曲,这些歌舞与我们熟悉的歌曲不太一样,它们并不讲究格律,用词大胆,听其歌就知其意,是非常好的交流工具。这些歌曲基本上都是出于普通民众之口,反映歌颂的当然也是日常生活,这些歌曲是非常贴近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的,同时也是非常接地气的。常见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多见于山歌,山歌往往都是朗朗上口的,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
山歌大多都是通俗的,取自我们经常能见到的事物或人,这些山歌也常常会用于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中,这些鲜活的,富有特色的歌曲,是电影中靓丽的风景。少数民族的音乐,在很多时候,是很多电影的首选,这些音乐不仅是应景之作,同时也是反映电影特色的法宝。很多导演在民族电影这一块上的各种选择都是非常慎重的,这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精益求精,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虔诚和保护。有故事的音乐,本身就是非常吸引人的,这样的音乐,很多时候,导演都会根据歌曲中涉及的故事,在电影中适当地对歌曲中的故事进行加工,加以展现。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再次创造,也让音乐与电影融为一体。少数民族的音乐,很多音符,很多歌词,都是带有某种特定意义的。对电影音乐的再次加工,让音乐更为贴切地为电影服务,这是对电影艺术最好的体现。
二、民族器乐融入主题叙事
少数民族的音乐,应该要用特定民族的特定乐器,才能得到最为彻底的展现。很多少数民族的乐器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些民族乐器大部分都是勤劳的少数民族同胞亲手制作的,选用的材质都是比较特别的,也是比较少见的。很多乐器的形状都是比较特别的,我们平常难以想象的东西通过人们的巧手,会制作出非凡的乐器。这些非凡的乐器弹奏出来的乐曲,也是非常独特的。这些独特的乐器,都蕴涵着少数民族同胞的智慧。再动听悦耳的音乐也需要乐器这个道具。不同的道具,演绎音乐的方式不一样,创造出的音乐也是不一样的。形式各样的乐器,反映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我国的历史悠久而漫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民族文化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展现,无论民族文化,还是民族音乐,已经都十分成熟。
不同的乐器所代表的含义都是不一样的,不同民族的乐器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也是不一样的。纷繁复杂的少数民族乐器,极大丰富了中国乐器的种类。以苼为例,这是侗族这个民族的乐器,看到这个乐器,人们就知道这代表的是侗族文化。苼的声音是比较浑厚低沉的,这也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性格也如苼发出的声音一样,沉稳大气。音乐受环境的影响,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音乐风格。不同民族总会有一两个标志性的事物作为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符号。乐器和音乐在很多时候,都是承担着代表民族的民族文化符号的这一重任。用民族乐器创作出的音乐基本上都是原创音乐,这种音乐是比较少见的,也是比较少听到的。不一样的民族音乐的元素,催生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也让电影采用不一样的叙事手段。
三、歌舞音乐表意主题叙事
电影除了结合音乐之外,与舞蹈的结合同样也是许多电影中国的重中之重。电影与音乐,音乐通过乐器这一道具来传达,很好地与电影结合在一起。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有舞蹈的地方,就有音乐的存在,音乐是舞蹈最好的拍档。舞蹈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肢体动作慢慢地伸展出来,动作随着音乐,逐渐曼妙起来。少数民族的舞蹈都是比较欢乐喜庆的,同时也是比较难的。但是少数民族同胞,天生就是比较擅长舞蹈的,骨子里都流淌着舞蹈的因子,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一)歌舞音乐的情节性
少数民族的电影本身就是比较特别,加入歌舞以及音乐的因素,本身就是非常特别。除此之外,歌舞音乐本省具有非常强的情节性,这是少数民族歌舞与生俱来的天分。在很多的电影中,导演会根据歌舞音乐比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从音乐和舞蹈中汲取对电影故事情节有帮助的部分,进行加工处理,让这些部分变成电影故事里的一部分,让音乐的故事性与舞蹈的情节性与电影浑然天成,达到和谐的统一。在处理上,很多导演都会运用字幕或者旁白的形式让歌舞的情节性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方式,这不仅不会影响电影本身的节奏,还会增添新的内容。在很多时候,很多故事,都不能仅仅透过电影主角的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通过旁白或者画外音的方式,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很多人会将歌曲和舞蹈音乐之外的情节性叫做故事情节之外的舞蹈和音乐。我们都知道,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还是在于故事本身的可看性,好看的、感人的故事,并不需要太多电影技术的辅助,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就是非常强大的。人都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无论是悲天悯人的故事,还是充满欢乐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出现或者不常出现的氛围。我们的生活,被太多琐碎的事情,被太多的烦恼和压力磨去麻痹了本来十分敏感的神经。这些欢乐以及泪水本该是我们每天的表情,但是却被冷漠和自私拒绝在门外。很多导演将音乐和舞蹈中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这不仅是对音乐和舞蹈的深度理解,更是对音乐和舞蹈的创作者的最大尊重。
我们常见的电影,基本上的套路都是一样的,以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为故事的主线,电影里的其他的没有主角重要的角色也会随着主角们的行为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必需的,而且都是为了电影故事的主题服务的。电影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行动和不同表情,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需要观众细细的揣摩。观众更需要的是透过人物的表面的行为和言谈,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好是能够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情感交流。通常的电影,基本上通过演员实实在在的表演来感受,但是在少数民族的电影中,很多演员都会通过唱歌和跳舞这样特别的方式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不仅能体现出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的特性,同样也是表现民族文化的特别方式。
(二)歌舞音乐的表意性
而这样的表意性,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影视作品中的文艺意味,很多观众都非常喜欢电影中若有若无的文艺范儿,这是很多商业电影中没有的。很多商业电影中也会有文艺气质,但是怎么看怎么都会感觉有突兀的味道。在很多以记录为主的影像里,这种表意性的文艺气质更为突出。这不仅有利于创作者们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影像中不断出现的舞蹈和音乐感受出来。音乐总是能适时地撩拨人们的情感,而带有特别意味的少数民族的音乐则是将音乐中的故事性和情感发挥到了极致。这是音乐特有的品质,这也是音乐的魅力。在电影《黑骏马》中,涉及了很多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最主要的是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在蒙古族中,有一种音乐形式是非常特别的,也是非常难的,这就是长调,在这笔电影中,有非常完美的体现。
有的电影纯粹是为了给观众提供快乐,有的是希望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能够有所启发,能够在电影主人公的故事之外,根据自己的生活,能够有一点点的改变。电影最主要的是人物的形象的塑造,这不仅考验演员的演技,同样考验导演的功力。少数民族的很多音乐和舞蹈在具体的电影中,很多时候都具有非常特别和非常强的表意性。这是少数民族电影中非常特别的存在。在电影《季风中的马》中,不仅能看到万马奔腾的恢弘场景,更是能够感受到草原儿女的风姿。在电影中,运用蒙古族特有的马头琴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的乐器,这是非常恰当的安排,不仅能表现出蒙古族同胞的生活习性,透过悠扬的琴声,能深深体味出电影中的人物对草原的热爱和难舍的眷恋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
歌舞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之一,同时也成为少数民族同胞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的歌曲,大多是即兴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真实歌颂。少数民族的民族性以及比较难以理解的民族心理也可以通过电影这种光影艺术得以充分的展现。很多少数民族音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歌曲,这些音乐,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都是真实的,十分感人,同样也十分吸引人。这是因不同的乐器而定的。这也决定了不用的乐器的独特性。很多电影中难免会涉及歌舞,这不仅能够为电影增添许多文艺色彩,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体现的方式之一。形式丰富多彩的乐器,不仅能创作出同样丰富多彩的音乐,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种类、不一样的乐器有不一样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邓家鲜.民歌在影视中的美学功能解读[J].电影文学,2011(02).
[2] 于瑞华.民族文化符号在影视设计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8(06).
[3] 向异.影视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J].电影艺术,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