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民族与语言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与语言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与语言的关系

第1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承载文化的桥梁和工具,它的发挥关系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价值和活力。而语言教材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语及其双语教材也是如此。本文从丽江地区双语教材及其民族语交际现状出发,阐释民族语教材与民族语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的建议,以促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发展。

随着汉语教学的广泛普及,一些民族的语言文字逐渐失去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功能,失去了语言本应该有的活力。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当地人口最多的纳西族世代以纳西语为母语,但由于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原因,汉语成了当地公共场合中的主体语言,其母语纳西语的使用群体严重萎缩,有消失的危机。为了挽救纳西语、东巴文及纳西族传统文化,丽江县相关部门将纳西语言文字及东巴文化纳入小学教育课程中。[1] 虽然当地纳西语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每周仅1课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用于纳西语教学的教材也存在难度大、趣味性低、脱离儿童生活、缺乏统一性等问题,这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对纳西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了阻碍,对于纳西语本身的交际功能和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民族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

(一)二者是有区别的

1.二者的性质与内涵不同。在本文中,民族语教材指在民族地区,为了提高学生民族语水平、保护民族语言和文化而在学校开设专门民族语课使用的教材,既包括客观存在的课本,又包括教学中使用的其他内容和资源。而民族语言交际功能是指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民族语所发挥的传递信息、与人交流的功能,因此二者在性质和内涵上是不同的。

2.二者存在的领域和空间不同。民族语教材是在学校中开展教学使用,是在理论空间中发挥作用;而民族语的交际功能则是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是操作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二者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1.教材的内容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及效果。民族双语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趣味性浓,能够吸引儿童,提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才容易开展,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不错。

2.教材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对教材内容掌握效果的检验。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文化中经典部分,更应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学以致用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对教材、教学效果的检验,也在实际交流中发现不足和问题。

3.民族语教材的内容影响民族语的实际应用与交际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民族语言在公共空间的存在价值与活力。

4.民族语言的交际功能关系到民族语教学的继续开展及其相关教材的编写。语言教材的内容来自于实际生活,是实际生活的体现,因此民族语的交际功能更是影响到了双语教材的编写,影响着双语教学的开展。

5.民族双语教材内容与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实际生活的交际工具,语言成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桥梁,因此民族语教材与其交际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和作用。

二、民族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思考与建议

(一)重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开展及教材编写

提高对民族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而言,要提高他们学习民族语的自觉性;从学校而言,要及时了解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培训教师、研发教材、重视实效,使双语课成为学生的兴趣而非敷衍了事的负担;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要营造全民学习民族语的氛围。在丽江古城某小学自编教材,联合社区对古城内的商户进行东巴文、纳西语、纳西文化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家长对于纳西语教学的关注和呵呵重视,更是营造了学习民族语的氛围和环境。

(二)重新认识民族地区双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并体现在教材编写中。将民族语教材内容作为实现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途径,将民族语交际功能的实现作为民族语教材编写的目的之一,并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在民族语教材的编写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既实现民族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双语教学更有成效。

(三)完善相应政策,规范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尽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有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条款,但具体到民族地区的学校当中却缺乏统一性,而丽江地区的双语教材更为明显。因此要完善相应的双语教学政策,在教学内容和选用教材方面统一,实现双语教学的规范化。

(四)日常交际内容纳入教材编写范围及课堂教学中。丽江地区学校纳西母语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多是东巴经中节选的诗歌,缺乏实际生活交流。所以在编写民族语教材时应当将实际生活的交际内容也吸收进来,更加注重民族语的实用性。

(五)教材编写应注意兼顾原则。一方面在内容上将注重文化传承与提高民族语交际功能、提高民族语课程的趣味性兼顾,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将教材编写与使用的规范性与教学资源选择的多元化并重,实现教学规范化,同时在民族语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实现多元化,以统一的教材为核心,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民族语教学体系更加丰富,实现民族语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辽宁:辽宁出版社,1997

[2][英]ColinBaker.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4]周耀文.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第2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民族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62-02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如何处理,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够激发高校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有效完成,提高教学水平,“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1],而中国自古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所以在这漫长的教育历史中都非常重视教师的权威作用,师生之间大多都是一种师权专制的和师尊生卑的关系,然而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环境逐渐开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国际竞争越来越围绕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展开的大背景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竞争和善于合作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种能力并不能在教师的权威作用下培养出来,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冲击,师生关系也日趋紧张。因此高校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需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一、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和问题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主要的关系。现在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教师既教书育人,又从各个方面关心、保护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对老师也很尊敬,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冷漠的师生关系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冷漠是师生关系中最凸显、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传授式教学为主,教师往往觉得自己就是权威,忽略了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尤其是在民汉师生中,这种教学方式毫无效果,学生只会无精打采地听着,表现出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师生之间缺少了对话和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这种权威似的教学中,“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只是作为教师的必要而存在”[2]。

(二)单向灌输式的师生关系

“我们把师生关系传统地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将其看作是附属于教育教学的、被认为是知识教学的工具,师生关系围绕知识的传播和接受而形成。”[3]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只是单向的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民族高校中,因为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教师应与学生之间相互多交流,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认真地学习,通过课堂相互的交流,使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使教师和学生获得双丰收地效果。然而,在我国大学的课堂上,大多都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师独自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记着笔记,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只是通过一张万能的卷子来测试学生学习的好坏。

(三)功利化的师生关系

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就是师生间变得更加实用,趋向于利益化、商业化。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4]在这种功利化所师生关系中,师生间交往渗透着非常明显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的功利色彩。一些学生会经常带礼品拜访教师,或因入党、助学金等等事情给教师送礼,或请老师吃饭,使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的精神实质。同时,这些老师也被一些荒唐的代号而取之,例如,拉面老师,包子老师等等。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的今天,部分教师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念也悄然出现偏斜,把师生间交往变为交易,利用自己的权利,改变了以往纯洁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被功利化所取代。

二、影响民族高校师生关系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日常行为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高校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感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事迹。但是,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一味地追求单方向、多知识的灌输,对民族学生来说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接受。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百度”、“搜狐”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更加快捷,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授予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弱化,在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二)师资的不足

自1999年以来高校逐年扩招,使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教师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在民族地区的高校采取“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政策,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文化基础水平与以往的民族大学生相比较薄弱。教师队伍的不足和学生的增加使原来的“小课”被扩展为“大课”,“小班”被扩充成“大班”。因此教师教学工作量越来越重,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更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只好疲于应付,面对面地管理和交流方式被正规的控制方式所取代,从而加深了民族高校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淡漠,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师生价值观念的差异

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教师由于职业角色的要求,受传统教育和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处世待人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学生粗犷豪放、诚实守信、热情好客,但情绪控制力较差,再加上受现代文化、宗教思想等的影响与教师存在着思想、心理上的“沟壑”,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所以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判断是不一致的。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自己截然不同时,教师通常会用权威和习惯去教导和规范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再次敞开心扉和老师沟通,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变远了。

(四)经济思潮的冲击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高校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经济化,教师和学生也更趋于现实和功利,民族高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原本对自己的职业怀着崇高的理想、满腔热血的老师,却把学生当成谋生的手段,对工作缺乏热心,对学生缺少关注。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变得功利,认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服务,教授学生知识是天经地义之事,和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认为有些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另有目的,在这样的状况下师生关系也只能趋于经济化。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分析

(一)从学校角度

1.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教师的经济待遇主要是指教师的工作收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而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教师自信心的形成,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能够更加投入和热爱自己的岗位,从而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更是辛苦,他们不仅肩负着科研、教育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为高校的稳固,乃至边疆的稳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应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使教师们更有精力与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使师生关系可以有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机会。

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师生管理模式

在高校中,要更新学校的教育观念、转变师生管理模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机制既要向全国高校看齐,又要根据本校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民族高校应把科研、教学、育人三者协调发展,摒弃旧的“重科研轻教书育人”的观念,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上级领导也应该适当地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使组织管理有效地进行,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做铺垫。

(二)从教师角度

1.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平等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培养自己崇高的人格,树立一视同仁的观念。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言传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信服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身教”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平等”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原则,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平等观念,平等地看待自己和每一位学生,摒弃传统的“师尊生卑”的师生观,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考虑,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民族高校里,除了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平等观念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外,还要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只有民族团结,才能有稳定,只有稳定了才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倍加关注民族大学生,增进师生交流

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偏远落后地地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在思想方面有也很大的差异,进入校园后表现出诸多的不适,例如在汉语的交流中,表达不够流利;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由于家庭条件差,造成自卑的心理,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也较大。针对民族大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在学习上更多的指导,多加鼓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帮助,并对其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克服自卑心理;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慰藉,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走出孤僻和偏执的泥潭,让他们感觉到校园的温暖。在一些评先选优和助学金的发放等方面可根据民族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倾斜,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他们敞开心扉,积极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增进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从学生角度

1.加强自我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民族高校的民族大学生,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更应该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课余时间,要学会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博览群书。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受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加强民族团结,正确认识、评价事物与人。

2.加强自我约束力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好动时期,自我控制力较差。在高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期间随意接电话,交头接耳等现象比较普遍。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耽误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严于律己,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

3.尊重和支持教师,主动与教师沟通

在大学里,学生的“尊师”理念要牢记在心,只有做到“尊师”,才会得到教师的尊重与爱护,才能和谐发展师生关系。大学生几乎都已经成人,思想更加成熟,应该要理解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有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在某些方面有不足和局限性,但学生不能因此贬低教师的作用和努力,而应支持教师的工作。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可以通过电话、短信、QQ等信息手段与教师进行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和需求,还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民族高校又为贫困的地区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服务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速度,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给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高校要利用有利的条件,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平等、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85.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教学策略;培养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文化基础教育较为落后,使教育发展步伐较为艰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研究民族学生的个性是重要前提。所谓深入研究,就是要研究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素质形成和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学生的个性。

1.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1.1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民族学生的个性发展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重要的不仅是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及其接触的社会关系等小环境,少数民族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对民族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独特的影响,形成与城市或汉族地区学生不同的素质。如:民族学生多来自于贫困农村,能吃苦耐劳,但生活范围闭塞,视野窄,他们会有较强的自卑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思维定势强。

1.2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状况影响民族学生的思维水平

民族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劳动工具的现代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方式落后,造成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家庭经济贫困、办学条件很差,绝大部分学生到初中才第一次看电视。由于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错过智力开发好时机,因此除了基础知识差之外,思维水平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感性直观性的材料的学习和把握比较容易,但对抽象逻辑推理较强的材料的学习和把握较为困难。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态势多为单向性,顺向式的。在学习活动中,较多表现为固定于某一模式去思考问题,对于一些新的思维模式难以接受,只要教师把问题的某些条件加以改变,他们就觉得有困难。

1.3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心理素质的隐性作用

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的稳定的共同体。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宗教)则是这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因素的重要体现,是这个民族自发的习惯行为模式,社会上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产的反映,具有稳定性、历史性、地方性、独特性。带着封闭式心理定势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学校学习后,在全新的环境下,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文化、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思想意识会对他们的旧的心理定势产生极大的冲击,影响他们的心理稳定。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过去在村小,乡镇的学校学习时,学习成绩一直是较为优异的。可是当他们进入到县级的高一级学校学习后,尽管他们也能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学习,可是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得不快,使他们容易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甚至以为既然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学下去也没有意思,不如早点回家干活。这种矛盾心理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建议与对策

2.1消除自卑感,提高自信心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山区、农村,诚朴好学,求知欲强,生活节俭,但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他们视野狭窄,学习基础差,自卑内向,情绪不稳,使领导和老师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大家有信心关怀培养他们。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感情比较脆弱,情绪起伏大,同学间的小矛盾,特别是考试不理想时,时常会流泪哭泣,悲观失望或者盲目拼命学,在考试前后,班主任循循善诱,热情诚恳,一个一个做好思想工作;科任老师一个个给他们分析成败原因,增强自信心。各级领导来我校视察,都要和少数民族学生照相留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有为,成为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

由于民族学生智力开发迟,因而学生的先天素质潜能必定尚有未开发之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水平出发,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降低坡度,先基础后深化,先具体后抽象,先单一后综合,有目的铺设阶梯,既要照顾原有基础,又不能停留在原有思维水平,要使其学会还要使其会学,逐步培养思维的层次层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使之思维水平上升到高级阶段,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2.2利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为避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不断遭受失败,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低落、学习情绪萎靡。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归因指导训练,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认知,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

2.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化学学习的角色

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思维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思维。学生有问题,才会去思考。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3.1让化学课堂带上文字趣味

化学课知识点繁杂,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可以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穿插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元素周期表时,适当介绍一些元素之最,还有发现新元素最多的化学家戴维的趣闻轶事。把故事贯穿于教学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拓宽了视野。

2.3.2通过化学实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求真、循理等教育功能。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实验进行简单的重复,照方抓药,机械操作,而是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通过化学教师的精心设计的实验、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等等都可以创设一定的化学实验情境。当然,化学实验情境的创设基础来自于教师对化学课程的利用和开发。设置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更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3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随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教学中,幻灯机、投影仪、课件等多媒体采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辅助媒体使得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形象化、优美化,同时营造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注意力和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首先得到生动的、直观的感受,进而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吸收,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的效率。

3.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素质形成和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对策:让学生愿意学化学;让学生会学化学;让学生乐学化学,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并以此对策为指导,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的启示。(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问题初探[D].广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1

[2] 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第一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

第4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民族习惯法 西藏 大调解机制

作者简介:邢雪,西藏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法学专业;张格雨,西藏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 民族习惯法存在的法理分析

(一) 经济水平的限制

民族习惯法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学界对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且广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研究体系。民族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长期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并且长期被本民族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根据马克思的哲学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现如今民族习惯法的存在也是与现如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关系。西藏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还保留一些原始的生产方式,比如畜牧、种植等。

(二)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是有漏洞的

法律通常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等特性,同时,法律往往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有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出现后,才会有针对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出台,因此,法律具有漏洞。法律被誉为是公平的最后一道门槛,一般被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却不一定被法律所制裁,所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是有限的,法律不是万能的。由此,作为“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调整、处理人们的相互关系,由社会成员共同确认的,适用于一定区域的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惩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的法则”的习惯法仍然存在。

二、西藏的大调解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大调解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二)大调解机制的渊源

我国自从以来就推崇儒家文化,强调礼教的作用,强化对一个人的教化作用为先,惩戒为辅的模式。儒家文化对中国有几千年的影响,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思想,扎根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例如,中国古代通过“听诉”这种教化式的模式解决民事纠纷,取得的社会效果显著,县官出色的平衡了法理和情理的关系,在遵守法律断案的基础上又兼顾了情理。这是大调解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同时,随着近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各种新型矛盾层出不穷。“新形势下的社会纠纷主要是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企业改制、滞后企业的整治、取缔等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带来的纠纷,其具有复杂性、群体性、综合性和敏感性等特点,加之群众民主、法律意识的增强,极易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甚至带来社会动荡” 相比较与古代,近代多了公民与政府的纠纷类型。纠纷类型的多元化也是大调解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习惯法在西藏大调解机制中的研究应用

(一)民族习惯法在西藏大调解机制中适用的必要性分析

第5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民族认同 社会适应 回族大学生

1 问题提出

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回族是在中国分布最广的回少数民族,回族大学生是回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认同状况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回族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各种民族认同研究理论共存的现状,我们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四个维度出发,综合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和构成内容,自编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以期多维度、多学科综合地对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进行调查。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随机抽取中南民族大学回族学生,发放问卷163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115份。其中男生59人,女生54人,缺失值2人;来自聚居区的52人,非聚居区61人,缺失值2人;来自城市39人,农村76人。

2.2 研究材料及工具

自编《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在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民族认同研究,编制了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其信效度检验结果为cronbach's alpha系数=0.907。

《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该问卷由严义娟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其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2。该问卷由5个分问卷组成:生活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 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及信效度检验

我们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问卷的项目,并请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项目评估,最终由小组讨论形成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调查的初试问卷。实施预试后,对预测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其信效度,淘汰多重负荷或因素负荷过低的项目,并修改相应项目,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正式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因素的累积贡献率为49.07%,各项目在公共因素上的负荷介于0.329-0.842之间。我们将这三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对民族内涵的认同、对民族外在表现的认同、对民族政策的认同。

3.2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

对性别、生源地、父母民族、聚居地、父母受教育水平(以下简称背景变量)在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水平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回族大学生的父母民族、聚居地在民族认同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回族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在民族认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3.3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在民族认同水平与社会适应水平间进行考察,同时也考察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与社会适应五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结果显示,二者在总分水平上无显著相关(r=0.014),但在二者的不同维度上有显著相关。将民族认同水平按照高低分的前27%进行高、中、低分组,并与背景变量共同列为自变量,社会适应列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生源地、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主效应显著。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水平与父亲受教育水平以及聚居地产生共同交互作用于社会适应水平。事后检验的结果显示,社会适应水平随民族认同水平上升而上升,高民族认同组的社会适应水平高于中等民族认同组,中等民族认同组的社会适应水平高于低民族认同组。

4 分析与讨论

4.1 民族认同由民族内涵认同、民族外在认同、民族政策认同三维度构成

如前人研究结果所述,民族认同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上进行划分,还能够涉及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民族认同的态度倾向等等不同研究方面。本研究经过分析,最终确定了对民族内涵的认同、对民族外在表现的认同、对民族政策的认同三个维度。在实际应用的检验中,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在中国研究民族认同更需要在民族融合大背景下考虑到各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独特趋势。这也是研究者们提倡的民族认同研究本土化对今后进行民族认同研究的启示。

4.2 成长环境是影响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者在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研究中发现,民族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本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对民族认同、社会适应有显著影响。父母对于回族信仰的坚定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民族认同水平,成长在传统的穆斯林家庭的同学民族认同水平较不太严格的家庭来说较高。来自聚居区的回族大学生受其周围环境影响,会严格遵守穆斯林的要求,他们的民族认同水平较非聚居区的同学高。在对父母受教育水平的事后检验中,我们发现,随父母受教育水平的上升民族认同水平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国家提倡的民族融合政策的接受程度越高,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汉化”现象产生。因此,他们的民族认同水平相对较低。

4.3 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通过外在表现或与其成长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适应水平

研究发现,高主流文化认同态度与较少的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呈显著的正相关,而高本民族认同、低主流文化认同的态度,有较多的社会文化适应困难。有研究者通过对维吾尔族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民族认同越高社会适应越好。

总体上来说,民族认同水平较高的同学社会适应水平较高。对民族外在表现的认同与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相关,宗教信仰所特有的日常行为方式,在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外在表现因素。在交互作用的检验中发现,民族认同水平会与生源地、父亲教育水平交互作用于社会适应水平,这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是一个重要启示,除了考量单纯的民族背景变量之外,还要考虑其他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1]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7(4):105-108.

[2]hinkle,taylor, fox-cardamone,crook s. hinkle, l. taylor, d. l. fox-cardamone and k. crook, intragroup identificationand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a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9.28:305-317.

[3]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2):32-36.

[4]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37-41.

[5]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严义娟.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

[7]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9(6):1344-134.

第6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思路依然沿袭着以往的基本理论的主题,当今社会的需要和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结合,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落后已经呈现明显的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学的一门主干课程,传统的教学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授课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编撰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内容的教材及配套硬件,培养教师应用型教学水平。在明确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加大《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不明晰

目前的教学主要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在我们已经普遍接受《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大部分观点的基础上,由于教学理念不明晰,仍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中国特色”,二是直接照搬西方的教科书,要求学生对每个原理、图形、理论模型均要掌握,导致了这门课程本身的精髓未真正传给学生,未能有效的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尽合理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很多,理论发展较快。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清讲透所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因此,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目前的本专科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求全求深,不顾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已有基础和专业需要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的现状,使学生普遍感到《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深奥,造成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

作为一门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经典经济理论教学是重点。而目前授课教师习惯使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抽象的解释和分析的方法授课,描述或描画经济图形与模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会收到压抑,从而缺乏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对于相关理论,学生普遍感到晦涩难懂。

三、《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学生想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系统的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毫无疑问要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理论水平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并致力于开发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这门课的基本目标是:将应用型教育与该门课程的特色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专科、本科层次的学生能在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地方经济实际,训练基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重点各异”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与侧重点要在教学大纲能够体现。其次,把各专业学生已有的基础、课时量等实际情况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坚持“宁少而精,勿多而滥”的原则,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留出思考、解决问题及创新的空间,教会学生学习和分析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拓展相关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贴合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加入地方典型案例、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这两种方式,形成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案例库和情景教学与模拟教学的设计模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开发并合理使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分组教学方案,组织教师在线解答,建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沟通。

第7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西安市城区;组织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cr7―3612(2007)03―0321―03

“全民健身路径”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措,是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益实践,也为民众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但从目前的文献和研究动态上尚未见我市在该方面的系统的、成熟的研究。笔者旨在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全民健身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西安市城三区(碑林、新城、莲湖)所属的86条全民健身路径点。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了35条健身路径点和7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涉及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初步明确国内外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身路径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查阅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

1.2.2调查法在研究中,为了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专家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地综合调查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1 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设计。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三类不同的问卷调查表:第一类为居民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资料,对被调查人口进行社会分层,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共五个标准分成不同层次;第二部分为居民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满意度,场地设施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等;第二类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者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组织的建设及活动形式,意外事故防范机制、相关管理办法、规定条例等的制定、协调机制、管理形式及发展趋势等;第三类为专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对前两类问卷的内容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

2)问卷内容的效度。效度,也称为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所用的指标能够反映某一真正含义的程度。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所设定的内容指标进行了效度检验。本研究分别向西安体育学院,省、市体育局相关处室的17位专家发放了问卷。

1.2.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所获信息资料运用spss10.0软件包和EXCEl200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表、制图。

1.2.4逻辑推理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判断、分析、综合方法了解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 结果及分析

2.1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的组织发展情况我市目前的全民健身活动主要是由社区来推动、管理、引导、实施的。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位,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我市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把全身健身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通过调查,居民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心应放在社区的占到78%,反映社区在引导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满足居民健身需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被问及是否应建立社区体育组织时,赞同的人占91.2%,表明社区需要相应的体育组织,对辖区体育进行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因为制定得再科学的计划,如果管理人员没有适当的组织予以落实与实施,都将只是一纸空文。在被问及小区健身组织网络的组成部分时,认为应建立街道、社区居委会、晨练点三级网络的管理人员占到了61.2%,反映出现在实行的三级网络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层次的安排、管理的跨度、权力的授予,责任的明确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在调查当中也发现存在辅导站缺乏战略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说明我市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面还十分薄弱,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落实,以便真正建成“纵向相对独立,上下不领导,横向加强联系,各方有交流,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网络化的群众体育组织框架”。

2.2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活动情况据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因未掌握使用方法,上健身路径只是出于游戏目的,不能很好地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由于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单独性与重复性,很难调动群众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积极性,使得其社会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式改善这种局面。据调查我市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为:自己锻炼;与朋友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等,总体来讲,我市城区中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居民参加锻炼活动主要是自发的,非组织的,社区体育组织较为薄弱。在调查当中,据调查统计,认为应定期举行全民健身路径游戏竞赛的居民占到了75.3%,反映大多数居民希望通过一定活动形式将锻炼者组织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应。

2.3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现状认为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的居民占到87.2%,表明群众对现有的管理水平不尽满意。从表1可以看出居民认为责任为保险公司的占到40.2%,为生产厂家的占31.5%,为当地体育主管单位的为18.5%,为居民自身的为9.8%,数据显示保险公司与生产厂家应为事故负主要责任,这应成为日后管理机关制定安全事故防范规章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一些的问题。

在对器材的管理维护应采取的形式进行调查时,认为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并不收取费用的占42.3%;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适当收费的占35.1%,体育部门派专人管理,不收取费用的占15.2%;其它占7.4%。这与李相如等人调查的全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形式略有不同,在李相如等人的调查中居民更倾向于社区(街道办事处)和锻炼者共同参与管理,以专人管理为主,锻炼者协助其管理和维修,可以适当收取少量的费用,用于场地器材的维修。这可能与西安市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有关。

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行调查时,排列序位的依次是领导不重视(在第一位中占78.5%);

缺乏足够的资金(在第二位中占58.2%),责、权、利不明确(在第三位中占62.3%),。在对管理人员的调查中,有71.2%的人员认为应将小区体育工作纳入到全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之中,认为只有采用将体育工作与管理人员自身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才会极大调动各层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做好全民健身工作。

2.4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中的协调机制据调查,对全民健身路径持消极态度的居民为18.7%,认为综合管理水平较差与很差的居民为34.8%,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因选址不当而扰民的为39.2%,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为26.2%。管理人员认为在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具体规划时,应吸取民众意见的占72.3%。在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与居民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出现信息不能充分流通,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整体效用下降。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术语,指交易中的一方知道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的信息。调查中发现有的还小区出现因选址不当扰民而引起居民、街办、体育主管部门都不满意的出现。

3 对策与建议

3.1认真做好全民健身路径的规划 全民健身路径的前期规划是全民健身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西安市应在选址、布局、器材的组合等方面遵循严格科学的步骤,具体如下:

1)确定当前全民健身路径须达到的目标;2)认真分析当前全民健身的环境;3)分析实施部门现有的各种资源,集中精力做好最擅长的事;4)识别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组织的比较优势;5)重新评价所须达成的目标;6)制定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战略。

3.2管理法规化、制度化将全民健身路径各项管理要求法规化、制度化是全民健身运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民健身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保证。

3.3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我市的资金主要仍由政府提供,渠道过于单一,所得资金远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职能,拓宽集资、融资渠道。主要可采用合法渠道联合办体育,扩大媒体宣传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企事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适当捐助和投资等方式。另一方面,探索以市场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8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国际关系;英语霸权;概念

一、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学的基本论述并不是简单地指其文献属性,而是更倾向于其社会性,强调语言学中所包涵的社会内容。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肯定语言学的社会性的同时,也再次发现在语言认识与运用的过程中,语言是与社会形态,历史底蕴,文化根基等密切联系。在世界民族文明历史中,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语言的融合与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语言霸权性由此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二、国际关系视角下,正确界定英语霸权概念的重要性

英语霸权之后,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最快,影响最深。但是,随着国际权力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崛起与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所以,对于我们来言,正确界定英语霸权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在国际关系视角下的英语霸权概念是科学的,全面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下,才能更准确地定义语言霸权的研究角度与方向,才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考察英语霸权概念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剖析语言霸权的本质,为英语霸权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科学,清晰的英语霸权概念的界定,也可以让我们对英语霸权有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减少盲目性。

另外,在当今全球化大趋势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呼声日益高涨,多元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正确界定英语霸权的概念,克服语言障碍,增强文化吸引力,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广泛传播,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抵制国际霸权主义,让世界各语言能有更多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公共话语,开创多语言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1英语霸权,是民族国家的语言霸权

何谓民族?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共同体,在文化,历史,语言与宗教方面都具稳定的,共同的特征,是与其他民族,其他人群有所区分的。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民族,一个民族也可以存在在不同的国家里。而语言的存在与发展在一个民族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民族文化形成,吸收,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历史与语言文化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

英语的确立与发展,与东方历史上的阿拉伯语,汉语不同,也与西方历史上的拉丁语不同的,它是作为英格兰的民族语言而确立与发展起来,是英国近现代民族兴起与发展的有力保证,是英语霸权的发源地,使得英国可以抛开其他东方与西方民族国家,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霸权国,确立其民族霸权的重要地位。可见,英语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民族国家语言霸权确立与发展起来的,与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是一种民族国家的语言霸权。

2英语霸权,是英美文化霸权的重要形式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涵盖,相互互动的。第一,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全方位,高水平地表现出文化的底蕴。而其他的载体只能作为辅助的功能,向人们显现出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或者是文化的某一个角落,而不能全面地体现文化的内容与精髓。第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历史文明的产物,是古代文明先哲的创造与积累,既不完全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也不完全属于客观意识的范畴,兼具两者的优良特性。第三,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语言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着语言的发展,缺一不可。

虽然文化霸权概念是近几十年提出与运用的,但是,在当代的国际关系中,文化霸权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的重要表现,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严重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而在文化霸权中,语言霸权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文化交流和制度交流。英语霸权,简单来说,是指英美民族国家的语言霸权,从它确立之时起,就已经确定其性质,是英美文化霸权的重要形式,在国际关系视角下,在国际关系实践下,集中表现英美国家的需要与利益,极大地影响着国际体系格局的划分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性,严重制约着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结语

综观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英语霸权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研究范畴,而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概念,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与关注,既发现英语霸权带来的机遇,努力学习与引进优秀的文化成果,以英语作为手段,加强与西方文明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要认识与重视英语霸权的弊端,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不良价值观的侵蚀,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确立明辨是非的能力,立足于国际关系视角下,进行科学的解读,不能轻易被动摇与同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民族观与价值观,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蔷,王越.国际关系视角下英语霸权概念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4):4-5

[2] 郭蔷.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国际关系视角下的语言问题[J].史学集刊, 2009(2)

第9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贺州;族群;语言互动;深层意义

贺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族群聚居的地区,境内有近十个汉族族群,加上瑶族、壮族和苗族的族群,大、小共有十几个族群,几乎成了岭南族群的缩影,被知情的学者们称为“岭南族群博物馆”。i早在明清之际,贺州就是湘、粤、桂三省(区)的商品集散地,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贺州特殊的族群结构。

贺州在族群互动中,语言的互动十分突出。就族群语言而言,其族群语言极为复杂,有多少个族群就有多少种语言,族群成员中会讲会听多种方言(语言)的大有人在,造成了有趣的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的有趣现象。然而,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是复杂的,而且在分析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时也没有指出它背后的意义,对此,本文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概括了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的现状和特点,用演进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背后的进一步意义。

一、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的现状与特点

贺州市总人口210万,从民族成分看,其民族主要有汉族、瑶族和壮族,另外还有苗族、回族、满族、侗族、仫佬族、蒙古族、布依族和水族等15个民族。ii从族群的角度看,贺州的居民大约分为二十个以上族群。在贺州,汉族分为本地人、客家人、铺门人和九都人四大支系。1、本地人,主要是明朝时期闽、浙、赣、湘、粤移民的后裔,占贺州市汉族人口的42%。2、客家人,占贺州市汉族总人口的33.8%,均为清朝康熙时期以后来自广东梅县、揭西、揭阳和五华等县移民的后裔。3、铺门人,约占汉族总人口的11%,主要聚居于铺门镇,其祖先大约在明朝初年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辗转移居而至。4、九都人,环绕贺州城区居住,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贺州境内除汉语外,还有壮语、瑶语(勉)、苗语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而贺州汉语方言就有本地话、客家话、白话(广府片粤语)、官话、湖广话(湘语)、坝佬话(闽语),还分布着系属未明的铺门话、都话(土拐话)、鸬鹚话等土语。iii

这么多的族群,这么多的族群语言,他们是如何来往交流的呢?这就是族群语言互动的问题了,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很难想象这样的交流会成功。那么是不是有什么统一的语言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在贺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互动,那就是“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语言”。我们在贺州随处走走,就可以听到不同的语言,白话、客家话、本地话、九都话等等在耳旁跳跃,这就是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的现象了。贺州无论市区还是乡镇,语言互动都非常频繁,但各族群语言使用频率却有较大差异,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客家话、白话,其次是本地话、桂柳话,而都话、壮话、瑶话等弱势族群语言则很难登上市场这一“大堂”。贺州族群间的语言互动是频繁而又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下,语言互动的频度和模式等均呈现出动态多变性。

可见,贺州各族群多语多方言能力较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贺州多族群语言之间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对本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高,是贺州各族群族群意识及族群向心力较强、族群边界相对明晰的体现;对其他族群语言的认同度高,是贺州多族群语言频繁接触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贺州良好的族群关系。

二、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的意义及分析

语言互动首先表现为沟通的意义,多族群语言互动也是如此,不同族群的成员,他们的母语不一样,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就要有一种统一的语言了,这时只是一种临时的统一,而不是有规定的统一。多族群语言互动是有着深层次意义的,贺州多族群语言表现得很明显。

(一)拉近距离、密切关系

在贺州,由不同族群成员构成的家庭占有较高的比例,在这些家庭中,语言互动较为突出,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如老辈用语

“妇从夫家”现象比较突出,对母语的忠诚度以“夫方”为甚;晚辈用语则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对其它族群语言的宽容度和认同度均较高。

多族群语言互动中,有着拉近距离、密切关系的意义。比如两个不同族群的人:客家人和本地人,他们相逢时,就会说客家话,一般都是说客家话,因为一般情况下客家人不会说本地话,而本地人会说客家话,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通过这样的沟通,他们之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尤其是对于客家人来说,又是说自己的语言,他内心里更感到亲切,他们的会得到进一步的沟通。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在买卖市场中,卖方认识的一个人,他知道他讲的是客家话,于是卖方也与他说客家话,而当不知道买方是说什么话时,他会先听买方说,然后跟着买方说他们的话。

(二)升华感情、满足目的

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这就好办了,他们又能够说同一种语言,就好像是在异乡见到故乡的人一样,“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时他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而这还不是最终的意义,还比如在市场中,我们会看到,那些卖东西的人会根据不同的顾客说不同的语言,刚刚开始,我们会觉得这个卖东西的人很好讲,会感觉很亲切。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的,但是卖东西的目的还是卖东西,他希望顾客能够买,在你感觉他很亲切时,你会被吸引一样,就有点会情不自己地买了,正好符合了卖者的目的。

而在家庭中,没有了买卖的经济关系,但是也会表现出多族群语言互动的满足目的的意义。在多族群家庭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和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说九都话,丈夫和他的父亲说本地话,而和他的母亲说客家话,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得出,这个家庭是本地人族群,所以丈夫和他的父亲、儿子说本地话,而丈夫的妻子是九都人,丈夫的母亲是客家人。多族群家庭中,沟通是第一位的,但是沟通的同时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语言的传承的需要,这样的目的并不是目的性的,也就是说不是具有功利性的,而是一种生活或者说是家族感情的需要。  (三)融洽气氛、族群认同

也不是全部情况下是卖方使用买方的语言,有时候也是买方使用卖方的语言,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一个卖瑶族草药的摊位(瑶族同胞大部分住在山上,平时采集草药到集市上卖),(下转第223页)

(上接第221页) 很久了也没有多少人来买,这时候走来一个人,他虽然不是瑶族人,但是他也懂得瑶语,他看见卖方是穿着瑶族服饰的人,就主动说瑶话,这时候瑶族同胞会站起来,脸上露出笑容,便谈起买卖草药来。那个人不一定要买,但是他在语言互动中是主动方,出于和气的目的,我们也看到了那种买卖下的气氛很融洽,有时候他们还会用瑶话聊天,这时双方都是很喜悦的。

一般说来,族群认同包含各族群的自我认同及族群间的互相认同。通过以上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贺州,不仅是该族群的人认同自己,比如客家人在与本地人交流中使用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到得了其他族群的认同,比如在瑶族人卖草药的摊子上,一个非瑶族而会说瑶话的人用瑶语与瑶族同胞交流,说明他是尊重外族群的,同时他能够说瑶语也是他认同外族文化的一个表现。

三、结论与思考

在人类社会各个族群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族群的首要区别性标志,是族群文化的载体,也是族群文化的核心。族群互动充分体现为族群语言的互动,对于有“岭南族群博物馆”美誉之称的贺州而言,族群认同呈多样化态势,其中语言认同最为凸显。族群互动在族群认同的基础,族群的互动是在不同层次认同下的互动,经过身份认同、关系认同、目标认同、感情认同,最终达到族群认同的不断演进的族群关系,这些认同是在族群互动中完成,而又更多体现在多族群语言的互动中。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历来是国家管理者在治理中十分重视的领域;而有些民族内因为历史等原因,又分有着众多的族群,我国的民族多样性是十分明显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践上的困难。研究表明,并不是存在社会互动和社会接受,就会导致族群特征的丧失;族群接触和互相依赖并不导致文化差别的消失。iv贺州族群结构复杂,民族成分多样,在历史时期各民族或族群难免有种种冲突,但始终在互动的漫长过程中由相互接受走上和睦相处,

乃至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贺州族群结构在良性互动中日益和谐,表现了中国民族关系模式,也为反思某些时期的中国民族关系模式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对贺州多族群在语言互动中的演进性意义的研究,或对我国族群认同和民族关系的建设实践有借鉴作用。

注释:

i见徐杰舜等著.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43.

ii1990年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分布表[a].贺州市志(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iii见陈小燕.广西贺州八步(桂岭)本地话音系[j].方言,2009(1).

iv引自陈小燕.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典型案例研究——贺州多族群语言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之二[j].百色学院学报,2010(6).

【参考文献】

[1]唐择扶,贺州市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上、下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陈小燕.贺州不同族群成员语言掌握情况的计量研究——贺州多族群语言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10(2).

[3]陈小燕.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典型案例研究——贺州多族群语言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之二[j].百色学院学报,2010(6).

[4]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2).

[5]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

[6]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