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法细则范文

建筑法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法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法细则

第1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Abstract: Building ha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echnology and art, the rules of form beauty in archite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the artistic architectures.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scale, symmetry and balance, rhythm, unity in diversity and form, discusses the rules of form beauty, aims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studying architecture form beauty rules.

关键词: 建筑;形式美;法则

Key words: architecture;form beauty;rule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29-02

0 引言

建筑是一种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于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常被人们称为“城市的雕塑”。建筑的精神功能是人们对建筑艺术性要求,建筑形式美的规律是所有艺术性建筑的基础。建筑的美是什么,建筑美的标准有哪些,建筑的形式美该如何表现,一直是建筑师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尺度、平衡对称、节奏、多样统一、形体等方面探析建筑形式美得法则,旨在对研究建筑形式美得规律有所启发。

1 建筑形式美的法则

事物的形式是客观存在,为什么这种形式是美的,那种形式不美呢?形式的美与不美,原因何在?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经过种种的概括和抽象,产生了诸如尺度、对称、均衡、节奏、旋律、虚实、对比、多样统一等等的许多规律性认识,于是便形成了一系列形式美的法则。建筑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是衡量建筑形式的美与丑的依据。在建筑的创造性活动中,只有掌握了建筑形式美的法则,才能“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

1.1 尺度 我国早在《考工记》中就有“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等等。古人席地而坐,几是室内唯一的家具(如图1)。古人的几是用以倚凭身体,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所以用几的位置和几数来衡量室的大小。筵,为席地而坐满铺地上的席,约2×1米,所以“筵”也成为古代建筑面积大小的模数。寻、步等,“古以身为度,故按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臂为寻”。汉代男子平均身长八尺,等于周制一丈,故称男子为“丈夫”。舒臂等于身长,“寻”即为八尺;“步”为六尺。轨,《周礼》郑玄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如七寸,凡八尺,是为辙广。”

1.2 平衡对称 平衡对称,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平衡对称一般是指:两边的形式是对等的。建筑有机整体中不同构成元素,常会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视力平衡感判断,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定之感。所以古往今来的大多政治性、宗教性建筑都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如帝王的宫殿、宗庙、祭坛(如图4)、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基督教的教堂(如图3)、希腊的神殿(如图2)等等,以及大型的公共性建筑,从功能的需要也多用均衡对称的平面空间形式。

1.3 不平衡对称 不对称平衡,又称重力平衡。这种平衡在中轴线两边之物,体量、大小、形状不一定都相等,重量更不相等。建筑在大多数中小型公共建筑,尤其在地形不规整、功能多而空间体量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采取不对称的平面空间组合方式。造型上由于型体组合的变化,会给人以灵活轻快地美感。

1.4 节奏 中国的木构梁架建筑是以“栋”按对称平衡的方式组合成庭院,成为“进”,有多进庭院时,沿轴线对称地纵向排列成组群建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为故宫。故宫的总体规划,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空间设计,运用组合的围闭与开合、庭院方位的纵横、空间的狭长与横阔、体量的大小与轻重,形成了一种合目的性的空间序列与节奏,使人产生一种特定的精神审美感受。由于中国古典建筑是对外封闭的,从外往内看到的只是故宫的墙垣部分,故宫的外形就是其的紫禁城。观赏者必须身临其境,在空间的流动中才能感受。

1.5 多样统一 中国的园林,堪称体现多样统一的杰出典范。造园家用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景境,不是简单地美观不美观,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将材料统一于自然山林的主题思想中,经过一番经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如山脚到涧边”,或如明代张南垣所说:“若似乎奇峰绝嶂,累累乎外墙”的意境。

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多样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多样统一的结果所展示的则是和谐的整体美。

1.6 完美的“不和谐” 西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多喜静态的几何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数的和谐和统一性,齐整了自然的优美。而中国的造园力求打破形式上的和谐,追求自然的完美的不和谐,视觉无尽的意蕴之美。例如,中国人欣赏的石尤其是太湖石,不但要怪,而且要丑,对这些石根本不能讲什么“数的和谐”,也没有什么形式美的法则可以遵循。石之美,到唐代时人们已超越对石的怪异形态的赏欣升华到石的神态所意蕴的自然山林之美。

1.7 形体的美感 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我国古代先贤们见天上日月星辰皆往复旋转,因而谓“天道圆”;又见地上山陵、原野、江河等皆不移位,不能旋转,因而谓“地道方”,故曰:“至静而德方。”现代建筑的上海博物馆,为考虑华夏建筑文化的文脉,虽采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建筑的形体采用了上圆下方的形式。在古典建筑中,帝王宫殿宝座的上方,寺庙殿堂佛像的顶上,都有半球形穹窿式的藻井。它与建筑构架无关,纯属建筑的一种空间装饰。藻井的重要作用不单是具有“天”的象征意义,从空间上能够解决顶部三角形空间的阴暗和不完整,也能打破天花平面结构的单调。

2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不但要充分展现出建筑形式美的规律,还要根据建筑对空间的具体使用要求,运用一些具体表现手段将各种建筑材料进行合理、充分的使用,以更好体现建筑物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仁新.形式美解析[U].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03).

第2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原则;基本方法

近年来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体量逐渐增大、对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房屋建筑发展的需要。房屋建筑设计是指房屋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以前, 设计者按照房屋建筑任务, 把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 事先进行设想, 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方案, 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这样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 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 统一步调, 顺利进行。

一、房屋建筑设计的原则

1、 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房屋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房屋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房屋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房屋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4、绿色环保原则。现在, 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 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 环保, 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 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 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房屋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 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 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 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 尽可能的协调绿地, 水体和房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5、循环利用原则。房屋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房屋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房屋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房屋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 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房屋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 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 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 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 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后全部毁坏; 如果刚度过柔的结构则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导致无法运用甚至全体倾覆。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具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去对待房屋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就是说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繁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房屋建筑思想的引导,从而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房屋建筑作品。所以研究房屋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房屋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

1、 平面功能(流线)法。房屋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房屋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房屋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房屋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房屋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房屋建筑功能来。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房屋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房屋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现代房屋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房屋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房屋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房屋建筑师们就开始了关于几何关系与构图探讨。而现在这种方法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房屋建筑构想的时候,房屋建筑师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房屋建筑物各要素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主从、对比、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房屋建筑师是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怎样的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

3、 结构法。结构法主旨是通过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房屋建筑设计,亦称为结构主义的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结构与房屋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现来诠释房屋建筑物的性质,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时不能被其他要素来替代的。

4、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就是特定符号的或约定成俗的表现形式,运用在房屋建筑的表面或房屋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房屋建筑的平面以及空间体量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或者模仿。国内外的很多著名的房屋建筑作品,都运用了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还大量运用在一些对房屋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设计中,如同一开发商开发的房产项目,通过统一的房屋建筑设计和企业符号的结合来标示企业的形象等。

5、房屋建筑沿革法。房屋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房屋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房屋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房屋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房屋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结束语

房屋建筑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在不断的房屋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对房屋建筑设计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房屋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创新的追求,在一次次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得失,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房屋建筑观。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玻璃幕墙;设计原则;发展方向

前言:随着国力的强盛、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一批批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维护结构采用传统的砖墙显然不能适应,混凝土墙体则因其过于笨重而日显劣势,唯有轻钢结构配以玻璃幕墙成为最佳选择。玻璃幕墙以其晶莹剔透、轻巧美观、耐候性好、密封性佳、安装方便、维护简便等诸多优点而在高层建筑上迅速崛起,独领。

建筑科技的进步也使大规模使用玻璃幕墙成为可能。首先,建筑科技的发展解决了高层建筑的诸多技术难题,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为玻璃幕墙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随着建筑材料研发的进步,已能生产出建筑上需要的各种金属结构件,门类齐全的钢材、铝合金型材、幕墙接驳件等等,满足了玻璃幕墙的安装要求;先进的镀膜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热弯玻璃,给不同类型玻璃幕墙的使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同时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各种先进工艺的推广成熟,使玻璃幕墙已无技术障碍。随着高层、大跨度、大空间、异型建筑的不断增加,钢结构支撑玻璃幕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玻璃幕墙的日臻完善

1990年代中期,隐框玻璃幕墙发展过快,个别高反射率的镀膜玻璃使附近往户的阴面经阳光反射变成阳面,对居民影响较大。为此有关部门发表了《重视隐框玻璃幕墙的光污染》文章,国内第一次提出光污染问题,并提出用反射率低的镀膜玻璃或用铝板和镀膜玻璃间隔使用以减少光反射。在建筑协会的奔走呼号下,如今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对幕墙玻璃的反射率纷纷作出了限制规定。就拿位于上海延安路外滩的联谊大厦来说,大楼外墙全部采用明框玻璃幕墙,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与传统外墙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不存在其它建筑物外墙容易发生的面砖脱落、涂料剥落、难以清洗等问题。使用18年来只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重新打一遍硅胶,平时只是定期用擦窗机对幕墙玻璃进行清洗就可以。大厦玻璃幕墙的设计理念比较超前,在每一块大玻璃的下方,都有一扇可开启的窗户,通风条件相当好。采光面积很大,室内的光线也是很不错的,相当亮堂。实践证明,玻璃幕墙确实具有其它墙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

2、玻璃幕墙设计的一般原则

幕墙是建筑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但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它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是完整的结构系统;它相对于主体结构有一定的位移能力;它只承受直接作用于其上的荷载和作用,不分担主体结构的荷载和作用。因此,固定窗不属于建筑幕墙;直接固定在实体外墙上的干挂石板也不属于建筑幕墙。

3、玻璃幕墙的建筑设计

3.1幕墙的换气和通风在幕墙建筑设计中,过去强调以人工换气、通风为主,不主张开启或尽量少设开启扇,以降低能耗,防止启扇破损,也使立面较为美观,因此JCJl02―96规定开启扇面积不大于幕墙面积的15%。2003年SARS之后,许多幕墙界人士进行了反思,形成了加强幕墙通风、换气的共识,甚至许多业主要求将部分固定玻璃更改为开启扇。所以在JCJ102―2003新修订版本中,取消了开启扇面积不大于15%的规定。采用双层通风幕墙时,室内可以从热通道取得新风,外幕墙有进风口进风,可不必设开启扇,从而在保证自然通风的同时,使幕墙保持美观和安全。

3.2 防火防烟设计

(1)防火玻璃在幕墙中的应用

幕墙采用的防火玻璃应为单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防火玻璃可以在下列情况时采用:防火墙两侧的玻璃面板;楼层间水平隔烟层;楼层结构高度小于800mm,未设实体窗下墙时,楼板上的面板;楼层中的透明防火隔断。支承防火玻璃的金属骨架应采用钢结构,不宜采用铝型材。

(2)双层通风幕墙的防火问题

双层通风幕墙通过热通道中的气流调节热通道的温度,减少室内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达到节能的要求。但目前国内消防规范要求层间设置封闭隔烟层。为避免本层排风口排出的空气又被上层进风口吸入,形成气流短路,可以在满足防火隔烟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下列通风方式之一:加大排风口与上层进风口的竖向距离;采用本跨进风后,在邻跨排风的S形通风路线方式。当外幕墙采用透明玻璃、要求高度通透明,层间隔烟层可采用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高度很大的内天井、内庭为防止火灾和烟雾在层间扩散蔓延,在天井周边可采用单层铯钾防火玻璃围成井筒,并采用型钢骨架。

4、玻璃幕墙种类的发展

4.1单元组合式建筑幕墙

(1)单元组合幕墙是一种新型建筑幕墙结构体系,它是建立在现代高层以框剪、框筒、筒筒为代表的结构体系基础上的新型围护结构。国外新单元组合建筑幕墙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

(2)单元组合式幕墙完全不同于固定网格梁式传统式的普通玻璃幕墙,它是以各个单元板块组件为基本构件单元,直接支撑在主体结构上,把这些单元板块组合起来构成面积的幕墙结构体系;相邻基本单元组件的竖框(立柱)相互插接,相邻横框(横梁)也相互插接,相互插接的立柱和横梁形成组合式网格梁系;组合式梁柱插接部位用弹性密封元件封闭并可相对位移形成补偿效应;基本板块单元尺寸远远大于普通固定网格梁式幕墙的分格尺寸,它是以建筑主体结构特点来确定板块单元尺寸;基本单元组件的饰面材料(包括采光玻璃、金属板、石材板、人造化学板材等)及板块结构全部在工厂加工预制,施工现场只进行板块单元的组合安装。

(3)单元组合式幕墙提高了建筑幕墙的工厂化程度,大大缩短了围护结构施工工期;由于基本单元周边实现了弹性插接组合,提高了幕墙结构温度补偿、震动补偿效应和抗冲击强度,特别是消除了因温差而引起的幕墙结构位移噪音;幕墙基本单元组件全部在工厂内加工组装,提高了制品加工精度,改进了表面质量保护;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工作减少,保证了安全生产。

(4)单元组合式幕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把我国建筑幕墙设计水平、施工技术推进到一个新台阶。这种产品技术的开发,带动了大截面重型建筑铝型材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幕墙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在“九五”期间从德国、意大利、美国引进了一批适应单元组合式幕墙加工制造的专用重型设备和幕墙加工中心,缩小了我国幕墙建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5.2点支式全玻幕墙

第4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优化;方法

在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所以城市空间密度越来越大,加之城市土地稀缺,因而建筑内部空间结构设计需要不断优化,实现对建筑内部有限空间的高效利用。例如高层设计,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大大提升了建筑成本,只有将建筑建设的更高、空间利用更合理才会获得理想收益,所以建筑设计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熟练掌握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及方法,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

(一)视觉规则原则

虽然有很多规则的建筑体型及平面布置结构,因为这种建筑的受力情况比较简单,造价也适中,所以广受欢迎。可是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需要,建筑体型及平面布置也存在很多不规则情况,所以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满足相应建筑功能的基础上,配合结构设计人员合理调节对应的结构墙、柱及墙肢长短,从而将那些不规则的建筑体型及平面布局逐渐形成一种较为规则的结构,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目标。

从理论上看,所有的建筑体型都会有一个比较规则的结构受力方案,一旦确定建筑体型,那么整个建筑质量中心及形心也就得以确定,建筑结构设计师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只要使建筑结构的刚度中心同荷载中心尽量接近或重合,从而保证了相应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及稳定性条件。楼层平面的面积越大,内部可以分隔的空间越多,就越可以对结构的规则布置,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就越高。从力学角度看,结构荷载的传递路径要直接和简单,对于建筑结构当中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部位,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多次转换结构构件,就像转换层,从而提高建筑成本,威胁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建筑结构构件传力途径多种多样,而支撑构件能按照传力需求根据合理、科学方案来变换,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结构布置及传力途径。如果设计师可以用一些最简单、最直接传力途径,就能够节省很多传递性结构构件,保证安全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二)使用舒适原则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要只顾及建筑专业本身,还要从结构、装修装饰一直到暖通、给排水、燃气、空调、电气安装等方面进行组合式的优化设计,为一种整体的优化设计,单纯凭借某一项设计根本不能评价整个建筑的优劣,空间结构设计同样如此。建筑设计在进行平面布置、内部空间高度考虑、外形观感设计时,各项使用功能布置的同时要考虑到结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相互协调,满足人们使用的舒适性,这才是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初衷及目的。所以进行建筑优化设计的时候必须掌握结构科学的传力途径、优选结构体系的、合理布置构建、正确选用材料及构建等等内容。

(三)安全原则

我国很早就颁布并实施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其对建筑抗震设计具有这样的规定:“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也就是要求整个建筑结构的全部构建都必须道道这一目标。如果某个工程中99%的构件在大型地震中不会被坏,仅有1%的构件在小震当中都被破坏了,造成整个建筑发生垮塌,那么该建筑结构也是不安全的。因而,进行结构优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整个建筑当中的各个构件,它们必须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保证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满足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安全及经济的目标。

二、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法

优秀的建筑必须在满足人们视觉感受及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有效满足使用者及社会期望的要求。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将力学概念同结构优化设计进行高度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形成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数学方法,在相应的领域当中寻找到能够满足相应要求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因此,优化设计不光能够提升整体建筑设计质量及设计水平,还能大大的缩短设计周期,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升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房屋工程各个部分结构的优化设计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屋盖系统的优化设计、基础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构细部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上述的优化设计当中包含布置、选型、造价分析及受力分析等多方面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不光要严格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原则,还要有效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房屋建筑综合经济效益目标实行结构的优化设计。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之后,建筑设计师设计结构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缩小质量中心、刚度的差异,规则布置平面,从而保证水平方向上的荷载不能对建筑物产生太大的扭转作用。为了有效降低应力集中现象,要在竖直方向上不使用转换层。所以要求一个建筑师在各个专业和领域都熟知相关的规范,做到优化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合理选用材料

建筑学及物理学原理都要求在建筑结构中体现相应的点、线、面的承载力,而力学承载力载体就是材料。所以建筑设计师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利用各种建筑材料的合理配置,加强建筑构件的韧性、强度及延展性,钢筋混凝土材料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大量的实践证明,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的结构设计,将梁柱当做主要得力承受载体,钢筋混凝土梁柱可以局部的提升梁柱压力。所以,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及实践当中,选择标号比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可以减少梁柱构建的横截面积,扩大相应的使用空间。梁板的特点就是受弯,选用标号比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可以节省钢筋数量,建筑结构设计师必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当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投放比例进行科学的计算,从而保证建筑性能达到最高。随着自然灾害的持续增多,建筑结构必须不断提高强度,所以相应建筑材料的各项性能等都必须提高,在进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阶段、决策阶段及假设阶段一定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品种、价格、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等进行全面考察,从而确保建筑产品安全性及功能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造价成本。

(二)合理布置构件

建筑结构优化当中的构建布置主要指柱子、梁、剪力墙的设计和布置。目前高层建筑在结构设置上通常都选择框架力墙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梁柱是刚接的,而框架同剪力墙不仅可以是刚接的,也可以是铰接的。这种结构体系有着很强的承载力,延展性及整体性也很高,还能有效吸收地震能力,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广泛采用这种结构设计方法。

三、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设计师要想设计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建筑作品,就必须准确掌握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及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冬冬,徐鑫鸣,王南.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的互动效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1)

[2]杨佳锦.浅析高层建筑的形体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J].中华建设,2008(06)

[3]王继泽.高层建筑造型与结构概念设计[J].建筑,2010(03)

第5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U231 X913.4 文献标识码:A(黑小五加粗)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mergency logo system in residential area

YueZengshu1 GuoXiaodong1

(1.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Reduc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 : Emerg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residential area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sualty rate, ensure the safety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of logo system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Keywords : residential areas; Emerg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Safety evacuation

居住区标识系统是针对居住区系统内外部空间和环境而进行的形象识别与视觉引导的标识导向系统。它是现代化和人性化居住社区连接人与空间的基础性设施,它能帮助居民和初访者在复杂的居住社区按照不同方向行进时,快速、准确的进行空间定位,并有效地到达目的地和使用居住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达到人与社区和谐融合的目的。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是居住区标识系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应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灾时最贴近居民避难行动的应急系统,合理有效的应急标识系统能够使灾民在第一时间评估自己的受灾状态、缩短疏散时间、选择安全便捷的疏散路线等,以确保灾民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必要性

(一)都市环境下地震等灾害的威胁性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遭遇7.8级地震的袭击,造成了近25万人的死亡,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并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心理创伤。

1995年1月17日上午5点47分, 日本神户遭受到强度达里氏7.2 级的地震袭击。强震造成43177人受伤. 6300人死亡(神户死亡人数550人);整个大地震造成了320000人无家可归,其中7000间房屋被煤气管道泄露造成的大火烧毁。

1999年8月17日凌展3点01分,土耳其西部发生强烈地震,死亡1.7万人,其中城市死亡人口就达0.4万人。

地震灾害的危害性不仅仅来源于地震本身,还包括伴随而来的次生灾害危害;强震过后面临着通讯中断,食品、水等短缺,从而造成无法有效地自救与施救。从目前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来看,都市环境下的地震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其威胁性具有不确定性。

(二)都市地震疏散的困难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很难应对发生在复杂都市环境下的地震等自然灾害。通过分析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随着居住小区建设愈来愈朝着现代化和人性化的方向的发展,楼盘的平面和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楼盘和小区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趋于复杂化,增加了居民安全疏散的困难;②建筑密度不断增大, 人口密度也不断增大,造成了人均疏散空间的日益减少;③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 使得结构倒塌后瓦砾堆积面积不断增大,堵塞疏散道路、减少紧急疏散空间,增加了人员紧急疏散的难度,对居民安全疏散及震后救援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就显现出其应对紧急事态的作用。应急标识系统就能在临震预报或地震灾害发生时,有效地指引灾民从危险性高的场所出发,沿避难疏散道路到达更安全的场所,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减少损失。

二设计原则

设计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标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灾害发生时能否选择安全便捷的疏散路径、确定出口位置对逃生避难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只是在大型重要建筑附近设计了应急标识系统;目前国内在标识系统上存在着问题:①国内标识不统一,如中英文标识不统一、英文标识不统一;如图1和图2的英文标识一致,但是中文不一样。②表达形式单一,目前居住区内很多标识牌构成形式单一,有的甚至在墙上、木牌上简单地画个箭头、写几个字。

应急标识系统规范化的设计就是采用通用的、准确的、国家认同的防灾标识,有利于流动人员灾时安全便捷地选择疏散路线,减少选择的盲目性,增加逃生的可能性。

图1出口标识

图2安全出口标识

(二)易识别性

影响标识系统易识别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标识系统的易读性和醒目性。易识别性一般是指标识能够获得人们注意力的特征,标识系统易识别性的优劣是通过标识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强弱来衡量的。易识别性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指标识本体体色即凸显于标识背景的特征;二是指标识的空间分布,即标识设置的位置(高度、设置地点)。

所谓易读性是指标识能被看清的距离。当灾害发生的时候,疏散时间短,乘客心理高度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标识,因此易读性对于灾时标识设计尤为重要。

所谓醒目性指的是标识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被注意的情况,标识在视觉环境中的醒目性是指标识比任何周围环境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到。影响醒目性的要素有颜色、形状、材料、尺寸、标识技术、设置和光照亮度。

(三)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设计时要体现应急标识系统的引导性, 通过指示性标识把系统的区域及特性告知外界. 应急标识系统的设立就是为了便于人们寻找目标方位, 在比较复杂的公共环境中建立醒目的引导符号,遇到灾害时,灾民可以通过应急标识系统进行应对, 降低损失,显现出居住区良好的安全性能。

(四)人性化

标识系统设计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发展,要综合考虑热的多种需求, 如标识系统的具体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要求,设置的位置、方式、数量越来越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此外考虑到居住区内外籍居民和城市发展的国际化, 应急标识系统采用中英文设计,按照母语(优先)+英语形式进行设计。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应体现人性化原则。

(五)简洁性

标志系统一般以文字和图形的组合形式来传达视觉效果。因此,其造型特征应形象鲜明、色彩鲜明而醒目、图形简洁明了,能给居民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从传达效果角度考虑,标识中采用的文字、图形等表达形式必须对所要传达内容高度概括和抽象处理,以便于居民识别。

三设计方法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设计要考虑满足以人的需求和基本生理及紧急状态下心理特性,主要指标是在紧急的环境条件下实现标识的识别导向功能。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标识系统,并不是由标识设计师把标识设计当作艺术创作的形式,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个性,与众不同;应急标识系统的设计必须得到使用者的认同,若设计的标识不被大众从生理、心理或情感上接受甚至排斥,那么标识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得不到体现。因此,应急标识的设计应以满足使用者的紧急状态下需求为目的,以得到使用者的认同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

影响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标识的颜色

在应急标识的识别和使用性方面,色彩应发挥直观明了、形象鲜明的作用。应急标识作为系列标识系统而言,要统一有几种标准色构成,使各个标识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效果;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必须为居民接受,且色彩本身应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对心理及情感的指代作用。居住区应急标识要根据标识自身的内涵和情感进行选择,形成表现性特征。如红色标识禁止、危险,黄色标识警告,注意,脸色标识指令、遵守,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图3至5)。

图3红色禁止标示

图4黄色警告标识

图5蓝色绿色标识

此外标识的色彩配置还应着重考虑各种色彩色相名都、纯度之间的关系;公众设施标识的色彩一般要求具有统一的色调,否则会给人一种混乱、难以辨识的感觉。色调的统一是指对于不同的食物找出其色彩的基调,来缓冲和整合各种因素,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统一的整天。

(二)应急标识的内容

标识的内容大多采用文字、图形、文字图形组合三种方式来表达,标识内容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标识设计中,文字可单独作为设计形态存在,也可与图形综合设计;文字所包含内容和涵义要从居住区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采用最适合表达居民识别和感受的文字形式,增强应急疏散标识的、识别性、可读性,是居民容易识别,容易理解避免繁冗混乱。

图形是城市公共设施标识设计中常用的元素,利用图形传达标识涵义,但在设计时要满足居住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居民的需求。

(三)应急标识的尺寸设计

应急标识的尺寸是指一定的比例关系给人的视觉感受,它与实际尺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标识的长度、宽度、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环境、不同空间范围内的视觉感受和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应急标识的尺寸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具体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人的视点、视距、视角及人各种活动的需求,避免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出现,科学合理设计出应急标识的尺寸。

(四)应急标识的位置设计

标识的位置高度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人的需求。位置设计应综合考虑人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最佳视线角度,进而形成最佳的视觉效果;标识位置设计的过高或过低,都不便于居民看清楚标识,尤其在灾害发生时,居民拥挤混乱,更难看清楚标识;对于不熟悉居住区环境的外来人员来说,更加茫无头绪,慌乱之中又需要到处寻找,这样更不利于灾民第一时间逃生;

标识的位置设计要以人为本,既方便正常居民使用又能满足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

(五)应急标识的用材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中使用,考虑其人为和自然双重破坏的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应急标识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铝合金、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良好的防雨防腐性能保证了应急标识较长的使用期限,比较适合开放环境标识系统的制作。

四结论

居住区标识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产物,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性符号。居住区标识的设计还不成熟,仅考虑了年轻健康人的使用,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考虑较少。居住区标识系统作为居住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多数的居住区都没有设置应急标识系统。

居民快速、及时、安全疏散是居住区紧急疏散的关键。灾时居民如能充分利用应急标识进行自我疏散,则能有效地降低人员伤亡,减少灾时损失。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的设计对居住区开展灾时紧急疏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居住区标识系统。

【参考文献】:

王江萍, 周学明.住区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5)

宋波,陈芳,苏经宇.地铁应急疏散标识优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5)

黄星, 蔡秋塘. Sino Sign房地产社区住宅标识系统解决方案.[J] . 广告大观(标识版) , 2006(1): 19-24

邹一了. 未来城市标识系统的发展方向. [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3)

许娜子, 陈亮明. 居住区标识系统设计探析.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

第6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繁琐的工作,管理人员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身负重任,必须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开展到位。在管理工作中,要兼顾全面性和高效性原则,对工程现场的各项环节都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施工细节,对于施工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切实有效的履行管理的职责,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要想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有几项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第一,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一项工作,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有序的现场管理方式,积极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更好地杜绝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在现有的进度以及成本基础上,要提高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减少资源的浪费,真正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和合理性,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各司其职,并且有效协调各方的利益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

第二,成本、质量、进度并重原则。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既要抓好进度,又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应该考虑到各种外部因素对于项目施工的影响,将现有成本、质量、进度三者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所制定的成本支出预算要严格执行,施工的每个要素都必须认真按照制度和规章实施,杜绝各种主观随意性。所有的员工以及工作人员都应该结合现有工作的实际要求,通过对于员工工作方式以及效率的监督,更好地实现成本、质量以及进度的保证,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大

建筑施工工程的工期长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施工现场涉及的施工人员数量十分庞大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施工现场涉及的工种繁多,施工人员素质高低不同有一部分施工人员拥有专业的技能与素质,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及要求进行施工,对其进行管理时也比较配合但是,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在思想上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的意识由于其并没有专门的培训经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章办事,经常违规操作,例如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不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等这些不规范之处极易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也给其他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二,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作主张,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具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在施工中凭借自身的经验,擅自更改施工设计,为施工质量埋下了不合格的隐患第三,管理人员人数少,工作困难加大

2、施工设备与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第一,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现场往往存有大量的施工材料以便施工人员随时取用,但是正因为施工材料太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用过的材料和没有用过的材料杂乱的堆放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施工人员直接忽略没有用过的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时会因为保护措施的欠缺,导致材料被踩坏或者受潮失去使用功能第二,对施工设备的管护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繁琐,并且有严格的程序,有些施工设备虽然已经制备齐全,但是难免会因为工期等原因而停在现场,占用了大量的空间,难免阻碍施工人员正常的施工活动并且,长期搁置在无人管护的现场发生零部件丢失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缺乏管护也造成了设备老化的加速,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3、施工现场环境不达标

由于缺乏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大多都是既脏又乱且差的,其具体的表现有:第一,施工现场大多是未开发的地段,路面并没有进行平整硬化等处理,又因为施工有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进出出,给路面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即使是平时都因为坑坑洼洼给施工造成不便,更不用说下雨天,路面本就松软加下雨水变得十分泥泞,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也直接导致了环境的脏乱差第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立混乱,放置位置不合理,甚至根本没有,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很难注意到潜在的危险,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4、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些施工现场没有相关的制度,认为进行监督督促就是进行管理,观念的错误导致实际操作中缺乏指导,管理混乱有些施工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但是,在任何一个施工现场都使用这一套制度,不进行任何的改变但是,每个施工现场的场地布局施工时间及工序标准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远远不是一套制度所能够完全囊括的这也导致了在每一个施工现场,施工制度都不是完全的适合,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另外,即使有些施工企业针对不同的施工场地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沦为空谈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1、重视员工的技术培训,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市场诸多项目需求的管理机构也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很多工程项目工艺复杂、材料繁多,需要员工的技术准备,对整体施工的要求和图纸做到熟识与了解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建议指派拥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维护电线情况,及时更换老化陈旧的机械设备,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遵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

2、全面开展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真才实学和其业务特长,实行全面控制,根据各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心理素质等合理地量人所用,从而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能力。

3、做好建筑施工材料的节约使用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其本身一般规模较大,涉及的材料、器械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对现场的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放置。一方面利于后续的对于相关材料以及设备的查找,另一方面也利于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性,避免了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随意堆放所带来的现场施工的混乱。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现有的各类机械设备以及材料进行清点以及摆放规划,充分考虑到不同部门对于这些资源的需求状况,从而安排在合理的地方,保证材料运输有效性以及使用效率。其次,对于每一次的建筑材料的回收以及入库均要进行有序的清点,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及材料的分发工作,杜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并且对于损坏的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的处置、回收、维修和管理,避免对建筑材料的浪费和丢失,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没有用的材料的堆放,在降低施工企业成本支出的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管理有效性和施工效率。

4、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就是建筑施工现场的规矩,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标准管理制度的编制必须是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的,保证能够涉及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所有的情况都有据可查有了完善的制度,就要抓好落实工作虽然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必须迎难而上,认真进行贯彻与落实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划分不同的区域,专人负责,提升管理效率,保证管理效果同时,必须意识到关系施工安全的无小事,对于任何的小问题都不能疏忽,将工作做到施工的每一方面。

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只有建筑施工现场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以及协调、组织,才能够最终保证整个工程建设有序、安全地进行。但是,我国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受到观念、资金以及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了现有施工现场的管理。其不仅仅造成了施工进度以及投资效益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工程自身的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必须要结合当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我国现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提升以及完善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切实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1]方群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4:68.

[2]曲颖.试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J].科技与企业,2013,08:38.

[3]李成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探究[J].广东科技,2013,10:20-21.

[4]任云红.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3,12:146-147.

第7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以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

“以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学习的载体,以导学为学习的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习需求设计学案,学生根据学案,主动探究,完成相应任务。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与老师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它兼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在教学活动作用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以案导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

本文结合《窦娥冤》的导学案设计来讨论该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学案设计。在学案设计中,要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编制出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境,主动设疑;要注意层次性和梯度性,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学案的编制最好以课时进行为主,每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掌握相关知识之外,还要有适当拔高训练和拓展延伸。

分发学案,明确学习任务目标,提前预习。完成学案设置的任务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在课前教师应把学案分发给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明确目标,知道重难点及学时分配。

如《窦娥冤》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元杂剧。欣赏《窦娥冤》戏剧冲突,认识元代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及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老师出示导学案时要注意充分利用语言和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更加清楚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和热情。

据案自学,课前预习,了解关汉卿及元杂剧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汉卿:(略)

元杂剧:剧情结构:本、折(略),(宫调、曲牌见课下注释)楔子,过场;角色:正末,正旦;副末、外末、小末;副旦、外旦、小旦等;剧本常识:主唱、宾白、科范;题目正名。(略)

同学四人为一组,进行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窦娥冤》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整体把握剧情;了解人物关系;

第一模块情境导入:展示你所掌握的戏剧及元杂剧相关知识;你了解关汉卿吗?

第二模块整体感知:扮演角色朗读剧本中人物对白部分。介绍你已经认识的剧中人物,他们都是谁,是什么关系;用几句话概括剧情。

《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熟悉曲词及宾白所表演的故事,初步感知关汉卿“本色”语言特征;把握戏剧冲突。

第一模块深入理解:

练习检测:说出下列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也哥么、则落得、直下的、端的、只合、争奈兀的、准了、处分

阅读《窦娥冤》“(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至“(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选段中,“科”指____,主要用来____;“云”指____,主要用来____;“唱”指____,主要用来____。

解释下列词语。①兀那:②休:③打甚么不紧:

选段中括号中的文字是属于( )。

A.舞台说明或舞台指示 B.舞台动作提示

C.舞台人物介绍 D.舞台人物或动作提示.

从人物的说白中你体会到本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给戏曲每一折加个小标题吧!

第一折,第二折____,第三折____,第四折(结局)昭雪。

第二模块问题探究:

本故事的部分在哪一折?为什么?

讨论:窦娥冤,“冤”于何处,从部分一折唱词中找出;本剧的戏剧冲突都哪些?集中体现在哪一方面?(从宾白入手);从滚绣球及窦娥遭遇推测元代社会现状。

《窦娥冤》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要点:鉴赏曲词语言,领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分析曲词在矛盾冲突中表达的人物心理和性格。

第一模块、品味鉴赏:品味鉴赏部分。

下面对《滚绣球》一段文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⑦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A.第一句是说人的生死全由鬼神掌握着,谁该生,谁该死,如日、月分明。

B.第二句用设问询问天地为什么混淆了盗跖、颜渊,第三句用对比揭示不公平的社会现状。第四句指出这种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

C.第五、六句愤怒谴责天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做天”,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做了反衬。

D.第七句窦娥面对法制黑暗的现实,无法申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

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下转第144页

上接第148页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小组讨论分析人物窦娥形象。

第二模块写作借鉴,拓展延伸。

说说宾白、曲词在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

组内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口头抢答式,代表黑板书面表达式,及教师点名交流式完成讨论探究部分的问题。

教师总结,评价提升.除了知识的总结之外,教师还要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任何积极因素都应该给予鼓励,使其尝到探究的快乐。最后要对知识适当拓展延伸,提高升华,让学生学会迁移,达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效果。

课后作业,巩固练习。

学以案导学教学效果分析

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由于教师的直接灌输。学生养成赖于思考和依赖老师的坏习惯,缺乏积极钻研探究的精神。而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求知探索的欲望。对于学生未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寻新知具有重要意义,使之终身受益。

第8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我国于2006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规划设计部分) 》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运行使用部分) 》等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文件,指导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五年的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1 年启动修编工作。同时各类绿色建筑的标准已在陆续编制。各地也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写了更加适宜地方建筑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市颁布实施了地方标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二)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2007年原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出规定。2008年开始,又根据标识工作实践,对相关管理制度和评价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完善或修订,了相关评价管理文件。2009年6月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明确了对于具备一定绿色建筑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地区,经申请审批通过后,可以开展本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截至2011 年底,我国已有江苏省、浙江省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机构,颁布了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三)绿色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m2,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地区从过去的18个省区发展到28个,其中,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及香港实现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零的突破,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79个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分析,社区的绿化率可以达到38% ,平均节能率达到58% ,节水率达到15.2% 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7.7%。从目前各省已有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来看,前十位的省市如图8所示。整体来看,绿色建筑的面积每年增长都较快,尤其是2011 年获得明显的加速 [1]。

(四)通过LEED认证项目日益增多

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7日,中国大陆通过美国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的项目已达到200个。这表明,LEED在中国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当前USGBC网站上登记的中国大陆的项目总计为850个,认证项目与注册项目的比率约为1: 4[2]。从认证项目数量上看,中国LEED认证项目的数量,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之间数量日益增多,达到年间认证量85个的规模(图10)。从认证类别来看,LEED-CI(绿色室内装修)、LEED-NC(新建筑)认证项目在全部已获认证的项目中占据主体,具体如图11所示。

(五) 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日益增多

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绿色建筑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

现行的《建筑法》颁布实施时间较早,也没有任何关于绿色建筑的规定,仅在第四条规定:“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建筑活动的法律《建筑法》对建筑节能、新型建材和建筑科技等工作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而是采用了“支持”、“鼓励”等的文字表述,明显缺少强制性,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作为部门规章,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法律地位较低,推动实施与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3]。

(二) 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绿色建筑消费需求不旺,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 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少数专家、研究人员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绿色建筑就是多点绿化。正因为如此, 如果让人们增加投资去接受绿色建筑, 显然会阻力重重。所以, 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开发商、民众、政府都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及其投资回报和长远利益, 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三) 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提高。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绿色建筑更加节能与环保,从长远来说更加经济,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本身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加上目前消费者偏重商品房的价格、位置与安全,对于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环保、健康价值认知不够。

(四) 技术选择存在误区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还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一些项目为绿色而绿色,堆砌一些并无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过分依赖设备与技术系统来保证生活的舒适性和高水准,建筑设计中忽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施,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在市场推广上难以打开局面[3]。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2012(5):1-4

第9篇:建筑法细则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安全;监理

一、建立现场安全监理架构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配备安全监理人员,成立安全监理小组,并明确安全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安全监理人员主要由土建、机电、给排水等专业的人员组成,并经安全培训,取得安全监理员上岗证。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配备

项目监理部应配备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便于安全监理人员随时查阅。主要应配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9、《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12、及时收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

三、编制安全监理方案

安全监理的主要方法有:

1、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4、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1)《营业执照》;(2)《资质证书》;(3)《安全生产许可证》; (4)《施工许可证》;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6)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体系; (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 (9)各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0)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

5、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变更或修改时,应按原程序由有关审批人员批准。

6、检查现场挂牌制度、封闭管理制度、现场围挡措施、总平面布置、消防设施、宿舍生活设施、保健急救、垃圾污水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7、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8、审核施工单位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9、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防暑降温、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10、经常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11、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当地安监站报告;

12、每日将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在《监理日记》中;

13、及时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重要事项要以书面形式汇报,对汇报过程要在《监理日记》中作好记录;

14、通过工地例会,及时协调所发现安全隐患中的有关难点、要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四、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1、一般应单独编制如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2)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监理实施细则;(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实施细则;(5)“三宝”、“四口”防护安全监理实施细则;(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监理实施细则;(7)施工现场砖砌围墙安全监理实施细则;(8)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9)搅拌桩施工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0)冲孔灌注桩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1)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2)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3)模板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4)塔吊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5)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6)施工升降机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7)起重吊装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19)幕墙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2、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相应工程概况;(2)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要求;(3)安全监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频率和措施;(4)检查记录表。

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监理工作会议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监理小组成员召开安全监理工作会议。安全监理工作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强调安全监理小组成员的职责;

2、强调学习并熟悉相关规范、监理方案、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等;传达并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

3、通报项目安全生产情况,对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安全监理工作心得,改进并完善安全监理各项工作;

六、加强跟踪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

安全监理小组成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跟踪检查,全面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主要应检查和落实以下工作:1、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岗工作情况;2、施工现场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要求;3、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按照项目监理机构的指令实施整改;4、项目监理机构签发的工程暂停令是否已实施停工;5、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应加强巡视检查,每日不少于一次,并填写危险性较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6、对施工总包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抽查一次,节假日、季节性、灾害性天气期间以及有关主管部门有规定要求时应增加抽查次数,并填写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